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里的弟兄们,有没有一些关于骑行论坛哪个好好的

贴吧里面有没有 骑行达人,我想入手山地车_百度知道
贴吧里面有没有 骑行达人,我想入手山地车
我有更好的答案
山地车买国产品牌即可,如果只是随便骑行,不越野不骑长途,买辆地的就行,另外在实体店买。
采纳率:87%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兄弟姐妹们我回来啦 跟金鹤骑车来一个 十年没骑自行车了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当运动已成为一种时尚,骑行作为都市“上班族”锻炼的一个方法之一,深受喜爱。每每小编路过看那些装备齐全的“驴友”们,总要赞叹一下他们的毅力,他们走的地方和平常景点又不太一样,他们发现的都是躺在“深闺”中的景点。在游客的的眼中,海南的美止步于椰风海韵、沙滩阳光;其实,海南是个以“慢”出名的地方,骑行慢慢看,你才会有惊喜。
  海南一年四季都适合骑行,不过最佳的骑行时间是1、2、11月,此时的海南温度、气候都最适合骑行。
  One >>>海口南港码头:海口海滨游玩出名的景点有白沙门公园和假日海滩。驴友们却不会往这些地方走,南港码头成了他们的最爱。在这里不仅可以看到渔船、客船和轮渡等,还可以看到一辆老式的蒸汽的火车头散伫立在南港岸边。驴友还能沿着码头的路一直骑到海中间,望着远处的风景,一波波浪花在脚下进退。来这里最好的时候是傍晚时分,看着夕阳西下,倦鸟归巢,旧式火车头在夕阳下印记斑驳,诉说旧时光。
楼主发言:20次 发图: | 更多
  Two >>>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
  这里是中国为数不多的休眠火山群之一。去火山口必走秀英区绿色休闲慢行道,这里是骑行者的慢行天堂。以绿色长廊为起点,经儒黄、美社、美岳、玉喜、美党、美玉等村庄和玉风水库返回,全长44公里,有专门的自行车绿道、驿站和乡村游服务站。
  看完火山口公园后,如果时间充足,还可以到石山镇尝一尝石山乳羊,羊群由于吃火山口附近的野草长大,肉质鲜美,打边炉或者干煸皆美味。
  继续。。。。。。
  好帖,楼主辛苦了
10:09:17  好帖,楼主辛苦了  -----------------------------  楼主要继续扒啦~~
  Three>>> 三亚后海湾
  后海湾位于海棠湾最南端的一个经典袖珍海湾,是三亚最后一个尚未被开发的原始海湾,它貌似亚龙湾,但又比亚龙湾原始、安静及别致,曾被中央电视台精选为全中国拍摄日出最好的地点。这里,是当地渔民梦开始的地方。
  每到落潮的时候,“海底森林”红树林那各种各样的支柱根和呼吸根爬满了地,纵横交错。荡舟涉水到这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里,螃蟹、白鹭、弹涂鱼等等,在这个独特的生态系统里,将奇遇频现。
  图@疯狂翡翠
  Four>>> 三亚崖州古城
  今天的崖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繁多的名胜古迹而成旅游点,但历经风霜,没有合理的修缮及保护,古城墙已经没有踪影,剩下的城门及建筑等都是危楼了,或许再过多少年,政府不重视的话,就慢慢消失了。
  多数驴友都爱去水南村附近的崖城孔庙,庙宇建于明朝,至今香火鼎盛。这里有唐朝著名剑阵和尚留下的一批准备带去日本的佛教经典,成为亚洲文化史上带有神奇色彩的宝典。
  Five>>> 文昌铺前
  到铺前最有意思的走法是,先从海口出发,骑行至曲口,再从曲口坐船慢悠悠荡到铺前港,沿途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景象。铺前是一个历史悠 久的渔、商港,在明朝时期已开发利用。清末民初,每年从这里出洋的海南人不下10万人,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以及如今仍在鲜活的生活方式,堪称南洋文化和本土文化结合的典范。到铺前骑楼街头走走,品味南洋建筑风格,喝上一碗酸鲜可口的糟粕醋,点上一份马鲛鱼及其他本地海鲜等,这日子,也就像糟粕醋一样酸酸鲜鲜中过了。
  吃饱喝足去看看呐海南为数不多未开发的地方,拥有亚洲第一的灯塔的木兰湾。在海洋文明里,灯塔可能是一个不断被描绘、被感叹的符号,代表着安定,宁静,“到家了”。这里风很大,是海南风车发电站所在地。海水很清澈,甚至还能看到珊瑚在海底下随波荡漾。礁石缝隙里还有小鱼轻游、螃蟹跟随者人们的脚步走走停停,海鸟从远处飞高再飞低……沙滩上贝壳好多好多,喜欢拾贝的朋友在这里会有很大的收获。
  Six>>> 琼海潭门
  潭门是个小渔镇,这里的渔民很伟大,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续开发西南沙的特有群体。将黄岩岛视为祖宗地,保卫黄岩岛不仅是荣耀也是捍卫他们的传统。2013的某一天,大亲临潭门,与渔民亲切交谈。
  潭门很小,骑车不到一天都可以逛完。跟大多数港口一样,最出名的是海鲜,不过,声名远扬的却是砗磲工艺品。砗磲作为佛教七宝之一,深受收藏者们的爱戴,每天来这里购买砗磲的人络绎不绝。这里有个海岸叫“兄弟海岸”,海岸边上有个“兄弟庙”,出海捕鱼的渔民都会来这里拜拜,祈求出海顺利。驴友们也经常成群结队地来这里拜,以求“兄弟”们骑行旅途顺利。
  Seven>>> 万宁港北港
  这里是万宁有名的繁华港口,港内船舶众多,既有高大上的豪华游轮又有灵活的小渔船既有柔软的沙滩,还有美丽的内峙小海风光。大自然的神工鬼斧,使这里不仅能成为摄影的胜地,还能成为驴友们安营扎寨的天堂。在这里观海听涛,游山玩水,钓鱼享乐,且鱼种丰富,最宜进行海上拖钓,简直就是海钓者的天堂,不少爱好者都把港北海域称做“梦幻钓场”。
  若是不着急回家,美餐一段想必是极好的。海南四大名菜中的“和乐蟹”就出于此港口,其以甲壳坚硬,肉肥膏满著称。港北沙虫血液煮汤,样子看起来像蛋花又像牛奶,味道极其鲜美。
  Eight>>> 儋州洋浦千年古盐田
  这里是我国最早的一个日晒制盐点,也是我国最后一个保留原始日晒制盐方式的古盐场。 那一垄垄盐田,那大少不一、形态各异的盐槽,那盐工们挑卤水、收盐巴及耕作时褐铜色的背影和那些不知走了多 少代人的弯弯曲曲的小道,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自然,那样的古朴。
  这里是火山海岸,含有很多矿物质,这块小洼地,是一个小生态系统,洼地黑土地含有很多微生物,为什么这里的盐巴放越久就好呢,这就是魅力所在。如果能遇上晒盐的村民,还可以购置三两袋盐巴回家。
  洋浦同时也是海南工业最密集的地方,在这里可以看到现代新型工业,全省几乎一半的经济来源都是出自于洋浦这个小地方。
  Nine>>> 儋州中和古镇
  中和古镇,因2个人而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印记。一个是6世纪的岭南巾帼英豪冼夫人。南北朝时期,冼夫人在中和设置儋耳郡,从此中和镇作为儋耳郡的州治所在地,一直沿袭了1千多年。另一个是苏东坡,他流放在此住了三年而名闻天下,内有一个东坡书院,还有一座古城遗址,留下了“我本儋耳人,降生西蜀州”的名句。
  这个依着朱碧江而建的古镇,因为厚重的历史积淀,有着无比的风情。那几百米长青石板路长街的四牌楼,两边还可以看见沧桑的骑楼。家家户户门上贴着的功力深厚的对联书法,虽然很多斑驳的过往已经淹没在时光里了,无法找寻,但是我们仍旧可以沿着一些蛛丝马迹,撩开她尘封的面纱,看见那些渐行渐远的华丽。
  东坡书院坐北朝南,门上横书“东坡书院”4个字,为清代举人张绩所题。载酒堂东西两侧,有金鱼戏水、红莲盛开的莲池,东坡是最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寻找淡泊自然的喜悦的,不知这莲池中是否也有千年前东坡少时在眉山所见莲花的身影?
  宋代的城墙,定武门。墙上满是牵牛花
  朱碧江边美景
  东坡书院莲花池
   Ten>>> 五指山热带雨林景区
  五指山一直是驴友们最青睐的地方,每到11月中旬的时候,必有一大群骑行队伍光顾。按理是冬天了,可是最南方的秋天来得分外晚。这时候,秋天才姗姗而来。
  秋天是五指山色彩最艳丽的季节。梯田、云雾、山顶是热带雨林是五指山的看点。风景区独具特色的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沟谷雨林的典型景观。景区内古树参天,藤萝密布,奇花异草随处可见。
  站在观山点上,可以正面眺望海拔1867米 的海南屋脊如撑天五指,一览海南岛的美景,若在清晨时分,可看见雾幕中的日出。在云海中时隐时现。雨林深处的栈道,可以观赏到雨林世界里寄生的“鸟巢蕨”、“崖姜”等空中花篮,以及茎华茎果、“绞杀”、板根等 典型景观。漫步在景区,听身边山涧叮咚,看眼前彩蝶飞舞,呼吸着负离子含量达10000个/cm3的空气,让人回归到梦幻中的那个绿原始时代。
  图@风光在线
  图@日落清乡
  图@裸奔的跳蚤
  图@裸奔的跳蚤
  自行车自驾游真是好
  给力 坐等更新丰富,大部分地方我自己都没去过额
  实用贴,make,推荐给骑行的朋友
  很棒很实用~
  一直很羡慕骑行的小伙伴,,,我也好想跟着一起,但没体力又怕晒黑
  写得这么全,楼主你想干啥呀
  @小羅ock
14:40:50  给力 坐等更新丰富,大部分地方我自己都没去过额  -----------------------------  我需要你的意见
  美不胜收
  @南海泥巴
15:29:07  写得这么全,楼主你想干啥呀  -----------------------------  楼主没有勇气骑行,只能写给需要骑行的驴友。亲,你也可以骑游哦~
  港北港绝对是东线骑行不容错过的路线之一
  从港北港做轮渡到盐墩村走X432到万宁
  路上车很少 风光独特 还能感受下未开发的海滩
  很漂亮,有的地方去过了,
  骑行好开心,这么多幽静漂亮的地方。。。
  先收藏留着,谢谢
  @本色-30 17:41:59  先收藏留着,谢谢  -----------------------------  不客气,有好的地方记得分享哈~
  河北人在文昌龙楼。每天能看见骑行者,不过天气变热人少些了。  
  好厉害,这些景都能挖出来,羡慕骑行的朋友。
  @小羅ock
14:40:50  给力 坐等更新丰富,大部分地方我自己都没去过额  -----------------------------  @小俏儿nancy
15:30:46  我需要你的意见  -----------------------------  需要定下一个出发地,然后提供到达目的地的线路图。
  @辛贝勒
15:34:15  港北港绝对是东线骑行不容错过的路线之一  从港北港做轮渡到盐墩村走X432到万宁  路上车很少 风光独特 还能感受下未开发的海滩            -----------------------------  咦哟 这条路 这个景色 这辆车。好像我见过
  好地方
  这个好,收藏了。
  技术贴,收藏了  
  @小俏儿nancy   超级怀念当初上学的地方,要多美有多美,海南岛
我好想你啊啊啊啊!
  @rosypanpan
13:16:08  @小俏儿nancy  超级怀念当初上学的地方,要多美有多美,海南岛
我好想你啊啊啊啊!  -----------------------------  亲是在海南读书的外地人吗?哈哈哈,可以回学校看看噢
  @rosypanpan
13:16:08  @小俏儿nancy  超级怀念当初上学的地方,要多美有多美,海南岛
我好想你啊啊啊啊!  -----------------------------  @小俏儿nancy
14:22:05  亲是在海南读书的外地人吗?哈哈哈,可以回学校看看噢  -----------------------------  去年刚刚毕业,在海南呆了4年,很想念的,
  让喜爱户外的我们掀起一场“一路清”的活动——捡起你身边的垃圾  
  在路上。
  自行车自驾游真是好
  @小俏儿nancy 自行车怎么到
  羡慕去那么美的地方得骑友们
  @zhw5-03-31 16:56:34  @小俏儿nancy
自行车怎么到  -----------------------------  走国道,百度下会有,嘿嘿。
  这地方真美,有空可以去放松下。
  @haidychan
12:28:11  好美  -----------------------------  
  好地方,都没有去过
  不错哦,我也要去!!
  在海边,慢慢骑自行车很赞呢
  只想问下海南骑行的话住宿方便吗?因为吃肯定没问题,怎么着捡点芒果都可以管一顿,就是骑行在海岸线边,很多还是未开发旅游的地方,是不是每天必须骑行到县城才行啊。
  @会飞的鱼315
12:12:06  只想问下海南骑行的话住宿方便吗?因为吃肯定没问题,怎么着捡点芒果都可以管一顿,就是骑行在海岸线边,很多还是未开发旅游的地方,是不是每天必须骑行到县城才行啊。  -----------------------------  看你骑行的是什么线路。骑行在海岸线边,很多还是未开发旅游的地方建议带上帐篷。这个很深度体验。一些。如果是首帖的地图,那就骑行到县城就好了。路线、行程节点,体力分配、都和总体的骑行天数有关。
  @小俏儿nancy 支持!
  @MaiCathy
15:57:43  @小俏儿nancy
支持!  -----------------------------  么么哒
  @小俏儿nancy
12:50:05  Ten&&&
五指山热带雨林景区  五指山一直是驴友们最青睐的地方,每到11月中旬的时候,必有一大群骑行队伍光顾。按理是冬天了,可是最南方的秋天来得分外晚。这时候,秋天才姗姗而来。  秋天是五指山色彩最艳丽的季节。梯田、云雾、山顶是热带雨林是五指山的看点。风景区独具特色的热带山地雨林和热带沟谷雨林的典型景观。景区内古树参天,藤萝密布,奇花异草随处可见。  站在观山点上,可以正面眺望海拔1867米......  -----------------------------  上次跟朋友去海南,就在三亚湾、海棠湾待了几天,哪里也没去,早上睡到11点,中午就出门吃饭,然后回房间睡觉,晚上继续吃饭睡觉,完全就没到楼主说的这些地方去逛。
  @包打听111
11:10:34.0  上次跟朋友去海南,就在三亚湾、海棠湾待了几天,哪里也没去,早上睡到11点,中午就出门吃饭,然后回房间睡觉,晚上继续吃饭睡觉,完全就没到楼主说的这些地方去逛。  —————————————  这些地方可以自驾或者骑行,坐车很难到达滴,祝你下次再来海南,哈哈  
  漂亮的海南
  请问有云南的吗?
  我骑  
  @小俏儿nancy
图上怎么没有见到乐东?
  @老南-06 19:29:07  @小俏儿nancy
图上怎么没有见到乐东?  -----------------------------  乐东有哪些地方?求赐教,谢谢
  @老南2015
19:29:07  @小俏儿nancy
图上怎么没有见到乐东?  -----------------------------  @小俏儿nancy
19:31:19  乐东有哪些地方?求赐教,谢谢  -----------------------------  乐东县城在抱由镇,尖峰听说很好玩,80年代在那呆了四年,可你的地图上连乐东的标注都没有.
  环岛骑自行车,骑完就变黑妹了~哈哈
  好贴!楼主辛苦!
  不错哦 ,以后有机会了去看看,
  年底的时候有很多的骑行队伍的
  不错不错,先收藏备用
  @小俏儿nancy 这火车头在哪?俺都没见过。
  @nono深沉哥
17:35:49  @小俏儿nancy
这火车头在哪?俺都没见过。  -----------------------------  南港码头那边,在西海岸那个码头
  好图,好景,好地方
  多走走,多发掘。风景这里独好。
  收下!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川藏苦行——318国道
“不搭车,不搭车,坚决不搭车”
川藏苦行:道路与自我
318国道的骑行者。摄影:家川
川藏苦行:道路与自我
作为中国最长的国道,318国道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因其横贯中国大陆东西,在这条路上不仅能领略各种地貌和风景,还能够感受中国各区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近年来,318国道成都-拉萨段(也被称为川藏线)因为地势崎岖陡峭、风景独特壮美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骑行者,希望凭借自己的本领征服自然,挑战自我。
来到318国道之前,大多数骑行者都辞去了工作。召唤他们到来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多数时候,“骑友”们都希望能通过骑行“挑战自我”,“找到人生方向”。不过骑行川藏线绝非易事,因为不少路段弯多路陡、气象不稳,骑行者时常遭遇事故,在路上失去生命。清醒地知道路上的凶险,却还是有一波又一波骑行者纷至沓来。
他们想要追求什么?到底什么才是他们想找到的“自我”?又为何现在有那么多人要“找自己”?想得到答案,恐怕需要我们跟着骑行者在这条美与危险并存的路上走一段。
“不搭车,不搭车,坚决不搭车”
骑行者。摄影:张泽群
“他们都是辞了工作来的”,小仁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康定人,小仁经营的青旅是当地最早的几家旅社之一,也因此见证了这条崎岖蜿蜒的高海拔国道上骑行者由少变多的全过程。相比那些评价318国道骑行是“脑子有问题”的人,小仁对于人们辞掉工作来到这里、踏上“骑车去拉萨”旅途的行为也自然多了一分理解。接触的人多了,她也知道,要是辞了工作来,那一定是因为工作不顺心。“现在物质生活富足了,就要去追求一些精神上的东西。你也知道,大城市生活压力大,节奏也快。”
理塘青旅。摄影:德西曲珍
几乎紧贴着北纬三十度线延伸的318国道是中国最长的国道。起始于上海人民广场,318国道向西贯穿中国大陆的八个省市,结束于西藏樟木镇的中尼边境。这条被评为“中国人景观大道”的前半段,也就是从上海到四川部分在五十年代就已经建成,因而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人,尤其是骑行者们来说,318国道特指成都-拉萨段,也因此G318还被称为“川藏线”。
如果从地图上看,从成都到拉萨被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纵刀切割,贯穿其中的这条川藏线因而崎岖陡峭,而且又因为海拔高气候状况不稳定,大雾和烈日可能交替出现,遇上暴雨天气甚至还会有滑坡和泥石流。因此在这条路上骑行的人,不仅要有强壮的体魄,还得有强大的内心,很多时候,运气也是相当重要的因素——“要不是早走一分钟可能就没命了”这样的话常常出现在骑行者叙述的故事中。
天湖。摄影:家川
正是原始纯净和险恶艰苦的融合使得这条看上去蛮荒生长的国道成为了无数骑行者心中的“圣地”。辞掉工作,不少都市年轻人来到这里,花上大约45天的时间,用极其简陋的装备完成这段2154公里的路程——这种“在路上”的方式在近几年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追捧,沿途的客栈旅社也越来越多。
路牌。摄影:德西曲珍
小仁开的这家藏族风格的青旅就坐落在康定的金刚寺边。从成都出发,途径雅安、泸定,对骑友来说,到了康定就代表正式“入藏”了,从康定开始,骑友们要真正开始面对时刻在二千米海拔以上高原环境的挑战了;也是在这里,不少野心勃勃的骑行者们在小试牛刀之后决定打道回府。从泸定经过康定,快出城,刚过了“公主桥”就到了金刚寺脚下,从路的右手边叉开去,山上的小溪欢涌之下,沿着斜坡往上,还不到寺庙的门口,就到了青旅的小院。
和大多数青旅一样,这里的墙上布满了各种涂鸦和签名,内容无非是“XXX骑车去拉萨”之类的话。而说到墙上留言,老梁开的“国富客栈”的造访者似乎“有态度”得多。老梁开了二十多年的店,像其他从四川到藏地公路的“淘金者”一样,他从餐厅开始,后来成了客栈——招牌也好记,就是老梁的名字,说是客栈,其实就是一晚上的床铺,一顿川味便饭。长久以来,国富客栈接待了不少专程前来的骑行者,门上墙上也自然留下了不少“墨宝”。在这些留言中,有一些看起来似乎格外有深意,比如“花生毛”写的:“不曾搭车,也不将搭车”,再比如“四川彭山郭少民”写的:“不搭车,不搭车,坚决不搭车”。
“国富客栈”墙上的留言。摄影:德西曲珍
“国富客栈”墙上的留言。摄影:德西曲珍
关于搭车这件事,小仁一早就看得很透,“人们都是为了挑战极限来的。但到底有多少人骑完全程,这里就要有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其实,在路陡弯多的地段,尤其像折多塘附近的区域,不少骑行者都是推车或者搭顺风车前进,就是说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骑”完全程。
318国道上的黄泥路。摄影:家川
知道了这些,再看老梁家客栈墙上留言的内容,就能看出318国道骑行者组成的这个“小社会”中的“鄙视链”,或者换个不那么露骨的说法:评价标准。在这个系统里,年幼的和女性“骑友”会受到大家的敬重,而五十岁以上的“高龄骑友”则更会获得人们的尊敬和褒奖。同时,骑行者的装备越简陋,就越会得到大家的赞扬。换句话说,骑行者们大都有意无意希望能用最简单的装备骑完全程。
国富那里有不少大家口耳相传的故事,虽然谈不上多传奇,而且随着一批批骑友的流动,故事总在不停变化,但其精神竟十分一致。比如住二楼的小姑娘,湿湿的头发,脸蛋红红,眼睛笑起来特别亮,不太愿意跟大家说话,用害羞和微笑跟大家保持距离。不过在别人口中,她“特别牛,一个人骑过来的!”。又或者是白宇的一段体验:“我过了雅江之后口袋里只有200块钱了,一路走,我就买两个馒头,去跟别人借住,有一次我是真饿啊,看见有人在路边煮泡面,我腆着脸过去,他什么话没说,把干粮分了我一半…”
318国道。摄影:啊鹿-黄露
在这里,一个渺小个体拥有的资源和身体素质与险恶的自然环境带来的骑行难度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落差,仿佛就像一个悬崖的顶端和谷底。有意思的是,在骑行者看来,这个悬崖越高,落差越大,就越会得到大家的崇拜——道理并不难懂,因为这在他们眼中象征着骑行的“纯粹”:个体越渺小脆弱,骑行条件越艰难,骑行的本质就越纯粹,就像寻求天人合一一般,成不成功就都看他自己的能力和运气了。这才是一场真正的考验。
“出发之前我买了一份高赔付率的保险”
骑行者。摄影:穆建业
按照前面的评价标准,“清风”一定是最受尊敬的那一类骑友——这位年纪不大的广西姑娘已经走过两次川藏线了,骑过一次,现在要徒步一次。清风为人畅快,喜欢笑,笑起来爽朗。说起自己的过往,清风身上立刻透出一种都市上班族的特质,哪怕此刻她正穿着红色的冲锋衣身处人迹罕至的雪域高原。从一所普通院校毕业之后,清风来到了南宁一家小公司工作。感受到工作的无趣之后,她第一次辞了职,在2012年初次踏上川藏线骑行的旅程。结束骑行之后,她又找了一份工作,两年后却又一次辞职,第二次开始了318国道之旅。
按清风自己的话来说,她上班的时候根本不知道应该干什么,就是不想做“没意思”的工作,不想浪费自己的时间。而同时,与同事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友谊小船常常在升职问题面前说翻就翻,这也使得清风对自己工作后的生活相当失望。“我还那么年轻,应该找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做”,抱着这个想法,清风在网上看到了一篇骑友写的日志,被其中的图片深深吸引。于是在走过几乎所有现代上班族都会走的那条“心路”之后,清风辞了职,踏上了一条新的“路”——这回是条真正的路:318国道。
国富客栈。摄影:德西曲珍
有两次骑行的经历,按理说清风应该充满了自信和骄傲。但在谈到路途的艰辛,她的语气中还是透着一丝后怕:“离开雅江那天,到下个目的地中间需要骑好久好久。当时已经是晚上了,我一个人在山路上,就特别害怕。我真的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到达理塘”。
318国道。摄影:啊鹿-黄露
“能不能活着到达”,想过这个问题的绝不止清风一个人。川藏线上潜藏着各种艰难险阻,按照青旅老板娘小仁的话说,在这里骑行根本就是“极限运动”,不知道什么时候,死神可能就会降临路边,运气好擦肩而过拣回一条命,运气不好就被裹挟而去了。川藏线骑行者几乎人手一份的“波尔攻略”里,纪录了波尔本人见过听过,或者其他骑友知道的各种伤亡案例,很多时候都被归因为“车速过快”。小仁也说到过一起事故,发生在2009年,一个骑行者穿过二郎山隧道之后突然转向,迎面而来一辆卡车紧急制动,然而他还是被撞下山崖当场死亡。
路边的骑行者。摄影:德西曲珍
相比这位骑友,艺洲就要幸运得多。这个刚刚高中毕业的男孩因为想要有一些“积极的人生经历”踏上了骑行的征途。回忆起那次骑行,进入藏区的记忆似乎十分模糊,但到达通麦的记忆却很深刻,因为在他和骑友刚刚骑过一个路段不到半小时后,就有一块落石砸中了后来的骑行者,又是当场死亡。“我算是幸运的,不然也有可能砸中我的啊”,艺洲回想起来都还不禁有些胆寒。
这样看来,在这条高原公路上骑行真的是极具冒险性质的“极限运动”。整条路上充满不测,面对沿途扑面而来的未知,任何意志力都会显得极其渺小——“我得到的都是侥幸啊,我失去的都是人生”,这句歌词恐怕可以表达不少川藏线骑行者的内心。在众多骑友中,清风对待未知的方式可能是最理性的了:“出发之前我买了一份高赔付率的保险,这样如果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我的父母还能得到一些补偿”。
318国道。摄影:家川
看起来像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不少人对于骑行者们的冒险行为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好些“对人生很迷茫”的人想要以来这里骑行的方式“找到人生的方向”,难道路上的未知不比自己未来人生道路的未知更大,大到甚至威胁生命吗?
德国社会学家乔治&齐美尔(George Simmel)在谈论冒险行为时,提到冒险行为虽然处于一个人正常生命轨道之外,但它却还是一个个体存在的一部分。冒险行为相比日常生活具有更明显也更粗糙的边界——它没有前后文的缓慢过渡,往往突然发生了,是在日常惯例轨道之外的生命存在的“异端部分”。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像倒刺一样与正常连续的生活格格不入的行为活动其内核还是和日常生活一样,并无二致。挑战归挑战,疯狂归疯狂,自我还是那个自我。
理塘,仓央嘉措的句子。摄影:德西曲珍
更加重要的一点就是,骑行者们其实可以清醒地认识到路上可能遇到的不测——清风甚至给自己买好了保险来为可能的不测买单——说明他们很清楚未知的成分有多大,但他们还是去了。这其中的机理在于,骑行者在行前会通过锻炼身体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同时坚定自己的决心(从旅社墙上不少加油打气的词句中也能看得出来),他们相信只要自己身体和内心都很强大,就一定能够到达终点。不知不觉中,路途的未知就这样被身体和心理素质这些可控的已知因素影响了,仿佛模糊的前路也因为自己的强大而变得明朗起来。另一方面,骑行者相信自己眼下吃的苦能够为未来做积攒,挑战自我和自然积累的本领能够帮助自己实现目标——“要能骑完全程,我就能找到女朋友了”这句话在骑友中广为流传,成为无数懵懂上路的男生心中的圣经。这样看来,骑行不仅连接了已知和未知,还联系了现在和将来,这恐怕就是这条国道承载无数人“人生方向”的内核。
于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自然就成为了“天将降大任”之前的热身运动,明白这一切的骑友们也在艰苦中体会到了纯净的快乐。艺洲说自己在山路上骑着车,感觉“由衷的喜悦”。“当你骑车的时候,就只有路,只有山,只有阳光,只有你自己,”他说。
“川藏骑行的弟兄大多是有想法没办法的,我和你们一样。”
疲惫的骑行者。摄影:家川
清风说:“在这条路上我们从不问别人的过往,但不问不代表我们不知道,每个人上路一定都是有原因的”。的确,每个人来到这里的原因千差万别。对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的原因都是“入世”的,要么为了“找寻方向”,要么为了“释放自我”,都是为了更好的未来生活。比如对于刚刚退伍回家经营网店的项北来说,川藏骑行的路途可以让他对“什么是成功”有更多的思考,同时他把这也看作是对自己身体和精神的一项测试,因为“从此以后,我要承担起很多责任了,想要成功,必须成为一个很强大的人”。
对项北的队友周扬来说,骑行318也同样像是一个创造“成就”的过程,一个通往“自我认识”和“未来道路”的仪式,“那时候我跟女朋友的关系很紧张,考研也不顺利,真的不知道下一步在哪里,非常低沉,知道318,想想就来了…也算是向自己证明一下吧”
骑行者。摄影:家川
与项北这些人相比,张丘骑行的动力就相当“出世”了。身穿一件灰绿相间的冲锋衣,踩着一双人字拖,他个子不高,戴一副眼镜,头发短短的,脸晒得黝黑,说起话来都是玩笑,感觉挺痞,这个28岁的年轻人此刻正因为在骑行路上受伤而逗留在老梁的国富客栈里帮忙。见到又来了一个七人骑行队伍,拿着记事本立刻迎上去,帮他们卸下装备停放好自行车,登记入住,十分热情熟练。
说起来到318国道骑行的原因,张丘总给人一种欲言又止的感觉。按照他的话说,在从一所普通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接下了父亲的建筑生意之后,他“收入不错,日子本该过得很好”。但后来发生的事就多少显得扑朔迷离了。“我家里出了点事儿,然后我又在一次车祸中受了伤。我突然就感觉有那么多事情你是完全无法控制的,可能你觉得最不会发生的事情反而就发生了”。张丘从没有明确说过自己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而自己又在那次车祸中经历了什么,但似乎可以用“人生无常”四个字来解释他离开家乡踏上川藏线的原因。
“我一定要到拉萨去。现在我是因为路上受伤所以才停留在这里,老梁也特别照顾我,但我要马上离开了,因为我必须到拉萨去”。关于他对拉萨的心心念念,张丘同样没有给出任何说明。但无论是出于信仰的目的,还是想到圣地寻求内心的宁静,亦或其他原因,张丘的一言一行总让人觉得有一种近乎宗教性的执着。
老梁借用一位骑友的话:“川藏骑行的弟兄大多是有想法没办法的,我和你们一样。我爱你们!”的确,像张丘一样因为感受到生活带来的无力感而踏上骑行征程的骑友不在少数。生活中他们似乎除了一腔热情和“爱”之外,什么也没有。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摄影:CS Studio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曾经谈到过前现代社会的“宿命论”,即人们相信觉得很多事情“天注定”,事情的发展是不受人控制而自有轨道的,而在现代或者后工业社会,人们需要通过对未来生活的预期建构自己的生活轨迹,在这一过程中包含一些“命运性的时刻”,而这些命运性的时刻,往往与“冒险”有关。齐美尔也认为,不少冒险者会自断后路,义无反顾地走进一片迷茫的前路中。
其实相比其他人,他们的前路不见得更加晦暗,但他们却坚定地认为自己比身边人更需要向未知冲刺,一探究竟。对于未知的、“不确定的”事物抱有“确定的”、想要探求的态度,这恰恰是318国道上骑行的人们内心中最坚定的那一块。在以道路为母题的叙事作品中,主人公会在旅程中遇到一个“决定性的时刻”,在那个时刻,他被迫去直视自身,直视自己的生命中最深层、最真实的部分,直至那个最内核的自我。
骑行者。摄影:德西曲珍
人的体验无不是自然地理的产物,在过去,由于匮乏的资源与恶劣的环境,人们随时都需要为生存而斗争,因而高原文学总是是以“生命”为主题的,是荒凉的、贫瘠的、英雄主义的。
像张丘这样的骑友可能并不知道拉萨意味着什么,千辛万苦去到拉萨的旅程又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但“冥冥之中”的召唤总让他们十分坚定,这种“宿命感”才是支撑他们走完全程的力量源泉。毕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上,能够听到“命运的召唤”就很可贵,对宿命的坚定信念就像茫茫人生海洋中航行的一艘船上的锚,能给人带来哪怕一丝安全感那就已经足够了。
“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摄影:CS Studio
从更宏大的格局上看,318国道骑行者心中对人生的不安感,和对命运的质问其实与这个社会的变化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的发展仿佛走上了一个快轨,各行各业日新月异,整个社会看起来都生机勃勃。但从另一个层面看来,建立新的社会价值标准的速度还远远跟不上社会中新事物出现的速度,也就是说某种程度上人们会经历价值观空缺带来的迷茫和失落。
在迷茫和错乱中,人们亟需一个坐标来确定自己的在社会中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人想要“寻找自我”。这时,318国道骑行仿佛就像一个天然的平台。就像前面艺洲说的,在这条路上没有别人,只有大自然和你自己。走完全程对自我内心和体魄的挑战,能让人看清在茫茫天地间自己生命的重量。这种不含杂质的、纯属于自己的“力量”很容易让人清醒地认识自我——这就是所谓“找到自我”的感觉了吧。
客栈里的自行车。摄影:德西曲珍
而与此同时,骑行者在生活中“有想法没办法”,也折射出中国当代社会中出现的独特的个体化过程——成为一个“单位”“公司”“家庭”以外的自己。而按照贝克的说法,当代人们的生活就像一场“大冒险”:你必须得把自己放在一个竞争环境中,和别人竞争社会资源——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日复一日贯穿生命的旅程——难怪清风在谈到自己过往的工作经历时多次说到“心累”这个词。在这个全社会的大竞争中,不少骑友的生活都处在巨大的拉扯和张力之中:清风断断续续的工作根本无法为她提供福利和保障,同样,离开了部队做起电商生意的项北也急需向自己证明这条路是行得通的。在各个行业都方兴未艾,社会保障体系还在完备过程中的中国,318国道上骑行者们一闪而过的身影就像一面面反光镜,反射出当代社会繁荣景象下被人遗忘落满灰尘的角落。
骑行者。摄影:路司祈
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道路又是让人感到乐观的存在——骑行的确成为了所有骑友人生中重要的,甚至改变命运的经历之一:仁青从北京的大外企回了家,在那里她的生活能与“过去”连在一起,而不必时刻询问“我是谁”;而小宇背着相机一路从川藏线走到了斯里兰卡,又落脚在清迈开起了青旅;张丘也在大理安定了下来。在318上,年轻人们被晒得黝黑,他们在雪山下4000米的路牌下举着自行车拍照、在布达拉宫前的广场上留影——一个无疑的个人的成就。
人生海海,人来人往,潮起潮落。骑行者车轮轧过的路面不留一丝痕迹,就像从没有人来过一样。在路上的人们渐行渐远,背影中却仿佛能看见一张张面孔组成的万千世界大观,那恰恰是现下社会最真实鲜活的存在。
扫一扫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网易沸点工作室出品
本文改编自德西曲珍的论文”Cycling into Himalaya: Adventure, Danger and Individuals in Contemporary China”.
编辑:许艺晴 德西曲珍
视频:宫羽
交互设计:张冰毅 刘静雯
前端:庞展展
策划:宫羽 许艺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骑行直播有没有出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