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骨折康复期是泡脚后跟干裂用什么泡脚再锻炼还是锻炼后再泡脚

脚后跟骨折问题1
我的图书馆
脚后跟骨折问题1
脚踝骨折一个月之后拆完石膏走路骨头里面还会很痛啊
骨折已经愈合了,但是受过重伤的地方往往要疼痛很长时间,踝关节可能固定的时间长,有些僵硬了,这很正常。有条件最好找个好中医,开个熏洗的方子,每天熏洗2次为最好,(找不到好方子可以用红花、田七煮水熏洗热敷;加用当归、丹参、红枣、骨碎补煮粥服用)至少每晚熏洗一次,哪怕就是热水也行,坚持半小时,对恢复有利,还有按摩,只要是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方法都可以去做,多锻炼有好处,以踝关节上挑和下蹬以及旋转为主,贵在坚持,但是记住千万不要再次扭伤或者摔伤!到夏末应该基本痊愈。
早日康复!
脚踝骨折一个月后拆石膏走路时受伤处有点疼,整个脚踝不舒服,肿,正常吗?
你好,4周的时间这个部位骨折应该是还没有完全愈合,还需要注意多抬高患肢,减少用患肢负重活动。
治疗方面建议你配合服用专业的接骨续筋,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药物八仙接骨宝治疗,可以帮助骨折促进骨细胞生长,帮助骨痂(骨头)快速形成,提前愈合恢复的快些.7天从症状上明显感觉患肢有力量,30天就可以治愈,以X光片为依据.
脚踝骨骨折拆石膏后还肿怎么办?涂什么药
脚踝外踝骨折拆了石膏!医生说可以走路了!但我现在走路特困难!脚踝的地方还有点肿!请问要多久能正常走
悬赏分:10 - 解决时间: 07:52
打了六周的石膏!从拆了石膏之后要几天能正常走路?
脚踝打石膏26天了,可以拆掉尝试走路了吗?是左脚踝,打球时骨折的,医生说对位线好。
如果你现在尝试走路,估计你会再等个26天才能下次尝试走路…………
医生当然告诉你对位线好,要不他别吃饭了。那个东西只能证明你骨头位置恢复到未受伤时候的位置,不是说已经长好了。再等等吧。
祝你早日康复。
脚踝骨折 ,拆掉石膏多长时间能走路,走路时为什么还疼。
悬赏分:15 - 解决时间: 12:40
我儿子16岁,脚踝骨折整30天,26天时拆除石膏,今天是拆除石膏的第五天,但走路时还很疼,他说是筋疼。脚踝骨折 ,拆掉石膏多长时间能走路?走路时为什么还疼?疼多长时间能好?特向网民朋友们请教请大家帮忙。谢谢
石膏拆的早了些.减少活动.要完全的长好要2个多月.这段时间减少活动.增加钙制品.疼就说明骨质没有长好.必要时吃些止疼药.
一般骨折后3个月,疼痛消失,可以恢复日常活动。
脚踝骨折石膏拆掉后,走路后很肿,怎么办
我今年20岁,右挠骨头骨折,请问大家有什么注意事项吗?还有最少多长时间能拆石膏?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15:25
饮食,运动等各方面
问题补充:
右挠骨头骨折,通俗的说就是右臂的关节处骨裂。
骨折的恢复是由骨膜完成的,但成骨细胞生长有一定的周期,所以不可着急,需静静修养,适量运动,另外,过多的补充营养(如钙)完全没有必要,稍加补充就行啦!下面给你些专家建议,祝你早日康复!
脚后跟骨折,第6周石膏拆下来两天又肿起来了。请问会有问题吗?怪担心的
这是正常情况。
因为你石膏固定了6周,没有活动。下肢血运影响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你不要担心,过一段时间都是会慢慢消退的。
办法:每天不要活动过多,活动后一定要抬高患肢,且务必高于心脏平面。
睡觉时脚后跟处垫个针头,利于血液回流。
每天还要加强肌肉收缩锻炼,锻炼越好,恢复的时间越短。
脚后跟骨折需要多长时间卸石膏下地锻炼?急。急。急。
我的跟骨粉碎性骨折已经快六个月了怎么脚筋还疼,站久一点脚后跟也疼。是怎么回事啊?还不能像以往那样行
悬赏分:0 - 提问时间 16:43
经常休息后再下地就疼的不能走路
脚后跟粉碎性骨折拍片显示位置较好,没进行手术只打了石膏和缚药,这样能好吗?治疗不当会有什么后遗症?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 19:46
患者女,21岁,无病历.治疗期间饮食方面该怎样安排
好是肯定会好的,打石膏只是 为了固定骨头\关节防止生长变形.最好是固定下不关是石膏还是 器械性&& ,建议还是选择石膏& ,经济实惠\固定性好.如果治疗不当容易导致关节变形 ,走路瘸腿.
距骨(脚后跟骨)骨折后脚不能用力
悬赏分:120 - 解决时间: 22:20
大家好,我在45天前从高处摔下,右距骨骨折,现拍片显示骨折处已经愈合,骨头密度恢复很好,可以负重锻炼,但是脚后跟可以用力,但前部分用不上力,尤其是脚伸展后更用不上力,脚在恢复期间曾肌肉萎缩,现已经锻炼恢复,但就是脚的前部分用不上力,脚的关节处有轻微肿胀,我现在服用的药品有:美罗伤科接骨片,美国乐力补钙胶囊,惠氏维康21金维他.外涂消肿的药品有:筋骨舒通贴,永龙红花油.请问我该怎么锻炼才能康复,十分感谢!
问题补充:
不负重或者负重较轻时可以活动脚的上半部分,但是负重达到一定重量以上就开始有点酸痛,力不从心.脚伸展用力偶尔有个筋会痛,请各位名医指点.
1、下肢骨折后经常因长期固定或制动小腿,使小腿长时间废用肌肉得不到正常的血液营养供应及锻炼而出现萎缩。小腿肌肉萎缩在没有神经损伤的情况下是可以恢复的。
2、为了更好地恢复及减少肌肉萎缩的程度,患者应在损伤早期开始进行积极主动的功能锻炼。中晚期除上述锻炼外,增加在拐杖保护下行逐渐负重练习。
3、恢复方法主要有等长肌肉收缩,主动及被动屈伸踝关节和足趾各关节。针对您所说的脚的前半部分用不上力,可增加足趾各关节运动帮助恢复。
4、另外需要提醒您的是在保持功能锻炼的情况下,一般在骨折愈合后2—3个月内这种因肌肉废用萎缩才可以完全恢复,所以不用心急。
希望以上解释能够帮到您——大医精诚
补充回答:这个也是正常现象,就比如胳膊受伤正在恢复,拿个轻点的东西还行,重些就会觉得痛拿不了,其实是一样的道理嘛,恢复期在功能方面当然和生理状态下有一定差距了。不知道我的解答您可不可以接受。
从2米多高的高度跳,跳下午就摔到了,站起来腿发软,差点又跌到,我想没事,就走了一会,可越走越疼,休息会在走就更疼了,我想不对劲就赶紧打了车去了医院,照了片医生说脚后跟骨折,听了吓我一跳.我一打了石膏,请问怎么样能好的快些
怎么判断脚后跟是否骨折
悬赏分:20 - 解决时间: 10:05
今天从高处跳下来& 脚后跟现在很疼 不能着地 有点轻微的肿 请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判断是否骨折 暂时没条件拍X光片!还有 如果骨折了 不打石膏有影响吗?
观察三天,若脚后跟越来越肿胀,疼痛未减轻,不能着地,建议还是尽快想方法到医院拍X光片确定一下,假如骨折了最好打石膏固定,因为石膏外固定起到固定、塑型、制动作用。这些是前人为我们研究出来的最好的治疗方案,所以还是要遵守的。白天尽量少下地,晚上在家睡觉时,患肢用长枕头垫高,可以适当减轻足部肿胀,建议可以吃点头孢类消炎药,有助于消肿。
我也希望不是骨折,愿好人一生平安!
(接骨散》,当归 30克 、没药 60克、续断 90克、穿山龙 60克、骨碎补 90克、透骨草 60克、煅狗骨(焙炒)120克、接骨仙桃草 30克、沉香 60克、乳香 60克、楠香 240克、段自然铜 90克、地鳖虫 30克、螃蟹(焙炒)90克。
& 芳解-----骨折中、后期由于气血不足而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甚至骨不连接者,应予以温经行血、接骨续筋。本方用当归、乳香、没药、煅自然铜、地鳖虫、螃蟹灰、接骨草 活血散淤止痛,沉香、楠香 理气舒筋消肿,骨碎补、续断、煅狗骨 强筋壮骨,穿山龙、透骨草 祛风除湿。& (外敷) 活血续骨,能促进骨痂的形成,使骨早日愈合。
&用法---共研成细末,酒水各半,调拌成糊状,没日敷一次,每次6小时。
到中药房应该都可以配齐& 如果有的药找不到可以去草医药铺问问。
& 药方加减可改变,所以网上找到的药方不完全一样但是治疗功效是一样的。
建议你去买现成的《活血接骨散》是一样的 按照说名书使用。
脚后跟骨折了,在家修养,要注意什么?有什么不能吃或不能做的?急急急
制动!静养!禁欲!按摩!
多样饮食!
——分歧较大:海鲜、牛肉似乎该少吃,医生直接说没啥忌口的!
我也是,二、四跖骨骨折—— 医生也是啥也没开,就是养……
——初期,还是服用了几副中西活血药,其中中药粉必须配头孢吃:否则就全身燥热、喝完水就去放水——多时一天十几趟,惨!
——制动一个半月消肿,小腿萎缩近一寸,前脚掌不敢着地;
——100天时脱离双拐,脚跟走路;
——半年多后伤脚仍不敢跑跳、或是脚外侧根本不吃劲,走小半天就疼得不敢再走了……
据说是肌腱恢复的慢、或是肌肉粘连之类的,还得至少三个月、到一年的时候,才能跑跳,甚至俩年后才能负重—— 慢慢熬吧!!
——补充蛋白等营养,最好禁欲,虽说有说没事,但也有说肾乃骨之本!忍忍吧!
——早期勤按摩小腿、脚踝等不疼的地方,~按摩来缓解肌肉萎缩和关节经络,防止肌肉粘连等所谓“后遗症”【我就在熬着……】;
——能走时尽量走,以能承受为准,但一定慢慢来;
——消肿后,那些内外服用的药基本都是没有啥用的!
——医院一般建议:俩月、或半年后拍片看恢复情况。
脚骨折后怎样消肿
悬赏分:0 - 提问时间 15:53
我老公的脚在上班的时候给挤压骨折了,轻微的骨折,但是现在一个月了,脚踝部还是有些肿,去医院检查就让拍了一个片子,也没有看脚的情况,我想请问一下,现在怎样可以让他的脚消肿呐
----------
脚踝骨折中后期怎么消肿?
一、在床上做踝关节功能锻炼:屈伸和轻度旋转!循序渐进;
二、晚上睡觉把双脚垫个被子抬高,促进血液循环!
三、骨折要3个月以后才能下地的,你4周就下地早了。
四、每天4四次热敷,有条件了可以做做烤电,也可以促进循环!
脚骨折4天了,不知道还肿不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08:00
我4天前打篮球脚骨折了,当时就肿的有半个拳头差不多大。。前段时间感觉脚一放低脚就特重,然后脚指头就变紫了。一抬高就正常了。现在放低了和抬高没什么太大差别。脚指头也不变色了,是不是里面不肿了?如果还肿的话,我怎么知道不肿了呢?等不肿了还要去医院把石膏加固么???
1、骨折后患肢绝对不可以放低下垂,这样会影响血液循环,淤血不容易散去。应当抬高患肢,并且用东西(枕头)垫高固定,绝对不要去试验肿不肿,淤血散去不是外部可以看到的,指头不紫不代表没有淤血了。抬高肢体后还应该注意早期的功能锻炼,现在应该增加足部和骨折上端小腿部位的按摩(不要碰到骨折处),促进周围肌肉功能锻炼、肌力恢复,同时也促进血液循环,有益于骨折愈合和淤血散去。完全消肿没有这么快,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
2、不肿了不需要把石膏加固,只要自己注意尽量不要让脚乱动就可以,如果石膏有明显得松,就是固定在脚上有松垮、晃动,需要到医院进行调整石膏,不然不需要。其实石膏主要是制动的,而真正主导制动的是患者的意志,只有你自己注意才可以发挥石膏的制动作用,让骨折恢复的快和好。
脚骨折一个月后仍微肿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20:54
是一点点,会不会有事?要不要去医院?
没事没事的,我现在也这样呢。去骨科看了,得三个月才能完全好。
你好,骨折到现在是一个月的时间有肿胀是正常的,休息的时候注意抬高患肢,这样可以对骨折恢复的好些。
治疗方面建议你配合服用专业的接骨续筋,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活血化瘀药物8仙接骨宝治疗,可以帮助骨折促进骨细胞生长,帮助骨痂(骨头)快速形成,提前愈合恢复的快些.7天从症状上明显感觉患肢有力量,30天就可以治愈,以X光片为依据.
关于骨折消肿的事情
悬赏分:200 - 解决时间: 21:59
我26岁,大脚趾脱臼,二脚趾拓趾远端骨折,石膏在一个半月的时候拆掉。现在离骨折已经三个月了,脚下地的时候不疼,但是脚肿,走路多了还会厉害些。请问这种情况是正常的么?还要多长时间才能消肿?吃什么药能好的快些?
问题补充:
补充个问题,我现在这个阶段是练习走路呢还是腿抬高养着呢?
吃中华跌打丸& 很有效的!!!& 消肿
另外还有淤血没& 有的话要吃舒筋活血片& 或者针灸排出
俗话说 伤筋动骨一百天
楼主和我一样的遭遇啊& 我打球脚伤了 俺今年9月份也26了 现在在家歇着呢& 都半月没去上班了& 哎!
石膏一般3-5周视情况拆除,骨折一般三个月的时候进入骨痂塑形期,能打到临床上说的愈合!所以一般骨折三个月下地。
刚下地的时候由于活动增多,体位改变等,都会导致局部的肿胀增加,这种情况是正常的,所有骨折患者都要经历这个阶段,你不要担心!
科学锻炼、循序渐进、再有2-3周就可以消肿,有的1周左右就可以消肿!不用吃药!没有必要吃的药不要吃,保护自己的胃黏膜、肝脏和肾脏!
云南白药效果很好,不知道淤不淤?要是有淤血,每天用热水泡泡脚,再喷上云南白药气雾剂效果更明显。
如果想愈合得更快,建议再用野生草药治疗,七天可以下地行走,治疗一起有20天左右可以痊愈. 骨头没有愈合前,建议多平躺平时抬高患肢,注意休息.不要下床负重活动.
建议你服用专业的活血化瘀,接骨续筋药物治疗.
骨折患者饮食有四点禁忌
忌多吃肉骨头肉骨头的主要成份是磷和钙。若骨折后大量摄入,就会促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导致骨质内有机质的比例失调,会对骨折的早期愈合产生阻碍作用。
1、忌偏食:
2、忌食难消化之物:忌食山芋、糯米等易胀气或不消化的食物,宜多吃水果、蔬菜。
3、忌少喝水
4、忌过多食用白糖
我想来回答这个问题,不为高分。
首先谈谈关于肿胀的一些问题:当我们肢体下垂的时候,血液就顺着血管往下流,一直到达最低的脚踝部位;那么,怎样使这部分血液回到位于身体高位的心脏呢?靠的是肌肉皮肤的弹性,还有肌肉舒张时产生的挤压作用。当你的脚受伤了,并且又石膏固定了一个半月,所以,肌肉皮肤松弛,缺乏有效的挤压血液的作用,即使石膏已经解除,肌肉组织的功能还没有达到原来的功能。所以,这样的肿胀是正常的,绝大部分这样的患者都是如此。
那么什么时候可以恢复呢?这与你的锻炼程度是密不可分的,一般来说,当你的锻炼达到能够正常步行后的1~2个月就可以完全消肿。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现在虽然已经开始锻炼,但因为足部损伤,运动量还不够,没有达到正常活动。只有肌肉组织正常活动了,才能把淤滞的血液及时带走;目前,你只能靠抬高患肢让血液流回来。
究竟该怎么锻炼呢?锻炼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肌肉锻炼,躺在床上,练习抬腿,这种锻炼是越多越好,没有限制;
另一种是关节功能锻炼,就是下地行走,这种锻炼需要循序渐进,不能冒进,当我们的组织受伤了,它的协调作用不如以前了,所以必须掌握一个度。
如何判断这个度呢?有个技巧,就是根据你的肿胀程度,肢体下垂活动一小时,如果明显肿胀,则需要减少活动,如果不肿,则可以增加锻炼。
总之,现在的肿胀是正常出现的,会随着你的伤情恢复而恢复。不需吃药,只要锻炼就可以。你的情况肿胀可能还要2~3个月,但是肿胀程度会逐步减轻。
补充:如果您想使肿胀消除得更快些。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温水泡脚10分钟,然后平卧抬腿30次;或以弹力绷带包绕脚部至踝关节以上,下地慢行。可以口服的药物有:复方丹参片,每日3次,每次3片,没有副作用。
你这肿消得够慢的!!如果你能确定你的骨头愈合了,那就是软组织的问题,最好不要用内服药,每天进行热敷是最好的!!!可以配合云南白药之类外擦(喷,贴均可)
另外,如果你骨头没愈合好,那么口服六味地黄丸可以促进愈合,之后再按以上方法处理
&& 这种情况在很多的骨折预后患者中都有存在,所以你现在出现的肿胀也就不足为奇了,就是因为骨折预后局部软组织的板结,钙化包括部分坏死都会导致肿胀难消,一旦需要走路时间稍微一久,局部血液循环和需求就会随之加大这个时候局部的不适就在所难免了。
&&&& 开始回答你问题
&&&& 这种情况不正常,属于骨折后遗症,如不治疗,将来还会加重。
&&&& 如果希望消肿,就一定要寻求解除局部软组织气血循环困难的治疗方式,这一点上我建议你 选择“中药热敷疗法”配合中医推拿按摩,甚至针灸可以痊愈的。
&&&&& 另外需要提醒你这种情况最好不要指望完全依靠内服药物治愈,不大现实,但是可以在中药外敷的治疗中配合内服将会更彻底。
&&&& 最后提醒你,现在你需要做的是多走路,抬高训练也可以做,不要为主,关键还是走路,但是锻炼只是次要的,主要还是治疗,期间锻炼才是正确的方式。走路多了有疼痛也不是坏事,不要迁就病症,否则越来越严重。
&&&&& 希望对你有帮助
请问脚骨折一个月后石膏都拆了 能不能用热水泡脚
关于脚后跟骨折问题
悬赏分:0 - 解决时间: 11:29
大家好,请问下脚后跟骨折的话一般多久能下地行走了。现在距出事的时候已经过去4个多月了。也不痛了,请问能否走了。还有下面是我拍片的一些资料。能不能给我解释下是什么意思
受伤时候拍片的诊断报告写的是:左侧跟骨可见不规则透亮线影,骨皮质连续中断,各小关节在位,关节间隙清晰。
一个月后复查的诊断报告:左跟骨骨折,断端位置可,部分骨痂形成,邻近关节在位。
距受伤一个半月的诊断报告:骨折端见对位对线良好,见少量骨痂,相应关节间隙清晰,宽度未见明显改变,其周围软组织见肿胀影。
离受伤三个月的诊断报告:骨折断位置良好,骨折线模糊,相应关节间隙清晰,宽度如常,周围软组织稍肿胀。
请问下我这个情况恢复的如何&&&& 要多久才能够跑步和登山等运动
/你这种情况:根据片子和报告说的应该现在可以自由活动了,但不是剧烈运动!
比如一些球类的运动和需要跳跃的运动,尽量少做!爬山应该没问题的!
一个月时:是看看你骨折的地方有没有错位,如果正常就继续打石膏!
一个半月时:是看下骨折生长的情况,见少量骨痂就是说明已经开始长了,但还不够牢固!因为你的皮肤还在肿胀!
三个月时:骨折线模糊这句话最重要,因为看不到骨折线就证明骨折基本上愈合了!
---你好,如果采用合理有效的中药治疗,一个月就可以治愈了。目前还没有治好,说明采用的是无效的治疗,
脚后跟骨折需要多长时间卸石膏下地锻炼?急。急。急。
悬赏分:30 - 解决时间: 14:19
要想摘到石膏锻炼的话,最低也得2个月吧
要看你跟骨骨折的程度,如果是稳定性骨折,1个半月可以去石膏下地锻炼;如果是不稳定性骨折(粉碎性骨折、骨折线经过关节面等),就要2到2个半月了。
我19岁,脚后跟粉碎性骨折.已经两个多月了,我想知道我要多久才能走路?要用什么方法使脚更快愈合?
悬赏分:0 - 提问时间 16:27
我上个星期去医院复查过,医生要我照了片子.他说脚还不能走路.是因为脚还没有复原,但外表看上去已经和正常的脚没什么区别...
而且我也不觉得脚还很痛了.只是,可能偶尔有点痛~
我感觉脚已经复原,但片子上说骨上缝隙还清晰可见.医生说还不能走路.
我想知道要怎样才可以更快复原?是不是在饮食上有什么要求?
一般来说:跟骨骨折便可拆除外固定可以行部分负重了,就是要柱拐保护的那种。只要骨折线模糊而不需要等骨折线完全消失。不过骨折也有愈合慢快的,具体情况你经治医生可能更清楚,饮食没有什么特别要求,一般饮食便可。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脚跟运动好处多多
(北京体育大学&邢邵东)很多老人摔倒后,最容易出现的就是髋关节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若不及时治疗,就只能静躺在床,在这个静躺的过程中,很多老人不是死在髋关节疼痛上,而是各种疾病的并发症上。因此,老年朋友要经常练习护髋操,不仅锻炼髋关节,还可以增加平衡能力,避免摔倒,也避免摔倒后髋关节的受伤。
护髋关节,要经常练习大字操。老人抬头挺胸站立,脚尖向正前方。双手扶椅背或站立,眼睛平视前方。用力控制整个身体,上身始终保持直立,不要左右摆动。左脚单脚站立,右脚直腿向侧伸开,缓慢向上侧抬起15厘米。从正面看,整个人就像一个斜体的“大”字,停留一分钟后还原,另一条腿重复。
练习的时候,髋部要用力,腿抬起时要保持绷直。锻炼中要感觉髋部周围肌肉的紧张,每侧坚持完成30下。从坚持30秒到增加到1分钟、3分钟,平时站着聊天的时候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单独的时候。
此外,结合多向抬腿练习,内外结合,更有助于刺激增加髋关节局部血液循环能力,对于股骨头坏死以及髋关节骨折的康复都是一个非常好的辅助锻炼手段。
多向抬腿练习,首先也是抬头挺胸站立,脚尖向正前方。双手叉腰或抓住桌子、墙体做支撑,用力控制整个身体,保持上身直立,左脚单脚站立,右腿伸直抬起,脚尖绷直向前,再勾脚背向后,然后腿再回到初始位置,如此反复做30次。然后再向体侧及后方做抬腿练习,最后再由前向后用抬起的右腿做画圈运动。
做的时候,膝关节不要弯曲,要尽量绷直,上身不能随身体摆动。经常练习,可练习单腿支撑能力和平衡协调能力,锻炼髋关节,能有效预防髋关节骨折。魏倩/图
一、增加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也在退转,所以我听师父说,步行能够增加记忆力,我就每天早上走路,我的记忆力越来越强了。
二、打开经络:我二十多年写作,没注意身体,经络僵硬了,全身都有小疙瘩,医生说需要步行,我步行两年之后,疙瘩就少了很多。
三、放松脉搏:经络不通,脉搏自然僵硬,全身都很紧张,很僵硬,我每天下午步行半个小时,后来全身放松了很多。 四、身心轻安...
一、增加记忆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记忆力也在退转,所以我听师父说,步行能够增加记忆力,我就每天早上走路,我的记忆力越来越强了。
二、打开经络:我二十多年写作,没注意身体,经络僵硬了,全身都有小疙瘩,医生说需要步行,我步行两年之后,疙瘩就少了很多。
三、放松脉搏:经络不通,脉搏自然僵硬,全身都很紧张,很僵硬,我每天下午步行半个小时,后来全身放松了很多。
四、身心轻安:身心不和,身心不安,身心不平,身心疾病都来自于气血不通,气血不通的原因就是经络不通,所以,身心都不自由,我通过走路,气血通畅了,身心就自由了。这方面与步禅有关系。
五、增加心脏功能:我不爱运动,所以心脏不好,通过医生建议,我就步行,我发现,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使心脏慢而有力。
六、打通血管:医学讲,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我相信这句话,因为,步行能够增强全身弹性。
七、增强肌肉力量:我曾经生活没有规律,所以,我的全身肌肉僵硬而没有弹性,就是没有力量,我确实通过步行之后增强了肌肉力量,还有强健腿力和足力、筋骨,而且关节也灵活了。
八、通畅血液循环:人体血液不通畅,因为,经络和脉络不通,那样就血液不通畅,人容易得病,步行能够打通经络,增强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九、减少五脏疾病:五脏六腑需要运动,如果不运动,自然就硬化而得病,因此,步行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增加食欲,增强五脏六腑弹性的功能,很多疾病自然就治愈。
十、治愈三高:前几年,我有三高,医生们开了很多药方,但没有大的效果,后来,有位医生说,减肥能治三高,我就开始走路,五个月减了四十斤,三高就三和了。步行对于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等症都有良好的作用。
十一、精神快乐:藏医学讲,定时坚持步行,会消除心脏缺血性症状或降低血压。使人体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人不愉快与血性有关系,步行能减少血糖,血脂;排除血淤,血症等血里的垃圾,血里没有垃圾,气血通畅,人会愉快。 
十二、体形美丽:人美不美与血性有直接关系,人的血里没有垃圾,人一定漂亮及美丽,血里垃圾多,人自然就不漂亮。因此,步行能排除体内的垃圾和血里的垃圾,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保持人体的形体美。  
十三、减少心肌梗塞:医学里讲,心肌梗塞主要是气血不通畅,血凝块堵塞血管而造成的,步行能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十四、增强肾功能:人本身懒惰,不愿意活动,坐的时间长,伤害肾,造成肾虚,肾炎,肾结石,肾功能退缩,因此,肾供血不足,肝血就不足;肝血不足,心血就不足,就开始生病了。为了治病吃药.,增加肾的负担,步行能减少吃药,从而增强肾的功能。
十五、大脑清晰:前几年,我几乎都不出去,待在家里看书,写文章,我的大脑一点也不清晰,后来步行时,接受户外新鲜空气,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了、灵活了,明显消除了大脑的疲劳,提高了我的学习和修行。
十六、增强视力:我看书,打电脑,发微信过多,我的视力退化了,据有关专家测试,每周步行三次,每次一小时,连续坚持4个月者与不喜欢运动的人相比,前者反映敏锐,视觉与记忆力均占优势。我就试验,确实有帮助。
十七、延年益寿:海拔四千以上能够活到九十五岁的人是很稀少的,可是我遇到好几个九十五岁以上的老人,我与他们探讨时,他们都每天最少要走十公里路。后来,我明白,生命在于运动的意思,步行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稳定情绪,这样寿命自然延长。
十八、开发智慧:人愚笨与血性有间接的关系,人体的血里垃圾多,人自然变为愚笨,愚笨的人无法开发智慧。定时坚持步行,能排除血里的垃圾,消除疲劳,精神愉快,缓解心慌心悸,消除废气污染,对强健身体,灵性活泼,提高智慧。为了你的健康,请开始步行吧!
&&&&颠脚跟是上天赐给那些懒男人们最简单、最有效的保健方法,它在给男人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带来了幸福。有一首歌唱得好——“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动能生阳,运动的种类也有很多,不单是每天坚持跑步、游泳、打球,也不是天天练习八段锦、打太极拳,何况这些运动还有场地、时间上的限制。那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让男人在健身之余,还能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呢?
&&&&有!这种方法就是颠脚跟,此方法就能实现你的运动健身梦。懂医学的朋友都知道,四逆汤是三阴通用的方子,是一个温里之方、壮火之方,也是一个回阳救逆之方。而小小的颠脚跟运动,有时候它的功效完全可以抵得上服四逆汤。
&&&&其实,颠脚跟在古代就早已被运用,原称“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中亦有“握固不息,敦踵三还”的功法。“敦”亦作“顿”,即顿足跟,也就是我们说的颠脚跟,有利于排泄胸中的积闷之气。如果你在单位里受了老板的气,可以回到家后颠颠脚跟,心情就会在这一起一落中变得平和了。
&&&&具有800年悠久历史的导引养生术八段锦,其最后一势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颠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补助肾气
&&&&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颠脚跟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穴位。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沿足跟部上行,最终属肾络膀胱。男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再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颠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颠颠脚跟,就是非常好的扶阳大法。
&&&&防治中风
&&&&别以为中风都是老年人的事儿,现在中青年中风的也不在少数。男人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处处赶时间,人人拼工作,哪个不是虚火上炎,哪个不是阳气上浮,这样的男人最容易中风。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阳气上冲,聚于脑部,中枢神经就会受到比平日多几倍的刺激,由于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周身岂有不抽筋、不痉挛的道理?而且一定会神志不清,不省人事。不论是阳证还是阴证,都是阳气聚集它处而不能归元的结果。而颠脚跟是一种潜阳的方法,它不但可以刺激脑部气血运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阳下行,从膀胱经、。肾经而下归于足底。
&&&&如果出现面红、头晕、手足发麻、血压升高明显等中风先兆,这时要及时地预防中风,而颠脚跟即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手段。从这个道理上讲,颠脚跟可以潜阳,引火下行,大凡阳气上浮、虚火上炎的疾病都能应用,如高血压、头晕、三叉神经痛等。
&&&&治小便不畅
&&&&小便不畅,在西医里多见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如果坚持颠脚跟或用脚外侧走走路,就可以健运膀胱,使小便通畅起来。
&&&&缓解压力
&&&&根据全息定位理论,脚跟与大脑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经常颠脚跟,可以有效改善脑部的气血循环。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大、经常用脑的男性朋友来说,趁休息的时间,一边颠脚后跟,一边进行深呼吸,可以让大脑马上充满活力,而且能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
&&&&可以说,颠脚跟是藏在你脚下的神医疗法,且它的方法非常简单:做此动作时,保持身体立正的姿势,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慢慢踮起脚尖,百会虚领,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当你颠过几次后,就会感觉全身舒畅,回味无穷。
&&&&当然,颠脚跟也不要心急,要循序渐进,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脚后跟疼痛。一旦疼痛了,也不用担心,休息几天,并天天坚持用热水泡脚,很快就好了。
&&&&颠脚跟是上天赐给那些懒男人们最简单、最有效的保健方法,它在给男人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带来了幸福。有一首歌唱得好一“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受益一生的温馨提示
&&&&多踮脚尖让男人也“性福”
&&&&脚,可真是男人的宝儿,不仅颠脚跟可以补助肾气,就连踮脚尖,也有益肾壮阳的功效,可明显改善性功能。方法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然后放松。如果能在一天内做上五六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常年坚持便能达到很好的益肾作用。
&&&&若患有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肥大,小便时踮脚也有尿畅之感。另外,下棋、打牌、玩电脑或久立不动时,最好1小时左右做一次踮脚运动,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顺畅,不至于因坐得时间久了下肢麻木。&
踮脚跟是男人最简单、最有效的保健方法
&&&&&&&&&&&&&&&&&&&&&&&
踮脚跟是上天赐给那些懒男人们最简单、最有效的保健方法,它在给男人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带来了幸福。有一首歌唱得好——“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动能生阳,运动的种类也有很多,不单是每天坚持跑步、游泳、打球,也不是天天练习八段锦、打太极拳,何况这些运动还有场地、时间上的限制。那有没有一种简单的方法,让男人在健身之余,还能享受到运动的快乐呢?&
有!这种方法就是踮脚跟,此方法就能实现你的运动健身梦。懂医学的朋友都知道,四逆汤是三阴通用的方子,是一个温里之方、壮火之方,也是一个回阳救逆之方。而小小的踮脚跟运动,有时候它的功效完全可以抵得上服四逆汤。&
其实,踮脚跟在古代就早已被运用,原称“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中亦有“握固不息,敦踵三还”的功法。“敦”亦作“顿”,即顿足跟,也就是我们说的踮脚跟,有利于排泄胸中的积闷之气。如果你在单位里受了老板的气,可以回到家后踮踮脚跟,心情就会在这一起一落中变得平和了。&
具有800年悠久历史的导引养生术八段锦,其最后一势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踮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踮脚跟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穴位。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沿足跟部上行,最终属肾络膀胱。男人过了30岁,肾气变得虚弱,肾阳也不再充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踮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踮踮脚跟,就是非常好的扶阳大法。&
&别以为中风都是老年人的事儿,现在中青年中风的也不在少数。男人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处处赶时间,人人拼工作,哪个不是虚火上炎,哪个不是阳气上浮,这样的男人最容易中风。
&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阳气上冲,聚于脑部,中枢神经就会受到比平日多几倍的刺激,由于大脑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周身岂有不抽筋、不痉挛的道理?甚至不定会神志不清,不省人事。不论是阳证还是阴证,都是阳气聚集它处而不能归元的结果。而踮脚跟是一种潜阳的方法,它不但可以刺激脑部气血运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阳下行,从膀胱经、肾经而下归于足底。
&如果出现面红、头晕、手足发麻、血压升高明显等中风先兆,这时要及时地预防中风,而踮脚跟即是一个很好的治疗手段。从这个道理上讲,踮脚跟可以潜阳,引火下行,大凡阳气上浮、虚火上炎的疾病都能应用,如高血压、头晕、三叉神经痛等。&
&治小便不畅
&小便不畅,在西医里多见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如果坚持踮脚跟或用脚外侧走走路,就可以健运膀胱,使小便通畅起来。&
&根据全息定位理论,脚跟与大脑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经常踮脚跟,可以有效改善脑部的气血循环。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大、经常用脑的男性朋友来说,趁休息的时间,一边颠脚后跟,一边进行深呼吸,可以让大脑马上充满活力,而且能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
&可以说,踮脚跟是藏在你脚下的神医疗法,且它的方法非常简单:做此动作时,保持身体立正的姿势,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慢慢踮起脚尖,百会虚领,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当你颠过几次后,就会感觉全身舒畅,回味无穷。
&当然,踮脚跟也不要心急,要循序渐进,不要用力过猛,否则会导致脚后跟疼痛。一旦疼痛了,也不用担心,休息几天,并天天坚持用热水泡脚,很快就好了。&
&&多踮脚尖让男人也“性福”
&&脚,可真是男人的宝儿,不仅踮脚跟可以补助肾气,就连踮脚尖,也有益肾壮阳的功效,可明显改善性功能。方法是:双足并拢着地,用力踮起脚跟,然后放松。如果能在一天内做上五六次这样的踮脚尖运动,常年坚持便能达到很好的益肾作用。
&&&导读:足底筋膜炎与筋膜结构退化有关,体重过重、久站、过度运动及脚部结构异常者有较高风险。平时除了减少站立,在发生脚痛时,可多按压涌泉穴作为保健之用。
女性经常逛街久站让双脚疼痛不已,增加罹患足底筋膜炎的风险。中医师指出,中医认为足底筋膜炎与肾虚有关,可以中药改善,或在发生脚痛时,按压脚部的涌泉穴助舒缓。
  涌泉穴助舒缓脚痛
  北市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师林舜谷指出,足底筋膜炎与筋膜结构退化有关,体重过重、久站、过度运动及脚部结构异常者有较高风险。患者通常在早上下床时,脚跟容易剧痛,且若平常站太久症状也容易加重。休息后虽然能暂时减轻症状,但起身站立的瞬间又会剧痛,平时除了减少站立,在发生脚痛时,可多按压涌泉穴作为保健之用。
  林舜谷医师提到,涌泉穴位在足底筋膜的中心,于脚底人字纹中点,于足底二三趾间线直下,脚掌从上往下约三分之一处,按压有固筋骨及降压,具辅助调整体质作用,民众平时在家可以两手大拇指轮流搓揉,就能适度舒缓脚部痠痛,也能预防足底筋膜炎上身。
  固足中药:杜仲、肉苁蓉与巴戟天
  另外,护腿固足,药膳也可辅助。中医认为筋骨肌肉衰老退化多与肾虚有关,补肾药可辅助改善,中药杜仲、川续断、桑寄生、生黄耆、淮山药、淮牛膝可补肾气;山茱萸、生地、女贞子、何首乌则养肾阴;体质较虚寒者可用仙茅、仙灵脾等,不过用药不宜太燥热。
  林舜谷医师建议,可准备杜仲、肉苁蓉与巴戟天,加上适量食材,辅助强健腿部肌肉。具体做法是将杜仲3钱、肉苁蓉3钱、巴戟天3钱洗净后装入纱布袋中,并准备鸡肉或排骨1斤,洗净切块,与药材一同炖煮半小时,每3天服用1次,共15天。
& &&不一样的腿疼
&一位腿动脉硬化老年病人的真实故事
&&&&郑老师是华东地区某中学的一名退休教师,时常来北京看儿子。在六年前的一天,郑老师陪老伴去天坛医院镶牙,是步行。突然,他感到小腿肚子似抽筋而又不像抽筋一般,出现酸麻疼胀难以忍受,再也无法前迈一步,当时经休息后才又开始行走。
&&&打那以后,郑老师感觉的腿病越来越严重,可是,腿的外观有没有什么异常。为除掉莫名的病魔,郑老师是从地方到省城,跑上海奔南京,辗转多少个大小医院,挂了好多个特需专家号,到骨科看腿疼,有的当腰间盘突出治,有的当骨质疏松治,拼命;到中医科当脉管炎治,还有的建议一年输两次液冲洗血管等。郑老师扎针无数次,吃的药和挂的水可以用车拉,一点不见效,越治病越重,到底是何病,不知病的名,耽误医治,还糊涂门!去年,郑老师感觉病魔已对他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每当迈步,小腿肚子像灌满铅汁,硬得像钢板,抬腿若千斤,弯曲绷就疼,大便不能蹲。白天黑夜酸绷痛胀难忍受,令他生不如死,痛不欲生。甚至觉得生命已到尽头,绝望和悲观情绪占据上风,再也不想求医治病了!故叹曰:病魔残害六年多,处置无能没奈何。痛不欲生无药治,
回天有力找华佗。
天无绝人之路,郑老师无意间看到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正播放“找回消失的脉搏”节目,讲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状与他的病状几乎一模一样。他想,何不再试试?顶多还上最后一次当,也就死心了!郑老师到朝阳医院血管外科挂专家号。医生让郑老师脱掉鞋袜,以手为他把足背、胫后、腘部等处的动脉,试其表皮温度后,肯定地说:“你患的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医生给郑老师做多普勒节段压测定,查动脉血液流动状况,量下肢腿上的血压,做
CT血管造影。郑老师腿上的疾病被诊断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股浅动脉部分闭塞。血管外科开的药是郑老师过去没用过的,诊断病情时用手摸脚上的脉以及测量腿上的血压的奇特方法,也是他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郑老师吃几天药后,病情明显有所减轻,暗自惊叹地这医生真神了!六年的顽疾开始好转,郑老师高兴极了,老年幸福健康有盼头了。
脚踝扭伤及疼痛(特效)&
&&&&&&&&&&&&&
&&&&&&&&&&&&&&&&&&&&&&&&&&&&文自&&神针一穴通的空间
&&我们读的书多,但没有自己的创见,无异于“针灸护士”。本人读过杨维杰、左常波等的董氏针灸学的相关著作,著者的本意是好的,而我们却按部就班,照单全收。把精力花费在对穴位的记忆学习上,对穴位自身的设穴思想忽视了。我曾经就杨维杰的“小节”的定位做出解释(位置:大指本节掌骨旁黑白肉际上。&&
主治:脚踝扭伤及疼痛(特效)。&&
针法:握拳取穴,针尖向重仙方向进针一寸至一寸五分。&&
运用:该穴治疗踝痛用扭伤,十四经无出其右者,针则健侧取穴。并活动患侧,该穴为杨维杰所创用。笔者在应用时,发现若在大指掌骨黑白肉际处寻压压痛点以定位,不唯则疗效更胜杨氏小节穴一筹,更治脚后跟疼痛。且疗效极著,非杨氏小节穴所能比拟)。但许多针灸师询问,为什么同是小结却定位不一?盖学者只思索鱼,而不思索渔。亦不思其位居于肺经,华盖以伐肝木,故治疗胸胁疼痛颇效。从全息影射考虑,治疗骶骨挫伤当有良效诸如等等。
足跟痛是怎么回事?
&&&足跟痛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虽然从外表看既不红也不肿,但当站立或行走时都会感到针刺样疼痛,给行动带来了极大不便。足跟疼痛有跟骨骨刺、跟部滑囊炎、跟腱炎、跟垫炎、跟骨骨折等多种原因。当受寒湿、久站、长途行走、奔跑和走不平路时,足跟部的肌腱韧带即会发生慢性反复损伤而产生无菌性炎症,出现渗出、水肿、粘连或滑囊形成,局部压力增加产生疼痛、跛行。
&&&为什么年纪大的人容易发生足跟痛呢?原因是人上了年纪以后,足跖筋膜开始发生退行性改变,组成跖筋膜的纤维组织逐渐失去了弹性,如果长期持续的牵拉可在跖筋膜的跟骨结节附着处发生慢性损伤,并且难以恢复成原有的结构,往往形成疤痕组织,使跖筋膜的弹性更差,疼痛也就持续存在而得不到缓解。如果跖筋膜附着在跟骨结节处的创伤性炎症反应长期存在,就会刺激跟骨的骨膜,造成骨质增生,形成鸟嘴样的骨刺,骨刺在足负重时,可以对足底软组织产生机械性压迫而疼痛。骨刺形成之后一般是不会被吸收的,但经过治疗,足跟痛的症状可以消除。
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
&&&1、局部封闭:这是疗效确切、最佳的治疗方法,它可直接阻断痛觉的神经传导通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性水肿的消散和吸收,从而达到疼痛康复的目的。
&&&2、物理疗法:可进行理疗,局部热敷,醋离子透入疗法。
&&&&3、药浸法治足跟痛:取苏木、白附子、麻黄、当归、川芎各30克水煎洗脚部20分钟,并用手按摩。
怎样预防足跟痛?
&&&1、使用海绵足跟垫,减轻足跟压力,防止跟骨损伤。
&&&2、温水泡脚,有条件时辅以理疗,可以减轻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3、老年人防止过度负重及用力,包括控制体重,避免重体力活动。
&&&4、中老年人注意补钙,防止骨质疏松
&&&5、经常做脚底蹬踏动作,增强跖腱膜的张力,加强其抗劳损的能力,减轻局部炎症。
&【编后按】足跟疼验方:
&&&透骨草30g,红花30g,赤芍15g,麻黄30g,川芎20g,艾叶20g,鸡血藤20g,乳香30g,没药30g,当归20g。每剂加水1000ml煮沸30min,药液凉至脚能承受之水温时泡患足。
&&&将患足(处)泡到液面以下(注意:浸泡前先用温水将患足洗净,擦干),一次l一2h,1日2次,药液凉时稍加热即可。1日1剂,连用3天。注意:用药期间最好减少行走、站立等。&
&&&跪坐古时称为"胡跪",也有瑜伽行者称为"金刚坐"或"雷电坐"。这个坐姿很利于身体健康,只要你能跪坐,不必刻意锻炼,能够跪坐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修炼。印度古瑜伽有这个姿势,现代瑜伽馆内也有练这个姿势的。说来日本民族,从古代的中国学了很多优良传统文化,目前保持的榻榻米、木屐、跪式坐姿,都是中国唐宋时的习俗。
&&&&瑜伽行者说,跪坐能改善消化系统、有利肾脏功能;跪坐还能改善睡眠,有一定治疗失眠的作用。这个姿势的功能很符合中医经络的原理,起到一定自"按摩"的作用。因为跪坐是身体重量压于下肢两腿,正好按压"阳明胃经"、"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气血下行,经充分下行后再上行,利于打通身体中、下部的脉结,强肾、安神的原理也在此。
&&&&但是很可惜,我们中国人没有保持这个居家跪坐的类似"苦行"、"卑微"的传统,其实在外劳碌一天,回家再吊腿散坐于沙发上,是不太利于身心的恢复和收摄的,如果能够跪坐禅修一会,那会大不一样。这个身法对于身体病弱和难以双盘的人很适合,是双盘坐式的补充。
&&&&跪坐法的要领:
&&&&1、两腿并跪,开合适度,两足尖伸展,足背触地,足前掌可相叠,左脚掌压右脚掌上,臀部坐于两小腿和两足之间,具体以个人感觉舒适、稳定为准。
&&&&2、脊背竖直。腰部挺拔.自然符合脊椎S型生理曲线,胸部舒展,尾骨微微向外排开,身体自然挺直。
&&&&3、手结定印。两手自然放松下垂,右手置于左手上,两大姆指相触,两手环结同于"法界定印",放于小腹前大腿上,手肘微向外张。
&&&&4、头正、下腭内敛。稍微压住颈部左右两条大动脉管的活动,可一定程度抑制念头的散乱,但不可低头;昏沉时则可微抬,令气血上行清醒。
&&&&5、两肩松弛平开。松弛肩部肌肉,使其舒适平展,不可斜向左方或右方。假如平日弯腰驼背,两肩会习惯向前内含,而导致胸闷;若坐时紧张,使胸部太过前挺,也会造成呼吸不顺畅而无法静心。使其平整适度为止,不可过分沉肩背。
&&&&6、眼光平视。上视易生散乱,仪态近傲慢,下视易生昏沉。双目微张,似闭非闭。目光虚视鼻前一尺开外,不可死盯某处、落于实执。
&&&&7、舌抵上腭。以舌微舐二上门牙后,如有津液慢慢咽下。
&&&&8、其他与双盘修法的注意事项同。
冬补肾来常打坐v
冬补肾来常打坐懂得治“未”病,以下为文字实录:
吴晓蕙:说到冬天,冬其实是要去补锌的吗,有这个概念?
中里巴人:冬是冬天补肾。
吴晓蕙:补肾。
中里巴人:对,冬天如果要是受寒了,受寒本身就是伤肾,寒气也伤肾,为什么说寒气伤肾呢?这是一个什么道理呢?因为这个肾和膀胱精他们是以膀胱相表里,膀胱精在什么地方?就在人体的后背,臀部腿的后部,都是膀胱精所主,风寒最容易从后背来,而且容易积攒在后背,不单在后背上有积攒,在臀部就跟人的一个大冰窖似的,臀部是最容易积寒的,还有大腿根后边,就是臀部以下的腿后边,大腿的位置都是积寒的地方。
吴晓蕙:有那种人就是从腰到脚全部都。
中里巴人:那是积寒人体储藏寒的地方,寒气它牵扯到我们的脏腑,所以里面的血液得托着它,得往外赶着它,谁来赶,就是肾气、肾阳,身体的阳气得托着他,你拿它中和这个寒气,肾不就受损了吗,肾的能量本来是我们在里边运作,先都驱寒去了,所以肾的功能就减弱了。所以寒凉的东西容易增加人的恐惧心理,这说到情知了,恐伤肾嘛,所以寒气伤了肾了,人也容易受恐惧,而且这也是能感觉到,比如说我们到了一个寒冷的地方,阴森的地方都会觉得有点恐惧,寒的东西会让人恐惧,产生那种东西,会消耗我们的肾气,所以来讲不要受寒。
内植则伤肾,就是皇帝经里说的,如果你要在冬天受寒了,就将逆之而伤肾就是会伤到肾。
吴晓蕙:冬天外面不能受寒,里面也不能多吃寒冷的一些东西吗?
中里巴人:所以寒冷的东西也尽量少吃,是什么东西?为什么说要吃羊肉呢?羊肉就是补肾的,冬用补肾羊肉,吃羊肉正好补肾,而且你哪个时令的东西,你哪个脏腑强,这时候才好补,他自己就是天时就有劲了,这时候你不补,别的时候更补不上,所以来讲,冬天你就养你的肾,最好做养护。养肾就是说别耗散,多做静坐、打坐,多练练腰。
吴晓蕙:静坐就是盘腿坐。
中里巴人:盘腿坐着,就是一手丹田,丹田实际上就是护肾,还有一个就是腰要保暖,保暖也可以用热水袋,在腰肾枢上敷着,这个还是偏于寒点体质的。但是通常来讲,在肾这块儿来讲,真正很旺的人少,都是偏虚的人多,耗散的多,所以来讲,就是这块儿可以直接补,很多人就是想吃点补药,像六味地黄丸知道是补肾的,但是如果你要是脾胃不好,这第一道关你就过不去,你靠食物来讲,是必须你先过脾胃这道关,才能补到肾上去,如果脾胃不好,你吃什么东西都不消化,就不可能补到肾上去。
所以不如直接通过经络补到肾上,比如说后背的背枢,背枢里面有肾枢,专门补肾的,所以在肾枢经常拿热水带捂一捂就补肾了,或者在肾枢那一块儿拔拔罐就补肾了,跪膝的时候,同时在肾枢那块儿拔个罐,就连腰和膝盖都补了。
吴晓蕙:打坐的时候也可以?
吴晓蕙:打坐其实是一个静心的过程。
中里巴人:打坐是这么一个,打坐其实很多内容,就是你想干嘛,打坐可以完成很多内容,就是一是比如说打坐可以增加你的灵感,就是我没什么灵感,我光有一些知识不知道怎么用,就是怎么用得需要灵感,知识不会告诉你,灵感怎么产生呢?就打坐,看一休那个,动画片那个,脑袋上画圈那个,实际上打坐还真有这个作用,所以打坐在手不一样,打坐想着两眉毛中间叫祖翘,上门田,想着这一块儿,把气血酝酿集中在这一块儿,这一块儿就可以开发灵感了,比如说想好主意,没什么好主意,就静坐的时候把意念集中在那儿,一会儿那个主意就自己飞进来了,这就是产生灵感的打坐方法。
还有就是我心里比较烦燥,我就是烦恼比较多,因为烦恼比较多,忧虑烦恼比较多,这时候打坐就守着这个膻中穴,这个地方就是两乳中间这个地方,按照李时珍说就叫膻中穴,这手这一块儿,皇帝经常说,膻中者喜乐出焉,这一块儿是让人高兴的地方,所以高兴之前为什么先别有气堵在这儿,所以我们所有的气都会在这儿堵着,所以一般来讲就是胸闷就是堵在这儿,所以气会在结路,打坐的时候,你如果守着这一块儿,就可以散气,就可以把烦恼去掉,中医来讲去除烦恼就守着这儿。
要想补充能量,增加阳气,就守着肚脐眼。
吴晓蕙:肚脐眼左右不是说丹田附近。
中里巴人:对,丹田大家不好找,肚脐眼下三寸,所以想不到丹田,你守肚脐眼也行,相当于丹田的位置,田就是一块儿地方,丹是一点,田是一块儿,就是这一块儿都可以叫丹田,所以守着肚脐眼比较好守,目标比较明确,这就是积攒能量,所以打坐也不同。
还可以打坐本身就练筋,一打坐的时候,有人盘不上腿,盘腿容易疼,一疼的时候你可以找一个经络足看看到底是哪条筋疼,可以顺便揉揉这条筋,然后拔拔罐,你就会发觉,当我揉完了,再拔完罐,再盘腿很容易就盘上去,这条经络也打通了。
所以盘腿本身也是找病的过程,就看你身体哪有病,人是应该提早的为身体做准备的,所以尤其在冬天,冬天又不经常出去,在屋里保养保养身体,练练打坐,找找你的病灶,人可以在40岁的时候找到60岁的病,然后把60岁的病,在40岁的时候清除掉,因为你到60岁没体力了,你就得在有体力的时候,把身体的病去掉。
吴晓蕙:早发现早治疗。
中里巴人:对,不管是皇帝经还是道德经上都说过这样,叫损有余补不足,有余就是说我现在还有的能量,不足就是说我比较虚弱的地方,人在40岁的时候能量还算有点余,到60岁就偏虚弱,在40岁的时候,你把60岁要得的病,赶紧发现,叫没病找病,然后去除掉,这就叫治未病,未来要发生的病,没发生的病。
所以这个非常关键,你不能说病来了我再去治,那时候你想养也养不了了,必须在晴天的时候晾衣服,你说雨天晾衣服没法晾,这个来讲不能有病的时候你再治病,有点晚了。
中里巴人:打坐的时候也可以,所以打坐本身来讲就是生火,打坐就是一个生火的状态,就是拿柴火堆起来生火,就是助阳气的。
&中里巴人:冬藏≠呆补&练习坠足多走路
“冬藏≠呆补 练习坠足多走路”,以下为文字实录:
吴晓蕙:那除了打坐之外,冬天还适合哪些这些动作呢?
中里巴人:冬天实际上也是分不同的体制,冬天就说无屑皮肤,就是那意思毛孔别老打开,毛孔打开就容易把里边寒气,把里边的热气散出去,本来寒气就进来了,但是实际上也分体制。比如本来就是热性体制的,你冬天也得开窗通通风吧,尤其现在人热量,人身体里边越来越足,就吃的东西基本上都高,所以也需要运动运动,有时候也要发发汗,也要出出汗。
但不适合大运动,还是保持整个来讲属于藏的状态,但是藏的跺脚也要宣通宣通,所以来讲有一句话叫冬吃萝卜夏吃姜,冬天为什么要吃萝卜?萝卜就是通的,你光补了也得通通啊,要光全补的人就呆补,就反而不能吸收不能运化。
吴晓蕙:我记得您讲过坠足。
中里巴人:对,冬天有好多人最明显的症状就是脚冻了,脚冷有时候干裂,冻了,冻了为什么会冻?就是血下不到脚上去,血是热的,热血充足脚就热,血液不足脚就冷,这是很简单的,但是我们怎么把血液引到脚上去呢?除了刚才说的,跪膝可以把血液引到膝盖上来,但是最终的目的是要引到脚上去,脚就像人的两个树根一样,树根得结实,血液足树根才结实。怎么把血液引到脚上去呢?一是多走步,走步让脚发热为止。
你说走步觉得力道还不够,那还一个方法,就是《黄帝内经》教给咱们的叫坠足法,坠足法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得加上想象,就想你的脚腕上各绑一个铅球,铅球很沉,所以你抬起脚就很费劲,落下的时候就成了自由落体状态,你根本就控制不住,它自己就咣落下去了,这叫坠足,所以走路的时候用这种方法好像铅球绑在你的脚腕上,刚一抬起来咣咣,就好像每走一步就给地砸一个坑,但不是自己跺下去的,而是它自己坠下去的,这就叫坠足法。
这个要练会了,你会发现脚很快就热了,气血很快就到脚上去了,而且这个方法特别容易静心,坠足的时候因为得加上想象,所以很容易就静心了,锻炼好达到一个身心合一的锻炼,这才对身体有好处,身心分散的锻炼对身体是没有好处的,所以我不是特别赞赏像西方提出来的说,在你跑步的时候你这前面搁一电脑,你还可以处理公务,你在底下还可以跑的,这身心分离的这么一个锻炼,身心分离的锻炼有一个什么问题?就是容易受伤。
吴晓蕙:对。
中里巴人:血液奔头去了,又奔脚去了,你说到底奔哪去?就容易受伤,所以来讲锻炼就要专心致志的锻炼,这才是省时,不是说这费时的锻炼时候不能浪费的时间再做点别的,锻炼就专心致志的锻炼,这叫身心合一,这样锻炼才能增长,要不只能是一种损耗,为锻炼而锻炼就没有意义了。
&&[L]&&&&&&&&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双脚除了用以行走之外,还是全身健康的“窗口”。双足酸沉,行走无力,往往是肾虚的征兆。足部保健对许多疾病都有辅助治疗作用,如按摩脚心就有安神、降压的效果。因此,获得健康的最佳途径就要从“护脚”做起。传统中医理论认为,双足与周身阴阳、气血、经络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中医足疗就是通过药物渗透、经络传感、神经反射等作用,使人体内环境得到调节与平衡,调动人体潜在的自我防御能力,提高免疫功能,祛除病邪,恢复正气,从而达到保健、强身长寿与辅助治疗疾病的功效。&[/L]在临床观察中,头脑清醒,步履稳健均为健康的特征;而头重脚轻,脚肿履艰,则为疾患病体之躯。因此,古今中外的养生健身方法,都极为重视足部的锻炼。&
我国古医书记载,人有四根——耳为神机之根;鼻为苗窍之根;乳为宗气之根;足为精气之根。而足又为四根之中的根中之根。还有《儒门事亲》曰:“肾主两足”。《万病验方》云:“脚为肾之外候,司于下体者也”。均表明了人体的两足是由肾所主。足与脏腑中的肾关系最为密切,故治足必治肾,健足即健肾。如果把人比作一棵树的话,那么足即为其根,树根枯竭则枝枯叶落。足部的六条经脉又与手的六条经脉相关联而循行全身,因此脏腑功能的变化都能反映到足上,构成了足与全身的统一性。故古有“头痛医脚,上病下治”说。、谚语有“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足”之说。&
脚的健康不仅关系到人体健康,而且和寿命有很大关系。俗话说“人老先老脚”,“树枯根先竭,人老脚先衰”就是这个道理。《八股杂锦歌》讲“摩热脚心能健步”。因此我国各代医学家、养生家非常重视“搓脚心”的养生方法。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年逾花甲仍然精力旺盛,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他坚持按摩脚心。自言道:“东坡擦脚心,并非随观音。只为明双目,世事清浊分。”苏东坡在《养生诀》中还记载了这个方法。宋、陈直在《寿亲养老新书》中更作了详细介绍:“其穴(涌泉穴)在足心之上,湿气皆从此人。日夕之间,常以两足赤肉更次用一手握指,一手摩擦。数目多时,觉足心热,即将脚指略略转动,倦则少歇。或令人擦之亦得,终不若自擦为佳。”陈书林云:“先公每夜常自擦至数千,所以晚年步履轻便。”
在按摩脚心的同时要注意活动脚趾,脚趾上也有很多的通及全身的穴位,大拇指是肝、脾两经的通路,多活动大拇指可舒肝健胃、增进食欲,对肝脾大也有辅助疗效。第四脚趾属胆经,能治小儿遗尿症,矫正妇女子宫体位,所以有人主张要适当地赤脚路,让脚趾上的各个部分多和地面接触,发生摩擦,虽显得不够文明,对身体却大有好处。&
中医理论认为,搓脚心有益于活血通络、强体健身。由于脚心穴位病理在人体上反射较多,如左脚掌心穴位病理反映有腹腔神经丛、肾上腺、肾脏、心脏、脾脏、胃、十二指肠等;右脚掌心穴位病理反映有腹腔神经丛、胆囊、肾上腺、肾脏、肝脏、胃等。人的脚掌密布许多血管,故科学家把脚掌称为人的“第二心脏”,脚心的涌泉穴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按摩这个穴位,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经常按摩脚心,能活跃肾经内气,强壮身体,防止早衰,有利于健康长寿。老年人常按摩脚心,还能防止腿脚麻木,行动无力,脚心凉冷等现象。&
涌泉按摩功&
涌泉穴于脚前掌,肾经首穴强壮行。生命能量贮于肾,肾水旺盛如泉涌。&
劳宫穴于心包经,心包主火藏劳宫。相辅相承精气添,水火交融丹自生。&
强肾固本为首穴,诸虚证候皆适用。脚为树根身为干,泉水滋润树茂盛。&
预备收功用补法,先呼后吸吐纳瓮。睡前熄灯摩涌泉,两秒一周易慢行。&
用意清淡勿用力,身稳颈直如悬钟。意到气至水火济,范围莫大宫泉应。&
男左女右手相对,七十二次各逆顺。三次轻按三呼吸,呼按吸起意气融。&
垂帘端坐一开合,换手换脚再摩行。双脚一轮三开合,依病视情量加功。&
收功静卧安入睡,祥瑞卧佛入梦中。&
和脚有关的谚语&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夏天洗脚,暑湿可祛;秋天洗脚,肺润肠濡;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晨起三百步,睡前一盆汤。&
三天吃只羊,不如洗脚再上床。&
足是人之底,一夜一次洗。&
寒从脚下起。&
人之有脚,犹如树之有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临睡前,洗洗脚, 搓热手,摩脚心。&
早晨洗脚,如吃补药。 晚上泡脚,消除疲劳。&
冷水洗脸,温水刷牙,热水泡脚。&
睡前泡泡脚,胜服安眠药。&
护好您的脚,百病不来找。&
伤风烫脚,发汗开窍。&
天寒暖脚,预防感冒。&
多走练脚,体形健俏。&
养心盘脚,安神益脑。
临睡搓脚,经络疏导。&
甩臂踢脚,身轻不老。&
抬腿压脚,强肾固腰。&
仰头踮脚,颈病可消。&
养树需护根,养人需护脚。&
热水洗脚,如吃补药。&
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天天千步走,药铺会发愁。&
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
人怕冻脚,狗怕冻嘴。&
寒从足起,病从口入。&
寒从脚下起,火从头上生。&
足寒伤心,民怨伤国。&
晨起皮泡水,睡前水泡脚,健康又长寿,百岁不称奇。&
要想能长寿,天天吃黄豆;要想能多活,按摩涌泉穴(脚心);要想身体好,睡前烫烫脚;要想身体健,天天去锻炼。&
涌泉穴名解&
涌泉穴。涌,外涌而出也。泉,泉水也。涌泉穴名意指体内肾经的经水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本穴为肾经经脉的第一穴,它联通肾经的体内体表经脉,肾经体内经脉中的高温高压的水液由此外涌而出体表,故名涌泉穴。涌泉穴是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涌泉”穴,顾名思义,为人体元气之所在,刺激此穴,可使人恢复元气,健身长寿。涌泉穴位于脚心,属足少阴肾经,位置在蜷足趾时呈凹陷,常搓涌泉穴可治疗头顶痛、痫病、疝气、小儿惊风、昏厥等症。由于脚心穴位病理反射较多,所以常搓脚心对于祛病健身有较好的效果,在搓涌泉穴时扩大搓的范围,在涌泉穴沿足心凹陷处上下搓,效果更好。&
&搓脚贵在坚持&
每天坚持1-2次搓脚心,持之以恒,能起到补脑益肾、益智安神、活血通络的疗效,可以防治健忘、失眠、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胀、便秘和心、肝、脾、胆等脏器病症。&
按摩手法要正确,否则达不到祛病健身的目的。每晚用热水洗脚后坐在床边,将腿屈膝抬起,放在另一条腿上,脚心歪向内侧,按摩左脚心时用右手,按摩右脚心时用左手,转圈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
搓脚心的好处:&
一、搓脚心能使脚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供给脚部更多的养料和氧气,使腿脚的新陈代谢旺盛力量增加行动矫健有力。&
二、脚心上有许多神经直接通入大脑。搓脚心时刺激脚心神经,使大脑感到舒适轻松,不管是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每晚睡前搓搓脚心就能使疲劳消除。睡眠加深。&
三、脚心上有一个涌泉穴,它是足少阴肾经的起点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针灸或按摩此穴,具有滋阴补肾,颐养五脏六腑的作用。&
搓脚心辅助降血压
在民间,流行搓脚心降血压的方法。具体做法是:每天晨起前、晚上临睡前,先搓热双手,然后右手搓左脚心、左手搓右脚心各200次,直搓得足心发热。&
涌泉穴有滋阴降火,引浮越的肝阳下潜的作用,临床上也有针刺或用中药敷贴该穴治疗高血压的报道。近年来发现,脚上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穴位),运用不同的手法按摩这些反射区(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内分泌系统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高血压病情复杂,变化多端,中老年患者必须正确处理好自我保健和药物治疗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坚持药物治疗的同时,不妨常搓搓脚心。&
&搓脚心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干搓。左手握住左脚背前部,用右手沿脚心上下搓100次,达到脚心发热;再用右手握右脚脖子,用左手沿脚心上下搓100次,搓的力度大小要以自己舒适为宜。&
二、湿搓。把脚放在温水盆中,泡到脚发红,再按第一种办法搓。&
三、酒搓。倒半两左右白酒于杯中,按第一种办法操作,只是搓脚的手蘸一点白酒,酒搓干了再蘸一下,按第一种办法两脚心各搓100次。&
四、手心搓脚心。心肾相交的方法叫做手心搓脚心。我们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方法,这里面融汇了很深的中医道理。&
我们的脚底板有一个肾经的穴位叫涌泉穴,而我们的手上是劳宫穴。我们可以平时没事的时候坐在床上,左、右手交叉,用掌心搓脚心,或者用手心拍打脚心。这样做有助于让肾发挥收藏的功能,把气往下引,把上面的虚火拽下来,这样气就不会壅在上面,病自然就好了。&
劳宫穴是心包经上面的穴位,所谓“心包”,就好像是在心的外面保护它的包膜,它可以“代君受邪”,就是有邪气侵犯心的时候,它出来保护,先被侵犯。涌泉穴位于脚底,如果把脚板分成三份的话,涌泉穴就在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交界的位置。顾名思义,它就像泉水涌出来一样,涌泉穴就是“肾精”出入的地方。&
劳宫穴与涌泉穴互相摩擦,用右手的劳宫穴去搓左脚的涌泉穴,搓揉到温暖发热为止;反过来,用左手的劳宫穴对着右脚的涌泉穴去搓揉。时间最好是子、午、卯、酉四个时辰。这样,可以达到心肾合练的目的。&
搓完脚心后不要马上下地,最好在原地休息10分钟。&
&搓脚心的几个“不”&
1、饭后一小时内不得按摩,在一部位上连续按摩刺激,一般不超过5分钟。&
2、用手指按摩要注意修剪指甲,用其它工具刺激时,应光滑无刺,避免损伤皮肤,按摩时如出现疼痛、倦耽口干等感觉(关节炎患者较明显),均属正常现象。&
3、按摩后30分钟内须饮50℃以上的温开水(肾脏和心脏病患者,饮150cc即可)。&
4、心脏并糖尿并肾脏并高血压及癫痫患者,按摩时间一般不超过10分钟。&
5、按摩后由于毛细血管处于扩张状态,体温稍有升高,严禁用冷水洗或用冷毛巾擦按摩部位。&
百会、涌泉、劳宫的关系&
人体主要以三大穴道与外界相通:百会、涌泉及本劳宮穴。百会通天、涌泉通地,劳宫则是可由人体主控的出入气穴。&
五心穴即天心百会,地心涌泉,人心劳宫。百会为督脉之腧穴,位于巅顶中央,是人身最高的穴位,百会与手足少阳、足太阳、足厥阴和督脉五条经脉相交会,故称三阳五会。百会穴能针能灸,可补可泻,具有醒脑开窍,宁心安神之功效。脑为元神之府,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枢,百会穴处于脑的中央,故为治疗神经衰弱、心悸健忘、失眠多梦的重要穴位。&
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起始穴,肾与心、肝两脏关系密切,心藏神、肝藏魂,肾主藏精,肝主藏血,精血同源,两者相互资生。涌泉为足少阴之井穴,乃肾之根本,能滋养肾阴,温补肾阳,有开窍醒神,交济水火的功效。&
劳宫穴为手少阴心包经的荥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包络者,心之外围,能代心受邪,失眠之人必心烦心悸,六神欠安,劳宫穴为心包经之荥穴,五行属火,具有清心泄烦、安神定志、温补阳气、行气调血的功效,针之能治疗心烦、心悸、头晕失眠等症。&
百会为天上阳火,涌泉为地下阴水,劳宫为人中之火,此天地人三才之义也。又百会天宫之土(头八卦百会属土),涌泉地宫之木(阴井五行属木),劳宫中宫之土(手八卦属土),观全卦水火相济,天地相交,阴阳平衡,故对治疗失眠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有一句口诀“四边有病中间平”,就是说,人体的大药还存在于人体的“中间部位”。不过这个“中间”是相对的,我们就把它们统称为“中”字号大药吧。在“中部”周围的任何地方都可称为“四边”,所以,“中”字号大药也是为全身疗病养生服务的,适用症广泛,妙用无穷。&
按百会穴,好比天降甘霖,滋润万物,把人体蔫了的机能、心神和意志重新激活,让人振作,所以,百会不仅是一个治病的大穴,还是一个改变人精神面貌的神穴。百会穴在头顶正中央,是人体的最高点。为什么叫百会呢?我们知道,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要汇聚到头上,而百会穴又是头部的核心,是百脉所会之处。百脉所会,意味着通过刺激这一点能牵动百脉,所以《针灸资生经》上说,百会穴“百病皆主”,意思就是什么病都能治。可以说,此穴百病都会治,所以叫“百会”。
涌泉穴在脚心,也沾一个“中”字。涌泉,顾名思义,就是泉水奔涌而出的意思。涌泉穴,正是足少阴肾经的井穴,也就是起始穴。肾属水,肾水起于涌泉。&
人老脚先老,治病先治脚,而脚的正中心是涌泉。肾是人的先天之本,肾主水,主管人体的水液代谢以及泌尿生殖系统,而肾经的起始之穴就是涌泉。涌泉穴可谓集多个“重中之重”于一身。&
第一,因为涌泉穴是肾经井穴,所以,它能治与肾系统相关的众多疾病。如果人黑如炭色,本色外露,肯定是肾出了问题,而泌尿、生殖系统属于肾系统,涌泉穴能通治这两个系统的疾病&
第二,肾主水,水液代谢不利,会导致水沉下焦,积成死水一潭。死水中是什么霉菌、恶虫都能长的,人体的死水中情形也是如此,所以人腰部及腰部以下的病,95%都与水液代谢不利有关,这就是上面所列的小腹急痛、泄而下重、足痉寒而逆、腰痛、阴痹、腹胀等。而涌泉穴喷涌出新鲜的甘泉,能疏导死水,恢复身体的活力。&
第三,心属火。心系统(也就是心血管系统和精神系统)的疾病大多是因为心火太旺引起的,如心痛、心烦等。水克火,这时候的涌泉穴,就好比灭火用的水龙头,正好把这过旺的心火浇灭。&
劳宫。劳,劳作也。宫,宫殿也。该穴名意指心包经的高热之气在此带动脾土中的水湿气化为气。本穴物质为中冲穴传来的高温干燥之气,行至本穴后,此高温之气传热于脾土使脾土中的水湿亦随之气化,穴内的地部脾土未受其气血之生反而付出其湿,如人之劳作付出一般,故名。
包括内劳宫和外劳宫,内劳宫在掌中心(握拳时中指端外)主治:发热,无汗。外劳宫在手背中央,与内劳宫相对处。主治:风寒感冒,腹痛腹泻、脱肛、遗尿等。&
临床应用:本穴性温,为温阳散寒,升阳举陷佳穴,兼能发汗解表。可与补牌经、补肾经、推三关、揉丹田等穴合用治疗脱肛、遗尿等症。
劳宫穴是心包经上面的穴位,所谓“心包”,就好像是在心的外面保护它的包膜,它可以“代君受邪”,就是有邪气侵犯心的时候,它出来保护,先被侵犯。人的劳宫穴和涌泉穴相对能渐渐发热,劳宫在心包经,属火;涌泉在肾经,属水。中医讲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百会是“天”,涌泉是“地”,上则天部,下则地部,由通天达地,而顶天立地。这就是“天人效应”。百会朝天,通天合阳;气沉丹田,涌泉接地,通地合阴。天地合阴阳合,人体内的阴阳小循环,与天地阴阳的大循环合为一体。任督一通,人体阴阳气进到顶天立地大循环,所以按摩了涌泉穴之后要拍打百会穴。&
注意:大剂量的搓脚心,属于大补之法,而且,不存在虚不受补的问题。大剂量的搓脚心后,应该按摩、拍打头顶百会片刻,这个剂量,各人可以先自行体会。
&&&&&&&&&&&&&&&&&&&&&&&&&&&&&&&&&&&&&&作者野渡横舟
非常奇怪的就是这两天在网上遇到同一种脚型的三个朋友,症状基本上完全一样:右侧头痛、右侧股腹沟痛、心脏与胃都不太舒服&。
习惯动作:其中两个是左腿长,重心放在右脚上且喜欢翘右腿,外八字,左脚角度大,&另外一个是右腿长而喜欢翘左腿,重心放在左腿上,外八字,右脚角度大。
相同的是: 症状相同 ,都是外八字,都是重心在短腿而且喜欢翘短腿。
不同的是:长短腿不同。
这个种脚型的病是比较复杂,如果用整脊也是能缓解的,但是如果不矫正股关节病根还是去不了。以上病症是右腿长的症状与左腿长的症状都有,但是不能以一种混合型来总结了。到底要想明白为什么?为什么习惯不同又症状相同,到底是为什么?把这个脚型想明白力学疗法的学习又更进一步!
辅具矫正:绑腿矫正股关节,力学疗法枕矫正脊椎的生理弯曲。平时做矫正动作。
一个解决脚跟所有问题的秘方
介绍一个经过无数次实验而行之有效又价廉物美的偏方:
取艾叶500克(7元/500克),红花100克(7元/50克)。平均分为20份,每日1份(加食醋100克,花椒20粒,食盐2勺),用纱布包裹加水煮开---用水量为漫到脚踝处即可,趁热泡脚,以15--30分钟为限。
本方既可以去除脚上的坏死老皮、老茧、冻疮、裂口、灰指甲、脚癣以及多年不愈的鸡眼等,还能使你的脚光滑细腻,又因为脚为人身体的第二心脏,所以还能对你的全身脏器起到通经、活血、化淤作用,此举应该可以解决你“脚上”的毛病了。&
来自:觉醒的大地 & 民间验方
&&&&在中医看来,头疼不能光医头,腿疼也不能只看腿。
因为当肝,肾俱虚时,会在腿上有所体现。中医师建议,过了中
年,男性女性都要多注意腿的变化。
&&&&&&&&【双腿冒凉气】肾&
腿浮肿,冒凉气,四肢发冷,尿少而清;女性月经总是后推,
量少,经常小腹胀痛或经血块多色暗等,都要引起注意,这是典
型的阳虚症状。尤其是腰以下,按了凹陷不起,甚至觉得(腹部
胀痛)---------更要小心!
&&&&此种情况,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治本。不要食用生冷,辛辣食物,忌食性--寒凉或滋腻,味厚,如粳米,豆腐,猪肉,
花生,香蕉等;伴有便秘者不要进食糯米等;伴泄泻者忌食牛
奶,海参,虾等具有通便作用的食物。平常注意保暖,不要熬
夜,每天下午4点—6点多揉肾腧穴,每晚用热水洗脚后,搓两脚
心,每次5—10分钟,能益精补肾!
&&如果你在双腿怕冷的同时,还手脚发热,就是肾阴虚了。应
多吃清凉食品,如绿豆,银耳,链子等,也可做散步,慢跑,瑜
伽,打太极拳等运动。
&&&&&&&【双腿水肿】脾&&虚
肿尤其体现在----腿。
&&按下凹陷不易恢复、不爱吃东西、脸色灰暗,就应健脾利湿。
&&&【膝盖凉,手脚凉】冷寒证
&&如果经常感到手脚冰凉,膝盖凉,多是冷寒症的表现。中医认为这是气虚,气滞,阳气不足的反应。女性在经期,孕期,产期等特殊生理时期更易如此。建议平时多用热水泡脚,既能暖身,又能舒缓疲劳。
  通过适当的按摩,也能达到暖膝盖的目的。
按摩涌泉穴,每天早晚按摩左右脚各100下,揉脚趾100余下。
寒致百病就要勤按太溪穴
&&&&&&&&以前说过太溪是人体第一大补穴,现在详细说说太溪穴的其他可用之处。太溪,是肾经上的穴位,在脚踝内侧后跟骨上动脉凹陷处,当我们用手指按在这个位置上时,马上可以感觉到这里动脉的跳动。太溪穴是足诊三脉“决生死,处百病”三大独特要穴之一。古代很多大医面对病垂的病人,就是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简单说,就是如果在这个穴位上仍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这里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就比较危险了。&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但调动起来后一定要把它储藏起来,即储藏到涌泉穴,这样您就有健康的根基了。所以像每天搓脚心、做金鸡独立、泡脚之类的保健方法,其目的就是为了打通肾经,引火归源。
太溪穴即为肾经腧穴、原穴,所以其作用是擅长于滋阴补肾、通调三焦,说白了就是一个大补穴,凡是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酸、头晕、耳鸣、脱发、牙齿松动、哮喘,还有男人最担心的性功能衰退以及妇女的习惯性流产,都可通过刺激这个穴位收到明显的效果。按摩太溪穴有利于绝大多数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特别对患有慢性肾病,同时表现为浮肿、腰酸腿冷、浑身乏力的患者效果最为明显。
&&&&&&&&有人经常足跟痛,这就是肾虚。您应多揉太溪穴,顺着太溪穴把肾经的气血引过去。只要太溪穴被激活了,新鲜血液就会把淤血冲散吸收,然后再循环带走。为什么会痛?痛就是有淤血,停在那里不动了,造成局部不通,不通则痛。您把好血引过去,把淤血冲散,自然就不痛了。揉太溪穴就是帮助冲散淤血。
&&&&&&&&有人经常咽喉干,喝水也不管用,没有唾液,这是肾阴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补上肾阴。太溪穴是原穴,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又补肾阳。
&&&&&&有很多女性朋友来月经的时候肚子痛,这时揉太溪穴很管用。
有的人肾绞痛,尤其是体内有肾结石的时候肾绞痛,那么平常多揉太溪穴就能防治这种症状。
有人痛风、尿酸过高,这是尿里毒素太多了,每天揉太溪穴能从源头把这个问题解决。有人得了肾炎,排不出尿来,揉太溪穴也能帮助把尿毒解掉。
&&&&&&&太溪穴还可以治先天性抽搐。如果大脑受伤,它还有辅助调养的功效。因为脑髓是肾所主,跟肾经有极大关系,所以要想调养后天受伤的大脑,就要好好刺激太溪穴。
&&&&&&有的人患有厌食症。古人管厌食症叫饥不欲食,看到吃的东西虽然饿,可就是吃不下去,这也是肾虚造成的。因为肾经的循行路线是从喉咙直接通着肠胃,所以太溪穴还能治疗厌食症。
&&&&&&&&还有像胸闷,支气管炎、哮喘等,太溪穴都可以治。因为肾经都经过这些病所发的位置。
&&&&&&老年痴呆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而打通肾经就可以防治包括老年痴呆在内的各种老化症状。
&&&&&&有的人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遗尿症。最苦恼的是憋不住尿,只要活动幅度稍大,就会尿失禁,甚至都不敢大声咳嗽,更不敢大声说笑。其实就是是肾气虚弱导致无法固涩缩尿。只要在她后背的肾腧穴上,左右各拔一个真空罐,同时按揉左右的太溪穴各10分钟,只要坚持二十来天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
&&&&&&工作了一天,很多人都觉得腰痛或者腰酸,其实,解决的办法很简单,按摩太溪穴就好了,症状很快就能缓解。女性朋友容易手脚冰冷,每天晚上睡觉前刺激太溪穴,坚持一周时间,手脚就会变得暖暖的。
&&&&&&有一些女性,追求事业上的成功,到想要结婚生孩子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年纪有点大了。结婚还好说,可生孩子就是高龄产妇了,由于长期做工作狂,这类女性的脸上通常都有虚寒之象。也常常手脚都是微微发凉,这是阳虚的表现,阳虚则不达四肢,气血到了四肢已经没有鲜活的力量了,因为不能给手脚带来温暖,我们经常看见韩国电视剧里女人们一结婚就跟着婆婆去抓中药,为什么好端端的要吃药呢?其实,她们就是为了暖宫。女人,暖和了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才能怀孕生孩子。
&&&&&&&&其实,我们不要光想着什么能治老年痴呆、治耳鸣、治牙齿松动,只要把肾经打通,这些症状就全没了。
&&&&&&&&那么,说到这里,有的朋友或许会好奇:“太溪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穴位?为什么有如此之功效呢?
太溪是肾经的原穴,也就是说肾经的原气大会于此,是人体当中元气旺盛而又尊贵无比的地方,古代医家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我们都知道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中医说肾阴和肾阳是生长发育的根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根植于肾,肾一旦出现问题,人体就会百病从牛。而作为肾经的原穴,太溪的作用自然是非常巨大的。
&&&&&&&&肾经上的很多穴位都能治这些病,我们一定要灵活运用。虽说太溪穴治这个、然谷穴治那个、涌泉穴也可以治什么,但用的时候一定要灵活。您不能说书上写着太溪穴是治咽喉痛、咽喉干的,但没说然谷穴治,您就不揉然谷穴,这样就麻烦了。所以,当您有这些症状的时候,哪些穴位最敏感,您就赶紧多揉它。如果今天管用的这个穴位到第二天揉的时候不痛了,您就换那个最敏感的去揉。记住这一点。比如说您今天咽喉痛,有几个穴都治——太溪穴治、然谷穴治、涌泉穴也治,可是您揉涌泉穴的时候不痛,那就别揉涌泉穴;揉然谷穴还不痛,也不要去揉了;再揉太溪穴痛了,就揉太溪穴,这时候太溪穴就管咽喉痛。
&&&&&&&&太溪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大家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但如果与太溪穴相比,足三里穴偏重于补后天,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
&&&&&&太溪穴,它是人体阳气会聚的一个重要之地。凡是寒凉体质的人,都不妨通过常灸太溪穴,让温暖的生机进入寒体之内。按压太溪穴不仅对小腿和足部症状有效,且对因血压异常所引起的眩晕、耳痛、耳鸣、中耳炎等耳部疾病、慢性风湿关节炎、湿疹、麻疹、黄褐斑、雀斑等皮肤症状、前列腺肥大、阳痿、月经困难、痛经、月经不调、肾炎、膀胱炎、夜尿症等症状有效。对神经和情绪不稳、心情亢进、头部充血、失眠、手脚过度虚冷、支气管炎、喉咙痛、气喘、便秘或痔疮等很有效。
按摩这个穴位是用对侧手的拇指按揉,也可以使用光滑的木棒按揉,要注意力量柔和,以感觉酸胀为度,不可力量过大以免伤及皮肤。
太溪穴:可祛痘、祛斑、祛眼袋浮肿、祛黑眼圈、美白肌肤、增强记忆力、改善听力及视力、增强身体抵抗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内关、三阴交-功能:养阴清热&主治:治阴虚劳损之症,如骨蒸盗汗、干咳、失血、梦遗、经闭等。&方义:内关清心胸,利达三焦,三阴交滋阴养血,交济心肾,此法确有交济坎离之功。-...
内关、三阴交&-功能:养阴清热&
主治:治阴虚劳损之症,如骨蒸盗汗、干咳、失血、梦遗、经闭等。&
方义:内关清心胸,利达三焦,三阴交滋阴养血,交济心肾,此法确有交济坎离之功。&&&&&&&&&&&&&&&&&&&&&&&&&&&&&&&&&&&&&&&&&&&&&&&&&&&&&&&&&&&&&&&&&&&&&&&&&&&&&&&&&&&&&&&&&&&&&&&&&&&&&&&&&&&&&&&&&&&&&&&&&&&&&&&&&&&&&&&&&&&&&&&&&&&&&&&&&&&&&&&&&&&&&&&&&&&&&&&&&&&&&&&&&&&&&&&&&&&&&&&&&&&&&&&&&&&&&&&&&&&&&&&&&&&&&
作者&丁咨&踵息指内呼吸功深,而达于踵。语出《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就是说古时候修道的人,睡觉不会做梦,醒来时不会忧愁,吃东西不求甜美,呼吸时气息深沉。修道的人呼吸凭借的是着地的脚后根,而一般人呼吸靠的只是喉咙。很显然,平常人用喉咙呼吸,吸入的是凡气,气只能到达肺,即为肺呼吸,稍用功夫,最多只能到...
&&&&&&&&&&&&&&&&&&&&&&&&作者丁咨
踵息&指内呼吸功深,而达于踵。语出《庄子·大宗师》:“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就是说古时候修道的人,睡觉不会做梦,醒来时不会忧愁,吃东西不求甜美,呼吸时气息深沉。修道的人呼吸凭借的是着地的脚后根,而一般人呼吸靠的只是喉咙。很显然,平常人用喉咙呼吸,吸入的是凡气,气只能到达肺,即为肺呼吸,稍用功夫,最多只能到达丹田;而修道的人呼吸可到脚后跟,吸入的是仙炁,遍及全身。
道家炼气养生之法。亦指呼吸徐缓深沉。而不是用脚呼吸。一般人用深呼吸,炁机最多只能到达丹田;而有道真人的呼吸,却可以直接到达足后跟,可见古代修炼的真人,已经具备很深的修炼功夫。
打通踵息法:一方面,让养老穴、腕骨、后溪、外关穴等顺时针旋转,让内关、列缺穴等逆时针旋转,让气血正向、反向走小肠经、心经和心包经、三焦经、肺经各30分钟;另一方面平卧,或者坐着,全身放松然后,将正逆腹式呼吸集中于神阙、丹田,吸气引导下行一直慢慢下行至脚心;彻底呼出后,再重新将气集中于神阙、丹田,吸气──呼气——息反复循环.....渐渐,在这一呼一吸——一息当中,你的双脚会有热感,像大海波涛一样从脚腕--脚跟--脚心到脚趾涌动,像微小弹簧一样与经络、脏腑、动静脉血管和淋巴管共振,4到10秒循环一次,手指、脚趾尖跳动,还会从脚感传到双腿、躯干、上肢,一直到太阳穴、百会穴,热感传遍全身。踵息法“体现了饮地阴领气上升,吸天阳沉气下降,以天地之精气,补养人的气血,为中和之大用”。   
昨日夜里躺下的时候已经十一点了,随手拿起老子和庄子的合编本,翻开一看112页,讲的正是《庄子·大宗师》这一篇。
我个人体会,庄子的书读起来比较容易,但真想读懂就没那么简单。当读到“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这一段的时候,我不由得想起了早几年在论坛时的一个争论话题。
这个争论的话题是什么呢?就是关于平步站桩时的重心问题。有人认为重心应该在脚跟的位置,我认为呢,应该是在脚心或脚心靠前的部位。为此,有位朋友转贴了一位名家讲形意拳站桩的文章,里面说到为什么要把重心放在脚跟的问题,而名家这样讲的一种主要依据就是庄子所说的“真人之息以踵”。
这位名家的原文是这样写的:
“初步立正姿势名之曰无极式,头要顶,项要竖,目要平视,一任鼻孔自然呼吸,嘴要虚合,舌要顶上腭,齿要相叩,两肩下垂有松开意,两肘下垂有包裹意,两胯胯根要松,两膝如起步时略带弯曲,不可有死弯子,此时足根不扭,两足足尖不扣,整个体重移置于两足足根,两足前心与地似离非离,似着非着,好象沙地立竿,恍恍惚惚,杳杳冥冥,又好象腾云驾雾,其目的要求做到虚无,摇摇欲坠的光景,即进入了静的境界,限制了思想不开小差,同时正因为把整个身体的重心平均分置与两足足根,做到了呼吸直贯脐下的腹式呼吸,也即是古人说的“真人呼吸入踵”的一种腹式呼吸。”
应该说,这位名家所提到的“真人呼吸入踵”,其理乃真,不假丝毫,然所言“把整个身体的重心平均分置与两足足根,做到呼吸直贯脐下的腹式呼吸”,其法则谬也。何以故?须知入踵者,非用踵也,呼吸入踵则可,用踵则非,如因误解呼吸入踵为呼吸用踵之意,且以此为据,置身体之重心于两足之足根,以为即是养气练气之踵息大法,实则差之远矣!
陆游之《独学》诗云:“踵息无声酣午枕,舌根忘味美晨烹。”
金农之《广陵秋日杂作》诗亦云:“屡访花隐翁,踵息无一声。”
其中,踵息一语,即出自《庄子·大宗师》一篇。盖,实为道家练气养生之法。所谓踵者,《玉篇》释义:“足后”,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脚后跟,很多时候也有泛指脚的意思。所谓息者,《增韵》释义:“一呼一吸为一息”,这里自然指的就是呼吸了。
也有人说,踵息之法就是凭脚跟呼吸,这话不能说一点道理没有,至少懂得呼吸与脚跟的关系,但言之却极不确切,多是因望文生义与不求甚解之故。要知道,呼吸以踵也好,以喉也罢,其实讲的是呼吸深浅的意思,而不是用哪个部位进行呼吸的问题,故庄子先说“其息深深”,但呼吸要深,又能深到哪里呢?所以,庄子又接着讲“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以为明示,简单地说,就是真人或者说修行的人,呼吸感觉能够到了脚跟,而众人或者说普通人,呼吸只感觉到了气管而已。
由此可见,庄子所谓“真人之息以踵”,其本意要的是一气到底,也就是一气呼吸能够贯穿脚底或者说贯到脚跟的意思,此亦为养气要诀之一也。先哲有云:气不养则馁,何以充体,充体者气遍全身也。此处言气遍全身,亦即气贯全身之意,盖呼吸能使血液为之鼓荡,浑身细胞毛孔能够同时应合鼓动,故非得有一气到底或气贯全身之感,不可谓气血充盈,全身周到,上下通畅,川流不止。
踵息之法,实则无他,至简至易,本乎自然,言及呼吸,细匀无声,故匀静自然是其要点,既不许用力鼓荡,也不许用意支配,不急不迫,徐徐为之,顺其自然,渐渐即可至细匀深长,此亦是庄子“其息深深”之真意也。
其实,望文生义,尚可理解,然不求甚解,自以为是,此如上面那位名家所言,不知是承其前人之所传,还是其误解了庄子“真人之息以踵”的本意,故而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以为置身体之重心于两足之足根,即是养气练气之踵息秘法,真是谬误之甚!
何况脚跟吃力,站立即不稳固,且吃力于脚跟,必顶力上冲至头顶,身体不能得到舒展,气力被阻碍,全身的关节也就不灵活,此甚不利于养生。就技击而言,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脚后跟骨折康复训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