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跑步避免膝盖受伤时候受伤

最全图解:跑步七大损伤原因及预防方法_网易体育
最全图解:跑步七大损伤原因及预防方法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最全图解:跑步七大损伤原因及预防方法)
损伤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且相当棘手的问题,很多跑者也因为一直饱受这种伤病的困扰而无法痛快地跑步。今天,有必要和分享有关跑步七大损伤原因及预防方法,献给所有爱跑步的人!
最易受伤的四大跑步者
&nbsp1、跑步初学者: 在还没掌握跑步的基本知识之前就迫切开跑。
&nbsp2、跑步激进者: 在身体还未适应跑步节奏之前就盲目的增加跑量、增大跑步速度。
&nbsp3、有受伤史者 : 忽视自己的伤史,不加以注意并进行高负荷的剧烈运动。
&nbsp4、骨密度低者 : 没有针对自己的低骨密度进行系统性的训练和计划,按照常人的跑法进行跑步。
理想状态 VS 现实情况
理想:跑步的每公里、每一步都无损:无疼痛,无阵痛,没有前日训练后的余痛。
现实:大多数人经常会遇到那么点不适——脚痛,韧带拉伤,膝伤。虽然不至于到卧床休息的地步,但确实够讨厌的,让人没法完全享受跑步的乐趣和畅快。
一不小心,某个小疼小病就变成了跑步膝、跟腱炎、应力骨折……然后就只能停!跑!跑步常见的损伤有7种,而作为一个对自己负责的跑者,你应该要熟识这几种伤病的症状和处置办法。或许你都已经出现了征兆而不自知呢?
髌骨(膝盖)下面的软骨出现问题所致,当你屈伸膝盖时,髌骨的移动要跟身体移动的方向相协调,如果出现了不协调,就可能产生非正常的压力。
跟腱是由连接小腿后方肌群与跟骨的带状肌腱纤维组成,张力通过肌肉收缩传递到跟腱。当跟腱在短时间内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可能会发生劳损、细微挫伤或撕裂,进而出现无菌性炎症。
腘绳肌问题
腘绳肌问题
腘绳肌位于大腿后部,弯曲膝盖、伸腿、爬坡和射门时全靠这些肌肉。腘绳肌问题常常发生是因为这些肌肉比较弱。
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
每跑一步,我们双脚吸收数倍于体重的力量,由于超负荷压力的长期作用,造成足底筋膜的急性或慢性损伤。
也可以叫做胫骨应力综合症,是胫骨内侧的受压迫的综合病症,一种由于胫骨肌肉撕裂引起的疼痛。
髂胫束综合症
髂胫束位于大腿外侧,从臀部延伸到膝盖。在跑步时,你膝关节弯曲、伸展,将使髂胫束和大腿骨摩擦。若增加里程太快,特别是下坡跑时,就可能拉伤。
应力性骨折
应力性骨折和滑倒或跌倒的急性骨折不同,应力性骨折是骨头受到不断冲击劳损的结果。
本文来源:东方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如何正确有效的避免跑步受伤,最全自我保护指南!
  说起“跑步时的缓冲”这个话题,Keep君 先带大家围观两位跑者:“大兄弟”小马以及“老司机”大马。
步子迈得特别大
每分钟落地150下
脚后跟重重落地
步幅短小碎步
每分钟落地180下
脚前掌和足中
身体正下方
  对比分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跑步姿态,很明显,小马的膝盖受到的冲击力更大。
  落地部位
  脚哪个部位先落地有区别么?区别大了!
  还记得小品《卖拐》里的场景么?赵本山:“抬脚,跺,抬脚,跺,麻不?”范伟:“麻!”
  哈佛大学 Daniel Liberman 和阿拉巴马州立大学 Scott Douglas 两位教授的研究表明,相对于足跟落地,脚前掌和足中的落地方式对于膝关节的冲击力最多可以减小 70% 之多。怎么样,你幼小的心灵被深深地触动了吧?
  膝关节状态
  《卖拐》告诉了我们,脚落地时,膝关节打直和微曲这两种状态,微曲无疑是更能分散冲击力的,而主要负责缓冲的人体组织就是半月板。在日常的步行中,胫股关节所承受的力量一般是体重的 2-3 倍,跑步时一般是在 3-5 倍。
  假使没有半月板这个缓冲垫、或者半月板发生严重磨损,出现关节软骨损伤和关节炎的几率就会成倍增加。跑步的时候要想保护好半月板,就要尽量减少膝关节打直时的冲击力和突然的变向。
  选对的跑鞋
  通常,一双跑鞋的缓冲、减震、回弹的任务由鞋子的“中底”来负责,而“大底”则负责耐磨和抓地力。如果买一双鞋花了 1000 块钱,那么其中 700 到 800 块都是花在中底的材质和科技上。
  再好的鞋,只要穿着跑过了 500 公里,性能都会大打折扣,这时要喜新厌旧,果断入手新欢。
  先跟大家分享一组 RSLab 对数十万跑者研究的统计数据,看看下图,受伤的跑友里,大部分都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因为穿了错误的鞋而受伤的跑者,居然高达 44%!
  可见,选对了鞋,你的开跑计划就成功了一半。尤其是那些脚型特殊的人,例如扁平足以及过度内旋的跑者,特别需要注意伤病防治。
  优化步频和步幅
  说实话,优化跑姿和提高跑步经济性一样,都是很难度量的,更多是靠感觉、比赛的成绩来检验。跑步的过程中,高效率、更务实的跑姿对膝盖的保护极其重要。
  跑完步后多做几组全套的静态拉伸放松,提高股四头肌力量的动态和静态深蹲。
| 创新|开放|智慧|共享|欢乐|
[ 按 住 别 撒 手,我 们 一 起 走 ]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最全跑步受伤原因集合:避免这几点,你不可能受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经常跑步的跑友们,有没有中过招受过伤害的?应该多数都有吧。  多数都有受伤的经历,这个多数到底是怎么个“多”法呢?据《哈佛大学报》统计的数据表明,每天跑步者的受伤比例高达80%—85%。类似比例在其它研究报告文章上也总是能看到。一句话以概述之:因跑步受伤的人,真的非常多。    Photo via Nike  80%比例的话,10个里头有8个。剩下那俩幸运儿,估计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货,一个月跑十几二十公里,跑跑走走的,确实也难受伤。大家或多或少都受过伤疼困扰吧?以老Q自己为例,脚趾甲现在还黑着俩;前年扎个腰包参加全马比赛,下来一看,好家伙,肚皮上沿着腰包带子被磨出一道细长血印;还有次练习LSD,背了个装水袋的竞赛背包(某大品牌,类似背心一样,保证是正品),脖子一侧被磨掉一块皮。今年5月的大连马,两个脚趾头互相打架,跑的时候有点感觉,完赛下来脱袜一看,惨不忍睹。  其实老Q自己平常还算是比较注意的,年纪大了,谨(Dan)慎(Xiao)一些也是该的。自己看了一下,遭过的这些苦难多属NoZuoNoDie的范畴——喜欢用不同的跑步装备(带点测试性质),然后由此吃了些苦头。    多数跑友们受的苦头其实并不太一样,跟装备关系不算特别大,例如以下这些:  脚底疼痛  膝盖疼痛  黑趾甲  腰疼  脚板磨出血泡  肌肉拉伤  &&    Photo via Essex County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gency  上面这些大家都听身边跑友们说得比较多的吧?咱们今天也不会用太专业的术语,比如髂胫束综合症,滑膜炎,足底筋膜炎等等,谈那些是医生、运动生理专家、物理治疗师的事儿。  这么多伤痛,看着都怕,都是怎么得来的呢?以及更为重要的:咱们能不能避免或者预防这些伤病?今天就简单说说这事儿,把伤病原因简单归归类。    01被坏人盯上    Photo via Furniture Designs  还别说,跑步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案例还真不能算少。大晚上出去跑,碰着坏人的新闻时不时就有。这种伤害算是比较极端的,只能是自己多长点心(尤其是妹纸们),别孤身一人晚上乱跑。如果周围治安环境不好,还真是别晚上跑了,尤其出差、旅游在某些陌生的环境,甭管早晚,出门一定要打起精神来。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02 交通意外    Photo via boogie photographer  其实相对路遇不良,跑步时发生交通意外的比例更高。四个轮子的,两个轮子的,在晚上那些照明条件不好的路上,随时可能跟你来上一次亲密接触。其实不能完全怪那些轮子,好几次走在路上,突然间阴影中闪出一个全身上下深色衣服的跑者来,吓了老Q N跳。  所以,喜欢玩夜跑的跑友们,最好备上一些夜跑装备:能主动发光的各种带灯装备(头灯、胸灯、手环灯、臂灯、LED腰包、鞋夹灯、鞋带灯,或者能闪光的鞋带,甚至能闪光的鞋),还是有相当多可供选择的。如果道路照明条件还不错,可以穿一些带反光条的衣、裤、鞋,这些装备虽然自己不带光源,不过能被动反射其它光源发出的光线,也能起到一些警示作用。    Photo via xlifestyle.eu  至于喜欢穿深色衣服的跑友们,强烈建议大家晚上出门跑的时候真别这么穿。  还有相当一部分跑友喜欢戴着耳机,边跑边听歌或听书。这也是跑步意外发生的一个原因。对周围环境声音不敏感,没办法做出反应——比如汽车刹车失灵,司机边大喊“闪开闪开”,一边按着喇叭冲你过来。你要是听不到的话,于是乎&&此处省略1800字。  好吧,厚道点儿的建议是:最好专心跑步别听歌。实在不行可以使用骨传导耳机——不用堵住自己的耳朵眼。再实在不行,只堵住自己一边耳朵眼就好。  03 无可避免的伤痛    Photo via Pinterest  有些伤痛基本上是不可避免的,比如黑趾甲。与其说是伤痛,不如说是跑者荣耀更为妥贴。只要坚持每周都跑几次,总跑量累计到一定地步,脚脚想不来点状况都难。当然,可能确实会出点血有点痛,外观看着还挺吓人(尤其是家里老娘看了会着实心疼),其实都算是小事儿,甚至不算回事儿。  类似的还有晒伤晒黑,不小心地滑摔一小跟头,擦破点皮什么的。玩越野跑的朋友们,这种“勋章”就更多了。没事,越多越有style。  04 自作自受    Photo via Vogel & Noot  只要有一定经验的跑友,都应该知道跑前跑后拉伸/热身的重要性。基本上所有针对入门跑友的文章、教材、书籍里头都会提到这一点,可以算是跑步界的常识了。  刚开始跑起来的亲们也许不一定知道,倒也罢了,如果明明知道这是个必要的步骤却因为各种原因(其实就是懒)不去做,可谓自作自受了。以下这些就是必要的步骤,不要犯懒,否则终食恶果:  跑前动态拉伸+热身(慢跑)  跑后静态拉伸+冷身(慢跑)  及时补水补电解质  05 跑量    Photo via NIKE Sports Camp  跑量安排不对也能悄无声儿地给你惹出点事来。少了没什么事,突然间加大跑量,很容易引起受伤。所以我们常说周跑量的增加不宜超过10%就是这个道理,这个增量是很安全的一个幅度。  那周跑量增加多少容易受伤呢?研究表明:最近一周的跑量比正常情况一周的跑量增加了60%,此时运动员非常容易受伤。经过计算,这时受伤风险是原来的3.4至5.8倍。如果近期负荷/一般负荷比值在1.2左右,虽然也有受伤几率增加的风险,但还不算很严重。比值如果超过1.5就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了。  所以,给自己安排跑量做锻炼计划的时候请特别注意了哦,循序渐进这老规矩是要守的。  怕就怕某些新同学,心血来潮本周连跑7天&&或者跟人打赌PK,连续10天每天一个半马&&  06 强度    Photo via Flickr  跑步有快有慢,咱们一般常用配速来表达。对于普通跑友来说,低于600(每公里6分钟)的配速可以归在慢跑范畴,高于500(每公里5分钟)的配速算是有一定强度了。同一个人跑5公里,当然跑得越快越累,因为强度越高。  科学的分法会把跑步训练强度分为E、M、T、A、I、R这6种,不同强度对应不同的配速区间/心率区间,锻炼的目的、意义和方式都不一样。在备赛周期里面,安排的先后顺序、搭配组合也并不一样,那是相当有讲究。    Photo via FitFirst Footwear  T以上的这些强度,都算是高强度。跑这些强度很累很虐很死去活来,这也就意味着安排不妥会容易受伤。  显然,上面这些知识超出了跑步基本常识范围,能知道这些的跑友必须是会深入研究的严肃跑者。这也就难怪为数不少的普通跑友会有下面想法:  跟着大神练,他跑多快我跑多快,这样成绩提高得快  每天跑一个死去活来的10K  每次跑10公里,最后1公里用尽全力冲刺  今天比昨天快10秒,明天比今天快10秒  是不是觉得挺眼熟?类似这些萌萌哒的想法在Q群、微信群三天两头就会冒出一个年轻伙计来说起。当然思路很好很朴素,从逻辑上来看也完全没有问题,但真要去做的话&&还是建议不要去做了。  07 跑姿技术不当    Photo via dafyscoot  这个是重点中的重点了。多数跑友所受的伤痛(膝盖疼、脚疼、跟腱疼、腰疼、背疼等),跟跑步技术不好有着直接密切的因果关系。事实上,很多跑步爱好者根本没有就这个意识:跑步还需要练练技术。  确实,人人打小会跑,该算做是人的天赋种族技能,哪里需要学习呢?不象某些运动,例如羽毛球、网球那些,不学点技术根本打不了。  其实吧,小朋友的跑姿跟大人的跑姿差得很远很远。下面这个三岁小朋友的天然跑姿慢动作大家看看,跟自己的对比一下就知道差异在哪了。    小朋友的跑姿极有效率,有效前倾角大,落地点很好,上半身一直保持正直状态,上拉而不是蹬地。这种原生态的天然跑姿,正是姿势跑法所强调的“遵循自然”、“Do Nothing”。多数成年人呢?现在的跑姿技术跟小时候比,差得不是一般的远。  不讲究技术直接表现在:  跨步  步幅过大  落地点偏前(体前着地)  落地点过宽  蹬地  弯着腰跑  双臂过分摆动  抬大腿  顶膝盖  扒地  落地声音过大  脚着地时明显和地面有摩擦  记住这句话就好,如果跑姿不对,越跑离医院越近。  08 受伤应对    Photo via Deific India Infosolution  很多时候受伤原本不是件大事,处置不当,不是大事发展成了大事。如何处置为佳?以前常说RICE原则: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现在更建议POLICE原则:保护 protect,适当负重 optimal loading,冰敷 ice,加压包扎 compression,抬高患肢 elevation。  二者主要区别在哪?受伤了别完全歇着,在有保护的情况下适当做些运动,更有利于患者恢复。  例如某篇研究报告指出:踝关节损伤后的休息仅限于踝关节损伤初期,休息时间应尽可能短,踝关节长时间无负重对关节存在潜在伤害,并可以导致关节组织生物力学和形态的负性改变。    Photo via ctmwaslsekerbreda.nl  上面码这些字儿基本上把跑步可能的受伤来源分析了一下。  总的来说,多数伤跟跑姿有关,建议跑友们都认真学一下不受伤的姿势跑法,自学、找教练都行,认真对待这事儿,省掉以后花N倍价格花时间上医院看病的费用。  其次,不少伤痛属于自己作出来的,所谓NoZuoNoDIe,比如跑量、强度很任性,受了伤还硬撑。  # 来!今天来评论区聊聊#  「你跑步的这段日子走过哪些弯路?」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 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图文】如何避免运动受伤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避免运动受伤
大小:986.43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跑步要怎么预防运动损伤? - 知乎1214被浏览33766分享邀请回答27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4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3 个回答被折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跑步受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