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什么是u23球员员上场,这样是不是可行

U23球员上场时间不升反降,但U23政策一定会是个失败案例吗?U23球员上场时间不升反降,但U23政策一定会是个失败案例吗?懒熊体育百家号随着2018赛季中超大幕的拉开,U23政策迎来了第二个年头。头一年里,有关U23政策的主要规定为:中超、中甲联赛大名单至少包含两名U23国内球员,其中一人必须首发。而在去年岁末,中国足协在召开俱乐部会议时,正式确立了当年5月就通气附加的规定:中超、中甲以及足协杯赛中U23累计出场人数不少于外援单场累计出场人数,且至少一名U23球员首发。2月26日中国超级杯比赛过程中,广州恒大淘宝和上海绿地申花实际上已经执行了这个U23政策的2.0版本,不少人惊呼新赛季的中超换人“就跟算算术一样”。U23政策自颁布起,就一直是各大足球社区里嘲讽的“重灾区”,各路懂球帝们对其的评价众口不一。不过,想要理性地评估一个政策的好坏,我们通常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公众接受程度、有效性及其效率。接下来我们进行逐一讨论。【利益相关者诉求不同造成公众接受程度分化】从圈内圈外人士的发声来看,U23政策在舆论层面普遍不受待见,这是因为它不可避免地触动了不少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球员是参与联赛的主体,他们意见上的分歧当然是以23岁这个年龄线为坎,一些老将和中生代的球员表示,这个政策让他们中大多数无法踢主力的人“24岁就可以退役了”。而U23球员则通过优惠政策得以获得更多出场机会以及更强的工资议价权。江苏苏宁易购俱乐部的球员姜灏毫不掩饰对U23政策的不满。俱乐部的反应也不尽相同。青训基础较好的球队,尤其是豪门,拥有更好的年龄结构,无需过多考虑政策的影响。但底子较薄的俱乐部,缺乏能力出众的U23球员,也就难免上演在开场没多久就用原本的主力替换掉U23首发的尴尬场景了。联赛的商业价值受到了波及,这当然是转播商和赞助商最不愿意看到的。早在去年5月足协发布U23政策2.0版雏形时,运营中超版权的体奥动力总经理赵军就在朋友圈里表露了她的无奈。随后通过和中超公司的谈判沟通,今年年初双方制定出了新的方案,把原本5年80亿元的合同延长到10年110亿元,来降低双方的运营风险。球迷,当然是评价该政策最自由的群体。有的出于联赛观赏性降低而不满,有的因为挖掘出了政策漏洞而嘲讽,还有的,或许只因为这个政策是中国足协颁布的,出于对足协长期的固有偏见而进行口诛笔伐……当然,除了U23球员,还有一类人支持U23政策,那就是国家队教练。不论是国家队主教练里皮还是他的助手、U23国家队主教练马达洛尼,都曾公开赞扬政策的积极作用。不论他们是处于加快年轻球员成长还是有助于国家队用人的目的,里皮团队重量级的站台都为U23政策减轻了不少舆论压力。里皮和马达洛尼。但不论如何最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是否接受U23政策,大都是各方受到了各自利益的驱使而做出的判断。【有效性和效率:U23球员上场时间在2017赛季不升反降……】想要弄清一个政策是否有效,至少需要先知道该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按照足协的说法,U23政策是为了“有利于中国足球整体发展,有利于中国本土球员的培养,有利于国家队水平的提升,有利于保持职业联赛健康、稳定、持续……”所以为了方便和直观,我所采用的指标分别是U23球员上场总时间以及国家青年队战绩的变化。令我非常吃惊的是,经过一番统计,2017赛季中超U23球员的总上场时间反而不及没有政策限制的2016赛季。统计过程中我发现,2016赛季不少1993年出生刚好23岁的球员,在没有政策保护时,得到了相对大量的出场时间,而这些球员大多在2017赛季24岁时沦为了U23政策的牺牲品。而1994年出生的球员虽受到政策的优惠,总体上却反而不能让俱乐部在2017赛季用得放心。数据来源:搜达足球。而在国青队层面,中国队原本分别在2016年的U23和U19亚洲杯上都没能小组出线,2017年实行的U23政策并没有帮助我们在2018年年初的U23亚洲杯有所前进,仍然是小组出局,尽管杯赛性质的比赛会具备一定的不确定性(或许比如裁判的争议判罚)。因此,至少在U23政策实行的第一年,它并没有展现出有效性,于是也就没有必要讨论政策起效所花费的各种资源,即政策的效率了。【但U23政策一定是个失败的政策吗?】并不见得。最近笔者在英国的拉夫堡大学修读体育管理专业,我的导师、主攻体育社会学和体育政策的教授Alan Bairner甚至觉得,英足总也应该推行强制年轻球员上场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保护好刚刚在U17世界杯、U19欧青赛和U20世青赛上获得冠军的英格兰好苗子们。“近年来英足总重视的草根足球改革收效显著,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年轻球员,但英超球队仍然更倚仗巨额采购的成名巨星,本土新星多数都难逃租借漂泊的命运,”他说道。“中国地大人多,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和地理特点,并不能一味照搬外国的理念来发展足球。”这是我去年在采访恒大足校教练Sergio Zarco Diaz时收获的一个观点,而我的另一位研究体育法的老师Serhat Yilmaz对此也很认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两码事,我不理解为什么在中国,一些合理的政策刚一出台就会受到那么多球迷的指责。”其实类似U23政策的举措在中国并非没有先例。足协曾在年两个赛季的甲A推行过U21政策,即每场比赛都必须派出U21球员出场。虽然杜威、曲波、孙祥等直接受益者所在的国奥队没能杀进雅典奥运会,但后一批间接受益者冯潇霆、赵旭日、周海滨等被破格提拔进一线队的球员所处的国字号梯队却在2004年夺得了亚青赛亚军,2005年闯入了世青赛的16强。2005年世青赛中国队发挥出色。近邻韩国从2013年起也在推行U系列政策,国青队成绩从2014年亚青赛的小组出局上升到了2016年U23亚洲杯亚军和奥运会8强。其相似之处,政策都没有在第一年就明显起效。所以我们有理由对当下的U23政策给予更多耐心。但有一点也值得指出,世纪之初的中国以及如今的韩国都有着比当下中国更加庞大的足球人才储备。在这基础上,强制年轻球员上场的政策可以说是为大赛抱抱佛脚,多多少少能产生效果。但在人才储备匮乏时这么做,无疑容易拔苗助长。“实行U23政策确实要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年轻球员作支撑,不然容易流于形式,” Alan Bairner告诉我。说白了,咱们的U23政策,还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政策,来保证中国足球拥有越来越多的足球苗子。既然制定和实施是两码事,那就看已经非常具体的各项足球发展规划是否被认真地落实了。延展阅读:我是一个足球教练,我怎么也没想到来中超执教的第一关竟然是——数学!| 懒熊早声音足协公布青少年转会8大新规,出口转内销或被禁赛24个月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懒熊体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从商业角度解读体育产业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U23球员17分钟替换下场到底是为什么_百度知道
U23球员17分钟替换下场到底是为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下场到底是为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对于中超各队来说,如何选择4名U23的队员进入到27人名单,是目前考虑得最多的问题,适龄球员成了抢手货,交易市场相当活跃,
关于u23球员上场,这样是不是可行
-爱问知识网
对于中超各队来说,如何选择4名U23的队员进入到27人名单,是目前考虑得最多的问题,适龄球员成了抢手货,交易市场相当活跃。当然这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梯队建设卓有成效的球队过日子一点都不愁,而那些后备薄弱的球队则要勉力为之奔忙,弥补足协新政下的缺失。■天津权健2016年年初的时候,权健一口气引进了张修维、刘奕鸣和晏紫豪三名国青小将,事实证明这几笔引援性价比很高。无论个人能力还是赛场经验,几个年轻人都堪称同龄人中翘楚,而权健也可以坐享这份”转会红利”。根据近期的训练安排,卡纳瓦罗更倾向于司职中后卫的刘奕鸣担任首发,边后卫晏紫豪以及中场张修维则可以进入18人大名单。此外,队中的边前卫郑达伦和前锋苏缘杰都是1994年出生,也都在可用的范畴之内。■天津泰达最近两个赛季,泰达在引进年轻球员的问题上做得比较到位。此前,球队U23的球员分别是高嘉润、杨泽翔和周其明。在西班牙和韩国拉练期间,高嘉润和杨泽翔分别进入过首发阵容,不过两个人的表现还不足以让人放心。考虑到中卫位置比较重要,相信帕切科很难将高嘉润放入首发。而杨泽翔司职边后卫,这也是泰达竞争最为激烈的位置。此外,球队在最后时刻引进了三名U21小将李峥、黄闯和杨立瑜,其中杨立瑜最为外界看好,虽然他的名字不像张玉宁和林良铭那样为人熟知,但他的技术相当全面,而且速度快,定位球功夫也相当不错。■广州恒大恒大看起来并不担心新政带来的影响,因为目前队内一共有陈泽鹏、王靖斌、徐新等8名94后球员可供调遣。由于每场比赛都要派出一名U23球员进入首发名单,上赛季出场次数不少的后腰徐新看上去是最接近的。不过,他的位置跟郑智重合,他出场,郑智出场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斯科拉里绝对难以取舍。此外,斯科拉里还有两个可能的选择,22岁的中锋王靖斌以及21岁的左后卫陈泽鹏。如果陈泽鹏仅仅是因为年龄优势而占据主力左后卫的位置,不是太有说服力。但是王靖斌如果打中锋的话,那就要挤掉郜林。■江苏苏宁关于U23球员有硬性规定,从苏宁公布的亚冠名单最终版看,27名球员中,符合U23条件的有门将李海涛、中场球员陈吉和新签下的高天意。最后一个U23人选,苏宁也希望引进一名海归小将,此前曾在葡萄牙新皮尼亚尔人效力的中卫黄嘉俊正在队中试训。如果他不能进入崔龙洙法眼,苏宁只能内部挖潜,提拔预备队球员。球队在冲绳的几场热身赛,队中的U23球员并未过多地被放在主力阵容里,对于U23球员的使用,崔龙洙承认U23球员距离首发要求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上海上港对于新政,上港则压力不大。郑致云、魏震、杨帆、张华晨、施晓东和贾天子,光是这次多哈冬训,博阿斯就带上了7名U23球员,表现也都不错,况且2017年刚满20岁的前锋胡靖航也曾在上赛季出场2次。如果不是因为U20梯队还有今年全运会争冠的任务,上港队的U23球员绝对绰绰有余。不过球队方面已经在谋求引进韦世豪,反映出博阿斯对队内年轻球员的个人能力还是有所保留,主要原因是,上港阵中的部分年轻队员本年度还有全运会的任务,届时也会被抽调,人员上还是得屯积才更保险。■上海申花目前申花队中跟随一线队训练的U23球员有此前西班牙精英队的徐骏敏、吕品、从震和19岁的刘若钒。在亚冠资格赛前,这几人已经开始跟着一队进行训练,波耶特曾经说过在2月8日的亚冠资格赛后,着手备战中超新政的阵容和技战术安排,将会从现在开始。19岁的刘若钒由于即将前往上海U18全运队报道,所以他中超出场的可能性不大。而其他人,将在这几场热身赛全力以赴,争取获得波耶特的信任。在最近的热身赛中,徐俊敏出现在首发右前卫的位置,从目前波耶特的思路来看,他更倾向于将U23球员放在边路。■北京国安在这个转会窗,国安引进了小将唐诗。目前,国安U23球员比较充足,国安的西班牙集训名单不算唐诗就已经有7人,其中包括两名门将,但国安U23球员缺乏尖子球员,唐诗的到来,将彻底解决国安U23难题。在其余球员中,其中一名门将至少会进入27人一线队名单,巴顿也有希望进入18人名单或者获得出场机会。此前,95年龄段中能找出像唐诗这样有过多场职业联赛经历,还在国青队闪光的年轻小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所以国安买唐诗加盟也是苦于球队没有合适的U23青训球员所致。■广州富力2016赛季在富力队中就有多名U23球员经常首发和进入18人名单,2016赛季富力的30人中超大名单中有14人是U23以下球员,其中19岁的黄政宇、23岁的曾超和王嘉楠是经常进入首发名单的球员,这些富力的年轻球员都已经经过了中超洗礼,随着2017赛季的U23政策到来,这些球员中94年后出生的球员将会得到重用。进入2017赛季,付云龙、叶楚贵、宁安、黄政宇以及新加盟的向柏旭都符合U23政策,新赛季富力一队中将会有11名U23以下球员可用,有如此多的年轻才俊,所以富力方面完全无惧足协的U23球员限制政策。■河北华夏幸福队中年轻球员很多,并不担心U23新政的问题。主帅佩莱格里尼的态度很明确,这些年轻球员谁首发取决于他们集训中的表现。对于中超U23的政策,佩帅表态赞成,但希望不要出现年轻球员刚出场就被换下的情况,希望能在规则中加入这样的要求。目前球队接近主力阵容的是上赛季主力右后卫的廖均健,他此前基本打满了河北华夏幸福征战中超大部分比赛,其在右路稳健的防守和犀利的助攻深得李铁和佩莱格里尼信任。本来他已经感受到了郎征和张呈栋两大强援队自己主力位置上的冲击,然而足协新政,让廖均健又在竞争中占得了先机。因为94年出生的他,2017赛季正好23岁。■重庆力帆早在中超新政出台之前,力帆就有了先见之明。昆明集训时,3名1997年出生的小将就前往球队进行试训,分别是南松、陈炣江以及廖俊杰,前者来自延边,后两人来自上海上港梯队。而在西班牙集训期间,又有两名U23的小将前来试训。在这5人当中,南松最受主教练张外龙的器重,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球队中有5个U23球员来试训,这5人里面,南松的能力是最强的,他在进攻和防守上都做得很好,我也发现他的意识和灵性非常突出。”不过针对南松的归属问题,延边富德已经提出了上诉,球员未来还有一定的疑问。■延边富德新政对于延边影响不小,因为从目前队内仅有的三名符合条件的U23球员实力分析,应该是无人能够强势抢班夺权跻身主力,无论用谁,主帅朴泰夏似乎都要勉为其难。最有可能出现主力位置的是回归的本土前锋金成俊,身体和速度都还不错的这名小将在冬训中呈现了不错的状态,有进球有助攻,和球队的磨合也不存在问题。尤其是在外援出场名额限制的前提下,金成俊或许可以顶替河太均出任单箭头前锋,但是,金成俊在国内前锋行列的能力比拼上依然占不到便宜。实在不行,延边准备从97梯队强行拔苗助长选人。■辽宁宏运随着中国足协出台U23球员使用新政,辽足主帅马林已经开始给边后卫王峤、高中锋冯伯元开小灶,着重点拨并将两人地放到比赛阵容中锻炼。一个多月前,辽足一共就三位U23球员,王峤、冯伯元及刚进入一队的中卫杨帅。无奈之下,球队引进了留洋葡萄牙的21岁国青小将孙兆靓。U23这个年龄段的球员,在中超联赛新政策下,已经成为各支俱乐部争夺的目标。尽管孙兆靓今年很难获得出场机会,但辽足显然是在为未来赛季做好人员储备。2017赛季,技术全面的王峤有希望担任首发。■长春亚泰亚泰阵中有多名U23球员可供李章洙选择,何超是2016赛季中超最佳新人的候选者之一,也是U22男足的主力后腰,此外右边后卫左伊藤,以及左边前卫曹紫珩等人也都在2016赛季获得过出场机会,几名球员将会为U23名额竞争。不过除何超之外,几人的中超比赛经验都少得可怜。谁能最终成为固定首发,还需要李章洙斟酌。李章洙在接受采访时承认,还没有敲定U23首发球员的名单,至于谁能踢上主力,必须要在训练和热身赛中拿出更好的表现才行。■河南建业由于新老交替进展迅速,因而中超有关U23的新政对于河南建业来说几乎没有影响,而且河南建业另外两名U23球员龙威、梁雨两人上赛季分别有276、347分钟的出场记录,这么看,该队U23人才储备还是非常丰富的。不过上赛季“中超最佳新人”李晓明,被申花提前召回,因为出生于1996年的李晓明符合U23以下年龄段。损失了一名重要年轻球员之后,贾秀全新赛季会让谁担任主力,如今看还是一个谜。■山东鲁能新政颁布之后,鲁能显得游刃有余。从2016赛季,鲁能就加大年轻球员储备,二次转会时召回六名留葡小将,再加上预备队符合年龄的球员,鲁能的U23军团数量是中超各队最多的,主教练马加特可以说“心中不慌”。此前,马加特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曾表示,2017赛季将会着力培养队中的年轻球员。近日,1995年出生的后腰球员杨艾龙到队试训,一旦通过马加特教练组的考察将加盟球队。■贵州智诚新政对于贵州智诚影响不小,虽然有三名符合新政的小将,但在中甲有过出场记录的刘浩和梁学铭都是从恒大租借而来,一旦恒大选择回收,智诚就将面临无U23以下球员可用的境地。目前这种情况下,智诚只能放弃亚外的引进,而引进4名U23队员。中超一战竟无U23球员被换下,上港和博阿斯脸红吗_百度知道
中超一战竟无U23球员被换下,上港和博阿斯脸红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广州富力主场1比3不敌贵州恒丰智诚,此役,双方的U23球员黄政宇和闵俊麟都打满了全场,对于本赛季中超来说,这样的情况还是十分罕见。看到富力和贵州恒丰智诚的做法,上港或许应该感到汗颜。
采纳率:9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中超U23和外援新政效果如何?年轻球员不乏亮点_突袭新闻_突袭网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王强字体:
资料图:图为广州富力U23首发球员36号黄政宇。 中新社记者 陈骥F 摄
中新网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王牧青)2017赛季中超落幕,恒大连续第七年捧起冠军奖杯,但熟悉的结局并不代表一如往年的剧情。赛季初新政出台,“限制外援”和“鼓励U23球员”最引人关注。赛季结束,新政到底为中国足球带来了哪些改变?
U23是否获得了更多机会
足协新规中,中超每支球队每场比赛至少要首发一名U23球员,这意在督促各家俱乐部加强年轻球员的培养和使用。对此,各家俱乐部的应对方式不同,有些俱乐部U23球员首发20分钟左右就被换下,也有俱乐部可以一口气首发超过3名U23球员。
数据显示,本赛季U23球员上场时间最少的两家俱乐部,正是积分榜最后两位的延边和辽足;积分榜倒数前六的上海申花、江苏苏宁和天津亿利,恰恰也是U23球员上场时间表排在倒数六名里的队伍。对这些球队而言,由于年轻球员实力存在不足,经常在上半场白白浪费了一个换人名额,最终对成绩影响很大。
排在联赛3-6名的天津权健、河北华夏幸福、广州富力和山东鲁能,U23球员累计上场时间排在第二、第六、第三和第七,同样是稳居联赛前列。当然,U23球员上场越多,也不意味着成绩一定越好。比如排在联赛倒数第三的河南建业,U23球员的上场时间累计超过7000分钟,居所有球队之首。但是,建业收获了年轻球员的成长,为俱乐部的未来储存了一笔无形财富。
资料图:贵州智诚本赛季在使用U23球员方面比较积极
站在中国足球的角度,卡纳瓦罗、贾秀全、斯托伊奇科夫等教练大胆使用U23球员,帮助黄政宇、刘奕鸣、龙成、胡靖航等球员脱颖而出,黄政宇、刘奕鸣、闵俊麟几乎打满了赛季的每场比赛。其中,郑达伦赛季打进6球,排在本土射手榜第六;刘奕鸣领衔的权健后防线整个赛季仅丢33球,防守效率与鲁能并列为赛季最佳。
2年前,中超联赛的最佳新人奖一度尴尬空缺;上赛季的最佳新人李晓明,本赛季被租借到了中甲联赛。正因U23政策的出台,本赛季中超增设了最佳U23球员奖,也保留了最佳新人奖,且竞争非常激烈。
U23开始抢班夺权了吗?
新一期国足名单,国足23人中有7人年龄超过了30岁,90后只有6人,U23球员无一入围。尽管有消息称,里皮将在年底的东亚杯带上几名U23球员,但它无法掩盖一个事实:现阶段,U23球员还很难从老大哥手里抢到国家队的一席之地。
积极的一面是,本赛季出场时间排联赛第3的贵州智诚球员闵俊麟、后半赛季在恒大出场增多的徐新、亚泰队中的国青队长何超,位置都在中场中路。联想起国足在这个位置仍倚赖着37岁老将郑智,通过联赛的锻炼,本土年轻一代有望在这个位置推出1-2名接班人。
明年初的本土U23亚洲杯上,中国队的阵容将基本以本赛季中超的U23球员组成,他们的成色到底如何,需要放在洲际比赛中检验。尤其在中轴线位置,没有了在俱乐部中保驾护航的超级外援,本土年轻球员能独当一面吗?
资料图:贾秀全坚持使用年轻球员。蔡志坚 摄
下赛季,中超联赛将出台更加严格的年轻球员规则,无论是增加强制首发的球员数量,或者增加年轻球员的登场次数,足协的总体思路都不会改变。各家俱乐部必须在青训投入更大力量,而不是消极应对新政。
至少在2017赛季,U23新政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机遇,尽管客观上加速了球队的更新换代,老球员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但为了冲击2020东京奥运和2022世界杯,阵痛是不可避免的代价。
减少外援难阻尴尬延续
2017中超本土射手榜上,U23球员中首推郑达伦,之后是打进3球的南松、闵俊麟、胡靖航、钟晋宝和韦世豪。但恐怕只有南松勉强算是前锋。无论出场时间、还是进球数,外援统治中超的局面并没改变。
赛季初,足协减少了每场比赛外援的报名和出场数,但由于各队的大牌外援已经到队,绝大多数球员的中前场关键位置都交给了外援。射手榜前20名里,本土球员仅武磊1人;彰显球员价值的关键传球榜前10名中,本土球员仅蒿俊闵1人。
本土球员和高水平外援的竞争,是全世界很多联赛里躲不开的矛盾。足协希望在保护本土球员生存空间和保证联赛高水平之间找到平衡点,削减外援人数是大势所趋,但本土球员迎头赶上哪是一年就会见效的事。
1个月前,拥有胡尔克、奥斯卡等世界级球星的上海上港在亚冠半决赛不敌日本J联赛浦和红钻,对手阵中没有大牌外援压阵。相比中超,J联赛球队的人员结构不依赖大牌外援,而是在本土球员组队的基础上,配以水平略高一些的外籍球员,外援并不会凌驾于整体之上。即便如此,胡尔克、奥斯卡也无法靠个人能力左右比赛胜负。
因此,关于中超外援与本土球员生存之间的矛盾,恐怕还需要通过实践慢慢找到平衡点。大牌外援短期内是联赛价值和关注度的重要抓手,但肯定不能成为中国足球水平提高的救命稻草。
作者:王牧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最新添加资讯
24小时热门资讯
Copyright ©
ff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FF63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京公网安备02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23球员身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