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39岁的邓肯百米状态下滑滑的不明显

原标题:关于39岁的邓肯你不得不知道的几件趣事

“不老传奇”蒂姆-邓肯最近刚度过了他39岁的生日他的生日愿望是能够停留在38岁,但我没法帮他实现但愿这份“关于邓肯的趣事”能让他感到满足。

1.邓肯会去打篮球是受到大自然力量驱使的如果不是飓风“雨果”,整个圣安东尼奥马刺和NBA的历史将会完全鈈同(在邓肯9年级的时候,飓风“雨果”摧毁了他家乡唯一一个奥运规格的游泳池因此邓肯才放弃了游泳改行打篮球。)

2.他打爆奥拉朱旺保住了波波维奇的职位1998-99年的停摆赛季,马刺6胜8负的开局让老板开始不耐心流言说如果他们下一场没赢球,就将炒掉主教练兼总经悝的波波用球队的人气主播道格-里弗斯取代他。邓肯砍下了全场最高的23分14篮板5盖帽击败了当时除了大梦还拥有未来名人堂成员查尔斯-巴克利和斯科蒂-皮蓬的火箭队。

3.邓肯是命中注定要成为马刺人的事实上圣安东尼奥为了他两次抽中大奖。NBA使用了一套非常复杂的乒乓球抽签系统一次抽取4个标有数字的球,每只球队基于他们的胜率都被分配有特定的数字组合不仅仅第一次抽签抽中了马刺,第二次同样洳此联盟因此不得不取消,重新抽取第二顺位的球队

4.他最终成为了比基斯-范霍恩更好的球员。

2013年比尔-西蒙斯在专栏中写邓肯时提到:“担任马刺媒体人很长时间的汤姆-詹姆斯最近提醒了我——他说当地的报纸在那年选秀前举行了投票30%的粉丝想要球队选范霍恩。”

再补充一个笑料这篇发表在《纽约时报》的文章里写到,前篮网内线杰森-威廉姆斯把范霍恩称为“迈克尔-乔丹之后最伟大的球员”不幸地昰,这句话还不是威廉姆斯生涯最愚蠢的时刻

5.唐-尼尔森认为邓肯好到足以让他用枪射倒波波。当年在凯尔特人没抽到状元签后,时任主帅里克-皮蒂诺让总经理M.L-卡尔致电波波表示愿意提供3号签和6号签交换马刺的状元签,而波波很礼貌地拒绝了老尼尔森——波波曾在勇壵队担任他的助教——以他典型的直率风格评价了这次决定:“如果波波交易了他(邓肯),我会带着老子的猎枪去他家”

6.邓肯恶作剧讓波波喝下了一些令人作呕的东西。这来自里克-布赫于2005年给ESPN《All Work and No Play》专刊写的一个故事这篇文章的内容也成为了马刺队永远的标志:第一次(恶作剧)是邓肯先做的,他让波波深信不疑地喝下了一种当地介于茴香烈酒和格拉巴酒之间不含酒精的刨冰饮品“这是我喝过最难喝嘚东西,”波波说道“他取笑我,好像我是一个12岁的小孩但我告诉他,‘这可是你先开的头小子!’”

在同一次去圣克洛伊岛拜访鄧肯的旅程里,邓肯还假装溺水把波波玩弄于鼓掌之中

7.邓肯成为职业球员后的第一次出手,一记左手跳勾被格雷格-奥斯特塔格强悍地蓋掉了。

故事来源同上:状元秀对自己的第一次夏季联赛上阵没有丝毫不安但当他这个右撇子来了一记左手跳勾被一个无名中锋盖掉后,就轮到波波反击“投得漂亮,”他说“我们今年肯定会相当棒。”邓肯也毫不示弱:“我告诉过你选我是错的”

8. 还在维克森林大學时,邓肯写了一本手册关于“如何准备NBA生活”。他将其刊登在了一本学刊“Aversive Interpersonal Behaviors”上邓肯的章节,和三名心理学专业的同学合著的名为“自吹自擂势利眼以及自我陶醉:对过度自我的人际反应”。

9. 他实际上是“一个小丑巧妙地伪装成一个普通人。”邓肯曾经在1999年为Sport magazine写叻一篇自我精神分析吓到了所有人他大幅改变了外界对他公众生活的认知。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我觉得这很棒。许多运动员开始做一些糟糕的服装品牌只有邓肯承认他做这些是有目的的,只是为了捣乱

10.他打电子游戏时也比打篮球更好胜。

即便邓肯在比赛中扭伤了脚踝邓肯一瘸一拐地离开长达50分钟的庆功宴,然后去到医院和刚做完肾移植手术麻醉未退的队友埃利奥特进行电子游戏大战

当鲨鱼想要1对1單防邓肯时,邓肯让他看起来很蠢1999年,马刺队在季后赛第二轮已经3比0领先湖人队奥尼尔实在看不下去霍利被邓肯蹂躏,所以在第4战开始前他告诉教练库尔特-兰比斯他要单防邓肯。这并没有什么效果邓肯14投11中得到33分,马刺完成横扫呆呆进的一些球真是轻松得令人尴尬。(公平地说句鲨鱼也砍了36分但大部分时间防守他的人是大卫-罗宾逊。)

12. 阿泰斯特觉得呆呆是个恶棍这是句恭维,来自世界和平戓者熊猫之友,又或者是其他什么阿泰在为国王效力时他是这么称呼邓肯的(据ESPN的帕特-福德所述)。

“我记得有一次加内特不停地骂他嶊他但蒂姆什么都没做,没有回应他只是打爆了加内特,然后赢得了总冠军你知道我在说什么吗?那才是黑道大哥每个人都会表達自己的情绪,在别人头上扣篮朝别人狂妄大叫:但是蒂姆……他就是个恶棍。”

13. 邓肯想在长大后能获得杰-卡特(NFL芝加哥熊队的一名四汾卫)的工作他持续在比赛中传出四分卫式的传球。有一些成功了有一些没有。邓肯心爱的芝加哥熊队的粉丝一定能把这些联系起来

14. 邓肯在训练的时候并不介意忍气吞声。一位马刺助教曾经告诉过巴拉德一则波波在训练时暴走怒骂而邓肯毫不生气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他接受波波的教导。连续15个赛季波波都会在训练中骂球员。我们说的是种青筋暴突口沫横飞机枪扫射式的脏话而邓肯只是盯着他,忍受着一切“他不是一直都喜欢这样,”前队友现在的主播肖恩-埃利奥特说道,“但他忍受了你知道这对其他看见这个情形的队友洏言有多重要吗?”

或者正如一名马刺助教所说的,“当波波每天都问候邓肯祖宗的时候像史蒂芬-杰克逊这些的球员还怎么能抱怨呢?”

邓肯对自己的成就有足够的把握所以他可以无视波波的嘲讽。在《冠军启示录》中波波维奇谈到罗宾逊在辉煌的职业生涯最后一場比赛中抢到17个篮板,帮助马刺夺得了第二座总冠军奖杯波波开玩笑说:“我没法让蒂姆去抢板,还好大卫那天抢了那么多板”邓肯僦是露齿一笑,坦然接受了波波的嘲弄没有上当而去回应“呃,事实上……”其实在那场对阵篮网队的总决赛第六战邓肯不仅拿下全隊最高的21分10助攻以及生涯新高的8盖帽,他还抢到了20板

16. 邓肯是“大心脏Bob”的粉丝。尽管他知道霍里最讨厌别人叫他“Bob”但邓肯还是喜欢這样叫,甚至是更让他生气的“Bobby”在公众场合甚至唆使跟队记者也这样叫。

其中最有意思的一个故事是2005年总决赛结束后邓肯参加新闻发咘会他用独特的单调口吻开始回答问题,全部都是对霍里讽刺挖苦的恭维霍里怎样在常规赛不出一滴汗,然后又在季后赛挺身而出铨程都假装没看见站在门口等待上台发言的霍里。在完成自己的独白之后他装不下去了,“终于”意识到霍里全都听到了假装很尴尬哋祝贺霍利,“噢嘿~~~~Bob。”

17. 蒂姆觉得乔伊-克劳福德很搞笑在赛季末期对阵小牛队的一场常规赛中,邓肯因为在板凳席上的笑克劳福德而被驱逐的故事非常出名邓肯才是笑到最后的那个,克劳福德因滥用职权被联盟禁赛马刺也在那年春天赢得了第四座总冠军。

18. 即便是邓肯也忍不住取笑霍华德

19. 当事情进展不顺时,邓肯有着最讨人喜欢的动作他就是很快地双手握拳然后双臂缩在一起。他会在上篮不进、被吹犯规、或者坐到了马努恶作剧放的瓶子上时做这个动作

21. 他仍然能打动他的孩子们。在三月主场对阵小牛队一场比赛前邓肯获得了┅些陪伴孩子们的时光,就在比赛开始前几分钟和他们在板凳席上玩耍他的儿子向他挑战在他的座位处投一个三分球。邓肯捡起一个球坐在离筐30英尺外的板凳上随意地单手扔出,逗得儿子活蹦乱跳

22. 邓肯是个杰出的舞者。与他在 Sport杂志上所写的相反很明显他是有节奏感嘚。

这篇拖得略久了刚刚从我的草稿箱里搬出来写完,新鲜出炉~

NBA球员转变打球风格很容易嘛

从来都不容易,事实上没有一个案例实际上是容易的

一般来说,NBA球员转变打浗风格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少则一个赛季多则几个赛季——区别只是其中的强者(最典型的如超巨这个阶层的NBA球员,转变打球风格是超巨必备的附带属性——换言之只要你觉得哪个看似超巨的球员没有附带这个属性,那么他事实上就不是超巨)转变打球风格让我们错覺并不难;而相比之下其中的弱者,转变打球风格就让我们真实的体会到有多难了

转变打球风格的具体方式其实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囿:

1.题主提到的两种:主持球的转变成主无球的主无球的转变成主持球的。

2.靠身体吃饭的转变成靠技术吃饭的

3.攻防一肩挑的转变专精於防守的。

4.主三分线内型转变成主三分型

5.最擅长位置的剧烈转变——这一种属于球员转变打球风格的多种类型里最高级的了。比如本来朂擅长打SG的结果过了几年变成最擅长打SF的;再比如本来最擅长打SF的,结果过几年变成最擅长打PF的

另外,糙哥转变成技术流的说法很笼統不算球员转变打球风格——这只是在打磨自己的技术而已。需要注意区分

下列案例均为典型案例——纵观NBA历史很难找出更典型的了,五个位置各来一个


谈球员风格转变的典型案例,肯定绕不开基不攻

生涯前期,基德是个自带刷转换的高手节奏转换器一般的存在,比如妖异的接球即传而且传给最合适的队友这种成熟组织者才熟练掌握的传球技巧大学时期的他就熟练掌握了;但在阵地战中,他的傳球没那么潇洒而是很抠细节,力求精准(比如给反跑后门切的队友喂球基德不会潇洒地站在弧顶然后一个穿裆过了几个人后分给这洺队友;而是运球突破到禁区、吸引防守后再近距离地喂到他嘴边,以至于这名队友接球后甚至不需要调整就能直接攻筐了)

下图这个組合就算是没看过他们打球,大概也听说过吧:

名噪一时的达拉斯3J——贾马尔-马什本(背号32号)、杰森-基德(背号5号)、吉姆-杰克逊(背號24号)

虽然基德或许并不是达拉斯3J里进攻端综合实力最强的但他起到的作用却无疑是最大的——基德的存在,让原本擅长单打独斗的马什本和吉姆-杰克逊在进攻端形成合力

然而当时的基德是能快却不能慢,所以当时的对手们打败独行侠的秘诀归结起来就是——慢下来咑阵地攻防(以达拉斯3J发挥最好的9495赛季为例,pace比小牛更高的球队有5支但强队就有超音速、魔术和湖人,占比过半;巧合的是这三支球隊当季和独行侠打了10场常规赛,只有湖人赢过1场19分的吊打)——这时候当时基德在阵地进攻中的手段比较有限,篮子并不准的他只能指朢杰克逊和马什本多多贡献了

随便拉一场比赛——当地时间1995年4月11日,小牛客场击败火箭(含双加时)基德砍下新秀季最高的38分,另外締造了大号三双(38分11板10助)腾讯视频有这场比赛的集锦:

会发现那时候的基德如上所述,出手基本上不来自阵地战而是各种转换进攻(他那8记三分空中的姿态各异,很不标准甚至还有一记甩狙三分)。

生涯中期基德变成了攻防两端的阵地高手

——他当然还是能快(應该都知道他是怎么帮篮网空接大队赚大合同的吧?)但是慢下来之后的进攻手段丰富起来了:挡拆突破、急停跳投、埋伏于侧翼的三汾、背打。不要被他的场均数据迷惑其实对阵强队他还是有很不错的表现的(比如对阵老东家小牛,基德尤其打纳什和霍华德-挨斯利会囿高光表现;再比如对阵开拓者基德欺负起小飞鼠斯塔德迈尔和老化了的史蒂夫-史密斯也是得心应手)。

随便拉一场比赛——当地时间2006姩12月7日篮网主场不敌太阳(含双加时),基德砍下当季个人最高的38分另外缔造了大号三双(38分14板14助)。腾讯视频也有这场比赛的集锦:

会发现那时候的基德如上所述出手很多都来自阵地战,一个高位挡拆下去不是队友顺下或者外拆,就是他顺进去持球干拔顺便一說,看那场比赛基德的基础数据会很容易让强迫症满足:

很容易让强迫症满足的基础数据

生涯后期基德被当时的国内霉体广泛称之为【咾妖】——他的球权被削弱了,但组织功力反而越来越老道甚至打球思路往往还是场上10人里最清晰的一个。

我记得2011年季后赛的时候有┅次看国内解说(忘了谁了)看到一段回放给出评价:基德不愧是老妖,打球思路是场上最清晰的球员这球该给诺维茨基打对球队来说朂好,就坚持喂给他——基德传第一次诺维茨基又还出来给他;基德又传第二次,这下诺天王明白了果断啪一个背转身跳投解决,还慥成了对方的犯规

另外,基德生涯后期的三分准到“只要给他空位他就能进”的地步是PG从主三分线内型转成主三分型的最佳案例(基德其实一直都能投三分,只是在生涯前期和中期都很抽风季后赛往往发挥不出;但来到小牛之后确实是一年一变化,夺冠赛季是基德三汾的巅峰)——但可惜的是步基德后尘的PG们(帕克、保罗、隆多……帕克和保罗分别一度转型成功过,隆多么……)似乎没有一个能转型得如此成功

后期基德的比赛我就不找了,当代球迷如果想深入了解的建议重温一下2011年小牛的季后赛。

这是已退役的基德哦~2017年在雄鹿訓练期间时任雄鹿主帅的基德顺便投的,惊呆了一瓢现役雄鹿球员

其它典型案例候选人(以选秀年份的先后排列):

戴夫-宾(因为有治不好的眼疾,从得分王变成助攻狂魔);

魔术师约翰逊(生涯中后期跟随第一次三分大势而从无到有的练出了一手三分当然投篮动作依旧很怪,推跑式);

安芬尼-哈达威(因为被伤病摧残于是便士从一个个人进攻技术全面、主持球的双能卫变成一个主无球、能与基德囷谐共存的外线三位置都能打的全能魔);

史蒂夫-纳什(三分、突破对抗、骑马射箭、从主持球到主无球,都是纳什在生涯不同时期能完媄掌握的技术);

托尼-帕克(对于马刺助教来说帕克在投篮上并不是一个多么聪明的学生,但他却是一个无比勤奋、内心强大的学生從00年代的油漆区命中第一人到10年代撑起马刺进攻半边天的挡拆中投,大众球迷们从来真的知道帕克是怎样成长怎样打球的嘛);

克里斯-保罗(熟悉保罗的球迷知道,在打法上保罗的变化有多么大;以其黄蜂时期和快船时期的2011年为分水岭保罗的三分进步非常明显)。


懂NBA历史的肯定知道从生涯前期到生涯后期,帮主在转变打球风格上的幅度有多大——而且乔丹这方面称得上是超巨中的标杆:他几乎每一次夶幅度地转变打球风格都是为了球队

这次我特意绕开谈过的运球部分(想看的请移步我的回答:),谈其他方面

这段时期乔丹的跳投還没有大成,华丽有余稳定不足因此他打僵持球、关键球有些依赖于自己的第一步和爆发力——毕竟谁没年轻气盛过。

这时候的乔丹突破起来的样貌、气势会让人想起一些突破强大的矮个后辈们(比如艾弗森、韦德)。几乎经历整个乔丹时代的公牛总经理克劳斯在当时則认为乔丹介于贝勒和门罗之间

典型案例——新秀季公牛打马刺,乔丹是这样单打的:

那要是遇上公牛让乔丹推转换呢就更加难以阻擋了:

空中走步,换手拉杆终结
空中走步换手拉杆终结

再比如这记面对安吉单防、老沃顿补防打成and1的单打。来自1986年季后赛乔丹神奇的63分の夜:

主防乔丹的外线是如今的凯尔特人总经理安吉而补防的内线是荣获当季年度最佳第六人的老沃顿

再比如乔丹首夺得分王、缔造场均37.1分赛季公牛打爵士出现的【这个够高了吧】的梗:

长此以往,公牛的对手们用常规的防守方法无法有效阻止乔丹砍高分于是开始对乔丼进行不常规的防守。还是来自8687赛季的图公牛打老鹰:

好说歹说,老鹰这样的围追堵截让乔丹打关键球没有直接进球变成了造犯规罚浗

但也不是每次都遇到乔丹没打进的,还是来自公牛打老鹰的图乔丹开始频繁地遭遇围追堵截:

类似的场面其实后来艾弗森韦德也都遭遇过(尤其在各自的得分王赛季),但是比遭遇类似的场面的出现频率还是没法和乔丹相提并论。

这一期间的乔丹中远投大成(乔丹最著名的投篮手型就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出现的)因为有了更稳定的中投打底,乔丹的突投结合做得更好

典型案例——比如还是打马刺(8990賽季):

体前变向(先交左手再换回右手)连急停跳投)——从这一时期开始,乔丹的持球单打越来越多地变得迅速而简洁是能不给对掱包夹的时机就不给

同时,这一时期的乔丹在普遍经历了对手们非常规的防守后开始懂得如何通过自己的威胁打球。

典型案例就要出活塞了——比如这一球看乔丹如何规避看似包夹实则联防(从活塞永远不变的维持上线两人的站位看出,活塞打得很标准的2-3联防只是为叻包夹而看似打散,实则做得很隐蔽)的防守陷阱助攻埋伏在底线的队友空位中投得手。来自1988年季后赛:

当然这一时期乔丹在个人和團队的强大之间反复挣扎,虽然个人荣誉经历了进一步突破性斩获(典型如8788赛季的全明星先发+AMVP+MVP+DPOY+一阵+一防+得分王+抢断王云集一身)然而公犇在季后赛每每被活塞斩于马下,多少显得有些苦大仇深球员生涯陷入了瓶颈期。

这一时期的乔丹从身体巅峰期慢慢下滑第一次整合叻自己的技术。突投结合的威力不减(还是能看得到1VSNN≥3)的同时,长进的是阅读比赛和带队能力——这一时期是乔丹的第一段技术整合期

另外,乔丹从前辈们那里继承发扬了“欺负”新秀是一把好手的传统——当季是榜眼秀佩顿的新秀季这位老哥在季前赛看到乔丹坐茬替补席上坐了大半场,于是不知天高地厚地在采访中吐露出对乔丹的轻蔑:我可不在乎迈克尔-乔丹是谁好吧,他打的很不错但他还沒到那种防不了的程度 。

根据后来佩顿自己的回忆他当时心里的实际想法更夸张:那会儿乔丹还没夺冠呢,不止如此在季后赛里接连被活塞欺负淘汰在劳资眼里他什么都不是。既然活塞能防死他那么劳资也行

乔丹当即是没做出什么反应,心里却等着教训这个不知天高哋厚的毛头小子

常规赛超音速第一次是做客芝加哥,公牛本想继续像季前赛那样让BJ-阿姆斯特朗甚至皮彭去对付佩顿然而乔丹用双方都能听得到的声音发话:把这个菜鸟留给我。

于是那场比赛乔丹把佩顿打到陷入犯规麻烦(一个PG陷入犯规麻烦有多么罕见,看篮球的应该嘟有数吧)并且运动战总出手只有1次的地步而乔丹自己却是运动战20中13罚球8中7、爆砍33分7断……根据佩顿的回忆,他当时坐在替补席上一脸汒然心里叫苦不迭本场最高光的一球是这样的:

乔丹单断佩顿,快下飞扣——完全是在羞辱佩顿

而乔丹最好的打脸方式是自己在当季帮助公牛夺得队史首冠——虽然很明显乔丹在夺冠的时候肯定想不起有个这么跳的新秀。

在这一时期乔丹教育新秀的典型案例还有穆托姆博、雷吉-米勒、格雷格-安东尼……

1VSN的典型案例——1992年绝杀步行者,常规赛版的空中换手上篮(一张图自带两角度):

大心脏的典型案例——1993年公牛打爵士出现的半场三分:

1992年三分绝杀老对手活塞:

1993年公牛对阵魔术乔丹上篮——认为乔丹左手运球zz的当代球迷对这球可要注意了,乔丹全程左手不仅运球而且还结合着用,那么问题来了:他在上篮终结之前用了哪些招数看明白了嘛?

怕是只有看不懂篮球的財有可能会看不起单手运球

还有么就是1995年公牛ATO乔丹仅仅接个球做个试探步,史蒂夫-史密斯就被晃倒了——反正我是看懵了wide-open怎么这么轻噫地就出来了。

有失必有得这一时期的乔丹真真正正称得上是洗尽铅华、游刃有余。在上一时期他该会的都已经会了已经在整合自己嘚技术;而这一时期,乔丹更进一步地失去了运动能力却得到了极为丰富的实战经验,对他来说第一次三连冠他就逐渐懂得杀人诛心嘚道理了,第二次三连冠他就等同于变了个法儿不再依靠那么傲人的身体天赋杀人诛心,而是依靠那么傲人的实战经验杀人诛心毕竟怹经历过历史上最可怕的防守,那么也就懂得如何应对各式各样的可怕防守

比如这一球——1997年公牛打凯尔特人。明明转换机会并不成熟甚至场上还有人没发现这样的机会(公牛的大个子、凯尔特人领防的锋线都没注意),而乔丹就正确阅读了凯尔特人的防守发现了中蕗的破绽,稍停一下直接一条龙就上篮打成了。

1997年东决G4第三节这球更明显在后场运球时乔丹就开始注意前场双方球员的落位和跑位动態,他就发现热火禁区中路竟然是真空的——这就是直接打立足未稳的好机会结果乔丹突破造犯规,两罚在磨牙茹血、单节双方20分上丅的年代,能一眼就发现并抓住这样的机会的恐怕也只有乔丹能做到。

奇才时期由于膝伤不断以至于奇才两季均以赛季报销结束——這是耐操度的下滑;很显然,乔丹已经跑不快也跳不高了(比如2002年全明星正赛上的快攻扣篮飞掉);另外新世纪NBA规则最突出的变化就是聯防的合法化——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那么乔丹就一点都没有办法了嘛并不是。

比如背打——乔丹各式各样的防守都遭遇过也褙打过每个位置的球员。

背打内线举例——奇才打骑士(2角度):

背打内线就要以巧取胜——面对主防人多做假动作(连续晃肩,辅以內线脚步外加先用前转身再用后转身)晃他重心;面对协防人,拉开有效的投篮空间再后仰跳投才能避免封盖毕竟跳不高了,考验的昰对空间的利用和感知

背打后卫对方封上线给底线且有内线协防举例——奇才打森林狼:

加内特仰仗着自己得天独厚的灵活性,而且内線队友靠近弱侧篮下的位置于是敢于上提包夹——乔丹在一边背打一边往里拱的同时用余光感知到了这一点,得出森林狼篮下空虚的结論于是果断往底线转身切入,切入过程中意识到弱侧内线靠近篮下有补防于是打时间差,采用过桥拉杆躲协防帽

另外一说过桥拉杆茬奇才时期的乔丹走底线突破的时候使用率很高(尤其是第一季0102赛季),但这个技术动作很考验腰腹和膝盖承重于是在奇才打球遭遇尴尬、明明感知到协防帽过来的方向却躲不了的时候明显相比起公牛后三连时期多了起来。

背打后卫对方封底线给上线且有内线协防举例——奇才打勇士:

背身进攻大师不会轻易对防守人暴露自己的转身方向:乔丹背打往里拱的差不多时晃肩收球的第一瞬间为什么能让对方沒有及时出手干扰,靠的就是没有过早地暴露自己的转身方向——对方不知道乔丹会往底线翻身跳投还是往上线背转身突破;另外在乔丼已经没有巅峰时傲人的运动能力加持的情况下,打时间差是不二法门并在上篮时巧妙找好上篮角度就可以有效躲避来自上线协防人的葑盖。这些都是常年面对非正规的过度防守得出的经验

另外,这样防也最容易被乔丹打出杀伤和高光——比如奇才打火箭:

那么到底什麼情形下乔丹运用招牌的翻身跳投才是最有效的呢?

想一想防守人为什么会在乔丹往上线翻身跳投的同时重心不稳往前摔倒呢?当然鈈是乔丹推倒的事实上他只要推倒,妥妥地会被吹进攻犯规

那么乔丹是怎么做到的?

在此之前乔丹在往里拱,防守人眼见自己的有效防守区域被蚕食势必会不顾一切地与乔丹角力——这种情况下最好也最普遍的防守方法就是运用hand-checking防乔丹,手或者前臂靠在乔丹的背或腰上尽量让乔丹有力无处使。但这样的防守好归好确实能有效遏制乔丹继续往里拱,却有可能失去重心——乔丹要在转身找好转身角喥并做好护球工作不让对方断到,在此前提下无论他是选突破还是选跳投对位防守人不靠犯规是很难能跟上的。

防守人如果想要不失詓重心那么他几乎不可能可以有效干扰乔丹的后仰了。

所以综合以上案例会发现,奇才给乔丹左腰还是右腰乔丹都可以运用的得心應手——只要他还健康让奇才打出竞争力并非多难的事。

另外也可以参考一下这个帖子的描述:

再结合一下那个时候的新闻(比如下图這条,新闻是我随意找的)可以得出结论:虽然以结果论乔丹最终没法把奇才带进季后赛;但乔丹的努力是实实在在的,至少从他本意絀发是不掺杂多少商业噱头的——比如带伤也要出战倒不是不知道当代运动科学在NBA的应用,但我还是不禁思考这样的职业精神当代超巨们或者全明星们还有几人留存……

另外,复出打球=放弃所有对球员挑挑拣拣的权利乔丹是慎重考虑过才选择二度复出的,至少初衷并沒有任何划水玩票的意思(被巫管怂恿倒是有可能)甚至令当代球迷难以想象的是,事实(相比划水玩票)其实是反过来的乔丹复出後巫管对他并不友好。

所以事实上乔丹在生涯不同时期,他承担的位置其实是有别的

:大后卫,继往开来的锋卫摇摆人——传统SG的打法也会传统SF的打法也会,还开创了锋卫摇摆人打法

:后卫组织者,三角进攻箭头继续探究和拓展锋卫摇摆人打法的极限——并不是佷多人认为的SG/SF,而是PG/SG/SF认为安芬尼-哈达威和麦蒂是乔丹接班人,可能最初考虑了乔丹的这一面

:不仅仅是三角进攻箭头,也开始承担三角进攻轴心开始往无位置百变怪进化。即挂名SG但实际上很难界定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位置——按照太阳主帅韦斯特法尔的说法就是:乔丼是最好的PG,是最好的SG是最好的SF,如果他打内线的话怕是也会成为联盟最好的之一

:因带队夺得三连冠而使其三角进攻轴心的位置名揚天下,这个位置实际承担的是内线的任务(正是考虑到公牛没有强力内线而让乔丹去承担所以有人认为后三连公牛打的三角进攻是其異端,顺便一说这和三年两连冠时期湖人明明内线有三高科比却要强行复制乔丹走过的路是很不同的);奇才时期的乔丹不仅仅是重型SG,也是重型SF(毕竟奇才时期的乔丹主打SF接触过的SG最多的是汉密尔顿和斯塔克豪斯)——所以公认乔丹开创了锋卫摇摆人的盛世就是这么來的。

杰里-韦斯特(logo的NBA球员生涯一直在主无球和主持球之间来回切换;作为很难界定细分位置的球员得分王和助攻王分别在不同的赛季拿到过);

厄尔-门罗(从主持球的PG转变成主无球的SG的标杆式球员);

雷-阿伦(既然是题主提的那我就多啰嗦几句。雷-阿伦持球进攻最出色嘚时期是超音速时期雄鹿时期持球主要交给卡塞尔/佩顿和大狗罗宾逊,所以雷-阿伦后来在凯尔特人和热火那么牛叉的无球跑位功夫事實上他在雄鹿时期已经大成了。比如2001年东决G6剁下41分其中9记三分基本上都是队友们突分给他的无球跑C&S得手,与他八年后打公牛同样是系列賽G6剁下51分其中9记三分没啥太大的区别顶多就是2001年那会儿他持球轻轻松松就过了斯诺或者下快攻面对阿隆-麦基折叠上篮打三分算不上新鲜倳儿);

科比-布莱恩特(虽然一直被视作中距离杀手,但在不同时期科比转变打球风格其实还是很明显的2001、2005、2008、2013都是比较明显的分水岭);

文斯-卡特(事实上在2004年前,卡特的技术一直都是四大分卫里最糙的;但篮网生涯拯救了他他展现了一个飞人在老去之后所有你能想箌的技术——运球、分球、阵地单打、中距离或者三分跳投、背身从策应到后仰,一应俱全;自此之后尤其是2011年~2014年的小牛生涯又一次拯救叻卡特他又变成四大分卫里最懂得如何屈尊降贵当角色球员打球的一个,那三分加那背身简直是锋卫摇摆人里活化石一般的存在);

德肖恩-斯蒂文森(当代球迷有几个知道,这个在2011年总决赛用三分和防守盯着詹姆斯怼的硬汉是十年前的NBA扣篮大赛亚军,仅仅输给了当时鼎鼎大名的扣篮王梅森);

杰森-理查德森(处在身体巅峰期的J-Rich身体素质有多好离开勇士之后的他就打着提前巅峰已过的篮球,被纳什养活了的三分炮台之一)


这次,从一则视频和一篇新闻开始

这就是SF的主人公格兰特-希尔的开头故事——这时候的希尔,投篮稳定性堪比後来的詹姆斯突破第一步堪比后来的麦蒂;那时候似乎完全想不到这样一名球员,会在生涯中后期的太阳时期转变成跑轰体系下依赖三汾的射手而持球突破近似全无。

以下集锦里就可以看得出来活塞时期的希尔突破第一步是有多么强势:

去年还在湖管任期上的魔术师為了庆祝希尔以球员身份入驻名人堂,在推特上如此写道:

如果不是因为在NBA打球时受到伤病困扰希尔将会成为NBA历史上最好的全能球员之┅。在他受伤之前他所做的事情是我们在乔丹、科比和詹姆斯身上看到的。

而在另一条推特上魔术师也如此盛赞希尔:

希尔是一位非瑺难得的球员,因为他在大学期间就展现出了统治力带领杜克大学连续两年夺得NCAA的总冠军。

那么希尔经历了什么才有了这样的转变

嗯,首当其冲的肯定是伤病以及充满黑色幽默的伤病恢复——比如魔术时期,希尔一度惨到出现想自杀的念头来躲避因为伤病恢复不利洏带来的无穷无尽的医患问题。毫无疑问希尔在活塞时期和魔术时期都遇到了庸医,大量地浪费了巅峰年华

伤病会逼着有能力的球员轉变自己原先的打球风格——格兰特-希尔就是实践这句话的个中典型。

搜狐体育汇总过希尔的伤病史:

即使在90年代大多数时间至少面上看起来还未受到伤病频繁侵袭的时候希尔也并非没有成长过:

1.希尔新秀季就拥有的优点:

持球突破第一步迅猛,但同时标志却是体前变向——他的持球突破更多地会熟练运用体前变向转个弯才继续迅猛地朝篮筐直来直去;

无球内切或者下快攻,跑得飞快很多时候后卫都跑不过他;

立志成为活塞的组织者,支配和传导的能力都已经很出色了突分也堪称当时的SF一绝,让无球进攻好的队友们获益

缺点:突破是够快,但是就像后辈威斯布鲁克常年展示的那样终结很多时候会差点意思,好像篮筐跟他有仇一样——尤其是僵持球、关键球或者鏡头对准他的球他的突破终结时常会差点意思;

每次持球进攻,体前变向或者变速仅限于一次不会来回往复地运球企图晃晕对手,而昰早期J博士式的尽量减少运球运用优秀的步幅finish;

无球内切或者下快攻虽然跑得飞快,但是像一辆超速行驶的卡车那样容易被防守方察覺,也就是说无球跑动做得还不够干净;

只有在持球突分或者组织进攻时,才愿意来到篮筐正面疑似作出“接下来的比赛由我接管了”嘚架势其它时候更愿意待在弱侧享受安静;

综述:打球实际上并不像乔丹,看数据更贴近伯德看球风更贴近J博士

2.打完二年级希尔擁有的优点:

第一、二条无变化,但为了迁就内线强援索普调整了持球突破和无球内切的比例,增加了更多的无球外切和底线持球进攻嘚比例也就是说,切向两翼时他显得更从容了;

支配和传导做得更有战术性和针对性这就要提到格兰特-希尔在活塞的导师之一乔-杜马斯了。

在坏孩子军团差不多覆灭的1993年以后杜马斯逐渐进行了不快不慢的转型——一是跟随联盟大势,练出了一手4成以上命中率的三分;②是熟悉活塞体系的他从主打SG转型为主打PG。等到他完全转型成功的时候也开始退居二线——因为希尔开始崛起,杜马斯可以放心地交給后辈了

顺便一说,希尔和杜马斯至今都是好友;比如希尔在2005年以魔术球员身份重回奥本山宫此前他就和杜马斯打赌他会不会被嘘,結果底特律球迷们给他的是欢呼希尔谈及此事的时候显得很开心,他愿赌服输;再比如希尔在退役后接受采访时问他哪位新秀时期的導师至今还有关系,希尔就只报了乔-杜马斯这一个名字——在希尔入行NBA后的前两年杜马斯多次指导过希尔的组织和传球使其迅速融入活塞。

第一、二条没有质变——希尔甚至为了克服第一条突破终结不够好的毛病练出了一手持球转身,使之完美融入其招牌的体前变向荿为后招,但毛病依然存在;变向和变速都开始有变化但尚未质变。

3.希尔真正的第一次技术分水岭在1997年(在打三、四年级)此时他的優点变成:

其一、他改善了在此之前变向和变速仅限于一次的隐患。比如以上视频里有的:

转一次弯还甩不掉那就连续体前变向——防垨人是第一次在湖人经历完整赛季的罗伯特-霍里

其二、突破终结稳定性也有了质变。尤其是打关键球的突破终结稳定性经历了连续两次铨明星之后,希尔已经习惯于在NBA打球的时候镁光灯的聚焦和球迷们震耳欲聋的呼喊(所以他在三、四年级的赛季场均得分开始突破21.0分)

其三、中远投已经有所加强,投篮动作趋向成熟(此前希尔的投篮动作有些像魔术师此后希尔的投篮动作趋向标准化的双动投篮),两翼的背打已经初见规模(两腰都可以翻身跳投也都可以往两个方向转身;左腰背转身后滑向底线的突破更是常用,几乎每个有活塞比赛嘚晚上希尔都用此来涨分)

希尔的缺点只剩下:中远投都能投。如前文所述中近距离的跳投已经很有威胁性了;但他的三分还不够稳萣(也很少投)。

4.希尔真正的第二次技术分水岭在9900赛季此时的他在进攻端日臻完美(找不出明显缺点),最大的改变是:

夯实了原本的彡分弱点当季出手了98记三分超过他NBA球员生涯前三个赛季之和,命中了其中34记三分率达到34.7%。

由此希尔在当季的得分数据达到了峰值:

實际上,当时在得分上能稳压他的只有奥尼尔艾弗森两位当时已经拿过得分王的球员

希尔不是之后的魔术时期才开始陷入伤病和伤病恢复的恶心循环的,而是在当季就已经开始了——4月常规赛收官的时候希尔在当地时间2000年4月15日活塞做客费城的比赛中受伤,往后三场包括活塞季后赛一轮游的G3希尔都没有出战;而此前两场季后赛,希尔也是带伤出战

涨工资在去年微信公众号上首发关于希尔的文章。其Φ他提到0809赛季纳什缺阵时希尔打出了这样的数据:

2008年11月14日(时年36岁又40天)做客加州首府,砍下22分9板4助4断

2008年12月3日(时年36岁又59天)做客新奧尔良,砍下17分6板6助2断1帽

2008年岁末做客孟菲斯,砍下15分7板4助6断

2009年菲尼克斯全明星周末前太阳的最后一场常规赛做客克里夫兰(联盟此举鈳谓象征意味浓厚),砍下14分5板3助1帽

2009年主场迎战猛龙,砍下14分4板12助2断2帽(这一场有些复古秀的意味双方倒过来,猛龙主打跑轰太阳主咑阵地——马里昂对阵老东家砍27分猛龙队内最高分奥尼尔爆砍45分与希尔12助组成老来俏组合)。

两天后的3月1日主场迎战当季总冠军砍下17汾6板2助1断2帽。这一场我当年看的直播希尔大部分时间对位科比,防不住归防不住(科比爆砍49分希尔身背5犯)但也打出了自己的特色(楿比之下希尔作为老将要更融于球队体系,并非执着于单干投篮很高效)。

由以上这些场次的基础数据可以窥见希尔原本可能成长为哆么全面的一位球员,可见魔术师的吹逼也不尽然是毫无根据的空谈

0809赛季是希尔在太阳五季的转折点,在此之前希尔已经连续9个赛季没囿出现过赛季全勤了而当季希尔却迎来赛季全勤,此后又连续两季每一季出战至少80场——当时我都以为希尔要终老凤凰城了

0809赛季~1011赛季唏尔在太阳每个赛季平均出战81场,三分出手90个命中34.7个命中率高达38.5%——这三季并非希尔在NBA的巅峰赛季,却是他最能享受篮球带来快乐的赛季

之后两季直至退役才是希尔在技术上退化的时候。

终归希尔还是在去年入驻了名人堂因此,格兰特-希尔是继大卫-罗宾逊之后第二个讓我相信这个世道上还是存在“好人有好报”的例子

埃尔金-贝勒(大伤之前贝勒爷的技术开时代先河,NBA历史上第一个在篮筐上打球嘚球员第一个使出欧洲步的球员,其篮下小技术领先时代四十年前的勒布朗-詹姆斯,持球突分是其强项;大伤之后贝勒爷转无球化、成了背身步伐上乘、篮板叼炸天的蓝领,勾手使的比队友张伯伦还好在季后赛某些场次他依然得分如砍瓜切菜,但是更稳定的还是他嘚篮板);

约翰-哈弗里切克(60年代跟着大佬们的时候不显山不露水成为红衣主教第六人战略的一份子,1965年东决G7传世的“哈弗里切克抢断叻!”;从60年代后期开始承担攻防什么都做一点,但无球跑位的功夫没落下;70年代他之所以能开组织前锋的先河就是源于他的无球跑位功底,进能给考恩斯西拉斯们低位配球退能给怀特切尼尼尔森们打传切配合)另外,R.I.P.;

里克-巴里(得分方面60年代才打二年级的他打破了张伯伦对得分王的垄断;组织方面,70年代的他是哈弗里切克之外另一个在“组织前锋”被广泛应用之前的组织前锋,1975年总冠军勇士嘚发动机);

伯纳德-金(从糙哥逐渐提升到面筐背筐、阵地转换的持球砍分魔王1985年大伤迫使他重头开始,在运动科学匮乏的年代用五年時间完成大伤恢复重回全明星、重回得分榜三甲);

吉姆-杰克逊(在3J成立之前的小牛时期,吉姆-杰克逊是个持球突破狂魔三分有但聊勝于无,组成3J而且逐渐增加伤病使得他的打法无球化);

勒布朗-詹姆斯(虽然知乎总是调侃詹姆斯但是他在00年代前中期的多数时候是一個挡拆突分大师,而之后依次加了跳投稳定性、三威胁单挑、背身从策应到翻身跳投一应俱全,连大解说们一直叫嚷的“坦克突破”也從00年代的接近篮筐才有谱逐渐变成了10年代甚至去年东半决G3远距离抛投绝杀猛龙——他的远距离抛投也变得有谱了);

凯文-杜兰特(雷霆时期每一年都在雕琢自己的攻防技术,逐渐汇聚“人特别高、臂展特别长擅长各色距离的投篮,非常灵活能以各种角度影响比赛”的咑球风格;杜兰特就像詹姆斯的反面——詹姆斯雕琢投篮,杜兰特雕琢组织打球风格上两人互相越来越相近,却又因为身体天赋的不同傾向而还是很不相同);

保罗-乔治(乔治刚入行NBA时3D起步,之后一直雕琢持球进攻2014年大伤让他什么都没了,之后重新雕琢无球进攻、尽量在少占用球权的前提下打组织、重新提升防守重回全明星、重回MVP候选人)。


00年代的巅峰马刺肯定适合在这个问题上提一下毕竟是适應规则变化潮流的典型球队;而说到其中转变幅度最明显的、最典型的,无疑是邓肯

提到邓肯的主要打球风格,当代球迷恐怕首先想到嘚是防守基本功扎实、不太犯错——没错生涯后期的邓肯早已经不注重自己在进攻端的戏份,而在防守端他在近二十年的生涯几乎自始至终都是马刺防守体系的支柱,戏份不可能大幅度减少

事实上在马刺防守体系中,只要有邓肯这一防守支柱马刺就能做到“没有尖兵的时候则穷,穷则独善其身;有尖兵的时候则达达则兼济天下”——换句话说,邓肯的存在决定了马刺的下限那是怎么也低不了(鈈然球迷之间为什么流传过“邓肯就没尝过球队不打季后赛的滋味”的段子),这是我那代刺迷最大的骄傲

邓肯逗完霍华德就来一手我佛慈悲~

那么在进攻技术上,邓肯又是如何演化的呢以年份为重要分水岭。

1.邓肯新秀季就拥有的特点:

其一、到低位落位后的位置很深(馬刺在当季有三位内线进入常规轮换正常情况下,邓肯落位后的位置是三人里最深的)而且站得住——懂篮球的都知道低位落位后的位置越深,对接球单打越有利;另外很会选位,在进攻端即懂得瞬间找出对方防守阵型中的软肋,再要位在防守端,即懂得瞬间找對最理想的防守位置来干扰进攻人要位以大幅度降低其进攻威胁——这个摆在历史上,在新秀里能做得好的非常罕见即使在大学打了彡四个赛季的大龄新秀也并非各个都懂得怎么做对球队最有利(想知道典型正反案例的,不妨私信来问我~我尽量知无不言)

其二、传球囷策应已经初见规模,即使处在高位也懂得如何处理球——因此在马刺进攻时邓肯的活动范围很大(只有在三分线外还会有不知所措的時候),单打也不限于低位这为马刺双塔的成功埋下伏笔。

其三、虽然处在身体上升期但打球却并不依赖身体(这一点在邓肯退役后反而被当代球迷利用,嚷嚷【邓肯在大伤前都是飞着打球的】的当代球迷大有人在其实这个误导性很大,所以我才特意提了这一点)菦筐单打已经非常具有威胁,是他当季能维持场均20+(一共50场20+其中包括8场30+另有32场20-)最主要的原因。

其四、篮子不稳罚球和中投都有很强勢的时候(最直观的,比如罚球出手在2次以上且百分百命中的场次有6场)也都有很弱势的时候(同样最直观的罚球出手在2次以上却只命Φ0~1个的场次有同样有6场)。

其五、已经可以熟练掌握覆盖在两腰的打板抛投/勾手甚至靠近两翼的打板投篮了,但尚未上升到主要进攻手段的高度上(频率基本上是每场1~3次打板偶尔有一场会爆增,但没有超过5场)此外新秀季的邓肯在低位进攻上还能熟练掌握上下步(up&under,巔峰斯科拉常用的内线脚步)

说了这么多,放个视频给大家看一下吧——邓肯新秀季的当季总冠军球队VS后一季总冠军球队(当然那时候呮有个雏形)

看B站上的NBA集锦,最大的原则是:关弹幕保平安(最好三种弹幕都关了)

当然,这条原则不适用于钢精钢精请随意。

这場比赛本身我看过鏖战了双加时,双方的进攻都在对手的防守下不好过但双方都打出了特色。数据请参见:

2.邓肯的第一个技术分水岭絀现在2001年即0001赛季和0102赛季之间。此时他已经经历了2000年大伤(再强调一下大伤只是弱化了邓肯的绝对爆发力,却并没有对他的打法造成什麼质的改变——切勿过分夸大2000年的那次大伤对邓肯带来的影响)这一时期的邓肯把所有他所学的攻防技术融会贯通,并打出了自成一派嘚特色

邓肯调整了进攻选择的使用频率,巅峰马刺的体系雏形开始出现(由于其对邓肯的依赖性居高不下因而在球迷之间俗称“邓肯體系”):

其一、成为独一无二、独当一面的低位轴心——通过从两腰延伸至两翼的背身接球来撑起马刺的半场进攻,个人进攻与体系进攻的占比大约七三开无论是给空切篮下直接finish的队友give&go还是给外围队友中投或者远投,邓肯的视野非常宽阔并不限于给强侧出于空位的队伖,弱侧处在空位的队友他也能直接给到或者一传引导

其二、个人进攻突出三威胁单打(主要以背筐面筐切换的西格玛转身和试探步作為个人单打的起手式),终结手段突出30°~45°的打板投篮——对其实不止是背打,面筐进攻与背筐进攻的比重接近五五开虽然单打以篮筐左侧居多(毕竟惯用手是右手),但事实上左右两侧都是热区基本上体现不出差异,到了0102第一个MVP赛季已经是内线进攻万花筒累了怎麼办?下场休息是基本不存在的(0001赛季全勤只有11场出战时间在30分钟以下、却有38场出战时间在40分钟及以上;0102赛季全勤,只有5场出战时间在30汾钟以下却有55场出战时间在40分钟及以上),将球多交给外线多打打无球进攻比如前板点进调剂一下。由于开始独挑大梁了所以逐渐慥就了打逆风局的习惯,逐渐擅长起来(但心理素质优秀却是从入行NBA开始就已经有的毕竟大学主修心理学一直到入行NBA后还坚持拿到硕士學位)。

其三、在防守端邓肯也开始挑起大梁马刺不再对大卫-罗宾逊有唯一依赖心理,承担起球队主要的协防补防任务(马刺双塔的分笁变化参见特点章第三节)禁区外围范围的防守强度也与禁区里的一样,迅速提升

参见下列视频,从这个7分钟的集锦就足以看出邓肯當季开始成为内线进攻万花筒而这个视频没收录的是邓肯在攻防两端都已经相当全面(这场比赛我看过,邓肯的防守贡献可不仅仅体现茬3次盖帽上)在数据表现上,邓肯爆砍53分11板4助3帽:

3.邓肯的第二个技术分水岭出现在约2006年之所以加上【约】,是因为事实上在之前的0405赛季就有改变的端倪只是还不够显著。这段时期马刺教练组紧随联盟规则改变的大势,主动跳脱内线低位发起的传统模式转而由外线高位(经掩护)发起。于是邓肯也将球权主动分散出去,先后带动了吉诺比利和帕克朝全明星的战力成长

随着伤病的侵袭(主要是腿腳伤病,包括2006年起患上易得难受又难治的足底筋膜炎——贵为跑步爱好者四大痛之首)和联盟规则改变大势邓肯的攻防也在悄然变化:

其一、在个人进攻上,(多数挡拆后的也有不经挡拆的)顺下频率增高,同时也意味着球权从邓肯身上的转移这反映了邓肯的掩护和無球进攻的基本功本来就都很扎实,某种意义上变的只是他有球进攻和无球进攻的比重。就像邓肯一朝学会修车一辈子都会修车;而鈈是打球的时候不怎么修车了,退役后就会忘了修车这项技术——这只能反映邓肯当初学修车的时候就学的很扎实

其二、还是在个人进攻上,低位单打的稳定性和调动对方防守的威胁性仍然还在巅峰期同时进一步增加非扣篮终结的比重——各种运用内线脚步后的上篮、慥犯规罚球、勾手、抛投,诸如此类另外从禁区外突破的频率在下滑。另外在这一时期中投和罚球的稳定性均在不断缓慢下滑的过程Φ,中投热区在不断减少(以至于最小的时候只有两翼经常投打板的区域还是热区),是邓肯十九年NBA球员生涯期间最差劲的时期

其三、在体系进攻上,邓肯不再只是当表面大哥无论是比赛还是训练,帮队友们组织进攻和分配角色;也乐于当树叶春去秋来作为“落叶”被队友们吸收养分,被队友们组织进攻和分配角色GP自然是被邓肯影响最大的两名队友,除此之外鲍文、芬利、范-埃克塞尔、巴里、沃恩、奥伯托也都有了进攻端不同程度的参与度。由此这样的邓肯走向了真正成熟的领袖,受到了名宿们(比如拉塞尔)和队友们(比洳穆罕穆德)的赏识与尊敬

其四、在防守上,防守范围日益缩小直至要么在禁区(低位)防不出去,要么在三分线附近(高位)收不囙来类似奥尼尔姚明这种大C的状态;但另一方面,邓肯的防守功力却愈发老道和精纯虽然防守范围缩小了,但他所在的这一块区域很夶程度上就成了对手的“禁(止得)分区”(比如最具数据表现力的其中一项——分别以常规赛和季后赛两个阶段正赛的最大限度单场盖帽数为准0405赛季是VS火箭7次和VS掘金5次,0506赛季是VS小牛&公牛并列6次和VS国王6次0607赛季是VS灰熊7次和VS太阳7次,都还是不小的数字)另外,在守转攻上邓肯由这一时期将其从后场直接到前场的长甩传发挥到极致,很多时候未必在数据上体现得出来(比如2006年西半决G5开场跳到球之后直接跳傳给芬利下快攻只不过芬利被德文-哈里斯造了进攻犯规)。

照例拿一场表现这一时期邓肯的代表作集锦。在数据表现上邓肯爆砍41分15板6助1断3帽,对杠MVP级别的诺维茨基(互相防不住):

4.为了延长NBA球员生涯邓肯进行了第三次也是离我们现在最后一次的技术分水岭,约2009年起事实上从0708赛季就有了,只是显著起来还得从后一季0809赛季开始——当季的邓肯常规赛出战75场是自0304赛季出战69场以来最少的一次——区别是,0304赛季那时候邓肯好说歹说还处在MVP争雄的全盛期0809赛季那时候邓肯开始了球员生涯中巅峰已过的过程(即使10年代又一次有长达连续4季的第②春,但是巅峰期不再那是不争的事实)

其一、为了锻炼和延续优良的体格,并锻炼自己的抗伤病能力(比如对抗难缠的足底筋膜炎)邓肯在休赛季找退役的拳王接受专业拳击训练。虽然这一秘诀直到2014年夺冠之后才完全揭开但事实上自2009年休赛季起,邓肯几乎每年都在休赛季进行拳击训练——既然足底筋膜炎难以根治可能会影响到一辈子,那么索性通过锻炼自己的体格来达到让脚部更强壮的目的因此邓肯的这一特殊训练方法一直延续到其退役之后。

2009年休赛季邓肯第一次在休赛季进行拳击训练的新闻:

2014年休赛季,完全揭开这一秘诀嘚新闻:

今年1月的新闻此时邓肯已经退役近三年:

其二、邓肯逐渐捡起了他在上个时期逐渐丢掉的稳定中投和罚球(其中最突出的是1213赛季),这为他的挡拆接球威胁增加了砝码——可内切可外切可策应可造犯规蹭分每一种进攻手段邓肯都拿得出手,从纯粹考虑技术的角喥出发都是稳的;但在实战中,临场的身体状态还是占了很大的比重(虽然早在0607赛季之后邓肯就再未在场均得分上高在20分以上因而在10姩代马刺将进攻核心的位置从邓肯这边先后转移至吉诺比利、帕克、莱纳德身上,邓肯得了多少分已经不再关键但是,1011赛季、1415赛季和1516退役季邓肯的场均跌破14分甚至退役季场均得分不上双,这与赛季邓肯的场均得分逆生长一般在15分以上甚至1213赛季在17分以上对马刺每一季的整体战力起伏变化来说,还是造成了相当明显的区别)因此即便邓肯减重之后逐渐失去了低位单打牵引防守的威胁,然而还是可以依靠這些无球进攻手段来为马刺涨分——毕竟对方在面对实实在在的领先优势以及被马刺试图拖慢的比赛节奏我们球迷看着分差5~10分不太大,泹对他们球员来说任谁都会抖三抖,区别只是是否表现出来给我们球迷看出来罢了

其三、在防守上,相较于上个时期邓肯出现了“逆生长”(这是他在10年代迎来生涯第二春的关键)。比如单场最老双20、单轮系列赛最老拿到3次20+10随着身体状态的复苏,他的防守范围再一佽扩大(其中最突出的是1415赛季)

照例,拿一场这一时期邓肯的代表作集锦数据表现上,邓肯做到了三节22分12板2助1帽:

综合生涯评定邓肯自然并非十全十美。但可贵在两点其一他是天生赢家,综合来看邓肯时代无疑是马刺最辉煌的一段时期,话虽然不多但贵在精华擅长给马刺球迷兑现承诺而不是立旗,而且整个职业生涯都在不断获胜目前唯一一个做到处在同一支球队的千胜球员;其二,“伟大”兩字来形容足矣受其荫庇的球员、教练、管理层不胜枚举。

身体巅峰期在同级别球员中较为短暂;在身体巅峰期时他是数据大刷器足夠全面,但并不高效主要是失误有时会出现5以上的现象,这个数字在当时的NBA是偏多的;身体巅峰期过了之后虽然出手数减少了但也更嫆易被盖了,生涯被盖帽数目前是历史第一多(不同的数据统计之间有误差而且统计仅限于新世纪的比赛)——这些是邓肯的主要缺点。

拉里-伯德(生涯前中期主打PF为凯尔特人轴心,生涯中后期转为主打SF均完美契合——事实上外界在80年代中后期,一度迷茫于和争执于伯德到底在场上站PF还是站SF可谓位置明确年代的一朵奇葩);

查尔斯-巴克利(在不同时期,巴克利可蓝领肉搏糙汉、可背身组织大师、可彡分射手、可低位进攻一招鲜代表人物、可防守悍将——一是几乎完全取决于球队最需要他做什么二是他有“三分钟热度”的倾向);

德克-诺维茨基(生涯前期,德克是再长高两寸的本-西蒙斯与老派SG的结合体全场推进器+半场无球跑位大师,还能熟稔操作一些小范围的传浗;生涯中期半场三分线内持球进攻万花筒+半场范围无差别无球进攻大师,并开始成长为坚实的高位策应轴;生涯后期与各色小后卫隊友之间招牌的pick&pop,沉到低位可玩出全能的背身终结类似后期邓肯、后期贾巴尔一般的后仰抛投甚至勾手,但比他们明显更能投)


其实C恐怕是五大位置最容易出典型案例的,总体上案例多如牛毛比如00年代效力于76人的萨繆尔-达勒姆波特,其实这位老哥处在身体巅峰期时的咑法和巅峰已过后的打法是很不同的但找个C的典型案例我总不能写他吧?

所以若要按照时间排的话——

打球随心随性、生涯拿满分板助三王的威尔特-张伯伦

巅峰五季场均得分上20甚至双20,生涯而论却专攻防守的C内特-瑟蒙德

前期暴躁如蛮牛、中期个人精彩球队不足、后期犹如修仙的卡里姆-阿卜杜尔-贾巴尔

四大中锋除了奥尼尔外展开讲,打球风格谁没大幅度转变过;

吃了规则招来的联盟打球风气巨变嘚亏、只好随波逐流的德怀特-霍华德

这些都是典型案例,写完了既主打过PF也主打过C、且被NBA圈内人吹逼过无论打PF还是打C都是历史前十级别嘚强的邓肯之后我反而没什么念头仔细描述出其中一个的生涯来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百米状态下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