泳姿都会游,为什么蛙泳手部姿势怎么交我都不会整一个狗爬式

查看: 1980|回复: 5
学会六种泳姿能够最大限度确保自身安全及救生
本帖最后由 716航母 于
00:19 编辑
& && && && & 学会六种泳姿能够最大限度确保自身安全及救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采用六种泳姿横渡长江是渡江者的最高境界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救生协会会员、冬泳八段“716航母”研究成果)
& && & 长期在长江及户外公开水域游泳的爱好者特别爱水,都想在水中游得快、游得好,许多人通过长期训练已经熟练了多种泳姿,因为:游泳速度是自身安全的重要保障!在水中游得快能够提高自身安全系数,也可以指导别人的游泳技术动作,更重要的是在集体游泳活动中不掉队,减少被别人照顾的心理负担和紧张造成的压力。精神紧张的压力降低后,在水中发生抽筋的概率会下降,那么,在游泳健身中得到更多的快乐。游泳爱好者经常研究和相互探讨各种游泳姿势(除公认的4种游泳比赛姿势:蝶泳、仰泳、蛙泳、爬泳即自由泳,还有:踩水、漂浮,实际上需要掌握的泳姿是6种),大家都想熟练掌握各种游泳动作,降低户外公开水域游泳活动的风险性,确保安全。全方位地掌握各种泳姿是在水中遇险时提高自救和互救能力的基本条件。笔者长期研究长江水流变化,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在“武汉钢城冬泳群”公布了最新研究成果《采用六种泳姿横渡长江是渡江者的最高境界》。
& &“716航母”研究发现:在长江中存在4种水流的变化,不同的流速需要采用不同的泳姿。从2008年到2015的《7.16纪念伟人毛泽东畅游长江活动》的历次渡江,“716航母”作为测试合格队员全部参加,全部渡江成功并获得奖牌(纪念牌)。在历次的渡江活动中,长江水流都存在不同的流速,其中有一次长江水面超过警戒线水位,取消渡江改为漂流。还有一次在7.16渡江中,以大学生男子为主的“海工大渡江方队”中,多名渡江队员被激流冲离指定起水点下游,被小木划救生船捞起拖带到起水点附近,而那次代表青山区方队而主要是由“武汉钢城冬泳队”队员组成的渡江方队,他们长年累月一年四季在长江游泳锻炼,没有一人冲到起水点下游,全部在对岸江滩指定起水点上岸,他们之间的许多人采用了自由泳高速游过2、3号桥墩地带的激流水域,登陆靠岸之前先利用踩水定位,让渡江方队整齐起来,再全部用蛙泳前行靠岸,其中包括渡江节中最小钢城女队员即中学生“文文”,青山区方队渡江者全部整整齐齐在起水点登陆。
& & 从2008年到2015年的8年7.16渡江活动中,武汉钢城冬泳队队员在渡江中采用的泳姿主要有:蛙泳、自由泳、踩水、漂游,有少数者间断使用了仰泳动作,极少数体能强劲的兴奋者在大部队闯过主航道激流后,利用大部队比较分散的时机顺流而下进行蝶泳,在江面上上下翻飞“胜似闲庭信步”,浪里白条大鹏展翅“极目楚天舒”,非常舒展优雅,自豪感油然而生。在游过最急的主航道后,立即按方队总指挥的口令快速集结,在缓流水域全部以蛙泳整队,比较整齐地顺流而下。
& & 事实证明,多年来,“武汉市7.16渡江组委会”在资格测试的游泳比赛中,除2009年可随意采用泳姿进行测试意外,2010年以后全部强制规定只能用“蛙泳测试”,是为了渡江方队的整齐及视觉观赏效果。长江上自从有了“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以后,长江洪峰越来越少,水流大大减缓,在夏季武汉非常适合游泳者横渡长江。“武汉7.16国际渡江节”达标测试要求400米蛙泳速度一般在10分钟以内,记得武汉市游泳协会历年400米蛙泳最快测试速度及格线是9分15秒以内,有的高水平方队游速测试成绩限制在9分钟内。而实际上存在的客观原因及门路关系,有的渡江者测试成绩在11分钟以上。在长江流速平缓时期用12分钟以内的400米游速基本上可以安全渡江。然而,每年都有渡江者被长江水流冲离起水点下游很远,被木划子救生船捞起,其问题是多方面的,有的下水前没有很好地作预备活动,在匆忙下水后不久就开始抽筋,被护送上救生船;有的渡江新手只适合在户内游泳池游泳,对户外公开水域的长江流动水域不适应,存在恐惧心理影响到发挥;有的一开始没有选择11点钟方位游进,过早地往下游方向挺进而偏离航向,“贻误战机”漂到下游远离起水点;有的是耐力和速度跟不上来;还有的可能是测试没有达标的队员,以及冒名顶替者,等等。
& & 不可否认,参加“7.16纪念伟人毛泽东横渡长江活动”的渡江者非常自豪!非常荣幸!参加特别盛大的群体集会活动场面壮观,每次都能获得特别的游泳装备和精美渡江奖牌,留下美好的历史记忆!许多人想方设法加入7.16渡江大军的举动无可厚非。
& & 根据渡江实况可以看到参加渡江的所有队员,都没有搬硬套地完全采用蛙泳渡江,在渡江过程中多种泳姿并存。因为渡江参加者主要目的是为了成功横渡长江,在指定地点起水获得奖牌就是成功者,速度越快越好,特别不整齐而成功渡江方队的全部队员都能获得奖牌。至于采用多种泳姿渡江者从来没有被强行取消资格,这可能会被自己方队的“头头”作为不遵守纪律者受到臭骂一顿的摧残,从未发现拒发奖牌的现象。大家心照不宣地保持着各自渡江方队的整齐就行了,渡江测试蛙泳泳姿与实际渡江中运用的多种泳姿没有直接关系,各显神通,然而,在缓流水域大家基本上是用蛙泳行进,每个方队看上去确实比较整齐,每个人都在渡江中满足参加7.16渡江节的自豪感和快乐!
& & 长江水流对游泳泳姿肯定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以下是对长江水流基本情况分析:
& & 1、顺流:沿岸线基本平行,从上到下是相对平直的水流顺江而下。
2、逆流(回流):所处地理位置是游存在凸出地理构造,以及水下巨石阻挡水流后,使得下方凹入处江水填充后,自然形成回流即“逆流”漩涡(通常称为:“逆水”、“回流”)。如“汉阳门冬泳基地水域”、“钢城冬泳基地水域”都有这种现象存在。
3、斜流:由于沿岸线凸出部分是斜线,江水斜着向江心流动。在这里,水流很快就会将游泳者推向江心,水流很急时游泳高手在这种地方都无法靠岸。最明显地点是涨水季节青山对面天兴洲大桥上游大约200处的岸边、天兴洲洲头也存在这种现象。
4、乱流:所处地理位置的水下结构复杂,上游凸出部位的影响、水下巨石、桥墩,深水坑、以及大量的停船对水流的严重影响形成“乱流”漩涡,如“赤壁古战场水域”、“牌洲湾水域”、“武昌汉阳门冬泳基地水域”、“武汉长江大桥2、3号桥墩下方水域”、“龙王庙水域”、“鄂州游泳基地水域”、“阳逻港水域”、“黄石险滩水域”同时存在前面3种水流的“乱流”,即顺流、逆流、斜流同时存在。直观上可以看到水面有明显翻滚的“水花”,水流急时可看到水面上的漩涡,水流越急漩涡越大。
& & 在游泳渡江时特别注意观察水面船舶及障碍物(航标灯、漂浮物等等),以及相互间的安全距离,避免发生碰撞和缠绕,水流的影响决定游泳渡江者所要选择采用的最佳泳姿,根据水面情况依序选择参考的泳姿:
& & 1、顺流:踩水、漂浮、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
& & 2、逆流(回流):自由泳(如果不会自由泳者,可用蛙泳或者蝶泳加速前进,仰泳不好辨别方向)。
& & 3、斜流:自由泳、蝶泳、蛙泳、仰泳。(不可用:踩水、漂浮,因为偏离目标方向)。
& & 4、乱流:自由泳(如果不会自由泳者,可用蛙泳或者蝶泳加速前进,仰泳易呛水而且不好辨别方向)。
& & 综上所述:“716航母”研究分析认为根据水流情况“采用六种泳姿横渡长江是渡江者的最高境界”,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户外公开水域游泳速度是提高自身安全的最重要的保障”。渡江者针对不同的水流,自我选择运用六种泳姿横渡长江既能以最快的速度渡江,也能节省体能;在抽筋以及遇险的情况下进行自救和互救都用得上,最大限度降低户外公开水域游泳的风险程度。在国家职业资质救生员的速度考核中,游泳速度是最基本的硬指标,不会自由泳的考生很难过关,因为用蛙泳速度只有极少数游泳高手才能过关。另外,不会游泳者发生溺水时,运用漂浮技术(四肢张开不动,仰面朝天露出口鼻,浮于水面)脱险获救的案例有据可查。
& & 以上观点非强人所难,也并非故弄玄虚,本人在近8年的长江游泳和冬泳中对六种泳姿修炼基本上成功,正需要进一步提高游泳技能和速度。每个人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好,也不必生搬硬套,在平时的游泳锻炼中要增强:耐力、爆发力、观察力、判断力、应变力、感悟力、及自救能力,针对自然环境水域的水流变化,学会用6种泳姿横渡长江,提高户外公开水域和户内游泳的安全系数,在体能允许的范围内会多少就用多少。
& && & 近些年来,如“2015中国o武汉第42届国际横渡长江活动暨抢渡长江挑战赛”与以往的形式感觉千篇一律,按部就班,毫无新意,护栏内带有一定激情的抢渡赛被“安保人员”围成空地,白白浪费,让现场参加的渡江者都无法先睹为快,郁闷至极。抢渡赛是唯一独用一种泳姿自由泳的渡江队伍,有的是国际游泳高手,值得特别关注。“716航母”期待在“中国o武汉纪念毛主席同志畅游长江50周年暨第43届国际抢渡和横渡长江活动”有新的亮点,“716航母”设想有:“66—7.16艇军民联合方队”、“7.16渡江元老方队”、“青少年方队”、“武汉**自由泳方队”(全程自由泳)、“武汉**蝶泳方队”(顺江而下蝶泳300米)、“武汉**仰泳方队”(顺江而下仰泳716米)等等。最重要的是在活动中体现“弘扬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科学运动,健身健智;民主法治,团结友善;科学救生,见义智为”。
& & 此项研究并非班门弄斧,哗众取宠,只是因为本人在少年时期7岁时发生溺水后被好心人相救,险些丧命,为了回报社会不遗余力作些善事而已。
& & 仅供参考,感谢大家查看,请不吝赐教指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16航母”李健于日起草
&&《关于长江四种类型水流分析及对人类安全的影响》
体育强身&&科技兴邦
《关于对“武汉7.16国际渡江节活动”的建议》
我虽然年龄70岁了,在这里还是新手,我会多种泳姿年龄大了以蛙泳和侧泳为主,在这里我没见有侧泳的文章和见解,不知为什么,当年毛主席横渡长江采用的就是侧泳,我认为侧泳的用处很大,武装泅渡比蛙泳好,美国海豹突击队都采用侧泳,很渡长江为什么有仰泳,没有侧泳?
本帖最后由 716航母 于
22:06 编辑
塞外老客 发表于
我虽然年龄70岁了,在这里还是新手,我会多种泳姿年龄大了以蛙泳和侧泳为主,在这里我没见有侧泳的文章和见 ...
& && &“塞外老客”老先生的见解非常有价值,蛙泳和侧泳是在实际渡江中最实用的两种泳姿,在渡江中是必须用到的。尤其在“顶逆水”&&时,如果用自由泳的体能不足或者技术不到位,侧泳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侧泳速度甚至比蛙泳更快,身体的阻力减小了,换气侧向一边更轻松,节奏可加快, 既省力又快速,还有,侧泳用于躲避风浪而防止呛水的效果非常好。
& && && &本人在长江中 “顶逆水”&&时经常采用侧泳泳姿,也发现一些蛙泳水平比较高的泳友也在 “顶逆水” 时采用侧泳泳姿,效果显而易见。
& && & “在这里没见有侧泳的文章和见解”是不完善的,非常感谢“塞外老客”老先生的重要补充!
<font color="#6航母 发表于
“塞外老客”老先生的见解非常有价值,蛙泳和侧泳是在实际渡江中最实用的两种泳姿,在渡江中是必须 ...
非常感谢楼主的回复,我最大的希望在论坛里增加一个侧泳板块,年轻人可能对侧泳不屑一顾,但侧泳对于老年人确实很好的泳姿,我现在随着年龄增大,爬泳已经力不从心了,现在是侧泳为主蛙泳为辅,希望与游游切磋。
本帖最后由 716航母 于
18:36 编辑
塞外老客 发表于
非常感谢楼主的回复,我最大的希望在论坛里增加一个侧泳板块,年轻人可能对侧泳不屑一顾,但侧泳对于老年 ...
& && &&&侧泳可作为“休闲泳姿”,也可以作为“实用泳姿”进行横渡长江等户外游泳活动,年轻人不应该对侧泳不屑一顾,因为年轻人也可能在户外游泳活动中用到侧泳,许多老年人更是喜欢用侧泳。如果在长江中横渡时遇见风浪,采用侧泳躲避风浪而继续前进, 侧泳的效果非常好,甚至是不亚于自由泳的效果。
& && & 侧泳实际上是来源于蛙泳,蛙泳技术动作好而速度快的游泳者,侧泳的技术动作也会好而且速度快, 侧泳和蛙泳主要是依靠蛙泳腿发力(收、翻、蹬、夹),手臂高抱水同蛙泳腿协调配合(频率吻合)更能加快速度,最大限度提高滑行的距离,达到省力和快速的效果。 侧泳将头偏向身体的一侧,侧泳比蛙泳的呼吸更为轻松顺畅,两手一前一后,同蛙泳一样采用高抱水效果更好,抱水动作也同蛙泳动作一样:臂不过肩,尽量减少自身肢体对水的阻力 ; 侧泳可采用点头和不点头,就像蛙泳一样,点头蛙泳比非点头蛙的效果更好,而点头侧泳比非点头 的效果更好,主要是因为蹬腿后人的整个身体在水中伸直滑行时的阻力最小,比抬头时前进的阻力小很多,因此, 侧泳采用点头侧泳的速度是更快,而且,侧泳的抬头没有蛙泳那么高,头部同身体相对比较平直。点头侧泳的呼吸方式同蛙泳一样,就是水上吸气,水下吐气。
& && & 少数蛙泳者不会点头蛙,水感很好,具备较快的速度,楼主的冬泳队员中就有一人的抬头蛙泳者速度非常快,而且在长江中顶逆水非常轻松,这并不奇怪,因为个人所具备的天赋是天生的,因此,不要攀比,量力而行,所以, 侧泳采用点头或者非点头也由自己确定。& && && && && && && && &
还有:“狗爬式泳姿”比蛙泳更快的渡江队员,完全可以利用这一泳姿。要灵活机动,不要生搬硬套。&
本帖最后由 716航母 于
22:40 编辑
& &《7.16中国·武汉国际渡江节横渡长江注意事项》(“716航母”李健个人研究,仅供参考):
& &&&1、渡江水域情况。渡江水域从武昌汉阳门下水点—汉口江滩“八角亭”下游起水点大约有6000米的距离,渡江下水点到对岸的垂直宽度大约为1800米。
& & 2、渡江水域水流情况,渡江水域主要存在4种水流:& & ①逆流:在汉阳门下水点,是逆流水域,一下水就可以往上游方向游进几十米远的距离,这种渡江方式只是抢救比赛的参赛者可采用,方队渡江都不采用。& & ②斜流:渡江方队下水后就遇到斜流,长江水流将渡江者冲向江心方向,刚开始的一段游程,横渡相对比较省力。在登陆抢滩时会感觉到强大的“斜流”冲击,实际上是受到“顺流”的冲击力。& & ③乱流:2、3桥墩下游水域地带,在涨水季节1号桥墩下游水域地带可能会提前遇到乱流,在龙王庙附近的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水域必然存在乱流,顺利、逆流、斜流同时存在,由此产生漩涡,“水花”明显。& & ④顺流:游过龙王庙附近的长江与汉水交汇处水域靠近“106军舰”和“303潜艇”(共游览参观的舰艇),往下游方向顺江而下都是顺流。
& &&&3、渡江水域流速情况。长江水流平缓水域的水流均速约为1.5米/秒左右,主航道的长江急流可能到达2.5米/秒以上,那么,在最快流速中游泳的速度可能在4—5米/秒。因为,渡江测试400米蛙泳速度的及格线在10分钟(600秒)以内,就是一般渡江者的游速是1.5米/秒以上,加上流速就可达到4—5米/秒。由此可见,如果此时渡江者一秒钟掉队3米,那么,10秒钟就会掉队30米远的距离,对整个方队整齐的视觉效果影响很大。但是,由于渡江距离今年延长了1000多米,掉队者不必慌张,到顺流水域有足够的时间整理方队队形,等候掉队者集结比较容易,在队伍整齐后可以呼喊口号。
& &&&4、渡江前,食用营养价值高的食用,休息好,确保充足的睡眠,渡江当日早餐一定要确保营养,吃饱肚子,储备好体能。
& &&&5、检查渡江装备,提前将泳镜涂上防雾剂,检查“漂流袋”(俗称“跟屁虫”,容量30升,浮力23Kg,载重量12Kg)是否漏气、拖带绳是否牢固。最好还配备一个小“防水袋”,将手机、相机等贵重物品装好,再放入“漂流袋”中随身携带,双保险更安全。穿戴物品尽可能轻便,少而轻,不可超出“漂流袋”携带的容量。全部物品最好自身携带,以免丢失。
& &&&6、由于全部50个渡江方队人数很多,等候时间较长,渡江者可选择自带营养饮品和易消化食品:能量棒、红牛、浓牛奶、娃哈哈、酸奶、奶油巧克力、巧克力蛋糕等。另外,自带太阳帽防止暴晒影响状态;自带一次性简易座垫,以防长时间站立消耗体能。
& &&&7、下水前,要提前做好预备运动,活动四肢关节,预防抽筋。在关节部位涂抹一点松节油有一定的好处。在下江入口处可呼喊口号(商业口号、公益口号)以振奋团队精神。下江时刻的过程中去把身体全部打湿,尽快适应长江水温。相邻者之间要尽快调整好间距,大约在1.8米左右,防止下水后相互拥挤和碰撞,尤其是一开始就采用自由泳者,动作不可太大,一定要顾及别人的安危
& &&&8、下水横渡开始后,整个方队朝着对岸11—12点钟方向游进。渡江者不可发力太猛,以防抽筋,逐步适应水温后均衡发力。还有一种情况是新的渡江队员要防止“晕渡”, 就是长期在游泳池中游泳者突然到户外水情复杂的长江中渡江,遇到不同方向的乱流和急流,加上风浪的袭扰,瞬间产生的恐怖心理,将自己的动作节奏全部打乱,此时极容易发生呛水。在户外流动水域游泳水感较差者,一定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要慌张;辨清方向;均衡发力;连续前进;尤其在乱流和急流中不要停顿,一鼓作气。此节日渡江最大优势就是江面上没有行驶的船舶,汉阳门下水点下游的趸船全部用防护网罩住。除突发身体状况以外,通过选拔测试具备一定实力的渡江者危险性极小。(以前的7.16渡江节下水后,通常是朝左上方11点钟方位游进,今年延长渡江距离1000多米,就没有必要多耗费体能去顶逆水。)
& & 9、泳镜问题。渡江开始后,如果自己的泳镜发生起雾而看不清方向,赶快将泳镜移到额头上方,不用泳镜,在水面换气时睁开眼睛观察,对游泳技术的发挥不会造成严重影响。此时,在流动水域去顾及泳镜就会越掉越远,影响渡江团队的队形。
& & 10、抽筋和“晕渡”问题。户外救生最好的办法是能够自救解决问题,稳定情绪,调整状态,自己解决问题继续前进,在团队长距离渡江中就算掉队也会跟得上,不要慌乱。在感觉无能为力解决时,报警呼叫同伴相助,呼叫护航的救生船救援。
& & 11、体能分配问题,在渡江的6000米中要分配好体能,第一关是要抢渡过2、3号桥墩附近的乱流水域,自由泳好的队员可用自由泳抢渡,不会自由泳的队员用侧泳快速前进也可以,完全用蛙泳在乱水和急流风浪中肯定容易呛水。第二关是要抢渡过离岸边100多米的主航道急流,以及长江与汉水交汇处的乱流水域。在游进过程中不要限制泳姿,自己用什么泳姿快、用什么泳姿不呛水,就采用自己最擅长的泳姿前进。
& & 12、上岸后,列队入场,呼喊口号,在岸上检查自己的“漂流袋”是否安全,到冲洗淋浴的广场进行冲洗,到临时搭建的更衣室进行更衣,岸上有免费的纯净水供应,不远处有卫生间。现场还有志愿者服务人员,如有要紧问题可请求他们帮助解决。最后可参加颁奖大会,领取奖牌和证书。
长江横渡1.jpg (288.21 KB, 下载次数: 1)
21:50 上传
长江横渡2.jpg (199.99 KB, 下载次数: 1)
21:50 上传
在历年7.16渡江活动中的死亡人数将查阅资料
版权所有,个人转发者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Powered by社会化媒体
了解更多>>
桂ICP备 号
阅读下一篇
自媒体运营攻略
行业经验交流
Hi,在你登录以后,就可以永久免费的收藏任何您感兴趣的内容,关注感兴趣的作者!
手机注册或邮箱注册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请输入正确的邮箱
已有帐号请点击
帐号创建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验证邮件
请在48小时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验证邮箱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还没有帐号请点击
点击按钮进行验证
你输入的邮箱还未注册
又想起来了?
你已成功重置密码,请妥善保管,以后使用新密码登录
邮件发送成功!
我们刚刚给你发送了一封邮件
请在5分钟内查收邮件,并按照提示重置密码
感谢你对微口网的信任与支持
对不起,你的帐号尚未验证
如果你没有收到邮件,请留意垃圾箱 或
意见与建议
请留下您的联系方式
* 留下您正确的联系方式,以便工作人员尽快与你取得联系
转藏至我的藏点vipabc青少年英语
微信扫描右侧二维码关注后
阅读原文和更多同类文章【泳友体会】:四种泳姿里,为何蛙泳最慢、自由泳最快?
我的图书馆
【泳友体会】:四种泳姿里,为何蛙泳最慢、自由泳最快?
提示:请点上方↑↑↑泳者一键关注!游泳教学导读本文作者,6岁开始就在北京少年宫学游泳,一直到高中,4种泳姿都会。他讲述了他对四种泳姿的真实体会,对初学者有极好的参考价值。比如:为何蛙泳技术含量最高?为何自由泳速度最快?为何蝶泳最特别?为何仰泳最“恶心”?1蛙泳:是典型的仿生学泳姿,小学生都能告诉你这是在学青蛙的游法。为什么它的速度最慢?主要是几个特点:第一蛙泳的腿所产生的推力是几种泳姿里面比较小的,无法和蝶泳和自由泳相比。整个蛙泳腿的技术只要你学过就知道是分成了4个动作分别是“收、翻、蹬、夹” ,其中主要的动力来源在于“蹬”和“夹”。学的时候教练就会不停的告诉你不能只“蹬”不“夹,我们大多业余的人游蛙泳的时候如果发现自己的速度慢很肯能就是你的动作不到位不妨注意一下“夹”这个动作。即便是你的腿部技术做到了完美,但其中“收”和“翻”这个动作需要耗费一定的阻力,这个阻力在我们看起来很小实际上是很大。第二是蛙泳动作分成了上半身和下半身,上半身是划水的动作,下半身是腿部动作。你会说自由泳和仰泳不也是吗?也对也不对。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蛙泳的上下半身从动力学上来说是完全脱节的,是完全的不连贯动作,所以在产生动力的同时蛙泳的另一个技术难关在于克服这种不连贯所带来的阻力和产生动力同时带来的阻力,这是两个阻力。其他泳姿几乎只要克服第二个阻力就行了,但是蛙泳要克服两个。蛙泳的不连贯简直到了极点你在“收”和“翻”的时候腿部由“蹬”和“夹”产生推力已经几乎耗尽,依照蛙泳动作这正是你抬头换气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推力仅仅来自于手臂的划水,虽然划水是蛙泳另外一个动力的来源,但是由于划水距离和动作问题产生的推力也不是很大,和腿部的动作比起来仅仅是杯水车薪,所以划水仅仅是腿部的辅助。最后一点,蛙泳也是4种泳姿里面,不管长短距离都需要每完成一次动作都要换气的泳姿,而且是阻力最大的抬头换气。自由泳和蝶泳如果不是短距离都不用一次一换。 自由泳一般我们游的时候是三次转头换一次气,冲刺的时候才是每次完成双手划水的时候换一次;蝶泳匀速游的时候一般可以做到两次压水换一次气(也就是第二次的时候换),冲刺的时候每完成一次压水换一次。总结来看蛙泳的技术难点在于,运动员需要克服两个阻力,主要是由于不连贯动作所带来的阻力。如何在产生尽可能更大动力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两个阻力是提升蛙泳速度的难点。另外蛙泳是4种泳姿里面所有动作都在水下完成的,所以对于对于技术的要求最高,如让众所周知的不连贯动作变得何尽可能的连贯也是提高成绩的法宝。2自由泳:自由泳也就是爬泳,为什么快?这个相对简单。因为他是几种泳姿里面动作最连贯,运动阻力最小,整体动力最强的泳姿。第一自由泳是在4中泳姿里面整个身体都在水下,包括换气也也是采用了转头换气,所以把运动阻力降到了最小。第二自由泳的推进方式产生的抵触最小,不同于蛙泳的不连贯,自由泳这点上最为连贯。上半身所产生推力虽然不如蝶泳,但两个手臂的交替划水就像是船桨一样,效率很高而且相对划水距离很长,产生的推力很可观。而且腿部的打水,像是涡轮船的涡轮和轮船的螺旋桨一样,也产生了阻力很小,完全向前的推力。这两个推力结合在一起产生的推力就很大了。 而且自由泳之所以发展潜力巨大在于,在划水上能做的动作还有很多,而且在划水手臂出水的时候,在空中的部分现在趋势是要求不严,为了速度可以放弃姿势。不太懂的我就简单说一下,就是自由泳最“自由”,尽管都用爬泳了但是除了水下的动作外空中的动作你可以随便来,不是随便是怎么舒服怎么来。我两次学自由泳教练对我的要求不同,第一次学的时候会死抠技术动作,要求手一定要有“高臂抬肘”的动作,肘部一定要抬过肩膀,因为这样一次划水比较均匀。但是第二次学自由泳是在我学完蝶泳之后,因为我要参加比赛,教练的要求是对于空中“高臂抬肘”的要求就不严了,因为要求加快频率,而且要求尽量有一个“往前伸”“往前够”的动作。这是一个国际上自由泳的趋势,虽然身体有很小倾斜,但是这可以增加划水距离。果然这样改善之后进一步增加了我游自由泳的速度。这也说明了为什么自由泳最快了3蝶泳:这个泳姿比较特殊,争议也很大。之前关于蝶泳速度可以超过自由泳的论证一直都有,从推力来说蝶泳的推力最大,但是速度却总差自由泳一点。这点所谓的科学家还在研究,始终抱有它能超自由泳速度的一天。蝶泳是几个泳姿里面最有特点的一种,也是我最喜欢游的一种。第一蝶泳的腿部推力是4种泳姿里面最大的,甚至超过了自由泳的打水,因为蝶泳是双腿拍水。像海豚一样。具体动作很难描述,如果你不会蝶泳想要体会的话,我们开始练习的时候是在岸上练习的。身体离墙壁20公分,1半蹲,2屁股拱墙,3小腹发力顶起,把3个连贯起来。屁股拱墙在水下就是要求屁股必须拱出水面,否则你会被笑话的,说明你没蝶起来。即便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没有手上动作,光换气,但整个连续拍水所产生的推力非常的大。因为下半身同样在水下而且整个下半身没有固定动作。第二就是有效划水很长,由于蝶泳是蛙泳转化而来的,所以蝶泳手划水和蛙泳很相像。但是蝶泳是“压水”是先“压”在“划”,具体来说就是一个钥匙孔的形状。“压”是为了让你抬头换气,此外“划”再增加划水的力量,这样“压”“划”结合的很好形成了很好的划水动力,有效划水距离比蛙泳长了很多,而且和自由泳比起来虽然单臂“压”“划”动力没有自由泳打但是和蝶泳腿一样,但由于是双臂所以在手部动力上蝶泳还是超过了自由泳。第三就是为什么蝶泳总是稍稍慢过自由泳的原因,因为虽然有效划水距离长,手脚推力最大但是蝶泳的推进力量没有自由泳均匀。先是腿部,自由泳腿是交替打水,加速的时候增加打腿频率和速度,这样速度和提速很均匀。但是蝶泳是一次划手两次打腿,打腿是一重一轻,重的一下拍出水面一下的重击是为了配合“压”“划”便于你抬头换气,就是你蝶起来的关键,否则你是没有力量也抬不起头的,第二下再一次增加一下打腿近一步增加推力。整体速度确实快但是就好像还是汽车业刚开始宝马不用机械增压死活坚持自然吸气,抨击老对手梅赛德斯的机械增压一样。为什么?宝马的给出的答案是机械增压是一种“野蛮”的提速方式,他的加速不线性。蝶泳也是如此提速的时候腿部只能提高频率,但是配合上手之后这种速度提升没有自由泳来的直接。你如果游蝶泳的时候会明显发现本来手臂压水和双腿完成一次拍水之后,在我们在叫“缩脖”和“移臂”过程中速度会马上降下来,虽然接入水的时候又打了一次腿但是速度还是不线性。如果你不会蝶泳或者蝶得不好会更容易发现蝶一下之后速度很快出去好远,但是如果第二下动作不马上跟上几乎就没速度了。这一方面说明了你动作做得不连贯,第二也说明了蝶泳的的强大推进力所造成的动力损耗也更大。这样一来可能造成了蝶泳速度总是稍稍慢自由泳一点。 我喜欢蝶泳是因为它游起来最有气势。4仰泳:我不敢乱说,学的晚,而且游得都很差,我至今很烦它觉得它比蝶泳还累。个人认为它和三种泳姿都不一样。 很多人觉得仰泳是仰着的自由泳其实他们差距很大,首先打腿方面,自由要和蝶泳很像不过一个是交替打水,一个说双腿拍水+打水。但是仰泳是蹬腿和打腿结合,有点像“蹬自行车”。手也是自由泳完全不同,是侧面入水并且推水,效率也不如自由泳。这样一来不用解释也知道仰泳为什么慢了,当然比蛙泳快是肯定的。另外我个人觉得仰泳累是因为,它要挺胸,收腹,挺肚子,还不能撅屁股(蝶泳要拱出水面)。蝶泳游习惯的我身体总是下沉,个人觉得很恶心。这就是4种泳姿,所以快慢是一幕了然的。自由泳(均衡稳定阻力小)&=蝶泳(动力大但不均匀,很多时候不冲刺匀速游的时候蝶泳都超过了自由泳的速度)&仰泳(好歹有划手和打水)&蛙泳(需要克服双重阻力,动力低下)就是这样,还有一点我个人认为也是个小小的因素,蛙泳和蝶泳的触壁蹬腿速度要慢过自由泳和仰泳的翻身蹬腿。这个是我瞎说的,纯粹是个人感觉,因为我自己游的时候感觉翻身要快一点,其实都是一样的都是蹬壁+海豚腿。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蛙泳正确泳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