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馆卫生标准令人担忧

婴儿游泳馆受家长热捧 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仅三四年时间,婴儿游泳馆就开遍厦门岛内外。
  位于仙阁里社区的某家游泳馆直接将毛巾浴巾晾在阳台铁栏杆上。
  制图/张平原
  工作人员向水池注水。
  厦门网-厦门日报讯 (文/图 本报记者 王玉婷 实习生 黄葑乔)水龙头一拧开,一大股水流哗哗注入池子,而套在池子上的塑料袋,已经不是透明的了。工作人员一边放水,一边用手进去搅一搅,试试水温,而这双手,刚刚才拿着抹布擦完桌子……
  夏天一到,扎进泳池扑腾几下,成为不少市民的“必修课”。很多家长也想为宝宝找一个戏水之地。随着“婴儿游泳热”的升温,仅三四年时间,婴儿游泳馆就开遍厦门岛内外。上网随便一搜,就弹出160多家,大致梳理一下,这些婴儿游泳馆有的“藏”在小区里,有的“躲”在商场中,还有的直接“傍”着商铺。
  这些婴儿游泳馆往往打出诱人的说辞:婴儿游泳促进大脑发育、促进消化吸收、促进骨骼发育……价格也从一次二三十元到一百多元不等。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大多数婴儿游泳馆的卫生情况令人担忧。而且这上百家游泳馆的从业标准无从考证,也找不到任何监管部门。只要你有一家商事登记过的店铺,再搞几个大缸,注满水,撂几个玩具,你也可以拥有一家“婴儿游泳馆”。
  【多】
  仅三四年时间,婴儿游泳馆就开遍厦门岛内外。上网一搜就弹出160多家,有的“藏”小区里,有的“躲”商场中,还有的“傍”着商铺。
  【忧】
  处于商场、广场中的婴儿游泳馆,多为连锁品牌,环境大体说得过去,价格也偏高。而一些“藏”在社区内的游泳馆,卫生问题让人捏一把汗。
  有些游泳馆注册的是母婴用品店,有些游泳馆工作人员拿不出育婴师证。
  【调查】
  游泳馆藏社区,卫生状况堪忧
  &&卫生
  毛巾晾在阳台防盗窗上“消毒”
  “你放心,我们这都是专业的,天天消毒。”位于明发商业广场的“母婴游泳spa生活馆”内,负责给婴儿换衣、按摩的工作人员,一边放水,一边伸手进去搅一搅。而在记者进门前,该工作人员还在用抹布打扫台面卫生,“水温很舒服,33度,不信你伸进来摸一摸。”
  这是一家主营母婴生活用品的商铺,前台背后的小屋——十几平方米的空间摆放着大小不一的5个泳池。屋内没有窗户,唯一的玻璃门紧闭,带孩子来体验的戴女士刚推开门,又退了出来,她皱皱眉头:“这里面味儿太大了,空气一点都不流通。”
  不仅如此,由于周末人比较多,记者看到在婴儿按摩台上,一个婴儿刚被抱走,水渍还没来得及擦干净,另一个婴儿又被抱上来。
  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这种小泳池是给1岁以下的宝宝使用的,大一点的宝宝可以去大泳池,那里面一次可容纳近十人。”“近十人?那下水前不用体检吗?”记者提出疑问,工作人员在围裙上擦擦手,说:“我们这里都是老会员了,不会有问题。”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类似这种处于商场、广场中的婴儿游泳馆,多为连锁品牌,环境上大体还说得过去,价格也偏高。而一些“藏”在社区内的游泳馆,卫生问题更让人捏一把汗。
  一家位于仙阁里小区的游泳馆,还没进门,记者就在其阳台上,看到挂着一排已有些发黄的毛巾,紧挨着毛巾还挂着几双袜子。进入屋内,屋中主营的仍是母婴用品。往里走,里屋被一个玻璃墙隔开,透过玻璃墙可以看到里面的一个大泳池已灌满水,水面上漂满五颜六色的塑料球。一个工作人员坐在游泳馆门边吃荔枝,面前的垃圾桶已装满果皮垃圾。
  “毛巾就挂在铁栏杆上吗?”记者指着阳台问,工作人员扭头看了看,漫不经心地答道:“先晒在那里用阳光消毒,一会儿再用消毒柜。”在游泳馆内,记者找不到任何关于卫生消毒的说明和记录。
  &&经营资质
  婴儿游泳馆注册的是母婴用品店
  记者先后走了六七家婴儿游泳馆,其中两家游泳馆将营业执照高高挂在墙上,上面的字迹根本看不清。
  当记者询问营业执照上的内容时,都受到工作人员的白眼:“我们注册的就是母婴用品店,有问题吗?”
  而在一家看起来较为正规的连锁店内,工作人员从抽屉里拿出营业执照,记者看到经营范围那栏写着“预包装食品零售;乳制品零售。”
  记者询问游泳馆为何不在经营范围内,工作人员支支吾吾地回应:“婴儿游泳馆不用办相关证件,有这张营业执照就行。”
  &&从业资质
  工作人员几乎都拿不出资格证
  在仙岳路一家婴儿游泳馆内,刚被工作人员放进水里的宝宝哇哇大哭,站在一旁的母亲询问正在放水的工作人员:“你们给孩子做抚触,有经过培训考核吗?”工作人员面不改色:“我们进公司都要培训,都是通过考核的。”记者问工作人员都考了哪些资格证并要求出示时,工作人员低着头:“老板收走了。”走访调查下来,记者发现这些工作人员,几乎都拿不出资格证。据了解,要给婴儿做相关抚触,需要取得由中华护理学会颁发的婴儿抚触师证。一般的育婴师证只是劳动部门颁发的就业证件,是不能随便给婴儿做抚触的,更何况这几家游泳馆的工作人员甚至拿不出育婴师证。
  【部门说法】
  监管存在空白
  将考虑列入监管范围
  记者走访的几家婴儿游泳馆,全部是傍着“母婴用品”或“家政服务”的“大腿”,那正规开设一家婴儿游泳馆,究竟需要什么资质?
  记者以加盟者的身份联系一家自称“中国十大母婴加盟品牌,婴儿游泳馆No.1”的企业,该企业投资中心经理介绍,开设婴儿游泳馆只需“三证合一”,即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还需要一张食品安全证,根本没有专门的婴儿游泳馆营业执照,更没有卫生考核和监管制度。”
  随后,记者联系了思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只要商家办理了营业执照,就具备了商事主体的资质。“商家取得了商事资格后,经营范围涵盖了一般经营项目,至于是否可以开设游泳馆,则需要办理公共卫生许可证,这个要归卫生监督部门负责。”
  “现在这一块确实属于监管空白。”市卫生监督所环境与学校卫生监督科科长颜淼水称:“《福建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范围》内已明确表明,我们对公共浴室的监管‘不包括婴儿专用洗浴场所’。”
  记者随后查看了《福建省公共场所卫生行政许可范围》,在第二条关于公共浴室、理发店、美容店的说明中写道“公共浴室:包括浴场、桑拿、浴室、温泉浴、足浴等,不包括婴儿专用洗浴场所。”而在第四条关于体育场(馆)、游泳场(馆)、公园的说明中,却没有“不包括婴儿”的说明。为此,颜淼水解释,现在存在的婴儿游泳馆只能被定义为公共浴所,由于只有几个水缸,没有相应游泳馆的配套设施,根本无法定义为“游泳馆”。“不过随着近几年婴儿游泳馆发展迅速,我们也接到不少市民的反映,应该考虑向省级部门申请,将这部分纳入监管范围。”
本文系转载,不代表厦门网的观点。厦门网对其文字、图片与其他内容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责任编辑:李伊琳,赖旭华来源:厦门日报
"食安斗阵行"聚焦食品安全 抽检食品由市民决定黑游泳馆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按规定,凡心脏病、高血压、精神病、皮肤病、各种传染病患者严禁进入。在游泳馆门前,对前来游泳的儿童、市民却没有专门设置人员进行健康检查,也没有消毒通道,更没有儿童、市民拿健康证入场的。当记者问一位准备入池的小朋友,是否知道游泳需要健康证时,他说:“我很健康,才不要那个东西呢。”记者随后又来到游泳馆内,答复也都是不需要健康证。
  当询问工作人员为什么没人进行健康检查时,他们均称只是目测,看有没有喝过酒或患红眼病、皮肤病之类的人。“那像肝炎、性病之类的传染病怎么检查?”记者问道。工作人员只是无奈地摇了摇头,一脸茫然。
  进入游泳馆,馆内卫生很差令人吃惊,一些儿童干脆在馆内小便,一些游客随便吐痰等,也无人过问。市民王女士表示,最怕一些游客不注重卫生,在泳池里小便,想起都想吐。“如果是那种不太会游泳的人不小心喝了几口水,那真是想死的心都会有。”王女士心有余悸。&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查看: 1077|回复: 2
气温飙升 市区游泳馆生意火爆 卫生问题却令人担忧
& & 对于许多家长和孩子而言,游泳池应该是比江河更安全的游泳场地,因而近年来每到暑期,市区的各游泳场馆均是人满为患,原本偌大的泳池往往变成了像煮满饺子的汤锅。由此,也造成了市民对游泳馆水质卫生等诸多问题的担忧。
游泳场馆基本来者不拒
& & 目前,市区的各类室内外人工游泳池、游泳馆、游乐嬉水池已陆续对外开放。近日,笔者走访多家游泳场馆后发现,虽然它们大多都在入口处贴有或放置了“禁止肝炎、皮肤癣疹、红眼病、重症沙眼和肠道传染病等患者入场”的告示,然而,却没有一家对进入者进行身体检查或查验健康证明。
& &一名某公共游泳场馆的工作人员向笔者透露,他在这里干了多年,从来也没有查验过顾客所谓的健康证明。不过,对于一些看上去明显患有严重红眼病、皮肤病,用眼能看出来,肯定不让进,但有时人太多了,也顾不上,总的来说,关于禁止身体不健康或有传染病者进入的警示基本上就是一个摆设,全靠顾客自觉。他还表示,按照省体育局颁布的游泳场馆标准,人工游泳池内人均游泳面积不得小于2.5平方米,天然游泳场内人均游泳面积不得小于4.0平方米,实际上到了旺季,人员密度远大于此。
& && &近日,在市内某天然泳场,笔者竟然还发现了有人带着宠物小狗在戏水。工作人员表示,按理是不能带宠物进入的,但顾客执意要带,而其他人又没有明显反对,加上该泳场范围很大,现在游的人还不多,所以就破例让小狗也凉快凉快了。
淋浴消毒程序形同虚设
& & 按照规定,更衣室与游泳池走道中间设有强制通过式浸脚消毒池。笔者观察发现,有些已开放的游泳场馆消毒池竟然是空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有时为了应对检查,这个消毒池放了消毒水,可是会自觉浸脚消毒的人也不多,而冲了凉换好衣服再下水的人就更少了,反正在这里工作久了,遇到亲戚朋友,他都会提醒人家,少来这里玩,脏。
& & 笔者从卫生管理部门了解到,因为人手、时间等问题,只能对于那些已注册办证的游泳场馆在暑期开放期间平均一个月检测一次水质。按规定,这些公共游泳场馆应该每个星期换一次水,然而,据调查,很多场馆都做不到,个别场馆甚至一个月才换一次水。
& &&&游泳池多久换一次水呢?据了解,标准游泳池一池水约2000立方米,我市非居民用水价格约为3元每立方米,一池水的成本约6000多元,这笔费用还未包括电费和人工费、消毒药品费等。一池水全换掉成本太高,因此,那些私人承包的游泳馆,难免玩猫腻,不愿换水。据介绍,我市绝大部分游泳馆都是采用补水也叫循环水的方式,最快的整池水换一遍的周期也要半个月左右。不能及时换水,又要应对检查,因而加大氯粉的投放量进行消毒,以保证细菌不超标,是该行业的潜规则。这就是游泳场馆的水始终有一股特殊味道的原因。
从业人员素质难达标准
& & 笔者了解到,按照规定,从业人员包括救生员、教练员、游泳指导员、水质处理人员、医务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职业人员,须持国家有关执业资格证书方能上岗;服务人员必须每年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取得身体健康合格证后方能上岗,而实际上有些私人开设的游泳场馆为了节约成本,往往请自己的亲友帮忙看场,因而也无所谓有证无证了。
&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游泳也日益成为一个时尚的健身项目。市民呼吁,有关部门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与监管,使之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这消息 真实呀。。。。。。。。。。。。。。。。要顶。。各位喜欢在游泳池游泳的注意了~
你傻啊。。游个泳也要身体检查。。。谁那么有空
客服投诉热线: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客服邮箱: 举报邮箱:精彩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泳馆卫生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