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安排健身练肩动作动作顺序

原标题:怎么把肩膀练宽牢记6個练肩技巧,一组肩部训练动作!

原创内容擅自搬运者必究!

健身练肩动作训练的时候,你练肩了吗你是否重视肩部训练?

我们的身體是由多个肌群组成的这些肌群可以分为大肌群跟小肌群,而肩部肌群属于身体的小肌群却是我们不能忽略的一个部位,它决定了你嘚倒三角身材是否美观

肩部肌群强大与否,决定了你的肩部宽厚与否穿衣形象。平时健身练肩动作不练肩你会发现身形体态不怎么恏看,容易出现含胸驼背等形象问题

发达的肩部线条,可以改善溜肩形象塑造好看一字肩,让你成为行走的衣架子还可以提高自身嘚形象体态,挺拔身姿

肩部肌群连接着我们的手臂、胸肌、背部肌群,当我们进行这些肌群的训练时肩部关节必然也会受到锻炼。如果肩部肌群太弱在健身练肩动作训练的时候你就容易受伤。而强化的肩部肌群可以保护你让你健身练肩动作的时候减少受伤的几率。

怎么把肩膀练宽这几个训练技巧,你需要提前知道:

1、肩部肌群主要是由三角肌组成的三角肌又分为三角肌前中后三束,也就是肩部訓练的时候我们需要针对这几个小肌群进行全方位的训练,才能打造宽厚的臂膀

2、肩部肌群是身体的小肌群,其负重力量也是比较弱嘚相比于其他肌群来说,三角肌更适合选用中轻重量的负重进行刺激不适合采用大重量。

新手练肩的时候注重的是动作轨迹是否标准,而不是过度关注重量我们要牢记训练时循序渐进原则,从低重量训练开始随着肌肉力量的提升,再考虑叠加重量逐渐强化目标肌群。

3、在肩部训练之前我们一定要进行充分的热身,不要马上进入正式训练我们要充分活动肩关节,激活肩袖肌群我们可以选择肩内旋与肩外旋动作进行热身激活。

4、在肩部训练的时候我们要注意不要耸肩,避免斜方肌的过度刺激要做到沉肩训练,这样可以减尐斜方肌的借力提高肩部训练效率。

5、在肩部训练后也一定要做好放松拉伸,促进肩部肌群的修复减少酸疼感的出现。

下面分享一組肩部训练动作帮你练出宽厚的肩膀,塑造迷人倒三角身材!

热身动作1、肩部环绕 顺时针逆时针各1分钟

热身动作2、俯身肩部激活 左右各15佽*2组

动作1、史密斯杠铃推举

锻炼三角肌前束、中束、上胸部

动作4、俯身哑铃反向飞鸟

动作5、单臂哑铃侧平举

每个动作12-15RM重复4组,组间歇时間为45-60秒左右感觉肩部三角肌撕裂的快感吧1

最近看到一不错的文章关于制萣健身练肩动作计划的。搬运

一个目标至少要坚持8周12周更佳。这并不表示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都不能改变训练计划但制定的计划必须围繞着同一个目标展开。

步骤2:选择合适的分化训练计划

你的训练频率和各部位分化训练计划取决于目标恢复能力,以及你的日程在下媔的表格中,可以看到不同的目标有着不同的核心要素。

针对选定目标的正确训练频率和分化训练方法

第一行:目标 力量 围度 减脂

第二行:核心要素 神经(中枢神经系统) 肌肉 新陈代谢

第三行:每个部位或每个动作类型的训练频率 高(每周2-3次) 中(每周1-2佽) 低(每周1次)

第四行:需要的恢复时间 高(每周安排3-4天的非高强度训练日) 中(每周安排2-3天的非高强度训练日) 高(每周安排3-4天的非高强度训练日)

针对力量的分化训练计划

在力量和爆发力训练中中枢神经系统是核心要素。在上面3类核心要素中在一次高强喥的训练之后,中枢神经系统的恢复最慢因此,如果一个训练计划以中枢神经系统为核心要素要取得最快的进步,所需的恢复日要很哆

但还要考虑到:力量是一种通过学习才能掌握的技术。这是一个学习如何充分利用现有肌肉的过程使用肌肉越频繁,就会越善于募集它们从而越快地提高力量。

因此在力量训练中,你需要更频繁地训练每个部位或每种动作类型但休息日也要多(每周3-4天)。可以從下面这些分化训练计划中挑一个:

D:推类动作、拉类动作

第1天:腘绳肌+拉类动作

第2天:股四头肌+推类动作

第4天:腘绳肌+拉类动作

苐6天:股四头肌+推类动作

针对围度的分化训练计划

在围度训练中显然核心要素是肌肉。因为动力学习(学习如何使用肌肉)在这种訓练中不像在力量训练中那么重要,每个肌群的训练频率不必太高但至少也要保证每周两次。由于肌肉的恢复速度比中枢神经系统快鈳以减少每周的恢复日,2-3天就够了前提是认真计划训练量。下面的分化训练计划可供你参考:

第3天: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第4天:股四头肌、腘绳肌

第6天:三角肌(前、中、后束)

第1天:以股四头肌为主的动作

第2天:水平方向推类和拉类动作

第4天:以髋关节为主的动作

第6天:垂直方向推类和拉类动作

第1天:以股四头肌为主的动作

第2天:拉类动作(背、肱二头肌、三角肌后束)

第4天:以髋部为主的动作

第6天:嶊类动作(胸、肱三头肌、三角肌)

针对减脂的分化训练计划

在减脂训练中可以有更多的休息时间。将会更多地采用新陈代谢训练(即乳酸训练如循环训练、联合体训练、GPP训练),两次训练之间的休息时间应该长一些由于需要很高的卡路里赤字,这削弱了你的恢复能仂

因此,每周的恢复日应该多一些(3-4天)恢复是指“不要进行高强度训练”。你可以做一些心肺功能训练或者其他的低强度运动,仳如行走以保持减脂的成果。

在减脂的同时很难提高力量。但是在减脂阶段,每周仍然要安排一两次力量训练以尽量保持肌肉体積和力量。

步骤3:选择合适的训练区域

要获得需要的刺激关键因素之一是选择合适的训练强度区域。

身体会根据对它的需要做出调整呮要不断提高训练重量,不管采用什么样的训练区域和方法你的力量和围度都会提高。但是因为你需要的是尽量提高围度或力量,需偠选择合适的训练区域这样才能获得最大的进步。例如如果目标是力量,应该选择每组1-3次而不是每组12-15次。

利用下面的表格根据你嘚目标为每个训练动作选择合适的训练区域。减脂计划需要的方法与力量和围度计划有很大不同

针对选定目标选择训练区域

第一行:目標 力量 围度

第二行:每个肌群的第一个训练动作 相对或绝对力量区域:每组1-3次、每组3-5次、3/2/1波浪、5/1对照组、5×1串联 功能性或纯肌肉肥大区域:每组6-8次、每组8-10次、每组10-12次

第三行:第二个训练动作 绝对力量或功能性肌肉肥大区域:每组3-5次、每组6-8次、6/4/2波浪、7/5/3波浪 肌肉肥夶区域:第组8-10次、每组10-12次

第四行:第三个训练动作(如果你打算安排第三个动作的话) 与第二个动作相同 肌肉肥大或力量耐力区域:烸组8-10次、每组10-12次、每组12-20次

第五行:第四个训练动作(如果你打算安排第四个动作的话) 与第二个动作相同 与第三个动作相同

步骤4:选擇每个肌群的训练组数

每节训练课的总组数取决于体能,生活方式饮食及其他因素。一般说来每个肌群做6-16组为佳,事实上大多数训练鍺更适合9-12组如果你做了这么多组之后,还是没能给予肌肉足够的刺激这说明需要提高训练强度.。

刚开始采用9-12组,坚持一段时间每組都要尽全力。然后观察身体的反应确信自己可以采用更多的组数.

但要记住,9-12组只是一般性的标准如果体能差,或者工作繁忙可以降到6-9组。在全身训练日每个肌群的组数应该更少一些(4-6组)。

步骤5:针对每个肌群选择合适的训练动作数量

训练与情绪是紧密相关的伱会本能地以为,你训练得越多效果越好。如果你每节课增加一个或两三个训练动作,你就可以更充分地刺激一块肌肉从而确保成功。

每节训练课选择4-6个训练动作如果你每节课训练两个肌群,那么每个肌群最多可以选择3个动作如果你训练3个肌群,每个肌群可以选擇一两个动作如果你训练全身,每个肌群只能选择一个训练动作

有时候,需要选择超过6个动作(比如循环训练);有时候只需要选擇两三个训练动作。但在90%的训练中4-6个动作最合适。

在力量训练中每个动作应该多做几组,以便最大限度地提高神经系统的工作效率楿反,在围度训练中应该多选择几个动作,以便使肌肉平衡地发展

力量=更少的动作,更多的组数

围度=更多的动作更少的组数

记住,每个肌群只做9-12组利用下表,根据目标和分化训练计划选择合适的组数和动作数。例如如果目标是力量,选择的是推类、拉类动莋分化训练计划每节课训练3个肌群,那么每个肌群应该选择两个动作每个动作做4-6组。

根据你的目标和分化训练计划选择组数和动作数*

苐一行:目标 力量 围度

第二行:每节课6个肌群(全身) 每个肌群1个训练动作每个训练动作做4-6组 无

第三行:每节课4个肌群(上肢戓下肢) 每个肌群1-2个动作(总共不超过6个),每个动作做4-9组

第四行:每节课3个肌群(推或拉) 每个肌群2个动作每个动作做4-6组 每个肌群2个动作,每个动作做4-6组

第五行:每节课2个肌群(拮抗肌群动作类型分化) 无 每个肌群3个动作,每个动作做3-4组

第六行:每节课1个肌群(部位分化) 无 每个肌群4个动作每个动作做2-3组

*注意,在一节课中你并不需要把每个动作做同样的组数。可以把总组数进行各種各样的分配比如:

每个肌群2个动作,总共10组:

第一个动作的组数必须等于或大于后面的动作

步骤6:选择合适的训练动作

训练动作可鉯分为4类。你应该根据想要的效果从每类中选择合适的动作

首要动作:这个类别的动作数量少,都是多关节、多肌群、自由重量而且往往是多平面的动作这些动作可以针对每个肌群使用最大的重量,对身体和神经系统的要求最高

次要动作:与上面的动作相似,但对身體和神经系统的要求稍低

辅助动作:这个类别包括很多动作,都是孤立动作大多数是机器训练。与前两类相比这类动作使用的重量尛得多,因此对神经系统的要求也小得多

补充动作:这个类别中,大多数是孤立动作目标是纠正肌肉不平衡或某个专门的弱点。肩袖蔀位训练平衡和本体感受训练都属于这一类。

第一行:类别 训练动作举例

第二行:首要 奥林匹克后蹲(站位与髋同宽躯干垂直),力量举深蹲(宽站位躯干做出中等幅度的前倾),前蹲

第三行:次要 箭步蹲及其变化动作训练凳搁腿深蹲及其变化动作,腿举杠铃哈克深蹲,哑铃深蹲

第四行:辅助 机器哈克深蹲迈上箱子及其变化动作,腿屈伸及其变化动作西斯深蹲

第五行:补充 端点伸膝(使用弹力带),弹力带腿屈伸

第一行:类别 训练动作举例

第二行:首要 罗马尼亚硬拉直腿硬拉,相扑硬拉抓举握法硬拉

第三荇:次要 早安式体前屈及其变化动作,glute-ham raise腿举(双脚置于踏板比较靠上的位置)

第四行:辅助 reverse hyper,胯下钢索前上拉腿弯举及其变化动莋,钢索伸髋

第五行:X带行走库克伸髋,健身练肩动作球腿弯举弹力带腿弯举

第一行:类别 训练动作举例

第二行:首要 下斜卧推,卧推吉龙达双杠臂屈伸

第三行:次要 上斜卧推,哑铃卧推哑铃上斜卧推,对颈卧推

第四行:辅助 钢索夹胸飞鸟及其变化动作,蝴蝶机坐姿推胸机

第五行:补充 健身练肩动作球俯卧撑,晃板俯卧撑

第一行:类别 训练动作举例

第二行:首要 反手引体向上及其变化动作正手引体向上及其变化动作,胸部支撑划船俯身杠铃划船,T杠划船

第三行:次要 单臂哑铃划船T杠下拉及其变化动作,鋼索坐姿划船及其变化动作墙角划船,胖子引体向上(反式划船)坐姿对颈绳子握柄划船

第四行:辅助 直臂下拉,钢索仰卧直臂上拉高位滑轮交叉划船,低位滑轮交叉划船机器坐姿划船,机器背阔肌下拉俯身侧平举,机器反飞鸟胸部支撑上斜俯身侧平举

第五荇:补充 胸部支撑上斜哑铃耸肩,坐姿钢索耸肩(肩胛骨缩回)上斜俯卧平举

第一行:类别 训练动作举例

第二行:首要 肌肉挺举,(站姿杠铃)肩上推举借力推举,坐姿杠铃肩上推举

第三行:次要 坐姿及站姿哑铃肩上推举及其变化动作阿诺德推举,斯科特肌禸抓举

第四行:辅助 机器肩上推举侧平举及其变化动作,前平举及其变化动作侧平举机

第五行:补充 古巴推举,肩外旋

手臂屈肌(肱二头肌、肱肌)

第一行:类别 训练动作举例

第二行:首要 站姿杠铃弯举牧师凳杠铃弯举

第三行:次要 锤式弯举,坐姿哑铃弯舉及其变化动作牧师凳哑铃弯举,正握杠铃弯举(站姿或使用牧师凳)

第四行:辅助 机器弯举钢索弯举及其变化动作,集中弯举

第伍行:补充 长柄锤或托尔之锤前臂转动(肘部紧贴体侧弯曲90度,手握锤柄下半段在起始动作中,采用正握即掌心向下,拇指向内接下来,肘部不动转动前臂。一直转到掌心向上拇指向内。)

第一行:类别 训练动作举例

第二行:首要 窄握卧推窄握下斜握嶊,体后臂屈伸

第三行:次要 窄握上斜卧推反握卧推,JM卧推下斜杠铃臂屈伸,下斜哑铃臂屈伸平板杠铃臂屈伸,平板哑铃臂屈伸

苐四行:辅助 颈后哑铃臂屈伸颈后杠铃臂屈伸,颈后钢索臂屈伸及其变化动作臂屈伸机

第五行:补充 健身练肩动作球窄握俯卧撑,晃板窄握俯卧撑

显然这个清单无法把所有的训练动作一网打尽,但它可以帮助大致了解如何选择训练动作

如果目标是力量,计划应該主要采用首要和次要动作在一节课上,可以为每个肌群选两个首要动作但我并不建议这样做,因为这样做加上大重量、低次数,會导致神经系统过于疲劳开始时,最好选择一个首要动作一个次要动作。

这些重要的复合动作有一个缺点它们会使优势肌肉变得更強壮,却绕开那些弱势肌肉如果一个动作包含几个肌群,身体会找出最经济的路径将大部分负荷转移到更强壮、更具优势的肌肉上。

經典例子是卧推:如果肩部居于优势地位练习卧推对胸部的帮助就比较小,因为你的身体会自然地绕过你那虚弱的胸肌将大部分负荷轉移到更加强壮的三角肌前束和肱三头肌上。

如果目标是肌肉美感你应该选择足够的辅助动作,以确保充分刺激目标肌肉然而,至少偠包括一个首要动作和一个次要动作

针对目标和训练动作数来选择动作

第一行:目标 力量 围度

第二行:每个肌群1个动作 1个首要动莋 无

第三行:每个肌群2个动作 1个首要动作+1个次要动作、1个首要动作+1个首要动作 1个首要动作+1个次要动作、1个首要动作+1个辅助動作、1个次要动作+1个辅助动作

第四行:每个肌群3个动作 无 1个首要动作+1个次要动作+1个辅助动作、1个首要动作+2个辅助动作、1个次偠动作+2个辅助动作、2个次要动作+1个辅助动作

第五行:每个肌群4个动作 无 与3相似,各加1个辅助动作或1个补充动作

如果目标是力量伱有一个明显的弱点,比如肩袖部位有问题可以增加一个补充动作。因为补充动作的训练强度低不必将其计入动作总数。

选择训练动莋时最重要的是避免动作重复。身体在压力下的恢复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将宝贵的恢复能力浪费在多余的动作上是愚蠢的。

多余动作是指那些针对同样的肌群采用同样的动作类型,握法也相同的动作例如,卧推平板哑铃卧推,平板机器卧推和史密斯机卧推在本质上昰相似的只是表面上略有不同。站姿杠铃弯举站姿哑铃弯举和站姿钢索弯举也是这样。如果想针对一个肌群选择多个动作应该选择那些相互之间具有互补性的动作,而不是相似的动作

选择动作时还需要考虑,避免间接超载尽量避免功能相似的动作从而在一节课上鉯最佳状态训练。

步骤7:选择合适的训练动作顺序

一节训练课上的训练动作顺序涉及两个问题:

1.基本结构(水平式/渐进式、交替式、垂直式/循环式)

2.在一个结构内的动作顺序

训练计划的基本结构是指一个动作或它的一组与另一个动作的关系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结构,先做完┅个动作的所有组数再做下一个动作。例如:

你先做完4组卧推(组间歇90秒)再做T杠划船。

这种结构能够让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训練又不会牺牲运动能力。在这种分配结构当中交替采用两个针对不同肌群的训练动作,以拮抗肌群为佳例如:

先做一组A1动作(卧推),休息45秒再做一组A2动作(T杠划船),休息45秒再做A1动作,如此重复直到两个动作都做完4组。这样两组卧推之间的实际间歇与渐进式是相同的,尽管组间歇只有45秒

选择3个以上的动作,每个动作各做一组形成一个循环。如果有必要将这个循环重复几次。例如:

A4.哑鈴罗马尼亚硬拉

注意并不一定要把训练课上的所有动作都加入一个循环。例如可以选择4个动作组成一个循环,再选择两个动作采用茭替式或渐进式结构。

循环训练最适合减脂训练因为它的“站”(小组)间歇最短可达10秒。如果把间歇延长到两三分钟循环训练也可鉯成为一种有效的力量和爆发力训练方法。循环训练与渐进式和交替式相比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更多的训练,但仍能为同一个动作的兩组之间留出足够的间歇

选定了训练结构之后,你需要合乎逻辑地、高效率地安排动作顺序

最重要的原则是,针对一个肌群的几个动莋中对神经影响最大的动作应该安排在对神经影响较小的动作前面。例如你应该先做深蹲,后做腿屈伸这个法则也有例外,比如:當你想针对一块难以募集到的肌肉采用预疲劳法可以先做一个孤立训练动作,再做复合动作

在针对一个肌群的所有动作中,按照难度咹排它们的顺序例如,假设针对胸部选择了这些动作:

那么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首要原则:先做首要动作再做次要动作,再做辅助动莋再做补充动作。如果有两个动作来自同一个类别(比如两个首要动作或两个次要动作)能够使用更大重量的动作优先。

根据采用的結构(水平式、垂直式、交替式)实际的动作顺序可能也会有所不同。

如果采用渐进式应该依次完成针对一个肌群的所有动作,再转姠下一个肌群比如说这样:

如果在一节课上训练一个大肌群(胸、背或股四头肌)、一个小肌群,就可以这样安排如果你训练两个大肌群(比如胸和背),这样安排就不是最佳方案因为当转向第二个肌群时,中枢神经系统已经疲劳了

如果要训练两个以上的大肌群,甚至全身最好按照难度来安排,不必考虑肌群的问题首先把所有动作按类别归纳(首要动作、次要动作等),然后按照大肌群优先的原则排序比如说,打算训练全身:

这些都是首要动作因此应该按照目标肌群的大小来排列,比如:

如果还选择了次要动作原则是一樣的:先按类别排列(首要动作先于次要动作),同一个类别内的动作顺序按目标肌群的大小来排列例如:

俯身杠铃划船(首要动作)

唑姿哑铃肩上推举(次要动作)

抓举握法硬拉(首要动作)

然后按照目标肌群的大小来排列:

如果采用交替式结构(通常为拮抗肌),那麼你要先按照肌群来排列例如,训练胸和背:

每个肌群的正确动作顺序是:

C.胸部支撑俯身侧平举

由于采用交替式结构总的顺序是这样嘚:

C2.胸部支撑俯身侧平举

最后,如果采用循环结构根据目标的不同,可以有很多选择

在针对力量、围度或爆发力的循环训练中,由于“站”间歇比较长安排顺序的方法与渐进组相同:先按类别排列,再按肌群排列

在针对减脂的乳酸循环训练中,“站”间歇很短对噺陈代谢的影响更大,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更小因此动作顺序并不那么重要。

但是不要把相互干扰的两个动作安排在一起,尽量把功能楿似的动作排远一点例如,第一个动作是坐姿哑铃肩上推举第二个动作安排卧推及其变化动作就不太合理,因为这两个动作针对的肌群是相似的

举重(抓举、挺举)及其变化动作永远要安排在前面。

这些动作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要求很高的全身动作和复合动作,应該安排在前面

记住:永远把举重安排在前面。如果采用多个举重动作应该先做抓举,再做翻站再做上挺。

组间歇长短直接取决于目標记住这些原则:

1.神经系统所需的恢复时间长于肌肉和新陈代谢。

2.新陈代谢训练中的不完全恢复会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对减脂有很大效果。不完全恢复还会迫使身体募集更多的运动单位尽管这些可能只是慢肌纤维。

3.中枢神经系统完全恢复对于达到力量训练最佳运动能仂是必要的因此,如果你的目标是力量间歇应该长一些,以提高动作质量

合适的间歇长度取决于努力的强度,以及训练动作(做完┅组俯身臂屈伸之后与做完一组深蹲相比,会更快恢复)下面的表格说明了不同的间歇长度带来的影响:

第一行:间歇 中枢神经系統恢复 新陈代谢恢复 要点 适用于

第二行:20-30秒 很少 30-50% 代谢物大量堆积,氧债严重这都会导致h生长激素等生长因子的分泌 减脂(力量耐力区域)

第三行:30-60秒 少(30-40%)50-75% 代谢物大量堆积。更长的新陈代谢间歇=在肌肉肥大区域使用更大重量的能力 减脂和增肌(力量耐力和肌肉肥大区域)

第四行:60-90秒 40-60%75-90% 处于代谢物堆积和充分恢复、使用更大重量的中间地带 增肌(肌肉肥大区域)

第五行:90-120秒 60-75%100%使嘚你能够在后面的肌肉肥大组中保持体能 提高肌肉和力量(肌肉肥大和功能性肥大区域)

第六行:2-4分钟 80-100%神经充分恢复力量增强,有能力使用极限重量 提高力量(绝对和相对力量区域)

根据目标和选择的强度区域理想的间歇应该是:

相对力量区域(1-3次):3-4分钟*

绝对仂量区域(3-5次):2-3分钟*

功能性肌肉肥大区域(6-8次):90-120秒*

耐力力量区域(20次以上):低于30秒

这些是基本原则,这些原则适用于大多数人根據需要进行调整。

注意“同一个动作的组间歇”这意味着,例如选择的是肌肉肥大区域,你需要休息60-90秒再开始同一个动作的下一组。如果采用渐进式:

4组10次组间歇90秒。

假如交替练习卧推和T杠划船:

同一个动作的两组之间仍然相隔90秒(休息时间)因此将两个动作之間的间歇变成了45秒。

现在卧推的两组之间的间歇为90秒,划船的两组之间也相隔90秒但训练密度提高了,训练在新陈代谢(减脂)方面的影响更大了

如果采用针对减脂的循环训练,应该采用力量耐力区域这样,“站”间隔10-45秒都是可以的乳酸循环训练应该看成是使用重粅进行的能量系统(心肺功能)训练,而不是“重物训练”

设计训练计划时,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恢复日让身体适应,从而取得进步

泹你要明白,恢复日并不等同于休息一整天恢复分为3个水平:

这意味着进行一些不会给系统带来压力的身体活动。比如参加体育运动散步,进行一些低强度的心肺功能训练甚至是一些低强度的负重训练。这种恢复能够提高肌肉的血流量使新陈代谢速度保持在较快的沝平上。

也就是休息一天不进行身体活动。一个消极恢复日就是一个不训练的日子如此而已。

这第3种水平包含了一些提高身体由训练壓力下恢复的能力的方法比如按摩,盐浴对照淋浴(注:交替使用冷水和热水)

为了方便阅读删减了一些图片以及文字。感谢译者 草銫近却无

健身练肩动作减掉多余脂肪后我們就需要开始塑造体型练出肌肉这个训练过程虽然漫长但并不一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我们需要把目光投向身体每块肌肉部位而不是忝天腹部锻炼,这样的健身练肩动作锻炼只是入门选手

今天我们聊下于肩膀的基础知识,对于男生想穿衣有型练好肩部很重要首先肩蔀训练在你没有锻炼根基增强前是绝对不能贸然增加重量强行训练,否者很容易造成肩部磨损负伤影响训练效果。

在训练肩膀时后背彡角肌经常被忽略,如果您觉得后三角肌对您来说是薄弱的地方那么在进行横向动作锻炼多加2组。肩部分别由三角肌前束中束,后束彡个主要部位组成想要肩部练宽练好,就必须在训练时全面的训练均衡的刺激到它们

要想全面锻炼刺激到就需要你用多动作,多角度嘚方式分化刺激这样才能够达到全面的刺激效果。训练肩部主要常用动作主要为哑铃侧平举哑铃侧平举,哑铃前平举对于新人建议剛开始训练的一段时间里用2kg一下的哑铃多次锻炼锻炼效果你将意想不到。下面为大家分享一组肩部训练动作计划4个动作帮你0开始练好肩蔀肌肉。

动作一:12次一组 2组每组间隔休息45秒

动作二:12次一组 2组每组间隔休息45秒

动作三:12次一组 2组每组间隔休息45秒

动作四:12次一组 2组每组间隔休息45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健身练肩动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