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 “体育手段”的学习 有哪些反馈意见?

体育教学中反馈的形式有哪些_百度知道
体育教学中反馈的形式有哪些
我有更好的答案
谈反馈原理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沈 虹&反馈是一种物理、生理、心理等的返回传入现象,也叫回返。它的程序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输出和输入过程。反馈就象一个监视器,时时刻刻根据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调整、完善,从而不断更准确地应答内外环境的刺激。而反馈原理就是任何系统只有通过反馈信息,才可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或者说,没有反馈信息的系统,要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目的是不可能的。反馈原理在现代科学领域己普遍应用,它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反馈原理应用于体育教学活动中时,体育教师凭借一定的反馈信息及时、准确地了解自己的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完善教学方法,产生体育教学的趋优效果;学生则以所得教师、同学、自我的评价,及时明了学习成果,通过内部反馈,提高学习效率。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双方都能得到反馈信息,如果教师能合理运用反馈信息,就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一、反馈在备课中的运用长期实践证明:由于体育教学主要在室外进行,不仅教学过程复杂,而且还受到季节、气候、场地、器材设备等环境的影响,这就对每一堂体育课的教学组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一堂课的失败。因此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是十分重要的,只有备好课,完成以反馈作基础的前馈,才能通过体育教学高质量地输出经过精选编码后的信息,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尽快达到教学目标。那么怎样才能在备课中运用好反馈信息呢?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编码所达到的水平,构成每位体育教师的存储信息。体育教师的存储信息是经过精心准备,并通过体育教学的途径向学生输出的,因此体育教师应做到备教材、备任务、备学生、备教法、备安全措施、备运动负荷、备场地器材等,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最佳课时计划。然而,从学生那里获得反馈信息并非唾手可得,而要靠体育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一核动力驱使,深入到学生中去,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解调查,动口问一问,用眼看一看,动脑想一想,尽可能地掌握学生的身心特点、健康状况,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此外,还要通过对学生已有的体育健身知识、方法、技能的应用,如:课堂提问、课外锻炼、多种形式的竞赛、体能测试等途径和方法获得反馈信息,作为备课的实际依据为体育教学设计出最佳方案。二、反馈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师来说是依据所设计的教案,向学生输出编码同时根据学生发出的反馈信息对教学方法等作出调整的过程;对学生来说则是输入信息后,通过内部反馈(学生在完成目标时,来自本体感觉器官的反馈)与外部反馈(来自教师、同学的评价)以达到目的过程。归结一句话,体育教学是信息传递过程。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从始至终贯穿着反馈原理。1、在学生方面的反馈运用。学生在形成和再现健身技能时来自本体感受器、视觉感受器等内部反馈信息,具有重要作用,对学生有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利用本体感受的能力,强调学生养成回忆动作完成情况的意识,强化自我反馈信息。让学生明白动作的成因,为练习提供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应及时给予学生评价信息,或指导学生之间互相作出评价,这对学生达到其目的有着重要作用。这里引用张德绣在《教育心理研究》一书中介绍的实验来说明:罗西与亨里在这实验中把一个班的学生分为三组,每大学习后进行测验。对于第一组,每日告知其学习结果,对第二组每周告知其学习结果,而对第三组,则无此报告,即不给反馈信息。如此进行8周,3个组学生的学习成绩差别十分明显:第一组最好,第二组中等,第三组最差。8周以后,改变办法,第一组不告之结果,即不给反馈信息,第二组仍每周告之学习结果,第三组改为每日告知学习结果,再进行8周。这后8周学习成绩大为转变:第一组从最好下降为最差,第二组保持中等,第三组由最差上升为最好。由此,体育教师应根据其教学特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身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反馈原理。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常常表现出不协调,缺乏控制的能力。据此,教师应多利用视觉反馈信息,加强示范(教师直接示范、运用信息技术示范)给学生一个正确、生动的动作表象,使学生不断强化视觉与本体感觉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为减少错误动作的产生,教师还应利用提示性语言反馈引导学生。当学生学到一定程度时,教师要逐渐增强语言反馈的作用,相对减少视觉反馈对运动的控制。而当学生学习进入最后阶段,教师要注重评价语言的精简,同时指导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提高学习效果。2、运用反馈原理调整教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就应运用反馈原理。反馈原理是建立在信息传递基础上的,而大脑神经细胞处于一定能量状态下,才能吸收、分析、判断、储存信息。当学生(下转心理活动处于积极水平时,大脑中有关学习的神经纤维通道对信息的传输达到最佳状态。因此,为了使学生的信息传递渠道畅通无阻,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发现问题,针对性的进一步引导等都要依据学生学习中的反馈信息(表现、提问等)迅速作出,可不拘泥于教案的步骤而直接指向目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出现偶发事件的情况下,教师要根据当时的反馈信息,果断地采用随机控制,改变、调整信息的传输程序或信息传输手段,以保证教学效果不受影响。所以,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无论什么动作、项目都要始终贯彻反馈原理,环环获得反馈信息,以最佳调控自己的体育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三、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反馈原理应注意的要点1、根据不同实际情况,科学地运用反馈原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学会在反馈原理指导下,去创造行之有效的教学法。2、注重反馈的及时性与双向性。3、强调想练结合,每次练习前,让学生回忆一下练习的过程和关键地方,启发其思维,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动作。4、每位体育教师应做好反馈信息的系统积累与及时分析。5、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业务修养,并不断地充实新的知识,总结教学中的正误,通过反馈和强化,提高调控反馈信息的能力。6、要重视学生相互间的评价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的作用,鼓励学生随时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要求,把自我感受反馈给教师。7、在完成某一动作时,教师应善于诱导他们回想曾成功完成过该动作的情景,给他以喜悦的刺激,从而产生反馈信息,强化和激发学习动机。8、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与方法,让学生自己对比分析动作进行反馈和强化,从而修正动作,达到原定的目标。一九九八年九月至二OO二年六月我执教我校第一届初中三个班的体育课,经过四年师生共同努力,在领导的支持、班主任协调配合下,整个年级三个班毕业时的《体锻》达标率优秀37%,良好85%,及格99%;在初三中招体育测试中满分4分率为78%,3分以上率为99%,在区里,成绩名列前茅。为什么能取得上述效果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运用了反馈原理,反馈在原因和结果之间架起了桥梁。一个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生涯中要经历无数次教学过程的循环,如能在体育教学中及时准确地获得反馈信息,并使它在体育教学者畅通流动,那么体育教学效果定会越来越好。
采纳率:94%
来自团队:
反馈是控制系统的一种方法,它的特点是根据过去的操作情况去调整将来的行为。也就是说,把系统输送出去的信号作用于被控对象后产生的结果再输送回来,并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信息的来源,教师是信息的输出者和控制者,学生则是信息的输入者与储备者。教师将各种知识转化成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游泳保命的关键,6种踩水方法学习
踩水是最基本的游泳生存技巧,同时也是一个能让人保持在水面上的有效方法,你甚至不必学会游泳,就可以先学习踩水。许多水上运动,如水球,都经常用到踩水的技巧。即便你泳技一般,仍然可以通过学习长时间的踩水来锻炼耐力,增长全身的力量。
方法1 基本技巧
1.手脚并用。
确保你的身体和四肢均向上与水面呈垂直状态。如果你把身体打横,并开始在水中踢腿、与脚划水,那就已经是游泳的动作,而不再是踩水了。
2.头部朝上,正常呼吸。
将你的头保持在水面上方,并尝试缓慢规律地呼吸。将呼吸放缓是为了让你能够冷静放松,并储存体力以便更长时间的踩水。
3.手臂在水平方向摆动。
如果你上下划动手臂的话,将带动你的身体也上下浮动,因为你的双臂是与身体相连的。正确的方法是让手臂在水平方向前后划动,五指并拢,向前划时手心朝前,向后划时手心向后,这样就能使你的上半身保持向上,不会下沉。
4.双腿画圈或前后踢腿。
如果你选择双腿在水下画圆圈的方式,切忌脚尖向下或双脚僵硬;如果你选择前后踢腿,则脚尖就要保持向下,并且来回踢腿的动作不能间断。
5.如有需要,可以背部向下仰躺于水面,同时双臂和双脚轻轻划水。
如果踩累了想要休息一会儿的话,可以背部往下仰面躺在水上,不过你的四肢仍然需要不断地划水,只是不必像垂直踩水那样划得那么频繁和用劲。
方法2 踩水技巧
1.“狗刨式”踩水。
“狗刨式”是指保持双臂在你的正前方摆动,与此同时双腿在水下呈上下方向踩水。
优点:不需要太多“正规技巧”就可以做到。
缺点:非常消耗体力,这意味着你无法采用这种方法在水中呆很久时间。
2.“浅打水”法。
所谓“浅打水”即当你在来回踢腿的同时双臂展开,保持平衡。采用这种方式踩水时,要注意脚尖要保持向下,一条腿向前踢的同时另一条腿要向后踢,以此形成连续的前后摆动。
优点:双臂被解放出来,容许你在踩水时做其他事;
缺点:由于你仅仅使用双腿来让自己浮于水面,会让人很费力。
3.“蛙式”踢腿。
在做“蛙式”踢腿时,你要保持大腿不动,将双脚提至两侧,再将它们放下。这种方法也被称为“窄蹬腿”。开始时将双腿垂直并拢,接着小腿向外展至身体的两侧,再迅速回收到起始动作,就是“蛙式”的动作要领。
优点:与“狗刨式”和“浅打水”相比,“蛙式”不需要那么累;
缺点:这种踢腿方法会让你在水中上下浮动,无法相对静止地浮于水面。
4.“双桨式划水”法。
顾名思义,“双桨式划水”就是将双臂当成船桨划动。做这个动作时,将双臂完全打开,放于身体两侧,同时完全浸于水下。手心朝内,同时向身体前方划动聚拢,当手掌将要触碰到时,迅速将手掌向外翻,同时将双臂向外划动至起始的位置。尝试用双手流畅地做完一个回合。
优点:将双腿解放出来,让你可以同时结合其他脚部的划水动作,例如“浅打水”法。
缺点:你必须将除去头部以外身体的所有部分都浸在水面以下。
5.“回旋”法。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打蛋器”法,它要求你在水中时,一只脚按顺时针方向画圈,同时另一只脚按逆时针方向画圈。这种方法很难掌握,但可以大大地节省体力。
优点:如果能完全掌握这个方法的话,可以节约大量体力。
缺点:要想完全掌握这个方法相当困难,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6.“小型直升机”法。
采用漂浮时相同的动作,背部向后仰躺于水面,双手立即开始分别画圈,双腿同时上下踩动。
优点:动作简单,孩童易懂。
缺点:双手不停画圈会让人觉得很累。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通过大学体育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意见及建议?
通过大学体育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意见及建议?
答:人应该在场地上合理的控制好自己带的球,足球员的动作跟球和场地有关的,足球到哪儿,球员也会到那儿,球员在场地的什么地方,球员的动作也会随场地改变.所以说他们有很密的关系.就举简单的例子:足球场上的号码与位置没有绝对的对应关系.不过习惯上两头的号是守门员(如1号、22号、23号),较小号是后卫(如2号~6号),中间号是中场球员(如7号~10号),较大号是前锋(如11号~16号),其他号基本上是替补.不同位置上球员具体用多少号,视教练的习惯要求和球员的个人偏好而定,所谓“凡事无绝对”.\x0d3.谈谈体育课的收获与体会答:体育课堂总有个别学生让我感觉到非常头痛,批评、表扬、鼓励、都无济于事,这些“老油条”上课唯恐天下不乱,把课堂搅得一团糟,有时候实在是非常之气氛,犹如一个难以治愈的肿瘤,面对这样的学生,想尽一切办法来整治他们,花费了我不少的脑细胞,扼杀了我无数的耐心,今天这一法子还有点奏效.\x0d上课刚开始,王×和李×还是和以前一样,两个人总在说笑,我还是像往常一样,用眼睛盯了他几眼,全班同学都意识到他们两个在捣乱,体育委员和身边的同学都在提醒他们,可他们俩还是我行我素,我知道,即使把他们两个揪出来也已经没用的了,站在前面示众还是解决不了问题,同样会给你几个笑脸,让你哭笑不得,反而威信扫地,批评也许对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漫骂对他们来说成了挠痒痒.因此,我今天干脆就不批评,暂时不理,我开始实施我的教学计划.今天上课的主要内容是“投球比准”,全班分为4个小组,经过简单讲解,全班开始投入练习,他们俩从一开始都在搞自己的事情,看同学们在欢呼了才回过神来看热闹,我走到他们俩身边,“你们是想在这里看人家表演呢,还是想自己参与?”“当然想自己参与了”“那老师就交给你们一个艰巨的任务,如果今天能顺利完成的话,老师今天给你们发奖品.”突然,我发现他们俩都露出了惊奇的表情,转而开始兴奋,我意识到他们俩今天一定不会乱窜了.我开始给他们布置任务,首先是给前面两组丢出去的球接好,从地下滚回来,而且要尽量滚到指定的圈里,如果中了的话给我做个成功的表情或者动作,你们俩要进行比赛,这下把他们两给乐坏了,从没有过的兴奋写在脸上.“老师,我庆祝的时候能不能翻个筋斗.”“当然行啊!我还会带同学为你鼓掌呢?不过以后呢,要好好表现我才能给你这样的好机会的哦!”“快去吧,加油!”这样,解决了两个“困难户”,我感觉到非常的舒畅,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也建立了我改变“捣蛋户”的信心.\x0d这节课,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练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教学组织一直非常流畅地进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没有受到干扰.特别是俩位特殊照顾的学生,非常敬业,积极性非常高,完全按照我的要求去完成了任务,而且做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庆祝动作,虽然满头大汗,但乐此不疲,在总结评价的环节当中,我对他们俩提出了表扬,并奖励了他们俩每人一个乒乓球,同时对他们提出了以后的要求.所以要上好一节体育课,是要和孩子们打成
我有更好的回答:
剩余:2000字
与《通过大学体育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体会,意见及建议?》相关的作业问题
除了通过考试,还可以提高语言、文学素养,对自己的工作、生活都有好处.
Dear Mike, I'm so glad to hear that you are quite interested in Chinese, one of the most beautiful languages.There are some tips in learning it, I will tell you
回味着大学体育课,这和我们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一来的体育课有共同点也会有所不同点. 相同的都是一个目的,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促进身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发展,提高身体素质和人体基本活动能力,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使学生掌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锻炼的能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体育的广义概念(亦称体
  大二体育课总结  不知不觉中,这学期的游泳课已经接近尾声了,回顾一下这十几节课程,自己真是受益匪浅,进步很大.  这个学期,在陆峰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终于很好的掌握蛙泳的技巧和动作,感觉真是不错,很有成就感.不但如此,这学期的游泳课还给自己提供了一个锻炼身体的机会.通过这一学期对游泳的学习过程,我觉的游泳课是一门实
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中,根据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体身心的发展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丰富社会文化生活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是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个专门的科学领域.体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体育的广义概念(亦称体
3.1.2快乐体育主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思考问题和独立创造留有余地.学生的学习包括三个阶段:运动的初步体验(尝试)——向新的学习目标挑战(学习)——进行创造性的学习(创新).本次调查对象中有23%的学生体育课学习的动机是为了娱乐和好玩,对有兴趣的教材练习时情绪高涨,专心致志.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
这要看你买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了,一般情况下记得常用释义即可.如果只是过四六级可以只拿几份样卷读读做做就可以了,没必要去背大量词汇;要是想拿奖学金,而不想让英语拖后腿,这本书没大用;要是你想过八级,你需要找一本专业的书,背一部分考八级要求的词汇(包括一部分常见详细用法),当然这个很难,需要很专精;要是你想考雅思托福或者出国
I think a dog may cheer a blind child upin order to be enrolled in a university, we have to study hard 再问: 第二个句子还有别的写法吗 再答: in order to be admitted to a univers
建议你买一本文都的何凯文编写的单词书《考研英语必考词汇突破全书》,里面不仅有单词的意思,而且有相应的句子,词组搭配,同义词等,能让你彻底的掌握每个单词.本人在准备考研,用的就是凯文大师兄的书,很有用.觉着最好的是,该书将重点掌握和非重点掌握的词汇分开,重点的单词详细讲解,非重点仅给出意思,这样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这个问题很复杂.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从翻译实践工作的流程中推论出来就可以了.那我是一名自由职业的翻译.笔译在有资料可查阅的情况下,太简单,不谈(但是注意笔译要做到有艺术境界也是很难的事情,尤其是文学类翻译,要注意用词用句优美符合原作语言特点等等).我来说说一般我工作中的口译流程.(只谈汉英互译)一般来说,我们口译有两种
学习上,努力争取奖学金、考证.把所学专业的核心内容弄懂.生活上,和寝室室友搞好关系,有机会多结交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或老师.根据个人兴趣多参加些公共娱乐活动,比如演讲、晚会、歌唱比赛之类的等等.工作上,也要认真负责,多留心.吃点小亏没什么,主要是学东西.思想上,积极主动,助人为乐.闲暇时可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多读些名人传记
A:hello?may i speak to my daughter,lucy?B: hold on. lucy lucy it's your mum?C: hello mum? how are you?A: honey, how is your college life?C:MUM,I like the colleg
在百度里搜就行
大学里写份心得,你就这样应付呀?800字你随便写点心里想的东东就出来了.
(1)设飞艇在25 s内下落的加速度为a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f = ma1, (2分)解得:a1 = = 9.6 m/s2, (1分)所以飞艇在25 s内下落的高度为h1 = a1t2 = 3 000 m. (1分)(3)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飞艇对大学生的支持力为FN-mg = ma2 (2分)FN = m
步骤之一:发现或搞清楚你的主要人生目标是什么. 所谓主要人生目标,应该是一个你终生所追求的固定的目标,你生活中其他的一切事情都围绕着它而存在.对于一些学生来说,这个工作是一个自我发现的愉快的过程;但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也许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因为他们需要把其心绪拉回到年少的时代,在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对自己所怀抱的梦想产
考虑在大三的时候考从业资格证,然后考个初级会计师证书.大四毕业那边的4月底就可以报注册会计师了.由于注册会计师没有工作经验要求,加上刚毕业还有冲劲,争取三五年内考过注册会计师.等你有了四年工作经验,
  我的篮球心得  最早接触篮球是在初中二年级的时候,什么都不会,只知道只要把球仍进筐里就行了,什么中锋啊前锋啊怎么的,根本就不懂,更不要说什么卡位、篮板、挡拆的了.那时候的我就是个篮球白痴.  到了高中,接触人的面宽了,也有会打篮球的了,我们同班同学.我本人很喜欢篮球,因此经常去我们球场上,那时候还是瞎投,根本不知道当前位置: >>
体育心理学课后参考答案
简答题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各自的研究侧重点是什么? 答: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 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 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锻炼心理学侧重研 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2.本书取名为“体育心理学”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答:本书取名体育心理学,具有几个方面的考虑:首先,本书所讲的“体育” 是指广义的体育,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因此,与广义体育这一 概念相对应,体育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就涵盖了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 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其次,虽然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特别 是体育心理学和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但这三个学科无论是在 国内还是国际上尚未完全独立,甚至名词使用上也未作严格的区分,互用概念的 现象比较多见。第三,考虑到目前我国体育专业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未来工作的需 要,因为他们绝大部分将从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领域中的体育教育工作,具体 涉及到体育教学、课余运动训练和竞赛、健身锻炼等领域中工作,体育心理学包 括这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对他们未来的实际工作大有帮助。 3.何谓体育心理学? 答:体育心理学是对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进行研究的科 学,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4.体育心理学的多维性含义是什么? 答:体育心理学是一个包含多种学科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包含心理学的许多 传统学科,如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以及其他的学科(Anshel,2003) 。这些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解 释身体练习中的心理学问题,并可加以应用。同时,也促进体育心理学学科的发 展。 5.体育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答:在体育心理学中受到研究的社会心理问题主要包括领导理论和风格,心 理学对教练有效工作的影响,影响团体凝聚力(团体共同的感觉)和团体动力学 (团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因素,观众特性(如规模、评价的角色、观众与 运动员之间的关系等)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攻击性,影响解释心理特征和行为的 文化因素,以及性别对影响运动表现的一系列心理和行为因素的作用。 6.教育运动心理学主要研究哪些问题? 答:教育运动心理学领域主要探讨运动技能的学习和记忆过程,通常也称信 息加工;研究和应用提高动机水平、调节情绪和感觉状态、降低焦虑程度和矫正 不良思维内容等的方法。 教育运动心理学与运动教育学和动作技能学习等学科有 很大关联。 7.简述体育心理学发展史上的七个重大事件。 答:1898 年 Tripkett 进行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的实验;1925 年 Griffith 建立 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1965 年国际运动心理学联合会(ISSP)成立;1967 年北美运动和身体活动联合会(NASPSPA)成立;1969 年加拿大心理技能学习 和运动心理学联合会 (CSPLSP) 成立; 1985 年高级应用运动心理学学会 (AAASP) 成立;1987 年美国心理学会第 47 分会(锻炼和运动心理学)成立。七、论述题1.学习体育心理学对您未来的工作有什么意义? 答:学习体育心理学对您未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意义: (1)体育实践工作的需要。作为一名体育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 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不但可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重 要的是对今后从事体育实践工作大有帮助。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体育 专业的大多数学生将走上体育教育教学岗位, 他们主要的体育实践工作是从事体 育教学,其次是指导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和健身锻炼。对于一名体育教师而言, 将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体育实践工作中, 对提高自己的工作效果具有 重要作用。 ①体育教学实践的需要。 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是广泛的,首先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这有助于激发学生体育 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 是不一样的,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选择适宜的 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可以根据学生的 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例如,学生的性格有外向型和内向型,在教学 中,对待内向型的学生可采取多表扬、多鼓励方式,而对待外向型的学生,适当 时候可进行批评和教育。第三,可采用一些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 握运动技能和调节情绪状态,如可以采用表象训练法帮助学生掌握、改进、提高 运动技术,可以采用放松方法帮助学生缓解紧张情绪,等等。第四,有些学生体 育学习的兴趣不高,动机不强,表现出的行为是上体育课心不在焉、消极怠工, 体育心理学有助于体育教师了解学生兴趣不高、动机不强的原因,并采用心理学 的方法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动机水平。第五,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 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例如, 采用目标设置方法,让学生在达到一个个具体、明确的目标的同时,体验体育学 习的成功感,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学校运动队训练和比赛的需要。指导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也是体育 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生运动员在平时的训练和比赛中也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心 理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训练水 平;二是怎样通过心理学的手段和方法使运动员处于最佳比赛状态,充分发挥最 ;三是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手段 大潜力,获得优异的比赛成绩(见案例分析 1-2) 和方法消除疲劳,调节情绪,恢复良好的身心状态。总之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 法有助于体育教师有效地指导学校运动队的训练和比赛。 (2)体育科学研究的需要。 体育教师不仅是一名教学者,也应该是一名研究者。作为一名中小学的体育 教师,自己“研究者”的角色主要不是定位在纯学术性的研究方面,而是定位在 应用研究方面,并且主要集中研究自己实践工作中发生的问题,这对自己提高的 实践工作效果,促进自己专业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我国当前开展的 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由于倡导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教学方式和评价方 法,教师在实施新体育课程的过程中将会碰到一些新问题和困难,这就需要通过 研究去解决这些新问题和困难。 学生的体育学习活动既是一种身体活动,也是一种心理活动,学生在体育学 习过程中会产生许多复杂的心理活动, 这些复杂的心理活动有些是体育心理学教 科书上的一般理论和方法所不能解决的,有些是涉及不到的内容,这就需要体育 教师运用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思考、探讨一些具体的心理学问题。 此外,从我国体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现状来看,与运动员心理问题的研究相 比,对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心理方面的研究,无论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稍逊一 筹。因此,加强体育教学心理学的研究,体育教师应该有许多方面的优势。 2.试述体育心理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答:要对体育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一个明确的回答似乎比较困难,但 根据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还是可以对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作出大致的描述。 其一,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 我国学者祝蓓里 1986 年就指出,世界运动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动向就是要 求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分家成为两门独立的学科。从近 20 年的发展来看, 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不断朝着各自的方向发展,未来三门学科 的分工将会越来越明确,各自会建立更为完善的学科体系。目前国内外已有的研 究已充分反映出这种发展趋势。 其二,运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将进一步细分。 未来的运动心理学将继续强化两个不同的专业领域, 即学术运动心理学和应 用运动心理学。 学术运动心理学主要的任务是进一步研究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 法,该项任务主要由大学和研究所的运动心理学教授或研究人员承担,他们也给 学生或运动员讲授体育心理学的知识, 并经常在教育和临床情景下开展自己的研 究工作, 其研究成果也有可能得到应用, 这些工作者也被称为学术运动心理学家。 应用运动心理学重视将体育科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应用于运动情景之中, 以 ,并且寻求从运动和锻炼 提高运动参与者的心理健康和运动表现(Wann,1997) 的经验中来进行总结和推论,从事这方面工作的学者被称为应用运动心理学家。 应用运动心理学很少关注单一变量的作用,更重视多种变量的交互作用;不太关 注统计上的显著意义,更关注临床的意义。 其三,体育心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 体育心理学的量化研究方法将继续得到广泛的运用, 但目前的趋势是研究者 们已经开始重视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的结合使用, 从而使研究结果的可信度大大 提高。所谓质性研究方法就是通过观察或访谈收集资料,分析被试的言词、故事 或叙述,从而推论其心理状态和行为倾向。这一研究方法将对体育心理学研究领 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四,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广泛。 1985 年,原国际运动心理学会主席 Singer 博士对运动心理学的未来方向作 出了富有卓见的预测,他确定了 11 种虽已研究,但今后依然会受到更加关注的 主要研究领域: (1)儿童与运动学习, (2)专项运动测验, (3)运动成绩的预测, (4)运动员的认知, (5)自我控制技术, (6)适宜心理过程的心理和发展, (7) 运动动机, (8)运动员的全面训练计划, (9)运动员的追踪研究, (10)强体力 活动训练计划造成的后果, (11)对运动员的跨文化心理学比较研究(季浏等, 1994) 。Singer 博士的展望主要集中在竞技运动心理学领域。20 年过去了,这些 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广泛的研究成果, 但由于体育心理学这门学科的不太成熟和研 究方法的缺陷,这些研究内容还有待于继续深入的研究。除此之外,一些新的问 题需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体育锻炼产生心理健康效应的中介机制究竟是什 么?心理选材的指标在多大程度上能预测运动员的运动成绩?体育学习对学生 的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究竟多大?等等。总之,随着体育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不 断扩大和应用性不断增强,体育心理学要研究的内容将越来越广泛。 六、简答题1、简要评价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理论。 答: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机 械地用动物的学习规律来解释人类的学习行为;过分强调客观,忽视人的主观能 动性。 认知心理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无论在理论探讨还是在研究方法上,都与行 为主义心理学相比有较大突破。 认知心理学把学习归结为单纯的内部心理过程和 意识系统,把人的认识活动归结为纯粹的认知行为,甚至类比或等同于计算机对 信息的机械加工,忽略其他非认知因素的影响,从而表露出其片面性。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由学习者根据原有的经验、 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 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建构 主义心理学理论更强调真理的相对性,重视认识中的主观能动性,但在实践中要 注意避免因过于强调相对性而导致真理观的相对主义。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具有自主性、全面性和渗透性三大特点。人本主义心理 学理论由于过分强调人的自我实现的生物学动力机制, 容易忽视社会因素对人的 发展的制约作用;由于只注重人的情感与价值,而漠视客观的科学知识本身,具 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倾向。 2、简要介绍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 理论的观点。 答: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是一种 S(刺激)-R(反应)的联结理论,将学习 者学到的行为解释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 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其对刺激情境 所作出的反应,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 认知心理学理论既强调外在的客观因素(环境) ,也强调学习者内在的主观 因素(心理结构) ,把重点放在两者的结合上,主张学习就是将外在事物的关系 内化为学习者自己的心理结构(认知结构)的过程,即 S-O-R。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由学习者根据原有的经验、 心理结构和信念来建构 自己独特的精神世界,对于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强调 “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注意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重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重视意义学习,强 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重视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以学生的发 展为中心”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3、简单介绍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原则。 答: (1) 小步子原则。小步子原则即把运动技能的学习内容按其内在逻辑 关系分割成许多细小的单元。这些小单元称作小步子。分割后的小单元按一定的 逻辑关系排列起来形成程序化教材,以确保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地学习。 (2) 积极反应原则。斯金纳认为,传统教学主要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 接受知识的过程,学生很少有机会对每一个学习内容作出反应。要改变这种消极 学习的现象,就要求在上述“小步子” (每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中学生都要作出 积极的反应。 (3) 即时反馈原则。 即时反馈原则是指当学生展示所学运动技能 (作出反应) 后,必须要及时使他们知道其反应是否正确。 (4) 自定步调原则。自定步调原则是指在体育学习中应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 基础和潜力制定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强调个体化的学习方式, 并不断地通过练习纠错、评价反馈等措施,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5) 低错误率原则。低错误率原则是指在小步子的体育学习内容引导下,学 生可以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错误“反应” ,提高学习效率。七、论述题1、试述认知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答: 认知心理学理论对体育学习的影响同样体现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上学生只 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和认知,熟悉运动技能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达到自动化阶段 时才表明学习结束。 第一,强调学习内容的基础性和呈现方式的多样性。 认知心理学理论非常强调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在学习中的地位, 认为越是基 本的概念和原理,对于解决问题、掌握新知识的作用越大,并强调无论多么复杂 的概念和原理均可采用不同的形式 (如实物、 表演、 图像和符号等) 呈现给学生。 因此,在体育学习中,学习每一项运动技能都应首先让学生接触最基本的运动知 识和技能。 另外,体育教师还应注意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同一运动知识与技能,如教师 示范、 学生体验、 多媒体展示等等。 也就是说, 对同一个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基础水平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表现形式,不断增加学习内 容的抽象性,使学生一步步迈向较高的认知层次。 第二,注意建立学习内容的层级结构。 加涅(Gagne Robert. M.)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可划分成信号学习、刺 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结学习、多重辨别学习、概念学习、原理学习 和问题解决八种学习类型。这八种类型是依顺序按“简单―复杂”这一维度组成 的层级系统。在这个层级系统中高一级层次的学习必须以较低层次的学习为基 础。根据加涅的这一观点,体育学习中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也应设计成层级式 的,既要分析学生当前要掌握的内容属哪个层级,同时还要分析其“基础层”和 “高一级层次”的学习内容,从而构成学习内容的“层级”结构。 第三,重视发挥学生已有知识和技能的作用 奥苏贝尔(David Ausubel)认为,如果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性,而学习者 的认知结构又具备与之相联系的观念, 这时的教材对学习者来说就是一种具有潜 在意义的材料。在体育学习中,为使学生将已有的运动知识、动作技能、实践经 验与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新技能建立起实质性的、非人为的联系,就要对所需要 学习的运动知识和技能进行处理,设计一个引导性内容。这个引导性内容最好以 学生通俗易懂的语言、图形、图表或多媒体等方式呈现出来,其目的是给学生一 个同化新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认知框架。 2、试述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答: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观点,在体育学习中,体育教师应该注意培 养学生的主动“建构”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灵活多样的体育学习活动。 其一,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事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提出对事物的了解或对知 识的掌握应从多层次、多角度入手,没有必要给学习者设定某一个固定的学习起 点。根据这一观点,在体育学习中,体育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多个学习起点和多条 学习路径与机会,注意指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地学习相应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为学生灵活地开展体育学习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二,强调“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 “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是指学习内容最好是由整体向具体展开,即先完整 地给学生呈现学习内容和任务,将他们带入一个较完整的问题情境之中。然后,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思考,尝试运用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并在尝试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总结出相关的、具体的知识和方法。 在建构主义看来, “自下而上”的学习策略是“使学习过于简单化”的根源, 而“自上而下”学习策略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形成“支架式”“抛锚式”等教学方 、 法和模式,这在学习实践中有助于探究学习方式的形成。 其三,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强调给学习者提供与其现实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实 践情境,以利于学习者在这种情境中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 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率。 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真实性的学习情境或任务有助于学习 者了解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产生主人翁的责任感,同时这种情境又是整体性的、 富有挑战性的,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和探索精神。 综上所述, 根据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 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体育学习时, 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来选择和组织学习内容, 根据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 来安排和实施各种学习活动,并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3、试述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主要特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答:该理论对体育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罗杰斯追求的不但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而且还追求面向未来社会需要的和谐 教育。基于这一观点,体育教师应注意选择更具有弹性、可操作性和适应性,并 有利于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的学习内容,使 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不仅掌握了固定的运动知识和技能, 而且还掌握了运用这些知 识与技能促进自己健康发展的方法,获得了强健的体魄以及保持健康状态的能 力。 第二,重视意义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人本主义理论则强调情感、能力、价值观等非认知因素对学习的重要意义, 突出学生思维、情感和行动进行整合的必要性,认为情感和理智全部投入的学习 是自动发起的学习,也是最持久、最深刻的学习。罗杰斯认为,学习过程不仅要 让学生获得知识, 而且要重视对学生价值、 态度、 情感等健康人格的培养和塑造, 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这一观点的指导下,面对广大的学生(非体育专业或体育特长生) ,体育 教师应舍弃那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毫无意义的、竞技性较强的、学生既难以学会 也不感兴趣的内容,精选适应时代要求的、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基 础知识、 基本技能和方法作为教学内容; 改变过去单一的灌输―接受式学习方法, 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创设有利于 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教学氛围,让学生选择对自身发展有 意义的内容进行学习,并给学生留出自我修改、自我思考、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的空间,使他们在体育活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体育学习兴趣,培养运动爱好和 专长,为实现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重视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 人本主义重视的是教与学的方法, 而不是学习的内容; 重视的是学习的过程, 而不是学习的结果。 传统的体育学习是学生被动接受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长时间以来,我们 总是单纯地重视学生对运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 忽视学生如何获得这些知识与技 能。这种重结果、轻过程,重内容、轻方法的学习完全无视知识和智力的内在联 系,排斥了学生的个性和思考。因此,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的观点,体育学 习应更加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 第四,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把学习当作是满足学生生长和个性整合需要的自由解决 的过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体育学 习中,体育教师一定要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 需要来构架学习的内容,允许学生根据需要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学 习,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充分发 挥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变成主 动构建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提高批判性思维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 程,从而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第三章一、填空题1. 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力大小 2. 有趣 3. 乐趣运动兴趣参考答案起作用时间的长短上4.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 5. 乐趣 6. 志趣 7.有趣―乐趣―志趣 8. 精神兴趣二、单选题1.C. 2. A. 3. B. 4. D. 5. C. 6. A. 7. C. 8. D. 9. A. 10. B.三、多选题1. A.B.C.D 7. A.B.C 2. A.C.D 8. A.B.D 3. A.C 9. A.B.D 4. A.D 5. C.D 6. A.B四、匹配题运动兴趣的分类: 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和范围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有趣、乐趣和志趣五、判断题1.√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六、简答题1、何谓运动兴趣,运动兴趣与运动需要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 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人们一旦对体育运动有 了兴趣,就会主动对与体育运动有关的事情和信息表现出特别的关注,并积极主 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 础。这就是说,只有当一个人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与技能产 生强烈的欲望,感到这些运动知识和技能需要了解,需要掌握,他才会兴趣盎然 地进行该项体育运动或体育学习。 2、简述运动兴趣和运动爱好的关系。 答: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把运动兴趣与运 动爱好当作一回事,实际上两者是有区别的。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 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当运动兴趣 发展成为从事某种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运动兴趣与运动爱好 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致的,是紧密联系的。一个人对某项体育运动的爱好必须建 立在对这一运动的认识兴趣基础之上,但人们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却未必一 定会去从事相应的运动。 3、简述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联系和区别。 答:(1) 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所需要的意志努力程度不同。一般来说,在产 生直接兴趣的体育活动中,不需要或较少需要意志努力。间接兴趣则不然,因为 个体对体育活动本身不一定有强烈的兴趣, 一般都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才能获得 好的结果。 (2)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具有年龄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学习将由 较多地受直接兴趣影响转向更多地受间接兴趣的影响。 (3) 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间接兴趣可以转化 为直接兴趣。体育运动的直接兴趣又转化为间接兴趣,而直接兴趣又有利于参与 者继续从运动中得到乐趣。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这种转化,对于促使个人积极 而有效地参加体育运动非常必要。 4、简述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答: (1)强大的动力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倾向并 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有助于人创造性地完成当前的活动。在体育学习中,这些 积极的情感体验可以激励其行为,使之成为体育学习的动力,加快运动知识和技 能的掌握。学生如果对体育运动感兴趣,就会主动地参与到运动之中,体育学习 的效果自然会好。 (2)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运动兴趣可以使人在不断进行体育 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开阔眼界,丰富自我,培养全面细致的观察力,发 展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创造性运动的能力。运动兴趣一旦得到激发,学生会不断 建构新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创新能力, 从而进一步在体育锻炼中获得更大、 更快、 更好的益处。 (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运动兴趣的形成可以对其今后终身从事体育专业 或主动参与体育运动起到准备作用。运动兴趣对终身体育的实现也具有促进作 用。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 持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让学生爱上体育课,并积极主 动地参加到体育学习中去,从而进一步将体育运动和自己的生活、学习以及将来 的工作联系起来,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5、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 (1)运动需要的满足。运动需要主要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 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 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 运动需要会促使学生对其所渴求学习或参与的体育活动产 生极其浓厚的兴趣,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 (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也有赖于其掌握知识的深 度和广度, 学生掌握的知识越多、 越深, 相应的兴趣也就越强烈。 在体育教学中, 影响学生运动兴趣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条件, 主要不在于运动技能掌握的广度 (多) 而在于其深度(精) ,即运动技能的水平。因为运动技能水平越高,就越有机会 体验体育运动内在的魅力,领悟运动技术所蕴含的奥妙,倍感其乐无穷。人们一 般在余暇时间会更积极、主动地邀请同伴参与自己所擅长项目的活动,从中满足 自己的运动需要。 (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一般来讲,趣味性、娱乐性和竞争性越 强的内容越具有魅力,越能吸引学生兴趣盎然地参与学习或练习 (4)成功体验的获得。运动兴趣是体育学习获得成功的动力,而体育学习 的成功又是激发和提高运动兴趣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说来,有成功希望的、符 合自己能力水平的、能带来愉快感的体育运动容易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在这些 体育运动中,学生比较容易看到自己的成绩和进步,获得成功体验,兴趣就会随 之产生。学生往往是越感兴趣越要学,越能有所得,而越有所得,就越会感兴趣 越要学。 (5)融洽的师生关系。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融洽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 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一般来说,不受学生爱戴、亲 近的教师,大多数是教学能力差、好训斥、武断和偏执的教师。受到学生爱戴、 亲近的教师, 不但教学水平高, 而且朝气蓬勃、 与学生打成一片。 中国有句成语, 叫做“爱屋及乌” 。学生常常会为其所喜欢的教师而努力学习。学生对某位教师 有好感,往往会由此而发展为对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相信教师所传授的 知识和技能, 并积极主动地学习。 如果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一种友好合作的关系, 而且共同解决问题和承担任务,就会增进相互间的感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七、论述题1、应该如何利用运动兴趣的各种品质,激发与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 答: (1)运动兴趣的倾向性是指运动兴趣总是指向于一定的体育项目或体 育事件。当一个学生对某项体育运动感兴趣时,他的意识就常常倾向于去参与 这项运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善于挖掘出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 有效方法,充分揭示体育运动的内在美,让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具有一定的 倾向性,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这一品质, 中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应该实施单元教学,让学生在某一个单元的学习中相对集 中地对某一项目进行练习。这样有利于获得好的学习效果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从而反过来强化运动兴趣的倾向性。 (2)运动兴趣的广泛性是指运动兴趣指向对象范围的大小。在运动兴趣的 广泛性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运动兴趣广泛的人,除了会经常注意所 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本身以外, 还会去了解与该项运动相关的其他运动及其各类信 息,并加以钻研,从而大大增进自己对该项运动的了解,为大幅度提高该项运动 技能水平提供可能。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巧妙地设计教学内容,避 免过去那种“就教材教教材”的现象,注意启发学生进行自主式和探究式学习,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兴趣面。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喜欢体育学习,而且可 以诱导学生从对某一项目本身的兴趣发展成与该项目有关的更具普遍性的运动 兴趣。 (3)运动兴趣的稳定性是指运动兴趣持续时间的长短。运动兴趣的持续时 间越长表明稳定性越强,持续时间越短则稳定性越弱。稳定的运动兴趣可以让学 生持续地坚持体育锻炼,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即使在体育运动中受到了挫折 也不会放弃,从而形成强有力的推动力,促使学生获得好的成绩。这种结果反过 来又强化运动兴趣的稳定性,为体育学习提供更强的推动力量。反之,如果运动 兴趣不稳定,体育学习就难以坚持下去,无法获得理想的成绩。 (4)运动兴趣的效能是指运动兴趣对体育活动的推动所产生的效果。根据 运动兴趣的效能水平可分为积极的和消极的两种。积极的运动兴趣促使人自觉、 主动地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以便进一步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运动兴趣的效能高低主要表现在对实际行动的推动力大小, 以及起作用时间的长短上。因此,培养学生具有高效能的运动兴趣,对促进学生 更有效地参与体育运动,更好地掌握运动知识和技能、发展个性等方面都具有重 要意义。 2、试述运动兴趣的初级、中级、高级水平的不同特点及其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 答: (1)运动兴趣的初级水平――有趣。 “有趣”是人们对于新事物或有趣 现象的直接兴趣,是在感知中由于兴奋性增强形成的一种不太稳定的愉悦倾向, 属于始发状态的低层次兴趣,是由事物的新异刺激而引起的好奇心。它是兴趣 发展必备的基础,自始至终由外部刺激引起,兴趣的范围很不明确。这种兴趣 处于初级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对活动内容的选择杂乱无章,不能有效地巩固 自己的主要兴趣。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必须首先由“有趣”开始,这就要求体 育教师在学生的运动兴趣尚未形成之时,必须注重发挥学习内容的新异性,巧 妙地运用新颖生动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 (2) 运动兴趣的比较高级水平――乐趣。 “乐趣” 是继发状态的中层次兴趣。 运动兴趣进入比较高级的水平时,已不仅仅停留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表面。 “有趣” 不断地发展积累,由量变引起质变,由被动的、观赏性的兴趣转化为主动参与的 兴趣,由不太稳定的愉悦倾向(情绪性的)发展成为比较稳定的热爱倾向(感情 性的) ,其动力效应大大增强,从而形成“乐趣” 。只有发展成“乐趣” ,学生进 行体育学习才能具备主动自觉的积极动力。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兴趣的倾向 性,利用其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增强其获得成功的 愉快体验,由乐学向爱学转变。这时学生的运动兴趣相对稳定,范围较广,但不 够深入,未能达到对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探究的程度。 (3)运动兴趣的高级水平――志趣。 “志趣”是完成状态的高层次兴趣,即 对体育运动技能及其基本用途的兴趣。志趣是乐趣与志向的结合,是推动人实现 远大理想目标的迷恋性的、最稳定的动力倾向,是学生获得好成绩的最宝贵的心 理动力。它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进取方向,奠定其事业的基础。当兴趣发展到志趣 时,学生的体育学习方法日趋完善,不仅能掌握运动技能的一般用途,而且对体 育运动的本质也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能发现运动技能之间内在的规律性联系, 并对运动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 这一切都标志着学生的运动 兴趣已经达到相当稳定的程度。这时有意识体育学习的内部动机占了绝对优势, 即使是在外界的干扰下,仍能克服困难,坚持进行体育学习。 第四章 运动动机的理论与应用 六、简答题1、简述运动动机与运动行为之间的关系。 答:运动动机对学生运动行为的影响是复杂的。正确的动机及适宜强度的 运动动机对学生的运动行为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而过弱或过强的动机对运动学习 和身体锻炼行为的影响是消极的。不适宜的动机可通过认知、情绪、自我控制等 机制对运动行为产生不利影响,造成学生注意涣散或狭窄、情绪低沉或亢奋、技 能学习缓慢或动作完成失误,甚至出现伤害事故。 运动动机与运动行为效果之间还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即运动动机对体育 活动结果有促进作用,同时,良好的运动学习与身体锻炼效果也可以增强学生的 运动动机。 2、简述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对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答:一般而言,内部动机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推动力量较大,维持的时间 也较长。因为由内在需要所引发的活动本身就可以使学生得到某种满足,如运动 乐趣的获得、竞争的参与、运动效能感的提高等,无需外力的作用。因此,内部 动机的“内滋奖励”是既经济又更富有积极推动作用的心理动力。 而外部动机对学生体育参与的推动力量相对较小,持续作用的时间也较短。 “外附奖励”一旦消失,外部动机的动力作用也会很快减弱。但外部动机对于那 些年龄较小或尚欠缺运动动机的学生来说, 利用外部动机引发运动活动行为还是 十分必要和有效的。 3、简述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对学生运动参与的影响。 答:直接动机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本身相联系,动机内容相对具体,行为 的直接动力作用较大,不失为推动学生运动活动的有效力量。但当体育活动内容 具有一定难度,需花较大、较长时间的努力才能学会和掌握时,或学生对某一练 习方法、形式产生单调感、枯燥感时,直接动机作用的局限性就将表现出来,其 作用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也就减小。 而间接动机虽然相对遥远,与当前体育活动的直接联系较少,但它与长时间 活动后产生的最终结果和社会意义相联系,其影响持续的时间较长,能使学生更 自觉地、持久地进行体育活动。因此,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具有相互联系、相互 补充的作用。 4、简述学生体育成就动机的培养。 答: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可通过教育得到提高。通过与学生的谈话、讨论, 使他们对与运动学习成就动机有关的自我行为产生“意识化”; 通过游戏、竞赛或其他相关活动安排,使学生认识到设置目标、采用实现目 标的行为策略与成败的关系,以及成败对情感体验的影响,获得成功与失败经历 的“体验化”; 通过对与成就动机有关的“运动目标”、“心理定向”、“成功标准”等概 念的讲授与理解,使这些观念在学生头脑中“概念化”; 通过变“常模参照”为“自我参照”,即多强调学生自己运动学习和锻炼前、 后的比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功机会”。最后,可让学生将学到的成功标准和行为策略应用到某一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内容之 中,自己选择活动目标、策略和评价标准,对动机水平、行为表现和情感反应进行自我分析 与评价。5、如何保证竞争对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产生积极作用? 答: 为保证竞争对体育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产生积极作用, 避免不良后果, 应注意: 竞争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 (1) 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 (2)在三种竞争形式中,应以团体间竞争为主。 (3)进行个体间竞争时,应当按照能力分为高、中、低三组,以使每个学 生均有同等获胜的机会,即使失败。 (4)竞争活动要适量。 (5)在组织竞争活动中,注意提醒学生以发挥和展示出自己的能力为主; 提倡相互鼓励、团结互助;鼓励胜不骄、败不馁。 6、合作学习有哪些特征? 答:合作学习的方法与形式有许多,其共同的特征有: (1)小组目标、计分与奖励。 (2)个人责任。 (3)成功机会均等。 (4)组间竞争。 (5)交往技能。 (6)注重个人需要。 7、体育教学中的反馈形式有哪些? 答:体育教学中反馈的形式有: (1)社会性评价: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某个学生; (2)象征性评价:教师在成绩单上给某个同学画了个小红旗; (3)客观性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技术或能力表现给予的分数; (4)标准性评价:教师以排名次的方法给学生打分。 8、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恰当的表扬和批评? 答:表扬和批评都是以促进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为目的 (1)在多鼓励、严要求和适当、适度批评时,要力争做到表扬每个学生的 每一次进步,强化每一个努力。 (2)要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和能力的学生进行表扬和批评。 (3)要“对事不对人” ,尤其要将表扬和批评的重点放在学生是否努力上, 放在行为表现上,放在是否有所提高上。 (4)要树立学生的评价标准,使他们逐步地做到自我表扬和批评。 (5)要了解学生对教师表扬、批评的理解与评估。 (6)要公开表扬,私下批评,理智、慎重地使用惩罚。 9、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生的观察和模仿学习受到哪些强化的作用与 影响? 答:根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学生的观察和模仿学习还受到强化的作用 与影响。 强化为学生对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的认知提供了反馈信息, 其种类包括: (1)外部直接强化,如实物、表扬和其他形式的对合乎要求的体育态度和 行为的奖励。 (2)替代性强化,即学生观察到他人的行为受到强化而使自己受到鼓励, 进而使相应态度和行为出现频率增加的趋势。 (3)自我强化,学生因为实现了自己设置的体育活动目标而对自己的态度 和行为给予的积极肯定。七、论述题1、试述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答: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动机的培养是指促使学生从 没有运动活动动机到形成活动动机的过程, 而动机的激发是指将学生已经形成的 潜在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的过程。培养是激发的前提,激发又可进一步加强已有的 动机。在学生运动动机培养和激发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增加运动活 动的趣味性;启发学生的好奇心;满足学生的归属需要;增强学生的自主要求; 激发学生的外部动机。 (2)培养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 (3)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 (4)及时反馈,积极评价。 (5)端正对运动活动的态度。 2、试论体育态度转变的阶段与条件。 答:根据凯尔曼态度改变三阶段理论,不良体育态度的转变过程应包括: (1)服从阶段 服从阶段是指学生为避免惩罚或得到奖励,而从表面上接受社会、学校的规 定、要求,听从体育教师的说教,在体育行为表现上与他人保持一致的过程。服 从阶段的特点是学生的行为较大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旦外因消失,服从行为 就会停止。 (2)认同阶段 认同阶段是指学生逐渐自愿地接受他人的体育观点和群体规范, 使自己的体 育态度与社会、学校和体育教师的要求逐步接近的过程。认同阶段中,学生的体 育行为不完全取决于外部因素, 认同能否顺利实现有赖于个体对体育活动情感上 的接近和体育活动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 (3)内化阶段 内化阶段是指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体育观点、信念,并把 这些新的观点、 信念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 彻底转变了自己体育态度的过程。 它也是学生对体育活动行为价值认识提高,体育态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意向成 分协调一致的过程。 影响学生体育态度转变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家庭、社会、学校、班集体 和同伴小团体等学生自身之外的因素,以及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心理认知 等学生自身的因素。体育态度转变所依赖的主要条件是: (1)劝说与劝说者的态度。学生将正确的体育观点和信念内化到自己的价 值体系之中是体育态度转变的最终目的,因而大量的说服教育工作是必不可少 的。在劝说过程中,体育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提出明确的观点,提供大 量形象、生动、具体的事实论据,说理论证,以理服人,同时还要加强情感渲染, 以情动人。 在宣传体育活动的价值、意义,使学生的体育态度发生转变时,劝说者的态 度是否友好、诚恳、坚定,影响着学生体育态度转变的效果。社会、学校和家庭 都有责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态度,同时,在教育中也都要平等相待、以诚 相待、区别对待,热情耐心,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2)逐步提高要求。学生原先的体育态度与要求改变的态度之间距离的大 小是影响体育态度转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如果两者之间的差距大,体育态度转 变的难度就大,且易产生异化转变;如果两者之间的差距小,则转变难度小,且 易产生同化转变,即学生可能不自觉地缩小了自己的态度、行为与体育教师提出 的转变要求之间的差距。所以,应当首先了解学生现有的体育态度,估计其与要 求之间的距离,提出学生能够达到的转变要求。然后逐步提高,不断缩小两者的 距离。若急于求成,过早、过高地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将会适得其反,不但不 能转变学生原来的态度和行为,还会产生对立情绪。 (3)学生的体育活动实践。体育活动的实践可影响态度的转变,这是因为 在实践中,学生能够获得他们原先没有认识到的体育活动的价值,体验到过去没 有感受到的情感。因此,在安排体育态度消极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时,应首先考 虑使他们能从体育实践活动中获得乐趣,取得进步,达到目标。这对他们体育态 度的转变至关重要。 (4)必要的体育活动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要求。在体育态度转变的初期,明 确体育学习活动的规章制度,并用它们要求学生,对提高学生的行为规范观念是 有益的。初期时,学生的掩饰行为较多,体育教师应加以识别。对符合规范的态 度和行为应给予鼓励,对不符合规范的态度和行为要明确加以制止和纠正。一定 的规定对学生会产生约束力,这种约束力随教师的严格执行而增加。教师的要求 与规定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可能性就越大。 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参考答案 第五章 运动中的目标设置与目标定向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1、动机 2、动机 成就目标取向 3、成就取向 4、学习目标定向 5、成绩目标定向 6、智力 7、学习目标 成绩目标 8、环境因素 动机气氛 9、语言加以描述 文字加以记录 10、阶梯型 11、学生要完成的技术动作的标准 12、注意力集中于最终是否能够获胜上 13、某一目标 正式群体 目标分解 目标执行 14、目标确定目标检查二、单选题1. A. 2. B. 3. A. 4. A. 5. A. 6. A. 7. B. 8. B. 9. B.三、多选题1. A.B 2. A.B 3. B.C 4. B.C.D 5. A.B.C.D 6. A.B.C四、判断正误题1. √ 9. √ 2 . w 10. w 3. √ 11. √ 4. w 12. w 5. w 13. w 6. √ 7. √ 8. √ 14. √ 15. √五、匹配题 A. B.提高、进步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 C. D. 努力、掌握 健康、交际 倾向于认可 成功定义为 (N) 参与的重要性 (F)成功定义为 参与的重要性(A) F. (C)E.与他人比较的高能力 G. 持之以恒参与运动的动机 (D) 学 习 目 标 定 向 H. 注意集中在 (R) 对困难或挫折 (G) (J) L. I. 负反馈、进行深层加工策略 高地位、高名声、财富 J. K. 更相信努力 不赞成参与运动的动机 (O) 注意集中在 (P) 对困难或挫折 (B) 对成功原因的看法 (Q) 运动中的欺骗和不当行为 (E) N. 与他人相比的高成绩 O. 竞争、获得再认 P. Q. 引起焦虑 对运动目的看法 (I) 学习策略 (H) 成 绩 目 标 定 向对成功原因的看法运动中的欺骗和不当行为 (K) 对运动目的看法 (L) 学习策略 (M)努力、合作、好市民M. 正反馈,进行深层加工策略相信努力,但更强调外在因素 R. 学习过程六、简答题 1. 简述体育活动中学习目标定向者和成绩目标定向者的区别。答: 体育运动情境中学习目标定向者与成绩目标定向者在成就动机和行为等方面的 差异 因素 成功定义为 参与的重要性 参与运动的动机 努力程度 学习目标定向者 提高、进步 努力、掌握 健康、交际 较高 成绩目标定向者 与他人相比的高成绩 与他人比较的高能力 竞争、获得再认 较低 自信心 注意集中在 对困难或挫折 参与的兴趣和满意感 对成功原因的看法易提高 学习过程 持之以恒 较高 更相信努力易波动、易受损 引起焦虑 出现适应不良的行为 较低 相信努力,但更强调外在 因素 倾向于认可 高地位、高名声、财富 略 更多、焦虑程度高运 动 中 的欺 骗和 不 当行 不赞成 为 对运动目的看法 学习策略 对运动成绩的关注 努力、合作、好市民 略 更少、焦虑程度低正反馈,进行深层加工策 负反馈、进行深层加工策2. 简述体育活动中目标设置的作用。答: (1)体育活动中合理的目标设置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和行为指向到需要进 行的体育活动任务上。 (2)体育活动中合理的目标设置能够激发学生的努力并动员其能量,提 高学生的运动表现。 (3) 体育活动中合理的目标设置能够让学生长时间的坚持参与体育活动。 (4)体育活动中的目标设置能够使学生为完成体育活动目标而主动的设 计、执行最适合的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手段。3. 简述团队目标设置确定目标环节需要注意哪些?答:第一,由谁来确定团队目标非常重要。对于团队来说,目标的确定需要 有几个方面的成员, 首先团队中的教师、 教练必须参加。 其次是团队的核心成员, 或是团队的全体成员。 第二,团队的目标必须跟团队的目的相联系。目标是朝向目的的,它是达到 目的的阶梯。所以团队的目标必须跟团队所要达到的目的相连接。 第三,采用一定的程序来随时调整目标, 。有的时候刚开始定下来的目标不 一定就能适合现实情况,还需要根据监督、检查的情况,随时纠正目标的偏向, 把目标引导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第四,注意将个人目标和团队目标相结合。个人的目标来自于团队的目标, 而且对于团队的目标起支持性的作用。 第五,在目标确定后,必须有效的把目标传达给所有的团队成员及相关者。 这些相关的人可能是团队外部的成员以及对团队负责的上级部门等。4. 简述团队目标的作用。答: (1)团队目标具有凝聚作用。 (2)团队目标具有导向作用。目标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目标也 规定了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措施和步骤。 (3)团队目标具有激励作用。 (4)团队目标也是评价团队各项工作成绩大小、质量高低的尺度。5. 简述团队的特点。答: (1)成员之间相互依存; (2)成员之间相互协调; (3)团队以实现共同 目标为主要任务; (4)团队成员对团队的成败负有责任。6. 简述设置团队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答:首先,设立的目标要适度。 第二,相信团队成员的能力,他们有能力完成一个比现在更好的一个目标。 第三,制定的目标,应简洁,便于操作。 第四,设置的团队目标要通过各种渠道让所有的团队成员都知道。七、论述题1. 试述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定向? 答: (1)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应该遵循“有内在价值、新颖多样和有挑战性”的原则,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指出学习某种动作的理由和价值, 强调学习这些动作对于技能 掌握的意义,此外,教师安排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应该新颖多样,这不仅能够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完成教学内容上,减少 与他人比较的机会。任务还应当有一定的难度,让学生感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 以控制学习的结果的。 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选择和参与决策的机会, 这样能使学生有一种自我决定 感、责任感,有利于学习目标定向的形成。在给予学生较多的选择机会时,教师 应该注意使学生的各种选择难度相当,避免学生为了减少努力、维护自我价值感 或避免失败而选择过易或过难的任务。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Ames(1988)认为如果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 自由选择不仅不会增强其自我决定感,反而可能使学生不知所措 。因此,教师 应协助学生选择并运用适当的策略来引导学生。如可以采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等组织形式来引导学生。 积极地给予学生表扬和奖励, 表扬和奖励的原因和形式可能会影响到学生成 就目标定向。如果体育教师不是采用带有控制企图的而是采用认可的形式,具体 地对学生某一方面的进步或表现进行表扬和奖励,学生就会具有更多的内部动 机,而且感到更有能力,易形成学习目标定向。相反,如果教师用表扬和奖励来 使学生按教师所要求的方式进行学习时, 就有可能降低学生的个人控制感和内部 动机。另外,公开的表扬和奖励容易导致学生与他人的比较,因此,应注意在进 行公开的表扬和奖励时多进行学生自身的纵向表现对比, 减少学生与学生之间的 横向对比,使学生的满足感和价值感源于自我比较的结果,从而使学生关注知识 的掌握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形成学习目标定向。 提供同学、同伴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机会。在进行教学分组时采用异质的、 多样化的小组划分方法,鼓励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环境中,个体的成功 依赖于小组的成功,此时的社会比较也是基于小组之间的比较,淡化了个体的能 力比较,使学生关注于如何更好地共同完成任务,而不是相互比较。 (2)合理的评价方式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还要注意自己采用的评价标准、评价内容以及评价形式 向学生所传递的信息,学生对此信息的知觉会影响其成就目标定向的形成。 教师的评价方式既要让学生体会教学的具体要求, 又要暗示学生教师所看重 的是什么。一般来说,对学生的评价方式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种方式。 一般的教师通常喜欢做总结性评价,评判学生的成绩或不足,将学生置于和其他 同学进行比较的地位,使得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关心他人的表现和分数, 将注意力指向成绩目标,而非学习目标;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 策略、学习所取得的进步等对学生进行形成性评价,分阶段视具体情况,向学生 提供有关他们的优点和缺点的有用信息,那么就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比较,使学 生相信只要付出了努力就会取得成功,进而形成稳固的学习目标定向。 2. 试述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 答:第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 在进行目标设置时, 体育教师对学生能力以及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恰当判断与 评价是设置成功目标的重要依据。如果不能正确分析和评价学生的实际能力,就 有可能制定出过高或者过低的目标,即不切实际的目标。过高的目标会夸大学生 的实际能力,易使学生产生畏惧感和挫折感,不利于目标的实现;过低的目标, 会降低学生的运动动机,不能激发他们的挑战欲望,容易使学生的实际能力得不 到充分发展 。因此,在进行目标设置时,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现实的生理机能水 平、运动技能水平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认真地分析和评价,从而使学生能够 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第二: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 具体、明确、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是可以用语言加以描述和可用文字加 以记录的目标,即可以用次数、米数、秒数等可测定的量来确定的数字目标。 明确的目标可以使人更清楚要做什么、怎么做,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达到目 标。设置具体明确的目标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明确而有效的追求成功的行为,而 且还有助于对目标进行评价,有助于定量化地检验是否达到了目标,特别是对于 体育活动动机和技能水平低的学生,设置具体明确的目标尤为重要。相反, “再 跑快点”“尽最大努力”等这些笼统、模糊的目标就如同没有目标,不利于引导 、 学生的行为和对学生进行合理的评价。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尽量引 导、帮助学生设置明确的目标,而不是笼统模糊的目标。 设置具体的、可测量的目标会比仅仅设置一般性的目标(如“尽最大努力” ) 产生更大的动机推动作用并导致更好的成绩 。明确的目标比仅仅设置笼统模糊 的目标产生更大的动机推动作用并导致更好的成绩。 第三:设置有难度的又可实现的目标 一个好的目标应该既有一定的难度,又是经过努力可实现的。目标最好是学 生需要经过较大努力才能达到的水平。只有这样的目标才具有挑战性,才能够激 发学生的运动动机水平。如果目标太容易完成,学生就体验不到挑战性,无法激 发学习和锻炼的动机。 相反, 如果目标太难, 学生反复努力后仍达不到这一目标, 就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怀疑自己的能力,使其动机水平降低,甚至放弃努力。 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给学生设置目标时, 既要掌握学生的身体发育规律和各个项 目的运动特点,还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生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评价。因 为面对同一目标,教师认为按学生的实际能力,应该能够达到,但学生自己认为 达不到,那么这个目标对学生来说是不合适的目标。因此,为了保证目标既有困 难又有可能实现,可将学生最近的能力水平作为参考,并在必要时修正目标以适 应情况的变化,使学生总是处于一个既有困难又可实现的目标之间。 第四:设置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紧密结合的目标 一般而言,短期目标比长期目标有效,对人的行动最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推 动作用,但必须有长期目标的引导,行动才能更加自觉,坚持不懈。因此,体育 教师在给学生设置目标时,应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相结合,并将长期目标划分 为一个一个短期的子目标,当子目标被一一实现后,就会自然加大长期目标实现 的可能性。 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的结合最理想的是使用“阶梯型”式目标设置。其具体 步骤是:首先,确定学生经过努力奋斗所能达到的最终目标;然后,确定这个具 体任务的基础水平或一般水平表现;最后,确定几个指向于实现最终目标并且难 度逐步加大的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时刻观察学生实现目标的 过程和行为表现,若发现学生达到下一个目标有困难时,应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个可能是子目标间的阶梯设置过高,超出了学生现有的能力水平,此时可以把 “阶梯目标”分解成两个或更多的阶梯;另一个可能是学生没有得到一个恰当的 指导, 或不清楚如何去完成下一个阶梯目标或克服阻碍达到下一个阶梯目标的所 需要的那种技能,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协助学生掌握这个技能。 第五:设置有反馈的目标 对设置的目标提供反馈,有助于学生了解在向目标前进道路上的活动情况, 并做出及时的调整和改进。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为学生设置有效的目标,还要 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另外,对学生的阶段性反馈应以积极肯定为主,并指出其今 后努力提高与改进的方向。 3. 试述团队目标设置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四个环节。 答:计划阶段: 目标确定环节: 在组建体育团队时,不仅是团队的教练、教师要对团队上一个阶段的总体状 况进行总结,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也要对团队上一个阶段的总体状况进行总结。 其中关键需要总结的是上一个阶段本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取得的主要成就,初 步确定这一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及工作重点。 在总结上一阶段的总体状况时,团队中的教练、教师和团队成员之间要充分 的进行交流沟通,使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对团队所处的环境有充分的认 识,然后选择和确定团队这一阶段要达到的目标 目标分解环节: 首先,确定目前的情况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第二,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明 确采取的行动步骤, 第一步做什么, 第二步做什么, 需要怎么做才能达到。 第三, 将责任分配到每一个团队成员身上。第四,规定达到所定目标的开始时间和结束 时间。第五,确定达到目标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资源。第六,注意跟踪反馈。 执行阶段 目标执行环节: 当每一个团队成员都有了具体的、定量的明确目标后,那么,他们就会自觉 地、努力地实现这些目标,并对照目标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通 过监督、反馈来完善控制系统,保证目标的执行。 但在目标执行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利用团队目标实现团队成员的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 利用目标来规范团队成员的行为, 其最大优点是使得团队成员改变在别人的 控制下才能工作的习惯,而更多的选择采用自我控制的方法进行工作 在目标执行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是将团队成员的实现目标的进展情 况不断地反馈给个人。团队成员也会经常从自己目标的完成情况上分析,检讨自 己, 找出自己在训练中的问题, 以便及时自我调整或得到教练或其它队员的支持。 这种双向互动活动能够有效排除队员对目标考核的对立情绪。 (2)监督与咨询 在目标的实施阶段,团队领导的监督是必要的,更多的是监督事先制定的目 标是否实现而不是在实现目标的手段上进行过多的干预。 在方法手段上充分授权 给团队成员,并明确其责任,给他们更大的施展空间,充分激发队员的热情。当 然,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 团队领导还要提供必要的训练方法、 手段、 途径和策略。 教师、教练要抓一些重点目标的完成情况以及计划工作的执行进度,以此为 指标,对于那些偏离计划“轨道”的队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调查,找出问题,提 供咨询,寻找策略,甚至对于一些例外情况要做出调整,对于表现优秀的队员, 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 (3)反馈与指导 在实践操作中,往往有意料之外的情况发生,团队成员应及时将情况反馈给 教师、教练,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也能让教师、教练及时了解队员 的训练动向。 反馈和指导有正式和非正式之分。 正式的反馈和指导, 定期召开小组会, 如: 与队员共同讨论他们训练情况和完成目标的情况,当出现问题时,根据队员的要 求进行专门性的研讨。非正式的反馈和指导,如:教师、教练可以在任何时候, 下到队员中间了解情况,并同队员聊天,了解他们关于训练和对目标的看法等。 (4)信息管理 信息在设置目标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确定目标需要获取大量的 信息为依据;分解目标也需要加工、处理信息;实施目标的过程也是信息传递与 转换的过程。 信息传递直接影响教练员、队员之间沟通的有效性、及时性和准确性。队员 了解教师、教练的态度和对他们的期望,知道实际目标与教师、教练所要求的目 标的符合程度,对于所遇到的困难也容易达成共识,加深双方的相互理解。 检查阶段 目标评估环节: (1)目标的激励与考核 仅靠团队中的教师、教练的监督是不够的,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目标考核体系 来对队员的行为活动进行引导、约束和激励。引导和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与整个 团队的目标执行情况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相一致, 并通过激励来引导学生的个人行 为。队员通过目标进行自我控制,每一个队员都应该规定自己对于实现团队的总 目标应该做出的贡献。 针对于团队的总体目标,发展出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短期目标,通过对于短 期目标的考核、评价、反馈来判断总体目标的实现情况。 (2)目标的检查和调节 对所取得的进步和成果进行检查和评价, 即把实现的进步同原来制定的目标 相比较。检查目标实施的进度、质量、均衡、落实情况,还有目标对策(措施) 的落实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也需要检查其他问题,及时防止一 些偏差出现,比如:不宜过分强调定量指标,忽视定性的内容,要根据多变的环 境及时调整目标等。 六、简答题1.什么是归因? 归因的理论主要有哪几种? 答: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 知过程。目前影响较大的归因理论有 Heider 的理论、Jones 和 Davis 的相应推 断理论、Kelley 的三度理论和 Weiner 的成败归因理论。 2.简述 Weiner 的成败归因理论。 . 答:Weiner 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这三个维度是: (1)内外源维度。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 因即个人自身的原因, 如个人的能力、 努力等; 外部原因即个人自身之外的原因, 如任务难度、运气等。(2)稳定性维度。据此可以把内部和外部原因再分为稳 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3)可控制维度。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因还可再 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 3.简述 Jones 和 Davis 的相应推断归因理论。 答:“相应推断”是指外显的行为是由行动者内在的人格特质直接引起的, 或者说,一个人的行为与其人格特质是一致的。 如果人们能够知道某一个体行为的真正目的,那么,对于其个性的推断就会 更有把握。在从行动者意图到行动者个性本质的推断过程中,应考虑社会赞许 性 、独特性、选择自由性三个基本因素。 4.简述 Kelley 的三度归因理论。 答:Kelley 认为,人们在归因的过程中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客观刺 激物、行动者、所处关系或情境。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所以称 为三度理论。三度理论遵循的总原则是协变性原则。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 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行为的下列三个变量:区别性 、一贯性和一致性 。 5.什么是协变性原则?根据协变性原则归因是否符合逻辑? 答: 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 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 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 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 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 协变性原则符合归因的逻辑模式。 6.什么是归因训练?在体育运动中,归因训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所谓归因训练(attribution training) ,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 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在体育运动中,归因训练 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或运动员在未来体育学习与运动竞赛中的成就动机。 7.简述习得性无助个体的主要心理特征。 答: (1)自我效能感低 (2) 消极思维 (3)情绪失调 (4)人际关系不良 8.简述归因训练的基本思想。 答:个体在对自己行为的因果知觉中,存在各种归因偏差,通过归因训练, 个体可以获得各种形式的归因反馈信息,从而消除归因偏差。 9.简述再归因训练的几种常用方法。 答:再归因训练的常用方法有:团体发展法;强化矫正法;观察学习法。 10.简述影响运动归因的内部因素 答:个性特征; 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性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