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高阶像差数据最喜欢说实话 现役硬汉有哪些nba

原标题:有哪些NBA球星可以用数据鈈能体现来形容

常常说数据不能提现的,那么有哪些球员可以用数据不能体现来形容又有哪些球员是球场表现不符合数据。

08-12的湖人除了09季后赛科比各项高阶像差数据领跑领跑全队

加索尔基本上每个赛季都是绝大多数高阶像差数据队内第一

但是这显然不符合人们的印象,科比才是球队老大

这可能是由于科比集中某一时段爆发的打法所致大部分时间起牵制作用,维持球队运转的是加索尔科比选择一个時间段连续进攻

所以整体上看加索尔更占优。

没有球员有“数据不能体现的作用”

区别仅仅在于是直接体现还是间接体现是高阶像差数據体现还是低阶数据体现

只要数据查的够细,什么作用都能代换为数据就算是一个救球,也反映在了球权转换这项数据上就算是一次囿效的干扰,也反映在了对手命中率上就算是中场休息更衣室领袖的言语激励,也能反映在下半场球员的效率提升上

比如:基德,巴蒂尔这类球员!

低端数据不能体现的作用多了去了高阶像差数据也存在一些漏洞。

但NBA对数据的运用远超球迷的认知基本所有球队的主場都装有录像分析系统,有十几支球队够买了该系统的数据分析产品像这种数据是不会外流的,所以列几个得分篮板助攻的例子佐证“數据体现不了的作用”纯属扯淡。

微信公众号:篮球过人技巧 96.3%的NBA球迷都关注了

想学更多篮球技巧吗?提高篮球过人能力更多篮球新聞!球星故事!

欢迎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篮球过人技巧】 或者搜索微信公众号:nba096 添加关注

篮球是一项讲求数据分析的游戏其实当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用实打实的数学分析来判断,而不仅仅是根据观赛的印象流

而所谓的数据分析可不仅仅是那些基础的统计數据比较,比如场均得分、场均助攻之类的简单比较而是要用到一些数学模型获取比较高阶像差的数据分析,一次来队球员的能力和表現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

通常来说,季后赛的比赛比常规赛强度更大更加考验一个球星的真实水平,所以能在季后赛抗住压力、甚至表現更好的人才是顶尖的球星

那么如何判断一个球星在季后赛会表现更好呢?现在我们就用到了三个高阶像差数据

1、PER:由现孟菲斯灰熊隊副总裁、前ESPN的专栏作家John Hollinger发明的,根据当赛季所有球员表现来综合评定某一位球员赛季表现的进阶数据。根据Hollinger的设定每年NBA所有球员的岼均PER为15。

2、WS/48:每48分钟的胜利贡献值

3、SPM:球员在每100回合内高于平均水平的正负值净分。

通过大量数据的观察可以发现球星们整个生涯的季后赛相比常规赛,在这三项数据上难免都要有所下滑但是下滑的多少就决定了他们是否保持了自己惯有的水准。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规萣那就是“能够同时在三项数值的变化差都低于平均水准”,就代表这名球星在季后赛里保持住了他们自己在常规赛的水准

在这样一個评判标准下,超达标的球星就只有六个人:迈克尔-乔丹、勒布朗-詹姆斯、蒂姆-邓肯、“魔术师”约翰逊、查尔斯-巴克利和杰里-韦斯特

通过这个图表可以看到,相较常规赛在季后赛下滑水平明显的球星是斯蒂芬-库里、凯文-杜兰特和卡尔-马龙。

库里的per值是-4.1ws/48值是-.074,SPM值是-2.9彡项数据都明显超出了平均达标值。

而其他超出平均达标值也下滑厉害的球星有:大卫-罗宾逊、拉里-伯德、沙奎尔-奥尼尔和维尔特-张伯伦不过下滑幅度不算太大。

德克-诺维茨基和克里斯-保罗属于差值不算很厉害的球星但也没有进入达标值内。

当然咯说到底,篮球比赛還是要靠真人来打再怎么高阶像差的数据分析都无法完全还原一个球员的真实表现,还是要看比赛但是巨星就要禁得起各种数据分析嘚考验,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嘛!

(取自百度 (百度又取自虎扑))

最近常常能看到这种高阶像差数据表但是其中每一项是什么意思一直不明白。这里转了百度上引用虎扑的高阶像差数据解析希望能幫助和我一样的人解惑。另外 大家觉得这些是否是一个衡量球星统治力的标准呢(结尾有投票)

这是NBA某球星的进阶数据表(来自虎扑体育)楿信很多球迷看完这些数据依然满脸懵逼。下面我将一一为大家介绍这些数据

PER是由现孟菲斯队副总裁、前ESPN的专栏作家John Hollinger发明的,根据当赛季所有球员表现来综合评定某一位球员赛季表现的进阶数据。根据Hollinger的设定每年NBA所有球员的平均PER为15。

针对PER这项数据人们经常会提出一些批评:

Hollinger自己也曾承认,该项数据对那些偏重防守的球员(例如布鲁斯-鲍文、本-等等)并不友好这类球员在防守端的贡献并不能很好地从PER值中體现出来。[1]

另一个针对PER值经常会犯的错误是"跨赛季比较"如前所述,NBA每个赛季球员的平均PER均为15考虑到每个赛季所有球员平均水平的不同,因此PER值并不适合跨赛季比较

此外,PER值经常会翻译成"效率值"但"效率值"并不一定是"PER"。举例来说NBA官网就有一项数据为"efficiency",中文翻译同样是"效率值"但计算的理念和公式则与PER值完全不同。[2]

WS(Win Share)一般翻译为"胜利贡献值"最初是由Bill James为统计一名棒球运动员每年为球队贡献了多少场胜利而發明的概念。在Bill James的棒球体系中每一场胜利等于3个Win Share;在篮球里,每一场胜利约为1个Win Share另一个区别是,Bill James的棒球体系下不允许负的Win Share;而在篮球中則允许负数,即"这名球员的表现实在是太糟糕了对产生了负面的影响,拿走了他队友所产生的Win Share"

通常来说,如果一支球队赢下了某场比賽那么该队所有球员的Win Share之和就等于1。

OWS(Offensive Win Share)通常翻译为进攻胜利贡献值该数值是用来衡量球员进攻端的表现。具体的公式非常复杂如有兴趣可以参见Dean Oliver撰写的图书《Basketball on Paper》。

DWS(Defensive Win Share)通常翻译为防守胜利贡献值该数值是用来衡量球员在防守端的表现。具体的公式非常复杂如有兴趣可以參见Dean Oliver撰写的图书《Basketball on Paper》。

ORtg(Offensive Rating)通常翻译为进攻效率值(自1977-78赛季后引入NBA)用于球员的话,该数值用来衡量该球员在场时球队每100回合得分用于球队的話,该数值用来衡量球队每百回合得分

举一个例子,节奏较慢的球队A每场比赛可以获得40次进攻机会从中得到了80分;另一支节奏较快的球隊B每场比赛可以获得70次的进攻机会,但从中只得到了90分如果从"得分"来看,球队B的进攻能力要强于球队A但事实上,球队B的进攻机会比球隊A多了75%得分却只多了12.5%,实在很难认为球队B的进攻能力要强于球队A

DRtg(Defensive Rating)通常翻译为防守效率值(自1973-74赛季后引入NBA),无论是用于球员还是球队该數值都是指每百回合被对手攻下的分数。

ON DefRtg就是指球员在场上时对手在每百回合中能攻下的分数

OFF DefRtg就是指球员不在场上时对手在每百回合中能攻下的分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做高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