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练气功时,气感不强,怎么练气功办

七类人不宜练气功_新浪健康_新浪网
七类人不宜练气功
  气功虽然是身心锻炼的好方法,但实践中常常会有少数人在练功过程中出现偏差。除了练功方法不当外,还与练功者在练功前的心理素质、个性缺陷等因素有关。也就是说,有的人本身不宜练气功。
  1.个性素质有缺陷者:过分关心自己健康、敏感多疑、性格孤僻、容易激动者,平时性格内向、做事小心谨慎者,或固守己见、爱钻牛角尖的人,都容易接受暗示和自我暗示,这类人练功易出现偏差。
  2.对练功朝三暮四者:练功前一定要仔细对照,选择合适自己的功法。一旦确定,就要潜心练习,不可同时练几种功法,也不可今天练一种,明天练一种。几种功法相互影响,或换来换去,搞得心神不定。不但会影响练功效果,还容易造成气乱,出现偏差。
  3.有精神障碍倾向者:比如曾有过或现仍不时出现、忧郁状态或症状的老人,这类人不应该练气功。因为练功入静之后,体内精神障碍因素容易被激发,在大脑皮层中形成一个兴奋灶,会使练功者出现精神异常,并且不能自主恢复到练功前的相对正常状态。
  4.有潜在精神病发病因素者:在直系亲属中有患过精神病的人,或练功者本人曾患过诸如、癔病、躁狂性者,或在个性特征上具有“暗示性”高者,一般均不宜练气功。这类精神素质的人练功时最易诱发精神障碍。即使患病已经康复,练功也易再次发生偏差。
  5.长期心理过于压抑者:在练功时的入静状态下,因解除了内心抑制,易出现情绪激动,个别病人还容易出现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失调,导致精神障碍。
  6.平时过于迷信或受邪教影响太深:这种人容易把气功神秘化,易于接受言语、行为的暗示,还往往会把某个所谓“气功大师”奉若神明,当作不容他人怀疑的偶像。这种人不但易在练功中诱发精神障碍,出现偏差,而且对产生的不良后果往往执迷不悟,纠正偏差比较困难。
  7.对气功过于“痴迷”者:由于不是自然追求健康放松,而过分追求“气感”和“幻境”效果,强调诱发特殊功能或达到“自动发功”。这种“气功态”的意念过于强化,超过一定限度,会造成大脑皮层广泛性的区域抑制,而局部出现强烈的惰性兴奋灶,最终导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发生精神障碍。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练功14种气感的反应详解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习练气功的感悟和体会
习练气功的感悟和体会
摘 要:自1984年习练气功以来,深感气功是祛病强身之妙法。功理为“0”,即是始,又是终。始始终终,无始无终。寓意深广,博大精深。概宇宙之理,包万物之情。语言难尽,妙在悟中。功法简易,好学好练,关键松静。行、
【题 名】习练气功的感悟和体会
【作 者】周光启
【机 构】不详
【刊 名】现代养生,
2007(7): 28-28
【关键词】气功 功理 功法 养生
【文 摘】自1984年习练气功以来,深感气功是祛病强身之妙法。功理为“0”,即是始,又是终。始始终终,无始无终。寓意深广,博大精深。概宇宙之理,包万物之情。语言难尽,妙在悟中。功法简易,好学好练,关键松静。行、坐、立、卧,皆可进行。开关通窍,经络畅通。身在气中,气在身中,周身融融。纳宇宙之能量真气,渗透全身,其乐无穷。
【下载地址】
本文导航:
气功,功理,功法,养生
上一篇:暂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三立练气功台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