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部邵氏武打片老电影大全电影 具体的我忘了 只记得男猪脚没有功夫 为了报仇练铁砂掌和轻功 打败了日本人的空手

是个悲剧。&/p&&p&整部《天龙八部》的背后,是佛教中「无常」的思想。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难遂本心。&/p&&p&塞上牛羊空许约,王图霸业一场空,据说新版小说中,王语嫣和段誉也最终没有走到一起,屈指算来,几乎小说中每个人在命运的漩涡中沉浮,深陷在「求而不得」的折磨中。&/p&&p&想复仇的得不到复仇,想复国的得不到复国,想复婚的得不到复婚。游坦之得不到阿紫,阿紫得不到乔峰,乔峰得不到阿朱,阿朱得不到父爱,段王爷得不到儿子,段誉得不到王语嫣,王语嫣得不到表哥,慕容复得不到大燕国……&/p&&p&那么虚竹呢?绝世武功,角色美女,灵鹫宫主人,西夏国驸马,该有的他全有了,他不应该很幸福么?&/p&&p&也不尽然,最近不是有一句话很火么,叫「不忘初心」,虚竹的初心是什么,只不过是想做少林寺的一个小和尚而已。&/p&&p&他能靠小无相功催动少林七十二绝技,他的身份足以和少林方丈平起平坐,他能去做任何他想做的事,唯独,不能回过头再去做少林寺的一个小和尚了。&/p&&p&依然是,「求而不得」。&/p&&br&&p&&b&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章鱼读书」,回复「书单」,给你看我的精选书单,回复「读书」,给你看我的读书方法论。&/b& &/p&&p&.&/p&
是个悲剧。整部《天龙八部》的背后,是佛教中「无常」的思想。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难遂本心。塞上牛羊空许约,王图霸业一场空,据说新版小说中,王语嫣和段誉也最终没有走到一起,屈指算来,几乎小说中每个人在命运的漩涡中沉浮,深陷在「求而不得」的折…
以下是《旁观者》编导范铭对周星驰的描述,她是搜集过很多周星驰资料并接触过他的人,所以她笔下的“周星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于我心目中的周星驰,可以用这几句来概括: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夫唯不争。和《老子》很契合。&br&&blockquote&&p&这次做周星驰,我个人最大的感受是“矛盾重重”。从开始看资料,到采访,到后期制作,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始终和他在电影中的表情一样丰富和多变,但同时又形成诡异的完整和统一。别人描述的他,我们眼中的他,与他曾经饰演的各种角色:至尊宝、周星星、凌凌漆,唐伯虎,尹天仇,甚至是他主持少儿节目时扮演的“黑僵尸”??,都能层层叠叠隐隐约约在他的“真身”上浮现,使他同时散发着天才、屌丝、控制狂、喜剧大师、功夫小子、强迫症、旁观者、追梦人、负心汉、情圣、天使、恶魔等等的多重气质。但是再复杂、再丰富如他,走过人生的半百,他在这次采访中流露的坦诚和“真”,依然让人感慨,也让人心酸。&br&&/p&&p&柴静向他提了不少尖锐的问题(有一些因为时长原因,最终没有剪入节目),“矛盾”,也是他自己在采访中多次提及的一个词。王晶说,“他最怕别人看透他”,我相信他自己也无法清晰地解读自己。谁也无法说谁能看透谁,但付出人类的“理解”有时比“看透”重要。就像他在节目结束时,被说中心事般失神地说“谢谢你,谢谢你”,也象柴静在书中曾经写的,“生活自身矛盾密布”。&/p&&p&1.&/p&&p&之前很多资料里说他“性格难搞、不配合”,但编导毛丽丽在前期阶段第一次见完他,回来不敢置信地跟我说,“周星驰一点都不象传闻那样的难打交道啊?人好nice啊,第一次见面,他也会关心人的感受,叫盒饭的时候,会顾及其他人有什么忌口、爱吃什么,还会不动声色地放到人面前??”我简直担心这小美女爱上了他。&/p&&p&第一次我们采他,他穿着跟上一次公开活动一样的蓝色冲锋衣、黑色鸭舌帽、头发还是经典的花白,脚踩耐克鞋。表情乖乖如学生仔,甚至有点生涩。一进来就跟柴静说,不好意思,没有洗头,戴着帽子可不可以?还说不适应北京的气候,这两天脚上过敏,有一片红肿,不舒服,然后不由分说就把裤管拉起来,露出小腿,指给柴静看。这对于新近认识,几乎完全不熟的人来说,实在是一种有点突兀的热乎。&/p&&p&之后他又觉得嘴唇太干,借了润唇膏,擦完之后,反复问周围人,“会不会颜色有一点偏红?”“可以吗?”“你觉得怎样?”“有没有无色的?”……经过这番折腾,生疏感确实完全消解了。我有种隐隐的感觉,就像美国副总统约翰逊曾经邀请那些专门报道他甚至是反对他的记者到白宫跟他一起游泳一样,在莫可名状的亲近之中,既放松了自己,也拉进了和“对手”之间的距离。&/p&&p&第一次专访聊了两个小时,星爷的表现出乎我们的意料,因为此前有记者形容他“二十分钟问题抛过去,他十五分钟就答完了”。采访中,他跟柴静聊电影,聊童年,聊爱情,聊自己从“小人物跑龙套”到彻底“解构英雄主义”的历程,也聊到跟合作者的龃龉及金钱观,谈得很恳切,也有不少我此前未在资料上看到的内容,谈到有趣处,在场很多人集体笑倒。&/p&&p&我们都对采访很满意,未料,离开现场不到一小时,丽丽给我打电话,说周星驰的助理心急火燎地说星爷回去之后突然跟他说,希望我们能重新再采访一次,我完全震惊了?也百思不得其解。&/p&&p&于是,事隔25天,柴静第二次采访他。他跟柴的说法是,回去之后他就失忆了,他不记得自己说了什么,只感觉自己表达不好,把记者快逼跳楼了,所以他这段时间在苦练普通话,相信可以说得更好。我们再三解释说完全没有,他谈得非常好,他才相信。他的助理说,这类情况,以前从未出现过。&/p&&p&2.&/p&&p&他的这个助理叫chris,跟了周十年,丽丽说,他当时传话希望我们再采访一次时,长挂的口头禅是,“要是不行,你们就等着给我烧香吧。。。”,一副可怜样。&/p&&p&按照在《功夫》里跟周星驰合作过的元华的说法,“周星驰是出了名的坏脾气”。对于合作的演员,也是极度苛刻。《少林足球》里的大师兄黄一飞,为了拍铁头功那个镜头,连续在头上爆掉八个啤酒瓶,周还是不能满意,问道具还有没有瓶子,道具看不下去,谎称没有了。之后又拍的时候,黄一飞被打爆头,短暂昏厥过去,醒后,周星驰都没有问一声,就直接问可以开工了吗?&/p&&p&但丽丽跟周的电影配乐师聊天,配乐师说周其实是人前凶恶,人后善良。比如他做了一首音乐,周会很刻薄地说,“就这样啊?你满脑子都是垃圾,所以你做出来的话都是垃圾”。但转过来会在背后会跟其他人说,“他很好的,那个音乐是最好的,找不到更好的了,这场戏最好的就是音乐了”。&/p&&p&助理chris说周星驰平时事无巨细,“牙签掉在地上也要管”。柴静问到他这点的时候,周一开始象个被戳到肚子的小刺猬一样,很是不悦,说 “牙签掉在地上也要管??有吗?谁说的?是不是那个谁?他乱说的!”,然后柴静补充说,“他本意是夸你,他本来是要夸你认真。。。”,周立刻表情非常到位地出现了经典的“喜剧”逆转:“夸我很认真是吗?哦,那就好,对啊!我就是那么认真的嘛!我们做事一定要认真才有希望嘛,是不是。”&/p&&p&助理告诉我们,周对于自己的作品要求极细,不管是表演、画面特技、对白、调色、音效,甚至打一拳发出的到底是“嘭”一声还是“嗵”一声,都一定要符合星爷的要求才行。周星驰自己在采访中说,“凡事都要做‘好一点点’,有时候我也不知道哪一个‘一点点’是有影响的,但反正全都做好一点点”。&/p&&p&周星驰曾在被问及在《西游》师徒四人里最希望是谁时回答说是“猪八戒”。柴静说你性格并不像猪八戒啊,他说,“是外人不了解,其实我是很懒的人,最好不要做那么多事就好了”&/p&&p&“这会不会矛盾?你又说要把事情做得好一点,然后你又想说不要那么多事情。”&/p&&p&“有时候人就是很矛盾的,是吧?很多时候你都会想,最好没事情就好了,真的没事情,又觉得可以有多的事情就好了。”&/p&&p&在《功夫》去嘎呐首映的时候,星爷死活要站在大屏幕的后面, 人家看不到他,但是他能看到观众。他就一直在那儿站了两个小时,看观众的反映。在我们采访时,他也是反复地试探柴静对《西游》的观感,不停地点头,说,“这样啊”“真的吗?”“哦,你有这么感觉吗?”,然后陷入沉思,也是一脸的入戏和“不疯魔不成活”&/p&&p&他对电影的天分和付出毫无疑问,然而这些年,人们眼看着他身边的合作者一个一个离他而去。罗家英、吴孟达、黄一飞、林子聪?? 在一些旧日搭档的吐槽中,不难看出,他们不再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周星驰没有在新戏里给他们留角色,或者是通知他们有角色,过了一个月又无故取消,弄得别人很生气。但周解释说,他是真的每次都按照剧本去挑演员,而不会因为要用哪一个演员而去专门找角色。&/p&&p&他说“我找演员要找最合适的,我是为了‘事’。”&/p&&p&柴静问他,“事比人更重要?”&/p&&p&他答道:“从来都是这样子,从来都是这样子。”&/p&&p&当然,事实本身永远比话语描述起来的更复杂。合作者离散的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原因是,钱。&/p&&p&3.&/p&&p&昨天早上,看到周星驰和华谊因为《西游》大卖而产生利益争夺,很可能要对簿公堂。我有种又吃惊,又并不意外的感觉。&/p&&p&在资料中看到的周星驰,在成功后几乎是官司缠身、众叛亲离。生意合作者说他“小气”,不肯“让利于人”。星辉公司旗下艺人解约,团队涣散,连十年女友在分手后都因为嫌之前周给的“佣金太少”而跟他对簿公堂,真是颇为凄凉的一幕。如今他跟华谊闹翻,似乎也在《西游》票房成功的宏伟交响乐中,突然拉上一弦刺耳之音。在我们前期拍摄时,就曾听华谊的王中磊半开玩笑地说,他从不知道星爷哪句话真,哪句话假。&/p&&p&但我们也听他的电影配乐师说,周星驰出门经常打车,生活简朴,但有次因为知道配乐师非常爱车,便问他“你是不是很喜欢我那个古董法拉利?”“是啊,我可不可以去看?”“看什么看,你拿去玩”“哇,玩多久?”“就放你那里了,有什么问题修好拿单子给我。”&/p&&p&柴静问他,哪种说法是真的,他到底是吝啬还是慷慨,他想了想,答道,“也很难说?? 这些都是真实的,都是。”“你对金钱是什么态度?”“当然希望多赚,但核心是要把事情做好,赚钱是配套。有时副产品是重要,但核心最重要。”&/p&&p&他也说起了儿时的贫穷,那个跟随单身母亲和姐姐们住在九龙穷人区,睡上下铺,把“豉汁捞饭”当成天下美食的窘迫童年。柴静问他,“是跟安全感有关吗?”他说“如果有能力,要赚更多的钱,是绝对的,是、真、的。”,他说得很慢,过了会,又补充了一句,“小时候富有的人不会有这个感觉”。他说,对他来说,赚钱已经不止是车、穿、吃 ,而是一个不断追求的目标。&/p&&p&“可是那样就永远没有尽头?”&/p&&p&“不需要有尽头。”&/p&&p&4.&/p&&p&所以他总是自私又天真,就象一个不管不顾的任性孩子,心心念念地追逐着自己的幻梦,补自己儿时缺失的东西,不管是钱、功夫、还是那个“不再跑龙套,不再站在人后”的梦想。&/p&&p&丽丽在前期收集资料时,找到《周星驰画传》和市面上流传的周星驰各种自传版本,对他童年细节有不少描述,里面还引用了一个叫“阿真”的同学的一些说法。柴静跟他聊起时,周自己都觉得吃惊:&/p&&p&“你这些信息来自哪里?”&/p&&p&“你的自传啊?”&/p&&p&“我的自传啊?反正我没看过??”&/p&&p&“那就好办了” :)&/p&&p&里面的有些细节,倒也准确,象一个记忆的启动阀,周星驰自己都听得发毛了。&/p&&p&周:这个阿珍是谁啊?&/p&&p&柴:对啊,我也很好奇。&/p&&p&周:我能再见见他吗?你有他的联系方式吗?&/p&&p&就在这种奇异的氛围之下,周星驰回忆起童年。他说起妈妈每日三餐时间都唱歌,最喜欢唱的是毛泽东写的词《蝶恋花》,他说起小的时候特别喜欢看窗外,那时候他还没有“老花”,看到外面有人脱光了到处走,看到邻居居然可以不用鞋子直接用手打蟑螂,说到这里还是一脸的佩服。&/p&&p&他说小学时候99%的精力都放在练功上,对女生还提不起兴趣。那时候练轻功流行的做法是,在一个乘满水的大缸边缘走来走去,因为有水,所以能够承载小孩子的重量,然后逐步一点一点把水舀掉,如果还能在缸的边上走,缸不翻倒,就算把轻功练成了。另一个例子就是片子里剪进去的,星爷自称儿时主攻的“铁砂掌”,即把黄豆炒热了,把手在里面反复插。最后把一个手练得粗皮糙肉,直接被母亲喝止了。 他还很先知先觉,自作聪明地对柴说,“我只练了一个手,就是怕万一练出什么问题,还有一个手能保住”。说完又遗憾地恍然,“但我是练的右手,所以我其实应该只练左手。。。”&/p&&p&他也喜欢打沙袋,每天的假想敌都不同。经常被校长打手心,还要狡辩“我不是唯一一个”,最后,在柴的“逼问”下,终于承认“不能再跑龙套了,我一直在后面,我要站在前面”。然后自认为自己是“同年纪的全世界武功最好的”,既然“自己的武功已经到了一定境界了,我可以为学校贡献点什么”,于是想开一个教功夫的班,校长看了他很久,“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的眼神,然后叫我出去”。(这段详见节目)&/p&&p&他甚至曾在太平山顶跟梁朝伟进行过第一次自编自演的创作,主角就是他跟梁,是一个关于打坏人的故事。他为了说服梁被自己打败,倒下去,煞费苦心。&/p&&p&周:“他一开始不是很愿意,但是我说还有很多机会嘛,不是只拍一次嘛,所以这一次是你倒下去。”&/p&&p&柴:好像你们俩没有第二次了?&/p&&p&周(笑):对,没有拍,再没有拍过了。&/p&&p&这个从小不甘落败的小孩,在进入演艺圈之初的头几年,却几乎是一路挫败。在梁朝伟已经称为“无线五虎”时,周还是个跑龙套的小喽罗。&/p&&p&在他做儿童节目主持人的阶段,曾有一家报纸评论他只适合做儿童节目主持人,不适合做演员,他曾把这张报纸剪下来,贴在墙上刺激自己。这让我想起去年在伦敦,我们采访贝克汉姆时,小贝曾说,在1998世界杯,他因错失点球导致英格兰球队止步世界杯成为全民公敌,曾经最爱他的家乡的球迷在球场用愤怒的眼神看着他,他一直把“球迷的愤怒”这张照片挂在墙上。原来周星星也曾如此。也许,每个等待爆发的小宇宙都需要一根羞辱和挫败的小火柴。;)&/p&&p&关于跑龙套的六年,柴静问过他,他曾对媒体有过两种说法,一种是觉得做儿童主持人是最无忧无虑的时间,另一种是觉得那六年完全靠忍耐来过。&/p&&p&“到底哪一种是真的?”&/p&&p&“两种都是真的,都是很矛盾。就是你又喜欢,但是又不是很喜欢。”&/p&&p&“会不会是忍耐是你当时的感受,而回头看的时候觉得无忧无虑,是你现在的感觉”&/p&&p& “你说起来也有这种感觉,对。”&/p&&p&那六年,他自己说,是“很孤独,但也很浪漫” ,但就是这“乱搞”的几年,自由发挥、无人喝彩的几年,这如同爆米花出炉前在黑滚炉里旋转崩裂以待喷发的几年,成就了他。“那个时候觉得就是觉得很失望,都是没有什么机会,但是现在就觉得那个时候特别重要。”&/p&&p&到了《射雕英雄传》,他饰演了著名的打酱油的匪兵乙,和另一个被杨康献给梅超风练功并一掌打死的路人冤大头。说实话我第一眼看时完全没有认出来这是他。直到他在采访时,他跟柴静强调说,“我有把自己放进去啊,放到这个被杀死的人里面去”,还说,“你没看到死的时候我其实是有反应的吗,就是“啊啊啊”那样一个表情??”&/p&&br&&br&&p&后期我和丽丽把那个镜头足足放慢到30%的速度才能看清楚,那不到一秒钟,他脸上的投入。&/p&&p&“虽然小,但也是表演啊,对于第一次这么演也是很重要的啊”,他说,“当时我是想过风格的”。&/p&&p&1992年,有记者问他是什么让他改变之前温吞的表演,如何开窍?他回答说:“有什么让我开窍?——就像是一盏灯突然亮起来的原理,‘登’一声就亮了。”&/p&&p&5.&/p&&p&周星驰至今单身。有人说,私底下觉得他像一个武侠小说里的孤独老人。周说,“其实也不必要说那么严重,只是有时候我会喜欢一个人待着。”&/p&&p&柴问他有没有象寻常人一样为人夫,为人父的愿望。&/p&&p&他反问“但是我现在这样子你看,还有机会吗?”&/p&&p&柴静:你知道你本来是一个可以,很轻而易举得到你所想要得到东西的人,在人们看来是这样的。&/p&&p&周星驰:不一定,怎么会呢?我都运气不好。&/p&&p&柴静:不是吧,曾经有一段真挚的感情放在你面前,你没有珍惜而已。&/p&&p&周星驰:嗯,我觉得是运气不好。&/p&&p&当年他的情感风波人尽皆知。历史往往如此,当年的他年轻甜滑,风流浪漫,好山好水,无意留连。如今的他,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却只剩弱水三千,再不见伊人。&/p&&br&&p&《西游降魔》上映前,电影宣传方曾心血来潮地安排他和马云的对谈,名字叫做“天马星空”。对谈时,他和马云都异口同声地频频感慨,“时间不多了”,广院学生们在底下笑成一片。在当时的情境下,基本上周星驰不管说什么大家都在乱笑,但他后来无奈地对我们说,“大家当我们开玩笑,但我是说真的,马云也是说真的”,然后点点头,又长长地点点头。&/p&&p&今次的《西游降魔》沿用了《大话西游》的主题曲《一生所爱》,唯一改动的是添加了一句歌词,“从前直到在,爱还在”。因为他不想“太过绝望”,想“还有一点点希望”。。。&/p&&p&采访中,周星驰说到十八年前在公车上第一次想到“爱你一万年”这句台词时的兴奋,他在说时,还难抑激动,忍不住打一个响指,说“哇,非常,非常棒那种感觉。”,柴问他棒在哪里,他说,棒在要说两遍,第一遍是假的,第二遍说的时候才是真的。&/p&&br&&p&我隐隐地觉得,这句话象是周星驰人生的一个寓言,而这首歌则是他个人剧本的一个主旋律。只是十八年前,他说了一遍,当时还不懂得自己,十八年后再说一遍时,他是真的了,但早已年华翻转、物是人非。他总是说,这次重拍&西游&的初衷是要拍“打怪兽”的故事,结果拍着拍着,把“打怪兽”又拍成了爱情,他说 “电影没有情,好像是不行的啊 ”,我却觉得他说的是自己。&/p&&p&柴最后问他,为什么总是忘不了这句“一万年”,他回答:可能我对这几句话有情意结。&/p&&p&柴试探地问他:我可不可以理解说这是一个不由分说的想法,我就想在这个时候说出我一生中想说的这句话?&/p&&p&他一愣,说:对对对,你有这样感觉吗?&/p&&p&柴说:对。&/p&&p&周星驰现场突然有些怔住,自语一般喃喃说:谢谢你,谢谢你。。。&/p&&p&我坐在他的侧面,看他一动不动,如同陷入了自己的世界。&/p&&br&&p&当年城楼下那个在风里面跑得很帅的少年,那个耍宝耍得没边没际的浪子,那个在城墙上走起来很拽的武士,一瞬间坐化,变成了五指山上那个静默五百年的石猴。&/p&&/blockquote&
以下是《旁观者》编导范铭对周星驰的描述,她是搜集过很多周星驰资料并接触过他的人,所以她笔下的“周星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至于我心目中的周星驰,可以用这几句来概括: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夫唯不争。和《老子》很契合。 这次做周星驰,…
我喜欢《无间道》系列是因为这里有那么多缜密的细节值得推敲,无论看多少遍都看不完这些细节,看不透那些疑点盲点。作为一个《无间道》迷,作为一个细节控,不管有没有人看,我都要用我的方式认真打完这道题。
《无间道》第一部
&br&&br&&b&1片头的一段佛经。&/b&&br&&img src=&/d5a7f4a816c7b4f9bd713da0e2ea2fd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d5a7f4a816c7b4f9bd713da0e2ea2fde_r.jpg&&&p&(1)《涅槃经》是什么? &br&《涅槃经》是佛祖释迦牟尼在涅槃之前最後的遗教。
&/p&&p&&br&(2)经文是什么意思? &br&解释一下,世界上许多讲述地狱的宗教中,要算是佛教把地狱描写得最详尽。佛教相信生死轮回,轮回转生。 &/p&&p&轮回,共分为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及地狱道。 &/p&&p&而地狱道由八大地狱组成, 最令人胆战心惊的就是无间地狱,就是无间断的去受苦,死了又活,活了再死,周而复始,永无间断。这就是无间道三字的意思。(当然,“无间道”中的“道”字还有一种解释,就是白道和黑道,因为卧底是游走在黑白两道中间的嘛)&br&那么电影中是谁进入了无间地狱呢?是陈永仁还是刘建明,这个我们后面再说。
&br&&/p&&br&&b&2
胖子。&/b&&img src=&/54dc2769df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4dc2769dfb_r.jpg&&&br&这个胖子第一次我没注意,后来发现他就是后面毒品交易里对陈永仁说泰国人怕冷的胖子,之所以离韩琛这么近,是因为他是韩琛的亲弟弟,看矮胖的身材和曾志伟也算有相似之处吧。 &br&&br&&b&3六个兄弟的对应。&/b&&img src=&/aa44c3db154d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a44c3db154d0_r.jpg&&韩琛说五年前大家一起做事,一年内死了六个兄弟,看到韩琛后面有六个骨灰盒,才发现原来他是来祭拜他的弟兄。 &br&&img src=&/b42ce3b49f0b212d6234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42ce3b49f0b212d62342_r.jpg&&&br&&b&4一将功成万骨枯。 &/b&&br&&img src=&/4d6f42bea07b33d76a828af7ac89fe9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d6f42bea07b33d76a828af7ac89fe92_r.jpg&&&img src=&/e3cf64cb51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3cf64cb51f_r.jpg&&韩琛说,算命的说我,一将功成万骨枯,可是我不信, 我认为,出来混的,是生是死要由自己来决定。 &br&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意思是,一个人的成功是建立在牺牲很多人的性命基础上(也有可能包括自己),其实这句话预示了韩琛的命运,韩琛成为了老大,是用他的老婆、倪永孝等人的命换来的。 &br&他说他不信,但是这是命,人是抵抗不了命运的。 &br&&br&&b&5 2。&/b&&br&&img src=&/36f35eabfb73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6f35eabfb73_r.jpg&&&img src=&/bcd2c826b9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cd2c826b9_r.jpg&&这两组数字已经是《无间道》的经典细节了。 &br&陈永仁的警察编号是PC27149,而刘建明的编号是PC4927, 7*7=49,为什么用7、7、49这组数字呢? &br&在佛法中,七七四十九天是用来超度的。在佛教的轮回转世观念中,人死后在七七四十九日内,经过七个阶段,也就是说四十九日是个缓冲期,在这个阶段,大多数人经过超度都可以赎罪,能投个好胎,但是,极好的人会立即上天,极坏的人会立即下地狱。 &br&&br&27和49的颠倒象征着刘和陈的错位不难理解,但是陈的编号中有一个1,这个我还无法解释,有大神知道的可以告诉我。(也有看到一种解释说,香港的警察编号都是五位数,单单只有刘建明少了一位,从某种意义来说,刘建明就不是真正的警察。)
&br&&br&&b&6我想和他换。 &/b&&br&&img src=&/b5bcda11c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5bcda11ca_r.jpg&&电影中“我想和他换”这句话,刘建明一共说了两次,这两次的含义完全不同。此时的刘建明并不知道陈永仁是卧底,只是觉得出去很好,他根本就不想做卧底,他是为了玛丽姐才做的混混,谁知道被送进来当卧底,所以,大家不要多想,比如刘建明当时就想做好人,都是身不由己之类的,不是不是,他只是想出去他想天天和玛丽姐在一起。 &br&&br&&b&7第一次交流。&/b&&br&&img src=&/e6b351e4dfa1cec0e893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6b351e4dfa1cec0e893_r.jpg&&在双方知道彼此卧底身份之前,两人只有过两次交流,这是第一次,但是陈永仁看的是刘建明的侧脸,刘建明看的是陈永仁的侧影,是一次属于警察和罪犯非常普通的见面交流,两人也并没什么印象,所以后来在音响店他们俩是完全不记得彼此的。 &br&&br&&b&8音响店。 &/b&&img src=&/a3cb8b422fdc4db9ec5646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3cb8b422fdc4db9ec5646_r.jpg&&&br&音像店里细节很多。 &br&(1)这是两人长大后的第一次见面,谁都不认识彼此,就是客人和店员的关系。
&br&&br&(2)歌曲《被遗忘的时光》第一次出现在了这里,三部曲中《被遗忘的时光》一共出现了四次,这首歌说实话和陈永仁没什么关系,四次的出现都在和刘建明联系着。选择《被遗忘的时光》不单是因为这是一首试音金曲,更是因为这首歌可以让刘建明瞬间回到那段被遗忘,或者说是自己不敢记起的那段时光,就是十年前玛丽拒绝了他然后死掉的时光。(虽然说这是第二部发生的,第二部也是后拍的,但是这个故事早就写完了,所以完全扣得上第二部剧情)
&br&&br&(3)被刘建明推荐的线材。 &br&&img src=&/204e9e66b2cd0f5a8610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204e9e66b2cd0f5a8610d_r.jpg&&&img src=&/dda763eda154ac3e04b6bc41f03aa2b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dda763eda154ac3e04b6bc41f03aa2b0_r.jpg&&这根线就是陈永仁在毒品交易中与黄SIR传递摩斯密码的工具了。陈永仁曾经想过把偷听器藏于石膏模内,说起来,是刘建明帮他过了这关。因为刘建明介绍了一条讯号线给他,陈永仁忽发奇想,把偷听器藏在交易地点窗边的水渠缝隙间,用讯号线接上,贴到窗框上。后来你看到陈永仁不断用手指敲打玻璃窗,就是这个原因了。
&br&(4) &br&&img src=&/e45d489b0ade9c7a2cc4d1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45d489b0ade9c7a2cc4d1a_r.jpg&& 日和后面墓碑上的2002年的11月27日的矛盾被理解成是个BUG,完全不能接受,这是多么经典而又巧妙的细节啊。 ,想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无限的轮回,所以说,陈永仁永远进入了无间地狱,此处在第一部结尾处再具体说明。&br&&br&&b&9 送殡。 &/b&&br&&img src=&/f60dedebbfac5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f60dedebbfac5e_r.jpg&&老板问阿仁去哪儿啊,阿仁开玩笑的语气说,去送殡啊,其实是真的去送殡,因为叶SIR去世了。 &br&&img src=&/b2c414eb3c79e120aeef8f7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2c414eb3c79e120aeef8f7_r.jpg&&这也就间接在交代,现在全世界就只有黄SIR知道陈永仁的卧底身份了。
&br&&br&&b&10三年之后又三年。&/b&&br&&img src=&/c426d105a4e062ccad6de8d37a94b0d4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426d105a4e062ccad6de8d37a94b0d4_r.jpg&&这段台词已经变成即兴改词的经典了。梁朝伟把原来的台词“都九年了老大”改成了“明明说好是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不仅凸显了他的无奈和激动,也为第二部他三年三年又三年的换主做了一个精彩的预告。 &br&&br&&p&&b&11 25号是你生日。 &/b&&/p&&p&&img src=&/4b86d2a59f4bb9cd239a17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b86d2a59f4bb9cd239a17b_r.jpg&&如果还有很多人在纠结11月28日的手写日期和11月27日的墓碑日期到底哪一个是准确的,那黄SIR的话可以回答你了,墓碑上的27日是对的,阿仁25号的生日还没到,这里就已经与28号矛盾了。(但还是那句话,这个时间点不分对错,这叫轮回。) &/p&&br&&p&&b&12 刘建明装律师。&/b&&/p&&p&这一段很多人没太看懂。 &/p&&p&女同事Fanny说,他们什么都不肯说,全部都要等律师来, &/p&&p&另一个同事说,那些人现在都还没有回复。 &/p&&p&然后刘建明看了闭路电视后,笑了,他决定假扮律师。 &/p&&p&(1)他们不敢录音。&br&&img src=&/3c564fbbf00e194c52e1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c564fbbf00e194c52e12_r.jpg&&&img src=&/71d2fe0f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71d2fe0fa_r.jpg&&刘建明装作律师的语气说,律师在场,他们不敢录像。这边, 大B清楚听到刘建明的说话,他便机灵地将闭路电视关上。罪犯看到闭路电视镜头上的红灯熄了,顿时放心下来。 &/p&&p&(2)亲兄弟&br&&img src=&/eaf47b6ce04a5d68a29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af47b6ce04a5d68a29a_r.jpg&&&img src=&/e8b4f7f401ec884fecb656f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8b4f7f401ec884fecb656fb_r.jpg&& 这里说明了这个人是警方想要抓捕的毛哥的哥哥,他是毛哥的亲哥,所以刘建明第一句就问他有没有往家里打电话,意思就是有没有打给毛哥。最后刘建明通过他所得到的电话号码就可以找到毛哥了。&/p&&p&(3)律师没来别乱说话。&br&&img src=&/0ffad08886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0ffad08886_r.jpg&&最后这一句,是刘建明作为一个常人对罪犯说的,他的意思翻译一下就是,律师没来之前,你竟然和警察说了大实话,真是个笨蛋。
&/p&&p&(4)大B的疑问。&/p&&p&&img src=&/ce48e4eea98e14e21b6d85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e48e4eea98e14e21b6d85_r.jpg&&这里要注意两点,第一,知道毛哥当然是因为刘建明得到了韩琛的线报了(毛哥是韩琛的对手) &/p&&p&第二,大B为什么会对毛哥如此敏感呢,为什么不是其他同时在问,其实这里很有可能是在为大B也是韩琛的卧底,做一个较隐形的铺垫,他当时可能在猜测,刘建明会不会也是韩琛的卧底。
&/p&&br&&p&&b&13监听桥段。&/b&&/p&&p&在长达十余分钟的监听部分首次暴露双方都有卧底的事实。&/p&&p&(1)刘建明发现黄SIR隐蔽地戴上了另一只耳机,故猜想黄SIR 在韩琛这边安插了卧底,他正在与卧底联系。 &img src=&/a8246fbf82e4fc50fec637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8246fbf82e4fc50fec637b_r.jpg&&&img src=&/3a79edc25eafe0cde07a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a79edc25eafe0cde07a0_r.jpg&&&/p&&img src=&/0df249ac57aea2cd9c16f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0df249ac57aea2cd9c16fb_r.jpg&&&p&(2)与此同时,陈永仁也发现韩琛带上一只耳机,猜到韩琛原来也安插了卧底。 &img src=&/1a9e25d1bf1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1a9e25d1bf12_r.jpg&&&/p&&p&(3)刘建明看到黄SIR 的手指正打着节拍, 而他电脑屏幕中锁定的频道上显示的频率节奏和黄SIR的节奏不谋而合,他这才知道,黄SIR和卧底的交流方式是摩斯密码。 &img src=&/0b55b87fed2dd988c9461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0b55b87fed2dd988c9461e_r.jpg&&&img src=&/8d5f679fd55d9c045e1cb4b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8d5f679fd55d9c045e1cb4bd_r.jpg&&&/p&&img src=&/b558f568de7a8a420b0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558f568de7a8a420b0b_r.jpg&&&img src=&/50cb072ff88f252a4ab6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0cb072ff88f252a4ab6_r.jpg&&&p&(4)BUG:刘建明给韩琛群发的信息是“有内鬼,终止交易”,中间有逗号,但是韩琛和其他人收到的信息中间却没有逗号。&img src=&/18effe72a47c55ca66a6b34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18effe72a47c55ca66a6b34_r.jpg&&&img src=&/9f66c552facf441bb7ad4e7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f66c552facf441bb7ad4e7_r.jpg&&&/p&&p&&b&14拒绝握手。&/b&&/p&&img src=&/cf5a47f7bbc82af6e167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f5a47f7bbc82af6e167_r.jpg&&&p&&img src=&/e2dbc3e0f63ec9afd7d8a3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2dbc3e0f63ec9afd7d8a3_r.jpg&& 剧本里是韩琛拒绝握手,曾志伟临时改成了“你见过人进殡仪馆和尸体握手吗”,接上了上一句对黄SIR说的“我看你什么时候死”,连接的非常自然,又多了一股狠劲儿。&/p&&p&&b&15 28种性格。 &/b&&/p&&p&&img src=&/bcb1c1b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cb1c1b0_r.jpg&&&img src=&/a61dbe4e9f5eeb51551d59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61dbe4e9f5eeb51551d59c_r.jpg&&&img src=&/909fdac043ec96bb777594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09fdac043ec96bb777594_r.jpg&&&img src=&/95ef2d261459aebd3874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5ef2d261459aebd3874_r.jpg&&mary说的这段话,对应上了第三部里得了精神分裂症的刘建明,每天早上起来就和自己演戏,演得连他自己是谁都忘了。 &/p&&br&&p&&b&16迪比亚路。 &/b&&/p&&p&&img src=&/ab125ce113fb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b125ce113fbb_r.jpg&&这名字是真名就怪了,只能说他是迪比亚路的球迷,迪比亚路就是意大利球星德尔皮耶罗。 &/p&&br&&p&&b&17保biao的biao。 &/b&&/p&&p&&img src=&/310e00afcea3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10e00afcea3_r.jpg&&看到知乎上还有人问到底阿仁会不会写这个biao字,底下好多人的回答竟然是他混黑道好多年,字忘了,我也是醉醉的了。图上右边的这个点不是写错了,他想写的是保镳(这个字是通“镖”)的。我是觉得他前面写的非常连贯,但是写到这想到要掩藏自己。 &/p&&p&&b&18电影院。 &/b&&/p&&p&韩琛和刘建明看的电影是1995年的《黑骏马》。 &/p&&img src=&/bc63f9ec5badabf5b321eee81f5f0fc9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c63f9ec5badabf5b321eee81f5f0fc9_r.jpg&&&br&&p&&b&19录音带。 &/b&&/p&&p&&img src=&/1a57c4aa3c7ca3a776655adefcb22aa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1a57c4aa3c7ca3a776655adefcb22aad_r.jpg&&&img src=&/e2cdaf820ae1f1b991055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2cdaf820ae1f1b9910552_r.jpg&&这个录音带是韩琛在和刘建明,这里韩琛是故意让陈永仁看到的,让陈永仁看到没什么坏处,多一个人知道牵制住刘建明的证据没有损失。 &/p&&br&&p&&b&20傻强很可爱。 &/b&&/p&&p&&img src=&/baaecc7b264dbb9cc0eb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aaecc7b264dbb9cc0ebb_r.jpg&&这张填写资料写着傻强是1972年生,他底下的填写日期竟然先写成了1972年,后来又改成了2002年,他一定最讨厌的就是填资料了。 &/p&&br&&p&&b&21小女孩。&/b&&/p&&p&&img src=&/192f026d91ef92f9ba6cf6f5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192f026d91ef92f9ba6cf6f5_r.jpg&&&img src=&/cbe3ad594b2d65c901f5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be3ad594b2d65c901f5a_r.jpg&&这小女孩当然就是陈永仁的孩子了,这个小女孩就是6年前may怀上的,她骗阿仁说把孩子打掉了,不想让他知道,现在依然不想让他知道,说6岁的话陈永仁就一定知道是自己的孩子了,所以说女儿5岁。 &/p&&br&&p&&b&22喂。&/b&&img src=&/f7c5a5b2a02d2bb23ef690b9a3174ca5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f7c5a5b2a02d2bb23ef690b9a3174ca5_r.jpg&&&img src=&/85cece8f8ecb212bb1cb113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85cece8f8ecb212bb1cb1132_r.jpg&&这一段又是影帝的即兴发挥了。黄SIR对阿仁说了一句“喂”,这是黄秋生自己加的戏了,台词根本就没有这一句,所以当梁朝伟听到后,表情很无措,因为剧本里没有这一句,但很快他就心领神会了,给两位影帝点个赞。 &/p&&br&&p&&b&23黄SIR 的决定。 &/b&&/p&&p&&img src=&/7c2a9cfef9a91adc086d3e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7c2a9cfef9a91adc086d3e2_r.jpg&&&img src=&/124dcbba433c01a2e6e9cab7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124dcbba433c01a2e6e9cab7_r.jpg&&看到很多人说黄SIR这里不聪明,他可以往下走一层,这样就避免直接和迪路碰面了,就不用死了嘛。其实,黄SIR是故意留在23层的,他有逃跑的机会但是他没有走,是因为他要为掩护陈永仁而拖延时间。 至于为什么没和陈永仁一起搭吊梯,当时是怕被别人看到他们两个在一起,暴露身份了,那样就会前功尽弃。&br&&/p&&br&&p&&b&24 林迪安。&/b&&/p&&p&&img src=&/ac8a626cdee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c8a626cdeec_r.jpg&&&img src=&/c810d9d52f6e51fce94e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c810d9d52f6e51fce94eb_r.jpg&&迪路一只手伸入电梯这段太惊心了,迪路的扮演者林迪安就是这部电影的动作指导。他解释过这一段,“一个好的动作指导应该按照影片的剧情和风格来进行设计,而不能一味地把动作指导理解为就是设计打斗动作,在《无间道》原来的剧情中,安排黄秋生死前应该有一场枪战和打斗,但被我否掉了,我认为如果单独设计一套火爆的枪战打斗功夫,与影片的风格不符。于是,我安排黄秋生进入电梯,电梯门一关,然后一只手伸到门中间,电梯门再度打开 林迪安。这时梁朝伟坐计程车从后门绕到前门来找黄秋生,在同一个画面里黄秋生在梁朝伟的身后轰然坠楼,这一系列动作设计产生的震撼力比那种拳打脚踢要强烈得多。” &/p&&br&&p&&b&25坠楼。 &/b&&/p&&p&&img src=&/eabf03e14ec743a0a2797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abf03e14ec743a0a2797a_r.jpg&&&img src=&/bf9dfb59e45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f9dfb59e45_r.jpg&&&img src=&/475e8bf215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75e8bf2152_r.jpg&&陈永仁下了吊梯,立刻在大厦后门打车去大厦正门,避免漏了马脚。而下了车,黄SIR坠楼正好摔在了他刚才坐的出租车上。 &/p&&p&&b&26&/b&&b&刘建明这时出去的心理动机。&/b&&img src=&/92dbae8ada4ba51bfc6fcf803d55f685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2dbae8ada4ba51bfc6fcf803d55f685_r.jpg&&&/p&&p&他让内务部门去跟踪黄SIR,给手下的理由就是怀疑黄SIR与黑道有关,所以他现在是不得不赶去了, 韩琛的人来了那么多,就说明黄SIR根本不是黑道的人,而是要被他们攻击的目标,他没想到韩琛如此高调派了那么多人,一定是动了杀机,此时已经说明他在警局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判断有误。他绝不能犯第二个错误,就是让黄SIR 被他们杀掉,黄SIR要是死了,这案件一定会被查的彻底,那样就一定会查到他的头上,所以他要阻止这一切。&br&&/p&&br&&p&&b&27傻强。&/b&&/p&&p&关于傻强大家一直有两个疑问。 &/p&&p&一,傻强到底是不是卧底警察。 &/p&&p&二,傻强到底知不知道阿仁是卧底。 &/p&&p&这两个问题在我看来是很简单的答案,只能说大家真的想太多了。&/p&&p&(1)关于第一个问题,傻强当然不是卧底了。&/p&&p&&img src=&/4c4d61b267be6e57d50a76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c4d61b267be6e57d50a76_r.jpg&&最容易证明的就是墓园里根本就没有傻强的墓碑。 另外,在刘建明对陈永仁说出合作两个字后,画面立刻切换到报道傻强是卧底的新闻,因为这就是合作计划的第一步,警方放出那个消息是刘建明为了掩护陈永仁,为了能够消除韩琛的疑虑。而且只有说傻强是卧底的话,才会让韩琛暴露货仓地址,然后有机会去铲除韩琛,至于大家说那傻强为什么还要为了阿仁牺牲自己性命,那是因为傻强把阿仁当亲兄弟看,他是把兄弟情意放在第一位的人,这也是傻强这个人物最为出彩的地方。&/p&&br&&p&(2)关于第二个问题,我认为傻强之前一直不确定,直到最后去大厦杀黄SIR的那天,他心里确定了,阿仁就是卧底。傻强临死前最后一句话也是再次强调卧底的特征,只是想提醒陈永仁不要让别人看出来,而他永远不会去揭穿。&/p&&img src=&/51b38a2df1a0bc508658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1b38a2df1a0bc5086580_r.jpg&&&img src=&/a5cae03fdebb4f1dcebef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5cae03fdebb4f1dcebef2_r.jpg&&&p&&b&28 张SIR为什么生气。&/b&&br&&/p&&img src=&/5bb52fca4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bb52fca4b_r.jpg&&&img src=&/37844b9dcea0e0780c5d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7844b9dcea0e0780c5d_r.jpg&&&p&张SIR觉得黄SIR的死和内务部有直接关系。内务部找人去跟踪黄SIR,所以警局的卧底一定是知道了这个消息,通知韩琛,黄SIR才会被杀,如果内务部不去跟踪黄SIR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了。&br&&/p&&br&&p&&b&29韩琛对阿仁的疑虑。&/b&&br&&/p&&img src=&/aad0cc469fda6fdebfc6f6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aad0cc469fda6fdebfc6f6_r.jpg&&&img src=&/0daeb9ada314bfcfe1f653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0daeb9ada314bfcfe1f653e_r.jpg&&&img src=&/5b7ba8dae380fce5ff04a5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5b7ba8dae380fce5ff04a5a_r.jpg&&&img src=&/35c07ae2ea176b767f928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35c07ae2ea176b767f928b_r.jpg&&&p&韩琛并不知道这个过程,不知道到底谁不在,迪路等人又被警察枪杀了,所以没人知道。陈永仁说他杀了傻强,傻强是卧底,如果这是在韩琛看到新闻之前他一定不信,但是有刘建明帮阿仁,放出这个假新闻后,韩琛就只好半信半疑了,或者说还没有时间让他来得及完全怀疑时,他就得立刻赶去货仓,所以 阿仁在这里算是骗过韩琛了。&/p&&br&&p&&b&30刘建明看到卧底的心情。
&/b&&/p&&img src=&/d08d4be982cff9ea3dc4cd8e5e66a525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d08d4be982cff9ea3dc4cd8e5e66a525_r.jpg&&&img src=&/8f9b925a766e0ff21fc35cb92ce427b7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8f9b925a766e0ff21fc35cb92ce427b7_r.jpg&&&p&如果陈永仁不知道刘建明的身份,刘建明或许会和阿仁做一辈子的朋友。在音响店的第一印象已使他产生了好感,知道阿仁是卧底之后,更是多了一种惺惺相惜的感觉,看他此刻的表情也是豁然开朗,竟然有一个人和自己一样有着相近的经历,受着无尽的痛苦,他是想珍惜的。&/p&&br&&p&&b&31陈永仁为什么要逃跑。&/b&&/p&&img src=&/da26cca9c7b811f8a727bf526ed80686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da26cca9c7b811f8a727bf526ed80686_r.jpg&&&p&这是第一部中引起争议最大的问题。很多人觉得阿仁这个做法太冲动不冷静,如果不跑不就everything is ok了吗,但是,请大家不要用上帝视角去思考问题好吗。&/p&&p&&img src=&/939baf2ceae734a7fcb63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39baf2ceae734a7fcb63c_r.jpg&&阿仁跑是因为怕刘建明加害于他,而且当时他手里没有任何有力证据直接证明刘建明就是韩琛的卧底,所以必须先逃跑再做计划。他又不知道刘建明突然想要做好人了,打算给他恢复身份了,任何人在当时的情况下,都必然会慌乱的。&/p&&br&&p&&b&32选择天台。&/b&&/p&&p&&img src=&/eb465f40c45f139ff670e0ad35e87f6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b465f40c45f139ff670e0ad35e87f6a_r.jpg&&&img src=&/45b327a75ecdd9c9badb99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5b327a75ecdd9c9badb99a_r.jpg&&陈永仁选择天台见面,一是因为这是自己熟悉的地形,二是因为他是警察,他永远都光明磊落,由此也与只能躲在黑暗的电影院做交易的刘健明形成鲜明对比。&/p&&p&&b&33天台决斗。&/b&&br&&/p&&p&&img src=&/e116d0a741371abb83c49cfbfa1f2ac6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116d0a741371abb83c49cfbfa1f2ac6_r.jpg&&陈永仁和刘建明影片最后的天台对决,本来是两人来一段港片式的武打戏,最后被刘德华建议改为斗智的语言对决,不落俗套。&/p&&br&&p&&b&34爆头。&/b&&img src=&/4b9dcc3ea8bdc615a3594c1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4b9dcc3ea8bdc615a3594c1_r.jpg&&&/p&&p&警察一般是不会爆头的,只有黑社会才这么做,而大B骨子里就是个没有正义的黑社会,才会去爆陈永仁的头,同样在第三部片尾,刘建明也是爆了警察杨锦荣的头。&/p&&br&&p&&b&35枪的位置。&/b&&/p&&img src=&/01fcdb6b8e7cf70405dab02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01fcdb6b8e7cf70405dab02_r.jpg&&&img src=&/948ff911f2e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948ff911f2eb_r.jpg&&&img src=&/b4bee53ba793e33c148a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4bee53ba793e33c148aa_r.jpg&&&p&大B把阿仁打死之后,把阿仁脑袋旁边上的枪捡了起来给刘建明,但是当镜头再次回到电梯的时候,阿仁脑袋旁边的枪还在原位。这的确是一个bug,不过,瑕不掩瑜。 &/p&&br&&p&&b&36持枪。
&/b&&br&&/p&&p&&img src=&/e43dd4ca0b059e55adeeb80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43dd4ca0b059e55adeeb80_r.jpg&&很多人说这里穿帮了, 警员们手指都没放在扳机上,太假了。这里要解释一下,警察在开枪前,手指是不能伸进扳机护圈的,所以这里并没错。&/p&&br&&p&&b&37我想和他换。&/b&&img src=&/e691bed357fb6ce18e79e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e691bed357fb6ce18e79e_r.jpg&&&/p&&p&这一次的“我想和他换”已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不知此时的刘建明想和他换的是一个真正的警察身份,还是想要和他换一个结局,一个死去的解脱,而不是活着的折磨。&/p&&br&&p&&b&38无间地狱。&/b&&/p&&p&佛经中,清楚说明了哪种人死后将被打落无间地狱,佛曰: 犯五逆罪者永堕此界,尽受无间。(我们常听见父母骂子女五逆,所说的五逆就是指「五逆罪」。)五逆者,一:杀父,二:杀母,三:杀阿罗汉,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之僧。次序以罪行轻重排列,杀父最轻,破和合之僧最重,其中任犯一种,即堕无间地狱。破和合僧,就是说在一个修行道场或团体中散布谣言,挑拨是非、造成纷争,终使道场或团体分崩离析。 &/p&&p&这样看来无论是刘建明还是陈永仁都犯了破和合僧这一条罪。 &/p&&p&陈永仁可能会进无间地狱,因为虽然他是正道中人,不得不作奸犯科以得到老大赏识,但是对受害者来说,都是一样受到了伤害。所以,像陈永仁这样的一个警方卧底会有什麽下场,真的难以肯定,但我希望是好的。&br&&/p&&p&至于刘建明,他注定厄运难逃。导演用这一句话给了他一个明确的结局,“佛曰:受身无间者永远不死,寿长乃无间地狱中之大劫。”
生不如死的刘建明必将承受无间炼狱之痛。 &/p&&img src=&/be89f3a143f6d7bca5ede6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be89f3a143f6d7bca5ede6_r.jpg&&&p&
《无间道》第一部 完 &/p&&p&
不管有几个人喜欢,我都会把这个系列更完的。 &/p&&p&
《无间道》系列 未完待续 &/p&&br&&p&喜欢请点赞,蟹蟹。&/p&&p&对更多电影细节感兴趣的,可以关注我的个人公众号:电影细节控(微信号:dianyingxijiekong)&/p&&p&公众号非盈利性质,仅限知友。 &/p&&p&&a href=&///?target=http%3A///r/5jri_pTEZckardCZ92-0&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r/5jri_pT&/span&&span class=&invisible&&EZckardCZ92-0&/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二维码自动识别)&/p&
我喜欢《无间道》系列是因为这里有那么多缜密的细节值得推敲,无论看多少遍都看不完这些细节,看不透那些疑点盲点。作为一个《无间道》迷,作为一个细节控,不管有没有人看,我都要用我的方式认真打完这道题。 《无间道》第一部 1片头的一段佛经。 (1)《…
正好之前找过相关资料,看到别人写的一篇文章觉得特别好,复制如下:&br&白蛇传奇的林林总总&br&《白蛇传》故事在中国民间传说和文学传统中酝酿、萌芽,经过千年的发展,形成了我们现在所普遍接受的白蛇故事。从发展脉络和内涵上看,这个过程,是白蛇形象一步步褪去“妖性”而蜕变成人的过程。&br&一、酝酿与萌芽&br&关于蛇的传说,在中国是由来已久。传说中的女娲、伏羲都是人首蛇身,足以见其源流之长。而有关白蛇的记载,在《山海经》中就已经出现。如《山海经o北次三经》中说:“神囷之山,其下有白蛇。”同书《中次十二经》称:“柴桑之山,……多白蛇。”等等。但是白蛇变人的故事,最早却只能追溯到唐文言小说《李黄》(出自《博异志》,载《太平广记》卷四五八)。&br&据《太平广记》卷四五八载:唐宪宗元和二年(公元807年),陇西书生李黄于长安东市窥一牛车中白衣寡妇甚美,女自称姓袁,李黄为其所惑,跟随至袁女寓所,受到礼遇,并与袁女同居三日。第四日李黄归家,仆人便闻到他身上有一股蛇腥气味,李黄当天即感头疼,不久病沉,对其妻说:“我起不来了。”一边说,一边下半身便化为浓水,最后只剩下一颗头。家人寻至袁女处,发现是废园。据当地人说:这里常常见一条巨大的白蛇盘在树上。篇末附有另外一则故事:唐元和年间,凤翔节度使李听之侄李琯,是个纨绔子弟,他在长安安代门遇两个乘白马的美女,受惑随二女同行,一路上不断闻到一种异香。至女家,发现见女主人竟是位十六、七岁的少女,极美,李琯与姑娘同居一宿,第二天回家即脑裂而死。家人去访,只见枯槐中有大蛇蟠曲的迹象,砍倒大树,大蛇已遁,仅剩小白蛇数条,遂杀之。(见《太平广记》卷四五八《李黄》、《李琯》。)这两个故事,大约是白蛇变人的最初传说。其后,这类传说才多了起来,但大抵类似。这些传说中,白蛇都是令人憎恶的的丑恶形象,充满了蛇性、妖性。她们变成美女,诱惑男人,然后吸干人血,诱而害命。这些形象的深层意义是要说明女人是祸水,是被封建卫道士用来充当说教工具的一种模型与标本。&br&南宋时,洪迈所著《夷坚志》又出现了白蛇故事,但这次却不像上面那两个故事那么可怕了。故事说:丹阳县原知县孙某,娶同邑某氏最小的姑娘为妻,女性好梅妆,每次洗澡时,不让人看见她的身体,孙某多次问她,她都笑而不答。十年后,有一次孙某实在耐不住,便乘醉偷看妻子洗澡,想不到竟是一条大白蛇盘在浴盆中。他吓得赶快奔回书房,妻子跑来对他说:“我是错了,但你也不对。我不会伤害你,请你别疑忌我,快回房间去睡。”孙某无奈,只好仍回房去。此后,尽管夫妻感情如初,但孙某内心很害怕,不久就忧悸成疾而亡(见《夷坚志》卷二《孙知县妻》)。这个故事第一次使白蛇由妖性向人性方面转化。&br&在这些早期的白蛇故事中,白蛇妖性十足,人性十分淡薄,同后世流传的《白蛇传》大相径庭。但是,正是这些传说,为白蛇故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生存的空间、种下了文化基因,直接酝酿了《白蛇传》故事。&br&《白蛇传》故事的真正起源,是南宋话本《西湖三塔记》(另说起源于唐宋传奇《白蛇记》)。这个话本,讲的是三妖害人,道人作法将它们收服,并造三塔将三怪镇于西湖湖底的故事。虽然它同我们熟悉的《白蛇传》故事大不一样,但以下两个情节为以后的《白蛇传》故事所引用:一是白蛇化身为白衣娘娘,爱上了人;二是白蛇后被镇压于塔下。此二情节构成了后世《白蛇传》故事的两个主要的基本情节。基于此,我们将《西湖三塔记》视为《白蛇传》故事的起源、萌芽。当然,《西湖三塔记》也仍然只是一个雏形,还不能算是真正完整的、成了型的《白蛇传》故事,它没有活色生香的人物形象,也没有曲折感人的故事架构,只是充满喋喋不休的说教。所以,我们在讨论《白蛇传》故事的流变的时候,只把它作为《白蛇传》故事的最初的文字形态而提起,并不认为它有多大的文学价值和艺术感染力。&br&二、发展与定型&br&《白蛇传》故事萌芽之后,经过三次大的改造,才形成了活跃在人们心中的“白蛇义妖”的形象,才促使白娘子(白素贞)成为千百年来舞台上、文学创作中长盛不衰的绝唱,成为永恒的题材。这三次改造,分别由冯梦龙、方成培和田汉完成。&br&(一)冯梦龙《白娘子永镇雷峰塔》:《白蛇传》故事的第一次完整化&br&《白蛇传》故事的完整化,得力于明代作家冯梦龙,这是第一篇由文人独立创作的有关白蛇故事的文艺作品:《白娘子永镇雷峰塔》(载《警世通言》第二十八卷,以下简称冯氏《白蛇传》)。冯梦龙第一次把白蛇故事编得有头有尾,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主要人物形象比较鲜明。完整的形式,促进了《白蛇传》故事的传播,也为后继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文字依据、宝贵的改编经验,使他人对白蛇故事的继续改编“有据可循”。事实上,这篇以白蛇故事为题材的小说,对后世戏剧、影视创作影响极大,以至于以后有关“白蛇”的戏曲,大多以他的这篇小说为蓝本。&br&冯梦龙创作这个白蛇故事,原意并不是为了歌颂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大胆追求。恰恰相反,他的原意本是为了“警世”,即如小说中法海所念的诗句:“奉劝世人休爱色,爱色之人被色迷。心正自然邪不扰,身端岂有恶来欺。但看许宣因爱色,带累官司惹是非。不是老僧来救护,白蛇吞了不留些。”冯梦龙之所以有“用写故事来‘警世’”的举动,同明朝的社会文化、思想意识形态有关(如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对抗、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对思想意识的冲击等等),此处不再展开讨论。&br&冯氏《白蛇传》中,白蛇的形象被美化了。她成为一个美貌多情、忠于爱情的妇人。她不以色迷许宣,而是真诚地爱他。为此,她还像常人一样,几次试探许宣的性格和感情,确知他老实善良后才提出婚姻,还要“寻一个媒证”,说明她的慎重。她对李将仕(注:原文中有两个李将仕。第一个是许宣表叔,此处指第二个李将仕,即李克用。)的态度也说明她对许宣的忠实。为了追求幸福,她不畏强暴,盗库银、吊道士、斗法海。虽曾使许宣吃官司,却并非有意;虽说恐吓过许宣的话,如“若生外心,教你满城皆化为血水,人人手攀洪浪,脚踏浑波,皆死于非命。”“你若和我好意,佛眼相看,若不好时,带累一城百姓受苦,都死于非命。”等等,却从来没想到要真的害他。总之,在冯氏《白蛇传》中,白蛇的形象已经起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害人的“妖精”向忠诚的美女方面迈进了一大步。为后来优美动人的白娘子形象打下了基础。只是有时她身上仍然流露出一些妖气,是一个“人性”占主要地位,偶有“妖性”的形象。&br&冯梦龙新颖的创作方法,巧妙的编故事的手段,以及客观上塑造了一个不害人的痴情的蛇妖形象,使人们读了他的小说之后,不仅没有被他所设置的“蛇妖”所吓倒,反而同情蛇妖,效仿白娘子那样去追求自由的爱情和婚姻,这恐怕是他所始料未及的。&br&冯氏《白蛇传》中还有一些难以自圆其说的破绽。比如,白娘子可以和许宣同床共枕而不被许察觉,却又会在出恭、纳凉时显出本相等等,这明显是作者思虑不周或者有意安排。当然,这些小小的瑕疵是无法掩盖小说的成就的。&br&总之,《白蛇传》故事至冯梦龙才算真正地定了型,以后的发展,虽然在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方面和冯梦龙的《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不甚相同,但大体上是遵循冯氏设立的框架所做的丰富和完善。&br&(二)方成培《雷峰塔》:《白蛇传》故事的全面升华&br&被冯梦龙改造过的白蛇故事很快便引起戏曲作家的注意。最早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的是明代戏曲家陈六龙,他与冯梦龙是同时代的人,剧名叫《雷峰记》,可惜今已不传,我们无法窥其原貌。第二位以白蛇题材进行剧本创作的人,是清代乾隆年间的黄图秘,剧名为《雷峰塔传奇》,共三十二折,其情节与冯梦龙的传奇小说完全一样,是现存的《雷峰塔传奇》的祖本。据说这出戏上演后,在当时社会上引起轰动,以致“盛行吴越,直达燕赵。”在这部戏里,《白蛇传》故事的主角第一次由许宣(仙)变成了白娘子。自此以后,《白蛇传》故事的主角便都是“白娘子”。20余年后,又有著名伶人陈嘉言父女结合长期的舞台实践,重新按舞台演出要求改编成新本《雷峰塔》,称为梨园旧本。&br&从明崇祯末年到清乾隆中叶,《白蛇传》故事经过百年的流传和发展,又在酝酿着一次新的蜕变。蜕变的结果,是方成培《雷峰塔传奇》的产生。&br&乾隆三十六年,剧作家方成培在前人的基础上,增加了《端阳》、《求草》、《水斗》、《断桥》、《祭塔》等关目,改写成了三十四折的《雷峰塔传奇》(以下简称方氏《雷峰塔》),这是诸种本子中最完整、最优秀的《雷峰塔》剧作,无论是在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成就等方面,都达到了新的水平。方氏《雷峰塔》一直是戏曲舞台上常演不衰的剧目,有清代版本流传至今。方氏《雷峰塔》对冯氏的白蛇故事作了许多丰富和修改,主题思想由冯氏的“警世”观升华到对反封建爱情的歌颂和肯定。白蛇的形象也褪尽了妖性,完全变成了“人”,得到了人们普遍的爱怜和同情。&br&方氏《雷峰塔》中,白娘子(白云仙姑)是一个具有牺牲精神和叛逆精神的典型。她“偶爱繁华往帝畿”,“欲往尘凡,度觅有缘之士。”(《出山》)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化身为人,享受人间幸福的生活,为此她不惜放弃千年的修行。为了追求爱情,她故意行雨以使她和许宣能够相遇,并向许宣主动示爱。她这种追求自由爱情、企图摆脱原来所属的动物阶层,打破佛教世界“佛—人—动物”的秩序的“叛逆”行为,为封建统治者和佛教伦理所不容,因而便由他们的共同代表——法海来进行百般阻挠。尽管敌我力量悬殊,但白娘子还是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虽然最后被压在雷峰塔下,却并不曾后悔。&br&方氏《雷峰塔》中还第一次出现了白娘子怀孕的情节(《断桥》)。白娘子形象至于《雷峰塔》而出现空前完美的进步,首先就是这一点,这也正是剧作家方成培的艺术构思中的一大成就。因为“白蛇孕子”这一事实不仅一般地说明了她和许宣爱情的成熟,更说明这个“异类蛇妖”不仅没有任何害人之意,竟然能够孕育人的后代。这一事实实质上是抹掉了白娘子的“蛇”性而把她完全塑造成一个凡世的人,一个能生儿育女、能做贤妻良母的女人。&br&方氏《雷峰塔》中的许宣,虽然延续了冯氏故事中的“负心汉”的形象,但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冯氏小说中,许宣虽有些“善”的表现,但更多的贪色轻信、软弱多疑、薄幸寡情、自私自利,最后还成为镇压白娘子的帮凶(他亲手用金钵罩住了白娘子;出家后,又通过化缘,将法海用来镇压白娘子的宝塔加固成七层。方氏《雷峰塔》将此改为:许宣引法海归家收服白娘子,他自己因感白娘子之情深,今朝被收,十分伤心,遂出家为僧。许宣既不曾亲手覆钵,亦不曾化缘砌塔。许宣在方氏《雷峰塔》中虽然仍然是“负心汉”,但方成培的这一改动,实际上为许宣向“有情郎”转变打下了基础。),很难让人有好感,更别说同情他了。而方氏《雷峰塔》中的许宣,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自私自利的一面。他也渴望真情,但又软弱、轻信、多疑,经常在理性与感情之间摇摆,正是他的这种两面性,才使他客观上成了镇压白娘子的帮凶,毁灭了白素贞,也毁灭了自己的希望和幸福。许宣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的形象,忠厚老实,让人可怜;软弱轻信,让人气愤。可以说,方氏《雷峰塔》中的许宣,是仅次于白娘子的一个重要的悲剧人物。这个形象,继《卖油郎独占花魁》中的“卖油郎”之后,再次突破古典戏曲中千百次出现的“才子佳人”的老套,加强了方氏《雷峰塔》悲剧冲突的时代特色。&br&方氏《雷峰塔》中,还有一个改变,那就是青儿(小青)由“青鱼”变成了“青蛇”,并为多数人所接受。这表明了小青在整个《白蛇传》故事中的重要性的上升。青儿(小青)这个形象,同《西厢记》中的红娘一样,在戏剧史上,一直为读者和观众所喜爱。方氏《雷峰塔》中的青儿(小青)外表泼辣、刚强,而其内心则十分善良。她与人为善、顾全大局、忠心耿耿、嫉恶如仇,又有成人之美的良好用心,在她的身上更多地体现了侠义气质和战斗精神。可以说,方氏《雷峰塔》中,如果删去了青儿的话,整个剧作将大大失色。&br&当然,方氏《雷峰塔》也不是尽善尽美的。作者在大大削弱了旧本中的宿命论、色空观念的同时,又保留一些因果报应、佛法无边的说教痕迹,宿命论观点还没有完全消除。例如,将白娘子与许宣的结合和破裂都归之于“夙缘”,这一宿命论的观点很显然是在为恶势力开脱。同时,剧作一面反封建,一面又在宣扬封建思想。《祭塔》一折充分肯定了白娘子与许宣正常结合的爱情,谴责了许宣对爱情的背叛;同情并歌颂了白娘子纯真的感情。但同时又让白娘子向封建势力妥协:她被压在雷峰塔下,还念念不忘地叮嘱儿子“当为皇家出力。”(《祭塔》)最后竟然接受法海宣读的佛旨,带着青儿同住天宫(《佛圆》),也说明她最终站在了法海的一边,向封建势力作了妥协。方氏《雷峰塔》大团圆的结局,是作者故意掩盖矛盾,进行理想化处理的结果。这是不符合方氏《雷峰塔》本来的发展脉络的,是作者有意如此安排。这种结局虽然比较完美,也比较符合一般观众的心理,却明显削弱了《雷峰塔》的悲剧力量,也反映了作者自身的历史局限性。&br&尽管有种种缺陷,方氏《雷峰塔》依然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优秀作品,是《白蛇传》故事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替代的阶段。&br&(三)田汉《白蛇传》:从“负心汉”到“有情郎”——许宣(仙)形象的转变&br&方氏《雷峰塔》问世后,立即成为戏剧舞台的热门剧目,当时昆曲的许多剧团即争相排演。这一方面得益于它曾经送呈御览,在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演出过,更重要的是它较高的艺术成就和活色生香人物形象。由于该剧在舞台上频繁演出,从而加速了《白蛇传》故事的传播,使它很快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故事。&br&方氏《雷峰塔》不仅在昆曲舞台上常演不衰,而且在新发展起来的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舞台上也竞相演出。进入近现代,白蛇故事剧目依然是众多剧种的保留剧目和热门题材。新时代下,旧《白蛇传》中的某些内容已经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客观上酝酿了又一次革新,其结果便是田汉《白蛇传》的产生。&br&1947年,田汉曾就《游湖借伞》、《盗库银》、《盗仙草》、《金山寺》、《断桥》、《合钵》等情节加以改编,易名《金钵记》。1953年又删去《盗库银》,结尾增加小青击败塔神、救出白素贞,正式更名为《白蛇传》。田氏《白蛇传》与方氏《雷峰塔》的故事情节基本相符,但比方本更加简炼、干净和口语化,而且是按现代舞台结构要求安排情节的。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白娘子名叫白素贞”就来源于该剧。&br&田氏《白蛇传》与以前版本最大的不同,就在许仙形象的塑造上。过去的许宣虽然也有一些善良的品性,但在爱情上,他是个负心汉、薄情郎,是镇压白娘子的帮凶。如方氏《雷峰塔》中,作者在文中多处谴责了许宣的负心薄幸。《祭塔》一折,更是让这种谴责从白娘子的口中直接说出来。而田氏笔下的许仙,是位有情有意的丈夫。当法海两次告诉他白素贞是千年蛇妖,必将害他性命时,他两次为白氏百般辩护。虽然他也曾动摇过:先是听法海之言,用雄黄酒试探白素贞,并因此而吓死过去。后来又一度听信法海谗言而随其上金山寺,并由此而引发了“水漫金山”。但当他得知白素贞为他历尽千辛万苦之后,便十分内疚,深感白氏之情深。白素贞对他讲明前因后果,坦白了自己的蛇妖身份时,他毅然发出了“你纵然是蛇仙我心不变”的心声,承诺“许仙永不负婵娟。”并说到做到。第十五场《合钵》中,他忍辱向法海下跪,求法海放过白素贞,被白氏拦下后又自我埋怨,“悔不该错把金山上,轻信法海惹祸殃。”当法海收了白素贞,还假作慈悲地对他说“你若不把金山上,早被妖魔吃下肚肠”时,他更是愤怒地斥责法海:“吃人的是法海,不是妻房!”,表达了他对统治者专横霸道、拆散恩爱夫妻的无限愤懑,也表明了他同封建卫道者的彻底决裂,从而完成了由“负心汉”向“有情郎”的转变。这样一改,一是扭转了舞台上许宣“负心汉”的形象,令人对许仙有了好感,从而使人们更加同情他和白娘子的不幸遭遇;二是从根本上说明了许白二人婚姻的合理,也更衬托出白素贞的善良、可爱;三是使人们更加痛恨法海无故拆散恩爱夫妻,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代表——法海“高僧”面目下掩藏的残暴本性,更加有力地鞭挞了封建制度对真爱的摧残,控诉了封建专制制度的不合理。&br&田氏《白蛇传》中白素贞的形象同以往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白氏抗争性的加强。以往的版本中,白娘子是由抗争到到妥协。而田氏《白蛇传》中,白素贞自始至终都没有向封建势力妥协。这主要表现在第十一场《索夫》、第十二场《水斗》和第十五场《合钵》中。《索夫》中,尽管白素贞百般哀求,好话说尽,法海仍拒不交出许仙,并唱道:“岂不知老僧有青龙禅杖,怎能让妖魔们妄逞刁狂?”,斥责白素贞为妖魔,表示决不允许她同许仙自由结合;白素贞针锋相对,唱道:“老禅师纵有那青龙禅杖,敌不过宇宙间情理昭彰!”,指出二人自由婚姻的合理性,谴责法海企图扼杀正常爱情的刽子手行为。《水斗》中,白素贞明知自己身怀有孕不敌法海,仍然“水漫金山”。《合钵》中,许仙为了救她,准备向法海下跪求情,她立即拦住许仙,唱道:“对屠夫讲什么恩和爱?”表达了她宁折不弯的性格。法海用金钵收了她,得意之极,她连说带唱,怒斥法海,“法海,贼啊!你不要发笑,我夫妻恩爱岂是你这钵儿压得住的么!”(白)“秃驴不必笑呵呵,你带着屠刀念弥陀。任你罩下黄金钵,人间的情爱永不磨!”(唱)这又说又唱的一段,既揭露了法海的残暴本性,又将白素贞的抗争推向高潮。&br&田氏《白蛇传》的结尾也独具一格:数百年后,小青炼成剑法,率领众仙烧毁雷峰塔,救出白素贞。这象征了反抗封建压迫、追求自由爱情的胜利。这种改变,是历史发展到现代文明时期的必然产物。&br&田氏《白蛇传》影响较大,20世纪80年代上海京剧院二团曾对这个本子删节演出过,还由上影一拍了戏曲电影片,放映后票房极高,仅次于越剧电影《红楼梦》,超过所有故事片的票房。&br&尽管《白蛇传》故事在发展和定型的过程中,主题思想不尽相同,矛盾的最终解决方式也不一样,但对白娘子和法海冲突的根源的解释,基本上是一样的。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点:一是白娘子本属蛇类,却要化身为人,享受人间情爱,这种力图打破佛教世界“佛—人—动物”的秩序的“叛逆”行为,自然为佛教伦理所不容(“蛇”与“佛”的冲突);二是白娘子与许仙追求自由的爱情,这又为封建纲常伦理所不容(“人”与“非人”的冲突),而佛教伦理和封建纲常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不谋而合的(两种冲突合而为一)。这种冲突,实际上是追求自由爱情以及建立在自由爱情基础上婚姻的进步思想同封建统治者压迫人性的伦理纲常的冲突,是根本观念上的冲突,这种冲突是不可调和的。如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执意要收白娘子的是本该超然物外的得道高僧法海,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法海收白娘子会如此不遗余力,几乎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br&三、影视《白蛇传》:以《新白娘子传奇》(赵雅芝、叶童主演)与《白蛇传》(刘涛、潘粤明主演)为例&br&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影视技术在日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电影电视剧宽泛的拍摄题材、生动的表达形式,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野。《白蛇传》故事更是一个热门的题材,被港台、内地拍成了很多电影电视剧。&br&从1962年到1992年,《白蛇传》故事五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br&1962年邵氏出品的电影《白蛇传》,可能是影视剧中最早的版本。此剧由岳枫执导,林黛主演。&br&1978年林青霞版电影《真白蛇传》,这是林青霞的早期电影,不算有名,也不是很成功,但扮相很美。&br&1982年林青霞版电影《新白蛇传》,讲述的是雷锋塔倒掉后的事情,此剧中已经没有许仙。&br&1982年汪明荃版舞台剧《白蛇传》,这是由罗文独资监制的香港首部粤语歌舞台剧,罗文饰许仙。&br&1990年陈美琪版电视剧《奇幻人世间》,陈美琪饰白蛇,吴岱融饰许仙,邵美琪饰青蛇。这个故事改编了很多情节,纯粹讲求娱乐性。&br&1993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也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份。&br&这一年,五十集电视连续剧《新白娘子传奇》面世,此剧由夏祖辉执导,贡敏编剧,赵雅芝(饰白素贞)、叶童(饰许仙)、陈美琪(饰小青)等主演。这一版的电视剧,堪称经典,刚刚上映即风行一时,引起极大的震动。十多年来,《新白娘子传奇》被重播了无数次,观众百看不厌。可以说,《新白娘子传奇》是迄今为止成就最高的影视版《白蛇传》。&br&《新白娘子传奇》与它以前和以后至今的其它版本的影视《白蛇传》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的“集大成”。《新白娘子传奇》的剧情,是在综合多个版本的《白蛇传》故事的基础上构造而成的。主要情节来源于清代小说《雷峰塔奇传》、长篇弹词《义妖传》(由于《义妖传》失传,我们只能从《前后白蛇传》中略窥一二。关于《雷峰塔奇传》、《义妖传》、《前后白蛇传》,下文还会述及,故此处只提及名称。)、方成培《雷峰塔传奇》和田汉《白蛇传》,后半部分有关胡媚娘的故事则改编自《白蛇后传》。编剧和导演根据具体的情况,作了不同程度的删减取舍,如有关小青的故事情节,舍弃了旧本中青白二蛇同侍一夫的安排(这是一大进步。),另外设置了张玉堂与小青的恋情。因而全剧虽博采众家,但剧情自然流畅,毫无生涩、杂乱之弊。剧中主要人物如白素贞、许仙、小青的形象,也是采众本而成的。白素贞的形象,是在方成培《雷峰塔》中白云仙姑的形象的基础上,兼采田汉《白蛇传》的某些优点而形成的。许仙的形象则直接来源于田汉《白蛇传》。小青的形象,则延续了自方成培《雷峰塔》以来的小青的形象,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全剧第一大“反派”法海的形象,来源于田汉《白蛇传》,并有了丰富和发展(如法海为了制造收白素贞的理由,故意逼白水漫金山等等),遗憾的是,在全剧结束的时候,由于采取了方氏《雷峰塔》的结局,编剧和导演又强行使这一角色的形象回归到旧本(此处指田汉以前的版本)《白蛇传》中法海的形象上了。剧中主要人物的名字,均参照田汉《白蛇传》。&br&可以说,《新白娘子传奇》是对几千年来流传的《白蛇传》故事的一个总结,这是《新白娘子传奇》之所以如此大受欢迎的一个原因。这一总结,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满足了大众对《白蛇传》故事发展的期望,尽管这种总结在有些方面并不是很恰当。&br&《新白娘子传奇》之所以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此剧之前拍摄的几部电影或电视剧版的《白蛇传》故事,其成功或失败的经历,给《新白娘子传奇》的拍摄提供了可供参照的宝贵经验;二是《新白娘子传奇》的编剧尊重历史,基本上保留了《白蛇传》故事的原貌,同时又吸收了几个版本的精华,因而更显得丰富多彩、博大精深;三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在高潮部分穿插“唱”的场面,弥补了单纯动作表演带来的不足,因为有些时候,特别是感情比较激越的时候,“唱”往往比“说”更能表达这种情感。四是演员的演技比较到位,剧中主角(白素贞、许仙、小青)、配角(法海、许姣容、李公甫等)的表演均比较出色,因而无论是白素贞、许仙、小青,还是法海、李公甫、戚宝山等人,形象都比较鲜活,让人们记忆犹新。&br&《新白娘子传奇》也有自己的固有缺点。比如,将原本白素贞和许仙的真诚相爱,改为白蛇为报牧童救命之恩,故而委身于许仙(牧童的转世),这种因果报应的思想,分明是一种落后的于时代的观念,也降低了《白蛇传》故事原有的反抗封建制度、追求自由爱情的社会历史意义。另外,《新白娘子传奇》的结尾采用的方成培《雷峰塔》的结尾,其缺点同方氏《雷峰塔》是一样的,上文已经论及,此处不再赘述。全剧还保留一些宿命论的思想,人物形象也有些前后不一致的地方。&br&瑕不掩瑜,《新白娘子传奇》的这些缺点,决掩盖不了它的艺术成就,人们对它的喜爱就是最好的明证。而且,这些缺点也为我们以后改编《白蛇传》故事留下了发展和超越的空间。&br&《新白娘子传奇》之后,又陆续有几部有关白蛇的电视剧问世。如1995年刘秋莲版电视剧《白蛇后传之人间有爱》(这是新加坡拍的白蛇传续集,主要讲半蛇半人的许士林的故事)、2001年台湾杨佩佩工作室有限公司出品的《青蛇与白蛇》(赖义璋执导,李铭顺、范文芳、张玉晔、焦恩俊主演)。这两部《白蛇传》的影响不大。&br&2006年,又是一个比较热闹的年份。央视年度大戏《白蛇传》于5月1日在中央八套黄金时间播出(刘涛、潘粤明、陈紫函、刘小峰主演)。新版《白蛇传》同《新白娘子传奇》相比,改动比较大,除了基本情节还保持之外,支撑情节可以说都被重新设计了一遍,增加了许多感情戏,还增加了“三角恋”。这一版的《白蛇传》争议比较大,有人赞成,有人反对,两派几乎势均力敌。&br&个人以为,新版《白蛇传》从整体上讲是不成功的,不过,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比如说,新版《白蛇传》就果断舍弃了旧版(指《新白娘子传奇》)中“报恩相许”的情节,改为二人因互相倾慕而相爱。再如,新版《白蛇传》的结局的设置,抛弃了旧版大团圆的结局,采用了悲剧式的结局:白素贞被压于雷峰塔下,许仙出家。这样的设置,加强了《白蛇传》的悲剧意义。这些,都是新版胜过旧版的地方。&br&新版《白蛇传》的失败,一方面在于编剧和导演过分强调了自己所谓的“感情”,以现代人的爱情观念去塑造古人,很难让人产生共鸣。如,为了证明许仙和白娘子感情的稳固,故意在剧中增加了“第三者”——捕蛇女连翘,全剧因此而横生波折;更离谱的是,居然让出家人法海也爱上了白素贞,而法海是因为嫉妒许仙才执意要收白娘子,小青也爱上了法海,整个故事一味纠缠在离谱的感情纠葛上,忽略了感情之外的其它成分。另一方面在于它忽视了《白蛇传》故事产生的基础和历史意义。新版《白蛇传》的编剧冯媛说:“法海为什么要破坏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原来只说是为了降妖伏魔,特别牵强,所以《白蛇传》里就给了法海一个理由:嫉妒———他爱上了白素贞。”“法海破坏白素贞与许仙的爱情是为了降妖伏魔,特别牵强”!编剧对《白蛇传》千年流传的历史意义的认识竟然这么浅薄!这恰恰说明了他们忽视了《白蛇传》故事产生、流传、发展的历史过程,一味追求与众不同,结果改编得不伦不类,令人大跌眼镜。新版《白蛇传》的失败,值得深思。&br&随着时代的发展,《白蛇传》故事自然还会有新的改编形式。怎么改,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尊重历史,不能为了体现所谓的“现代感”,将现代人的观念强加给古人;二是正视《白蛇传》故事的社会历史意义,切忌割断历史,随心所欲地胡编滥造。&br&四、《白蛇传》故事系&br&《白蛇传》故事同其它三大民间传说不同。其它三大民间传说,在流传过程中,人物形象、故事内容、模式都比较固定,没有什么大的改变,《白蛇传》不同。《白蛇传》的故事内容、人物形象、主题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并由此而产生了枝繁叶茂的“《白蛇传》故事系”。&br&除了上文提到的那些外,《白蛇传》在流传的过程中还有其它的作品。&br&清康熙年间古吴墨浪子的《雷峰怪迹》(载《西湖佳话》)和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刊出的《雷峰塔奇传》(玉花堂主人校订,又名《白蛇精记雷峰塔》、《雷峰梦史》、《雷峰塔全传》、《义妖全传》、《白娘子出世》,计五卷十三回)也是《白蛇传》的小说形式。这两部小说,对冯氏版本作了一些丰富和发展,文笔也更加凝练。白蛇的妖气进一步冲淡,人情味大大增强。&br&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刊出的陈遇乾等著的长篇弹词《义妖传》,共四卷五十三回,又有《续集》二卷十六回,可惜今已不传。《义妖传》也是《白蛇传》故事流传过程中一部比较重要的作品,它的出现,使《白蛇传》故事又有了新的传播形式,进一步扩大了《白蛇传》故事的传播范围,加深了《白蛇传》故事的影响。&br&民国初年,又有一位托名“梦花馆主”的文人根据《义妖传》等五个本子(以《义妖传》残书为主),写成了《白蛇前传》和《白蛇后传》,合称《寓言讽世说部前后白蛇传》。其中《前传》四十八回(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邵氏电影经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