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运动品牌喷了效果怎么样

户外如何加热食物不用火_运动养生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户外如何加热食物不用火
养生之道网导读:户外如何加热食物不用火?喜欢在户外探险或者野外活动的人做好安全与保暖措施外,吃饭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那么户外如何加热食物不用火呢?怎么取火生火呢?
户外如何加热食物不用火可以带一种自热餐具,能够在没有火的情况下就可将食物加热,甚至还可以在户外蒸出一份可口的羹。这款自热餐具共由外容器、内胆和加热片等部分组成,使用之前先把餐具容器打开,然后将加热片包装拆开放到外容器里,然后直接在加热片上浇上一定量的水,之后只需要等上几秒钟,加热片就开始自动发热,然后再将盛有食物的内胆放到加热片上盖上盖子,然后再根据不同的食物特性选择恰当的加热时间,一份热乎乎的食物就会呈现在你的面前。据悉,这种自热餐具主要的热源来自于这种配套使用的加热片。这种加热片遇到水之后会发生特殊的化学反应,并且通过自身的热量将加入的水加热,然后再通过蒸的原理将食物蒸熟。同时加热片的持续发热时间最高可达30分钟,不仅仅是,就连米饭和鸡蛋羹这种要求比较高的食物一样可以轻松搞定。简单的说,这种加热片的原理和市民日常使用的“贴”非常相似。户外烹饪如何自己生火如果没有带火和现代化的加热工具的话,可以自己生火取火加热食物的。1、火石取火法这种方法是人类最早的取火方法,这种方法的使用可能是受到制作石器时迸发出火花的现象的启发。我们可以找一块坚硬的石头,作“火石”,用小刀的背或小片钢铁向下敲击“火石”,使火花落到引物上。当引火物开始冒烟时,缓缓地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如果“火石”打不出火来,可另外寻找一块石头再试。当然并不是任何一块石头都能点燃引火物,石头击出的火花必须有一定的热量和持续时间才能点燃引火物。根据考古资料发现,用黄铁矿打击火燧石而产生的火花可以取火。火石的上面垫上易燃的火绒或是已烧焦的布料,打击便燃着。这里有一点需要注意:越是有棱角的石头打击火石效果越好,当一块硬石边缘太圆滑时,需要把它在大石上摔碎,这样就能现出尖锐的棱角。2、弓钻取火用强韧的树枝或竹片绑上鞋带、绳子或皮带,做成一个弓子。在弓上缠一根干燥的木棍,用它在一小块硬木上迅速地旋转。这样会钻出黑粉末,最后这些黑粉末冒烟而生出火花,点燃引火物。在平坦的木板上磨损玻璃片,也能生热发火。待剧烈磨擦发烫时,将引火物吹燃。3、藤条取火找一根干的树干,一头劈开,并用东西将裂缝撑开,塞上引火物,用一根长约两尺的藤条穿在引火物后面,双脚踩紧树干,迅速地左右抽动藤条,使之摩擦发热而将引火物点燃。还可用两块软质的火头或竹片用力相互摩擦取火,下面垫以棕榈树皮或叶底部的干燥物作引火物。4、钻木取火找到合适的木材做钻板,干燥的白杨、柳树等等会是不错的选择,因为它们的质地较软。再找到合适的树枝做钻头,相对较硬一些就可以,条件不像钻板一般苛刻。然后,把钻板边缘钻出倒“V”形的小槽,最后,在钻板下放入一个易燃的火绒或者枯树叶,然后双手用力钻动,直到钻出火来为止。户外用火注意事项大全1、在你进行活动之前知晓用火的限制。很多时候,景区或者徒步区域的管理人员都会给出一些用火方面的要求,特别是在容易引发火灾的季节更应该要多注意。在徒步的沿途,应该要多注意关于野外火灾和森林防火的指示张贴、标志等。注意的是,有些地区,在火灾多发季节的时候,对于火灾的控制会更加严格。对于徒步者来说,你是有责任去了解这些要求的。2、只收集一些掉落的树枝等材料,最好是从远离营地的地方收集。否则的话,经过一段时间后,营地的周围将会呈现一种很不自然的光秃秃的状态。千万不要砍伐活着的树木或者从长着的树木上掰掉树枝,甚至也不要从死掉的树木上去采树枝,因为会有很多野生动物会使用这些地方。3、不要使用太高太厚的火堆。大量的柴禾很少会完全燃烧,一般都会留下黑炭等篝火遗迹,从而影响生物的再循环。4、在允许升火的地方,应该使用已有的火塘。仅仅在紧急情况下,你才可以自己新建一个,如果条件许可的话,在用完之后也应该恢复原状。如果火塘原来就有,那么你在离开的时候也应该把它清理干净。5、火塘附近,应该把所有可能燃烧的材料都移开。最理想的情况下,你用来烧火的地方应该是不可燃的,例如泥土、石头、沙子等材料,(经常可以在河边找到这些材料)。持续的热量将会使本来的土壤变得很贫瘠,所以你应该注意选择你的用火地点。如果你是在紧急情况下生活用来救命的话,那么你没有考虑到土壤的继续利用还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不要太破坏自然景观。在这种时候,生火器和防水火柴就将是你有用的东西了。还可以使用火堆和替代火圈。你可以用工具,使用矿化土壤(沙子、浅色的贫瘠土壤)做一个15到20厘米高的圆形平台。用这个作为你生火的地方。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将这个平台建在一个平坦的岩石上。这主要是为了避免损害任何能够有植物生长的土壤。在你用完火之后,你可以很容易就将这个生火平台给推掉。有些人甚至将一些例如烤肉盘一样的东西带出去,作为移动的生火平台。6、带走留下的灰烬。挑拣出任何在火圈内可以找到的木炭,将它们压碎带走,并且播散在比较大的范围内。拆掉任何你建造的生活的东西,不要留下任何木块之类的东西。这个听起来可能很费事,但是这对于消除野外用火带来的长久影响来说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
03/2703/2703/2703/2703/2703/2703/1903/1903/1903/19
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
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
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
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04/13
养生之道网谷雨节气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谷雨节气养生、谷雨节气吃什么、谷雨节气饮食疗养、谷雨节气饮食禁忌等与谷雨有关的饮食养生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与谷雨节气有关的饮食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谷雨节气养生专题。...户外活动需要准备些什么装备,各个装备有什么用?
22256 浏览
户外活动需要准备些什么装备,各个装备有什么用?
对于喜欢户外运动的驴友们装备是必不可少的,常有朋友问我,在旅行中需要穿什么准备什么装备可以更好的保护自己。 而对很多新手朋友来说第一次参加户外运动往往不知道该准备那些装备,而在次旅行中,好的装备可能起到救命的作用,但是在选择装备的时候也需要 看你是那种旅行了,看你是去登山、徒步、露营……具体做什么带的东西不一样,不过一些基本装备还是一样的。好装备是生命保障。在这里我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来说明好的装备的重要性。
个人穿着方面
1、 冲锋衣裤(户外活动必备,防风、防水、透气、耐磨……)
2、 排汗内衣(户外运动后保持身体干燥)
3、 快干衣裤(夏天出行的必备,裤管、袖管最好是可以脱卸的)
4、 其他个人衣物(一次性内裤、汗衫T恤……)
1、 轻便运动休闲鞋(适合一般的郊游活动,或开车时穿)
2、 运动凉鞋(可当拖鞋穿,夏天徒步也可直接穿)
3、 排汗袜子(最好是COOLMAX料的,配合GORE—TEX鞋穿,可排脚汗,冬天可防冻伤)
4、 普通运动袜(棉的、穿着舒服就行)
帽子、手套、眼镜
1、 遮阳帽(圆边的、棒球帽式的、随便喜好,能挡太阳就行))
2、 薄手套(主要为了活动方便,比如可以拍照等用处)
3、 眼镜(运动型的更好一点,主要功能是遮阳,也可以用来摆酷)
个人装备用品
1、 大背包(短途露营或者长途旅行的必备,以背着舒适且能承重为佳,45-80L不等)
2、 小背包(短途旅行或长途备用,有一定的背负,15-30L不等)
3、 腰包或挎包(长途出行时放随身小东西用,最好是可放水壶的那种)
4、 摄影包(根据个人需要,斜挎的比较方便取用镜头)
1、 帐篷(普通露营的话,一般的防水抗风帐篷就可以了,长途远行的话建议带体积小的轻便的帐篷)
2、 帐篷地席(保护你的帐篷底面,免受磨损)
3、 防潮垫(普通的可以让你随时随地可以坐下躺下,冲气垫让你更舒服,)
4、 铝膜地席(携带轻巧方便,必要是时可以作为摄影的反光板)
1、 头灯(可以让你双手腾出来,很方便)
2、 手电(作为备用的照明,还是比较可行的)
3、 营地灯(在营地用或者在帐篷内用,效果很好)
4、 荧光棒(有一定的作用,就是不要乱扔,不环保)
5、 防风打火机(用处不小,应急时做照明不错)
6、 防水火柴(也是应急之用)
1、 炉头(让你在野外可以吃到热的东西,小资用品之一)
2、 气罐(配合炉头使用,注意携带安全)
3、 套锅(有灶台了,没锅可不行,烧饭、烧汤、煮面、煎蛋都靠它了)
4、 小钢杯(环保用品,喝什么都可以,早上还可作为洗漱杯)
5、 烧烤炉(自驾车活动可以携带的腐化用品)
1、 户外水壶(可以有效的防腐,颜色比较酷)
2、 军用水壶(带一个饭盒,这点比较实用)
3、 水袋(野外穿越时或自行车旅行时比较管用)
4、 净水器(比较专业,对生活质量有要求的人士用)
5、 净水药片(携带方便,净水效果一般,但可满足要求)
1、 手机(最常用的联系方式、信号最关键、在野外经常没用)
2、 对讲机(团队活动中很管用的装备,前后呼应,在一定范围内逛街也很实用)
3、 GPS(全球定位系统,专业的玩具,可以帮忙定位、定线路、防迷路)
4、 求生哨(携带方便,也可作为团队联系方法之一)
1、 洗漱包(用处不说了,井井有条而已)
2、 个人卫生(牙刷,肥皂,毛巾,牙膏,手纸,爽足粉,耳塞,防晒霜,唇膏,发热贴,指甲钳,净水器药品,个人药品,)
3、 背包雨罩(不仅可以防水,长途的话,是防尘的理想工具)
4、 背包捆扎带(可用于背包外挂物件的固定,必要时可连接做保护绳)
5、 地图(无论是长途还是短途,都用得着的工具)
6、 小快挂(方便在背包上随便挂取小物件、毛巾、帽子、垃圾袋等)
7、 指南针(野外辨别方向、或迷路后寻找方向的有用工具)
8、 军dao(觉得男人身上都应该带一把,小到削苹果,大到砍树,都可以用)
9、 户外手表(可以测海拔、气温、气压、带电子罗盘、记时和闹钟等功能)
10、 头巾(即可擦汗,又可做围脖摆酷、御寒)
11、 防水袋(保护你的衣物,用品不湿,方便背包内的整理)
12、 证件袋(贴身放重要的证件或钱财)
13、 小型望远镜(增加你的视力所及范围)
14 针线包(万一衣物坏了,缝缝补补总是要的)
15、 笔记本(记录你旅行的心情或帐务的需要)
16、 备用电池及充电器(很多东西用得到电池)
17、 充气枕(长途坐车或飞机时的理想伴侣)
18、 药品(感冒药、消炎药、防晒霜、好得快、黄连素、止血绷带、创可贴、维生素药片、眼药水、红花油……根据个人的不同需要携带)
19、 备用食品(压缩饼干、巧克力、牛肉干、葡萄干、能量棒……)
上面的装备知识装备的比较全面,大家注意并不是所有的都需要买齐,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旅行路途和计划来结合给大家总结的各种装备的作用来购买,有些装备该精简的就得精简,但是并不是舍弃,一定要注意了,最后祝各位打算旅行的驴友们有一个快乐的旅行。当我们有一段时间用不着登山杖,要将它收起来的时后,最好可以将登山杖分开来存放,将开口处朝向下方直立,可以让里面的水分慢慢的流出来。
  在保养登山杖的时候,可以使用非常少量的除锈剂[例:WD40]处理表面的磨锈情况,但是在使用之前,一定要把表面的所有油脂清除干净,才不会影响到登山杖的调整锁定功能。另外也可以用很细的磨砂纸来清除表面的磨锈,保持登山杖的锁定功能不受影响。[虽然这样可能会磨掉登山杖上面的指示刻度]
  利用旋转锁定的登山杖可能会因为支杆磨锈的粉末掉落,阻塞住锁定用的索环而影响到锁定的作用,因此在保养时必须清除索环内的锈屑,特别是将它们组合起来使用之前,一定要确定里面是非常干净,不含有任何锈屑和油脂。
  登山杖偶尔会发生一些小问题,不过都是很容易就可以排除的,轻轻的拍打锁定的部位,或者将登山杖弄湿,就可以减少一些摩擦力,然后就可以顺利将登山杖旋开。
  旋转锁定的登山杖常会发生一个问题,就是支杆内的索环会跟着支杆旋转而不能锁定,会发生这类故障的原因大都是索环太脏了,只要把支杆拆开,然后将索环彻底清洁之后再装回去就可以解决问题,如果还不能锁定,把支杆拆开之后,将较细的支杆转一些进入索环之内把索环撑开一些,然后在直接塞进较粗的支杆内,调整到想要的长度之后再锁紧就好了。
  三节调整式的登山杖最强韧的状态是在于三节支杆长度相当的情况之下,因此在使用时不要只延伸其中一节支杆而不用另外一节支杆,或者超过支杆的警戒刻度,这样会造成登山杖容易弯曲变形而无法使用!最好的使用方法是将另外两节可延伸的支杆调整成相同的长度,这样可以确保登山杖的支撑强度,也能增加登山杖的使用寿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答,户外就用“户外助手”!户外就用“户外助手”!潮流潮流百家号最近,朋友圈、各微信群被一段“中国高空极限运动第一人吴永宁,坠亡一幕”刷了屏。对于吴永宁的失手,惋惜的同时也伴随着指责:“No Zuo,No Die”。但事实是:吴永宁坠亡的背后隐藏着数以亿计的各类推手,有“网络直播”、有“监管不力”、有“观众捧场”……而你,可能也在其中!其实真正热爱户外运动的人,根本不会去在意或考究这项运动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好处,因为这是喜欢的事情,是让自己觉得享受的事情。在户外极限运动领域,有一种说法,一个能够完成尾崎八项极限挑战的人,就会得到涅盘。这八项挑战,只能说是困难到没谁了的程度。这在改编自1991年的动作片《惊爆点》的电影——《极盗者》中早有描述。比如:从某个雪山上滑下来;从天下直接跳进地底的坑洞里;在好几百米的大浪上冲浪;徒手攀岩世界最高的瀑布,爬上以后再直接跳下来,反正都是作死的项目。该片的故事与老版如出一辙,一个源于自由梦想和挑战的动机,首尾呼应的大潮,主人公博迪的梦想就是找到最大的浪,站在那浪尖上,场面惊心动魄,但正是以上这些觉醒场景,让观者对户外运动产生了极大的探究心理:我们应该从生活的格子里走出去,跟大自然接触,看大自然创造的风景,呼吸大自然给予的空气,行走在土地上,畅游于大海中,攀爬在山岩间……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在这些户外运动中,深切地感受那份运动的魅力,探索生命的意义呢?毕竟,户外运动是具有挑战性和探险性的,也就是意味着在进行户外运动的时候是可能会遇到不可预测的危险。在这些大自然赋予你的挑战面前,你是选择沉着应对,还是软弱投降?答案就在“户外助手”APP!提供包括地图查看,活动约伴,装备购买,互动社区,轨迹记录,山野导航,线路规划,位置共享,紧急呼救等在内的几十种功能。300万精华轨迹你能在官方轨迹库里搜索到中国任意目的地的优质轨迹;户外地图拥有谷歌卫星图、等高线图等5种户外专业地图,支持8种地图数据的叠加,支持离线地图的下载;轨迹路网山野户外区域显示所有前人走过的路,弥补了普通地图类APP在这一方面的不足;约伴平台实名认证的专业领队引领安全户外旅程,提供免费保险;装备商城精品好货,资深户外玩家亲测,低价优选,福利不停;互动社区在这里饱览老驴分享户外心得,在这里与同城驴友约伴出行;轨迹记录精确记录历史走过的路,支持多媒体标注点添加,让每一次户外出行都安全返程;组队功能在有网络的时候查看队友位置,语音、文字聊天;在无网络情况下外接手麦,亦可发送及查看位置。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潮流潮流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平淡是真,喜欢我的话就关注我吧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关于户外活动轨迹使用的一点体会(转)
最近依靠轨迹独自走了两次梧桐山溯溪线路,老虎涧和桃花源。分享下自己的实践心得。
决定独自去了,所以在网上找了些轨迹,kml格式的,导入oruxmaps软件,同时使用oruxmaps软件制作了梧桐山的离线地图。途中开始都是沿着轨迹走,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偏离了轨迹,走上了陌生的路线。以下是我的一些浅薄经验,希望给想我这样的新手提供一些帮助。
1.轨迹(修正过漂移的)只能表明曾经有人沿着这条线路走过,仅此而已。轨迹不能充分体现路线中的难点,最好配合等高线和卫星地图使用达到最佳效果。轨迹不能体现徒步者的装备(是否曾使用技术装备)、体能情况、徒步者人数,徒步者的身高(有些时候身高比体能有优势),所以别人能走的线路,你未必能通过。
2.&最好使用较新的轨迹。因为是走山野,因为种种原因,一些路线不可避免的会发生一些变化。最常见的就是一些当时开出来的路被杂草,树藤重新覆盖。kml轨迹文件就是文本文件,里面一般都会有轨迹的制作时间。
3.&熟知轨迹的每个转弯,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行走时提前做好准备,及时校对路线,避免偏离轨迹。因为岔路和前行的路会引诱你沿着前进,从而偏离轨迹。
4.&识别出轨迹中探路的部分和休息的部分。很多时候找到的轨迹是别人一次实践记录,并不完美,有走错的地方,也有探路的过程,也有休息吃饭的时候(休息时没有暂停记录)。有些轨迹甚至记录了市区的行车路线。这些地方的轨迹特点是:比较错乱,感觉在绕圈。
5.&要多找几条轨迹文件相互参考。走山脊路线,有登顶的,有横切的,有下撤的。溯溪路线有多个左右支,也有直接前行,直接顺着山谷走到山脊的。
6.&不要只找要走路线的轨迹,还要找一下旁边相关的线路的轨迹。比如除了桃花源的轨迹,还要找些百年古道和罗龙界的轨迹。因为一条轨迹了能不是孤立的,可能实际覆盖了多条线路。迷路或发生意外事故时也方便切换到别的线路(可以理解为备用路线)。
7.&把轨迹在手机(或GPS)屏幕上放大到合适的倍数,及早发现偏离。因为手机屏幕较小,如果不放大,几百米的偏移又是根本不能及时发现。
8.&把轨迹和驴友留下的痕迹作印证。红布条是前人留下的最好的指路财富。生活垃圾也可做参考,但是溪谷中的垃圾可能是雨水冲来的,可能会误导你。
9.&即使走走过的路线,轨迹也是有价值的。在大雾天气,轨迹能起到无可估量的价值。
10.&轨迹要配合等高线使用效果更佳。等高线可以反应离山顶的距离,给你希望和鼓舞。等高线还可以显示坡度的大小,帮助衡量难度,选择合适的前进路线。
11.偏离轨迹怎么办?a、返回到轨迹上;b、次选切回轨迹。c、根据提前收集到的资料切换到备用路线或已知路线;d、切到山脊上。e、找到前人留下的线路线索,即红布条。
12.把轨迹作为一种参考,山野中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13.山野地形复杂,有时GPS信号会丢失或精度失真,遇到这种情况可用手机内置的指南针进行校正,出发前最好提前做一次校正。
14.最后很重要的是,走完后莫忘对轨迹作做回顾,可以在google
earth上回顾,想像自己沿着轨迹前进,经历的欢乐、辛苦和错误的点点滴滴。
15.有些设备采集的轨迹在Google
Earth上有部分路段看不到,应该是海拔误差的问题。不用担心。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户外运动工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