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告诉我绝地求生中国队队跟外国队pk是真实的吗

BBC爆红大片:中国老师战队PK外国熊孩子?!中西教育,留学生们,哪家强? : 经理人分享
BBC爆红大片:中国老师战队PK外国熊孩子?!中西教育,留学生们,哪家强?
这几天,有一部名叫《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 Chinese School》的BBC神片爆红网络,一时间激起千层浪,各路小伙伴纷纷围观5名中国中学教师组队,和外国熊孩子斗智斗勇,各种花式互虐,简直比电视剧更精彩下饭有嚼劲。。。
有人要问了,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片子呢?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说这部片子前,先补充一下纪录片背景。这几年,英国媒体先是发现英国本土学生数学成绩在发达国家中垫底,后来更是在采访中,崩溃地发现,首相、财政大臣和教育部长竟然整齐划一都答不出最最基础的数学题。其中最经(yu)典(le)的一幕就是,当被记者问及9乘以8等于多少时,英国首相卡梅伦支支吾吾、咬牙坚持“我不说,不说你就不知道我知不知道”的醉人画面。。。
顿时,大英帝国神经紧张了。所以,从去年2月下旬起,英国教育和儿童事务部副部长莉兹·特鲁斯女士就率领英国教育代表团专程来沪“取经”,之后还互派小学数学教师,上海的29名教师更是被派到英国,在一些小学驻校三周;同时,英国还将引进“教学神书”上海数学教材《一课一练》作为教材,我国围观群众顿时积极点赞,纷纷表示扬眉吐气,大“仇”得报。
面对这股势头,英国BBC 2台很(nao)有(dong)深(da)度(kai)的纪录片导演对“中式教育移植英国”这个idea产生了深深的兴趣,联合伦敦大学教育学院进行研究,在英国博航特中学开设“中国实验班“,拍摄记录教学全过程。具体规则是这样的:邀请5名中国的中学老师来英,要求他们用中国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应用国内授课方式和学校校规校纪来教课;同时,校方抽取该校50名九年级学生,由这些中国老师授课一个月,然后和同年级孩子一起参加测试。可是,万万没想到,播出后出现的结果却是,一大批诸如“老师or学生被逼疯了”的标题扑面袭来。。。
(上图为5位参与纪录片的老师
纪录片内容
那么,这一个月发生了什么呢?大家准备好爆米花,花式PK即将开始。。。
五位老师先是要求学生7点到学校学校(UK平常8-8:30 AM上课),学生们来了后,老师们要求他们把常规黑丝短裙小西装的校服变成。。。说好的英伦气质就变成了我们熟悉的老干妈味道~
然后开始。。。升五星红旗。。。做早操。。。课间还要做眼保健操(??Д?)」
和五十个人一起上课。。。教室里贴满名人名言。。。
白天结束了,以为可以回家了?no, no, no, 还要晚自习(T_T) 结束时学生表示困成狗了。。。
Round 2 授课方式和内容
文化课授课方法当然就是记笔记啦
体育课由自由活动随意玩耍时间变成1000米和800米跑步。。。
数学课教三角函数,发现没人会,中国老师花了15分钟讲完;学生表示听不懂,找以前老师求救,对着镜头抱怨:这个知识,我们得花一礼拜学。
第一周结束时,当然还要来个小测试!所有学生内心(╯°□°)╯︵ ┻━┻ 纷纷表示,臣妾不会啊
Round 3 课堂纪律
学生必须穿”校服”,课程时间从早上7点开始,持续12个小时,中间有两次吃饭的时间。学生必须轮流打扫教室卫生,偶尔会有集体活动。每周外加一次升国旗(中英)仪式。老师对课堂纪律也提出了高要求。But, 讲话,打闹,玩ipad,挡着化妆,各种花式玩法简直让老师心塞。。。
上课爱讲话反驳老师的Sophie被请到讲台旁,另一位讲话学生被叫去罚站。然而却并没有神马用。。。(估摸着学生们内心台词是:“Y(^_^)Y”)
一个老师还说了件事,当时在上课的时候一个小女孩哭着跑出了课室,最后一问原因,原来是她刚知道了自己喜欢的英国偶像团队one direction里某成员离开了。。。老师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在第一集结束的时候,老师和学生纷纷表示,真的,都累觉不爱了。。。
外国人怎么看这部纪录片
虽然还没有完结完,但是从放出的内容里已经可以管中窥豹,一经播出,立刻掀起轩然大波。先是英国主流媒体。英国《泰晤士报》采访中国教师,这些中国老师的结论是,这些孩子缺乏管教的行为与英国优厚的福利体制有直接关系,连篇报道了《中国老师发现英国学生懒散》、《中国老师说英国学生太无礼》,指出中西方在教学、学习理念上的差异,援引其中一位参与老师的话说,不像英国根据学生个体能力制定大纲,中国只有一个统一标准,学生很守纪律,学生要么胜出,要么被淘汰。关于是否完全否定统一标准带来的学校僵化,《卫报》詹金斯认为英国没有必要引入这种僵化教育方法,中国学校只是在实行培养考试能手的工厂流线化教育;而里查德·斯宾塞则在《每日电讯》上反驳这种观点,关注中式教育教导出的学生在国际同等水平教育比较上的优异表现,指出借鉴的必要性。专家媒体大战未结束,网络上也炸开锅,人们也分成几派观点,要么批评英国学生不守纪律的现象,要么批评中国教师古板权威式教育方式,要么质疑纪录片,认真反思教育制度。
“看了20分钟#ChineseSchool,我们可以看到英国的学生很懒惰,没有纪律,也不懂得尊重人。不列颠,干得漂亮。.”
“噢好的,这个老师不是真的想找出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他只是想要正确!#ChineseSchool”
@John Scattergood:“确实,文化差异有巨大影响。”@Mr Robertson“不考虑文化差异的情况下,就比较不同国家的不同教育方法,这个项目徒劳无功。#chineseschool”
反观国内微博,很多网友一边倒地指责这些中国老师,形成了很大反差,这一现象也让人不禁思考,是否中西教育真如纪录片所示?在这场中西方教育大论证中,身为留学生的你又支持谁呢?
在美的留学生怎么看这部纪录片?自己又是怎么适应这种教育方式不同带来的碰撞呢?
为了弄清这两个问题,我电话采访了一些同在美国留学的朋友,让我们听听他们的看法。
第一位嘉宾
Emily(加州大学教育学硕士)
“我觉得这部片子还是很好的,挺客观地反映了中西方教育方式上的不同。西方教育强调思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尊重差异性学习,不像中国“一份大纲走天下”,我很喜欢这里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这也是我想来美国学教育的原因。
关于适应这种文化碰撞方面,说实话,我自己其实是花了很多时间适应的,过程其实也挺痛苦的;毕竟,国内大家都是直接接收知识,而在这里,尤其是文科,很少有唯一结论,也很少有标准答案。上课基本都是seminar互相讨论形式,很少有lecture,刚开始感觉不敢质疑,也不知道怎么质疑。还记得一堂课小组讨论,我试着插入讨论,说完却发现讨论小组一片静默,尴尬极了,只好一直逼自己继续试着发出不同看法,看看美国同学是怎样说的,慢慢学习。”
第二位嘉宾
Dan(纽约大学本科生)
“我高中就到美国读书,这太对我味了。我就是影片里那些学生,坐不住、上课说话、质疑老师,全干过,哈哈,属于班上‘潮人’,咱不走寻常路。所以看这片儿,虽然我只看了前半段、还没看完,但前面这部分就让我觉着,那种填鸭式教育真是让人无法忍受。反正我初中知识就是不经大脑、学过就忘,一点用都没有。说到适应美国,可能除了刚开始有些语言障碍外,其他,啥上课讨论、互相辩论,我就是喜欢这种气氛。“
第三位嘉宾
Nora(美国大学本科生)
“我觉得影片太夸张了,至少我从小到大,没有出现过持续12个小时上课的情况,而且我初中高中课堂也比较小,我们也有很多讨论和实践机会,根本不是像纪录片里一样。纪录片里面冲突感觉也被剪辑放大了,很多问题感觉也不应该简简单单归于教育方式,可能还有课堂大小、学生人选选择、1个月项目结束后得中英班级量化考试带来的竞争压力影响等因素起作用。
适应美国带来的文化碰撞?我个人有比较积极的化学反应,虽然转变过程比较痛苦,但是我觉得,关键是你得愿意真正融入这个新环境,不要一直呆在自己小圈子内,愿意接收不同,敢于挑战。”
第三位嘉宾
Ellen(宾大研究生)
“这部纪录片感觉是把现象极端化了,创造出的是一个西方眼中刻板的“中式教育。同时,两国国情文化人口基数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就现有一个月短时期按脚本剪辑后的产物,就来判断优劣,未免失之主观。
到美国读书,这种教育理念的差异带来暂时性文化休克现象很正常,我个人觉得最难的不仅是语言,更是对自我思辨能力的重塑。教授们想要的不是总结,而是要看到你的思辨过程、你的观点以及证明观点的能力,问出问题有时候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何转变固有观点,让自己批判性思考能力提高,对我而言,才是最大的挑战。学会沟通,敢于质疑,克服这种暂时文化休克。”
第五位嘉宾
Anna(美国康州某大学本科生)
“(这部纪录片)让我想起了以前上学的时光,天天背书,天天记笔记,觉得到美国读书,那就是百事大吉,天天开心了,可是过来了才发现,不是这样。
说起适应美国这的学习生活,那更是一肚子的苦水要倒。这里老师很看重自学能力,一大堆reading list,刚开始自己学的时候,天天熬夜,有时候要学一些新知识的时候,就特别希望能有人像国内一样给个详细知识清单和讲解。到现在,上一些讨论课时,感觉一节课大家从古说今,讨论了很久,却没有得到什么结论,有时候还是回到原点,感觉不如lecture来得实在。”
看了这么多评价,这部纪录片确实引起了我们很多幼时回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诸如老师的角色定位、评测的目的、教育的目的差异等;教育到底应该是应该为了学生的个人成长还是为了众人眼中的成功?老师应该是权威式的教导,还是应该与学生平等沟通,成为他们探索未知过程中的促进者?考试这类评测手段到底应该是最终目标,还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和促进器?对我而言,此时此刻,脑袋里浮现的是西塞罗的一句话,“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
那么你呢?身为留学生的你,又有怎样的评价呢?欢迎到icon union网站、微博、脸书下留言,或者直接在微信里回复你的观点,期待听到你的声音~~
本文系ICON Union 整理,转载请留言主页君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全美留学圏最火的微信号 (iconunion),获取在美留学生资讯,发现周围有趣活动,搜集美国各个城市吃喝玩乐攻略,欢迎投稿分享你的观点、你的故事:
ICON Union是美国最大的华人学生平台,并致力于帮助和服务在美华人学生。我们拥有强大的网络平台为同学们分享美国生活和校园资讯,举办各种大型职业与娱乐活动丰富在美华人学生的生活。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佚名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新闻中心 >
外国美女惊呼“中国仪仗队男兵太帅了!”
扫描到手机,看更多国搜资讯
您可以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您可以在手机国搜客户端继续浏览本文,并可以分享给你的好友。
昨日,伴随着莫斯科红场上空环绕的乐曲,中国三军仪仗队威武亮相接受检阅。中国军人平均身高在1.88米以上,个个帅气逼人、雄姿英发。他们身穿最新的14式礼宾服,手持95式突击步枪,伴着前苏联经典歌曲《喀秋莎》的旋律走过莫斯科红场,引来红场周边观看阅兵群众的欢呼。
“鹅步”、“正步”红场PK
“以往都认为亚洲人身材没有欧洲人好,现在完全颠覆了。”在现场的一位俄罗斯姑娘说,中国军人帅极了,她的不少女性朋友都在网上表达了对中国军人的爱慕之情。
俄罗斯媒体则评价说:中国人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仪仗队,他们出色的一致性,分毫不差步调一致。
在现场的一位俄国军人则从专业角度点评了中俄两国军人正步的不同。
他说,俄罗斯正步,是对前沙俄军队传统正步稍作修改后形成的。俄国军人正步走时,上体躯干保持正直,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向后摆臂时,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35厘米,脚向前方踢出时,腿要绷直,脚尖上跷,腿与地面平行,两腿夹角90~100度,通过检阅台向右看时,头要上扬30度,以体现自豪感。
为此在军界,也有人讲这种正步的走法为“鹅步”.
中国正步则汲取了德式、苏联正步的经验并加以改动,使它更适合于中国人体型,同时更显威严。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对正步行进步法的整齐划一有着苛刻的要求———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俄罗斯军人踏步时要将下巴扬起受阅,彰显自豪感。而中国军人受特有的东方内敛文化影响则不要求扬起下巴,以避免被人解读成有傲慢倾向。
骑兵受阅致敬历史
红场阅兵,在装甲部队之前,一组骑兵受阅部队引人注目。
记者了解到,这支部队隶属俄联邦保安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警备署总统卫队荣誉骑兵团,这支部队作为苏联红军光荣的骑兵代表,接受检阅。
在苏德战争中,苏军骑兵也曾发挥巨大作用,因为当地严冬气候,德军装甲部队常常陷入泥泞当中,别洛夫将军将骑兵和空降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进行追击战斗,创造了骑兵打坦克的奇迹,造就骑兵在现代战争中的经典案例。
后来,骑兵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这并未降低骑兵在俄罗斯民众心目中的地位。
俄国老人帮中国小伙正帽徽
5月9日胜利日不仅是俄罗斯人的节日,也成为中俄的友谊日。
中国人是最受欢迎的外国人
在莫斯科的大街小巷,中俄两国人民互相问候的场景比比皆是。“二战时候我们一起打败了日本,”一位俄罗斯老兵告诉记者,在俄罗斯,中国人是最受欢迎的外国人,大家的情谊是战友加兄弟。
在红场很多游客都穿上了前苏联军装,其间有一位戴着苏联军帽的中国小伙子因军帽上的帽徽钉装反了而得到一位热心的俄国老人帮助。老人抖着手把钉反的帽徽摆正后,拍着中国小伙笑了起来。
最特别的庆祝是“击落敌机”
为了庆祝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不只是红场,昨日俄罗斯全境庆祝,共有17个城市举行阅兵仪式,40多个城市有群众游行活动。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当天参与俄罗斯庆祝活动的士兵共有78500人,展示了两千多种武器。“乌拉”(俄罗斯语中,有震慑对方、振奋己方之意)声在俄罗斯各地响起,几乎每一座俄罗斯城市都在庆祝这一个特别的节日。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在叶卡捷琳堡,有3000人跳起了胜利者之舞,舞毕后3000舞者组成了“谢谢”;而在这座城市的上空,一架飞机飞过,飞机上播出“祝胜利日节日快乐”的声音。
在伏尔加格勒,专门复制了1945年的阅兵情景,参加卫国战争的老坦克、老式步枪,连现场有轨电车都是按当时的场景还原,士兵们穿着当时的军装游行,其后和群众在广场上跳舞欢聚;在圣彼得堡,举行了大规模的水上阅兵,1500名士兵分布在15艘军舰上,气势恢宏。
据当地媒体报道,最特别的庆祝来自于克里米亚。当天,克里米亚的上空突然出现一架“德军飞机”,其上纳粹的十字架标识清晰可见,然后苏联的战斗机升空“迎战”,很快“德军飞机”机尾着火,冒出黑烟“掉了下去”.苏联飞机则骄傲地飞过,拉出一条象征胜利的15米长彩带。
93岁老兵希望送德军尸骸回家
俄罗斯国歌响起时,缩在座位里的93岁老兵玛利亚向上伸出一根手指左右摇摆。她回绝了身边年轻姑娘试图帮她站起来的好意。
这位参加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老兵坚持自己站起来,向国歌致敬。
为了赶来纪念二战胜利七十周年,玛利亚孤身从克里米亚的家中来到莫斯科。一根拐棍,一个磨破了边的双肩背包是老人全部家当。
老人的记忆有些恍惚,一会说自己孤身前来,一会又说是和克里米亚的几位老战士一起被接到莫斯科。
不过聊起战争和外婆,她灰蓝色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她说,16岁那年为了保卫莫斯科,她和外婆来到了莫斯科郊外的森林,任务是破坏德国人的进攻。由于年龄小她当时只负责安装电话线,外婆则把炸弹放在德军的必经之路。
“后来德国人发现外婆埋炸弹,就把外婆抓了起来剥光了衣服后杀掉了,”她说外婆罹难后自己成为了一名游击队员。
老人不愿回忆和德国人作战时的情景,说太惨。老人也不愿意展示自己战争年代的照片。她笑着说,自己年轻时很丑。
老人说,战争结束后她和丈夫离开莫斯科到克里米亚生活。“我希望平静地生活。”
在克里米亚,玛利亚经历了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丈夫去世和不久前的克里米亚骚乱。
“这些都不算什么,我从来也没想离开我的小木屋”,玛利亚说,不过这一想法在今年有了改变。
她说,在一次耕地时发现自家地里埋有多具当年德军的尸骸。别人劝她直接扔掉,可她认为,即使是德军,死后也应受到尊重。她说,她来到莫斯科,除了参加阅兵庆典,还有就是想找政府解决此事,希望政府本着尊重死者的态度,送德军尸骸回家。
红场阅兵现场演奏哪些歌?
《神圣的战争》: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
当地时间昨日上午10点,莫斯科红场阅兵开始,现场首先响起的是歌曲《神圣的战争》。
“起来/巨大的国家/做决死斗争/要消灭法西斯恶势力……”,慷慨激昂的合唱男声在现场激荡,俄罗斯民众齐声合唱。
这首歌在中国的传唱度也很高,它出现在《潜伏》、《士兵突击》等流行的影视剧中,被用在一些英雄奔赴沙场、视死如归的场合中。
日,德国军队侵入苏联。千百座城市被摧毁,成千上万的百姓死在炮火之中。在痛苦和愤怒中,诗人瓦·列别杰夫-库马契写下了《神圣的战争》这首诗。
战争爆发后的第3天,苏联红旗歌舞团团长亚历山大罗夫读到这首诗,并被深深地打动。他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一遍又一遍地念着这首诗,连夜将它谱成了歌,这就是《神圣的战争》。
6月27日早上,红旗歌舞团在莫斯科的白俄罗斯车站首次演唱了这首歌。据亚历山大罗夫的儿子博利斯·亚历山大罗夫回忆:“我记得那些坐在简陋的军用木箱上抽着烟的士兵们听完第一段唱词后,一下子站了起来,掐灭了烟卷,静静地听我们唱完,然后要我们再唱一遍又唱一遍……”
《神圣的战争》很快在前苏联的大街小巷传唱开,极大鼓舞了苏联人的斗志,成为苏联卫国战争的第一首歌曲,获得“苏联卫国战争的音乐纪念碑”的美誉。
《斯拉夫女人的告别》:将士唱着它奔赴前线
《神圣的战争》之后,现场军乐团奏响的第二首歌是《斯拉夫女人的告别》。1941年的红场阅兵上,苏联将士正是唱着这首歌奔赴前线。
昨日的莫斯科红场,当《斯拉夫女人的告别》响起时,一些俄罗斯民众齐声合唱,不少老兵更是眼含热泪。这首歌和《神圣的战争》一样,是俄罗斯传唱度最高的歌曲。
“离别的时刻已来临/你不安地直视着我的眼睛……/再见了,父亲的土地/请你把我们记起/再见了,亲爱的目光/我们都不会怯阵离去……”
其实,这首进行曲原本就是一首军乐曲,它创作于1912年。当时巴尔干发生政治危机,巴尔干各国掀起了从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下争取自由的斗争。沙皇军队的司号手瓦西里·伊凡诺维奇·阿伽普庚创作了这首歌,以巴尔干妇女的角度,为即将奔赴战场的丈夫送行。
苏德战争爆发后,这首歌再度在苏联唱响。1941年的红场阅兵上,瓦西里·伊凡诺维奇·阿伽普庚亲自担任乐队的指挥,奏响了这首歌,苏联士兵齐声高唱,奔赴前线。
《喀秋莎》:苏联为它专门建了一座纪念馆
当各国仪仗队通过红场时,现场奏响的音乐是《喀秋莎》。这首歌在中国的传唱度极高,此前排练时,中国三军仪仗队列队前行时就合唱了这首歌,高歌前进的视频在国内被频频转发。
“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勇敢战斗保卫祖国/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当《喀秋莎》音乐响起,不少中国人都能哼上几句。
《喀秋莎》的原型也是一首诗。1939年,苏联与日军在诺门坎爆发战争,战役发生时,正值珲春地区的初夏季节,苏联诗人伊萨科夫斯基的灵感被激发,写出了诗歌《喀秋莎》。苏联着名作曲家勃朗特尔看到这首诗后,很快将它谱成歌曲。
《喀秋莎》迅速在苏联唱响,在苏联上下掀起了一次爱国主义的热潮。据了解,二战后,苏联为了表彰《喀秋莎》这首歌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专为它建立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的战争史和音乐史上,应该是首例。
《胜利日》:有专属演唱的神圣歌曲
红场阅兵,军乐团最后奏响的歌曲是《胜利日》,现场人们齐声合唱。
“亲爱的母亲啊、伟大的祖国/你的儿女们为你抛头颅洒热血/赤脚跑过满是露水的原野/走遍了几乎半个欧洲/半个世界/终于在这一天走向胜利……”
《胜利日》的歌声高亢,歌词振奋。
这首歌诞生在1975年,是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30周年而创作。此后,俄罗斯“5.9”胜利日的各种庆典活动,及红场阅兵式上都要演奏这支歌。
前日,新京报记者应邀参加莫斯科政府举行的一场纪念音乐会时,便见识到了这首歌在俄罗斯的“神圣地位”.当天参会的都是苏联的二战老兵和俄罗斯军方高层等,但唱这首歌时,现场全体人员自发起立,高声合唱。
据现场俄罗斯友人介绍,从1975年以来,在俄罗斯的大型正式场合,《胜利日》这首歌都只见俄罗斯殿堂级的男歌手列申科和科布松两位演唱,其他歌手很少“染指”.“如果有别的歌手演唱了会怎样?”记者问,“会觉得不太尊重”,俄罗斯友人答。(新京报特派记者 崔木杨 谷岳飞 莫斯科报道)
责任编辑:牛昊 |
免责声明:
本页面呈现之信息,如无特别注明的,均来源于网页搜索结果,中国搜索呈现这些内容之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证实其真实性。如中国搜索呈现的稿件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
凡发布在本网上的内容,除标注为“中国搜索”或“国搜”的稿件外,其他均转自第三方网站,是为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不意味着本网认可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如有意见建议,请点击页面下方的“对国搜说”,欢迎及时反馈。
版权说明:
凡来源标注为“中国搜索”的本网稿件,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国搜微视频守望先锋战队盘点:中国与欧美韩差距还有多远?
作者:Yaota
活动投稿,作者 Yaota,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中国战队与欧美、韩国战队有多大差距?这是每一位关注《》比赛的玩家都想知道的问题。在没有正式交锋之前,我们没有人能知道真正的答案;但与欧美深厚的FPS底蕴、韩国严密的训练体系相比,国内战队在提升实力的道路上确实任重道远,也需要每一位玩家的关注、支持甚至批评。
今天,笔者将盘点中韩、欧美明星战队的成长历程,希望能从中一窥各国战队间的差异,也希望能给国内玩家提供一个了解各国战队的窗口。
欧美:良好游戏氛围奠定基础 丰富经验助力守望生涯
欧美战队起步较早——这里说的“起步早”不止说是他们从beta测试就开始接触OW,而是指他们很早就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并且有极其丰富的FPS的游戏经验。老干部的逍遥在时空杯结束后也谈到了与世界范围中守望先锋战队的差距,在有许多与OW类似的游戏,如doom、Q3、TF2以及firefall等游戏作为铺垫,选手的实力以及对游戏的理解必然要早好几个版本。而C9.GG以及EnVyUs这两支队伍,代表了欧美乃至全球守望先锋的最高水平。
C9.GG:前身为“google me”的民间转职业战队
C9.GG全家福(左起Reaver、Surefour、Adam、deBeet、KyKy、Grego)
六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守望先锋开始beta测试后迅速的集结在一起,后来他们组成了一支名为“google me”的战队。看似有些中二的名字却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比赛胜利。在守望先锋beta测试时他们就活跃在各种规模的比赛中,并且用出色的表现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3月9日,北美老牌Cloud 9宣布签下google me整支队伍,他们将在之后的比赛中一C9.GG的名称征战OW赛场。而成立之初的C9.GG成绩非常出色,3月份成立,4月份就夺得OW开测一来最有分量的一届杯赛的冠军——守望先锋国家邀请赛冠军。这一届比赛云集了OW所有强队,其意义在于奠定了C9.GG的第一段统治王朝,EnVyUs暂时被压下了风头,C9本身的实力也进一步提高。
之后的C9.GG连夺4月底的AgentRising杯与6月初的overkill两大重量级赛事的冠军,王者之气展露无遗。但是在6月底外星人杯败给EnVyUs之后,C9.GG便不复当年之勇,成为了万年老二,外星人杯也就成为了C9.GG跌落神坛之战。至此,C9.GG的崛起也就告一段落,但是在目前的OW职业战队中,他们依旧是一支非常强力的队伍,是国家杯的冠军有力争夺者。
C9宣布收购google me战队征战OW
这支C9究竟有多强,能够让他们在OW测试结束时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在黑百合被削弱前,队伍中突击位选手Reaver的黑百合可以说是所有脆皮角色的噩梦,现在我们在比赛中见到的一些诡异的狙击位其中一部分就是有Reaver开发的,而“飞天狙”、“冲锋狙”等打法也由他逐渐的发扬光大。只不过在黑百合削弱后他更多的选择了不容易被针对的法鸡,而表现也是非常亮眼。
另外一个要提的选手则是Surefour,队伍的另一位Dps。他在大多数时间都选择麦克雷作为自己的首发英雄,如果说老李的麦克雷在直播时有着让人顶礼膜拜的超高水准,而在比赛中的Surefour则是能将这种水准的表现带到比赛中的一名选手,其实力可以说令人胆寒。麦克雷的中距离压制能力以及对于脆皮英雄的威胁在Surefour的操作下表现的淋漓尽致,其点射的精度令人咋舌。辅以双坦加双辅助的常规队伍配置,这对C9双子星将会在日后的比赛中向我们展现这支队伍的超强实力。
C9.GG近期成绩:
守望先锋国家邀请赛 冠军
守望先锋AgentRising邀请赛 冠军
守望先锋overkill杯 冠军
守望先锋外星人杯 亚军
守望先锋TS1 亚军
EnVyUs:当今世界排名第一 名副其实的“老兵”登场
谈起EnVyUs我们第一时间想起来的就是那支实力强劲的法国cs战队,在俱乐部投资方撤资后他们被EnVyUs签下,曾经有过非常亮眼的表现。而现在,他们将EnVyUs在FPS游戏中的荣耀带到了OW中,在即时的gosu世界排名中,他们排名第一,是当之无愧的万王之王。
EnVyUs在经历了5月份的第二次重组后如获新生 开启新一代王朝
说到现在的这支EnVyUs就不得不提到之前的Hubris战队,成立于2008年的Hubris是一支由高玩组建的FPS战队,在OW开始测试后他们凭借在FPS的多年职业生涯拿到了测试资格并且抱团开始游戏,并且在短时间内靠着他们对于Firefall这款与OW极为相似的游戏的理解迅速的摸透OW,被EnVyUs注意到后即被收购,并且EnVyUs从当时的一支名为IDDQD的线上队伍(前世界第一,53连胜纪录保持者)中挖来了队伍中的主输出位Taimou,组成了当时的第一代EnVyUs。
但是在4月初的OW国家邀请赛中,Taimou离队回归了的IDDQD(这也暴露了OW竞技圈缺乏监管的漏洞),EnVyUs一时间陷入动乱,诸多选手选择离队,队伍分崩离析。5月初EnVyUs决定收购IDDQD,与留队的Talespin一起成立了第二代EnVyUs,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整顿与磨合后他们在6月底的外星人中击败当时坐拥霸主地位的C9.GG,成为了新的世界第一,并一直保持到现在,建立起了属于他们的新一代王朝。
Talespin对于法拉的理解已经相当深刻
逍遥在长文中也提到过,欧美战队依靠TF2、Q3等游戏奠定了很好的FPS基础,他们对于比赛阵容、配合的理解以及应变能力都已经达到了非常深的地步,现在他们正处于“个人对抗期”,即对个人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EnVyUs中的突击手,同时也是一名有着8年FPS电竞经验的Talespin在最近的比赛中能够使用麦克雷或者法鸡对对手造成极大的困扰,而且他们在团战中的表现也是一如既往成熟,这也是这支EnVyUs强大的原因之一。
超高胜率让EnVyUs令人惊叹
而他们从未停止对阵容的开发与摸索,这让他们能够长时间的保持在世界顶尖强队的行列。在外星人杯对阵C9比赛中,他们在直布罗陀进攻时首次尝试了猩猩+源氏的后排突进型阵容尝试以高压进攻拿下比赛,尽管在推车图没有大锤(这要在路人中可是要吵起来的),但是他们对于阵容的尝试还是帮助他们在前期积累了一定的优势并且最后拿下了比赛。
“Stay hungry”,这句话形容现在的EnVyUs再合适不过。队伍重组不久,而路还有很长要走。希望他们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一路胜利下去。
EnVyUs近期成绩:
守望先锋overkill杯 季军
守望先锋外星人杯 冠军
守望先锋TS1 冠军
韩国:坚持严谨的训练与比赛 太极虎跃跃欲试即将崛起
提起韩国电竞,我们能想到的是他们在SC2以及lol项目的统治级地位,而在风暴英雄和dota2等moba项目中,他们也正在迅速崛起,以令人瞠目结舌的速度成长。这与他们的严谨训练与刻苦练习是分不开的。韩国OW也继承了这一传统,目前的两大韩国豪门MIG与UW在这方面领先世界所有战队,成熟的训练体系以及数据分析,还有对于战术的研发、思考与应用使得他们能够不断的更新新的内容,不断对世界强队发起冲击。
MIG:严谨训练带来佳绩 压迫式打法令人胆寒
韩国战队以严谨的态度而著称,MIG就是如此。拥有两支战队的MIG,每支队伍都有独立的数据分析师,对于某些英雄的在各个地图的登场、选手的使用习惯以及前进路线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这让他们在战术方面能够领先对手,通过制定更加有效的战术拿下比赛,这是目前韩国战队最为擅长的套路。
MIG一路过关斩将拿下时空杯冠军
而MIG、甚至整个韩国OW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英雄颇受他们重视——毛妹。这个重装型英雄往往是团队的先手以及队伍内突击性英雄的生存保障,韩国战队对她非常青睐,往往以她为核心制定战术。而在比赛中如果对手也拿出了毛妹,他们往往选择优先集火杀掉毛妹,毕竟这个英雄目前的定位对于一支队伍来说太过于重要。而在时空杯中,中国战队小干部(目前的IG.Fire)就是吃了UW战队毛妹+源氏的亏遗憾被淘汰。而在决赛中,MIG多次秒掉毛妹,完全打乱UW的战术体系,碾压一般拿下比赛。
战术上的领先让MIG成为目前韩国OW的霸主,而其与世界强队差距如何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相信拥有如此成熟的电竞体系的他们注定会为我们带来精彩的比赛表演。
MIG近期成绩:
守望先锋时空杯 &冠军
守望先锋竹笋杯7月月赛 &冠军
UW:巾帼不让须眉 UW女选手曾引发全韩最激烈闹剧
正如守望先锋的人物设定一样,有许多杰出的女性英雄也能独当一面。UW作为目前世界上首支有女子职业选手(而且是有两位,副坦Gegori与主力输出AKaros)的队伍,自然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而8月6日,中国老牌电竞强队Ehome宣布收购UW战队,强势进军守望先锋项目。
究其战队本身,可以说UW是一支MIG在战术与系统性上五五开的队伍,不过实力上与MIG还有一定差距,从UW与IG一战也可以看出UW的实力目前领先于中国。但是让更多人关注UW战队的却是之前被传得沸沸扬扬的女性选手Geguri选手“作弊”事件,这个事件对韩国OW事业造成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请注意这是慢镜头!Geguri在比赛中用极短的时间完成了对不同队友的锁定切换
有网易cc举办的时空杯在韩国预选赛阶段,UW战胜了Dizziness战队晋级下一轮,但是之后Dizziness的教练兼选手strobe站出来公开指责UW的女性选手Gegori的毛妹在一秒中时间内完成了瞄准数名队友(毛妹的E需要瞄准队友才能使用),就像在使用作弊器一样!一时间职业选手在比赛中使用作弊器的言论在韩国OW界掀起轩然大波,但是之后Gegori本人站出来进行直播,用自己超乎常人的表现证明自己的实力,而韩国暴雪经过调查取证后也宣布Gegori没有使用作弊器而是其实力帮助她完成了这一操作。Dizziness一时间被加上了“打不过女选手就污蔑人家”的骂名,战队随之解散,教练strobe以及选手ELTA信守承诺永不踏入OW竞技圈。
Geguri选手自证的节目视频在youtube上已有215万人观看
这一事件对韩国OW的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积极地影响是在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UW选手的超强实力开始喜欢他们,并且以他们为目标而努力。但是负面影响是在于其作弊器有可能已经蔓延到职业圈,玩家开始对这款游戏持怀疑态度,但是就连开挂最严重的国服现在也难觅作弊器的痕迹,这一负面影响自然不攻自破。UW两名女将在时空杯上大展拳脚,两人的毛妹+源氏的组合更是将代表目前中国OW最高水准的小干部斩于马下,其超强实力有目共睹。而他们在OW的道路上究竟还会释放出多少潜力?而作为有史以来罕见的男女混搭战队他们能否证明女选手在FPS游戏中也有上佳实力?这支充满无限可能的UW,将在日后给我们揭晓答案。
UW近期战绩:
守望先锋时空杯 亚军
中国:路漫漫其修远兮 中国OW任重道远
OW开始广泛的进入大家的视野是在2016年,中国电子竞技的传奇性人物,FPS项目奠基人物——RocketBoy孟阳宣布进入OW并且成立线上战队老干部(IG.ice的前身),并且凭借着其Q3、doom等游戏的丰富经验在OW中大展拳脚。4月的OW国家邀请赛上老干部以VETERAN(老兵)的名字顶替因选手离队宣布退出比赛的EnVyUs出战,这是中国OW战队首次登上世界舞台,但是无奈实力差距悬殊,老干部两战皆负遗憾出局,让我们看到了在OW方面中国与世界的差距。而之后,由老干部们带出的小干部(现IG.Fire)、Cute Beast(现NGA)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相信他们会为中国的OW带来更多惊喜。
IG.Fire:国内目前最强战队 追求胜利渴望与世界为敌
在刚刚结束的守望先锋上海公开赛中,IG.Fire过五关斩六将,成功拿下这一目前国内守望最高等级赛事的冠军,证明了他们目前在中国的霸主地位,尽管与世界顶尖战队还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相信,在越来越系统的训练与比赛中,这支IG将会迅速成长,终将代表中国登上世界舞台。
IG拿下国内OW首次线下大赛冠军
之前IG.Fire在时空杯中表现非常出彩,国内众多豪强都败在他们手中。但是面对UW与MIG的两队夹攻,IG.Fire还是没能冲出来,遗憾的收获季军。非常可惜未能收获第一项国际赛事冠军,但是也让我们看到了IG.Fire与韩国战队乃至世界一流战队的差距。
大T在决赛中用罩子吸收了死神大招的伤害 被誉为“价值12w的罩子”
提到IG.Fire就不得不提到他们的老大哥IG.Ice,也就是之前的老干部战队。由中国FPS的传奇人物孟阳领衔众多OW好手组成的老干部在OW beta测试时便加入了守望先锋的行列,而且在亚服、美服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队内有数人都是亚服内侧天梯第一批英雄段位选手。之后他们以Veteran为战队名称在守望先锋国家邀请赛中替补因阵容问题临时退赛的EnVyUs出战,这也是中国守望先锋力量第一次登上国际舞台。
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老干部遗憾的以两战皆负的战绩惨遭淘汰。而接下来,在招募了两位原风暴英雄职业选手——大T、Linkin之后,小干部正式成立。先说大T,大T之前为Bheart战队的肉盾使用者,转入OW项目后他继续了自己的职责,而在黄金赛决赛中的“价值12w的罩子”也让许多人记住了这名默默顶在前排为队友创造空间的选手。而Linkin作为曾经风暴英雄战队AgFox的队长,现为IG.Fire的辅助位兼指挥,其对于大局的掌握自然不用多说,而他的源氏以灵动的收割技巧独成一门,不过作为队伍的指挥他选择了辅助位,我们也经常能在直播中见到他指挥的艺术。7月9日,在守望先锋时空杯胜者组决赛前一天,IG电子竞技俱乐部宣布成立以老干部为班底的IG.Ice和以小干部为班底的IG.Fire,两支战队将一起为中国OW荣耀而奋斗。
这就是国内目前最强战队IG.Fire,希望他们能够积极训练不断地增强自己的实力,而不是安然自得以国内第一为荣,毕竟与世界还有很大差距,这个世界需要你们的崛起。
IG.Fire近期成绩:
守望先锋时空杯 季军
守望先锋竹笋杯7月月赛 亚军
守望先锋PGL线下总决赛 冠军
守望先锋上海黄金公开赛 冠军
NGA:时空杯一战成名 TF2基础助其快速成长
之前的时空杯,老干部也有出战,但是被一支名为Cute Beast的战队击败爆出一大冷门,在比赛中Mike拿出了当时已经被削弱的麦克雷,但是几发点射以及大招的出色发挥帮助CB拿下比赛胜利。“老李面前秀麦爹”也让Mike迅速进入大家视野。第二天,著名论坛NGA便宣布签下CB与新星选手Maps,改名NGA战队,这支以黑马姿态进入大家视野的战队迅速成长,而他们也在黄金赛中拿到了季军的好成绩。
NGA全队受邀参加了今年的ChinaJoy 出席守望先锋的相关活动
说NGA是一支黑马,但是其实他们的实力早在TF2项目中就早已显现。CB战队可以说是TF2项目的亚洲霸主,长达7年的职业生涯为他们积累了无数荣誉与经验。但是无奈TF2在中国没有代理,他们也因此不为人所知。在OW推出之后,转型OW的他们依靠TF2的经验迅速稳定住团队的选手定位,并依靠之前的FPS经验熟悉游戏,才有了在时空杯一战成名的表现。值得一提的是,Cute Beast全员是在今年5月3日的测试中才加入了OW的阵营,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能有如此成绩,是在是令人瞠目结舌,前景一片大好。
NGA中的两位选手Maps和Mike都是现象级的选手,他们的强劲实力以及NGA的整体经验将会帮助他们在日后的比赛中迅速成长,而他们也将会与IG.Fire一起为中国OW证明自己的实力!
NGA近期成绩:
守望先锋时空杯 5-6名
守望先锋竹笋杯7月月赛 季军
守望先锋上海黄金公开赛 季军
(文/Yaota 编辑/洛特之剑)
如果您希望看到更有趣,更专业,更好玩,更深度的内容,或是想要欣赏自己的投稿大作。请扫下列二维码下载爱玩APP,订阅我们的《百万投稿每日精选》!
本文来源:
责任编辑:甘天明_NG0450
守望先锋APAC开赛 各大战队亮相 大摆POSE秀可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8世界杯中国队赛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