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陈炳讲解太极拳发力力时中指如触电似的,怎么解释。

初学太极拳如何练习
在感觉上,人们往往把练太极拳的人分为两类,一类是专业的,一类是业余的。于是,太极拳练习方法似乎也会有两种,一种方法是针对专业的,一种方法是针对业余的。其实,这个概念是不确切的,其标准不过是否以太极拳为业,实,这个概念是不确切的,其标准不过是否以太极拳为业,为生活来源罢了,并不是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练习方法。古人说:“吾道以一贯之”,如果把这句话解为真只有一个的话,那么太极拳正确的训练方法也只有一种,的需要遵循它,业余的更需要遵循它。
&  既然在练习方法上并没有与业余之分,人们为什么还产生错误的训练概念呢?这是因为许多太极拳爱好者不能正确解到底什么是太极拳,错误地以为太极拳套路就是太极拳,好像掌握的套路越多,自己的太极拳水平也就越高。于是乎学了一套又一套,学完杨氏学陈氏,学完徒手学器械,学完现学传统,这的确掌握了不少套路花样,结果却没有一套打出功夫来。笔者就常常被人问道:“老师,你会不会某某式?”弄得不知如何回答才好,真不知学那么多套路到底有什么意义?
&  那么,什么是太极拳正确的练习方法呢?无论练哪一家太极拳,也无论是的还是业余的,惟一正确的练习方法就是从基础训练开始,再到拳械套路和推手、打手、散手,并且从一而终,毕生只深究一家拳,练陈氏就是练陈氏,练杨氏就是练杨氏,即使是触类旁通也只是会而不练,不能循环往复地朝练陈氏,夕练杨氏,再练吴氏、武氏、孙氏。如果业余的以为自己不是的,就可以不进行基础练习而直接练习套路,甚至练习许许多多个式样不同的套路,将永远不能入太极拳之门。
&  基础训练的内容非常广泛,那么,到底应该括哪些内容呢?以笔者的经验,至少括三个方面:(1)武术通用基础;(2)太极拳通用基础;(3)某一家太极拳专门性基础。以上三个部分综合起来,我把陈氏太极拳的基础训练归纳为“五四”、“一七”基础训练法,其内容详列如下。
&  “五四”为:
&  (一四)即四种腰腿柔韧性练习法:1、肘间与脚尖压腿法;2、前伏腰;3、弓步压腿法;4、仆步压腿法。
&  (二四)即四种踢腿法:1、脚尖向鼻尖正踢腿法;2、脚尖向膀尖斜踢腿法;3、外摆腿法;4、里合腿法。
&  (三四)即四种技术性腿法;1、左右拍脚;2、左右摆莲脚;3、阴阳脚;4、旋风十字脚;
&  (四四)即四种桩法;1、浑元桩;2、升降桩;3、开合桩;4、川字桩。
&  (五四)即四种综合性功法;1、歇步练习法;2金鸡抖翎;马步推掌练习法;4、跳步发劲推掌练习法。
&  (一七)即七种缠丝劲法:1、腿绕环缠丝法;2、正臂绕环缠丝法;3、侧臂绕环缠丝法;4、横8字缠丝法;5、小臂缠丝法,6、折叠缠丝法;7、绷捋缠丝法。
&  第一个“四”,是四种腰腿柔韧性练习法,属于任何功夫都要练的基本功。中老年人腰腿比较僵硬,不做柔韧练习,就不可能练习好套路中的动作,但特别要防止过分,过量运动。中老年人骨质开始疏松,压腿练习点到为止略表其意即可,年轻人则可不必虑这些。练习压腿有把杆,业余练习没有这个条,采取传统练习方法效果也很好。
&  第二个“四”,是四种最基本的踢腿法。武术歌诀说:“只压不溜不能用,只溜不压笨如牛。”溜腿即踢腿,这是说压腿与踢腿之间的关系。压腿使下肢灵活,踢腿使下肢有力,二者结合起来练习能够使拳脚打得既灵活又有力。上年纪的人能踢多高算多高,不可勉强求高,也是略表其意即可,年轻人则可用力多踢。
&  第三个“四”,是四种技术性腿法,是指出现在陈氏太极拳套路中的几个腿法组合练习。大多数业余练习者练套路多年,却没有解决好套路中这几个技术性腿法,因此有必要将它们抽出来单独练习。左右单拍脚是一路中的左右擦脚,左右摆莲脚也是为一路中的两个摆莲脚所作的准备性练习;老架二路中的前后扫堂腿后来非常有道地演变成了左腿单扫,至多也是左右阴阳腿;旋风十字腿则是一路中的两个腿法组合。
&  第四个“四”,是太极拳的四种桩法,通过这些桩功练习,主要达到两个目的:(1)动力定型,身备五张弓的身法;(2)从简单练习中学习呼吸与动作相结合。这一部分内容是太极拳与气功的交叉部分,太极拳整个训练系统都建立在这些桩法要求之上,严格的说,没有这些桩法要求,就没有太极拳。练浑元桩可以放松入静,缓呼缓吸;练升降桩和开合桩最容易与逆腹式呼吸结合起来;川字桩是杨氏太极拳特有的功法,实际上是开合桩与升降桩的组合练习,我本来想以形意拳“三体式桩”作为太极拳第四种桩法,可惜难度较大,不太适宜初学的中老年人,年轻人练这些桩功时不妨运动量大一些,站的时间长一些;上年纪的人则稍稍站一下即可,不可执着于从桩法中求中求功夫,以免伤身。
&  第五个“四”,是几种陈氏太极拳的综合性功法。首先是一路拳中左右擦脚前的两个歇步练习,配合呼吸前后转体下蹲;陈氏太极拳三大特点是刚柔并济、快慢相间、松活弹抖,弹抖之力非要单独练习不可,抖动时要以下肢发劲。以腰胯为中心带动上身肢体抖动;二是陈氏太极拳的“百把气功桩”,每天练习也不必强求一百次;三是跳步发劲,是陈照奎式陈氏太极拳的特点,结合发声很能抒发情怀,然而多练易伤气,练习几次也就够了。
&  “一七”是指陈氏太极拳七种缠丝劲练习方法,整个练习要特别防止前俯后仰、低头弯腰、左歪右斜、凸臀耸肩。螺旋缠绕并不只是手臂的顺逆旋转,而是括了整人肢体在虚领顶劲下的左右、前后拧转。除腿的缠绕不必与呼吸结合外,其余六种手臂缠丝每一动都要与呼吸紧密结合,手臂在缠绕时还要注意快慢、方圆、折叠等细微变化、正如沈家桢、顾留馨在《陈氏太极拳》一书中所说的:慢到“方”时快,快到“圆”时慢。
&  太极拳器械的刀、剑等并不具备充分的太极拳意义,可以从整个系统中淘汰出去,将精力专门用以练徒手套路,比较有意义的器械是双人粘杆和抖大,这些都不能用现器械如哑铃、杠铃等替。上述基础训练最后一部分手臂缠丝动作都可以用来负重练习。年轻人负重量可大一点,上年纪的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择善而从之,力不从习者不练也可,每一家太极拳都是一个系统,“五四”、“一七”训练法综合了整个基础练习,初学者要以五分之四的时间安排,有了基础之后,可将时间减少为五分之一,在这个基础上,再进一步练习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然后再练各式推手、现推路、对练套路、粘杆等,一般中老年太极拳练习者至此为止,年轻人可进一步练打手、散手,加上这一部分,就是我所认为的陈氏太极拳现新概念之下的新系统了。
&  陈氏太极拳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
&  谚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陈氏太极拳对周身各个部位,都有严格要求。
&  一、头颈部
&  陈鑫在《太极拳图说》中说:“头为六阳之首,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此为向背。”《拳论》规定:“百会穴领其全身”,“自始至终顶劲决不可失。”还有“虚灵顶劲。”“提顶”、“吊顶”、“头顶悬”等说法。所以用领、提、虚、灵等字来描绘头颈部位,主要是怕中气过于上冲,从而引起颈部肌肉僵直,失掉头部的灵活性,导致全身的僵滞。
&  从力学来讲,头处在人体上下垂直线上;从生学来讲,头部的大脑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如果练拳时头部东倒西歪,势必影响身体的平衡和协调,不但失去动作姿势的优美,也影响精神的集中。
&  《拳论》说:“腰脊为第一主宰,喉头为第二主宰。”练拳时,头颈部要领掌握得好,才能使精神集中,一摺一势,举手投足,受着意识的指导,动作起来,才能使周身灵活。否则就显得精神涣散,动作失去完整和协调。就像陈鑫指出的:“一失顶劲,四肢若无所附,且无精神。故必领起,以为周身纲领。”
&  具体要求是:头部要保持正直,颈部肌肉要保持松驰状态,使头部有悬起的感觉。注意不要勉强和呆板,避免前俯后仰东倒西歪。身体移动和旋转时,头颈部与身躯四肢要上下一致,两目要平视延远。运行中,某手为主,眼神注于该手的中指端。下颚要微向内收,牙齿和口唇要微合。舌尖抵住上腭,以加强唾液分泌。耳听身后,兼顾左右。总之,处处要自然轻松,不可有丝毫急躁的情绪。
&  二、躯干部
&  躯干部指的是人体的胸背、腰脊、腹部和臀部。这些部位是人体内脏所在和内脏的保护性支架,在健身防身和技击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  1.胸背:陈氏太极拳对胸部的要求是要含、要虚、要松。陈鑫说:“胸要含住劲,又要虚。”“胸间松开,胸一松,全体舒畅。”胸部含虚和胸间松开,可以自然形成腹式呼吸,使呼吸深长舒畅。从技击意义上讲,”紧要全在胸中腰间运化。胸部虚含,锁骨和肋骨松沉,可以使上肢虚灵和身体重心向下降,于此大有助益。
&  陈氏太极拳对背部的要求是:要舒展松沉,“用中气贯注”。人体背部呈微弧形,有脊椎骨上下连接,是脊髓神经所在部位。按照经络学说,背部是督脉的通道,督脉则属阳脉之海。练拳时,背部肌肉要注意舒展和向下松沉,要根据脊椎生状态,随屈就伸,保持脊背的相对端正,以利于气血的通畅,做到“牵动往来气贴背”,便于及时使“力由脊发”。有的学派对背部提出了“拔背”的要求,笔者认为用这个“拔”字,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就字义讲,“拔”是向上提拔的意思。人体脊背部不论是上拔或前屈,都会使背阔肌和肋间肌拉紧前伸,迫使胸部向内吞缩,两肩前扣,形成弓背耸肩的错误姿势,既影响和破坏身法的优美,又使胸腔受到一定压迫,妨碍呼吸的顺畅。
&  2.腰脊:人在日常生活中,行走坐卧,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腰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练习太极拳的过程中,腰脊的作用更为重要。有“腰脊为第一主宰”的说法。陈氏太极拳对腰部的要求是:腰劲向下塌。就是腰部椎弓要按生特性,略向内收下沉,向下塌住劲,腰是上下体转动的枢纽。在含胸的情况下,向下塌住劲,能够使心气下降,下盘稳固。同时,还要注意两肋微内收,即拳论中的“束肋”。但是腰劲下塌不可用力太过。在陈鑫的论著中,一方面说“腰劲贵下去,贵坚实”,另一方面说“腰中要虚,一虚则上下皆灵”。他说:“腰为上下体枢纽转关处,不可软,亦不可硬,折其中方得。”如果腰部过于用力,会使腰大肌收缩,影响上下体转动的灵活性。
&  在塌腰的同时,还要注意使腰脊直竖,就是所谓“直腰”。成年人的脊柱由24块椎骨、1块骶骨和1块尾骨借软骨、韧带及关节紧密连结而成,由于直立的影响,从侧面看,有颈弯、胸弯、腰弯和骶弯四个生弯曲。其中腰椎是向前弯曲的。又因为椎骨之间,有关节软骨和关节韧带相连接,活动性强,伸缩性大,容易受其他部位的肌肉牵引,而出现俯仰歪斜的现象。做好“直腰”,就是为了尽可能的减小腰弯曲度,避免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影响脊椎的正常生状态,维持立身中正,使腰脊更好地起到“车轴”的作用。拳论说:“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古军队里的大旗),这里指的就是腰脊要象旗杆那样直竖着。需要说明的是,在练习过程中,腰椎以上的胸椎部分,根据动作的需要,有时虽然有些轻微的伸缩,但不可随意摇摆,要注意曲中求直。
&  3.腹部:陈氏太极拳对腹部的要求是要“合”。陈鑫说:“中间胸腹,自天突穴至脐下阴交、气海、石门、关元如馨折,如鞠躬形,是谓含住胸,是为合住劲,要虚。”又说“胸腹宽宏广大,向前合住,中气贯注。”腹部是丹田所在的地方,丹田是中气归宿的场所。练习太极拳时,周身之劲,往外发者,皆起于丹田。腹肋的左右气冲、维道穴、向气海、关元,中极虚虚合住,有利于中气出入丹田,有利任脉的通畅。有的太极拳家提出“腹松”;有的提出“空胸实腹”。实际上,腹部肌肉随着中气出入丹田有张有弛,两者并不矛盾,是“中气存于中,虚灵含于内”。
&  4.臀部:陈氏太极拳对臀部的要求是要“泛”。陈鑫在《太极拳图说》中,曾多次提出臀部要“泛起”,要“翻起”。他说:“屁股泛不起来,不惟前裆合不住,即上体亦皆扣合不住。”在塌腰、合腹、开胯、圆裆的配合下,臀部向后微泛,有利中气贯于脊中,有利于腰劲、裆劲、腿劲的运用。泛臀绝不是撅屁股,不是突臀。泛臀是塌腰、合腹、圆裆、开胯、合膝的必然结果。“前裆合住,后臀自然翻起”。有的太极学派提出了“敛臀”,就是臀部微向里收的要求。敛臀固然可以防止撅屁股的毛病,但是,如果只注意臀部向里收敛,则前裆大开,后裆夹住,裆劲不能开圆,这会影响身体转动的灵活性。
&  (三)上肢部
&  1.肩肘:“松肩沉肘”是各派太极拳的共同要求。有的也叫“沉肩垂肘”或“沉肩坠肘”,就是两肩关节要向下向外松开,两肘关节要向下沉坠。松肩和沉肘是相互联系的,只有做到沉肘松肩,两臂才能圆满松活,运动自然。拳论讲:“转关在肩,折叠在腕。”也就是说,解脱擒拿,内劲运动在胸腰。通过肩肘,力达手腕,方能解脱。肩肘关节通顺,内劲才能达到掌指。如果肩肘受到障碍,便会影响内劲运用,从而也影响了周身协调。在练习时,经常要注意两肩关节的松驰,有意识地向外引伸,使劲逐渐拉开下沉;两肘则要有下垂之意,以起到“护肋”的作用。同时还要注意使腋下留有大约一个拳头的空隙,以利于手臂的旋转自如。肩臂的上下左右旋转,虽然要求轻灵,但不可漂浮和软化,处处要力争圆满,做到轻而不浮和软化,处处要力争圆满,做到轻而不浮沉而不僵。但是这种功夫必须日久才能达到。陈鑫说:“肩膊头骨缝要开。始则不开,不可使之强开。功夫未到自开时,心说已开,究竟未开。必功苦日久,自然能开,方算得开。此处一开,则全胳膊之往来屈伸,如风吹杨柳,天机动荡,活泼泼地毫无滞机,皆系于此。此肱之枢纽,灵动所关,不可不知。”
&  2.腕:陈氏太极拳有竖腕、坐腕、折腕、旋转腕等多种变化,是随着动作的需要,身法的协调而变化的。如搂膝、懒扎衣、单鞭等势,手掌都应竖腕;掩手肱拳、云手、当头炮等势应直腕;抱头推山、六封四闭等势应坐腕;懒扎衣转六封四闭和高探马下边的过度动作,三换掌等势,应折叠腕;六封四闭前边的过度动作,倒卷肱转换动作等势,应旋转腕。但是,不论千变万化,必须结合身法,以中气运行而变化之。既要使腕部灵活多变,又要使腕部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决不可为了花哨好看而变为浮漂软化,失去腕部的劲,这样在推手时就容易被对方拿住手腕而受制。
&  3.手:陈氏太极拳很重视手的作用。拳论说:“此艺全是以心运手,以手领肘,以肘领身。”“每一举一动,其运化在身,表现在手。”又有“梢节领(手为梢节),中节随,根节催”之说,从手型讲,主要有掌、拳、勾三种。下面分别论之。
&  &  (1)掌:陈氏太极拳对掌的要求是瓦拢掌。就是拇指与小指有相合之意,中指、食指、无名指微向后仰。五指均轻微合拢,但不可用力,掌心要虚。有的拳家主张“三空”,即掌心、脚心空、心空。但这不是绝对的,在拳式的运动中也会有变化。如在运劲与合劲时,掌心要虚;在开劲与发劲时,掌心就要实。
&  陈氏太极拳的缠丝劲有顺有逆,在手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如在做逆缠丝时,拇指领劲向外按(如:六封四闭为左右双逆缠),内劲由拇指到食指,到中指,依次贯足指梢;在做顺缠丝时,小指领劲向里合(如:云手一势往里合劲时,皆为顺缠,往外开时皆为逆缠),由小指到无名指到中指,一直合于拇指,都是随着手臂的旋转依次贯注指肚,也就是力达指梢。只是陈氏太极拳在运行中除随着身法与手臂的旋转依次贯注指肚外,思想意识与眼神都是贯注于中指。陈鑫说:“中指劲到,余指劲也到。”
&  (2)拳:陈氏太极拳的握拳形式是以四指并拢卷曲,指尖贴于掌心,然后拇指卷曲,贴于食指与中指中节上,握成拳形,但又不能握得太紧。如握太紧会使整个手臂与半侧身体肌肉的紧张度增加,呈现僵硬,内劲不能顺利达到拳顶。所以拳论有“蓄势散手,着人成拳”之说。也就是说:在蓄劲时要虚握拳,在发劲着人的一瞬间成拳,力贯拳顶。使劲由足而生,行于腿、主宰于腰,通过肩肘,达到拳顶,周身完整一气。但注意在发拳时腕部千万不能软,拳顶不能上撩,也不能下栽,必须直腕。如腕部软塌,拳遇实物,就会受伤。
&  3)钩手:“就是五指合拢,腕部钩住放松,不能形成死弯。如用力死钩,会使腕部与臂部僵直,失去灵活,阻碍经气的循行,钩手可以锻炼腕部的旋转,含有叼手,擒手与解脱擒拿的方法,在套路练习中对钩手的动作意义不可忽视。”
&  (四)下肢部(腿部)
&  下肢是支撑身体的根基和劲力发动的根源。《拳论》说:“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有不得劲处,身便散乱,必至偏倚,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步为周身之枢纽,“灵与不灵在于步,活与不活在于步”,都是讲腿步姿势动作的重要性。
&  1.裆:陈式太极拳对裆部的要求是要圆、要虚、要松、要活。避免出现尖裆,塌裆和死裆。《拳论》说:“肾囊两旁谓之裆,贵圆贵虚。”又说:“裆内自有弹簧力,灵机一转鸟难飞。”裆在套路运行和技击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  圆裆:就是两胯根与两膝盖要撑开撑圆而又有相合之意。每逢开步时,一腿实,一腿虚,虚腿脚尖里扣,小腿肚和大腿肌(即股内斜肌)才有内旋外转之意,再加上会阴处的虚虚上提,裆部就有圆、虚之感,就可避免尖裆(人字裆)的虚实不分。松裆和活裆,就是胯节与臀部肌肉要放松,不能死顶住骨盆,虚实要灵活变换。档部的虚实变换,不象挂钟一样左右摆动。在左右变换时,走的是平行“∞”字,内外旋转;在前后变换时,走的是下弧线。这样才能避免“死裆”不动,虚实不分,只见上肢活动的现象。塌裆是臀部低于膝盖,膝关节有了死弯,步法不轻,犯了转关不灵的毛病。裆部的会阴穴是任督二脉的起点,练拳时头顶的百会穴与裆部的会阴穴上下呼应,阴阳经气得到平稳,也有利于立身中正。
&  在运动过程中,腰与裆有密切关系,裆与胯膝也要相互配合。腰能松沉,胯能撑开,膝能里合,裆劲自能撑圆。陈鑫在《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下腰劲,尻微翻起,裆劲自然合住。”又说:“尻骨,环跳蹶起来,里边腿根撑开,裆自开;两膝合住,裆自然圆。”
&  2.胯(髋):陈式太极拳对胯部的要求是:胯根要开,就是胯关节要松开。《拳论》讲:“腰如车轴,气如车轮。”腰部的左右旋转和腿部的虚实转换,是靠胯关节的松活来完成的。如果两个胯关节不松活,死顶住骨盆、腰也难以起到车轴的作用。“松胯”这一要求,一般是不太好掌握的。因为胯部支撑着上半身的重量。胯部放松,膝关节的负担就要加重。一般初练的人,腿部力量差,膝关节支持不了全身的重量,所以不敢松胯,形成膝盖前栽,鼓肚挺胸,身体后仰的不良姿势。正确的要求是:保持躯干部的中正安舒,下蹲时,膝盖不能超过前脚尖,胯部和臀部象是后边有凳子坐着一样。髋关节的放松,又必须与肩关节的放松上下结合。如果胯不松而肩硬向下垂,肋部和腹部肌肉受压,影响肋部腹部肌肉的松驰下沉及膈肌的下降,气机升降功能就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就难以达到“腹内松静气腾然”的要求。
&  3.膝:膝是由关节和关节韧带等周围组织所组成,活动性能好,伸缩力强,是胫腓骨与股骨的结合部,它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太极拳是在曲膝松胯的基础上保持立身中正。在整套架式练习时,膝关节要始终保持一定的弯曲。拳架身法的高低,步法的大小,都与膝关节有直接的关系。从身法上讲,身法低,步定大,膝关节承受负担就重。在套路练习中、腿部支撑力的大小,全身的重量都是由膝关节的调节来完成的。
&  初学太极拳的人,应该先练高身法,待腿上有了支撑力,再逐渐降低身法。这样由高到低,活动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以免膝关节受伤。同时还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护,练拳之后,关节及身体组织血液运行加速,关节局部有热感,这时皮窍开而腠松,千万不可用冷水洗或风吹,以免风湿乘机入侵,引起关节皮肉的风湿痹症。
&  陈氏太极拳的技击上对膝部也有一定的要求,双人推手,两腿相并,两膝互相粘化,可以外撇、里扣、膝打,既可迫使对方失势,也是护裆,护臁骨的方法。《拳论》有“远用足踢,近便加膝”的说法。
&  4.足:足是周身之根基,两足姿势的正确与否,对保步法的灵活稳健有重要的作用。陈氏太极拳对两足的要求是:两足踏实地,足趾、足掌、足后跟皆要抓地,涌泉穴(正脚心)要虚。足趾不能翅,足掌不能左撇右歪,前搓后晃。在开步及迈步时,要定准方向和位置,要做到“落地生根”,不能乱动。这样才有步履清晰、沉着、稳健的感觉。
&  另外,在运行中,向前迈步或向左右开步时,都要曲膝松胯,足尖上翘里合,足跟里侧着地向外铲地滑出,开到适当的位置,再移重心落实。向后退时,足尖先落地,再移重心逐渐踏实。在向左右旋转方向时,一足支撑重心,另一足足尖上翘外摆或里扣,以足跟外侧着地,方向位置移好,再移重心踏实。足尖外摆和里扣时,要使腿部还具有螺旋缠丝劲。
&  足在技击上可分为钩、套、蹬、踢、踩等方法。钩、套、踢一般是用足尖的方法;蹬、踩是用足跟及足掌的方法。
&  以上对周身各部位的要求,贯串在整个太极拳套路中,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任何一部分的姿势正确与否都会影响全身。所以初学者必须细心摧摩,认真思,按照全身各部位的要求,在基本功夫上打好基础,这样才能逐渐在整个套路运行中,将各部位的姿势恰当配合,从而掌握动作中的速度、路线和方法,逐渐达到身端步稳,动作连贯圆活,节节贯串,上下相随,周身协调,一动全动,一气呵成,动如流水静若山,慢如行云疾似的境界。
&  正确解轻、重、浮、沉,是练好太极拳的重要门径。
&  轻简单的解释,就是用力很小,甚至不用力,轻与松是连在一起的,即意味着不能有丝毫紧张。具体来说是指在练习太极拳时,括腰以上的部位要充分放松,毫不着力,特别是两手臂,仅维持其不掉下而已。已故太极拳名家徐致一老师讲:他们过去练拳架时,吴鉴泉老师曾要求他们闭着眼做搂膝拗步,当一臂往前推出时,鉴泉老师用一手指在他手上轻轻一点,如果这一手臂不能随下点之劲立即掉下而仍在原处时,鉴泉老师即认为没有放松,没有达到轻的要求。“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这就是轻的要求。
&  在太极拳推手中,同样要按照这一要求来做。当与对方接触,肌肉放松,毫不着力,便会使对方感到深不可测,不知力点在何处。而自身却能敏锐地感觉到对方力量的大小及力点所在。这样,对方的重心和虚实全在我掌握之中,所谓:“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  轻则灵,灵易变。这样才有可能做到“人刚我柔、随曲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而达到懂劲。
&  轻,只是太极拳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克敌致胜仅仅具备了轻的功夫是远远不够的。
&  重简而言之,是用力过大。在太极拳中,主要是指肩背和手上用力,与人一搭手,就把自己的力量和力点暴露给对方,以致自己的虚实全在对方掌握之中,自己是处处被动而终被对方击出。如果双方均在手上用力,势成顶牛,术语谓之“双重”。“双重则滞”,其中就含这种顶牛现象。显然,重是错误的、是病,是太极拳家所力求避免的。
&  浮指力的作用点在身体的上部。无率在练拳架或与人推手时,只要肩臂用力,就必须使胸部以上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这就是力浮于上。如果手上的力与对方的力接触,则反作用力必然达于自身肩背部而向外跌出,这好比无根之木,推之即倒。因此“浮”是病,是练太极拳的大忌。但这往往不易为初学太极拳者所能解。没有相当时日的锻炼和体会,是很难克的。
&  浮与重是互为因果的,重则必浮,而浮必致重。
&  沉是指力的作用点在身体的下部。无论在练拳架或与人推手时,如果是用脚或腰腿之力,则使腹部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这样就可使胸背部的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这就是所谓“沉劲于下”或“气沉丹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到对方力的攻击时,由于自身力的作用点在腹部及腰腿,因此就比较稳固而不易被推动。如果自己推别人时,由于自己的力来自腰腿,所以就能较易地将对方掀起而使其跌出。
&  沉,是指功夫,沉劲愈下,则功夫愈深,技高者可将劲沉至脚底。
&  沉与轻是互为因果的,只有沉劲于下,才能使上身轻灵。同样,只有上身的轻灵,才有可能做到沉劲于下。
&  气以直养而无害——太极拳古典拳论养生解析
&  古典拳论是太极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习太极拳不能不涉及这方面。古典拳论中有许多光耀武坛的名篇,也是中国化宝库中的精品佳作。古典太极拳论所阐述的是关于太极拳练习的综合性原则、方法,是指导太极拳练习的纲要,也是太极拳健身的实践性依据。本篇从养生角度解析古典拳论,只是立体化认识古典拳论的一个视角,不括其他方面如技击等的分析范围,但古典拳论的涵义及实践指导意义不仅仅在于养生一个方面。这需要广大太极拳研习者加以深刻体会。本只是提示一种解的方式。中解析综合了多位太极拳专家的研究成果,在此表示感谢。
&  【原】
&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王宗岳《太极拳论》)
&  【解析】
&  这是太极拳论开宗明义解释“太极”的含义,以及太极拳名的由来。练太极拳不可不知“太极”,这里说明了把握太极拳健身的两大要点,一是整体观,二是平衡和谐。“无极”就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中国哲学认为,“无极”乃天地之始,也是人体之始,是人的婴儿状态,练太极拳就是返璞归真,去杂念,健身心。太极拳开始练习时,很多老师要求学员练无极桩,就是体验无极的状态,还没有分阴阳的状态,体验人体内外的完整性。哪里有矛盾?哪里有病痛?这叫“静查”。由“无极”到“太极”,分了阴阳,有了阴阳,就有了矛盾,“一阴一阳之谓道”,太极拳就是解决、处、平衡、和谐人体阴阳矛盾的一门健康学问。所以太极拳健身的关键也在于把握运动中的阴阳要素,比如收放、开合、进退、内外、快慢、攻防等,依照科学规律来锻炼,就会取得良好效果。在解古典拳论中还要注意避免一点,就是不要陷入唯心主义之中,很多拳论是借哲学语言讲明拳,也不能一味机械地从字面解。
&  【原】
&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王宗岳《太极拳论》)
&  【解析】
&  太极拳把人体比作“太极”,身体一动,就分了阴阳,身体一静,阴阳则合,收式时有的套路叫作“合太极”。在打拳过程中,也要动中有静,就是阴阳即使分开时,也要时时处处有相合之意,有合的趋势,这样才平衡。是动态的平衡。所以在练拳中,不管动作如何开展,不能散,中医养生上也叫“抱元守一”。不散的一个方法就是不能过,运动中的阴阳元素不能过,也不能懈,不能“瘪”,这就是“无过不及”,守“中”。身体中正,意念中和。“随曲就伸”就是顺应人体的自然规律,规律就像事先建好的管道,水要顺管道流。
&  【原】
&  “虽变化万端,而为一贯。”(王宗岳《太极拳论》)
&  【解析】
&  太极拳的道其实很简单,不要神秘化,不要复杂化。不管是哪种流派的太极拳,也不管是太极拳套路中的哪个动作,在运动路线、劲力等方面有很多不同,那只是方法问题,在根本道上是一致的,就是“为一贯”,就是平衡和谐的原,要围绕整体和谐、阴阳平衡的原则。就是要全面实现生和心的平衡和谐、上下内外的平衡和谐。如果偏重于哪一个方面,太极拳的锻炼都是不完整的。
&  【原】
&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王宗岳《太极拳论》)
&  【解析】
&  “神明”就是一种自然符合规律的状态,对规律的自然体察和调节纠正以便符合的一种水平。怎么才能达到?先练“着”法,要反复练习,熟能生巧,一开始先走架,练好外形动作。外形准确了,逐渐体会内,要“找”内劲,就是“渐悟”,不要急。划动作时跟你平时做其他体力活动还区别不大,等你感觉到“劲”了,就不同了,就算入了太极拳的轨道了。太极拳的劲有很多种,要逐一体会。把“劲”都掌握了,能自如运用的时候,再打太极拳动作,对与不对,你自己就能感觉出来,不符合太极拳劲力标准的就是不对,这就是所谓的“神明”了,这个道其实很简单。要达到“神”就要先老老实实“守规矩”,依照要领练动作,长期地练,功夫下到才能成,所以说不是用力也就是用功长久,不能豁然贯通。豁然贯通是最后的结果,“用力”是过程。练太极拳不是说谁如何聪明,少练一些就能功夫更深。太极拳需要体悟,但是在练到一定数量的基础上,才能感受深刻。相反,任何人通过一定的练习都能掌握太极拳。它又是一项很简易的运动。
&  【原】
&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王宗岳《太极拳论》)
&  【解析】
&  这是讲身法要领。气顺,需上下贯通,头顶百会有向上领起之意,但又不能死顶,造成气血上涌。所以要“灵”,要“虚虚领起”,这样精神就提起来了。脚下松下去,上下有了挺拔的感觉,还很端正。中间气沉丹田。这样上、中、下三位一体。动起来也要保持这种状态,不能前仰后合,左晃右摇,变化上虚实分明,劲力运转流畅。形成一种有规矩的灵活动态。
&  【原】
&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王宗岳《太极拳论》)
&  【解析】
&  双重是太极拳中反复强调要避免的一个“病”,对于双重许多人有不同的解释,大体上有两种基本的含义。一是指自己练拳时阴阳不分,虚实不清;二是指与人推手、交手时以蛮力硬抗,不知引进落空,不知四两拨千斤。双重有什么危害?虚实不清、与人硬顶,就懂不了太极拳的劲,就不能去僵化柔,克不掉自己身上的紧张点,意气转换不灵,难以神清气爽,达不到养生的效果。所以练太极拳时轻灵婉转很重要,要做到轻灵就需要立身中正,如天平一般稳定,平衡,婉转要像车轮一样圆活。
&  【原】
&  “提顶吊裆心中悬,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肫须下势,涵胸拔背落自然。”(武禹襄《身法八要》)
&  【解析】
&  这段话言简意赅,讲述了太极拳的一些主要要领,几乎反复被太极拳研究论引用,全面论述了太极拳身法中的细节。头部既要正直向上,又不能使劲顶,体会“提”字,仿佛上面有线吊着,而且一直吊到裆部,上下一线,又直,又松。只做到松肩沉肘才能气沉丹田,肩不能耸,不能端,肩和肘的关节都是松开、展开的,这样胸部不憋。太极拳练拳中的肩部毛病也有人比喻为“寒肩”,就像感觉寒冷一样,缩起肩来。“裹裆”是保持裆部的开圆,裆部开圆了,行步就容易分清虚实,也使人体中、下部气脉贯通。肫zhun是鸟类的胃,这里指人体胸腹部位,沉身静气对人体内脏有温养作用。胸略内涵,但不可硬挺,还是个虚和松的问题。脊背要自然挺拔,胸含,背不拔就会窝住,背一拔,身形就展开了。概括解身法八要,就勾画出了太极拳的整体形象。各部分要领说法有别,要领则是一致的;各部分是相互关联的,每部分的要领是自然合成的,一个地方出问题,其他地方也很难做好。
&  【原】
&  “擎起彼身借彼力,引到身前劲始蓄。松开我劲勿使屈,放时腰脚认端的。”(李亦《撒放秘诀》)
&  【解析】
&  李亦著有多篇太极拳论,本篇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篇。原每句话后注有一字,提示该句要义,第一句关键在“灵”,第二句关键在“敛”,第三句关键在“静”,第四句关键在“整”。这四句话说的是技击的关窍,也是养生的关窍。自己要能空,能虚,不着对方的力,化解掉紧张点,伸屈有度,完整一气。
&  【原】
&  “一曰心静,二曰身灵,三曰气敛,四曰劲整,五曰神聚”(李亦《五字诀》)
&  【解析】
&  这是关于太极拳整体性方面的五要素。怎么把握整体平衡?可逐一从这五方面着手。心静才能体松,心不静身体就拘紧。放松了动作起来才能灵,反复熟练也是灵的一个前提,动作不熟练的时候肯定也灵不了。气敛,就是不能散,这是养生的一个关键,气散了就会消耗,空荡荡的,内气不实,萎靡不振。劲整,人就越练越硬朗,劲一整,气也就实;劲不整,气也是乱的。上述几方面做到,才谈得上神聚。神聚就是你得意识活动要健康,不能练拳时胡思乱想。这五个字是同时要求、同时做到的,侧重点不一样,结合在一起就是人体的平衡状态的衡量指标。
&  【原】
&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屈蓄而有余。”(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
&  【解析】
&  太极拳是练柔的功夫,因为人在平时全身都是“硬”的,因此先要去僵化柔。柔和松是一体的,不柔就不会彻底松下来。人体是紧的就束缚了血脉气息的流通,于身体健康不利。练柔以后,不是散掉,而是整起来,柔加上整,就是“刚”,很柔加很整,就是“极坚刚”。
&  呼吸在养生中很重要,不会呼吸,动作就和呼吸打架,你在练拳时感觉不到呼吸,又不觉得憋气时,呼吸就对了,呼吸就会配合动作,产生灵活。养气和蓄劲是同一个概念,就是不作无谓的损耗,像蓄水池一样,养起来,蓄起来,内气充盈,劲力、精神就百倍了。
&  【原】
&  “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武禹襄《十三式行功心解》)
&  【解析】
&  “在心”就是运用意识,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就是在意识指导下的身体运动。但有不能太着意,是有意无意之间地运用意识,神意舒展,整个太极拳的状态是一种自然的,安静的,轻松的,内外一体的流动性展开。
&  【原】
&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传王宗岳作《十三势歌》)
&  【解析】
&  腰是太极拳一个最要紧的所在。武术上有“八卦步,太极腰”之说,认为练得好练不好太极拳关键在于是否搞懂了腰的作用,会不会运用腰。腰是一身的枢纽,形成整体性要靠腰。从运气上说,气沉丹田,在腰;从运劲上说,“发于脚,主宰于腰,达于四肢”。杨澄甫说:“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转。”腰的要点,一在于松,松腰松胯,中间才松,劲力上下通达顺畅。腰容易僵硬,这是人的通病,很多人跳舞跳不好,也是腰僵硬所致。练拳的要求就更高些。二是活,能灵活转动。三是整,和全身连接一体,太活了,散了也不行,要以腰能带动全身,练拳有人说长腰劲,就是它的带动四肢的作用要发挥出来。每一动作都要体会“腰为主宰”的感觉。
&  学练陈氏太极拳十三要
&  (-)静
&  静就是安静,平心静气的意思。学太极拳,首先是思想上的静。练拳者要除去妄想,排除杂念,做到“心中一无所着,一念一无所思”。这样,就能做到意志集中,思想为一,心无二用。其次,是需要一个安静的场所。锻炼时,应坚持一早一晚,要事先选择一个清静的地方。地方清洁卫生,可免于疾病传染;环境僻静,可以脱离一切吵杂声的干扰。这样,才能清心寡欲,去掉轻浮、张狂之气。总而言之,我们要在“静”字上狠下工夫。静下来后,就可以专心思,细心揣摩。对一着一势的运行,转换、虚实、开合、缠绕等基本要领,才能逐步领悟,姿势趋于正确,较快地纳入太极拳的轨道。久后,自会达到“意之所向,全神贯注”之境。
&  (二)意
&  太极拳是“以意引气”,炼意不炼力的内功拳。这就是说,太极拳的一着一势,一举一动都是以意来作指导的,领先的。什么是意?意就是心思,就是思想。思想想到那里,手就运行到那里,心里怎样想,四肢百骸就怎样做,决不是着力气鼓着手足在运行。用意则轻灵自如,用力则僵硬迟滞。一切动作总是以意来领先的。拳论说:“以心为主,而五官、百骸无不听命”。“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和“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就是这个意思。简单地说,意就是大脑,就是脑神经。大脑是全身神经的枢纽,发号司令的指挥部,周身肌肤、骨节、五脏、六腑无不听命,所以说,太极拳是在脑神经意识的支配下而运动的。
&  (三)慢
&  慢就是缓慢的意思。一般学拳的人,往往在迫切要求学习的思想指导下急于求成,殊不知快、慢的利弊和二者间的辩关系。俗语说:“心急吃不了热油糕”,“欲速则不达”,“慢工出细活”。确有它的道。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初学时,不要想几天、十几天、或几十天就学完学成一套。要树立一个慢慢学、认真扎实学的思想。这就是说,不学则已,学就要循序渐进,老老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一着一势地学。一着熟悉之后,再学下一着。决不可粗枝大叶,雾里看花,不求甚解,快速地学。学慢,对手足部位、定型、运行、上下承接、虚实转换等基本要领就能看的多,听的多,炼的多,领会的地方也就多。学慢,既是反复熟悉、巩固、加深解的过程;也是反复锻炼、认识、实践、校正的过程。姿势、动作就会逐渐趋于正确,运行就会走上正规而经久不易改变和遗忘。学的快,手足错乱,运行呆滞,对行气,运转更是茫然,天长日久,姿势谬误,丑态百出,校正起来实在困难,常言:“宁教千遍,不改一着”,就是这个意思。学的虽慢,可是一遍过手,就能收到基本上趋于正确的定型效果,即令稍有差错,校正起来也是轻而易举的。如果学的快了,着着势势不够真切,差错横生,校正起来,精力和时间不知耗费到如何程度!所以,学的慢,实际是快;学的快,实质是慢,这就是二者的辩关系。
&  其次,在锻炼时,由始至终应该顺从自然,慢慢地运行,不宜于快(但也不宜过慢),行成前后路数不清或上下不接现象。只有在缓慢运行中才能思想集中,全神贯注,精心去思、揣摩运行规律,内劲转换,腰脊园活等。当姿势趋于正确、定型,运行纳入规律后,相对慢而言,也是可以适当变决的。在快的运动中,大小转关必须认真,切不可马虎从事,一带而过,形成错乱无章。快而后再慢下来,就这样慢慢快快,快快慢慢,快慢相间的进行锻炼,但必须做到快而不乱,慢而不散。总而言之,学炼时,应持以“此在平居,去其欲速之心”。
&  (四)真
&  真就是认真。“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学拳也是如此,须树立一种一丝不苟的态度。在学习过程中,一拳一势要循规蹈矩,手、眼、身、法、步的基本要求必须认真对待,决不可走马观花,轻率对之。锻炼时,要细心揣摩、检查、校正。每一姿势力求自然舒展,正确大方。这样,就易于走上运行规律,经久而不致变形了。
&  (五)柔
&  柔就是轻柔、柔活。柔并不是轻而飘浮,软而无力;而是软如棉花,坚如刚的无坚不摧的刚毅劲。(这里所说的力,不是拙笨之力,不是僵硬之力,而是先天发自丹田——实际是腰脊——之力。)拳论说:“太极拳决不失绵软”。又说:“运劲的功夫,先化硬为柔,然后练柔成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不经常地从事体力劳动,那怕是轻微的劳动。在劳动过程中,用惯了局部的拙力,每当不能胜任时,还要有意的鼓励使用一些僵硬力,把胳膊、腿用成了僵直的习惯。因而,在初学太极拳时,胳膊、腿的一举一动总是带些僵劲、滞气,没有一点绵软的意思。那末,轻灵、园活就更谈不上了。这种僵硬之力不去,体内自然之气的刚劲就无从发生,好象封闭的炉火,就不能发热生焰了。所以,初学太极拳的人,要在“柔”字上狠下功夫,决不能僵直!柔的目的,就在化硬摧僵,僵去则刚生,硬去则刚发,这就是“有心求柔,无心成刚”的道。周身柔和了,也就轻灵园和了,习炼日久,自会趋于“刚柔相济”了。
&  (六)正
&  正就是端正。“身法正者,身格端正,无所偏倚”。这就是说,头宜正直,虚虚领起,如以线牵引自然欲起。塌腰、泛臀、腰脊无凸凹弯曲之形。身躯不俯、不仰、不歪、不斜,手足、肘膝、肩膀上下相照,身桩自然形成“上下一条线”(百会、脊椎、会阴上下成一直线)和“无偏无倚、无过不及”了。身桩端正,则上下通达,气血运转就畅通无阻,不仅利于气沉丹田,而且利于腰脊旋转,还可以稳健身桩,不失重心,也就不易失机失势,进退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  (七)连
&  连是连贯的意思。炼拳从始到终,运劲如抽丝,绵绵不断如园环,丝毫无裂痕,处处无断折。劲是由外形表现出来的,外形的手、膊、足、腿、腰的运行转换也是如此。特别是转关时节,不仅要有承上启下之意,而且要有连贯无隙之形,着着势势自然紧密结合,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久而久之,“一气呵成”和“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的妙处,则亦不求而自得也。
&  (八)匀
&  匀就是均匀、匀称。炼拳时,姿势要始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个别的例外——如金鸡独立,跌岔等),不可忽高忽底,如洪水波涛起伏无常。运行时不可忽快忽慢,须匀和而稳健。呼吸更宜匀和自然,紧密地跟动作的上下、开合融为一体。姿势忽高忽低,运行忽快忽慢,自会引起气血动转的忽驰忽张,忽强忽弱,从而破坏了匀和平衡,引起失调,以致影响呼吸发生紧促、松驰不正常现象。这样下去,不但无益于身心的健康,而且有损身心,不可不引以为戒也。
&  (九)园
&  园就是园和。太空浑园,空空无物而富有无限生机。太极乃无极而生。太极亦园,内有阴阳之别,动静之机。力的方向随园弧运转,让外界捉摸不透,充满正反辩关系。太极拳是依据太空星球运转“阴阳”和“吐纳”等而创造发明的,所以太极拳的运动也就离不开一个“园”字。从它的外形上看,四肢的上下、左右、前后运动,从不直来直往,总是作园环或弧线形运动,如太空中的行星——地球环绕恒星——太阳的公转运动。拳论说:“至于手足运动,不外一园,绝无直来直去”。直来直去则呆滞,屈伸迟钝而无弹力。园弧运动则柔和自然,弹性自生。从内劲上看,腰脊旋转摧动四肢,螺旋缠丝,如行星——地球的自转运动,从而产生了周而复始的阴阳,开合千变万化,自然形成气血协调、神志舒畅、四肢、躯干轻灵园和,随心所欲。内外虽然有别,但从来不是分裂孤立的,而是“以意行气”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由外引内,以内摧外,内外一致,紧密配合,两者关系如此,不可顾此失彼,妙手高峰指日可攀矣。拳论说:“妙手一运一太极”。明确地说:太极拳的一举一动始终不离一个园。
&  (十)松
&  松就是放松、松驰。既然放松,当然就不能紧张。不是单纯指某一部分的放松,某一关节的放松,而是指周身肌肤、骨节处处松开。前面说过,炼太极拳是以意为主导的,所以习炼时,不仅要“骨节松开”,肌肉、皮肤也要松开,更重要的是意识上的放松。一句话,就是周身放松,决不趁着就势,臆造做作,使肌肤、韧带、关节处于以逸带劳状态。四肢、百骸由僵变柔,由硬变软后,运转也就轻灵园和,弹性的爆发劲就会自然发生无坚不摧的效果。但是,太极拳是讲究辩的,松绝不是一摊子,没了形,而是松而有沉,不能懈。懈则浮飘,散而无根,沉则轻灵稳固而有力,身躯形成上虚下实,胸空腹实的状态。
&  (十一)随
&  随是跟随、相随的意思。跟随就是上引下随,左走右跟,周身一体,“上下相随,一气贯通”。不能左行右停,上动下滞,各不牵连相关。四肢百骸必须做到“一动无有不动”和“一静百静”。形成规律后,就不致产生顾此失彼,瞻前不顾后的现象了。拳论说:“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处贯之者,其斯之谓“欤”。周身相随,而后自通达于“不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已然”的境界了。
&  (十二)恒
&  恒就是坚持,从不停顿。我们无论搞什么工作,只要有持之以恒的坚强毅力,顽强不懈的学习态度,反复认识、实践,再大的困难,都必定会克,有所改变,有所前进。学拳也是如此。但大多初学时,表示态度诚恳,决心坚强,一旦学之拳路皮毛,思想上则认为已经学会了,学习劲头也就松了一口气。殊不知,这才是长征道上迈出的第一步,其中深奥和乐趣必须长期坚持锻炼,逐渐领会而获得。由于松了一口气,过些时期又觉得这也没有啥,枯燥无味,炼不炼就是那么一回事,慢慢就会形成想着就炼,不想就算,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汗白流下去。甚至最后根本不炼,忘个一千二净。其不知以往耗时费神之可贵。流水流汗之可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其意亦在诲人“贵在坚持”耳。
&  虽然要求我们每日坚持锻炼,但不能把它视为常规任务,更不必硬性规定具体的时间和趟数。可根据个人的身健健康。心情舒畅等情况来决定,可长可短,但每日不得间断。总而言之,每日锻炼,量力而行,不可过量。过量时,反损身心。当你有所领悟,觅得奥秘,那就乐在其中,欲释而不能了。
&  (十三)虚
&  虚就是虚心,谦逊。在学练时,要虚心学习,甘当小学生,不要不懂装懂。因为学习任何东西,都是没有止境的。学拳也不例外。拳术的一着一势,机智灵活,千变万化,自己学习后,略有一知半解,而其深奥还需长期反复认识、实践,决不能高傲自满。即令功夫上身,而不足之处尚多,所以要处处持以谦逊之心,敬老爱幼,不妄非议。自满则学艺之门自封,前进之路自堵;非议则矛盾滋生,招惹是非。我们应当有“自知之明”,常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为座右铭,经常以别人之长对自己进行鞭策和激励。
&  以上所述,有的是学习态度,有的是锻炼方法,是我个人数十年来习炼、传授过程中的点滴体会,出来,以资参。我们不能把这些割裂的、孤立的来看待;要把它们相互的、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还要始终不渝地贯串、应用到锻炼的实际中去。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拳发力原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