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眼中的日本人看中国乒乓球球有多强

以张本智和为代表漂在日本的中国乒乓球人,他们过得好吗?
关键字: 日本乒乓球中国乒乓队丁宁世乒赛张本智和马龙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有马体育(ID:youmatiyu)。
世乒赛,丁宁卫冕女单冠军,许昕樊振东男双登顶。然而,最火的却是“乒乓神童”张本智和。
前两天,13岁的张本智和战胜了日本一哥水谷隼,挤进八强,他的下一个目标是:东京奥运会,拿金牌。张本智和的这份天赋得益于他的家庭。他的父母原先都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母亲张菱还曾与邓亚萍、乔红并肩作战,一起参加过1995年的天津世乒赛。
随着“归化日本”的风潮,大量国手都曾在日本俱乐部执教或打球,对于日本乒乓球水平整体提升,做出了贡献。比如国乒领队黄飚、女队教练阎森、奥运冠军乔红、陈龙灿都曾打过日本联赛,福原爱的两任教练刘杨、汤媛媛,日本女乒现一姐石川佳纯的教练陈莉莉也是中国人。
他们之中,不仅有做教练的,当陪练的,做球员的,甚至还有给老人做陪练的钟点工。是时候聊聊中国乒乓球在日本的“漂一代”了,这些关山万里,漂在日本的中国乒乓球人,他们过的好么?他们在日本过的幸福么?
张本智和(左)
先来看看张本智和的故事,一个“成都制造”的结果。
张本智和原名张智和,他的父母张宇和张凌,在1998年去了日本仙台一家乒球俱乐部做教练。2003年,张本智和出生,2岁时,他就穿着纸尿裤在俱乐部开始摸球。
父亲张宇一直让儿子坚持学中文,还从国内带了拼音教材,这位神童还会几句四川话。为了让张本智和有资格参加成人国际大赛,张宇在张本智和10岁时,把他的国籍正式入籍日本。在姓名栏,张宇将儿子的中文名里加了一个“本”字。因为张宇要担任儿子在国家队的教练,所以也选择了加入日本国籍,此时距离他定居日本已经过去16年,而母亲张凌则仍旧保留中国国籍。
张宇说,让儿子的名字有一个“本”,是为了表明自己一家并没忘本。
张本智和及其父母
天赋加上环境,13岁,张本智和就成为历史上最为年轻的世青赛男单冠军。他也因此成为日本媒体最为关注的对象。日本NHK电视台摄制组就曾经为他专门拍摄过关于“乒乓神童”的纪录片。2015年波兰公开赛上,NHK更是派了3名电视记者全程跟拍。
但,享受着明星待遇的“乒乓神童”,日子过得却并不轻松。张本智和父母来到日本后,只是在一家乒乓球馆打工做教练。两人每个月的收入只有2万多人民币,这收入在日本非常普通,一家四口也很少出门下馆子,多数都是母亲张凌在家做饭,偶尔遇到球馆订饭不够的情况,张菱就会带着妹妹回家下饺子吃。
2015年年底,腾讯体育曾走访仙台张本智和一家,那时,一家人还委身于当地人的球馆担任教练,此时距离张宇夫妇来到日本已经过去了20年。两个人每个月的收入只有2万多人民币,在日本,这样的收入很普通,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直到去年,原本经营场馆的老板不再继续经营,家人才承包下来。如今父亲张宇陪着智和在东京训练、上学,而母亲张菱则带着妹妹美和生活在仙台,经营球馆,日子过得十分辛苦。
在未入日本国籍,没有具备参加国际成人大赛的条件时,张本智和训练的地方就是父母担任教练的球馆。球馆的水平只是相当于国内业余体校的水平,馆内最好的球员早已不是张本智和的对手,忙于工作的父母也无暇过多指导,处于最佳上升期的张本智和,只能是一个“无师自通”的状态。
国乒总教练刘国梁曾谈到张本智和现象,“因为张凌他们都在国家队待过,对乒乓球理解深,家里乒乓氛围浓厚,父母的希望都放在孩子身上,这无可厚非。对于张智和这种选手,我们更应该去鼓励。他们真的很不容易,如果他的父母是中国队的世界冠军,他们不一定会移民日本。但因为国乒太强大,在中国土壤里他们发展太困难。”
其实,他们在日本又何尝不艰难。
张本智和一家的羁绊,不单家庭上的拮据,还有来自外界精神上的压力。同时期日本的“漂一代”几乎都是如此。在中国,一片“叛国者”的指责;在日本,又遭受“滚回中国”的谩骂。
在之前的全日本公开赛中,张本智和在青少年组的比赛中,2:3不敌17岁的高二学生宫本春树。这让日本群众一直怒喊“滚回中国”,张本智和也为输球而痛苦流泪。
之前,国内也传着这样的新闻。张本智和来到上海曹燕华乒乓球学校“踢馆”,结果是“1胜7负”。而就在这两天的世乒赛现场,父亲张宇在接受新浪体育采访时很无奈地说:“网上有很多不友好的,很难听的文章,说我儿子去上海踢馆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去过,上海那个球馆在哪里我都不知道。”而张本智和本人也表示,“肯定不是我”。
这是中国乒乓人选择日本漂必经的心路历程。即便是曾经雄踞日本乒乓球男一号,还担任过日本男队教练的韦晴光,也不能幸免。
韦晴光是赫赫有名的,他与陈龙灿搭档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上夺得了中国乒乓球的首枚男双金牌。这是中国乒乓球在奥运会上的第一枚金牌。1990年,韦晴光退役,并在后一年前往日本打球。
初次参加全日本乒乓球锦标赛,韦晴光在决赛中的对手是原北京队队员高志亮。在打满5局,韦晴光在决胜局反败为胜,夺得男子单打冠军。这场比赛打得比预想要艰苦激烈许多,赛后,他在电视镜头前,泪眼汪汪,语无伦次。
这种羁绊的情感,在韦晴光妻子的两段回忆中,表露无遗:
我们从心里感激祖国,感激当年培养了晴光的中国乒乓球队。这完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自然感情。与当年对现状的不满、抱怨一样,真实存在。体育馆路上,陈旧却群星汇聚的宿舍楼、乒乓球训练馆;挥洒在那儿的汗水、笑语;记录在那儿的奋斗、辉煌,连同大门外的鸡蛋煎饼、馄饨摊子一道,走遍天涯海角,永志不忘。申请国籍时,我比晴光积极许多,跑来跑去,一心想拿日本护照,才好买房、旅游、工作。我们和许多在日华人一样,努力奋斗,站稳脚跟后,选择加入了日本国籍。可怎么会弄得突然象成了个二鬼子似的。
98年4月,我们从菊阳搬到熊本市内。两层楼的小洋房,深咖啡和浅灰两色的外壁,门前是停车场,北面有一条养水路,一年中,大半的时间从上游流水下来,去灌溉不知在何处的水田。朝南处,留了一条窄窄的空地,勉强可称为花园。我怀着一种顽固不化的怀旧情绪,种下了两棵桂花树。我出生在桂林,桂花飘香的季节。
在1998年的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上,韦晴光代表日本参赛。与昔日的中国队友见面时,彼此竟然都心生尴尬。而在现场,韦晴光也遭遇了一片“日本韦晴光全家喳喳喳!”的声援。
但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韦晴光先是打败了马琳,后是赢了刘国梁,为日本队赢得了十几年未得的男单银牌。
为了生存来到日本,又为了在日本挽回尊重而打好球。这就是日本“漂一代”的痛苦挣扎。
1994年广岛亚运会,何智丽击败邓亚萍拿下女单冠军,怀揣着对中国队“让球”要求的不满,何智丽每赢下一个球,都要喊一声“呦西”。
这事在国内引起了巨大风暴,除去体育报纸,《北京青年报》甚至《文汇读书周刊》等一批文化类媒体,都参与了“何智丽是不是汉奸”的争论。《羊城晚报》苏少泉连续发表两篇文章《何好之有?》、《祖国培养了她,她却忘了祖国》,痛斥何智丽是“竞技场上的吴三桂”。
当时,南方航空公司刚下班的4名空姐在电话热线中,争着抢着要说话,“这样的人不会有好下场的,将来肯定被丈夫抛弃。”更为恶劣的是,在得知何智丽要回国打比赛时,有人给何智丽的父母写信,说让她父母转告何智丽别来参加天津的比赛,否则,“有来无回”。
1994年亚运会,何智丽(右)、邓亚萍(左)决赛对垒
如今,53岁的何智丽过得并不如意,因为不堪忍受家暴和婚外情,她和前夫,也是曾经的陪练小山英之离了婚。身心受到了重大打击,她仇恨国乒、仇恨男人,因为正是国乒的让球政策,导致她不得不背井离乡变成“叛国者”;正是小山英之的婚外恋,导致她无法过上幸福的家庭生活。
虽然以前日本乒乓球队曾联系何智丽当教练,但现在再也不会联系她了,因为觉得她可能患上了自闭症之类的疾病,并且长期离群索居,战术理念早已落后。之前何智丽在池田银行俱乐部任教,但由于经济不景气,俱乐部也解散了。
漂一代,除了心理上的极大变化,还有语言、中日文化的隔阂。
王锐,就是战胜丁宁、朱雨玲和陈梦的中国大劲敌平野美宇的教练。他曾经在河北省队打球,和马琳是一批队员,归化日本后改名“中泽锐”。
2015年,王锐进入日本乒协,开始接手平野美宇。作为她的主管教练,王锐不仅要指导平野美宇的技术,平时还要与她保持日常沟通,当她的心理指导。但问题就出在交流上,“一呆10年了,仍有身边同事好友指出,我的日语不灵。教球时,如果语言不够用,我大可拿起球拍,亲自比划,但平时生活会话,就很不便了。”
王锐说自己也很无奈。
从王锐手中接过希望之星平野美宇的张成也是外界关注的焦点。张成曾经与樊振东同在国家集训队。3年前,未能入选国家二队,张成前往日本,成为日本国家队的一员。
他曾在采访中坦言,当时心理落差很大。
王瑞(左)和平野美宇
在普遍中国人的认识里,转到日本做教练的都是为了高薪水。对比省队里的一个月几千块的工资,日本乒协开出的陪练20年万的年薪确实很有诱惑力。
但事实上,这样的20万,是顶级水平的运动员才能驾驭的。一般水平的乒乓球运动员,只能去日本人家里去当乒乓球陪练。
湖南日报曾刊登了一则王恩亮《我在日本当陪练》的自述。他在里面写道,他的朋友阿威在日本开了一家专为日本人服务的中介公司,他曾经在这家公司中当过不少日本乒乓球爱好者陪练。这样的陪练不为提高技术,只是一种服务,打球只要做好不失球的防守就好。
至于费用,陪练一小时,就能获得45美金,但陪练者只能拿到三分之二,剩余部分要交给公司作为中介费。技术熟练后,陪练者一天最多时可以跑6家,最少时也没低于3家。
和顶级陪练员相比,普通人赚得不过就是自己的“血汗钱”。
生活质量一般,又无成名希望。在日本的“漂一代”,也会有想逃离的时候。
1998年,上海乒乓球运动员董崎岷选择前往日本发展,任职当地乒乓球俱乐部教练。现在,他在日本中部的岐阜定居。
他的妻子郑琦已经加入日本国籍,原本也有资格成为日本公民的董崎岷却不愿放弃自己的中国护照,他觉得“落叶总要归根的。”尽管现在的生活很正常,但董崎岷说,“如果日本政府宣布有核辐射扩散的情况,我们会考虑回上海”。
乔红,就是选择回来的人。
奥运冠军还有乔红在1996年正式退出国家队后,来到日本。1998年,她与日本松下公司续签了一年合同,出任松下电器队队员兼教练。但在2000年,乔红选择回国,并在2003年到国家队担任教练,指导过王楠,牛剑锋等。北京奥运会后,乔红正式出任广东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一职。
乔红有点不一样。在1998年《生活时报》的一篇采访中,乔红说,过去打球是给推上去的,毫无选择,“所以,我那时打球真的很累”,“或许是我怕吃苦吧,也可能是我胸无大志。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国从事乒乓球的人不少。我只想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开开心心就行。”当时30岁的乔红还单着。
2001年,《天津日报》记者在日本偶遇了乔红,“正和中国乒乓球队副总教练陆元盛在休息厅喝咖啡,一个身着运动服的姑娘热情地过来打招呼,原来是前世界冠军乔红。陆元盛笑着对记者说,这回你有词了,我给你这篇报道起个名字就叫《又见乔红》。”乔红还拿出自己的中国护照给记者看,说没想留在国外,好几个国家让她定居她都拒绝了。
那时候的乔红已经解决了个人问题,“乔红拿出装护照的皮夹里的一张照片给记者看,然后叮嘱一声,一定要保密啊。”
乔红(右)
现在,依然选择在日本征战的韦晴光算是在日本混得最好的一个。2017年是韦晴光和妻子石小娟来到日本的第26个年头,他们 23岁的儿子也从早稻田大学毕业,进入日本名企“全农”公司就业。
作为首位远赴东瀛的中国队乒乓球奥运冠军,他在日本拥有自己的运动用品公司。从国家队离开后,他还在日本青森山田学院担任过教练。人气最高的福原爱、石川佳纯,险些把马琳斩落马下的松田健太,还有14岁小将丹羽孝希都来自这间学院。
在东京,韦晴光有着三四个一百多平方米的球馆。日本《卓球王国》杂志上每个月都会有韦晴光的专栏,用来推广他的教学理念。
当了30年运动员的韦晴光在宣布挂拍时,从中国和日本各地赶来了近百名昔日的队友与教练。日本方面,有前世界男单冠军伊藤繁雄、名将野平孝雄、前原正浩以及日本男队主帅宫崎义仁和国手松下浩二等人都去了晚会现场。而中国队员,还带去了曾经担任过中国乒协主席徐寅生的视频。
这正是在日本漂泊的乒乓球人理想中的样子,但韦晴光却不这么认为,他说,“我没本事嘛,你看乔红她们回国后现在都是主任了。”
以上图片均来自 有马体育
原标题:中国乒乓球在日本的“漂一代”
责任编辑:庄怡大反转! 日媒反思:中国乒乓怕日本纯属妄想_乒乓球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大反转! 日媒反思:中国乒乓怕日本纯属妄想
  10月4日,日本媒体报道说,中国乒超拒绝了日本选手今年参赛,随后媒体和日本乒协的官员一致分析认为,这是中国感受到了平野美宇的压力,所以中国怕了,才做出的这样的决定。
  不过在冷静4天之后,也有其他的日本媒体认为,这个猜测不准确,日本国内的媒体有点自以为是。
  《现代日报》数字版以《乒乓王国中国怕了 被拒绝日本愤怒的骚动》为标题报道说——
  “这是我们已经预见到的事情,只是没想到会这么快。”这是一名乒乓关系者的话,他谈到的是世界最高峰的中国乒超拒绝日本选手参战的事情。
  中国该联赛拒绝了所有的外援参赛,最大的理由被认为是奥运会上可能会和中国竞争的日本选手。
  去年参加了乒超的平野美宇急速提升了实力,在4月的亚锦赛上,连续击败了世界第一的丁宁、第二的朱雨玲和第五的陈梦,获得冠军。
  这位乒乓关系者说:当时媒体欢呼中国“被日本打崩溃了”……现在距离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3年,亚锦赛强化了日中争夺奥运奖牌的竞争意识,所以没必要去求中国继续帮助我们。
  “以前在奥运会前一年,中国也不会邀请日本选手参加乒超,所以也不能说现在这样做就是特别针对日本的措施。中国的乒乓领导者们也没有怕日本,看看世界排名就知道了,世界前三都是中国人,女子到前四都是中国独占。6月的世乒赛丁宁半决赛4比1压倒平野美宇。在世乒赛上,中国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都夺取了金牌,显示了乒乓王国和世界的实力差距。”
  此外,中国也在顺利培养着年轻人。
  “9月的奥地利公开赛,中国没有派顶级选手,但是男女单打的决赛都是在中国人之间进行的,女子双打和U21男女单打的金牌也是中国的。中国到目前为止男女只派出过6名选手参加比赛,而奥地利公开赛,他们派出了11人参战,这就是中国培养年轻选手实力的证明。特别是女子选手的实力提升非常显著,东京奥运会,中国除了里约金牌丁宁之外,其他人谁来都是可能的。”
  奥运会乒乓男子单打已经连续3届决赛是在中国人之间进行、包揽金银。女子单打从88年首尔奥运会开始,已经奥运会8连霸,团体也是男女三连霸。“因为担心日本才拒绝日本”,这种说法,不过是被拒绝者自己的妄想罢了。
  在这篇文章后,日本网民的留言是——
  “中国乒协都没有发出什么排除外国选手的文件,反而是中国国内对日本的报道很吃惊。乒超现在开赛的日程都没出来呢,怎么签合同接收外援?为啥有这样的报道呢?乒超一部的主教练说,没有那么多钱引进平野所以才会造成这样的印象吧,实际上是平野实力不足没法打乒超。平野对中国选手已经7连败了,虽然还没像石川那样对中国选手23连败那么残酷。但是对于中国乒超的教练来说,还是用国内选手更有战斗力。”
  “宫崎义仁超级派遣,希望借助中国来提升实力和关注度,结果被人家拒绝了,脸面上下不来了,所以才会和媒体说,搞这种事情。我要是乒超的教练也不会要这种赢不了的选手的,要是球队输了,责任可是我来担的。”
  “如果以棒球作为比喻的话,就是高调宣言要去美国职棒,但是实际上不过是和美国职棒进行了联系,结果被拒绝了,所以就说被排除了,因此恨上人家,真是羞耻。有实力的选手安静等着也会有邀请,对中国比赛石川23连败,平野7连霸,这比赛成绩有去乒超的可能性么?”
  “和被拒绝相比,去了更被人家研究计算了,还是不去的话获胜的可能性高些。”
  “嗨,以前就是请点志愿者,弄点弱国的选手去随便打打,到了最后一年争夺奥运资格,人家要真格打的时候就不要你了。”
  “跟中国年轻人比都打不过,这就是现实,感激中国吧,别说上面最顶级的那四个,就是一年能赢一次孙、王、木子、顾玉、武、陈幸同都可以烧高香了。”
  “懂乒乓的粉丝是懂的。”
  “最大的理由是因为和中国竞争的对手意识所以才被拒绝?和中国还有多大的差距,你们知道么?”
  “要是真的是怕了的话,会多和日本比赛,彻底研究,彻底击溃对手吧。明显中国现在的水平还要高一到两个档次,不过此前的亚锦赛,平野确实击败了世界第一,所以中国也会有危机感。”
  “已经不是乒超,是孤超了。”
  “那些报道真无聊,我讨厌中国,但是又不只是日本被禁止参赛,真不知道那些人在叫唤啥。”
  “平野在亚锦赛夺冠是因为当时没被研究,那之后再也赢不了,是因为被研究透了。伊藤美诚和石川佳纯也被研究透了。应该好好研究对阵的中国对手,考虑有针对性的新训练方法,和男子训练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
  “引进了外援的话,中国选手也会提升实力,努力进步的,感觉现在中国乒乓也在衰退。”(注:这个发言赞成2 反对7)
  “这新闻写的才是真实情况。”
  “不是针对日本选手的,只是日本媒体炒作自尊而已,与平野和石川比,中国自己无名的选手实力更强。”
  “日本选手连中国选手的屁股都看不到呢,现实就是,石川和平野连低一个档次的中国年轻人都赢不了呢。”
  “就是去了也赢不了,只有增加失落感,中国的做法是对的,这样日本还能更有自信一点。”
  “也许中国没觉得焦虑,不过确实达到了需要警戒的水平。实力确实差距很大,问题是平野已经焦虑了。”
  “中国乒乓关系者也有友谊第一派和胜负第一派,此前亚锦赛之后,友好派估计被批判了。”
  “用日本自己的训练方法夺金牌,才是真的金牌。”
  “就是因为日本变强了,所以才比以前更早拒绝参赛的,什么内幕都没有,就是《现代日报》自己的妄想新闻。”
  “平野档次的选手中国如山积,所以没必要请外援,请了在乒超也赢不了啊。”
  中国乒乓球界说:只有中国赢,有点无聊,所以就从国外请点志愿者,到中国来强化技术,给你们点中国弱选手打打,这样才能让乒乓球受关注更高。等到奥运会前我们在认真练。
  其他国家乒乓界鞠躬:啊!多谢!多谢!
  中国乒乓球界:今年注册关闭早了,因为我们的日程到现在都决定不了,我们也是个商业行为,所以弱的选手太多了,比赛就没赞助商了。
  日本媒体和网民:啊,中国太恶心,不是说不怕么,这样下去乒乓要无聊了,太没气量了,为什么拒绝日本。
  日本乒乓选手如果没有中国乒超土壤帮助的话,最近赢过中国么?
  这就是日本人特有的谦虚和自以为是吧,这真是没有报恩之心。
  “就是因为日本太弱,去了也是给人家添麻烦,为啥就不能承认自己弱呢?”
  “日本被拒绝这话,是日本自己说的吧,中国乒乓协会到现在也没说话啊。”
  “媒体最得意的事情就是煽动对立。”(周超)
声明:新浪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乒乓球到底有多强,如今没了“扫地僧”全军覆没|刘国梁|张继科|乒乓球_新浪网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乒乓球到底有多强,如今没了“扫地僧”全军覆没
日本人眼中的中国乒乓球到底有多强,如今没了“扫地僧”全军覆没
在日本,因为中国乒乓球选手的超强能力,日本人给中国乒乓球选手起了很多有趣的绰号,例如邓亚萍叫“最强女帝”,张怡宁叫“无敌大魔王”“最强女王”,张继科叫“帝国猛虎”,“扫地僧”,这一武侠里的超品级,给了刘国梁,在金庸小说中,扫地僧的形象不仅是自己武功超神,独步天下,更重要的是能帮助别人超凡入圣,却自己一直不显山漏水,仔细想想,这似乎就是刘国梁在中国地位的准确定义。2017年乒乓球白金公开赛,也是最后一站“德国公开赛”,中国乒乓球遭遇重创,男兵几乎派出了全部主力,但竟然全军覆没就是这次的全军覆没,也被日媒戏称:刘国梁真成了扫地僧了!虽不情愿,但似乎也是事实。男兵主力们像丢了魂一样,大失所望,张继科首轮竟然就被葡萄牙选手淘汰(葡萄牙选手都吃惊不已),另外三人也好不到哪儿去,许昕被韩国选手打了个0比4,林高远被德国老将波尔淘汰,唯独进入四强的樊振东,在半决赛也输给了德国名将奥恰洛夫。临场指挥没了刘国梁,不仅缺少信念,更是没有了临场应变的能力和办法,尤其是遇到逆境,几乎没有改变战局的能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不可思议:日本人居然这样评价我们中国运动员
我的图书馆
不可思议:日本人居然这样评价我们中国运动员
&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的里约奥运会虽说槽点不少但是却诞生了很多老公和网红特别是这些天席卷各大媒体的体育界泥石流(表情包)让本次奥运中国选手的画风变得蜜汁魔性了起来然而在段子手们对着洪荒之力做文章时在迷妹们对着宁泽涛的肌肉流口水时在网友因为孙杨而打抱不平时日本人的“魔爪”已经伸向了我们的奥运健儿他们竟然这样评价我们的运动员!首先是“世界比赛不如自家比赛有难度”的中国乒乓球队在日本被“封神”已经好久了好多球员都有自己的“封号”比如▼王皓日本封号:帝国至宝必杀技:输了球,却赢了世界人物特点:胖了依旧帅,十八个世界冠军霸气指数:★★★★▼战力满点的“六边形战士”马龙日本封号:帝国破坏龙必杀技:正手反手全都牛人物特点:传说中的“六边形战士”霸气指数:★★★★★▼张继科日本封号:帝国绝凶虎必杀技:和福原爱要小饼干人物特点:帅就一个字,不说第二次霸气指数:★★★★★▼还有在10日的比赛中以4比0大比分战胜瓷娃娃福原爱的李晓霞日本网友的评价简直了……几乎是个男子……爱酱不哭!咱们发型赢了!(???)爱酱,在普通人类中夺冠吧!(……)日本人眼中中国乒乓球女队的画风…要说和瓷娃娃交战的第一代“大魔王”张怡宁那更是给日本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怡宁日本封号:最强女王必杀技:我真的让她了!人物特点:无敌是多么寂寞……霸气指数:★★★★★快来看看日本人是如何解说大魔王张怡宁打哭萌神福原爱的?(小编已笑哭……)再来看看这次圈粉无数的中国游泳队不知是不是因为游泳队出了小傅这个网红这次泳队整体圈粉实力见长(都圈国外去了……)▼来自微博网友的仿日风P图宁泽涛必杀技:撩妹人物特点:鲜肉、帅气、很多人的老公霸气指数:★★★★此前在推特上老外们掀起的“求嫁”旋风就不提了日本迷妹对宁泽涛的热情也毫不逊色排队吧亲……▼来自微博网友的仿日风P图傅园慧必杀技:表情包、洪荒之力人物特点:新晋网红、刚知道自己有多火霸气指数:★★★★这个奇女子在日推上已经火了除了“洪荒之力”“体育界的泥石流”这个词也被日媒广传以下是日本网友的评论傅园慧确实很可爱...还有意思。不愧人气啊。听说她的(中国)微博的粉丝短短2天竟涨了200万,太厉害了!感觉她非常满意的样子,这样的话日本选手是无法战胜她的...傅园慧得了第三名居然自己不知道,太可爱了!▼来自微博网友的仿日风P图孙杨 ̄へ ̄必杀技:抽泣、肌肉、速度人物特点:1500米之王霸气指数:★★★★★此次里约奥运孙杨受到了不小的争议而日本nhk电视台对于孙杨200米自由泳摘金是这么评价的:“抹了之前未能夺金的遗憾,他的夺金是整个亚洲的骄傲,是在鼓舞其他亚洲的健儿们说,这个项目,我们是可以站到顶端的。”其实我们的很多运动员在日本同样受欢迎因为奥运精神没有国界!  来源:818出国网综合东京新青年、这才是日本等转载请注明来源:818出国网微信公众号(chuguo818)  编辑:金颖
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乒乓球到底有多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