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要着死,能说人家克夫相你爹吗?谁知道他打了多少年麻将,打麻将他打多大的,谁能说

(姜小白FM)
(安静的猫)
(Brad_Kwok)
(全城热恋3)
(全城热恋3)
第三方登录:在民国打麻将,你猜谁的技术最好?
【关注订阅号,微信搜索:】文\李舒
春暖花开,面朝大海,万物复苏,万象更新。把窗户打开,闻着花香,听着鸟语,啊,又到了穿着旗袍打麻将的时节。因为至今没有搞清北方麻将的规矩,我仍然没能在北京打过一次麻将。不过,在上海的时候,我最喜欢的周末,就是到忘年交家里去,打牌。忘年交是一位老先生,人生两大爱好,一曰京戏,二曰麻将。所以,周六唱戏,周日麻将,俗称劳逸结合。文革的时候,停了京戏,麻将瘾上来,拿了厚厚的毛毯铺在桌上,暗搓搓在昏黄的灯下摸牌,为的是出牌没声音,“跟地下党接头一样,紧张死了。”唱戏的点心是红宝石奶油小方配咖啡,麻将的点心是鸡汤小馄饨,雷打不动。牌桌上的牌搭子经常换,像极了《色·戒》里的牌桌——虽是日常,却时有看不见的暗流涌动。我在那牌桌上见过不少名伶名媛,当然是过去的,白了头的佳人,不知道为什么,在牌桌上,还是有少女的光辉。比如,有一位貌不惊人的老奶奶,说话轻轻柔柔慢吞吞,打起牌来却锋芒毕露,从不肯让人。据说,是和祖上的打牌风格一脉相承,她家老太太,打牌输了,直接拿一个袋子,从里面掏金刚钻。印象最深刻,乃是前一阵子去世了的程派著名女演员,打错了一张牌,放了冲。结果老先生一着急,张嘴就说:啊呀,侬出牌,哪能帮侬唱戏一样,完全没谱?他们的牌桌,已经持续了大半个世纪,从民国,一直打到现在。整个民国,就是一部麻将史。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求和谈判。国民党谈判代表刘斐问起毛泽东,是否会打麻将,毛回答:“晓得些,晓得些。”刘又问,您是喜欢打清一色呢,还是喜欢打平和?毛回答:“喜欢打平和、还是平和好,只要和了就好。”借着牌局说时局,这一招常凯申也用过。1930年蒋介石和阎锡山冯玉祥中原大战,为了争取作壁上观的孙殿英,蒋把孙请到南京,百般笼络,还一起打麻将。几圈下来,孙一把不和,凯申就问:“魁元(孙殿英的字)兄的胃口大得很,难道非要一把满贯?”孙殿英回答:“我是有点贪心,这清一色,全求人,再加自摸,一辈子也难成一和。”据说,这句话中,“清一色”指的是孙殿英军队不能掺进外人,“全求人”指的是蒋提供武器装备军饷,“自摸”指的是孙全权指挥。蒋公答曰:“明白了。”大人物用牌局指点江山,名人们对于麻将也爱恨交加。最口是心非的是wuli小适之。大家都知道,他写了一篇名为《麻将》的文章,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麻将浪费时间,浪费金钱,不要打了:其实何止日本?凡是长进的民族都是这样的。只有咱们这种不长进的民族以“闲”为幸福,以“消闲”为急务,男人以打麻将为消闲,女人以打麻将为家常,老太婆以打麻将为下半生的大事业!小适之当然没办法知道,很多年之后呢,日本人也是喜欢打麻将的,我在东京看到好多麻雀室,好想拍给小适之看哟。还有《南极料理人》里的剧照,麻将就是中国文化,认证!胡适痛斥麻将,大概还有一个理由——他的牌技实在太差了。见证过胡适烂牌技的人很多,比如梁实秋同学:“有一年在上海,胡适、潘光旦、罗隆基、饶子离几位在一品香饭店开了房间,硬木桌上打牌,滑溜溜的,震天价响。”那一次,胡适把手上的现金全输光了,最后不得不开了三十块钱支票抵账。还有唐德刚同学,他坐在胡适背后看打牌,看他抓了一手杂牌,大呼“不成气候”,结果来了好几张好牌,他“东拼西凑,手忙脚乱”,最终还是不能和牌。唐德刚说,胡适的口头禅就是——“麻将里头有鬼!”打得差还怨麻将,真是睡不着怪床!在牌技方面,胡适绝对不是他的老婆江冬秀的对手。胡太太的牌技和先生恰恰相反——只赢不输。有段时间,胡太太在牌桌上的收入,还是胡家的一笔小小收入。江东秀打着麻将,从北京打到上海,从上海带到纽约,接着转战台北,一路搓过去,一百三十六张牌,张张都是熟人。这张太太的牌桌上,她为原配太太们维护婚姻地位,她大骂先生热爱做媒的坏毛病,胡适也不敢奈她何。在台北,胡适担任中研院院长,前任院长有规定,不可以在公家房子里打麻将,胡适还对秘书说,要为太太买个房子,因为“太太打麻将的朋友多。”江冬秀打遍牌桌无敌手,但她肯定没有和徐志摩较量过——作为大太太保护协会会长,她最讨厌徐志摩这样抛弃原配的花花公子。他们两人的无缘对阵,实在是民国麻将界的一大遗憾。徐志摩是民国知识分子麻坛的一座高峰。小摩摩的打牌风格是——快。一边打一边谈笑风生,出手如闪电,吃牌如闪电,一边打牌一边撩妹,一边打牌一边说八卦,一边打牌一边关心基友,来去如飞,全不耽误。而且,他对于打牌和男女爱情,还有一番精妙高论:男女之间的情和爱是有区别的,丈夫绝对不能干涉妻子交朋友,何况鸦片烟榻,看似接近,只能谈情,不能爱,所以男女之间最规矩最清白的是烟榻,最暧昧最嘈杂的是打牌。徐志摩的打牌风格,也许继承自他的老师,同时也是他情敌的爸爸——梁启超。左:徐志摩 右:梁启超梁启超是另一座高峰,人家说了,“只有读书可以忘记打牌,只有打牌可以忘记读书。”1919年,梁启超从欧洲回国,人家约他去演讲,他看了看行程表,说,哎呀不巧,你们订的时间,我有四人功课。所谓四人功课,就是麻将。梁启超对于麻坛贡献在于,发明了三个人打和五个人打的麻将!!!!这对于麻将爱好者来说,那简直是个天大的福音好吗?三缺一的痛苦,和来了五个人要有一个人干坐的痛苦,大约等同于吃方便面没调料包,吃大闸蟹没镇江醋,尴尬啊!难受啊!!!梁任公真是我中国的脊梁呀!来来来,敲黑板划重点(亲测有效)五人麻将法:将东南西北四圈增加为东南西北中五个圈,执到中字的人,第一个圈在局外做梦。第一圈打完之后,执东字者出局,执中字者入局,如此类推。三人麻将法:把36张万字牌和4张北字牌拿走,只留筒子36张、条子36张和东南西中发白24张,共96张牌。三人只准碰牌不准吃牌。知识分子们的麻将生涯如此多姿,文艺工作者的麻将局更加少不了。梅兰芳有自己的定制麻将,“东西南北红中”乃是“游龙戏凤演剧”,八张花牌,乃是“名伶表演,古今趣史”,这样的麻将,最应该在梅家打,也只能在梅家打(和孟小冬打也很合适啊,毕竟人家是靠一出《游龙戏凤》结缘嘛)还记得吗,我曾经在如果连生日都不能为自己过,那人活着还有什么劲儿?里讲过,“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过生日的主要活动是啥?“竹戏八圈”啊,竹戏是个啥,那就是麻将啊。唱戏结束要打牌,吃饭结束要打牌,录唱片结束也要打牌,过生日,当然更加要打牌!!!相比之下,另一位位列“四大名旦”的程砚秋就克制很多。1943年的日记里,程砚秋对于麻将的观点和胡适差不多:散后预定至我家来竹戏,当时未允,恐竹戏开始无已时,金钱,竞争,徒伤感情,儿女效法又不卫生,环境立场不同,恐外人道抽头聚赌嫌弃,有此数点极不愿意,极力避免至我家来打牌,友人不谅解亦无法。哎呀,你们不要以为小秋秋祖师爷这样说,就是不碰麻将的好同学。要知道,人家早年超级喜欢打麻将,在上海,打一次,居然把唱一期的全部包银600块都输掉了。这么惨重的教训,这才赌咒发誓,不再打牌。所以,小赌怡情,大赌伤身,这个道理,作为麻友,必须懂得。以麻将为戏,便是竹戏;以麻将为赌,就是赌局。 腾讯网刊登此文仅为传达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赞同或支持其观点。版权声明:本文系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期主笔:李舒女,复旦大学新闻系硕士毕业。好读书不求甚解,好唱戏不务正业,好八卦囫囵吞枣,好历史走马观花,好美食不远庖厨。著有《山河小岁月》、《艺术巨匠赵孟頫》、《方召麐》。公众号:山河小岁月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edithzhang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热门时尚资讯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古灵精怪? )
(戒酒少女)
(古灵精怪? )
(木棉米玛)
第三方登录:为什么打麻将测人品? - 知乎875被浏览319049分享邀请回答该回答已被折叠 2K12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2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三个人不能打麻将吗?为什么经常称「三缺一」? - 知乎49被浏览22090分享邀请回答2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说周海媚克夫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