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陈氏太极拳十大名师要论中“上右必先进左”?不懂的别胡说,复制张贴走开。

拒绝访问 | kungfu.org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kungfu.org)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9ed4e-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清代陈长兴太极拳论:《太极拳十大要论》
天地间,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尝有直而无曲者矣。盖物有对待,势有回还,古今不易之理也。故尝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
夫主于一、何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呼则为阳,吸则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升即为阳,阴气下行仍为阴。此阴阳之所以分也。
何谓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者为阳,浊者为阴。然分而言之为阴阳,浑而言之统为气。气不能无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而所以为对待、回还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贯之于一。有志于是途者,甚勿以是为拘拘焉耳!
夫气本诸身,而身节部甚繁,若逐节论之,则有远乎拳术之宗旨;惟分为三节而论,可谓得其截法。
三节,上、中、下,或根、中、梢也。
以一身言之:头为上节,胸为中节,腿为下节。
以头面言之:额为上节,鼻为中节,口为下节。
以中身言之: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
以腿言之:胯为根节,膝为中节,足为梢节。
以臂言之:膊为根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
以手言之:腕为根节,掌为中节,指为梢节。
观于此,而足不必论矣!然则自顶至足,莫不各有三节也。要之,即莫非三节之所,即莫非着意之处。盖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腔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由此观之,身三节部,岂可忽也!
至于气之发动,要从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之而已。此固分而言之,若合而言之,则上自头顶,下至足底,四肢百骸,总为一节,夫何为三节之有哉!又何三节之中各有三节云乎哉!
试于论身之外,而进论四梢。夫四梢者,身之余绪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气者亦所罕闻。然捶以由内而发外,气本诸身而发梢。气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于梢则实而仍虚。梢亦可弗讲乎?若手、指、足,特论身之梢耳!而未及梢之梢也!
四梢惟何?发其一也。夫发之所系,不列于五行,无关于四体,是无足论矣!然发为血之梢,血为气之海。从不本诸发,而论气,要不可离乎血以生气;不离乎血,即不得不兼乎发。发欲冲冠,血梢足矣!
抑舌为肉之梢,而肉为气之囊。气不能行诸肉之梢,即气无以充其气之量。故必舌欲催齿,而肉梢足矣!
至于骨梢者,齿也。筋梢者,指甲也。气生于骨而联于筋,不及乎齿,即不及乎骨之梢;不及乎指甲,即不及乎筋之梢。而欲足尔者,要非齿欲断筋、甲欲透骨不能也!果能如此,则四梢足矣!
四梢足,而气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实、实而仍虚之弊乎!
夫捶以言势,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肺、肾也。心属火,而有炎上之象;肝属木,而有曲直之形;脾属土,而有敦厚之势;肺属金,而有从革之能;肾属水,而有润下之功。此乃五脏之义,而犹准之于气,皆有所配合焉。凡世之讲拳术者,要不能离乎斯也。
其在于内,胸廓为肺经之位,而肺为五脏之华盖,故肺经动,而诸脏不能不动也。两乳之中为心,而肺抱护之;肺之下、隔之上,心经之位也。心为君,心火动,而相火无不奉命焉。而两乳之下,右为肝,左为脾,背之十四骨节为肾。至于腰,为两肾之本位,而肾为先天之第一,又为诸脏之根源。故肾气足,则金、木、水、火、土无不各显生机焉!此论五脏之部位也。
然五脏之存乎内者,各有定位。而见于身者,亦有专属。但地位甚多,难以尽述。大约身之所系,中者属心,窝者属肺,骨之露处属肾,筋之联处属肝,肉之厚处属脾。想其意:心如猛,肝如箭,脾之力大甚无穷,肺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之动快如风。是在当局者自为体验,而非笔墨所能尽罄者也!
五脏既明,再论三合。夫所谓“三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合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外三合也。
若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胯相合,右三与左亦然。以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心与目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孰非内合!然此特从变而言之也。
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脏百骸悉在其中矣!
既知三合,犹有六进。夫“六进”者何也?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此为向背,头不可不进也!手为先锋,根基在膊,膊不进则手却不前矣!是膊亦不可不进也!气聚于腕,机关在腰,腰不进则气馁而不实矣!此所以腰贵于进者也!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则意索然而无能为矣!此所以必取其进也!以及上左必进右,上右必进左,共为六进。
此六进者,孰非着力之地与!要之,未及其进,合周身毫无关动之意;一言其进,统全体全无抽扯之形。六进之道,如是而已!
夫发手击敌,全赖身法之助,身法维何?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已!
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
横,则理其力,开拓而莫阻。
高,则扬其身,而身有增长之意。
低,则抑其身,而身有攒促之形。
当进则进,殚其力而勇往直前。
当退则退,速其气而回转扶势。
至于反身顾后,后即前也。
侧顾左右,左右恶敢当我哉!
而要非拘拘焉!而为之也,察夫人之强弱,运乎己之机关。有忽纵而忽横,纵横因势而变迁,不可一概而推。有忽高而忽低,高低随时以转移,岂可执一而论。时而宜进,不可退,退以馁其气;时而宜退,即以退,退以鼓其进。是进固进也,即退亦实以助其进。若反身顾后,而后不觉其为后;侧顾左右,而左右不觉其为左右。总之,观在眼,变化在心,而握其要者,则本诸身。身而前,则四体不命而行矣!身而怯,则百骸莫不冥然而处矣!身法,顾可置而不论乎!
今夫四肢百骸,主于动,而实运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故应战、对战,本诸身;而所以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于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又在于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动之机?抑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之妙?即谓“观察在眼、变化在心”,而转弯抹角,千变万化,不至穷迫者何?莫非步之司命!而要非勉强可致之也!
动作出于无心,鼓舞出于不觉。身欲动,而步以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早为之催迫。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驱而若驱。所谓“上欲动而下自随之”,其斯之谓与!
且步分前后。有定位者,步也;无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进,而后步亦随之,前后自有定位也;若前步作后步,后步作前步,更以前步做后步之前步,后步作前步之后步,前后亦自有定位矣。
总之,捶以论势,而握要者,步也!活与不活,在于步;灵与不灵,亦在于步。步之为用大矣哉!
夫拳术之为用,气与势而已矣!然而气有强弱,势分刚柔。气强者取乎势之刚,气弱者取乎势之柔。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尚力尚巧,刚柔之所以分也!
然刚柔既分,而发用亦自有别。四肢发动,气行诸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于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刚柔相济,则沾、粘、连、随、腾、闪、摺、空、掤、捋、挤、捺,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6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陈小旺太极拳十大要论
  陈小旺大师,
1945年出生于陈氏太极拳发源地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第二十世、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国际太极拳大师、中国武术九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990年陈小旺大师移民澳大利亚,创建“世界陈小旺太极拳总会”,并开始在世界各地传授太极拳,至今海外弟子已超过三十万,对太极拳和中国文化在海外推广所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评定为
“中华之光传播中华文化2013年度十大人物”。陈小旺大师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刻苦练习和精心传授,无论在太极拳技术,还是在太极拳理论都已经达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他的太极拳学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个体系完整而独特,对太极拳的多个方面进行了较为权威的论述,归纳起来陈小旺太极拳体系有以下十大要论:
  陈小旺太极拳第一大要论:要把太极拳转入科学化
  要把太极拳转入科学化是陈小旺大师提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观点,指明了太极拳发展和研究的方向。
  在过去的太极拳发展进程中,人们对于太极拳的认识都是比较模糊的,觉得太极拳很神秘。陈小旺大师指出:“所谓神秘的东西就是里面没有搞清楚,又有特种效果的地方。太极拳就是这样,能把人打出去,又能健康长寿,里面是什么东西,很多人搞不清楚。那就变成神秘了。如果我们把里面搞清楚了,系统起来那就是科学。我就是要把太极拳转入科学,往前推进一步。”基于这种理念,陈小旺大师的理论摆脱了套用过去一些传统拳论中玄乎其神、人云亦云的习惯,从具体的技术、具体的内容出发,运用运动学、生理学、中医学、经络学、力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来解释论述太极拳,这样就能够使人们有凭有据、通俗易懂地了解太极拳、认识太极拳。这种了解和认识是深入浅出的、是易于接受的、是科学的。把太极拳转入科学化观点的提出,也为太极拳进行深度科学化研究提出了具体方向。
  陈小旺太极拳第二大要论:练习太极拳正确的指导思想是要先健身然后才是增长功夫
  陈小旺大师明确指出练习太极拳要先健身然后才是增长功夫。练功是以身体为基础的,第一是培养身体,要把身体练得健康。就像做生意一样,生意需要本钱,身体就是练功的本钱,如果把身体练得伤痕累累,那就等于把本钱赔进去了。所以练习太极拳首先要想把身体练得健康,培其根则枝叶繁茂,润其源则流脉之长。只有身体好了才有可能把功夫练好。练习太极拳要依据自己当时的身体条件决定运动量的大小,不能盲目追求增长功夫而忽视运动量的合理性和锻炼过程的科学性。有些人只是为了所谓的增长功夫,不注意自身情况,把自己练得伤痕累累,这样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科学的,更是得不偿失的。这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陈小旺太极第三大要论:练习太极拳的核心内容是修身养性并要不断减小误差
  学习太极拳要练习什么?这对于太极拳爱好者来说,听起来好像不是一个什么问题,但这确实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大多数人会说学太极拳就是练套路、练招式、练内劲、练推手、练实战等等。但这是不全面的。陈小旺大师对学习太极拳要练习什么做了全面而明确的诠释:练习太极拳,练身是一半,练心是一半,结合起来我们叫做“修身养性”。
我们把不合乎太极拳运动体系的动作叫做误差。通过不断练习,逐渐缩小运动当中的误差,精确运动体系,叫做“修身”。我们练习太极拳技术的同时,在生活当中要注重心理方面的修炼,身体健康可以影响心理健康。同样,心理疾病会影响身体健康,身体疾病又会影响心理平衡,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只是锻炼身体,心里如果总是想不开,就会失去平衡,这也是不科学的,我们要用阴阳哲学思想来武装头脑,把不利的部分有序的转动起来,心理就不会失去平衡,减少心理上的误差叫做“养性”。学习技术以“修身”、调节心理以“养性”,两者缺一不可,同时还要不断地减少动作误差和心理的误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心理健康,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学练太极拳的真正目的。
  陈小旺太极拳第四大要论:练习太极拳就是要建立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的运动体系
  在过去的一些太极拳理论当中,常常能看到意守丹田、气沉丹田的说法,甚至有丹田内转的论述,但是都没有陈小旺大师的观点具体。陈小旺大师认为太极拳虽然千变万化,有各种不同的套路、器械、推手,也有很多变化,但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丹田。他指出:练习太极拳就是要建立以丹田为核心,一动全动,节节贯穿,一气贯通的运动体系。一方面,太极拳的动作要领中要求的松胯、圆裆、含胸、塌腰、开胯、屈膝,头往上顶等等,都是为了符合以丹田为核心的这个要求。全身各部位做到位了,丹田的核心地位就自然形成了。另一方面,丹田的核心地位确立以后,反过来丹田的旋转运动又能带动身体各部位的同时运动,运用丹田带动全身一动全动,劲力节节贯穿,就形成了以丹田为核心的整体的螺旋缠丝运动体系,这样就形成了太极拳的运动体系,这就是太极拳的运动规律。练拳的真正目的不是仅仅练拳,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找到、抓住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全身通过遵循这一个运动规律形成一个运动体系。我们练拳是一个手段,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这个运动体系。抓住这个运动规律,自然就可以构建起这个运动体系。在学练太极拳过程中,通过练习动作努力形成和完善以丹田为核心运动体系,逐渐减少运动误差,是提高太极拳水平的关键。
  陈小旺太极拳第五大要论:太极拳有三种不同的运动形式
  太极拳的外在表现技法是极其丰富的,招法变幻多端,不仅仅有武术中常见的踢打摔拿,还有其特有的八种劲力掤、捋、挤、按、採挒、肘、靠等实战方式,从表面上来看,太极拳的运动形式是很难理解的。陈小旺大师经过多年练习和研究总结,透过现象看本质,他总结概括出了太极拳的三种运动方式:第一种运动形式是丹田左右旋转的运动方式。丹田左右形成了躯干的缠丝,躯干的缠丝影响到肩、肘、手,肩、肘、手,形成缠丝。这样就形成了丹田、躯干、肩、肘、手的缠丝,丹田旋转影响胯、膝、踝,脚和上肢动作一样,丹田、髋、膝、踝形成下肢的缠丝。最后形成了以丹田为核心的全身一动全动的旋转缠丝的运动体系。第二种运动形式是丹田的前后旋转,由前往后或由后往前的胸腰折叠运化,只是前后旋转,带动上下,虽然运动形式不同,但是以丹田为核心这个运动体系不变。第三种运动形式是丹田既有前后、又有左右的旋转,是介于第一种运动形式和第二种运动形式之间是兼而有之的斜向或是混合一体的运动形式,它不是丹田单独的左右旋转、或是丹田单独的前后或后前旋转,而是既有前后又有左右的运动方式。太极拳的动作往往同时含有三种运动形式,只是所占比例不同。这三种运动形式都是以丹田为核心的,丹田运转形成身体的整体螺旋缠丝运动形式,这是太极拳的运动规律。通过陈小旺大师对太极拳三种运动形式的精准概括性的阐述,我们对于太极拳运动形式的认知和理解就更加简单和容易了。
  陈小旺太极拳第六大要论:练习太极拳需要经历两个阶段
  练习太极拳需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外形动作引动内气的阶段;第二阶段是以内气催外形的阶段。动作和内气是相辅相成互相配合的,外形动作可以导致内气活动,内气活动又能催动外形。初学时,在定势时掌握陈氏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能使“心气下降,气沉丹田”。运动时再按照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及其对身法的具体要求进行练习,以腰为轴节节贯串,可以引导内气出入丹田。外形引动内气必然有相当大的误差,但是只要你首先明确运动规律,你就能认识到有误差的存在,一遍一遍地练习,就可以缩小自己的误差。动作基本协调以后,内气能够贯通,内气的流量加大到了一定程度,运动质量就会产生变化,以内导外,内气不动外形皆然不动;内气一动,外形随气而动。由外到内变成了由内到外,功夫不断累积,运动就会产生质的变化,即从以外形引内气阶段过渡到以内气催外形的阶段。内气贯通使肢体成为系统的运动体系,一处动百骸皆随,一处静全体皆静。在此基础上继续下功夫巩固其运动体系,使其在任何干扰下,都能顺应客观条件的变化,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陈小旺太极拳第七大要论是:掌握太极拳的用法需要三个步骤
  掌握太极拳的用法是太极拳练习者所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但是要想真正掌握太极拳的用法是不能急于求成的,需要三个步骤。第一个步骤是用意动作。初练太极拳的时候,千万不要追求太多用法,如果追求太多用法,身法不协调,必然是顾此失彼。刚开始的阶段要注意技术要领、运动路线、手脚运行的方向,要努力把套路练习的准确。从盘架子开始,把一个套路熟练,慢慢地反复重复练习,运用缓和的动作可以带动内气的运行。第二个步骤是用意气的贯通。在这个过程中认真地一遍一遍地练习动作,主要是要寻求运动规律,缩小运动当中的误差,达到一气贯通,内气的流量就会逐渐加大。第三个步骤是意在用法,讲究用法。经过前两个步骤,只要准确地掌握了运动规则,练到一个程度,用法会达到不思而待,自然会用法。练得准确,身体记得,自然反应才好用。练拳时候无人如有人,遇敌时,自然反应,就会有人如无人。
  陈小旺太极拳第八大要论:身体各部位是否能支持丹田这个核心是评价太极拳动作正确与否的基本标准
  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我们的动作要符合头往上领、含胸、塌腰、屈膝、松胯、圆裆等各项要求。这些的要求都是为了一点:那就是身体的各个部位要支持丹田。动作做的对了,就会形成丹田这个核心,劲力就会逐渐贯通全体,练拳时气就跟着动作运行。如果动作不能支持丹田这个核心,就说明动作不对,动作就是存在比较大的误差,就会影响到健身效果和功夫的增长。练习太极拳就是要我们坚持那些正确的要求反复地练习,让身体各部位的动作支持丹田、缩小运动中的误差、形成以丹田为核心的运动体系。
  陈小旺太极拳第九大要论:太极拳功夫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练习太极拳必须循序渐进,一层一层由浅入深。从学习太极拳的第一个动作开始,一直到成功,共分五层功夫。每层功夫标志着练拳者功夫的深浅程度和水平的高低。第一层功夫是学习第一个式子开始,一招一式,按照招式要求的方向、角度、位置、手脚运行的方向等外形的姿势与动作进行练习,就是要把拳架练熟,并且随着锻炼质量的提高,逐渐引起内气在肢体内活动,就是以外引行内气的过程,也就是从第一层功夫进入第二层功夫的分界线,这就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第二层功夫的任务,是进一步去掉在练拳时身手内外产生的僵劲和拙力,使身手内外协调一致,达到周身相随节节贯串,内气按拳架姿势的要求有规律地在体内里运行,达到一气贯通。第三层功夫掌握了练习太极拳的内外要求和运动规律,有了自我纠正的能力,一举一动先用意而后动形,也就是在大脑支配下进行意气运动。在练习太极拳时,肢体动作是意的外部表现,隐于内的是内气活动的过程,显于外的则是神态和外气的动荡表现,内气可由内发之于外,也可以由外敛之于内。有了对动作的熟练掌握,然后就要进一步追求技击的方法,明确逐势的技击含义,可以加大运动量,还要抖大杆子,练习刀、枪、剑、棍等器械和单势发劲动作,同时还要多练推手。第四层功夫是由中圈而小圈阶段。练到了第四层功夫要对具体练习的方法,动作要领,逐势的技击含义注意事项以及逐势的内气运行,呼吸与动作配合等皆完全掌握,在练习太极拳时,需要有临敌之意。在练拳时假设周围都是敌人,在意识的指挥下,皆有中气收放,宰乎其中,对周围假设性的敌人进行激烈的战斗。所以说:“练拳时无人如有人”。真正遇敌交战,要做到胆愈大、心愈细,“有人如无人”。第五层功夫是由小圈而无圈,也就是由有形归无迹的阶段。练到第五层功夫,内劲十分充足,动作又非常活顺,一动一静俱浑然。在技击方面达到内有虚实变换,刚柔相济,一举一动,阴阳皆能调节平衡,八面支撑,周身处处皆太极的高级境界。
  陈小旺太极拳第十大要论:掌握练功方法抓住运动规律太极拳就不会失传
  太极拳的功夫是可以流失的,练拳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坚持锻炼提高,功夫会流失,套路也会忘记,但都不能说是真正的失传。在太极拳方面要看练功方法,要看能不能抓住练功的运动规律,如果这个练功的方法没有了,找不到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尽管每个套路都记得很准确,刀枪剑都会练,但单练花架子,出不了真功夫,那也叫失传了。练拳的真正目的不是仅仅练拳,不能只看表面,而是要找到、抓住太极拳的运动规律,全身通过遵循这一个运动规律形成一个运动体系,这样才能出真功夫,所以说掌握了这个练功方法,这个运动规律不失传,太极拳就不会失传。
  陈小旺大师对于太极拳的十大要论,整体上形成了陈小旺太极拳学体系的框架结构,加之他对练习太极拳的诸多方面都有全面而具体的论述,使他的太极拳体系丰富而充实,为太极拳爱好者学习太极拳提供了具体和明确的参考。可以说,陈小旺太极拳拳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创立,是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为更好地学习和研究太极拳开创了新格局和新思路。
09-1509-1509-1509-1509-1509-1509-1509-1509-1509-15
Copyright (C) TIANJIC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杨氏太极拳的十大要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