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酷爱踢足球能长高吗,想入手一款有足球图案的儿童手表,求介绍!

《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新书宣传资料
书名:《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作者:胡锋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定价:26.8元
出版年月:2010年5月
ISBN:978-7-
【本书特色】
1.本书的读者群定位为7
~ 13岁孩子的父母。这一代父母年龄在28~36之间,受教育程度较高,善于接受新观念、新思想,在对待自己下一代教育的问题上提倡平等沟通、愿意尝试新的方法和措施。本书中提出的许多教子理念均为国内首次披露,具有极强的新颖性和震撼性。
2.本书与其他图书相比在于针对性更强。专门对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问题作了细致的剖析。涵盖了孩子学习方法、家长和孩子的沟通策略、孩子心理健康应该注意的要点等等,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用简明易懂的案例将以上内容讲得透彻、清晰、明白。
3.作者具有极强的专业背景,为国内一流的心理专家,从事青少年问题研究多年,自己也是一名父亲。本书为他融合自己多年的教子经验和职业积累撰写,有很强的操作性。可以说,家长们读完了这本书,就能完全掌握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方法而不需要再花钱买其他图书。
4.图书的策划过程中,得到了众多教育专家和媒体的支持。台湾教育大师王贵财教授盛赞本书。《法制晚报》、《京华时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教育版记者欣然为本书做评。全国各大门户网站和三十多家A级新闻媒体准备推出专题报道,向广大读者推广本书成功经验。
【作者简介】
胡锋,心理学硕士,卓越的儿童心理专家,从事青少年心理干预工作13年,对家庭教育研究颇深,开创了同时启蒙孩子智商和情商的独特方案。其子在他的“快乐启发10+1”教育法培养下,学习成绩、生活自理、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均大幅超越同龄孩子,多次荣获各类奖项。他是在国内提出“从来没有懒孩子”鲜明说法第一人,更针对当前7&&&――13岁孩童各类心理问题摸索出一系列教育法则,被知名媒体称为我国百万“懒”孩子的好老师,其教育模式经过百场现场交流会已广为流传。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珍贵的家庭教育原创读物,是一名资深青少年心理专家从十多年的职业生涯和教子历程中提炼出来的精华。相对于其他教育专家们的著作,它更贴近中国普通家庭的家长们。作者常年处于青少年教育的最前线,在他看来,孩子的学习出现问题,那一定是家长的教育方式有误区。在本书里,他整理出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其中涵盖了有效激发孩子好奇心,唤醒他们求知欲的18项措施;培养孩子乐观自信心态的32个要点;正确引导孩子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35种方法;全面引领孩子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的26个要素。
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您愿意做这样的家长吗?
【精彩评语】
我到过世界上很多地方,接触过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孩子们。我还是坚持认为,中国孩子的潜力是最惊人的,但他们经常被自己的父母桎梏了天性。现在这把打开他们枷锁的钥匙终于被胡锋找到,我感到很欣慰。
台湾教育大师、“儿童诵经典”发起人 王贵财教授
我一直认为,孩子其实比我们大人想象的要聪明和勤奋,关键是作为父母,怎样去引导他们。这本书好就好在,它揭示出了家庭教育的真谛。
&&&&&&&&&&&&&&&&&&&&&&&&&&&&&&&&&&&&&&&&&&&&&&&
《法制晚报》副总编辑
相对于市场上其他家教书籍,这本书显然更适合中国广大的父母们阅读,因为没有人比他们更关注自己孩子的学习问题。但他们确实需要一点专业的理论指导,否则他们经常弄不明白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真正爱上学习。
&&&&&&&&&&&&&&&&&&
&&&&&&&&&&&&&&&&&&&&&&&&&&&&&&&《京华时报》资深记者 张灵
不论是作为读者还是媒体,我都要诚恳地向朋友们推荐这本家教书籍。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父母从书中了解到正确引导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只有这样,越来越多的孩子才会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
&&&&&&&&&&&&&&&&&&&&&&&&&&&&&&&&&&&&&&&&&&&&&&&&&
《新京报》资深记者
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般。我以前一直认为我的小孩很懒,不好好学习,现在看来有问题的不是他,而是我这个作父亲的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胡锋做得很好,他教会了我们怎样去培养快乐、自信、独立的下一代。
&&&&&&&&&&&&&&&&&&&&&&&&&&&&&&&&&&&&&&&&&&
人民日报社《大地》主任记者 周文水
我一直认为,“教育强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不是说扩建了多少所学校;升学率提高了几个点;国际竞赛上得了第几名,而是我们这一代父母是否真正赋予了我们的孩子在以后的岁月里和世界强国的同龄人们竞争的能力。
&&&&&&&&&&&&&&&&&&&&&&&&&&&&&&&&&&&&&&&&&&&&&
《南方都市报》资深记者
第一章&& 有目标才有动力――明确目标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前提
想爬山的人.才能到达山顶
目标:跳一跳.够得着
从一份学习计划表开始
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
让孩子宣布自己的目标
紧追一只羊:专注于一个目标
不做“守株待兔”的孩子
第二章&& 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大动力
1.尊重孩子的兴趣
2.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
一本好书.让孩子爱上阅读
学会给孩子“抖包袱”
让孩子在玩中爱上学习
多领孩子参观博物馆
角色扮演.让孩子爱上学习
让孩子出考试考题
小游戏.让孩子爱上学习
10.和孩子讨论他的未来
11.设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第三章 自信的孩子爱学习――自信是孩子主动学习的推动力
让孩子先做擅长的功课
不指责遭到挫败的孩子
父母不要苛求孩子
淡化孩子的失败
在孩子面前示弱
批评之前先赞美
告诉孩子.成功其实很简单
不要总拿孩子做比较
不过分重视考试分数
10.信任.让孩子更有信心
第四章& 赏识孩子.快乐学习――赏识是孩子主动学习的风帆
赏识孩子.先要承认差异
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勤奋
用欣赏的眼光看孩子
做孩子的最佳玩伴
借第三者之口赞美孩子
赏识孩子的怀疑精神
赏识孩子的新奇发现
善于发现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尊重孩子的朋友
10.让孩子拥有自己的隐私
11.尊重孩子的兴趣
12.主动向孩子道歉
13.给孩子解释的机会
14.别打击孩子的爱心
会独立.才会主动―― 独立是孩子主动学习的保障
1.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
2.& 让孩子学会独处&
3.& 让孩子自己完成作业
4.让孩子自己去上学
5.& 不做“拔苗助长”的父母
6.& 让孩子自己安排时间
7.& 机遇.让孩子自己抓住
8. 让孩子学会面对挫折
好习惯成就一生――好习惯为孩子主动学习保驾护航&&&&&&&&&&&&&
永远都要坐前排
让孩子讲述课堂上的情况
培养孩子喜欢阅读的习惯
培养孩子预习的习惯
培养孩子认真书写的习惯
培养孩子有节制看电视的习惯
养成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为孩子准备一本错题集
让孩子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
10.让孩子养成准时的习惯
11.培养孩子检查作业的习惯
12. 让孩子养成上课记笔记的习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好环境是孩子主动学习的保证
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
父母要做孩子的榜样
经常陪孩子逛书店
别把工作情绪带回家里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
热情欢迎孩子的同学来家里
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有责任才有动力 ――责任心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催化剂
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不要让孩子逃避责任
要求孩子做事有始有终
让孩子参与家庭生活
给孩子一个负责任的好榜样
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责任心
让孩子适当了解父母的难处
让孩子学会对自己负责
和孩子做朋友――沟通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认真倾听孩子的心声
巧妙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别在以爱的名义伤害孩子
蹲下来与孩子说话
放下架子和孩子相处
给孩子留一个字条
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多带孩子亲近自然
有竞争.才有未来――竞争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兴奋剂
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让孩子勇于表现自我
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对手
与孩子开展各种比赛
正确看待孩子的成绩单
第十一章& 好心态胜过好成绩――好心态是孩子学习的关键
1. 让孩子知道“万事开头难”
2. 不喜欢老师.并不意味应该不喜欢这门学科
3. 不耻下问.不意味着没有自尊
4. 功课不好.并不是自己不聪明
5. 困难面前不抱怨
6. 学习中没有“小”问题
7. 教孩子坦然面对压力
8. 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9. 别在孩子面前批评老师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
楼主邀你扫码
参与上面帖子讨论
发表于:10-05-25 10:03
父母之爱的真谛
这个世界上,大凡是正常的父母,应该没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而他们的侧重点又各有不同。有的希望儿女能飞黄腾达,光宗耀祖;有的则只愿儿女平平安安过完一生。但不管怎么说,做为我们这一代长辈,在孩子幼小时,盼望他们懂事、听话,认真读书学习的愿望总是一致的,我们也希望他们能成为理想的人才。就因为这样,孩子的学习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基本上每个家庭都给提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
于是,尚未进入老年的父母,提前开始了絮絮叨叨的生活,天天嘴里最多的词就是:“学习,看书。”于是,孩子原本学习的兴趣,因为整日被絮叨,而变得心理极端反感。于是,很多家庭形成了这样一个怪现象,父母越是唠叨个不停,孩子越是不学。
作为一个母亲,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也遇到过很多困难。后来,逐渐地摸索出来一些经验和方法。现在看起来,效果还好,我的女儿从小到大,没让我操心过多。我认为,在孩子的教育上,就是要进行一些必要的心理战。
我曾经给孩子做过一个假设,假设她和自己的发小长大成人之后,由于学习成绩的缘故,导致所受教育不同,直至毕业后最终收入的差距,引起彼此生活的差距,进而阐述了这些问题,将来对她的影响。
结果,我的假设性教育,让女儿当天思考了许久,从那以后,她学习比以前刻苦多了。一个假设性的未来规划,比平日长篇大论的正统说教对孩子的冲击要大得多。
但是,还是有许多实质性的教育问题,我一时也找不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胡锋是我的好友,我也知道他多年从事儿童心理工作,刚好他新书上市,我拜读了一番,阅后深有感触,不得不一吐为快。
前面说过,我曾经给孩子做过一个假设性的教育,其实这个行为,就是书中所说的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
还有,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孩子面前,一直在扮演者“高大全”的形象,很少在孩子面前流露自己的软弱。看到书中所说,不妨在孩子面前示弱,我也试过一次。有天和女儿逛街的时候,看到一件我喜欢的衣服,借机大发感慨:“哎呀,这个衣服真漂亮啊,可惜妈妈买不起。”那天的事情很有意思,女儿听到我这样说,好久都没说话,在回到家里进门后,她抱住我,有些抽泣地说:“妈妈,我会好好学习,等我长大挣多多的钱,给你买好看的衣服啊。”
这个时候我的女儿已经很大了,但我觉得,这些方法如果对一个快要告别少年的人来说都管用,那么幼小的孩童会更好教育。
正如这本书论述的那样,教育孩子无小事,要从点滴做起。
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在我看来也是学习的一部分,有责任心的孩子,才会有进取心,继而引发孩子自觉学习的动力。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自然也没有不爱父母的孩子,孩子对父母的爱,就是我们引导她,教育她责任心的起始点。当然,我还要强调一个被我,可能也是被许多的父母们忽略的问题,那就是孩子学习的终极目的。我以前也陷入了这个误区,但现在我明白了,孩子的学习不是反映在考试分数和学校排名上,而是要掌握今后在这个世界上立足的知识和技能,这一点要特别地说明一下。
读过这本书之后,我们会发现,教育孩子其实不仅仅是督促学习,更多的是让孩子找到动力,让孩子在书本的学习中,吸取更多的快乐,这才是我们更需要教会孩子的。感谢胡锋给我们带来了这样一本非常好的家教书籍。
发表于:10-05-25 10:03
平等沟通在于互爱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报道多年的记者,在工作中,我经常会接触到许多家庭教育的案例,会和许多问题孩子沟通,也会和许多掌握不了正确教育方法的父母们交流。我发觉了很多家庭教育的误区,当然我自己作为一个父亲,有些错误也是自己曾经犯过的。
在拜读了胡老师的《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一书后,我认为,如果我们这一代父母都认为“法西斯政策”才是教育出龙子、凤女的关键,认为自家的孩子,就是懒惰、厌学和淘气,那不仅是我们的悲哀,更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悲哀。
我的年龄和胡老师相当,也是从小时候就被打过来的,后来上了大学,出来工作,再就是结婚成家。小孩出生后,自己也曾想过以后坚决不要他重蹈他爹的覆辙。但等到儿子进学校后,面对他不听话的态度和糟糕的成绩,我终于还是抑制不了自己的愤怒,这个时候,我自然也就体会到当年我的父亲举起棍子时的心情。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不对的,而且这样的恶性循环不应该再延续下去。我们这一代人,受过的教育和生长的环境都比我们的上一代人好太多,没理由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
在拿起本书之前,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普通的教育读本。毕竟市场上这样的书很多,却大多是隔靴挠痒,接触不到本质问题,也就没有仔细读。后来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翻了几页,忽然发现书中论点十分精彩。
父母把孩子当成朋友,平等相处,孩子也就用心学习。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主动意识到学习的有趣,比抡起棍棒,更能让孩子轻松快乐的接触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这些道理谁都懂,但在最关键的一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上,却很多人都会犯极大的毛病。因为他们始终把自己摆在了孩子的对立面,或者说他们不知道怎样去放下身段和孩子在相同的高度下自由地交流。当前孩子们的心灵,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也比我们想象的敏感,他们会用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事物的好坏,去衡量大人们在自己心目中的位置。所以,要想真正了解他们,不是简简单单地说些热情鼓励的话就能做到的。我感到庆幸的是,胡老师这本书给了我们正确和孩子沟通的方法和策略,让我们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避免自己又因为一时的气愤而举起手中的棍棒。所以,胡老师这本书,与其说是在教父母们怎样督促孩子自觉学习,不如说是在教家长们怎样和孩子正确地沟通。而这个,我认为才是这本书最大的精髓。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好学习,爱动脑的小天使,但他们怎样成长为我们父母所希望的那种人,其实完全在于我们能否学会怎样和他们说话。对此,我很有信心。
发表于:10-05-25 10:04
书评:我国家教理论的变迁-----兼论世上没有懒孩子
胡锋关于家庭教育的新书出版,让我写几句点评。说实在话,他的书我不用看都知道肯定是极好的,他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不可谓不深。翻完之后,我感受颇多,倒有些题外话想说。
由于上大学时专业选择的关系,我始终没有走出象牙塔,只不过是完成了由学生到老师的转变。这些年来又因为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四处奔走,接触了许多的同行,也编撰过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我觉得,自己应该是能对当前家庭教育系列的图书说一点看法,或者应该这么说,在当前的家庭教育理论方面,我有些浅见,以供大家探讨。
应该说,我们国家真正的家教是从改革开放后才真正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时代。在那以前,基本没有多少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理论或者是实践。还有,在那个年代里成长起来的孩子们也说不上接受了多么好的教育。那么,当他们和他们的后辈们相继为人父母后,必然出现一个明显的差异。对此,我有以下的总结。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是中国经济开始腾飞的时段,这个时刻出生的小孩们的父母,即成长于五十和六十年代的人。可以用“奋斗牺牲型”来定义他们。这类人群最大的特征就是――童年和少年时期吃过苦,物质和精神生活相对缺乏,经历过动乱。那么当他们做了家长之后必然会将年轻时没有实现的梦想加诸在自己孩子身上,他们省吃俭用,一心要将孩子培养成材。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八十年代各类课后培训班满天飞,一个个不具备多少天赋的孩子被逼着拉小提琴,学画画,下围棋,或者补英语、上奥数班……这样的现象一直延续到九十年代末。而这一时期的家教图书相对也较少,也还没有形成多么系统的理论。值得一提的,也就是进入新世纪后很轰动的《哈佛女孩刘亦婷》。从这本书开始,中国家教理论开始一个较为重大的转变。
时间进入两千年后,“70后”、“80后”一代逐渐长大,当年受到父母宠爱与责难的一代终于也有儿有女时,他们的教育观念还会不会继续前人,就很难说了。这一代父母具有的特质是:平均受教育水平高,善于接受新鲜事物和观点,思想呈现多元化,对小孩较为宽容吗,也不愿将自己童年受过的折磨在自己孩子身上重复。再加上,他们正赶上一个资讯爆炸的时代,很容易从各种渠道了解到先进的教育理念。在这样的情况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做最好的父母》等一系列家教畅销书就横空出世了,但这是和前面所说的大背景有深刻的关系。我们将这些书籍解剖一下。刨去书中的理论只看故事,会发觉它实际上就是一部妈妈和孩子斗智斗巧的历程;刨去故事只看理论,那么通篇下来的繁杂理论用两个字就可以概括完毕――沟通!这种转变是让人高兴和振奋的,说明,我们国家新一代的父母们已经完成了从严厉古板到亲和温馨的转变。这一代父母可以定义为“成长型”。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这本《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你会发现,它实际上是对以上两类型家教图书的一个完美的继承和蜕变。它的专业性强于《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类型,专门针对的是孩子的某一方向;同时,又弃绝了《哈佛女孩刘亦婷》一类的功利性。“学习”一词在书中,不是特指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而是孩子们在这个年纪应该掌握的能应对世界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包括游戏、玩耍。它的方法行之有效,简洁而又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概念。它不但告诉父母与子女愉快相处的秘密――沟通,而且还教给父母们怎样有效和孩子们沟通。这就由“授人与鱼”变成了“授人与渔”,两者对比,何者效果更大呢?
我很喜欢对于这本书的一句评语――“教育强国”不在于扩建了多少学校,提高了多少升学率,而是在于新一代的父母能否赋予孩子们和世界强国的同龄人们竞争的能力。但我想,这个目标到现在为止,还需要我们广大的父母正确的认识到自己教育的误区和找到正确的方法。
发表于:10-05-25 10:04
家教图书再出新秀,“懒孩子”PK“好妈妈”
近日,由北京博采雅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家庭教育丛书“家有小儿女”系列第一部――《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上市,与广大家长朋友见面。
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图书近年来愈来愈受到市场的热捧和为人父母读者的关注,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和中国越来越进步和发达的社会生活及三十年改革开放人们头脑中的观念变迁有关。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发展迅速的同时,精神文明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许多父母开始注重自己文化修养和知识素质的提高。尤其是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们。也就是俗称的“70后”、“80后”们。如果说,他们的童年时代还受过自己父辈们粗暴的教育,那么,在三十年后的今天,当他们也为人父,为人母的时候,对于自家小孩的教育,他们迫切需要一系列的理论指导,也愿意在这方面进行一定的消费。大多数的年轻的父母们,都不太想把自己童年时受过的苦加诸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实际上,从家教图书的变迁可以折射出这一心理历程的转变。改革开放之前的早期教育书籍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过于强调的也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权威,这样的观念当然已被时代所淘汰。八十年代初,以孙云晓为代表的教育专家们首次将家庭教育的核心转移到孩子这一方来,提出了许多在当时很新颖的观点,但主要也还是强调父母对于孩子的引导。进入新世纪后,这些观念又显得落后了。因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生的孩子们具有的一些普遍的特征就是――他们物质和精神生活都得了极大的丰富,能更快地接受外界的新事物,个性独立,不屈服于权威。这样的孩子显然需要一种新的教育理论和模式来适应。所以,也才有了《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做孩子最好的老师》等一系列家教图书的诞生和畅销。因为这些图书提出的理念在于――沟通!它们第一次将孩子与父母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第一次将孩子当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这也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家庭教育理论发展的方向。
《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秉承的正是这一理念。图书的作者本身就是一名卓越的儿童心理专家,从事青少年心理救助与干预多年,对家庭教育研究颇深,他在长时间的职业生涯中开创了同时启蒙孩子智商和情商的独特方案,也是在国内提出“从来没有懒孩子”鲜明说法第一人,更针对当前7&&&――13岁孩童各类心理问题摸索出一系列教育法则,被知名媒体称为我国百万“懒”孩子的好老师,其教育模式经过百场现场交流会已广为流传。他的理论的立足点就在于沟通,在本书里,他整理了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涵盖了有效激发孩子好奇心,唤醒他们求知欲的18项措施;培养孩子乐观自信心态的32个要点;正确引导孩子掌握高效学习方法和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35种方法;全面引领孩子克服厌学情绪,提高学习兴趣的26个要素。这些理论都是建立在将孩子当作一个独立、平等、自由的个体的基础上,让他们在与父母的自然、平和、温馨的交流和互动中主动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书里提出的“学习”概念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诸如学习成绩一类,而是孩子需要掌握的,应对这个时间的一切知识和技能。书中提出一句口号――没有不爱学习的孩子,只有不会教育的父母。而这本书想告诉广大父母们的就是――你会不会教育你的孩子,实际上在于你会不会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据悉,图书的策划过程中,得到了众多教育专家和媒体的支持。台湾教育大师王贵财教授盛赞本书。《法制晚报》、《京华时报》、《人民日报》、《南方都市报》、《新京报》教育版记者欣然为本书作评。全国各大门户网站和三十多家A级新闻媒体准备推出专题报道,向广大读者推广本书的成功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本书又将引发一场家庭教育的大讨论,也相信更多的孩子会在这本书中受益。
发表于:10-05-25 10:04
精彩选摘:
1.沐沐小时候特别喜欢听故事,每次睡觉前,都要我们给他讲两个故事。曾经有心理学家调查,孩子睡觉前为什么喜欢要大人讲故事呢?是因为小孩子都是怕黑的,依偎在父母身边,听着故事,孩子才能安心地睡觉。可见,故事对于小孩子是多么重要。人生离不开故事,孩子的生活更少不了故事。故事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是净化人类灵魂、进行真善美教育的手段,故事同样能起到这种作用。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狼来了》,它教育孩子不能撒谎;《龟兔赛跑》的故事,教育孩子不能骄傲;《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告诉孩子做人要诚实;《闻鸡起舞》的故事,告诉孩子要勤奋。故事一般都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有这样一句话:讲一小时大道理,不如读一分钟小故事! 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好像一块等待耕耘的土地,你播种什么,它就收获什么。你种下了勤劳,它就会收获勤劳。你种下懒惰,它就会长出懒惰。要让孩子变得爱学习,就要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让故事中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孩子的内心世界生根发芽。其实,很多道理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何况,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其中蕴含的做法和道理,并效仿其中正确的做法。我也给沐沐讲过很多励志故事,其中两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沐沐很聪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基本上是一听就会了。可是,小家伙成绩却一直平平,原因就是他不够勤奋,总觉得依靠自己的天分就可以了。我对沐沐说,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就成功。上天给予了你天分,你要靠勤奋才能将天分变成天才。于是,我给沐沐讲了曾国藩勤奋学习的故事。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他对一篇文章重复读了不知道多少遍,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近代最有大本领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就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最后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只能碌碌无为。听完故事,沐沐好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以后每次回家,都把当天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再复习一下,在学习上变得勤奋了,也更加主动了。还有一次是这样的,沐沐自己定了一份学习计划表,可是,有好几次他都不能按照计划学习。刚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孩子的学习任务定得过于繁重了,仔细看了一下,并不是这个原因。原来,是孩子在执行计划的时候,没有一直坚持下去。于是,我给沐沐讲了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当年教导学生的一个故事。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把你的胳膊尽量往后甩。“然后自己示范了一遍,又对学生说,“从现在开始,每天甩臂300下,大家能做到么?”学生们感到这个问题可笑,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能做不到呢?异口同声地回答:“能!”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每天甩臂300下,哪些学生坚持了?”有90% 以上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两个月后,当他再次问起学生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80%。一年后,苏格拉底又一次问学生,这时候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叫柏拉图,他后来成了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哲学家。“沐沐,苏格拉底的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它说明了,成功在于坚持!“我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沐沐显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他总能按照自己定的学习计划表,按部就班地学习。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讲一个小时的大道理,不如听一分钟的小故事。多给孩子讲些励志的小故事,比给他讲大道理强得多。
2.周末,和孩子在家看《人与自然》,有一段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拉马河畔,有一头彪悍的非洲豹凶狠地向一只未成年羚羊扑去,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羚羊,但非洲豹对那些和它靠得很近的羚羊,却像没看见一样,一次次放过。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由于疲于奔命,体力不支,最后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那只非洲豹为什么不放弃先前那只羚羊,而改去追离它更近的羚羊呢?原来,因为豹子已经跑累了,而其他的羚羊并没有跑累。如果在追赶途中改变了目标,其他的羚羊一旦跑起来,转瞬之间就会把疲累不堪的豹子甩到身后,因此豹子始终不丢开那只已经被自己追赶得精疲力竭的羚羊。紧追一只羊,是非洲豹在残酷的动物世界中的生存之道。紧盯一个目标,是非洲狮在捕猎中屡屡得手的法宝。因为它们知道,每次只专注于一个目标,比盯着几个目标更容易成功。作家爱默生说:“生活中有一件明智的事,就是精神集中;有一件坏事,就是精力涣散。“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在学习中目标太多,必然无法精神集中,从而导致孩子不能够专注地去做事。不能把精力集中在某一个具体目标上,从而常常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失去学习的动力。就像古代的纪昌向“神箭手”飞卫学射箭一样。飞卫说:“你要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看东西不眨眼睛,其实说的就是要盯紧目标。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注视着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三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然后,他又去找飞卫。飞卫说:“你做得不错,不过这还不够,你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微小的东西像看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跟我学射箭。“看,飞卫强调的还是要专注目标。到家后,纪昌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地看着虱。十天之后,他眼里的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此时,他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箭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却没有断。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手舞足蹈,拍着纪昌的胸膛,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纪昌的成功源自于他对目标的专注。同样,齐白石专注于画虾,画出的虾才栩栩如生;黄胄专注于画驴,画出的驴才活灵活现;徐悲鸿专注于画马,画出的马才呼之欲出;李苦禅专注于画鹰,画出的鹰才形神兼备。而与此相反的是,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却整天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目标太多,孩子会无所适从,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致和动力,也就成了父母眼中的懒孩子、“问题”儿童。父母在埋怨孩子不爱学习的时候,是否想过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呢?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学习上,给孩子制定太多目标,其实就是没有目标。让孩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紧追一只羊―让孩子只专注一个目标!
3.&&& 成功很难吗?或许下面的这个故事能给你一点启示。一位农场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只名贵的手表遗失在谷仓里。他遍寻不获,便定下赏金,承诺谁能找到手表,就给他50美元。人们在重赏之下,都卖力地四处翻找,可是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要在这当中找寻―只小小的手表,谈何容易。许多人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仍一无所获,只好放弃了50美元的诱惑回家了。仓库里只剩下一个贫困的小孩,仍不死心,希望能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找到它,以换得赏金。谷仓中慢慢变得漆黑,小孩虽然害怕,仍不愿放弃,不停地摸索着,突然他发现在人声安静下来之后,有一个奇特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顿时停下所有的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变得十分清晰,是手表的声音!终于,小孩循着声音,在漆黑的大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的手表。这个小孩成功的办法其实很简单:专注并且坚持对待一件事,就会得到成功的奖赏。成功其实很简单! 有一个人去应征工作,随手将走廊上的纸屑捡起来,放进了垃圾桶,被路过的考官看到了,因为良好的习惯,他得到了这份工作。原来成功就是这么容易,养成好习惯就可以了。有个孩子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有人送来一部有故障的脚踏车,孩子除了将车修好,还把车子整理得干净如新。其他学徒笑他多此一举,第二天雇主将脚踏车领回去的时候,这个孩子被挖到那位雇主的公司上班。原来成功就这么简单,多做一点就可以了。成功其实很简单这个道理,是一个韩国的学生在一次无意中发现的。当时,他在剑桥大学学习心理学。在喝下午茶的时候,他常到学校的咖啡厅或茶座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某一领域的学术权威以及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这些人幽默风趣,举重若轻,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非常自然和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欺骗了。那些成功人士是为了让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也就是说,他们是在用过分夸大难处的自己的成功经历吓唬那些还没有成功的年轻人。后来,这个韩国学生还专门写了一本书,在书中,他告诉读者: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起五更,爬半夜”,“头悬梁,锥刺股”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件事情感兴趣,长久地关注它,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完全够你圆满地做成一件事。成功其实很简单,现在很多孩子在学习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畏难情绪,认为成功很难很难。一旦这种想法形成,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孩子的进取心,让孩子变得不自信,从而,失去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作为父母,我们有责任告诉孩子:成功其实很简单!不必“头悬梁,锥刺股“,也不必“起五更,爬半夜”,只要把心思专注于学习上,每天做好当天的功课,每天进步一点点,成功自然会来敲门。
发表于:10-05-25 10:05
第一章 有目标才有动力――明确目标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前提
世界上没有懒惰的孩子,只有没有目标的孩子! 目标就是方向,孩子有了学习的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就有了学习的动力!否则,孩子在学习中就只能处于被动应付状态,根本谈不上主动去学习。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是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前提!
1.想爬山的人,才能到达山顶想爬山的人,才能最终到达山顶。
学习也一样,如果心中没有“山”这个目标,又怎么会主动去学习呢?要想让孩子主动、快乐地学习,就必须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孩子愿意实现的,而不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
沐沐是我家的孩子,今年7岁,上小学2年级。就像所有的妈妈一样,沐沐的妈妈坚信自己的孩子是世界上最聪明、最可爱的孩子! 当然,她认为自己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自己的观点。沐沐3岁的时候,妈妈给沐沐出了一道数学题:小明和同学们站成一排,共十个人,小明的左边有5个人,那么,小明的右边有几个人?
“4个人!”沐沐毫不费力地就喊出了答案。
“为什么呢?为什么是4个人?”妈妈很惊奇地问,她似乎不相信儿子能这么快就得到正确答案。虽然这是一道在成人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可孩子毕竟才3岁,刚在幼儿园学完了“十以内的加减法”。“当然是4个人啊,一共10个人,小明左边是5个,小明算一个,他右边不就是4个人嘛!“沐沐的思路很清晰。
“哇,宝贝,你太聪明了!”妈妈激动地抱住了沐沐,从此,她坚信自己的儿子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当然,一个妈妈认定自己的孩子最可爱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可是,这个最聪明、最可爱的孩子现在却成了妈妈最头疼、最麻烦的孩子。
“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沐沐特别懒惰。在家做作业,总是磨磨蹭蹭的,小动作特别多。20分钟的作业,非得磨蹭一个小时才完成。学习一点也不主动,你催一催,他动一动,恨不得揍他一顿。对于学习,他就是不上心!“沐沐的妈妈一提起孩子的学习就心急火燎的。“沐沐之所以学习不主动、不积极,是因为他对于学习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他还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而只是一天到晚在应付一大堆枯燥的作业,怎么可能会让他主动地学习呢?“对于沐沐的问题,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也不是没有目标啊!我天天给孩子说必须出人头地,这目标还不明确吗?我还经常鼓励他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沐沐的妈妈说。
“出人头地只是你强加给孩子的期望,而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目标和愿望。再说了,小孩子知道长大找个好工作和读书之间的关系吗?想爬山的人才会主动去爬,才能最后到达山顶。学习也一样,他的心中没有‘山’这个目标,怎么会主动去学习呢?“对于我的看法,沐沐的妈妈也表示赞同。其实,父母谁不希望孩子能快乐、主动地学习呢?要想让孩子主动、快乐地学习,就必须让孩子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孩子愿意实现的,而不是父母强加给孩子的!
一次,沐沐在全神贯注地打游戏,好像已经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沐沐,你真棒! 游戏打得这么好,爸爸都没有你打得好。”我发自内心地说道。沐沐扭过头,看了看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沐沐,爸爸发现你在打游戏的时候,特别厉害。你长大后可以做一名软件工程师,也可以开发出很多很多好玩的游戏!““真的吗?我也能开发出好玩的游戏吗?”沐沐显然对关于游戏的一切都是充满兴趣的。
“这就要看你自己了。对一样东西,你是‘想要’或是‘要’还是‘一定要‘?如果是‘想要’,只是心里想想,你就不可能得到;如果是‘要’,那也只是嘴上说说而已,没有行动,你也还是不可能得到;如果是‘一定要‘,你就会不遗余力地争取,那你就一定会得到。如果你要求自己一定要开发出有趣的游戏,爸爸相信你就肯定能开发出更有趣的游戏来,那时候一定会有很多小朋友喜欢你开发出来的游戏!“我这些话倒没有说谎,沐沐在游戏上的天赋真的太出众了。
“爸爸,我太开心了! 我如果能成为一个软件工程师,该多好啊!可是,我怎么才能成为软件工程师呢?“沐沐不无担忧地问。“是这样的,孩子。要成为一名软件工程师,你首先要把现在的功课学好,因为它们都是基础知识,只有学好它们,你以后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知识,比如计算机知识等等。但是,如果你现在的功课没有学好,在学习其他的知识的时候,就会很吃力。“我说。
“太好了!我一定好好学习!”沐沐大声地说,显然,能开发游戏的目标对他是很有吸引力的,也是他发自内心想要实现的目标。从此以后,沐沐的确变得很勤奋了,每天都能按时完成作业,再也不用父母催促了。可见,不论做什么事,有目标才有动力。对于孩子的学习,一定要让孩子明确自己的目标,只有这样,孩子才能主动、快乐地去学习!
发表于:10-05-25 10:05
目标:跳一跳,够得着
把宏伟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让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轻轻松松地实现一个个小目标。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孩子才能快乐、主动地去学习。
自从沐沐给自己定下要做软件工程师的目标以后,他在学习上主动多了,做作业也不用催促了。但是,这样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多长时间。
一天,沐沐垂头丧气地从学校回来,并没有像以前那样主动地去完成作业,而是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发呆。原来,这次沐沐的数学考试考得不理想。
“爸爸,我真的能当软件工程师吗?现在我的成绩这么差,我要学多少知识才能当上工程师,才能去开发好玩的游戏呢?“沐沐忧心忡忡地问。显然,沐沐对“工程师”这个宏伟的“远景”产生了为难的情绪,再加上这次糟糕的成绩,难免情绪低落。当上工程师难吗?当然!可是,每个宏伟目标的实现,都是由无数个微小的步骤组成的。从一个小学生到工程师,这个目标听起来是够吓人的,难道困难真的有那么大吗?当然不是!有时候看起来很吓人的事情,做起来并不困难,甚至很容易。于是,我给沐沐讲了一个关于三个小闹钟的故事。一个新组装好的小钟摆放在两个旧钟之间,此刻,两个旧钟正在“滴答“、“滴答”一分一秒地走着。小钟初来乍到,便客气地向两个只旧钟打招呼:“嗨,两位前辈,你们好!请以后多多关照!““别客气,只要用心工作就好了。”一个性情温和的旧钟微笑着对它说。另一个旧钟的脾气有点儿急,它粗声粗气地嚷道:“什么关照不关照的,你这小身子能不能承受我们的工作,我都有点怀疑呢!“小钟心里敲起了鼓,难道它们的工作很困难吗?看来,它要先打听清楚才行。
“请问,我们的工作……”
“别问了,”急脾气的旧钟突然打断了小钟的话,“等你走完三千两百万次以后,我们再谈吧。说实话,我还真担心你吃不消呢。““天哪!三千两百万次?”小钟吃惊不已,“要我做这么大的事?不可能,我办不到,办不到的……“性情温和的旧钟拍着小钟的肩头,安慰它说:“你别听他胡说八道! 别担心,也不用害怕,你只要每一秒‘滴答’摆一下就行了,这就是我们的工作。““真的吗?天下哪有这样简单的事情!”小钟将信将疑地望着它,低声说,“如果是这样,那我就试试吧。”于是,小钟开始了“滴答”、“滴答”地工作。它很轻松地每秒钟“滴答“一下、摆一下,根本没有感受到劳累和辛苦。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一年过去了,小钟共摆了三千两百万次。
“三千两百万次!天啊,小钟真的摆了三千两百万次吗?太不可思议了!“沐沐大声地问道。显然,在他小小的世界里,这么庞大的数字还是第一次接触。其实,孩子就像小钟一样,是怕困难的。因为孩子并不知道如何把一个宏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所以,很容易被困难吓住。设定一个个合适的目标,“跳一跳,够得着”是很好的形容。如果孩子不需要跳起来就够得着,或者怎么跳都够不着,那就失去了目标的意义。针对沐沐的实际学习情况,我们给沐沐制定了短期的一个小目标:下次考试比这一次少一个“w”。我们告诉沐沐,不管别人怎样,别人学习成绩第一、第二和你没有关系,别人倒数第一、第二也和你没有关系。现在你不是和别人比做得怎样,而是跟自己比做得怎样。每次考试都比上一次少一个“w”,这是很容易的,只要稍稍一努力,这个目标就实现了,这样的目标,跳一跳就能够得着。这样坚持下去,自己就会不断地进步,总有一天,自己的宏大的目标―软件工程师就实现了! 下次考试比这一次少一个“w”,这个小目标对沐沐来说,很容易就能做到。所以,这个目标又让沐沐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把宏伟的大目标分解成一个个让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目标,让孩子轻轻松松地实现一个个小目标。而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能让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样,孩子才能快乐、主动地去学习。就像那个小闹钟一样,每秒“滴答”摆一下,每一天都很充实,实现目标很自然,很简单,坚持下去,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浸润我们的生命,不断鼓舞我们向宏伟的目标迈进。
.从一份学习计划表开始
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表,是提高孩子学习成绩的捷径,是帮助孩子主动学习的有力助手。制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表,就等于为孩子找到了学习进步的钥匙。
&春节前夕,沐沐的学校放寒假了。假期是孩子最容易懒惰的时候,因为他们有充足的理由不好好做作业,毕竟放假了嘛!去年学校放暑假的时候,从放假开始的第一天,沐沐的心思就全部放到动画片上了。在平时,我和他妈妈对他看动画片的时间是有限制的,所以,他总觉得看得不过瘾。现在放假了,终于能无拘无束地看个够了。从《喜羊羊》到《奥特曼》,再到《小鲤鱼历险记》和《虹猫蓝兔七侠传》,沐沐看得乐此不疲。我想,我们国家的动漫市场一定会越来越红火,因为有这么多忠实的动漫迷啊! 就这样,等到孩子突然意识到快要开学的时候,才想起作业只写了一点点。于是,就开始手忙脚乱地补作业了。结果,往往等到开学的时候,作业还没有完成。即使有时候完成了,也是错误百出。于是,我们决定和沐沐一起来制定一份学习计划表。老祖宗有句至理名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不管什么事,先有了统筹计划,才会取得成功,否则,就可能导致失败。有了上次暑假的教训,为了让沐沐能主动学习,列一份科学的学习计划表还是很有必要的。“为什么要列学习计划表呢?”沐沐显然不情愿。也许在他心里,学习计划表就像孙悟空的紧箍咒一样,是为了束缚自己玩耍的。“列一份学习计划表是要让你知道,每天你具体要做什么。而且会让你学习起来更轻松,更有效率。这样,你的自由时间才会更多,你就有更多的时间做你喜欢做的事。“我一边说,一边观察沐沐逐渐专注的表情,显然,他被我的话吸引住了。我继续说道:“有了学习计划表,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沐沐就会感觉学习起来特别轻松。而且学习计划表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再也不会出现作业堆到一起,怎么做也做不完的情况。爸爸妈妈就不用催你写作业了,沐沐就像一个大孩子一样,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了。“沐沐显然被打动了,也为了证明自己已经是个大孩子,就嚷嚷着全家一起帮他制定一份学习计划表。很多孩子成绩差、学习被动,一般都是因为孩子没有合理的学习计划。没有计划,学习就失去了主动性,容易出现东抓一把西抓一把毫无头绪的现象,以致生活涣散,学习没有规律,不知道自己每天应该具体做些什么。日子往往就这样浑浑噩噩、稀里糊涂地过去了。而一份科学的学习计划表,白纸黑字,能对孩子起到督促的作用。想让孩子主动自发地学习,就先从一份学习计划表开始吧。一份学习计划表,首先要让孩子知道,每天具体要干些什么,知道每周、每月的安排等,做到心中有谱。但是,一份计划表上只出现时间和科目是不够的,最起码还要有具体的学习安排,包括做哪些习题、做多少习题,都应当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计划表的优势。另外,制定的学习计划表一定要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绝不可过高或过低。太低了,计划表的内容松松垮垮,还不如不制定。太高的话就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可能会破罐子破摔,表现在做作业总是磨蹭、拖拉。如果计划怎么也完成不了,孩子怎么可能会积极地去做呢? 还有,一份学习计划表还要科学、合理。上午是学习的黄金时间,所以尽量把做功课的时间安排到上午。学习的内容不同,方法也应该有所不同,有些内容是需要记忆的,而有些内容只能靠推理演算。应在孩子精神最旺盛和容易疲倦的时间段安排不同的内容,而且,一般应避免长时间学习同一门功课,除非孩子很感兴趣,否则容易造成疲倦而降低学习效率。后来,事实证明,一份合理、科学的学习计划表对孩子主动学习是很有效的。沐沐按照计划表上的内容,基本上每天都能主动学习,完成任务,其他时间也玩得很开心,学习成绩也提高了。
发表于:10-05-25 10:06
.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
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成功。上天给予了你天分,你要靠勤奋才能将天分变成天才。可以肯定地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
沐沐小时候特别喜欢听故事,每次睡觉前,都要我们给他讲两个故事。曾经有心理学家调查,孩子睡觉前为什么喜欢要大人讲故事呢?是因为小孩子都是怕黑的,依偎在父母身边,听着故事,孩子才能安心地睡觉。可见,故事对于小孩子是多么重要。人生离不开故事,孩子的生活更少不了故事。故事是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文学是净化人类灵魂、进行真善美教育的手段,故事同样能起到这种作用。大家都熟悉的故事《狼来了》,它教育孩子不能撒谎;《龟兔赛跑》的故事,教育孩子不能骄傲;《华盛顿和樱桃树》的故事,告诉孩子做人要诚实;《闻鸡起舞》的故事,告诉孩子要勤奋。故事一般都有很好的教育作用,有这样一句话:讲一小时大道理,不如读一分钟小故事! 孩子的内心世界就好像一块等待耕耘的土地,你播种什么,它就收获什么。你种下了勤劳,它就会收获勤劳。你种下懒惰,它就会长出懒惰。要让孩子变得爱学习,就要多给孩子讲一些励志故事,让故事中那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孩子的内心世界生根发芽。其实,很多道理都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何况,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通过一个个小故事会让孩子更容易接受其中蕴含的做法和道理,并效仿其中正确的做法。我也给沐沐讲过很多励志故事,其中两次给我的印象特别深。沐沐很聪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基本上是一听就会了。可是,小家伙成绩却一直平平,原因就是他不够勤奋,总觉得依靠自己的天分就可以了。我对沐沐说,没有人能只依靠天分就成功。上天给予了你天分,你要靠勤奋才能将天分变成天才。于是,我给沐沐讲了曾国藩勤奋学习的故事。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然而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他对一篇文章重复读了不知道多少遍,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他还是翻来覆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 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近代最有大本领的人”。“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贼的记忆力真好,听过几遍的文章就能背下来,而且很勇敢,见别人不睡觉居然可以跳出来“大怒”,教训曾先生之后,还要背书,最后扬长而去。但是遗憾的是,他名不经传,曾先生后来启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说这位贼人与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赋没有加上勤奋,只能碌碌无为。听完故事,沐沐好像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以后每次回家,都把当天在学校学过的知识再复习一下,在学习上变得勤奋了,也更加主动了。还有一次是这样的,沐沐自己定了一份学习计划表,可是,有好几次他都不能按照计划学习。刚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孩子的学习任务定得过于繁重了,仔细看了一下,并不是这个原因。原来,是孩子在执行计划的时候,没有一直坚持下去。于是,我给沐沐讲了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当年教导学生的一个故事。一次,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最容易做的事,就是把你的胳膊尽量往后甩。“然后自己示范了一遍,又对学生说,“从现在开始,每天甩臂下,大家能做到么?”学生们感到这个问题可笑,这么简单的事怎么能做不到呢?异口同声地回答:“能!”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每天甩臂下,哪些学生坚持了?”有以上的学生骄傲地举起了手。两个月后,当他再次问起学生时,坚持下来的学生只有。一年后,苏格拉底又一次问学生,这时候只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叫柏拉图,他后来成了古希腊的另一位大哲学家。“沐沐,苏格拉底的这个小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它说明了,成功在于坚持!“我语重心长地对孩子说。沐沐显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而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他总能按照自己定的学习计划表,按部就班地学习。孩子都喜欢听故事,讲一个小时的大道理,不如听一分钟的小故事。多给孩子讲些励志的小故事,比给他讲大道理强得多。
&.让孩子宣布自己的目标
孩子都是有好胜心的,让孩子公开宣布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孩子就能从内心迸发出“我要学”的强烈动机,就能自觉、主动、热爱学习。这比安装多少个摄像头去监视都要有效。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一位姓王的女士为了监督儿子学习,同孩子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母子大战”。具体过程是这样的:王女士的儿子放假在家,家中无人管教,王女士总担心孩子学习不自觉,上班时心神不宁。“这么久怎么都不接电话,你在做什么?怎么有音乐声,你是不是在看电视?“每隔半个小时,这位母亲就会打电话回家质问孩子,语气满是不信任。为了证实孩子是不是在说谎,她甚至还要求孩子立即说出正在做的题,一连两天都是如此。一天,王女士突然不再频繁地往家打电话了,而是全神贯注地紧盯着屏幕。可没过一会儿她又拨通了电话:“干什么去了,这么久才回来? 上厕所?别哄我了,半个小时你上了几次厕所……“这时候,同事才知道王女士在通过网络视频监控孩子:将孩子的书桌搬到电脑前,打开网络视频,这样孩子在家学习的情况尽收眼底。看到同事们惊愕的表情,这位母亲振振有词:“孩子太不自觉了,太懒惰了,不这样做不行!“母亲的不信赖引来儿子的激烈反抗。视频监控的第二天,王女士的质问电话被孩子挂断,视频也被中断,家里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忍无可忍的孩子终于“造反”了! 担心孩子做出过激的举动,母亲迅速返回家中。结果,孩子与母亲大吵了一架,一怒摔了家中的视频电脑和电话。“现在的孩子怎么这么难教!“次日,母亲眉头紧锁、眼圈红红地来到办公室,整个上午,她都在打电话给孩子联系家教,打算请人管住孩子。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的心里感觉挺堵的。现在对孩子学习的监督真的已经到了需要用摄像头监控的地步吗?无时无刻都处在监视下的孩子还能主动学习吗?还能快乐学习吗? 近来,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一些幼儿园投入使用,家长们可以通过网络随时在线观看孩子在校园中的生活。甚至,一个小小的幼儿园竟然安装了50多个摄像头!我不知道这种实时监控会不会令每天处于这种“高压“下的孩子们快乐地学习,这样是否就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我只是有个疑问,能够“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的全美最佳教师―雷夫老师,是否也在自己的“56号教室”安装了监控学生的摄像头呢? 在沐沐的学习中,我们从来没有对他进行过“高压”监督,因为我们不想让孩子把学习当作做一种负担,变成一种不愉快的经历。当然,不去监督不等于放任自流,不管不问。而是要让孩子在学习中能够自律,做到自我监督。如何让孩子能够做到自我监督?我们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公开宣布自己的目标。每次沐沐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时,我们都把它写在一张大卡片上,涂上花边,挂在客厅的墙上。然后,沐沐就像开新闻发布会一样,郑重地宣布自己将要实现的目标。孩子都是有好胜心的,自己公开宣布目标后,对他自己也是一种动力。到家里做客的叔叔阿姨也会很有兴趣地问沐沐:“沐沐,你的目标能实现吗?“孩子总会响亮地回答:“能!”让孩子公开宣布自己的学习目标,这样孩子就能从内心迸发出“我要学“的强烈动机,就能自觉、主动、热爱学习,这比安装多少个摄像头去监视都要有效。
.紧追一只羊:专注于一个目标
目标太多,孩子会无所适从,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致和动力,也就成了父母眼中的懒孩子、“问题”儿童。让孩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紧追一只羊―让孩子只专注一个目标!
周末,和孩子在家看《人与自然》,有一段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在一望无际的非洲拉马河畔,有一头彪悍的非洲豹凶狠地向一只未成年羚羊扑去,穷追不舍。在追与逃的过程中,非洲豹超过了一只又一只站在旁边惊恐观望的羚羊,但非洲豹对那些和它靠得很近的羚羊,却像没看见一样,一次次放过。终于,那只未成年的羚羊由于疲于奔命,体力不支,最后被凶悍的非洲豹扑倒了。那只非洲豹为什么不放弃先前那只羚羊,而改去追离它更近的羚羊呢?原来,因为豹子已经跑累了,而其他的羚羊并没有跑累。如果在追赶途中改变了目标,其他的羚羊一旦跑起来,转瞬之间就会把疲累不堪的豹子甩到身后,因此豹子始终不丢开那只已经被自己追赶得精疲力竭的羚羊。紧追一只羊,是非洲豹在残酷的动物世界中的生存之道。紧盯一个目标,是非洲狮在捕猎中屡屡得手的法宝。因为它们知道,每次只专注于一个目标,比盯着几个目标更容易成功。作家爱默生说:“生活中有一件明智的事,就是精神集中;有一件坏事,就是精力涣散。“同样的道理,如果孩子在学习中目标太多,必然无法精神集中,从而导致孩子不能够专注地去做事。不能把精力集中在某一个具体目标上,从而常常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失去学习的动力。就像古代的纪昌向“神箭手”飞卫学射箭一样。飞卫说:“你要学会看东西不眨眼睛,然后我们再谈射箭。“看东西不眨眼睛,其实说的就是要盯紧目标。纪昌回到家里,仰面倒下躺在妻子的织布机下面,用眼睛注视着练习不眨眼睛。练习三年之后,即使是锥子尖刺到眼皮上,他也不眨一下眼睛。然后,他又去找飞卫。飞卫说:“你做得不错,不过这还不够,你还要学会视物才行。要练到看小物体像看大东西一样清晰,看微小的东西像看显著的物体一样容易,然后再来跟我学射箭。“看,飞卫强调的还是要专注目标。到家后,纪昌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系住一只虱子悬挂在窗口,朝南面远远地看着虱。十天之后,他眼里的虱子渐渐大了,三年之后,虱子在他眼里有车轮那么大。此时,他转过头来看其他东西,都像山丘一样大。纪昌便用燕地的牛角装饰的弓,用北方出产的篷竹作为箭杆,射那只悬挂在窗口的虱子,箭穿透了虱子的心,但牦牛尾巴的毛却没有断。纪昌把自己练习的情况告诉了飞卫,飞卫高兴得手舞足蹈,拍着纪昌的胸膛,说:“你已经掌握了射箭的诀窍了。”纪昌的成功源自于他对目标的专注。同样,齐白石专注于画虾,画出的虾才栩栩如生;黄胄专注于画驴,画出的驴才活灵活现;徐悲鸿专注于画马,画出的马才呼之欲出;李苦禅专注于画鹰,画出的鹰才形神兼备。而与此相反的是,一些望子成龙的家长却整天让孩子学这个,学那个。目标太多,孩子会无所适从,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致和动力,也就成了父母眼中的懒孩子、“问题”儿童。父母在埋怨孩子不爱学习的时候,是否想过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呢? 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在学习上,给孩子制定太多目标,其实就是没有目标。让孩子主动学习、快乐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紧追一只羊―让孩子只专注一个目标!
.不做“守株待兔”的孩子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张地图,无论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从地面上移动半步。
先来看一则故事:从前,宋国有一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棵树桩。一天,他正在田里干活儿,看见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脖子而死。从此,这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守株待兔的故事早已为人们熟知,但这样的事情却从没有真正停止过。很多孩子在学习中给自己树立了目标,可学习的时候,却是拖拖拉拉的,不愿意行动。这样,孩子始终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光说不练,已经成了孩子学习中最大的绊脚石。有一天晚上,我到一个朋友家,他正在和孩子在做作业这个事情上较劲儿。孩子坐在书桌前昏昏欲睡,强打着精神,他在苦口婆心地劝导孩子一定要把作业完成。原来事情是这样的:孩子本来打算下午做作业,因为刚吃过午饭,就先打开电视看一会儿。孩子本只想看三五分钟,谁知节目太精彩,孩子就被节目吸引住了。不知不觉,就看了三个小时,等节目看完,已经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吃过晚饭,父母催孩子去写作业,孩子口头上说行,却趁父母去忙别的事情时,又打起了游戏,打完游戏,就感到十分疲倦了。这时候,才想起作业还没有做呢。可是,孩子已经很困了。就像罗大佑在歌曲《童年》中唱的那样: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日复一日重复这种生活的孩子比比皆是。拖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浪费了一个人多少时间啊,它让宝贵的生命失去了应有的光泽。
小孩子说:“等我是个大孩子的时候。”
大孩子说:“等我长大成人以后。”
然后等他长大成人了,他又说:“等我结了婚以后。”可是结了婚,他的想法变成了:“等到我退休以后。”人们总以为人生时间很充足,所以什么事都拖延着不立即去做,生命于是在这日复一日的拖延中衰老。很多到美国首都华盛顿观光的游客总不免要到华盛顿纪念碑去看看,不过,纪念碑前面游客太多,导游一般都会告诉你,排队等搭电梯上纪念碑顶要等上两个小时。但是,他还会加上一句,“如果你愿意爬楼梯,那么一秒也不用等。“仔细想想,这话说得多么真切啊!不止观看华盛顿纪念碑如此,孩子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张地图,无论多么详尽,比例多么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孩子在学习中仅有目标是不够的,并不是说,有了目标,就可以坐等成功了,就像故事《守株待兔》中那位愚蠢的农夫一样,恐怕永远也等不来兔子了。记住,成功不会从天下掉下来,要让孩子主动学习,就必须让孩子学会为目标而积极主动地去行动,千万不要让孩子做一个“守株待兔”的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一旦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进一步促使孩子主动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认真学习,父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
发表于:10-05-25 10:06
第二章 好知之不如乐知之――兴趣是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一旦孩子对某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进一步促使孩子主动地学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孩子认真学习,父母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兴趣!
尊重孩子的兴趣
没有兴趣的人,只能为了生存而复制这个世界,不会去创造出神话。要让孩子爱上学习,父母一定要先尊重孩子的兴趣,别一不小心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沐沐上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我去接他回家,幼儿园的老师向我抱怨,说小孩子从小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父母平时在家里也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等等。回到家,我拉住沐沐的手问究竟。沐沐低着头默不作声,在我的反复询问下,沐沐才告诉我,在幼儿园上课的时候,老师让小朋友们说出自己最崇拜的人。轮到沐沐的时候,他说他最崇拜的人是动画片里的迪迦.奥特曼。幼儿园老师凭自己的经验觉得,沐沐没有崇拜英雄或者伟人,就是没有远大的理想。沐沐喜欢奥特曼我是知道的,他的衣服、鞋子、书包,甚至文具盒上都有奥特曼的图案。沐沐经常看关于奥特曼的动画片,每次看到奥特曼打败怪兽的时候,沐沐就很兴奋,说长大了要像奥特曼一样厉害,也要去打败怪兽。孩子的兴趣往往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他们的兴趣很单纯。而且,我觉得作为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不管他喜欢绘画,还是喜欢音乐,或者奥特曼。当然,尊重并不是放纵,而是在尊重孩子兴趣的基础上,去引导和教育孩子。让我们看看毕加索的父母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兴趣的:毕加索讨厌课堂上老师教的那些枯燥的东西,他的眼睛总是盯着老师头上的挂钟,盼望那该死的指针能走快一些。
“老师,我要上厕所。”
“不是刚上课吗?”被打断讲课的老师很不耐烦,“去吧! 去吧!”毕加索走出教室,东瞅瞅西看看,实在无处可去,便又走回了教室,但没过一会儿,他又坐不住了:“老师,我能为你画像吗?”他脱口而出。“什么? 你给我画像!”老师气坏了,瞪着他说,“去吧,去吧,上厕所去吧。”毕加索在课堂上捣乱的事被父亲知道了,父亲并没有批评他,“孩子,你真的想画像?“毕加索说:“是的,我讨厌上课,只想画像!”父亲说:
“好吧,我送你去学画像,但是,你要答应我除了学画像,其他的科学文化知识也不要拒绝学习。“父亲把毕加索送到了当地有名的美术学校。对于美术,毕加索所表现出的耐力是惊人的,他可以一连画几个小时不放画笔,与在小学课堂上的表现判若两人。看到孩子对美术所表现出来的热爱,父亲便决定让毕加索一直在美术学校学下去,不再把他送到那个他只想旷课的学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对某种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这是一种天性,说明孩子在某方面有着别人所没有的潜力和优势。作为父母,应该支持孩子对他感兴趣的东西进行学习、探索和研究,而不是粗暴地干涉。如果孩子的兴趣在音乐上,你强迫孩子去学法律;孩子喜欢画画,你却认为学计算机有前途……不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不善待孩子的兴趣,结果会使孩子对那些不感兴趣的东西,没心情学,学不好,而孩子自身的潜力也会被埋没了。生活中,有的孩子喜欢动手操作,经常将家里的表、玩具拆开或者重组,难免将一些有用的东西变成了废物,家长可能会阻止孩子去“动手“,认为这与学习没有任何关系。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任何一个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如果引导得当,都可以带来良好的效果。例如喜欢动手制作的孩子在动手的同时需要动脑,如果孩子在拆卸或组装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鼓励孩子去思考和查找资料,这样孩子就会主动去读书和思考。如果实在弄不明白的话,还可以激励孩子好好学习,将来再去解决,这样就会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虽然沐沐最崇拜的人是奥特曼,可作为父母,我们并没有责怪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鼓励孩子,要向勇敢的奥特曼学习。每当孩子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我们就说:“奥特曼遇到困难的时候可是从来不放弃啊!“于是沐沐就又开始努力学习了,他说一定要打败作业中的一个个“怪兽”! 没有兴趣的人,只能为了生存而复制这个世界,不会去创造出神话。要让孩子爱上学习,父母一定要先尊重孩子的兴趣,别一不小心扼杀了孩子的天赋。
.让孩子知道,书是甜的
阅读,没有太多的神圣,没有太多的世俗,也没有太多的责任。告诉孩子,阅读并不是为了什么,或者只把它当作一种纯粹的消遣吧,书是甜的,它是一道午后的甜点。你知道犹太人是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的吗? 在每一个犹太人家里,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点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书本是甜的?很多小孩子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书是飘着油墨味的! 有的父母抱怨孩子不爱阅读,有的父母抱怨孩子只爱看图画书,而不爱看文字书。当父母在抱怨、责怪孩子的时候,有没有从犹太人的身上受到一些启发呢? 在沐沐很小的时候,我就经常给他读故事。一边读,一边将手中的书翻得哗啦哗啦作响。沐沐津津有味地听着故事,不时地问我:“这些故事都是从书里来的吗?““当然啦!书中不仅有你听到的这些故事,还有很多很多更有趣的故事呢!“沐沐好奇地把书抢过去,翻开书去寻找他听到的那些迷人的故事。虽然他还不认识什么字,可是,从此他却对书产生了感情。沐沐慢慢长大了,喜欢问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了。“小鸟为什么能在天上飞?““树叶是怎么长出来的?”“鱼为什么不能到岸上来?”“我是从哪里来的?是你们买来的吗?“沐沐的问题千奇百怪,有时候我也回答不出来。这时候,我就会告诉他:“这个问题我需要查查书,才能告诉你答案。”“书上什么答案都有吗?”沐沐不解地问。
“什么都有!你想想,世界上有多少人啊,现代的人,古代的人,中国人,外国人,这么多的人该想过多少问题啊!书就是记录他们思考的结果的。可以说,你能想到的问题,书上都会有答案。“我之所以这样对孩子说,就是想让他对书产生兴趣。虽然那时候他还不认识多少字,但是,至少让他知道书中有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等着他去发现。犹太人从小就告诉孩子:书本是甜的。所以,犹太人酷爱读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88年的调查表明,在以犹太人为主要人口的以色列, 14岁以上的以色列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共有1000多所,平均每4500人就有一所图书馆。在450万人口的以色列,办有借书证的人口就有100万。在人均拥有图书馆和出版社以及每年人均读书的比例上,以色列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因而,犹太人也成为了全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民族。在犹太民族中,更是出现了像马克思、爱因斯坦、卓别林、基辛格等世界顶级人物。世上没有不爱阅读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孩子阅读的父母。很多父母都有这种感受,现在的孩子有点害怕阅读,提到读书,他们就会带着一张诚惶诚恐的脸。其实,这并不怪孩子。因为在孩子的生活中,书总是以一种沉重的态度出现,还板着一张一本正经的脸,毫无表情地张望着孩子。“十年寒窗苦读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我们所接触到的“读书“,已然是一副严肃刻板的面目了。更有甚者,有的父母为了鼓励孩子,给孩子讲“头悬梁、锥刺骨”的故事,讲“王羲之写完字,总到池塘里去洗笔,把池塘里的水都染黑了;智永禅师一心一意地练字,四十多年都不下楼“的故事等等。书里书外,怎一个“苦”字了得! 所以,为了不吃苦,很多孩子吓得远远地躲开了。问题出在哪里? 引导!作为父母,你有责任让孩子明白:书是甜的!阅读是一件甜美的事情! 阅读,没有太多的神圣,没有太多的世俗,也没有太多的责任。告诉孩子,阅读并不是为了什么,或者只把它当作一种纯粹的消遣吧,书是甜的,它是一道午后的甜点。阅读,不要局限于在什么地方,在教室、在家里、在公园,随时随地,捧一本书,在阳光的倾泻下指尖慢慢划过书页,细细品尝,让灵魂随着书本飞翔。如果孩子认为书是甜的而主动去看书,这么一件惬意而甜美的事,还需要父母去督促吗?
发表于:10-05-25 10:06
.一本好书,让孩子爱上阅读
一本优秀的书,就如一枝紫丁香,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恣意地芬芳着。而且,这种经典的芳香还将润泽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受益终身。
有一位朋友,抱怨自己上小学的孩子不爱读书,问我怎么样才能让孩子爱上读书。我了解到,她给孩子买了很多的书,可是,买的书基本都是些作文选、好句好段等方面的。按朋友自己的理解,孩子现在开始写作文了,看看好句好段,学学别人怎么写,才能写好作文啊。课外阅读不就是为了提高孩子的作文写作水平吗?可是,父母的良苦用心却不被孩子理解,孩子不愿意读,那些书就一直扔在书架上。朋友的想法令人感叹,她没有意识到孩子的阅读是需要兴趣相伴的,也没有意识到什么样的书才是“开卷有益”的。美国诗人惠特曼有一首诗――《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诗里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你想让孩子接触什么?成为什么?我想肯定是那美丽的紫丁香吧! 一本好书,能让孩子从此爱上读书;一本劣质的书,可能扼杀了孩子阅读的兴趣。当然,我们并不是说作文选就不好,很多作文书上的内容还是可圈可点的。可是,文章写得再好,也不过是些同龄学生的习作,无论从思想、语言还是可读性,都是很稚气的。况且,很多作文大人指导的痕迹太重,为了能够发表,在作文中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这样的习作既不能在词汇上丰富孩子的见识,也不能在技巧上对孩子进行指导。那么,这些东西给孩子看,他们怎么可能喜欢呢? 更有甚者,市场上一些作文书粗制滥造,质量低下,为什么呢?一些没有责任心的出版社或者图书公司,为了赚取巨大的利润,找一些人,从别的作文书上挑选一些作文,拼拼凑凑,组合成一本新的作文书,再弄个书号,就这样出版面世了,有的书甚至还有不少的错别字呢。这种书的质量让人痛心疾首,这样的书孩子怎么可能喜欢呢? 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张雪白的纸,孩子的小脑袋就像一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玻璃杯,涂什么样的色彩,装什么样的水,考量着父母的智慧。好书不是色彩浓媚的色块组合,也不是内容粗俗的低劣卡通形象。一本优秀的书,就如一枝紫丁香,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恣意地芬芳着。而且,这种经典的芳香还将润泽孩子的未来,让孩子受益终身。经典的书数不胜数:《爱丽斯漫游仙境》、《安徒生童话》、《柳林风声》、《胡桃夹子》、《蜜蜂公主》、《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企鹅旅行记》、《王尔德童话》、《一千零一夜》……但是,在这些经典的图书中,也要选择一本孩子喜欢、适合读的书。一本好书,让孩子爱上阅读,让我们和孩子一起伴着幽幽书香,一路成长。
学会给孩子“抖包袱”
看着孩子像一只花丛中的小蜜蜂,在一排排的书架前流连忘返,做父母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欣慰。不知道孩子长大后,是否能体会父母“抖包袱”的这份良苦用心呢? 
小时候,我喜欢跟着大人去听评书。什么《岳飞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三侠五义》、《白眉大侠》等等,我都爱听。当时最不明白也最令我沮丧的是:每天评书的结尾总是在故事最关键的时候停住。说书人一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让人急得抓耳挠腮,第二天巴巴地就又去听了。长大后,才知道那叫“抖包袱”,没有这个,第二天还指不定会不会有人去听评书了呢。受小时候听评书的启发,现在,为了让沐沐爱上阅读,我有时候也会“抖包袱”了。在给沐沐讲《白雪公主》的时候,讲到“白雪公主吃了王后的毒苹果,就马上倒在地上,昏死过去了“,然后,我告诉他,爸爸要去处理一件很急的事情,不能再给他讲故事了。沐沐一听急了,抱着我的腿不让走,“白雪公主怎么样了?她死了吗?”他急着想知道结果,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
“你可以自己往后看啊。”我拿出《白雪公主》的书,给沐沐翻到故事停顿的地方,让沐沐继续往下读。刚开始他还有点迟疑,但终究敌不过故事的吸引力,就开始自己读了。我还给他准备了一本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查一下,以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意思。等我“处理完事情”回来后,我问沐沐,白雪公主后来怎么样了啊? 沐沐兴奋地告诉我,白雪公主没有死,被邻国的一个王子救活了,而且做了王子的王妃。一次次的“抖包袱”,慢慢地,沐沐喜欢上了阅读,再也不用我们无奈给他讲书的内容了,因为他已经从阅读中找到了快乐。与其听父母给自己复述一遍,倒不如自己亲自去读来得痛快。有时候,家里的故事书读完了,我们就领着孩子去书店买书。看着孩子像一只花丛中的小蜜蜂,在一排排的书架前流连忘返,做父母的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欣慰。不知道沐沐长大后,是否能体会父母“抖包袱”的这份良苦用心呢?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轻松的“抖包袱”,却能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习。
.让孩子在玩耍中爱上学习
父母不要小视孩子的玩耍,因为在玩耍中,孩子是在对大自然进行着各种探索,在玩耍中,培养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现实生活中,很多教育观念陈旧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达到自己心中庸俗的目标,强行要求孩子实现某种死板的学习任务,却不注意开发孩子广泛的兴趣。他们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到孩子身上,不允许孩子做与课本、作业无关的事。结果这不但束缚了孩子的求知个性,而且扼杀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我觉得,这样的父母都应该读读下面的这个故事,了解这个关于望远镜怎样发明的故事。
17世纪初,在荷兰的米德尔堡小城,眼镜匠利珀希几乎整日在忙碌着为顾客磨镜片。在他开设的店铺里各种各样的透镜琳琅满目,以供客户配眼镜时选用。当然,丢弃的废镜片也不少,被堆放在角落里的废镜片成了利珀希三个儿子的玩具。
一天,三个孩子在阳台上玩耍,小弟弟双手各拿一块镜片靠在栏杆旁前后比划着看前方的景物,突然发现远处教堂尖顶上的风向标变得又大又近,他欣喜若狂地叫了起来,两个小哥哥争先恐后地夺下弟弟手中的镜片观看房上的瓦片、门窗、飞鸟……它们都很清晰,仿佛是近在眼前。利珀希对孩子们的叙述感到不可思议,他半信半疑地按照儿子说的那样试验,手持一块凹透镜放在眼前,把凸透镜放在前面,手持镜片轻缓平移,当他把两块镜片对准远处景物时,利珀希惊奇地发现远处的视物被放大了,似乎就在眼前触手可及。后来,受到启发的利珀希就发明了望远镜。在孩子对外界的探索中,往往掺杂着孩子玩耍的成分。父母应该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在玩耍的时候,孩子往往能获得意外的收获,这些都能够激发孩子求知的欲望,培养孩子探索世界的浓厚兴趣。有一次,放学后,沐沐很激动地向我们宣布:“我要培育一个新的小生命!“我们张大了嘴巴,不知道儿子的小脑袋里究竟在想什么。原来,沐沐在学校的自然课上学习了植物的成长过程,一粒有生命的种子埋在土壤里,只要有空气、阳光、水,就会发芽、开花、结果。儿子被深深吸引了,决心实验一下。沐沐从家里找到几粒又圆又大的黄豆,为了让儿子观察得更细致一点,我们建议他先把黄豆放在水里,等发芽后再移栽到土壤里。于是,儿子把黄豆放在一个盛满清水的盘子里,放在有阳光的地方,等待种子发芽。一天清晨,沐沐惊喜地在阳台上叫道:“发芽了!发芽了!”我赶到阳台上,他好奇地问:“黄豆发出的芽怎么像个问号啊?”
“你可以查一下书啊!”后来,沐沐把豆芽移栽在花盆中,每天都要观察一下这些小生命发生了什么变化。遇到不解的地方,他就会主动查资料。不知不觉中,孩子自己上了一堂生动的课。父母不要小视孩子的玩耍,因为在玩耍中,孩子是在对大自然进行着各种探索,在玩耍中,培养了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打开了知识的大门。
6.多领孩子参观博物馆
参观博物馆对孩子是一种文化的启蒙、一种知识的熏陶,是孩子观察自然与社会的窗口。还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
现在的父母有一种很奇怪的心理,就是领孩子游山玩水,游迪斯尼,玩得不亦乐乎,花再多钱也舍得。可对于大多都是免费的博物馆,却很少领孩子去参观。有的父母说:“带孩子去参观自然博物馆,都是些动植物标本,其他图片也没有多大意思,孩子兴趣不大。“也有父母说:“博物馆是给大人参观的,小孩子看不懂,瞎耽误工夫。“其实,有这些观点的父母是因为不太了解博物馆的功能,也不了解应该如何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如果你把参观博物馆等同于游山玩水,那就大错特错了。游山玩水是为了欣赏自然风景,放松身心,玩是主要目的,因此孩子可以尽情地蹦跳、叫喊,尽兴地玩。而参观博物馆对孩子是一种文化的启蒙、一种知识的熏陶,是孩子观察自然与社会的窗口,还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进亲子之间的关系。想想看,老爷车、古代书画、消失文明的遗迹、恐龙化石、古代的服饰等等,多少日常生活中见不到的奇妙东西,都可以在博物馆中看到,这对于孩子来说,该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啊。有一次,我们领着沐沐去北京自然博物馆参观。去之前,我们告诉他,去那里可以看到他最喜欢的恐龙化石。沐沐很兴奋,我们还一起查看了一些关于恐龙的资料。另外,我们还告诉沐沐在博物馆内什么样的行为是允许的,什么样的行为是不允许的,以及违反了规定的后果是什么。虽然沐沐已经看过关于恐龙的一些资料,可还是被巨大的恐龙化石震撼到了,而“恐龙世界”利用高科技手段将恐龙复原,配以声光电,让每个人都仿佛回到了亿万年前的远古生态环境中,这一切让沐沐大呼过瘾! 从自然博物馆出来,沐沐对恐龙已经深深着迷了。以前他对恐龙的喜欢,仅仅是对动画片里的恐龙的喜欢,而现在他特别想知道关于现实中的恐龙的知识。
“恐龙化石是怎样形成的?”“恐龙还能复活吗?”“恐龙的脚印是怎样形成化石的?“沐沐的问题很多,但我相信,这些问题将会把他引领到知识的海洋中。需要说明一点,父母在领孩子参观博物馆时,不要对孩子提出太多的要求。带孩子参观博物馆,只是让孩子感受一种气氛,在这种气氛的熏陶下接受一种影响,而不是告诉孩子应该接受什么教育。有的父母完全不考虑孩子的年龄,一味地灌输知识,让孩子边看边记,回来还要写观后感,还要复述参观过程。这种做法搞得孩子很累、很紧张。这样的参观,孩子还能有什么兴趣呢?别说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了,反而还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参观还不如不参观呢。作为父母,一定要多带孩子正确地去参观博物馆。相信资源丰富的博物馆一定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进而把他带到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角色扮演,让孩子爱上学习
学生只能吸收老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的10% 左右,但如果学生再将所学的内容教给别人,那他将掌握有关内容的90%。因此让孩子扮演老师这一角色,孩子会因为有责任感而主动地学习,从而更为迅速全面地吸收知识。
有一次,我在外地出差,给沐沐打电话的时候,我叮嘱儿子:“沐沐,在家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别惹妈妈生气。好好学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就问妈妈。““如果妈妈也不会怎么办啊?”沐沐无奈地说。
“真的吗?有什么问题你妈妈不会啊!”我对沐沐的话显然持怀疑态度,也确实,沐沐的妈妈也是大学毕业,连小学二年级的功课都不会? 怎么可能!
“是真的,爸爸。我们老师教我们做广播体操,我没有学会,回家让妈妈教我做,妈妈说她也不会。“沐沐认真地说。听完,我忍不住笑了。小学生广播体操……我也不会! 我告诉沐沐,让他在学校好好跟老师学做广播体操,学会了以后就可以教我们做了。沐沐听了很开心,答应一定认真学。后来,我们还真跟着儿子学做小学生广播体操了,而沐沐为了教会我们,在学校也学得格外用心。这件事情让我触发了一个念头:为何不让儿子做一次“老师”呢! 曾有一项脑力测验表明:学生只能吸收老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的 10% 左右,但如果学生再将所学的内容教给别人,那他将掌握有关内容的90%。因此让孩子扮演老师这一角色,孩子会因为有责任感而主动地学习,从而更为迅速全面地吸收知识。说做就做!吃完饭后,忙完了家务,我坐下来检查沐沐的作业。我发现他的拼音错了不少,就让他去当一下我的老师,让沐沐一遍一遍地教我读。呀!真不错。本来沐沐对拼音是不喜欢的,没想到今晚,他一直不厌其烦地读,直到把我“教会”为止。后来,我想继续扩大战果,培养他学习英语的兴趣。我说:“沐沐,爸爸的英语很不好,你来教爸爸,当爸爸的英语老师,行吗?“沐沐说:“不行,我又懂得不多!”“行的,儿子。在学校,老师教你什么,你回家就教爸爸什么,可以吧?”“那我就教你学单词好了。”沐沐说。
“儿子,你也得教点日常用语吧,要不然,爸爸怎么说英语呀!总不能和人家对话时用一个一个单词拼吧!““行,我在学校学啥就教啥,每天教你一小段。”沐沐爽快地答应了。就这样,每天我都跟沐沐读半个小时的英语,虽然我学得很“吃力”,但看到儿子教得那么认真,而且对老师讲的东西都能熟练地掌握,成功的喜悦在我的心头荡漾开来! 一学期下来,沐沐的学习劲头很大,再也不用父母催促着学习了,而且每门功课成绩都很优秀。
.让孩子出考试考题
为了教育好我们这两个“学生”,沐沐变得越来越爱学习了。让孩子出考题,我们给予儿子的不仅是做“考官”的机会,更是一种深深的信任,一份浓浓的爱。
一个周末的上午,我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报纸,沐沐在看一本不知道从哪里找到的《谜语大全》,一边看,一边自己咯咯地笑。一会儿,他自己跑过来了,坐到我对面的沙发上。“五个兄弟,住在一起,名字不同,高矮不齐。”沐沐念完以后,问我,“爸爸,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哦……五个兄弟……是手指!”我装作思考了一下,然后说出了自己的答案。
“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水里看不见。这是什么?”“雨!”沐沐见难不到我,就往后面一直翻,想找些难度高点的谜语。一上午,我们两个人就这样过去了,沐沐出谜语,我猜谜底。看着儿子兴致勃勃的样子,我有了一个念头:让儿子给我出考题! 一般情况下,总是老师或者父母出了题目,然后由孩子作答。这次,我决定让儿子试试出题目,做完以后让儿子给我评分。当然,出的考题必须是和书本有关的才可以。我觉得,这样做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孩子会觉得这个提议很新鲜,可以初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其次,孩子出题目时,一般都会出一些自己擅长的题目,这样一来,父母就能分辨出,孩子在哪些方面比较强,哪些方面比较弱。针对这些特点,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就可以提高孩子较弱的科目,孩子的成绩自然就进步了。最后,因为要出题目,孩子必须对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才行。试想如果孩子对课本一知半解,又如何出题? 为了出题目,孩子自然要思考清楚,甚至认真复习了。既然可以让孩子出题目,那不妨也让孩子对答案评分。没有孩子不羡慕老师可以改卷评分的,他们一旦有机会改卷,必然感到极有趣味。要孩子改卷,不但可以提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换一个角度面对自己的答案。孩子为了改卷,必须客观地找出错误,加深对作业的了解。并且为了找出答案,更无可避免地需要翻查课本或参考书,那不是又自然达到了让孩子复习的目的吗?& 就这样,我们夫妻两个都成了沐沐的“学生”,沐沐出好考题以后,我们两个就进行比赛,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当然,我们也会故意做错一些题目,这样,沐沐在改我们的考卷时,就会认真地批改。然后,指出我们的错误,并告诉我们错在什么地方,以后应该怎么做。就这样,为了教育好我们这两个“学生”,沐沐变得越来越爱学习了。看着他勤奋的样子,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让孩子出考题,我们给予沐沐不仅是做“考官”的机会,更是一种深深的信任,一份浓浓的爱。 .小游戏,让孩子爱上学习
父母用心,孩子才能学得开心!如果你还在为孩子的懒惰、不爱学习而一筹莫展,何不试试这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呢? 
一位朋友到我家做客,看到我和沐沐正在兴致勃勃地打扑克牌。他感到很惊奇:“你还让孩子打扑克牌啊?”朋友一脸的难以置信。朋友的惊奇不是没有道理,因为据我了解,朋友对自己孩子的教育是绝对严格的。朋友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宝踢足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