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MF到底不只是一场比赛个什么比赛

UTMF到底是一个什么比赛UTMF到底是一个什么比赛衣衫褴褛人百家号UTMF,全称Ultra Trail Mt. Fuji,中文“环富士山超级越野赛”是UTWT系列赛的一员,也是UTMB的姐妹赛UTMF历史概要UTMF由日本越野界长老级人物镝木毅发起,于2012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赛道设在象征日本的富士山脚下。2018年之前的赛道,是横跨11个市町村,绕富士山一圈,可以360度全方位地欣赏富士山的美景。它也是是UTMF亮点之一。不过,由于日本春季入夜后气温骤降,每届都会出现选手失温的情况,组委会出于安全考虑,在2015年第4届UTMF时,把比赛时间由之前的4-5月份变更到了9月份。但是,每年的9月都是日本台风的高发季节, 所以2015年以来,UTMF就一直受台风等恶劣天气困扰,在2016年因台风暴雨肆虐,赛道被泥石流冲垮,168公里组别的比赛被迫在49公里处提前终止比赛。由于连续两届比赛都受到台风的极大影响,UTMF组委会在考虑到9月一直会存在的台风风险,同时又因雨天比赛对赛道周边的环境影响很大(UTMF一直极其注重环境保护,有人说它是世界上最环保的比赛),故组委会又决定把比赛改回春季。而鉴于筹备时间不足,UTMF在2017年停赛一年。所以,1个月以后,我们即将迎来历经波折之后的2018年第六届UTMF。2018UTMF 主要变化经过一年多的准备,卷土重来的UTMF,在考虑到环保及安全的情况下,不仅把比赛日期从9月份又回到4月份,还做了很多调整。1路线的大幅变化连续2年受到雨水的影响之下,主委会下了很大的决心 : 2018UTMF依然是绕着富士山跑,但不再是完整一周。原来的赛道窄,遇雨易滑,发生交通堵塞,不是理想的赛道。主委会在新的路线设置上,花了很大功夫。对于遇雨危险的地方都设置迂回路线,来避免再次因为雨水而终止比赛。而旧赛道上有一段路线实在是不能设置迂回路线,只能放弃,所以新赛道就不再是一个环了。2 起点变化UTMF之前几届的起点都在富士山脚下河口湖处,而今年的起点则改为是富士山儿童之国。路线是从儿童之国开始顺时针跑到山中湖,然后再逆时针往回跑到大池公园。虽说是折返,但也不是原路返回。3 组别公里数变化UTMF组别的距离依然是170km,爬升8000米,关门46小时,名额1400人而STY组,则由原来的75km延长到95km,爬升4100米,关门20小时,名额1000人2018UTMF 各国参赛选手比例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衣衫褴褛人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用娱乐的眼光球场内外的奇葩故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环富士山越野赛
UTMF 中文版参赛规程
基本规则1.理解并对以下事项负上责任是参加本赛事的基本条件。2.参赛者即使在比赛期间,亦须遵守日本国内的法律丶自治体条例,以及对附合一般社会公义的行为负责。3.UTMF及STY均是在山势起伏的自然环境中,持续超过一日一夜的跑步比赛。虽然主办单位尽力将参赛者无法预测及控制的风险降到最低,但在比赛期间,避开危险及保障自身安全是参赛者的责任。正因如此,对於有可能出现的意外及恶劣天气(低温丶强风丶下雨和落雪等)大会要求参赛者具备应付有关情况的技能丶短识丶装备丶体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此外,参赛者亦须对其结果负责。4.赛道沿途有胶带及指示版等标示前进方向,但在自然环境下并无其他人员可以依靠,参赛者须自行确认路线。假如在比赛其间偏离跑道,参赛者有责任利用地图或其他工具,自行返回赛道。5.参赛者的责任亦包括在比赛前及比赛期间确认由主办单位发出的讯息。参赛者请依从本比赛规则所提供的指示。6.请参赛者尊重自然环境和其他路径使用者。7.为确保比赛能顺利举行,主办单位准备了需要的用品和整理赛道,并在有需要的地点安排工作人员 。此外,主办单位亦设有救护和医疗援助机制。8.所有支援站均设有由医生或护士驻守的救护站,负责应急处理。不过,支援站只提供应急处理。比赛规则1.参加条件及参赛者的责任以下是主办单位提供的比赛环境和参加者必须遵守的事项。假如参赛者违反比赛规则,或忽略以下注意事项,有可能被取消比赛资格,或受到1小时丶3小时,甚至6小时的额外计时处分。此外,亦有可能自来年起丧失参赛资格。2.关於保护自然环境1. UTMF及STY全程禁止使用登山杖,同时亦禁止以树技替代登山杖。2. 禁止在赛道上睡觉。这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影响,亦有可能被误以为「需要接受紧急救护」。3. 禁止在赛道转弯处抄捷径和在路径以外行走。为保护自然环境,部分区域禁止超前或设有其他限制。4. 禁止在赛道及附近范围内采摘或破坏动植物丶菌类及岩石等物件。5. 切勿乱丢垃圾。6. 请在各支援站的洗手间内如厠。如有需要,请使用便携式厠所,并请带走用过的纸巾。7. 为避免将外来种子或参加者居住地区的植被带进高山地带,比赛前请洗擦好鞋底。基於同样理由,赛道中途的多个登山口亦设有洗擦鞋底用的地毡。请跟从工作人员的指示,用准备好的毛刷拨落鞋底的泥土和植物种子。3.关於对他人及当地造成的影响1. 当参赛者或大会相关人员因受伤或不适等原因而无法走动时,参赛者应优先协助他们,并联络救护总部。号码布上明确印有救护总部的电话号码。2. 假如发现横卧或蹲在赛道上的参加者,请扬声并确认其健康状况和症状。如有需要,请优先协助该参赛者,并联络救护总部。3. 赛道非由大会占有。参赛者应避免阻碍路径的其他使用者(远足人士丶攀山者等)。在禁止超前的区域,跑手禁止越过其他参赛者及使用者。即使在允许超前的区域,亦请跑步於路径宽敞处放慢速度,步行越过其他使用者。请别忘记与越过或迎面遇上的其他使用者打招呼。4. 请避免损坏赛道上的建筑物。5. 赛道包括私人土地丶自卫队演习场等平日禁止进入的特别区域。请勿进入指定赛道以外的区域。6. 赛道附近为住宅区,请避免制造噪音。在禁止使用熊铃的区域,请不要摇响熊铃。4.关於救援及医疗援助医生及救护员有权终止参赛者继续比赛。当医生及救护员表示参赛者须终止比赛时,请将IC晶片交回工作人员,届时工作人员将於号码布上画上退赛记号。5.关於IC晶片1. 主办单位利用IC晶片和在地面上铺设的计时地毡,确认参赛者记录丶出赛人数和完赛人数,以及通过各支援站和检查站的时间。2. IC晶片必须分开绑於左右脚鞋上。3. 完成比赛後请将IC晶片交给工作人员。4. 弃权或被取消资格的参赛者请被IC晶片交回各支援站的退赛接待处。6.关於关门及计时1. 为保障参赛者安全,支援站的入口和出口均设有关门时间。假如参赛者未能在指定时间内通过入口和出口,将会丧失比赛资格。2. 在入口关门时间前,参赛者可以在离开支援站出口後返回支援站。返回支援站及再次离开的时候,请使用专用通道及告知工作人员。假如参赛者未能在出口关门时间前离开支援站,将会丧失比赛资格。3. 关门时间可能因为天气丶赛道状况和比赛状况而更改。届时主办单位将利用支援站的告示板和发放短讯至已登记的手提电话号码通知参赛者。7.关於赛道上的指示1. 主办单位在取得土地拥有者或管理者的许可後,在赛道设置了最低限度的胶带和指示版。除了在易於迷路的区域外,主办单位大概每隔100米绑上1条胶带。假如前行200米以上仍未发现胶带,参赛者已偏离赛道,请原路返回赛道。2. 在准备赛道时,主办单位尽力将参赛者无法预测及控制的风险降到最低。主办单位在危险位置设下标示或绳索等,以降低风险。主办单位在需要的地方派置工作人员,确保参赛者能安全通过,请参赛者跟从有关指示。3. 虽然主办单位在个别地点派置工作人员引导参赛者丶但参赛者有责任根据指示板自行确认赛道。4. 在禁止超前或设有其他制限的区域,请参赛者跟从有关指示。5. 在比赛开始後,主办单位将利用支援站及水站的告示板向参赛者传达重要讯息。假如有特别重要的讯息,主办单位将发出短讯至参赛者已登记的手提电话号码。确认支援站丶水站的告示板和短讯是参赛者的责任。8.关於退出比赛1. 假如参赛者没有信心完成馀下赛程而选择中途退赛,请通知工作人员。在退出比赛後不能返回比赛。2. 在支援站退赛请通知支援站负责计时的工作人员,并交回IC晶片。3. 在赛道上退赛假如因受伤或其他理由而无法移动,需要紧急地在赛道上退出赛事的话,请与教护总部联络。假如能自行到达下一个支援站,请在支援站退出赛事。9.关於装备在比赛开始,以及离开支援站的时候,装备的总重量均须超过2公斤;在赛道上的时候,装备的总重量不得低於1公斤。主办单位在比赛期间会检查参赛者的必备品。假如有缺漏,参赛者将会当场被取消资格。参赛者请自行判断必备品的保温性和防水性。主办单位视参赛者自行选择的服装为必备服装。请参赛者掌握如何使用所有装备。以下为必备品清单。必备品(必须携带的装备)1. 详细赛道图。请列印比赛网站上的详细地图。(*1)2. 能够接通报名时提供的号码的手提电话。记下救护总部的电话号码(印於号码布上)丶充电,将手机设定为显示电话号码的状态和能够接收主办单位发出的讯息和紧急联络。3. 私人杯(150亳升以上)。支援站不设纸杯。4. 水。参赛者必须在开赛及离开各支援站丶水站时携带1公升水或以上。5. 食物。6. 头灯2盏及各自的後备电池。在低温情况下,电池寿命将会缩短。7. 闪灯。为提防夜间在一般公路上从後而来的车辆,请将闪灯挂於背包或其他位置。8. 紧急用太空毯(130cm以上x200cm以上)。9. 哨子。10.运动胶布(80cm以上x3cm以上)。(*2)11.便携式厕所。(*3)12.有帽雨衣及防水长裤。两者均须具有Goretex或同等的防水性和透气性,接驳口须经过防水加工缝制。13.急救用品(创伤胶布丶消毒药等)。14.保险咭(不接受复印本)。15.号码布和IC晶片。16.拔毒器。17.能够容纳以上必备品和以下「建议携带装备」的背包。*1 由今届比赛起,基於手提电话可能出现电源耗尽丶接收不良等问题,主办单位不接受下载至手提电话的地图资料。参赛者必须将详细地图列印於纸张上。*2 运动胶布指除了可用於骨折等急救场合,亦可在背包或其他装备损坏时用作修补的强力胶布。*3 使用後可在下个支援站拿取全新的便携式厕所。* 必备品只是最低限度的装备。在长达两日两夜(STY为一日一夜)的严酷环境下,请参赛者确保自身安全和健康状况,在必要时加添装备。*假如参赛者因为疲劳或受伤而在赛道上无法移动,主办单位将在收到联络後3小时内到达现场。但当遇上大量求救联络丶参赛者偏离赛道或天气恶劣的时候,救护队可能需要6小时或以上才能到达现场。请参赛者假设需要在寒风雨雪中等候6小时而选择装备。关於建议携带的装备必携品清单并不涵盖参赛者的所有装备。请参赛者根据自身的能力和当日的天气情况,决定需要添加的装备。另外,请在比赛前在摄氏零度以下的高山或大雨中穿上装备试跑,确认装备是否足够和合适。以下为建议携带的装备。建议携带的装 备1. 保暖用长袖绒衣(*1)2. 保暖用盖过足踝的长裤或紧身裤(*2)3. 保暖用手套及盖过耳朵的帽子(*3)4. 越野跑鞋5. 指南针6. 熊铃(*4)7. 替换衣物8. 防晒霜9. 润肤霜10.笔记本11.现金*1 保暖用的上身衣物指使用绒毛丶羊毛丶薄羽绒等能够保暖的物料。*2 保暖用的下身衣物指A:盖过足踝的长裤丶B:盖过足踝的紧身裤丶或C:短裤及长筒袜。*3 使用羊毛或聚酯制造的帽子等。*4 不论昼夜,熊铃发出的噪音均会对附近居民造成滋扰。主办单位在禁止使用熊铃的区域设下「禁止熊铃」指示板,请跟从指示避免发出声响。10.关於配戴号码布1. 错误配戴号码布将有可能被取消资格。2. 请於上半身前方和背部分别挂上号码布,并确保号码布在任何时候均清晰可见。3. 不接受将号码布挂於短裤丶紧身裤或长裤等下身衣物上。4. 不接受将号码布屈曲。11.关於行李寄存1. UTMF的参赛者可将行李寄存於比赛中途的「富士山儿童之国」支援站。请於比赛开始前将行李交给工作人员。2. 到达支援站後,参赛者可将无须再使用的用具放回寄存行李内。3. 无论有否使用过,寄存行李将在「富士山儿童之国」的关门时间後送回终点区。4. STY不设行李寄存。12.其他禁止事项1. 禁止使用耳机。2. 不得服食禁药,包括非故意地因感冒而服食禁药。3. 禁止不正当行为(使用交通工具丶代跑,或抵触其他法律和条例的行为)。13.主办单位的责任和义务当参赛者非故意地损坏赛道上的器物(动植物丶涉及物件的事故丶路径损毁等)时,主办单位将对此负责。14.关於支援站及参赛者支援人员1. 支援站准备了食物和饮料。水站准备了饮料。2. 参赛者只能在支援站的指定范围内,接受自行安排的支援人员的协助。在该范围内,只能有一名支援人员(12岁以下人士除外)与参赛者有身体接触。支援人员须让工作人员清晰看见於胸前挂上的支援人员用号码布(与参赛者号码相同)。3. 支援人员用号码布付於参赛者的选手包外, 只供1人使用。如有遗失,主办单位不会补发。4. 参赛者自行安排的支援人员只能留在支援站的指定范围内,只有参赛者能进入主办单位预备的支援范围。5. 参赛者不能在指定范围外接受支援。6. 参赛者须自行到支援站拿取主办单位预备的饮料和食物。7. 参赛者自行安排的支援人员携带的物资不得超过30公升。8. 主办单位在支援人员的指定范围内设有桌椅。支援人员请勿将个人桌椅带入支援区或带走区内桌椅。9. 支援人员的指定范围供众多支援人员共同使用。请支援人员不要长时间霸占地方。当参赛者离开支援站後,请其支援人员尽快离开丶腾出空间。10.参赛者自行安排的支援人员不得拿取主办单位预备的食物和饮料。11.参赛者自行安排的支援人员不得陪伴参赛者跑步。12.参赛者自行安排的支援人员禁止有任何医疗行为。13.参赛者自行安排的支援人员请将垃圾带走,不要弃置於支援站内。14.个别支援站限制或禁止生火。15.支援期间请避免骚扰附近居民。16.请参赛者与支援人员尽量避免对他人及自然环境造成影响。17.参赛者可以使用赛道上的自动售货机和商铺,但禁止故事偏离赛道。※关於支援人员的详细资料请参阅以下网址。http://www.ultratrailmtfuji.com/en/supporters/rules/注意事项及其他与比赛有关的资料1.关於比赛的影像丶相片丶文章和记录等1.主办单位拥有在电视丶报章丶杂志丶互联网等公开参赛者和支援人员的影像丶相片丶文章和记录等的权利。2.比赛的影像丶相片丶文章和记录等受着作权法保护,不得在未经主办单位许可下使用(包括播放丶出版或上载至互联网)。在私人场合使用参加者和支援人员自行拍摄的影像和相片不在此限。2.关於环境保护请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共用一台轿车,以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炭排放。3.关於对他人及当地造成的影响请别忘记感谢支持比赛的有关人士丶当地人士及义工。4.关於救援及医疗援助1.救护人员做好在3小时内到达现场的准备。但当遇上大量求救联络丶参赛者偏离赛道或无法确认救援地点的时候,救护人员可能需要6小时或以上才能到达现场。2.救护总部经常收到「无法赶上关门时间,希望收容车接送」等与紧急和求助无关的电话,参赛者将会因此而失去比赛资格。虽然主办单位会拒绝这些要求,但当求助电话增加时,救护人员的时间或电话线路被占据,耽误协助真正有需要人士。致电救护总部前,请再三考虑是否真的需要援助。3.致电救护总部时请手持地图,正确说明所在位置。4.详细地图上记载的地点编号(B05等),在现场亦有标示。参赛者需要援助的时候,请利用有关编号说明所在位置,协助工作人员迅速作出应变 。5.主办单位将视乎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其他救援队的协助。参赛者须自行负担所需费用。6.医生或工作人员将视乎情况,决定是否将参赛者送院治理。届时参赛者须自行负担医疗费用。7.假如乘坐收容车的参赛者无须送院,将会被送到附近的支援站或水站。由於参赛者将被视作弃权或失去比赛资格,请将IC晶片交给站内的计时人员。8.虽然主办单位已购置赔偿责任及参赛者的伤害保险,以及比赛中止保险,但建议参赛者自行投购个人保险。主办单位购置的伤害保险的受保范围如下。死亡丶永久性伤害:500万日圆入院(每日):3,000日圆住院(每日):2,000日圆5.关於赛道上的指示1.主办单位将在比赛结束後不久,移除在赛前设置的指示胶带和指示板。2.请活用详细地图,在偏离赛道时尽快返回赛道。3.请在比赛前仔细阅读详细地图。6.中止或中断比赛的标准1.假如主办单位基於以下理由,认为难以开始或继续比赛,将会中止或中断比赛。比赛日期不会顺延至下周或其他日子。2.当气象局发出气象警报时。3.当赛道上有山泥倾泻丶落石等危及参赛者及工作人员安全的事故时。4.当遇上灾害,例如气象局发出东海地震予报丶警戒或注意情报等时候。5.当天气恶劣,参赛者通过赛道可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时。6.基於其他原因,主办单位认为需要中止赛事的时候。7.假如主办单位在比赛开始前决定中止或中断比赛,将会在比赛网站及专用网站(电脑及手提电话)上发表。假如在比赛当日发表,主办单位将发放短讯至参赛者登记的手提电话号码。7.关於比赛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调查主办单位计划在比赛前後修补和清理赛道。虽然参赛者并无义务参加,但主办单位希望大众能明白比赛的意义,积极参与。有关2015年的清理活动,可参阅以下网址。http://www.ultratrailmtfuji.com/environmental/activities/主办单位根据环境省的指引,持续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8.关於取消或更改报名1.在支付报名费用後,无论任何理由,参赛者不得更改比赛项目或取消报名。报名费用将不会被退还。2.在付款期限结束後支付报名费用被视作无效。主办单位将在扣除手续费後退还报名费。3.参赛名额不可转让。9.关於比赛结束後1.主办单位在终点设有休息区,但为了让更多人使用,请参赛者避免在休息区内睡觉。2.无论完成比赛丶中途退出或失去比赛资格,请预留在旅馆停泊的充足日数。3.假如在比赛中途退出(失去比赛资格或弃权),收容车或支援车可将参赛者送回终点。参赛者需自行负担出租车费用。4.比赛结束後,寄存行李将被送至终点会场。行李一般在翌日(星期六)傍晚抵达,但亦有可能出现延误。5.参赛者需要展示号码布以领回寄存行李。UTMF的参赛者请在领回行李前保管好号码布。
假如参赛者未及等候寄存行李送回终点区,可在终点区的询问处办理托运手续。
爱燃烧 —「运动不止于梦想」Bono抽中TDG后,我们都为其即将参加巨人之旅感到高兴。跑了那么多越野赛,CBN终于走出国门了,而且是去了最难最顶级的赛事。于是当UTMF开始报名的时候我就有些按捺不住,想要怂恿诱惑小平和茶多酚同去,但是最终两人都因为其他原因未能报名。一个人出国其实也挺好的,几次一个人出国都还认识了不少朋友,所以,虽然遗憾,但我还是选择了独自出征。
CBN报名UTMF的虽然只有我一个,但广州跑友还有另外4个人参加(辉辉、业师傅、国、歪歪),我休假时间确定的比较晚,所以住宿也落实的晚。原计划东京跟着辉辉住,河口湖跟着阿国住,但是后来徒弟黑莓推荐了河口湖一个台湾人开的民宿,想着跟华人汉语沟通方便,于是河口湖最终选择了湖栄民宿(Koe House)。后来证明这个决定是非常英明的,因为湖栄离车站只有100多米距离,而且比赛期间,车站到起点(八木崎公园)组委会每小时都有免费的穿梭巴士接送,非常方便。?
去年为了备战TNF100和HK168,我基本上每月保证300km的跑量,今年上半年由于参加杭州100和北京TNF100的缘故,4、5月份跑量更是保持在400km~500km之间。每周五跑9桥(CBN固定约跑线路:沿广州珠江边跑,经过市区的9座桥,全场约33公里)、周日跑山几乎是我固定的训练模式。2015 UTMF比赛时间在9月,整个夏天我都没有赛事,于是6月份降低了跑量,本想7、8月份恢复跑量保持状态。哪知道天意弄人,7月公司一个项目启动,进入繁忙模式,周末加班成为常态,导致7、8月拉练时间严重不足。没有时间跑山,甚至常规9桥拉练也得不到保证,结果7、8月跑量都不足300km。幸好9月有个抗战胜利日,3天搞了两个长距离拉练。于是在9月20号出发日本前,又凑了2百多的跑量,算是匆忙中完成了UTMF的备战。?
9月20日到达东京,开启了赛前休闲放松模式。早上跟辉辉一起短距离晨跑保持状态,然后就是东京各种逛各种吃。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日本的绿化及环保意识,街上没有垃圾桶但却看不到一丝垃圾。
23号出发河口湖的时,歪歪、环岛路、华仔、海连和古艳等也已经陆续到达。
到达河口湖,入住湖栄民宿又遇到同样参加UTMF,来自马来西亚的一群华人。越野界盛大Party终于要开始了。?
9月24日领取号码簿、检查强制装备,自然又遇到各路国内名人,其他不多说,先来签个名,难得来一次国际大型比赛,收集跑友的签名,也是非常值得纪念的一件事情。
24号下午河口湖已经下起雨来,根据天气预报,未来比赛的两天,也基本上是阵雨天气,这多少给比赛增加了难度,也带来一些安全隐患。虽说在国内已经历了2次,但即使对我这个怕热不怕冷的人来说,对雨战也谈不上好感,主要是雨天容易失温,而且路滑,我习惯的高步频快速下坡,也不安全。赛前想太多是没有用的,湖栄老板娘Mina推荐去泡个温泉,听说河口湖温泉非常出名,去放松下也挺好。等温泉出来,看到Lea发来的消息,提醒我比赛线路已经修改,看来官方也担心雨天安全问题,主动修改了危险路段。
CBN虽然只有我一个人参加UTMF,但是大家都有默默关注比赛进程,为我鼓劲加油,爱你们。?
25号比赛日,收拾好东西下楼,又见到了广州同来的辉辉。原来他坐车坐过站,于是干脆到我的住处跟我汇合一起出发。比赛前没有时间吃正餐了,我们就去超市买热食填肚子。到达起点,先摆酷留影,辉辉更是到处跑去拍视频了?。排队去上厕所,辉辉也不忘记摆个酷酷的表情。排队的过程中,又发现了石砚秀,好吧,赶紧拉着签名合照?。
在1000多人的倒数声中,比赛终于开始,跟在石砚秀、东丽和Salomon国际团队身后,算是第一集团冲出了起跑线。比赛前我并没有太多的研究线路,虽然有一个基本的完赛目标,不过并未制定具体达到各个补给站所需时间和速度。所以,我完全是随性的奔跑,状态好就快一点,状态差就慢一点,我知道自己实力不会好过港百12小时的东丽,但是出发后我依然采用跟随战术跑在东丽和石砚秀的后面。
国际大赛的比赛氛围让我进入了一种亢奋状态,在看到石砚秀超过东丽的时候,我也毫不犹豫的超过了东丽,在第一个大的爬升结束后,利用下坡速度我又超过了石砚秀。第一个赛段的路况实在太好,翻过足和田山后,基本上一直是缓下坡和平路,看看手表长时间保持在420-430配速,觉得有点可怕,这那是在跑山地超马,根本就是马拉松嘛。不过看到前后选手也都差不多这个速度,而且零星小雨气温偏低,跑这个速度也不觉得辛苦。17、8公里左右,石砚秀轻盈的脚步居然赶超上来,这也再次让我认为,现在的速度属于合理正常范围。在离A1不太远的一个拐弯处,我再次超过石砚秀。到达A1后,各项状态都非常好,参照珊瑚的补给方式,本场赛事第一次主要使用能量胶做补给,所以,只在补给站吃了一口食物,就立即出站了。
出A1站后,我依然保持较高速度。在去到A2和W1前,我基本上都是采用尾随并超越的战术。跟着前面一个或几个人的节奏,长时间奔跑。前面的人不减速,我也就不减速。但如果前面的人明显减速,我就会根据状态,超越他,然后独自跑一段,去寻找下一个跟随的目标。这种方法屡试不爽,到达W1的时候,排名已经从A1的46上升到A2的41再到W1的37。
出了W1前面就是天子山了,也就是后来最被大家诟病的23公里的超长赛道。天子山的雪见岳峰,也是整个UTMF比赛的最高峰1605米。雨后的天子山是让人敬畏的,我UTMF艰难的行程也是从天子山开始的。一上天子山就是急爬升,坡度非常大,基本上是很多地方需要手脚并用,甚至利用绳索才能前行。向上爬了估计不到300米,一个滑到,右腿根位置一阵撕痛,腹股沟拉伤了?。因为坡度大,需要高抬腿,发现右腿高抬腿会拉着腹股沟痛,于是只能放慢脚步,改为左脚抬腿,右脚支撑。在停顿休整一会儿后,发现小步幅基本没什么影响,于是又继续爬升。我停顿的时候前面的选手早已不见踪影,后面有4个选手也超越了我,但爬升体力消耗比较大,选手们都比较慢,感觉右腿没什么大碍后,基本能够跟上这临时形成的5人纵队。天子山有几个小山峰,也就是有几次上上下下的翻越,我们经过天子山的时候,并没有下雨,但是之前的雨也已经让天子山的山路变得非常湿滑,上山需要手脚并用,下山则是不停的滑到,几个人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后面的人滑倒,必定撞到前面的人。5人中好像没有谁能保持不摔跤的,我跌倒3次,还好没有再受伤。在通过最湿滑的几个路段后,有两人已经掉队,变成了三人队伍。再前行一段后山路坡度开始变缓,我看路况变好,手表也显示完成了十几公里,A3赛道过半,接下来应该全是下山的路,于是稍微提速,超过前面两人,离开队伍独自前行。不多久就见到大段大段天子山独特的的阶梯,不同于香港的木板阶梯,也不似国内的水泥石板阶梯,基本上都是利用圆木做的。虽然没走过类似的阶梯,但我高频率快节奏下山的习惯,在天子山的下山路段依然可以保持较快的速度。在阶梯路段又超过1人后,来到了平坦的盘山路。
手表在w1之前可能有一点漂移,但是从w1开始计算,我已经完成差不多20公里,理论上说,也就还有几公里就可以看到A3补给站了,于是没有继续节约喝水的打算,想喝就喝。哪知道组委会修改的线路导致这段路距离延长了,事后才知道组委会还刻意延长A3关门时间一个小时。沿着路标向前,一路小心的观察可能出现的补给站。持续跑了10公里后,水已耗尽但仍未看到补给站。手表显示总距离已经82公里,相当于本赛段至少已经跑了30公里。实在担心错过A3,于是向路边指路的义工老人问路。可惜对方不懂英文,于是干脆微信电话给曾经日本留学的国内朋友,朋友帮我问了半天,告诉我说这个老人只负责在这里指路,其他情况他一概不知?。
正在犹豫中,见一个日本女选手路过,拦下来问问情况,对方直接告诉我前方是A4,A3点早已错过了。我一下子慌了手脚,害怕是我英语不好,沟通出问题。于是再次给国内朋友电话,日本选手也再次跟我朋友确认A3已过,前面应该是A4了。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稀里糊涂就信了,已经没有水了,肚子又饿,想想自己可能要回头走7、8公里很是崩溃。错过补给点,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赛前的目标,失去了激情,慢悠悠的换个头灯,在微信里跟朋友嘟囔着怨气,开始往回走。这次返回却让我直接忽略了指路老人的存在,沿着大路走向了一个根本不是赛道的方向。如果我要是冷静点,就不会偏离赛道,而且只要稍微仔细想想也可以发现那个日本女选手搞错了,因为W1过了是A3,A3过了是W2,然后才是A4。所以,那个日本选手可能是错吧W1当成了A3,然后把A3直接当成了A4。?
幸好迷路没多远,就迎面遇到一个开车过来的日本义工(巡场的?)。可能注意到了我不在赛道上,而且方向不对,就停下来问我情况,我说我过错了A3,然后他赶紧下车,告诉我A3是在反方向2、3公里处。还在地图上给我指明我当前所在位置。我告诉他我手表显示已经过错A3,但他反复强调我方向错误,确认我并未到达A3。好吧,那时候的确没水,不管前面是A3、还是A4,去到了再说。于是再次折返掉头,最后在我手表显示87公里处,我到达了A3。但也为此浪费了近半小时时间。(赛后很多人都反映这个A3赛段长度已经超过了30公里,A3赛段也因此成功关门选手近7百人,创造UTMF历史最低完赛记录?)
A3到W2再到A4都是缓慢上升,未受A3迷路太多影响,继续保持自己的方法和策略赶路,在这段路上慢慢的又超越了几个人,好多人应该都是在我迷路的时候超越过我的人,都是日本人为主,每次经过他们都会礼貌的打个招呼。
到达A4换装点,评估了鞋子,觉得新买的TNF Ultra TR II还很尽责,没有不适现象,于是放弃换鞋计划,只换了双袜子,补充能量胶及其他食品,最后还去做了一次大的排空。这里不得不提到日本人认真负责的态度,我把装备放到补给处,去大解。花的时间稍微有点久,义工觉得不放心,找了医务人员过来。我刚出厕所,医护人员就问我有没有什么不适,可能由于疲惫掩盖了腹股沟的伤痛,我告诉医护人员没事,忘记找她要镇痛化瘀的喷雾。?
A4出发到达A5前有一大片鼠尾草种植地,当时我并不知道那是鼠尾草,而且晚上太黑看不清,只觉得这一大片一大片的草地,要是白天经过会非常的漂亮,雨后的鼠尾草挂满水珠,跑过之后,鞋袜全部湿透。但是在鼠尾草地里穿梭却是一个别样的体验,特别是后来看到跑友们贴出的照片,更是觉得能在这么美的赛道上奔跑真是一种幸福,UTMF赛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由此可见一斑。?
(感谢流浪者和坏人伟提供以上3张照片)
在A5休整的时候,除了觉得有点疲惫之外,并没什么问题,只要步子迈的不是特别大,大腿根部拉伤也未带来多大的影响,再次忽略了找药物处理腹股沟拉伤的事情。出了A5后不久,就开始不小的爬升。在爬升的时候,就能感觉到拉伤的腹股沟的影响了,右腿不能抬腿过高,高抬腿和大的跨步,就会拉着腿根部隐隐作痛。不过上坡本来就累,不需要太高的频率,适当调整上坡的姿势,也还没觉得有多大影响。大概完成一半路程,爬完土路的坡后,开始进入有大量火山灰碳颗粒的路段,这时候没有大的爬升,但路面也是起起伏伏。在一个小下坡向下冲的地方,可能步幅较大,再次拉到腹股沟的伤处。这次明显感觉异常疼痛,在调整一下后,只能徒步前进了。这时候天已经全亮了,路况也越来越好,但是我却没有办法再跑起来。心想走走吧,哪知这一走,就是2个小时。?
在比赛前我跟朋友说,这次UTMF我担心两件事,第一前面跑太快把自己拉爆了,第二就是受伤。从里程上来看,已经完成了100多公里,体力没有发现问题,前半段跑太快拉爆自己的担心并未发生,但是受伤的事情却不幸言中了。50公里左右上天子山没多久就拉伤腹股沟,但那个时候并未觉得多严重,稍微休息下,就又可以随便跑。但这次再度拉伤就不一样了,很明显的感觉到无法高强度的继续比赛。在徒步了一个小时后,精神上已经快要开始崩溃,毕竟后面还有60多公里的路程,虽然我几乎从来不考虑关门时间,但是我觉得在受伤的情况下,60多公里山路靠徒步是很难按时完成的,有种UTMF正逐渐离我远去的感觉?。我拿出手机,跟CBN的跑友聊聊天,寻求些许安慰。将近2个小时后,接近A6补给站,摄影师在第一时间扑捉到我的时候,我其实是非常辛苦并且精神失落的。
但是当我听到义工的欢呼、看到摄影师、看到前面即将抵达的补给站,再想想朋友的鼓励和安慰,我又突然变得坚毅起来,我觉得这不会是我的终点,我至少还可以走到下一站。?
进入A6本想找点药品处理下,但是跟日本人说半天也说不清楚。看到旁边Massage字样,也就不管那么多了,冲过去直接躺了下来。我不是疲劳,不需要彻底的按摩和放松肌肉,我指着受伤的腹股沟和大腿,让按摩师只给我局部按摩就行了。很感激A6的按摩师,非常专业也非常有的放矢的按摩了15分钟。?
22分钟后我出站了,但从出站排名看我已经从A5的51名下降到了70名。百公里后选手间间隔已经非常远,但我却被近20人超过了。按摩是有作用的,A6出站已经觉得疼痛不是很明显了,步行一段后竟然可以小跑起来,虽然不敢大跨步快速奔跑,但是基本上是可以跑的了。而且跑起来也不会觉得很难受,轻微的疼痛在运动中,基本上是感觉不到的,我甚至认为我可以随意跨步和跳跃了。虽然如此,但我还是尽量保持均匀的步伐,避免再次刺激已经受伤的腹股沟。
A6到A7比较短,而且基本上都是缓慢下降,可以小跑。到达A7后感觉状态还好,上了个厕所匆忙补给就又出发了。
根据之前得到的消息,A8段线路是做了修改的,应该是绕过了一段山脊,改走山中湖湖边,那就意味着平路为主,哪知道出站没多久就开始爬升。后来仔细看地图,才知道新线路前半段也还是在山里,任然有不少爬升的,只是后半段改道成湖边了。开始爬升路段的时候,体力也已经有所下降,但伤腿没捣乱还是庆幸,依然有节奏的一个人独自爬山。爬到顶端时看到一个选手已经累得坐在地上休息。我爬升速度不算太快,通常我都留些体力在下降部分,以便保证下降路段的速度。果然,在沿着山谷下降的时候,拖着伤腿并不算太快的速度,我居然还超过几个选手。
终于下到山中湖边的平路路段,对于已经完成130多公里的选手来说,体力都不会太充裕。这段平路有5、6公里,平时可以非常轻松的跑完,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能跑起来就已经不错了,配速神马的都是浮云。进入平路路段,我视线范围内有3个选手,个个都在咬牙坚持。我腹股沟拉伤这个时候还算是正常,基本没有明显的疼痛。于是我对自己说,能跑就尽力跑吧。如果伤势加重,到时候就想跑都没得跑了。在这段漫长的平路跑中,体力消耗其实相当快,不过基本没什么停留,坚持跑了下来,又成功超过2个选手后进入了A8。
官方在A8要检查强制装备,我被抽查了包重量(要求超过一公斤)、雨衣、详细地图以及保温毯。那个时候我非常担心检查到一次性水杯,因为我的水杯正好在A4换装点整理东西时没有放好,出A4后不久就弄丢了,一起丢的还有一张简易的随身地图。手机里面有完整的详细地图,应付检查没有问题,但是查看爬升和距离情况反而没有简易地图直观好用。所以我基本上都没看过手机地图,每到达一个补给点,我都是微信询问国内在线关注和支持我的朋友们。A8强制检查装备非常严格,如果发现有装备缺失,会被强制要求退赛?,据说有中国选手在这个点被劝退,所以国际大赛,还是老老实实把所有装备带齐的好。幸好A8只是抽查,并非检查所有装备,虽然丢了水杯,但也侥幸过关。
A8有好喝的肉汤,连续干掉几碗。然后准备按摩一下,这次不仅仅是想要缓解腹股沟可能出现的问题,也是想真正放松一下肌肉。毕竟完成了近140公里后,肌肉也非常的疲劳了。现场只有一个按摩技师,等正在按摩的选手按完后,才发现还有一个选手早就排好队。考虑到等他完成按摩再给我按摩,时间浪费会太久,于是换了一双全新的袜子,稍微犹豫了一下,还是直接出站了。
这次出站先走了一段,缓和一下刚才一直处于大强度的奔跑。开始爬升石割山的时候又开始下起雨来,不过石割山并非天子山那么多土路泥浆,也就不会太滑。而且前面部分相当的平缓,上山也是相当容易。但是靠近山顶的后面部分爬升明显变得很陡,而且路况开始变得复杂。几乎又是手脚并用半攀爬模式,受制于地形大跨步在所难免。腹股沟拉伤的右腿自然成了软肋,开始影响攀爬的方式和速度。A8-A9仅仅只有6.2公里,所以虽然不太好爬,但也很快上到山顶。在山顶义工的指引下,开始下山。A9补给站就在石割山山上,离山顶也就一公里左右。义工提示9分钟即可到达,但是看到陡峭狭窄且不规则的下山路,我是暗暗叫苦,在不受伤的情况下,我通常都是大跨步,根据地形寻找理想的落脚点,快速下山。受制于伤腿,现在只能小步伐下山。但是路况复杂,导致步伐不稳定、速度也不稳定,难免拉扯到已伤的大腿。当我花了13分钟左右到达A9的时候,已经明显感觉到右腿拉伤的腹股沟又开始严重起来。?
A9是个非常小的补给站,本想在这里再次给腿部做个按摩,结果被告之A9没有massage服务。无奈之下,只能随便抓点巧克力豆就又出发了。没有药物处理、没有按摩、甚至没做必要的休息。这次匆忙出站的后果几乎是灾难性的。
A9的海拔是1152米,没看手机地图,以为去到A10的路应该是以下降为主。哪知道出A9后,又开始无尽的爬升。爬就爬吧,拖着伤腿,上山比下山容易。左脚迈大步右脚迈小步,我爬起山来也不算太慢。
我显然是过于乐观了,前面要爬的山是杓子山,整个UTMF第二高山,仅比A3爬的天子山雪见岳低8米。前半段的爬升还算好,是比较平缓的土路,但越到后来也越陡峭,路况也越来越复杂。最后一两百米爬升,终于让我见到了杓子山山峰的真实面目。全是大石头,各种石头缝路,各种拉绳。
在广州训练的时候,龙洞路段也有拉绳上山的时候,不过比较简单。我有在从化老虎头、英德船底顶拉练过,其大石头路段难度并不见得比杓子山低,但爬杓子山是在雨天,这是之前从未经历过的,难度无形中又增加了。对我来说腹股沟拉伤的考验真正到来了,很多不得不迈出的大跨步拉着大腿根生生作疼。有的时候,我不得不停下来,用手帮助右腿抬腿。每一次跨步,都是艰辛的过程。从攀爬石头路开始,我的速度开始剧降,基本上是一步一步的挪着上山的。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很多熟悉的,曾被我超越的选手又一个个开始超越我。
在艰难上到山顶后,腹股沟已经非常痛,但是苦难远未结束,湿滑复杂的下山路段是更大的挑战。我经历过北京TNF雨后阳台山的湿滑、也经历过广州龙洞越野的泥巴大战。但那都是在无伤无痛的情况下的完成的,这次雨后杓子山的下山的体验是无法言语形容,因为伤后的体验是无法复制的。我要尽量防止自己滑倒,避免将已经受伤的腹股沟搞得更严重。如果再次拉伤到无法行走的地步,1597米的杓子山上救援将无法想象。站在山顶,我有点郁闷自己为什么要那么着急上山。想那些都没用还是抓紧时间下山吧,天黑了就更麻烦了。我尽量拉稳绳索或者路边的植被,努力保证自己不摔跤。小心翼翼,每迈一步都尽量保证踩实踩稳了,这个时候我发现不仅仅是右腿大腿根痛,左脚膝盖下也开始疼痛起来。后来分析,应该还是7、8月份跑量不足,导致肌肉抗疲劳能力差,加上右腿腹股沟拉伤后,大部分路段都是依托左脚发力或支持。所以,左腿膝盖内侧肌肉开始劳损肿胀。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左腿疼痛让下山变得更加辛苦。好在天还没黑,前后都没什么人,我缓慢下山基本上不至于堵在路上影响到别人。
好不容易完成陡峭湿滑的下坡路段,但跟A6前症状一样,已经完全跑不起来了,抬腿跨步就痛,只能慢慢走。半山腰见到两个日本义工,询问有没有药物,无果,只好自救。打开背包,拿出肌肉贴,在义工协助下,把左腿膝盖帖了一圈,伸伸腿感觉好受了不少。但是右腿腹股沟问题还是没有解决,云南白药喷雾我虽然带到了日本,却在比赛中忘记背了。问了义工告知还有6公里多的山路。于是收拾背包,继续下山。
宽阔而平缓的盘山下坡,没有比这更好跑的路了,几次尝试小步伐慢跑,都只能坚持几十米就停下来,体力没问题,但是伤痛却让跑步变得如此奢侈。不时会有选手从旁边跑过,不管累与不累,几乎没有人像我一样在下坡路上走路。走完山路是柏油路、走完柏油路是城市街道,平时轻轻松松的六公里在这个时候显得特别的漫长。从白天走到夜幕降临,我已经无法掩饰内心的失落,打开手机看看地图,离A10还有好一段距离,再看看A10到终点最后一个赛段,还有个1300多米的山,如果继续又将是如何一场体验?而且最后一座山将会是在夜间进行,我这个伤还能继续吗?难道我要止步A10?各种负面情绪开始慢慢浮现。?
为了省电,也是为了避免影响比赛,我手机一般都是飞行模式,只在进出休息站的短暂时间打开网络看看微信、微博。离A10还有两公里多的时候,我知道不能让关心我的朋友等待我的消息太久,是时候跟他们汇报一下我的情况了。
不仅仅是CBN和扬眉堂的跑友,就连北京二全也在关注我的消息,感谢有这么多朋友的支持,谢谢你们的关心。
看看手机,跟朋友牢骚几句,磨磨蹭蹭终于达到A10。抓了把吃的,然后立即进入aid要求按摩。这次伤痛不比A6,仅靠按摩貌似解决不了问题,怎么也得弄点药物才行。跟日本人语言沟通困难,于是直接给国内朋友电话,帮忙跟义工沟通。最后医生给我拿来了止痛片,并要求我在补给站停留30分钟观察效果。也许是伤痛加上能量胶的咖啡因作用,比赛开始到现在虽然已经差不多30小时,但我并不觉得困倦。于是在这30分钟里,我除了去上了一次厕所排空外,就是不停的在吃吃吃。医生也不时过来看看,问我是否能够坚持。我则反复强调,如果我发现我不能继续,我会返回到A10来的。
每一个选手在离开补给站的时候,站内的义工和围观的热心观众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给出站的选手鼓励送行。吃完止痛片30分钟,也就是我在A10补给站总共停留43分钟后,我也准备出发,也许只是错觉,但是我总是觉得A10 的观众特别多的,掌声也特别的激烈,我迈着腿,虽然疼痛依旧,但是却面带笑容小跑着出站了。?
在夜色的掩饰下,我跑了100多米后,我停下来继续走路。一旦出站了,之前犹豫担心的心情反而变得坚定起来,不就是最后11.5公里吗?不就是最后一座山吗?时间大把,走也走完它。医生给的止痛片起效还真是有点晚,在补给站待了半个小时疼痛没有明显好转。不过好消息是它最终还是开始生效了,走了一段路后疼痛开始减缓。走到山脚时,已经感觉可以迈步小跑了,不过已经没有必要,因为我不想在爬山路段跑步浪费体力。在CBN群里报了声平安,我重新将手机打到飞行模式。也就在山路前进了几百米的时候,突然听到前方想起了音乐,原来是一男一女两个义工站在路旁奏乐。曲调热情而具有活力,在安静的夜空给人无尽的动力。那时候我正好我前后都没有人,但音乐却持续了很久,让人非常的感动。谢谢这两位义工,非常感谢你们,你们在我最最需要支持的时候给我了最最有效的鼓励。后来得知义工吹的是电影《Rocky》插曲,Gonna Fly Now
(http://music.163.com/#/song?id=&autoplay=true),歌曲名字跟CBN的口号Challenges Begin Now还有点像?。
最后这个赛段的霜山比我想象的难度要低不少,虽然最高处有1302米,但是整个山上基本都是比较平缓的土路,没有太多直上直下的坡,并且也不怎么滑。唯一影响速度的可能就是大雾了。上到较高海拔的时候,霜山被大雾笼罩,能见度只有几米,几乎没有办法看到前方反光条。好消息是,这座山上义工非常的多,几乎每个分叉路都密布了好几个义工,赛道又基本上都是沿着山路小径前进,没有什么开放性的路段,所以虽然大雾,也不至于迷路。在一些下降较急的路段我干脆拿出另外一个头灯当手电用。在两盏头灯的光芒下,平路上我也可以小跑。
在止痛片的作用下,伤痛不是很明显,整个霜山花的时间并不算长就顺利的下到山脚,重新回到河口湖旁边,我掩饰不住心里的兴奋。重新打开手机,向朋友们汇报我距离终点仅仅剩余3公里平路的好消息。山脚一个路边的老人见到我经过,跟我打声招呼,递给我两颗葡萄,既意外又感动。最后3公里平路跟之前A10情况完全不同,一路奔跑,虽然速度并不快,但却没有停歇。终点一点点靠近,2公里有路标提示,1公里处又有路标提示。
在通过河口湖大桥后,发现身后有两个人影在逐渐靠近,隐约感觉前面一个是日本人。虽然我知道目前的成绩和名次早已离我目标相差甚远,但是在终点前几百米的情况下,我依然不希望有人能够轻松超过我。那时我体力还算充沛,只是因为伤痛,不敢太过用力而已。既然有人追上来,那我就再快一点。在距离终点几百米处我开始加速,手表没电,无法知道准确配速,但是我估计终点冲刺配速应该已经在5分内了。?
32小时49分55秒,2015 UTMF,属于我自己的第二个百英里,也是我越野跑以来,最曲折最辛苦的一次比赛终于结束了。这比我的首个百英里慢了近3小时。?
赛前曾经开玩笑说这次比赛要抱珊瑚大腿,全程能跟上珊瑚的速度也就目标达成了。就在我刚刚冲线一分钟多钟后,珊瑚也冲线了。如果我知道珊瑚就在我后面一点点我肯定等着女神携手冲线了。越野赛总是充满各种不确定因素,特别是超长距离的比赛,你永远无法预估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这次UTMF有一百多国人参赛,但仅有邢如伶邢姐一个中国人在女子50~59岁年龄组获得了第三名,可见内地选手的整体实力跟日本和欧美还有非常大的差距。恭喜邢姐,同时希望随着国内马拉松及越野运动的蓬勃发展,能有更多中国人在国际比赛中赢得尊重和荣誉。?
以往UTMF比赛都是4月份举行,为了减少选手因为气候原因而导致失温的风险,今年比赛推迟到了9月份。哪知今年9月的赛事遇台风影响在雨中进行,官方虽然立即修改了赛道降低难度,但最终还是以41.5%的低完赛率创造了UTMF史上最低完赛记录。难得的是我们广州过来的5个跑友,全部顺利完赛,完赛率100%。?
最酷统计的国内选手UTMF完赛情况(貌似没有统计HK选手)
比赛中照片(摄影:坏人伟)
比赛后2天(摄影:鲜文敏)
比赛后2天(摄影:奔跑的猫女)
赛道修改后,对比赛具体的长度和高度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有跑友甚至说手表记录已经达到180公里,官方最初提交给ITRA(International Trail Running Association)的数据显示172.1km/7625m+。但10月7号官方公告数据实际为170.3km/7889m+
本届UTMF我个人的比赛数据如下:
回想比赛,有激动、有失落;有受伤、有坚持;有悲伤也有欢乐。我要感谢茶多酚蜀黍、菜刀、黑莓、锋子、鹏仔等朋友提供装备上的帮助;感谢夕夕,rocking在出发前给我准备了很多药品;感谢Leá在赛前、赛中、赛后的关心和鼓励;感谢蜗牛在比赛中一直给我提供详尽的数据分析;感谢菜刀一直坚守在电脑前刷新数据更新微博让更多的人知道我赛事的情况;感谢X辉事后专程赶到香港机场接我;感谢CBN队长TIM和在广州迎接我回来的CBN队友;我还要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的朋友们,特别是那些在我受伤后犹豫、失落、无助的时候给我鼓励安慰的朋友,没有你们我无法坚持到最后,谢谢你们!也正是因为你们,让这次赛事变得更有意义,更值得回忆。再次感谢,谢谢你们!?
最后对UTMF赛事个人的几点总结如下:
1、日本人做事很认真,也很严谨,从强制装备到医疗救治;从赛道修改到关门时间调整;从路标布置到义工指引。一切为了赛事的顺利、安全、流畅的进行,努力做到了极致。
2、赛事补给比较丰富,橙、香蕉、年糕、面条、土豆泥、豆腐、面包、各种糖果、肉汤、巧克力等等,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不过可能是因为补给站场地有限,每个补给点食物种类不尽相同,有些补给点稍差一些。
3、赛道标记清晰,布置合理,义工认真,观众也都很热情,比赛氛围很好。
4、赛道路况多样化,土路、水泥路、草地、花海、阶梯、丛林、火山灰碳渣路、岩石路、城市街道等等,尽情展现了富士山周边丰富多彩的优美环境。(因为今年下雨,临时修改赛道后,水泥平路稍微偏多。)
总之一句话:UTMF(ULTRA-TRAIL Mt. FUJI)值得拥有。?
(摄影:坏人伟)
(摄影:坏人伟)
(摄影:流浪者)
(摄影:流浪者)
(摄影:流浪者)
(摄影:坏人伟)
(摄影:坏人伟)
2015 UTMF 起点 (摄像:阿辉)
(凡标注出处的照片和视频均为征得同意使用的跑友作品,请勿随意复制转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止是一场比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