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阿尔卑斯山与危险森林过程需要爬山上下楼梯吗?腿不太好能爬此山吗?

&p&谢邀。&br&&/p&&p&登山方式粗略的可以分为阿尔卑斯式、喜马拉雅式、阿拉斯加式。&/p&&br&&p&&b&阿尔卑斯式攀登&/b&&/p&阿尔卑斯式攀登起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简称阿式攀登,是&b&一种强调依靠自力,采用尽可能少的装备,快速大胆的攀登并安全返回的登山方式。&/b&这种登山方式常常表现为2-3名能力相近的伙伴,以尽可能轻便的装备,快速的攀登一座山峰并且在中途不借助他人的补给。快速,大胆,高难度路线,极少的装备是阿尔卑斯式攀登的特点,而公平、自主和快速是阿尔卑斯式攀登风格和精髓。&p&&b&公平:&/b&&/p&&p&阿式攀登中,一个人/一个绳队用自己的能力、判断以及运气,来对付山区所拥有的各种障碍。登山者不会在攀登之前,通过固定的营地和路绳帮助他们通过危险而高难的地段,或者运用大批的夏尔巴或协作,来降低挑战。对许多阿尔卑斯式登山高手来说,他们如何去尝试到达一座顶峰的风格,比他们实际上有没有冲顶来得更重要。&/p&&p&&b&自主:&/b&&/p&&p&阿式攀登中,攀登者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来挑战未知的山峰,而不依靠外界的力量帮助自己通过难点、保障安全,成功或失败,命运完全并只会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阿式攀登者来说,自主表示对山尊重,对自己诚实。&/p&&p&&b&快速:&/b&&/p&&p&从风险管理角度,在危险的环境里面,快速就是安全!因此,快速是阿式攀登的精髓所在。如何提高攀登速度则决定于:体能、攀登技术、物资装备的重量以及准确的判断。&/p&&p&上个世纪70年代,以登山皇帝梅斯纳尔和库库奇卡为代表的登山家们开始尝试使用阿尔卑斯的方式攀登世界上的一些8000米级别山峰,这些登山家们只携带很少的装备,单人或者双人攀登那些8000米级别的山峰,创造了很多纪录,也发展和延续了这种优雅快速的登山方式。[批注1]&/p&&br&&p&&b&喜马拉雅式攀登&/b&&/p&&p&与阿尔卑斯式攀登对应的是喜马拉雅式攀登,也称为&b&围攻式攀登&/b&,是早期攀登者为了完成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地区极高海拔山峰而广泛采用的一种强调团队协作,稳步推进的攀登方式。常常表现为&b&多人团队进行攀登,铺设路绳,多次向营地运输物资,较长的登山周期,雇佣高山协作以辅助。&/b&&/p&&p&喜马拉雅式攀登时往往会设立大本营,存储较多的物资,制定好攀登计划,雇佣高山协作辅助攀登,在攀登前会多次向营地运送物资,并且在险要路段上铺设路绳,攀登队员在团队中各司其职,有人负责修路,有人负责运送物资,有人负责攀登。&/p&&br&&p&&b&阿拉斯加式攀登&/b&&/p&&p&阿尔卑斯式强调个体攀登、直达顶峰,喜马拉雅式则讲究团队协作、步步为营,&b&二者相结合便是阿拉斯加式攀登&/b&。这种攀登方式在阿拉斯加地区非常常见,在这里登山,要求登山者独立自主,公平的对待山峰,但是又采用了固定营地和路绳的方式,以应对以麦金利峰为代表的路线漫长、补给困难的情况。&/p&&p&三者对比而言,阿尔卑斯式攀登是人类锐意进取不断突破精神的体现;喜马拉雅式登山则表现了人类团结协作,周密计划达成目标的能力;阿拉斯加式则是鉴于特殊山峰环境而出现的介于两者之间的攀登方式。这几种攀登方式都是人类的利用自身优势创新和取得突破的不同表现,并无优劣之分,攀登时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和避免。&/p&&br&在实际应用中,他们也适用于不同环境,可以根据攀登的环境选择相应的攀登方式。&br&&img src=&/d04fb61c5cb8ff32a5ab_b.pn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d04fb61c5cb8ff32a5ab_r.png&&&br&&br&&p& [批注1] 引用自:阿尔卑斯式攀登_百度百科
>> &a href=&///?target=http%3A///history/%25E9%2598%25BF%25E5%25B0%%258D%%2596%25AF%25E5%25BC%258F%25E6%E7%2599%25BB/&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阿尔卑斯式攀登&i class=&icon-external&&&/i&&/a&&/p&
谢邀。 登山方式粗略的可以分为阿尔卑斯式、喜马拉雅式、阿拉斯加式。 阿尔卑斯式攀登阿尔卑斯式攀登起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简称阿式攀登,是一种强调依靠自力,采用尽可能少的装备,快速大胆的攀登并安全返回的登山方式。这种登山方式常常表现为2-3名能力相…
&p&不可能……差距太大!亚洲金冰镐拿一次都费老大劲了,最近就是柳志雄入围单人solo阿女比峰。但是近几年有不少人入围了金冰镐或者亚洲金冰镐名单。。。这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差距依然巨大例如13年得主的瑞士人ueli steck(乌力斯塔克)的安纳布尔纳峰南壁直上线路相比当年我国刘勇入围金冰镐的BAMONGO相比差距……太大了。这条线南壁直上路线位于1970年英国人路线和1983日本人路线之间,非常出名因为1992年法国登山家Jean-Christophe Lafaille和Pierre Beghin首次尝试,当时他们最高抵达海拔7500米处。随后当下撤到海拔7500米处时不幸发生:一段绳索突然断了,连带Beghin和所有装备一起坠落山崖,只剩下侥幸逃过一劫的Lafaille。接下来几天他孤军奋战,与死亡斗争,4天后竟然奇迹生还,带着冻伤逃出这座山峰(被称作喜马拉雅山区最会自救的人,只有几根帐篷杆和一点辅绳下降)。随后多年间再也无人尝试南壁直上路线。直到年Ueli连续两次到访,虽未能成功,但Ueli积累了一定经验,这个秋季的第三次尝试终于完成个人solo,并安全下撤返回。&/p&&p&贴一个小毛驴写的,不过第二年周鹏和严东东就靠幺妹峰南壁“自由之舞”拿了亚洲金冰镐&/p&&br&&p&《&b&从金冰镐奖聊聊中国登山界现状及所受影响》&/b&&/p&&p&&i&  前一阵,有2个朋友不约而同地问:&/i&&/p&&p&&i&  “你看今年去年哪个国内的攀登,能送去参加亚洲金冰镐奖?”&/i&&/p&&p&&i&  “没一个攀登有资格入围。”&/i&&/p&&p&&i&  “领导要让选几个去韩国参赛啊...”&/i&&/p&&p&&i&  “啊,韩国人这么讲民族性、讲国家面子,国内攀登虽有进步,但这几年不说跟欧美比较、就是跟日韩比也是最高的攀登作品差太多,拿这些个去参加比赛简直是搞笑。韩国人敏感,心理笑话说中国攀登水平低但脸皮厚还来参赛......不小心,我们就被这么“被代表”了。”&/i&&/p&&p&&i&  “自己玩水平烂点一点都没啥,但这么还不知天高地厚,那就丢脸到国外了。而且还是很多中国青年看不惯的韩国,嘿嘿......”&/i&&/p&&p&&b&注:亚洲金冰镐奖,为亚洲攀登界的最高荣誉奖。而金冰镐则为全球性的奖,是攀登界的奥斯卡、最高荣誉,颁发给亚洲、全球最具备探险和创新精神的攀登事迹。&/b&&/p&&p&&b&中国攀登的现实&/b&&/p&&p&  有一种观点相当流行:“拿中国攀登(攀岩登山等)和新西兰、瑞士、美国、法国等传统阿尔卑斯强国去比是没有意义的,国情、传统文化本不同,而且中国攀登现在进步很大……”不管怎样,这些观点隐晦地承认了一个事实:中国攀登比它们这些国家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日前,有朋友问,你说我们公司赞助的攀登,能否去参加韩国那亚洲金冰镐奖评选呢?我笑谈:国内技术能力有提高,但参加这个就算了吧,自己玩水平低点没关系,但拿去参赛,那不是义和团学了几招非得要和人家去比武。有敏感的国青岂非要骂人了?出去不就“代表”中国大陆人了嘛......】&/p&&p&  亚洲地区,日本、韩国、哈萨克三国是平均水平及高端成绩最突出的国家。而伊朗、中国、尼泊尔、巴基斯坦的高山区域有能力的人很多,比如夏尔巴、西藏藏队成员、罕萨人等,但他们在国际攀登界的“地位”并不算很高,在亚洲也仅属于第2梯队。当然也有人会说“是你说不高就不高吧?”“这是西方的门槛、这是傲慢与偏见吧?”“看我们的藏队是世界上第一支以团队形式完成8000米的队伍!”“这些比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p&&p&  实际上,的确8000米攀登尤其14座8000米,是比7+2一类的更具有探险、技术和能力的含义,更应受到尊重。但在所谓“国际攀登界”,真正精神核心、所受推崇的是一种人类探险的创新,如对于一个6000米山峰的技术新线路的开拓。阿尔卑斯式的攀登、创新的攀登,是攀登界的时尚与推崇。被更多人认为是一种自由攀登的精神之隧。而夏尔巴等为生活生存的努力更局限在工匠型的体力付出。&/p&&p&  亚洲攀登界最高荣誉是亚洲金冰镐奖,迄今,日本、韩国、哈萨克的攀登者基本包揽了每届荣誉甚至也包揽了入围。2008年,第三届亚洲金冰镐奖提名5个技术型攀登,韩国攀登3个,日本攀登1个,哈萨克攀登1个。最终,来自日本的文隆村、贵介佐藤等三人获得第三届亚洲金冰镐奖。这三个30岁左右的男子,凭借印度卡兰卡峰(6931米)的攀登还获得美国“金岩钉奖”。第二届亚洲金冰镐奖获得者为韩国,第一届为哈萨克的天才Denis Urubko 和Serguey Samoilov。&/p&&p&  中国攀登者,如果哪一天能入围该候选单,都是相当的历史突破。更不用说,全球性的素有“登山界的奥斯卡奖”之称的金冰镐奖(“Piolet d`Or”)了。&/p&&p&  在人种、文化等方面,东亚三国是相当接近的,而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日韩已相当接近,更比哈萨克要富裕的多。中国山岳资源,更可谓世界第一大国,但为什么中国攀登,无论是群众型的普及(平均)能力,还是高手的数量与能力,攀登作品的数量和创造力,都要落后很多?&/p&&p&  如攀岩领域,日本有平山(Yuji Hirayama),小山田(Dai Koyamada),韩国有高美顺,这个前韩国及亚洲冠军,现在竟然已经完成六座8000米高峰,包括在2008年登顶K2。高美顺,其实许多中国攀登者尤其是攀岩者并不陌生,她前些年到中国参加比赛、去双桥沟攀冰等,谁会惊奇身边看起来的普通攀岩女孩渐渐成为8000米的女子强人?2007年,韩国Sim Kwang Sik、Kang Yongsun以及Joo MinSu在从西壁线路登顶巴基斯坦Mount Garmush峰(6244米)。&/p&&p&  而日本历史和现实中存在许多阿式攀登者,象植村直己、山野井泰史(平山攀岩的入门老师)、竹内弘高、山田升等等。而2006年登顶K2的23岁小松由佳(Yuka Komatsu),也曾在中国攀过四姑娘三峰等雪山,被中国攀登者认为体力、速度、技术和经验非常平常等等,但谁能想到她就登顶K2?2007年3月,日本人Masatoshi在阿拉斯加SOLO冬季首登完成福拉克山的东南山脊。文隆村、贵介佐藤等还完成麦金利山的一条高难线路等。这些号称日本的阿尔卑斯新生一代。&/p&&p& 竞技线路攀岩与抱石,传统攀,攀冰,大岩壁,混合攀登,阿尔卑斯式,技术攀登,滑雪登山……那么个人商业登山就不足挂齿了?嘲笑个体攀登方式不过是一种浅薄的态度。但推崇和敬重更具探险精神、更富技术味道的攀登,确切更是值得传播的风气。&/p&&p&  而中国优秀的攀登者?孙斌,马一骅(加拿大了),彭小龙,阿成(可是很少爬传统),王二……?姑且不论所谓民族主义的虚荣之心,但如果中国攀登强人多了,中国攀登氛围也就会浓起来,对于我等个人也是好事。&/p&&p&  那么,中国和日韩差距在哪里?什么究竟是中国攀登的发展现状?攀岩运动(运动攀、传统攀等,包括器械攀登、大岩壁),登山领域,中国又落后但也在发展中,其现状背后到底受什么制约?看到这些制约点,中国攀登社会有无可能自醒而改变、革新或发展更好更快些,有一个越来越好的未来?&/p&&p&  一个事件或单个原因可能影响甚至扭转历史发展,但没有一个因素能完全决定现实。影响攀登的发展,一般无非是以下这些因素:&/p&&p&&b&攀登历史&/b&:为政治机器、国家而登山,各国都曾有过,西方诸国在年代都也有类似的竞争。政治登山带起了中国攀登的历史,而真正使攀登开始在民间传播,是在1990年代了。日本攀登从1950年代就开始让人眼睛一亮,到1980年代达到一个颠峰。虽然不少人认为日本攀登者个人能力一般,更多以团队、喜马拉雅式攀登见长,但不得不承认他们也常常有植村直己、山野井泰史等世界级的攀登者,有大岩壁、阿尔卑斯式、K2等相当有内容的创举。在现代登山期,日本从1970年已频繁到海外攀登,并受到世界上高山登山队伍商业化的影响,类似“旅行”的登山队伍也出现在日本。&/p&&p&  而韩国攀登的腾飞,也其实就是这20年来的事情,他们几乎是一走上自由攀登之路,就开起了攀登的快车。而韩国在1980年之前,经济尚未起飞甚至不如朝鲜,更也不存在以国家名义编制的国家登山队之类。在1980年代末期,随着其民主转型成功和经济发展,其攀登自由地在民间孕育、发展和传播,所以,攀登历史比中国还短浅的韩国现象,说明一个事实,历史影响了我们,但不能决定我们。哈萨克和中国有点相似,在前苏联解体前,他们的攀登是其国家体育的一个“国营体育工业体系产品”,哈萨克今天的攀登先锋依旧是一种精英式攀登,有好手、但群众基础也一般,是举国体育下的少数老辈人保留和接续的风气。&/p&&p&&b&社会观念&/b&:中国传统文化里有相当多的登高习俗,但更偏重于休闲、健身,不强调“野蛮”精神与好勇之心。日本、韩国也类似,不过在普及度及文化观念上,更有包容度些,日本每年死于登山的人数高达200多人,其中因低中高雪山技术攀登的起码有50人之多。攀登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在中国,更多社会观念会因此“因噎废食”,如深圳的海边低山七娘山,发生多次群众登山迷路事件甚至有死亡,这样就影响当地政府的安全生产考核,由于每次公安甚至武警出动大量人力去寻找与救援,于是政府干脆禁止攀登,而更引发一些攀登者私自上山,形成不良的循环。&/p&&p&  在家庭与学校,日本人认为孩子如果跟老师出去野营、运动等,因客观原因甚至技术原因遇难,家长不会归罪于老师和学校,把它更看作一个自然事件。而中国,绝大多数学校基本不敢组织有一定风险、体力要求的攀登活动,更毋庸说老师带孩子旅游结果有人出事等等。因此,初看似乎东亚三国都有儒家的氛围,但在内质上,各国的风气却差别甚大,日韩的观念中更多了一些尚勇与包容。&/p&&p&  当然在中国,山区里的孩子生活艰苦,意志坚强,但家庭往往经济发展不平衡,其个人和家庭目标更在于走出农村和大山、进入城市,而非攀登,他们事实上在主流城市文化的影子里,他们不可能买冲锋衣、主绳、快挂等等,也不可能写文字拍照片和视频来传播,他们被社会摒置在边缘。&/p&&p&  社会文化是一个很泛的概念,在轮廓上,能依稀看见,攀登者在日韩受到更多是理解而非“这人有病”“吃饱撑的”的眼光,当然中国也在发展与视界开放。总之,社会文化与观念,影响着攀登参与人群的数目,有了人、有了一定普及度,才能谈及市场与商业、水平、攀登体系等等。&/p&&p&&b&参与人群&/b&:攀登是个人爱好,攀登者数目多了就有了商品流通有了市场体系,而市场与人群就互动。如果是过去“组织”上安排工作去攀登,即使攀登者自身也热爱登山,那这样的登山也并非自由个人式的登山。在中国,目前后一种情况也已比较少见了。这一点,中日韩及哈萨克基本比较象,人群基础还是民间爱好者,如果成绩突出,也有通过攀登来谋生或以攀登养攀登的,比如品牌赞助、广告代言等等,走上类似西方攀登高手的生活模式,当然,这种人是金子塔尖人群,数目很少。大多还是普通的人群,如工程师、医生等各类社会角色。当然,在中国,还多了一种国家经费支持下的登山体育机关人群……此外,相对国家人口,把攀登当成一种运动方式、兴趣的人群,日韩就比中国要普及的多。如果计算有一定技术含量的攀登运动,就拿今天的中国攀登来说,如运动攀岩全中国经常参与(基本一个月能保证2、3次,或一年有10天/次以上的)的,粗估不超越3000人,传统攀岩的不超过50人,大岩壁攀登的不超过20人。雪山攀登参与者人次,一年估计最多在1200人次以内,技术型登山不超过100人次,阿尔卑斯式技术攀登不超过10人次。但日本、韩国的数据,应该比中国的数据好的多,而且其人口基数也比中国小的多。所以,相对攀登浓度也大的多,这样的内在质量,每年出若干很有创意的攀登成绩,并不稀奇。&/p&&p&  1971年的植村植已及1975年田部井淳子攀登珠峰成功,可谓现代日本攀登运动的一个分水岭。日本国内登山运动人口,也开始连动增加了起来,登山运动也开始多样化与商业化。在这个时期,穿越、低山、高山徒步、攀岩、溯溪等多元化形式也渐渐产出。这时期登山人口的增长,另一个主要推手是始于深田久弥于杂志上连载的“百名山”。而商业化的登山队伍也因应着大量的登山人口而产生。&/p&&p&&b&知识、信息与个人学识&/b&:这是登山领域的一个节点。包括网络、电视、报纸、书刊等在内的知识及信息传播体系。中国攀登者很多都是网络型攀登者。而网络也给普通人打开了攀登信息及交流的窗口。日本、韩国这些年都有不错的资料、娱乐型的攀登书籍及影象题材,如中村宝的攀登资源书籍,如韩国的攀登探险电影,知识及信息是人群互动及攀登传播的重要手段。&/p&&p&  中国的攀登,很多依赖于网络,但同时也受制于网络。网络提供的便利的平台,但也给很多人造就了被动、不尊重知识产权的习惯,所以,这些年以来,中国攀登资源依然限制在阳朔、白河、玉珠峰、半脊等能数出来的地点,就是连一本《阳朔攀岩指南》,也是来自国外的Paul Collis所写。在国际攀登网站信息栏目里,有关中国的信息并不完全。西方高手来中国也是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也限制了中国攀登者和西方开放交流的条件。这一方面,中国的确在进步,但还谈不上发达。 &/p&&p&&b&吃苦、精神及技术训练&/b&:个人登山,须得有个人意志心理的准备与投入,不管是参加商业登山否,登山对体力和意志都是比常规运动要求高的多,心理上对山野随机性导致的伤害甚至死亡要有意识。个体攀登者,拿中日韩的攀登者比较似乎难有可比性。不过,攀登风格中,东亚人的团队、合作、集体主义的传统,三者都是相似的。而日本韩国的各登山协会、社团等,及浓厚的攀登氛围,相对对个体攀登者提供了更好的信息及知识源,提供了更多选择更可能的技术训练。中国这几年也有国家登协及地方协会,开办一些攀登训练班,这也是比较积极的事件。而西藏登协等所举办的商业登山大会形式,也是对雪山攀登的一种训练与普及。但从总体比较,在日韩,一个攀登爱好者更有机会去学习和训练,他更容易找到组织、找到伙伴、更早更快的走上自由攀登之路。&/p&&p&&b&个体经济支持&/b&:在中国,攀登者的平均收入比日本韩国要低,虽然在中国的攀登活动费用也相对略低,但更多时对于攀登者,也是一个算不上昂贵但也不容忽视的开支与负担。但登山在现今的经济环境下绝对非“贵族运动”、“有钱人的运动”,登雪山在理论上人人皆有可能。于一个人普通人来说,攀登雪山不是钱的问题——如果去四姑娘山的大峰、二峰,比跟团去九寨沟甚至来的便宜。钱不是能左右一切的,登山的最大门槛在于心理认识观念。而日韩许多顶尖攀登者的生活也是相当不易的。经济支持对于中国攀登者有影响,但并非主要因素。&/p&&p&  深圳的8000米高峰登顶者、珠峰登顶者基本都是个体行为,参加了奥索卡学校、藏登协组织的商业登山。但技术攀登者寥寥。这或与深圳平均收入比较高、压力大时间紧等因素有关。日本、韩国走过一段类似的阶段,就是以高海拔取胜、登顶为唯一目的,但这些年来,日本攀登中的技术“玩家”型人越来多,因此出传统攀登、阿式攀登的概率则大的多。&/p&&p&&b&攀登中的收益及攀登市场体系&/b&:攀登及户外运动人群扩张,有商业品牌、市场,攀登者就会有更多可能通过攀登来维持生活。其实在西方发达地区,通过攀登来维持攀登的人,也屈指可数。&/p&&p&  毕竟攀登运动只是一个亚文化(在中国尚是所谓亚文化的萌芽期),只有极少数优秀者通过优异成绩、吸引人的形象能获得赞助,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开办攀登商业公司、装备企业。市场体系发达了,不一定就有阿尔卑斯好手产生,但提供了更大的可能:因为市场体系发达至少意味着参与者多、市场体系更可能支持高水平者的产生。&/p&&p&  韩国攀冰新科女状元申允善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怎样做才能用攀岩这项体育竞技维持生计?”“成为世界第一就可以”。“那我就要成为世界第一”。申允善还算成功地以攀登来维持生活。&/p&&p&  韩国吴熙俊一年登顶5座8000米以上山峰,但生活费和训练费全部自己解决。 作为“朴英硕团队”的一员,他的生存状态其实也是诸多日韩攀登者的写照。&/p&&p&&b&国家训练与编制&/b&:中国竞技体育是举国体制,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养活着全国体育院校、体工大队及各级国家和地方的专业运动员,包括体育体系的行政人员,直接人数高达300多万人。且不用说体彩公司这样的体育部门的三产公司或经济团体。象现在的中国式奥运体育、前苏联式的体育体制,用政府财政、纳税人的货币,来支撑一个国家编制及训练的队伍,获得竞技攀登的好成绩比如速度攀岩,事实证明这种方式当然可以出成绩。但到传统攀岩、大岩壁、技术登山这些领域,国家训练因为没有舆论、社会、国家荣誉的驱动,所以这个体制不可能为此召集运动员来集训,这也无法比赛,所以,这样灵验的国家地方集训的形式在攀登运动前失效了。技术速度攀岩、竞技攀岩培养出一些好手,但大多人最终和举重运动员一般,一旦退役或不依靠这个来生存,他基本就彻底远离这个运动,这种集中养育、训练的方式,伤害着每个年轻人的自由之心,他往往不再热爱攀登甚至憎恶这个运动。&/p&&p&&b&登山协会等结构&/b&:日韩的登山协会是地道的民间组织,不具备官方色彩,类似于美国、新西兰的攀登俱乐部。它更多是一种技术引导体系、知识与信息传播机构、爱好者的活动沙龙,它有权利但并不具备权力,它有“理”的功能但不具备“管”的权限。所以,这种结构表面上给予人群一种尊重:攀登协会以志愿者的形式在山野进行道路修缮、保护点开辟、信息资料共享,攀登者之间是朋友与搭档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每个人都是一个志愿者……因此,日本的阿尔卑斯山、韩国山地,攀岩线路、警示牌、标记等都是攀登者自发完成,一些荒僻地方,攀登者也是自主地保护攀登环境。中国登山协会的体制(类似国家竞技运动的编排,通过国家拨款以及体制垄断,来占用了很多攀登资源、资金和社会资源)已渐渐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要么它将继续失职于中国攀登的促进,要么就需要革新。(这不排除体制内有很多优秀的攀登者,优秀的管理者。但这体制限制了所有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p&&p&  西藏登山学校校长尼玛次仁的话还算比较实在:“我们的任务一个是考察和开发一些山峰,另外一个主业就是搞培训、打基础,为全国的登山爱好者服务,引导他们,我们会很好的引导他们培育这个市场。”&/p&&p&&b&攀登资源&/b&:中国攀登资源非常丰富,在世界各国都可排前列。日本韩国面积小,高海拔雪山资源(4000米以上)都没有,大岩壁资源也少的可怜,但这不影响日韩常有Trango Tower攀登的新闻。日韩在其本国对攀登资源的保护、开发、维护等形成相对良好的机制,攀登者在中低海拔能有充分的机会,进行训练攀登实践,如北阿尔卑斯山区的枪岳地区。日本攀登发展趋前,如登山潮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日本登山界在1971年已开始反思这类话题,尾濑自动车道及大雪山纵贯道路的计划被要求中止。 1972年,“把垃圾带回家”运动兴起。1979年,富士山开始进行大规模环境保护运动,山岳环境保护运动开始兴盛,为登山观念注入新的理念。韩国济州汉拿山,其海拔、山石资源不如中国很多山地,但韩国攀登者在此开发的登山攀岩训练条件与方式,却相当丰富。&/p&&p&  而中国,登山有关官方部门难以对山野资源作充分的保护和维护,甚至很多硬性条款打压攀登者的积极性。甚至,许多地方群众、农民、旅游企业,以攀登资源作为摇钱树,种种不合理的开发和收费,也是在急功近利地毁坏、异变着攀登资源,比如阳朔白山、比如深圳鹿嘴山庄等等。&/p&&p&&b&学生社团等&/b&:日本某大学登山队,到中国完成首攀。这些年来,横断山区许多山峰都是这样的记录。中国这些年的大学攀登社团也有了更多的扩展,但相对比例对比日韩不只是一个数量级的差距。 &/p&&p&&b&装备&/b&:目前大多户外品牌在中国都开设了工厂,攀登器材类,中国攀登者的个人略比西方发达地区的攀登者要寒酸些,但这不至于致命地影响攀登。只要经济基础好,在中国乃至出国购买攀登装备与器材,中外基本无什么差别。&/p&&p&  个体,人群(及数目),攀登组织,社会,文化与观念,攀登山地资源,经济与市场,训练与实践……犹如项目管理中的要素般,这些因素综合交错、互为作用,造就了一个中国攀登生态环境,这一环境是好是坏?&/p&&p&  好的环境下,不一定就有好的优秀者,但给好的攀登者的诞生提供了更大可能。这个环境,也可以表述为机制,包括体制、文化、社会氛围、市场等等。好的环境,需要人人的参与和主动建设,哪怕是一点点的小细节。&/p&&p&  中国攀登,无论是什么样的现实,都在时代的混沌潮流下向前发展。没有一个人能代表它、也没有一个团体和个人能给它以革命性的推力,即使登山协会也只能是一个引导与调整的推手【甚至,它们往往在推手、引导的功能上失职......】。但这推手的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p&&p&  宏观世事,唯有那些亮点与细节,给人心理上一些鼓励:西藏登山学校、北京白河攀登者、前往郭亮的传统攀登爱好者、技术攀登的尝试与实践者、运动攀登的爱好者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主动力,是中国攀登时代的希望&/p&&br&&p&最后贴几个以前金冰镐额得奖&/p&&img src=&/ff1c2c52ed301e9651af51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ff1c2c52ed301e9651af51d_r.jpg&&&p&2004年,俄罗斯队的贾奴峰北壁首登,夺得该奖项。贾奴峰北壁,基本就是90度的7000米以上的大岩壁。报告里写的是心惊肉跳,波澜壮阔,荡气回肠。jannu峰,7710米&/p&&br&&img src=&/c7ca97eb90c823eb22024_b.jpg& data-rawwidth=&328&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28&&&p&2001年老毛子的Valery Babanov单人首登Meru中峰。&/p&
不可能……差距太大!亚洲金冰镐拿一次都费老大劲了,最近就是柳志雄入围单人solo阿女比峰。但是近几年有不少人入围了金冰镐或者亚洲金冰镐名单。。。这在当年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差距依然巨大例如13年得主的瑞士人ueli steck(乌力斯塔克)的安纳布尔纳峰南…
&img src=&/50/v2-ca59e05790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7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50/v2-ca59e05790_r.jpg&&&p&&strong&&strong&↑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strong&&/strong&&/p&&br&&p&&strong&人类登山史上的黄金时代&/strong&&/p&&p&文 | 星球研究所&/p&&br&&p&大约万年前&/p&&p&不断向北移动的印度洋板块俯冲进入亚欧板块下方&/p&&p&将青藏高原整体抬升&/p&&p&两大板块的边缘首当其冲&/p&&p&吸收了一半以上的南来应力&br&&/p&&p&(摄影师王建军)&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4dbf3d61ebd938ab5b272d1a98a9039e_b.jpg& data-rawwidth=&361& data-rawheight=&27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1&&&br&&p&岩层被挤压形成一层又一层的褶皱&br&&/p&&p&并以每年6.7毫米的速度快速上升&/p&&p&(喜马拉雅山脚,摄影师王建军)&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d7a01e63c64087bfbd034ebd52e91d26_b.jpg& data-rawwidth=&910& data-rawheight=&9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10& data-original=&/50/v2-d7a01e63c64087bfbd034ebd52e91d26_r.jpg&&&br&&p&两条巨大的山脉&/p&&p&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诞生了&/p&&p&其间蕴藏的极高山之多&/p&&p&堪称世界之首&/p&&p&(请将手机横屏观看,拍摄于有“喜马拉雅观景台”之称的纳加阔特,摄影师及标注者老J)&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2b7c6ca6ff6af5f1cc6b_b.jpg&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59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50/v2-2b7c6ca6ff6af5f1cc6b_r.jpg&&&br&&p&然而&/p&&p&自人类诞生的250万年间&/p&&p&并没有人清楚认识到这些极高山在全球的重要意义&/p&&p&直到1802年&br&&/p&&p&击败印度南部迈索尔王国的大英帝国&/p&&p&完成了对几乎整个印度的占领&/p&&p&新获土地让英属东印度公司踌躇满志&/p&&p&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开启了&/p&&p&&strong&大三角测量计划&/strong&(Great Trigonometrical Survey)&/p&&p&即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精确测量整个印度次大陆&/p&&br&&p&这项计划持续了数十年&/p&&p&产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数据&/p&&p&即便用今天的标准衡量&/p&&p&其测量精确度也相当惊人&/p&&p&(点击可以放大查看,1870年制作的测绘地图)&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9d13bbaa562f14d8ba2fe4ee30ddb558_b.jpg& data-rawwidth=&7308& data-rawheight=&70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08& data-original=&/50/v2-9d13bbaa562f14d8ba2fe4ee30ddb558_r.jpg&&&br&&p&英国人也并没有把这项计划局限于英属殖民地&/p&&p&而是顺便调查了周边还有哪些地方能纳入女王麾下&/p&&p&于是青藏高原边缘隆起的极高山进入他们视野&/p&&p&在这次测量中&/p&&p&全球仅有的14座8000米级独立山峰全部被英国人测量完成&/p&&p&其中10座位于喜马拉雅山脉&/p&&p&4座位于喀喇昆仑山脉&/p&&p&(请将手机横屏观看,14座8000米级独立山峰及其8000米级卫峰分布图,数据源自中国国家地理,底图源自Google地图,星球研究所标注)&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e4d7fae03ab_b.jpg& data-rawwidth=&507& data-rawheight=&1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7& data-original=&/50/v2-e4d7fae03ab_r.jpg&&&br&&p&与此同时&/p&&p&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欧洲人开始普遍相信&/p&&p&理性、知识可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问题&/p&&p&对大自然的好奇心逐渐增强&/p&&p&人类探索、挑战的欲望被激发&/p&&p&他们率先“征服”了欧洲最重要的山脉阿尔卑斯山&/p&&p&从1854年到1865年,仅仅11年间&br&&/p&&p&那些海拔3000米级、4000米级的主要山峰都被一一登顶&/p&&p&现代登山运动的第一阶段完成了&br&&/p&&p&即“&strong&阿尔卑斯的黄金时代&/strong&”&/p&&br&&p&这时的登山者或单枪匹马、或两三人的小队&/p&&p&装备轻便、快速行进、中途不设补给、不安排高山协作&/p&&p&力求一鼓作气登上山顶&/p&&p&若不能登顶就折返下山&br&&/p&&p&这种登山方式被称为“&strong&阿尔卑斯式攀登&/strong&”&/p&&p&(简称阿式攀登,Alpine style)&/p&&p&(世界上第一个登山俱乐部阿尔卑斯山俱乐部在1859年出版的登山书籍,封面可以看出当时相对简单的攀登方式)&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6c13be20da92d87dfa9b146_b.jpg& data-rawwidth=&342& data-rawheight=&599&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42&&&br&&p&阿尔卑斯之后&/p&&p&人们开始寻找新的目标&br&&/p&&p&而英国人新鲜出炉的测量结果无疑宣示&/p&&p&没有任何一个地方能与青藏高原边缘的8000米级山峰相比&/p&&p&它们才是登山者的终极目标&/p&&p&然而从4000米级的阿尔卑斯山&/p&&p&跃升到8000米级的喜马拉雅山、喀喇昆仑山&/p&&p&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p&&p&阿尔卑斯式攀登还能行的通吗?&/p&&br&&p&1902年&/p&&p&英国登山家Oscar Eckenstein和Aleister Crowley&br&&/p&&p&向世界第二高峰K2发起了冲击&/p&&p&他们显然没有意识到后来被称为“残酷暴峰”的K2的难度&/p&&p&攀登失败了&/p&&p&有了经验教训的&strong&Oscar Eckenstein&/strong&&/p&&p&却得以在1908年发明了一件利器&/p&&p&&strong&现代冰爪&/strong&(10-point crampon)&/p&&p&借助它人们可以在脚上获得更大的抓力&/p&&p&同时更大程度解放双手&/p&&p&其意义如同配上马镫的蒙古骑兵可以横扫欧亚&/p&&p&(当年为Oscar Eckenstein打造冰爪的铁匠Henry Grivel,今天被著名的《Outside》杂志评为史上最佳冰爪品牌,下图为Grivel冰爪)&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441abc14d5dbfe4d6b77a78ae7c0154f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50/v2-441abc14d5dbfe4d6b77a78ae7c0154f_r.jpg&&&br&&p&1909年&/p&&p&兼具科学家身份的英国登山家&strong&Alexander Kellas&/strong&&/p&&p&成功登顶7128米的堡洪里峰&/p&&p&这是人类历史上的新高度&/p&&p&更重要的是他计算出人体所需氧气的下限为970毫升/分钟&/p&&p&而世界最高峰珠峰峰顶可以供应1070毫升氧气/分钟&br&&/p&&p&他因此预言&/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p&&em&&strong&“登山者必将登上珠峰,甚至不用氧气、不必携带探险用具”&/strong&&/em&&br&&br&&/p&&p&这是一剂从科学角度为登山者提供的强心针&/p&&p&但此时的人们还在一次次失败中继续摸索&/p&&p&1921年-1922年&/p&&p&登山史上的传奇人物&strong&George Mallory&/strong&出场了&/p&&p&他的珠峰登山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攀登方式&/p&&p&由多人团队协作铺设路绳、设置多个营地、不断运输物资&/p&&p&并雇佣高山协作作为辅助&/p&&p&一次不成则在营地反复尝试,直至成功或下撤&/p&&p&相比于早期的阿式攀登&/p&&p&这是为适应8000米级山峰所做出的重大调整&/p&&p&因此也被称为“&strong&喜马拉雅式攀登&/strong&”&/p&&p&(简称喜式攀登,Expedition Style)&/p&&p&虽然Mallory两次都未能成功登顶珠峰&/p&&p&但他开创的喜式攀登却具有无可比拟的划时代意义&/p&&p&(1915年29岁的Mallory还是一枚英俊的小鲜肉)&/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78c665efb1d93cd1a5d7d_b.jpg& data-rawwidth=&250& data-rawheight=&3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0&&&br&&p&1924年Mallory第三次尝试攀登珠峰&/p&&p&记者问他为什么要登山&/p&&p&Mallory抛出了那句名言&/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p&&em&&strong&&Because it's there&&/strong&&/em&&/p&&p&&em&&strong&“因为山在那里”&/strong&&/em&&/p&&br&&p&这是一句颇具禅机的话&/p&&p&似乎回答了问题,但又什么都没有讲出来&/p&&p&但直到今天也没有任何一个句话能更加完美地回答&/p&&p&“人类为什么要登山”这个问题&/p&&p&当Mallory打发了记者、走进群山之中&/p&&p&一片云彩从他身旁轻轻飘过&/p&&p&他也永远消失在了珠峰上&/p&&p&直到75年后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p&&p&一支探险队才找到了马洛里的遗体&/p&&p&(1921年,曾经的小鲜肉已经被群山“摧残”成后排最右方的邋遢大叔)&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ac1ba_b.jpg& data-rawwidth=&581&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1& data-original=&/50/v2-ac1ba_r.jpg&&&br&&p&即使没人能讲清楚为什么要登山&/p&&p&人类还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推动着&/p&&p&冰爪等新工具已经发明、科学家已经做出预言&/p&&p&攀登方式也已经出现重大改进&br&&/p&&p&现在就看哪个登山家首先“进球”了&/p&&br&&p&事情到了这一步&/p&&p&对8000米级山峰的挑战突然出现了一支全新的力量&/p&&p&&strong&国家&/strong&&/p&&p&当1902年Oscar Eckenstein等人攀登K2时&/p&&p&还曾被英国殖民地当局当成间谍关进监狱&/p&&p&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p&&p&一些国家开始意识到&/p&&p&如果本国人可以第一个登顶8000米级山峰&/p&&p&将会是一个国家的集体荣誉&/p&&p&英、法、瑞士、意大利、美国、日本&/p&&p&包括随后的中国都加入了对8000级山峰首登荣誉的争夺&/p&&br&&p&有了国家的支持&/p&&p&竞争开始白热化&/p&&p&所有事情都变得迫不及待&/p&&p&有实力的登山队携带数吨,甚至数十吨的物资&/p&&p&向山顶发起冲击&/p&&p&1950年&strong&Maurice Herzog&/strong&率领的法国登山队&/p&&p&登上了海拔8091米的世界第10高独立山峰&/p&&p&&strong&安纳布尔纳峰&/strong&(Annapurna)&/p&&p&(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安纳布尔纳峰群,摄影师Solundir)&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ee1fb21b84afd_b.jpg& data-rawwidth=&1108& data-rawheight=&32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08& data-original=&/50/v2-ee1fb21b84afd_r.jpg&&&br&&p&他们最先尝试的是道拉吉里峰&/p&&p&却连续三周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路线&/p&&p&不得不决定改登安纳布尔纳峰&/p&&p&谁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p&&p&死亡率极高的安纳布尔纳峰居然接纳了他们&/p&&p&日&br&&/p&&p&人类就这样首次站在了8000米级的山峰之巅&/p&&p&Herzog挥舞国旗、冰镐的动作也成为一个标志&/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c0ace34a4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4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50/v2-c0ace34a4_r.jpg&&&br&&p&消息一出其它国家立即加快了对其它山峰的登顶步伐&/p&&p&英国、瑞士组建豪华团队&/p&&p&分别在1951年、1952年试图登顶珠峰&/p&&p&结果双双铩羽而归&/p&&p&到了1953年英国人已经觉得自己如果还不能登顶&/p&&p&老牌日不落帝国的面子将被丢尽&/p&&p&因为随后两年的珠峰攀登权已经被尼泊尔政府卖给了其它国家&/p&&p&英国人几乎是掏出全部家底、最后一搏&/p&&p&最终新西兰著名登山家&strong&Edmund Hillary&/strong&与夏尔巴协作&strong&Tenzing Norgay &/strong&&/p&&p&一起于日登顶珠峰&/p&&p&世界第一高峰终于有了人类的足迹&/p&&p&(请将手机横屏观看,一张照片囊括四大峰群:珠穆朗玛峰群、卓奥友峰群、洛子峰群、马卡鲁峰群,堪称极致,摄影师及标注者老J)&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dac641df67f87eda10ba8d_b.jpg&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50/v2-dac641df67f87eda10ba8d_r.jpg&&&br&&p&随后的日&/p&&p&德国、奥地利联合攀登世界第9高独立山峰&/p&&p&&strong&南迦帕尔巴特峰&/strong&(Nanga Parbat)&/p&&p&在付出11名登山队员、15位搬运工的生命代价后&/p&&p&奥地利登山家&strong&Hermann Buhl&/strong&成功登顶&/p&&p&而他本人也曾被迫站在海拔8000米的岩壁上捱过整个夜晚&/p&&p&(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南迦帕尔巴特峰群,摄影师Mountain Nerd)&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155ca3cab713e646f1c96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20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50/v2-155ca3cab713e646f1c96_r.jpg&&&br&&p&到了1960年&/p&&p&14座8000米级山峰有13座已经完成首登&/p&&p&世界的目光聚集到了中国&/p&&p&因为世界排名第14的独立高峰&strong&希夏邦马峰&/strong&(Shisha Pangma)&/p&&p&全部位于中国境内&/p&&p&包括与中国交恶的苏联在内的多个国家&/p&&p&纷纷希望中国开放希夏邦马峰的攀登&/p&&p&(请将手机横屏观看,希夏邦马峰群,摄影师及标注者老J)&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a51bb6af0056b_b.jpg&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50/v2-a51bb6af0056b_r.jpg&&&br&&p&曰&/p&&p&中国登山队的许竞、张俊岩、王富洲、邬宗岳&/p&&p&陈山、索南多吉、成天亮、尼玛扎西、多吉、云登等十人&/p&&p&成功首登希夏邦马峰&/p&&p&(当年的中国登山队员)&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cc003de03bb737ba12347_b.jpg& data-rawwidth=&449& data-rawheight=&2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9& data-original=&/50/v2-cc003de03bb737ba12347_r.jpg&&&br&&br&&p&从1950年人类首次站上8000米级山峰峰顶起&/p&&p&到1964年希夏邦马峰首登成功&/p&&p&仅仅14年全球14座海拔8000米级山峰就已经完成首登&/p&&p&从此这个星球上&/p&&p&再也没有新的山峰高度可以供人类挑战&/p&&p&这14年也堪称&/p&&p&&strong&人类登山史上的黄金时代&/strong&&/p&&br&&p&但登山家的追求并未停止&/p&&p&超级登山家&strong&Reinhold Messner&/strong&&/p&&p&在1978年第一个完成无氧登顶珠峰&/p&&p&验证了Alexander Kellas的预言&/p&&p&1986年他又率先完成登顶全部14座8000级山峰&br&&/p&&p&一个人登顶“14座”为世界登山家开启了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新目标&/p&&p&登山已经到了艺术创作的境界&/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b749de9ba80b55e38ecaecf0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9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50/v2-b749de9ba80b55e38ecaecf0_r.jpg&&&br&&p&这就是人类登山史上的黄金时代&/p&&p&(请将手机横屏观看,耸立在天国的希夏邦马峰群,摄影师及标注者老J)&/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50/v2-d75a53c2a5f017eb36bea_b.jpg& data-rawwidth=&794&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94& data-original=&/50/v2-d75a53c2a5f017eb36bea_r.jpg&&&p&&br&P.S.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摄影师老J的大力帮助,特此致谢&/p&&br&&p&&strong&... &/strong&&strong&END &/strong&&strong&...&/strong&&/p&&br&&p&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p&&p&我所聚集了一群国家地理控&/p&&p&专注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p&&br&&p&&strong&星球研究所&/strong&&/p&&p&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p&
↑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 人类登山史上的黄金时代文 | 星球研究所 大约万年前不断向北移动的印度洋板块俯冲进入亚欧板块下方将青藏高原整体抬升两大板块的边缘首当其冲吸收了一半以上的南来应力 (摄影师王建军) ▼ 岩层被挤…
&img src=&/50/v2-d0678301edd120a168c7eb0_b.jp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50/v2-d0678301edd120a168c7eb0_r.jpg&&每次提起自己只带着10kg的行李,就完成了一次时长4个多月的长途旅行,途中吃喝玩乐,加拍照干活,什么都没耽误——那群哪怕出门三天也不知该带什么,只好把巨大行李箱塞得满满出门的朋友们,总会惊讶得连嘴巴都闭不上了!&p&每到这时,我都会微微一笑:其实,我只带了一样东西……它的名字……&/p&&p&叫……&/p&&h2&&b&哆啦A梦的口袋!&/b&&/h2&&img src=&/v2-1f06e3aebf627aad106d54_b.png& data-rawwidth=&591& data-rawheight=&3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1& data-original=&/v2-1f06e3aebf627aad106d54_r.png&&&p&可惜,哆啦A梦带着他的口袋回22世纪去了。&/p&&p&而我,作为一个以旅行为生的职业玩家,旅行时的无拘无束,和旅途中的舒适便捷,却依旧哪个都不想放弃。&/p&&p&&b&没了口袋,怎样在最严格的重量限制下带足需要的所有物品?&/b&&/p&&p&这看似困难,其实……也并非不可能!&/p&&p&&img src=&/v2-564efecee63cc661f510e51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1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564efecee63cc661f510e51_r.jpg&&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它们全部装在两只背包里。而下面,就是背着它们的我:&/p&&img src=&/v2-cc3b93d245a262d8d12e2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cc3b93d245a262d8d12e2d_r.jpg&&&p&它们的重量分别只有6kg和4.5kg,有图为证,如假包换:&/p&&img src=&/v2-b28a6ae89ecec0f48ab8f1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b28a6ae89ecec0f48ab8f1_r.jpg&&&img src=&/v2-dbb20594aeee7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dbb20594aeee7_r.jpg&&&br&&h2&&b&背包里,究竟藏了什么&/b&?&/h2&&br&&h2&&b&【主背包】&/b&&/h2&&p&&img src=&/v2-dd7ff63df35a51b4bb8081b4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dd7ff63df35a51b4bb8081b4_r.jpg&&左边黑红相间的38L哥伦比亚包,就是我的主包。自07年起,它陪伴了我整整10个年头,人生每一场旅行里都有它的身影,可至今依旧完好如初。&/p&&p&今年它终于光荣退役,我用右边这只Osprey EXOS 48L超轻背包替代了它。必须佩服科技进步,容量多了10L,可重量甚至更轻了——只有1kg!而相对于旧包,腰带的加入让它的背负舒适性上了一个大台阶——通过腰带,腰和背承受了其中大部分重量,双肩终于可以减减负了!&/p&&p&&b&衣物&/b&&/p&&p&常年旅行,选择衣物首要的考虑因素是轻便、耐穿与舒适。轻便,意味着可以在尽可能轻情况下带足不同功能的衣物;耐穿,意味着可以同种类带得尽可能少,减轻重量;舒适,意味着可以自由运动而不受拘束。很多时候我都会在当地买衣物,现穿现扔。而常备的衣物主要有以下这些:&/p&&p&&b&夏季&/b&&/p&&p&&img src=&/v2-c9e4cfa1e2cd0a3500884f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c9e4cfa1e2cd0a3500884f_r.jpg&&&b&【1】短袖T恤&/b&&b&3-5件&/b&&/p&&p&包括1-2件纯棉材质的,主要是室内和休息时间穿;其余为速干材质。&/p&&p&&b&【2】1件长袖T恤&/b&&/p&&p&用于偶然的降温天气。&/p&&p&&b&【3】超轻薄防风衣&/b&&/p&&p&折叠后只有拳头大小,随便塞在背包某个角落。一旦遇到突然刮风下雨,就能马上派上用场。&/p&&p&&b&【4】2-3条轻便短裤&/b&&br&&/p&&p&&b&【5】薄牛仔裤&/b&&/p&&p&其实速干裤更适合旅行,但我觉得牛仔裤更耐磨,样子也不那么户外,而运动性能也完全可以接受。&/p&&p&&b&【6】高档人字拖&/b&&/p&&p&外能当主力鞋,内能当拖鞋。在热带旅行时,只要不爬山徒步,我随时都会穿人字拖。唯一强烈建议买高档的一种——这一双北脸的人字拖,台湾的专柜不过100多块,可今年我穿着它走了上千公里的路,依旧完好,绝对值回票价。那些20来块的廉价货,磨脚又不耐穿,更要命的是关键时刻断裂,绝对让你尴尬无比。&/p&&p&&b&冬季&/b&&br&&/p&&img src=&/v2-dd4b7f175dd17_b.jpg& data-rawwidth=&4812& data-rawheight=&32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2& data-original=&/v2-dd4b7f175dd17_r.jpg&&&p&冬季衣物搭配比夏季更加简单,由于大多数都穿在身上,背负重量甚至比夏天还轻。&/p&&p&&b&【1】冲锋衣&/b&&/p&&p&市面上大多数冲锋衣,其实并不适合真正的户外,然而作为旅行衣物却无比适合。首先极为耐穿,脏了只要湿布擦擦就光洁如新,甚至整个冬天都不需要洗。而配合抓绒内胆,可以方便适应不同从秋到春大半年里的任何天气。&/p&&p&&b&【2】超轻羽绒服&/b&&/p&&p&不过半斤重。平时放在背包里,在最冷的天气穿在冲锋衣里御寒。&/p&&p&&b&【3】秋衣裤2套&/b&&/p&&p&中国人的神器,相比保暖的作用,更大的功能是让外面的衣物与皮肤隔绝,不受汗气影响,从而可以穿更久不用洗。&/p&&p&&b&【4】双面穿羊绒衫&/b&&/p&&p&室内脱掉重逢以后作为外衣穿,双面穿的设计,既可以减少一半洗涤次数,还可以增加变化(让别人觉得是两件衣服!)&/p&&p&&b&【5】厚牛仔裤&/b&&/p&&p&同样一条能穿整个冬天,别看牛仔裤不如速干裤容易干,只要洗过拧干放在有暖气的房间,一个晚上就能干透。&/p&&p&&i&注: 徒步鞋、内裤和袜子没有拍进来。也没太多可讲的。&/i&&/p&&br&&p&一定有人要来抬杠了:难道长途旅行时夏天也要背着冬天的衣服?&/p&&p&对这样的人,我只有一句话奉送:你不知道有个东西叫快递吗?&/p&&br&&br&&p&&b&电脑和配件&/b&&br&&/p&&p&&img src=&/v2-688bd927b362ea9eb4d027b7e88bf90d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688bd927b362ea9eb4d027b7e88bf90d_r.jpg&&作为以文字和照片为生的人,一路上笔记本电脑无疑是最重要的生产力工具,一天都离不了它。&/p&&p&&b&【1】【2】DELL XPS 13超极本 / 约8000元&/b&&/p&&p&如果让我推荐一台适合旅行者的笔记本,一定是Macbook Pro 13——不仅在于外观和配置,更在于无比易用的MacOS系统。然而作为理工男的我,可以轻松解决一切Windows系统的奇葩问题。而XPS 13,用Macbook Air 11寸的体积和重量,却实现了Macbook Pro 13的性能。特别是那块来自夏普的13寸超窄边框3K分辨率触摸屏,堪称轻薄本中最适合处理图像的。经过校色仪校准后,色准度堪与台式机的DELL准专业显示器媲美。&/p&&p&&b&【3】罗技MX Anywhere 2蓝牙鼠标 / 约350元&/b&&/p&&p&尽管XPS 13的触摸板手感已接近Macbook,但我还是喜欢操作鼠标的畅快。MX Anywhere 2是罗技便携鼠标的旗舰,不仅手感超群,更因为蓝牙4.0的加入,为笔记本节约了一个宝贵的USB接口。尽管激光传感器可以在几乎任何表面使用,但它的天然搭档还是笔记本平整的皮套。&/p&&p&&b&【4】【5】3TB+1TB主副USB3.0移动硬盘 / 约700+300元&/b&&/p&&p&行李丢了,花钱都能再买来,数据除外。旅途中大量拍照,靠笔记本可怜的容量当然不行,只能用移动硬盘。可移动硬盘又无比脆弱,不知哪次颠簸后它就会一命呜呼。只能双保险——3TB主盘存着我的全部照片(同时备份在家里电脑上),剩下的空间,放着路上消遣和了解当地用的电影和纪录片。而当次行程的所有照片,全都在3TB主盘和1TB副盘上双备份存储——无论哪块硬盘坏掉,数据都不会丢。&/p&&br&&p&&b&个人护理用品&/b&&/p&&p&&img src=&/v2-e331e646d01e1891311eacd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e331e646d01e1891311eacd_r.jpg&&路上的个人护理当然没法跟家里比。不过依旧可以在极限轻便的情况下,涵盖所有需要。&/p&&p&&b&【1】LifeStraw 2S过滤水壶 / 约300元&/b&&/p&&p&解决一路所有喝水问题。无论是饮用水、自来水、河水甚至紧急情况下的尿(没试过),无论有杂质、细菌还是病毒,只要不是重金属,它都能给你过滤成放心的饮用水。新版2S在原有滤芯基础上又加入了活性炭滤芯,连异味都可以去除了——相信它至少为我挡住了2/3因喝到脏水而腹泻的可能,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的热带国家。&/p&&p&&b&【2】飞利浦HX5610电动牙刷 / 约200元&/b&&/p&&p&习惯了电动牙刷的洁净方便,便再也不想用普通牙刷了。尽管知道电动牙刷更重,还是毫不犹豫带上。&/p&&p&&b&【3】洗漱包&/b&&/p&&p&没啥好说的,家里肯定都有。&/p&&p&&b&【4】毛巾&/b&&/p&&p&轻巧无花,方便频繁洗涤的纯棉毛巾。属于消耗品,烂了路上买就是。&/p&&p&&b&【5】牙膏&/b&&/p&&p&也没啥好说的,路上随时买最小包装的。&/p&&p&&b&【6】剃须刀&/b&&/p&&p&用着习惯就行,注意充电器的电压,有些不支持110V电压。&/p&&p&&b&【7】各种小包装洗发露/沐浴露/洗面奶/润肤露&/b&&/p&&p&其实主要来自路上住过的各个酒店。如果提供小瓶装的,就果断收入囊中。如果只有大瓶,就拿来把自己的小瓶灌满。等到哪天住处不提供这些的时候,就派上用场了。我从不用大瓶装的,因为会导致整个背包都没法手提上飞机。&/p&&p&&b&【8】折叠梳子&/b&&/p&&p&也没啥好说的,折叠的能缩小体积,不过看起来不折叠也能放得下。当洗了头匆匆要出门,住处又没有吹风机的时候,便看出梳子的作用了。&/p&&p&&b&【9】指甲剪&/b&&/p&&p&要想手提所有行李上飞机,瑞士军刀/小剪刀都没法带。指甲剪除了剪指甲,更实用的功能是剪各种包装/快递,所以果断带大号的。&/p&&br&&p&&b&急救包/小药箱&/b&&/p&&p&&img src=&/v2-dee95f43e4fdbdc3eb14f25d1e307493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dee95f43e4fdbdc3eb14f25d1e307493_r.jpg&&在国外,或者国内医疗条件差的地方,生了大病/出了意外,只有求助投保的旅行医疗保险救。然而更常遇到的却是小病小灾小伤口,一只急救包比手机还轻,淘宝常常只卖20块还包邮,却可以解决大问题。&/p&&p&急救包里主要是创可贴/绷带/胶带/酒精棉/棉棒等治疗创伤的外用药——学会怎么使用,以及用完了及时补充,比光带着本身更重要。&/p&&p&剩下的空间当然放上药品。很多国内遍地都是的药,去了国外才知道有多珍贵。我去哪里都会带的有:&/p&&p&(1)黄连素。痢疾拉肚,一吃就停。几块钱100片,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p&&p&(2)感冒药。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类退烧药和抗生素。国外对抗生素的严格管制会让人分分钟想哭。&/p&&p&(3)6542(消旋山莨菪碱)。治疗肠痉挛的特效药。肠痉挛不是病,疼死要人命。&/p&&p&(4)西瓜霜润喉片。治疗嗓子干涩有奇效,应急时还能当口香糖。&/p&&p&(5)风油精。“中华神药”,无论是用来提神,还是应对蚊虫叮咬/关节扭伤,都立刻见效。&/p&&br&&p&&b&电子配件们&/b&&/p&&p&&img src=&/v2-723e7d3c2cfb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723e7d3c2cfb_r.jpg&&&b&【1】【2】各种充电器、数据线&/b&&/p&&p&需要啥就带啥,USB口大功率充电器一定要多带1、2只,说不定哪天就掉了还刚好没处买。&/p&&p&&b&【3】5米电源延长线 / 约20元&/b&&/p&&p&这是我的独门旅行神器。你是否遇到过:&/p&&p&有太多设备要充电,可房间只有一个插座;&/p&&p&在国外,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外国插座,可你只有一只插座转换器;&/p&&p&或许,所有的插座都不在床边,可你想在床上边充电边玩手机。&/p&&p&电源延长线可以解决这一切!只要房间有一只插座,就可以在5米范围内任何地方同时给最多5个设备充电,酷不酷?&/p&&p&&b&【4】美标-欧标迷你转换器 / 约5元&/b&&/p&&p&常见的万能插座转换器又大又笨。其实,只要用刚刚的电源延长线配合这个小巧的转换插,就可以插入国标/美标/欧标/英标等等各种插座中,换句话说,除了澳大利亚,你可以使用世界各地几乎所有的插座!&/p&&br&&h2&&b&【相机包】&/b&&/h2&&p&&img src=&/v2-c46099b79efc3ecf89e11bdf4d7fc3f1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c46099b79efc3ecf89e11bdf4d7fc3f1_r.jpg&&乐摄宝的Photo Hatchback 16L,是这个老牌摄影包厂难得一见的时尚款型。16L的小号适合几乎所有非摄影师的旅行者——上半部分可以放钱包和个人杂物,下半部分的相机内胆可以装入除全画幅单反外几乎所有相机和额外1-2只镜头。如果用全画幅单反,还有22L的大号可以选择。&/p&&p&乐摄宝同一型号,在淘宝有上千块和100来块的两种货源,都号称是正品。100来块的几乎都是从青岛发货,反正我买的都是这种“低价正品”,质量同样很不错。&/p&&br&&p&&b&摄影器材&/b&&br&&/p&&p&&img src=&/v2-30f8c4e0f5390018cbac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30f8c4e0f5390018cbac_r.jpg&&&b&【1】SONY α7II 全画幅微单+ SONY Carl Zeiss T* FE16-35/4镜头
/ 约13000元&/b&&/p&&p&要想追求画质又要体积小,索尼大法的α7系列微单几乎是唯一选择。用C/N家半幅微单的体积和重量(连镜头1kg),却实现了全画幅。一代不支持防抖,不支持转接镜头高速对焦,甚至不支持无压缩RAW,没必要选择。二代里土豪当然要买α7RII,我等穷人只有α7II买得起。&/p&&p&&b&【2】【3】Carl Zeiss T* G45/2 + G90/2.8镜头 +
天工3代转接环 / 约4000元&/b&&/p&&p&用索尼大法的另一福利就是这套轻巧和画质都做到极限的Contax G蔡司老镜头。200来克的重量,放包里几乎感觉不到。光圈尽管偏小,却全开完全可用,换来的却是小一号的体积。特别是有天工3代转接环加持,在α7二代系列上实现了超越原厂头的高速对焦,完全指哪打哪,拍人文人像都不在话下。与挂机的16-35配合,以最小的体积和重量实现了从超广角到中焦段甚至是大光圈的全覆盖。&/p&&p&&b&【4】思锐T-025X碳素脚架 / 约800元&/b&&/p&&p&之前用一只又长又重的曼富图,稳是稳,可出门从不愿意带那累赘。后来便换成了这只只有800g重,反折后只有30cm长的国产超便携,最大承重号称6kg。脚架这东西,有比没有(不愿带),就是质的提升。当然论稳定,肯定比不过傻大黑粗,可挂上相机包来增重后,已经完全可以接受了。&/p&&p&&b&【5】【6】相机备用电池、SD卡&/b&&/p&&p&SONY微单一直被人诟病一点就是电池太小。不过既然小,那就多带几块好了。正常天气下一块能用一天多,不过为了应对冬天的电量跳水,3块以上备用电池是必须的。SD卡我准备了2块64G大容量,哪怕一块突然罢工(或者满了),也不会影响当天的拍摄。&/p&&br&&p&&b&随身物品&/b&&/p&&p&&img src=&/v2-e3f7fb4597b9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e3f7fb4597b9_r.jpg&&这些都是随身带,或装在相机包上层小包里的随身物件,也是每天使用频率最高的物品。&/p&&p&&b&【1】Garmin Fenix 2运动GPS手表 / 约700元&/b&&/p&&p&这是Garmin的上代旗舰手表,赶上去年官翻大促销,海淘700多元就入手。尽管提供的GPS、气压/高度、指南针、轨迹记录,日出日落时间等,用手机都可以。但手表本身是三防,可靠性也比手机高得多,户外徒步时做轨迹记录,永远不必怕手机突然没电。比起最新的3代,少了花哨的高清屏幕,却多了内置地图的功能。&/p&&p&&b&【2】高SPF防晒霜&/b&&/p&&p&几乎所有白天都在户外行走,想不晒黑是不可能。然而为了不晒伤,必须在每个晴天,无论冬夏,都抹好高SPF防晒再出门。消耗品,没了随时买。另外夏天或在热带的时候,还随身带茄红素驱蚊水。&/p&&p&&b&【3】润唇膏&/b&&/p&&p&我属于嘴唇易干类型,尤其是冬天在外的时候。解决起来也容易,随身带着润唇膏就好。&/p&&p&&b&【4】Amazon Kindle Voyage / 约1300元&/b&&/p&&p&常年在外旅行,对我来说最大的不便就是没法随心所欲买书读书。幸好有了Kindle,它被我誉为“最提升在外旅行幸福感”的物件。双12时88块买了一年Kindle Unlimited,未来一年都有书可读了。即使范围外的书,也都可以很便宜在线买到,且覆盖了市场上大多数纸质书。先前用的是Paperwhite,今年换了Voyage,更轻薄,外观也更有设计感。&/p&&p&&b&【5】Fenix LD10手电 / 约250元&/b&&/p&&p&为了应对不期而遇的夜路,手电当然是必须。比起头灯,手电体积可小多了,可以随便放在随身背包里。Fenix LD10体积轻巧,亮度够用,最重要是用普通5号电池,永远不用担心没电。&/p&&p&&b&【6】手机备用电池&/b&&/p&&p&大家都习惯了用不能换电池的手机和充电宝。我依旧坚持用能换电池的手机,随身携带2块备用电池。没有了“尿袋线”的拘束,使用手机的体验真是好了太多。&/p&&p&&b&【7】小米20000mAh移动电源 / 约160元&/b&&/p&&p&移动电源当然还是要有,而且还要大容量的。毕竟,手机没电了,旅行可就费劲多了。20000mAh移动电源配合备用电池,可以最长支撑2-3天没有电源情况下手机正常使用,这对搭夜车来说太实用了。&/p&&p&&b&【8】LG HBS800降噪蓝牙耳塞 / 约300元&/b&&/p&&p&严格的体积限制下,头戴耳机显然没法进入行囊,而任何有线耳机的累赘同样不值得考虑。LG这款HBS800经过JBL认证,支持Apt-X蓝牙无损传输,音质几乎是同类中最好的,满足旅途听歌需求足够了。而ANC主动降噪功能更是坐飞机/长途汽车时睡觉必备,效果远好于3M耳塞之类。&/p&&p&&b&【9】三星Note4双卡双待手机&/b&&/p&&br&&p&双卡双待是出国必备(主卡插当地电话卡,副卡插国内卡收验证码)。之所以现在还用Note4,不仅因为它是三星最后一款可换电池手机。5.7寸2K大屏配上S-Pen手写笔,对于旅途查看地图,随时记录信息简直太实用。而它作为昔日旗舰,性能也并不落伍,甚至强过现在新出的中端机。&/p&&p&&b&【10】钱包&/b&&/p&&p&为了装下各国货币和各种卡片,长款钱包很必要。我会把零钱和主刷信用卡拿出来随身携带,以减少钱包暴露的失窃风险。&/p&&p&钱包里有什么卡呢?&/p&&p&&img src=&/v2-efad8b8e87a_b.jpg& data-rawwidth=&5232& data-rawheight=&34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32& data-original=&/v2-efad8b8e87a_r.jpg&&&b&【2】储蓄卡&/b&&/p&&p&华夏银行金卡/恒丰银行九州卡,分别可以提供每月5次和6次全球任意银联ATM免手续费提款的优惠。在如今银联已经渗入世界各个角落的今天,早已可以跟带着美元去各种外币兑换点说再见了。&/p&&p&&b&【3】信用卡&/b&&/p&&p&VISA / MasterCard / 美国运通 / 单银联各一张,且都是没有货币转换费的全币卡。这可以享受到所有卡组织的优惠活动。我在国外主刷招行的Booking全币种VISA卡,主要是考虑到EMV芯片的安全性。而绑定的Booking预定常年返现5%的优惠,对我这种几乎天天住酒店的人来说,每天都能赚到。&/p&&p&&b&【4】护照&/b&&/p&&p&已被磨得看不见封面的字。建议入住了酒店,就别把护照一直带身上,随身带着复印件就好。&/p&&p&&b&【5】驾照&/b&&/p&&p&国内租车用,如在国外使用还需要查清当地政策,并附上翻译件。&/p&&br&&p&&b&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b&&/p&&p&感谢发达的电子产品和互联网,只要10kg的随身行李,我就足以活得很好,甚至可以随时掌握一切信息,紧跟这个时代的脉搏。&br&&/p&&br&&p&然而,我的行李配置或许只适合和我一样的职业旅行者,作为休闲旅行的你,没有必要如此上路。&/p&&p&在许多年的时间里,我为无数的朋友设计过旅行装备清单,帮他们完成了一次又一次舒适而开心的旅行。&/p&&br&&p&而今天,我想把这些经验分享给你们。&/p&&p&&b&2月26日(周日)晚8点,我将开讲我的第4场知乎Live,题目是:&/b&&/p&&h2&&b&&a href=&/lives/778752& class=&internal&&旅行装备,职业旅行家的经验谈&/a&&/b&&/h2&&p&点击链接,即可参与。&/p&&p&&b&本Live会包含以下内容:&/b&&/p&&br&* 背包还是旅行箱,哪种装备更适合我的旅行?&br&* 如何挑选舒适轻便又能装的旅行背包?&br&* 如何买到便宜好看又耐摔的旅行箱?&br&* 旅行该带什么耐穿又好看的衣、鞋、帽等,以及在当地买衣服的技巧?&br&* 怎样为旅行挑选轻便又好用的摄影器材?&br&* 旅行电子装备攻略,在各种不同房间里、户外怎样舒适地充电?&br&* 有哪些适合旅行的护肤/化妆品/牙刷剃须刀等个护用品?(这一节部分内容来自我的女性旅行者朋友们)&br&* 其它旅行装备(水壶、旅行指南、旅行药品等)的选择技巧与推荐。&br&&br&&p&&b&期待着和大家交流一切你们关心的,有关旅行装备的问题。&/b&&/p&&br&&img src=&/v2-0bba265afb3_b.png& data-rawwidth=&1701& data-rawheight=&9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01& data-original=&/v2-0bba265afb3_r.png&&&br&&br&&p&————————————————&br&&/p&&p&知乎专栏:&a href=&/ethanlam& class=&internal&&一群旅行体验师&/a&,做最会玩的集体专栏。欢迎申请加入体验师大本营,也欢迎大家投稿。&/p&&p&微信公众号:KLOOK客路旅行 -“Keep Looking,我们专治不会玩儿”&/p&
每次提起自己只带着10kg的行李,就完成了一次时长4个多月的长途旅行,途中吃喝玩乐,加拍照干活,什么都没耽误——那群哪怕出门三天也不知该带什么,只好把巨大行李箱塞得满满出门的朋友们,总会惊讶得连嘴巴都闭不上了!每到这时,我都会微微一笑:其实,…
&img src=&/50/v2-82c99c80aee4dcaff6221815_b.jpg&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50/v2-82c99c80aee4dcaff6221815_r.jpg&&&p&&strong&&strong& ↑ &/strong&&/strong&&strong&&strong&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的自然风光&/strong&&/strong&&/p&&br&&p&&strong&K2&strong&不会放过你的任何疏忽&/strong&&br&&/strong&&/p&&p&文 | 星球研究所&/p&&br&&p&在中国和巴基斯坦边境的喀喇昆仑山脉(Karakoram)&/p&&p&超过7000米的极高山像丛林一样密布&/p&&p&在它们铜墙铁壁的包围之中&/p&&p&隐藏着一座众山之王&/p&&p&它隐藏得如此之深&/p&&p&以至于中国的历史文献中从来没有提到过它&/p&&p&(而珠峰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完成了官方测绘)&/p&&p&山峰另一侧的巴基斯坦人甚至没有给它起过名字&/p&&br&&p&1856年英国探险队在远距离观测这些山峰时&/p&&p&将其中5个主要山峰&/p&&p&自西向东标记代号为K1到K5&/p&&p&其中K2便是那座众山之王&/p&&p&中国官方的正式名称为&/p&&p&&strong&乔戈里峰&/strong&(Qogi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36c03bbde8b9ef8d3e397c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2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36c03bbde8b9ef8d3e397c_r.jpg&&&br&&p&它海拔8611米&/p&&p&仅次于珠峰,位居世界第二高峰&br&&/p&&p&但却因为极高的攀登难度&/p&&p&超越珠峰成为登山者的终极梦想&/p&&p&K2几乎没有商业化攀登&br&&/p&&p&只有真正专业的登山者才敢向K2发起挑战&/p&&p&迄今为止它的登顶人数还不到珠峰1/10&/p&&br&&p&但即便都是专业登山者&/p&&p&K2的死亡率也是惊人的&/p&&p&每四个人成功登顶&/p&&p&就意味着山上的某处冰缝里&/p&&p&或者某处积雪中、或者某处岩石上&/p&&p&一定还有一位登山者曝尸雪山&/p&&p&因此登山界把K2称为&/p&&p&&strong&残酷的暴峰&br&&/strong&&/p&&p&(下图为截至2012年的登顶人数与遇难者人数统计)&/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fbc7d38e2ddee_b.png& data-rawwidth=&592& data-rawheight=&3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2& data-original=&/v2-fbc7d38e2ddee_r.png&&&br&&p&对于普通人而言&/p&&p&你甚至没有机会为它拍摄一张正面免冠照片&/p&&p&因为要接近它是非常困难的事&/p&&br&&p&喜马拉雅山脉的北侧虽是高原但相对平坦&/p&&p&所以珠峰可以把公路修到大本营&/p&&p&而K2所在的喀喇昆仑山脉&/p&&p&它的北侧横亘着巍峨的昆仑山脉&/p&&p&它的南侧是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的西段&/p&&p&夹在两大世界级的山脉之间&/p&&p&山连山、峰连峰&/p&&p&修路极其困难&/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7a970b2a964bf7366ecd60c1a80941d9_b.png& data-rawwidth=&921& data-rawheight=&5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1& data-original=&/v2-7a970b2a964bf7366ecd60c1a80941d9_r.png&&&br&&p&穿越这片极高山丛林的&strong&喀喇昆仑公路&/strong&&br&&/p&&p&仅道路两侧7000米级的山峰就超过100座&br&&/p&&p&中巴两国为修筑此路&/p&&p&付出了超过600多人死亡&br&&/p&&p&以及很多人重伤致残的代价&/p&&p&(摄影师乱世绘本、侣行团队)&/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9baf2dd70f5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9baf2dd70f5_r.jpg&&&img src=&/v2-addbce7c447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0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addbce7c447_r.jpg&&&img src=&/v2-11a9fce317a582e2821c2c_b.jpg& data-rawwidth=&1428&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28& data-original=&/v2-11a9fce317a582e2821c2c_r.jpg&&&br&&p&但这样一条艰难的生命线&/p&&p&距离K2也还有100多公里&/p&&p&另一条公路G219(新藏公路)相对近一些&/p&&p&但直线距离也有约70公里&/p&&p&所以我们今天能看到的K2照片&/p&&p&绝大部分都是摄影师花费两周以上的时间徒步往返拍摄的&/p&&p&每张照片背后都是各种不易&/p&&p&(摄影师Maria Ly)&/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14175bfc07a60a1b62c806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14175bfc07a60a1b62c806_r.jpg&&&p&当然还有一些非常特殊的拍摄视角&br&&/p&&p&比如从&b&万米高空拍摄&/b&&/p&&p&据说能拍摄到K2的航线只有两条&br&&/p&&p&而且还需要恰当的时机、座位和好眼力&/p&&p&摄影师&strong&张轶&/strong&就幸运地通过了一切考验&/p&&p&他在从乌鲁木齐到伊斯兰堡的航班上&/p&&p&偶然发现一座山峰刺破云海、孑然而立&/p&&p&这就是K2&/p&&p&连常飞这条航线的机长都说看到K2太难了&/p&&p&一年中这座山峰没有几次会在云层之上露出真容&/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b8226bec646f14d3e06aac28dd5854a1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b8226bec646f14d3e06aac28dd5854a1_r.jpg&&&img src=&/v2-184180fdf181f1ddbe003ec0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184180fdf181f1ddbe003ec0_r.jpg&&&br&&p&英国摄影师Jon Bowles就更加极致了&/p&&p&它拍摄到了K2群峰的全景&/p&&p&这幅照片还标出了每座山峰的英文名称及海拔&/p&&p&中间那座最高峰就是K2&/p&&p&(请将手机横屏观看)&/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447b266c0b6efd4f0b8781_b.jpg& data-rawwidth=&57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6& data-original=&/v2-447b266c0b6efd4f0b8781_r.jpg&&&br&&p&当然如果你能有机会利用直升飞机抵近K2&/p&&p&视角将更加难得&/p&&p&新疆军区的&strong&王聪民&/strong&少将&br&&/p&&p&曾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了他航拍的K2&/p&&p&这是我所见到的有关K2的最佳作品之一&/p&&p&秋高气爽时节&/p&&p&红褐色的岩石与银白色冰雪形成鲜明对照&/p&&p&层次分明的光影恰好衬出了它完美的金字塔形山体&/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8ec7c64edeb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4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v2-8ec7c64edeb_r.jpg&&&img src=&/v2-82c99c80aee4dcaff6221815_b.jpg& data-rawwidth=&940& data-rawheight=&6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0& data-original=&/v2-82c99c80aee4dcaff6221815_r.jpg&&&br&&p&然而对专业的登山者而言&/p&&p&无论从成本还是其它方面的考虑&/p&&p&徒步抵达K2依然是最常见的选择&/p&&p&中国登山界的王牌&/p&&p&西藏登山队的历次攀登也都是徒步进山&/p&&br&&p&徒步进山有两条路可选&/p&&p&第一条是从北坡中国一侧的&strong&麻扎&/strong&出发&/p&&p&穿越苍凉、俊美的&strong&克勒青河谷&/strong&&/p&&p&喀喇昆仑山脉是世界上山岳冰川最发达的山脉&/p&&p&冰川的融水汇集成了克勒青河一路流淌&/p&&p&为新疆最重要的河流塔里木河提供丰沛的水源&/p&&p&这条路线无论沿途景色、还是受虐程度&/p&&p&都堪称顶级&/p&&p&(摄影师蔓峰探险汗斯)&/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e5a3c8ad9b2b86ece7d777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6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v2-e5a3c8ad9b2b86ece7d777_r.jpg&&&img src=&/v2-db6e643b410fd739a08c7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db6e643b410fd739a08c7_r.jpg&&&br&&p&冬季这里暴风雪肆虐、人畜难行&/p&&p&春季则是克勒青河谷最佳的通行季节&/p&&p&借助当地人的驼队&br&&/p&&p&还算勉强可行&/p&&p&(摄影师蔓峰探险汗斯)&/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6553acce7299e29aff34d5d79b33fabb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6553acce7299e29aff34d5d79b33fabb_r.jpg&&&img src=&/v2-d059fc7ddbde9e24b2134e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d059fc7ddbde9e24b2134e_r.jpg&&&br&&p&河谷之中&/p&&p&随着徒步的深入&/p&&p&K2便会越来越清晰了&/p&&p&(摄影师蓝海豚)&/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ad12c85dde19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ad12c85dde19e_r.jpg&&&br&&p&然而不幸的是&/p&&p&当登山队员春季穿越克勒青河谷&/p&&p&从山顶返回时往往已经是夏季&/p&&p&这时的克勒青是最危险的时候&/p&&p&冰川融水会让这里突然洪水滔天&/p&&p&当年西藏登山队在经过克勒青河谷时&/p&&p&主力干将边巴扎西差点被洪水淹死&/p&&p& 死里逃生后的他发誓说&/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p&&em&&strong& “打死也不从北坡登K2了”&/strong&&/em&&/p&&br&&p&所以绝大部分登山者都会选择另一条路&/p&&p&从南坡的巴基斯坦方向进入&/p&&p&但这条线&/p&&p&也同样不轻松&/p&&p&一路上都是沙子、大大小小的石子&/p&&p&非常耗费体力&/p&&p&一个不起眼的石头也可能让你崴脚&/p&&p&从而中断行程&/p&&p&(摄影师Stuart Erskine)&/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16b3bc5ceead9df81ebc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6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16b3bc5ceead9df81ebc_r.jpg&&&br&&p&有时连扎营也找不到一块平坦的地方&/p&&p&只能在石头上将就&/p&&p&(摄影师Stuart Erskine)&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c0ce11d87e59ca0dabb01fa31dfbee3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c0ce11d87e59ca0dabb01fa31dfbee3f_r.jpg&&&br&&p&还需要越过喀喇昆仑山中巨大的冰川&/p&&p&(摄影师Stuart Erskine)&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fe4a739cedc91f759ac3e19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fe4a739cedc91f759ac3e19_r.jpg&&&br&&p&突如其来的暴风雪&/p&&p&更是家常便饭&/p&&p&(摄影师Stuart Erskine)&/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c01e2eaeb91c04e00f5dfbc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10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c01e2eaeb91c04e00f5dfbc_r.jpg&&&br&&p&这一路你没有任何机会看到K2&/p&&p&它完全被群山遮挡&/p&&p&直到山脚下的康科迪亚(Concordia)&/p&&p&你才能看到K2的真面目&/p&&p&(摄影师为知名登山者张京川)&/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a49b3aa1e2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4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v2-a49b3aa1e2_r.jpg&&&br&&p&这一路唯一的奖赏&/p&&p&是已经有点麻木的美景和星空&/p&&p&(摄影师Petr Jan Juracka)&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1865ddcdfc79c209df3f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v2-1865ddcdfc79c209df3f_r.jpg&&&img src=&/v2-e8f69aa6193a8bbf423bb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v2-e8f69aa6193a8bbf423bb_r.jpg&&&br&&p&最少7天的艰难跋涉&/p&&p&还没有开始正式攀登&/p&&p&体力已经耗费了一半&/p&&p&然而&/p&&p&更漫长、不确定的未来正在等着你&/p&&p&1954年人类首次成功登顶K2费时长达&/p&&p&&b&100天&/b&&br&&/p&&p&这么多天人吃马喂怎么办呢?&/p&&p&当然是要提前准备大量的物资&/p&&p&西藏登山队当年曾雇佣200多位当地背夫运送物资&/p&&p&包括数十只活羊&/p&&p&甚至还曾经携带过蔬菜种子&/p&&p&以便丰富队员的食谱&/p&&p&然而他们的试种并没有成功&/p&&p&新鲜蔬菜是没戏了&/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42a1df0d25d68a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4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v2-42a1df0d25d68a_r.jpg&&&br&&p&终于&/p&&p&物资也搞定了&/p&&p&你抬头一望K2&/p&&p&想认真打量一下这个对手&/p&&p&发现它居然是&/p&&p&&b&垂直的&/b&&br&&/p&&p&(摄影师Stuart Erskine)&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f1a73b192adfce0f450f_b.jpg& data-rawwidth=&1236& data-rawheight=&1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36& data-original=&/v2-f1a73b192adfce0f450f_r.jpg&&&br&&p&山势平均坡度达45°以上&/p&&p&沿途陡峭的坡壁上布满了雪崩溜槽&/p&&p&(摄影师Petr Jan Juracka)&br&&/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2dbb0a7ed00_b.jpg& data-rawwidth=&2000& data-rawheight=&13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00& data-original=&/v2-2dbb0a7ed00_r.jpg&&&p&还有一段长达1500米的冰壁&/p&&p&坡度高达65度&/p&&p&(摄影师张京川)&/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2cb5b1b5d21c2a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9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v2-2cb5b1b5d21c2a_r.jpg&&&br&&p&西藏登山队的桑珠队长说道&/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p&&em&&strong&“在K2大本营,感觉山就在头顶上。我当时带了一个礼帽,往上瞧,帽子就掉下来了”&/strong&&/em&&/p&&br&&p&另外&/p&&p&在这么陡峭的山上&br&&/p&&p&你需要爬多高呢?&/p&&p&以珠峰为例&/p&&p&珠峰大本营在海拔5200米左右的地方&/p&&p&物资可以运输到6500米&/p&&p&登山者只要爬3000多米&/p&&br&&p&而从K2大本营到顶峰的垂直高差达&/p&&p&&b&4700米&/b&&br&&/p&&p&这样的高差在世界14座8000米以上高峰中都是最大的&br&&/p&&p&无论哪一条登山路线&/p&&p&都注定是一次漫长的&/p&&p&&strong&垂直极限&/strong&&/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a91ab12abbb58c7c7238_b.jpg& data-rawwidth=&1739& data-rawheight=&12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39& data-original=&/v2-a91ab12abbb58c7c7238_r.jpg&&&br&&p&同时&/p&&p&由于山势过于陡峭&br&&/p&&p&使得寻找安全的高山营地极为困难&/p&&p&搭一顶帐篷要在冰雪中挖很久&/p&&p&才能把地面相对铲平&/p&&p&如果在一条线路上攀登的队伍过多&/p&&p&后来者可能就完全没地方扎营&/p&&p&风险将大大增加&/p&&p&(张京川拍摄的C2营地,每一个帐蓬都只有一小块平地)&/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img src=&/v2-c611ef7a904d829beb0d57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v2-c611ef7a904d829beb0d57_r.jpg&&&p&好了,了解了K2的基本情况&br&&/p&&p&现在我们开始正式攀登&/p&&p&&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strong&&/p&&br&&p&1939年7月一支美国登山队正在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尔卑斯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