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2022平昌冬奥会参赛国家对别的国家选手不怎么公平

北京赢得冬奥会举办权 巴赫:安全和历史性的选择
来源:北京青年报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公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昨天傍晚的吉隆坡会展中心有欢声笑语,也有潸然泪下。44比40,北京在与阿拉木图的竞争中最终胜出,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奥会的举办权。随后北京冬奥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长王安顺,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张家口市市长侯亮与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签订了《主办城市合同》。巴赫表示:“这是安全的选择,也是历史性的选择,我们坚信中国北京一定会兑现承诺!”
  已预见选票如此接近
  对于44比40的4票之差,巴赫表示自己和同事们其实已经预见到了会出现类似的情况。“北京和阿拉木图的申办理念是两个迥然不同的申办理念。这个申办过程在《2020议程》推出之前就开始了,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这两座城市都在申办报告中非常努力地拥抱《2020议程》。”他说,“我们在阿拉木图的申办报告中看到着重强调了可持续发展这一块,北京的申办报告中则更多是凸显出青少年这一块。这样的选择对于国际奥委会委员们而言很难,我们预期的投票结果就会非常接近,在洛桑(今年6月)陈述之后就有这种感觉,而且从委员们的反馈中也看出他们是在认真思考做选择。”
  3亿人上冰雪是郑重承诺
  北京申冬奥代表团昨天在陈述中表示,作为负责任的国家,中国言必行,行必果,会兑现所有的承诺。在众多承诺当中,到2022年实现3亿人上冰雪无疑是最为引人注目的承诺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昨天表示,2022年冬奥会来到中国将会极大刺激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尤其是带动3亿人参与到冰雪运动中,“目前有100多万青少年经常参加到冰雪运动中来,可以说近20年来中国冰雪运动发展迅速。20年前中国的雪场不足10个,现在达到500多个,去年仅仅在张家口增加了20%的滑雪人口。”北京申冬奥代表团成员魏纪中此前也曾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如果申办夏季奥运会满足的是显性需求,申办冬奥会则是顺应了老百姓的潜在需求,或者说是享受性需求,未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冰雪运动中来,是先有需求,再有申办。”
  这是安全和历史性的选择
  在投票开始前,国际奥委会委员霍震霆曾说:“北京有过这样(举办奥运会)的经验,2008年奥运会也办得最好,还是交给北京最为稳定。”尽管在陈述中,阿拉木图也作出保证会100%履行对国际奥委会的承诺,哈萨克斯坦总理马西莫夫甚至表示,如果将2022年冬奥会交给阿拉木图,“国际奥委会将在未来7年中高枕无忧”,但是北京“兑现承诺”的能力继2001年申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后,再一次打动了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中国有丰富的经验,曾经组织过成功精彩的体育盛会,这是安全的选择,也是历史性的选择,我们坚信中国会兑现承诺。”巴赫说,“北京将成为第一座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而且是在14年之间,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兑现承诺是最好的庆祝
  当被问及会如何庆祝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时,王安顺表示,把工作扎扎实实做好和兑现对国际奥委会委员们的承诺就是最好的庆祝。随后他介绍了北京在未来7年落实申办承诺的构想,“在未来的7年里,我们将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规定,全面践行《奥林匹克2020议程》,秉持 &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三大理念,与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冬季单项体育组织一起,认真做好各项筹备工作,充分利用2008年奥运遗产,并在2022年留下更加丰厚的奥运遗产;推动中国冬季运动的推广普及,带动中国3亿人上冰雪。为世界奉献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冬奥会,为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和奥林匹克精神传播作出更大的贡献。”
  本版撰文/本报吉隆坡特派记者 王子轩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 崔峻
  计票器坏了是意外 结果是公平公正的
  去年巴西世界杯前夕,国际足联在圣保罗召开大会,进行投票时发现电子投票器坏了,结果临时改为举手投票。这一意外昨天又出现在了国际奥委会投票选出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的现场,面对个别记者提出的质疑,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计票器坏了是意外,结果是公平公正的。
  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顺利用电子投票器选完了2020年青冬奥会的举办地,然而在随后的2022年冬奥会举办地投票中,电子投票器坏了。面对这一意外,国际奥委会不得不临时更改投票方式,采用传统的纸质选票进行人工投票,几名工作人员抱着一个选票箱走遍会场,保证每一名具有投票权的委员都能完成投票。
  “我可以告诉大家,第一轮无效是检票员的决定,他们要求再进行一轮,因为电子投票系统出了问题。”在公布结果后新闻发布会上,巴赫率先对这一意外进行了解释,“其实这也不令人意外,因为大家都知道,设备是要经常更换的,所以我们后来换成了传统的投票方式。”
  即便巴赫进行了解释,但是在发布会现场仍旧有记者提出质疑,这样的插曲容易令人产生投票遭到操纵的怀疑。对此,巴赫立即予以反驳,“这是一个不公平的问题,有很多不合理的揣摩。是设备出了技术问题,所以换了另一种方式,检票员慎重起见做了进行新一轮投票的决定,因为这样可以保证符合各方利益,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结果。”
  大杨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从宣布大厅走出,乐开了花的大杨扬气喘吁吁,不仅仅是因为兴奋,还因为这次申办她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现在的大杨扬有孕在身,用她自己的话来说,“算一个半人吧。”
  在这次申办工作中,大杨扬由于是中国籍的国际奥委会委员,所以她没有投票的权利,只能和另外两位中国籍执委于再清和李玲蔚一起尽力公关拉票。她曾经对于再清表示,自己由于身体状况(怀孕),虽然无法做到全力以赴,但会做到尽力而为。连日来在吉隆坡会展中心,经常能看见穿着平底鞋走动的大杨扬,不是在参加陈述演练,便是和国际奥委会的同事们交流。
  “他(她)让我自己更加珍惜这个机会,给了我更多的勇气。”申办成功后,大杨扬看着自己隆起的肚子说,“也感谢所有人记录了这一段,让他(她)长大以后知道和我一起经历了这一段。”战役终于告一段落,现在她最想做的就是回家,因为家中还有另外一个孩子让她牵挂。
  大杨扬给北京申冬奥代表团的陈述打了100分,最终也如愿以偿,不过这也预示着未来7年还有更多的任务。她说:“在运动场上代表国家参赛,今天作为另外一个身份继续代表国家参赛,非常非常荣幸,也非常非常激动。现在最大的憧憬就是能够有更多的人参加冬季项目。在组织比赛和其他各种方面,我们已经通过2008年奥运会和2014年的青奥会证明了自己,所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冬季项目中,是我下边7年所希望做出的贡献。”
  姚明:永远感谢伟大的对手
  在昨天的最终陈述上,姚明一开始就展示了自己独有的“姚式幽默”,“大多数篮球比赛赛季都是在冬天,如果这么算的话那也可以算一项冬季运动了。”作为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中国运动员之一,姚明的精彩陈述无疑加分不少,“现场的气氛感染了我们,发挥比预想的好。至于开始那个玩笑,总得调节一下气氛吧。”
  虽然轻松自如地开着玩笑,但是在身材高大的姚明心里还是有点儿小紧张的。“经过那么多次的演练,现场还是不一样,我想我可能还是犯了一个小错误,毕竟英语不是我的母语。有一些2000年悉尼奥运会第一次入场那种感觉,不过我们都是比赛型选手,一上场就都忘了,我们已经把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发挥到极致了。”他说,“我不认为这是一次表演,这是我们自己内心声音的呼唤,这是我们内心希望奥运会再次来到中国。有幸运之神眷顾,申办冬奥会一次就成功了。”
  阿拉木图的陈述在北京之前,但是姚明并没有看,因为这个时候“更应该关注自己”。不过当最终结果公布之后,他向阿拉木图送上了自己的祝福。“难保总会有挫折,如果把奥运会看作一场爱情,每次申办都是一次约会,这次也许没有对上,但不应该失去信心。”姚明说,“对阿拉木图表示感谢,没有他们的好表现,也没办法让我们展示最好的自己。体育永远要感谢伟大的对手,才能创造精彩的比赛。祝福阿拉木图日后好运,他们最终会获得属于他们的。”
  张利:为宣传片配音信息最重要
  北京申冬奥代表团的陈述进行没多久,很多人就被短片《万事俱备》中解说的声音所吸引,一口正宗标准的英国伦敦腔。为这部短片配音的不是正儿八经的配音工作者,而是在北京冬奥申委担任工程规划技术部负责人的张利。
  《万事俱备》这部短片的配音人员原来是北京冬奥申委公关团队寻找的人选,但是后者对于最终的效果并不满意,结果将目光投向了一口伦敦腔的张利。张利说,“我一开始是不愿意去的,但是他们(公关公司)坚持要我去,对我的声音比较满意。(声音迷人?)我倒是这几年经常听到这种说法。”
  张利小时候的英语老师便是一个英国人,可以说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在清华大学修完所有学位之后,他又去了美国哈佛大学深造,不过美式英语并没有对他的口音有所影响。张利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出国之前我这口音已经定型了,所以怎么也改不了了。而且在美国,这种&伦敦腔&反而挺受欢迎,他们对这口音有好感。”
  也很凑巧的是,《万事俱备》的解说词几乎全部取材于张利之前在洛桑陈述时的内容,只是公关团队根据需要加了一些修辞。于是在北京,他只去了一次录音棚便顺利过关,整个时间也就20分钟左右。他说:“当时有一个指导在旁边不停跟我说在什么地方停顿,什么地方加强语气,因为我可能说的比较平淡吧。不过我想,声音不是最重要的,信息是最重要的,只要传递清楚了就可以了。”
  李妮娜:终于拿了一块“奥运金牌”
  从来都是笑容满面的李妮娜昨天哭个不停。她说:“在宣布之前,我看到了索契的宣传片,有点触景生情。我在奥运赛场上没有拿到金牌,这次通过我的努力,我们拿到了一块金牌,也算圆满了吧。”
  在最初的陈述人安排当中,李妮娜并不需要发言,但是这一安排后来变了,她需要在昨天的最终陈述中代表北京申冬奥代表团向国际奥委会委员们发出邀请传递信息。“我真的想过放弃,不想因为我个人影响整个陈述的质量。”她说,“我第一次上台陈述(演练)的时候,手在抖,声音也在抖,下来之后王市长和刘鹏局长就安慰我说没事儿,这是第一次,还要改好几版稿子呢,慢慢就习惯了。”
  领导没有骗人,稿子改了好几版,每一版都有新内容,这就意味着要重新准备。7月16日左右,最终稿终于定了下来,李妮娜要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准备就绪。她说:“虽然只是两分钟左右,但是有一些单词真的是很难,这些英文有不少古老的说法,就像我们的文言文一样,平常我也不会接触这种说法,所以记住很费劲儿。我和姚明他们都有聊过,结果我真的是只能拿中文标那个音,一遍一遍熟悉,一遍一遍熟悉,到现在能讲出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妮娜赢得了最后的战役,她给自己打了满分。她说:“今天气氛不一样,一直很高昂,提着劲儿,坐那儿也不觉得累了,平时坐40多分钟腰都要折了。”
(责任编辑:UN660)
&&&&&&</div
中国人哪来这么多钱?[]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2022冬奥会徽怎么诞生的? 曾征集4506件作品_冰雪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2022冬奥会徽怎么诞生的? 曾征集4506件作品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会徽发布仪式15日晚在国家游泳中心隆重举行。国务院副总理、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高丽,国务院副总理、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延东出席仪式,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冬奥组委主席蔡奇出席仪式并致辞。
  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 这是发布仪式现场(12月15日摄)。 新华社记者曹灿摄
  20时22分,张高丽和国际奥委会副主席于再清以及运动员代表张虹一起,揭开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的神秘面纱。
  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以汉字“冬”为灵感来源,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欢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
  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发布。 当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新华社记者鞠焕宗摄
  随后,刘延东、蔡奇和残疾人运动员代表张强共同为北京冬残奥会会徽揭幕。
  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设计展现了汉字“飞”的动感和力度,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运动员,同时形象化地表达了轮椅等冬残奥会特殊运动器械形态。上半部分线条刚劲曲折,下半部分柔美圆润,寓意运动员经过顽强拼搏、历经坎坷最终达到目标获得圆满成功。
  12月15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发布。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蔡奇在致辞中表示,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把中国文化底蕴、现代国际风格、冬奥运动特征融为一体,生动彰显了当代中国的时代风貌和文化魅力,形象展示了冰雪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传递出运动员超越自我、奋力拼搏的精神,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美好憧憬。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和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通过视频对会徽发布表示祝贺。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北京市、河北省和北京冬奥组委负责同志,以及国际奥委会官员等出席了发布仪式。
  ▲▲▲
  ——会徽诞生历程——
  两个会徽注重把中国文化底蕴、现代国际风格、冬奥运动特征融为一体,生动彰显了当代中国的民族精神、时代风貌和文化魅力,形象地展示了冰雪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传递出运动员超越自我、奋力拼搏的精神,表达了13亿中国人民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憧憬。
  会徽设计征集到4506件作品
  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会展中心宣布:北京获得了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
  一年后的同一天——日,北京冬奥组委从长城发出邀请,面向全球征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设计方案。
  会徽征集设计工作,借鉴2008年奥运会和近几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经验,经过全球征集、专家评审、修改深化、评议沟通、法律查重、呈报审定六个阶段。
  在会徽征集阶段,北京冬奥组委举办“北京2022设计论坛”,还专程到上海、石家庄、大连、沈阳、杭州、泉州等城市,邀请国内外设计师对会徽和形象景观设计进行研讨。鉴于冬季运动项目在中国并不像夏季项目那么耳熟能详,他们还组织设计师参与体验冬季运动,从中获取灵感。会徽征集办法和文件也全部公之于众,可在网站查询;整个会徽征集、评审过程,北京冬奥组委监察审计部和公证机构全程参与,保证公开、公平、公正。
  会徽征集启动后广受关注,仅仅通过北京冬奥组委官方微博参与和关注会徽征集活动的就超过700万人次。
  日,是设计征集投稿开始的第一天,来自北京几所艺术设计院校的设计师以及一些业余人士成为首批应征投稿人。
  四面八方的应征作品承载着人们对北京冬奥会的热情和向往,如雪片般飞到了位于北京歌华大厦的会徽设计征集办公室。牛皮纸袋包裹的一份份设计方案,摆满了用来存储的房间。前来投稿的有小学生,有国企员工,也有专业美术院校的师生。工作人员认真细致地逐一为每件应征作品登记编号,高峰时段在登记台前甚至还要排起长队。
  会徽设计征集工作在日16时截止,历时4个月,共收到设计方案4506件。
  ——设计方案分别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13个国家。
  ——最年长的投稿人85岁,年龄最小的投稿人7岁,有多位残疾人设计者亲自来到征集办公室递交作品。
  ——来自专业设计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设计方案达到3198件,占总数的71%。
  严谨公正的评审
  2016年10月,经国际奥委会、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专业美术院校等机构和代表推荐,北京冬奥组委邀请国际、国内15名知名专家和运动员代表组成了会徽专家评审委员会。
  15名评委中,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刘大为、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等。2004年雅典奥运会形象景观设计创意总监西奥多拉·玛莎里斯、国际设计委员会主席大卫·格罗斯曼等担任国际评委。
  此外,国际奥委会委员、中国冬奥会首金获得者杨扬作为体育界代表担任评委,与会徽应用有直接联系的冬奥组委财务和市场开发部部长朴学东、体育部部长佟立新等也成为评委。经过评委们推选,原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蒋效愚担任评委会主席。
  日,征集结束后仅半个月,评委会就马不停蹄召开会议,按照会徽评审程序和规则进行筛选。在北京歌华大厦,4000多件作品被整齐地码放在数十张桌子上,每件作品都隐去应征者的姓名、单位,呈现给评委的只有作品本身。为了便于筛选,专家评审委员会对作品按照展现的元素、图形、字体和艺术特点等进行分类,把同一类放在一起。15位中外评委在作品展示大厅里仔细审视着每一件作品。
  初选时,评委们每人可以挑选100件作品。在公证人员的监督下,投票之后即唱票,初评入围的78件作品就此产生。一天之后再复评,每名评委选出他们心目中的前10件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有用汉字来表达的,有用数字来展现的,有突出冬季特点比如雪花的,也有中国传统图形图案诸如长城、灯笼、鞭炮、剪纸的。为了能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评委们将选出来的精品挂到墙上,逐一点评发表意见,讨论每件作品的优点和缺点,在投票前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力争做到评审科学得当。
  在反复比较、认真筛选之后,中外评委从入围复评的作品中选出了10件设计方案,并进行打分排序。
  国际设计委员会主席大卫·格罗斯曼表示,评选过程中,每一位评委都很认真,有长时间的探讨,也有不同意见的交锋,“我参与过很多类似的国际评选,但必须说很少有像这次这么严谨的。”
  评委会主席蒋效愚等评委表示,这次会徽设计方案征集呈现出数量多、来源广、专业性强三大特点。随着中国的发展,特别是经过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洗礼,中国越来越多的优秀设计师对奥林匹克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交了不少高质量的作品。
  “冬梦”和“飞跃”获总分第一
  北京冬奥会会徽专家评审委员会的中外评委们,在评审过程中达成了高度的共识——会徽主题一定要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艺术形式具有中国特色,创意设计突出冰雪主题,易于国际传播。
  经过投票,801号作品在10件入围作品中获得总分第一名,其中的“冬”字概念设计就是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的原型。巧合的是,作者是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者、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林存真。还在申冬奥期间,林存真设计的申办会徽就以中国书法“冬”字为主体,将抽象的滑道、冰雪运动形态与书法艺术巧妙结合,人书一体、天人合一,“冬”字下方两点顺势融为2022,生动自然。
  日,北京冬奥组委集中研究了入围的10件设计方案,包括801号作品在内的4件作品被确定为下一步继续修改完善的方向。
  5天之后,为了让4件入围作品不仅有好的设计理念,还要有专业的呈现效果,北京冬奥组委委托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等4所高校,分别为这4件作品深化设计。
  中央美术学院负责帮助801号作品进行深化修改,修改小组包括国际平面设计联合会副主席/中国区主席、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敏,2008年北京残奥会会徽设计者刘波,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授、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奖牌、单项体育图标设计者杭海,以及两名学生陈怡君和陈颖。
  修改小组组长王敏表示,修改的初衷还是要确保保持方案原有的创意和生命力,修改小组更多是从技术细节提出修改意见,比如造型如何更讲究,色彩如何更合理。从1月下旬接到修改通知一直持续到11月,他们对奥运图形、残奥图形、色彩系统、文字标志“北京2022”等会徽各个组成部分,都做了深入修改。在会徽修改过程中,北京冬奥组委专门请来社会各界人士组成评议委员会,先后在3月和4月召开两次评议会。受邀的社会各界代表,对修改后的会徽设计方案进行评议,提出了进一步修改意见。全国政协常委、80岁高龄的韩美林教授也参与了评议和修改工作。
  同时,北京冬奥组委还征询了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相关部门、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对会徽设计方案的意见,并据此对会徽方案进行了修改。
  在广泛征求意见之后,北京冬奥组委主席会上确定了一件会徽设计方案和一件备选设计方案。801号作品,也就是“冬梦”和“飞跃”,最终脱颖而出。
  会徽设计者林存真对“冬梦”和“飞跃”的形态这样解读:“冬奥会是冰雪运动的综合,会徽既要体现冰上运动,也要体现雪上运动,会徽形态来源于冰上和雪上运动的姿态,整体外形又体现了中国汉字‘冬’。同时,冬奥会运动项目与夏奥会相比,所有运动项目都借助于器械,特别是在残奥会会徽设计时,增加了对雪杖、轮椅等运动器械的展现。”
  参加评审的众多评委认为,“冬梦”和“飞跃”通过汉字和书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整体上动感十足,体现出以运动员为中心和冬季运动拼搏疾驰的形象;设计色彩非常明快,手法也非常国际化,具有时代感,为今后会徽的广泛应用,特别是立体呈现、延展设计预留了广阔空间。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认为冰雪运动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元素的结合,是这次会徽设计的总体趋势和普遍特征。范迪安认为笔墨当随时代,而设计也当随时代,冬奥会会徽的设计、色彩、字体和图形,都是对中国时代发展的由衷表现。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现在全世界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通过用汉字的元素“冬”来设计冬奥会会徽,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的一种方式,可以让世界对中国文化产生美感和敬意。
  国际设计委员会主席大卫·格罗斯曼认为,这个会徽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既呈现了中国文化,也非常国际化,即便是不懂中文的人,也能看出它与中国文字和冬奥主题符号之间的和谐关系。与此同时,它也浓缩了很多运动姿态,便于动态呈现。
  “冬梦”和“飞跃”也在运动员群体中引发了共鸣。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世界冠军李妮娜说:“第一眼看见这个‘冬’字,你就知道它是代表冬天、代表冬季运动。上面还有两个运动的小人,看到这个会徽,就能想到是哪一届冬奥会。”
  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正式批准
  为了确保会徽的原创性和知识产权,北京冬奥组委制定了会徽查重工作方案,并于2017年4月至8月开展了国内外查重工作。4至5月,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对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候选会徽进行了查重,在商标注册的全部45个类别上未发现高度近似图标。6月,北京冬奥组委委托清华大学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利用英、法、阿等10种外语对与会徽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检索,并对有关平面设计专业网站进行图像采集。
  6月至8月,国际奥委会、国际残奥委会分别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候选会徽和冬残奥会候选会徽进行了查重。此外,北京冬奥组委还在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就会徽作品进行著作权登记,并在会徽正式发布前48小时,在国内启动涵盖全部45个类别的会徽商标注册申请。
  11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工作领导小组审定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
  12月5日,国际残奥委会正式认可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会徽设计方案。
  12月6号,国际奥委会执委会正式认可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设计方案。
  12月15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正式亮相。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用中国几千年沿用的印章作为载体,向世界传达出中国有能力、有信心办好一届高水平奥运会的千金一诺。经过北京奥运的洗礼,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中国也进一步了解世界。今日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体,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冬梦”“飞跃”,以自信的方式告诉世界:中国人要梦圆冬奥、放飞理想,为奥林匹克和世界冰雪运动发展贡献自己的热情和智慧!
(记者高鹏、汪涌)
相关阅读: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2022年冬奥会概念股有哪些?北京2022年冬奥会概念股一览
  北京2022年冬奥会概念股有哪些?北京2022年冬奥会概念股一览
  北京继2008年举办奥运会后,再次与奥运结缘,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也因此成为第一座既举办夏季奥运会也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一位北京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冬奥会的成功申请,不仅是体育类股票的投资机会,也能够促进京津冀快速发展,其中相关基建类股票也值得关注,而且延续此前2008年奥运会空气治理逻辑,雾霾类概念股也会再次获得发展良机。这也为现在低迷的市场注入一股活力,当然,我们也会精中选优,争取能够抄到&冬奥会&价值股。&
  政策增量预期
  民生证券宏观分析师朱振鑫在其3月份冬奥会深度报告中曾指出,2022冬奥会是此届政府十年唯一的国际体育盛会,中央对其重视远超市场想象,结果敲定后各项规划将真正启动、落地,未来政策增量十足。
  而这个预测在冬奥会的官方数据中也能够得到印证。
  目前已公开的信息显示,关于冬奥会的财政预算有两个数字,一个是赛事编制预算约为15.6亿美元,另一个是包括竞赛场馆和非竞赛场馆在内的场馆建设预算,约为15.1亿美元。两项共计30.7亿美元。
  与此同时,冬奥会所预计的收入也达到数十亿美元。
  根据冬奥会官方数据显示,经其对北京2022 年冬奥会的收入来源和数额进行初步测算,除国际奥委会顶级赞助商和电视转播收入所分配的资金之外,预计国内市场开发及其他收入能够提供约10.8 亿美元,其中赞助收入为6.68亿美元,特许经营收入为1.22亿美元,门票收入为1.5亿美元,其他收入为1.4亿美元;财政补助为1.2 亿美元,其中中央财政提供6000万美元,北京市和张家口市各提供3000万美元。两项共计达到1.2亿美元。
  冬奥会官方还认为,北京既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旅游胜地。北京2008年奥运会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奥运会的兴趣和热情,随着冰雪运动在中国不断普及,相信北京2022年冬奥会门票销售收入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其他收入预计收益1.4 亿美元,主要包括以下项目:主题活动收入、捐赠收入、资产处置收入、利息收入、收费卡和杂项收入。
  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补充到:&冬奥会此前预计过到2022年张家口市常住人口会增加到450万人,可以为冬奥会提供充裕人力资源和观众群体。而且作为北京2022 年冬奥会重要的交通措施,也在加紧建设国家京张高速铁路,北京还将通过设置奥运专用道、设置奥运专用公交线路和公交场站等方式为各类冬奥会客户群提供专门的运输保障服务。这些都提供了基础建设投资逻辑。&
  抄底冬奥概念股
  包括国泰君安证券、浙商证券等也在其最新研报中对此逻辑表示认同。
  国泰君安证券认为,三类上市公司将直接受益,基础建设类、消费服务类、特许经营类。
  投资主线之一是基础建设。奥运场馆建设和基础设施投资将是主要驱动因素。建筑建材业、节能环保、房地产、交通运输业、通信电子等行业将会出现供给和需求双料增长,提升相关行业公司的业绩。
  民生证券朱振鑫认为,2022年冬奥会计划沿北京城区-延庆-张家口一线,使用12个竞赛场馆,建设三个相对集聚的场馆群,其中5个需要新建。同时交通方面除了京张高铁外,张家口机场未来也或有扩建的可能。北京城建(600266)、首开股份(600376)、华夏幸福(600340)、河北宣化(000923.SZ)等基建股将获益。
  投资主线之二是消费服务。奥运会前后,大批游客的到来将极大地刺激当地的旅游消费,旅游和服务行业迎来发展的良机。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我国的雪场总数有458家,滑雪人次突破1000万,从年期间,中国的滑雪人口和滑雪人次均保持10%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相对成熟的300家滑雪场,年收入过百亿;而全国31个省份中有29个开展了冰雪运动。中体产业(600158)、探路者(300005)、雪人股份(002639)、北京文化(000802)等将获得发展机遇。而以中青旅(600138)为代表的众多旅游股也将获得追捧。
  投资主线之三是特许经营。奥运特许权商品也将随着奥运会的到来而获得超额的销售增长,同时,奥运特许权商品销售企业也可借奥运的契机,提升企业形象和产品的知名度,扩大海外销售市场,提高品牌价值。
  与此同时,上述私募基金经理还认为,每逢重大国际盛会,环保领域的投资机会也不容忽略:&冬奥会将推动政府进一步加强空气治理,我们认为VOC治理、清洁煤技术设备及运营、超低排放、生物质能利用将成主要受益方向,雪迪龙(002658)、清新环境(002573)、碧水源(300070)值得关注。&
  南方财富网微信号:southmoney
南方财富网声明: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48小时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冬奥会选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