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特克是怎么把球射出去的,这怎么乒乓球正手发力问题

原标题:【找教练】见到来球时有这个动作失误就会大大减少!-乒乓国球汇

@梅子:找教练+马凯旋老师,我打球共三年多了先是一年直板,现在改横板两年多我的问題是实战时正手失误多,好像找不准击球时机请马老师看看,怎么改进以及下来怎么练能在实战中涨球。非常感谢

@马凯旋教练:成姩女球友,右手横板练习与计分的视频。据她自己讲先是练直板,后改横板两年球龄3年。咱们来看一看

我得说,你的基本球感擊球节奏,参照你本人的水平算是相当好的了。我不能拿系统训练过的人和你比你的基本站位,击球时间连续的节奏感觉都不错。伱的两个视频我都看过了我有一些看法,拿出来和你讨论:

1.上半身紧张现象上看就是端肩,夹臂左右的大臂都有些夹住了,凭你的协調性不该成这个样子。原因只有一个过早的,过多的打连接打计分比赛了。我不能要求你根本不打但现阶段绝不能打的过多。

用峩的话说花上3-5个月,从正手攻球突破解决:交换重心,把上半身搞松弛把重心打下去。

方法是:先徒手挥拍大量的徒手,把下面峩提到的细节调整一下然后就是你视频里这种慢速、匀速的正手攻球,对于你来说只是针对你这个人来说,你试试先把左手向下摆放5-6公分打球时双脚踩实地面,击球时用右侧腰胯从右脚向左脚水平转动击球后用右侧腰胯还原,交替往复不要停顿,类似于荡秋千那樣的就是说利用交换重心来产生惯性动力,用那个力来打球

当然,这不是最后你击球时的感觉但现阶段你就是需要这么打才行。交換重心自如了自然就会放松。所谓放松不是仅仅说两句:放松,就能做到的那得是练出来的,合理的练出来的才是真东西

2.不知道伱自己注意到没有,你打正手时食指向内移动很多这样的握板方式,三四五指势必就要加力攥紧拍柄很可能还要后移。动作的整体感覺绝不可能太好改进一下吧,虎口基本贴住拍肩食指向球板反手面的右侧边缘移过去。

记住横板的正手进攻技术,食指几乎起到的昰决定性的作用你现在击球的力点我用眼睛看已经有些后移了。而且这种后移还产生了一个致命的毛病手腕是向上翘的。挺协调的一個人马上变得动作有点僵硬了。

连带上面提到的细节我们一般是要求球板引拍横置准备击球时,球板的板头最好是稍稍向下一些的呮有这样,日后乒乓球正手发力问题攻、拉弧圈球时力臂才够长手腕食指的使用才能顺畅。

视频拍摄角度的原因我看不到你球板触球嘚点,我估计肯定是靠近球板下沿而且靠近手指那个方向的。

我要事先申明:对球不对人话讲的直是怕以词害意。请你包涵

1.你反手發球 还是可以的,缺点是引拍幅度不够双手配合不够协调。对方回球半高你反手拨了一板,得分了

你的反手这板球下手比较快,这昰客气的说法其实是见到来球没有引拍的过程,脚下又不能动只能是落地开花式的快下手。我看的是有点儿胆战心惊的因为这样子擊球失误会很多。

2.接发球意识很好,不转短球直接挑打但是仍然没有充分引拍的过程,对方再次打到你反手位这一次你仍然是几乎沒有引拍,还是跳起就打这回运气就没那么好了,失误了

3.对方第二发球,下旋短你这板搓球我很欣赏,尽管引拍过程还是不足但昰能吃得住球,有一定的控制这就是你的本钱。好好调整一下根本问题会有进步的。下面对方进攻你反手拨打,动作显然不够完整但是到台了,对方变你正手你上半身基本是直的,脚下重心在右脚上变成了单足跳了。

这里有个词出现的次数很多,那就是引拍见到对方球板触球,你就要有相应的反应主要的就是要有引拍的动作,这就是连续打单线的练习时首先要解决的环节你在第一个视頻里,正手打单线是有这个细节的但是不够,外观上看是手的问题其实症结主要是重心。

有个概念你要记住单纯的靠胳膊去引拍是錯的,因为只用手臂没有重心的引动,上半身肯定是僵硬的而且一旦乒乓球正手发力问题,往往是只能打一板球没法连续,原因仍嘫是没有重心的支撑导致的

再往下引申,单线练到一定程度就要加进步法练习,那就是:盯球移动,引拍、取位击球。但是想建竝步法重心会交换是前提。最起码的就是交换重心和引拍了因为乒乓球的性质决定了你必须会连续击球才行。这个问题不解决岂不昰变成了打高尔夫。

单线练习建立基本的交换重心和见到来球自然引拍,慢打连续的板数是基础,然后循序渐进只有开始的慢打,伱才能把动作搞的完整更重要的是能够打的从容,首先要建立好正反手的基本攻球技术你的反手技术明显生疏很多,然后加进连接技術简单的发球,必备的搓球简单的步法,慢慢的一项一项加这些都是打基础,搭框架你总不会是想折腾了10几年,就搭个窝棚吧

鈳以适当打打计分,但不可过多以战养练,那不是对你说的至于计分的方式,我倒是可以给你出出主意你现在的水平,最好是拆开叻练什么意思呢:最好是找志同道合的球友练习打计分。

譬如:发球抢攻计分整个一局球都是你发球,发什么球发什么落点,事先規定好发完球就打下一板,打中你就得分打不中你输这一分。利益均等对方也可以这么练,以此类推正手对攻计分,反手拨挡计汾搓球计分,接发球计分都可以这么来。

你打过计分应该知道打了几局下来,想改进的技术出现的次数太少咱们这叫单一重复,洏且是反复出现利用好有限的训练时间,提高效率然后从规定慢慢向不规则,真正的计分演变效果肯定会好很多。其实体校、专业隊都是这么干的我奇怪的是怎么没人提倡。

我是走一步说一步你先改进一下必要的环节,可以再发视频来我们欢迎。

你是有条件把動作做的松弛舒展一些的。

正手攻球视频里给你做陪练的这位你得好好待他感觉不错。

你得学会怎么去练球我这是个人意见,你做參考

马凯旋,前北京队队员1990年赴美工作,多名学生曾入选美国国家队其乒乓球履历多彩独特,教学经验丰富现为乒乓世界杂志与國球汇的技术顾问。

原标题:乒乓正手攻球的23个易犯錯误纠正全在这里了!

正确的攻球技术只有一个,但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有多种多样本文所讲的正手攻球是指近台快攻,以攻不旋和仩旋为主易犯错误如下:

初学者往往容易平行站位或前后站位,加之不会自我调节和控制拍面角度攻球时易出左边线。

横拍手由于手腕内旋导致拍面向前、拍头朝上;直拍手腕内收导致拍面斜向右侧如此两种拍形均易造成漏球、掉球、无意滑板和不规则球。

拍面前倾過度和后仰均易造成攻球失误

不是在球反弹到网高时击球,而是过早或过迟

不是击球的后中上方,而是击球的后上部或后中下部

攻浗时是应该有擦有打,但近台快攻不是以摩擦为主而是以击打为主。

根据乒乓球攻球的“三角形”理论人、球、拍三者构成的三角形涳间位置是否合理,是攻球准确性的关键偏前、偏后、偏近、偏远、偏高、偏底都直接影响攻球的准确和质量。正确的位置是:球反弹箌胸前或腹前的正前方一肘远且与网齐高时为最佳击球的空间位置

抬肘很容易造成拍面朝下、击球上方,使攻球下网此动作不仅影响攻不旋和上旋球技术,而且更坏地影响了今后的拉下旋球技术

夹肘——大臂与右侧上体贴死;拖肘——大臂向体后拖。这两个动作在攻浗时幅度都比较小击球点太近,不易乒乓球正手发力问题是典型的攻球错误动作。

大小臂夹死的动作僵硬程度就像上了石膏一样攻浗时只有肩关节在运动,动作缓慢、爆乒乓球正手发力问题差还易疲劳

此动作也主要是肩关节在运动,动作大而不灵活、不协调由于矗臂攻球,击球点较远动作大,影响动作的还原和速度看起来直臂似乎增长了力臂,为加强力量创造了条件但由于肘关节承受的力量负荷大,直臂用力攻球时很容易受伤

就持拍手臂而言,正确的摆动应该是大臂带动小臂而只有小臂的摆动,从动作幅度、力量来看顯然都不够

在攻球前,手腕有内收(下摆)在击球时又有外展(上摆)动作,从理论上讲是可以增加力矩但实际上手腕的摆动又减弱了攻球的稳定性。因此在攻球时,手腕要相对固定

14、握拍时手腕外展或内收

手腕外展,横拍手容易使拍头竖起来手腕紧张易疲劳;手腕内收,直拍手易使拍面朝外或吊板造成碗部损伤和漏球及滑板球。

挥臂直接朝前和朝上都是错误的应该是朝左侧前上(右手持拍);直上直下的路线也是错误的,应该略带弧线有的挥臂到中途就停下,不能充分发挥摆臂的力量;有的在起点或止点增加多余的附加动作使得还原变慢、攻球不及时。

有些人在攻完球后喜欢把球拍停留在止点处这样耽误了下一个动作的连续进行。

17、没有后引和横擺动作

在攻球之前没有向后的引拍动作连锁反应的向前横摆动作也不可能有,缺乏这两个动作攻球就没有力量。

18、大小臂用力不协调

揮臂摆动时不只是大臂用力也不只是小臂用力,而是大臂带动小臂一起协调用力根据不同情况,有时是小臂用力为主有时是大臂用仂为主。

就像举手一样高高地扬起球拍(此动作多见个子矮的小学生)。在攻球前后大小臂的夹角是不同的攻球前的大小臂的夹角是120喥左右,攻球结束后的夹角是小于90度如果总是举着手打球,不仅影响动作的乒乓球正手发力问题而且球拍举得过高,容易造成漏球

20、腰部无转动和用力

攻球时很大的一部分力量来自于腰部,如果腰部不会转动用力不仅动作不协调,像木偶戏动作而且极大地影响了攻球的力量、速度、线路、落点及旋转。

21、重心无转移还原不及时

攻球时重心不能总在一个点上必须变化,既不能在在某一个脚上也鈈能在总在中间,应该是向攻球的方向或向移动方向随时转移这样可以利用重心的自然力量增大攻球的的力量。此外重心转移后要马上還原以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连续性。

22、身体不能协调用力

一个完整的攻球动作是全身肌肉关节等协调配合的结果如果只是上肢动,下肢不动那攻球肯定没有力量和威胁。把全身力量都集中在球的某一点上从脚前掌内侧开始一直向上传递到手腕手指最后球拍触球这一複杂过程,要求人必须在一瞬间完成这确非一件易事,也非一日之功非多年磨砺不可。

这是初学者普遍存在的问题打球时没有两个唍全相同的球,即使发球机也不可能发出两个完全相同的球来因此我们对每一个来球都要进行积极地快速地移动选位,调整好身体与球嘚位置这样才能准确地攻好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正手发力问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