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远篮球运动员身高高一般多高?

身高,如何长得更高-健康养生-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 -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963|回复: 2
身高,如何长得更高
更多精彩专业军事内容,期待你的加入!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
対猀栀ēn gāo]
身高是指: 从头顶点(v)至地面的垂距
英文: stature
身高是对人体纵向各部分的长度与比例而言,原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19~23岁,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长了。 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体育运动、环境、生活习惯、种族、内分泌、性成熟早晚(初潮年龄18岁比11岁者平均高出5厘米)、远近亲婚配、医学进步等等。
1促进身高的食物
2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
3身高的基本常识
测量身高的好处
测量身高的方法和要求
测量上身长度的方法和要求
测量下肢长度的方法和要求
5影响身高的因素
儿童身长可预测成年身高
7青少年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1) 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
(2 )身高与营养有关
(3) 身高与睡眠有关
(4) 身高与遗传有关
(5)身高与体育锻炼有关
(6)身高与精神因素有关
8影响婴儿身高的四大因素
9体育运动促长高
人体长高的两个关键时期
体育运动何以能长高
练哪些项目有助长高
10婴儿18个月里成长发育,身高变化
11宝宝运动的显著变化
12早高晚矮
13早上身高和晚上身高
14身心发育与身高有何关系
15世界各国领袖身高
16世界各国平均身高
17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史以来最高的人
18人的身高有峰值
19世界最高的儿童
1促进身高的食物
含钙的丰富的有:芝麻、黄花菜、荠菜、海带、田螺、虾皮等。还有豆腐,牛奶。
骨类汤有助于钙的吸收,晒太阳也有助于钙的吸收。
同时其他的微量元素也必不可少,要全面发展。
少吃糖、巧克力、甜蛋糕,这些阻钙代谢。
2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
近20年来,世界各国的平均身高每10年增长1厘米。人类的身材出现了一代更比一代高的趋势。据记载:美国在200多年以前,全国的男性平均身高为170厘米,现已男性达到175厘米,女性161.5厘米,增长了5厘米;近30年来,日本14岁的少年平均身高增加了8.2厘米;瑞典从1851年到1931年的80年中,新兵的身高从166.6厘米增加到174.1厘米,增加了7.5厘米;原苏联对18世纪军人的骨骼进行测量,发现在过去250年中,士兵的平均身高增加了20厘米。我国近20年里,18~25岁的城市青年,男子平均身高增加了2.3厘米、女子增加了2.15厘米。
3身高的基本常识
人的身高物质基础是骨骼。与身高相关的主要是头颅、脊柱和下肢长骨 3 部分。
专家提醒:人的身体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是按照自上而下、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的。 头部发育最早,出生时,新生儿头长就为成人头长的 1/2,而新生儿的头颅长度是其自 身身长的 1/4。相形之下,下肢发育较迟,新生儿出生时仅为成人的 1/4。因此,人出生以后下肢长骨 的发育对身高影响最大。
由胎儿发育到成人身体各部分发育比例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正常的情况下,人出生时身长为 50厘米左右;1 周岁内是身高增长的第 1 次飞跃,能长到 75 厘米左右;2 周岁时长到85 厘米左右;3~7 周岁每年增高6~15 厘米。大多数人到 11~12周岁时,会长到 155~140 厘米。这一时期,大多数人个头高矮差别不 是很大。然而,随着青春期的到来,身高和全身器官一样,又经历一次飞跃。性别差异、遗传因 素、 营养状况和体育锻炼等各种条件使得人和人之间身体的高矮有了明显的差异。 这一时期, 有人每年可增高 6~7 厘米,甚至增高 10~13 厘米。上初中时,身高增长是非常明显的,往往一两年内, 一个天真烂漫、充满稚气的儿童就发育成一个壮实的小伙子或婷婷玉立的美少女了。17~18周岁以后,身高增长速度明显放慢,一直到性成熟时,即女孩18~23周岁,男孩 22~25 周岁时才基本停止,这时人的身高就基本定型了。
测量身高的好处
人们普遍认为体重变化快,因而常用体重的增减作为评定健康的客观标准。其实,用身高增长来评定生长发育、健康状况和疲劳程度其准确性也不亚于体重。
儿童青少年时期,每年测量1~2次(最好每季度测量一次)身高是及时掌握生长发育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身高增长正常,说明生长发育良好;身高增长缓慢、基本不长、甚至停止增长就要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补救。
中老年人经常测量身高,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评定衰老程度。身高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正常人以20~30岁为最高峰,从40岁开始,年龄每增加10岁,身高就降低1~2厘米。男性老年人的身高平均要降低2.25%,女性平均要降低2.5%。国外有人报告说,从40岁到90岁,人体身高可下降7~9厘米,甚至出现明显的驼背。人体这一生理变化,俗称“老缩”。
一日之内的身高变化还是评定生理负荷大小和疲劳程度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某一个体而言,早晨起床时最高,晚上睡觉前最矮。身高的这种变化与职业特征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些肩担、背扛的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尤其是举重运动员,一日之内的身高变化更为明显,早晨起床时要比晚上睡觉前高出2~5厘米。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脊柱椎间盘被压缩。二是维持人体脊柱正常生理弯曲的颈、背、胸部的肌肉一天承受负荷而逐渐疲劳,脊柱的支撑力减小,弯曲度增大,随之身高亦相应降低。
测量身高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赤脚,“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脚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紧靠身高计的立柱上。测量者站在被测量人的左右均可,将其头部调整到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的最低点齐平,再移动身高计的水平板至被测量人的头顶,使其松紧度适当,即可测量出身高。
2)测量要求:每次测量身高均应赤脚,并在同一时间(早晨更准确),用同一身高计,身体姿势前后应一致,身高计应放在地面平坦并靠墙根处。每次测量身高最好连续测两次,间隔30秒。两次测量的结果应大致相同。身高计的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测量上身长度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坐在身高坐高计的坐板上,头的枕部、两肩胛间的脊部和骶部三点应贴在身高计的立柱上。坐时头正直,眼平视,躯干挺直,两腿并拢,大小腿间保持90度的夹角,两脚踏在地面或身高计的垫板上,两臂自然垂于体侧。测量者的站位与操作同测身高。
2)测量要求:被测量人头的枕部、两肩胛间的脊部和骶部三点应贴在身高计的立柱上。其余与测身高相同。
测量下肢长度的方法和要求
1)测量方法:被测量者两脚分开与肩同宽,站在平坦的地面上。测量左下肢股骨大转子上缘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即是下肢的长度。
2)测量要求:测量人一定要摸准被测量者大转子骨上缘的部位。触摸时,先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贴在被测量人大转子骨的部位,让被测量者屈膝抬起大腿,再直腿前后摆动几次,测量人就能准确地判断大转子骨(股骨上端随动作转动处)的上缘位置。测量的钢卷尺误差不得超过0.2厘米。
普通家庭没有身高计可用小卷尺拉直固定在门上,用书代替身高计的水平板,按操作方法测量,同样可以准确地测出身高。
前面已经讲到,身高取决于遗传和后天环境两个因素。这两个因素中,遗传虽然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后天环境因素,特别是长高的两个关键时期内,保证充足而又平衡的营养和经常性的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也不可低估。
许多人都希望自己身材高大些,某些女青年找对象也特别注重男子的身高。曾几何时,社会上就流传着把中等身材的男青年比喻成几等“残废”的笑话。择偶片面强调身高实属欠妥。人高有优越性,矮个也有其优势。将高与矮这两个群体相比,矮个儿比高个儿更聪明、伶俐,更健康长寿。我国医学专家对湖南、湖北、广西、贵州等省区调查发现,90岁以上老人的身高多在140~160厘米之间,体重40千克左右。美国学者马劳斯以身高173厘米为界,调查了美国各界名人和运动员,结果有11%的矮个儿比高个儿多活9岁。750名男性中,活过90岁的15人里矮个儿有13人。活过90岁且有成就的9位名人中矮个儿占8人。230 厘米以上的巨人平均只活了39.8岁。美国历届总统矮个子平均活80.2岁,高个子平均只活了66.6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平均身高已取得显著成效。以我国为例,据卫生部资料显示,我国2006年16岁中学身高男性平均为172厘米,女性162厘米,比起1980年统计的成年男性平均身高169.7厘米、女性158.6厘米有明显增加。
那么理想的身高究竟多少最佳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期待长高和控制长高将变成现实。果真如此,人类更加幸福。
5影响身高的因素
身高、体重指标,不但反映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而且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发育相吻合。身高是对人体纵向各部分的长度与比例而言,原于人体的纵向生长,受遗传因素的影响较大。男性在20~24岁、女性在19~23岁,四肢长骨和脊椎骨均已完成骨化,身高就停止增长了。
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如遗传、营养、体育运动、环境、生活习惯、种族、内分泌、性成熟早晚(初潮年龄18岁比11岁者平均高出5厘米)、远近亲婚配、医学进步等等。
生长发育受先天的遗传和后天的营养、体育锻炼及各种生活条件因素共同影响。但在诸多影响身高的因素中,遗传是比较重要的。人体从一个单细胞的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复杂的多细胞个体,从一个幼小的胎儿发育成一个体格健壮的个体,均受遗传基因的控制。体长的遗传力高达0.75~0.92,尤其对女儿的影响更大,遗传力高达0.85~0.92。即是说,男身高有75%~92\\%、女有85\\%~92%,受到遗传变异的影响。男最高只有25%、女最高仅有15%取决于后天其它因素。证明遗传对子女身高起极为重要的作用。相对而言,体重受遗传基因的影响较小,男63%、女42%受遗传影响。男有37%、女有58%取决于后天环境因素。可见后天环境对体重的影响较大。
营养是人类赖以生存,即维持正常生命、发展身体、从事活动等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特别是人体两次生长发育的高峰期内,保证供给质优量足的营养,并使维生素和矿物质(钙、磷、锌等)平衡是非常重要的。我国城市儿童青少年比农村同龄人平均高出2~4厘米,原因之一是城市营养好于农村。仅以蛋白质为例,身高的营养特别是由蛋白质“堆起来的”。已知在人体或自然界的氨基酸约有20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要靠营养来提供。食物能提供足够的8种必要的氨基酸,这就有利于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使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骺软骨的生长发育。以赖氨酸为例,日本将六对孪生婴儿分成两组实验,第一组供给正常营养,第二组在正常营养中再加赖氨酸,实验13200小时后检查发现,第二组婴儿比第一组高1.7厘米,体重多1千克。对学龄儿童实验证明,每餐面包中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和体重均显著超过其他学龄儿童。有的国家还在儿童青少年午餐面包中加25克黄豆粉和适量的钙、铁、维生素,半年后这些儿童青少年比吃普通饮食的儿童青少年重2.62千克,高0.9厘米,血色素高3.4克。原因是蛋白质不仅是人体的“建筑材料”,而且是参与人体重要生理活动的酶、激素、血红蛋白、肌纤凝蛋白以及构成人体支架的胶原蛋白的重要物质。同样,母体的营养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胎儿的正常发育,如果饮食中缺乏某种营养素,将会引起胎儿的畸形。
营养不良既会影响生长发育,又会影响大脑细胞的数量和质量;相反,营养过剩,会导致肥胖症,同样有损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在诸多影响身高的后天因素中,最积极而又有效的因素莫过于体育运动。影响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的是肌肉衰弱。多运动是儿童和少年长高的生理需要。因而体育运动是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国内外大量调查资料都证明,坚持运动的儿童青少年与不运动或缺少运动的同龄儿童青少年相比,胸围、肺活量、握力分别增加5~8厘米,500~1500毫升、4.6~5.7千克,坚持锻炼有助于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以辽宁一所小学的调查资料,经常参加学校或少体校训练的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身高平均高出4厘米,体重多2千克,肺活量大200毫升。原苏联极北地带儿童,在没有日光的极夜,活动积极性低落,个子虽高,骨架也不小,但体力差、耐力弱,和同龄的南方儿童比较,握力少8千克,跳远成绩差9厘米,跳高成绩少3厘米。这些都证明,体育运动不但能促使长高,而且还影响身体机能的改善与运动能力的提高。体育运动非常重要。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环境也不同程度地影响人体生长发育,以环境基本因素中自然环境(人类生态系统中围绕着人类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的气候条件、地理环境对身高的影响为例,一般来说,热带和温带的儿童青少年性成熟较早,身体发育水平稍差一些;中国科学院儿科研究所1975年调查后,对17岁年龄组的平均身高(厘米)分析得出:男性,北京168.7、武汉167.8、广州164.7;女性,北京157.7、武汉157.3、广州 155.3。从1982年我国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形态、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的调研证明:北京7~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与湖南同年龄组的儿童青少年相比,要高出 2.5~4.6厘米。以上两例调查均证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身高有北高南低的趋势,这种趋势,除了与食物品种有关外,还与气候环境、地理位置、光照时间等因素有直接的关系。
心理因素也会影响生长发育。心理因素可以说是情绪的总和,喜、怒、哀、乐、悲、恐、惊七情就是情绪的表露。情绪世界是形形色色的,客观事物给人体的感受是高兴、愉快、幸福或是忧伤、痛苦、失望,直接影响人的一切活动。突然的、强烈的、持久的情感刺激就会影响人体的脏腑、气血的活动、大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忧伤、压抑、生闷气等就容易使儿童青少年患各种疾病而影响生长发育。临床观察证明,精神受过严重刺激的儿童,不但容易患各种疾病,而且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造成未老先衰。这就是不良的心理因素影响了大脑和内分泌的功能的结果。因此,给儿童青少年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特别是家庭应在正面启发、疏导的前提下,给孩子以温暖、抚爱、关怀,使其心理上得到必要而又是正常的满足,精神充实,心情愉快,身心健康成长。
生活习惯的内容包括极广,如饮食、运动、卫生、睡眠、作息制度、劳逸结合情况等等。改善某些生活习惯同样有助于长高。据有关资料报道,日本国民从 的34年之间,平均身高增加了2.23厘米。主要原因在于过去绝大多数国民有盘膝而坐的习惯,随着时代的进步,盘膝而坐逐渐被坐椅子所代替,这就促使了下肢骨骼的生长以育。身体姿势也影响身高,当人体进入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期(青春发育突增期),肌肉增长速度大大落后于身高的增长,因而肌纤维细、横切面和体积小,肌肉力量差。有些儿童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不太注意站、坐、行、读、写的正确姿势,老是习惯性地低头、端肩、含胸、驼背,致使脊柱变形,会影响长高1~5厘米。
另外,医学的进步也能促进长高。如服硫酸锌和赖氨酸制剂,可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发育。原苏联采用牵引手术促进增高很有成就,一位叫彼德彭库斯的侏儒症患者,身高仅130厘米,经过伊里沙洛夫教授三年的治疗达到160厘米。伊教授的治疗方法是:用小锤和细凿把四肢长骨两端分别打穿,用毛衣针粗的钢丝透过肌肉、骨骼将其固定在金属架上,三天后用改锥将金属架拉长1毫米,新生的骨细胞仅24小时就将这个小空隙长满,血管、肌肉、肌腱也随之增长。彼德三年里增长了30厘米,仅小腿就增长了19厘米。伊教授已经给30万人拉长了骨头。
身高是体型特征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为世人关注,预测身高的方法有许多种,如用骨龄预测法、用足长预测法、用父母身高预测法、用儿童青少年当年身高预测法、用青春期开始时的身高预测法、数学预测法等。本册资料只将国内外经过实验、确有科学依据预测方法简介于后。
预测身高的方法很多,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用当前骨龄和当前身高预测成年后身高:其理论依据是各年龄阶段的身高和成年后的身高具有高度的相关性,R=0.8。根据当前骨龄,就可预测出还可能长多高?
1987~88年我国国家体委组织了中国人的骨龄评定标准研究,制订了《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1992年被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正式公布实施。
拍摄手腕骨X片时,左手五指分开,手心向下紧贴X片盒,手伸直与前臂成一直线,X光镜头对准第三掌骨头,距手背约90厘米。X片除应包括全部手、腕骨外,还应包括桡骨远侧端3~4厘米。
CHN法共评定桡骨、掌骨、指骨、腕骨中的14块骨的发育程度。将14块骨等级得分相加,再查表就可以评定出骨龄。经过系统培训和反复练习准确掌握区分各骨块等级的标准后,用CHN法评片的误差是不大的。
用评定手腕骨骨龄的方法评定出的骨龄也称为:生物年龄,它是人的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程度的标志。在儿童青少年阶段,通常把生物年龄看成生长发育的程度。生物年龄与人按出生年月计算出的生活年龄大体相符。但是,由于每一个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受遗传、营养、体育锻炼、疾病等等因素的影响,发育的速度并不一定和日历年龄完全一致。有的人发育提前,生物年龄会大于生活年龄。也有的人生物年龄小于生活年龄。发育速度有时是不均匀的,一个人在某段时间发育落后,过了一段时间,也可能因为发育速度加快,而又正常了。习惯上将: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在±1岁以内的称为发育正常。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提前(简称:早熟)。骨龄减生活年龄的差值&1岁的称为发育落后(简称:晚熟)。在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阶段,定期评定他们的发育程度,对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多种骨龄预测身高的方法中,经过比较,TW2Mark2法准确性更好些。预测时,要求输入当前身高和骨龄,女孩还要输入是否已经来例假。然后采用男女不同的预测公式计算成年后身高。
另一类是根据父母的遗传因素来预测成年后的身高。也有好几种预测公式。经过使用比较,国外的公式误差较大,湖北省体育科研所于1983~84年对1821 名男女青年及其父母的身高进行了调查统计后,计算出的身高预测公式,比用国外的公式预测误差小,在我国运动员选材和青少年体质评定中运用效果较好。身高预测公式如下:(单位:厘米)
男孩身高=59.699+0.419×父亲身高+0.265×母亲身高
女孩身高=43.089+0.306×父亲身高+0.431×母亲身高
用骨龄预测的未来身高,主要是从当前的发育水平来预测,用父母身高预测的未来身高,是从先天的遗传可能性方面来预测,所以,两者的预测结果是完全可能不一致的。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影响身高的因素很多,无论用那种方法预测,预测公式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而且,在某时间内预测后,被预测对象的营养、疾病、环境等许多变化因素也无法预测。所以,虽然我们肯定这些预测方法都是有科学依据的,预测的结果所反映的趋势是不会错的。但是,身高预测的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
表格(表格太复杂,编辑太麻烦,请到原始链接查看)
体重(单位kg )
身高(单位cm)
95.0-103.1
94.0-101.8
98.7-107.2
97.6-105.7
102.1-111.0
100.9-109.3
105.3-114.5
104.0-112.8
108.4-117.8
106.9-116.2
111.2-121.0
109.7-119.6
116.6-126.8
115.1-126.2
121.6-132.2
120.4-132.4
126.5-137.8
125.7-138.7
131.4-143.6
131.5-145.1
儿童身长可预测成年身高
用小儿身长预测成年时身高法
1、男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2949;女性身高=出生时身长(厘米)÷0.3109。用此公式要注意:只适用于正常足月新生儿;测量身长数据时如能精确到0.1厘米,身高的预测将更准确。
2、男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37.69(厘米);女性身高=3岁时身高×0.545+父母平均身高×0.544+25.63(厘米),人体标准身高预测公式(遗传法则)
男性身高=(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08÷2(厘米)
女性身高=(父亲身高×0.923+母亲身高)÷2(厘米)
上述公式大体上符合“高加高生高,高加矮生高,矮加矮生矮”的遗传学原则。
骨龄可知孩子的生长潜力
骨龄和年龄不是一回事,骨龄是生物年龄,与生长密切相关,常用来评价人生长发育的成熟状态。判断骨龄主要是利用X线,拍一张小儿右手腕骨的X片,根据腕骨X片显示的骨化点的个数及小儿的实际年龄就可以确定小儿的生长潜力。骨化点出现比实际年龄早,说明孩子的生长潜力较小;相反说明小儿生长潜力很大。有些家长为了孩子能长高些,给孩子服用一些催长的药物,虽然暂时加快了小孩的生长,但由于“刹车”时间提前反而影响了最终的身高,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以上几种方法可相互参照,还可以预知孩子生长发育是否正常和孩子的生长潜力,如发现骨龄和孩子的实际年龄不符,应到医院(如湖南省儿童医院、北京黎明医院、长沙贝诺医院等知名医院)进行检查。
7青少年身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在青春期生长突增中,身高的增长非常快。长高的原因主要是骨骼的发育。男孩平均每年可增高7~9厘米,最多可达10~12厘米。女孩平均每年可增高5~7厘米,最多可达8~10厘米。这主要靠下肢和脊柱的增长。一般女性在19~23岁、男性在23~26岁身高才停止增长。这时因为骨骺闭合,所以不能再生长了。由于女性的骨骺闭合一般比男性早,所以成年女性比男性矮 。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都希望自己有较高的身材,这就要进一步了解可能影响身高的因素:
(1) 身高与性成熟早晚有关
成熟年龄的迟早会影响急速成长的身高。一般是急速成长现象发生较早的人,就较快达到终止点;较晚发生的,也较晚达到其终点。当性早熟的少女不再长高时,性晚熟的少女却还在长高。因此,性晚熟的少女就比较高。身高长得最快的时期是青春前期。女孩在月经初潮的前一年,身高的增加可以达7~8厘米;而男孩的身高增长的巅峰期是青春期头一年,约13~14岁,身高增加可达10~12厘米。但是相对来说正常发育的人长的要比早发育或晚发育的人长的高;尤其是男性。
(2 )身高与营养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身高是营养物质(特别是蛋白质)“堆砌”起来的。构成人体的蛋白质的物质有5~10万种,组成这些蛋白质的8种必需氨基酸要靠食物供给。如果食物能提供足量的8种必需氨基酸,就能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有助于全身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特别是骨骼和骼软骨的生长发育。对学龄前儿童的试验表明,每餐面包中增加0.5克赖氨酸的实验组的身高体重显著超过其他儿童。日本将6对孪生婴儿分两组进行试验,第一组给予正常营养,第二组在食物中增添赖氨酸。1300天后,第二组的婴儿比第一组平均高1.7厘米,重1公斤。可见,全面、合理的营养是影响身高的因素,同时也是补救身高的必要条件。骨骼,尤其是下肢和脊柱,在性发育期新陈代谢最旺盛,这就需要丰富的营养供给。饮食中的高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和钙、磷、维生素等无机盐类食物,如瘦肉、禽蛋、牛奶、鱼类以及各种促进新陈代谢的维生素B族、E族,豆类、杂粮及新鲜水果、蔬菜等所含营养成分,都有助于骨骼的充分发育,即骨骼的增长、增粗、增宽和骨皮质增厚。
(3) 身高与睡眠有关
生物学家研究内分泌腺分泌规律时发现,对少年儿童来说,睡得好长得高。身高的增长,取决于骨骺的不断增长,而骨骺的生长又受内分泌腺的控制。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脑下垂体分泌的生长素、黄体化激素和性激素,其中生长激素作用最显著。生长激素的分泌有其明显的规律性,即白天分泌较少,夜晚睡眠时分泌较多。研究人员发现,当儿童深睡1小时后,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超过白天5~7倍,而深睡时性激素和黄体化激素的分泌也很旺盛。显然,这对儿童身高的增长非常有利。青春期是生长激素和雄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期。生长激素的主要功能是使四肢骨骼增长;雄性激素则使骨骼增粗,更结实。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在睡眠中尤其旺盛,所以青少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每晚至少要睡足8个小时。
(4) 身高与遗传有关
据研究,人体的最终身高75%取决于遗传因素。也就是说,在一般情况下,父母身材高,子女身材也高;父母身材矮,子女身材也矮。但是,父母身高不是影响子女身高的唯一因素,外在因素即环境条件对身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外在因素主要是指营养、生活习惯、体育锻炼等。
(5)身高与体育锻炼有关
据调查,一年的体育锻炼就能使男孩子的身高比不锻炼的同龄者多长1~2厘米,女孩子多长2~3厘米。经常锻炼的小学生比不锻炼者高5厘米左右。体育锻炼所以能促使身材长高,一是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二是加强了骨细胞的血液供应,有利于提高骺软骨的增殖能力,三是对骺软骨的增殖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据研究,运动以后生长激素分泌明显增加,同时,运动还会锻炼肌肉、骨胳,使之更加健壮。因此,国内外研究者一致肯定:运动有助于长高。专家建议,下面一些运动特别有助于孩子长高。A.摸高练习;B.爬杆或爬绳梯锻炼;C.上体前引;D.交叉伸展;E.跳绳、跳皮筋、踢毽子;F.单杠悬垂;G.游泳。这些训练会增加关节、韧带的柔韧性,有助于身高发育。像举重、杠铃、铅球、铁饼等负重训练,不宜作为18岁以前少年的经常训练项目,即使过了青春发育期,也不适于进行这类运动,以免影响身高的发育。
(6)身高与精神因素有关
研究发现,精神上受过严重创伤的孩子生长发育迟缓,甚至停滞。这是因为不良情绪会影响脑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轻者影响身体发育,重者导致各种疾病。因此,忧伤和郁闷不仅会使儿童少年易患各种疾病,而且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出现“未老先衰”的现象。
8影响婴儿身高的四大因素
一、不能挑食:
人的长高过程有两个高峰期:一个是婴幼儿时期,另一个是青春期,这个时期促进长高营养是基础。要给孩子多吃些富含各类营养的食物,如豆类制品、蛋、鱼虾、奶类、瘦肉等动物性食物,富含维生素C和A以及钙等无机盐的蔬菜、水果等,尤其是钙,给幼儿和学龄儿童添加适量的钙质和鱼肝油,这对长个子是很有益处的。
二、保证充足的睡眠:
健美专家常说“孩子睡得好,长得高”。科学家们发现,生长激素出现分泌高峰是在孩子睡眠时——在晚十点以后,而且持续较长时间。希望孩子长个子,一定要在晚上十点以前就寝。充足的睡眠是促进宝宝长高的重要途径。
三、多选有利于长个的运动:
孩子的活动应当选择轻松活泼、自由伸展和开放性的项目,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单杠等。而那些负重、收缩或压缩性的运动,比如举重、举哑铃、拉力器、摔跤、长距离跑步等,对身高增长是不利的。
四、保持愉快的心情:
影响孩子生长的重要的生长激素,在睡眠和运动的时候分泌较高,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分泌较少。如果您的孩子经常处于受到批评、责备,父母争吵的环境中,心情压抑、情绪低落,那会严重影响孩子长个。[1]
9体育运动促长高
人体长高的两个关键时期
从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来看,在人的一生中,身高的生长发育有两次高峰期。第一次是在孕中期至婴儿期。孕中期(4~6个月时)胎儿的身高增长最快,在这三个月中约增长27厘米,占整个胎儿身高的二分之一,是人一生中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婴儿期(自出生至1周岁),生长速度稍有减慢,但仍增长20~25厘米,为出生时的50%。以后增长速度减慢,并保持相对稳定,直到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期,大约女10岁、男12岁(青春期)。青春期,身高平均增长7~8厘米,最多可以增加10~12厘米;体重年增长值为4~7千克,个别可达8~10千克。约三年以后生长速度又减慢,直到女15岁左右、男16岁左右身高基本停止增长。由于女孩第二次生长突增期较男孩早开始,故在10岁左右男女的身高发育曲线出现第一次交叉,交叉以前男孩的身高高于女孩,交叉以后变为女超过男;到12岁左右男孩第二次生长突增期开始,而此时女孩生长速度已开始减慢,故又反过来男身高高于女,曲线出现第二次交叉。由于男孩突增期增长幅度较大,生长时间持续较长,所以到成年时绝大多数男子身体形态指标均比女子高。
依据平均值得出的发育规律,但是无论男或女都有早熟、正常、晚熟三种类型。早熟的特点是开始发育的年龄早,身高突增高峰出现早,但突增的过程往往较短,因而开始虽然显得较高,但最后不一定高于晚熟者。早熟女孩的体重与身高的比例一般高于晚熟者,最后肩窄、骨盆宽,趋于矮胖型。晚熟的特点是开始虽然身材较矮,但突增的时间较长,最后往往比早熟的还高。晚熟的男孩骨盆窄、肩宽,呈瘦高型。正常型发育情况介乎二者之间。
当我们知道身高增长的一般规律和增长高峰之后,就可以在这两个时期内对孕妇和胎儿、婴儿以及儿童青少年进行全面调剂,除补充全面而平衡的营养,特别是质优量足的蛋白质外(怀孕后半期,胎儿生长骨骼,需供给钙质,宜多吃些含钙食物,如豆浆、豆腐、鸡蛋、土豆、白菜、胡萝卜等,小鱼、虾炸后可连皮吃下,多吃鲜菜、水果、蜂蜜等),还要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孕妇在妊娠期,特别是孕中期(4~7个月时),流产率大大降低,妊娠反应消除或减轻,精神状态已稳定,要适度进行体育活动,如健身操、深呼吸、活动性游戏、步行,还可进行轻度操练背腹肌等量小、强度弱、节奏缓和的运动。这既可改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调节胃肠功能和人体代谢,又可帮助胎儿的发育和分娩。
出生后的婴儿在无疾病或其它外界刺激的情况下,啼哭几声并非坏事,而是很好的运动,有益健康。婴儿啼哭,四肢蹬伸,“手舞足蹈”,不但能促使血液循环加快,给大脑、骨骼、肌肉以充足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而且还能提高心肺功能和胸廓的生长发育。6~12个月的婴儿,根据情况适度诱导其玩、翻、爬或搀扶其步行,有助于身心健康和大脑的发育。神经系统是人体发育最早、最快,成熟也最早的系统。6~7岁时,大脑的重量已达到成人的90%,到20岁时大脑的重量才增加10%,重约1400克,但这时脑细胞内部结构和机能的复杂化过程,高度发展,达到非常完善的时期。因此,婴幼儿时多给些信息刺激对其大脑发育和身心健康极为有利。
青春发育突增期是儿童青少年发育到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人生的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期。这个时期人体的形态、生理、心理、生化、内分泌和智力等都将发生突变,因而在青春期进行适度的体育运动,特别是多做全身性的伸展性运动,更有助于长高。
体育运动何以能长高
体育运动能促进长高,主要原因有三。
(1)促使生长激素分泌量增加。控制身高的内分泌激素主要有三种,即脑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黄化体激素和性激素。这三种激素中,生长激素的功效最显著,它是确保人体正常生长发育的必不可少的物质。实验证明,进行90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人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比安静时增加两倍。体育运动的良好刺激,还能保证睡眠更深沉。科学家们通过脑电图、心电图和眼流动监测仪发现,儿童青少年沉睡1小时,体内的有关激素(生长激素、黄化体激素、性激素和催乳素)的分泌量极为旺盛,尤其是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达到了高峰,每毫升血液里的含量高到20微克,是白天的5~7倍。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就能促使儿童青少年正常生长发育。据报载,有一位23岁的女青年因病昏睡两个月后,身高增长近3厘米。如果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不足,就会严重影响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甚至还会患侏儒症。
(2)能增加骺软骨的增殖能力。身材高矮之“高”,关键在于下肢长骨的长短和脊柱生长发育状况。从人体解剖学来说,四肢长骨是管状骨,两端与骨体之间有软骨(婴儿时期,每一块骨头都有一个生长点或叫骨化中心),称为骺软骨。人处于安静状态时血液在全身循环一周需要20~25秒,运动时缩短至8~9秒。体育运动还能使吸氧量增加7~12倍。15~20岁的青少年,呼吸频率可由安静状态的 18~20次/分提高到30~40次/分,肺通气量增加到70~120升。血氧充足,流速加快,就能供给骨细胞充足的原料。
适宜的运动除能给骺软骨的增殖提供充足的原料,对其施以有益的“机械按摩”外,还能对骨的形态结构和机能等变化起良好的作用,例如,骨密质增厚,使骨变得更加粗壮结实;骨小梁的排列根据压力和拉力不同,更加整齐而有规律;骨表面的肌肉附着的突起更加明显等。这些变化就能大大提高骨的牵拉、压缩、扭转、抗弯、抗折等的性能。
(3)能获得更多的维生素D和“空气维生素”。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多在室外进行,室外阳光充足,空气清新,能使人体获得更多的维生素D和“空气维生素”。物理学家研究发现,阳光透过三棱镜发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七色光的外面还有许多看不见的光线,这些光线约占阳光的50~70%。红光有兴奋神经,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功能,黄光和绿光具有镇静功效,蓝光和紫光则有抑制作用。不同季节,光照时间长短、强弱也不一样,因而季节对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以身高、体重为例,在一年四季中,春季身高增长最快,3~5月份的三个月与9~11月份的三个月相比,前者身高增长要高出2~2.5 倍。相反,体重是秋季增加最快,9~11三个月中是全年体重增加最快的时期。春季身高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春天太阳距离地球越来越近,因而阳光里含红外线和紫外线增多。红外线波长短,穿透力强,且含有大量的热能,能给人体皮肤均匀地加温,反射性地促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给骺软骨增殖提供充足的血氧。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中的一种叫做“麦角固醇”的物质变成维生素D,维生素D进入血液,能促使胃肠对钙、磷等物质的吸收,给骨细胞的生长提供更多的制骨原料。
在室外进行体育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能获得更多的“空气维生素”。南方四季常青、万紫千红,北方春、夏、秋三季也是花红柳绿,这样的自然环境里阴离子数倍增。阴离子是维持人体细胞正常生长功能必不可少的“元素”,科学家们称它为“空气维生素”。有人将白鼠分成两组喂养(营养完全相同),甲组在正常的空气中喂养,乙组在经过棉花过滤的空气中喂养。四周后甲组无变化,安然无恙;乙组患病率高,有的面临死亡。关键原因就在于乙组白鼠呼吸的空气中的阴离子已被棉花完全吸收所致。可见,人体内阴离子数增多,既有助于儿童青少年长高,又有助于提高有机体的机能和健康水平。
练哪些项目有助长高
儿童青少年时期骨骼系统生长迅猛,且骨骼里含有机物比例大,无机物比例小,骨骼脆弱、柔韧性大。儿童青少年脊柱弹性大,但肌肉、韧带力量差,固定关节力量弱。儿童青少年神经过程的特点是兴奋比抑制更占优势,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工作能力差,容易疲劳,但反应快、恢复快、灵活性好。儿童青少年时期,特别是青春发育突增期,身高增长迅猛,胸廓发育相对落后,心脏的发育速度赶不上身体其它部位增长的速度,供血、供氧相对不足,心血管系统的调节机能亦不稳定。鉴于儿童青少年上述特征,锻炼时应选择那些伸展幅度大、频率较高、节奏感强、持续时间短的练习,应尽量避免练那些过于紧张、持续时间长、憋气的耐力性和静力性的练习。
(1)全身性伸展项目:全身性伸展项目内容非常多,如徒手操、轻器械操、健美(身)操、引体向上、双臂屈伸、屈臂伸摆浪、悬垂摆动、摆腿、压腿、踢腿、劈腿、“桥”等等。
(2)协调性项目:这类项目包括球类运动、游泳、滑冰、滑雪、舞蹈、活动性游戏等等。
(3)跳跃项目:这类项目有原地单、双足跳、行进间单足和双足跳、跨步跳、蛙跳、纵跳摸高、立定跳远、立定多级跳远、跳橡皮筋、跳绳、支撑跳跃、跳越障碍等等。
(4)短距离竞赛项目:短距离竞赛项目包括田径径赛项目50米、60米、100米、200米、400米和4×100米接力跑,游泳(蝶泳、仰泳、蛙泳、自由泳)
10婴儿18个月里成长发育,身高变化
望着娇嫩、无助的新生儿,许多妈妈觉得难以想象:在未来短短的18个月里,他就会爬、坐、走,甚至开始跑。宝宝生命中最重要的“第一次”分别出现在什么时候呢?宝宝的肌肉是怎样变得强壮的?是什么在控制宝宝运动的四肢?
从宝宝诞生的那天起,他的骨骼、脑袋和神经系统已经开始学习如何协调地工作了。 所有的婴儿控制肢体的过程是一致的,是请牢记,虽然宝宝发展的模式相同,发展速度却各有不同。
宝宝最先能够控制的肢体部分是他们的小脑袋,以后依次是肩膀、胳膊、手掌和手指。然后他开始能够支配背脊,开始坐起来。直到五个月的时候,他才能挺背并能稳稳地抬头,同时,他有可能开始掌握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站起来。最后,他拥有对腿、足的支配能力,开始走路和奔跑。
成长的速度
宝宝的成长速度是生来就设置好的。例如,最先学会坐的婴儿很可能最先开始走路。你可以想很多办法刺激和鼓励他快速成长,但是请记住,宝宝行动能力的快慢和他智力发展的快慢并没有什么联系,有些宝宝成长得比较快,只表明他的遗传基因在起作用,是遗传基因使他比同龄人成长得快些。父母应该关心孩子的成长,但是不必刻意为他设定发展的速度。
提 醒:让宝宝自由地享受他的成长历程。超过他能力的活动只会增加宝宝的挫败感。
掌握运动技巧
为了使宝宝肢体协调,需要进行必要的练习。运动技巧的练习能充分地调动所有的肌肉群。在捡起小玩具时,你的小宝贝已不知不觉全面地锻炼了各种运动技巧,包括摆动胳膊(广泛的运动技巧)和弯曲每个手指(具体的运动技巧)。
他两岁时,会拥有所有他所需要的能控制睡眠、呼吸、消化、行走、平衡五种感观的脑细胞。同时,他也为自己打下了交谈、记忆、思考和协调运动的基础。
游戏对促进宝宝的成长非常有帮助。通过参加他感兴趣的活动,宝宝会慢慢了解自己的肢体如何工作以及自己的优势劣势在哪里。
11宝宝运动的显著变化
他兴奋时会踢腿。踢腿有助于宝宝协调呼吸和运动。
妈妈的行动方案:在床上方系一个柔软的玩具,让宝宝踢腿的时可以碰到它。踢中时宝宝一定会很兴奋,然后会踢得愈加起劲。抱牢宝宝让他上下晃动,也可让他自由地踢腿。
如果你从宝宝的胳膊下抱住他,他会抬头并在活动时尽量保持平衡。
妈妈的行动方案:一旦宝宝能够坐起来,就在他面前滚动一个皮球,鼓励他用双手抓住它。用一个小吊索环住小宝宝来回牵拉,可以培养他的平衡控制能力,让宝宝能跟着小吊索的移动调节平衡。
宝宝可以将小物体从一只手传到另一只手,并能独立地使用手指。
妈妈的行动方案:如果他可以捡起小东西,可以指导他自己喂自己吃小片面包或者小块水果。叫宝宝的名字,鼓励他活动,或把他放在地板上和他玩游戏,把玩具放在离他稍远的地方,让他设法去取。
宝宝可以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站立一会儿了,并且开始学着迈步。
妈妈的行动方案:他能扶着家具行走,你不要鼓励他尽量多走一会儿,但是如果他很有兴趣,你也不要阻止。
宝宝可以向前、向旁边和向后走。
妈妈的行动方案:给宝宝准备一个手推车,让他四处拖拉并觉得走路好有趣,以此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在她快一岁的时候,把许多小玩具塞满了两个大盒子——里面是小铃铛、小车、嘎嘎响的小鸭子和塑料钥匙。她喜欢从一个盒子里挑出小东西塞到另一个盒子里。这种活动有助于提高她的协调能力,而且每次意外地给她一个不同形状的小玩具时,小宝贝会挥舞着小手掌去抓,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了她的手指功能。
12早高晚矮
经过白天的工作和学习后,全身各肌肉、关节和韧带都处于紧张和压缩的状态,脊椎骨紧紧靠在一起。但通过一整夜的睡眠休息,具有弹性的椎间盘没有了压力而得到放松,脊椎就会变得稍稍长一些,便出现“早高晚矮”的有趣现象。
13早上身高和晚上身高
网友常用“早上身高”代指一天最高身高,“晚上身高”代指一天最低身高。
原因:成年人的身高应当是恒定的。但在一日之中不同时间仔细测量,你会发现早晨起床时的身高要比夜里入睡前高1-2厘米。这不是构成身高的脊椎骨或肢体骨长度有变动,而是脊椎骨间相连结的23个椎间盘有了变化。
椎间盘由透明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特别是髓核,被嵌在相邻椎体的软骨板之间,是半透明乳白色的胶状物质,富有弹性,含水分约80%一85%。髓核有一定的渗透能力,白天工作及身体上部的体重压力,可使髓核内所含的液体经过软骨板被驱出外渗。夜里睡觉,这种压力消失,液体又由椎体松质骨经软骨板渗进髓核并使它充满。
14身心发育与身高有何关系
长高不是孤立自发的过程,心理方面的有害因子可影响儿童的身心发育,使其身材矮小。例如与社会隔绝的人,尤其是在婴幼儿时期(如印度狼孩),其生理和心理都不可能达到正常人的发展水平。
生活在较优裕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儿童,其身高增长较快,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父母职业和文化水平。家庭破裂,遭受虐待歧视,可给一些儿童、少年造成心理创伤。较长时期的惰感抑郁可影响身心发育。如得不到母亲爱抚的孩子,其身高要比得到爱抚的低些,因前者体内生长激素的分泌量比后者为少,感情融洽的家庭和人际关系能给儿童安全感,有助于身高的增长。
近年来,国外有学者注意到有些孩子因为缺乏爱抚和关心而停止发育,身高进展延缓,成为矮身材,即将此称为“社会——心理——矮小综合症”。也有将其称为“社会心理型侏儒”。他们生长落后的关键原因是不良环境对中枢神经系统(尤其是下丘脑)形成长期的恶性刺激,导致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不足。
15世界各国领袖身高
奥巴马: 1.85米;哈珀: 1.82米;布朗: 1.80米;鸠山由纪夫1.77米;梅德韦杰夫: 1.70米;萨科齐: 1.65米;默克尔: 1.65米;贝卢斯科尼: 1.67米
16世界各国平均身高(表格太复杂,编辑不能,请到原始链接查看)
世界平均身高最高的国家是前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男:185cm;女174cm Measured(测量)
世界各国平均身高(数据来源英文版维基百科HUMAN HEIGHT词条,中文部分笔者翻译)
男性平均身高(米/英尺/英寸)
女性平均身高(米/英尺/英寸)
Argentina(阿根廷)
1.745 m (5 ft 8 1?2 in)
1.610 m (5 ft 3 1?2 in)
Measured(测量,相同处不再标记)
Australia(澳大利亚)
1.748 m (5 ft 9 in)
1.634 m (5 ft 4 1?2 in)
Australia(澳大利亚)
1.784 m (5 ft 10 in)
1.645 m (5 ft 5 in)
Austria(奥地利)
1.796 m (5 ft 10 1?2 in)
1.671 m (5 ft 6 in)
Self Reported(相同处不再标记,自报)
Azerbaijan(阿塞拜疆)
1.718 m (5 ft 7 1?2 in)
1.654 m (5 ft 5 in)
Bahrain(巴林)
1.651 m (5 ft 5 in)
1.542 m (5 ft 1?2 in)
Belgium(比利时)
1.795 m (5 ft 10 1?2 in)
1.678 m (5 ft 6 in)
Self Reported
Brazil(巴西)
1.690 m (5 ft 6 1?2 in)
1.580 m (5 ft 2 in)
Bulgaria(保加利亚)
1.75 m (5 ft 9 in)
1.63 m (5 ft 4 in)
Cameroon(喀麦隆)
1.706 m (5 ft 7 in)
1.613 m (5 ft 3 1?2 in)
Urban adults(城市成年人)
Canada(加拿大)
1.736 m (5 ft 8 1?2 in)
1.595 m (5 ft 3 in)
Canada(加拿大)
1.760 m (5 ft 9 1?2 in)
1.633 m (5 ft 4 1?2 in)
Chile(智利)
1.692 m (5 ft 6 1?2 in)
1.566 m (5 ft 1 1?2 in)
China (PRC)(中国大陆)
1.702 m (5 ft 7 in)
1.586 m (5 ft 2 1?2 in)
Urban, 17(城市17岁)
China (PRC)(中国大陆)
1.653 m (5 ft 5 1?2 in)
1.560 m (5 ft 2 in)
Rural, 17(农村17岁)
Colombia(哥伦比亚)
1.706 m (5 ft 7 in)
1.587 m (5 ft 2 1?2 in)
C&te d’Ivoire(科特迪瓦)
1.701 m (5 ft 7 in)
1.591 m (5 ft 2 1?2 in)
Denmark(丹麦)
1.803 m (5 ft 11 in)
Conscripts, 18-19
Estonia(爱沙尼亚)
1.791 m (5 ft 10 1?2 in)
Finland(芬兰)
1.800 m (5 ft 11 in)
1.660 m (5 ft 5 1?2 in)
Self-reported
France(法国)
1.741 m (5 ft 8 1?2 in)
1.619 m (5 ft 3 1?2 in)
France(法国)
1.770 m (5 ft 9 1?2 in)
1.646 m (5 ft 5 in)
Ghana(加纳)
1.695 m (5 ft 6 1?2 in)
1.585 m (5 ft 2 1?2 in)
Gambia(冈比亚)
1.680 m (5 ft 6 in)
1.578 m (5 ft 2 in)
Rural, 21–49
Germany(德国)
1.780 m (5 ft 10 in)
1.650 m (5 ft 5 in)
Self-reported
Germany(德国)
1.810 m (5 ft 11 1?2 in)
1.670 m (5 ft 5 1?2 in)
Self-reported
Greece(希腊)
1.781 m (5 ft 10 in)
Conscripts, 18-26
Greece(希腊)
1.759 m (5 ft 9 1?2 in)
1.629 m (5 ft 4 in)
Hong Kong(中国香港)
1.725 m (5 ft 7 1?2 in)
1.589 m (5 ft 2 1?2 in)
Hungary(匈牙利)
1.760 m (5 ft 9 1?2 in)
1.640 m (5 ft 4 1?2 in)
India(印度)
1.645 m (5 ft 5 in)
1.520 m (4 ft 12 in)
India(印度)
1.612 m (5 ft 3 1?2 in)
1.521 m (4 ft 12 in)
Rural, 17+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
1.580 m (5 ft 2 in)
1.470 m (4 ft 10 in)
Self-reported
Indonesia– East Java(印度尼西亚-东爪哇)
1.624 m (5 ft 4 in)
1.513 m (4 ft 11 1?2 in)
Urban, 19–23
Iran(伊朗)
1.703 m (5 ft 7 in)
1.572 m (5 ft 2 in)
Iran(伊朗)
1.734 m (5 ft 8 1?2 in)
1.598 m (5 ft 3 in)
Iraq- Baghdad(伊拉克——巴格达)
1.654 m (5 ft 5 in)
1.558 m (5 ft 1 1?2 in)
Ireland(爱尔兰)
1.774 m (5 ft 10 in)
1.644 m (5 ft 4 1?2 in)
Self Reported
Israel(以色列)
1.756 m (5 ft 9 in)
1.628 m (5 ft 4 in)
Italy(意大利)
1.760 m (5 ft 9 1?2 in)
1.650 m (5 ft 5 in)
Jamaica(牙买加)
1.718 m (5 ft 7 1?2 in)
1.608 m (5 ft 3 1?2 in)
Japan(日本)
1.725 m (5 ft 7 1?2 in)
1.572 m (5 ft 2 in)
Lithuania(立陶宛)
1.763 m (5 ft 9 1?2 in)
Conscripts(士兵), 19–25
Malaysia(马来西亚)
1.647 m (5 ft 5 in)
1.533 m (5 ft 1?2 in)
Malta(马耳他)
1.699 m (5 ft 7 in)
1.599 m (5 ft 3 in)
Self-reported
Malta(马耳他)
1.752 m (5 ft 9 in)
1.638 m (5 ft 4 1?2 in)
Self-reported
Malawi(马拉维)
1.660 m (5 ft 5 1?2 in)
1.550 m (5 ft 1 in)
Urban, 16–60
Mali(马里)
1.713 m (5 ft 7 1?2 in)
1.604 m (5 ft 3 in)
Rural adults
Mexico– Morelos(墨西哥——莫洛雷斯)
1.670 m (5 ft 5 1?2 in)
1.550 m (5 ft 1 in)
Self-reported
Mexico(墨西哥)
1.630 m (5 ft 4 in)
1.510 m (4 ft 11 1?2 in)
Mongolia(蒙古)
1.684 m (5 ft 6 1?2 in)
1.577 m (5 ft 2 in)
Netherlands(荷兰)
1.808 m (5 ft 11 in)
1.678 m (5 ft 6 in)
Self-reported
Netherlands(荷兰)
1.843 m (6 ft 1?2 in)
1.702 m (5 ft 7 in)
Self-reported
New Zealand(新西兰)
1.770 m (5 ft 9 1?2 in)
1.650 m (5 ft 5 in)
New Zealand(新西兰)
1.745 m (5 ft 8 1?2 in)
1.630 m (5 ft 4 in)
Nigeria(尼日利亚)
1.638 m (5 ft 4 1?2 in)
1.578 m (5 ft 2 in)
Norway(挪威)
1.797 m (5 ft 10 1?2 in)
1.672 m (5 ft 6 in)
Conscripts, 18–19
Peru(秘鲁)
1.640 m (5 ft 4 1?2 in)
1.510 m (4 ft 11 1?2 in)
Philippines(菲律宾)
1.619 m (5 ft 3 1?2 in)
1.502 m (4 ft 11 in)
Philippines(菲律宾)
1.634 m (5 ft 4 1?2 in)
1.517 m (4 ft 11 1?2 in)
Portugal(葡萄牙)
1.728 m (5 ft 8 in)
Conscripts, 21(士兵,21岁)
Singapore(新加坡)
1.706 m (5 ft 7 in)
1.600 m (5 ft 3 in)
South Africa(南非)
1.690 m (5 ft 6 1?2 in)
1.590 m (5 ft 2 1?2 in)
South Korea(韩国)
1.739 m (5 ft 8 1?2 in)
1.611 m (5 ft 3 1?2 in)
Spain(西班牙)
1.761 m (5 ft 9 1?2 in)
1.655 m (5 ft 5 in)
Self Reported
Spain(西班牙)
1.780 m (5 ft 10 in)
1.650 m (5 ft 5 in)
Sweden(瑞典)
1.779 m (5 ft 10 in)
1.646 m (5 ft 5 in)
Sweden(瑞典)
1.815 m (5 ft 11 1?2 in)
1.668 m (5 ft 5 1?2 in)
Switzerland(瑞士)
1.754 m (5 ft 9 in)
1.640 m (5 ft 4 1?2 in)
Switzerland(瑞士)
1.781 m (5 ft 10 in)
Conscripts, 18–21(士兵,18——21岁)
Thailand(泰国)
1.675 m (5 ft 6 in)
1.573 m (5 ft 2 in)
STOU university student(STOU大学学生)
Self-reported
Turkey– Ankara(土耳其—安卡拉)
1.740 m (5 ft 8 1?2 in)
1.589 m (5 ft 2 1?2 in)
Turkey– Ankara(土耳其—安卡拉)
1.761 m (5 ft 9 1?2 in)
1.620 m (5 ft 4 in)
Turkey– Edirne(土耳其—安卡拉)
1.737 m (5 ft 8 1?2 in)
1.614 m (5 ft 3 1?2 in)
United Kingdom(大不列颠)
1.772 m (5 ft 10 in)
1.634 m (5 ft 4 1?2 in)
United Kingdom(大不列颠)
1.753 m (5 ft 9 in)
1.616 m (5 ft 3 1?2 in)
U.S.(美国)
1.763 m (5 ft 9 1?2 in)
1.622 m (5 ft 4 in)
All Americans, 20+(全体美国居民,20岁以上)
Self-reported
U.S.(美国)
1.776 m (5 ft 10 in)
1.632 m (5 ft 4 1?2 in)
All Americans, 20–29(全体美国居民,20——29岁)
Self-reported
U.S.(美国)
1.789 m (5 ft 10 1?2 in)
1.648 m (5 ft 5 in)
White Americans, 20–39(美国白人,20——39岁)
Self-reported
U.S.(美国)
1.780 m (5 ft 10 in)
1.632 m (5 ft 4 1?2 in)
Black Americans, 20–39(美国黑人,20——39岁)
Self-reported
U.S(美国).
1.706 m (5 ft 7 in)
1.587 m (5 ft 2 1?2 in)
Mexican-Americans, 20–39(墨西哥裔美国人,20——39岁)
Self-reported
Vietnam(越南)
1.65 m (5 ft 5 in)
1.53 m (5 ft 0 in)
Adolescents(青少年)
Vietnam(越南)
1.621 m (5 ft 4 in)
1.522 m (4 ft 12 in)
(资料来源,略,请参照英文维基百科原文)
17吉尼斯世界纪录有史以来最高的人
罗伯特·潘兴·瓦德罗(罗伯特·维德洛、罗伯特·瓦德洛、罗伯特·瓦德劳),生于日,死于日,英文名Robert Pershing Wadlow(Robert Wadlow ),出生于美国伊利诺斯州奥尔顿市,是现代人类社会至今记载的最高的人。瓦德罗高达2米72,重达222公斤,他成年后还快速长高的原因是脑下垂体长了肿瘤,得了巨人症。
 瓦德罗是拥有着不可辩驳的证据在人在医学史和吉尼斯世界纪录上的最高的人。他常常被称为“奥尔顿巨人” ,因为他的故乡是奥尔顿,伊利诺斯州。  瓦德罗在死亡时达到8英尺11.1英寸(2.72米)的身高和体重490磅(220公斤)。他伟大的大小和他的持续增长,成年是因为他的肥大的脑垂体从而导致异常高水平的人类生长激素。他表示没有任何迹象表明结束了他的增长,即使在他去世时。 1940年,他在睡梦中过世。他去世时只有22岁 。  在1985年,一个真人大小的瓦德罗铜像建在南伊利诺伊大学艾德华兹维尔口腔学院。他也是在电影功能与蜡像复制品在里普利的信不信由你!博物馆的圣奥古斯丁,佛罗里达州,大西洋城,新泽西州,尼亚加拉瀑布,加拿大,黄金海岸,昆士兰州和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生命大小雕像是部分展品在大会堂吉尼斯世界记录的帝国大厦在纽约市。
18人的身高有峰值
男孩身高预测:(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α(7.5)
女孩身高预测(父亲身高+母亲身高-13)/2±α(6)
19世界最高的儿童
在巴西亚马孙平原帕拉州的布拉干萨,年仅14岁的席尔瓦身高已经达到2.06米,是已知世界上最高的儿童。她因无法坐进公共汽车而退学,在家经常撞到头,专家说,她可能患有巨人症。
世界最高的儿童
1.&&影响婴儿身高的四大因素&&.爱奶嘴 . [引用日期] .
安徽省乒乓球馆少儿训练科学性探讨-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 第4期 (2)
瘦素受体基因变异对儿童肥胖的影响-滨州医学院学报-2012年 第5期 (5)
贵阳市25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治疗情况分析-吉林医学-2012年 第32期 (2)
以上文献来自于
&& 查看更多相关文献
词条标签:
人体测量发育医学术语应用科学科学 身高 , 测量身高 , 发育遗传学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 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本帖最后由 carabin 于
17:10 编辑
矮胖子飘过。。。不过总体来说,现在的娃是越长越高了。。。
举个例子,去年回老家,我到学校门口去接我最小的表弟,表弟17岁,高二,182公分,以下是对话。
表弟:哥,位子太小了。
我:你调一下,往后拉,或者坐后排
我:你多高
我:在班上什么水平
表弟:很一般吧,大家都差不多高。。。
差不多高。。。
现在的娃都长高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矮胖子飘过。。。不过总体来说,现在的娃是越长越高了。。。
举个例子,去年回来家,我到学校门口去接我最 ...
估计你是北方人。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球运动员平均身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