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哭门将的点球怎么预判点球方向

国足亚洲杯首战击败沙特的比赛让国人激动了一回,王大雷扑出改变国足命运的点球之前与门后球童的交流引起了外界广泛的兴趣。所谓自助者天助,尽管不能为扑出点球带来决定性的帮助,但在点球博弈中处于弱势方的门将常常会创造一些匪夷所思的&秘笈&来增加自己的筹码。
门将在与罚球者的较量中处于被动的地位。如果说这是一场武林的交锋,作为&掌门人&的门将就必须在守住门派这最后关卡的对阵中迅速寻求对策。数据基础,运气,判断,反应,多种招式混合才造就了一个个传说。
那么,面对点球,门将们都用过怎样的&锦囊妙计&呢?
【小纸条:数据的胜利】
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足球领域也越来越重视情报战。&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打无准备之战早已经成了足球界的共识。
在2006年世界杯德国与阿根廷的点球大战之前,守门员教练科普克将一张小纸条塞给了门将莱曼,在随后的点球大战中,面对阿根廷的四粒点球,莱曼全部都扑对了方向,并且成功扑出了阿亚拉和坎比亚索的射门,帮助德国战车挺进四强。
而那张小纸条上写着:
克鲁斯:原地不动,球门右下
阿亚拉:低平球,左下角
马克西:右侧死角
坎比亚索:等待,原地不动,左下角
一张简单的小纸条,就像高手见招拆招时的一本武林秘籍,你&侵略如火&,我便打探虚实&不动如山&。德国人近乎可怕的严谨,造就了世界杯历史上经典的一幕,此后也被多支球队效仿。据说在去年的世界杯上,阿根廷就活学活用了德国人的小纸条。
而卡恩鼓励莱曼的画面,也成就了一曲英雄惜英雄的美妙篇章。
【嘴遁:干扰的就是你】
除去技术判断上的准备,对于许多门将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干扰战术了。远的不说,在巴西世界杯上,荷兰队面对哥斯达黎加点球大战派上的奇兵克鲁尔就是一个例子。
在点球对决尤其是点球大战中,球员的心理是极度紧张的,复盘一下克鲁尔一战成名的这场球,前三轮点球他都嚣张地走到对方球员面前碎碎念,即使第四轮之前被裁判警告了,他依然在门前来回走动渲染气氛。
对手罚出的五个点球都被克鲁尔判断对了方向,并扑出两个,要知道,此前在纽卡斯尔他可是20个点球才扑出两个,而哥斯达黎加前一场比赛点球全部命中。
把技术能力比作正统的武术绝招,那么言语上的干扰就像暗器,或许在高手对决中伤不到对方,却可以让他分心走神,加大获胜砝码。
【傲娇战术:你奈我何】
说到干扰战,就不得不提法国传奇门将巴特兹。他不仅是&黄油手&领域的资深人士,更是扑点球&猥琐流&中的泰斗。
如果你有幸十年前就开始看球,那么一定听过这么一个传说:有一位大叔诡计多端,他不仅有着超过一百瓦灯泡亮度的光头,还坐拥心理学大师般的心理战造诣&&当被判罚点球的时候,他会假装不服气地靠在门柱上,傲娇地像个小孩,直到裁判多次催促甚至黄牌,他才悻悻的走到大门中央,莫名其妙的罚球球员往往罚出质量不高的球,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这是巴特兹惯用的伎俩,就像诸葛亮使出空城计,迷惑了踌躇满志的司马懿。
当然,老狐狸也有失手的时候,有一次曼联对阵西汉姆联时,对方球员迪卡尼奥准备射门,结果巴特兹故意举手表示越位,并不作出防守动作,然后被对手轻松破门。
所以说,&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空手夺白刃:哥只是个传说】
相比于之前淡定哥和技术帝的表演,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已达化境,既装了X,又用气场技击溃了对方。他的名字叫里卡多-佩雷拉,就是葡萄牙那个两次点球扑死英格兰的男人。
那是2004年欧洲杯淘汰赛,英格兰和葡萄牙的点球大战,前六轮双方踢平,里卡多一个点球的方向都没有判断对。这时黑豹尤西比奥在场边对他喊了些什么,他突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脱掉手套。
手套对门将的意义就像盔甲对骑士的意义,里卡多作出如此出人意料的举动,加上满场主场球迷的呼声,巨大的压力让英格兰的瓦塞尔踢出一个角度力量均难以恭维的点球,里卡多徒手扑出,随后他又亲自主罚命中绝杀。
这震撼的一幕成了欧洲杯上永恒的经典,空手夺白刃,可谓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
而两年后的世界杯,里卡多又横身扑出了英格兰三个点球让三狮军团饮恨八强。
【迷踪步:跳舞,就是这么任性!】
说了这么多,似乎还少了点什么。往往探讨扑点球的话题,总会扯到足坛由来已久的干扰秘笈&&迷踪步。
集大成者当属利物浦的两位门将。人们经常会想到杜德克的面条舞,而这一绝招的开山鼻祖是他的前辈,津巴布韦门将格罗贝拉。在1984年利物浦与罗马的欧冠决赛进行到点球大战时,他跳起了不停扭动下肢的怪异舞蹈,通过创造性的&意大利面条舞&干扰罗马队的点球手孔蒂&&他一脚将球踢飞。最终利物浦拿下冠军。
从此,门将们摩擦的脚步一发而不可收拾,又一个创造经典的就是2005年的伊斯坦布尔之夜,主角是利物浦门将杜德克。
那场比赛的过程早已为人们熟知,上半时3比0领先的AC米兰下半时遭遇红军的疯狂反扑,加时赛中杜德克又高接低挡出红黑军团的必进球。进入点球决战形势已经开始逆转。这时杜德克开始效仿前辈不断扭动身体,左摇右摆干扰对手,并最终使得塞尔吉尼奥踢飞点球,并扑出皮尔洛和舍甫琴科的点球,帮助球队创造了惊天逆转的奇迹。
迷踪步的屡试不爽,让这一&武林绝学&在足坛始终没有消失,去年世界杯上,哥斯达黎加门将纳瓦斯就表现出传承它的潜质。
【翻跟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句话同样适用于足球场上。
在美国NCAA足球联赛布鲁克斯大学对阵哈特福德大学的半决赛点球大战之中,双方门将各施搞怪本领,甚至翻起了跟头,一度让人以为是体操比赛。如果杜德克们看到这样的表演,想必也会感叹廉颇老矣了吧。
现代足球在发展,斗智斗勇的谋略不断的丰富,相信在未来的点球博弈上,门将们也会钻研出更多的&武林秘籍&来增添足球的魅力。我们拭目以待。
严禁商业机构或公司转载,违者必究;球迷转载请注明来源“懂球帝”
非常抱歉!大家对罚点球时门将提前移动怎么看?
按照规则,罚点球时门将应双脚踩在球门线上不得离开。下面的内容摘自维基百科“点球”词条:“当被罚点球时,会放在点球点,守方的守门员必须站在上,在攻方接触到皮球前不能离开球门线。”
可是实际比赛时,极少有门将会严格遵循此规则。较常见的做法是,门将一开始站在球门线上,当主罚者助跑快要接触皮球时往前稍稍蹦出一段距离。一般大家都默许了这种做法,即使点球不中似乎也没有攻方球员抗议。
有的门将做法感觉略显过分了,比如下图所示。这是昨天第2轮对布伦瑞克比赛中的一幕。布伦瑞克的门将根本就没有站在球门线上,而裁判和多特蒙德球员并没有指出。假如这球没进,不知道会不会引发争议呢?
对付菜鸟还行,碰到巴神的话就是脱了裤子也没用
貌似是不准向前移动,但是左右移动是可以的。
但是这种事情就看你是不是较真了,无数的门将都提前移动了,真的判重罚的没几个。
类似的规则还有任意球的人墙必须退够距离,抛界外球必须从头的后方抛出等规则,实际执行起来非常难。
裁判吹得比较松
1 如果门将左右移动是完全符合规则的,规则只要求站在门线上,没说站中间。
2 这个规则主要是为了防止门将过分前移导致点球射门的可选角度太小,只要门将不是前移的非常夸张,其实没啥用, 所以一般都不管....
感觉太难判断了
一般情况下不要太过分冲的太靠前,裁判都睁一眼闭一眼。。。
你不冲前减少角度一般都没事
本来点球一对一已经很考验门将了
所以裁判也吹的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65人参加团购219.00元&529.00元
1432人参加团购649.00元&1299.00元
433人参加团购349.00元&469.00元
362人参加团购229.00元&899.00元
1860人参加团购489.00元&1199.00元
147人参加团购639.00元&899.00元
1090人参加团购349.00元&599.00元
71人参加团购329.00元&599.00元
730人参加团购267.00元&599.00元
234人参加团购278.00元&599.00元
151人参加团购98.00元&169.00元
59人参加团购338.00元&49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英国门将后空翻扑点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