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怎样锻炼坤强孟子坤在哪有肌肉照

【图片】你更喜欢有肌肉的男生还是普通男生?【源坤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1贴子:
你更喜欢有肌肉的男生还是普通男生?收藏
你更喜欢有肌肉的男生还是普通男生?肌肉让人看起来健康也更有安全感,非常帅气,而且不管穿什么都是个帅,穿衣有型,脱衣有肉除了一些天赋异禀、身体条件先天就比较好的人,要训练到能看出八块腹肌、人鱼线的境界并保持下去是极为困难的。长期的有氧减脂、高强度的HIIT、高负荷的力量训练以及对饮食的严格控制,以上这些都要做好真的很难(也许他们乐在其中),且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这样的坚持和努力该得到相当的赞赏,但是!我还是喜欢挺拔清秀的!算是个人喜好吧,我觉得这个并不冲突啊,你们喜欢肌肉的,脸好看的就留给我吧。男人努力练肌肉,意味着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比一般男人更注意形象和卫生。男人有肌肉,更有气场、更有范!生活中没有绝对公平,但练肌肉只能通过汗水和坚持获得。这个持之以恒的心,很难!从普通到优秀,需要付出极大努力!健身之前一般般,一身肌肉变男神!男人有肌肉,给别人的第一印象会很阳光正面安全。作为肌肉男,大部分人都会低估你的年龄。虽然这个社会看脸,但完美的肌肉绝对是加分项。有一次坐公交,后排两个女生谈话,其中一个对另一个说,我不喜欢有腹肌的男生,觉得他们太怕了。我真想转身站起来撩起衣服,说你看,我有腹肌,但你觉得我可怕吗?我觉得她们可能是从电影里看到大英雄或者反面角色都身材魁梧一身肌肉,而往往这样的形象给他们造成一种凶悍的印象。对于凶悍的事物,我们都不太喜欢,本能的排斥。个人觉得懂得欣赏肌肉男的女生品位不会差,当然不喜欢肌肉男的女生品位也不是低了,所以还是各有所好吧。喜欢!太喜欢了!简直是欲罢不能的喜欢!我谈过瘦的,也谈过壮的。你们知道男人身上都是肌肉,能在床上满足你所有所有的对雄性的幻想!他有力量,就有能主导你的最基本的能力,你整个人都是被他包裹住的,跟着他主控的。瘦的,抱住没有什么感觉,没有充实的感觉。至于自卑,我觉得女生应该多进健身房,练点肌肉,见多了肌肉男,随便拿出一个都有点肌肉,平平常常而已,就不会自卑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从排骨男变成肌肉男的方法
很多瘦人都想长胖并有发达的肌肉,但是不知道怎么开始,而作为初学者去健身房又往往心生畏惧。 今天我们找出导致人们瘦的最大的原因,并采用健康的方法让瘦人锻炼出肌肉,科学的长胖。 你可能认为自己吃很多但还是很瘦。但是你也许没有。之所以瘦弱的第一个原因是没有获得足够的热量。 即使你新陈代谢很快,你会需要吃得更多来增加体重。同时加强力量的训练才能由皮包骨变身肌肉男,下面是具体的方法:
1、吃更多。
  皮包骨往往声称自己什么都吃就是不长肉,事实是,你什么都吃不增加体重的原因在于你没有吃太多,这点你可以改变。
  记录热量:每周记录你所摄入的热量,你每天需要吃自己体重20倍的热量,可能现在实现起来比较困难,这就是你瘦的原因。
  吃体重*20Kcal的食物。如果你的体重是140lbs,那么你每天需要140 x 20 = 2800kcal的热量。你需要大概两周的时间才能习惯吃那么多热量的东西,保持记录。
  增加热量。两周后,每天增加500Kcal的热量,如果你还吃前两周那么多的热量你不会感到恶心。对于体重140lbs的人来讲,两周后的热量需要由2800Kcal增加为3300kcal。
  记录体重。每周测量体重。如果你体重增加就还吃相同的热量。如果没有增加体重,下周的每天都需要增加500kcal的热量,在你获得满意的体重前一直照此法进行。
2、每天吃6次。
  不要再靠喝咖啡打法时间,午饭前什么都不吃,然后吃丰盛的午餐,然后。夜深的时候吃夜宵,要养成每天吃六顿的习惯,不能忘记中间的几次。
  吃早餐。如果你不吃早餐你的身体就会消耗肌肉。如果想由皮包骨变身肌肉男,就需要在起床后一个小时内进餐,养成吃早餐的习惯。
  每三个小时吃一次饭:设定每次进食的时间并严格遵守。早上7点早饭,10点早午饭、下午1点午餐、下午4点午晚餐、7点晚餐以及睡前10点的宵夜。
  饭量的交替。如果你每天吃3000Kcal,尝试早餐、午餐和晚餐600Kcal,其他400kcal。这没有精确的科学依据,重要的是每天/每周/每月的热量,不是每顿饭的热量。
  3、吃高热量的食物。
  蔬菜是健康食品,但是对你长肌肉没有效果。例如,250g橄榄仅含100卡路里的热量。你需要的是高热量的食物。
  完全的碳水化合物:燕麦、大米、面板、面粉、土豆、甘薯、豆子等,200g纯面粉含700kcal热量。
  牛奶:如果你不怕长肉,和全脂牛奶,否则喝脱脂牛奶。一升全脂牛奶含500kcal热量。
  坚果:杏仁、腰果、胡桃、花生等。100克花生含500kcal,还可以尝试花生黄油。
  健康脂肪:亚麻油、液体鱼油、橄榄油等。1tbsp。可以让你每天增加300kcal热量。
4、力量锻炼。
  你变得越强壮你的肌肉就越发达。进行力量练习。做那些对多处肌肉有锻炼的运动:引体向上、仰卧举重、举重、哑铃,还有最重要的:下蹲运动。
刚开始的时候先用空的杠铃,先学会怎样做这项运动。然后逐渐增加重量。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开始,可参考力量练习5*5培训过程。每周三次每次30分钟。
  5、获取蛋白质。
  你需要获得蛋白质来形成肌肉并从训练中恢复。你的体重有多少磅你就要每天至少摄入多少克的蛋白质,下面是蛋白质的来源:
  瘦肉:牛肉、猪肉、羊肉、鹿肉、野牛等
  家禽:鸡肉、火鸡、鸭肉等
  鱼肉:金枪鱼、鲑鱼、鲭鱼等
  蛋类:吃富含维他命的蛋黄。
  乳制品:牛奶、奶酪、松软干酪、酸奶等
  时间:没有固定的时间
  如果你的体重是140lbs,中午的时候吃一罐金枪鱼罐头,200g的夸克作为配餐、晚餐300克肉、一天喝500毫升牛奶,这样你就能获得140g的蛋白质。
6、提前备好食物。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d33唱歌我是认真的
来个守护吧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图】魏坤琳肌肉照性感诱惑强
《最强大脑》迎来嘉宾大战_综艺戏曲_戏剧-超级明星【图】魏坤琳肌肉照性感诱惑强
《最强大脑》迎来嘉宾大战 在第二季《最强大脑》里,Dr魏遭遇了来自评委们的“围攻”,孟非说他情商为0,高晓松更是几次和他对着干。已经知道何为“电视效果”的Dr魏,很淡定地看待这个问题。 时间: 9:11:37来源:cjmx 本周五播出的《最强大脑》中,孟非和科学家魏坤琳面对选手的去留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分歧,两人在现场的激烈争论又将这档节目最初的矛盾展露出来。本期节目中,嘉宾评委在选手的去留问题上产生了巨大分歧。面对魏坤琳绝对的表决权,在场嘉宾纷纷强势表明自己的立场,李永波甚至用“不再参加节目”威胁,孟非更是丝毫不委婉的讽刺魏坤琳:“作为你来说,也许有高我们一层的深谋远虑吧……"在轮番的语言攻击下场面十分尴尬,尽管如此,科学判官魏坤琳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肯松口,场面陷入僵局,现场观众不禁为魏坤琳捏了一把汗。这期节目的火药味从第一个挑战者开始就已经有苗头了,魏坤琳遭到李永波明显的“针对”,“预判分打高了,Dr。魏就会打低分。”后来孟非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就算我在这点上和他观点一致,也不代表我喜欢他这个人。”而此前,高晓松也正是因为和魏坤琳在节目中的观点不合才离开《最强大脑》。 相关专题:
上一篇戏剧文章: 下一篇戏剧文章: 没有了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 网络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站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消费建议。如发现稿件侵权,请 。击败&b&普通壮汉,不用顶级职业搏击选手,一正规训练过一年以上的票友足矣,&/b&
但是 职业搏击和职业壮汉(此处指 壮汉,橄榄球,篮球,田径中力量项目的选手)对打,超过40公斤体重差距就难说了,体格的差距已经由量变变成质变了。不过我们要这么看, 在博击选手中,75-85公斤体重为中间线,以搏击选手的立场看,我方50 对方90,我方70对方110 这种差距很难弥补,但是我方100 对方140 这个差距就变小了。&br&&br&为什么呢? 因为 人类打斗影响双方的身体因素无外乎 打击力度,纠缠力度,闪避能力,推撞力度 几个组成, 体重越轻,闪避能力越好,越重越差,但闪避也有边缘效应,到一定程度 就没什么作用了,而且对抓投的反应并不好, 体重大,打击力会变大,但因为速度原因,到100-110左右就会到顶,而且90以上,提升的效益也会变小。纠缠力和推撞力倒是一直会变大。所以 当搏击方50左右时,打击力度不足以击溃大体重的对手,而因为推撞力差得太远,被对方推搡抓拖,更加不利于打击,当我方100对方140时,对方的闪避能力已经成为瓶颈,所以我方一个重击就可以。。
击败普通壮汉,不用顶级职业搏击选手,一正规训练过一年以上的票友足矣, 但是 职业搏击和职业壮汉(此处指 壮汉,橄榄球,篮球,田径中力量项目的选手)对打,超过40公斤体重差距就难说了,体格的差距已经由量变变成质变了。不过我们要这么看, 在博击选手…
&figure&&img src=&/b69b7a468f6db25772cee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b69b7a468f6db25772ceeb_r.jpg&&&/figure&之前一直答足球,这次换个话题吧。年因工作需要,长期跟踪中国跆拳道各级国家队,必须要提这位在这个领域内的一位神级人物。
&br&&br&吴静钰,江西姑娘,女子跆拳道选手,两届奥运会冠军,目前为冲击里约奥运会金牌而举棋不定。若卫冕成功实现三连冠,将成为奥运会跆拳道第一人。之前陈中曾经尝试冲击三连冠未果,2008年北京留下遗憾。&br&&br&吴静钰身高1米66,体重通常保持在49公斤以下,这样一个纤瘦的姑娘, 百米速度12秒6,3000米多少我忘了,反正在国家队所有大小级别女生里也是第一,即便是她的队友和对手也承认,小钰的身体素质和肌肉类型是超人。&br&&br&什么叫超人?怎么说呢,就是她从出道起,打的就是最小级别,通常都是47-49kg以下,想想两个体重都不到100斤的小姑娘在台上颠来颠去你一脚我一脚,是不是有点像小学生打着玩?话说1米66的个子,在现在的小学六年级也不算高个子了……&br&&br&吴静钰的出现彻底颠覆了这个概念。因为中国跆拳道师承韩国,所以韩国人的防反流一直在国内是主流,吴静钰当时所谓是“野路子”出身,教练王志杰更是所谓“不入流”,所以她的打法是国内罕见的“主动进攻型”:上来没什么试探,就是劈头盖脸狂风暴雨霸气十足的高位腿法,恨不得从第一秒打到最后一秒。&br&&br&当年小钰出道时曾经在国内赛场创造过单场38分(对手得了18分)的神迹,那个时代还是上头2分得年代,是否是19个上头,因为没有录像,已不可考,估计没那么多,但是肯定已经是吊打的节奏了。&br&&br&当时第一次带小钰出国比赛,好像是韩国公开赛(水平很高,接近世锦赛),一个中国裁判后来回忆说:“我在这边场地正在执法,一回头无意中看到旁边场地(小钰)这小丫头一开场就一路三飞上头(连击腿法),把一个东道主选手差点打飞了,我当时(感动到)眼泪唰就下来了,这边比赛都开始了主裁判提醒我好几声我都没听见……看见她(吴静钰)的这个表现,我觉得中国跆拳道出头的日子不远了。”&br&&br&因为她的横空出世,国家队破天荒地把2008奥运夺金点的规划从女子中大级(陈中、罗微)调整为大小级(陈中、吴静钰)。&br&&br&2008年小钰北京奥运会夺冠从台子上下来,我激动得第一时间抱起她原地转了个圈,这丫头当时一身汗啊,瘦得跟只小猫似的,真不像上面写的那个女超人。&br&&br&————————————————————————————————&br&&br&之前看过“张怡宁大魔王”的故事,中国非是乒乓球运动的发源地,但因为举国体制,加上“小球撬动地球”的历史原因,现在说是宗主国也不过分,这种金字塔尖儿的选手水平有多高都不夸张。比较而言,跆拳道作为新项目,又非国技,总体上讲发展还是直升式的,选材空间和人口基数都很低,虽说不如女足发展那么惨,但是环境还是很艰苦的,于是出来一个类似吴静钰的角色,也有一定的偶然因素。&br&&br&2008年奥运会夺冠之后,小钰再参加非正式国际比赛时,教练组基本上给她安排的都是高一个级别(有没有两个级别我忘了)的报名,基本上也是赢得不太费力。不过这种对抗性项目和隔网项目差别很大,升级别打比赛有一定风险,所以多数时间还是安排关系比较近乎的对手比如韩国,但如果是同级竞争对手比如当年的杨淑君,那就另当别论了。&figure&&img src=&/eade2b88ff82f8a9f018a447dd4f9589_b.jpg& data-rawwidth=&361& data-rawheight=&54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1&&&/figure&&br&————————————————————————————————&br&&br&要出去一趟,抓紧时间说个男队的段子:&br&&br&当年在北京什刹海,国家男队和世界一流强队伊朗男队合练,看着那边伊朗选手一个个轮流踢靶,这边教练组一个身高马大的领导好奇心起,主动要求给对手拿靶,对手一脚踢来,那领导手腕上手表的表带“啪”地被生生震断了!&br&&br&那领导点点头,走回中国男队行列,把表带儿重新安好,戴回手上,又掏出500块钱放在面前的垫子上,对中国队的小伙子们说:谁能像刚才哈迪那样把我的表带震断,这500块钱拿走!可怜,谁也没人家的爆发力。&br&&br&哈迪,长久以来被世界跆拳道界称之为“战神”。这一称号,即便是四夺世锦赛冠军的洛佩斯也不曾有过,朱木炎同名“战神”,只是被局限在台湾。&figure&&img src=&/7fbba4ad15ba_b.jpg& data-rawwidth=&447&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7& data-original=&/7fbba4ad15ba_r.jpg&&&/figure&&br&————————————————————————————————&br&没想到跆拳道这么一个小项目能引起大家的关注,有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本来之前想在那个“职业球员脚法到底能有多好”的回答中更新,后来觉得关系不大,这里随手写写,凑个数。&br&&br&2008年上半年,国家队在天津封训,我那时经常去陪住,和教练住三楼,一楼二楼是队员。有次早训,陪着他们在操场上跑了20圈下来,身体也活动开了,心思一动,揪住一个大个子小董,要跟他比划比划。&br&&br&这里之前得铺垫几句,2004年春天还在跑足球的时候,因为嫌自己太胖,于是就减了个肥,每天穿着降体服跑4000米,再练两小时跆拳道(或者踢场足球比赛),之后游泳恢复,4个月减了65斤。之后就一直没断了跆拳道,几年下来,虽然因为年龄大了打不了比赛,但是自己觉得身手还是蛮矫健的,爆发力、弹跳、踢击力量、身体灵活性反正比平常人强不少,所以跟小董提这个要求自己觉得也不算完全没底气。&br&&br&那小董是奥运参赛选手小波的陪练,也是全国冠军级的人物,平时我们一起嘻嘻哈哈惯了,一听说我要跟他比划,抱着肩膀斜着眼看我:“哥,别闹了,回头再伤着你不合适”,我一听就来气了:“成!你让我一条腿!”小董说:“大哥我真有事你放我走吧……”我说:“别臭来劲啊!你要这么说——你再让我一条腿!也不许用拳头!”&br&&br&我心说了,他个子比我高一头,又不许进攻,动作再快也无非是撤步闪躲,然后再给我个意识反击(在跆拳道里,这个词的意思是只提膝盖不起腿,用于培养选手的进攻反击意识,属于训练科目一种)罢了,他个子那么大腿又长,提膝速度再快,我也有把握冲进去顶住他的发力点,起码不吃亏是肯定的了。&br&&br&结果,结果你绝对想不到。&br&&br&我拉开架势,距离他两米左右,小董站在原地纹丝不动,我右肩一沉做个虚晃,一个交叉上步右腿高位击头,轮出去了。然后,我眼瞅着这个大个子闪电般地一动!真的是没出拳没起腿,也没闪避,直直地一个前进步冲了过来,一膀子就把我拱了一个大跟斗,摔了个四脚朝天,碰到我的瞬间,我的腿也就踢出去一半儿……备注:我俩所有技术动作完全按照跆拳道规矩打,没有任何违规。&br&&br&好吧,自那以后我彻底老实了……夹着尾巴做人了……&br&&br&这个大个子小董,当时是国家队“第一帅哥”,之前曾经在浙江万马打过篮球。&figure&&img src=&/814e8f1dc28d93f5e7e85ddef19678e7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814e8f1dc28d93f5e7e85ddef19678e7_r.jpg&&&/figure&&br&————————————————————————————————&br&&br&其实吧,说了一圈儿了,后来一想,除了第一段稍微扣题,其它大都有点跑,不过没关系,跟大家分享一下冷门项目的故事也挺有意思的。不过,2010年底我又离开了这个项目,所以很多知识更新也就戛然而止了,如果有哪些谬误或者知识陈旧,请见谅。&br&&br&跆拳道这玩意儿,往上说,发源还是离不开中国,之前最早叫唐手、跆跟,太极八章不少动作有中国南拳的元素。本来是用来开馆挣钱的,几经变化,由韩国统一推出规则推向世界,论杀伤力不入流,观赏性更是别提了,但是它相对健康,危害性小,同时符合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的三项要求,所以作为技击项目,能够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起一直留在正式比赛项目当中,几经调整,虽偶有惊险,但还都保住了地位,不易。&br&&br&我们在奥运会上看到的跆拳道,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我们通常称之为竞技,此外还包括品式(类似中国武术中的套路)、特技、功力击破、跆拳舞、冥想等等,后面几项没那么有名,但是观赏性还不错的说。其中,特技是我个人的最爱(只是喜爱,岁数大了,练不了了)。&br&&figure&&img src=&/88b84c8c44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88b84c8c44a_r.jpg&&&/figure&&br&&br&————————————————————————————————&br&&br&再絮叨几句往事: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虽然对外不说,但是行里人都明白,中国冲击奥运金牌榜第一,恐怕几十年之内就这一次机会了,各项目中心都立了两份军令状:对上一份,对内一份。对于跆拳道而言,2004年雅典,去两个女生拿回来两个金牌,这是中国奥运史上空前绝后的,所以,2008以东道主身份4人参赛,虽然对上报“保一冲二”,其实内心还是渴望女子“保二”,男子“冲牌”甚至放卫星冲金。至于结果,大家都晓得了,各种因素都有,一言难蔽之。&br&&br&为了这个目标,当时的奥运保障也升格为顶级,其中跆拳道作为奥运金牌项目,更是眼珠子,且不说资金保障,单说备战,旁的项目我不了解不敢瞎说,只说跆拳道,我现在电脑里还有当年国家队某位主教练备战奥运全套技战术资料,十几个G,随便点开一个文件夹,其翔实缜密程度现在看来都令人瞠目。&br&&br&以吴静钰为例吧,当时参加奥运会她这个级别的应该是有16名选手(应该是),其它15名对手过去两年参加所有国际比赛时所有出腿数据:包括左右腿、次数、击打方位、成功率……要知道,这些东西没有公司替你做,因为一是项目太小没人做,二是涉及备战机密不能让外人做,都是国家队里面有些特殊角色四处出击,去蹲到体育馆某个阴暗角落偷拍的,拿回来的只是素材,好多都看不大真着,由hb体院一位高姓女教练天天除了吃饭啥时候都躲在屋里看录像,手里举着个本子一个数字一个数字记录下来,提供给教练组的。&br&&br&再说实战,国家队要从地方抽调若干名冠军级队员做为备战陪练,每个人都要模仿2-3名主力对手的特点(所以大国家队通常都有30-40人的规模),为的就是全力保证这4位参赛选手能够完成任务。你也别说我们举国体制为一枚奥运金牌如此穷兵黩武,其他的国家也一样。别的我没有发言权,只说跆拳道,看那些强国,如韩国、美国、西班牙、伊朗、中华台北包括泰国、意大利什么的,对于冠军选手的政府奖励、商业赞助也是惊人的。&br&&br&所以你看到一枚奥运金牌,背后的故事和付出太多了,几乎每一个名词后面都有一长串话题,只是说因为今天勾起了不少回忆,随手写几句而已。&figure&&img src=&/a7abb2dddd5d47ba393b4e014a68333a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1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7abb2dddd5d47ba393b4e014a68333a_r.jpg&&&/figure&&br&————————————————————————————————&br&&br&不知不觉,昨天忙里偷闲写了好几段,回头一算居然快4000字了,唉,真是……也许那4年半的岁月太难忘了吧。刚才想了想,说点儿扣题的内容吧,特技。&br&&br&之前提到过,特技是跆拳道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因其对个人资质要求太高,危险性很强,所以不适合推广到大众人群,同时因为观赏性极强,它又是跆拳道表演中最夺人眼球的环节。原题“顶级运动员能做出哪些让人惊叹的特技?”我姑且忽略“顶级运动员”,只说说跆拳道中“让人惊叹的特技”。&br&&br&所谓特技跆拳道,多数指的是一次腾空中完成踢击一个或多个目标的动作,因其技术编排华丽,动作幅度潇洒飘逸,是表演中的高潮部分。通常我们能看到的节目,姑且我把它分成:旋转、连踢、空翻、飞跃、高空等等,基本上都是保留节目,还有其他一些类似盲踢之类的,踢击的目标通常是木板,也有苹果。&br&&br&先说旋转,这几乎是是唯一一个可以量化的项目,跆拳道基本技术号称“七腿一拳”,其中的后旋踢加入了腾空,就变成了腾空后旋,腾空之后做个360度转身再行踢击动作,完整的就叫“540度后旋”,这几乎是标配了,一个跆拳道表演团,没有一个能做出
“540度后旋” 的,就别上台了。&br&&br&最初这些玩意都是韩国人弄出来的,韩国跆拳道有个国家示范团叫“老虎团”,世跆联、国技院后来也相继有了自己的表演团。他们当中有些尖子选手能完成720度旋转踢,这当然很了不起,但是因为这个而到处臭拽,就很2b了。&br&&br&有一个中国人赵建国,山东人,天赋异禀,武术出身,虽然也是中途改练跆拳道,但是在特技方面特别是旋转上的天分,令他乍一入行就轻松拿下540度后旋,又在短短半年时间内攻克了720度旋转踢,但建国还不满足,当时第一次挑战720度旋转踢成功之后,对我说:我一定要超过韩国人,让他们看看中国人的本事!&br&&br&这句话我印象太深刻了,后来那多半年,我几乎每周都能看见他在打磨新动作——900度(两周半)旋转踢:先是完成腾空旋转900度,然后是出腿,先是低位,然后是高位,然后是踢击力量,最终动作定型,还要打磨稳定性。旋转这个技术,用建国自己的话说就是“稳定性很难”,因为这是个表演项目,要百分之百成功率,你在训练中十次成功五次,就算是拿下了,但因为要表演,所以稳定性必须达到百分之百,为此他整整打磨了一年多,终于以这个顶级难度动作成就了特技跆拳道世界的“旋转王”,他是唯一一个做到的,之前谁也没做出来过,之后也没听说谁复制成功过。&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3A///programs/view/LaNIrAny-Mk/%3FresourceId%3D0_06_02_99&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 data-name=&国家跆拳道示范团天坛短片& data-poster=&/b4dad134d2d7ade9ceba43/p_2.jpg& data-lens-id=&&&
&img class=&thumbnail& src=&/b4dad134d2d7ade9ceba43/p_2.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国家跆拳道示范团天坛短片&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programs/view/LaNIrAny-Mk/?resourceId=0_06_02_99&/span&
&/a&刚才搜建国的900度旋转踢视频,看到这个短片,居然有些哽咽了,这些兄弟真的是太了不起了。他们多次和老虎团以及其他几个韩国大团表演,让对方一次次惊讶到说不出话来。这些事情,我是亲历者:之前最早组国家示范团时间不长,韩国人被请来当教练,很倨傲,不屑于评论;之后技术水准突飞猛进,韩国人开始警惕了,再也不肯掏新东西了;再之后建国他们创新完成了900度、三层塔一系列韩国人完全不敢尝试的超高难度动作,韩国人再也无话可说了。&br&&br&&figure&&img src=&/ecf61ce8e286c15f0c564_b.jpg& data-rawwidth=&333&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33&&&/figure&&br&&br&赵建国,曾经的优秀武术运动员,武英级,剑术全国冠军,转攻跆拳道之后成就特技“旋转王”。
之前一直答足球,这次换个话题吧。年因工作需要,长期跟踪中国跆拳道各级国家队,必须要提这位在这个领域内的一位神级人物。
吴静钰,江西姑娘,女子跆拳道选手,两届奥运会冠军,目前为冲击里约奥运会金牌而举棋不定。若卫冕成功实现三连冠,将…
→&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ODIwODc5NTk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泰森的防守和躲闪集锦&i class=&icon-external&&&/i&&/a& ←又可以祭出这个视频了…… &br&一代拳王&b&Mike Tyson&/b&,特技:&b&神·躲闪
暴击秒杀&/b&&br&&figure&&img src=&/a10cf1a7ef15ecbf67a0770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2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a10cf1a7ef15ecbf67a0770_r.jpg&&&/figure&&br&关于评论有朋友说,这是通过&b&技巧干扰&/b&达成的&b&概率闪避&/b&。其实不尽然。&br&在拳击训练领域内来讲,泰森、阿里、罗伊琼斯、哈迈德等拳坛一代枭雄,人们最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们对&b&身法、&/b&&b&步法的研究&/b&,而不仅限于&b&拳法&/b&。&br&一方面是提升自身的灵敏度(比如视频里的泰森,比如阿里的蝴蝶舞步……);&br&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观察&b&对手的身形和步法&/b&,从而做出&b&预判&/b&。&br&各位可以注意一下,泰森的&b&目光注意力&/b&,并不在对方的脸或拳头上,而是集中于对手的身体,腿、腰、胯、胸、肩,通过观察细微的&b&身形变化&/b&,预判对手的&b&出拳动作&/b&或&b&躲闪路线&/b&。&br&&br&我在另个答案里提到过,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出拳时会带有一定的&b&预令动作&/b&。比如掣肘、收臂、扭腰、上身后拉、助跑等等等等……&br&&b&减少&/b&自己的预令动作,&b&解读&/b&对手的预令动作,是职业拳手的必要训练项目。&br&普通人跟职业拳手对打,基本是被躲闪,然后被一击KO的节奏……&br&泰森的对手,都是赫赫有名的重量级拳手,预令动作微乎其微,一个人能吊打好几个壮汉的节奏。&br&而泰森……可以吊打他们……&br&&br&那些被泰森打得瘫软在地、眼神涣散、两腿拧麻花、跌出围绳的,可不是战五渣……&br&有Holmes(阿里的陪练,两大组织重量级拳王)、Spinks(奥运冠军、次重量级拳王、他哥哥打败过阿里)、Berbick(重量级拳王、打败过阿里)、Thomas(KO率70%的怪兽)……&br&达到这种超神级别的&b&U&/b&&b&ndisputed Champion(三大组织无争议统一拳王)&/b&,在拳击历史上寥寥无几。&br&&br&另外,统一回复下评论里的朋友,我不太喜欢讨论&b&关公战秦琼&/b&的问题,就别再问我A和B谁更厉害啦。&br&有一件事基本是公认的:20多岁的泰森,天下无敌。&br&&br&&br&收获这么多赞,再补个泰森的训练视频~&br&可以观赏到大神的&b&小特技&/b&——&b&跳绳&/b&&br&→ &a href=&///?target=http%3A//v.pps.tv/play_397HBY.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迈克.泰森超级震撼拳击训练视频欣赏&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br&没看过瘾的话,还有&b&重炮KO&/b&集锦,谢评论 &a data-hash=&9e83dd98cb5f36bd68eb4e& href=&///people/9e83dd98cb5f36bd68eb4e&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星星& data-tip=&p$t$9e83dd98cb5f36bd68eb4e& data-hovercard=&p$b$9e83dd98cb5f36bd68eb4e&&@星星&/a& 的补充: &br&→ &a href=&///?target=http%3A//v.pps.tv/play_3BYWEP.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拳王泰森KO对手集锦(1080P高清珍藏版)Mike Tyson-频道:拳王迈克?泰森&i class=&icon-external&&&/i&&/a&
→ ←又可以祭出这个视频了…… 一代拳王Mike Tyson,特技:神·躲闪 + 暴击秒杀 关于评论有朋友说,这是通过技巧干扰达成的概率闪避。其实不尽然。 在拳击训练领域内来讲,泰森、阿里、罗伊琼斯、哈迈德等拳坛一代枭雄,人们最津津乐…
MMA&br&&figure&&img src=&/v2-321d41d447eb267bba2c77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321d41d447eb267bba2c7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41beca8f505f5f_b.jpg& data-rawwidth=&848&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8& data-original=&/v2-41beca8f505f5f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ef499f9e83aa2c1203e4eba505c7c7a6_b.jpg& data-rawwidth=&1310& data-rawheight=&8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0& data-original=&/v2-ef499f9e83aa2c1203e4eba505c7c7a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b1b73eba175bd3e35b232c7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b1b73eba175bd3e35b232c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c26a9a20bc46db823c8f3cdd4f9e62be_b.jpg& data-rawwidth=&956&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56& data-original=&/v2-c26a9a20bc46db823c8f3cdd4f9e62be_r.jpg&&&/figure&&br&&br&&br&一个颜值担当在短短25分钟的比赛里变得面目全非只为求胜,这不就是斗争精神么&br&&figure&&img src=&/v2-49b01cb6ae00ee36df6207_b.jpg& data-rawwidth=&670& data-rawheight=&4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70& data-original=&/v2-49b01cb6ae00ee36df620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v2-05af925f9dead92ae676b375_b.jpg& data-rawwidth=&1310& data-rawheight=&8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0& data-original=&/v2-05af925f9dead92ae676b375_r.jpg&&&/figure&&br&2015年年度最佳MMA比赛:&br&&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385878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UFC冠军战】噬血狂暴!Lawler(劳勒)VS MacDonald(萝莉)【UFC189期】&i class=&icon-external&&&/i&&/a&
MMA 一个颜值担当在短短25分钟的比赛里变得面目全非只为求胜,这不就是斗争精神么 2015年年度最佳MMA比赛:
&figure&&img src=&/v2-e179d151d894_b.jpg& data-rawwidth=&880& data-rawheight=&6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80& data-original=&/v2-e179d151d894_r.jpg&&&/figure&&p&拳击站架就是拳击的基本姿势,也叫拳击抱架。在你学习拳击的第一天,你的教练就会教给你如何站架。拳击,必须拥有一个能让其同时进攻、防守并保持重心稳定的站姿。 &/p&&p&&br&&/p&&p&在冷兵器时代,战士都是前手(左手)持盾牌,后手(右手)则持长矛或者刀剑,这种强侧置后,攻防一体的战术更容易转换,经过历史漫长的演变,这一习惯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拳击项目中的前手拳和后手拳。&/p&&p&&br&&/p&&figure&&img src=&/v2-1b9926840ebff87f81dec5a70106ac53_b.jpg& data-rawwidth=&942& data-rawheight=&6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2& data-original=&/v2-1b9926840ebff87f81dec5a70106ac53_r.jpg&&&figcaption&拳击站架的原型&/figcaption&&/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ba5517ebf72d2f63d5b008_b.jpg& data-rawwidth=&1168& data-rawheight=&6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68& data-original=&/v2-ba5517ebf72d2f63d5b008_r.jpg&&&figcaption&古代刀盾格斗思维前手用来防御格挡的站架&/figcaption&&/figure&&p&早期的拳击,左手在前几乎是唯一的选择。 因为大多数人都是右撇子(正架),右手又是生活中的惯用手,更加的精确灵活,协调有力。 早期的拳击技战术是粗糙和单一的,并且,现在我们看到的很多技术,在当时也是不存在,比如刺拳技术,当时的拳赛基本上两人一开打,前手的作用就是抓固住对手,紧接着后手重拳击打对手。 拳击在这一时期,惯用手在后是倾向&/p&&figure&&img src=&/v2-28a93c7fdbfbe1d226ba04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5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28a93c7fdbfbe1d226ba04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c6e4f4e3fc0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2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c6e4f4e3fc07_r.jpg&&&figcaption&早期的拳击站架&/figcaption&&/figure&&p&&br&&/p&&figure&&img src=&/v2-bf323b6e4ddf7efbfd4688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660& data-rawheight=&4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0& data-original=&/v2-bf323b6e4ddf7efbfd4688_r.jpg&&&/figure&&p&&br&&/p&&p&每个拳击教练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站架标准,有的提倡后脚跟抬起,有的提倡前手拿高一点,有的认为两脚后脚跟微微抬起会有利于启动。但是,不管你如何站架,都必须建立在一个技术动作正确且身体相对放松的基础上,在这个基础上形成肌肉记忆习惯和动作自动化。目前国内的拳击基础教育少得可怜,拳击项目发达的国家,在站架教学上会细化到近距离,中距离,远距离的不同站架,在基本功的练习上我们差了一大截。&/p&&p&&br&&/p&&p&随着拳击技战术的不断丰富,站架也在不断改变,并趋于稳定。未来的拳击站架会是什么样子,可能还要看规则的如何变化。&/p&&figure&&img src=&/v2-bf62a78fd6fad46c89eaf36d_b.jpg& data-caption=&&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21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figure&&p&&br&&/p&&p&&br&&/p&&p&公众号:圣明的拳击自习室&/p&
拳击站架就是拳击的基本姿势,也叫拳击抱架。在你学习拳击的第一天,你的教练就会教给你如何站架。拳击,必须拥有一个能让其同时进攻、防守并保持重心稳定的站姿。 在冷兵器时代,战士都是前手(左手)持盾牌,后手(右手)则持长矛或者刀剑,这种强侧置后…
事情是这样的。&br&兄弟俩来自瑞典的一个空手道世家,哥哥Jesse Enkamp和弟弟Oliver Enkamp。哥哥在高中毕业以后独自一人前往冲绳继续学习传统空手道,6年后回国入选瑞典国家队参加了WKF的世锦赛。目前主要经营家里的道场,并在油管上发视频。&br&&figure&&img src=&/v2-c2b44bf931a26ab06a0c_b.jpg& data-rawwidth=&685&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5& data-original=&/v2-c2b44bf931a26ab06a0c_r.jpg&&&/figure&弟弟Oliver则走上了综合格斗的道路,在最近的UFC瑞典站作为本土选手签约。战绩7胜1负,瑞典站败给了曾经和我国选手李景亮交手的Nordine Taleb。&br&&figure&&img src=&/v2-16102c7dfc9bb26d6bc98ce04f2212b5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9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v2-16102c7dfc9bb26d6bc98ce04f2212b5_r.jpg&&&/figure&然后就是喜闻乐见的传统武术vs综合格斗。外国网友其实也好这一口,整天评论让Jesse和他弟弟打一次录下来。&br&于是就有了这个视频。&br&&a href=&/?target=http%3A///video/av&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video/av15&/span&&span class=&invisible&&643282&/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br&不知各位看了做何感受,我来说说我的想法吧。&br&Jesse无疑是一位“传统的”武术家。他对于踢裆挖眼的拥护,对于拳台的不熟悉和对于自卫功能的标榜与我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传武大师的说辞非常的一致。&br&如果你看过他的视频,他的教学也和大部分传武教学一样,见招拆招,单独演示。&br&Jesse还是有一定战斗力的,但是一方面对于地面技知识的缺失,以及体能的不足,导致他在擂台上表现不佳。&br&&br&我之所以翻译这个视频,是因为它极具代表性:&br&首先,Jesse是标准的且公认十分优秀的传统武术家,而且他对于空手道的热爱和投入也是巨大的。&br&其次,两兄弟实际上都是空手道出身,只是之后走了不同的道路,而且都小有成就&br&&br&这我觉得就说明了几个很重要的问题:&br&第一,传统武术是永远打不过综合格斗。不要期望着某个传统武术高人出山打出奇迹。从兄弟俩的经历就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想用传统流派在擂台上有所作为那必须接受系统的综合格斗训练,然后用自己的技术锦上添花。&br&一个单纯学习一个流派,仅在一个流派规则内竞技的人是不会打得过综合格斗选手的。无论他多么努力投入有多大。&br&第二,即便事实如此,传统武术就毫无意义吗?并不是。换句话说,Jesse如果想打综合格斗他随时可以去像他弟弟一样训练。如果战斗力有限的传统武术毫无意义的话,他根本就不会走上这条路。&br&&br&说到底,是要摆正心态。&br&首先,Jesse高中毕业日语也不会直接去冲绳一待就是六年,这对于一个人的人生是很有意义的旅程。武术的意义之一就在于挑战自我,以无论哪种武术为媒介的学习和生活体验是很珍贵的。&br&的确,传统武术有很多杀招。但是在擂台上打不过并不是不能用杀招的问题,同时不能用杀招也绝对不是拒绝上擂台的原因。上了擂台,在真实格斗的环境中把习练的动作打出来,输赢无所谓,无论哪个流派都像亲兄弟一样交流,这是很好的氛围。&br&传统武术所代表的文化和传承,是很重要的,也是不为其实战性所增益或者减弱的。招式,套路和武术精神,只要有人苦心钻研但是不以此和格斗纠缠不清,它们自有自己的生命力。&br&而国内被千夫所指的“传武骗子”,就是这种心态不尽正确:讲实战他跟你讲杀招,讲杀招他跟你讲文化,讲文化他跟你讲实战…各种概念和领域混淆不清,不排除确实有人投入很大,努力很多,但是心态不正只能南辕北辙。&br&&br&我一直在强调的概念,武术≠格斗。空手道还算是格斗占比比较大,发展比较成熟的武术门派。但是单独只拿出来格斗部分看的话,也很有局限性。但是,沿着传统空手道这条路走,依然可以从各个方面让人发掘自身价值,传承真才实学。&br&所以个人觉得,国内各个传统门派需要的,并不是纠结如何提升实战水平,而是建立健康的体系和明确的功能。铺一条让每一个只要肯努力的人都能越走越好的路,而不是现在这样,让人越趟越深的浑水。
事情是这样的。 兄弟俩来自瑞典的一个空手道世家,哥哥Jesse Enkamp和弟弟Oliver Enkamp。哥哥在高中毕业以后独自一人前往冲绳继续学习传统空手道,6年后回国入选瑞典国家队参加了WKF的世锦赛。目前主要经营家里的道场,并在油管上发视频。 弟弟Oliver则走…
谢&a data-hash=&6c9edd31e8a69ebb628d0b& href=&///people/6c9edd31e8a69ebb628d0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顾一凡& data-hovercard=&p$b$6c9edd31e8a69ebb628d0b&&@顾一凡&/a&邀,几天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恰好是碰见了具体实例,就分析了一下,见:&br&&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刚看超级战队比拼出拳攻击力,德国大力士输给了中国职业拳击手,什么原因? - 知乎用户的回答&/a&&br&之前答案写得仓促,不怎么严谨,等下我在这个答案里再补充修正一下。能看懂就好,别太较真。&br&&br&&b&本问题的核心,可以概括为两个简单的不等式&/b&&br&&b&&br&第一个不等式——力量值≠实际击打力量&/b&&br&我在之前的答案中写的就是这个问题。&br&&b&假设&/b&,一个人的&b&全身综合力量值&/b&为100,他打出去的拳,能造成100的实际伤害嘛?&br&换句话说就是,人在出拳时,能否&b&将全身的力量集中在拳锋上呢&/b&?&br&&br&未经训练的普通人,通常无法借助全身的力量,大多数只用到了&b&上臂&/b&的力量;稍微好一些的,能用到&b&肩、背&/b&力量;有些人会助跑几步,能借到一些腿部力量和奔跑惯性……诸如此类……&br&总之,一个人的&b&力量值&/b&与他能够造成的&b&实际打击力量&/b&之间,需要&b&乘以&/b&一个&b&发力技巧系数&/b&。&br&&br&&b&例如,&/b&没有任何发力技巧,纯粹依靠上肢蛮力,这个系数可能不到50%,甚至只有10%。&br&说10%并不夸张,一身肌肉的壮汉抡王八拳(或者叫大风车……),只是靠拳头的重量砸下去,能造成多大伤害?这就是通常所说的&b&笨劲儿、蛮力&/b&。再考虑到出拳的&b&速度&/b&,能碰到对方就不错了。&br&人们进行格斗技巧训练,就是为了使这个系数得到提高。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达到&b&几乎100%&/b&的发力。&br&各种拳类技巧,经过多年演变,结合人们对身体机能的了解、开发,最终发展出了一种登峰造极的拳类运动——&b&拳击(boxing)&/b&。&br&拳击不单单是一种运动形式,也是一种技术模式,是目前公认&b&最优化的&/b&拳头发力技巧。&br&&br&拳击的发力技巧是以&b&最快的速度、最短的力程,&/b&让力量从&b&脚掌蹬&/b&&b&地&/b&开始,&b&经小腿、大腿、腰胯、背部、颈肩、手臂&/b&,&b&逐级借力&/b&,最终在&b&拳锋&/b&上发泄出来。&br&其实题目评论里 &a data-hash=&18f9c277aa73d817da9ccd55f3177e4b& href=&///people/18f9c277aa73d817da9ccd55f3177e4b&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kinghost& data-hovercard=&p$b$18f9c277aa73d817da9ccd55f3177e4b&&@kinghost&/a& 一语中的了:拳击手打拳就像&b&甩鞭子&/b&一样,是全身协调发力的。&br&&br&&a data-hash=&7b653b6daf2& href=&///people/7b653b6daf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秦嬴政& data-hovercard=&p$b$7b653b6daf2&&@秦嬴政&/a& 我不太清楚您的争论点在哪,如果没有脚下的支撑、发力,腰胯何来的力量呢?我不知道是您训练过程中忽略了脚和小腿的蹬力,还是您用到了那个力但是没体会到?&br&那我将&b&前手直拳&/b&动作具体拆分,您可以看看是否和您的训练有冲突:&b&后脚掌蹬地旋腕&/b&&b&(不离地)、后腿依靠蹬力拉伸(不挺直)送力、重心向前手侧转移一半、前脚旋腕支撑、前腿拉伸(可挺直)送力、转腰(轻微)送胯(略超过重心)、扭转颈背、送前肩、手臂调整角度顺势出拳。&/b&&br&&b&后手拳&/b&的话,腰胯和重心的转移更复杂,尤其是在&b&腰胯有一个交叉&/b&(所以后手直拳又叫&b&cross&/b&),您是否认为这个&b&腰胯的送力交叉动作、力量&/b&都是来自于&b&腰胯肌肉本身&/b&?&br&很抱歉的告诉您个基本知识,没有腿部的支撑力和蹬地力,仅靠腰腹的扭转,是不可能发出很大比例的力量的。包括您推崇的帕奎奥,他出色的后撤反击,完全是建立在有腿部支撑的前提下,&b&闪身&/b&&b&撤步、后腿支撑、蹬地发力、侧身扭腰、出拳反击&/b&。当然,这里面还有他左势的方向优势。&br&&br&&br&&br&之前问题里的那位,已经是毋庸置疑的大力士了,但就本问题来说,还要涉及另一方面。&br&&b&第二个不等式——健身者≠大力士&/b&&br&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很多拳击手&b&看上去&/b&并不如&b&健身者、健美先生&/b&强壮。但事实真是如此吗?肌肉满满=有力量吗?&br&&br&首先说明一下,我在肌肉训练方面并不专业,之前有关注&a data-hash=&4719effbbe11dfaa29bc4ad5659462aa& href=&///people/4719effbbe11dfaa29bc4ad5659462a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柔王丸& data-hovercard=&p$b$4719effbbe11dfaa29bc4ad5659462aa&&@柔王丸&/a& 等前辈的文章,他们显然比我更懂得肌肉的作用和训练方式。不过,我倒是大致能讲讲拳击训练方面的肌肉理念。&br&如有错误,还望专业人士指正~&br&&br&1、肌肉比例——&b&肌肉&/b&和&b&力量&/b&,这两者呈&b&正相关&/b&,&b&肌肉比例&/b&当然是越多越好,但两者&b&并不是&/b&线性相关或正比例相关。也就是说,块儿头大50%不等于力量就大50%。&br&&br&2、肌肉类型——两个人肌肉比例差不多,但力量相差很多,这就是由&b&肌纤维的类型、数量&/b&决定的,也就是&b&红肌纤维&/b&和&b&白肌纤维&/b&。&br&&b&白&/b&肌纤维也叫&b&快&/b&肌纤维,偏重于&b&爆发力&/b&;&b&红&/b&肌纤维也叫&b&慢&/b&肌纤维,偏重于&b&耐力&/b&。&br&&b&仅就拳击发力来讲&/b&,快肌(白肌)的比例越大越好。&br&也就是说,A的快肌比例是60%,B的快肌比例是40%,&b&在同等训练强度、同样的发力技巧下&/b&,A的拳一定比B的重。&br&&br&3、&b&据说啊&/b&——肌肉纤维的类型和数量是&b&先天决定&/b&的,&b&后天训练&/b&只能增加强度、增大体积,不能使数量增多。&br&也就是说,先天肌肉纤维少,就不适合当运动员。(很杯具,我好像就属于这种……)&br&根据快慢肌的比例,每个人适合的运动也是不同的,比如博尔特肯定是以快肌为主,马拉松运动员肯定是以慢肌为主。&br&至于怎么测红白机比例,我也不知道……据说看&b&小腿肌肉&/b&可以大致反映情况,小腿肚子是个圆蛋儿肌肉的,就是快肌比例大;而像我的小腿肚子那样,肌肉细长,像个平板,就是慢肌比例大。&br&&br&找到这么一张图,&b&红白肌的合适比例:&/b&&br&&figure&&img src=&/cba77e2fbeef6eaf33e13c9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3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cba77e2fbeef6eaf33e13c9_r.jpg&&&/figure&&br&&br&4、训练方式——健身房的训练,不以格斗为目的,大多是&b&偏重于塑形、锻炼身体&/b&,像健美先生那一路更是极端,偏重于白肌体积的训练。&br&这样练出来力量大吗?——跟没练的时候相比,肯定是大了。&br&那能不能比&b&同等体重&/b&(&b&重要条件!!&/b&)的拳击运动员的&b&出拳力量&/b&大呢?这就要回到上面讲的&b&发力技巧&/b&问题了。&br&&b&发力技巧的训练,其实也是一种&/b&&b&肌肉训练&/b&。大概就是,&b&长时间、反复的、高强度的,根据发力技巧去训练肌肉,&/b&将肌肉训练成&b&对&/b&&b&发力有利&/b&的状态。也就是,&b&术业有专攻而已&/b&。&br&&br&&a data-hash=&32c6b1f3afac19e9fada09e810c85fb6& href=&///people/32c6b1f3afac19e9fada09e810c85fb6&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继续者张& data-hovercard=&p$b$32c6b1f3afac19e9fada09e810c85fb6&&@继续者张&/a& 的答案很专业,提到了一个词“&b&神经肌肉链&/b&”或者叫“&b&链式发力&/b&”,我想表达的大概也是那么个意思,但是我匮乏的健身知识根本找不到那个词儿……大家可以看看他的具体专业讲解~&br&&br&说几个很简单的例子&br&1、练哑铃,一般都是侧举、前举啥的吧?我是用拳击标准抱架端着,还得拿着哑铃打快拳,这是给上肢形成位置习惯。&br&2、杠铃之类的重物,一般都是卧推、深蹲是吧?我是保持拳击站姿,侧举,是为了训练腰、胯、腹部的发力配合。&br&3、腿部训练。一般健身也会注重腿部肌肉的塑形,而拳击运动员并不需要腿太粗,而是需要腿部的爆发力和耐力均衡。&br&&br&拳击运动员的&b&腿&/b&,是个很&b&矛盾&/b&的部位。&br&腿的蹬地力,是拳击整个发力程序的启动器,力量越大越好;(评论里&a data-hash=&7b653b6daf2& href=&///people/7b653b6daf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秦嬴政& data-hovercard=&p$b$7b653b6daf2&&@秦嬴政&/a& 对这一点有质疑,那我可以适当改变一下措辞:&b&在帮助腰胯发力、不失重心的前提下,&/b&&b&蹬地力&/b&&b&越大越好&/b&。您说脚下的&b&蹬地力量随意&/b&?我不敢苟同。)&br&步法的灵活度,又是进攻、防守的核心,越轻巧越好……两者的肌肉&b&训练方向&/b&存在矛盾。&br&而且,腿练得太粗壮,在腿上增加了体重,在比赛量级划分上又是吃亏的。&br&因此,在保持发力能力的前提下,腿部要尽可能的减重,所以要练跳绳、长跑、蝴蝶步等等。&br&各位可以观察一下,优秀的拳击运动员往往大腿、腰腹肌肉强壮,而小腿肌肉纤长,步法灵活。&br&(评论始皇兄,您对拳击运动员腰壮腿细这个问题居然也表示质疑啊?我让您举个例子,您举个重量级小克那种特例也就罢了,您居然说帕奎奥…………也是醉了……远了不说,昨天重量级挑战资格赛的科瓦列夫,他那个身材,那个小腿,就很典型了吧……&br&您一方面认为我说发力来自下肢不对,一方面又认为下肢细不对,您这矛盾是为哪般?难道就是为了喷人?而且,我在上面不是谈到训练中的&b&矛盾&/b&和&b&均衡&/b&问题了嘛?)&br&&br&实际拳击训练涉及的复杂因素比这多得多,&b&拳击是很综合的技术,绝对力量并不是拳击的一切。&/b&&br&常年的拳击训练,不是单纯的练力量。核心是要克服人类各种&b&本能的、下意识的、影响发力的动作&/b&,让身体彻底放松、听话,&b&不让任何一个部位阻碍力量从脚掌到拳锋的传导。&/b&
谢邀,几天前回答过类似的问题,恰好是碰见了具体实例,就分析了一下,见:
之前答案写得仓促,不怎么严谨,等下我在这个答案里再补充修正一下。能看懂就…
&figure&&img src=&/v2-ffddecddac69c_b.jpg& data-rawwidth=&3830& data-rawheight=&28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830& data-original=&/v2-ffddecddac69c_r.jpg&&&/figure&&p&巴西柔术是一个非常流行而有活力的运动。号称最强徒手格斗术,在早期无限制格斗比赛中全面压制其他格斗,横扫世界其他拳种。并且是非常有意思而且实用的格斗术。 &/p&&p&在国外,巴西柔术毫无疑问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搏击项目。 &/p&&p&而在国内,这项非常有意思的运动却一直没机会发展开来。现在,你们有机会走在小伙伴前面,免费来尝试这安全,流行,实用,有趣的项目:巴西柔术! &/p&&p&&br&&/p&&p&这节课上,我会教大家最简单,最基础的巴西柔术动作。不需要任何运动基础,不需要性别年龄限制(当然,6-60岁之间这个还是要限定一下的)。&/p&&p&课程内容是&/p&&p&Close Guard的概念和基本扫技。&/p&&p&&br&&/p&&p&其中包括,&/p&&p&封闭式防守的常见变形动作,&/p&&p&封闭式防守的组合进攻演示,&/p&&p&封闭式防守的控制注意要点和练习&/p&&p&剪刀扫及其变形动作。&/p&&p&&br&&/p&&p&&br&&/p&&p&课程持续约90分钟。&/p&&p&&br&&/p&&p&入道场训练请遵守道场礼仪,着装以紧身衣和紧身裤为最佳,其次是适合运动的其他种类衣物。&/p&&p&&br&&/p&&p&&br&&/p&&p&本次公开课程不收取任何费用,仅做推广巴西柔术这项运动为目的。如果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巴西柔术这门实用性很高的格斗运动,洒家就觉得值了。&/p&&p&时间为9月16日下午三点。请勿迟到&/p&&p&地点为武汉水果湖步行街岚道场&/p&&p&&br&&/p&&p&如有兴趣参加请加微信号wellso注明来自知乎。&/p&&p&&br&&/p&&p&&br&&/p&&p&&br&&/p&&p&&br&&/p&&p&最后发个之前拍的宣传视频,oss!&/p&&a class=&video-box& href=&/?target=https%3A///video/856832& target=&_blank& data-video-id=&& data-video-playable=&true& data-name=&& data-poster=&/v2-0b0dca50bb2cdd171ce9d.jpg& data-lens-id=&856832&&
&img class=&thumbnail& src=&/v2-0b0dca50bb2cdd171ce9d.jpg&&&span class=&content&&
&span class=&title&&&span class=&z-ico-extern-gray&&&/span&&span class=&z-ico-extern-blue&&&/span&&/span&
&span class=&url&&&span class=&z-ico-video&&&/span&/video/856832&/span&
&p&&/p&&p&&/p&&p&&/p&
巴西柔术是一个非常流行而有活力的运动。号称最强徒手格斗术,在早期无限制格斗比赛中全面压制其他格斗,横扫世界其他拳种。并且是非常有意思而且实用的格斗术。 在国外,巴西柔术毫无疑问是最受年轻人欢迎的搏击项目。 而在国内,这项非常有意思的运动却一…
&figure&&img src=&/v2-501b4d0f6d577eaea8df3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7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501b4d0f6d577eaea8df37_r.jpg&&&/figure&&p&四角擂台。台高一米。一丈八尺见方。这里主宰着拳坛的起落沉浮。&/p&&p&上一秒,你还是为生计奔波的“快递员”,下一秒,你就有可能签下年薪百万的合同,被奉为王者。但在接下来的半年中,你必须要时刻保持警惕,否则只要一次疏忽就会被撵下神坛。&/p&&p&相对于戴着头盔、靠点数取胜的业余奥运拳击,职业拳击更加生猛,它把这个世界弱肉强食的一面,暴露得更加赤裸。&/p&&p&&br&&/p&&figure&&img src=&/v2-d6b771d1d12e1eec37582e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d6b771d1d12e1eec37582e_r.jpg&&&/figure&&p&&br&&/p&&p&在中国,职业拳击并不是一项主流运动,它是弱势群体对抗出身的最直接途径。但大家对职业拳击的理解更多带有暴力色彩:要么把人打死,要么被人打死。在这个以和为贵的国度,职业拳击从来不受官方的正视。&/p&&p&刘刚,风云拳坛三十年的大佬,是解读中国职业拳击历史的切入口。他的身上有太多标签:拳手,教练,经纪人,推广人,也有数不完的拳坛“第一”。他年近半百,你或许能在拳台把他撂倒,但你绝过不了他徒弟一个回合——甚至挺不过1分钟。中国职业拳击史上最优秀的拳手大都是他的杰作。&/p&&p&中国的拳击历史很短,而刘刚与拳职业击打交道的时间却很长。刘刚的传奇故事,就是半部“中国职业拳击史”,拳拳到肉,写满了惊心动魄和拳坛沉浮。&/p&&p&&br&&/p&&h2&&b&刘刚:拳坛大佬风云三十年&/b&&/h2&&p&&br&&/p&&h2&小四川&/h2&&p&&br&&/p&&figure&&img src=&/v2-47fdd06bfdb74aaa15a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47fdd06bfdb74aaa15a2_r.jpg&&&/figure&&p&&br&&/p&&p&&b&刘刚(右一)参加巴塞罗那奥运会&/b&&/p&&p&&br&&/p&&p&“我把人打死了?”&/p&&p&刘刚站在家门口,听着面前教练的陈述,一阵冷颤袭来。晴空万里,阳光照得人有些眩晕。一种莫名的恐惧感侵袭着刘刚。&/p&&p&在中国,打死人是一件大事。&/p&&p&上世纪五十年代,拳击延续着民国时期的余热。1958年,中国21城拳击高手云集京城,参加新中国成立后规模最大的拳赛。次年,由于各地拳赛伤亡事故频发,国家决定暂停拳击赛事。&/p&&p&直到八十年代,拳王阿里首次访华。拳王与邓小平的会面,阴差阳错地融化了冰封20多年的拳击运动。1986年,拳击运动终于解禁。&/p&&p&也就是在1986年,四川体校的拳击教练,来到了泸州市一所中学选苗。中学时期的刘刚调皮捣蛋,但是身段灵敏,体能还不错,与其他城市的“体育尖子”一同进入省体校拳击队复选。&/p&&p&三个月的体能集训异常艰苦,选拔出来的生员里只留下了刘刚。他不了解拳击,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只知道自己很适合这项运动。与其说是体校的拳击教练选中了刘刚,不如说是拳击选中了刘刚。&/p&&p&刘刚笑着回忆,他以前打篮球也很好,但身高太矮。拳击运动分十七个级别,而且灵敏度也要求得非常高,刘刚觉得拳击是最适合他的。后来他自己慢慢也喜欢了拳击。&/p&&p&在此之前,拳击运动已经被禁了近30年。拳击运动出现了断层,国内没有真正的拳击运动员,也没有懂拳击运动的教练。全国各地的拳击体校都是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慢慢摸索。“基本技术都不太了解,更不知道什么经纪人,”刘刚回忆道。&/p&&p&刘刚的教练是摔跤出身,对于站立式搏击的技巧也在摸索。彼时,国内最了解拳击运动的非贵州张传良莫属——后来邹市明的拳击教练。四川体校的拳击教练们也认识到自己的教学短板,索性经常把队员们拉到贵州集训。&/p&&p&刘刚说,那个时候张传良对他的帮助非常大,就是从打基础的一开始,就是他进入国家队以前,大概有一年时间。所以,张传良也是他的老师&/p&&p&1988年,解禁后的第一届业余拳击锦标赛在湖北黄石举行。这是刘刚的第一场比赛,没有任何比赛经验的刘刚成绩并不理想。但是在比赛中灵活闪避的刘刚,却被中国拳击队的教练相中。几个月后,15岁的刘刚就被选到了国家队训练,成为了当时中国拳击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人送外号“小四川”。&/p&&p&第一批中国拳击队队员的“成分”都很复杂,有“火车站扛大包的”,有工厂工人,有半路出家的。因为没有统一的队服,第一次报到时,队员们穿得五颜六色,花花绿绿。&/p&&p&当时的训练基地就是崇文体校,训练条件很艰苦。“基本上拳击台都是破烂的,沙袋也是很老的沙袋,一打手都会被打开的那种。石头块里面,就是装些沙石为主。”&/p&&p&当时的老队员回忆,刚成立的中国拳击队训练馆是一个类似板房的临时建筑,房顶是铁皮做的,冬天室内温度只有摄氏5至8度,夏天太阳一晒有三十多摄氏度,像桑拿房一样。另外,训练基地没有浴池,队员只能到附近的一个公共浴池排队洗澡。&/p&&p&与艰苦的训练条件成正比的是,落后的拳击训练体系和技术。当时的全国75公斤级全国冠军张中超回忆道,中国拳击队成立一年后,奔赴朝鲜参加国际比赛,结果10名中国拳手个个被打得“乌眼青”,惨不忍睹。&/p&&p&惨败之后,中国拳击队这才找来了俄罗斯、北朝鲜的拳击专家,强化技术。苦练了两年后,终于在1990年的亚运会上,81公斤级的白崇光为中国首夺亚运会拳击金牌,刘刚也拿下了一块铜牌。&/p&&p&1992年,在菲律宾马尼拉的亚锦赛上,刘刚拿到了亚军,获得了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入场券,与白崇光等四名中国顶级拳手,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拳击项目。&/p&&p&然而,在奥运会预选赛第一场,刘刚就被淘汰掉了。但是,这届奥运会对他更深远的影响是,刘刚借此认识了澳大利亚的拳击队教练,埋下了出国的种子。刘刚并不会说英语,“看他穿的衣服嘛,是袋鼠。”刘刚笑着回忆道。&/p&&p&1994年,刘刚退出中国拳击队,准备飞往澳洲打职业拳击。这时,刘刚已经拿到了八次全国冠军,世锦赛的亚军。在九十年代就从体制内跳出,并不是一件普通的事情。这意味着你要放弃身上的光环,去追寻未知。&/p&&p&无论是亚运会还是奥运会,一直以来刘刚打的都是有头盔护脑的业余拳击,比的是点数和技巧。现在他要去尝试更加凶猛的职业拳击。职业拳击的观赏性更接近于拳击的本质,拳拳到肉,打到观众沸腾,对手被KO(Knockout,击倒在地)。&/p&&p&刘刚东拼西凑了一张机票,怀揣着300美元,惴惴不安地奔赴澳洲职业拳坛。他并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将会影响中国职业拳坛接下来的20年。&/p&&p&&br&&/p&&h2&老拳王&/h2&&p&&br&&/p&&figure&&img src=&/v2-bd7a9f4acbde5d87110a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bd7a9f4acbde5d87110a2_r.jpg&&&/figure&&p&&b&WBC世界拳王金腰带 &/b&&/p&&p&&br&&/p&&p&“拳王”的头衔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一旦职业拳手拿到了拳王金腰带,就必须要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挑选一名对手,捍卫自己的拳王头衔。拳王要一直不停地打下去,直到金腰带易主。&/p&&p&在邹市明和熊朝忠的“拳王”头衔统治媒体的时代,很少有人会记得老拳王“徐从良”。这位首次在国际上获得金腰带的中国拳王,随着拳坛新人辈出,他的名字逐渐隐匿在职业拳坛的起落沉浮中。&/p&&p&1995年,徐从良从云南黄泥坝村来到楚雄。他初中刚毕业,找不到工作,在大街上看到了一则拳击散打培训的招生广告,一个月70块,觉得价格挺便宜就报了名。&/p&&p&这家拳击散打培训班的背后是楚雄州拳击协会,剑指当时全运会的拳击项目。徐从良天生就具有拳手的特质,肩宽,胸大,有氧能力和抗击打水平高,很快就在一群保安公司、警校、汽校中的众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楚雄州拳击协会的队长,全力准备第十届省运会。&/p&&p&九十年代,体制内运动员就是铁饭碗。对于初中毕业的徐从良来说,从楚雄打到云南省,再晋级到国家队,成为体制内的运动员,就是当时最好的出路。&/p&&p&理想第一次在省运会破灭,徐从良第一个上场,却以点数落败。四年之后,徐从良再次冲击省运会,却被人举报超龄,从此他彻底离开了体制内运动员的道路&/p&&p&徐从良做了拳击助理教练。为了维持生计,只能一边练拳,一边开面的。助理教练月收入三百元,面的三公里五毛。这已经离他的体制内梦想已经非常遥远,徐从良却不知道,他没能打进体制内,却无意中成为了中国第一个金腰带拳王。&/p&&p&转变发生在2003年的昆明,在那里徐从良遇到了刘刚。2004年8月,刘刚为徐从良安排了第一场职业拳击赛,WBC亚太地区次重量级拳王争霸赛的垫场赛。虽然是垫场,但对手是实力颇强的泰国拳手,六个回合的激战,徐从良以点数获胜,却已是伤痕累累。&/p&&p&12月,再次迎战菲律宾拳王、前IBF世界拳王马克塞斯。打赢了这次拳赛后,徐从良得了个绰号:楚雄老虎。&/p&&p&日,在经纪人刘刚的安排下,徐从良迎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拳赛,对手是有“泰国雄狮”之称的邦斯·王维塞特,曾13次卫冕洲际拳王的头衔,拿过亚特兰奥运会的铜牌。&/p&&p&如果打赢这场比赛,徐从良就能拿到洲际拳王金腰带。&/p&&p&从一名职业拳手蜕变成一名拳王,需要多年的努力,而从一名职业拳王跌落成一名拳手,只需要一场比赛,甚至一个右勾拳。邦斯输了。他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输给一位职业拳击的新手。赛前,邦斯甚至没有正眼瞧过徐从良。&/p&&p&徐从良拿到的是“洲际拳王金腰带”,要打到“世界拳王”仍有很长的一段路,但这条腰带已经是一块里程碑。徐从良的教练说:“这场比赛的解说员韩乔生感叹,自己主持了189场拳赛,这是第一次宣布中国人拿到金腰带。”&/p&&p&徐从良扛起洲际拳王金腰带的时候,并不知道在几百公里之外,云南的一个小县城,一个年轻人正看着这场职业拳赛的直播,心中波澜起伏。&/p&&p&&br&&/p&&h2&带血的拳头&/h2&&p&&br&&/p&&figure&&img src=&/v2-e37efdeb1f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e37efdeb1f1_r.jpg&&&/figure&&p&&b&赛前称重的澳洲拳王兰斯·霍布森 &/b&&/p&&p&&br&&/p&&p&死亡往往来得毫无预兆。&/p&&p&比赛进行了五个回合,观众席已经是一片沸腾,纷纷叫嚷着KO那名中国人。第六回合,澳洲拳王兰斯·霍布森向前趔趄了几步,对着空气挥动几拳,眼皮一翻,扑通一声栽倒在刘刚面前。&/p&&p&刘刚转过头,蒙了。全场观众哗然,也蒙了。&/p&&p&中国的拳击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澳籍华人陈汉强在澳洲击败澳洲拳王,成为第一个有据可考的拳王。陈汉强回国后,加入了“精武体育会”,教出了“亚洲毒舌”郑吉常等拳风凌厉的著名拳王。从此拳击以“西洋拳”的名义,在中国发扬光大。&/p&&p&半个多世纪之后,几乎同样的故事再次发生。&/p&&p&1994年,23岁的刘刚揣着300美元来到澳大利亚墨尔本,找到了在奥运会结识的教练拳馆。初到国外,刘刚首先要解决经济问题。从小到大,刘刚除了拳击什么都不会,只能从最简单的“刷盘子”做起。&/p&&p&他找到了当地一家唐人街的一家广东餐厅打工。店里的老板和伙计都知道刘刚是一名拳击手,都叫他“冠军”。和店里的其他员工不同,为了多赚点,刘刚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量是常人的三倍,一周下来能拿到2000块人民币。&/p&&p&刘刚从来没去过英语国家,更不会讲英语。和拳馆教练沟通一半靠猜,一半靠打手势。既要在拳馆学拳,又要在餐厅打工维持生计,刘刚就在这样打工、拳馆的两点一线中,逐渐融入到澳洲文化当中。&/p&&p&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是世界拳坛最好的时代。泰森与霍利菲尔德的世纪之战,“金童”霍亚独领风骚,梅威瑟奥运会初出茅庐,《洛奇》第五部中洛奇老当益壮的身影已经深入人心。&/p&&p&1996年,刘刚终于也成为中国第一名职业拳击手,开始自己的职业拳击生涯。刘刚的第一场职业拳击赛,对手是在澳洲声名显赫的拳王兰斯·霍布森。在赛前的称重发布会上,兰斯甚至叫嚣,要在三个回合中就把这名中国人——从来没打过职业拳击的新手KO掉。刘刚很害怕。&/p&&p&拳坛之上,刘刚和兰斯贴得很近。兰斯怒视着刘刚——让一名国家拳王和一名初入职业拳坛的新手打,就好像是一种侮辱一样。刘刚能感受到兰斯的怒目,却不敢抬头正视。像一名犯错的学生,低着头,盯着自己的脚尖。&/p&&p&10盎司的拳套,只是一部手机的重量,却是职业拳手们的防弹衣,当重达200公斤的一拳砸到脑袋上时,10盎司的拳套就大大减少了裸拳击打时的皮开肉绽,却增加了KO概率。&/p&&p&刘刚虽然此前从没打过职业拳击,但是从体制内走出的他,经过了多次世界大赛的洗礼,已经成为一名基本功扎实的拳手。&/p&&p&&br&&/p&&p&一拳又一拳,重击在兰斯的身上。解说员语速飞快,兴奋地喊着。&/p&&p&“Gang浑身是血,是霍布森的血!”&/p&&p&“Gang刺拳击中兰斯头部,兰斯脸上鲜血直流,身上遍布血迹。”&/p&&p&“Gang右勾拳再次击中对手。”&/p&&p&“兰斯的眼睛肿起来了,被血糊住,他看不见了。”&/p&&p&第三回合结束。&/p&&p&&br&&/p&&p&“处理好伤口之后,兰斯看起来恢复了,开始攻击Gang。”&/p&&p&“霍布森一记右手拳击中Gang,看起来霍布森准备发动更猛烈的攻击。”&/p&&p&“兰斯太强了,这也是为何他的点数遥遥领先的原因。”&/p&&p&“这场比赛实力相差太悬殊了。”&/p&&p&“霍布森持续进攻…”&/p&&p&第四回合结束。&/p&&p&&br&&/p&&p&“兰斯持续进攻。”&/p&&p&“霍布森进攻猛烈,但是手却有些下摆。”&/p&&p&“状态有些不济,但是仍然能挥拳。”&/p&&p&“Gang一记右上勾拳。”&/p&&p&“兰斯双手下垂,难道是精疲力尽了?”&/p&&p&“兰斯仍然有效击中对手,但看起来不如早先那样精准。”&/p&&p&“霍布森又是一记刺拳。”&/p&&p&“看起来霍布森控制了比赛的节奏,虽然右眼负伤严重。”&/p&&p&&br&&/p&&p&第五回合结束,兰斯走向自己的拳台角落。虽然拿下了这一回合,但似乎有些不对劲。兰斯深吸了几口气,医师又在他的眼睛上抹了点凡士林。&/p&&p&第六回合的钟声响起。兰斯睁开眼睛,戴上了护齿,面部紧绷,站起来向前走了几步,对着空气挥了几下,然后毫无预兆地一头栽倒在地。刘刚转过身,看着倒在地上的兰斯,蒙住了。&/p&&p&解说员也很震惊,“看起来我们的拳王,兰斯·霍布森的时代要落幕了。Gang举起手臂以示胜利。” 医务人员检查兰斯后,用担架把他抬走,全场观众掌声响起,向老拳王兰斯致敬。&/p&&p&“Gang在第六回合以TKO(技术性击倒)获胜。”解说员继续评论道。尽管这是刘刚的第一场职业拳赛,他却没有表现出一点兴奋,而是不解和迷惑。看着在担架上抽搐的兰斯,刘刚站在拳台的角落里,甚至有些莫名的恐惧。&/p&&p&第二天一早,刘刚被教练的电话吵醒,教练压低着声音说有事情要告诉他,不方便在电话里讲,一会儿过来。刘刚觉得有些奇怪。&/p&&p&过了一会儿,教练来了。刘刚开门,刺眼的阳光从门外照射进来,照得人有些眩晕。教练低沉地说,刚,你知道吗?今天早上4点,兰斯死了。&/p&&p&刘刚一阵头皮发麻,浑身汗毛耸立。&/p&&p&“当时我就觉得杀人的那种感觉,我说我杀人了?我很怕。”刘刚回忆道。“当时我听到这个话,我觉得有种负罪感,觉得好像自己是不是杀人一样。我就想糟了,这个事情肯定有麻烦了,而且这个麻烦不是一般的麻烦,大麻烦。&/p&&p&教练对刘刚说,这两天你先好好休息下,什么都不要想。&/p&&p&当天晚上,澳大利亚电视新闻播报了这则新闻,插播的画面只有短短10秒,但兰斯倒下的那一瞬间,却足够有冲击力。&/p&&p&“拳坛又出事了!”“拳赛上又打死人了!”很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等世界知名媒体纷纷转载了这则新闻。而在澳大利亚,这则新闻也引起了全民的热议,媒体、专家和民间团体掀开了一场“职业拳击是否要被禁”的全民大讨论。&/p&&p&后来刘刚坐电车的时候,刘刚听他们在讨论这件事,昨天有个中国人打死了人了。“我都不敢抬头,怕他们把我认出来。”刘刚回忆道。&/p&&p&刘刚的恐惧一部分来自内心的负罪感,也有一部分来自对兰斯家人的愧歉。在与兰斯父母通的电话里,不懂英语的刘刚不知道他们讲了什么,只知道自己一个劲的在电话里说,“I’m sorry, I’m sorry, I’m sorry…”他只会说这句话,他只能说这句话。&/p&&p&然而,兰斯的父母并不真的责怪他。后来,兰斯的母亲,玛丽亚·霍布森所著的《“飓风”兰斯·霍布森:生为战斗,死于拳击》一书中,专门有一个章节就是“ 刘刚我想对你说”。&/p&&p&兰斯的母亲玛丽亚知道,兰斯的死并不是刘刚的错,刘刚只是想要用打拳来维持生计。“我听说当你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也很悲伤和惊恐。愿你在澳洲生活顺利,愿你一生平安。”玛丽亚在这本书的末尾祝福刘刚。&/p&&p&虽然得到了死者父母的谅解,但在这之后,刘刚却依然活在巨大的阴影之中。他又在澳洲职业拳坛打了五次,再也没有赢过。&/p&&p&1999年,26岁的刘刚拿到了澳洲职业拳坛的教练资格,从一名拳手,变成了一名教练。他以为自己拳坛生涯中光辉的时刻就这样结束了,其实才刚刚开始。&/p&&p&&br&&/p&&h2&矿工&/h2&&p&&br&&/p&&figure&&img src=&/v2-ee0d71529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ee0d71529_r.jpg&&&/figure&&p&&b&熊朝忠&/b&&/p&&p&&br&&/p&&p&职业拳击把这个世界弱肉强食的一面,暴露得更加赤裸。赢了,身价千万,输了,就要继续饿肚子。表面上,拳手是在捍卫自己的荣誉,实际上,他们只是本能地想要生存。&/p&&p&拳坛的另一角,是有“魔鬼”之称的墨西哥拳王,哈维尔·马丁内斯。拳坛的这端,是中国拳手“小熊”熊朝忠。战胜了魔鬼,小熊就会成为中国第一个拿到世界拳王金腰带的拳手。&/p&&p&周超问熊朝忠,紧张不。熊朝忠说,不紧张,有什么好紧张的。熊朝忠觉得,无论输赢都有饭吃就好。&/p&&p&2005年,徐从良击败了泰国拳王,夺得中国第一个洲际拳王头衔的时候,小熊正守在电视前。家里没有电视,小熊花了4个小时,走到马关县城,找了间20元的小旅馆,只为了看这场职业拳赛的直播。&/p&&p&“拳王”徐从良打赢了比赛,也打动了熊朝忠。从一穷二白的身家,一场比赛下来就可以拿到可观的出场费。没有什么比这个来钱更快的了。“那场比赛看得我热血沸腾,心想,要是好好练,说不定我也会当拳王,也能赚到钱。”熊朝忠回忆道。&/p&&p&熊朝忠出身贫困,家在云南文山州马关县岩蜡脚村。全村都是土坯房,一年四季的食物就是苞谷饭和青菜,只有过年时才能吃到死鸡和死猪。&/p&&p&小时候熊朝忠营养就跟不上,初中时才1米52,直到后来拿到世界拳王的头衔时,身高还是1米52。大家叫他“小熊”。&/p&&p&小熊对于拳击的崇拜,来自于表哥陶卫忠。陶卫忠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在昆明当了警察。2002年,表哥辞掉警察的工作,回到村里搞拳击培训班。&/p&&p&陶卫忠的拳击培训班招生并不顺利,他印发了100份小广告,上面写着“招收学员征战世界拳王金腰带”。&/p&&p&在招人时,他要先跟对方解释清楚,什么是“拳王金腰带”。等对方搞清楚了拳王金腰带是什么时,人也走了。其实,村里人对金腰带根本不感兴趣,他们不过只想知道这个能不能当饭吃。&/p&&p&陶卫忠经常跟小熊讲拳王泰森的故事,讲泰森同样出身贫困,却靠一双铁拳打到世界拳王的头衔,如今出场费已是千万美元。熊朝忠听了十分兴奋,成了表哥的第一个学生。&/p&&p&“拳馆”的硬件设施不是很好,村里的荒地上建了土坯房就是拳馆,搭了草棚就是宿舍。训练器械更原始,“训练器械是我表哥陶卫忠自己做的。从山上搬来石头,凿开两个洞,用木棒串起来就成了杠铃,三根木棍一搭就成了单杠,布袋装满土,挂在梁上就成了沙袋。”熊朝忠回忆道。&/p&&p&熊朝忠曾经在村里的矿区打工赚钱。矿工的生活极度危险,刚进矿没几天,几块很大的石头从矿顶掉下来,熊朝忠死里逃生,跑出洞抽了半个小时的烟,才敢再进洞。熊朝忠现在还会觉得有些后怕。&/p&&p&就是这段矿工的经历,练就了他异常惊人的臂力和腿力。不到18岁的年纪,他每天砸几十吨的矿石,推的是每车500公斤重的矿车,一天要推30多车。虽然一车只赚5毛钱。&/p&&p&作为小熊的经纪人和教练,刘刚评价道,其实小熊的技术尚可,主要是力量,劲儿很大。&/p&&p&2005年的一天,在马关县城的一家小旅馆里,熊朝忠被电视里拿到洲际拳王金腰带的徐从良点燃了。他也想成为徐从良一样的拳王。2006年,熊朝忠来到昆明众威拳击俱乐部,这里不仅有电视上的洲际拳王徐从良,还有徐从良的经纪人,刘刚。&/p&&p&&br&&/p&&h2&“有钱人不打拳”&/h2&&p&&br&&/p&&figure&&img src=&/v2-0b2da97f1ff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0b2da97f1ff_r.jpg&&&/figure&&p&&b&熊朝忠和刘刚&/b&&/p&&p&&br&&/p&&p&拳手的胜利,是两个人的战役。职业拳手在拳坛战斗,经纪人在幕后运作。迈克泰森和唐金,邹市明和李胜,熊朝忠和刘刚…… “除非像帕奎奥那样极端实力的拳手,一场拳赛中,职业拳手凭自己实力取胜的比例只占了三四成,”资深拳击媒体人周超分析道。&/p&&p&2003年,刘刚决定走出澳洲职业拳台,把自己积累的职业拳赛资源应用到国内,在国内推广职业拳击文化。此时的国内拳坛,奥运会等业余拳击渐起,但职业拳击还是一张白纸。&/p&&p&刘刚在云南昆明注册成立了“众威拳击运动有限公司”。在工商局注册登记的时候,工作人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拳击运动有限公司,这个是在中国从来都没有的,”刘刚笑着说。&/p&&p&众威拳击俱乐部在一家酒吧里,学员隔着透明的玻璃在里面训练,这样倒是吸引了一些猎奇的目光。“中国第一家拳击俱乐部”刚开始经营惨淡,招来的第一名学生是昆明一家餐馆的老板,抱着好奇的心态打来电话咨询。直到后来徐从良的加入,众威才开始逐渐走上专业化。&/p&&p&此时,职业拳击在中国没有任何土壤,大家职业对拳击的理解,几乎就是“暴力运动”,和“要么打死别人,要么被人打死”的偏激看法。在这个以和为贵的国度,职业拳击只能徘徊在灰色地带中生存。&/p&&p&2003年9月,刘刚终于通过“拍摄电视娱乐节目”的形式,打“擦边球”,在昆明体育馆举办了国内第一场职业拳赛。和国外成熟的职业拳击市场不同,国内没有观众会为一场“打架”买票观看,更没有什么电视付费直播。一场比赛下来,刘刚亏了几十万。&/p&&p&2005年,“楚雄老虎”徐从良打赢了“泰国雄狮”巴斯,就在徐从良获得中国第一条洲际拳王金腰带的同时,新闻媒体大肆宣传报道,央视转播,徐从良的经纪人刘刚的众威拳击俱乐部,情况也开始好转。&/p&&p&“洲际拳王金腰带”之战后,徐从良一战成名,但并没有像那样拳击巨星一样一夜暴富。他只获得了政府安排的一份工作,和刘刚的经纪人合约,拿到一万元的出场费。赛后,他和妻子买不起回家的机票,差点没赶上火车。回云南楚雄,他们要坐20多个小时的火车。&/p&&p&中国市场缺乏职业拳击氛围,国内的职业拳手们往往承受着世界级选手的击打,却拿着相对低廉的出场费。徐从良之前的几场拳赛,出场费甚至只有千元。除非是世界拳王,否则通过打拳来一夜暴富,几乎不太可能。&/p&&p&在职业拳击市场成熟的美国,拳手在拳馆打拳要先交一定的教练费用,等到有实力打比赛的时候,经纪人再从拳手出场费中抽取一定比例的费用当作佣金。拳手出场费越高,经纪人牟取的利益就越大。&/p&&p&在职业拳击土壤贫瘠的中国,情况却正好相反。拳击媒体人周超说,“咱们中国的情况下,是什么呢?就是没办法,因为选手要生活,所以像一些好点的选手,教练或者拳馆,或者推广人包起来,我给你发点训练费。&/p&&p&在众威拳击俱乐部,打拳的都是穷小子,有时刘刚不得不自掏腰包,每个月发给拳手生活费,以维持他们的生存。&/p&&p&&br&&/p&&p&徐从良和刘刚签约后,由于没有品牌赞助,缺少资金运作卫冕战。事实上,洲际拳王之战后,徐只打了几场俱乐部内部的排位赛。2008年,徐从良和众威的合约到期解除,他的体重也从开始的次轻量级,变成了次中量级。&/p&&p&&br&&/p&&p&”徐从良“并不是个例。国家对业余奥运拳击的偏爱,对职业拳击的偏见,导致更多的“徐从良”们还被包裹在为国争光的体制内。“体制内也有好拳手,但是他们没机会出来打职业,”周超说,“有一些人出来好好练练,比如到刘刚这里半年,就能达到徐从良的高度。”&/p&&p&此时,熊朝忠来到了昆明学拳。为了省钱,租的是十几公里外的郊区农村,每天不吃早饭,中午吃的是快餐。起初刘刚对这位矮个子的拳手并不太注意。刘刚回忆,小熊刚来的时候打拳都是野路子,个子小,一点也不起眼。至于贫穷?所有来众威打拳的年轻人都一样,都是穷人。“有钱人不打拳,”刘刚总结道。&/p&&p&学拳不易,每次在俱乐部打实战时,熊朝忠都要拼尽全力。少年时农村干活、矿常采矿、表哥拳馆训练的经历,熊朝忠练就了一身惊人的体能。“我不懂技术,只是靠本能在拼命打。”熊朝忠说,“慢慢地,我找到了感觉,不出三个月,我就打遍俱乐部了。”&/p&&p&在刘刚的安排下,2008年3月,熊朝忠战胜了泰国拳手龙猜,拿到了WBC蝇量级亚洲拳王金腰带。人送外号“小泰森”。&/p&&p&在之后的三年中,熊朝忠又打败了泰国、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的八名挑战者,捍卫住了亚洲拳王的头衔。这位身高1米52的苗族青年成为了众威的新星。&/p&&p&再一次,刘刚看到了希望。&/p&&p&&br&&/p&&h2&世界拳王&/h2&&p&&br&&/p&&figure&&img src=&/v2-6f9d7bd7e47cb738c2a1cbd4b44944a2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6f9d7bd7e47cb738c2a1cbd4b44944a2_r.jpg&&&/figure&&p&&b&刘刚把熊朝忠架在脖子上 摄影:李震&/b& &/p&&p&&br&&/p&&p&职业拳击是穷人的世界。前WBC主席苏莱曼说,只要世界上还有穷人,就还会有拳击的存在。&/p&&p&中国同时代有很多职业拳手,天赋都比熊朝忠好很多,为什么世界拳王会是熊朝忠?刘刚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说了四个字:心无旁骛。&/p&&p&面对同一个问题,资深拳击媒体人周超也给出了一模一样的回答。“熊朝忠能够拿到头衔,跟他心无旁鹜有很大的关系。”周超说,“小熊根本就不明白,什么国家民族,什么红旗啥的,小熊就是想吃饭,非常纯粹的东西,他原来就是连盖浇饭都吃不起的人。”&/p&&p&周超是某门户网站的资深体育记者,对于拳坛大大小小的人物和战役信手拈来。“拳威四海”的推广经理满家辉说,周超老师很毒舌,但基本什么都知道,如果你想了解哪位拳手,基本上百度拳手的名字,后面加上周超两个字,就能搜到相关的文章。&/p&&p&周超真正介入到国内拳击圈,是在2009年,那时他旅居日本。&/p&&p&当时,日本拳王内藤大助为了捍卫住自己的金腰带,按照规定,拳王要在六个月内挑选一名对手。内藤大助选中了身高和臂展均处于劣势的熊朝忠。熊朝忠也因此获得了一次冲击世界拳王金腰带的机会。&/p&&p&此前,只有宝岛台湾的拳手林明佳,在1992年的时候冲击过世界拳王金腰带,在近乎白纸的中国职业拳坛历史上,写了下第一笔。现在轮到了熊朝忠。&/p&&p&内藤大助是WBC蝇量级世界拳王,有30多场的拳赛经验,在日本拳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场比赛四分之一的观众都是日本人,几乎所有的日本媒体都在现场,他们都来目睹日本国民英雄的卫冕之战。&/p&&p&圈内有条不成文的潜规则,客场作战,除非挑战者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否则裁判倾向于主场选手。熊朝忠知道自己的胜算不高,索性不顾一切。&/p&&p&“上场以后,我拼命出拳,把内藤打得鼻青脸肿满场跑。在比赛的下半段,内藤的眉骨被我打得出血,还被我TKO(技术性击倒)一次。”熊朝忠说。&/p&&p&最后,熊朝忠以微弱的点数惜败,但打得不卑不亢,被媒体称赞为一场“失败的胜利”。而内藤大助虽然名义上赢得了比赛,却因“打得糟糕”,在媒体前对日本民众谢罪。&/p&&p&“当时日本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周超说,“熊朝忠和内藤大助的比赛轰动了全日本。&/p&&p&熊朝忠已经离拳王金腰带无比接近,他只需要再向前迈一步。日,昆明体育馆。熊朝忠再次获得了冲击世界拳王金腰带的机会。对手是有“魔鬼”之称的墨西哥拳王,哈维尔·马丁内斯。&/p&&p&熊朝忠穿着金色和红色相间的短裤入场,挥舞着黑色的拳套,胳膊上的肌肉格外饱满。此时,已经是拳击记者的周超也在现场。他问熊朝忠,紧张不。熊朝忠说,不紧张,有什么好紧张的。&/p&&p&熊朝忠觉得,最开始打拳只是为了有口饭吃。三年前打内藤大助,熊朝忠的出场费已经给到三万,基本上吃穿不愁了。&/p&&p&“我从第四个回合开始就控制了比赛,几手重拳把马丁内斯眉弓打得开裂,他的节奏乱了,越来越没有章法,观众们一起高喊KO!”熊朝忠回忆道。&/p&&p&在最终回合第十二回合,熊朝忠一拳打飞马丁内斯嘴里的护齿,裁判暂停了比赛。熊朝忠拿到了WBC迷你轻量级拳王金腰带,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拳王。&/p&&p&刘刚冲上拳台,把熊朝忠架在自己的脖子上。熊朝忠拿过主持人的话筒,大声喊道,冠军,还要更多的冠军!&/p&&p&全场的焦点都集中在师徒二人身上。刘刚的身材已经有些发福,想想上次站在这一张八尺见方的台子上轰动拳坛,也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p&&p&&b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最强大脑魏坤琳的收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