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买备战以外的装备超长距离越野跑需要准备哪些装备

越野跑经验谈:如何备战长距离越野跑 ?
视频|越野跑大神带你领略越野跑的魅力
对于长距离越野跑选手,只采用全马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
近年来,随着国人们对越野跑这项运动了解的加深,参加越野跑的人越来越多,整个中国地区长距离越野赛也逐渐多了起来。一般而言,长距离越野赛的距离一般在50公里以上(在欧美,一般在100公里以上)。就50公里越野赛而言,多数选手的完赛时间往往要在7小时以上。
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的利用自身的能量来完成一次长距离比赛呢?
刚从路跑转向越野跑的选手要注意,不要将路跑中“不走一步,跑完全程”的观念带到越野中来。
为了征服超长距离的越野赛,必须要在跑的过程中,穿插“走路”。“跑”→“走”→“跑”的组合,可以使身体在越野跑过程中始终处于低心率状态,这对于能量储存有着非凡的意义。
当然,走跑结合并不局限于长距离,在短距离越野中同样适用。
打造脂肪供能型身体
作为人体能量来源的两大主要途径,糖原和脂肪转化为能量的化学变化过程并不相同。
糖原容易转化为能量,但体内能量储备较小,一般只有2000kcal左右;脂肪转化为能量的难度稍大,但体内能量储备较多。1kg的体脂可以转化为约9000kcal的能量。以一位体重60kg的跑者为例,即使体脂率只有10%,脂肪能量储备也可高达54000kcal。可见,脂肪供能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无穷无尽”的。
长距离越野跑者要尽可能培养身体燃烧脂肪的习惯,提高脂肪代谢率,让身体适应脂肪供能。
保持低心率的重要意义
运动强度与能量消耗存在显著的关系:
▲不同运动强调度下,消耗糖原和脂肪的比例
注:最大O2摄取代表运动强度,O2摄取越大,运动强度,反之亦然。
从图中可以看出,低强度运动中,身体能量消耗来自脂肪和糖原各50%;而高强度运动时,身体供能几乎全部来自糖原。
鉴于运动强度与心率高低存在着正比关系,可以得出,高心率时主要消耗糖原,而低心率时更容易使用脂肪。
那么低心率的区间具体是多少呢?
以下是日本越野跑传奇人物镝木毅在2009年UTMB中的心率变化图: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在长达23小时的比赛中,除了刚起跑和部分爬升阶段,镝木毅的心率值基本都集中在130-140,这可以认为是主要靠消耗脂肪来供能的心率区间。
虽然每个人心率值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低心率可通过“最大心率x 0.7”计算而得,在不知道最大心率值的情况下,可以用“(220-年龄)x 0.7”来计算。
低心率的训练方法
为了让身体适应脂肪供能,需要在长时间的训练内一直保持低心率。
比如,可安排每月1次以上,每次4小时以上的训练,单次训练时间越长越好。中途视需要可加入走路或短时间休息。
如何判断身体是否已经开始燃烧脂肪呢?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估算方法:相同的心率下,速度有明显提升或身体发酸疲劳的时间较之前有所延后,这都是明显的脂肪供能体现。
如何开始越野跑
首先,在城市中寻找上下坡训练。可以找周围坡度适合的桥来开展练习,通常可以选择那些坡度5~15度,长度在四、五十米左右的桥即可。训练时可以采用慢跑的方式跑长距离,也可以像间歇跑一样,快速跑上去,再慢跑或走下来,重复几组。
还可以适当进行一些跳绳和深蹲的练习。这些练习有助于提升腿部力量、加强肌肉耐力,特别是对膝关节、踝关节周围的小肌肉都有不错的锻炼效果。但这些训练内容强度较大,刚刚开始接触时还要多注意控制,不要过量。跳绳可以从每组100个开始,一组完成后休息1分钟再跳第二组,重复4组即可。深蹲可以从每组25个开始,重复4组,组间休息同样是1分钟。开始时每周训练1到2次即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渐加量。
另外,还要重视锻炼核心肌肉。相信大家可能已经多次听到过类似的理论,核心肌肉可以起到稳定身体的作用,增加平衡能力,这对经常需要转弯、跳跃的越野跑尤其重要。
上下坡技术是核心
爬升的部分要克服重力做功,所以跑上坡要比平路跑时累的多,较平缓的上坡尽量采用小步跑,能跑总是要比走快一些的。保持上身挺直,适当减小步幅,尽力保持稳定的步频,注意小腿和踝关节的发力。面对较陡的上坡时,大多数人都没办法跑起来,或不能连续长时间奔跑,这时可以用大步快走的方式,压低重心,并用手支撑大腿靠近膝盖的部位,大步走可以有效的减低心肺压力。
与上坡主要靠硬实力不同,下坡的技术含量更高,胆大心细和良好的重心控制是下坡可以跑得快的基本要素。就细节来讲,下坡跑有两种技术,大家可以在实践中仔细体会。一是采用小步快频方式,通过快速平稳的重心移动来下坡,脚步不一定要落的很实,蜻蜓点水般,一沾即走。
二是使用小跳步,双腿有节奏的前后离地、落地,并利用腾空的瞬间观察线路情况。不管采用哪种技术都要注意落地瞬间膝关节姿态,不要伸直,并尽量使前脚掌先着地,通过膝、踝关节的适当弯曲来缓冲掉大部分冲力。同时稍稍伸展开手臂,这样可以有效的增加身体的平衡能力。
另外要注意下坡时身体的重心不能靠后,否则很容易滑倒。有些选手在下坡时喜欢侧身下,这不是一个好习惯,侧身下坡增加了关节的侧向受力, 特别是在速度较快的情况下,更容易引发伤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给越野跑新手的十条建议
很多跑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体验一下纵情山野间的新挑战。但是,越野跑毕竟是一项有风险的极限户外运动,需要考虑和提前准备的方面很多。作为一个越野跑爱好者,笔者结合自己的参赛经验,以及训练时向众多越野跑精英讨教的精华,整理出来以飨读者。希望跑友跑得安全、跑得开心、跑出激情、突破自我!
一、越野鞋跑鞋的选择永远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永远是存在诸多争议的话题。长距离越野跑时,要兼顾舒适、防滑、防撞、防沙、防水等各种极端户外条件,对跑鞋的要求更加苛刻。越野赛道一般以山石、沙地、不规则台阶路、林地为主,防滑性能是第一位的,建议初次参赛的跑者舍得花银子,选购知名品牌的越野鞋,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安全负责,有了好的鞋子加持,你才能更好的享受越野的乐趣。越野赛一般在中途有换装点,允许你在此更换装备。至于换不换鞋子,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笔者建议换鞋与否要看后半程赛道的情况,如果赛道较为平缓,则可以换一双马鞋(以笔者为例,大理100时爬升主要集中在前半程,因此前半程选择专业越野鞋;后半程基本都是平路,换装时选择了路跑马鞋)。还需要注意一点,长时间奔跑后,足部会肿胀,建议在换装时更换袜子,或者换一双大半号的越野鞋。二、补给越野赛各有不同,但优秀的赛事组织有一个相同点:组织得当的补给点。虽然越野跑时你可以随身携带一定量的补给,但是更多时候还是需要依靠补给点的供应。越野赛是一项长时间、长距离、大消耗的运动,及时补充能量、营养尤为重要。一旦补给不及时极易发生意外。补给主要分四类:水补给、碳水化合物补给、紧急补给、其他补给。补水的重要性毋庸赘言,特别提示一点在寒冷的情况下,人会不自觉地减少喝水,但此时身体却是急需水的,因此赛前要增加寒冷条件(夜间)下跑步拉练的补水训练,并在赛前制定好补水计划,严格执行。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和氧三种元素组成,由于它所含的氢氧的比例为二比一,和水一样,故称为碳水化合物。它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分成两类: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碳水化合物如单糖、双糖、多糖;人不能消化的无效碳水化合物,如纤维素,是人体必须的物质。优秀的越野跑赛事一般会在每隔10公里左右设置一个补给站,可以在站内补充碳水化合物、水、盐等。通常情况下,在补给站之间,感觉特别饿或特别渴,这是你的身体需要紧急补给的信号!这时候推荐使用能量胶、能量饮,此类紧急补给能在5分钟内迅速发挥作用,在短时间内补充身体所缺能量、营养。但是此类补给容易对胃部造成负担,不建议大量、频繁使用。其他补给因人而异,如有的跑友平时爱喝咖啡,到了夜间需要*河蟹*片来提神等。三、路书寻路越野跑的最大魅力,或者说最大危险,就在于要边跑边找路。很多时候赛道隐藏在山野小径中,容易被树丛遮蔽,即使赛事组织者绑系再多的路条,但是还会有诸如猴子弄坏路标、当地人故意损毁路标、夜间反光条不明显等问题。跑错了路,轻则重复奔跑浪费体力,重则误入险途,易生意外。所以,赛前仔细研读赛道图,制作适合自己的路书非常重要。&笔者曾向诸多越野跑大牛讨教不迷路的方法,大体上有三类:1、赛前制作好分段地图(大连100直接提供了分赛段地图供下载、有跑友制作了HK100电子地图),每到补给站拿出来看下一赛道的大体方位;2、及时回撤,一旦长时间(超过15分钟)没看到路标指示,坚决回撤到上一个路标点,然后再仔细查看;3、组队跑,此方法尤其适合新手,人多力量大。四、夜跑百公里比赛中,除了那些超一流高手可以在下山前冲线,绝大多数跑友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夜跑。夜跑最大的危险在于迷路和失温。寻路已经讨论过,重点讲一下如何防止失温。&所谓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大脑、心、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器官)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诸如寒颤、迷茫、出现幻觉、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严重时甚至造成死亡。&笔者在大理百公里比赛时曾经历过轻微失温,黑夜中出现强烈的幻觉(远方出现灯火辉煌的终点,很多人挥舞着灯光在呐喊,但实际上前方一片漆黑根本没人!当时所幸与同伴组队跑,未发生意外。)&最近为了锻炼夜跑能力,特意进行了一系列专项训练和测试,又经历了一次失温,表象就是全身寒颤、意识模糊,所幸失温时天已经微亮,及时补充了热量。&总结这几次失温经历,造成失温的主要原因是:1、夜晚寒冷促使人不得不一直保持一定强度的运动,但是天冷不愿意喝水吃东西,造成热量流失;2、夜跑装备搭配不合理,出汗后水汽没有及时排出,贴身衣物潮湿,加剧体感温度失调;3、夜跑放风措施不到位,起风后身体温度急剧下降。&因此,我有针对性的对装备和补给策略进行了调整,一是加强执行力训练,安排好的补给计划手表提示,该喝水就喝水,该吃东西就吃东西,保持热量平衡;二是调整夜跑穿着,根据气温、湿度变化随时增减;三是做好防风措施,尤其是保护好身体核心区以及头部,使之温暖干燥不受风。五、手杖笔者曾在以前的文章中专门讨论了手杖的使用。这个话题也是容易引起争论的议题,有的跑者认为手杖是累赘,尤其是刚从路跑转到越野跑的朋友。&笔者也经历了不喜欢用手杖、慢慢发现手杖的重要作用、坚持使用手杖的过程。心得体会就是,越野跑是一项动用全身肌肉的运动,手杖可以强化上半身肌肉的感觉,增强平衡性。越野路径杂草丛生,手杖可以替你拨开荆棘,避免受伤。有的比赛会串乡越村,难免野狗出没,有了手杖可以安心不少。六、头部保护这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在“巨人之旅”分享会上,奥巴巴介绍了杨源出事的前因后果,由此不得不提头部保护。&头部保护一是保暖,二是防撞。但越野跑毕竟不同于山地自行车,用不着戴头盔,那怎样在轻便和安全之间做到平衡呢?&笔者身高较高,不止一次在跑山过程中撞树,数次撞得满眼金星,屡遇险境。后来采取的措施是两层头巾,外加跑步帽,根据气温变化,随时摘戴头巾。&头部保护还包括面部保护、眼睛保护,山林里树杈较多,有的树杈很细很韧,容易划伤面部、戳到眼睛就更是危险了。因此,跑步眼镜不可或缺。七、头灯电池在大理100的时候,包括我在内的很多跑友低估了赛道难度,背包里没有背上头灯,造成的恶果就是在漫天星斗照耀下,在伸手不见五指的苍山老林中,仅靠微弱的手机灯光一步一挪,后悔不迭。&赛事规程中每一项必备品,都是组织者深思熟虑写上的,必定有其作用。尤其对新手而言,一定要仔细对照赛事规程要求,一项一项物品落实,不能存侥幸心理。&关于头灯,笔者在之前一篇介绍夜跑的文章中已经做过介绍了,此处不赘言。需要额外提醒新手的一点就是:寒冷条件下电池寿命缩短!室温下头灯电池可以支撑5小时的,在夜晚可能2小时都不到。因此,一定要有备用头灯或者备用电池,切记切记!八、手机手机是越野赛时保持通联的最佳选择(大理100启用戈壁之眼GPS卫星定位,是国内越野赛中的先行者)。但在野外条件下,手机容易找不到信号,搜不到信号时手机会不停向基站发出信号测试请求,造成额外电量损耗,这就是为什么在户外手机电池不耐用的原因。&个人经验是带两个手机,一个可以拍拍照,记录下比赛美好瞬间,另一个用黑白屏的功能机,电池耐用,信号稳定,关键时刻小小的手电筒也能发挥大作用。九、装备想起大连100K最后8KM的山路上,晓梁总和我讲的笑话:某次越野跑后聚餐,一位跑友不认识第一名运艳桥,凑过去问小桥跑越野应该准备什么装备啊?小桥一脸茫然地回答道:什么也不用啊,拿瓶水、几块巧克力就行啦……&笑话归笑话,但是好的、恰当的装备能够给初次参赛者以信心和安全感,笔者作为百公里越野的新人,对于装备是一个漫长的学习、准备、试错、筛选的过程。&越野比赛对服装要求比较高,在长时间、长距离的奔跑过程中,任何小问题都将变成大问题。哪怕是一个小线头,乘上20个小时的摩擦,都将对你的皮肤带来巨大伤害。因此,赛前选择合适的衣服,进行多次的装备磨合,这是一个赛前必须做的功课。&关于穿着,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身体的防摩擦。某次比赛时一位第一次参加越野赛的跑友穿着自行车骑行服就来参加了,关键部位没有涂抹防摩擦软膏,虽然能看出他体能没问题,但是摩擦的疼痛还是迫使他退赛了。&所以强烈建议明年初入越野赛的跑友一定要准备好身体润滑软膏、凡士林等。十、享受越野赛痛苦吗,非常痛苦,赛道的多变复杂、身体的酸痛、疲乏的侵袭,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你的极限;越野赛快乐吗,非常快乐,瑰丽的风景、旖旎的景色、突破极限的快感,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你奔跑向前!&享受比赛,享受纯真,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这是越野赛的初心,也是每位越野跑者踏上赛道的原始动力。&新手跑者不要把长距离越野赛当作一场比赛,当作一次自己与自己独处的时光,当作一场自己与自然之间的恋爱,当作一次犒赏自己说走就走的旅行,当作一场体会生命反思自我的净心之旅吧。&欢迎你,加入越野跑者的行列,当你安全、快乐、激动地冲过终点线那一刻,你会知道,你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门。我在那里等你……来源:
所以强烈建议明年初入越野赛的跑友一定要准备好身体润滑软膏、凡士林等。
这是害怕路上发生什么故事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人参加团购/元&/元越野赛前准备须知,户外越野装备少不了_百度文库
您的浏览器Javascript被禁用,需开启后体验完整功能,
享专业文档下载特权
&赠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10W篇文档免费专享
&每天抽奖多种福利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越野赛前准备须知,户外越野装备少不了
0|0|文档简介
尚趣网,专注于品牌与用户互动体验营销的时尚...|
总评分0.0|
随着跑步运动的发展,越野跑赛事作为比路跑更为有趣的一个跑步项目分支开始被更多的跑者认知和参与。而对于越野赛来说,跑前的准备工作十分讲究,训练、计划、装备等环节一个也少不了。接下来就罗列一下越野跑的赛前准备事项供大家参考: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备战超长距离越野跑需要准备哪些装备?
1、跑鞋:Mizuno Ascend 7可以,Mizuno Rider 17,15 路跑
的就别穿过去了。因为路跑的鞋子偏软,不耐滑。野跑需要抓地力强,稍微硬点的鞋(磕到石头不容易疼)。有条件就入萨洛蒙的跑鞋,以下是它家的野跑鞋矩阵。
2.服装。建议入压缩裤,压缩衣服倒是无所谓。压缩裤的排酸、稳定肌肉等作用,对成绩和安全有很大的作用。腿部力量不强么,建议入CW-X的(支撑著名);腿部力量不错的,建议入skins的A400(400点精确压缩著名)
3.配件。腰包就不要带了,晃的慌。水袋包建议入Salomon Advanced Skin S-Lab
12L的,好到哭。极其贴身,犹如身体的一部分。该包附带了一个水袋或者2个软性水壶、一个求生哨、一个救生毯
4.登山杖、头灯
登山杖:高票推荐的DB的Z杖,优点如下:轻(碳纤维)、组装快速(相对内锁、外锁组装起来不要太快)、好拿(这里说的好拿,指收起后双手握住的直径刚好是手掌自然握拳的大小,非常舒适)
头灯:推荐DB的ReVolt,优点如下:USB充电(相对用干电池的可以节约成本,每次出门前充满电,不用纠结干电池用一半时要不要换新电池);支持干电池(万一充电电池用完还能用干电池应急);使用时间长(充电电池最大亮度时可用70H,干电池最大亮度时可用100H);价格便宜某宝250左右,海淘200左右。
5、其他。除去装备,还应该准备一些补给。
能量胶:可以让你快速补充到体力(10分钟吸收),牌子:GU
盐丸:随着汗水带出大量盐分,外加大量饮水,很容易电解质混乱导致抽筋,而盐丸可以及时补充盐分,防止抽筋。
简单提几个点:
提升耐力:路跑10KM-15KM,每周1-2次。
提升爬坡能力:爬楼梯,20 楼一次,每周1次。
提升肌肉力量:靠墙蹲、桥等无氧练习,与有氧交替。
重点:周末多上山!!!!!
作者@王凡鑫
http://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大风号出品
陈国强专栏|商机与风险——给长距离越野赛事提个醒
1月中旬,两个100公里越野赛事掀起了跑者圈中的讨论小高潮。先是香港的100公里比赛,第一次参加越野赛的北京体育大学校友陈林明获得女子第二名;再是TNF100百公里组名额半天抢光,一位玩马拉松、铁人三项和越野跑的跑友兼校友这样说:“太火爆了!2015年,TNF100百公里组600人,用时两周满员;2016年同样的规模,4小时报满。2017年,规模扩容了近一倍,共1000个名额,却仅花了3小时就满员进入候补流程。这是属于越野跑的时代!”的确,从比赛日历看,2017年国内大约有30个100公里的越野跑赛事,还有将近10个100英里(168公里)或更长距离的越野赛,国内迎来了越野跑赛事的春天。1越野跑的商机越野跑是在户外自然环境下进行的中长距离的跑步运动。越野赛主要在野外举行,路面的条件千差万别,沿途补给较少,跑的距离一般较长,有爬升变化,是难度较大,挑战性更强的一类跑步赛事,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因此也具有别样的商机。装备常规越野跑一般需要特别的越野鞋,此外还有头灯、压缩衣、救生毯等8件套。一套行头配置下来,价格少则几千,多则上万。就拿鞋子为例,越野跑者或多或少购置著名的一些越野品牌,一般价格在元之间。国内马拉松赛目前报名费最高的是北京马拉松,全程200元;而越野赛的报名费基本在200-2000元的价格区间。一般越野赛不在城市中心地带举行,参赛者每次的参赛成本(旅费+住宿等)也相对较高。高端跑者由于上述的原因,常年参加越野跑的跑者有鲜明的特征,根据笔者的若干次调查,这些人年龄35-50岁年龄段居多,学历高,收入高,男性比例高(一般马拉松男女参赛比例4:1)。根据笔者调研,不少越野跑者是从马拉松跑“进阶”到越野赛跑的,他们一般有3年以上有规律的跑步运动基础。如果从工作岗位的层级看,中高层居多,因而越野跑者较多居于决策层,具有很强的辐射力,有较高的支付能力,拥有相当的话语权,购买较为高端的装备。也因为这一点,许多越野品牌商赞助这些越野比赛,尤其更具挑战性的100公里越野赛。城市或景区营销2016年在中国田协注册的马拉松赛事有328场,但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越野赛跑不超过100场,有特色、高水平的越野赛则更少。这对不少城市或景区来说,举办越野赛是一个非常好的营销机会,可以区别于目前星罗棋布的马拉松赛事。例如香港100越野赛(简称港百)在赛道设计、组织运营、服务水准上都是一流水准,每年吸引全球各地参赛者参与。杭州一年四季都有越野比赛,是华东地区越野赛事圣地,据笔者了解,上海许多越野爱好者经常往杭州跑。武功山越野赛举办了两届,在业内享有一定的声誉,对景区的推介很有帮助。
2越野跑的风险尽管越野赛有上述种种商机,但在国内同样爆发式的赛事中,潜藏着许多风险,许多赛事组织者和跑者或许低估了这些风险,或许对未来中国越野赛的发展有不利影响。野外越野赛的特点在于“野”,一般越野赛在城市郊区或原生态的地方举办,很少平整的路面,甚至连通讯和补给都需要自己解决。天气方面更存在着不可控因素。例如2016港百遭遇恶劣天气,气温骤降,路面有结冰情况,对速度比较慢的选手影响很大,组委会提前终止比赛。也有不少选手抱怨赛事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不及时,救援跟不上,要知道港百是国内标杆性赛事。日江南100越野赛则在赛前一晚大风被临时叫停。同在2016年4月,在安徽歙县举办的黄山100越野赛(分100、50、30公里3个组别)被参赛者集体吐槽,赛事因为存在补给、救援、赛道更改等问题,最后被田协处罚(举办方禁止举办赛事)。越野赛有高度落差,一般在山区路段,因此气候变化大。甚至,选手还要防止蛇虫叮咬。笔者2016年9月参加森林马拉松系列赛长白山站,在不那么野的路段,还能看到野猪。长距离越野赛在路线设计上,一般没有折返路段,总体上是一字长蛇阵的路线或圆形路线,然后沿途设若干个打卡点,往往打卡点也是补给点。出于成本考虑或路线实际情况,最近的两个打卡点之间的距离一般在5公里以上。100公里的越野赛,最多也就20个打卡点,这其实对赛事的通讯保障、食物补给、医疗救援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以通讯保障来说,其实许多山区信号比较弱,选手之间在长距离的时候拉开距离,在紧急情况下,选手只能靠哨子求援。食物方面,选手一般自带一部分水和食物、能量胶,增加了背负的重量。至于医疗急救,需要专门的高山救援队,这也增加了赛事的成本。总之,由于长距离以及难度,赛事有一定的风险。从2014年开始举办的宁波山地马拉松赛属于半越野性质的比赛,赛事执行方为宁波大自然俱乐部,被中国登山协会授予“全国示范俱乐部”称号。获得该称号的目前全国只有4家,华东地区仅1家。该俱乐部相关负责人之一的陈方晓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2016年我们采取了医疗跑者、救援队、合作医院等方式确保比赛的医疗救援方面的安全。赛事动用29台AED(心脏除颤仪),对300多名工作人员进行心脏急救培训;包括参加美国心脏协会公众急救员培训(AHA)的100多人。”跑者自身挑战越野跑对跑者的要求比较高,除了跑量、配速,越野赛更考验跑者的上下坡技术、平跑能力、紧急情况判断能力、应变能力、野外生存能力。越野赛路线长,参赛者相对比较少,在比赛后段,许多选手彼此拉开,因此更多的时候越野跑者是孤独地跑。笔者在采访浙江马拉松系列赛女子精英组冠军陈林明的时候,提到她获得2017年港百女子亚军的感受,她也说到和平时路跑不同,后半程在孤独寂寞地跑,沿途没有观众和志愿者及跑友,感觉非常不同。某种程度上,100公里越野赛对运动员的潜在伤害概率更大,它是一种挑战极限的运动。因此,跑者采取谨慎、敬畏的态度是很必要的。笔者有18年的全程马拉松跑龄,也达到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但是为了参加2015年4月的宁波山地马拉松,还不是纯越野的马拉松,专门参加了一个半程的越野赛作为热身。然后2016年9月参加武功山越野赛时,谨慎地报了33.5公里组而非56.5公里组。有时候笔者看到一些连跑马拉松也没有几次的跑友,就“无知者无畏”地报了50公里距离以上的越野赛,真是为他们捏了一把汗。对自己负责,对赛事负责永远是不过时的。
3对策针对商机和风险,赛事组织方和参赛者其实都应对赛事和自己有个评估。赛事方:专业意识这里的专业意识是指让专业人士进入,做专业事情。举办方需要有品牌意识,需要精心设计赛道、举办时间(季节和开赛时间)。以北京TNF100越野赛为例,2009年该赛事在北京昌平举办第一届,经过精耕细作,现在成为越野跑圈的一个品牌赛事。香港100公里越野赛以其合适的举办季节(1月)和合适的路线难度、风景优美的赛道吸引了大陆越野跑爱好者前往。小金人(16小时完赛)、小银人和小铜人的设置又别出心裁。其实许多越野赛事未必一下子上100公里,20-50公里的越野赛也是可以的。如武功山越野赛33.5和56.5公里的赛道包含了武功山的经典高山草甸,博得许多参赛者的赞叹。宁波山地马拉松设置的27.6公里的大半马组(团体和个人)也吸引了许多越野跑入门者。专业还表现在一些规定和服务。如曹晋在《在黑暗中醒来:旅欧华人用奔跑探索世界的10年》的书中介绍了他在欧洲参加越野赛的一些经历。他在第96-97页写道:“(MIAU,慕尼黑—因斯布鲁克山地极限赛)比赛规则要求:在出发前裁判要进行物资检查;每人必须携带手机、饮水、足够的现金和比赛路线图,每缺一种,比赛成绩增加一小时作为惩罚;另外,每人还必须携带头灯和反光夹克,缺少二者任意一种者,当场取消比赛资格。”跑者:谨慎态度对跑者来说,在参加越野赛之前需要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做一个全面的评估,然后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热身,然后进行比赛。越野赛的路线复杂,累计爬升高,距离长,比赛天气多变,因此需要参赛者有充足的备战、全套的装备、精心的安排,有时候还要体验凌晨起床参赛,连续不睡觉。总体而言,跑者的谨慎态度和渐进原则不可少。作者简介:陈国强,男,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公共健康学院访问学者()( END )声明|本文由体育BANK原创发布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欢迎转发体育BANK 精彩推介(详情可点击蓝色链接)邀请函|欧洲(西班牙和瑞士洛桑)体育交易高端研修班3月4日—11日|体银商学院游学系列报名|欧洲体育高端闭门会议2月5日—11日|体银商学院游学系列实地考察欧洲知名的滑雪产业圣地,等你加入!|体银商学院欧洲游学-11日商务考察|足坛豪门拜仁慕尼黑连续24年实现盈利的秘密|体银商学院欧洲高端闭门研讨会-11日一票难求的体育展会——ISPO MUNICH慕尼黑国际运动用品与时尚博览会|体银商学欧洲游学·-11日《中国国际体育投融资报告(2017)》正式对外出售啦!网上商城也正在同步建立中商务合作、投融资服务请加微信 sportbanker媒体合作、投稿请加微信 sportbankmedia
体育BANK微信矩阵
昵称 微信号 分类体育BANKsportbank体育产业资讯体育广告sportads体育资源发布集散地体银商学sportbankschool体银商学内容发布
持续更新中,敬请关注(长按微信号复制即可)体育BANK体育bank是具有共同价值观的体育及相关产业机构与企业家、投资人、传媒人、经理人等组成的行业联盟,是以推动体育及相关产业创新为使命的事业共同体,是“平台+智库+资本”的生态型创新组织,是推动企业成长和产业创新的体育助推器。本平台关注和提供体育经济及投融资前沿资讯,负责人为安福秀博士及其团队。安博士,湖南人,北京体育大学博士,江苏体育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理事、《北京市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意见》起草组副组长,《京津冀体育产业行动计划》专家组副组长、第一本体育蓝皮书总执行人,安信证券、东兴证券、国信证券、巴克莱银行等首席体育顾问及策略会演讲嘉宾,曾为北京大学中国体育产业研究中心执行秘书长。本平台背景有天使投资人、VC和PE投资人,如您有好的项目、创意需要融资或者对接,请与我们联系,谢谢!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朋友圈
凤凰争鸣微信号
来点暖心的!扫这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汽车越野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