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XC山地车牙盘有摩擦声可以把前牙盘去掉两个吗

山地车牙盘选择技巧
我的图书馆
山地车牙盘选择技巧
&&&&&&&&&&&&&&&&&&&&&& 山地车牙盘选择技巧&
&&&&&&&&&&对于山地车手来说,尤其是XC车手通常在选择下一个曲柄的时候首先考虑重量。在价格允许的范围内尽量选择较轻量的产品来减轻整体车重。所谓挖空心思,厂家真的就有就把沉重的曲柄给做成中空的啦,至少能卖个高价....呵呵,但是....注意轻量化的也意味着你要更小心的爱护它的脆弱。
  如果你已经开始向高强度越野发展,并且担心或者已经在损坏你的曲柄,那么你很快就会去关心、选择那些较重但更强壮的曲柄。比如RaceFace Atlas甚至是超级强壮的SAINT、Diabolus以及DMR。一般来说它们会比较重,但是相对的它们也会有更高的刚性和强度,不容易弯曲或者折断。
  材料的选择
  在材料方面:
【铝合金】曲柄相对会比较轻,而在强度、刚性方面会处于一个相对的最佳值。(行者无忌曰:比较垃圾的委婉说法....譬如紧固螺栓一旦稍松,你大意没有秒秒钟里立即上紧,紧接着就是滑丝滑扣和报废....车骑人了的下场)
【碳纤维】曲柄会非常坚硬,但他们只比铝合金的轻一点点,而且昂贵并更容易在受到冲击的时候损坏。有钱玩这个的不要在乎,坏掉马上买一个,而且不要自己去买,给钱叫老板送个新的过来
【钢】曲柄是最强硬的,最坚固的,即使禁锢的螺栓松垮,你依旧可以拖着半瘸半拐的曲柄使用半年。但是它们太重了,所以他们只适用那些BT级别的车手。
  大多数牙盘现在都已经引入了一体中轴的技术。这在理论上会让整组牙盘有更好的刚性以及较长的轴承寿命。(原文还有一段:在实际应用当中这种外置中轴死得更快,因为暴露在外更容易受到污染。但是它们也在进步。特别是零售市场的产品。不过,如果你想要最佳的耐用性,还是用老的那种ISIS(搞个SKF轴承的中轴)或者Octalink,或者方孔(shimano中轴在这个领域里无可比拟)更好。)
  山地车通常具有三片链轮牙压盘:443222。但是一片护链盘+中盘和小盘的组合比较适合那些较极限的线路。事实上在那些有更多障碍和冲击的技术型地形,你也不会去想念你的大盘。如果你不介意彻底丢掉前拨或者你干脆就是一个完全的下坡车手,那么一片链轮+稳链器的组合能提供给你最稳妥的链条安置环境。对于大冲击和恶劣坏境的常客,这样的组合也比全靠一片铝来得更耐用。(这段对于专业选手说的,普通玩家不必认同,简直是胡扯了)
  技术术语
【大盘】最大的那片链轮,通常为42、44齿。某些dh用的有48齿;——用于下坡飞驰!!!
【中盘】就是中间那个盘,通常是32、34,有时也有36(传统意义上2片的都是没有大盘,所以用36,但现在的两片xc盘则是去掉了小盘留下大盘,把中盘做小);(这些齿数变化强烈感觉就是噱头,实际以劳损膝关节为代价)
【小盘】最小的里面那个链轮,通常是22、24齿;
【陶瓷轴承】轴承用陶瓷而非用钢球。表面更光滑,更耐用而且轻,但是比较贵;(我知道精密的陶瓷剃须刀组很便宜、很廉价,这个陶瓷轴承贵的离谱的原因是为了暴利而已吧)
【一体中轴】两个外置大培林套在五通两侧,一侧曲柄连着中轴(某些则是两侧各连一半,比如CAMPY,现在也应用到闪电的产品中);
  冷锻---敲打锻造成形;  
  中空--曲柄或者轴采用空心结构来尽量减重;
  铸造--把熔融金属液注入模具,冷却以后就成形;
  激光蚀刻--用激光在表面淘刻标记;
  车削--就是尽可能切割掉多余的金属...
  踏板座--曲柄上装踏板的位置内置环状套,通常用比曲柄材料更强的材料制造,比如克罗默钢,更耐用;&
  双钉和引导齿--帮助链条变速;&
  密封圈--用于保持轴承油膏。
下一篇:碳纤维自行车车架刮伤修补图解 上一篇:自行车变速器的调整技巧
馆藏&22119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山地车牙盘,假如大盘是正负齿的小盘是正常齿,两个盘能否正常变速_百度知道
山地车牙盘,假如大盘是正负齿的小盘是正常齿,两个盘能否正常变速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不能 变不了的
why惹我咯楼下咯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山地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flawless小妞
山地车选购全攻略(二)
零件 — 没有止境的大坑
本期导读:山地车选购全攻略——零件篇
进行山地车运动,不仅车手自身技术、意志力和好的体力十分重要,一辆好的山地车会让自己有着更好的发展。对于普通的车友来说,购买一架整车是个入门的好方法,但当原来的整车不能满足自己的时候,改装升级或是拼一辆只属于自己的车成了很多进阶车友的选择。
无论是哪一种方法,挑选适合自己的零件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步,但是各种品牌,各种制式,各种型号的零件总是让人眼花缭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下手,更不用说去选择。所以在这里,由我来帮助大家把山地车的常见零件做一个梳理,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一、山地车结构
一个完整的山地车基本上可以大致分作:车架、前叉、轮组、轮胎、传动系统、制动系统、把组套件、座包、脚踏、把套和碗组,每一个部分对于一个山地车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每一个部件的性能、强度和相互间的兼容性,共同组成了这个整车的性能,为车手的发挥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
图:完整的山地车系统
二、零部件介绍
在这个部分之中,我会将每个零部件的作用,制作材料,常见的生产厂商以及价格范围进行介绍,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车架是山地车零件的一个基础,所有的零件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安装在车架上面,车架的重量是整车重量的一个“风向标”。零件车架的制作材料一般是铝合金、铬钼钢、碳纤维或是钛合金。其中铝合金是最为常见的,价位从几百到数千元不等,虽然重量较之于碳纤维等材料的车架重一些,但是价位有着很大的优势。比如捷安特的XTC TEAM,售价不到2000元,在铝架中硬度是出类拔萃的,重量也只有1500g左右。
图:捷安特 XTC TEAM系列
碳纤维材料在不计成本的竞技比赛中是绝对的统治者,奥运会或是世界杯的赛场上山地车车身材料几乎都是碳纤维材料,重量轻,强度足够胜任比赛。但是价格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就不是很容易接受了,动辄七八千上万的价格不是人人都能接受,比如西班牙BH的Ultimate车架,是为了那些寻求轻量化的车手设计,一体化坐杆设计,快拆式桶轴,位于后三角内的碟刹座,无一不标明这个车架在同类产品中的领先地位,只是售价就高达人民币17500元。相较于前两者,钢架和钛架的使用人群就要小许多,金属色的车身让许多车友爱不释手,但是在正式的竞赛之中就比前两者更加少见了。
铝架方面常见的有1000以下的捷安特ATXPRO,美利达TFS,还有mosso的许多型号;2000以下的捷安特XTC FR、XTC TEAM,美利达的HFS,3000以下的拉皮(LAPIERRE)prorace200或是prorace300,超过3000的铝架还有崔克8500、闪电M5。碳架方面除了部分款外价格普遍高于8000,就不做具体介绍了。
一个可以伸缩的前叉是山地车区别于其他种类的自行车的一个很大的地方。前叉的双筒一般分为回弹介质和阻尼介质,回弹介质和阻尼介质的配合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车在山路上的颠簸,让骑手的体力有更好地发挥。回弹介质作用于前叉的弹性,常见的回弹介质有阻尼胶、弹簧、空气。其中阻尼胶是一种具有防震特性的填充物,用于较为低端的前叉之中,弹簧介质耐用,气囊回弹重量轻,其中空气回弹由储存空气的气室实现,气室又分为单气室(正压)和同时具备正压以及负压气室的正负气室。而阻尼介质一般情况是油压,不是每一根前叉都有阻尼介质的存在。根据前叉左右管内回弹和阻尼介质的搭配前叉有弹簧叉(仅有弹簧组成的回弹介质)、油簧叉(回弹介质是弹簧 阻尼介质是油)和气叉(回弹介质是空气 阻尼介质是油)的不同。特别提一下,前叉中还有一种称之为Lefty的前叉,一般用在CANNONDALE的整车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只有半边的下管,另外一边悬空,不是很常见。
图:有着神叉美誉的三拓 Epicon
常见的千元以下级别的前叉有三拓(SR SUNTOUR)的Epicon,其有着神叉美誉,不到1000的价位,拥有铝合金上管,镁铝合金外管,单气室结构,整体重量不到1700g,绝对的性价比之王。同价位还有ROCKSHOX的XC级别前叉,其普遍为油簧前叉。超过千元的前叉有MANITOU的R7气叉,后置的叉桥是其最显著的标志。的价格区间还有ROCKSHOX的几乎所有XC用前叉,比如SID系列和REBA系列,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其中很多都成为世界冠军的选择,比如SID XX的世界冠军版,以轻量化为标杆,官网的标注是1400g不到,双气室结构加入了诸如Motion Control DNA的阻尼系统等等ROCKSHOX的专利技术,使其成为了山地车赛场上的胜利者。超过3000的XC前叉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的FOX,优越的做工让它成为了高端前叉的代表。
3.制动系统
山地车的运行就是不断地加速和不停地刹车来躲避障碍,减速通过弯道,所以一套优秀的制动系统对于山地车来说必不可少,对于车手的安全来说,也是十分重要。山地车的制动主要分为V刹和碟刹两种。
图:V刹结构
V刹结构如图,依靠刹车块和车圈的摩擦来进行制动,对车圈的要求较高,它的重量轻,很多人十分喜欢它的手感,但是对于沙石泥水的适应性不佳,让使用V刹的人越来越少,但是V刹还是有不少的拥趸,就XTR的平推V刹,结构复杂,重量较之于碟刹要轻,但是手感一流,在细致的调教下,能够表现出超一流的手感。
图:碟刹结构
但是随着今年的价格下降,越来越多的爱好者用上了碟刹,碟刹是依靠碟刹夹器中的来令片和金属制作的刹车盘进行摩擦来制动。碟刹刹车力量较之于V刹更大,根据刹车力量的传导方式分为线碟和油碟。
线碟是通过一根刹车线连接刹把和夹器的来令片,通过钢丝线来传导力量,线碟之中由AVID的BB5和BB7称王,虽然不及油碟,但是价格的优势和比V刹更强的刹车力度让它的使用者乐在其中,其中AVID的BB7刹车是顶级线碟的代表,来令片间隙双面可调,铜质来令片让散热不在话下,被车友形容为逆天的制动力。
油碟是通过刹车油传导力量,通过刹把和夹器的不同活塞直径来放大刹车力量,让使用者通过一个很小的力量就可以的到一个较大的刹车力度。油碟的品牌和型号都要比线碟多的多,禧马诺(SHIMANO)各级别套件、AVID从E1到ECR级别的刹车还有汉斯(HAYES)、Hope等等,价位也从几百到几千不等,不同的刹车的线性关系,重量,手感都不尽相同。提供给了使用者大量的选择空间。至于碟片,则是有禧马诺(SHIMANO)主导的中央锁死碟片和其它品牌使用的六钉碟片两种规格。
车子的前行和弯道表现与轮组有着直接的联系,轮组的优劣体现于重量、强度和润度上。轮组由车圈、花鼓和辐条组成,有成品轮组和自编轮组的区别,两种轮组各有优劣。
图:成品轮组
成品轮组硬朗,发力好,但是不像自编轮组那样易于维修。而对于自编轮组来说,一个技术好的调圈师傅比什么都重要。两者之间没有绝对的优劣,很难有一个定论,所以怎样选择还是要看自己。花鼓(HUB)是俗称车轴,一个车前行润度的重要体现,花鼓有着很多的标准,按孔数分有32孔、36孔、28孔等等,按花鼓上有没有安装碟刹盘的地方分为V刹花鼓和碟刹花鼓,碟刹花鼓又有六钉和中央锁死的区别,前者比较多见,由六颗螺丝固定碟刹片,后者见于禧马诺的制式,靠锁死环安装碟刹片。花鼓的安装方式分有普通的快拆花鼓和桶轴花鼓,前者依靠一根直径只有几毫米的中轴固定,后者的中轴则有1公分以上的粗细,更加粗壮,更适合干重活。车圈有常见的26寸,近年又出现了新兴的29er,更大的车轮直径,配合专用的前叉和车架,可以带来更好的通过性,在世界级比赛中,29er已经十分常见了。
常见的花鼓有以台湾久裕的D041SB和D042SB为代表的铝合金培林花鼓,钢制塔基,铝制外壳,轴承转动使其成为了入门培林花鼓的代表型号。其他的花鼓还有乔绅120响花鼓、昆腾花鼓、禧马诺(SHIMANO)各级别套件中所包含的花鼓,辐条有各种各样的国产辐条或是部分进口品牌,其中的佼佼者是来自瑞士的DT SWISS,车圈的品牌有Alex、sun、mavic、DT swiss等等。至于成品轮组,则有MAVIC生产的crossride、SLR等,fulcrum的f0、f5轮组、DT swiss、SHIMANO的XT或是XTR轮组等等。其中MAVIC的SLR轮组以其CNC制作的偏心真空圈,足以胜任比赛的强度,漂亮的外观以及1470g的重量成为了山地车的顶级轮组之一,只是售价也到了6000余元。
5.传动系统
对于传动系统来说,包括前拨、后拨、指拨、牙盘、飞轮、链条六个部分,常见的品牌为源自日本的禧马诺(SHIMANO)和来自于美国的速联(SRAM),两个品牌在这么多年里针锋相对,打造出了一条完整的产品线,禧马诺的XC套件级别由低到高为Altus、acera、ALIVIO、Deore、SLX、XT、XTR。而速联的套件级别油滴向高依次为X5、X7、X9、X0、XX以及最近新出的XX1,两个品牌各有众多的专利技术,同样没有一个优劣的定论,禧马诺偏向准确,速联偏向速度,如何选择还是要靠自己的感觉。下图就是速联的顶级变速系统XX。
图:速联的顶级变速系统XX
变速系统同样有着很多的制式,前后盘数比常见的有3×8、3×9、3×10还有2×10,以及XX1的1×11,至于齿数比那就更多了,这里就不列举了。
最后再说一下指拨,两个品牌的指拨都是常见的剪刀式,但是在速联的X0、XX、XX1中还有转把的变速方式,转把可以提供更快的变速速度,可供车手选择。
禧马诺的套件中,具有代表意义而且在车友中常见的是它的XT套件,最新的2012款使用了禧马诺的影子后拨技术,有效的减少了越野时后拨的跳动带来的不稳定,后飞轮10速的结构给了车手以更多的选择余地,双向瞬间释放的指拨,使用ICE TECH技术的制动系统,让这个禧马诺的次顶级套件成为了车友的不二选择。
牙盘与车架的链接方式有中轴链接和中空一体式的不同,因为重量原因,耐用程度不好,难以维修,中轴链接在中高端车上已经很少见了,中空一体式牙盘是装车升级的绝对首选。牙盘品牌中,新锐是速联公司的子公司,各级别套件的牙盘都来自于这个品牌。
6.把组套件
把组套件有车把、把立、座管三个部分组成,制作材料与车架相同,有铝合金、碳纤维、铬钼钢和钛合金的区别。除此之外,对于把组的购买要注意尺寸的不同,车把中间与把立的链接处的直径分为25.6和31.8两种,后者渐渐成为了主流。
形状车把分为直把和雁把,根据自己的习惯来选择。把立的长度和角度则是靠每个人的骑行姿势和身体尺寸来决定的,座管的不同之处在于直径和座包的固定方式,直径常见的有27.2、30.9和31.6三种,座包固定方式有固定螺丝数目的不同。新锐的T20把组是新锐的入门级把组,铝合金制作,多种长度的角度可供选择,较低的价格,让众多车友的山地车把组是新锐的品牌。
座管夹有快拆式和螺丝锁死两种,根据自己的习惯进行选择就好,规格常见的有31.8和34.9。
把套是安装在车把上的重要部件,制作材料通常有海绵、橡胶等,价钱不一,手感不同,选择空间十分大。
常见的品牌有新锐(Truvativ)、ABR、FSA的K-force系列、THOMSON、OTA、3T。
座包是人体接触山地车的很重要的零件,一个座包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骑行的舒适度和骑行时间,对于男士来说,长期对前列腺和会阴部位的压迫,对人体是绝对没有好处的,所以选购座包应该从软硬程度、造型、面料和弓轨材料几方面来考虑,座包之所以可以从十几元卖到几千元,区别就在于这几个方面,但是归根到底还是自己坐上去的感觉,俗称“屁感”最为重要。
图:座包的好坏直接影响了骑行的舒适度
宽大型座包的代表有WTB的Rocket-V,275g的重量,刺绣的花纹,还有宽大厚实的造型,都可以使人将它和舒适两字联系起来,不到200价格也不会让人觉得它高高在上。
常见的品牌有以Rocket-V为代表的WTB、维乐(VELO)、GOBI、prologo、闪电(specialized)、GUB等等
碗组是链接车架和前叉的的零件,分为滚珠式和轴承式两种,碗组的好坏决定着车头转向的灵活程度以及经过颠簸路面之后,前叉是否会松动等问题,由此轴承碗组的种种优势就体现出来了。现在对于碗组的选择,我想除了便宜,滚珠碗组已经没有任何的优势可言了。由于最近两年出现了前叉出现锥形上管,所以碗组购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尺寸问题。
图:购买碗组时一定注意尺寸
脚踏是车手接触自行车的另外一个关键零件,脚踏的润度,抓脚程度都决定着一个脚踏的好坏,脚踏一般为合金材料,对于强度要求较大,中间的转动部件分为滚珠和轴承两种,根据脚踏功能又有普通脚踏和自锁脚踏的分别。普通脚踏就是依靠脚踏本身的钉子一类突出物增加和鞋底之间的摩擦力。就像图中的wellgo mg1,制作材料是镁铝合金,保证轻量;中间轴是铬钼钢,保证强度;转动部分的培林结构,保证润度;脚踏表面的钉子保证了脚底的防滑。
常见的山地自锁有禧马诺(SHIMANO)的SPD系统,它们隶属于禧马诺各个级别套件中还有crankbrothers eggbeater系统即俗称的打蛋器,它的4Ti脚踏是山地自锁中的佼佼者。SPD使用钢锁片,双面锁死,耐用,锁死力度可调;打蛋器使用铜锁片,四面锁死,排泥性能好,重量轻。
自锁的使用需要配合锁鞋一起,山地车上使用的锁鞋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饺子额安装锁片的不同,不同的自锁系统不同的锁片,锁鞋的不同在于鞋底材料和固定装置的设计,材料方面有树脂、玻璃纤维、碳纤维的不同,目的都在于增强鞋底的硬度,让车手更加容易的发力。固定装置将有魔术搭扣,塑料扣带和单纤维丝鞋绳锁紧。常见厂商有禧马诺、闪电、SIDI、NW、浩瀚等等。最为常见的莫过于禧马诺的M087锁鞋了,硬度较大的树脂鞋底,部分网格的鞋面让透气更佳,微调的塑料扣带让鞋更容易变的合脚,价格也和一双普通的运动鞋一样。
较之于普通锁踏,自锁系统的有点显而易见,更好的力传导,越野时不用担心脚从脚踏上滑落,更大的做功区间,更加省力。缺点在于价格较贵,骑行是必须换鞋,不熟悉时停车忘记解锁会零速度摔跤等等。
轮胎是山地车与地面接触的唯一零件,也是磨损最快的零件之一,它与骑行的舒适程度和竞技速度有着直接的关系。轮胎有直径和宽度的不同,直径有两种,26寸与29er,宽度常见的范围是从1.5英寸到2.1英寸。花纹的区别是从没有花纹的光头胎开始,花纹慢慢增多到齿胎。按照有没有内胎分为普通胎和真空胎。能否折叠又有折叠款的区别。胎壁薄厚还有薄边胎区别。根据防扎性能还有防扎胎的区别……内胎的区分除了尺寸上的不一样,还有气嘴(分为美嘴和法嘴)的不同。种种区别都给了使用者非常大的选择空间,由自己骑车的目的来决定。
轮胎中常见的品牌有建大(KENDA)代表型号K1047,玛吉斯(MAXXIS)代表作crossmark和Larsen TT等还有正新,马牌(Continental )、米其林(Michelin),伊诺华等等品牌的各种外胎提供选择。
到此,山地车上的必要零部件都已经介绍完毕了,相信读者心中也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印象。但是山地车不仅仅局限与零件之中,一个好的山地车不是一堆零件堆积的结果,需要的是每个零件的协调,适合自己的习惯和身体。要成为一个数一数二的车手,仅仅依靠零件时不够的,还需要自身过人的意志力和耐力,好车的作用是如虎添翼或至少是让自己实力的发挥不受干扰。车的优劣十分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自己,换句话说,车对于骑手实力的发挥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并不是决定性的。
有了车还需要有附加的设备我们才能去竞技或是旅行,安全第一,头盔手套总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敬请期待第三部分——《骑行装备篇》。如何把山地车的前牙盘换成公路车牙盘?_百度知道
如何把山地车的前牙盘换成公路车牙盘?
我的是捷安特的欧野2.0,想把前牙盘换成大一点的(44T),或换成公路车52T的牙盘,可行吗?如何操作?请说具体一点
我有更好的答案
  山地车的牙盘换成公路车牙盘的方法:  1、同品牌通规格的山地车牙盘和公路车牙盘之间可以互换,例如a品牌的方孔山地车牙盘可以直接换成a品牌的方孔公路车牙盘或者s品牌的标准中空一体式山地车牙盘可以直接换成s品牌的标准中空一体式公路车牙盘。  2、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山地车和公路车牙盘需要连同中轴一起更换,例如a品牌的方孔山地车牙盘如果想换成a品牌或者s品牌的中空一体式公路车牙盘则需要连同中轴一起更换。  3、如果想换成特殊规格公路车牙盘则需要连车架一起更换,例如bb30规格的公路车牙盘则需要更换车架才可以安装。
采纳率:98%
来自团队:
首先把牙盘中间的两颗螺丝(中轴螺丝)拆下来了,再用一个专业的拆牙盘工具把牙盘卸掉换上公路车牙盘再上紧那两颗中轴螺丝就可以了!注意:1.因为不同牙盘有不同长度的中轴匹配,换牙盘的话也许要把中轴也给换掉的!
2.因为公路车牙盘比山地车牙盘要大,所以前拨的位置也要向上稍微调节一下!(建议找专业人士处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这样是不行的,首先螺丝孔位置不匹配,然后链条不够长,对变速也有影响!建议你去换一个山地车上用的单飞(就是前面只用一个飞轮,直径相对较大,急速会有明显提高)。去好一点的车行就有卖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公路车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683|回复: 17
骑硬尾XC的童鞋们,冲山时牙盘最小盘用的多吗?
主题帖子积分
中级会员, 积分 55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45 积分
硬尾XC,如果牙盘共3片盘的话,最小盘一般是24T的,亲们平时冲些难度相对来说较大的山,比如赛道啥的,用到小盘么,还是基本用中盘然后带大飞就行了哇?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965 点
我知道9速shimano
小盘是22t的
10速是24t的
一般的坡中盘32t带大飞34t就能冲上去 [em07]
瀭孒☆沵☆の赢孒つ迣鎅へ叒洳哬
主题帖子积分
冲山大盘中盘,爬山小盘中盘
主题帖子积分
或者说 在遇到一些比较陡的坡时,是习惯中盘带大飞&&还是小盘带中飞。[em08][em07]
主题帖子积分
反正爬我们这最陡的山的时候是小盘小飞上,一般的山都是中盘配小飞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291 点
小盘是用来长时间停车的~
主题帖子积分
我小盘极少用,用来爬坡救命用的,一般进山中盘足够
RIDE WITH FEELING.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185 点
有的坡中盘上不去啊&&我一般是22T小盘带30T或则28T飞上&&最大飞32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608 点
山马党换了公路飞之后,爬702(南昌学生党路过)要用小盘了,原来都是中盘带大飞的。现在小盘带大飞都有点吃力QAQ发动机废柴吖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421 点
比赛20速的 一般高手当单盘用&&我菜鸟30速的785 当20速用[em04]
主题帖子积分
大盘小盘都拆了留中盘的路过......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146 点
我这边的山,不用小盘只能老老实实推车上吧
我刚买自行车呢。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283 点
很少用到,中盘基本就够了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243 点
自从XT牙盘换上
就没用过小盘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125 点
楼主这样问等于白问这问题取决于下面几个因素:你的体力,坡度,距离(你能中盘连爬10公里长坡,不等于就能连爬20公里还不换小盘),还要考虑其行几十上百公里),路况(水泥路和碎石遍布或者坎坷不平的沙土路难度相差不小)最后还要看当天的状态,骑行的强度你要先跑上一百多公里平路,肌肉已经开始疲劳,再去爬坡,那状态和平时一出门或者热身几十公里再爬坡也不一样这么多东西需要综合考虑,如果不是纯山马,还想越野、探路、挑战高难度路线,慎用二片牙盘和公路飞。
主题帖子积分
一般小盘&&上坡的话
主题帖子积分
水局秘书处9#
威望191 点
只有上坡用小盘比较多
主题帖子积分
威望1082 点
不一定熟悉路况的情况连续长距离下坡挂中大盘如果中短距离冲坡马上接比较陡的上坡,一般就在下坡前先挂上小盘+大飞不然上坡路后段就得被憋死下车
http://shootingstar.blogbus.com/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山地车牙盘保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