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教练培训为什么干不长

教练高丰文培养足球少年15年历程(图)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教练高丰文培养足球少年15年历程(图)
日上午,位于沈阳西郊的高丰文足球学校。 高丰文和老伴王秀文。于辉 摄
  少年足球梦
  足球从娃娃抓起,这没错;怎么抓,在中国,却是一个很容易出错的问题。高丰文和徐根宝,这两位中国着名的足球教练,也走了两条完全不同的路。
  高丰文作最后一搏
  在投身足球54年后,70岁的高丰文要做足球生涯中的最后一搏:用5年时间培养最后一批孩子,争取将来能够“在电视上看到有那么一两个穿上国家队的队服”。
  中国周刊记者 李佳蔚 沈阳报道
  刚刚过去的夏天,为高丰文看家护院十二年的旺旺死了。
  旺旺是一只狼狗。1997年的初秋,高丰文把它从北京带到了683公里之外的沈阳,然后又沿102国道一路向西,来到距市区14公里之外的胡台镇。1994的冬天,高丰文第一次来到这片“将下半辈子耗上”的土地,没有一棵树,枯败的野草从积雪中探出头来,呼呼的大风,将他一头白发吹得东倒西歪。
  在那个冬天,所有第一次来这里的人,看过这番景象后都会摇头。有的人忍不住会问,“高指导,你说这事能成吗?”
  56岁的拓荒者
  这事真成了。转过年来的5月18日,高丰文在这片荒地上成立了中国第一所职业足球学校:高丰文足球学校。
  高丰文的老伴王秀文,曾经也认为这是“没谱的事儿”。作为1960年代辽宁女篮的领军人物,王秀文在48岁的时候就选择提前退休,回家照顾小孩。高丰文那时还是国家队的主帅,常年不回家。
  “当教练的时候整天担惊受怕,还被人骂,受委屈,现在好不容易退下来了,就别折腾了。”她心疼老伴。
  但是当王秀文看到丈夫“铁了心”之后,她就随高丰文来到了这片荒地。同为56岁的两位老人,开始了一场“足校拓荒”。
  最大的困难是没钱。“我当国家队教练的时候,一个月才300多元的工资,哪来的钱?”高丰文说。
  他拉下脸开始四处化缘。在拜访了大约30家企业之后,健力宝和蓝带两家公司同意赞助学校的建设费用。
  筹足了建校资金,沈阳当地政府很快就把地皮批了下来,足球学校正式进入创办阶段。学校建设期间,恰逢沈阳市暴发特大洪水。王秀文经常拄着一根棍,行走在过膝深的水里,为装满建材的大卡车指路。后来,王秀文落下了做运动员时都没有患上的类风湿。
  对于老伴的支持,高丰文笑着说“嫁鸡随鸡”,而王秀文则说这叫“嫁狗随狗”。
  经过将近一年的时间,一座占地100余亩,拥有5块标准场地和一块室内场地,各种配套设施齐全的高丰文足球学校正式落成。这事真成了。
  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甲A联赛正式开始。高收入的职业足球运动员,成为人们羡慕的对象。越来越多的家长们相信,“踢球,出名,挣大钱。”
  “当时职业化刚刚开始,足球真是热啊,孩子们都想踢足球,最不愁的就是生源,家长也不计成本地培养,希望孩子踢出来,一旦踢出来,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高丰文说。
  那时,高丰文足校大门口经常停满了挂着全国各地牌子的汽车,最远的甚至来自新疆塔城。
  最兴旺的时候,高丰文足球学校有400多名学员,5块场地被占得满满当当。每逢周四下午的训练比赛,有球迷骑摩托车从沈阳跑来看。
  在他们注视的这群娃娃中,走出了陈涛、杜震宇、王栋,走出了30多名国家队队员,走出了120多名后来的中超、中甲球员。这所在荒郊上建起的足校,一度被视为“中国足球的黄埔军校”。
  做校长不做主教练
  足校的红火,让高丰文陆续给旺旺添了三个看家护院的伙伴,“一只狗看不过来了。”
  高丰文觉得,自己离心底的梦想――“把队员送进国家队,让中国足球冲出亚洲”,近了。
  这不是一番冠冕堂皇的表态。熟悉中国足球历史的人都会知道一个词,叫做“黑色三分钟”。而它最重要的当事人,就是高丰文。
  1989年世界杯预选赛,高丰文率领中国队冲击意大利世界杯。在与阿联酋和卡塔尔的两场比赛中,中国队分别在比赛最后三分钟被对手逆转,痛失出线权。
  冲击世界杯失败之后,高丰文曾经收到过一封西安球迷的来信,信里夹着绳子和刀片。
  他心里五味杂陈。“我能理解球迷,球迷都是可爱的,我们对不起这样的球迷,我也不甘心。”
  “不甘心”成为日后高丰文创办足校最大的源动力。这被外界视为“换一种方式来实现未了的心愿”。
  早在1984年,高丰文就曾经萌生过创办足球学校、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念头。
  1984年,高丰文被足协派到法国学习。他参观了一家位于法国维希的少年足球学校。在足校走廊的墙上,他看到了一张该校毕业生的照片,照片上的人叫做普拉蒂尼。
  “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这样一所学校?”高丰文决意培养属于中国的普拉蒂尼。
  而为什么选择沈阳,而不是在人脉资源更丰富的北京创办足校,高丰文承认,“我被一种场面诱惑了”。
  “1990年代初期,全国的足球环境都很好,但是辽宁在全国绝对首屈一指。举个例子,下午放学之后,全沈阳所有的足球场、操场都被踢球的人沾满了,而且外面站着看的人比踢的人还多,这是一个很诱人的场面。”
  高丰文面对的还有另一种诱惑:去职业队做主教练。
  1994年5月,高丰文回沈阳看球,大连万达老板王健林亲自飞到沈阳,把高丰文接到万达酒楼,对他说,“我做梦都在想你做我的主教练。”谈了两天,高丰文还是拒绝了“比现在任何一个教练都要高的价码”。
  后来发生的事情众所周知:王健林的金元政策让大连万达甲A十年七夺冠,主教练迟尚斌、徐根宝名利双收。
  “我不想介入职业队,挣钱不是最重要的。”高丰文更愿意做一名足球学校的校长。
  但是足校的孩子几乎都不喊他“高校长”,他们都喊他“高爷”。“听了心里舒服。”他说。
  “高爷”的培养经
  高爷允许队员们看电视,但是只能看一个节目,中央一台的新闻联播。
  “那可都是国家大事啊,得了解啊,长见识啊。”他说。每天晚饭后,学校统一组织收看新闻联播,高丰文每次都是和学员们一起看。
  有时候,学员会趁着高丰文出去的时候,换台看别的节目,被发现后免不了挨骂,“熊孩子,你还想不想练了?想不想进国家队了?”
  好好训练,被职业俱乐部挑中,被出售,俱乐部扬名,进国家队――这是校长高爷的培养经,也是那个时期中国几乎全部民办足校培养学员的基本流程。
  这一培养模式下最典型的例子是高丰文的爱徒陈涛。1995年,建校第一年,高丰文去鞍山挑选足球苗子。陈涛第一个被他相中。因为陈涛家境困难,爱才的高丰文只收了他三年总共8000元的学费。那时候,高丰文足球学校统一的收费标准是15000元/年。
  1985年出生的陈涛被放在了小班(84、85年龄段),上午训练,下午文化课。81、82年龄段的大班则是上午文化课学习,下午训练。学员们的文化课学习都是在足校进行,教师都是从附近的公办学校里请来的。如果顺利完成学业,学员们能够拿到的是国家承认学历的职业中专毕业证书。
  在全封闭的足校环境中,陈涛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玩命训练,耐心等待来学校挑人的俱乐部把自己挑中。
  2000年,已经在高丰文手底下练了5年的陈涛,等来了第一次被挑选的机会。来自甲B的江苏舜天俱乐部一口气从高丰文足球学校调走了16个人,但是被公认为最具天赋的陈涛却没有被挑中,原因是没有得到高丰文的举荐。
  当天晚上,高丰文便与感到委屈的陈涛进行了一番长谈。他坦率地告诉陈涛,“甲B不是你的出路,等下一次有好的俱乐部来了,我第一个推荐你!”
  两年之后,陈涛被甲A球队沈阳金德俱乐部选中。这一次,高丰文非但没有阻拦,甚至还在费用上大开绿灯――5万块钱,沈阳金德只花了5万块钱,就把高丰文的“首席产品”买到手,而7年时间里他给陈涛免的学费都达10万之多。
  对于以通过生产和出售优秀球员,为学校持续发展造血的职业足球学校来说,高丰文此举无疑是“感情用事”。
  后来,表现出色的陈涛成为了中超各支球队当中最年轻的队长。联赛中的优异表现,让他在离开高丰文足校的第二年就入选了国家队,日后还成为了国青队的队长。
  陈涛的成功似乎说明了高丰文足球学校培养模式的成功,但是单一的球员输出路径,多数时候等待买家上门的被动,却成为其日后发展生存的最大隐忧。
  “高指导的精神值得敬佩,但是实话实说,培养模式落后了。”沈阳当地媒体一位专职足球记者向《中国周刊》感慨道。
  对于球员输出的途径,高丰文曾经尝试过组建自己的队伍,注册俱乐部外参加各个级别的比赛,一是锻炼队伍,提高足校影响力,二是给队员更大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表现,输出更多队员。
  因为资金缺乏,队伍始终没有组建起来。
  日,是高丰文足球学校建校十周年庆典。
  国内三十多家媒体前来采访,辽沈足球圈内的搞足球的头脸人物全都到齐,宋世雄、张斌、刘建宏等央视名嘴也特意从北京赶来。
  而在十年辉煌之后,高丰文足校开始一路走下坡路。最明显的陨落表现是学员数量的减少,而这对于主要以收取学员费用维持运营的足球学校来说,简直是不能承受的打击。
  高丰文说:“其实2003年之后就走下坡路了,2001年中国第一次冲入了世界杯,足球热情被点燃了,练足球的孩子又达到一个顶峰。等到世界杯的热潮一退,再加上中超初期的混乱,到了2005年左右几乎就是急转直下了。从2004年到2006年,每年学员差不多以15%的速度在减少。”
  高丰文曾经开玩笑说,当年到鞍山挑选陈涛这批人的时候,学员是用大客车往回拉的,而现在就是开个小轿车去也不见得拉得满。
  面对学员减少的困境,高丰文开始降低学员的学费和教练的工资。学员学费,从甲A十年时期的一年最高两万元,一路降到了一万二,最少的时候甚至降到了一万元。教练的工资也由四千多降到了两千多。
  而在更大的范围内,足校在成批的死去。
  在高丰文创办足校的第二年,辽宁省足协公布数据,辽宁最多的时候有21家专业足球学校,1200多个孩子在学踢足球。2003年尽管学校数目减少了3所,但是学员数量一下子猛增到1539人,成为了学员最多的一年。而《辽沈晚报》一位资深足球记者说,“这都是正规注册的学校,还有没注册的呢,实际上差不多有70多所。”
  从2004年开始,辽宁足球学校的学员数量明显开始下降,尽管和2003年一样仍有18家足校,但是学员却由2003年的1539人锐减到958人。
  学员急剧萎缩之后是成批的足校纷纷倒闭。到2005年,辽宁省足球学校只剩下8家左右。到了2007年,沈阳市足协名下的足校只剩下高丰文足校,辽宁省足协注册的也只有一所奥宏足球学校。
  “有气无力,剩下最后一口气了。”高丰文说。
  2008年奥运会之前,高丰文在一次会议上碰到了时任中国足协的专职副主席谢亚龙。谢亚龙抓着高丰文的手说:“当初全国三千多所足球学校,现在只剩下你们几十家了,到年底政策上可能会有微调,高老你一定要坚持住。”
  奥运结束后,谢亚龙下课了。他所说的政策微调,高丰文至今没有看到。
  最后一搏
  成立了15年的高丰文足球学校,在2009年的夏天,正在发生一些从未有过的改变。
  原来宿舍楼的一楼、二楼正在被改造成老年公寓。在一楼大厅的地板上,躺着几块门板,上面大红的福字布满了灰尘。高丰文介绍说,这个老年公寓是一个慈善机构,得到了沈阳红十字会的支持,“赚不了多少钱”。
  高丰文更没有闲着,招新队员,寻求合作伙伴――他决意进行他54年足球生涯的最后一搏。
  “招最后一批孩子,用四到六年的时间来集中培养,最终能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他们穿上国字号的衣服,不管是一个还是两个,我就知足了。”他说。
  为了最后一搏,高丰文甚至开始从未有过的妥协。
  他放弃了坚持了15年的独立培养模式,开始寻找合作对象进行联合培养。在最后一批孩子身上,高丰文希望采取“334”的培养模式:家长出3份,合作单位出3份,最大的一份他自己来掏。
  “只要给投点钱,把小崽儿培养出几个来,将来把人给他们都行。”高丰文说。
  他的这个愿望曾经一度成为现实。去年5月份,沈阳当地一个企业老板主动找到高丰文,双方经过商量达成一致:企业出培养经费,高丰文负责招生训练。
  因为是免费培养,招生工作进行得很顺利。高丰文亲自挑选了27个孩子,最大是95年出生,最小的99年,加上3个教练,总共30人。2008年底,高丰文带着这30人奔赴柳州,进行冬训。
  冬训过程中,70岁的高丰文甚至亲自上场为球员做示范,每天早上喊球员起床。他仿佛回到了刚刚创立足校的那些美好日子中。
  昨日没有重现。今年年初,合作企业一纸传真,突然通知高丰文要停止经费支持,“暂缓”培养项目。
  “你说什么叫暂缓?这不像工程啊,也不是盖房子啊,盖到一半可以不盖了。培养了半年多,小崽儿们怎么办呢?”高丰文很是恼火。
  他找到合作企业,想要问明白究竟怎么一回事。对方告诉高丰文,“暂缓不是不办了,是暂时停止。”结果双方不欢而散。到最后,高丰文明白了,问题出在一个“钱”字上。
  对于自己的遭遇,高丰文一直都在回避“被骗”的说法。他不愿得罪还有可能合作的企业,“能够找到一家合作企业不容易,说骗,人家不愿意听。”
  “最后这一批成功的希望都多大?”《中国周刊》记者问他。此时,9月12日的下午,高丰文足校的上空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风雨过后,总会迎来彩虹,厄运之后,总会有奇迹。”说完,他拿起桌上的茶杯,猛喝了一口茶,半响,嘴里又挤出三个字,“或许吧。”
  在青少年的培养上,高丰文有力建足校,却无力组建一支职业队;徐根宝虽然掌控了职业球队,但他的模式却孤立而不可复制。
  足球从娃娃抓起固然正确,但如果 “金牌战略”不改,如何抓娃娃将一直成为难题。
  中国周刊记者 张卓 北京报道
  中国没有一个成熟的学校联赛制度。
  曾经,学校联赛风行过,早在1980年代,国家体委开展了三个级别的学校足球:萌芽杯,幼苗杯和希望杯。当年三杯赛吸引了全国大约1000所学校,声势浩大,张恩华、李明、彭伟国等第一批职业球员就成名于学校联赛。
  然而,随着足球职业联赛的开展,三杯赛迅速萎缩直至消失。中国足协对开展业余联赛没有兴趣。想踢球的孩子只有两条路:去职业俱乐部,或参加足校。
  消失的踢球少年
  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杨一民日后回忆这一变化,认为取消学校联赛是足球职业化改革后的最大失误。放弃了以青少年业余体校为载体的培养体制,等于放弃了培养少年踢球者的一个重要渠道。
  学校联赛的失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足球人口金字塔的失衡。据中国足协在2007年的官方统计,十来年光景,中国男子足球注册人口从高峰时的65万人下降到3万人。更严重的后果是:缺少了学校联赛的保障,教育中已不再有足球地位。
  “一个孩子,在哪儿待的时间最长?学校。但现在中国的学校没有相关的足球教育,没有对应的联赛,足球普及从何谈起?”资深足球记者颜强告诉《中国周刊》记者,他在欧洲走访过很多学校,几乎所有学校都有足球课程,学校和学校间,社区和社区间,还有各种足球比赛。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不利,是职业俱乐部的问题。这种观念不对。在西方,职业俱乐部只承担职业足球范围内的事情;青少年足球普及,应该靠学校教育和业余联赛完成。如果本身没有那么多孩子踢球,职业俱乐部从哪儿选人?”
  西方的青训原则
  贝克汉姆的成功之路,是最典型的青训轨迹――小时候,他先跟着父亲在工厂业余俱乐部玩;上小学后参加当地社区比赛,11岁时,加盟沃尔特汉姆12岁以下少年队;之后,被曼联球探相中;13岁时,贝克汉姆与曼联签订了一份学童合约,不到1年后正式成为红魔的职业球员。
  边上学边踢球,业余时间参加各类社区比赛是西方足球的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职业俱乐部会派出大量的球探四处寻觅天才。选中者纳入到俱乐部梯队;再发展下去,就进入分流阶段:踢得好的,和俱乐部签约,成为职业球员;水平一般的,可以继续求学。
  法国勒芒足球俱乐部技术总监弗兰克在考察过中国的青训体制后,认为中国的青训体制和西方的最大的不同是:孩子在非常小的年龄就脱离开学校,进入专业训练。他说:“法国足协曾经做过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凡是在14岁之前离开家进行训练的孩子,没有一个能够进入一线队。一名球员的成长,家庭、学校教育在里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日本足坛家喻户晓的青少年教练今西教练在访问上海申花时透露:日本学生必须高中毕业,才有机会被选拔到职业队中踢职业足球。要么就是上大学,进入大学生球队。在日本的职业球员中,70%是高中毕业,30%是大学毕业,只有一两个天才球员才会在高中阶段就被招入职业队。&
  足协的职责
  中国和西方的足球部门在职责分配上有着天壤之别。意大利、西班牙等国足协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业余足球运动的普及。比如英足协只负责业余联赛和青少年培养,对英超联赛不过问。西方人认为,足协属于行政部门,有权力有义务对足球进行推广和普及,但进入职业联赛体系,行政部门进入市场是违法的。但在中国情况相反,中国足协把大把精力投入到职业联赛。
  当年,阎世铎豪赌世界杯,不惜砍掉原本属于青少年训练的经费;谢亚龙极其看重参加北京奥运,放弃了最初拟定的九个大区青训计划。两任足协主席都无一例外寄望一次比赛成绩的突破。
  足协在青少年培养中的失位,让民间足校和职业俱乐部成为青少年培养的主要承担者。职业俱乐部不愿意花太多的钱在梯队建设上,但为了达到中国足协规定每个俱乐部有三个年龄梯队,很多俱乐部买下现成的队伍充数。
  民间足校缺少有效的市场机制和人才的输入输出。成功者寥寥无几。徐根宝凭一己之力在崇明一干十年,这样的成功带着极浓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绝非是模式成功;高丰文的“中国第一足校”如今举步维艰,究其原因:市场化程度不够。
  2009年,体育总局从体彩公益金中抽取6000万左右资金,决意恢复三大杯。足协初步拟定了小学、初中、高中三级联赛方案。5年内杯赛涉及城市数为12-16个。每个城市要求有32到40个学校参赛。总费用4000万元。
  4000万元资金,足矣让一个原本夭折的学校联赛起死回生。也许学校联赛可以让青少年培养回归政府,让足球回归教育;也许学校足球的活力一旦被激发,中国足球人口会发生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但质疑声仍不绝于耳:如果“金牌战略”不改,这些举措能坚持多久?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
相关专题 &&&
更多关于&& 的新闻中国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发展分析笔者按 & & & & & &⊙出发点:围绕国内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在开展青少年足球培训中所遇到的问题或所涉及的领域展开调研和分析,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寻求真相和解决方案。 & & & & & & & & & &⊙范畴:国内开展青少年足球培训的机构/俱乐部/单位(以下简称足球青训机构) & & & & & & &⊙数据:抽样收到130份调查问卷,拜访并了解过全国超过100家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与超过30位国内资深青训专家交流意见阅读此文大概需要10分钟,但希望能节省您1年的探索时间&发展环境分析&1、政策风向& & & & 随着《中国足球改革方案》以及《中国足球中长期计划》等政策文件的颁布,各地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增长形势比十几年前更甚。其中有国内的本土足球青训机构,也有国外理念和模式的青少年足球培训体系,有后起之秀,也有坚持十多年的“老品牌”足球青训机构。& & & & 与此同时,教育部在发展校园足球的规划上也是高歌猛进,到2025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要达到5万所,算上开展足球的普通学校,比例将达到全国中小学的三分之一。但是校园足球热潮下师资稀缺、持续发展等问题突出,解决这些问题不仅仅是聘请足球教练或者组织一支校队那么简单。足球青训机构在校园足球的持续发展中应该担当一定的角色,这是供需关系决定的。& & & &纵然利好政策陆续颁布,但是目前看来,政策中对于足球青训机构有明确倾斜的也不多。其中《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提到过“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和“充分发挥职业足球俱乐部、足球学校、体育运动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有条件的体育俱乐部、企业及其他社会组织联合开展有利于校园足球发展的公益活动。”另外中国足协发布的《关于足球运动员联合机制补偿与培训补偿相关情况的说明》也对足球青训机构的利益保障做了部分说明,只是能从中切实收益的机构还是寥寥可数。& & & &如此看来,足球青训机构作为整个足球产业金字塔的基础部分,政策颁布自然是好事,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对于足球青训机构经营者来说,要想持续发展,除了借政策的东风,还需要切切实实打好基础。另外,整个足球青训行业需要越来越规范,相关部门或者从业人员要为之倾注更多心血。2、大环境的转变& & & &如今很多年轻父母他们本身是独生子女,都希望竭尽所能为自己的孩子成长提供一个好环境。二胎政策之后,每年新生婴儿超过1800万,而且随着现在国内家庭消费能力上升,人们对待体育锻炼的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体育培训乃至足球培训市场火热起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 & &据国家统计局2016年数据显示,我国7-16岁人口超过1.7亿人。据此估算,足球培训潜在人口在万,目前国内青少年足球培训机构超过6000家,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如何切分足球青训市场的蛋糕,这仍是个大课题。& & & 足球虽然贵为世界第一运动,但是足球青训在中国青少年体育培训行业中却没有“第一运动”那般成熟,甚至还不如跆拳道、击剑这些小众项目。“产业化”、“人才输送”、“数据化”、“连锁经营”等词经常从从业人员口中说出,但中国整个足球青训市场还是缺乏标杆和标准。目前大环境是有利于青少年足球培训市场的发展,但是还缺乏一块好“土壤”,这“土壤”包含足球文化、发展模式、成长体系等。& & & & 提问:中国青少年足球培训市场产值有多少?每一个足球青训机构该怎样获得该有的份额?&行业现状分析&& & & & 据调查,80%以上足球青训机构不赚钱甚至亏本。目前看来,全国6000多家足球青训机构的生存现状可以分成以下几种:一,每个城市数一数二规模的足球青训机构收支状况都还不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体量足以做很多创收尝试,在这些机构中,有不少做的时间较长且有经验了希望对外扩张;二,各地小规模低投入(一个教练带三几十个孩子)的足球培训机构能赚点小钱,但由于配置简陋、成本控制等原因,能否持续生存是个疑问;三,大多数的足球青训机构处于尴尬局面,要么是政策“跟风”,要么是情怀牵动,但在持续发展过程中不得不寻求资金投入或者资源整合;四,有少数几家足球青训机构是一开始就拿了投资在做足球培训,并且整合了较多资源准备大干一番,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遇到经验不足、不够接地气等问题。五,资金雄厚的公司产业布局,全面引进国外青训体系来中国落地,甚至在各大城市拿地建足球公园,直接跟当地政府谈足球产业链合作,但也会面临国外体系水土不服,也会遇到其他足球青训机构面临的其他问题,钱并不是万能。& & & &其实青少年足球培训是一个投资周期长、回报慢的行业,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从业者认为不能把足球青训当作生意来做。但笔者认为,只要投身于青少年足球培训,不管目的、方式如何,均是认可了中国足球产业巨大的市场。无论是否可以当成生意,均要用较长时间去验证,对于所有足球青训机构而言,如何持续经营下去才是最关键。笔者再次强调,中国青少年足球培训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 & & &以下罗列足球青训机构遇到的问题中出现率较高的11个:教练员问题、招生问题、场地问题、资金问题、比赛交流、文化打造、俱乐部管理、课程体系、资源整合、俱乐部发展规划、学校家长观念……& & & &在调查中,“俱乐部最希望提升哪些方面”这一多选题,“教练员培养和管理”这个选项最多人选择,高达69.77%。& & & &提问:足球青训机构经营者是否清楚所处行业环境?是否知道自己的境遇?&足球青训机构现状分析&1.培训方向1)德育为主,培养孩子足球兴趣2)精英培训,以出成绩为主3)德育培训+精英培训& & & &青少年足球培训在国内仍未形成成熟市场,并没有哪一家足球青训机构可以完全细分只做精英人才培养或者只做兴趣培训班发展下去。对于足球青训而言,兴趣培养是基础,是增加足球人口重要手段,兴趣培养和精英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笔者曾跟老一辈教练员杨礼敏先生沟通过,杨老认为现在足球好苗子难找,主要是在球场上的孩子不够多。“好苗子都是上天赠予的,但是需要有平台给他们展示,就如一盘瓜子摆在面前,总会挑到大颗瓜子,前提是盘子够大或者好瓜子都在盘子里了”。每一个足球青训机构都应该承担扩大足球人口的责任,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商业开发或者培养精英,不同的时期侧重点不一样。& & & &总结:超过60%的足球青训机构的出发点都以兴趣培养为主,但是现阶段没有哪一家足球青训机构可以完全做细分领域。& & & & 提问:足球培训同质化严重,足球培训机构应该如何定位?希望长期做下去,如何做规划?2.学员人数1)200学员以下2)200~500学员3)500学员~1000学员4)1000+学员& & & & 这里讲的学员人数指的是足球青训机构在册或者直接收费的人数,学校购买服务或者公益而接受俱乐部培训的人数不计。以广州古广明足球俱乐部为例,目前学员人数近千人,包括梯队、校内外兴趣班、精英班等,这些学员都是按照统一标准每一次课时向俱乐部缴费,跟其他青训机构收年费、季度费、冬夏令营费用的形式有所区别,他们更注重单次付费培训的黏度(当然也有其他原因)。对于足球青训机构而言,招生是难题,目前看来大家的招生手段还是比较单一。但别忘了减少学员流失率更为关键,笔者从调研中了解到,大部分足球青训机构都不太关注流失率背后的原因,采取的补救措施更是有限。& & & & 总结:目前国内超过50%足球青训机构的规模都在200人以下,只有15%学员人数是超过500人以上,全国超过2000人规模的足球青训机构不超过10家。& & & & 提问:如何做好招生营销?维护学员家长关系?如何减少流失率?如何挖掘家庭消费?3.训练及比赛次数&& & &足球青训机构开展培训过程中大部分都以一周培训一到两次的兴趣班为主,普遍精英培训周训练次数达到5次左右,但也有些梯队或者精英队的训练在一周7次以上。比赛次数上,大多数机构一年下来都在二三十场,目前较多的机构一年能为学员组织大概50场左右的比赛(不包含内部教学赛)。足球竞技成绩与培训、赛事次数有直接关系,但是也不能忽略训练的科学性。笔者就训练和比赛次数问题向国内足球体能训练专家曹晓东讨教,曹博士提到一点非常关键,参加足球培训的青少年处于心理、生理变化的活跃期,很多教练员对青少年的这些变化的观察可能是不够的。“比如说12、13岁的小孩正值长身高的年纪,或许就是那一周、两周的时间不适宜安排太多训练,否则对其长身高或者某些身体部位发育造成损害”。& & & &提问:如何建立教学体系?开展培训教学要关注哪些方面问题?4.教练员培养和管理& & & &教练员团队是一间足球培训机构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教练员人数上讲,如果一个200人左右的足球青训机构,最优的教练员匹配是4人,3人全职,1人兼职。决定教练员人数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员周训练次数、班级人数、教练员可上课时数等。这就跟工厂生产线一样,只有达到最优的配置才能提高生产效能。& & & &教练员既然那么重要,那么在培养、配合、管理、提升等各方面都要非常注重。资深俱乐部经营者(青训、职业都经营过)彭昌颖“昌哥”曾对笔者表达过,最适合作为教练员培养对象的依次排列应该是:体育高校足球专业毕业生,退役球员,业余体校毕业生,草根足球爱好者。当然,如果要去细论其实要从很多方面去说清楚,但笔者认为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教练员的可塑性和提升能力。以前的足球培训模式是“师傅带徒弟”,但是技术上的革新需要外求,以后的足球培训需要对教练员进行细分。比如说兴趣培养和提高班需要的教练员是不一样的,俱乐部精英班和学校校队练的体系也会有所区别,如果都是一个教练员去教这四个队伍,不仅仅教练员力不从心,球队的训练效果也出不来。& & & & 中国足球青训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不管是大型青训机构还是小型的青训机构都面临着缺少优秀教练员的问题。如果是青训机构自己培养,不仅需要时间和精力,而且培养好了也面临能否留住人才的问题。如果是外聘教练员,现在教练员劳务外派并没有形成成熟市场。教练员团队不稳定直接影响青训的开展和规模的扩张,俱乐部如何能做到让教练员团队稳定,如何去规划教练员的未来发展,做到与教练员共同成长,这将会是未来青训行业教练员与足球青训机构一个共同的探索。总结:注重教练员的培养和管理,并且在学员规模和教练员配置上找到解决方案,教练员始终推动足球训练技术革新,这样的足球青训机构才有可能符合未来足球青训的发展需要。& & & &提问:如何培养教练员?如何留住优秀教练员?5.收支分析&& & &企业经营讲究收支数据分析,足球青训机构也不例外。如果一个培训机构预计1月份从学员身上收到20万元,开支15万元,5万元盈余。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实际1月份只有10万元收入,开支仍然是15万,意味着这个月有5万元的亏损。但是,简单的“收支”两个字,背后却需要很多数据分析,并且从数据中找出经营问题并解决问题。毕竟不解决问题的话,一个季度亏损15万,一年亏损60万,如何持续发展?出于保密考虑,我们不方便透露太多优秀足球青训机构的财务报表,但是我们从中发现,收支情况良好的机构,如浙江鸵鸟、深圳果辉、苏州领军等,在人员配置(教练员、学员、管理人员等)和产品设计上均有独到之处。注重收支数据的细化积累,并且愿意花时间来研究发展规律,如此方能解决难题。& & & &总结:足球青训机构要想盈利,无非是开源节流,那就要在收支问题上花功夫。比如说进入学校越多,盈利可能性越大,毕竟学校场地永远比外面租场节省成本,并且生源都在学校。& & & &提问:怎样招生最有效?&怎样与学校合作开展足球培训?如何满足各自所需?与学校合作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发展趋势及建议&& & & &从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中,解决招生、教练员、场地三个问题是每一个经营者的共识,不解决这三个问题基本上可以转行。& & & & 按照马斯洛人的需求金字塔来这样分析,可以把这三个问题看做是一个足球青训机构建立的初级阶段。当初级阶段得到充分发展,青训机构下一阶段的成长诉求就是赛事、管理、课程这些问题,进而才会是品牌建设和其他项目开展。& & & &因此,在足球青训机构发展规划中,需要有明晰的自我认知,并且要渐进式发展。除非可以忽略试错成本,否则不同发展阶段应该着重解决该阶段重点问题。发展趋势1、校园足球任务,足球培训机构辅助,周中校内兴趣班培养为主,周末学校俱乐部梯队班/提高班为主;2、足球培训机构需要增设课程,例如裁判、运动康复、草坪维护、录像剪辑等,既是完善产品设计,也为踢不上职业队的学员提供更多发展可能;3、俱乐部+社区结合,足球青训机构扎根社区,共建社区足球;4、 规模大的足球培训机构需要合力建设行业标准,谁为行业标准建设贡献多必将成为行业内的标杆;5、职业俱乐部为了完善梯队建设,会与足球青训机构越来越深度合作,“卫星俱乐部”将成为可能,联合补偿机制也会越来越完善6、足球青训机构的学员收费呈现两极分化,要么收费很高提供极致体验,要么越来越便宜甚至免费培养人才,如果把控学员收费在整体收入中的占比尤为关键。发展建议1&坚持;2有目标地坚持;3有方法有目标地坚持;4&有方法有目标且有实力继续坚持。
以上仅代表作者观点,并非懂球帝官方观点
自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
非常抱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球教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