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比较靠谱的电动滑板车靠谱吗

从小米到永久,从国外到国内,从代驾到代步……近几年来本人了解过的电动滑板车产品有三十款左右。我们了解和试用过的这些产品虽然都具备轻便、可折叠、内置锂电等电动滑板车产品的基本特征,但在车身重量、有无座椅、续航时程、有无减震、刹车功能、电机功率等细节方面也各不相同。对于电动滑板车的轮胎而言,使用充气轮还是实心轮显然也是一个比较显著的差异。

充气轮好还是实心轮好?

充气轮最大的优点就是舒适减震,但缺点也很显著:需要定期充气,并且极易被路边的钉子、玻璃甚至尖锐的石子扎破。

电动滑板车的轮胎与汽车轮胎不同,其内部容积小、胎壁薄,很容易被扎破;与自行车及电动自行车的轮胎也不相同:电动滑板车的轮子小且尺寸不一,修补起来费时费力,甚至还需要快递到售后服务中心才能进行修复和更换。

实心轮的优缺点正好与充气轮相反,其优点是维护简便,缺点却是减震性和舒适性不足。

哪种情况下不需要充气轮

如果你不需要骑着电动滑板车走石板路、砖头路、坑洼路,也不需要开到很快的速度,或者电动滑板车的轮子及车架上有减震器,那么不用充气轮也无妨。

反之,如果常走的路面布满坑洼,你的速度常常超过15公里/小时(自行车的平均速度),再加上前后轮都没有弹簧或者液压减震,那么请一定不要选实心轮胎,否则会颤到你怀疑人生。

前充气轮还是后充气轮?

据我了解,大多数电动滑板车都在前轮使用充气胎,也有一些型号在前轮和后轮同时使用充气胎,极少有单独在后轮使用充气胎的电动滑板车产品。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出于如下两点考虑。

1、舒适性。充气轮最大的用途其实是减震,而大多数车主在使用电动滑板车时都喜欢站在靠前的位置,这样离车把更近、更易于掌握平衡。如果采用这样的骑行方式,前轮所要承受的压力显然要大于后轮,在前轮使用充气胎显然更有意义。

2、后轮更容易扎钉子。这个结论可能有些武断,因为目前尚无严谨的统计数据支持,所以仅供各位参考。

首先,按照某汽车车主的个人经历,后轮扎钉的次数要多于前轮;然后,我又自作聪明地利用了一下搜索引擎的大数据功能:分别在百度搜索“前轮 钉子”和“后轮 钉子”,搜索结果大多都是轮胎被扎者的吐槽或倾诉,其中后者的搜索结果显然要多于前者,这样的结果多少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吧。

jinlaiba.com是中立的评测网站。下列单品来自天猫、京东、亚马逊和淘宝,请放心浏览(更新)

近日,网上流出一段电动滑板车充电时爆炸的视频:北京一男子家中,正在充电的电动滑板车突然冒烟,随后发出巨响。男子立即拔掉电源,但发现烟越来越大,马上抱起孩子逃离现场。滑板车随即爆炸,整个过程仅18秒……就在不久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抽取了40批次样品,对电动滑板车整车和电池两部分进行了测试。监测发现,电动滑板车产品全项目符合率为0,是历年各类产品风险监测中全项目符合率最低的产品。

记者搜索发现,电动滑板车近年来可谓风波不断,撞死行人、车头断裂、刹车失灵、车胎爆炸、减速断电等事故和投诉屡见报端。那么,电动滑板车到底安不安全,能不能上路行驶?发生事故后,赔偿责任和赔偿幅度怎样认定?既然产品不合格,为何依旧热销?记者就相关法律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电动滑板车不能作为代步工具上路据记者调查,多数人选购电动滑板车是为了通勤方便。一位代驾司机告诉记者,有了电动滑板车以后,节省了不少时间,“以前接单以后,需要坐公交、赶地铁过去,把人送到目的地后,自己再想办法回家,那时候地铁早停了,现在我可以踩着滑板车回家。”

风靡大街小巷的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是“舶来品”,近几年才进入中国市场,起初只是作为在广场、公园空地的一种休闲娱乐设备,但由于速度快、智能化、新潮又便携,逐渐被上班族、代驾司机和学生青睐,成为代步工具。记者在上班路上发现,使用电动滑板车、平衡车代步的市民不在少数。

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各地政策法规还未对其进行分类。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是电动滑板车能否上路、该走自行车道还是机动车道。受访专家表示,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不符合我国的机动车安全标准,也不在几类非机动车的产品目录之内,从性质上来说,与滑板、滑轮鞋相近。

记者查阅《道路交通安全法》发现,滑行工具不具备路权,不能在非机动车道上行驶,更不能驶入机动车道,只能在封闭的小区道路和室内场馆等地方使用。也就是说,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不具路权,不能上路行驶。“除了法规的规定外,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的产品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能否保障安全运行,也是决定其能否作为短程代步的重要因素。”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邱宝昌强调,电动滑板车的生产门槛太低,导致质量不过关,无论有无禁止性规定,都不允许上路行驶。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通过检测发现,电动滑板车普遍存在车速过快、制动性能差、车体强度不过关等问题,在电池抗冲击性能监测中,有8批次电动滑板车锂电池在重物冲击试验时发生起火爆炸,电动滑板车上路的风险不言自明。

上路绝对不安全,但当做玩具,质量也令人堪忧。据相关媒体报道,国内电动滑板车掌握核心专利、有研发能力和售后支持能力的知名品牌企业屈指可数,其他很大一部分企业都只是购进零部件进行组装,既缺乏安全设计能力,也缺乏质量控制能力。

除自身质量缺陷外,驾驶人不遵守交规,也是导致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虽然早在2016年,北京、上海就相继出台了禁止“电动平衡车”“电动滑板车”上路的新规,但每隔一段时间,网上就会出现有人骑电动平衡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报道。记者整理发现,他们大多数都是因为违反道路行驶规则,发生逆行、闯红灯、抢道而“害人害己”。

很多网友表示,北京对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上路行驶只罚10元,对于有“车”一族,起不到什么遏制作用。对于这样的质疑,邱宝昌解释说,各地对上路的电动独轮车、电动平衡车以及其他滑行工具驾驶人拟罚款,显然不是目的。考虑到道路上的各种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安全,考虑到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的特性对驾驶人自身的安全存在一定的风险,罚款其实是为了抑制或杜绝这类行为。“对上路的电动独轮车、电动平衡车及其他滑行工具驾驶人罚款,未必能杜绝市民骑行电动独轮车、电动平衡车上路。”邱宝昌强调,罚款只是抑制电动平衡车上路的次优选择,促使市民重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才是关键。

卖家称绝对安全可以上路行驶对于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不能上路的问题,很多消费者表示并不知情。那么,是谁给了消费者可以上路行驶的误导?

相比于线下店铺,网络电商平台是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的最大售卖点,很容易购买到。记者在某电商平台输入电动滑板车,弹出的相关推荐词是代步、漂移车,网页上显示的产品价格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基本上所有的店铺在宣传图片上,都只标注了轻便、可折叠、续航里程长、电池耐用等字样,并没有标注时速和适用范围。

某电商平台商品的广告语,以代步车为噱头。

记者点进一家排名比较靠前的店铺,下翻几页就看到店铺网页醒目的标注了产品具有3C质检电机报告证书的声明,并且配有大灯和防盗系统,能保证行车安全。记者查看产品参数时发现,该产品最高时速可达18km/h,记者又询问了店家,店家表示电动滑板车有豪华版、高配版的区分,不同的产品可达时速不同。店家介绍说,豪华款的速度一般在15-45km/h左右,高配款的速度在20-50km/h,远远超过了产品参数所标注的数字。

根据GB17761《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最高车速为20km/h。在记者询问的几家店铺中,最高车速均超过了相关规定,只有一家店铺的销售人员,建议使用电动滑板车时,只开一档、二挡,并表示根据个人体重、路况不同,实际速度可能有差异。

在翻看产品评价时记者注意到,很多消费者在使用时都出现过或大或小的事故。一位消费者在评价里写到:有一次快接近红绿灯路口时,我想超一辆自行车,开到最大速度准备冲绿灯,没想到自行车突然变道,我立即刹车,下意识的去躲他,结果生生撞在了隔离带上,我完全是用腿蹭着隔离带减速停下来的,非常疼;还有一位消费者的前胎扎了钉子后立马爆胎,连人带车摔了出去……

面对记者对产品质量的质疑,销售人员再三强调自家的电动滑板车绝对安全,“我们的车是做线上和出口的,质量绝对过关。”当记者询问电动滑板车能否上路时,几乎所有店家都给出了肯定答复,称可以上路行驶。

然而,与商家宣称的安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屡见不鲜的电动滑板车事故。专家表示,卖家此举是误导消费者,如果质量和速度都不符合上路标准,相关法规也明确禁止,商家却谎称上路行驶的合法性与安全性,则涉嫌欺诈。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董娟表示,如果消费者对已购买的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等产品的质量有所怀疑,可以先自行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的质量进行检测,如果检测报告显示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可根据检测报告要求商家办理退货和退款,并要求商家承担全部的检测费用。如果商家拒绝,则可以“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不符合质量要求”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双方的买卖合同,办理退货退货,并由商家承担消费者支付的检测费用等相关损失。

发生事故驾驶者承担主要责任由于没有相应的管理办法,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总是随意在马路上行驶,交通规则如同虚设,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如何认定?专家表示,由于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没有路权,发生事故后,往往会被认定为全责或承担次要责任。

2015年7月21日,郑某驾驶一辆电动滑板车,在靠近一处没有红绿灯的人行横道附近时,刹车不及,直接将行人撞倒,被撞行人送医抢救无效死亡。司法机关的鉴定意见显示,郑某骑行的电动滑板车不符合定义“摩托车”的车辆属性,也不符合定义“电动自行车”的车辆属性,属于非交通类工具。时任上海市长宁区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谢钰解释说,采用或使用非交通类的工具,致人死亡,不属于交通肇事罪的法律范畴,因此,郑某的行为被认定为过失致人死亡。

同样的判决还有很多。在吉林发生的一起电动平衡车致人受伤事件中,交管部门对事故出具了《责任事故认定书》,认定电动平衡车负全责。之后行人向法院起诉,要求电动平衡车的使用者承担赔偿责任,法院认定电动平衡车的使用者对事故负全责,判令电动平衡车的使用者向行人支付全部的医疗、误工、护理等费用。另一起电动滑板车与自行车相撞事故中,法院判令电动滑板车使用者向自行车车主承担70%的赔偿责任。

“使用者无力赔偿时,事故受害者可同时将使用者、生产厂家、商家作为共同被告起诉到法院要求赔偿。”邱宝昌强调,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受访专家认为,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持有者也可向销售者、生产者索赔。我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三条明确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

董娟解释说,如果使用者认为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产品存在缺陷所导致,则可以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产品是否存在缺陷”、以及产品缺陷“是否影响行车安全的”等进行技术检验,出具《检测报告》。

如果电动平衡车是在充电过程中引发火灾,从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则应由公安消防机构根据火灾现场勘验、调查情况和有关的检验、鉴定意见,作出《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书》。

《检测报告》《火灾事故责任认定书》无法排除事故是由产品缺陷而导致的,那么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需提供证据证明使用者存在操作不当的行为,如果无法提供,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就应当对相关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对此,网络平台卖家表示,只承诺30天内质量问题直接换货,除易损耗品,车子配件终身免费维修,不承担其他责任。“如果协商未果,可以提起诉讼,但要注意存留聊天记录、录音、相关资料等证据。”邱宝昌补充到。

行业规范和法律法规应更明确据统计,近几年来,全国生产电动滑板车的企业数量迅速增加,2012年全国电动滑板车产量不足10万辆,到2014年达到了100万辆,是2012年的10倍之多,2015年突破150万辆,目前全国已有整车企业500多家,并继续保持增长态势,如何保障产品质量、明确产品性质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质检中心高级工程师许丰表示,希望能够推动行业尽快出台相关的技术标准,以规范行业健康发展。监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对电动滑板车产品的监管力度。

记者了解到,在今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由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我国电动平衡车国家标准——《电动平衡车安全要求及测试方法》(GB/T )和《电动平衡车通用技术条件》(GB/T ),已从国家层面填补了我国对电动平衡车安全统一要求的空白。

专家认为,虽然我国电动滑板车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加大对生产厂家的监管和查处,但不能将问题“一刀切”,盲目禁止生产与使用。“推动电动滑板车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发力,消费者也不能只为便利出行,而枉顾法律法规和公众安全。”邱宝昌表示,电动滑板车之所以有市场,是因为交通状况未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但目前来看,解决交通困境道阻且长。

面对越来越多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上路的现状,人们呼吁尽快出台规定,明确定性,限定行驶范围,保障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的使用者及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类: 体感车 Q小女子

不得不说虽然现在城市交通越来越发达了——地铁、轻轨、BRT——然而所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如何从车站快速的前往单位或者回家,依然是个问题。

最简单粗暴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买车,然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养护成本及停车难又造成了新的问题

厮杀愈发激烈的共享单车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方便,便宜,还能顺便锻炼一下身体。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大量的商业共享单车投放,而且一些城市会主推自己市政运营的共享单车,取车还车都是在固定的站点,便利性大打折扣

还有一个很常见的解决方案是买一辆电动车,然而这样一来只能解决从家到公交站点的问题,下车之后到单位还是得到自己的双腿

几个方案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不足之处,所以当我看到这次众测的Ninebot ES1九号电动滑板车的时候,真的是有眼前一亮的感觉:直接从家可以骑到公交站点,然后折叠起来带上车,下车之后继续可以骑到公司,而且几乎不受任何停车场地的限制,真的可以说是轻通勤的好选择

好了,废话不多说,我们还是一起来看看这款产品吧

包装盒非常给力,收到的时候八角尖尖,完全没有任何损坏

盒子表面还是有一些地方需要注意,比如这里的注意事项,100公斤这个真是对微胖人士的无情嘲讽

产品贴纸,这次众测的是ES1标准版,根据说明书的说明还会有ES2运动版,最大速度和续航都会有一定提升

侧面有序列号贴纸以及APP的下载二维码

第一次看到来自于众测君的快递单以及众测报告,激动的心情很难用文字描述

打开包装之后,有很大的空间都是空着的

但是两头固定的很好,一边是车轮

另一边车把部分则有泡沫塑料板放在上面保护

经历了一番三下五除二的开箱之后,全部配件就都在这里了,包括车体、可拆卸车把手、、说明书、螺丝和

螺丝是直接插在纸盒上,不注意的话很容易忽略掉

车体各个部分,前轮。因为电机就在前轮内部,所以是封闭的,而且这样一来也最好不要在水比较深的路面骑行,官方说是2cm,一般来说小雨的话还可以骑一骑,更大的雨就算了吧

后轮部分,因为没有电机的存在所以是镂空的,另外可以看到两侧有车灯反光板,晚上开车更安全

停车支架在踏板下面,小小的一个,稳定性稍稍有点不足

对舒适性影响很大的前轮避震部分

车体的折叠部分,看上去就很坚固耐用

踏板是大面积的橡胶材质,有ninebot和segway的logo,不过讲道理这种浅灰色真心超不耐脏,随便踩踩就变成黑灰色了,还不如一开始就设计成黑灰色感觉更好一点

折叠机构,骑的时候注意不要太high踩到就好了

车把手从正面看还是很犀利的

中控面板,左右分别是刹车和加速拨片

车头大灯,单灯珠而言真的是闪瞎狗眼了

和车身合体需要将车把中间的这个接线连上

车身里面的接头,同样是蓝色的

合体完毕,还是相当帅气的

中控面板因为就是小圆形,能显示的信息就是中间的车速和下面的电量指示,

充电器块头很大,42v/71w的规格,充满的速度还是令人满意的

而且正面有个指示灯,充电中是红色,充满则是绿色

正好拿到的时候是下午,开箱完了晚上搬到楼下去耍了耍,可以看到车灯能照亮相当大的一块区域

开了闪光之后,可以看到车身反光片的效果也是很不错

在上街浪之前还是看看说明书先

比如车身唯一的一个按键要灵活使用,不仅可以开关机,开关灯,还能通过双击来切换车辆的模式

其他的都是一些常规内容,比如车辆安装,第二块安装,安全信息等等

规格表这里标出的ES2运动版倒是很诱人,不仅速度和续航都有提升,还有底板氛围灯这个装逼利器,不过貌似还没有上市的样子

如果说说明书还是可看可不看的话,配套APP是一定要下载的了,因为首次开车之前还要通过APP端来激活车子

APP总共四个页面,分别是车辆设置

社交界面,想吐槽的是默认进来界面就是这个,然而说实话支付宝想做社交都死了,ninebot不如好好做车,APP默认界面是这个真的体验有点差

包括这个发现界面也是一样

打开蓝牙之后很顺利的连接到了车子

初次连接之后会有一个安全教学

安全指南最好还是看看吧

看完之后可以经行车辆信息的查看

不知道后续更新会不会给车子加入更多功能

初始刚激活的时候还剩80%的电量

随便到楼下玩了玩,开了大概4.5公里的样子

之后再看电量,还剩60%,换算下来20%的电量可以跑4.5公里,100%电量的话基本和官方标称的20公里续航差不多

应该说这个续航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将这辆车用作上下班时来往公交站和家/单位的工具,只要每天的路程在4公里左右的话,正好可以支持整个工作日5天的时间,而不用中途考虑充电的问题。而且单次出行20公里的话也可以极大的拓展自己的生活圈

因为安全考虑,没有打开可以跑到20时速的运动模式,一直都是普通的白色S模式在跑,在小区里十几的时速就感觉很快了,但真上路的话就会觉得非常慢,频繁被电动车超越,说实话心理还是有点小不爽的

不过好在我的用途只是来往家和地铁站,这个任务还是完成的不错,单程700多米的距离,只要3分钟就可以完成,而如果是步行的话基本是10分钟的样子

稍微长距离的出行也尝试过,开了3.3公里去最近的一家,平均15的时速,用了不到15分钟,走路的话可能要40分钟的样子,不得不说还是很方便的

APP里自己统计的往返数据

不过总体上来说舒适性不算特别好,因为在马路上精神高度紧张,后轮的刹车始终有一只脚虚踩着,长时间下来会非常的累,而且前轮的避震效果只能说一般般,平坦的马路上还好,偶尔碰到只能在人行道的地砖上骑行的路段就会比较颠,所以想每天用ES1来直接上下班的值友们最好不要考虑单程超过5km的距离

总的来说通过这段时间的使用,九号电动滑板车真的是轻度通勤的好帮手,我现在再也不用步行往返地铁站和家了

然而完全的产品是不存在的,九号电动滑板车依然有一些小问题

首先就是雨天基本不能用,不过这个也还算ok,毕竟雨天本来也不可能站在滑板车上打着伞开车

其次是重量还是有点大,虽然11kg的重量看起来还算ok,但是只用折叠起来出入几次地铁站就知道还是很重的,妹子基本就不用想了,除非你想通过每天上下班扛车来锻炼自己的麒麟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城市的地铁站——比如po主所在的——是不让电动车直接上车了,最好买个能拎着走的收纳包过安检用

最后则是避震性能还是稍显不足,一般平坦地面都ok,但是碰到人行道那种地砖就很有震动棒的体验了

anyway,总的来说,如果你和po主的需求一样,只是希望每天不用上班走去地铁站下班走回来,那么九号电动滑板车是非常适合的一款产品,尤其是大夏天顶着太阳出门的体验实在是不能再糟糕

更何况骑个这个去公司还可以勾搭小姐姐上车一起在公司的楼道里一起high,可能哪天就能和小姐姐一起吃鸡了呢,你说是不是啊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动滑板车靠谱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