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自行车坡道休息平台想在休息的时候带女朋友去附近的景区玩玩,什么样的自行车坡道休息平台适合呢?

想买辆运动自行车,价格在1500以内,主要用来上下班,星期天去远点的农村玩玩,品牌种类太多看不懂,_百度知道
想买辆运动自行车,价格在1500以内,主要用来上下班,星期天去远点的农村玩玩,品牌种类太多看不懂,
星期天去远点的农村玩玩,求推荐一款,品牌种类太多看不懂想买辆运动自行车,主要用来上下班,价格在1500以内
我有更好的答案
美利达550d
捷安特atx777不错不过会超过一点你的价格
喜德胜也可以不是很贵
采纳率:29%
品牌类成品车有:喜得胜,美利达,这两款品牌价格有你需要的商品。其他的就可能不符合你的预算了——贵。
一千五的自行车已经相当不错了
阿米呢或者捷安特!
有型号吗,
这个你地去专买店去看看啦!我只能说这两个牌子的车子质量都很好!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去西藏骑行,买什么样的山地车合适?_百度知道
去西藏骑行,买什么样的山地车合适?
本人身高165,用几寸的车?预算是元.把推荐的车的详细配置和推荐的理由讲下好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去西藏严重不推荐。600 680 的刹车很肉,要注意。公爵500比较稳定的车,前叉可锁死。740是捷安特的当家花旦,专业的GUB sv3 228克超轻,还能买个比较次的冲锋衣防风。去西藏。如果你那边ATX 770 价格可爱的话,可以找我哟,在人,在心。买头盔的话去西藏?2000以下,还可以配个好头盔。手套3 内胎2-3 打气筒 组合工具,重点不在车。只有4个车捷安特的 ATX680(ATX690备选) ATX740(ATX750备选)美利达的 勇士600 公爵500勇士550的牙盘太大,是可以考虑的。配置自己到网上搜吧。如果买600 和 680的话
车买好点 少受罪
165 还是16寸的车架吧
美利达吧 16寸的车 捷安特好像只有17和19的车架
美利达是16和18的 好像是啊 我买的是美利达 本来想要17寸的
一问没有17寸的只有16和18的
就要了16寸的
骑起来还不错 我170
美利达公爵 不到2000
比较符合你的条件
好多人骑的车还不如公爵呢 也骑到了
关键是看毅力啊
另外 备胎啊 修车工具啊 防晒用品啊 衣物啊 简单药品 都得考虑 还有好多钱等着你花呢
不过装备也不是绝对的 有些人去骑车去西藏 为了赶个时髦 城市小资吗 买个不菲的车 和很多烧钱的装备 就骑行了几天 剩下的都搭车去的 到了西藏 还说 骑车去西藏也不过如此 这种人只是为了炫耀 什么新鲜的东西都要尝尝鲜
鄙视一下 宁可慢也不搭车
希望楼主成功
走川藏线还是新藏线哦?一个人估计是不行的。17寸的车架就够了
没研究过,不过要买个打气筒,最好有个备用胎。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去西藏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专业自行车入门指南
我的图书馆
专业自行车入门指南
&&&&&本帖整理转自其他网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专业自行车入门:认识专业自行车,学会区分公路、山地、小轮和死飞,并给出选择最适合自己自行车类型的思路。2、专业自行车选购:认识马路上看到最多的品牌“捷安特”和“美利达”,同时认识一下世界最顶尖的自行车品牌“Specialized”,在对这三个品牌的文化及产品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后,给出选购最适合自己自行车的思路。3、专业自行车装备选购:认识所有必须买的自行车装备,包括车上装、家里备的和身上穿的,同时学习为什么必须购买这些物品的原因, 以及学习购买这些物品时所需注意的要点,拒绝花冤枉钱。4、专业自行车调试:学习新车买来以后所必须第一时间进行的调试及检查工作,杜绝问题车,确保安全上路,科学骑行。5、专业自行车训练:学习标准的骑行姿势,解决骑行中常碰到的各种问题,学习如何专业地骑车,同时学习如何稳步地提高自己的骑行能力。目录:2楼:我们为什么要骑自行车?(骑自行车的好处)骑车vs跑步?骑车vs健走?我可以骑专业自行车吗?(有地方停车吗)-------3楼:我该选择什么自行车?公路车介绍山地车介绍公路车和山地车的区别骑公路车的n大理由(一溜横队骑山地车压马路?你们赢了!)在中国不骑公路车的n个理由(号称自行车王国,却连个路都铺不好)山地车友和公路车友的区别(期待最终的觉悟)-------4楼:什么是小轮车?什么是死飞?什么是折叠车?-------5楼:主流自行车品牌介绍(认识世界领先的25个自行车品牌)全世界最顶级自行车品牌全世界最畅销自行车品牌全世界最奢侈自行车品牌Giant & Merida & Specialized认识捷安特认识美利达美利达vs捷安特?&杂牌!杂牌!杂牌!-------6楼:认识ShimanoShimano公路套件分级及区别介绍Shimano山地套件分级及区别介绍美利达山地车系介绍捷安特山地车系介绍捷安特公路车系介绍美利达公路车系介绍-------7楼:自行车买回家是要出门去骑的,不是挂墙上来供人参观的(解决一个心理问题)自行车组装引导(车架+前叉+套件+把组+轮组+车胎+车座+脚踏)-------8楼:自行车骑行装备概述(买车其实只是一个小小的开始)装在车上的(码表+水壶+水壶架+车载骑行包+车灯+便携维修套件)放在家里的(落地式打气筒+停车架+车辆清洁护理套件)不该买的(撑脚+车锁+泥除)-------9楼:穿在身上的(骑行头盔+骑行镜+滴眼液+口罩+骑行鞋+达克宁散剂+骑行手套+骑行服+骑行包+耳机)-------10楼:调车入门调车座调车把调刹把调变速器调刹车-------11楼:不用变速器,就别买变速车(再解决一个心理问题)上车技术动作(两步上车法)标准骑行姿势(放松放松再放松)加速(学用变速器)巡航(寻找巡航档位和特定巡航速度)转弯(安全转弯需注意)刹车(速度不同,刹车的方法也完全不同)下车技术动作(三步下车法)靠车技巧(没撑脚怎么停车)自行车训练口诀(先练快,再练重;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上锁前,上锁时,上锁后(解决最后一个心理问题我们为什么要骑自行车?(骑自行车的好处)1、能预防大脑老化,提高神经系统的敏捷性。现代运动医学研究结果表明,骑自行车是异侧支配运动,两腿交替蹬踏可使左、右侧大脑功能同时得到开发,防止早衰及偏废。事实上,因为踩单车压缩血管,使得血液循环加速,骑行时大脑还可以摄入更多的氧气,所以出门骑行一段时间以后,你往往就会发觉脑筋分外清楚。2、能提高心肺功能。世界上有半数以上的人直接或间接死于心脏病,而骑自行车则是克服心脏功能障碍的最佳工具之一。骑单车不只能藉腿部的运动压缩血液流动,把血液从血管末梢抽回心脏的过程还同时强化了微血管组织;强化血管可以使你不受年龄的威胁,青春永驻。3、能减肥。研究表明,骑自行车运动对内脏器官的耐力锻炼效果与游泳和跑步相同;骑车3KM的运动量,和慢跑1KM相同。同时,与跑步和游泳相比,骑车不仅能使下肢髋、膝、踝3对关节和26对肌肉受益,而且还可使颈、背、臂、腹、腰、腹股沟、臀部等处的肌肉、关节、韧带也得到相应的锻炼。所以,除了减肥,骑车还有塑身的功效:如果你有留意一下专业自行车选手的腿,你会发现,他们的小腿和足踝总是细细的,这就是经常骑自行车锻炼的结果。4、能改善性功能。每日骑自行车4-5公里,可刺激人体雌激素或雄激素(荷尔蒙和多巴胺)的分泌,使性能力增强,有助于夫妻间性生活的和谐。5、能益寿延年。根据国际有关委员会的调查统计,在世界上各种不同职业人员中,以邮递员的寿命最长,原因之一就是他们在传递信件时常骑自行车的缘故。抛开这些,骑上自行车,走出家门,走进大自然,也能排忧解闷,让人感到身心愉悦。骑车vs跑步?骑自行车对人没有特别的限制,而跑步有。一般体重超过90公斤的人就不再适合使用跑步来进行健身和减肥了,因为跑步会对腿部,特别是对脚踝产生巨大冲击,这个冲击相当于你的3-4倍体重。体重超重的人长期跑步,非但健身效果一般,反而还会对身体造成严重的损害。重力:跑步是一负重的运动,所以,如何对抗重力,是很重要的。跑步时,脚跟触地后,前胫肌、四头肌会有短暂的离心收缩,来吸收地面的冲击。此时,如果过度的对抗重力,那身体的重心上下变化就会变得很大,很费力。而骑车是一对抗阻力的运动,重力的因素较不明显。骑车时,前胫肌、四头肌只做向心收缩,即使是上坡,也只是由转动来推动往上走。肌肉支出力量:跑步与走路不一样,跑步有双脚腾空期,全程你只能靠一支脚推进。所以,跑步是一项很讲究技巧的运动,同样体重的两个人,会跑步的人只会用一小部分力量来对抗重力,用大部分力量来推进;而不会跑步的人,则会不自觉地让每一步都负担全部的体重。但是自行车对抗阻力,就算以300瓦100rpm来说,下踩的力量最多也只有30公斤左右,这比会跑步的人每迈出一步所需支出的力还要少不少。步伐数VS踩踏数:一般人跑步时,步伐数大概在每分钟70-80下 ,有练过的90就很不错了,能有100-110,那就已经是选手的水平,而且以这样快的步伐数跑步,最多也只能跑短程。但自行车因为阻力较小,肌肉收缩可以更快,所以踩踏数可以很轻松地达到100-110 ,而且可以持续很久。骑车vs健走?健走和骑车时的心跳数很接近,差异很小,但是同样长的路程,用健走走完和骑车骑完,其消耗的热量数则会相差很大。乍一看起来,似乎步行的热量消耗会比骑车多得多,但是看问题不能光看表面,如果引入时间的概念,在四维上以平均每分钟所消耗的热量来计算比较,其实两者的热量消耗是差不多的。但是,同样的路程,骑车会比步行轻松得多,因为骑车时速度较快,会给人以一种很爽的感觉,同时,骑车时产生的风会控制体温,让人不易感到疲倦。另外,最关键的,虽然表面上感觉骑车比步行轻松,但是实际上,骑车时人的心跳数会比步行快很多,心跳越快,说明身体负担越大,热量消耗得也越快。所以,骑车是一项非常轻松,但是又非常有效的运动。&锻炼不同的肌肉:步行和骑车强化的肌肉完全不同:步行强化的是小腿肚的肌肉,而骑车则是强化的大腿的肌肉、以及肠腰肌(髂腰肌)。大腿肌肉的主要作用,在于支称体重和举起脚步,所以一定得好好锻练才行。关于那个什么肠腰肌(髂腰肌),其作用也是在于支撑身体。它的重要性绝不输大腿肌,因为若肠腰肌衰弱,人就无法久站,容易卧病在床。那么,不骑车,光走路就不能锻炼肠腰肌了么?答案是当然有办法可以锻炼,办法就是:爬楼梯。但是爬楼梯会强制让膝盖承受全部的重量,对膝盖压力很大。年轻人练练还行,但是对于老年人就吃不消了。所以,如果老年人想要训练肠腰肌,还是以骑单车最为适合。同时,老年人骑车,不但可以锻炼肠腰肌,还可以软化血管,加速血液流动,让人常葆年轻。所以,除了可以轻松地锻炼,骑车还是一项老少皆宜的运动。我可以骑专业自行车吗?(有地方停车吗)前面提到了,自行车和游泳一样,是几乎适合所有人的健康运动方式。但是骑普通的自行车,是很难达到科学锻炼的效果的;而骑专业的自行车,在偷车司空见惯的中国,又免不了让人时时刻刻都提心吊胆。所以,在决定使用专业自行车开始健身之前,首先必须搞清楚一点,就是:我有地方可以安全停车么?一般来说,专业自行车只能停放在没有人会乱动及出入的室内,才是最安全的。所以,在家,车就停家里;在公司,车就停办公室里;出门骑车,保持车在人在;出门办事,先想想目的地有没可以室内停车的地方,有就骑车去,没就坐车去或者走着去。不要图方便,不要图省心,不要把车停在外面,专业的自行车连车库都不能停,因为小偷太多了。而且就算停放在室内,如果来来去去的人很多,你的车也很可能会被完全不懂车的闲人玩坏(随意动你的变速器,不小心踢到你的轮组等等)。我还碰到有人把车停在办公室然后出去办事,结果回来发现车子被同事偷偷摸摸搬出去骑着玩结果摔坏的事情。专业自行车的踏板和普通自行车是完全不同的,这种装了锁踏的自行车哪是一般人骑得的?特别是公路车,即使不穿锁鞋,一般的鞋子踩在光滑的公路锁踏和娇小的山地锁踏上,一发力必滑脚,一滑脚必摔,一摔必伤车,轻则伤车把,车座,锁踏,重则伤变速系统,特别是脆弱的后变。我还有个朋友甚至爱车被人偷偷骑出去弄丢的,真是哭笑不得。所以在考虑买车之前,请仔细思考,你每天的行程,你的各种目的地,是否有这样的条件停车。如果没有,那请确保车在人在,这是最近本的要素。另外,还有两个小技巧,能确保你做到车在人在:1、不要配锁。锁这种东西只是防防君子的,真要买,就买个10块钱的圈圈锁防防手贱的闲人;对于小偷,碰到专业自行车拆个轮胎都能卖钱,再好的锁都没用。2、不要配撑脚。就算原配有撑脚都拆掉。没撑脚,你就不会随意乱停车了(专业自行车也从不屑于装撑脚,因为贰),笑。我该选择什么自行车?一般来讲,现在常见的专业自行车分为四种:公路车、山地车、小轮车和死飞车。选什么车,完全得从每个人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发,这里的实际情况包括个人的性格及爱好,自行车的用途,当地的路况等等。在以上四种车里,通常被选得最多,吵得最凶的两种车是公路车和山地车,所以以下的一大段内容,也将围绕这公路车和山地车展开。公路自行车,英文名叫“Road Bike”,俗称“公路车”或“自行车跑车”。公路车是在平滑的公路路面上使用的自行车车种,可用于公路自行车竞赛。公路车的特征:为了使骑行达到高速,公路车的重量较轻且风阻较小,同时公路车的轮胎比普通自行车窄,并且胎压可以达到100psi(pounds per square inch)以上,所以在行驶过程中由地面来阻力和山地车相比会低不少。同时,公路车的标准骑行姿势使身体重心压得很低,正面的迎风面积很小,使得风阻也比其他自行车低很多。降低风阻这一点在速度超过30KM/H的时候尤为重要,因为这个速度段主要的阻力将来自车子高速穿行于空气中所会遭遇到的空气阻力。另外,公路车的飞轮与牙盘的齿比(即齿轮数比值)很大,一般的公路自行车齿比可达到53:11甚至更高;而且,公路车在高档位区的飞轮齿数变化很细腻,更容易找到合适的齿比来适应路面的坡度。现在的公路自行车广泛采用了新型材料,比如钛合金、碳纤维、高级铝合金材料等等,所以公路自行车的重量很轻,一般约为8-9.5kg。同时,这些材料很硬,易于运动员发力,这一点和山地车也是很不相同的:因为公路自行车都是在路况比较好的公路上面骑行,所以不需要像后者那样,过于考虑吸收震动的问题。由于上述的特点,公路自行车的骑行速度要比普通自行车快很多。普通的爱好者稍加训练以后,就可以达到一小时骑35公里平路的水平;而一个优秀的公路自行车运动员在路况良好的平地路段上长距离骑行时的平均时速,甚至可以保持在40至50公里每小时。山地车介绍:山地车自行车,英文名叫“Mountain Bike”,缩写为MTB。山地车是专门为越野(丘陵,小径,原野及砂土碎石道等)行走而设计的自行车,1977年诞生于美国西岸的旧金山。当时,一群热衷于骑沙滩自行车在山坡上玩乐的年轻人突发奇想:“要是能骑着自行车从山上飞驰而下,一定非常有趣!”于是,他们就开始越野自行车的设计,正式命名为山地车则是在两年后的事。从此,“速降竞技”作为体育比赛中的一个新项目崭露头脚,运动员骑山地车沿规定的下坡线路高速滑降,速度快者为胜。这项新运动吸引了众多的爱好者,所以虽然自行车始于欧洲,但是美国人发明的山地车却一扫传统的自行车概念,将一股新风吹遍全球。&不过,其实山地车是我们大陆人的叫法,“Mountain Bike”直接翻译过来应该叫登山自行车。山地车的特征:山地车的主要特征是:宽胎,直把,有前后减震,骑行较舒适,宽而多齿的轮胎提供抓地力,有减震器吸收冲击。近些年来前减震的应用成为标准,前后减震的车辆越来越普及。一些山地车开始使用副把,但角度上扬的燕把却成为了时尚。山地车的各种部件均不同于普通自行车,也不同于公路自行车,它具有缓冲作用、抗震性能好的轮胎,牢固结实、材料刚度大的车架,不易疲劳的手把以及即使在陡峻的坡道上也能够畅快地骑行的变速器等,这些东西夹在一起,就使山地车更加适合与爬山越野、郊游旅行。所以山地车具有刚度大,行走灵活等特点,骑行时不必选择道路,无论街巷漫游还是休闲代步都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骑车者可以在各种路面环境上尽情地享受舒适的骑行乐趣。亲民的设计,加上其坚固、粗犷、新颖的外型、缤纷夺目的色彩、优越的骑行性能,山地车很快成为都市青年追求的时尚。山地车的车速一般有18速,20速,21速,24速,27速以及30速,只要学会正确运用变速器,山地车就能应付平路,上下坡,土路,顶风等复杂路况和气候,同时在这些路况及天气条件下骑车,山地车会比普通自行车快速省力得多。如若是能再略知一些修理技术,骑上山地车的感觉简直就象个国王,在以汽车作为主要交通工具的现在,骑上山地车去拥抱大自然,既能放松心情,又能锻炼身体,这实乃人生中的一大快事。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山地车目前可细分出多种类别:&一般山地车一般山地车山地车最大的特点是它有优秀的前叉避震器,以及由钢、铝合金或碳纤维打造的车身。这种山地车具有许多骑士们渴望的特性,它通常经久耐用,使用很多年也都不会带来保养上的麻烦。作为一辆一般乘骑用的山地车,它并不太在意单车本身的重量,所以它的车身构造十分坚固。但是它也不是不能朝轻量的方向去,像特轻的钢或铝制的车身都可以让整台车子的重量变轻,但一般来说除非是参加比赛用途的山地车,山地车本身的重量都不太重要。全减震山地车最初把减震系统装到山地车上的目的,就是为应付下坡竞赛时的冲撞,最新式的全减震山地车就是根据结实、舒适这些条件所制作的。如今,全减震的山地车已经不限于下坡赛专用,它特色的后避震因为可以让骑行更加舒适,也开始登陆一般的山地车。区别全减震山地车和一般山地车的诀窍是:如果这部山地车是为了下坡赛专用,除了全减震之外,它所有的零件都是专门为适应下坡赛时的大力冲撞而设计,所以它的重量会比一般山地车重4-5KG。但是,职业选手们所骑的全减震山地车,为了获取胜利,在加固关键部位的前提下,还是会竭尽一切努力追求轻量化。职业选手级的全减震山地车相当轻,连上前避震和后避震,甚至只有10.5KG重。多用途山地车多用途山地车山地车是为既爱好山地车活动,又要常在城市与山路间骑车的人士所设计的,它的车身虽然不必要和一般山地车一样坚固,但是还是必需达到坚固耐用的要求。同时,多用途山地车车身的喷漆一定要好,以对抗城市中的刮、割、擦、撞。另外,为了适应多种用途的需要,很多多用途山地车上还会加装货架和挡泥板。旅游山地车旅游山地车分两种,折叠车和旅行车。折叠车顾名思义,是一种可以折叠成拐杖一样带上火车、地铁甚至公交车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可以方便地携带到风景名胜区来乘骑游览。而旅行车则专门用于长途跋涉,所以坚固耐用是旅行车必要的条件之一,如果车身部件的强度不够,就不适合在车上摆放行李,背包或旅行用品。旅行山地车的车身材料一般会选择钢,因为在世界各地旅行时,如果车身出毛病,都能经过焊接修理的材料只有钢。同时,旅行山地车骑行起来也必须非常舒适,因为骑车旅行的情况,通常会骑很长时间,骑很长距离,所以,车子的耐力是非常重要的。公路车和山地车的区别和比较:以上两段文字的原型在被我改得面目全非前,其主体都来自百度百科。从文章的长短上就很容易可以看出,公路车和山地车这两种最常见的车型,在中国受众程度的不同。&山地车和公路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喜欢速度对你的刺激,那就选择公路;如果你喜欢游山玩水,那就选择山地。山地外观给人感觉复杂,没有公路给人的感觉优雅简捷,当然有些是不能只看外表的,要看就得看车子的整体效果,尤其是在骑行过程中。这两种车骑行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山地车比较平稳,舒适,而且操纵性和制动性能非常好;而公路车的所有设计都是强调速度,它的轮胎宽度较窄同时对路面的要求很高,在湿滑路面容易打滑,相比山地车灵活性较差。&从外观来看:1、公路车的胎比较细,山地车比较粗;2、公路车的车把是弯的,而山地车的把手是直的,也有的是上翘的燕把;从功能来看:公路车适合城市道路,公路车一般是28寸的轮胎,非常轻巧,同时速度也非常快;山地车适合崎岖不平的道路,山地车一般是26寸的轮胎,重量相对公路车会重一些,所以在同样的出力下,山地车的速度会比公路车慢三分之一。从配件上来看:轮胎:公路车700C相当于28寸的轮径,山地是26寸的轮径;山地车的轮胎的宽度通常在1.9"以上(某些特殊赛道可能会选用1.5"),而公路车的轮胎宽度最多只有20毫米。车把:山地为了在崎岖山道骑行,追求操控,使用的把比较宽,而公路追求速度,降低风阻,所以车把比较窄。车架:山地多行驶在颠簸路面,所以山地车车架考虑的重点是轻量与坚固的综合;公路只行驶于平滑的路面上,所以公路车车架考虑的重点是踩踏刚性和轻量。就视觉感官来看,公路车的车架通常比较纤细精致(近年基于空气动力学设计的车架比较粗壮),而山地车的车架比较粗壮结实。刹车:山地车需要的刹车的力道大,制动力强,所以山地车会使用全天候的刹车系统。最早的山地车所使用的是吊刹,后来发展为V刹,现在最好的山地车制动系统则是从摩托车引进的碟刹。公路车的刹车使用的是夹器,夹器的刹车效果非常一般,但是它非常轻量,同时易于维护。前叉:山地车的前叉是山地车的一个重要部件,拥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是性能、舒适度、刚性和轻量的结合体,而公路车前叉只是一个属于车架相关部件而已。重量:重量对于山地车和公路车来说都很重要。竞赛用的山地车的重量一般在12.5KG上下,而竞赛用的公路车最重也不会超过10.5KG。为什么如此追求重量?因为车子越重,你骑行时所消耗的功也会增加,等于无形中为自己增加了负担。从命名上来看:山地车适合使用于复杂环境,这种复杂环境不一定是高山,也可能是其他复杂的环境,但要说环境复杂,最复杂的环境莫过于高山,所以大家就以山地车为它命名。&而公路车讲究的是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高速地行驶,这个特定的环境是公路,所以大家以公路车为它命名。当然,也不是说山地车就不追求速度,山地车追求的是综合层面上的全程高速。公路车虽然速度快,但是一离开人工铺设的路面,公路车就不行了,就像你不可能用兰博基尼跑车去越野一个道理。从风阻上来看:这里说的风阻,是整车的风阻,包括车,也包括人。在骑行过程中,速度越高,人的体能消耗得就越多越快。这种消耗不是来自自行车与地面的摩擦力,而是来自空气:速度越高,空气阻力就越大。公路车的设计相对来说风阻更加合理,既能有效的发挥人的极限体能,又能减少高速带来的阻力。山地车虽然初始风阻就比公路车大得多,但是山地车的操控性更好,在高速时也不容易发生事故。从传动系统上来看:公路车和山地车的牙盘与飞轮齿比数是完全不同的,由此产生的骑行技术也完全不同。通俗地讲,山地车的齿比,每一档跨度很大,同时有非常大的飞轮方便上坡,而公路车正好反过来,公路车的齿比,每一档的跨度都很细腻,而且有非常小的飞轮方便加速。由于两者的截然不同,所以从来没有人会把山地车的齿比用在公路车上,反过来也一样当然,也并不是说只有山地车有越野比赛,公路车也有越野赛,只不过公路越野赛是非常规比赛,当赛道上出现障碍物时,不是骑着车飞过去,而是扛着车子翻过去……骑公路车的n大理由(一溜横队骑山地车压马路?你们赢了!)在中国的路上,你很少很少有机会看到公路车,一般你看到的那些鲜亮的车子,大部分都是山地车,要么就是小轮车或者死飞车。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家都一股脑地买山地车呢?1、先入为主,理所当然地认为运动自行车=山地车,以山地车为正统,以公路车为异类,甚至不知有公路车这回事,根本不熟悉公路车的性能。2、跟风随大流,自己从来就没思考过自己到底需要什么。3、山地车比合格的公路车便宜,注意我这里指的是“合格”的公路车。4、中国的自行车店里都是清一色的山地车,公路车的选择很少。5、第一次上手感觉是山地车更舒服,而且从单速代步车转换到山地车也更容易。6、身体不好,或有其他方面的限制。7、想去越野,喜欢刺激,目标地段不适合骑公路车。8、中国无处不山地,所以我只能骑山地车。以上的八条原因,每一条都很有道理,不过在我和很多山马党的交流中,我听到次数最多的放弃公路车的原因则是第八条:中国无处不山地,所以我只能骑山地车。这里的“中国无处不山地”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指的是“中国马路上到处都是山地车,我不想做异类”,而第二层则是在吐槽中国的路烂:“有路跟没路没区别”,都说公路车对路面要求很高,所以中国的路不适合骑公路车。网上有很多文章都在写中国的路在如何如何谋杀公路车,我在买公路前也觉得很恐怖,写的很对,但是直到我真正骑上公路以后,我才发现很多文字其实都是危言耸听。只要不是特别恶心的路,公路车都是完全可以胜任的。接下来首先将带来的,是由“风一样的男人”所著的《公路车才是王道》。这篇文章将带给你一个全新的视角,带你去了解真正的自行车世界。认真读完这篇文章你就会知道,为什么山地车不适合跑公路,同时国内那种司空见惯的骑山地车压马路,是多贰的一件事情。而这篇文章,也是让我最终决定卖掉山地换公路的最大原因。《公路车才是王道》,来自“风一样的男人”:以前喜欢打篮球,羽毛球,喜欢登山,这个人就是我,后来成为自行车运动的发烧友,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的也是我。喜欢是不需要理由的,不喜欢的话理由就多了去啦:“骑车多累啊!骑车伤害身体!”那是都没有根据的。所谓的“伤身体”多半是因为骑行姿势不对和车子尺寸不合适造成的。以业余锻炼的运动强度和锻炼频率,离“伤害”还早呐。骑车风吹日晒的确很累,但乐趣更多,骑车 -- 自由的钢铁,滚动的风景。非要找一个喜欢的理由?那就是骑车的帅哥很多很多。&从登山的驴友过渡到骑行的骑友,首先是要改变“负重”的概念,尽可能轻装。习惯和负重登山的驴友骑车后,总觉得出门肩上不扛点东西不舒服,至少也得背个背包;接着跨上一辆死沉死沉的山地车,车架、车支子等附属品还舍不得拆了,又不懂变速,由始至终地大盘带大飞地玩命蹬;再有穿着登山用的冲锋衣,骑起来呼拉拉地跟气球似的。这副行头飙起车来能不累吗?能快吗?能跟上大部队吗?有力!有力!你需要更加的有力!首先是骑行姿势,不要挺得直直的跟开拖拉机似的,应当手握车把,弓腰抬头。拉弓射箭嘛,弓腰才好使劲,抬头才能看见前方视线。接着就是换挡!换挡!山地车和公路车一样设计那么多档位的目的,就是让你根据不同的路况和体能选择最合适的档位。任何熟练的车手,都会很熟练的根据路况变换档位。道路平坦,速度快起来了就要升档;路况复杂,速度慢,甚至需要停下来重新起步时,就需要提前减档。不懂得正确换挡,是个费车,费力,费时,不讨好的过程。经常能在路上看到一些装骚的学生车,等完红灯,仍然用最大的传输比,甚至需要站起来登踏自行车,很酷吗?只觉得很傻。完全不懂山地车的真谛。 那样起步,只会更费车,损伤膝盖,同时起步慢,时间长,降低道路安全性。学会提前换挡,就算等完红灯,也能很轻松的起步,加速,这才是最正确最安全最省力的做法。换档可以很频繁很熟练,熟练的选手甚至每2秒钟就改变一下档位,这需要你长时间的练习。&再接着就是踏频!踏频!你必须努力保持自己的踏频!无论何种路况,通过换挡,使自己的踏频始终保持在每分钟90次左右,以实现在一个既不会太累也不会太轻松的状态下骑车,才是变速系统存在的意义!只有始终保持这种最舒服的踏频,你才能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你才在以百公里为单位的数量级上实现综合层面上的全程高速。说起高速,真正的山地车运动员从不会去追求一时的高速,因为山地车本来就不是单纯设计来比赛速度的!如果要比谁骑的快,那就不用山地车了,骑公路车会得到更高的速度。你看环法有几个骑山地车的?不同的车,本来就是设计以适用于不同的用途的。我经常能在大马路上看到一溜横队正在比拼速度的山地,拜托,山地车比速度麻烦去山道上比,骑个山地在平路上比速度,这实在是一种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贰。如往竞技方向靠拢的话,还建议早点换上锁鞋,借助锁鞋,人车一体,骑行动作才能如行云流水般顺畅。怕摔?不怕不完了么?其实习惯了以后穿锁鞋,骑车才是最轻松安全的,尤其是爬坡的时候就更有体会了。那么,就聊到了是选择山地车还是公路车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的自行车爱好者,也可以说是发烧友,回首这几年下来的骑行经历和积累下来的器材,我悟出的一个道理:公路车才是王道。从观感上区分公路车和山地车很容易,山羊角弯把的是公路车,直把长牛角的是山地车。从名字上也很容易区分它们,顾名思义,公路是一种专为公路设计的自行车,而山地的特性则更更适于在山地骑行。但是偏偏就是这种看名字都能知道什么车该骑什么路的简单问题,却让我很费解,因为现在外边到处都是在公路上骑山地车的人。这真的是太令人费解了,因为在东营这样的地方,别说山,连个丘陵都没有,道路出奇的平,路况出奇的好,是最适合骑公路车的地方,但为什么就有这么多人就喜欢骑个山地车压马路呢?个人认为,单纯地讨论“山地车” 和 “公路车” 也是不大贴切的,因为国外的自行车厂商,常常不说这车是山地车还是公路车,它们区分车种的方法是按路分。比如,捷安特的官网上,山地车属于 “Off-Road” 或者 “Off-Pavement ”这一类,此类还包括越野公路车和速降车。而公路车,铁三车和城市车属于 “On-Road ” 或“On-Pavement”。也就是说,公路车本身就为为铺设过的路面设计的,凡是普通汽车能跑的路,就是公路车能跑的路。在Focus的官网上,对路的分类是:没有路的山地路段、专业的技术路段、有铺设的城市自行车道、柏油马路和丛林/草地路段。可见,很多大的自行车厂商在官网上都会按照不同的道路状况来进行细致分类,而绝不会简单分成公路车和山地车。这两个称谓本身就是很笼统的,不确切的。公路车走不了山地,而山地车走公路又太笨重,按使用环境决定该买什么车,才是最科学的区分方法。再次回到骑山地车压马路这令人费解的问题。在美国,并不是每个骑车的人都会骑公路,但在柏油马路上跑的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骑的公路。美国人也骑山地车,山地车就是美国人发明的,但是美国人骑山车无非三类用处:特技,越野,参加山地赛,没有人把骑山地车压柏油路作为运动的,凡是周末出来在路上骑自行车并把它作为运动的,都是骑的公路车。当然,美国也不是没有人骑山地车压马路,不过你能在美国看到骑个山地车压马路的一般也就两种人:腰腿不好的老头老太,以及华人:另外,国外一提到“自行车赛”,默认就是指的公路赛,山地赛则会特别说明这是山地赛。大家整天听说“环法自行车赛”,什么时候听说“环法公路赛"了?你有听说过有环法赛,环意赛,环西赛,环加赛,环中国,环加拿大,环加利福尼亚,环澳大利亚,环瑞士,环湖赛,环岛赛,等等等,听说过有和这些齐名的山地车赛吗?美国的自行车店里几乎都是以公路车为主打,展台最前面和橱窗里的几乎都是公路车,山地车则都放在后面的角落里。有的自行车店甚至只经营公路车和计时赛车,甚至有很多自行车厂商都是不做山地车的,比如Cervelo,Pinarello,Quintana Roo,Ceepo, Argon 18,Bianchi,De Rosa,还有Kestrel;或者只做很有限的山地车的,比如Colnago。即使是Trek这种做山地车比较多的美国品牌,其最高水准和最大投入也不是在山地车上,而是在公路车上。即使是最初发明山地车的Gary Fisher这种老牌、大牌山地车厂家,也不敢完全放弃公路车。&所以我的最终结论是:如果你是真的想去越野,登山,或者速降,或者跑山地比赛,或者玩特技,或者负重很多东西去几千公里外旅行,那就建议骑山地,除此之外建议一律骑公路。山地车根本就不是为跑平坦柏油马路设计的,就像牛不是来跑高速的一样。公路车提速快,流畅!像精灵一般,在公路车上骑行省时省力,酣畅淋漓.....而山地车在柏油路上的效率实在太低、速度太慢、太费力、浪费感情。当然,我指的是好的公路车,别买那些国产的,钢架的,或者十三四公斤的,不到5000来块钱的车子,没有意义。刚才说到公路车是专门为跑柏油马路设计的,那山地车为什么跑柏油马路不合适?我认为有几点。1、最根本的,我刚才已经说了,牛不是来跑高速的,山地车从设计之初就从没考虑过在柏油马路上跑的需求。2、所以山地车上面太多的设计在柏油路面上都没有用,比如这么宽的车胎,减震前叉,碟刹,等等。柏油路面这么好的路况根本不需要这些东西,买它们压马路完全就是在浪费钱。3、山地车的身体姿势带来了大量的空气阻力,山地车的重量则带来大量的地面阻力,多余的减震会浪费你的能量,多余的设计会减慢你的速度,这些都综合起来,骑山地车会大大缩小你的单日活动半径。是否发现附近能骑车去玩的地方越来越少了?大多都玩遍了?那是因为骑山地车的人活动半径太小了,都出不了100公里。而如果换成公路车的话,你的单日活动半径会增加到150-200公里,如果能够很好的进行密集跟车的话会更远。4、山地车本身也不是为长途骑行设计的。大多数人都明白自行车的车把必须和肩等宽,否则骑久了会不利于背部健康和舒适。公路车就是这么设计的。为什么这么设计?因为公路车是给长途骑行设计的,不管跑长途旅行也好,比赛也好,动辄一天一两百公里,很常见。山地车呢?有几个是符合车把宽度=肩宽的?山地车之所以车把宽是为了在困难路段能有更好的操纵,它根本不是为长途骑行设计的。同时,公路车一般可以有多重抓把方式以满足不同情况下的需求和休息的需要。大家看山地赛有距离很长的吗?有像公路赛一样一两百公里的吗?恐怕没有吧。你长时间按照山地车的姿势骑行,而且抓把方式没法改变,很容易对背部产生不利影响。5、你骑山地车跑长途跑平路,要上锁鞋会上神马类型的锁鞋呢?山地锁还是公路锁?上公路锁肯定很别扭,很古怪。上山地锁?问题又来了,山地锁不是为长途骑行设计的,它的锁点接触面很小,长途骑行极不舒服,容易对脚底的某一点产生过度压迫,不利于足底健康。说到底还是那句话,山地车根本就不是为长途跑公路设计的。6、那肯定有人会说,那我不跑长途不就行了么。但是只要是跑柏油马路,山地就是不适合。注意观察一下公路车的后齿轮组,公路车的齿比变化很细腻,档位较高,后变速一般是10速,其速别范围较小。仔细管擦可以看到,公路车的齿轮从侧面看像是一个细长的喇叭形,而山地车则是很扁的梯形。山地车为了上山,为了适应多种地形,档位要低很多,拿来跑柏油马路,那些低速档位根本就是浪费,死重,而且档位间隔大,变化粗犷,远不如公路车细腻,这一点无论跑到哪里都很不利,因为你只能去让自己适应有限的几个跨越很大的速比。7、山地车加速性能很差,你使劲踩它,它才会有点反应。而公路车则完全不同,它能非常快地将你的踩踏转化为速度回应你,就像马一样。公路车在欧美占主流100多年,而山地车出现30多年还是在角落里,丝毫没有动摇公路车的地位。为什么?欧美人一百多年的经验是有道理的。最后加上一句,对于那些确实想用一辆车子兼顾柏油路上的速度和没路时通过性的车手来说,推荐一个很好的选择,就是公路越野车,也叫全地形公路车,或者越野公路车,英文叫Cyclo-Cross。这种车是兼顾速度和越野能力两种性能的很好的车型选择,外形是公路,传动系统设计也是公路,但是因为特制的轮组、刹车和避震车架,所以它也能够跑越野。不过这种车载国内很难买到,实在买不到的话也可以由公路车改装。捷安特最近出了一款公路越野叫做“Anyroad”,不过由于捷安特缺乏自己的核心技术,虽然这辆车名为公路越野,但是它缺乏公路越野必须的特殊的车架避震设计。不过这不重要,捷安特能提出公路越野车的概念是一件大好事,无论如何,能够引导消费者走出骑山地车压马路的误区,就是一大胜利。作为结尾,送给那些还在犹豫的人一句话:公路车+合理编队=令你难以置信的速度和效率。而你为此所需付出的,只是一个观念的转变。看了上面这篇文章,是不是已经对公路车动心了呢?但是别急,国内这满大街都是压马路的山地车,其出现也是有它的原因的。前文中,“风一样的男人”就用途已经给公路还是山地给出了明确的答案:如果你是真的想去越野,登山,或者速降,或者跑山地比赛,或者玩特技,或者负重很多东西去几千公里外旅行,那就建议骑山地,除此之外建议一律骑公路。骑山地车压马路确实很贰,但是很多时候,那是没办法,因为国内特殊的现状摆在这里。接下来,我将从另一个角度来阐述,选择公路或是山地的关键点,对于两者的选择,我们必须保持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既不能盲目地追求公路车,也不能盲目地跟风随大流无脑选择山地车。在中国不骑公路车的n个理由(号称自行车王国,却连个路都铺不好)在中国不选择公路车,而选择山地车有时也是没办法的事,关键就在于,你平时骑的是什么路。国内的路一般分为五种,而且快车道和慢车道的路也有很大区别………………好吧,再谈路之前先吐槽一下我们的祖国。中国号称是自行车王国,但是其实近些年来,路越来越差,骑车的人也越来越少。中国拥有私人车的人仅占人口的1%,公共交通又不发达,自行车是大多数人生活之必须,但是,大多数城市,却都在围绕着这1%的人的利益来设计交通体系。于是,越来越多的人都放弃骑车,买了私家车,加入那1%的堵车俱乐部。情况开始变得越来越糟,中国的车远比国外的贵,无论是对政府还是对商家,民众买车都是很有利可图的事情,于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买车赚更多的钱,快车道开始越修越宽,而自行车道则越来越窄。随之而来的,空气质量也越来越差,无论走到哪里,都能闻到那一股刺鼻的尾气味。于是,一个自行车王国走远了,中国作为自行车大国的衰落,是城市忽视大多数市民利益片面追求发展的结果。阿姆斯特丹一个七十多万人的城市,竟要修万辆自行车的停车场。中国千万人以上的城市,有这样的服务吗?当静下来以后,回想这一切,想通了一个问题,就是:虽然中国的自行车保有量最大,但是其实绝大多数骑车的人,从来就没有爱过自行车。三十年前人们挤破头买自行车的原因和现在人傻不愣登地争着买汽车的原因其实从来都没变过,就是:为了面子,为了妹子。好吧,吐槽完毕,继续回来说中国的路。在中国买自行车,选择公路还是山地,最重要的就是看你平时骑的是什么路。1、最好的就是精修的柏油路,这类柏油路是由被压得很平的石头组成的,骑上去非常畅快。杭州这边,这样的路占几乎所有路的20%。2、然后就是粗糙的柏油路,这类柏油路上有各种新铺的补丁(不知道杭州政府时不时把路扒层皮然后再填上是不是脑残),同时路上还有各种被机动车压出来的坑、铺路没铺好衔接处有空隙的沟、各种铺得跟大饼一样肿起来和原路有高度差的包,以及每走一段就会来一个编队的窨井盖。杭州这边,这样的路几乎占了所有路的60%。另外,浙江周边的国道和省道,基本也都是这种粗糙的柏油路,虽然没有窨井盖,但是路上布满了小石头,都不知道这些小石头是哪里来的,整整几十公里的小石头柏油路。3、接着就是最糟糕的柏油路了,这类柏油路的糟糕之处就是:这种柏油马路本身就是半成品或者残次品,路面上的石头居然都是尖的!妈呀,这简直就是轮胎杀手!曾看到有朋友骑的光头山地,那个光胎表面满是各种伤痕,都是被这种劣质柏油路给摧残的。这类路大概占杭州这边所有路的15%。4、第四种就是碎石路,多在市郊的一些地方,这样的路已经没法骑公路车了,因为和没路差不多。那种路上的大石头,公路车压到一个就足够你喝一壶了:轻则轮组报废,重则翻车受伤。5、最后就是没有路,这种情况一般只会出现在景区或者农村地区,那里就是山地车的天下了。如果你发现你平时经常骑以上的第一和第二种路,你还可以骑公路车,如果你发现你经常要骑第三、第四,甚至第五种路的话,那就请放弃买公路车的念想吧……关于平时走的什么路,说实话,我在骑山地车的时候可从来没去关心过路这个问题,直到我骑上胎压有三位数的公路车,我才突然开始关注路铺得好不好。原因很简单:因为公路车没有任何避震系统,一切的震动都会清晰地传递给你的手腕和屁股……所以现在的情况是,并不是中国不适合骑公路,而是中国的路,让本来在国外可以顺畅行驶的这个价位的公路车,到了国内,就会因为路况问题而无法骑行。换句话说,即使路面符合要求,如果你的预算不足5000,请放弃买公路车的打算。一般的休闲的骑行,还是选择廉价的山地车比较好,比较省心,因为你只需要躲路上的猴子(抱歉用了不敬语,但是路上不守交规的行人和车辆实在可恶)就可以了,而不需要和公路车一样,还要躲地上的地雷(沟、土包、窨井盖和小石头)。总的来说,就是国内的这个特殊情况,提高了对公路车的要求。山地车友和公路车友的区别(期待最终的觉悟)1、山地车友往往想往爱车上贴这个贴那个五花八门什么的最好看了;公路车友往往什么都不想往爱车上贴,感觉公路车就是要干干净净不能杂乱无章。2、山地车友往往想什么都往车上装,上管包尾包GPS副把气筒背包货架音响单反包等能装的统统装上;公路车友往往什么累赘都卸下车,哪怕是那一小节多余的头管都要截掉,更别提那些包包了,车上最多装一个蛋蛋包加一个超迷你气筒这是小钢炮。3、山地车友往往哪个车灯亮就装哪个,效果满意的话甚至还会装两个相同效果的,前灯尾灯爆闪灯把堵灯风火轮等辐条灯激光灯,一个灯都不能少,有人甚至还在头盔上安个矿工灯;公路车友往往顶多前后各一个青蛙灯。甚至连后面的青蛙灯都不想装在座管上而是装在头盔反面,以求最大程度上减小风阻。4、山地车友往往啥服装休闲穿啥服装,牛仔裤多袋裤休闲裤运动裤工装裤,羽绒服棉袄摇粒绒T恤汗衫背心,再加一双运动鞋;公路车友往往只穿骑行服,任何其他服装从来不穿,甚至好几套衣服来配好几辆车子的颜色。要他不穿骑行服骑车,还不如干脆要他别骑车。5、山地车友往往喜欢把沿途要用到的物品或者多余衣物都一股脑地往双肩包里塞,塞得满满的看上去才和粗犷的山地车相配;公路车友往往喜欢多带现金以满足路上的补给,至于衣物,因为骑行服大多透气保暖所以用不着考虑,至于背包,骑车背个包对公路人来说就好比上厕所拿砂纸擦PP一样不爽。6、山地车友往往希望路上能多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车友,然后慢悠悠的停下车,打个招呼,接着开始互相留手机;如果没有来得及打招呼,会去后还会去单车论坛发帖寻人,觉得这样很有意思;公路车友往往不太希望路上会遇到太多的车友,因为停下打招呼的话会影响到计划的骑行时间,而且停下后再加速,相当消耗体力。所以公路人甚至根本不想停下,看到车友基本都是不停脚的挥手微笑以示友好。7、山地车友往往在买车的时候想“山地强度高,怎么磕磕碰碰或者在马路上窜上窜下很方便,适合堵车的时候超车”;公路车友往往在买车时候想“山地在城市马路上没有用武之地,至于堵车,慢车道堵车的时候直接借快车道走就行了,反正公路车速度不比汽车慢多少。8、山地车友往往不愿意上锁踏,觉得自锁在摔跤的时候容易狗啃地,而且穿锁鞋不方便走路;公路车友往往不愿意用脚踏,觉得脚踏在发力上根本不能和锁踏相提并论。他们深知锁踏的潜在危险基本都是在不正当使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真正摔跤的时候基本都会因为剧烈抖动而自动解锁。更何况锁鞋的作用除了360度给力之外,还能保证自己的双脚在高踏频的时候不会脱离脚踏。9、山地车友往往在用很粗的胎去和电驴彪速度,然后在电驴离开视线范围之后悄悄的喘大气,不过心里因为赢了电驴而感到很舒畅;公路车友往往在用略高于身边机动车的速度和机动车别苗头,心里想着副驾驶位置的MM注意到了自己骑得比机动车快,并肯定在赞叹自己体力好。10、山地车友往往会把压根在城市里用不着的一些零部件或者升级件都给买回来然后全部装上去,到最后却依然是在城市的道路上压马路;公路车友往往会把哪怕是“品牌原装车”上那些用不着的所有累赘全部拆掉,包括反光片、铃铛、甚至是多于的螺丝垫片,以求车子最大程度的轻量化和低风阻。11、山地车友往往会随便买个头盔凑活着用用,他们认为反正摔跤的时候才用得着,200以内足够了,甚至很多都是淘宝上100内的,用来应付“无头盔不许参加活动”这句话;公路车友往往会认真的为自己选个轻量的,够炫的,品牌的,最重要是低风阻强对流的头盔。他们知道一款好的头盔,除了质量、重量的差别之外,哪怕点儿背,一个月摔一次,至少还有近30天可以拗造型,值得。12、山地车友往往希望每次活动参加的人数至少要10人以上,越多越好,越多越热闹;公路车友往往希望每次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好保持5人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0人,因为人多了就拉不出速度,很影响到拉练效果。13、山地车友往往喜欢在看见美景的时候就停车拍照留念,还特别喜欢把爱车放在镜头里一起拍进去,尤其是省会交界处的界碑界牌必停;公路车友往往希望沿途哪怕风景再好,不到预定休息点就绝对不停,顶多也就扭头望两眼。等行程结束,回到电脑前,大家才会在群里讨论这次活动的景点不错,很美之类的话题。14、山地车友往往在骑行的时候喜欢一堆人在一起三三两两并排的边聊天边骑车;公路车友往往在骑行队时候喜欢一个跟一个,并排人数不会超过2个,说话也不会太多;他们心里只有骑、骑、骑!15、山地车友往往在活动之前表现出希望有妹纸的加入,这样可以活跃骑车气氛,减轻骑车疲劳;但最后往往会因为大家要照顾妹纸,所以拖累了整队骑行时间;公路车友往往在活动之前希望有高手的加入,这样可以让自己学到更多的骑行相关知识,可以有更好的学习空间以及体能上的提升。16、山地车友往往会在单车用了至少半年的时候送去单车店保养维护;公路车友往往会在单车每次骑行活动后,静静的一个人在家自己动手擦拭爱车,除非遇见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或在车行有熟知的技术员,不然绝对不会允许其他任何人碰他的爱车。17、山地车友往往会在车子出现轻微异响的时候认为:只要不影响到骑行速度,就凑活着先用用,等有空送到店里交给师傅来检查问题;公路车友往往会不允许车子有任何的异响出现,一旦出现,他们宁可暂停自己的骑行,也要把声音位置找出来并解决掉,他们眼里容不得爱车有一丝一毫的故障和杂音。18、山地车友往往会为了追求刹车以及变速的手感,而花大价钱去买所谓的涂层线管来改装自己原先的线管,又或者改成了油碟;公路车友往往都知道线管手感欠佳,更换涂层线管只能起到百分之二十的手感提升,剩余的百分之八十,都是要靠调试才能达到的。19、山地车友往往会认为,所有的单车传动,Shimano才是王道,其他品牌都是浮云。一套Shimano上去之后,心里会无比放心;公路车友往往都知道,Shimano不过是最最入门的传动套件,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以及实际需要,选择混搭套件或者干脆使用其他品牌的完整套件。20、山地车友往往会认为,骑行活动,就是简单的从A点骑到B点,能完成就OK了;公路车友往往都知道,骑行活动很有讲究,包括跟骑、手势、技术、加速、姿势、踏频、AVS、避风、破风、团队精神等,任何一样都和整个活动有关,都必须注意。21、山地车友往往会明知会把车弄脏,也义无反顾的参加雨骑,回来之后拿水冲掉爱车上的泥泞;公路车友往往会宁可放弃活动,也不参加雨骑。他们都知道进水是公路车的大敌,公路车对车况的要求远高于山地,更何况是飞沙走石的雨骑。22、山地车友往往会在内胎扎破2个甚至3个洞的时候选择换条新内胎;公路车友往往会在内胎哪怕只是慢跑气的时候就选择更换内胎。23、山地车友往往会在不久后改到高速山地或者直接换公路;公路车友往往压根就不会考虑这辈子再去骑山地。24、山地车友看见公路一下子从身边窜上去的时候往往会感叹他们哪儿来那么多的力气;公路车友看见山地车友居然跟在自己后面和自己一起完成了全程后,回想起自己当年骑山地的情景,会莫名自己当年是哪儿来的力气用山地跑完今天用公路的距离。25、山地车友往往会觉得公路轮胎那么细,骑行过程中肯定会打滑,所以细胎不安全;公路车友往往都领悟到,粗胎和细胎的打滑几率,只在2个情况下有差别:一个是在经过有水的路面白条线转弯时,一个是在“轮胎与90度突起路面”成“45度角以上”的情况下才会有区别。前者是出现在雨天,而后者这种情况,基本只出现在路面施工时铺设的临时钢板才会出现。26、山地车友往往觉得,单车的坐垫要比骑行裤重要,他们宁愿500买个坐垫,不愿200买条好点的骑行裤;公路车友往往觉得,骑行裤要比坐垫重要,他们的骑行服装动不动就是500以上一套,反而坐垫一般都是200至300。他们知道,两辆车就要两个坐垫,而骑车人只有一个;而裤子是跟着人走的,所以一条好的裤子就够了。27、山地车友往往会在买车的时候联想到有个妹纸可以坐在横梁上一起骑车是多么的罗曼蒂克;公路车友往往会在买车的时候联想到千万不能让自己领导往横梁上坐,怕压变形了心痛,尽管不会弯……28、山地车友当路面颠簸的时候希望颠簸来得更猛烈一些,看见前叉的内管伸缩心里有着无比的快感;公路车有友当路面颠簸的时候会觉得一把刀在自己的心头上割肉,巴不得下车把爱车抬起来扛过这一段破路。29、山地车友买车时总会觉得公路太贵我就买辆山地随便玩玩吧,结果牵辆山地回家后各种欲求不满然后开始各种升级改装最后花了远比直接买公路贵得多的钱结果还是骑的山地;公路车友喜欢直接购买大牌厂商设计好的血统纯正的整车,他们明白车永远是其次发动机才是关键,于是买回来就是默默地骑骑骑,并在资金和体力更上一层后直接再换一辆更贵的整车。30、最后,山地车友的口头禅永远就是山地怎么怎么好公路怎么怎么限制,我永远不会改变初衷,但暗地里却总在偷偷观察和研究什么时候能骑上公路帅一把;而公路车友就算山地人说尽坏话也不会受到丝毫影响只会坚定自己的选择并同时等待山地人最终的觉悟!小轮车介绍:小轮车(BMX)运动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加利福尼亚,在很短的时间里,它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征服了全美国。那些对越野摩托车可望而不可及的青少年而言,这项运动可以使他们体会到在自建的越野跑道上驾车飞驰的美妙感觉。虽然使用的是自行车,但这不妨碍他们充分体会那瞬间的撞击所带来的刺激与兴奋。同时,BMX的花销相对低廉而且玩BMX也不用去离家太远的练习场。不过很快,BMX的爱好者们开始觉得只是在泥地里竞速显得过于简单,于是就有一个叫BOB HARO的年轻人在前后轮的两旁安装了4根金属管以满足作出各种花样动作的需求。这位年轻人后来成了世界知名自行车品牌HARO BIKES的老板。那四根金属管也变成了现在BMX必不可少的重要部件:火箭炮(PEGS)。&70年代初,美国建立了最早的BMX组织,这也被认为是BMX成为正式运动项目的标志。在其后的十年间,小轮车运动又传入了其他一些国家。1981年4月,国际BMX联盟正式成立,其于1982年举行了第一届世界BMX锦标赛,这也标志着BMX这一独特的运动项目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起来。由于这项运动与自行车运动有较多的相似,1993年BMX正式成为自行车运动大家庭的一员。小轮车发展至今,已经脱离了单一在练车场中进行比赛,而发衍生了更多的项目。具体分为五种:1、最原始的泥地竞速比赛。2、DIRTJUMP泥地跳跃比赛,利用泥土做成的坡度进行跳跃花式比赛。3、STREET街道比赛,利用模仿街道障碍的道具场地进行比赛。4、HALFPIPE半管道比赛,在半管道场地里进行跳跃花式比赛。5、FATLAND平地花式比赛,在指定的平地里利用BMX车做各种平衡滑行的动作进行比赛。“U池”的腾空、前空翻,障碍的天马行空、坡台的燕子展翅,DIRTY JUMP的SUPERMAN等等,在竞赛中BMX变成表演杂技的工具,动作绝对令人惊叹,这就是BMX。小轮车其实与我们熟悉的自行车大同小异,只不过材料、性能不同而已:特型材质的车身,更结实、更轻巧,抗震、耐摔。BMX车架的大小一般是20寸(一般的自行车是28、26和24),它的比例与人的比例刚好,更能满足花样玩法时对轻与巧的要求。另外它的车胎粗而耐磨,刹车性能更高(突停、缓停、耐用),其独特的车把旋转设计,可以360度旋转,当然您多转几圈,1440度怎样?它的“脖子”也折不了!继美国之后,欧洲的一些国家和澳洲B的MX发展迅速,但美国仍是这个项目的超级强国,而我国目前尚处于BMX的发展阶段。目前制约中国小轮车运动发展有三个主要因素。 这三个主要因素是:训练场地少,教练员水平需进一步提高,运动员个人技术水平不高。国内还鲜有BMX的专业车手,但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BMX爱好者加入到这个行列当中,尤其在上海,北京,杭州,成都,太原各地都有BMX车手的身影在大街小巷,2008国际自盟BMX小轮车世锦赛在我国太原市的举办,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BMX小轮车的发展,相信BMX有朝一日会变得更流行。小轮车泥地竞速被纳入奥运会项目后,国内各个省队也先后开展专业训练,比赛等工作,让我们为他们加油!死飞介绍:死飞(Fixed Gear)与Track Bike(场地自行车)是同类自行车,但骑行地域不限制在体育馆内。最早的死飞是在日本以古典赌博形式出现的场地自行车比赛:“竞轮”,当这“竞轮”传向全世界以后,就有了不同的名字:美国和欧洲人称之为“Fixed Gear”,中国称之为“死飞”或“固齿”,而香港地区则称之为“梗牙”。Fixed Gear Bike是来自New York Old School单车文化,这种死飞车最早是由日本快递工作者发明的。死飞车和前面介绍的所有自行车都不同,它后轮的齿轮与后轮直接用螺栓固接。前文的无论是公路车还是山地车还是小轮车,其后轮齿轮与后轮都是通过棘轮棘爪连接,反向踩脚踏板时后轮不受力。而死飞死飞,飞轮是死的,所以曲柄的旋转方向始终与后轮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比如,向前踩脚踏板,那么后轮向前走;如果反向踩脚踏板,那么后轮向后走。因此,死飞车能倒车,但不能滑行,所以如果你不想两脚快速地被踏板带着走,你就需要将脚从踏板上脱离。一般地,死飞车也不会配置刹车器,当需要刹车的时候,骑手可以通过反向踩脚踏板来减速,直至停车。当然,连刹车都没有的死飞自然是没有变速器的,所以死飞车不能通过换档来变速的。如果你实在觉得没有刹车太危险,而没有变速器太麻烦的,在客户的特殊坚持下,有些店家或厂家也会给死飞车配前、后闸,甚至配能变速的齿轮。死飞自行车是非常美丽的自行车,因为它们极度简化:只有一个车架、两个轮子、一个车把和一个车座。没有闸线、没有齿轮转换器、没有挡泥板、没有灯、没有反光板,没有闸,完全纯净的自行车。从日本原宿开始流行,死飞车迅速开始向全世界蔓延,成为街头文化的代表。同时又因为日本大名藤原浩和一众里原宿潮人都是Fixed Gear Bike迷,所以全世界的潮人们都开始留意Fixed Gear运动,Fixed Gear 运动和Fixed Gear造型开始大受欢迎。2009年初,死飞流入中国,中国的死飞大热潮从此开始。骑一辆死飞车是非常有趣的!你可以骑的非常快,或者做各种花样动作,或者打马球,或者只是做为日常的交通工具,都没有问题。但是初学者骑死飞同时又是非常危险的,很多人会因为不适用这种卡死后轮的刹车方式而摔车。所以当你第一次跨上一辆死飞的时候,请绝对不要掉以轻心!折叠车介绍:折叠车原本是山地车系下属旅行车的一种,不过近年来的飞速发展,让折叠车也能单独成为一个独立的自行车分支,市场前景非常看好。折叠车和普通自行车不同,小胳膊小腿的它可以沿车架对折,将自己的横向面积缩到和普通公路自行车的一个轮子差不多大。折叠车通常很轻,折叠后的它可以装进旅行箱,甚至装进特制的单肩挎包里随身携带。折叠车非常适合已经拥有一辆专业公路或者山地的车友添置购买,因为它非常方便。无论是公路还是山地,出门前都必须考虑两个因素:第一,目的地有没有地方停车;第二,天有没有下雨。而折叠车完全不需要考虑类似的问题:即使目的地没地方停车,你也可以将车折叠后带在身边;即使天在下雨,折叠车作为旅行车的分支,都是自备泥除的,在下雨天骑行完全不是问题。你甚至可以直接将折叠车装进包里,带上地铁甚至高铁,让它陪你上下班(地铁出去就能骑),陪你旅行(高铁下车就能骑)。这些都是公路和山地所做不到的。不过别看折叠车小,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折叠车和专业车一样拥有变速器,一般的折叠车有8速,16速和18速三种。同时,折叠车也像山地和公路一样,分粗胎和细胎两种;所以在选购折叠车的时候,是选择公路型还是山地型,选购的要点,和选择公路车还是山地车是完全一样的。主流自行车品牌介绍一般我们在中国街头上见到最多的车,是山寨杂牌车。…………没办法,因为在中国,自行车依旧只是一种代步的工具,还没有发展成为一种运动,所以绝大多数买自行车的人在购买前绝对不会去寻任何有关自行车的资料,他们通常做的就是走进所在城市的自行车市场,然后直接变成一块待人摆布的肥肉。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自行车运动还是在中国的年轻一代身上悄然发芽,所以除了山寨杂牌车,在路上你能看到第二多的品牌,就是我们常说的GM:Giant(捷安特)and Merida(美利达)。这两个品牌都来自宝岛台湾,而且都是世界上最畅销的自行车品牌,他们的车价廉物美,非常适合初学者作为入门之用。不过除了GM,其实世界上还有很多很多自行车品牌,只是我们在国内很少有幸能见到他们,嗯……好吧,其实有时是见到了也不认识,哈哈哈。那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吧!全世界最顶级自行车品牌:Specialized(闪电)产地:美国Storck(斯道克)产地:德国&De Rosa(德罗莎)产地:意大利Pivot(匹维特)产地:美国Ellsworth(艾斯沃斯)产地:美国SantaCruz(圣克鲁兹)产地:美国以上品牌以产品性能和高端著称,不追求销量,当然……也有例外,因为产品做得好,自然就有销量。全世界最畅销自行车品牌:Cannondale(佳能戴尔)产地:美国Cube(库比)产地:德国Scott(斯科特)产地:德国Merida(美利达)产地:中国台湾Trek(崔克)美国Trinx(千里达)产地:俄罗斯Giant(捷安特)产地:中国台湾Fuji(富士)产地:美国Bianchi(比安奇)产地:意大利以上品牌以物廉价美著称,是市面上能看到最多的自行车品牌。全世界最奢侈自行车品牌:Nicolai(尼古拉)产地: 德国Casati(卡莎蒂)产地:意大利Liteville(莱特维尔)产地:德国Tyrell(泰勒)产地:德国&Colnago(梅花)产地: 意大利&FRM(艾福阿姆)产地:意大利Pinarello(皮纳瑞罗)产地: 意大利Time(泰姆)产地:法国Look(洛克)产地:法国Ventana(梵塔纳)产地:美国以上品牌以纯手工打造为主,产量极小,价格昂贵,奢侈之极。Giant & Merida & Specialized诚然,以上这25个自行车品牌五花八门,可以说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是它们中的绝大多数,稍微了解一下就可以了,因为在国内,你根本买不到这些牌子的自行车,就算你能买到,我估计也很少有人能买得起它们,笑。那么就来点有意义的吧!接下来我将围绕三个既买得到,又买得起,而且品质上乘的自行车品牌进行介绍和剖析,他们是Specialized(闪电),Merida(美利达)和Giant(捷安特)。首先先来说说美利达和捷安特,闪电作为世界顶级的自行车品牌,后面我会花大量的篇幅介绍它。认识捷安特(Giant):捷安特是台湾品牌,创立于1972年,现在针对大陆的生产工厂设在江苏昆山,以下是百度百科中对捷安特的介绍:捷安特(GIANT)是享誉全球的自行车品牌,捷安特拥有30多年生产各类自行车的专业经验,以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模式以及行销全球的成功理念,精心打造每一个零部件,并使得每一个消费者都能够感受到我们的人性服务。自创业以来,捷安特不断以“全球品牌,当地深根”的行销策略贯彻发展国际品牌为总体目标,以坚持创造与生产最佳综合价值的产品及服务,来满足全球消费者的需求。跨世纪的今天,我们始终确信自行车在休闲、娱乐或运动领域里具有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其裨益人类健康与生活品质的高附加值,更不断促使我们提倡“自行车运动 -- 新生活文化”。&捷安特正在创造中国自行车文化的新世纪,并与每个人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悦,因为我们坚信:生活可以更美好!1992年,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于江苏省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并以其执着之心,创造着中国自行车文化的新纪元。捷安特以其独特的行销哲学与自我创意和人性科技,使它已成为了国际时尚与尖端科技的代名词。在捷安特的世界里,分享骑乘的乐趣!认识美利达(Merida):美利达和捷安特一样,一样是台湾品牌,一样创立于1972年,一样生产畅销世界的自行车,一样有专门针对大陆的生产工厂…………那它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以下是百度百科中对美利达的介绍:30多年前台湾制的脚踏车因为品质不良在国外颇受屈辱,当时年轻的金属机械工程师曾鼎煌(Ike Tseng)先生有感于此,于1972创立了美利达公司,专注于高级自行车的研发与生产,默默耕耘。三十多年来,秉持一贯不变的理念和决心,美利达一直以生产高品质的自行车为永远的职志,“以诚实稳健,互助热忱的企业胸怀,创造无限竞争力,回馈企业人群”。美利达自行车(中国)有限公司是美利达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大陆独资的子公司,始建于1990年,总投资额1228万美元,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拥有 一流的自行车生产线,采取比JIS 、CPSC、BS更严格的质量标准生产,年产量可达180万台,所生产的高品质系列山地车、公路车、仿山地车、跑车等行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各主要城市,并已形成高效率的营销系统。捷安特VS美利达和之前介绍山地车和公路车一样,在百度百科对捷安特及美利达的介绍中,你也可以非常明显地发现篇幅的差距,而这篇幅的差距,和公路车和山地车一样,显示的是这两个品牌在中国的受众度不同。在中国,一说到专业牛B的自行车,绝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捷安特!而对于美利达这个名字,我相信甚至很多已经买了车子的人都会表示没听说过,因为他们在购买前根本没有查找有关自行车的任何资料。为什么可以说得这么绝对而肯定?因为美利达和捷安特就像是麦当劳和肯德基,就像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其在产品线、市场营销上就是一对势均力敌的死对头。所以只要你在买车前稍微了解一下捷安特,你就一定会看到美利达,因为网上充斥着各种捷安特VS美利达的文章。而如果你在并不知道美利达的情况下就买了捷安特,很抱歉,我只能说你买车可能只是为了显摆自己自行车王子的身份,而这是一件极其可悲的事情。没错,极其可悲,因为这样的人实在太多了。捷安特很不错,车不错,但是就是因为盲目的人太多,以至于在很多专业的自行车团体内部,捷安特甚至成了傻帽的同义词,因为说到捷安特就立马能联系到:骑山地车不爬山每天光压马路,不会用变速器满档站着起步卖骚等等很可笑的事情。但是,我今天不是来批判捷安特的,对于捷安特和美利达这两个杰出的入门品牌,必须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并做一个客观的比较。捷安特还是美利达?两者谁更好?答案:两者谁也不比谁好,谁也不比谁差!通俗的说是,半斤对八两!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就像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喜欢买哪个就买哪个吧!好吧,这不等于没说么……!看来这条思路走不通了,那让我们换个思路:首先来说说美利达和捷安特的不同点:&捷安特的销量更大,因为它走的是大而全的路,杂七杂八的什么车都生产,面对的顾客范围当然就更广些,因此知道它的人也相对更多一点。美利达走的是比较专业化的路,基本上只生产运动自行车,顾客面比较窄,所以销售量比捷安特低不少。&买捷安特的人,既有户外运动爱好者,也有普通人,比如老头老太、学生、职工。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买捷安特是用来代步或休闲游的,不是用来运动的,他们买捷安特,只是冲着这是个名牌而去的。&而买美利达的人,基本上都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或专业选手,很少有人买美利达来代步用的。所以许多对专业自行车运动不了解的人,往往也不知道美利达这个牌子。&所以就引出了:捷安特进入大陆早,所以很多不了解的人以为捷安特更好。另外,从这个第一点还可以继续往下引出,就是 --这两个品牌的经营理念其实完全不同:去网上找两者的介绍,除了百度百科你还能找到很多,不过无论是它们的官网,还是其他第三方介绍它们的文章,你都可以看出明显的不同:如果是捷安特的介绍,你会看到洋洋洒洒几千字的散文,譬如:捷安特确信自行车在休闲、娱乐与运动领域里具有多元化的发展空间,同时,它也将是我们明天生活最不可或缺的伙伴,等等等等,以下省略三千字。而如果是美利达,你看不到这些废话,美利达的介绍里通常占篇幅最大的是这些:94-96连续三年蝉连国际自由车环台赛团体总冠军;&2000年德国、波兰等国家队选手骑美利达的镁合金自行车参加雪梨奥云;&2002年四部美利达的特制车「黑狼」,帮助黄金宝全家四口人展开史无前例的「铁马家庭」单车环球探险壮举&2003年&美利达选手完全占领2003世界杯登山车赛的颁奖台,世界冠军 Gunn-Rita Dahle(挪威) Juergen Kotulla (德)&2004年雅典金牌+银牌&世界杯巡回赛团体暨个人冠军&世界杯巡回赛6次单站冠军&欧洲锦标赛男/女 双料冠军&世界杯登山车马拉松锦标赛 冠亚军&(只是奇怪为什么美利达直到2013年才开始赞助环法车队);另外还有一条重要的不同点:两者的车架尺寸是错开的,美利达的车架尺寸一般是以偶数递增,比如16寸、18寸;而捷安特却是奇数,如17寸、19寸。三大决定性因素:1、两个品牌的营销理念完全不同,我建议你挑选理念符合自己的那个品牌;2、两者的车架尺寸是错开的,美利达的车一般是16寸和18寸,捷安特是17寸和19寸。所以选美利达还是捷安特,你首先看看你适合什么样的车架的,而不是先看品牌。比如你是一米七八的身高,那你骑18寸的美利达就很合适,骑17寸的捷安特偏小,19寸的捷安特又偏大。车座可以升高降低,但是车架买了就没得反悔了,所以车架的选择就变得非常非常重要 !3、捷安特和美利达的涂装风格完全不同,谁不希望自己的车骑出去拉风吸眼球?所以比之车架选择,涂装的选择其实是第二重要的要素。那抛去这些玄乎的,配置呢?买车就像买电脑,除了牌子和外观,车的配置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环节。那一个档次的捷安特和美利达,配置就真的没啥区别么?嗯……嘛,基本上一样,谁让他们都是巨大的组装车行呢,因为装车和装电脑一样也要考虑兼容性,要兼容性好就得把水端平喽。换成自行车的来讲,就是这个等级的车架就只能配这个等级的套件,少了不行多了浪费!但是两者又不能完全一样,否则就和国内著名的两个游戏论他游侠和三大妈一样,会始终陷于一种有趣的尴尬舆论环境中。于是在大部分东西都一样的情况下,一个档次的GM车,在细节上都会有略微的不同,而这些不同,往往就和红楼梦一样成为很多GM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下面将带来一个典型的例子,来自捷安特的ATX770D和美利达的DUKE650,这是两辆被买的最多,也被评得最多,比得最多的山地车。我寻找并拼接了网上众多的评比文章,读完以后,你就会明白捷安特和美利达在配置上的微妙平衡,Giant ATX770D VS Merida DUKE 650首先是配置上的主要区别:变速方面770用的ALIVIO小套比650的好(650只是后拨是ALIVIO),其他方面半斤八两!刹车方面650用BB5线碟,770用AVID SDG的V刹(理论上BB5更好因为零售贵)。车架方面ATX7系架和半TFS架差不多!轮组方面这价位没可比性都差不多!前叉方面770好点,至少我觉得前叉软点好(不过650的前叉能锁而770不能)。车重方面650轻,但是770也没重多少。综合起来讲,公爵650好在TFS车架和BB5刹车,770D好在变速系统(指拨、前拨、牙盘等)和坐垫(WTB PURE V),其他配置半斤八两,都是入门级的,一般骑行够了。然后是两辆车骑下来的感觉:重量上650比770轻一些,总感觉的近2公斤,但770D的前叉很粗壮,看起来比公650的耐操一些。骑上车后感觉,770D蹬起来轻,公爵650重,我一般用前2后7的档位骑,770D的话一发力,车子马上冲起来,前轮还能抬起一些;公650同样档位下发力,感觉力量并不能马上传递到轮子上,有些软,用开车的话说就是有点肉(可能是牙盘的原因,也可能是新车还没完全磨合)。刹车方面没说的,公650的BB5手感比喜马诺M416的好,其实后者调好了也不差,只是夹器回弹力有点大,长时间捏会手酸。操控方面虽然2辆车都是17寸,但是觉得公650车架好像小一点,像16寸的一样,所以操控比770D灵敏,定车和极慢速行驶时更稳定,通过粗糙路面时的路感也很层次分明,说明650车架是要比770好一些的的。但是高速时770D就比公爵稳了,650高速时感觉有点飘。其他方面,770D的坐垫很舒服,长时间骑PP不疼,公爵650坐垫就要难坐一些了;还有把手也是,公爵650骑一段就手掌疼,770D不会。但是两者的粗细、材质都差不多啊,难道是心理作用?所以以我两辆车都骑过的真实经验是:压马路和长途多的,770D更适合;喜欢越野冲山的公爵650更好。-------是不是看得有点儿晕?什么BB5碟刹什么TFS车架,这些专业术语看不懂!哈哈哈,其实一开始谁都看不懂的,如果发现自己看不懂,那就照刚才说的,通过对涂装的第一感觉以及通过身高和车架的适合比例来选车,而如果你真的懂车,你则可以和文章的作者一样,从产品的细节上找到差异并作出自己的选择。哦!对了,我是不是遗漏了很重要的一点?没错,是的,那就是钞票的问题。杂牌!杂牌!!杂牌!!!聊完了美利达和捷安特,再来吐槽下我们伟大的国产杂牌车(刚吐完了国产的路又开始吐国产的车,真是快吐成传统保留项目了……)。不过没办法,我必须吐,我会告诉你国产杂牌车是如何忽悠人的,你可以将这看成是一个警告,如果可能的话,当你身边有人想买自行车的时候,代我警告他们,不要去买国产的杂牌车。这里列举一个极其典型的例子,它就是菲利普自行车(Phillips Bikes),先来看一段它自己写给自己的介绍。菲利普自行车:1991年,通过与享有世界自行车之父称誉的英国兰令合作,菲利普自行车全方位引进兰令专有技术,专为中国人制造最适合中国人的自行车。菲利普车业公司是英国兰令在中国唯一特许生产PHILLIPS名牌自行车、电动自行车的专业化公司,是全国行业重点骨干企业。公司位于长三角中心嘉兴市区,北接上海、江苏、南濒杭州湾,西倚太湖,厂房占地五万三千平方米的厂区,三万八千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一流的生产技术装备,年产30万辆电动车、50万辆自行车和2万辆电动观光车的企业规模,显示着菲利普的雄厚实力和强劲势头。-------不明就里的人可能看到菲利普这三个字就已经上当受骗了,但是这个菲利普和那个飞利浦其实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这里的菲利普自行车的英文名是:PHILLIPS而大名鼎鼎的飞利浦的英文名则是:PHILIPS多一个L和少一个L的关系,可以绝大部分都英盲的中国人哪分得清这些,一看菲利普就以为自己撞到名牌了,再一看价格相比捷安特便宜一半?!然后就忙不迭地出手了。莫出手,出手必被坑。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是不会动脑子的笨蛋,肯定有人会发现这一个L的不同;当然,菲利普自行车也不是白痴,关于菲利普和飞利浦,他们的解释是这样的:我们菲利普(PHILLIPS),是英国最老牌自行车公司,成立于1892年,比诞生于英国的工业重镇Birmingham(伯明翰)。虽然我们的历史比捷安特早了近一百年,但是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菲利普的名声日渐消弱。1993年,菲利普自行车以合资的方式,重新进入中国市场。菲利普自行车,和当时兰令(Raleigh)、三枪一样,是20世纪初期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自行车品牌之一,而这个来自自行车创始地的世界级品牌,也在中国找到了新生!而那个飞利浦(PHILIPS),只是一家荷兰的企业,其名字和我们菲利普很像,纯属巧合。呵呵。不过相比起自行车市场里的其他国产货,这个至少还只是山寨,它至少还有个能自圆其说的牌子,车子的质量也比其他来历不明的车好一点,至少它还不是杂牌。而充斥于路上的90%的自行车,都是不知道哪里来的杂牌,这些不知道是哪个英盲取出来的名字,读着像英文就能打上国际名牌的标签,配着不知道是哪个小朋友画出来的有趣的LOGO。你可以随处看到它们,而且甚至还找不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因为它们太多了)。哦,差点忘了,还有一些车连山寨或者自创品牌都懒得搞,他们干脆就走仿冒的路子,而在这么多品牌里,在中国被仿冒得最多的品牌是哪个?相信聪明的你已经猜到了,没错了,他就是捷安特!不得不说的是国内的自行车行业是极其畸形的,盲目追求廉价和花俏,曾经认认真真做过自行车的中华三大名牌:永久、凤凰和飞鸽都早早退出了市场,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杂七杂八的国产杂牌车。可能有些人会觉得这些杂牌车也不错,能骑就行了嘛!要求这么高干嘛?但是这些杂牌车完全没有考虑任何安全的要素,它们从始至终只注重外形,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就是:这些车特别喜欢做后避震,因为带后避震的车看上去带感,像高端车,但其制作水平实际只还停留在用弹簧避震的程度。现在慢慢的居然连四连杆车架都有人敢仿造,而且一眼看去还挺像NRS的架子,没关系,好看就行!甚至几百块钱的车子也敢装碟刹,500块不到的细胎车居然还敢用24跟辐条的轮组而且还称自己是公路车,真是不要命了!对于国产杂牌车,一句话:珍爱生命,远离废铁。我就不说远离国产了,至少台湾还是中国的,提国产伤感情。以下,我将大致介绍一下捷安特和美利达的产品线,介绍不会很细,但是会包含最关键的:品名和价格。不过在开始介绍产品之前,我得先介绍一下Shimano这个品牌,这个品牌已经在前面的文章中出现过多次了。为什么要介绍它呢?因为界定自行车档次和价格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看这辆车所配装的套件(前变速、后变速、刹车等等),而Shimano是世界上销量最好的自行车套件品牌,几乎绝大部分捷安特和美利达车,甚至包括中低端的闪电车,都是使用的Shimano套件,所以认识Shimano,并知道Shimano针对山地和公路的产品线的高低顺序,对你看车、选车就至关重要。Shimano简介:Shimano的中文名叫禧玛诺,创立于1921年,其总公司设立在日本大阪府。经历80余年的发展,Shimano的子公司已经遍布全球17个国家,其本身也已成为一家以专业制造和销售自行车零件、钓鱼具、滑雪板和高尔夫用品的跨国集团公司。禧玛诺之所以在世界各地拥有如此广泛的爱好者及声望,主要是源于其独树一帜的自行车零部件生产实力和系统的设计思想。禧玛诺打破了以往静态的、以单独零件为核心进行设计的思路,大胆采用了以功能零件为目的、以自行车系统的综合机能为纲领的动态式设计方式,这种划时代的功能系统设计思想,创造了众多的革命性产品,而这些产品则不断推进着自行车的改革与进化。可能有人看完这一段后会说,OMG,这是一个日本的品牌,我怎么可以用日货呢?OK,那你可以去买几万多的美国货甚至欧洲货,没人拦着你;但如果你要骑美利达或者捷安特?那你只能选择接受禧玛诺。Shimano套件:&自行车的变速,传动,刹车等配件,我们一般统称为套件,具体包括:前拨链器(前拨),后拨链器(后拨),变速手柄(山地有转把,指拨,双控手柄这几种形式;公路有STI双控手柄和指拨),前链轮(牙盘),后链轮(飞轮),链条,花鼓,刹车,以及相关的各种变速线/管,刹车线/管/油等等配件。自行车的套件,根据公路和山地是划分为两条完全独立的产品线,就禧玛诺而言,它的公路车套件产品线,档次从低到高为:2200(图片暂无)1000元以上整车2200是Shimano公路套件的准入门系列,定位是入门的娱乐级。2200有平把组件和弯把组件,支持8速,但它并不能算是完整的一套套件。由于实在太低端,所以我将它们剔出了讨论范围,你可以在最低端的GM车上看到它们。&SORA(元以上整车SORA现在被提升到了9速驱动系统,舒适而易用的变速手柄和高品质的外观,主要面向入门级车手。除了含有2200的特性之外,SORA相对2200的高级之处在于:1、后拨的多个钢部件加上了珍珠白涂层,更耐磨;2、前拨内链接镀锌,更耐腐蚀;3、曲柄经过了抛光,有OCTALINK八角花键版本;4、前后花鼓都使用了橡胶密封。TIAGRA(元以上整车Tiagra共享顶级零件组的工程血统,仍有自己的特质,在新的性能等级基础上,提供增强的感觉和圆润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的双控手柄。一体式可视化档位显示,带Hyperdrive SG-X链轮片的2片式链轮。主要面向运动和健身骑行者。&除了含有SORA的特性之外,TIAGRA相对SORA高级之处在于:1、后拨采用了宽链接,支持10速,外链接链接销进行了密封处理,保持润滑,2个链接销的衬套含有氟涂层;2、前拨采用了宽链接,支持10速,内链接镀铬;3、手变使用新的人体工程学设计,支持10速,并有可视化档位显示;4、夹器使用带涂层轴承垫圈;5、使用了集成中轴结构(不是中空二代);6、前后花鼓采用迷宫式接触密封;7、配套的HG53链条支持10速,使用铬化处理链接销。105(元以上整车105更轻巧,更有效,让业余的热衷健康骑行的车手离“专业级”技术更近。105是第一工程范围的一个副产品,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在高性能的支持下提供极大改进的感觉和圆滑设计。这种“平滑,圆整和自然”的设计理念贯穿在每一个零部件中,给使用者满意,愉悦和充满成就的感觉。同时第二代中空技术曲柄组提供有效踩踏和灵敏的前变速,刹车块在潮湿条件下的耐久性也提高了100%(与BR-5500相比)。&除了含有TIAGRA的特性之外,105相对TIAGRA的高级之处在于:1、后拨接片枢轴采用了O型环密封,内外导板都使用了铝合金材质,更轻,更润;2、前拨链接全部采用铝合金材质,链条导板镀铬;3、刹车块采用了套装式刹车块固定座,即刹皮橡胶部分固定于金属刹皮盒中,刹车皮更换更方便,而且刹车效果更好;4、牙盘中轴采用HOLLOW TECH II中空二代技术,铬钼合金钢中轴,铸铝曲柄,铝齿片;5、飞轮使用合金支架,镀镍钢材质。ULTEGRA(6600)2万元以上整车ULTEGRA分享了DURA-Ace最优质的工程血统,同时具有自己的特质,圆润、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保持着DURA-ACE的风格和形状,让您感到无比优越的操控性能。新款的ULTEGRA更加轻量,同时改进了变速操作,是轻量和刚性之间的最佳平衡,如中空外链轮的铝制第二代中空技术曲柄组。除了含有105的特性之外,ULTEGRA相对105的高级之处在于:1、后拨张力轮采用了密封轴承,接片枢轴双O型环密封,板体枢轴O型环密封,内外链接销全部密封轴承,4个轴承全部氟涂层;2、前拨链接使用单套管密封轴承;3、夹器采用冷铸铝,有轴承垫圈和插入式轴承;4、中轴采用铝合金材质,齿片采用超硬铝材质切削;5、飞轮更精细加工;6、链条使用镀锌合金。DURA-ACE(7800)5万元以上整车Dura-Ace永远都是最好的,这是Shimano的开发理念。通过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来达到Dura-Ace一直的追求 -- 绝不妥协的性能,这是因为最优秀的车手在使用它。全新设计的Dura-Ace更轻量化,同时配有相对应的YUMEYA升级件。除了含有ULTEGRA的特性,Dura-Ace相对ULTEGRA的高级之处在于:1、后拨张力轮和导轮都使用密封轴承,内外链接都使用超硬冷铸铝,所有链接销全部密封+氟涂层,所有枢轴双O型环密封;2、前拨内外链接全部使用超硬冷铸铝,内外导板都采用镀镍铝材质;3、双控手柄使用工程复合物接片,阳极电镀手柄;4、架器采用超硬冷铸铝,所有转点使用带涂层和插入式轴承;5、曲柄使用加强型大型支架,阳极电镀超硬冷铸铝曲柄臂,阳极电镀超硬铝切削加厚齿片,超硬铬钼钢中轴;6、花鼓使用不锈钢滚珠;7、飞轮片最大的4齿使用钛合金镀镍材质;8、链条内外板全部镀锌,链条销铬化处理。DURA-ACE Di2(7900)8万元以上整车此款套件具有相当的革命性,输入=输出, 比率恒久不变,操作省力,让完美变速成为可能。禧玛诺最新发布最顶尖科技的采用Di2技术的DURA-ACE零件组,加入到已经发布的新款DURA-ACE 7900系列中,电子变速的DURA-ACE 7970系列以其尖端科技工艺带给使用者革命性的公路骑行体验。Di2表示“整合型智能数位系统” ,这项革命性的技术依然以禧玛诺定位变速系统(SIS)为基础,这个系统的性能已经通过多年的高端产品变革得到证实,它的最大改变在于,变速将由电力驱动代替机械运作。&这个电子变速系统在过去的两年内已经过多名职业车手在各种环境下的严酷测试,包括雨天、泥地、低温、鹅卵石等多种混合路况。 同时配有相对应的YUMEYA升级件。禧玛诺的山地车套件产品线,档次从低到高为:Acera & Altus(图片暂无)1000元以上整车Acera和Altus是Shimano山地套件的准入门系列,定位是入门的娱乐级。Acera和ALTUS没有显著的区别,价格也相差很小,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同一层次,Acera主要配置8速,而ALTUS主要配置7速(其实他们都可以同时兼容7速和8速),同时Acera的后拨连接销其中有一个轴套上有氟涂层,阻力更小更耐磨些。由于实在太低端,所以我将它们剔出了讨论范围,你可以在最低端的GM车上看到它们。ALIVIO(M410,9速为M430)2000元以上整车ALIVIO在升级后已经是很完整的套件了,支持9速。除了含有Acera的特性,ALIVIO相对Acera高级之处在于:1、后拨使用了宽连接,有两个连接销采用了氟涂层;2、前拨使用了宽连接;3、变速手柄的形式从Acera和ALTUS的EZ FIRE PLUS变为了更高级的RAPIDFIRE PLUS;4、曲柄开始采用OCTALINK花键连接;5、这个等级的花鼓开始使用铝快拆;6、配套的HG50飞轮镀铬;这个级别的套件一般用于休闲运动骑行,性能一般,价格实惠。居家旅行必备套件。Deore(M530 碟刹为M535)3500元以上整车从2012年开始,Deore已开始采用MEGA 10系统,升级为10速!除了含有ALIVIO的特性,Deore相对ALIVIO的高级之处在于:1、后拨导轮使用不锈钢螺钉,铬化钢轴承,接片枢轴有O型环密封,并且开始采用低位标准型设计;2、花鼓轴挡采用超级抛光,轴碗采用滚筒抛光,双层迷宫密封;3、10速HG飞轮 HG62-10采用镀镍钢材质;4、M530和M535的手柄都采用了双控手柄;5、前拨连接钢镀锌,链罩为钢镀铬;6、曲柄采用中空HOLLOW TECH一代技术曲柄,OCTALINK八角花键连接,不锈钢螺丝。大齿片和中齿片为铝材质,小齿片为钢材质,曲柄臂为铝材质;7、HG53链条使用灰色/棕色钢材质。2012年对大部分爱好者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因为Shimano对Deore的10速升级实在太给力!Deore的设计理念综合了“时尚和明快”,补充了休闲车和山地车之间的隔阂,可以让大部分刚入门的山地车友体验山地骑行骑行乐趣,可靠的10速系统实现了极大的骑行乐趣。Deore LX (M580 碟刹为M585)5000元以上整车Deore LX是Deore的升级版,其实力比Deore强了不少。除了含有Deore的特性,Deor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时候带女朋友回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