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滑板车哪种好那么多,为什么明星却偏爱它

导购:今天同时开团的还有德国Puky平衡车和Bobby Car。大家购买不同品牌产品的时候,请一定分开下单。不同产品由各自的品牌方从不同仓库发货,分开下单可以单独上传每一个物流单号,方便跟踪查询。
米高国内总代跟我说,2018年起,他们将收紧团购政策,以后不会随便开团。米高对价格的控制会越来越紧,不会轻易降价。所以,我赶紧抢在控价新政策实施之前争取了最后一次返团!因为是最后一次,所以我把大家喜欢的几个米高产品都加入团购了。
米高的新款Deluxe德陆诗系列和后台一直呼声很高的micro trike轻便手推车,是第一次团,也将是最后一次团...当然也有经典款的mini三合一和sprite两轮滑板车。以前团过的经典款maxi已停产,买不到了。
大家知道,我一向是劝大家不要囤货的,有返团的我都会提前告诉大家。不过这一次,我是真心劝大家计划买米高滑板车和推车的话,就赶紧囤货吧!以后可能难以有这样的优惠了。
先介绍一下米高的轻便手推车micro trike。
今年去广州长隆玩的时候,看到不少家长推着这个推车,那就一个羡慕!虽然悠悠用的伞车也是超轻便型,不过和米高这款推车比起来还是显得太不方便了!伞车上下台阶和巴士的时候仍然需要两个人帮忙抬着,而米高这款,车身仅重2.2公斤,简直就和拿着一把伞一样轻松!力气再小的妈妈也可以一个人轻松搞定。
展开剩余90%
手推杆可伸缩,收起来后甚至小到能背在背上!
因为体积小,不占地,逛室内商店也毫无压力,各个角落缝隙都能进出自如。
放在车里还不占位置。
这次参团的有白色和黑色两款。
手推车团购价
白色:原价699,团购价594
黑色:原价729,团购价619
为什么要团米高滑板车?
瑞士品牌米高micro是公认的滑板车界的劳斯莱斯,世界上最好的滑板车。如果你打算给宝贝入手一辆滑板车,那米高一定是首首选~
米高滑板车已在全世界80多个国家,15000个零售店面销售,受到世界各地朋友们的欢迎,并始终保持滑板车领域的最高销量。世界各地的滑板车爱好者纷纷成立协会,创造了如今的自由滑板运动和极限滑板运动。
米高能获得这么多人的青睐,不仅是瑞士国民品牌,而且风靡全球,主要是因为品质上乘,做工一流,拥有多项专利技术,设计和品质都无法被复制。
独有的倾斜转弯转完系统,原创专利技术
说实话,市面上的滑板车从几十到几千的都有,很容易让人挑花眼。但我始终相信,好的品牌好的产品从设计到成品,绝对是一分价钱一分货。这个上次买过德国bobby car的妈妈们一定深有体会,国内几十块的扭扭车是没法跟bobby car比拟的。
2015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曾发布关于儿童滑板车的消费预警。现在国内市场上滑板车的品质参差不齐,山寨泛滥,安全问题重重。像滑板车、平衡车、轮滑鞋这种特别强调安全性的产品,真的不能上个某宝随便买个便宜的,对孩子造成伤害就因小失大了。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定要选择米高滑板车的原因。
去年回国的时候,悠悠外婆也曾贪便宜给悠悠买过一辆便宜的滑板车,两百块不到,滑起来颠颠簸簸,稳定性差,噪音大,而且踏板的摩擦系数不够,会打滑,害悠悠摔了好几跤。回到德国后,我果断给悠悠买了德国妈妈中口碑最好的米高滑板车。拿到手后,我瞬间就明白了,果然贵有贵的道理!那质感!那设计!那用料!那外观!甩了我妈买的那辆好几十条街啊!
连悠悠收到米高滑板车后,反应都和以前大不同:她骑的时候明显更大胆,腿蹬得更用力,速度更快,也比以前更爱骑了!虽然孩子不会表达为什么,但我可以看出,米高滑板车的平稳性、轮子的光滑性(还有静音设计)、踏板的摩擦设计、安全系数以及漂亮的外观,是孩子偏爱它的最大原因。
瑞士micro米高滑板车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过各种大奖,拿奖拿到手软!包括2012纽伦堡玩具展览会顶级玩具奖、国际玩具展览会Toy Fair Awards 2009、iF国际设计大奖等等。
踏板设计适合单脚站立,训练平衡能力
米高是全世界明星的最爱!
它的高品质得到了国内外超多明星名流的信赖。我随便贴几张街拍哦!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的女儿,米高maxi款。
英国乔治小王子骑的mini蓝色款,咱们今天也有团!
贝克汉姆的千金小七也是滑的mini,只有米高滑板车能让她下地!咱们今天有团哦!
李小璐家宝贝用的也是mini小款
阿汤哥家的闺女~maxi款
悠悠小妞用的也是maxi,她最喜欢紫色~
金刚狼和闺女~还是maxi
金刚狼全家都是米高粉!
王诗龄用的也是maxi!
新款德陆诗系列与经典款的区别?
“终于所有人都能一眼分辨出米高与山寨产品了。”这个感受首先来自把手在观感上的提升。新的Deluxe系列T型杆,均采用了烤漆的磨砂质感,配合白色设计的米高字样,远远的就能把它从人群中认出来。
另一个外观上的重大变化,是Deluxe系列的踏板,上面同样印上了Micro的3D logo。不过这可不只是为了显摆和好看,微微凸起的品牌logo,还起到了防滑作用,更加保证宝宝安全的作用。
承重提升意味着米高可以跟随宝宝成长的脚步,多陪伴一段时间。Deluxe系列承重上限提高了很多,Mini, 3合1的承重从原来的20公斤,提升到30公斤。而Maxi的承重更是从50公斤提高到了70公斤,这下不光是孩子、妈妈、连不少爸爸都可以一起驾驭Maxi了。
熟悉米高的大家都知道,米高新款deluxe系列是所有正规渠道都不允许打折促销的,但是我知道有不少妈妈们想给孩子买最新的delxue系列,所以,在纠结了很久之后,还是决定把delxue加了进来,悠悠妈争取到的团购优惠是赠送价值299元的米高正版头盔。
头盔花色不全,只能随机送,购买mini默认发S码,购买maxi默认发M码。如特殊需求可注明性别和尺码,悠悠妈会尽量和总代沟通满足大家的需求。
上面四个颜色外加一个红色条纹的海盗色
产品1:米高mini deluxe,额外免费赠送价值299元的米高正版头盔
颜色:杏黄色
团购优惠:799元包邮
Mini系列最重要的改变是,终于换了伸缩T型杆!可从49厘米伸到69厘米,承重35公斤,与经典款相比,50%的承重量上升可以大幅度地延长mini系列的使用周期。
产品2:米高mini deluxe三合一,额外免费赠送价值299元的米高正版头盔
颜色:杏黄色
团购优惠:924元包邮
和Mini一样,3合1的最重大变化也是终于换了伸缩杆!再加上承重量变化,3in1的使用年龄范围有了大幅扩张。
三合一座椅和原来比没有变化,是流线型的设计,角度非常棒。而且有超柔软的EVA软垫,宝宝坐久了屁屁也不会不舒服,可以尽情地玩儿。把手上还有一层环保橡胶,宝宝手扶的时候很舒服,防滑的设计也让宝宝更安全。
产品3:米高maxi deluxe,额外免费赠送价值299元的米高正版头盔
颜色:蓝色
适合年龄:3岁+(要视身高而定)
团购优惠:1299元包邮
除了Deluxe标准的变化外,Maxi看上去没有什么大改动,但是最重要的改动外观上看不出来,是承重从50公斤变成70公斤,一下子可以把很多成年人都纳入这个范围内。虽然深度爱好者可以用米高的成人系列滑板车,但临时抢一下小朋友的Maxi代步一下也挺好的。
再说,经典款Maxi已停产,现在想买也买不到了。
Maxi与Mini最大的不同是车把高度可以从69cm一直调节到92cm,承重70公斤。米高官方推荐年龄是5岁+,但是悠悠妈觉得完全没必要定5岁+!它的T把最低高度只比Mini多了2厘米(Mini是67厘米),事实上,两岁孩子骑起来也完全没有问题。
我是在悠悠两岁半(身高88厘米,她已经算偏矮的了...)的时候就直接买了Maxi,因为我们家已经有了bobby car和平衡车,不需要三合一的座椅,所以我就跳过了Mini,买了车把高度可以调节,承重更大,能玩更久的Maxi。
悠悠是每天平衡车和滑板车轮换着骑着去上幼儿园。
Maxi稳定性不是一般的高,滑行和重心转向都非常流畅!踏板含玻璃纤维,既坚固又有弹性,摩擦性好,绝对不会打滑!后轮是连排双轮设计,更加提高了稳定性和刹车时的安全性。
后轮刹车里面还有一个特质钢片,可以防止发热。PU轮是进口的,真的是深得我心!它不仅防滑耐磨,而且高弹静音。我在陪悠悠玩的时候忍不住玩过几次,真的非常好滑,静音效果也特别好。单凭这一点,一些国内品牌跟米高就没法比。
陈奕迅也被拍到骑着maxi上街呢!这款也可以作为大人学习滑板车的入门款。
Deluxe新款介绍完毕,下面是两款以前团过的mini三合一经典款和Sprite两轮滑板车。
产品4:米高mini,额外免费赠送三合一座椅(价值199元)
颜色:蓝色、粉色(乔治王子、小七同款)
团购优惠:599元包邮
米高mini滑板车,送三合一座椅(含o型把手),妈妈们相当于用买mini的价钱买了米高三合一,超级划算!原本mini只有一个T型把手,适合2~5岁的宝宝,但是有了三合一座椅之后,1岁多的小宝宝们也可以坐着骑了。
座椅有两档高度可以调节,20-28厘米,这点非常重要!妈妈们可以根据宝宝生长情况来自行调节。座椅承重20kg。O把高度50厘米,T把高度67厘米,均不能调节高度。车身最大承重是25kg。
悠悠妈赠送的三合一座椅是流线型的设计,角度非常棒。而且有超柔软的EVA软垫,宝宝坐久了屁屁也不会不舒服,可以尽情地玩儿。把手上还有一层环保橡胶,宝宝手扶的时候很舒服,防滑的设计也让宝宝更安全。
Mini大促的时候价格最低也要599,咱们团购送价值199元的座椅,相当于用买mini的钱,买了米高三合一啊!
产品5:米高Sprite两轮滑板车
颜色:六种颜色可选
适合年龄:3岁+(视能力而定)
团购优惠:729元全国包邮,原价859元
Sprite两轮滑板车全铝车身,带脚撑、轻巧而又结实,灵活的折叠装置,方便携带,高度可调节,承重100公斤,孩子和大人都可以骑!不用担心超重。
Sprite车把高度最低为63厘米,甚至比mini的固定高度车把还低!所以不用担心孩子的身高不够,只要技术和平衡感到位了就可以骑这款两轮的。如果你家孩子玩前面介绍的三轮滑板车已经玩得飞起来了,三轮对TA来说已经是小菜一碟so easy,不够有挑战性,那就是时候给TA来一辆两轮的,继续提升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做个运动达人,大脑发育也会跟着一起被激发!
德国亚马逊上面每个给孩子买过的人都超级满意!
上面这个买家标题就用了“史上最好的滑板车”,说已经买了米高家的3辆滑板车了,第一辆已经用了8年,轮子磨平了可以更换,不用买新的车,省钱啦。而且换了轮子后还是和以前一样好用。悠悠妈在这里提一句,米高的所有配件都是可以更换的,一般正常使用的话,轮子寿命是6年。过了保修期之后的正常磨损,大家去旗舰店购买原版配件即可。
这位买家标题unkaputtbar,意思就是“indestructible”,怎么用都坏不了。第一辆给三岁女儿买的,已用4年之久,旅行时还带到意大利和法国去滑,仍像刚买的第一天一样好用!现在又给二宝买了一辆。对Sprite超级满意。
这位买家也说给儿子用了4年了,放在院子里风吹雨淋,还在台阶上跳着滑,不管怎么虐待它,可还是一直好好的,好好的,怎么用都不坏!绝对推荐!
关于适合年龄,到底如何选择?
米高官方推荐的适用年龄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选择的唯一依据!实际选择中,还请家长根据自己宝宝的体型和运动能力灵活调整。
对于滑板车运动来说,每个孩子的情况可能相差巨大。我见过基础好、有运动天赋的娃,一岁半就骑得很溜了,如果不是亲眼见到,我真的不敢相信!也有三岁半还不会骑,或者压根不敢骑的——一方面和孩子天生的基因有关,另一方面也和后天的运动量、大人对运动的重视有关。
因此,根据我写过的科普文《国外孩子在室外都玩什么车?0-6岁童车进阶指南》,悠悠妈的建议是,给孩子买车,最好是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打好基础,逐步过渡到后面更难的车型是水到渠成的事。不要想着一步登天,一下子就跳过简单车型,买下一个阶段的车。这样做的后果可能是,难度太大,孩子根本不会骑,还对这项运动丧失了兴趣。
哪类人适合买mini:如果你为了省钱,或者预算有限,没买滑步车,也不打算买平衡车,那你适合买mini,至少让娃有个坐着骑的工具啊!
哪类人适合买maxi:如果你滑步车、平衡车都有,或者正打算买,那就完全不需要mini了,直接买maxi,车把高度可调(身高88厘米以上的孩子都可以玩),可以用的时间更长,大人也可以骑,不用担心超重。大人想学滑板车的话,也可以先从maxi开始练哦!
哪类人适合买sprite:不建议孩子直接骑两轮的,容易摔跤!请确保孩子已经具备骑三轮滑板车的丰富经验和能力,再进阶到两轮的!两轮滑板车德国专家的建议是最早3岁开始,但很多孩子要到4岁、5岁才能熟练掌握。要看自家孩子的运动能力发展到什么程度啦。
最后,为了宝宝们的安全,悠悠妈还是要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这些事项:
怎么样?心动不如行动吧!赶快参团,机会不容错过!
注意:今天同时开团的还有德国Puky平衡车和Bobby Car。请同时购买不同品牌产品的亲,分开下单,不同品牌方从不同仓库发货,方便物流查询,谢谢!
团品1:瑞士micro trike 超轻便手推车
颜色选项:白色、黑色
白色:原价699,团购价594全国包邮(港澳台不发货)
黑色:原价729,团购价619全国包邮(港澳台不发货)
团品2:瑞士micro mini deluxe 儿童滑板车
颜色选项:杏黄色
团购价格:799元 全国包邮(港澳台不发货)
团品3:瑞士micro mini deluxe 三合一儿童滑板车
颜色选项:杏黄色
团购价格:924元 全国包邮(港澳台不发货)
团品4:瑞士micro maxi deluxe 儿童滑板车
颜色选项:深蓝色
团购价格:1299元 全国包邮(港澳台不发货)
团品5:瑞士micro mini 儿童滑板车
赠品:价值199元的三合一座椅
颜色选项:粉色、蓝色
团购价格:599元 全国包邮(港澳台不发货)
团品6:瑞士micro sprite 儿童两轮滑板车
颜色选项:六色,请进微店查看详情
团购价格:原价859元,团价仅需729元全国包邮(港澳台不发货)
产地:中国
产品规格:请进入微店查看每个滑板车型号的具体规格,
下单时请勿忘记选择颜色(即商品型号)!
退换货政策:7天质量问题免费退换货;非质量问题7天内在原包装良好的情况下可无理由退货,买家承担来回运费。
团购时间:现在即刻开始
数量:每款各100个
快递物流:从上海发出,快递发中通
发票:已是最低价格,均不含税点,此次无法开发票,望谅解!
品牌售后服务:瑞士米高是两年质保,全球终身维修。妈妈们在收到滑板车后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直接拨打售后电话:,一定会得到有效的解决。当然也可以联系咱们的客服哦。
客服咨询:如果收到货品发现有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客服,客服一定会帮忙解决的。请加客服微信号:LJ
ID: yoyomadeguo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明星偏爱吸毒背后的真问题
[摘要]“明星更爱吸毒”,以及“明星吸毒的社会危害性更大”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伪问题。滥用媒体暴力,以及集体粗暴歧视吸毒明星艺人才是真正的问题。作者:唐映红,高校心理学教师,自由撰稿人,从事心理学科普写作。 大约三个月前,世界禁毒日前夕,大陆著名编剧宁财神因涉嫌吸食毒品被群众举报,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公寓内被警方查获。从世界禁毒日迄今不到三个月内,陆续有大陆演员张默、何盛东、高虎,以及香港演员张耀扬,台湾演员柯震东等因吸食毒品遭群众举报而被警方查获。再加上在3月中旬因吸毒被查获的大陆歌手李代沫;6月13日因吸毒在警方例检中被查获的大陆著名导演张元,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两岸三地已经有至少8名演艺界明星因为吸毒而在北京身陷囹圄。
电影《门徒》剧照一时间,“明星吸毒”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热点,特别是8月12日、8月16日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高虎和柯震东分别因吸毒而被查获。因此,媒体和舆论热衷于讨论:为什么明星更爱吸毒?并认为明星吸毒败坏了社会风气,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资料图:今年上半年,有多位演艺明星因吸毒而身陷囹圄,网友因此恶搞的“海报”。例如,8月13日,北京市演出行业协会与北京42家经纪机构和表演团体签订了《北京市演艺界禁毒承诺书》,承诺不录用、不组织涉毒艺人参加演艺活动,净化演艺界队伍。这出闹剧的逻辑就是基于明星吸毒的社会危害性高于常人,认为明星艺人吸毒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可是,明星是否就真的比其他职业、身份的人群更爱吸毒?明星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我们不妨根据一些相关的数据和分析来做一些梳理,厘清其中似是而非的偏见和误解。【一、明星群体并不比其他群体更爱吸毒】如果认为明星比其他群体更爱吸毒,可以通过比较被查获的吸毒明星数占被查获的总吸毒人数的比例,是否明显高于明星在人群的比例来判断。根据8月14日官媒披露的数字,北京上半年查获吸毒人员3600余名,其中8位明星涉毒,占比大概千分之2.5。根据这个数据,明星群体并不是一个明显对毒品有偏爱的群体。尽管官媒披露的数字并没有显示出明星群体对毒品有更明显的偏好,但可以查询到涉及明星吸毒的新闻报道,却有着与千分之2.5严重不相称的报道比率。通过百度检索,用新闻全文的方式,关键词“明星”、“吸毒”可查询到的新闻报道有857,000篇,比“教师”、“医生”、“公务员”、“官员”这四个身份类别可查询到的新闻报道总数要高200倍以上。如果认为“教师”、“医生”、“公务员”、“官员”这四类身份的人群面对毒品洁身自好所以导致新闻报道篇幅极少,那么吸毒人群中,“社会闲杂人员”应当比例不小。但如果检索“社会闲杂人员”、“吸毒”,可查询到的新闻报道只有14篇,只相当于“明星”、“吸毒”的十万分之1.6左右。表1:根据百度新闻全文检索可查询到的新闻篇数尽管从经验和常识来判断,社会闲杂人员的吸毒比例理应不低,就算与明星群体相当,但明星吸毒的报道量却是社会闲杂人员吸毒的近10万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道理其实很简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明星是媒体和舆论的“宠儿”,无论这个群体有任何八卦,都必然是舆论的焦点。像几个月前,文章和姚笛的婚外情成为了全国人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而实际上每天全国发生着的婚外情故事恐怕要数以十万计。没有人在乎,也没有人会关注那些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我们也不难理解,北京市上半年查获的3,600名吸毒人员中,人们几乎百分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其中的8位明星身上;而剩下的3,591人基本上没有人会挂怀。正是因为明星们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所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明星吸毒就成为人们最容易感知和记忆的显著性事件,这和明星的婚外恋的情形是一样的。相对而言,社会闲杂人员张二小吸毒,除了他的家人和小伙伴,估计连隔壁邻居也没兴趣关注。同时,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以及不断重复的曝光,人们就很容易在社会认知中将吸毒与明星联系起来,只要一提到“吸毒”,最自然、最快捷的反应就是“明星”。所以,媒体也好,读者也好,严重高估明星群体吸毒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就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偏见。因此,也不难预测,如果在菜市场随机访问一位卖菜的大妈,问她知道有谁在吸毒(而不是有哪位明星在吸毒),受访者最可能回答出来的估计是“宁财神”或“柯震东”。【二、明星吸毒的社会危害性根源不在明星】不仅明星群体的吸毒现象被严重高估和夸大了,明星吸毒的社会危害性也经不起推敲。稍微检索一下3月份以来因吸毒被北京警方查获的8位男明星,除了他们都来自演艺界以外,他们的案情还另有一些共同点。其中之一是被查获的地点,除了张元是在车站遇到警察临检时被查获外,其余7位明星被查获地点都是在私人寓所或酒店房间内。也就是说,吸毒本身是属于很隐私的事情,如果不是“群众举报”,除了吸毒的当事人,社会民众根本就不可能知晓明星的吸食毒品行为。如果人们压根儿不知道明星的吸毒行为,就谈不上什么“社会危害性”。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吸食毒品依据现行的法律肯定是违法犯罪行为,但它也不同于抢劫、伤害之类的犯罪。吸食毒品更像是性交易、赌博一类属于无受害人的犯罪行为,社会危害性相比于侵权类犯罪相当地低。如果说,吸毒有危害性,那也充其量是危害当事人自己,而不必然也往往不会对其他人造成伤害。特别是明星群体,虽然明星吸毒总是新闻报道的“热点”,年年都会看到,中外皆然;但是几乎看不到明星因为吸毒而带来其他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如侵害他人的报道。与明星群体不同,社会闲杂人员及类似的边缘人群,吸毒往往伴随着其他的反社会行为,如抢劫、盗窃和伤害他人。但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揭示,与其说他们的反社会行为是因为吸毒而引起的,毋宁说吸毒和其他反社会行为都是他们行为失控的结果。因此,不是吸毒带来行为失控,而是行为失控导致滥用毒品。所以,国外在帮助吸毒人员戒毒时,除了设法戒除其毒瘾外,还积极地进行心理干预,其中重点就在帮助他们重新适应社会,培养积极自尊。当然,基于明星的知名度和受关注度,他们的行为问题会带来不好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对他们的粉丝群体。一旦他们的粉丝知道追崇的偶像明星在吸毒,对青少年粉丝来说肯定会带来不良的示范。换言之,明星吸毒带来的社会危害性,更可能反映在传播后的示范效应上。但是,明星自己不会去主动传播吸毒行为的讯息,热衷于传播的是媒体。例如,香港媒体著名的狗仔队,他们挖掘到明星吸毒就会当作炒作的噱头。但北京查获的这些明星们,却无一是媒体自己挖掘出来的,而是由警方提供讯息。(资料图:CCTV在黄金时间报道宁财神吸食毒品的聆讯口供。)像宁财神吸毒被查获后,警方和全国最大的公共电视台合作,将宁财神的临讯口供在黄金时间直接传播出来。这样公开、主动和黄金时间的播出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无论怎么衡量,都远远大于宁财神在私下隐秘的吸食毒品行为。如果说,香港因狗仔队闻名的私人媒体常常因追逐噱头而罔顾社会良知,往往成为扩大和传播明星不良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的助推器。那么,执法机关和国有电视台挟公权来主动将明星的不良行为爆料炒作,以扩大和传播其不良行为,就实在令人费解。至于吸食毒品是否对当事人有害,则要区分对待。有些毒品,如海洛因、可卡因会对大脑的神经系统造成明显的损害,并进而损害吸食者的正常社会生活,因此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立法对贩卖和吸食此类硬性毒品的行为予以严惩。但像大麻、冰毒这样的成瘾性和危害性较低的软性毒品,是否有必要严加禁止则存在争议。起码从科学的角度,大麻的成瘾危害性并不比香烟和烈酒更大。像美国这样对硬性毒品倾向于严剿的国家,继科罗拉多州和华盛顿州几年前立法使制造、贩卖和吸食大麻合法化后,现在美国社会正推动在全国立法使大麻合法化的讨论。2013年,美国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的调查数据显示,58%的美国人认为大麻应该合法化。事实上,近几年曝光的明星吸毒全部都是吸食软性毒品,而无一例是吸食硬性毒品。在立法颁行吸食大麻合法化之前,吸食大麻作为违法犯罪行为,政府部门严格执法无可厚非,依法惩处吸食大麻的明星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通过媒体和舆论对其口诛笔伐;以及公然组织演艺机构签署《北京市演艺界禁毒承诺书》,承诺不录用、不组织涉毒艺人参加演艺活动就是明显赤裸裸地歧视曾经吸毒的艺人,本质上属于集体违法行为,因此造成的社会危害性数以千倍计地超过明星的吸毒行为。既此,不难判断,“明星更爱吸毒”,以及“明星吸毒的社会危害性更大”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伪问题。滥用媒体暴力,以及集体粗暴歧视吸毒明星艺人才是真正的问题。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katrinache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明星偏爱吸毒背后的真问题
腾讯娱乐唐映红
[摘要]“明星更爱吸毒”,以及“明星吸毒的社会危害性更大”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伪问题。滥用媒体暴力,以及集体粗暴歧视吸毒明星艺人才是真正的问题。作者:唐映红,高校心理学教师,自由撰稿人,从事心理学科普写作。 大约三个月前,世界禁毒日前夕,大陆著名编剧宁财神因涉嫌吸食毒品被群众举报,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公寓内被警方查获。从世界禁毒日迄今不到三个月内,陆续有大陆演员张默、何盛东、高虎,以及香港演员张耀扬,台湾演员柯震东等因吸食毒品遭群众举报而被警方查获。再加上在3月中旬因吸毒被查获的大陆歌手李代沫;6月13日因吸毒在警方例检中被查获的大陆著名导演张元,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两岸三地已经有至少8名演艺界明星因为吸毒而在北京身陷囹圄。 转播到腾讯微博电影《门徒》剧照一时间,“明星吸毒”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热点,特别是8月12日、8月16日不到一周的时间里高虎和柯震东分别因吸毒而被查获。因此,媒体和舆论热衷于讨论:为什么明星更爱吸毒?并认为明星吸毒败坏了社会风气,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资料图:今年上半年,有多位演艺明星因吸毒而身陷囹圄,网友因此恶搞的“海报”。例如,8月13日,北京市演出行业协会与北京42家经纪机构和表演团体签订了《北京市演艺界禁毒承诺书》,承诺不录用、不组织涉毒艺人参加演艺活动,净化演艺界队伍。这出闹剧的逻辑就是基于明星吸毒的社会危害性高于常人,认为明星艺人吸毒会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可是,明星是否就真的比其他职业、身份的人群更爱吸毒?明星吸毒对社会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我们不妨根据一些相关的数据和分析来做一些梳理,厘清其中似是而非的偏见和误解。【一、明星群体并不比其他群体更爱吸毒】如果认为明星比其他群体更爱吸毒,可以通过比较被查获的吸毒明星数占被查获的总吸毒人数的比例,是否明显高于明星在人群的比例来判断。根据8月14日官媒披露的数字,北京上半年查获吸毒人员3600余名,其中8位明星涉毒,占比大概千分之2.5。根据这个数据,明星群体并不是一个明显对毒品有偏爱的群体。尽管官媒披露的数字并没有显示出明星群体对毒品有更明显的偏好,但可以查询到涉及明星吸毒的新闻报道,却有着与千分之2.5严重不相称的报道比率。通过百度检索,用新闻全文的方式,关键词“明星”、“吸毒”可查询到的新闻报道有857,000篇,比“教师”、“医生”、“公务员”、“官员”这四个身份类别可查询到的新闻报道总数要高200倍以上。如果认为“教师”、“医生”、“公务员”、“官员”这四类身份的人群面对毒品洁身自好所以导致新闻报道篇幅极少,那么吸毒人群中,“社会闲杂人员”应当比例不小。但如果检索“社会闲杂人员”、“吸毒”,可查询到的新闻报道只有14篇,只相当于“明星”、“吸毒”的十万分之1.6左右。表1:根据百度新闻全文检索可查询到的新闻篇数尽管从经验和常识来判断,社会闲杂人员的吸毒比例理应不低,就算与明星群体相当,但明星吸毒的报道量却是社会闲杂人员吸毒的近10万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道理其实很简单。从传播学的角度来说,明星是媒体和舆论的“宠儿”,无论这个群体有任何八卦,都必然是舆论的焦点。像几个月前,文章和姚笛的婚外情成为了全国人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而实际上每天全国发生着的婚外情故事恐怕要数以十万计。没有人在乎,也没有人会关注那些芸芸众生中的普通人。我们也不难理解,北京市上半年查获的3,600名吸毒人员中,人们几乎百分百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其中的8位明星身上;而剩下的3,591人基本上没有人会挂怀。正是因为明星们的一举一动都成为媒体和舆论关注的焦点,所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明星吸毒就成为人们最容易感知和记忆的显著性事件,这和明星的婚外恋的情形是一样的。相对而言,社会闲杂人员张二小吸毒,除了他的家人和小伙伴,估计连隔壁邻居也没兴趣关注。同时,媒体连篇累牍的报道以及不断重复的曝光,人们就很容易在社会认知中将吸毒与明星联系起来,只要一提到“吸毒”,最自然、最快捷的反应就是“明星”。所以,媒体也好,读者也好,严重高估明星群体吸毒的普遍性和严重性就成为一种无意识的偏见。因此,也不难预测,如果在菜市场随机访问一位卖菜的大妈,问她知道有谁在吸毒(而不是有哪位明星在吸毒),受访者最可能回答出来的估计是“宁财神”或“柯震东”。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责任编辑:黄金婷]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童滑板车哪个牌子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