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锻炼能缓解心衰能治好吗吗

副主任医师
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林雪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掌握生活细节,掌握命运 心衰患者的运动原则
掌握生活细节,掌握命运 心衰患者的运动原则
第三章 患者的运动经常有患者问我:了还能不能运动?中国老百姓有一个习惯,认为有病了就得养着,养着的意思就是不能动,生怕动一下就会出什么意外,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老先老腿”,意思就是说人腿部肌肉力量逐渐丧失,慢慢人就老了。是一个慢性消耗性疾病,长久不动的患者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瘦、无力,患者肌肉力量丧失是很显著的,为保持肌肉的力量,同时促进的康复,的患者是一定要动的。运动的原则就是:必须要动,量力而行。有些患者在急性期,喘憋,这时候是可以不动的,但也不意味着一整天就是躺着,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在床边站一站,如果总是躺着,下肢容易形成血栓,甚至会出现。在国外,如全美心血管排名第一的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所有做过心脏手术的病人,术后24小时内康复医生一定会到患者床旁,帮助患者坐起来、站起来,第二天就要走起来,这种康复训练大大减少了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目前业内学者都认为,对于非急性期患者,有氧运动是患者康复的主要方式。那么到底什么样的运动是合适的运动呢?比如走路、骑车、太极拳,体力更好一点的可以游泳、登山,每次运动的时间为30-60分钟,运动分为三个部分:前10-15分钟进行热身,然后进行20-30分钟的运动,最后再进行一下整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运动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在过冷过热的天气运动,过饱或者饥饿时不要运动以下这些情况说明运动过量了,需立即停止运动:运动中因呼吸急促不能自由交谈大汗、面色苍白、心悸不能坚持运动心率明显增快或者减慢血压异常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是很多患者恢复的法宝,也是保持高质量生活的必经之路。我们的很多患者可以正常工作、到处旅行、阖家欢乐,很多时候是得益于有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形式。感谢阅读,下一次我会讲讲时的心理调节问题。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22:41
林雪大夫的信息
林雪大夫电话咨询
林雪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林雪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林雪大夫提问
林雪的咨询范围:
心衰、心肌病、高血压、心悸心慌、冠心病、心脏超声、多种疾病的心脏受累、心脏相关的疑难杂症
林雪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心血管内科好评科室
心血管内科分类问答本站已经通过实名认证,所有内容由刘淑芬大夫本人发表
当前位置:
&心衰病人究竟能不能运动?
心衰病人究竟能不能运动?
昨天王大夫告诉我,有个病人又去看了某知名心脏专科医院的一位老专家,老专家告诉他病人不能运动,于是他决定不再进行运动了。我这才发现我一直埋头于给病人制订运动处方,指导他们运动注意事项,竟然还没有来认真回答过“病人究竟能不能运动?”这个重要问题呢!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随着学界对于的认识和的治疗理念的转变而变化的。2什么是呢?是的简称,通俗地说就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最后导致心脏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满足人体的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对于的认识就是一个功能的缺失状态,学界对于慢性的治疗理念以改善短期血流动力学状态为主。因此,对于患者的指导也就是多休息,限制体力活动,以减少心脏的负担。3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于的研究更加深入,学家逐渐认识到是一个多种因素参与的病理生理变化过程。治疗理念也从改善短期血流动力学状态向长期的修复性策略转变,而对于患者的运动问题也有了不同的看法。1990年,关于慢性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的第一篇文章发表在《Lancet》杂志(也就是著名的《柳叶刀》杂志),运动对于患者的益处受到了重视。随着更多研究的进行,至2008年左右,慢性患者进行运动训练是安全且有效的观念被普遍接受,被写进了数个指南。4目前的有关的指南,大都将运动训练写了进去。2013年美国学会基金会/美国协会(ACCF/AHA)关于的指南上写到:运动训练对于病人是安全有效的,推荐病人进行。这段话翻译过来是:I类推荐1.运动训练(或规律体力活动)作为一项安全且有效的措施,推荐能够参与的病人进行,来改善功能状态(证据等级:A)。IIa类推荐1.心脏康复对于临床稳定的病人是有用的,可以改善功能能力、运动耐力、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率(证据等级:B)。注:这两类推荐都是证据等级比较高的推荐。52014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发布的《中国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也推荐了稳定期的患者进行运动训练。综上所述,对于处于稳定期的慢性患者是可以运动,也应当运动的。不过,病人的运动与正常人的运动不同,有许多要考虑的因素,因此,建议由专门的医生评估后再开始。
与医生电话交流
网上免费问医生
发表于: 12:06
刘淑芬大夫的信息
刘淑芬大夫电话咨询
刘淑芬大夫已经开通电话咨询服务直接与大夫本人通话,方便!快捷!
网上咨询刘淑芬大夫
在此简单描述病情,向刘淑芬大夫提问
刘淑芬的咨询范围:
冠心病,血友病,皮肌炎,无,无
刘淑芬主治疾病知识介绍
康复医学科好评科室一周应锻炼几次?
有氧相关信息都可以增加您的心肺功能
比如:慢跑,骑车,游泳,但是时间要保持在20分钟以上,频率也不要太慢,
有氧运动是指全身在有氧的环境下把心率保持在正常心率的60%--80%,而且是保持这个频率20分钟.
注意事项可包括: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环境
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
有氧相关信息都可以增加您的心肺功能
比如:慢跑,骑车,游泳,但是时间要保持在20分钟以上,频率也不要太慢,
有氧运动是指全身在有氧的环境下把心率保持在正常心率的60%--80%,而且是保持这个频率20分钟.
注意事项可包括:
研究表明:体重增加10%,胆固醇平均增加18.5,冠心病危险增加38%;体重增加20%,冠心病危险增加86%,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比没有糖尿病的高血压病人冠心病患病率增加1倍。
烟草中的烟碱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过量吸烟又可使血压下降)、心脏耗氧量增加、血管痉挛、血液流动异常以及血小板的粘附性增加。这些不良影响,使30—49岁的吸烟男性的冠心病发病率高出不吸烟者3倍,而且吸烟还是造成心绞痛发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
美国科学家的一项实验证实乙醇对心脏具有毒害作用。过量的乙醇摄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缩能力。对于患有心脏病的人来说,酗酒不仅会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会导致心律失常,并影响脂肪代谢,促进动脉硬化的形成。
改善生活环境
污染严重及噪音强度较大的地方,可能诱发心脏病。因此改善居住环境,扩大绿化面积,降低噪音,防止各种污染。
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无论是病毒性心肌炎、扩张型心肌病,还是冠心病、风心病,都与病毒感染有关,即便是心力衰竭也常常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引起急性加重。因此要注意避免到人员拥挤的地方去,尤其是在感冒流行季节,以免受到感染。
应有合理的饮食安排。高脂血症、不平衡膳食、糖尿病和肥胖都和膳食营养有关,所以,从心脏病的防治角度看营养因素十分重要。原则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
积极参加适量的体育运动。维持经常性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强心脏功能,促进身体正常的代谢,尤其对促进脂肪代谢,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对心脏病患者来说,应根据心脏功能及体力情况,从事适当量的体力活动有助于增进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提高全身各脏器机能,防止血栓形成。但也需避免过于剧烈的活动,活动量应逐步增加,以不引起症状为原则。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有规律,心情愉快,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
【特别提醒】
提醒一:多食素
很多人认为我们人类是食肉动物,因为我们基本上天天吃肉。但是人类进化和人类历史研究却证明,人类的身体结构及生理功能更像食草动物。大家一定觉得奇怪,那么不妨看一下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的比较。
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身体结构的主要差异(表格)
食肉动物 食草动物
肢体有爪 无爪的手或蹄
牙齿锐利 平钝
饮水方式舔 饮
降体温方式喘气(无汗腺)出汗(有汗腺)
获取维生素方式 自身制造 从食物中得到
一比较就一目了然了——人类不像食肉动物而更像食草动物。虽然在长期适应自然的过程中,人类逐渐成为杂食动物,但食草动物的基本特性一直没有明显变化而保留至今。但是在近200年来,经济的发展使人类的食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人们开始远离素食和谷类食品,摄入过多的肉类。与人类进化历史相比,这种变化太快了,以至与“食草”为特征的人类基因和生理功能无法适应以肉类食品为主的环境。这种不适应最终导致产生包括现代心脏病在内的许多新的疾病。
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经济发展→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心血管病流行”是有明显因果关系的三部曲。最典型的例子是瑙鲁。瑙鲁原来是一个贫穷的小岛,60年代末发现了稀有矿产,这个国家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没想到几年以后,瑙鲁出现了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病大流行,50岁以上的人群70%患有糖尿病,成为世界之最,政府和人民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经济发展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提供了物质可能。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一点,心血管病流行虽然不能说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却是人类违背了自然规律而得到的一种惩罚。如被西方国家视为垃圾的西式快餐,富含高热量、高饱和脂肪酸,现在却在我国广泛流行,博得了不少孩子的青睐,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健康。我们应该更多地效仿祖先,多吃植物性食物(包括谷类淀粉、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性食物(鱼类除外),尤其要少吃含饱和脂肪和胆固醇多的食物,远离麦当劳、肯德基类“不健康”食品。
健康饮食标准表
(健康饮食应符合以下要求)
1.每日胆固醇的摄入量不超过300毫克。
2.脂肪的摄入不超过总热量的30%。
3.少吃或不吃蔗糖、葡萄糖等精糖类食品。
4.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植物油。
5.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油、动物内脏等。
6.饮食要高钾低钠,鼓励食用豆制品,饮茶。
7.饮食有规律,不可过饥或过饱。
8.适当摄入纤维素食物(包括谷类淀粉类)以保持大便通畅。
提醒二:适宜运动
心脏发病的重要原因还有一个是缺乏运动。在同一环境里生活的人,经常坐着不动的,患冠心病比经常活动者高出2倍。
运动对心脏有什么好处呢?运动可以促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改善血液中脂质代谢。运动还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脏的代谢功能。此外,还能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过高,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很有帮助。
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防治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之一。要保护心脏,我们建议以下一些锻炼方式:
体育锻炼表
1.散步: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外周血管扩张,具有增强心功能,降低血压,预防冠心病的效果。对于参加运动时会引起心绞痛的人来说,可以改善病情。每次散步可坚持20分钟至1小时,每日1~2次,或每日走800~2000米。身体状况允许者可适当提高步行速度。
2.慢跑:慢跑或原地跑步亦可改善心功能。至于慢跑的路程及原地跑步的时间应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不必强求。
3.太极拳:对于高血压病、心脏病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一般而言,体力较好的患者可练老式太极拳,体力较差者可练简化式太极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体弱和记忆力差的可以只练个别动作,分节练习,不必连贯进行。
体育锻炼注意事项:
1.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2.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
3.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4.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是4℃-30℃。
5.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需就医。
此外,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不宜清晨锻炼。根据国外学者测定,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刻,发病率要比上午11时高出3倍多。另外,人体在上午时段交感神经活性较高,随之而来生物电不稳定性增加,易导致心律失常,可能出现室颤,引起猝死。还有,人的动脉压在上午较高,增加了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可能性,导致急性冠脉综合症的发作。所以,大家在进行体育锻炼时,要避开心血管事件“高峰期”,将时间安排在下午及傍晚进行。
提醒三:心态平和
情绪与健康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论对什么年纪的人来说,不良的情绪都是非常不利的。人的情绪一旦紧张、激动,会使得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增加,结果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亦明显增加,加重冠心病、心衰患者的病情。更严重的是,这些变化有时会导致致死性的心律失常,引起心脏骤停。
大喜大怒都是忌讳的。中医学认为,暴喜伤心,心气涣散,会出现一系列心气不足的症状,如心悸、乏力、胸闷气短、脉结代等症状。严重者则会出现冷汗不止,四肢不温,脉微欲绝及心悸、胸闷、胸痛等心阳欲脱的症状。此种变化类似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相反,怒则气逆,气的运行受阻。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滞血瘀的结局是不通,不通则痛。大怒导致的一系列反应,类似于冠心病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等。由此可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对我们每个人都是十分重要。
古人所提倡“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这可说是保养心脏的一个座右铭。要经常与人交往,通过交谈、来往,了解社会,了解环境,体会到自己是社会中的一员。老年朋友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种花、养鱼,下棋、书画,以此陶冶性情。
锻炼心肺功能怎么走
  走步是锻炼心肺功能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不过,北京体育大学教授窦文浩提醒读者,如果是不正确的走法,效果会大打折扣。
  我们知道,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使我们的心脏更有力,促进和加快新陈代谢,这要求必须有一定的运动量并掌握科学的运动方法,没有一定的运动量,心肺功能就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因此,许多人在进行下肢走步锻炼的同时,还故意在运动当中刻意加上一些上肢的动作。对于这种情况,窦文浩教授说,加进这些动作,可以使运动更加纯粹,也可以达到一定的运动量,但上肢的锻炼最好是靠专门的运动方法,比如哑铃操、俯卧撑、引体向上等,不要让上肢和下肢锻炼相互干扰,这样会降低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
  窦文浩教授说,锻炼时的走步,不是人们平时的散步和遛弯,要想知道自己走路的姿势是否正确,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只要看看鞋跟就知道了,很多人的鞋跟都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这些就提示你平时走路的着力点正确与否,正确的锻炼走法,鞋底的磨损是平均的,而不是分布不均的。
  倒步走是否在防治腰椎病的同时也提高心肺功能呢?答案是否定的。窦文浩教授指出,现在有很多晨练的人不仅喜欢倒着走,而且有的人还刻意扭着走,目的是为了加强锻炼的效果。其实,这些不标准的走法虽然对我们活动身体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对提高心肺功能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帮助。(王纯)
《健康时报》
长跑锻炼心肺功能
  来源:体育保健网 
   在竞技运动中,长跑包括3000米、5000米、10000米等项目,属于大强度运动,持续时间在8—40分钟左右,是一项全身性的剧烈运动。所以练习长跑是非常艰苦的,要不断地克服“极点”,不断地与疲劳作斗争。同时运动又很单调乏味,不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但是长跑运动却具有独特的锻炼作用,对身体是十分有益的。
  长跑运动首先能够锻炼神经系统。经常从事长跑锻炼的人,其大脑皮层和神经系统特别坚强稳定,对各肌肉群及内脏器官协调能力大大提高,具有顽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长跑时需氧量大大增加,每分钟约为4~6升。开始跑后3—5分钟吸氧量可达到个人的最高水平,比安静时增加十几倍,出现一种假稳定状态(即吸氧量已达到自已的最高水平,不能再继续增长,呈稳定状态,但还不能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与此同时,呼吸循环机能的活动水平也达到自己的最高水平。呼吸频率在60次/分以上,肺通气量在100一140升/分左右,心跳频率高达180—220次/分,收缩压上升到24—26、7千帕,舒张压降低至6.67千帕,甚至出现无休止音。长跑时呼吸循环机能的这些变化长时间地维持在这样高的水平上,日复一日地锻炼,身体发生适应性变化,心肺功能水平也就大大提高。因而优秀长跑运动员安静时的心率可低达40次/分左右,每搏输出量90毫升(一般人低于70毫升),心肌肥厚有力,最大心输出量可达30—36升/分,心脏容积超过1000毫升(一般人约为700毫升)。呼吸缓慢而深沉,安静时每分钟8一12次,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达到5.5—7升/分以上,以每千克体重计算,可以达到85毫升/分以上,一般人相应地只有3—4升/分和50毫升/分左右。由此可见,长跑锻炼对心肺功能水平的作用极为显著,大大超过其它运动项目。当然,一般从事长跑锻炼的人并不能达到这样高的心脏功能水平。但只要坚持锻炼,心肺功能水平也会大大提高的。
坚持锻炼有利心肺功能发展
坚持长期体育锻炼的人都有一副好身体。健康的机体,良好的体质完全依靠强健的心肺功能来支持。
人体通过肺脏(呼吸器官)进行气体交换称为外呼吸,然而,把氧气和营养物质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人体的各个、细胞这一过程又称为呼吸,使之维持人体的新陈代谢。因此,心肺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代谢功能的强弱和健身锻炼后机体恢复功能的快慢。
健身锻炼使人心跳加速,心搏有力,每分钟心输出量增加,心肌的微循环全面扩张;锻炼时肌肉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刺激了人体的呼吸中枢,使呼吸频率加快,肺容量加大,与此同时呼吸肌(膈肌、肋间外肌和肋间内肌)和呼吸辅助肌得到了锻炼,特别是膈肌的上下运动幅度增长。长期锻炼能使心脏的重量、容积增大,安静时的心率变缓,心肌的室壁增厚,使其每次收缩变得强韧有力。经常锻炼的人安静时心率可能只有每分钟40—50次,剧烈运动时的最高心率每分钟可达220次。缺乏锻炼的人在应激状态下最高心率超过每分钟190次时,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虚脱症状。
有文献报导,停止体育锻炼10年后的女孩摄氧量平均下降了29%,但心脏容积却毫无变化,这说明青少年时期的锻炼对成年后的心肺功能依旧有深远的影响,对体质的促进与增强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大声朗诵荷马史诗可以锻炼心肺功能
  本报特稿 欧洲科学家发现,大声朗读《奥德赛》对心肺功能大有好处。
  专家选择了20位身体健康、平均年龄为43岁的人,要求他们朗读德文版《奥德赛》,同时用仪器对他们的心肺状况进行监控。结果表明,人们在朗读这些极有韵律的古诗歌时,呼吸渐渐放慢,与心脏搏动节奏逐渐同步。
  呼吸频率的降低必然需要心肺更有效地工作,因此得到了锻炼。此外,呼吸频率降低后血压也会随之下降。
  研究者指出,喃喃细语念诗是不起作用的,只有大声把每个音节都念出来才能达到锻炼目的。
其他答案(共2个回答)
能力。,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考虑,快速步行或定期散步是锻炼的一种理想方式。散步不用花钱,对大多数人来说也很容易做到,它可以减轻体重,对血压、糖尿病?降低胆固醇水平等,都有好处。
举重可以让肱二头肌更发达,同时也对心脏有益,会使心跳减缓,血压下降。
1. 理论上讲,所有的体育运动过程中,需要心脏跳动的频率增加,以供给组织更多的血液。但是过于激烈的运动会损害心脏和身体。
40多岁的人,
2. 为了锻炼健康,建...
心脏病常见的先兆症状有:
1、呼吸困难——亦称气短,劳累时引起气短、休息后好转,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常是心脏病发生心功能不全的初期表现。
2、胸痛——特别是因...
跳绳:可以让全身的肌肉得到锻炼,每天坚持一次半小时的运动量就可以使身材很匀称。
呼啦圈:也是每天半小时,对瘦腰很有效。
还有注意饮食,每天晚饭后不要马上就坐下来...
第一,不能做肌肉训练,例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无氧运动,!第二,每天作息有条理,不能晚睡,争取晚上10点睡,别睡午觉,因为10点到凌晨2点是长高的最好时机,睡午...
多运动是最好的,选择那中不太激烈的,例如长跑,太级,平时不要过分激动
答: 是不能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静滴10%葡萄糖液或葡萄糖盐水;应用维生素B、维生素C;降低颅内压;使用镇静止痛剂;抗过敏治疗等。
答: 人的一生,应该是快乐的一生。人活在世上,大概没有几个人愿意在忧愁苦闷中辗转。视快乐为首要的精神享受是天经地义的,同时也是无可非议的。快乐即健康,快乐即幸福,悲观...
答: 豆浆性偏寒,胆囊炎多属实属热,食用豆浆没有问题。
胆囊炎忌辛辣、油腻食物,忌饮酒,其他无特别禁忌。
饮食可选择食用瘦肉、鱼、奶和新鲜蔬菜,可食用各种水果。
大家还关注
Copyright &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过度运动不利健康 锻炼过量可能加速心衰-中新网
过度运动不利健康 锻炼过量可能加速心衰
&&&&大家都知道,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防治高血压和心脏病,但最新研究发现,锻炼过量,可能加速心衰。锻炼身体,运动健身也要恰到好处,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运动不要太少,也不要过量,否则过犹不及。周晓青 整理
【编辑:刘虹利】
>健康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心衰病人能否运动锻炼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心衰病人能否运动锻炼
拇指医生提醒您:问题下方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心衰病人对运动锻炼顾虑重重,而有关专家指出:除有明显症状的心衰病人(心功能不全Ⅲ-Ⅳ级)需卧床休息减少活动外,凡症状得到控制,病情稳定的病人均应量力而行参加必要的运动锻炼,因为运动锻炼作为辅助治疗的益处是得到科学研究结果证实了的:
向医生提问
完善患者资料:*性别: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衰病人能活多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