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尸的这些太极大尸们 为什么可以公开骗!是什么原因为它们提供]这种环境!难道没有人管管吗..?

【天下第一】天之骄子!预选赛第二轮Day3:苻坚VS杨广!赵光义VS齐威王!
597回复/25亮 35623浏览
山色消磨今古,水声流尽年光翻云覆雨数兴亡,回首一般模样清景好天良夜,赏心春暖花香
百年身世细思量,不及樽前席上  【天下第一】天之骄子!活动介绍帖:  胜者组:朱棣、熊疑、李亨、王莽、朱祐樘、武则天、刘邦、耶律德光、朱瞻基、杨广、李渊、柴荣、田因齐、李豫、刘弗陵、李隆基、胤禛、嬴驷、刘备、姬职、郭威、完颜阿骨打、刘义隆、赵顼、刘炟、姬武、李忱、拓跋焘、曹操、赵光义、耶律贤、刘询、完颜吴乞买、耶律隆绪、刘恒、李元昊、李治、刘肇、刘庄、忽必烈、赵匡胤、羸庸、曹丕、刘启、李存勖、陈蒨、刘渊、孙权胜者组比赛:刘庄、忽必烈、嬴驷、武则天、赵匡胤、李隆基、刘启、李存勖、刘询、朱棣、刘邦、赵顼、刘恒、李忱、拓跋焘、柴荣、耶律德光、完颜阿骨打、胤禛、李渊、李亨、刘弗陵、姬武、朱瞻基晋级下一轮负者组:嬴稷、石勒、姚兴、曹叡、陈霸先、海山、萧赜、李适、朱厚熜、朱见深、苻坚、拓跋珪、高欢、完颜雍、奕詝、弘历、刘裕、朱翊钧、朱温、李炎、萧衍、耶律阿保机、钱镠、刘骏、司马绍、杨行密、完颜璟、皇太极、高洋、萧道成、赵恒、慕容垂、赵构、王审知、爱育黎拔力八达、慕容皝、宇文邕、朱祁钰、姬斯、宇文泰、李纯、福临、赵昚、朱载垕、赵煦、旻宁、司马炎、赵祯负者组比赛:赵祯、高洋、石勒、赵构、姚兴、奕詝、萧道成、福临、朱厚熜、海山、刘骏、曹叡、弘历、完颜璟、王审知、司马绍、旻宁、完颜雍、拓跋珪、钱镠、萧赜淘、爱育黎拔力八达、慕容皝、杨行密淘汰。第二轮截止目前:耶律阿保机、高欢、曹丕、赵庸、王莽、李炎、刘义隆、熊疑、萧衍、朱翊钧、孙权、朱祐樘、陈蒨、耶律贤、司马炎、姬斯淘汰。目前各朝代胜率如下图:胜率最高的为汉朝(83.3%),胜率最低为十六国(20%),其中胜率超过50%的朝代(时期)有:战国、两汉、隋朝、唐朝、辽金夏、明朝  预选赛投票时可参考的假想规则如下:  1、请各位JR参照该君主的传世影响力投票  2、请各位JR参照该君主的文治武功投票  3、请各位JR参照该君主的对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影响投票另:每晚23点截止计票。  今日对阵赵光义VS田因齐;赵恒VS刘渊刘炟VS慕容垂;姬武VS朱祁钰苻坚VS杨广;完颜吴乞买VS赵煦朱见深VS李豫;李纯VS朱温赵光义:宋朝第二位皇帝。宋fgxsx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太平兴国五月,赵光义不顾众臣反对,趁伐取北汉之势,从太原出发展开北伐。北伐初期一度收复河北易州和涿州。赵光义下令围攻燕京,宋军与辽人在高粱河畔展开激战。赵光义亲临战场,结果受伤中箭,乘驴车仓惶撤离,北伐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kbc6n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伴身典故:烛影斧声、金匮之盟、开卷有益齐威王田因齐:齐威王以善于纳谏用能,励志图强而名著史册。齐威王在位时期,针对卿大夫专权、国力不强之弊,任用邹忌为相,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进行政治改革,修明法制、选贤任能、赏罚分明、国力日强。经桂陵、马陵两役,大败魏军,开始称雄于诸侯。并礼贤重士,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稷门外修建稷下学宫,广招天下贤士议政讲学,成为当时的学术文化中心。伴身历史典故:邹忌讽齐王纳谏、一鸣惊人赵恒:宋真宗,宋朝第三位皇帝。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年),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双方会战距都城东京三百里外之澶渊,局势有利于北宋,但因赵恒惧于辽的声势,并虑及双方交战已久互有胜负,不顾寇准反对,以每年给辽一定金银为“岁币”于澶渊定盟和解,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北宋进入经济繁荣期,史称“咸平之治”。伴身金句: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刘渊:匈奴人。匈奴首领冒顿单于之后。十六国时期前赵政权开国皇帝,304年-310年在位。刘渊在父亲死后接掌其部属,八王之乱时诸王互相攻伐,刘渊乘朝廷内乱而在并州自立,称汉王,建立汉国,随后称帝。这也是中原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汉国政权建立进一步把中原推向战争和*河蟹*,同时改变了曹操以来匈奴五部统治结构,重新恢复了匈奴传统旧制。但从少数民族对汉人的长期统治过程中,为各民族之间深层次的融合,准备了条件。刘炟:东汉第三位皇帝、刘庄第五子。刘炟即位后,励精图治,注重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衣食朴素,实行“与民休息”,并且“好儒术”,使得东汉经济、文化在此时得到很大的发展。这时思想也比较活跃,如王充等。此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刘炟还两度派班超出使西域,使得西域地区重新称藩于汉。因为明、章两代大体承继光武之施政方针,励精图治,使文治、武功都有很大的成就,故史称“明章之治”。但由于过分抬高儒教,致使一些官员求虚丢实,开始腐败。而且刘炟过于放纵外戚,导致汉和帝时期外戚专权,种下日后外戚专权和宦官专政的远因。慕容垂:十六国后燕开国君主。前燕时期,慕容垂屡立战功却郁郁不得志。369年,枋头之战中领导前燕军大败桓温,却反遭受当政的慕容评排挤,无奈携子出奔前秦。在前秦,前秦天王苻坚对其极为赏识,亲授冠军将军。383年,淝水之战中前秦大败,他护驾北返。384年,自称燕王,建立后燕。394年,在台壁之战中取胜,吞并了同为慕容氏所建的西燕。395年,后燕、北魏参合陂之战,太子慕容宝率领的后燕军惨败。随后慕容垂率军再攻北魏,斩拓跋虔、攻拔平城。姬武:韩昭侯。战国时代韩国的第六任君主。韩国国势最强,便要数韩昭侯在位之时。韩昭侯前期,韩国政治混乱,法律、政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公元前355年,韩昭侯实行改革。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内政修明,国成小康之治,推行kbc6n集权的君主*河蟹*体制,主张以“术”治国。申不害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终申子之身,国治兵强,无侵韩者”。伴身典故:走后门朱祁钰:明朝第七位皇帝。朱祁钰在位期间,知人善任,启用于谦等正直之人,励精图治,选将练兵,击退了瓦剌的入侵,使得江山社稷转危为安,又对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进行了整顿和改革。使当时明朝社会由乱而治渐开中兴,可谓英明之主。但是在天性之间未能尽善尽美,因而使得奸臣乘机作乱,这是他的缺点。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夺门之变爆发,明英宗复位,改元天顺。二月,明英宗废朱祁钰为郕王,软禁于西苑。不久朱祁钰去世,享年三十。苻坚:前秦世祖。在位前期励精图治,重用汉人王猛,推行一系列政策与民休息,加强生产,终令国家强盛,接着以军事力量消灭北方多个独立政权,成功统一北方,并攻占了东晋领有的蜀地,与东晋南北对峙。苻坚于383年发兵南下意图消灭东晋,史称淝水之战。但最终前秦大败给东晋谢安、谢玄领导的北府兵,国家亦陷入混乱,各民族纷纷叛变独立,苻坚最终亦遭羌人姚苌杀害,终年48岁,谥号宣昭帝,庙号世祖。杨广:隋炀帝。隋朝第二位皇帝。杨广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后率军南下消灭南陈,统一中国,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进士科);修隋朝大运河;营建东都、迁都洛阳,改州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导致了隋朝的覆亡。完颜吴乞买:金朝第二代皇帝,金太宗。天会三年十月,令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统领金军,兵分东、西两路,逼进北宋首都汴京,双方订“城下之盟”。天会四年八月,经过半年的休整,金太宗再次命宗望、宗翰两路军大举南伐,汴京再度被包围,破郭京“六甲法”,汴京城陷。金太宗统治期间,完善了金朝的各种典章制度。依照辽、宋旧制,改革勃极烈制,使之成为kbc6n军政的中枢机构。对原属辽朝的燕云地区,实行汉官制度,设立行台尚书省。还积极发展女真文化,成立女真字学,命完颜耶鲁赴上京教授女真字。实行科举制度,录用汉人为官。创立各种典章制度,治历明时,奠定了金王朝的立国规模。赵煦:宋哲宗。神宗第六子。赵煦即位,时年仅九岁,由祖母太皇太后高氏(高滔滔)垂帘听政。高氏起用司马光等,恢复旧法,史称“元祐更化”。元祐八年(1093年),高氏去世,赵煦开始亲政。赵煦亲政后,下令绍述并实施元丰新法,罢旧dang宰相范纯仁、吕大防等,起用章惇、曾布等新dang。在军事上重启河湟之役,收取青唐地区,并发动两次平夏城之战,使西夏臣服。朱见深:明朝第八位皇帝,明英宗朱祁镇长子。朱见深英明宽仁,在位初年恢复了朱祁钰的皇帝尊号,平反于谦的冤屈,任用贤明的大臣商辂等治国理政,可以说有君王的风度。时代风气清明,朝廷多名贤俊彦,朱见深能够宽免赋税、减省刑罚,使社会经济渐渐复苏。但是在位期间任用奸邪,不能说没有缺陷。特别是为后世诟病的传奉官制度和皇庄制度以及贪腐之风在他统治期间愈演愈烈。李豫:唐代宗。唐肃宗李亨长子,唐朝第八位皇帝。原封广平王,后改封楚王。安史之乱中,以天下兵mni23帅名义先后收复长安、洛阳。乾元元年(758年),被立为皇太子。宝应元年(762年),李豫即位。次年,安史之乱平定。李豫在位时期,改革漕运、盐价、粮价等,实行了安定社会,发展生产,“以养民为先”的财政方针。李纯:唐宪宗。唐朝第十一位皇帝。唐朝最有作为的几位皇帝之一。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李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使藩镇势力暂时有所削弱,重振kbc6n政府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元和十五年(820年),李纯于大明宫的中和殿驾崩,享年四十三岁。他的改革旨在增强kbc6n的权力而不是改善人民的生活。但直到9世纪的最后25年,除了河北几部分外,这些制度改革使kbc6n政府得以在全帝国重新树立决定性的制度,从而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朱温:五代梁朝开国皇帝。宣武军节度使。先是参加黄巢起义军,后归附唐朝。以河南为中心,极力扩大势力,逐渐推异,藩镇成了唐末最大的割据势力。天祐元年他用武力把唐昭宗逼迁洛阳,不久把他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昭宣帝。天祐四年他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了宣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天祐二年(905年),朱温在李振的鼓动下,杀死了众多大臣,大约三十余人。杀死后并投尸于河。史称“白马驿之祸”,彻底结束唐朝统治。
朱温建国之后,狠抓农业生产,奖励农耕,减轻租赋,而且将耕牛租借给没有耕牛的农民已供生产。这一系列的宽容政策,使之成为梁数十年征战的经济支柱。但其为人私德有亏,润之先生曾有评价: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  请大家理性讨论,可以有分歧,但不要有谩骂~另可加群虎扑历史讨论组讨论天下第一的话题赛制规则图示:谢谢JR@
这些回帖亮了
宋真宗,一人摧毁封禅事件的神圣性,导致之后的帝王再无胃口封禅,可以说弊在当代,功在千秋。
慕容垂:说我偏科我认了,可是特么的武将赛时又说我是皇帝不能参赛
说一下李纯跟朱温这组对决,很有趣。一个专治藩镇割据,一个从农民起义军摇身一变成了最大藩镇割据势力。唐后期真是呵呵呵呵呵呵李纯在位15年,在唐朝中后期,他最大的贡献就是短暂的让范镇割据的局面有所削弱,最起码明面上都臣服于唐kbc6n政权,史称“元和中兴”。削弱各大范镇,当然要靠军事打击,从几位的第二年到第十三年,基本上明面上把不服的都打到开口叫爹。但有两大缺点,一是任用宦官。没办法,他本身就是靠宦官起家的,他爹想改革抑制宦官权力,奈何自己中风不行了,李纯就是靠实力宦官起家的,打仗也依靠他们。第二就是重佛,韩愈著名的《论佛骨表》就是这个时候写给李纯的,奈何李纯不听反倒是把他贬黜了。朱温就更搞笑一个人了,很多人夸他主要靠fgxsx的那句“朱温处四战之地,与曹操略同,而狡猾过之。”实际上这家伙就是靠着各种无底线+残暴得的底盘。朱温这人,年少时候游手好闲,是个不务正业的无赖。黄巢起义后,这不良少年跟着加入黄巢军,一开设屡战屡胜,被黄巢封了大官做。结果之后就开始屡战屡败了,失败太多后估计怕被黄巢码吧,直接转身投奔了朝廷。唐禧宗这个傻缺竟然对这种反复小人赐名“全忠”,最后唐朝葬送在全忠手里,也真是搞笑。投降朝廷后朱温开始扩充自己的实力,授命节度使并击败了黄巢。又过了10年,唐朝廷自己又开始作死,唐昭宗被宦官囚禁了,宰相估计病急乱投医就找到了朱温去救驾。朱温联合另一个节度使一起把宦官干掉了,然后除去神策军,自己控制了皇帝。看历史,是不是跟东汉末年无比相似。控制皇帝几年后不过瘾自己杀了皇帝开始当皇帝,五代十国的打乱正式拉开了序幕。朱温这人,性情残暴,杀人如麻,这种人在乱世可以称雄。跟曹操相似的一点是,这哥们也好人妻,更过分的是直接叫儿媳妇来皇宫侍寝。。。当然了,下场很惨,最后被他自己儿子杀了,这笔胡涂账真的不知道怎么算。
已有JRs,赞赏了 20 虎扑币
我不知道是不是许多人跟我一个感觉。
这次千古一帝评选,规模弄得太大,很多皇帝根本挨不到边,多组对决跟菜鸡互啄一样,选谁都对不起手里的选票。
中国历史总有那么些个乱七八糟的所谓“中兴”、“治世”,连同治光绪年间都敢吹自己中兴了。而作为治世的模板文景之治,在当时却没有人这么觉得,甚至史记对所谓“治世”丝毫不觉。可见真正的治世不是标榜出来的,而是很久以后后人自发追思的。可笑后面治史,动不动就把本朝成为治世、中兴、盛世,搞得这些词一文不值。汉代一个庙号都要斟酌再三,到了后世什么乱七八糟的皇帝都有庙号,而且称谓一个比一个长,真是沽名钓誉到了极点。
引用1楼 @ 发表的:前排为后燕成武帝慕容垂拉一波票。& & & &为什么都说锤子是战神,慕容垂十三岁初阵即勇冠三军,近六十年的戎马生涯,纵横十六国大小战役不计其数未尝一败,兵锋所指,所向披靡。以下是我从别处转来的一些评价。& & & &慕容垂在军事上最让在下佩服的地方,并不是他打胜了多少仗,甚至也不是他打败过多少名将,而在于他打败对手的过程,他对对手的心理与行动那种惊人的准确判断力,以此布局来调动对手听指挥般的步入陷阱。 在慕容垂本人指挥的历次战役中,除掉手下留情的邺城围攻战这个特例外,不管战局是有利还是不利,他都不容置疑地把握着战场的主动,他取得的胜利都是毫无悬念的,没有丝毫的运气成份。从来没有一个对手能弄清楚他在干什么和想干什么,而他却总能看穿对手的所想和所做,甚至操纵对手去干他想让对手干的事,战场对他总是单方面透明的。而且,不管对手是温详、翟钊之类的庸手,或是桓温、拓跋珪之类的高手,这一点竟然始终没有改变过!总之,他就仿佛是战场的主宰,胜负的操盘手,这也是在下称其为“战神”的真正原因。以在下的个人看法,慕容垂的用兵水平,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也属于最高级别,有和他打平的,但没有超过他的人存在,其军事才能毫不逊色于韩白。& & & & 战神嘛,当然主要就吹吹他打的仗咯,上干货,下面三场很能反映慕容垂军事大家用兵风格代表性的战役:一、枋头之战上& & & & 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四月,东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他规模最大的第三次北伐。六月,桓温抵达金乡(今属山东),这时天旱,河道水浅,水运困难。桓温大军是坐船沿河道前进的,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是士兵不易疲劳,二来运粮方便,三来因为前燕的*河蟹*微弱,不易受到攻击。但河里要是没有了水,这些好处就都享受不到了。于是桓温命冠军将军毛虎生,从巨野泽(当时在今山东境内的一个大湖泊,后因黄河改道等原因,今天已不存在)挖掘长达三百里的运河,将汶水(今大汶水)与清水(古济水自巨野泽以下别名清水)连接,引黄河水入清、汶。这个时候,桓温的首席谋士郗超,向桓温提出两条重要建议。& & & &郗超说:“汶水-清水-黄河这条通道太过于脆弱,水量小,运输困难,依托此道稳步北上的话,如果燕军坚守不战,又象秦人一样坚壁清野,我们的补给很可能跟不上,那时情况就麻烦了。不如干脆放弃水道,全军只带必要的干粮,沿陆路轻装疾进,避开要塞,直扑邺城(今河北临漳,357年,前燕将都城迁到这里),他们慑于公的威名,惊慌之下,很可能弃城北逃,遁回辽西。如果他们仓促应战的话,正好一举将其主力歼灭。就算他们固守邺城,也一定来不及坚壁清野,这样城外的庄稼和民众,就都是我们的了!如果桓公觉得这么做太冒险的话,不妨就在这里停止前进,修筑要塞,花一年功夫在这一带屯积粮食、辎重,等到明年夏天,再行进攻。这样做虽然迟缓,但可立于不败之地。舍此二策不用,却挥军北上,进攻时不能速战速决,那么时间一旦拖到秋冬,不旦水量更少,而且北方天冷,士兵们冬衣不足,那时需要担心的,就不只是粮食了。”& & & 尽管桓温对郗超一向很器重,但对他的这两条建议都没有采纳。桓温不采纳第一条建议的原因很好理解:太冒险了,一旦只带少量干粮迫近邺城,如果交战不利怎么办,想回来那就难了!现在的水道虽然不很理想,但毕竟是一条生命线,顺利的话可凭之进攻,不顺利的话,要撤回来也有依托。别忘了,桓温对没把握的事,可是从不下注的。桓温不接受第二条建议的原因就有点让人费解了,第二建议比桓温自已执行的方案更加稳重、谨慎,更象桓温的用兵风格,那他为什么还弃之不用呢?在下猜想,原因恐怕还是顾忌朝中的反对派,担心自己长期既不在朝,也不在荆州大本营,他们会乘机攻击自已(这也是为什么桓温在第二次北伐大胜之后,不乘胜前进,而是迅速收兵南归的原因)。要避免后方生变,桓温就得尽快打完这一仗,而过于谨慎的用兵风格,又不允许他采用郗超的第一策,另外他对自己指挥硬仗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所以两难之下,他最终只好选择了郗超认为的下策。& & & &这个月,桓温首开战果,攻克湖陆(今山东鱼台县东南),生擒前燕守将,宁东将军慕容忠。燕主慕容暐任命下邳王慕容厉为征讨大都督,仓促调两万兵马,与桓温在黄墟(今河南兰考县东南,焦裕禄当县委书记的地方)交战,大败,全军覆没,慕容厉一个人单马逃回。随即,前燕高平太守徐翻向晋军投降。晋军前锋邓遐、朱序又在林渚(今河南新郑县东北)打败燕军。慕容暐慌忙任命自己的哥哥乐安王慕容臧接替慕容厉率各路军马阻截,但晋军势如破竹,慕容臧无法招架,节节败退。只好又派散骑常侍李凤,前往前秦求救。& & & &七月,桓温进驻武阳,前燕故兖州剌史孙元,起兵响应桓温,桓温乘胜进抵枋头(今河南浚县东南淇门渡),距离邺城,已不过百里。邺城里的皇帝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闻知大惊失色,已打算逃回故乡龙城,将中原拱手让出了。危机关头,原来那个躲在自己家里,只想明哲保身的慕容垂,不得不站出来了。前燕帝国毕竟是慕容家数代英杰努力的结晶,其中也包含了父兄和自己的心血,怎能忍心看着它就此就被这帮败家的亲戚们丢光?帝国的高级顾问慕容垂上朝说道:“请让我来打一仗吧,如果我输了,你们要逃,也还来得及!”本来,慕容暐和慕容评都是非常不愿意让慕容垂掌兵的,但毕竟现在火都已经烧到屁股了,万般无奈,只好准了,让慕容垂接替慕容臧任南讨大都督,统率各处兵马共五万人抵挡桓温。然后,慕容垂紧急上书推荐司徒左长史申胤、黄门侍郎封孚、尚书郎悉罗腾参与军事。危难当头,慕容暐和慕容评也只好准了,但对慕容垂乘人之危任用私dang(在他们看来就是这样的),心中感到由衷地愤怒。& & & & 枋头是当时黄河上重要的渡口,从这里往北到邺城,虽然路程不长,但就再也没有水道可通了。桓温到达这里后,大概推进太快造成补给有些脱节,也可能希望前燕内部有更多象孙元那样的人响应,下令暂停休整。这一停顿之间,慕容垂已迅速率兵进抵枋头,这两位用兵大家,沿黄河对峙。两人的对垒,先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前哨战,给晋军担任向导的段思与刚刚得到慕容垂提拔的燕将悉罗腾交战,被悉罗腾生擒。桓温又派原后赵降将李述出击燕军侧后,但又被悉罗腾击斩,晋军的攻势被阻止。这是评君主,不是评武将。慕容垂领兵打仗没得说,政治上被人玩死,在前燕就被族人排挤出国,去投前秦,又被王猛金刀计把继承人干了,后面二太子没培养好,参合坡一仗断送了后燕根基。慕容垂偏科太严重,在十六国里也就算二流君主。汉章帝武功上,起码有弃笔从戎的班超可以拿出手,慕容垂在文治上又有啥呢?如果选战将的话,我投慕容垂,但这是选君主,所以我投汉章帝。
我还是要说,杨广根本就不该上这个榜单。隋文帝留下的是何等基业,杨广接手的又是何等的强盛。国家数百年来又一次大一统。经济军力无限强大。当世有高颎,韩擒虎等名臣猛将,后面还有李世民李靖等猛人。结果这片基业被他14年就败光了。你说他有雄心壮志吧,输了就会躲起来当乌龟。你说他啥也不会吧…历史上这么多人形盖章机,这么多瞎玩的皇帝,国家都不至于动荡至此。我都不知道这种人有什么好粉的?活在他那个年代,苛捐杂税,食不果腹不说。你连点民族自豪感都没,天天在干苦力的时候听说自家军队又被团灭了,这是何等的绝望?
只希望广大帝粉不要再上地摊文观点了
科普就科普,没有必要长篇大论的复制粘贴,占地方不说,还没人看,总结个梗概就行,感兴趣的自己会去搜索
引用30楼 @ 发表的:宋真宗,一人摧毁封禅事件的神圣性,导致之后的帝王再无胃口封禅,可以说弊在当代,功在千秋。封禅的那几位也只有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够格了。后面的那几位封禅的是一个比一个差,李世民、朱元璋、朱棣都没有去封禅,其他人还好意思跑去封禅。
引用244楼 @ 发表的:如果苻坚也算统一北方的话,杨广就算统一天下,有什么问题?当然有问题,你不就是想说前秦统一北方是王猛的功劳吗?但是王猛是苻坚挖掘的,苻坚的识人和用人决定了他能统一北方,杨广伐陈,手下的将领是他发掘的吗?他是发觉了杨素,高颖,还是发掘了韩擒虎和贺若弼啊?
引用119楼 @ 发表的:帮北宋真宗哲宗两位皇帝拉一波票~哲宗自不必说,很多jr科普过了,北宋少有的能打仗的皇帝,平夏之战功勋卓著。真宗皇帝体恤民情,重视教育,开启了“咸平之治”的繁荣期。很多人以为是黑点的澶渊之盟,我觉得更是巨巨的亮点之一。有的人只看到真宗在优势之下篝和,却看不到澶渊之盟带来的巨大好处——其一,兵凶战危,岂有必胜?辽国战力本来就比宋朝强,短期内辽国补给不足可能吃亏,真长期打下去结果可不好说,澶渊之盟奠定了宋辽百余年的和平,真是功德无量;其二,用区区三十万岁币,省下了每年成百上千万的军费开支,给辽国的钱还可以通过对辽国的贸易顺差赚回来,绝对是一笔好买卖。正如楼上一位jr所说,穷兵黩武开疆拓土的皇帝受万世景仰,休养生息爱民如子的皇帝反而不受待见,岂有此理?对岁币能说区区多少岁币这种话的,一律点灭
杨广的功绩:
一,在前代基础上修大运河,客观上促进了后世经济发展,当然功劳主要归真正用性命修河的隋朝人民
二,普及了进士科这个名字,请注意,隋炀帝的所谓进士科并没有起到选拔人才的作用,科举制发挥真正作用是从唐开始的
三,隋末坑死三分之二以上人口,客观上节约了社会资源,腾出了生存空间,虽然当时没有人口过剩和资源环境问题,但客观作用上有这个作用
四,人口是古代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资源和财富,也是国家实力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杨广坑死三分之二人口,直接遏制了唐朝的发展速度,导致开元时期经济人口才赶上隋朝,显得隋朝没有被比的太难看,这是杨广对隋朝的贡献。要不是李世民这个死bug,按理说唐朝这个时候才有对抗外族的真正实力,但这是杨广想不到的,不怪他
五,有了杨广这个反面教材,李世民小心翼翼引以为鉴,能反着来就反着来,才搞出贞观之治,后世君主也知道原来一个大国能这么迅速崩溃,明白了哪怕当皇帝也不能这么乱来,所以无论国家怎么亡,反正再也没出过杨广这样毫无顾忌祸害子民的极品
引用168楼 @ 发表的:慕容垂都历史前五,拓跋珪又该排名多少
慕容垂先在南北朝排前五再说吧
南北朝普遍吹的太离谱
要都相信的话,韦老虎檀道济韦效宽谢玄个个都战神下凡你举谁不好要举小字辈拓跋珪~慕容垂以70高龄克平城,斩拓跋虔时,拓跋珪吓尿想要丢弃都城逃跑。拓跋珪欺负慕容宝,慕容垂就算70岁了都立马给儿子出气,慕容垂杀拓跋珪的弟弟,拓跋珪屁都不敢放一个要逃难避祸。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19楼 @ 发表的:帮北宋真宗哲宗两位皇帝拉一波票~哲宗自不必说,很多jr科普过了,北宋少有的能打仗的皇帝,平夏之战功勋卓著。真宗皇帝体恤民情,重视教育,开启了“咸平之治”的繁荣期。很多人以为是黑点的澶渊之盟,我觉得更是巨巨的亮点之一。有的人只看到真宗在优势之下篝和,却看不到澶渊之盟带来的巨大好处——其一,兵凶战危,岂有必胜?辽国战力本来就比宋朝强,短期内辽国补给不足可能吃亏,真长期打下去结果可不好说,澶渊之盟奠定了宋辽百余年的和平,真是功德无量;其二,用区区三十万岁币,省下了每年成百上千万的军费开支,给辽国的钱还可以通过对辽国的贸易顺差赚回来,绝对是一笔好买卖。正如楼上一位jr所说,穷兵黩武开疆拓土的皇帝受万世景仰,休养生息爱民如子的皇帝反而不受待见,岂有此理?哲宗 我认 真宗真不行 辽朝精锐深入宋朝腹地 大名府 定州都没丢 河北的部队已经切断了辽军和本土联系 大将萧达凛阵亡 这只要一个军事胆识不错的君王亲征 那可是大胜 精锐一损 燕云可复 相比对面萧太后的胆识 真宗真的不行 真宗本可以成为超越大伯的宋朝第一帝 可惜他只想做个假天书封禅的人
慕容垂 怎么说呢, 军事能力至少是S级的, 稳胜他的君主怕是连两只手都数不出来。
政治能力, 基本等于没有。
功绩, 其实是很大的, 枋头之战没他前燕早就滚回辽东了, 五桥泽败巅峰北府军,不然后燕也是完蛋, 只不过 还是军功而非政绩罢了。
慕容垂不愧是龙城飞将,军事能力在名将辈出的十六国我觉得也可以排进前三甲!但是要说做皇帝,他和汉章帝的差距就明显了!章帝时,东汉的文治武功基本推向了一个巅峰,为后面的和帝时期的极胜打下基础!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30楼 @ 发表的:慕容垂:说我偏科我认了,可是特么的武将赛时又说我是皇帝不能参赛 再看看人神兽曹丞相,是不是得气死。一会儿是千古栋梁国家忠臣个,一会儿就变成乱世一帝了。主办方为了口水也是拼了。
引用190楼 @ 发表的:其实针对唐末五代的乱世,文官制度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矫枉过正了,从此后汉民族好像就是少了武勇,而且赵家的皇帝实在是太怂了怎么说呢,正常情况下,良性的王朝规律是开国君主统一中原地区,经过几代经营解决边患换取相对稳定发展期,汉唐都是如此,明也是明成祖基本解决的蒙元问题。
五代末期,郭威-柴荣-赵匡胤都是很强的皇帝,如果一个朝代前三个正常继位的君主是这样的水平,连续努力三代是足够奠定一个很好的王朝基础的。但是短命+非正常继位+兵变,导致了文官制度走向极端。
归根到底在五代兵变如家常便饭的历史背景下,即使柴荣长命柴宗训年长继位,只要君主不强势,仍然很大可能被手握重兵的将领篡权。所以如果要让王朝长久,似乎修文偃武又是必要的。只能说宋的缺陷既有皇帝的因素,也有历史规律的必然感。
古代谥法有云: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好大殆政曰炀,簙情寡义曰炀,离德荒国曰炀简直就是给杨广量身定做的字
我的分级原则:
第一级:汉人英主,本来应该进种子的,汉高、永乐。
第二级:汉人君主比上一级稍差一点的,例如汉文、汉宣、唐高。
第三级,汉人君主贡献大不过问题也大的,例如唐muv、宋fgxsx、曹操这种。以及雍正。
第四级,汉人功过参半,或壮志未酬的君主。老刘家、老李家、老朱家大多是这一级和下一级。汉化胡人英主。
第五级,汉人平庸无能君主。老赵家大多是这一级和下一级。汉化胡人功过参半的。
第六级,汉人暴君昏君。司马家大多是这一级和下一级。胡人英主,耶律完颜勃尔只斤爱新觉罗家几个酋长。
第七级,汉人亡国之君。大部分胡人酋长。。
第八级,赵狗。[ 此帖被犀马河牛在 15:15修改 ]
& &金太宗输给宋哲宗?送分题居然还做不对,金太宗就亡辽灭宋这点,就稳赢了!& &换位思考下,如果北宋有一个皇帝灭了西夏,打得大辽只剩半壁江山,早尼玛吹上天了。
& &另外,讲一个金太宗的故事:
& &金朝开国之初,家底簙,金fgxsx打非常节约,曾与群臣定下誓约:国库中的财物,只有打仗时才能动用。如果有人违反,不论是谁,都要打二十大棍。这一铁令一直被很好地遵守着。
& &金太宗登基后,偷偷打开国库大门,抓了一把财物,美美地享受了一餐美酒佳肴。事后,丞相清点国库时发现了此事,赶紧告诉重臣完颜宗翰。完颜宗翰铁面无私,马上在朝上揭发。
& &最后群臣决定处罚皇帝,他们把金太宗请下宝座,打了二十棍子。打完,又把他搀回宝座,然后,以粘罕为首的全体大臣一齐跪下请罪。事已到此,金太宗也无可奈何,只好忍着疼痛将侍从端来的压惊酒喝完,然后恕众臣无罪。[ 此帖被女排看不懂在 14:10修改 ]
引用187楼 @ 发表的:晋龙骧将军刘牢之率众救苻丕,至邺,垂逆战,败绩。“时苻坚子丕据邺,为慕容垂所逼,请降,牢之引兵救之。垂闻军至,出新城北走。牢之与沛郡太守田次之追之,行二百里,至五桥泽中,争趣辎重,稍乱,为垂所击,牢之败绩,士卒歼焉。牢之策马跳五丈涧,得脱。”——《刘牢之传》事实就是牢之与慕容垂初一交锋,慕容垂不敌从新城北退诱敌。刘牢之不告苻丕,单独率兵追击,苻丕闻后,也发兵继后。时军情紧急,燕军连战不胜,士气低落,慕容垂认为:“秦、晋瓦合,相待为强。一胜则俱豪,一失则俱溃,非同心也。今两军相继,势既未合,宜急击之”(《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六》)。刘牢之急行军200里,在五桥泽(今河北广宗北)急夺后燕战备物资时,被慕容垂打得大败,死数千人。刘牢之单骑逃走,适逢苻丕率援军来救,得以入邺城。战局要看全程,也许我俩看的不是一个历史。。。五桥泽之战恐怕没有史家认为刘牢之赢了。发自手机虎扑
是冬,契丹果大入。急书一夕凡五至,准不发,饮笑自如。明日,同列以闻,帝大骇,以问准。准曰:"陛下欲了此,不过五日尔。"因请帝幸澶州。同列惧,欲退,准止之,令候驾起。帝难之,欲还内,准曰:"陛下入则臣不得见,大事去矣,请毋还而行。"帝乃议亲征,召群臣问方略。
引用225楼 @ 发表的:啰嗦一句在中国文化意识形态里面帝王要廓清环宇,一统天下没有这种态度和能力分会暴减如果能休养生息,与民安康则加分试想一下朱元璋灭陈友谅之后完全可以和元划江而治,不再北伐做个江左政权,保境安民行徐知诰之事也不美滋滋,所以那些说慕容垂为什么不去武将评选,我就郁闷了,试问一下你们口中的的刘牢之,陈庆之,有安平天下的志向吗?乱世明早武功比重要增加,有啥好质疑的!武功重要增加也不是这个增加法,不是说武功就是一切了,你能打仗和你是一个优秀的皇帝没有直接关系,打仗也不是一个人的事,人家有的皇帝不能打仗,但是人家的手下能打仗,对皇帝的评价应该是打天下和治天下的结合,重要的是用人和综合的能力而不是单纯的统兵能力,而且评价皇帝要看他的成就,你慕容垂打遍天下无敌手,连北方都没统一,你说他年纪大了,难道我们要用幻想他再活二十年的成就来做对比吗?
前排为后燕成武帝慕容垂拉一波票。& & & &为什么都说锤子是战神,慕容垂十三岁初阵即勇冠三军,近六十年的戎马生涯,纵横十六国大小战役不计其数未尝一败,兵锋所指,所向披靡。以下是我从别处转来的一些评价。& & & &慕容垂在军事上最让在下佩服的地方,并不是他打胜了多少仗,甚至也不是他打败过多少名将,而在于他打败对手的过程,他对对手的心理与行动那种惊人的准确判断力,以此布局来调动对手听指挥般的步入陷阱。 在慕容垂本人指挥的历次战役中,除掉手下留情的邺城围攻战这个特例外,不管战局是有利还是不利,他都不容置疑地把握着战场的主动,他取得的胜利都是毫无悬念的,没有丝毫的运气成份。从来没有一个对手能弄清楚他在干什么和想干什么,而他却总能看穿对手的所想和所做,甚至操纵对手去干他想让对手干的事,战场对他总是单方面透明的。而且,不管对手是温详、翟钊之类的庸手,或是桓温、拓跋珪之类的高手,这一点竟然始终没有改变过!总之,他就仿佛是战场的主宰,胜负的操盘手,这也是在下称其为“战神”的真正原因。以在下的个人看法,慕容垂的用兵水平,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也属于最高级别,有和他打平的,但没有超过他的人存在,其军事才能毫不逊色于韩白。& & & & 战神嘛,当然主要就吹吹他打的仗咯,上干货,下面三场很能反映慕容垂军事大家用兵风格代表性的战役:一、枋头之战上& & & & 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四月,东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他规模最大的第三次北伐。六月,桓温抵达金乡(今属山东),这时天旱,河道水浅,水运困难。桓温大军是坐船沿河道前进的,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是士兵不易疲劳,二来运粮方便,三来因为前燕的*河蟹*微弱,不易受到攻击。但河里要是没有了水,这些好处就都享受不到了。于是桓温命冠军将军毛虎生,从巨野泽(当时在今山东境内的一个大湖泊,后因黄河改道等原因,今天已不存在)挖掘长达三百里的运河,将汶水(今大汶水)与清水(古济水自巨野泽以下别名清水)连接,引黄河水入清、汶。这个时候,桓温的首席谋士郗超,向桓温提出两条重要建议。& & & &郗超说:“汶水-清水-黄河这条通道太过于脆弱,水量小,运输困难,依托此道稳步北上的话,如果燕军坚守不战,又象秦人一样坚壁清野,我们的补给很可能跟不上,那时情况就麻烦了。不如干脆放弃水道,全军只带必要的干粮,沿陆路轻装疾进,避开要塞,直扑邺城(今河北临漳,357年,前燕将都城迁到这里),他们慑于公的威名,惊慌之下,很可能弃城北逃,遁回辽西。如果他们仓促应战的话,正好一举将其主力歼灭。就算他们固守邺城,也一定来不及坚壁清野,这样城外的庄稼和民众,就都是我们的了!如果桓公觉得这么做太冒险的话,不妨就在这里停止前进,修筑要塞,花一年功夫在这一带屯积粮食、辎重,等到明年夏天,再行进攻。这样做虽然迟缓,但可立于不败之地。舍此二策不用,却挥军北上,进攻时不能速战速决,那么时间一旦拖到秋冬,不旦水量更少,而且北方天冷,士兵们冬衣不足,那时需要担心的,就不只是粮食了。”& & & 尽管桓温对郗超一向很器重,但对他的这两条建议都没有采纳。桓温不采纳第一条建议的原因很好理解:太冒险了,一旦只带少量干粮迫近邺城,如果交战不利怎么办,想回来那就难了!现在的水道虽然不很理想,但毕竟是一条生命线,顺利的话可凭之进攻,不顺利的话,要撤回来也有依托。别忘了,桓温对没把握的事,可是从不下注的。桓温不接受第二条建议的原因就有点让人费解了,第二建议比桓温自已执行的方案更加稳重、谨慎,更象桓温的用兵风格,那他为什么还弃之不用呢?在下猜想,原因恐怕还是顾忌朝中的反对派,担心自己长期既不在朝,也不在荆州大本营,他们会乘机攻击自已(这也是为什么桓温在第二次北伐大胜之后,不乘胜前进,而是迅速收兵南归的原因)。要避免后方生变,桓温就得尽快打完这一仗,而过于谨慎的用兵风格,又不允许他采用郗超的第一策,另外他对自己指挥硬仗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所以两难之下,他最终只好选择了郗超认为的下策。& & & &这个月,桓温首开战果,攻克湖陆(今山东鱼台县东南),生擒前燕守将,宁东将军慕容忠。燕主慕容暐任命下邳王慕容厉为征讨大都督,仓促调两万兵马,与桓温在黄墟(今河南兰考县东南,焦裕禄当县委书记的地方)交战,大败,全军覆没,慕容厉一个人单马逃回。随即,前燕高平太守徐翻向晋军投降。晋军前锋邓遐、朱序又在林渚(今河南新郑县东北)打败燕军。慕容暐慌忙任命自己的哥哥乐安王慕容臧接替慕容厉率各路军马阻截,但晋军势如破竹,慕容臧无法招架,节节败退。只好又派散骑常侍李凤,前往前秦求救。& & & &七月,桓温进驻武阳,前燕故兖州剌史孙元,起兵响应桓温,桓温乘胜进抵枋头(今河南浚县东南淇门渡),距离邺城,已不过百里。邺城里的皇帝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闻知大惊失色,已打算逃回故乡龙城,将中原拱手让出了。危机关头,原来那个躲在自己家里,只想明哲保身的慕容垂,不得不站出来了。前燕帝国毕竟是慕容家数代英杰努力的结晶,其中也包含了父兄和自己的心血,怎能忍心看着它就此就被这帮败家的亲戚们丢光?帝国的高级顾问慕容垂上朝说道:“请让我来打一仗吧,如果我输了,你们要逃,也还来得及!”本来,慕容暐和慕容评都是非常不愿意让慕容垂掌兵的,但毕竟现在火都已经烧到屁股了,万般无奈,只好准了,让慕容垂接替慕容臧任南讨大都督,统率各处兵马共五万人抵挡桓温。然后,慕容垂紧急上书推荐司徒左长史申胤、黄门侍郎封孚、尚书郎悉罗腾参与军事。危难当头,慕容暐和慕容评也只好准了,但对慕容垂乘人之危任用私dang(在他们看来就是这样的),心中感到由衷地愤怒。& & & & 枋头是当时黄河上重要的渡口,从这里往北到邺城,虽然路程不长,但就再也没有水道可通了。桓温到达这里后,大概推进太快造成补给有些脱节,也可能希望前燕内部有更多象孙元那样的人响应,下令暂停休整。这一停顿之间,慕容垂已迅速率兵进抵枋头,这两位用兵大家,沿黄河对峙。两人的对垒,先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前哨战,给晋军担任向导的段思与刚刚得到慕容垂提拔的燕将悉罗腾交战,被悉罗腾生擒。桓温又派原后赵降将李述出击燕军侧后,但又被悉罗腾击斩,晋军的攻势被阻止。[ 此帖被fox-09-08 09:24修改 ]发自手机虎扑
枋头之战下& & & & 汶水-清水-黄河这条水运路线,随着入秋降雨量的减少,果然很快就不出郗超所料的运行不畅了,不过桓温还有备用方案。他早已命令豫州剌史袁真,进攻谯郡(今安徽亳县)、梁国(今河南商丘),凿通石门(今河南荥阳县前),连接睢水与黄河,用以运粮。袁真成功地攻克了谯郡、梁国,但石门一时还未能凿开。慕容垂小心翼翼地打了几场小胜仗,扭转屡败之势,稳住阵脚之后,立即将手下大部份骑兵一万五千人交给弟弟慕容德,让他迂回到桓温之后,紧逼石门,以阻挠晋军的开凿,自己仍然留在枋头牵制桓温本部。桓温可能没有得到这个情报,或者几次小败之后,他感到与慕容垂决战没有把握,没有乘燕军分兵之机出击慕容垂本营,还在等待袁真部和补给的到来。& & & &九月,石门会战,慕容德部击败袁真部晋军,桓温的备份方案完全失败。这样,枋头桓温大军的处境就不大好了,拖在这里,粮食只会越吃越少;前进,他又没有打败慕容垂的把握;剩下的只能是乘着军粮还不太紧张的时候全师而退了。九月十九日,桓温命令焚烧舰船(因为原先过来的河道水位下降,这些船已经开不回去了)和带不走的辎重,全军由陆路向南撤退。& & & & 前燕众将得到这个消息,都争着要追击,但被慕容垂阻止,他对众将说:“桓温大军刚刚撤退,必定严加戒备,有精锐殿后,急于追击,未必立刻就能取胜,不如暂缓。晋军见我军并不追击,必然日夜兼程,迅速退回晋国,等到晋军长途劳顿,力气衰竭之时,我军再全力追击,一定能够取胜!”慕容垂也没打算就让桓温这么安安稳稳地回去,但他很清楚,桓温精通兵法,警惕性很高,一定会以精兵断后,慢慢撤退,晋军也没有打什么大的败仗,士卒也不疲惫,粮食也还能支持,就此追击,胜负难料。总之,桓温大军还没到可以攻击的时候。等他走出相当路程,特别是眼看就能回到家的时候,防备必然松懈下来,快速回奔,所谓归心似箭,没有作战的意志,只想回家,又十分疲劳,那时候就好打了。& & & 《孙子兵法;始计篇》中说: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简单来说:有能力要装作没能力,要打的要装作不打,对方体力充沛就让他劳累,要在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没有料到的时机进攻。这些原则,被慕容垂毫不吝啬地送给了桓温。 桓温的大军不是不疲惫吗?那就想办法让他们累一点。燕军放出风来:桓温撤退路上的河流、水井都已被慕容德军下过毒。那个时候的技术水平真能制造这样大剂量而且持久的毒药吗,在下深表怀疑。但生性谨慎的桓温不敢等闲视之,采取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沿途命令士兵“凿井而饮”。这样,桓温的大军一面撤退,一面充当义务打井队,黙默地为前燕的基础设施建设做贡献,就这样南撤了七百里。而慕容垂则把步军留下,只率八千精骑在后面慢慢地跟着,与桓温保持着相当的距离,他这样做,就是要保持已方军队的体力,好在大战时以逸击劳,同时麻痹晋军,给他们造成燕军不敢追击的安全感。& & & & 在古代,步兵在正常情况下,一天可以行军50—60里,当然不是说他们不可以走得更远,但军队行军要保持一定的队形,走得快的必须等走得慢的,也不能冒冒失失就往前走,一般先要有探哨证明前方道路安全才能行动。这样,700里的路程够他们走十多天。桓温的军队因为要客串施工队,走得可能还要慢一点。在这段时间内,也许桓温本人还能时时如临大敌,不敢松懈,但晋军的临战状态,却不可能始终保持。想想看吧,尽管桓大帅天天嚷嚷“狼来了”,要严加戒备,可这么多天过去了,这“狼”就是没有来。每名兵士都在直觉上感到,他们离燕军越来越远了,而离家越来越近了,换句话说,越来越安全了。而且这些日子不是行军就是挖井,不是挖井就是行军,他们也越来越累了,这种情况下,还可能只靠主帅的一道命令,就严密得无懈可击吗?总之,攻其无备的时机已经成熟,而出其不意的打击地点,慕容垂选择了襄邑(今河南睢县)。& & & & 尽管历史习惯称此战为“枋头之战”,但实际上在枋头发生的,只是对峙,真正大战发生地点,是在襄邑。事先慕容德在桓温南撤时已离开石门,利用骑兵在机动上的优势,早早赶到襄邑,设伏以待。本来普通的伏击对桓温一般也是不容易奏效的(姚襄就曾伏击桓温,反被打得大败),但慕容垂指挥的追兵就在此时追上晋军,突然袭击,将晋军赶进慕容德的伏击圈,垂、德配合得如此默契,应该是慕容垂早就设计好的。此次会战中,慕容垂部有八千人,慕容德部用于设伏的有四千人,另外那一万一千名骑兵是否参战,史书的叙述不太明确。燕军参战兵力在一万二千到二万三千之间。桓温率五万人北伐,虽有小挫但损失不大,此时兵力当在四万五千以上,兵力上晋军对燕军至少有二比一的优势。但这根本就不是正常的战斗,而是养精蓄锐的燕军对疲惫松懈的晋军发动的一次精心策划的袭击,在慕容垂、德两兄弟的夹击下,晋军大溃,阵亡超过三万人。& & & &小评:枋头之战是十六国时代一次精彩的高手对决,但并不是一次势均力敌的高手对决,这次交战中,桓温与慕容垂两人的军事才干高下立判。自从慕容垂接手燕军的指挥权后,桓温的处处被对手算计到,步步在慕容垂的掌控之中,仿佛孙悟空与如来佛的较量,输得一点悬念都没有,桓温以往虽然也有过失败,但从没有过如此的被动。慕容垂在枋头之战中的指挥,时时料敌机先,桓温想干什么几乎无法瞒过他,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被他操纵,而他要干什么,却能总出桓温的意料之外,用兵干净利落,一气呵成,堪称军事史上的杰作。二、征伐西燕& & & &太行八陉
后燕与西燕之间有一道天然屏障:太行山脉。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虽然叫过这个名字,不过据考证,好象没有压过天界重犯孙悟空)、王母山、女娲山。南北走向,北起今天的北京西山,南接豫北的黄河北崖,绵延长达四百余公里,平均海拨高度在米之间。它的东面是平均海拔50米的华北平原,而西面则平均海拔超过1000米的黄土高原,正因如此,所以太行山的西坡较缓,而东坡较陡,多数地段有十分明显的断层岩壁,看起来雄伟挺拔。这种地形决定了,太行山对于山西防御河北方面的进攻较为有利,而对于河北对付山西方向的来敌则帮助不大。 太行山脉的地形受拒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河流的切割,形成一道道东西向横穿山脉的谷地,当地称之为“陉”,成为沟通太行山两侧的交通要道,也是两侧发生军事冲突时的兵家必争之地,这样的咽喉要道主要有八条,称之为“太行八陉”,要弄明白后燕与西燕战争的具体经过,需要对这几处要地的大致情况有所了解。这“八陉”由南到北分别是: 一、轵关陉,地处今河南省济源市东的轵城镇,关当孔道,地势险要,自古为往来河南、山西间的要道。 二、太行陉,地处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三十五华里处,谷地最窄处阔三步,长四十华里,在“八陉”之中,路况较好,沿陉北上太行,在山西晋城之南有关塞名曰“太行关”,素称天险。由此道南下则可直抵虎牢关,历来是逐鹿中原的要道。 三、白陉,东南口在今河南省辉县西五十华里处,北连壶关,据此南可达开封,东可至大名,北可窥安阳、邯郸,进可攻退可守。 四、滏口陉,东接今河北省武安县与磁县之间的滏山,滏水(今滏阳河)发源于此,中有天井关,在武安以西四十里,西连潞川,是沟通豫北安阳、河北邯郸与山西间的孔道,要进攻长子,这是最近的路径。 五、井陉,地处今河北省井陉县的井陉山上,有关塞称井陉关,又名土门关,是连通晋冀鲁的要冲,军事地位十分重要。楚汉战争期间,汉将韩信曾在此以寡击众,大破赵军,取得著名的井陉大捷。 六、飞狐陉,也称飞狐口,东口在今河北省涞源县与蔚县之间,蜿蜒百余华里。 七、蒲阴陉,东口在今河北易县西紫荆岭山。 八、军都陉,地处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之居庸山,即著名的居庸关。 这八陉中前五陉在后燕与西燕的边界附近,在这次战争中均有所涉及,后三陉地处后燕内地,与两燕战争的关系不大。[ 此帖被fox-09-08 09:26修改 ]发自手机虎扑
这些人怎么还没被淘汰?
& & & &台壁之战上
晋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十一月,准备西征西燕的后燕军队集结完成,因为集结时间只用了一个月,所以兵力也不是特别多,步骑共七万余人。
西燕方面,得到消息的慕容永自然也不敢怠慢,也立即进行全国总动员,总共集结起稍少于后燕的五万余人的机动兵力。& & & & 同月,后燕军前锋部队兵分两路开始行动。北路军由镇西将军、丹阳王慕容瓒和龙骧将军张崇统领,俩人率一支偏师出井陉,进攻由西燕武乡公慕容友(慕容永的弟弟)守卫的晋阳城。由于此路并非后燕军的主攻方向,这支军队的作用似乎只是为了隔断西燕的北境防止北魏前来援救,故此这一路军在整个两燕征战期间,并未发生大的战事。& & & &后燕的南路前锋由宿将征东将军平规指挥,进攻西燕镇东将军段平所据守的沙亭,沙亭地处太行山以东,在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南,西北对滏口陉之东,距离西燕都城长子较近。西燕皇帝慕容永得到告急,命尚书令吊云、车骑将军慕容钟率西燕主力五万大军,进驻潞川(今山西省浊漳河,昔日王猛大破慕容评之地),堵塞滏口陉。至于东边的沙亭,因其不好防守,慕容永决计放弃。& & & &十二月,慕容垂到达沙亭东边不远的邺城,后燕军队也向这一带集中,对潞川的西燕军主力构成强大的威慑,大战仿佛已一触即发。& & & &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二月,慕容垂发布命令:以清河公慕容会留守邺城,负责后方军队和补给的征集;后燕军主力以太原王慕容楷指挥北路,穿过滏口陉,从北面威胁长子;以辽西王慕容农指挥南路,出白陉,越壶关,从南面威胁长子;慕容垂本人进驻沙亭,统一策应两路大军的行动。不久,各军准备完成,慕容楷、慕容农分别抵达出发阵地。& & & &一直密切注视着后燕军行动的西燕皇帝慕容永很快掌握了对手的动向,采取对应行动:将集结的五万多军队分别把守滏口陉与白陉的各处沿边险要,封锁情报中后燕军的进军路线。为了便于支援前线,慕容永将粮食辎重等物资都积聚在距此两地都不远的台壁(今山西襄垣县东北),由侄子征东将军慕容逸豆归领衔另外两员将军率兵一万多进行守卫。台壁的意义,对西燕军而言,类似于官渡之战中乌巢对袁绍军的地位。 部署停当之后,慕容永稍稍松了一口气:后燕军的兵力虽然稍多,但在狭窄的山谷中无法展开,那点优势也就无法发挥,西燕军拥有天然的险要和良好的既设阵地,应该是能够挡得住的,就算是慕容垂,也不可能轻易突破。可以很豪迈地喊一声: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 & &台壁之战下
然而,一天过去、两天过去……一周过去、两周过去……已经一个月了,竟然一直是阳光明媚,各谷口一直没有遭到后燕军的进攻。慕容永的心里越来越不安:慕容垂究竟想干什么?虽然他派出去的探哨回报给他的情报,都是说后燕军主力依然在邺城附近集结,没有变化。但他们看见的都是真的吗?兵法云:“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慕容垂用兵诡诈难测那是人所尽知的,想想他过去的战例,不管是当年救襄阳时欺骗桓冲,还是不久前征伐翟魏,他给对手看到的和对手能看到的,都绝不是真相。& & & & 慕容永拧紧眉头,盯着地图踌躇了很久,突然间,他仿佛觉得自已恍然大悟了:邺城、沙亭的后燕军大营肯定只是虚张声势的少量军队,目的是把自己的主力拴在滏口陉和白陉的山沟里,而慕容垂的真正目标则应该是南边的轵关陉和太行陉!特别是太行陉,因为在八陉中道路较宽,对较大部队通过比较有利,即使遇到阻击,也比滏口陉和白陉更易展开。& & & & 感到终于看穿了慕容垂鬼把戏的西燕皇帝惊出一身冷汗,他接着算计:慕容垂为了避免被自己发现他的真实意图,军队一定是昼伏夜行,行军速度会很慢,可能还没有到达轵关陉和太行陉,现在立即赶去仍有可能将后燕军挡在太行山外,再晚就来不急了!而且因为太行陉地利不是太好,少量守军无济于事,一定得出动大军。事不宜迟,慕容永立即行动。四月,慕容永除留下一万余人看守台壁的粮草辎重外,其余主力全部调出,南下开赴太行陉和轵关陉,只在滏口陉和白陉留下少量监视部队。& & & &而实际上,慕容垂根本就没有南下,一个多月前下达了那道并不真正执行的命令后,他就呆在邺城一带,什么也不做,让后燕军队充份休整。而且慕容永军队一动,慕容垂就已经知道了,这究竟是间谍的功劳还是慕容垂从某些现象察觉(如在日本战国的第四次川中岛会战中,上杉谦信通过炊烟判断出武田军的行动)到的就不得而知了。慕容垂知道慕容永上当了,但他仍然没有动,又等了几天,直到估算西燕军已经赶到轵关陉和太行陉,距离滏口陉已经最远时,后燕军才突然出动。& & & &四月二十日,慕容垂所率的后燕大军突然出击滏口陉,轻而易举地击败了西燕少量监视部队的阻拦,越过太行山,然后直扑西燕的粮食辎重的集结地--台壁。这一着一下打中了慕容永的要害,攻其必救,迫刚刚跋山涉水数百里赶到太行、轵关陉的西燕军主力又得回奔几百里赶回来。五月一日,后燕征东将军平规打败西燕太尉慕容逸豆归(此时西燕有两个慕容逸豆归,一个任太尉,是慕容永的堂兄;另一个任征东将军,是慕容永的侄子。)所率,赶来救援台壁的西燕前锋部队。差不多同时,后燕辽西王慕容农又击败试图从台壁突围西燕征东将军慕容逸豆归,西燕右将军勒马驹阵亡,镇东将军王次多被后燕军生擒。[ 此帖被fox-09-08 09:29修改 ]发自手机虎扑
& & & 慕容永得知自己中计之后没有气馁,他紧急集结布防在太行陉、轵关陉的主力部队,加上一些临时从各地抽来的援军,又湊起了五万多人,北救台壁。& & & &但他的大军还未到达,西燕守卫阵脚已乱,驻守潞川的尚书令吊云和车骑将军慕容钟,既震惊于后燕军的锐不可挡,又畏惧慕容垂的鼎鼎威名,不敢抵抗,乃率所部投降。这两人原先一直在西燕国内享有崇高地位,属于慕容永心腹中的心腹,因此两人之叛,令西燕立刻人心浮动、显出崩溃的前兆。慕容永大怒若狂,立即下令将两人的妻子儿女全部处决,力图用杀一儆百,维系摇摇欲坠的人心。& & & 五月十五日,慕容垂在台壁之南筑营,同时命骁骑将军慕容国,在旁边的山涧中伏下骑兵一千,布下一个口袋阵地,静待慕容永的西燕军。五月十六日,慕容永军到达台壁之南,慕容垂亲自率军与之交战。战不多时,慕容垂诈败后撤,引慕容永追击,慕容永追出数里之后,慕容国的伏兵从山涧中突起,切断西燕军的退路。接着,后燕各路大军自四面八方合击西燕军,大破慕容永,西燕军被斩首八千余人,其余大多成了俘虏,慕容永率少数残兵逃回长子。经此一战,西燕军主力被歼。三 征伐丁零翟魏& & & 后燕军于六月初盛夏才到达黄河北岸,不战而下黎阳(今河南浚县,当时紧连黄河北岸)。翟钊所率的翟魏军队依靠黄河天险在南岸紧张防备,睁大眼睛密切注视着后燕军的一举一动,随时应变。& & & &慕容垂到达黎阳后,因为黄河北岸已经没有渡船,于是下令在北岸建造了一百多艘大型的牛皮筏子,做为渡河工具。慕容垂这个行动,就是要让翟钊看清楚的,但后燕军还有一个行动,则是南岸的翟魏军队很难看清楚的,那就是他指挥后燕军在制作牛皮筏子的同时,也制造了一批假旗帜、假人,掺杂进军营中,因为隔着黄河,远处的翟魏军很难发现。而且每制造这样的一批假军队,后燕军就悄悄将相应数量的一批真军队调出军营稍稍后撤,潜伏起来。而在南岸的翟魏军看来,北岸的后燕军这些天除了造牛皮筏子,数量一直没有变化。  六月十六日傍晚,慕容垂突然指挥后燕军大营沿黄河北岸向西移动,包括那些假人、假旗帜也装在车辆或牛皮筏子上,做出全部兵力西进到四十里外西津渡口的假象。翟钊得到报告,立即率领翟魏全军在黄河南岸做相应运动,反正他的目的是明确的,盯死燕军的行动,决不让后燕军队渡河。  只是他没有料到,慕容垂的目的,就是要把他调到西津。等翟魏军走远,原先潜伏下的那部份后燕军队立即在中垒将军桂林王慕容镇等的指挥下,借助夜色的掩护迅速渡过黄河,并马上在南岸构筑营垒,等到天亮时已完全完成。  六月十七日清晨,紧张了一夜赶到西津渡口南岸的翟钊得知后燕军已在黎阳渡口渡过了黄河,不由大惊!痛骂老狐狸太狡猾之余,翟钊只得又率领翟魏全军急急忙忙赶回,猛攻慕容镇军垒。但慕容镇恪守慕容垂早已下达过的坚守营垒、不准应战的命令,只是守住营盘任翟魏军来攻打,而翟魏军经过黑夜白天往来急行军,早已疲惫不堪,再加上天气炎热,士卒大量脱水中暑,当然无法攻克以逸待劳的慕容镇军垒。翟钊回军后不多久,慕容垂命慕容农率领本部后燕军在西津渡口大摇大摆地渡河,然后挥师向东,与慕容镇东西夹击翟钊,翟魏军大败,主力全军覆没。[ 此帖被fox-09-08 09:32修改 ]发自手机虎扑
附:慕容垂年表    晋咸和元年 326年 0岁 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诞生,幼名“阿六敦”,意为黄金,后取大名慕容霸。  晋咸和八年 333年 7岁 五月,祖父慕容廆死。六月,父慕容皝成为慕容部首领。年底,伯父慕容翰出奔段部,叔父慕容仁谋反,慕容部一分为二。  晋咸康二年 336年 10岁 慕容仁叛乱被平定,慕容部重归一统。慕容德诞生。  晋咸康三年 337年 11岁 十月,慕容皝称燕王,前燕建国。  晋咸康四年 338年 12岁 四月,后赵主石虎亲征前燕,大败于棘城。十二月,苻坚诞生。  晋咸康五年 339年 13岁 十月,慕容霸首阵,随四哥慕容恪讨伐鲜卑宇文部。  晋咸康六年 340年 14岁 慕容翰回归前燕。  晋咸康八年 342年 16岁 慕容皝以慕容翰、慕容霸为前锋讨高句丽,大破之,克丸都,掘其王陵,迁其百姓、财物而还。  晋建元二年 344年 18岁 前燕进攻宇文部,慕容霸于万军斩宇文军主将涉夜干,宇文部灭亡。同年,慕容翰被逼自尽。  晋永和元年 345年 19岁 后赵以邓恒为征东将军筹备攻燕,慕容皝以慕容霸为平狄将军镇徒河与之对垒。  晋永和二年 346年 20岁 十一月,东晋桓温西征成汉。  晋永和三年 347年 21岁 三月,桓温克成都,灭成汉。  晋永和四年 348年 22岁 燕主慕容皝逝世,次子慕容俊继位。  晋永和五年 349年 23岁 四月,后赵主石虎死,后赵内乱,慕容霸力谏慕容俊出兵中原。  晋永和六年 350年 24岁 闰正月,后赵冉闵杀后赵主石鉴,建国冉魏。二月,前燕出兵中原,慕容霸率二万人首发,克乐安,三月,汇合慕容俊军克蓟城,劝阻杀俘。前燕迁都至蓟。三月,慕容霸与慕舆根败赵将鹿勃早于清梁。  晋永和七年 351年 25岁 正月,苻键取关中,前秦建国。三月,襄国之战,冉魏军主力被歼。四月,后赵灭亡。  晋永和八年 352年 26岁 四月,燕魏廉台之战,慕容恪擒冉闵,冉魏灭亡。同月,慕容霸讨“赵帝”段勤,段勤投降。  晋永和九年 353年 27岁 十月,东晋殷浩北伐大败。  晋永和十年 354年 28岁 二月至六月,东晋桓温第一次北伐,攻前秦。慕容霸改名慕容(垂夬),再改慕容垂。  晋永和十一年 355年 29岁 慕容宝诞生。  晋永和十二年 356年 30岁 十月,东晋桓温第二次北伐,大败姚襄,收洛阳。  晋升平元年 357年 31岁 慕容垂北征敕勒大胜,斩俘十余万,获马十三万匹。前燕将都城由蓟城迁至邺城。四月姚襄败死杏城,姚苌降前秦。六月,前秦政变,秦主苻生被杀,苻坚登位。  晋升平二年 358年 32岁 燕主慕容俊与可足浑后制造巫蛊冤案,慕容垂正妻段氏被拷死狱中。  晋升平四年 360年 34岁 正月,慕容俊病逝,遗命慕容恪等四大臣辅政,慕容暐继位。次月,辅臣慕舆根谋乱被杀。  晋兴宁三年 365年 39岁 正月,慕容恪克洛阳,任命慕容垂为都督十州诸军事,镇鲁阳。  晋太和二年 367年 41岁 五月,慕容恪病逝,临终前多次举荐慕容垂接替自己,慕容暐不从,以慕容评辅政,慕容冲为大司马。  晋太和三年 368年 42岁 前秦五公之乱。  晋太和四年 369年 43岁 四月,桓温第三次北伐,六月,在黄墟、林渚连败燕军,七月,进至枋头。慕容垂自荐出征,于九月大破桓温于襄邑,史称枋头之役。十一月,因得胜遭慕容评嫉恨,慕容垂出逃前秦。  晋太和五年 370年 44岁 正月,前秦宰相王猛受命讨伐前燕,顺便设金刀计陷害慕容垂,慕容令逃回前燕,后被杀,慕容垂为苻坚赦免。二月,秦军败燕军于荥阳,十月,大败慕容评率领的燕军主力于潞川,十一月,攻克邺城,燕主慕容暐在高阳被擒,前燕灭亡。前秦迁慕容宗族、部民四万余户至长安。  晋太和六年 371年 45岁 四月,前秦灭前仇池。前秦迁关东豪杰及杂夷十五万户于关中,迁丁零翟斌部于新安、渑池。拓跋珪诞生。  晋宁康元年 373年 47岁 七月,东晋桓温逝世,东晋进入谢安时代。  晋宁康三年 375年 49岁 七月,前秦宰相王猛病逝。  晋太元元年 376年 50岁 八月,前秦灭前凉。十二月,前秦灭代。  晋太元二年 377年 51岁 东晋谢安侄儿谢玄创建北府军。  晋太元三年 378年 52岁 前秦两路出师,大举攻晋。二月,西线秦军出动,四月,慕容垂攻克南阳,与苻丕会攻襄阳。八月,东线秦军出动。  晋太元四年 379年 53岁 二月,苻丕攻下襄阳,西线战事结束。同月,东线秦军攻占彭城,五月,攻占盱眙,败晋军于堂邑,但随后被谢玄所率北府军连败于三阿、盱眙、淮阴、君川,东线秦军全军覆没。  晋太元五年 380年 54岁 前秦迁氐人十五万户散镇关东各地。  晋太元七年 382年 56岁 苻坚在长安太极殿议事,意欲伐晋,遭众臣反对,表示支持者仅朱肜、慕容垂。但苻坚力排众议,决意伐晋。  晋太元八年 383年 57岁 五月,东晋桓冲反攻襄阳,六月,被慕容垂设计吓退。八月,前秦对东晋展开全面进攻,动员兵力共八十七万人,分四路大举南下,东晋方面集结十八万军队抵抗。十月,苻融率秦军淮西主力克寿阳,慕容垂率秦军荆襄路偏师克郧阳,十一月初,北府名将刘牢之大败秦将梁成于洛涧,随后秦军在淝水临敌后退时大军崩溃,引起其它各路秦军连锁反应,秦军惨败,损失数十万之众,仅慕容垂一路全师而退。苻坚率一千余骑逃入慕容垂军中,慕容垂拒绝左右杀苻坚的建议,护送其返回洛阳。至渑池慕容垂向苻坚请求前往关东,得到允许,十一月底,苻坚派三千人送慕容垂前往邺城,权翼派人行刺慕容垂未成。苻坚另派名将石越镇邺城,毛当镇洛阳,张蚝镇晋阳。前秦前将军乞伏国仁、丁零首领翟斌先后反叛。十二月,前秦毛当讨翟斌,大败,被慕容凤斩杀。镇守邺城的苻丕命慕容垂讨翟斌,配给他两千老弱,另派苻飞龙率一千精骑寻机谋杀慕容垂,被慕容垂抓住把柄,借机斩苻飞龙反秦。  & & & & 晋太元九年 384年 58岁 正月,慕容农逃出邺城,在列人起兵,大败前来讨伐的秦军,斩秦将石越。翟斌推慕容垂为首,与慕容垂合兵,扶余蔚、卫驹、库傉官伟、平睿、平规兄弟等于起兵响应慕容垂。慕容垂称燕王,回师包围邺城,后燕建国。二月,分兵攻略关东。三月,慕容泓在函谷关起兵反秦,慕容冲在平阳起兵响应,西燕建国。苻坚派苻睿、姚苌讨伐慕容泓,大败,苻睿战死,西燕军乘胜进攻长安,姚苌惧罪反秦,后秦建国。六月,西燕政变,慕容泓被杀,慕容冲成为西燕之主。七月,翟斌谋叛慕容垂,被慕容垂所杀,翟氏丁零在翟真率领下脱离后燕,并在下邑击败后燕慕容楷,同月,后燕平规在范阳击败前秦王永、苻冲,八月,平规被刘库仁、王永、苻冲联军在蓟城击败,慕容垂解除对邺城的包围。苻丕命光祚、邵兴联络河北各军夹击后燕,后燕军在襄国和广阿打败前秦军,擒邵兴,同时刘库仁被部下兵变杀死,打破了苻丕的计划。从正月开始,东晋大举北伐,收复大批失地。十一月,慕容垂再攻邺城,苻丕求救于东晋北伐军。十二月,慕容暐欲谋杀苻坚不成,长安的鲜卑人遭屠杀。  & & & & 晋太元十年 385年 59岁 正月,慕容冲称帝。二月,慕容农、慕容麟在承营击败翟真,王永、苻冲被平规打败西逃入晋。三月,东晋刘牢之与慕容垂初战,慕容垂小胜。四月,再战于邺城外郊,刘牢之小胜。四月十三日,五桥泽之战,刘牢之大败,东晋北伐结束,退回黄河以南。当月,翟真被部下杀死。五月,苻坚从长安出奔五将山,被姚苌擒获。闰五月,慕容垂讨伐翟成,屠杀降众,高句丽故国壤王入侵辽东。后燕余岩叛乱,败平规军。八月,苻坚被姚苌弑杀于新平佛寺,同月,苻丕弃邺城西逃入晋,在晋阳称帝。十一月,余岩叛军被平定,慕容农进兵辽东,败高句丽军,收复辽东、玄莬。十二月,慕容隆破蔡匡,后燕军泽幕杀降。    晋太元十一年 386年 60岁 正月,慕容垂在中山称帝,拓跋珪在牛川称王。翟氏丁零首领翟辽袭杀滕恬之,割据黎阳。二月,慕容冲被杀,西燕军东归。八月,北魏窟咄之乱,拓跋珪求救于后燕。同月,慕容垂统兵南征,遣慕容麟救北魏。十月,前秦主苻丕、尚书令王永讨伐西燕,被西燕主慕容永大败于襄陵,王永阵亡,苻丕率数千残众逃出,被东晋军击斩。慕容永夺取并州,在长子称帝。同月,慕容麟军和拓跋珪合作,大败窟咄与刘显联军于高柳。十二月,慕容垂击破吴深。  晋太元十二年 387年 61岁 正月,慕容垂巧渡黄河,击破温详,二月,破张愿、齐涉。五月,慕容垂征翟辽,以慕容楷为前锋,翟辽请降,旋即又叛。六月,王祖、张申叛乱。七月,刘显抢夺刘卫辰进献后燕的马匹,后燕与北魏联兵讨伐刘显,独孤部灭亡。本年,慕容永屠杀在西燕的慕容氏近宗皇族。  晋太元十三年 388年 62岁 二月,翟辽称魏天王,翟魏建国。三月,慕容垂任命太子慕容宝为录尚书事,交出日常政务,自己仅抓大纲。四月,慕容垂立段元妃为皇后。八月,北魏拓跋仪出使后燕,认定后燕必乱。十二月,张申、王祖叛乱被平定。  晋太元十四年 389年 63岁 二月,拓跋珪袭击突吐邻部,与贺兰部翻脸。五月,后燕慕容麟、慕容德破贺兰部,十月,后燕乐浪王慕容温被翟辽遣人刺杀。  晋太元十五年 390年 64岁 四月,后燕与北魏联兵破贺兰、纥突邻、纥奚三部联军。七月,拓跋珪败铁弗部。[ 此帖被fox-09-08 09:35修改 ]发自手机虎扑
赵光义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发自手机虎扑
& & & &晋太元十六年 391年 65岁 二月,贺兰部内乱,后燕与北魏三度联兵进攻,六月,贺兰部灭亡,其土地与人口被两国瓜分,慕容麟向慕容垂建议征召拓跋珪到中山,未被接受。七月,拓跋珪派拓跋觚出使后燕,被慕容宝扣留,北魏与后燕断交。十月,拓跋珪北征柔然。翟魏主翟辽病死,子翟钊即位。十一月,拓跋珪在铁岐山大败铁弗部,十二月,拓跋珪灭铁弗部,铁弗部首领刘卫辰被部下杀死,其宗族同dang五千余人遭拓跋珪屠杀,仅幼子刘勃勃一人逃脱。  晋太元十七年 392年 66岁 二月,翟钊进攻后燕,三月,慕容垂亲自率军反击。六月,后燕军巧妙渡河,大破翟魏军,翟魏灭亡。  晋太元十八年 393年 67岁 十月,慕容垂得到慕容德的支持,决定对西燕用兵。十二月,后秦主姚苌病死,姚兴即位。  晋太元十九年 394年 68岁 二月,慕容垂进攻西燕,用巧妙指挥调西燕军南下,轻松越过太行山,五月,大破慕容永于台壁,八月,克长子,擒杀慕容永,西燕灭亡。十月,伐东晋,取青州、兖州之地。同月,前秦灭亡。  晋太元二十年 395年 69岁 五月,慕容垂派太子慕容宝率大军九万八千讨伐北魏,十一月,被拓跋珪大败于参合陂,阵亡一万多人,约五万燕军俘虏被拓跋珪坑杀。  晋太元二十一年 396年 70岁二月,后燕征东将军平规叛乱,慕容垂亲征,平规逃走。三月,慕容垂出兵伐魏。闰三月,慕容垂在平城击败北魏军,斩北魏猛将拓跋虔,克平城,前往参合陂祭奠将士时病倒。四月,慕容垂病逝于回军途中。[ 此帖被fox-09-08 09:34修改 ]发自手机虎扑
该回帖被灭过多,已被折叠
杨广居然比不得苻坚?杨广虽然是暴君,但是他当皇帝对后世的影响有多深,是苻坚能比的吗?
一、齐威王对赵光义要客观看待赵二赵二主要干了这么几个事:1、灭了北汉,从法统上统一了中国。以前为啥总灭不了北汉?是因为人家背后有辽国撑腰,是因为总也处理不好辽国援兵的问题,导致打也不是,不打看着还别扭。赵二先是用分队击破了辽国援军,再配合主力攻克太原,不能不说当时宋朝军队的实力还是很强的。2、册立了皇太子,这个事看着简单,其实很重要非常重要,这是国本。要知道从五代开始,大家实在是被杀怕了,都不敢立太子了,从五代到宋初,小一百年,一个皇太子也没有,总算是到了赵二这,终于立了一个,说明啥,说明国家强大了,皇帝有底气了。3、建立了两府三司制,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政治上,斗的最厉害的就是军权与相权之争,这个制度是中国政治史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重要到可以被写入中学历史课本。赵二的黑点呢,也不少1、急于求成。我们知道赵二打太原实在是一场惨胜,正常讲打完了应该休养生息,论功行赏。这哥们却不,嚷嚷着要一鼓作气,收回燕云十六州。虽然一路打到幽州城下,但实在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宋军已经是非常疲劳了,没办法只好被打回了老家。第二次北伐赵二制定的分进合击、持重换进的战略也是对了,只不过被曹彬糟蹋了。2、对子侄迫害太重了,宋fgxsx的几个儿子自杀的自杀,早夭的早夭。侧面也反映了烛影斧声这里面绝对有猫腻。总的来讲,文治挺好,武功就差了,比齐威王强。二、赵恒对刘渊客观上,檀渊之盟确实让中原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了。那点儿岁币跟北宋GDP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虽然留下一个弱宋的印象,但是仔细想想,就算不定盟约,咱就正面刚,能怎么样呢,也不好说。国与国之内的争斗,切忌匹夫之勇,对,说的就是你,寇准。赵恒晚年天天就搞那些装神弄鬼的事儿,把家都败了,不过再怎么样,也比刘渊这个匈奴人强!三、汉章帝对慕容垂这一组还真难选汉章帝比他爹差太远了,他在东汉算是个好皇帝,放历史上就排不上号了,但跟只会打仗不懂治国的慕容垂比,还是可以胜出的。四、韩昭侯对朱祁钰这两人以前说了不少次了,论励精图治,我还是选了韩昭侯。五、苻坚对杨广杨广怎么还没滚蛋,好吧,这次可以滚了。六、金太宗对宋哲宗宋哲宗这一朝,就不是不停的dang争,冲这个我也不选你七、朱见深对李豫成化年间这么乱,朱见深是怎么混到现在的,果断选李豫。八、朱温对李纯朱温你先别嚷嚷,我知道你不甘心,但是想想昨天的高欢,你还是认命吧。[ 此帖被一生不觉在 11:03修改 ]
前排支持李纯,唐有三宗——李世民李隆基李纯
前排看各位大神科普
广大帝如何从苻坚手上拿走的20%票啊????
只希望广大帝粉不要再上地摊文观点了
北宋这俩是要上山打虎,父子双亡的节奏?
今天看点在唐代宗明宪宗。其实我是希望引入平局规则的。就像朱见深手绘的《一团和气图》一样。[ 此帖被潜水七年才注册在 15:00修改 ]发自手机虎扑
看在本家于少保的份上给景泰一票
看上面的名单有好几个已经双败淘汰的比已经晋级下一轮的更强
引用1楼 @ 发表的:前排为后燕成武帝慕容垂拉一波票。& & & &为什么都说锤子是战神,慕容垂十三岁初阵即勇冠三军,近六十年的戎马生涯,纵横十六国大小战役不计其数未尝一败,兵锋所指,所向披靡。以下是我从别处转来的一些评价。& & & &慕容垂在军事上最让在下佩服的地方,并不是他打胜了多少仗,甚至也不是他打败过多少名将,而在于他打败对手的过程,他对对手的心理与行动那种惊人的准确判断力,以此布局来调动对手听指挥般的步入陷阱。 在慕容垂本人指挥的历次战役中,除掉手下留情的邺城围攻战这个特例外,不管战局是有利还是不利,他都不容置疑地把握着战场的主动,他取得的胜利都是毫无悬念的,没有丝毫的运气成份。从来没有一个对手能弄清楚他在干什么和想干什么,而他却总能看穿对手的所想和所做,甚至操纵对手去干他想让对手干的事,战场对他总是单方面透明的。而且,不管对手是温详、翟钊之类的庸手,或是桓温、拓跋珪之类的高手,这一点竟然始终没有改变过!总之,他就仿佛是战场的主宰,胜负的操盘手,这也是在下称其为“战神”的真正原因。以在下的个人看法,慕容垂的用兵水平,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也属于最高级别,有和他打平的,但没有超过他的人存在,其军事才能毫不逊色于韩白。& & & & 战神嘛,当然主要就吹吹他打的仗咯,上干货,下面三场很能反映慕容垂军事大家用兵风格代表性的战役:一、枋头之战上& & & & 晋海西公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四月,东晋大司马桓温,率步骑共五万大军,从姑孰(今安徽当涂县)出发,开始他规模最大的第三次北伐。六月,桓温抵达金乡(今属山东),这时天旱,河道水浅,水运困难。桓温大军是坐船沿河道前进的,这样做的好处一来是士兵不易疲劳,二来运粮方便,三来因为前燕的*河蟹*微弱,不易受到攻击。但河里要是没有了水,这些好处就都享受不到了。于是桓温命冠军将军毛虎生,从巨野泽(当时在今山东境内的一个大湖泊,后因黄河改道等原因,今天已不存在)挖掘长达三百里的运河,将汶水(今大汶水)与清水(古济水自巨野泽以下别名清水)连接,引黄河水入清、汶。这个时候,桓温的首席谋士郗超,向桓温提出两条重要建议。& & & &郗超说:“汶水-清水-黄河这条通道太过于脆弱,水量小,运输困难,依托此道稳步北上的话,如果燕军坚守不战,又象秦人一样坚壁清野,我们的补给很可能跟不上,那时情况就麻烦了。不如干脆放弃水道,全军只带必要的干粮,沿陆路轻装疾进,避开要塞,直扑邺城(今河北临漳,357年,前燕将都城迁到这里),他们慑于公的威名,惊慌之下,很可能弃城北逃,遁回辽西。如果他们仓促应战的话,正好一举将其主力歼灭。就算他们固守邺城,也一定来不及坚壁清野,这样城外的庄稼和民众,就都是我们的了!如果桓公觉得这么做太冒险的话,不妨就在这里停止前进,修筑要塞,花一年功夫在这一带屯积粮食、辎重,等到明年夏天,再行进攻。这样做虽然迟缓,但可立于不败之地。舍此二策不用,却挥军北上,进攻时不能速战速决,那么时间一旦拖到秋冬,不旦水量更少,而且北方天冷,士兵们冬衣不足,那时需要担心的,就不只是粮食了。”& & & 尽管桓温对郗超一向很器重,但对他的这两条建议都没有采纳。桓温不采纳第一条建议的原因很好理解:太冒险了,一旦只带少量干粮迫近邺城,如果交战不利怎么办,想回来那就难了!现在的水道虽然不很理想,但毕竟是一条生命线,顺利的话可凭之进攻,不顺利的话,要撤回来也有依托。别忘了,桓温对没把握的事,可是从不下注的。桓温不接受第二条建议的原因就有点让人费解了,第二建议比桓温自已执行的方案更加稳重、谨慎,更象桓温的用兵风格,那他为什么还弃之不用呢?在下猜想,原因恐怕还是顾忌朝中的反对派,担心自己长期既不在朝,也不在荆州大本营,他们会乘机攻击自已(这也是为什么桓温在第二次北伐大胜之后,不乘胜前进,而是迅速收兵南归的原因)。要避免后方生变,桓温就得尽快打完这一仗,而过于谨慎的用兵风格,又不允许他采用郗超的第一策,另外他对自己指挥硬仗的能力,还是有信心的,所以两难之下,他最终只好选择了郗超认为的下策。& & & &这个月,桓温首开战果,攻克湖陆(今山东鱼台县东南),生擒前燕守将,宁东将军慕容忠。燕主慕容暐任命下邳王慕容厉为征讨大都督,仓促调两万兵马,与桓温在黄墟(今河南兰考县东南,焦裕禄当县委书记的地方)交战,大败,全军覆没,慕容厉一个人单马逃回。随即,前燕高平太守徐翻向晋军投降。晋军前锋邓遐、朱序又在林渚(今河南新郑县东北)打败燕军。慕容暐慌忙任命自己的哥哥乐安王慕容臧接替慕容厉率各路军马阻截,但晋军势如破竹,慕容臧无法招架,节节败退。只好又派散骑常侍李凤,前往前秦求救。& & & &七月,桓温进驻武阳,前燕故兖州剌史孙元,起兵响应桓温,桓温乘胜进抵枋头(今河南浚县东南淇门渡),距离邺城,已不过百里。邺城里的皇帝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评,闻知大惊失色,已打算逃回故乡龙城,将中原拱手让出了。危机关头,原来那个躲在自己家里,只想明哲保身的慕容垂,不得不站出来了。前燕帝国毕竟是慕容家数代英杰努力的结晶,其中也包含了父兄和自己的心血,怎能忍心看着它就此就被这帮败家的亲戚们丢光?帝国的高级顾问慕容垂上朝说道:“请让我来打一仗吧,如果我输了,你们要逃,也还来得及!”本来,慕容暐和慕容评都是非常不愿意让慕容垂掌兵的,但毕竟现在火都已经烧到屁股了,万般无奈,只好准了,让慕容垂接替慕容臧任南讨大都督,统率各处兵马共五万人抵挡桓温。然后,慕容垂紧急上书推荐司徒左长史申胤、黄门侍郎封孚、尚书郎悉罗腾参与军事。危难当头,慕容暐和慕容评也只好准了,但对慕容垂乘人之危任用私dang(在他们看来就是这样的),心中感到由衷地愤怒。& & & & 枋头是当时黄河上重要的渡口,从这里往北到邺城,虽然路程不长,但就再也没有水道可通了。桓温到达这里后,大概推进太快造成补给有些脱节,也可能希望前燕内部有更多象孙元那样的人响应,下令暂停休整。这一停顿之间,慕容垂已迅速率兵进抵枋头,这两位用兵大家,沿黄河对峙。两人的对垒,先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前哨战,给晋军担任向导的段思与刚刚得到慕容垂提拔的燕将悉罗腾交战,被悉罗腾生擒。桓温又派原后赵降将李述出击燕军侧后,但又被悉罗腾击斩,晋军的攻势被阻止。帖子发了不到十分钟。。这么多字舌灿莲花
引用16楼 @ 发表的:今天看点在唐代宗明宪宗。其实我是希望引入平局规则的。就像朱见深手绘的《一团和气图》一样。明宪宗好像已经死定了,名气实在太小
幸好杨广大帝看起来是要淘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
& 允许多选
200人参加识货团购259.00元267人参加识货团购239.00元1932人参加识货团购72.00元216人参加识货团购759.00元378人参加识货团购578.00元213人参加识货团购999.00元271人参加识货团购209.00元255人参加识货团购439.00元250人参加识货团购399.00元178人参加识货团购229.00元627人参加识货团购550.00元63人参加识货团购519.00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