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说:球员和球迷版和球员版区别的收入究竟差多少

用数据说话,这些年,国内球员究竟变强还是变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场均得分10分及以上的国内球员 & & & & & & & & & & 场均得分5分及以上国内球员& & & 08-09 & & & & & & & & & & & &47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1人&& & & 09-10 & & & & & & & & & & & &43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9人&& & & 10-11 & & & & & & & & & & & &39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0人& & & 11-12 & & & & & & & & & & & &35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1人& & & 12-13 & & & & & & & & & & & &41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7人& & & 13-14 & & & & & & & & & & & &37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5人& & & 14-15 & & & & & & & & & & & &46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30人& & & 15-16 & & & & & & & & & & & &41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7人本赛季至今 & & & & & & & & & & &34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9人 & & & & & & &&注:从08-09赛季开始执行三外援政策,所以从当年开始计算。分析:& & &1、 08年之后男篮逐渐进入低谷期,联赛上体现,就是国内球员的得分能力下降。12年之后逐渐回升,14年开始执行第四节单外,国内球员大面积提升。不过本赛季,仍需努力。2、 一个有趣的现象,其实每年都有一些水货外援场均得分在5-10分,08—10年左右每年都有两三个,之后基本每年一个,到上赛季,一个都没有了。侧面证明外援水平在提高。3、 09年和10年,47%左右的胜率就能进入季后赛,侧面反映联赛竞争力不足。之后2年50%胜率是门槛,13-14年开始,季后赛门槛暴增到58.8%。14-15赛季,新疆65.8%胜率,被挤出季后赛门槛,简直不可思议。4、&今年有个好现象,就是有7名球员平均得分在16分以上(去掉2名出场太少的),要知道上赛季除了阿联的场均26.4分,就是林志杰的18.4分和崔晋铭的16.1分。前年也只有4名球员达到16分。& & & 如果以平均得分达到15分为标准,更好,今年是15人。(去掉4名出场太少的),上赛季是11人,上上赛季7人,13-14赛季是9人,12-13赛季是11人,11-12赛季是可怜的6人。而08-09赛季,这个数字是18。&5、 仅从数字看,08-09赛季的CBA是最理想的,这也是意料之中的,当时刚刚经历奥运黄金期,国家队员状态都很好,刘炜、朱芳雨等都在巅峰,边缘人胡雪峰、莫科、龚松林、巴特尔、王磊、张凯等也是当打之年。&& & & &那一年外援的表现也是非常惊人的,效率值超过30的外援竟有17人,作为对比,上赛季也只有10人,李神仙和邦奇威尔斯、科特·施耐德对彪的场面,相信老球迷还有印象。结论:& & & &CBA的球员水平和男篮的成绩基本成正比,08年左右,我们的男篮是历史最强的,国内球员的表现也是最好的。10年左右,我们人才培养系统的问题开始体现,青黄不接问题严重暴露。直到12年开始,郭艾伦等93一代新人开始挑大梁,到今年,国内人才已经有了一些很好的迹象,赛季还很长,起起伏伏都很正常,整体看可以期待。& & & &联赛角度,前几年,强弱过度分明,八冠的广东让联赛的悬念丧失。北京的崛起改变了一切,到去年四川爆冷夺冠,今年已经是完全的战国时代,相信最自信的球迷也不敢猜四强究竟是谁,联赛实力均衡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时期。
[&此帖被周琦-11-25 11:29修改&]
这些回帖亮了
顶尖球员退步了,但中间球员和底层球员进步了
青黄不接主要跟国际对手去比,我这段时间看了看男足和男排的后备力量,忽然觉得男篮的青训还是很不错的
说难听的,中国篮球如果像DOTA一样,就是酱油太多,能CARRY的大哥太少。
能帮忙插个眼,拉个野的酱油足够多了,真正能扛旗带着队伍打的,太少太少。
现在的国家队,阿联相当于中单加大哥,郭艾伦勉强能算个劣势路帮得上的抗压位,其余的全都是酱油。。。。。。
这么一看14-15年确实残暴
青黄不接主要跟国际对手去比,我这段时间看了看男足和男排的后备力量,忽然觉得男篮的青训还是很不错的
顶尖球员退步了,但中间球员和底层球员进步了
说难听的,中国篮球如果像DOTA一样,就是酱油太多,能CARRY的大哥太少。
能帮忙插个眼,拉个野的酱油足够多了,真正能扛旗带着队伍打的,太少太少。
现在的国家队,阿联相当于中单加大哥,郭艾伦勉强能算个劣势路帮得上的抗压位,其余的全都是酱油。。。。。。
问题是,顶尖球员水平下降了,平均水平保持不变。
5分这标准,对于球员强弱没有什么普遍意义
总不能世界大赛全是些5分左右的球员里来选,
何况顶尖球员减少,自然数据会分流一些
1415赛季人数突然增加,是因为扩军么。
引用4楼 @ 发表的:顶尖球员退步了,但中间球员和底层球员进步了年龄不同,08的时候一批球员都是黄金年龄。
引用8楼 @ 发表的:1415赛季人数突然增加,是因为扩军么。第四节单外
引用6楼 @ 发表的:问题是,顶尖球员水平下降了,平均水平保持不变。不觉得
即便是当年的顶尖球员,和如今外援之间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
引用7楼 @ 发表的:5分这标准,对于球员强弱没有什么普遍意义
总不能世界大赛全是些5分左右的球员里来选,
何况顶尖球员减少,自然数据会分流一些我倒是想用20分作为标准,但是无论哪年都人数太少了。
5分基本是轮换阵容以内了,从数据看顶尖球员得分高的那几年,也是5分球员人数最多的时候,不存在流失。
不用20分,
用15、、16、18之类的恐怕也更合理些,或者再对比一下得分数据的高低,至少能过滤掉大量水分
而场均5分的情况,其实有一些球员整个赛季就打1场球,总共就5、6分;或者一个赛季打不了几场,会包含各种水分情况;
这其中大量的球员,其水平比场均只有3、4分的陈江华要弱几个档次
引用5楼 @ 发表的:说难听的,中国篮球如果像DOTA一样,就是酱油太多,能CARRY的大哥太少。
能帮忙插个眼,拉个野的酱油足够多了,真正能扛旗带着队伍打的,太少太少。
现在的国家队,阿联相当于中单加大哥,郭艾伦勉强能算个劣势路帮得上的抗压位,其余的全都是酱油。。。。。。酱油么,怎么感觉是信使。。。
引用13楼 @ 发表的:不用20分,
用15、、16、18之类的恐怕也更合理些,或者再对比一下得分数据的高低,至少能过滤掉大量水分
而场均5分的情况,其实有一些球员整个赛季就打1场球,总共就5、6分;或者一个赛季打不了几场,会包含各种水分情况;
这其中大量的球员,其水平比场均只有3、4分的陈江华要弱几个档次我抽查了一下上赛季的数据,117个人里上场时间低于10场的只有6个,还包括了王哲林
谈不上大量而且我第四条已经列了15 和16分的分布,你没看完帖子就评论而已
引用5楼 @ 发表的:说难听的,中国篮球如果像DOTA一样,就是酱油太多,能CARRY的大哥太少。
能帮忙插个眼,拉个野的酱油足够多了,真正能扛旗带着队伍打的,太少太少。
现在的国家队,阿联相当于中单加大哥,郭艾伦勉强能算个劣势路帮得上的抗压位,其余的全都是酱油。。。。。。大量有潜力的球员都囤积在强队里坐板凳,连场都上不了,先解决这个问题再说
引用5楼 @ 发表的:说难听的,中国篮球如果像DOTA一样,就是酱油太多,能CARRY的大哥太少。
能帮忙插个眼,拉个野的酱油足够多了,真正能扛旗带着队伍打的,太少太少。
现在的国家队,阿联相当于中单加大哥,郭艾伦勉强能算个劣势路帮得上的抗压位,其余的全都是酱油。。。。。。哈哈,说得到位,当年也玩dota
发自手机虎扑
也要看看多少分数是垃圾时间刷出来的,以后每个队单边得分两百以上,就会出现N个场均20分的。
引用18楼 @ 发表的:也要看看多少分数是垃圾时间刷出来的,以后每个队单边得分两百以上,就会出现N个场均20分的。垃圾时间上场的都是边缘角色,刷不了多少分
NBA是巨星不如以前了,角色球员比以前厉害了。
CBA是巨星和以前差不多,角色球员比以前差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90人参加团购739.00元&999.00元
448人参加团购499.00元&899.00元
151人参加团购439.00元&899.00元
1462人参加团购649.00元&1399.00元
471人参加团购328.00元&850.00元
406人参加团购254.00元&499.00元
586人参加团购239.00元&649.00元
491人参加团购349.00元&999.00元
451人参加团购538.00元&1290.00元
174人参加团购299.00元&499.00元
1864人参加团购139.00元&259.00元
323人参加团购129.00元&549.00元我的位置:
NBA不惜得罪“金主”赞助商,就为了让球员和球迷都感到“爽”?
来源:上观新闻&&作者:姚勤毅
NBA迎来三个“变”:赛季时间变长了,交易截止日变早了,暂停次数变少了。但这样的改革并不是皆大欢喜的,萧华为了这次“变”竟然不惜得罪广告商,利益至上的NBA难道开始偏重人情味了?肯定不是。
著名篮球评论家张卫平曾经形容NBA掌舵人亚当·萧华:他是运用“太极之道”来掌控联盟的——在变与不变中游刃有余。这不,最近他又使出“变招”了。
日前,萧华宣布几项规则重新修改。主要归纳为三个“变”:赛季时间变长了,交易截止日变早了,暂停次数变少了。但这样的改革并不是皆大欢喜的,萧华为了这次“变”竟然不惜得罪广告商,利益至上的NBA,难道开始偏重人情味了?肯定不是。
下赛季常规赛开赛时间是10月17日(北京时间10月18日),这比刚结束的赛季提前了8天。
这一新政可谓是球员们的福音,长期以来,NBA赛程过密的问题早就被各球队和球员们一再抱怨,如今小球、跑轰横行的联盟,对球员的各方面要求更高,所以球员出现严重伤病的概率大大增加。数据显示,在赛季总决赛前,重要轮转球员(球队场均上场时间排名前七)已经累计缺席了61场季后赛,这一数字为最近20年的最高。
开赛日期提前,就是为了帮球员减负。别小看这一周多时间,下赛季,背靠背的次数以及五天四赛的次数将进一步减少,这将降低球员们因太过疲惫而受伤的概率,球迷也能欣赏到更高水平的赛事。
图说:上赛季,公牛球员朗多手指骨折和疲劳也有关系,公牛在客场2比0领先却被对手连胜4场逆转,只能说两个字:造化弄人啊。
图说:当初姚明的几次重大伤病,也和NBA密集的赛程大有关系。
将联盟交易截止时间提前到全明星周末之前,这一举措也获得一致赞同。虽然这会令交易时间减少难度增大,但对交易各方来说,全明星周末的时间可以集中用来磨合新阵容冲击最后赛程。准确来说,交易时间也谈不上减少,因为NBA正好把赛季时间提前了一周。
最具争议的是最后一条,NBA将全场的暂停次数从18次减少到了14次,而原来规定最后2分钟可以叫3次暂停,现在也变成了最后3分钟叫2次,比赛将大大加速。与此同时,短暂停规则也被废除。原本NBA拥有90秒的长暂停和实际上长达60秒的“20秒短暂停”,现在全部都改为75秒的暂停。
图说:减少暂停,让比赛更流畅,无疑是观众们最愿意看到的。
NBA此举无疑是想在改善比赛观赏性方面,有个质的提升,但对电视转播商来说,减少暂停就意味着减少广告。球迷是NBA的衣食父母,但广告商无疑也是NBA的金主之一,谁都不好得罪。这样看似矛盾的事情,其实萧华心里特别笃定,因为他的掌舵原则从一开始就没变过——“为NBA品牌增值”。
图说:广告收入,一直是NBA最重要财路之一。
金钱上的直接冲突已经不是一次,他的很多变革,也让人不能理解——售卖球衣广告是不是过于商业化?建回放中心时,刚开始有人说实际拉长了比赛的进程,也更多质疑了裁判的权威;全明星投票中把权利交给球员的那部分简直是废票一张,因为很多球员根本不会根据事实去做出投票,而是随便投给自己的队友;上赛季发明的常规赛颁奖典礼,被有些球员认为是“把一个美妙的瞬间变成了一个大秀。”
改革者总会受到质疑,但问题是,萧华对NBA航向的把握到目前为止,已经证明都是对的:在他的掌控之下,NBA已经迅速攀升为美国影响力和价值第二的体育联盟。一个显著现象是,著名体育媒体ESPN网站今年首次在其项目目录中,将NBA放在了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之前。要知道,MLB曾经是最赚钱的联盟之一,在美国民众心里的地位不可动摇。“萧华看中的是NBA品牌价值的提升,全球化的进程,参与方式的转变,以及周边衍生产品的拓展,这是一个外扩的时代,也是一个更加强调用户体验和感受的时代。他的一切想法都是围绕着这样的宗旨去前行。”ESPN著名记者雷莫纳如此形容他眼中的萧华。
球队、球员和球迷都爽了,他们不会知道,萧华和广告商们在谈判桌上究竟付出了多少的时间和精力。这场球队、球员、球迷和赞助商之间的博弈,绝对不容易,萧华为之付出的努力,往往是外界看不到的。
当然,虽然最大赢家,还是萧华和他掌舵的NBA。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输入您的评论
在@后输入空格完成输入
登录并发表
&&评论内容
登录并发表
没有会员号请
上海辟谣平台
第三届绿色账户微电影大赛
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整合推广平台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客户端下载
Copyright (C) 上观(沪ICP备号-31 国新网许可证编号:)站长统计
沪公网安备 61号
解放日报新媒体研发中心技术支持【图片】篮球界现象分析:数据流,印象流,与媒体文字游戏。【魔术篮球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贴子:
篮球界现象分析:数据流,印象流,与媒体文字游戏。收藏
这贴子的主要目的是解析篮球迷对球员能力判断出现失误所做出的分析,同时对媒体愈演愈烈的名次滥用现象进行解析,让大家明白如何对一名球员能力进行真实的判断。首先,问一个问题,球员的能力应该如何进行判断?这个问题我们接下来慢慢谈。任何球员都有发挥失常和发挥超常的时候,就算是科比詹姆斯这样的球员同样不例外。但是发挥超常的比赛,往往就会给某些无知的球迷造成一种错误的印象,一名得分能力一般的球员一场拿了30分,恰巧被现场直播看到了,就会有无知球迷认为只要给足了时间,他就能场场都拿30分,这样的球迷有没有?当然有。这就是所谓的一场论的出现,一场比赛所造成的印象造成了球迷个人的错误判断,认为他的能力就是场场都能拿30分。后来发展出的变种就是两场论,几场论,有的甚至还是一球论,等等、首先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大名鼎鼎的林书豪。我们先不要去管媒体说什么我们先从实战判断林书豪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球员?从职业生涯来看,至今为止他只能拿到场均11-14分的水平,那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球迷吹捧?其中最大因素就是媒体的吹捧。但是吹捧的前题是必须有一段时间的优秀表现,否则吹捧也会没有素材可用,而林书豪在2012年就恰好给媒体提供了一段这样的素材。为什么有人叫林迷为7场迷?其实说白了打了7场好球被吹上了天。在连续8场比赛里,7场得分上20,场均超过25分。这几场球说明什么问题?那就是林书豪在这几场球里发挥出色,所以得分高,但是这里就给某些球迷心理造成了错误印象,那就是只要给足上场时间,他就能常常都拿25分。这就是一场论的升级版,几场论。任何球员都有状态起伏,状态好的时候怎么投怎么进,状态差的时候连续打铁一个不进。所以赛季平均下来只有场均14.6分的林书豪,在那7场球里无疑是赛季状态最好的时候,但是对球员的能力判断我们不能仅仅以状态好的比赛来作为鉴定标准。林书豪可以连续几场超过20分,同样在状态低迷的时候,也可以连续几场得分个位数。那么问题来了,状态好的时候的数据不能作为鉴定标准,状态差的时候就能作为鉴定标准吗? 当然不能,作为一名球员,是需要在一个赛季里打满所有比赛,状态都有起伏,所以唯一的鉴定标准就是场均数据,林书豪赛季场均一直维持在11-14分的水平,这就说明这才是他的真实能力体现。赛季平均数据计算,把那些发挥超常和发挥失常的比赛,状态好,和状态差的比赛的全部数据全部加起来平均掉,得到一个平均数值,这才是最科学的。这也是数据统计上的科学性所在,一名球员几场比赛下来可能数据会相差很大,但是几个赛季下来发现几个赛季数据的起伏并没有个别场次那样大开大合差距那么大。我们要在发挥好,和发挥差的比赛,以及发挥正常的比赛中找到一个平均分,这才是球员的真实能力。当然,大部分林迷因为当年林书豪连续几场20+,所以幻想只要给足时间他就可以赛季场场20+,甚至场均拿下20+。所以,不管林书豪到了哪个队,林迷都在抱怨教练给他的上场时间太少了。去火箭抱怨火箭,去湖人抱怨湖人,去黄蜂抱怨黄蜂,理由就是上场时间太少。再谈谈一个当年的得分机器,科比布莱恩特确实巅峰时期的科比曾经多次拿下连续多长40+,连续多场50+,甚至一场81分的NBA历史第二得分记录。科迷总是对詹姆斯球迷说,詹姆斯能拿81分吗?在这里本人对科迷与詹迷之间的口水战没兴趣,只是探讨一个问题,科比能不能场场都拿81分?当然不能,乔丹做不到,贾巴尔做不到,张伯伦也做不到。所以,科比单场81分同张伯伦单场100分一样,都是超水平发挥的结果。任何球员都有超水平发挥的时候,林书豪单场38分也是超水平发挥的结果。这就是所谓一场论的产生,因为一场比赛给某些球迷造成的错误判断。本身无论38分还是81分还是100分,都是真实存在的。但 是,某些球迷会错误的理解为他可以经常拿到这个分数。这就是一场论的病根所在。所以我们这里就要提到的是判断球员能力,要看场均得分,而不是什么一场论,或者两场论,几场论。一场比赛拿高分说明这一场比赛发挥好,两场比赛得分高说明两场比赛发挥好,但是既不能代表整个赛季,也不能代表球员的真实能力。相应的,场均35分的科比既有连续拿50多分的情况,也出现过连续拿20多分甚至十几分的比赛。所以判断一名球员的真实能力要以赛季平均数据为准,巅峰时期的科比最高只有场均35分。他可能连续十几场40+得分,但是不可能全赛季场均40分,任何球员状态都有起伏。关于一场论的问题我们再探讨两个人泰伦斯罗斯和莫里斯威廉姆斯,在最近几年内,分别拿到了个人职业生涯最高的单场51分和52分生涯记录。但是我们再看,詹姆斯,韦德,这些球员生涯最高也就50多分。难道说罗斯了威廉姆斯水平就和詹姆斯韦德一样吗?当然,这都是废话,能达到就怪了,莫里斯职业生涯最高场均17分,罗斯也就是场均10分作用的水平,相比韦德和詹姆斯场均20多分的水平差了太多。接着我们再讨论一个问题,一场论的升级版,一球论。有的人用一场论来判断个人能力,更有甚者竟然用一个球来判断,这种人无疑更加无脑。有的人吹嘘一名球迷,理由就是这么球员在某些关键时刻,一个盖帽,一个抢断,一个篮板,有的干脆就是吹绝杀。总有些无脑的球迷吹嘘某个球员,此人这一个球就值年薪1000万,一个球就值你年薪2000万。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应该这么来理解,先谈谈吹绝杀的问题。判断一名球员全赛季表现的唯一标准就是平均数据,这个前面说明白了,这里不再重复。那么判断一名球员一场比赛表现的标准是什么?当然是,全场比赛的个人数据,而不是某一个球,即便最后他进了一个绝杀。道理很简单,绝杀球只是在比分分差在特定时间出现的,如果前面本队多得4分,或者少得4分,都不会出现绝杀球,只有在特定分差情况下才可能会出现绝杀。有的球员前面连续投丢无数得分机会,最后绝杀了对手。对于这种现象,我们理智的判断是这么球员本场比赛表现不好。虽然投进了绝杀,但是之前浪费了太多的得分机会,本来就应该领先的比赛变成了比分焦灼状态。前面但凡你多进俩球多4分最后也不会出现绝杀,但是如果前面你少进俩球,球队少4分,也不会出现绝杀。所以,绝杀球只是在特定情况下发生的,但是这不代表这么球员整场比赛的表现。判断球员一场比赛的表现的唯一标准就是全场数据,而不是什么所谓的关键球。前面多拿几分后面还能有这个所谓的关键球?所以,一球论比一场论更加无脑,无论是一个盖帽还是一个抢断,一个篮板,一个绝杀,都不能成为判断一名球员全场表现的依据。如果说一场论是印象流的典型代表,那一球论就是印象流的终极代表。一场论者起码还算凑合,一球论者,是不是猪脑子?
上海演出公司策划+上海演出公司_落地执行,发布会,商务活动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公司,专业提供:开业策划,礼模演出,场地搭建等业务.
一场论,一球论,还是几场论,无疑都是典型的印象流。当然,篮球迷中的印象流典型案例远远不止如此,我们接下来慢慢看。接下来的我们探讨的是特点时刻出现的印象流,先从扣篮王扎克拉文说起。众所周知,吹拉文现象,实际上是由于拉文在扣篮大赛中出色表现而产生的印象流,但是真正比赛中的拉文如何?虽然第二赛季进步了,但是依然是一名很普通的新秀球员。实战表现没有比同届的新秀强多少,但是竟然被某些球迷碰上了天,各种将来能达到威斯布鲁克级别的滑稽言论一时间全部涌出来了。无疑这就是印象流所造成的无脑认知,当然,拉文并不是第一个扣篮大赛产生的印象流者伊戈达拉是前几年的典型案例,巅峰时期的实战能力也只能达到安托万贾米森那个水平,却被某些人吹的和艾弗森能力一样似得。和拉文一样,扣篮大赛中出色身体素质所产生的印象流。当然随之年龄增长越打越差也就不足为奇,扣篮出色但技术不行。再看看更早的印象流,文斯卡特。他把扣篮演绎到了乔丹时代之后的新高度,但是幸运的是除了扣篮之后其他技术也突飞猛进,一度达到场均27分的超级水准。这一部分内容给我们的启示是,仅仅依靠身体素质来判断球员个人能力是完全不可取的,关键要看实战数据。技术上存在短板,身体素质再好也拿不到好数据,相反,数据差说明球员在技术上必然存在一定的短板。技术好身体素质差的球员一样也拿不到好数据,所以优秀的球衣,必然是身体素质和技术都必须同时达到一定的水平。扎克拉文和伊戈达拉就是典型的身体素质好,但是技术存在严重缺陷的案例。俗称四肢发达
再谈一下其他印象流的案例,通过媒体言论所产生的印象流,这里我们要使用的案例就是希伯特和博格特这两名中锋。他俩是典型的难兄难弟,进攻也不行,篮板也不行,盖帽也只能算勉强凑合。这两名球员个某些人产生的错误印象流实际上是媒体造成的。简单的说就是只提优点不说缺点。媒体的言论靠的是什么?报纸和网站靠的是编辑,电视靠主播和评论员。而媒体的这几张嘴对某些强队球员的评论方法,往往就是只提优点,尽量不说缺点。防止遭到这些球队球迷的批判,而希伯特和博格特就是典型的案例。媒体往往会对某些强队的球员进行阿谀奉承,就算表现很差也要用一些语言来掩饰过去。因为媒体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而获得广告收入的多少是由读者多少决定的。相比而言,大部分的读者都是强队的球迷而非弱队,所以媒体不会轻易的去得罪强队的球迷。某些球迷之所以认为这两名球员是优秀中锋,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媒体从来没批评过他们。因为没批评过所以就心安理得的认为他们优秀,但是他们真的优秀吗?至少从实表现来看,这两名中锋现在确实太差了,比大部分的中锋都要差,进攻太烂,篮板球又不行,防守移动又慢,所以盖帽比怀特塞德,乔丹,戈伯特,戴维斯,这些顶级的防守者要差很多。希伯特在步行者的时候,很多吹希伯特的人说:希伯特在强队,不需要他得分,队友得分就够了。还有人说:希伯特篮板少是因为他卡住位置把篮板让给队友了。还有人说:希伯特是防守大闸,对方进来别想在他面前得分。这些屁话其实真的很荒唐,去了湖人之后,得分依然不行,篮板依然不行,防守形同虚设,甚至比原来更差。骑士本质上就是因为能力不行,而不是因为某些球迷编造出来的那些借口说的那样。所以,我敢断言,博格特去小牛之后,绝对会和希伯特在湖人一样,变得更差。所以,这里给大家一个启示,数据差找借口没用。借口仅仅是借口,改变不了实战能力。所以说,判断球员能力要靠的是实战数据这种板上钉钉的东西,而不是靠的媒体那张嘴。某些媒体吹嘘说博格特是防守大闸,希伯特是防守大闸,但是实际上这二位都是队中的犯规之王,平均犯规全队第一,因为移动太慢,根本上对方的时候只能犯规。在勇士,博格特总是下半场习惯性不打,主要是因为移动太慢导致防守吃亏,上半场体力充沛和可以,下半场移动更慢,更加拖累勇士的防守。希伯特也存在这种问题,指不定什么时候教练就弃用了,因为移动太慢,而戈伯特和怀特塞德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老师不批评的不一定就是好学生,媒体不批评的不一定就是好球员。球员实战表现看的是实战打出来的数据,而不是媒体的评论。说到这里,肯定要有人说:楼主光看数据不看比赛。还有人肯定要说:数据不是绝对的,数据不能决定一切。关于这两个说法我们在这里详细讨论一下:比分是不是数据?这句话请问?篮球比赛胜负是由比分这种实实在在到东西决定,而不是靠某些人的印象流来决定。数据决定效率,某些人场均能拿30分,某些人场均14个篮板球,某些人场均12个助攻,这些说是数据,也是效率。他们的效率就是场均30分,14个篮板,12个助攻。但反过来说,那些脱离数据瞎吹效率的人,其实就吹牛放屁没区别。仅仅依靠现场比赛的印象流不能说明根本问题,因为得分多少,盖帽多少,助攻多少,都有了量值。一名球员一场比赛下来,我们要统计他一共投进了多少个三分,多少个两分,多少个罚球。还有多少个助攻,抢断,盖帽,篮板,一切都要进行数据量化。如果没有数据量化,仅凭现场比赛的印象是无法说明球员实战表现的。难道仅仅凭借某些球迷印象中的某个扣篮,某个盖帽,某个篮板球就能决定最后胜负了?最后决定胜负的还是比分这种数据量化到东西,判断一名球员表现如何首先要看他全场投进了多少球,而不是某些球迷印象中的哪个球打的漂亮。同样,篮球比赛的胜负是由比分这种数据决定的, 而不靠某些球迷的印象决定的。数据决定最终胜负,而不是靠球迷赛后投票哪个队打的好。篮球比赛比分决定胜负这个规则是无法改变的,所以奉劝某些球迷接受这个事实。
篮球界存在的另外一个现象就是,吹防守。当然,这个吹防守现象的主要因素来自于媒体,先把某些强队的主力球员吹成防守大闸,然后再进行阿谀奉承以此讨好强队球迷,结果仿佛就让某些球迷认为,强队的先发就没有不优秀的球员,各个都优秀。因为这些球员其他方面都不行,想吹得分,吹篮板,吹助攻,不出来,所以只能往防守的方向吹。总之不能公开承认某些强队的先发球员不行,否则就会遭到球迷舆论围攻。希伯特和博格特现象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封盖能力只能算中等水平,却硬要往怀特塞德和戈伯特那个水平上吹。希伯特换到湖人原形毕露,失去了步行者的整体联防,他在内线变得完全没用,估计这个赛季博格特也下场一样。于是乎大家恍然大悟,原来不是队友依赖希伯特,而是希伯特依赖队友。我们再说到某些篮球评论员所提到的一句话:某些东西不是数据所能决定的。对于这句话我们就进行一下透彻点分析、首先,对于这句话的解释,1,防守。2,间接助攻。先说到防守,数据真的决定不了吗? 答案当然是能场均失分是多少,一目了然,数据不能决定吗?当然可以在提到个人防守能力,抢断,盖帽,后场篮板,数据说明不了吗?当然可以说明。再提到那个杨毅和苏群等人所说的那个叫间接助攻 的词,准确的说这个词是他们自己发明的。这个所谓的间接助攻其实也仅仅是个篮球基本功的问题,如果你连传球这个最基本的技术不行那就别打篮球了。间接助攻说白了也就是传球到位的问题而已,还不如直接说是传球成功率,也可以通过数据计算出来。NBA有全世界最发达的数据统计系统,没有什么是数据说明不了的,除非是教练在场边喊了多少分呗这个没人去测试。所以,告诉大家一个道理,对于媒体发明的某些新概念和新词汇,不要盲目相信。
还有一种印象流就是通过看集锦看五佳球十佳球产生的,霍华德在魔术的时候,上五佳球上的不少,结果导致了部分球迷产生的错误印象,认为这个中锋技术很全面。但是到了湖人之后发现,进攻方面大部分靠蛮力,背身得分技术非常薄弱。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球迷版和球员版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