早盘集合竞价选股公式时间越早,球员体力越不堪啊

越南草根阮玉庆:中国球员不靠技术靠体力_网易新闻
越南草根阮玉庆:中国球员不靠技术靠体力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越南草根阮玉庆:中国球员不靠技术靠体力)
  在绿茵场,足球是唯一的语言,足球不分国籍。伴随着中国足球热潮,长春的草根足球也兴旺起来。无论冬夏寒暑,无论刮风下雨,总有热爱足球的人在绿茵场上挥洒汗水,这其中就包括很多“洋面孔”。他们有的是在长春工作,有的是在长春求学,他们有的来自非洲,有的来自欧洲,还有来自东南亚,他们将对足球的热爱融入了这座城市。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些在长春踢草根足球的“老外”们,听他们说说他们眼中的中国足球,他们国家的足球狂热,他们祖国和在中国生活的一些秘闻。
在长春踢草根足球的
“老外”们
第一期:阮玉庆(越南)24岁
阮玉庆,来自越南。这位在吉林大学就读金融的90后小伙在长春草根足球队中小有名气。自从两年前从河内来到长春,他和他的两位越南小伙伴平均每周踢两场比赛,风雨无阻。
中国球场少
大家爱盘带
近日,新文化记者在“搜客”室内足球场采访了博远伙伴足球队,这是一支国际纵队,队中有越南、莫桑比克等多个国家的球员,记者找到了阮玉庆,和一位他的越南同乡陈春弘,他们正在换球衣,做上场前的准备活动。
“你好!”看到记者到来,阮玉庆用流利的中文打招呼。“他的中文很好,完全不用翻译,在球场上和我们交流没任何问题,不过你说话要慢一点。”领队周权告诉记者。
话题当然从足球开始,阮玉庆在他们所在的草根球队踢了两年。领队周权评价,他们这三个越南小伙脚法都十分细腻,符合东南亚球员的特点,队友高铭则说:“他们的脚下频率很快,我们触一次球,他们能触3次,有位叫杨文顺的因为回国了,今天没来,他的水平我们都觉得是越南国脚级别的!”对于这样的评价,阮玉庆很惊讶,他说:“我很小就喜欢踢球,在越南时几乎每天都要踢球,在越南踢的很普通,一直以为中国足球水平很高,可没想到在这里大家觉得我们还很不错。”
阮玉庆来到长春之后,最大的印象是这里的球场没有他的家乡多,另外,他还道出了最重要的一点,他说:“我和大家踢球这么久,觉得你们(中国的草根球员)更喜欢盘带,展示技巧,而我们更喜欢传球,更乐意于团队配合。”
中国缺球员
越南缺资金
阮玉庆没有特别喜爱的球星,对国际足球的了解似乎也局限于“巴萨、皇马、梅西、C罗”。来长春两年,他甚至没有看过一场长春亚泰的中超联赛,不过却知道广州恒大拿了亚冠冠军。
足球是越南第一大运动吗?“当然!”阮玉庆非常肯定,“在越南喜欢足球的人太多了,但是我们国家队成绩仍不太好,中国队在我们眼里实力很强,可是来到中国之后,发现踢球的孩子却不是很多。”
越南这么喜爱足球,为什么水平还上不去呢?当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他的时候,阮玉庆摘下眼镜,目光深邃的望着我:“为什么中国这么多人,足球运动发展的这么好,但足球水平也上不去呢,还打不进世界杯?”好厉害的反问,记者竟一时语塞。
“我觉得我们越南球员技术不比中国球员差,只不过由于地域关系,我们身材很瘦小。”阮玉庆做了个手势,他的意思是每次中国队与越南队比赛时,身体不占优势。“中国球员都很高大,头球打我们,没有办法。不过单凭技术,我们不怕。”
而对于中国足球和越南足球为何打不进世界杯,这位越南留学生也给出了答案,他说:“中国有那么多的人,可是你们踢球的孩子太少了,在我们越南到处都能看到踢球的孩子,但是我们那里不像你们这边那么有钱,联赛投入那么大,在亚洲都很有名气,而越南联赛水平还在发展中,资金也没有那么多,所以越南足球始终没上去。”
说起有关越南足球的中国记忆,就不得不提到黎玄德这个名字。作为越南历史上最出色、名气最大的足球运动员,黎玄德曾效力过当年甲A的重庆力帆。当然,力帆当年引进黎玄德也有开发越南市场的因素。不过黎玄德确实也让中国对越南足球有了一定了解,他甚至曾经还在主场进过中国队一球。提到黎玄德,阮玉庆竖起了大拇指。在他还曾经年少的记忆中,这位越南头号球星能到中国联赛去踢球、淘金,不亚于C罗加盟皇马引发的轰动效应。
学业结束后
准备回到越南发展
只有两年的中国生活经历,记者惊讶于阮玉庆的中文水平,但这个90后小伙不以为然。来到中国后,阮玉庆除了在长春生活学习,还去过北京、上海、大连等许多城市旅游。我们的话题也从足球来到生活中。
在阮玉庆眼中,长春是一座很美的城市,但与河内差别不大。不过提到北京、上海与越南城市的区别,阮玉庆只说了三个字:“没法比”。“北京、上海都是国际大都市,繁华程度以前只在电视中看到过,真正领略只有震惊。”
说到物价,阮玉庆觉得中国的物价比河内甚至低一些。“在越南当地买东西好贵的,在中国似乎便宜一些。”他的看法也得到了身边那位越南同乡的认可,所以他们来到中国后,买了很多足球装备。
学业结束后,阮玉庆和他的越南小伙伴并不打算留在中国,都准备回到越南发展。“我们留在这边也不好找工作,语言和生活差距巨大。越南有我的家人,我们没有留在这里的理由。”
中国足球会强大吗?
他回答:呵呵
新文化:你觉得长春足球氛围怎么样?
阮玉庆:非常不错,尤其到了冬天,几乎室内球场都爆满。
新文化:你们越南团队踢球频率如何?
阮玉庆:一周两场吧,因为有学业,所以几乎都是在晚上7点左右来踢。
新文化:在长春踢草根足球的外国人多吗,谁的水平最高?
阮玉庆:不少啊,有莫桑比克的,有英国、德国、巴西的。水平吗?大家都差不多了,我觉得我们越南人技术还是不错的。不过欧洲同学身体好,很结实,撞不过他们。
新文化:现在中国人越来越热爱足球这项运动,你觉得中国足球未来会强大吗?
阮玉庆:呵呵。
新文化:为什么不回答?
阮玉庆:我不专业啊,只是觉得中国足球靠身体呀,长传太多,是不是应该更享受足球才好呢。
新文化记者 郭雍皓 文/图(来源:新文化报)
本文来源:华商网-新文化报 。更多精彩内容
请登录华商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昨天的比赛被狠操45分钟,几乎没怎么休息_百度知道
昨天的比赛被狠操45分钟,几乎没怎么休息
我有更好的答案
“Hey!某某队的赛程安排倒霉透了,未来10天内,他们将经历连续7个客场,其中还包括两个背靠背,不知道他们下一次回到主场XX中心时候,是不是还能带着胜利者的微笑。” 这样的语句,多数球迷都耳熟能详,说话者自然是滔滔不绝的现场解说,通常说完这一段职业语言之后,解说者必将丝毫不吝啬口水,将未来7个客场征程的安排具体介绍一遍。尽管每一次介绍的措辞各有各不同,语气语态却永远含着一个永恒不变的基调:某某队的赛程基本等同于到地狱转一圈! 背靠背,非常熟悉的NBA词汇,对球队来说,便是遍地荆棘的代名词;对球员来说,无疑面临险恶的连番挑战。诺大NBA四百多号球员,喜怒哀乐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没有任何一位球员会喜欢打“背靠背”比赛,更别说连续的客场“背靠背”,这不是考验胜负,简直是在考验运气。 什么是“背靠背”?字面解释,原文为“Back-To-Back”,职业联赛术语中,特指连续作战。“背靠背”的称谓自由度极强,不同场合也有不同的针对性,狭义的“背靠背”特指连续两个晚上在不同客场迎战不同对手,广义的“背靠背”可以解释为连续两个晚上在不同场地迎战不同对手。 不管狭义广义,从字面理解“背靠背”的最关键精髓在于“连续”。举例说明狭义“背靠背”的话,可以认为A球队在12月1日来到B球队主场,打完比赛之后,立刻马不停蹄飞往C球队所在城市,12月2日晚上便在C球队主场作战;若将解释转化为广义,则可以认为A球队12月1日晚上结束客场比赛后立刻飞回自己所在城市,12月2日晚上在自己的主场迎战D球队。 作为竞技运动的重要种类,篮球运动的体力因素将在胜负中起到重要作用,尽管谁都不能说体力就是决胜的全部,可哪怕是一流劲旅,一旦陷入体力陷阱,便很容易战斗力大打折扣,更别说中流球队或者弱旅。“背靠背”,这个可怕的名词,恰恰折磨着球员们的体力,乃至于心理承受能力。 无间地狱 发达的国家多具有发达的夜生活,而夜间娱乐业便是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NBA作为全球第一商业篮球联盟,“篮球”不过是为“商业”服务的工具,经济利益才是联盟运作者的最终标靶。这就不难解释NBA比赛的时间安排多在夜间,能驱动球迷们晚饭后开车到球场看球,除了球票之外还可形成庞大的相关消费,譬如电视转播权、酒吧、纪念品销售店、餐馆等等相关产业经济发展。 庞大收入的起点在于球员们在场上辛勤工作吸引球迷看球,球员们的工作却不止打球,还有应付媒体。于是,当某一个夜晚恶战2个半小时之后,球员们回到更衣室草草沐浴,接着聚集到新闻发布会上,经历45分钟媒体记者们的穷追猛打,随后客队队员们乘坐球队大巴返回下榻的酒店常常已经是凌晨2点乃至于3点。此时此刻,球员们还未必马上休息,方才比赛中消耗大量体力需要食品补充,一部分饥肠辘辘的球员冲到餐厅狠狠慰劳一下肠胃,另外一部分同样饥肠辘辘的球员则屈服于“睡魔”,饿着肚子回房间吃点小食就尽快睡觉。当然,洗一个热水澡之后的睡眠质量会更高,于是,球员们真正意义打呼噜的那一刻,时钟往往已经指向清晨4点或者5点。 上述的过程,每一位NBA球员都经历过,还不能算最为可怕,若比赛进入加时赛,或者2到3个加时赛,那客队球员们回到宾馆客房睡觉甚至已经拂晓时分。 任何场合,客队球员都比主队球员更易疲劳:比赛开始前1天,客队才抵达这座城市,鞍马劳顿外加气候气压温度湿度的差异,都会令客队球员们疲劳程度迅速提升。不言而喻,能在职业联盟打球的球员均有一身优秀的身板儿,即便如此,当这些铁塔们来到一座陌生城市再经历差不多大半个通宵折腾,仍然会有体力萎靡睡眠不足的现象浮现。可这不过是开始,所谓“背靠背”大餐的“精华”部分还没端上桌面。球员们经历前一夜恶战外加新闻发布会,凌晨回到客房根本睡不了几个小时。而主教练或者负责日程的官员则会告诉每一个疲惫的球员:“明天上午8点(或者9点,或者10点)请在楼下集合。” 一帮睡眼朦胧的球员扛着鼓鼓囊囊的行李,身边站着一群同样没睡醒的教练们阴沉着脸,站在酒店大堂东张西望。15分钟后,巴士来到酒店,把球员外加教练一股脑装上车,开往下一个目的地。 下一个目的地会是哪儿?这得看下一个客场在哪儿?若是毗邻的城市,也许巴士会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几小时,接着就直接进入下一座城市的下榻酒店。这种情况是客队球员们乐意接受的,因为大家至少还能在巴士上睡几个小时不必被打扰,除非主教练因为前一天晚上输球导致情绪不爽从而开展巴士上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会,否则球员们大可戴上耳机进入梦乡,睁开眼就是另外一座酒店。期间几小时的休息,能为球员们恢复体力提供客观条件,就算行程会有颠簸,可球员们多半练就一身在车上睡觉的硬功夫,颇有“任尔东摇西摆,吾自巍峨不动”的禅意。新秀们常常想不通老将为何能在车上睡觉大打呼噜,自己却做不到,其实,老球员们比新秀更多的并不仅是球场经验,还有应付“赛程”的经验,他们知道如何挤出点滴时间休息调整,才能保障身体状态调节到更佳水平。 上述的可能性,是前一个晚上与后一个晚上的两个客场城市之间距离较近的行程安排,球员们可忙中偷闲补充睡眠。若城市跨度较远,球员们就毫无喘息机会可言,上午乘坐大巴直发机场,车上睡不到45分钟就得下车登机,飞机上睡1到2小时,抵达目的地后,球员们出机场再登上大巴开往酒店。期间频繁转乘交通工具把睡眠的时间切割到支离破碎,抵达第二个客场城市的酒店往往已经是下午甚至傍晚,短暂休息后马上进餐,随后继续乘坐巴士开往第二个客场球馆。赛前,骨头都差不多散了的球员们还得听主教练的士气动员,然后赛前熟悉场馆的短暂热身,跟着再度2个半小时的恶战、参加新闻发布会、回酒店又是深更半夜。此刻,还有力气外出吃饭的球员几乎就只有“铁人”这个词汇才能形容,多数球员草草洗一个澡,倒在床上就马上睡觉。 以上的描绘,属于第二天启程打第二个客场的行程安排。由于美国存在不同时区差异,若第一天比赛结束时间不算晚,且下一场“背靠背”的所在时区能通过行程安排“偷得”更多喘息机会,多数教练都会选择连夜赶往下一个目的地,随后取消第二天上午的训练课程,让球员们获得充分休息的时间。 很可怕不是么?但这就是连续夜晚客场作战的真实写照:尽管疲劳不堪,职业球员的尊严却注定他们不会因为身体疲劳就轻易放弃求胜欲望。所有的球队,都把“背靠背”第二个客场的胜利视为高度荣誉,能在第二个客场保持稳定发挥的球队,不仅球员们擅长调节竞技状态,其球队的综合凝聚力、毅力、体能,都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 明天的明天的明天 “背靠背”算什么?有些球员会嗤之以鼻。对,体能优秀且擅长自我调节的球员不会把背靠背看成不可逾越的障碍。与“背靠背”相比,NBA还有一个令人畏如蛇蝎的名字“背靠背靠背”(Back-To-Back-To-Back),意思是连续三个夜晚在不同球场作战,观看过上文对于“背靠背”描述的读者,也许会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连续三个晚上奔波三座不同城市意味着什么? 由于联盟球队数量众多,外加考虑连续客场之旅尽可能紧凑的原则,客场背靠背就成为家常便饭,上文所述的“背靠背靠背”也不算新鲜。如果你以为这就算高强度?那你就错了,自从职业篮球运作经验日趋丰富以来,背靠背的强度已经被严格控制,联盟办公室力求公平对待每一支球队,力求让每一场比赛都充满公平竞争味道,于是职业联赛早期的4场背靠背与5场背靠背已经成为历史。 别怀疑“4场背靠背”或者“5场背靠背”这种说法的真实性,将日历翻转到67-68赛季吧,倒霉的芝加哥公牛就有过如此遭遇。从67年11月15日开始的4个夜晚,芝加哥公牛连续在4座不同城市作战,分别为15日晚上客场挑战洛杉矶湖人(115-124,公牛败)、16日晚上客场挑战圣地亚哥火箭(91-99,公牛败)、17日晚上客场挑战圣弗朗西斯科勇士(109-111,公牛败)、18日晚上主场迎战底特律活塞(132-130,公牛胜),这就是恐怖的4场背靠背写照,公牛战绩为1胜3负,最后1场主场击败活塞也不过险胜2分而已。 地狱般的生活走到头了么?芝加哥公牛之所以被称为“倒霉”,是因为他们刚在11月18日结束第4个背靠背比赛后,休整不到72小时,便又接着迎来一轮5场背靠背恶战:21日晚上做客纽约挑战尼克斯(123-125,公牛败)、22日晚上做客巴尔蒂莫挑战子弹队(105-100,公牛胜)、23日晚上在密尔沃基迎战纽约尼克斯(当时赛制还有第三地作战的安排,106-96,公牛胜)、24日晚上主场迎战费城76人(104-122,公牛败)、25日晚上做客费城挑战76人(119-114,公牛胜)。无从解释公牛居然能在“5场背靠背”环境中拿下3胜2负战绩,要知道67-68赛季的公牛只能算联盟的草根球队,全年29胜53负战绩很难拿上台面。若勉为其难为公牛找一个顶住5个背靠背的理由,也许只能归功于上帝与芝加哥球迷同在。 这是差不多40年前的传奇故事,距离现代联盟过于遥远,不管任何一位读者闻听如此恐怖的赛程都会脱口一句:“谁安排的?这还让不让球员好好打球?”赛程来源于联盟办公室,而在多年的运作经验中,赛程制定渐渐程序化,原本恐怖的赛程已经成为历史,按照目前联盟办公室冠冕堂皇的说法是:任何一支球队,单一赛季接受的“背靠背”比赛数量不该少于15次但也不该多于24次。 制定NBA赛程的是联盟副总裁马修-维尼克(Matthew Winick),此君毕业于布法罗大学会计专业,一辈子和数字打交道,1976年开始正式为NBA工作,作为副总裁的他负责所有球队6个月内一切赛程安排,也成功操作过99年缩水赛季的应急预案,同样应负过2000年的千年虫,可谓联盟的功勋元老。维尼克先生说:“在NBA,赛程就是生活的现实写照。我们努力满足所有球队的需求,但你知道,不论我们如何努力,任何一个赛季都会有一些球队的赛程比其他一些球队更具备优势。我只能说,在我能力控制范围内,无法把现状变得更好。” 维尼克的应答如流自然是多年应付媒体养成的习惯,但劳苦功高的他否认不了一个问题:背靠背场次的数量永远不会公平。最少15次背靠背和最多24次背靠背存在高达60%的数量级落差,而这份弹性空间,便是NBA财源广进的聚宝盆之一。 作为商业篮球联盟,篮球不过是为庞大商业机器服务的工具,NBA需要人气,才能获得人气所带来的相关经济收入:包括转播权、纪念品、广告、比赛相关娱乐产业等等。而这些收入的来源不会发生在贫困山区,只有富裕的城市或者极具竞争力的球队才有吸引财富的资本。这就不难解释弱旅或者小城市球队常常奔波于频繁背靠背比赛的原因,它们在NBA眼中属于配合大城市或者热门球队的陪衬。联盟经营者们为导演两支有宿怨的热门球队在某一特定周末遭遇,这两支主角遭遇日程前后的多支球队都必须让路,于是,其余份量稍逊的球队常常变成牺牲品。 自然,“公平竞争”的口号永远挂在经营者们的嘴角,但发达城市球队常常会收到某些潜移默化的小小优待。这并不奇怪,NBA的本质是商业,以及商业背后的绿票子。 “我累极了。”结束了背靠背之后,常常会有球员在新闻发布会上这样说。回想一下67年11月份的芝加哥公牛,现代的球员就该知道自己有多么幸福,就算遭遇一些少许不利的背靠背,主帅也能用种种手段把不利因素化解到最低限度,这还能抱怨什么? 政策与对策 人的最大特性就在于面临无法改观的局面时,会想办法调节自己适应局面,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天下皆适用的硬道理。 体力是篮球场胜负的重要因素,“背靠背”折磨的就是球员的体力。多年NBA联赛的经营理念,帮助职业联盟建立起一整套方针策略应对不同情况,譬如“背靠背”比赛的处理,就有名目繁多的对付手段,尽管无法彻底挽回不利态势,主帅们依然各显神通努力把不利因素扼杀到最低限度。 前一场比赛调兵遣将是一门学问,不少主教练都会视具体情况临时分派球员登场时间:若领先优势明显,主力球员们往往很早就下场坐在板凳上休息,让替补球员把领先维持到底;同样,若劣势庞大到无法挽回,主教练也不惜很早换下主力球员休息,宁愿放弃一场比赛换取主力球员的体能用于第二场比赛。 就算比赛进程中,主力球员的登场亮相频率也受到严格控制,主帅不会让主将处于长期作战的透支状态,甚至比分胶着时候就换下主将,直到第四节关键阶段才派遣主力登场完成最后冲击。 不难看出,主帅们的一片苦心皆为第二天晚上的比赛节约点点滴滴体力,但这不算绝对理论。若第一天晚上的对手属于绝对实力平分秋色的对手,而第二天晚上的对手则强大到没有胜算,主帅也会不遗余力全力调度主将作战,力求攻下第一场保本,至于第二天晚上根本没有胜算的比赛,到时候再见机行事。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就是面对背靠背比赛的最佳方针,没有一套战略万事皆通的可能性。可主教练们所能做到的最大努力,也只能调节球员们的体力,至于连续作战的心理承受能力,却只能依赖士气、凝聚力、顽强精神等等唯心主义范畴的东西才能支持。 肌体的疲劳不难克服,心里承受能力的崩溃才是多数球队往往“背靠背”第二场丧失控制的原因。刚完成一场比赛,极度疲倦的情况下赶往第二个场次,睡眠时间缺乏外加频繁更换交通工具,令球员们的脑神经不足以恢复到最佳状态。特别是前一个晚上的比赛场景还在脑海中挥之不去,马上又要听主教练喋喋不休讲述第二场比赛的战术要点,一些心理承受素质不够坚强的球员甚至会出现时空倒错的感觉,脑子中会把两场战术混成一团无法达到最佳执行效果。 人类的大脑和“永动机”不同,大脑需要充足的休息才能恢复巅峰的记忆水平、分析思路、反应速度,可惜的是,“背靠背”连续作战恰恰挑战大脑极限,于是第二个夜晚的球员们常常有思想不集中、反应速度减缓等等情况浮现。面对这种尴尬状况,主教练也多半只能摇头叹气,顺便在每一次暂停时声嘶力竭喊一些类似于“除了我们自己,谁都拯救不了我们”之类的口号,希望能帮助球员打起精神全力以赴。 训练师也是应付“背靠背”的重要角色,通常情况下,“背靠背”第一场开始前24小时内,训练师特别制定的训练计划就开始生效。这份特殊训练计划包含每一位球员的训练量、训练时间、训练强度等方方面面细节,某些球员减轻训练量保持体力,另外一些球员却会强化训练量,因为他们将作为第一场冲锋陷阵的法宝。 这就像一场规模宏大的战绩,教练组恍若前线指挥部一般紧张工作着,手中握有多套方案针对不同突发情况,此时此刻,考验的不仅是球员们的承受力,也是教练组的工作能力。提到教练组,还有些题外话:为何每一位主教练上任都会采取教练班子换血?为了能让教练组形成最强工作效果,主帅们往往全部换上嫡系人员,更为默契的配合在顺风顺水的时候往往显不出优势,一旦面临严峻挑战,一套得心应手的教练班子的重要性对主帅来说不亚于增加一名全明星球员,而“背靠背”便是球队最常见的挑战之一。 球场瞬息万变,可万变不离其宗。“背靠背”属于球场常见的“变数”,所有球队都有对付背靠背的独特手段,从心理调节到体力调节,每一个步骤都像庞大机器的一个个零件般环环相扣。为何传说中的“超级劲旅”能取得连胜如潮?实力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从球员到教练都知道如何克服“背靠背”,把自己的劣势化解到近似于零的水平。谁说“背靠背”考验球员?真正受考验的还有主教练和教练班子,他们的运筹帷幄赢得不了看台上的掌声,却无形渗透到48分钟内的分分秒秒,最终转化为一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王治郅:外援越牛国家队进步越慢 退役没有时间表_篮球-CBA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王治郅:外援越牛国家队进步越慢 退役没有时间表
  亚锦赛上,有一个人在独舞。其实那不是舞,是在篮球场上另一种心态的写真:优雅,淡定,微微一笑,露出千军万马中取上将首级的气魄。然后出手,如同教科书般,球划出弧线,应声入网,在中国男篮最需要进球的时候,他总能站出来,就像及时雨。
  王治郅,当年被称为追风少年的他,转眼已经34岁。连年的征战,身体伤病累累,而以前轻盈的步伐,也因为年纪的关系,能够舞蹈的时间越来越有限。但就是这位老男人,刚刚同一帮兄弟们在亚锦赛上以70比69力克约旦队,取得了参加伦敦奥运会的入场券。昨日在北京的王治郅接受成都商报记者独家专访时,特意指出了最后一战打得艰苦的根源:“这些年来我们没怎么进步,别人的进步反而很快。中国篮球改革也十多年了,现在打一个亚洲球队还如此费劲,让人揪心。”
  解密决赛:主力球员体力不支
  成都商报记者:本来以为决赛对手是伊朗队,但却变成了约旦队。与约旦队一战,想到过会打得如此困难吗?
  王治郅:约旦队能淘汰伊朗队,说明他们具有较强的实力。我们之前想到了这一仗会比较难打,但没想到打得如此艰苦。话说回来,约旦队那天确实打得很好。
  成都商报记者:小组赛时中国队也与约旦队相遇,不过最后我们大比分获胜。难道那是约旦队故意放的烟幕弹?
  王治郅:当然不是。小组赛那天我们发挥得比较正常,而且进行了正常的轮转,队员们有上有下,体力也充沛些。而像决赛这样的比赛,年轻队员、替补队员都基本上不怎么用,所以老队员长时间在场上,再加上手感比较紧,所以一直没能打开。再说,小组赛上半时我们与约旦队也是咬得很紧的,但第三节开始就赢了20多分。决赛时也是这样,第三节开始出现了10分的领先,这些都在预料之中,但预料之外的是他们很快将我们的领先优势给化解了。
  表达不满:高水平外援并非好事
  成都商报记者:通过本届亚锦赛的表现,能否得出中国男篮处于一个低潮期的结论?有说这届的中国男篮是实力最不济的一届,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王治郅:那你告诉我哪届是实力最强的?其实也不能说是低潮期,我觉得是这些年来我们的进步比较慢,而对手的进步倒很快。中国篮球进行改革也十多年了,但到现在打亚洲球队还如此费劲,说实话让人感到挺揪心的。那些外援倒是练得挺好的,一个个状态不错。
  成都商报记者:这倒是实话,约旦队内就有好几个在CBA打球的球员,而且也是约旦队中的核心人物。看来CBA联赛确实够水准了。
  王治郅:CBA联赛现在可以说是亚洲顶级联赛吧,连前状元秀马丁都来了。
  成都商报记者:这不是一件好事吗?
  王治郅:你觉得是好事吗?联赛里到处是来自各国的外援,练了半天,练的都是其他国家的选手,咱们自己的队员却少了上场的机会。再加上国家队又不允许有归化球员,所以国家队的水平也难得有大的提升。
  归化球员:中国队不太可能
  成都商报记者:说到归化球员,这基本上也成为一种潮流,不仅亚洲球队风行,在世界上也是风行的。就连美国、西班牙这样的篮球强国,国家队也都有归化球员的影子。中国队有没有可能拥有归化球员?
  王治郅:我倒觉得主要是民族情结在里面。如果我们来一次投票,同意中国队里面出现归化球员,同意的有多少?但从球员角度来说,我们都是希望中国队越强越好,有归化球员肯定会提升实力,但很多事情也不是希望就能实现的,也不是我们愿意就能达成的。所以中国队拥有归化球员,我觉得可能性不大。
  成都商报记者:姚明31岁时已坐在看台上当解说嘉宾,而你34岁时仍在球场上攻城拔寨……
  王治郅:那奥尼尔38岁还在打球呢。我退役没有时间表,看自己的身体状况。别太累就行,比如打两天休息一天,我还能恢复过来,如果打三天休一天,我的体力就缓不过来了。
  拒谈奥运:明年的事明年说
  成都商报记者:广州亚运会夺冠后,所有的球员都将金牌挂在你的身上,那是感人的一刻;而在亚锦赛夺冠后,感觉你很淡定,一种波澜不惊的表情。是不是大风大浪之后,平常心才是最真?
  王治郅:是挺平静的。其实我们与约旦队的实力来说,胜10分并不稀奇,只不过他们最后有反超的机会,这就是比赛。换句话说,如果最后一球他们投进了,我们输了,失去进军伦敦奥运会的机会,那也没办法。你总是需要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成都商报记者:可是,无法去奥运会的话,对你来说是不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王治郅:也没什么可遗憾的,保持好心情吧。比赛就是两种可能,要么赢,要么输。作为运动员,就得保持好平衡。打亚锦赛时我们已经做好了挨骂的准备,如果输了球,你还不得让球迷骂两句啊?
  成都商报记者:那明年的奥运会,会不会是比较难打的一届?
  王治郅:哪届的奥运会好打来着?难打也要上啊。明年的事,咱们留着明年再说吧。你还不如教我句四川话。
  成都商报记者:那就祝你国庆节巴适得板。
  王治郅:呵呵,我更希望我们在奥运会上巴适得板。成都商报首席记者 王继飞
相关专题:专题 
更多关于&&的新闻
<FONT COLOR=#8f-9-27 14:48
<FONT COLOR=#8f-9-27 04:58
<FONT COLOR=#8f-9-26 17:48
<FONT COLOR=#8f-9-26 14:38
<FONT COLOR=#8f-9-26 12:0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k14怎么看球员体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