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痛心为什么巴萨主席巴托梅乌从主席到经理都是大沙壁

复盘:瓜帅回家,却发现这已不是那支巴萨!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曼城决然不是上赛季的那支曼城,巴萨,又何尝是佩普时期的那支巴萨?  在恩里克上任首季便率队力夺三冠的那时起,巴萨,就已经悄然实现了从瓜迪奥拉时代如太极宗师一般慢节奏高压传控打法,向更加直接(也可能更加接地气)打法的转变。再去过多地纠结于“传控老祖宗”这个身份,将恩式巴萨定义为“吃老本越吃越香”的“瓜式巴萨后裔”,实则是根本没有对现在的这支加泰罗尼亚球队深入研究过的证明。    相应的,真正将彼时那支横扫欧洲的梦三精神继承下来的,是此前的拜仁以及现如今的曼城。决定一支球队技战术风格的只有两个因素:无球跑位与传球选择,倘若在“向对方球门跑”和“绕球跑”之间极度倾向于后者,在“中长距离传球直接找前场”和“短距离地面传球,慢速过渡推进”之间极度倾向于后者,那么恭喜你,你离极端传控流就更近了一步,这就是拜仁和曼城这几年来先后做的。  但对于瓜迪奥拉来说,可惜之处有两点:  第一,瓜迪奥拉始终没能在巴萨以外的其他地方把这样的传控打法践行到底,尤其是在拜仁,当比赛处于不利局面时,球队必须对固有传控理念进行一些修正,从而给人以“重新用回海因克斯打法”的片面印象;  第二,两次面对已然成功转型的巴萨,瓜迪奥拉都遇到了各种倒霉催的情况:上一次拜仁伤兵满营算是天灾,这回球员频繁的滑倒以及布拉沃的失误,则可以算是人祸。换言之,在新的土地结出的旧果实,和旧土地上长出的新苗,或许根本就没有正儿八经地拉开架势干上那么一场。    今晨的这场尤其如此:巴萨依靠MSN打出的直接性,在上半场占得了上风;曼城经过中场调整后,终于在肋部找到了渗透的路径,但一张红牌使得曼城的良好状态仅仅延续了14分钟&&  【瓜帅回家,但此巴萨已非彼巴萨】  巴萨与曼城,到底谁才是真的“梦三继承者”?  首先我们必须要说:巴萨早就已经不是过去的巴萨了,至少,在面对瓜迪奥拉的球队时,恩里克会有意放弃部分中场传控,尽量提速,更多地依靠超级前场的作战能力解决问题。比如这球:    曼城的防线没有任何松动,从乌姆蒂蒂到伊涅斯塔再到苏亚雷斯,两脚传球巴萨就把球打到了前场。  如果说乌姆蒂蒂向前传球还谈不上冒险,那么上图交代得很清楚:在伊涅斯塔接球前,他至少有两种选择:除了如实际情况那样直接转身、一脚出球直塞给苏亚雷斯之外,按照过往的常规选择,他似乎更可能把球停下来稳稳护住,进而向两边乃至后场寻求过渡性发展——这种传球的直接性,既是恩里克治下的巴萨同瓜迪奥拉时期的差别,也是现如今巴萨在对阵瓜迪奥拉所执教球队时更倾向作出的选择。  再比如这球:    这一回合可以看做是两队无球跑位和传球选择的鲜明对比。  首先,曼城在边路经历了一系列的传球,把球从前场一步步打回到了中圈附近。这一系列传球几乎每一脚都是以不丢球为首要原则,以调动对手为唯一可能收获的好处来进行的过渡性传球。  而巴萨呢?拉基蒂奇在断球后第一时间分球给梅西,而后——注意——克罗地亚人撒开了腿顶着跟防他的京多安往前跑。而梅西呢?根本没考虑往回传球的事,为了第一时间找冲在最前的内马尔,不惜冒险传球。  诚然,向前传球并不难,打得直接一点更是很多弱队的选择。巴萨全场做了很多次防守反击的尝试,尽管最终取得进球的进攻都不是很典型的防守反击,这同样也是实力明显弱于曼城的球队——比如周末的埃弗顿所做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巴萨这么做并非示弱或者别无他途,这纯粹是一种提速和增强直接性的选择。  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说:正是因为球员个人能力上的巨大差距,才使得巴萨的反击更有成效,更加能够让曼城难以应对自己的快速推进。  比如这球:    迪涅、伊涅斯塔、内马尔,三个人就这么简简单单地在左路做传切配合。皮球推进速度之快,在瓜迪奥拉时期绝难见到。伊涅斯塔还是那个伊涅斯塔,但和刚才一样,他的选择已经同几年前变得迥然不同。  仔细看这张gif,伊涅斯塔至少有两次机会稳稳当当的控制住皮球,选择更安全的处理方式:一次是接到迪涅传球时,另一次是边路拉球磕给迪涅时——但最终他的选择全部是向前传球。  内马尔更有意思:在前场接球后,他要稳稳当当停球、传球或者内切都没问题,可他偏偏选择在第一时间一脚传球找苏亚雷斯,也就是说:巴萨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在安全性、过渡性与直接性之间做选择,他们的选择全部是直接威胁对方球门。  这已经决然不是当年巴萨的打法了。  为了做一个更鲜明的对比,我们放三个gif图:    这是马斯切拉诺长传找梅西的一球。注意,在马斯切拉诺传球瞬间,巴萨几乎所有球员都站的非常开,根本没有一人有意要接近马斯切拉诺,绕着球跑进行接应——事实上这或许是恩里克上任之初就让哈维打替补的原因所在,如果中场偏右位置的不是拉基蒂奇而是哈维,那么一定是要绕着球跑寻求更安全的近距离接应路线的。而梅西——只要他前插,后卫是一定要长传找他的。    这球比刚才的那球更不讲理:防守内马尔的萨巴莱塔根本就没失位,乌姆蒂蒂传球时,镜头甚至捕捉不到内马尔——就是这么个距离,这么个防守态势,巴萨的这脚长传几乎就是在利用曼城的高位防守强行打身后——这有多复杂?一点都不,恩里克在这场比赛中的战术,用“化繁为简”来形容丝毫不过分。  那么,曼城的选择是什么呢?    如果你只盯着球看,这张图并无任何特殊之处。它真正能凸显问题的部分,是在距离球大概20米左右的巴萨半场的中圈顶处——注意德布劳内和京多安的跑位,他们已经启动,尤其是德布劳内,他事实上已经做好了甩开乌姆蒂蒂的准备。巴萨也是高位防守,面对在中圈附近布置的防线,德布劳内确实有足够的空间启动。  但曼城的选择是什么呢?继续在中场做绕球跑的无球穿插和短传过渡——注意回撤了5米接应一脚的克拉罗夫,他没有选择向边路拉扯,而是绕着球力争做安全的接应点——这才是最典型的瓜迪奥拉式传跑思路。  【曼城传控有序,奈何MSN天然克你】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瓜迪奥拉式的极端传控真的就不行了呢?当然不是,我们必须要确认两点:  第一,曼城不是没有机会,而是刚找到状态没多久就被罚下一人、几乎崩盘;  第二,这样的打法在MSN这种类型和等级的组合面前,确实存在一定天然被克制的嫌疑。  首先,曼城在下半场开始阶段一度找到了一些法子。他们的资本有两个:德布劳内飘忽的无球跑动开始奏效,以及,巴萨在左路的两个后卫分别是迪涅和&&马蒂厄&&    这是一次很典型的肋部切入,也可以说是一次很典型的德布劳内式的跑位。相比于其他和瓜迪奥拉合作过的球员,德布劳内有一个非常实用的特质:他在前场的跑位习惯和技术能力相当邪门,走位飘忽的同时又几乎什么都能干。因此瓜迪奥拉实际上是把德布劳内当成了前场的自由人来用,这也是通过无球跑位改变传控体系运转节奏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次德布劳内就是在曼城完全在前场取得控球权后突然启动,而迪涅与马蒂厄甚至完全没有意识到身后有一个高速插入的丁丁(这话怎么这么别扭&&),进而被曼城实现了一次渗透。    这次同样如此,只不过马蒂厄提前意识到了危险而已,但即便是这样,他的速度也完全不足以跟上已经启动的德布劳内。  两次进攻,曼城的确都没有形成像样的攻门,但这个思路是对的,以瓜迪奥拉治下球队的控球水准,你绝不能低谷他们创造这种渗透机会的能力。只不过,区区14分钟的时间,确实是太少了。  其次,曼城的打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被巴萨现有的阵容构成和体系所克制。由于传控体系的必然要求,瓜迪奥拉可以说是天生不会组织阵地战防守的教练——因为如果你要保证传控的延续,就必须不停地打乱场上队员的位置,进攻端位置越模糊,传控体系就越容易搭建。  但相应的,攻转守的瞬间,即使你放弃前场紧逼、尽全力快速退防,也不可能很快构建起常规的防守站位,因为大家的位置本来就是乱的。由此,曼城防守端一个不可避免的隐患就是:很难适应高水平前场球员快节奏的冲击。  注意,这个快节奏冲击指的并不是简单的一两个人的反击,因为就算一对一状态下防守球员天然吃亏,曼城的这帮后卫也都不是吃素的。几天前埃弗顿跑反击跑了一整场,实际上也就那么一次机会而已。但如果换做MSN这样的前场组合,情况就可能完全不同了。  我们来看一次极度代表性的攻守回合:    从马斯切拉诺长传到前场开始,一直到最终苏亚雷斯射门,巴萨一共传了8脚球,其中最大的特点是:有6次传球,第一点全部是被曼城球员抢到的!换言之,8脚传球中,有6脚都不!到!位!只看上述这些数据,甚至可能会觉得这根本就不是一支顶级球队的表现。  然而gif清晰的显示出,这是一次相当有威胁的进攻。它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马斯切拉诺长传到前场,苏亚雷斯和梅西压根就没碰到球,他们所做的只是通过自己快速的移动和就地的干扰、逼抢,逼着曼城后卫没法干净利落地处理球。而曼城的后卫也根本没有开大脚解围到界外的意思,最终导致马斯切拉诺插上二次控球的,正是斯通斯一脚端给克拉罗夫的传球——开个玩笑说,如果是凯尔特人后卫,此时的选择,恐怕十有八九是直接端出边线。于是,巴萨等于是通过这种“先打到前场,再逼着你丢球”的策略迅速实现了推进。  第二个阶段,马斯切拉诺横穿给梅西,巴萨围着曼城防线组织进攻。此时曼城的防守球员已经全回来了,而巴萨实际投入进攻的球员只有MSN三人。但是注意:曼城球员只是回来参与防守了而已,真正的防守阵型根本就没组织到位,他们本来位置就都是乱的,又刚从前场跑回来,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构成标准防守战位?    于是,MSN就这样在人堆里做配合冲击对方球门。你说这些配合有多精细?但MSN还真就有这样的能力在乱战当中弄得你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这就是臻于极点的有球冲击力(与之相对应的是皇马的BBC组合,那种无球状态下的冲击力恐怕也是罕有的)。  当然,这样的弊端并非完全无法克制,比如第一个丢球,与其说是MSN冲出来的,倒不如说是费尔南迪尼奥的滑倒晃了几乎所有队友。今晨曼城的丢球一个比一个莫名其妙,反倒是巴萨真正打的漂亮的几次进攻,都与进球失之交臂了。  【结语】  客观来说,这其实是一场故事价值远大于战术价值的比赛。假如只看丢球,我想我们必须承认:瓜迪奥拉要负的责任真的很有限——没有教练能教给球员怎么不滑倒,下一次他肯定还会鼓励布拉沃短传找队友控球。有的是没法预知的特殊情况;有的是你追求某种效果时必然付出的代价。  所幸故事还在继续,至少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能在伊蒂哈德欣赏到下一场较量。或许届时,瓜迪奥拉能用完全一样的方式,给出截然相反的答案。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巴萨主席巴托梅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