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重要还是心情愉悦重要

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学生为例
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陈建嘉教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四川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卢襄伟签字日期:≥刀f f年fL月歹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四川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特授权四川师 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 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 件和磁盘。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学位论文作者签名:乒客伟导师签名./5动’书(,代鉴)签字日期:≯。卑,≯月f日签字日期≯D I P年I≯月罗日
{l LIll l I I 1 1 11 1 Illl I I I IY2095039目录前言…………………………………………………………………………………………………………………..1 l文献综述………………………………………………………………………………..2 1.1国内外对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2 1.1.1国外的研究现状………………………………………………………………2 1.1.2国内的研究现状……………………………………………………………4 1.2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和生物学理论…………………….5 1.2.1生物学理论的分析…………………………………………………………..5 1.2.2社会交往假说理论角度分析…………………………………………………5 1.2.3认知行为假说理论角度分析………………………………………………..5 1.2.4转移注意力假说理论角度分析……………………………………………。6 1.2.5心理学理论分析。…,..………………………………………………………6 1.2.6内啡肽假说理论角度分析…………………………………………………。6 1.2.7心血管健康假说理论角度分析……………………………………………。6 1.2.8胺假说理论角度分析………………………………………………………。7 1.3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定义…………………………………………7 1.3.1体育锻炼…………………………………………………………………….7 1.3.2心理健康…………………………………………………………………….7 1.4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的效益……………………………………………….10 1.4.1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调节人的情绪……………………………………….10 1.4.2体育锻炼还能更好的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ll 1.4.3体育锻炼与人的认知过程的关系………………………………………….1l 1.4.4体育锻炼对促进智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有重要作用………….12 1.4.5体育锻炼可以消除身心疲劳增强意志品质……………………………….12 1.5体育锻炼能够对心理治疗产生很好的作用……………………………………12 1.5.1体育锻炼对治疗抑郁产生的作用………………………………………….12 1.5.2体育锻炼对缓解焦虑所产生的影响……………………………………….12‘1.5.3体育锻炼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所产生的效果………………….…13 2对象及方法…………………………………………………………………………..14 2.1对象………………………………………………………………………………..14 2.2方法………………………………………………………………………………14 2.2.1文献资料法………………………………………………………………….14 2.2.2问卷调查法…………………………………………………………………14 1J‘J’J-It0-!I■ 2.2.3研究工具…………………………………………………………………….14 2.2.4数理统计法………………………………………………………………….15 3结果与分析…………………………………………………………………………。16 3.1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现状………………………………。16 3.1.1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测量结果…………………………16 3.1.2对高中学生产生各种不良症状的原因分析………………………………..163.2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的现状…………………………203.2.1对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态度的调研……………………………………..20 3.2.2高中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的动机的分析………………………………..2l 3.2.3高中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的项目的特点进行研究…………………….22 3.2.4分析影响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23 3.3参加体育锻炼与否对心理健康影响的对比分析……………………………….24 4结论与建议…………………………………………………………………………..284.1结论…………………………………………………………………………….284.2建议…………………………………………………………………………….28参考文献………………………………………………………………………………..30 附录……………………………………………………………………………………..32致i射……………………………………………………………………………………..38 1' JI― 中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学生为例学科教学体育专业研究生:卢宏伟指导教师:陈建嘉摘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各器官的良好发育,提高免疫 力,而且还能对人的心理健康带来积极的影响,当今社会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 的关系研究已成为心理学领域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但是我国西部地区中学生的体 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的问题并没有引起社会的重视。本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学高 中学生为例,对这一领域的一部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充分的挖掘学生体育 锻炼对促进学生心理等方面的良好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这次研究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己设计的问卷调 查表,随机的对成都市第46中学150名高中学生进行了体育锻炼状况和心理健 康水平的调查。 结果: l、通过对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有7.64%的高 中学生明显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抑郁、焦虑、偏执、人与人之 间关系的敏感性、强迫症。’2、课题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对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和心 理健康水平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分析,分析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的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尤其在上述主要的 心理健康问题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3、本研究通过针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体育锻炼 的方法来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预防心理疾病的调节方法,从而为解决成都市…―――一‘’……一●… 关键词: ’… 体育锻炼 … 心理健康46中学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可靠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系统的实践方法。r一_-一‘一…一,……+●。一一-1~I‘●……―~一一…一一一高中学生 P’一’j Middle school students’physical exercise andmental healthstatus and its reIationship toChengdu??--forty-?sixthas anmiddle exampleschool studentsAbstract:physical exercisecannot onlyenhance physicalfitness,to promote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various organs of●the body,improve immunity,but also to people’S mental health bring positive effect,the society for physical exercise andanmental heal th related research has becomeimportant researchareatopic in the field?of psychology.?But our??country wester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problems did notcauseexercise and mental healththe attention of the society.Theresearchto the ChengduasCity High School of forty‘。sixth middlea portschool studentsanexample,onion of that fieldwerestudied deeply,to ful ly excavate students’physical exerciseon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psychologicalandother aspectsof good development to provide rel iable basis. Thi sresearchadopted the internat ional generic SCL一90 SCL一90ownand■design theirquestionnaire,randomonChengdu Cityforty-sixth 150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hysical exercisestatus andlevel of mental health investigation.IResult: 1,through to the Chengdu City High School of forty―sixth middle school students’mental health investigation of high school the mainandstudy,7.6496students have obvious mental health problems,symptoms of depression,anxiety,paranoia,interpersonalsensitivity,obsessive compulsivedisorder.on2,subjectsfrom sociology,psychology perspectiveChengduCity High School of 46 middle school students’physical― 、●.. exercise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level relationsarestudiedsystematically,analyses show that often take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mental health levelswere signi ficant ly higher than did not participate in regularphysical exercise of students,especial ly in the health there is obvious difference problem.majormental3,this study aimed atstudents’mental health problems,putforwardby the methods of physical exercise to promote mentalheal th,the prevent ion of mental i l lness in the regulat ion of method,SO schoolasto solve the Chengdu City High School of 46 middlestudents’mentalhealth problems and rel iable theorybasis and scientific system of practice method.Key words:Physical exercisestudents‘Mental healthSenior high school一―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一 、●● ?■Jk’!!!‘刖罱“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 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这些警示语就充分显示了当今社会对青少年儿童的 发展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关 注。通过对中学生的研究发现,约有25%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 问题,使得现在如何应用各种措施、手段、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 成为当务之急。从国内和国外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国 内外很多学者对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进行了广泛研究。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锻 炼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增强身体素质和提高运动技能,而且还能为维 持和增进心理健康、预防和治疗各种心理疾病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但是由于我 国长期以来只重视学校体育范围内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而在研究高中学生心理 健康、促进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性的研究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尤其是在 研究西部地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这一领域的成果还是比较少。在当今社会不断发 展的今天,如何培养西部地区高中学生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健康的已经成为 学校教育的主旋律,学术界和教育界都越来越强烈的感觉到体育锻炼对完善学生 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早在1995年就出版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而 且还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第二期工程(200l~2012年)规划之中强调了“加 强以学校为重点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开展。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又制定了新的 <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标准,强调了体育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重要性,只 有我们了解了学生身心健康的状况,仔细的分析体育锻炼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作 用,这样才能为我们在学校体育以及心理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意义的运用体育锻 炼来促进心理健康。 本课题就是以成都市第46中学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研究对象,努力 尝试找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心理学角度对成都第46中 学的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体育锻炼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高中学生体育 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针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 心理疾病的体育调节的科学方法,从而为解决西部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 理论依据和实践方案。第1页共31页 1文献综述1.1国内外对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之间关系的研究现状 1.1.1国外的研究现状有关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之间关系的研究是当前教育界、心理学界的热 门话题,也是和社会整体的经济的发展水平、社会对它们的认知程度以及和广大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大约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 十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就开始对此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的内容包括:(1)治疗疾 病是途径,预防疾病是根本目的,怎样有效地预防是关键;(2)人类对寿命与生活 质量的高低取决于不同生活方式的理解日益提高,人的行为、准则对心理健康治 疗效果日益明显;(3)传统医疗手段对治疗心理健康是有局限的,正是基于此,促 使人们努力去寻找其他有效地治疗方法:(4)研究者正在努力寻找较低风险、无副 作用、经济支出低和自然、天然、令人自觉接受的心理治疗方法。比如通过身体 锻炼来达到治疗心理疾病的方式,更容易被广大的普通群众所接受和采纳‘11。 截至目前,研究这一领域的很多专家进行了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指标之间 密切关系的观察与研究,而与此同时心理学界就一些体育锻炼项目对治疗、缓解 某些心理疾病的有效作用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n’。如美国学者心理学专 家琴森教授认为,人类大脑细胞的反应速度同他自身大脑思考速度以及人类自身 智商的高低是成正比的,他的实验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可以有效地提 高大脑细胞的反应速度。还有英国学者的研究认为,参加锻炼的被受试者在经过体育锻炼后的某些心理焦虑、精神紧张和心情抑郁等情趣却没有发生任何明显的变化。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Berger教授在1993年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指出,如 果运动者每天都在规律的参与中等强度以上的体育锻炼(心律要控制在最大心率 的55%-65%为宜),且运动者每次参与锻炼、身体活动的时间大约控制在 20-60rain,可以明显有助于不良情绪的缓解和改善。美国生物学家以及荷兰学者 Crew等人研究指出,适度的高强度的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降低应激反应的时间, 每天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比每天不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生理上会产生更少的 的应激反应。美国癌症协会负责人Brawley博士通过长期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的关系的研究指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比那些不经常参 加体育锻炼的人有更好的表现。著名的心理学家Valliantetal的研究认为,参 加完体育锻炼的人在意识水平、情感体验、自我认知等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I】杨希华.长春市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2008。5 【2】杨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Ml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第2页共31页 同样的是国外生理学家Plunmeretal在1987年做了一项关于参加有氧运动对大 学生自我概念水平的影响的实验,经过大量的研究得出这种结论:即那些日常生 活中经常参加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体育锻炼的人比不参加运动、习惯性坐着的人的 自我概念的水平更高一些‘1¨"。美国学者麦尼的研究表明:人经常的进行体育锻 炼和游戏,不仅可以消除人的紧张情绪,而且可以启发人的创造性,还可以保持 人与人之间良好的状态,以及树立一种积极乐观的形象等等。法国心理学家 Woelke的研究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者的身体知觉意识能力要高于不参与运 动的人,美国青少年研究学者Salokum做了一个实验,选取部分在校学生为研究 对象,对他们参加足球、篮球等运动项目对自我意识的影响进行了调查研究,认为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自我概念的发展‘31。英国心理学者Bosscher在1993年对两大类的体育锻炼方式进行了调查;一种是大众娱乐的锻炼方式,如足球、篮 球等游戏性的运动,另一种是散步、慢跑和快走的锻炼方式,其中经常性的快走、 进行慢跑以及散步等轻微的活动能够缓解抑郁症患者的不良情绪。西方学者 Ailtisen教授研究指出:身体健康的人经常参与有氧运动或定期不定期的进行 适度的体育锻炼对于缓解抑郁症状的不良表现是有积极作用的(41。 直到今天,虽然经过国外学者的大量深入的研究,仍有一个问题一直没被解 决,那就是运动者每次锻炼时间的长短同自身能够产生最佳心理健康的比例关系 还是在讨论之中。美国著名心理健康学者Berger等人认为心理健康效应的最佳 时间是运动者进行体育锻炼能够坚持8一10周。而且很多研究也证实:对于心理 焦虑症来说,参与体育锻炼所持续的时间越长,心情也就越愉悦‘51。1.1.2国内的研究现状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 和认知水平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自身的健康,1995年国家 体委又颁布了‘全民计划健身纲要》,这一文件的提出立即引起了我国心理学界 的广泛关注。因此,在此基础上,体育锻炼健身爱好者也越来越多,在这期间, 心理学家又在保持人们良好的心理状况的基础上,对体育锻炼与人的意识、抑郁、 智力、自我效能感、情绪等的各种影响进行了调查以及查阅了大量文献分析指出, 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缓解、治疗多种心理疾病,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如治疗抑郁 症和焦虑症,预防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产生。体育锻炼主要的运动方式就是有 规律的有氧运动,每天坚持参加有规律的有氧锻炼可以促使人的新陈代谢变得更【l】季测.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33【2】何仲恺.体质的概念及其与健康的关系【J].体育科学,2002.(2)37【3】张力为.体阿锻烁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42【4】杨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fhql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5】谭春生.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关系2009.5 第3页共31页 加旺盛,促进血液的循环,缓解人们生活中的精神压力,减少心理方面的的消极 反应,增强其积极的反应。有氧锻炼可以促使人体更协调的锻炼,全面提高人的 生理机能,对提高心理健康效益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积极改善和提高人们的诸 如肥胖、血管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不良健康状况。各种球类运动、游泳、趣 味性比赛以及慢跑、快走等都属于有氧运动的锻炼方式。伴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水 平的不断发展,当今大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和压力,西部 地区高中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同样遭受着来自很多不同文化的差异以及社会生 活、学习压力,伴随着现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广大市民对教育的要求也日益提高, 从而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就目前来说,我国当前各种心理健康的理论依据和 研究方法、手段等大多都是采用西方的ScL一90心理症状量表nl。殷恒婵,傅雪 林两位学者在‘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分析与展望》中对国内外有关体育 锻炼与心理健康效应的研究也进行了综述12l。蒋强在<汉族、回族、藏族和维吾 尔族大学生心理健康观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研究》中通过对汉族、藏族维吾尔族 的学生心理健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各个民族学生心理之间差异。还有作者在 ‘汉、藏族中学生心理应激源比较研究》分析了藏汉族中学生心理应激水平的不 同,指出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心理承受的压力也是不同的。通常对高中学生进 行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的工具主要是症状心理自评量表,通过该量表来测试西部高 中学生的心理指标。scL一90量表是目前国内比较通用的心理症状测评量表,通 过对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在本量表里的测评来推断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 此次课题的开展主要将从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干预后与表现出 来的心理健康问题的角度进行调查研究:本课题通过ScL一90心理量表和针对本 研究自制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心 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并通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并计算出相 应的数值,以期望达到该课题所研究的通过参加某种体育锻炼来解决或缓解当前 高中学生心理的实际具体情况。1.2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的心理学理论和生物学理论1.2.1生物学理论的分析 生塑学理论就是以参加体育锻炼而引起的生理变化进而导致心理水垩发生的变化,其主要目的及功能是体育锻炼带来的心理效应的作用理论。1.2.2社会交往假说理论角度分析【l】王刚.体育活动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临床康复,2006.tO(24):‘140-142.‘ J[21任若囊.探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一浅谈青少年心理健康与体育运动【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第4页共31页 社会交往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交流的一个 网络生活圈。社会交往理论解释为:人们在参与体育锻炼中同时与朋友们进行的 交流也是非常令人愉快的,可以促进心理健康。经过大量的研究指出:大多数的 体育锻炼都是两个人或两个人以上共同参与的,尤其是现在的集体活动变得越来 越多,例如各种球类比赛,田径运动会、定向越野比赛、大众太极拳等等,这样 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更加密切,对于降低抑郁以及孤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老年人一起参与各种样式的体育锻炼,充分显示 出了他们愉悦身心的快乐感。因此,从社会中人与人交往的角度分析,体育锻炼 对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非常不可缺少的因素。1.2.3认知行为假说理论角度分析认知行为假说理论认为:身体锻炼能够使身心产生愉快感,这种愉快感可以 有效地抵抗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变化。自我效能感是认知行为理论的一个重要概 念性指标。自我效能是指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某种任务并达到预期效果 所持有的某种信念。西方学者班图拉认为:当人们完成一项比较有挑战性的任务 时,会深刻体验到自我效能感、自我信心的提高。最后研究分析得出:个体对运 动能力的自信心与完成这项运动的现实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Ⅲ。所以对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的人而言,他本身在从事某种工作时是充满自信的,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对完成同样一份工作,却明显缺乏自信心,当以前未曾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去运动场上参加各式各样的体育锻炼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到很累,很困难。倘 若以后让他们习惯于锻炼之后,他们就会体验到运动的愉快感和成就感,并且还 会大大提高自我效能感。通过大量的研究显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有助于提高自身 心理健康,对抵制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影响有很大的作用。因此,体育锻炼 对自身的认知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2.4转移注意力假说理论角度分析转移注意力假说理论分析认为:体育锻炼为每个参加身体活动者提供一个很 好的机会,他可以使锻炼者把生活中的、工作中的不愉快感以及精神上的压力转 移到体育运动锻炼上来,从而使人暂时忘却了这些压力来享受运动给他们带来的 快乐感。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当学习中、工作上遇到不顺心、烦 恼的事情时候,可以适时的出去打打网球、篮球、跑跑步来充分忘却生活的烦恼, 在户外妹妹的品尝着运动给自身心理带来的快乐感。在慢跑中,锻炼者还可以思 索一些工作的事.整理下今天工作的思绪。当人们在反复学习一个技术难度较大【1】李渊.对云南省中专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2006。4第5页共31页 的动作时候,可以反复的进行思考,纠正自己的错误。Bahrke等心理学家研究 表明:身体锻炼可以降低焦虑水平,转移单方面的注意力。综上所述,这就是转 移注意力假说了理论的重要内容。1.2.5心理学理论分析与生理学理论相比较心理学理论是要求锻炼者参与其身体运动的长期性,从 而产生一定的心理效应而不是短时间内的即时作用。1.2.6内啡肽假说理论角度分析内啡肽假说理论解释: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大脑分泌出具有像吗啡作用(消除 病痛引起一种愉快感)的化学物质,内啡肽物质引起的这种愉快感、满足感能够 降低抑郁、焦虑及其情绪复杂化的产生,这一假说理论目前还缺乏更多的实践依 据,也被普遍社会多接受并采纳。1.2.7心血管健康假说理论角度分析心血管健康假说理论解释:人体心境状态与心血管健康状况的改善是密切联 系。体育锻炼的能够增强人体心血管系统的机能,加速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有 利于提高心血管系统的收缩性和渗透性。血液循环也是保持人体体温恒定,帮助 神经纤维传导的重要因素,从而有效地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1.2.8胺假说理论角度分析胺假说的机理过程大体可阐述为:t机体内神经递质类化学物质分泌量的增加 与心理健康的改善有着某种相关联性,神经递质是在不同神经之间以及神经与肌 肉之间起着信号传递作用的化学物质。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抑郁、焦虑的 个体内胺的分泌量会减少(如去甲肾上腺素减少),而进行身体锻炼的人则是表 现出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量显著增加。通过理论研究分析指出:体育锻炼能够有 效地刺激神经递质的分泌,调节个人的心理水平,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的发展 总之,通过大量的理论依据分别在生物生理学角度和心理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羞论适工体育锻炼同尘里健康之间的关系。丛面说明了签育锻炼亘丛有效地提高心理水平,保持心理上的健康状态。1.3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相关概念的定义1.3.1体育锻炼体育锻炼主要是身体的活动,身体活动是指身体在运动时所引起的身体能量奠6页共31页 高于在休息状态或静止状态下的新陈代谢水平的身体活动‘11。而在西方体育学界 则普遍认为身体活动至少包括三个主要要素即:身体运动产生的位移;能量的消 耗:体质的强弱。因此,身体活动主要是人们平常参与的各种的身体运动以促进 身体健康的活动,如,散步、慢跑、快走等等。现在大多采用王则珊在1982年 对体育锻炼的定义:体育锻炼是为了发展身体素质、增进健康意识,增强体质水 平,调节精神状态和提高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12]。1.3.2心理健康1.3.2.1心理健康的解释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的定义也在不断地更 新完善之中。社会上最早对什么是健康?1949年世界卫生组织(删0)对健康的 定义做了最为全面、系统的解释: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身体方面的虚弱状态,而是 机体状况、心理健康水平对社会良好适应的一种动态的状态。而1987年世界卫 生组织经过大量研究又对健康做了进一步的诠释: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三者 相融合的完美状态。精神方面的健康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要有自我控制的 能力,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满足人们心理上各方的心理平衡。该组 织在1989年再一次完善并全面诠释了健康的内涵:指出健康应不仅仅在身体健 康、心理健康、社会良好适应,还应该包括在道德方面的健康‘钉。但是,对于心 理健康的概念国内外很多学者对其解释的各有所不同。国外的学者对心理健康方 面的研究较早,对心理健康的解释也做了不同的论述和和论证,其中最具有代表 性的心理学家麦格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是环境、快乐感、社会适应三者完美的 结合,只有同时具备了较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知足常乐的感觉,敢于面对环境的 勇气才能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在这一领域里,我国起步较晚,很多 实验条件、研究文献资料还不够成熟,诸多学者专家同样也做出了各自不同的解 释。首先,心理健康的适应性与和谐性是他们解释的共同的特点。其次是他们总 结了前人的理论经验,解释了新的含义。还有学者张永芬指出通常所说的心理健 康就是指个人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断适应外部环境的状态,并努力营造一个适合自 己生长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心理,身体对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更加适应,节奏也 很准确。‘¨。 通过分析上述国内外对心理健康的解释,表明心理健康不仅仅强调个体内部【I】李宗述.体育康复学CMJ.I四J Jl教育出版社.1995.【2】徐福兴.体育心理学CM】.1997.13】蔡菊英等.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C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1(4) 【4】李林身体锻炼的心理效应研究综述【J]湖北体育科技,1998.18[51赛刚,毕重增.汪宏.自信社会认知的自我?同学目标比较分析【J】.心理科学’2咖.31(4):800-804.799第7页共31页 相协调和内外生活相适应,还说明心理健康要求个人持续健康的发展,积极努力 的完善目标。这除了更加全面的阐明了心理健康的内容和功能,更加暗示了一种 有层次的概念的心理健康,也就是说从个体的内心平衡和环境的融合阶段,顺应 状态的升华到个体积极努力地超越外界条件,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 所以,心理调节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水平是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标志,即个人心 理状态能够不断地跟随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内外环境是影响心理健康 的重要指标之一。这也是一种在良好的内外环境中,心理能够适应这种环境的重 要标志。综上所述,我们所公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大致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个体与内、外部环境的和谐;(2)个体自身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双向连续性:(3) 心理健康的层次性(即理想目标)这几个方面,以上几个条件倘若缺少任何一个方 面都算不上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个体的心理都不能算完美Ⅲ。1.3.2.2心理健康的标准 在人类社会中,性别、年龄、职业不同的人群,他们的心理健康标准也各有 所不同,即使生活在同样的年代,在社会制度不同的情况下,人们对心理健康标 准的认识与理解也各不相同。正因为如此,当我们要对心理健康这一概念要给一 个合适的标准时则显得力不从心,因为我们对此仍旧在不停的探索之中,希望不 久的将来可以对世界的心理健康问题做出卓越的贡献。目前心理学家已经做了大 量的研究,参考了很多国内外的文献,尤其是参阅是西方学者的研究、实验数据, 然后却仍然无法形成一个社会所公认的健康标准,因为心理学家们研究的心理健 康标准的角度和试验层次都不尽相同。国外的心理学健康标准主要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和密特尔研究的一个标准,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安全感强,(2)能合适的进行自我评价,批评与自我批评,(3)有积极的生活目标,树立的 理想比较符合实际,(4)自身对环境适应性较强,(5)有丰满的人格,强健的体魄, (6)自身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7)能较好的处理自己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人际交往好,(8)f台当的情绪发泄与自我情绪控制能力,(9胎当、合理的发挥人格,O毋恰当合理的满足个人的基本需要n¨钉。,在我国国内的诸多心理学家所研究并提出多种心理健康的标准,它们主要有(1)大脑发育、智力水平正常,(2)能合适、正确表达情感和合理的调节情绪,j!丛格发展比较完整,(4)符合实际、比较合理的自我评价,(5)自身身体发育健康、自 我意志发展健全,(6)合理的评估自己,(7)行为规范,(8)IR好的人际关系,(9)能及【l】黄希庭.中学生心理健康【CM】.新华出版社,1999.12]杨希华.长春市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2006,5K3 1刘纪清实用运动处方【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第8页共31页 时调节心理冲突¨1。中国心理健康专家傅连章教授通过很多研究指出心理健康的 标准是:充足的精力,稳定情绪,愉悦的心情。早在1996年学者毛志雄和王则 珊认为可以从四个维度来判断一个人心理发展是否健康,即:个人自我情绪维度、 认知维度、人格维度和社会维度。合并起来就是社会上的所通用的三个心理健康 维度:即个人的情绪情感、自我认知和对社会良好的适应。1.3.2.3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我国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大多为16至18周岁,在这一时期,他们的生理发 育已基本成熟,他们的身高、体重、胸围等各方面都已经接近成年人,由于性激 素对脑垂体活动的抑制作用,这时男女青年在体态上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两性差 异。这也是这个年龄阶段学生生理发育影响到心理变化的突出问题。 西部地区的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值得关注的焦点。由于政 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这一地区的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显示的比发 达地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要深一些。两者在一起比较时,中东部地区的高中 学生更显得开放,自由;而西南部地区的高中学生则显得更为拘谨、敏感、思想 较为保守。学生的心理承受挫折的能力较低,思想较为单纯、朴实,在处理和同 学的人际关系方面能力有所欠缺,情绪也容易失控。成都市46中学的高中学生 有的很小就开始住校,所以家庭教育显得较为缺乏和薄弱。学生的焦虑心理问题 明显较高,害怕挫折,畏惧即将到来的挑战。由于部分学生性格内向,加之学校 心理方面的师资力量较为贫乏,因此高中学生中很有一部分是焦虑症、抑郁症的 患者或是疑似患者。总之,由于之前大多数的资深教育专家、心理学者都一直致 力于中东部城市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与教育,这就使得西南地区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的很多心理健康问题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国家要大力投入到西部地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上来。1.4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产生的效益 1.4.1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调节人的情绪情绪是在体育锻炼影响心理健康的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有效 地调控情绪,不良的情绪也是引起心理异常、生理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体 育锻炼能够缓解人的精神压力,给人带来愉快感和喜悦感,调控人的情绪,积极 改善人的心理健康。例如,Mcinman等人对参加体育锻炼以后的人们立即进行了 测量,指出体育锻炼的人抑郁水平明显降低,而情绪的愉悦感显著地提高。Berger 在1993年的一份研究中指出经常有规律的从事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每次活动I l l汪向东。床症状自评量衰(sd一90)心理卫生评定量衷手册fJ】中田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N)95.101第9页共31页 的时间控制在20--60min,可以有效地改善情绪:经过大量的研究证明:经常性 的参见体育锻炼可以改善人的心理健康,随着社会的科技水平提高,体力劳动逐 步被脑力劳动多替代,人们每天都要从事大量的脑力工作,社会竞争压力日益扩 大,而且生活节奏逐步加快,使得人的心理紧张情绪变得日益恶化,缺乏身体的 各种活动,使人容易产生抑郁症、焦虑症和不安情绪。因此,人们应当在繁忙的 工作中抽出一些时间参加某些体育锻炼,这样可以提高人们的动作、生活、情绪, 增强人的适应能力。1.4.2体育锻炼还能更好的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们的心理适应主要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适应,人际关系是判断一个人心 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沉默寡言,无精打 采的群体,他们总是不爱与人交流。一般不会从事各种体育锻炼的活动,缺乏做 事的积极性和生活的乐趣,而人际关系较好的人群,他们每天都是精神饱满,心 情愉悦,对待生活充满乐观,这也都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结果。之所以体育锻 炼能改变这一现象,是因为体育锻炼一般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而且体 育运动本身也是一种促使人们相互交往的社会活动。例如,参加各种团体的比赛 可以增强人们的团队、集体合作的意识,体验相互帮助,共同迈向胜利的快乐, 还有游戏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自己始终是游戏中的一员,也同时会享受 大家为你欢呼和喝彩。知名专家麦亦尼研究指出,游戏和运动具有启发人的创造 性,降低人的紧张气氛,保持一个乐观的生活态度。因此,体育锻炼可以保持人 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摆脱孤独、寂寞,对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作用。1.4.3体育锻炼与人的认知过程的关系诸多学者已经研究了身体锻炼与认知的的关系。如反应速度、集中精力、思 维,在这一研究领域,其中对老年人的研究比较突出,Spirdus在1980年研究 指出:体育锻炼的程度与心理运动的速度(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之间是正比例 的关系,国内有的学者对中老年人研究分析指出:经常性的参加一些身体锻炼(如 慢跑、快走、太极拳等)会很有效的延缓衰老,提高老年人的认知能力。1.4.4体育锻炼对促进智力的发展,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有重要的作用经常性的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是锻炼者的注意力、记忆力、反应、思维想 象明显提高,还建立了稳定的情趣,性格变得开朗,降低疲劳感,这些非智力因 素对人的智力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人们通过身体活动对自我意识、健康第10页共31页 状况和自我认知能力进行了一个总体性的评价。如提高健康水平,开发运动潜在 意识,从而进一步提高运动者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社会的良好发展。因此,体 育活动对中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1.4.5体育锻炼可以减轻身心疲劳增强意志品质人产生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的不良症状,它与人的生理情况和心理因素有着紧 密的联系,当一个人的情绪表现消极,工作上有压力时,就很容易造成身心疲劳, 经常性的参加体育锻炼就可以消除疲劳,缓解精神压力。而且当运动者参加体育 锻炼时还学会了努力克服来自外界的的客观困难和自身因素的主观困难,例如克 服气候的变化、动作技术难度和比赛竞争激烈的环境,这些客观因素都是参加体 育锻炼者要面对的,同时还要努力克服胆怯、疲劳、运动损伤的自身主观因素, 当锻炼者克服了困难也就磨砺了自己的意志品质,同样的的就会更加客观的去克 服学习、工作中的的困难,大大增强了人们的意志品质和坚强的毅力。1.5体育锻炼能够对心理治疗产生很好的作用1.5.1体育锻炼对治疗抑郁产生的作用早在1983年Kyan对1750名心理医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得出有蹁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有效的治疗抑郁的重要手段之一,有60%的人则认为身体锻炼还 将可以作为消除焦虑症的一个手段。然而毛志雄、王则珊在1996年的研究中指出:经常性德参加强度较大的体育锻炼活动不仅没有延缓抑郁的产生,而且也不 能提高人们的精力,与之相反的是经常进行中等或小强度的身体运动,能有效地 治疗一般情况下的抑郁症状,.促进人们生活的健康发展,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体 育锻炼对治疗抑郁的效果同得了抑郁症去看心理医生进行心理咨询所产生的效 果是大同小异的。经过大量的实践证明,经常性的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很好的治疗 抑郁症,而且没有其他的负面影响。1.5.2体育锻炼对缓解焦虑所产生的影响经过国外多家的研究证明:几乎所有的参加体育锻炼的测试人群都能减轻焦 虑症状带来的不良影响。国外学者Leith在1994年经过对56项锻炼与焦虑症 状关系的研究后指出:73%研究认为长期的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有效地降低焦虑情 绪。另外,TaY l0r1989得出结论:经常性的参加强度不等的体育锻炼,不管是焦虑症状还是特质焦虑症状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第”页共31页 1.5.3体育锻炼对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强迫症所产生的效果有关体育锻炼对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在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都不是很 深入。国内心理学家张兰君在2002年通过做了一个关于体育锻炼对治疗强迫症 的实验指出:在学校范围内,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身体锻炼和集体活 动,可以帮助学生改善和缓解强迫症状,有利于使学生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情绪。 由于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目前的研究成果表明,体育锻炼可以帮助精神分裂 症病人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增强自信心。然而有些人却还认为这些方面不可 能改善他们的思维和意识能力的关系。因此,体育锻炼在治疗强迫症方面效果还 是比较显著,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摆脱强迫症给自己带来的阴影。但是由于在体育 锻炼对治疗精神分裂症方面的研究较少,效果也不是很明显,所以使得这方面的 研究难度逐步加大Ⅲ。总之,理论上分析体育锻炼对治疗强迫症和精神分裂症具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国内外已经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很多细致探讨的地方去被很多专家或学者所忽视,如体 育锻炼会对自身产生哪些。健心”的功能?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的体育锻炼才能 更好的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体育锻炼如何缓解甚至治疗某些心理疾病像焦虑 症、抑郁症、强迫症等等?我们是否可以通过积极参加某些的体育活动来更好的 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怎么才能给心理不健康者提供有效的锻炼的方法?还有 就是我们应当如何用更科学的、更时效性的方法来对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进行更 迸一步的研究和完善。对上述问题进行了科学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治疗心理疾病, 培养人们的锻炼动机,而且会大大提高高中学生的健心理康水平。【l】刘淑慧,张力为.中国运动心理学的发展与前瞻[J].2000(4)第12页共31页 2对象及方法2.1对象本研究以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在高三年级所有学生中以学号抽取150名和对该校高中体育特长生随机抽取23名分别进行了问卷的调查2.2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关系研究综述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特点、 高中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的学术期刊等文献资料,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对信 息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理论方面的依据,对成都市46中学体育锻炼与高中学生 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2.2.2问卷调查法对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学生以学号随机抽取150名,(年龄在18-20周岁的 高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时间为2010年11月15日至2010年12 月1日,调查的内容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方式、项目、时间、强度、集体或 个体方面共发放问卷150份,回收率100%,经过整理分类。除去一些不合格及 无效的问卷后,有效问卷是144份,有效率为96%,把这144份问卷作为此次研究调查的样本,其中男女生各占50%。2.2.3研究工具本研究运用了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Ⅲ,它是吴志远教授从西 方引进并加以完善的一个心理健康量表,该量表囊括了90个因子问题的测量分 析,回答完调查的问题之后分为5个级别进行评定,分别是正常1分、轻度2分、 中度3分、较重4分、严重5分,通过以前的临床应用可以确定此量表的准确性。 此量表内容丰富,效度系数正常情况下在O.77-o.90之间,反映出来的各种症状 都较为准确,因此能很好的测试出受试者心理的各种情况。 本研究中使用的《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是根据针 对该研究自身设定的调查量表,涉及到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进行体育锻炼态度、 从事锻炼的方式、进行体育锻炼的项目以及体育锻炼的强度等多方面进行的调 查。为了保证问卷的可靠性,该研究还请锦江区体育教研员及体育骨干教师对问【l】德若伽提斯(L R.Derogatis).‘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1975第13页共31页 卷进行了信度检验,两项测验时间相隔半个多月,最后得出r=O.81,证实了<成 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体育锻炼情况调查表》的可信度。本次调查问卷由研究者 在学校组织统一发放,采用不记名,个人独立完成问卷的方式进行,最后采用 SPSS数据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处理。2.2.4数理统计法此研究涉及到的所有数据通过统计软件SPSS软件包进行管理和分析,并用 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来分析心理健康指标和体育锻炼之间的关系及经 常参加体育锻炼组的学生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的学生显著性的差异。第14页共31页 3结果与分析3.1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3.1.1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测量结果通过对样本进行心理健康指标的调查表明:在SCL―90中,被测试者的某些因子≥2分时(我们就认为他们在该方面有轻微的心理问题),因子>13分(我们 就认为他们在该方面有中等程度以I-心理问题)。表1 144名成都市第柏中学高中中学生SOl_一9 0测量结果注:一个学生可以同时有一个以上因子≥2分和≥3分。 通过scL-一90量表对1“名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 查发现,有38人因子≥2,有11人因子≥3。也就是说有26.39%的该校高中学 生稍微存在部分心理健康问题,7.64%的该校高中学生患有明显的心理健康问 题,往下依次为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症状、偏执症状 等心理问题(见表1)。这些调查统计分析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校高中学生心理健康 水平不容乐观,应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3.1.2对高中学生产生各种不良症状的原因分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是与社会政治、社会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也同社会家庭的影响有关。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出现多 种不良症状,例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症等,这些 心理问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多方面的内在或外在因素造成的,包括社会因素、家 庭因素、学习的压力以及处在青春期转折点等等。这些因素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 到了这些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以下我们从多个因紊分析。 首先,社会因素。成都市46中学的高中学生大多数生活在我国西南部地区。第15页共31页 这中中是由负46中学的这些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依旧非常的大。高考仍然是选拔人才最重要的一 个指标,分数是高考惯用衡量学生将来发展的必经之路,而且短期内这种选拔模 式还是得不到改善,就必然给高中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面对这一批 高中学生的独生子女更多、家庭父母更加备受宠爱的的群体,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较差,另外学校又缺乏相关辅导学习心理健康,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专业老师。因此,学生的学习压力仍然无法得到进一步的缓解,这在客观上给高中学生 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比较严重的影响。 青春期综合症。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发育最快、成长最快、最美好的时期。 由于历史发展的缘故,我国历来在青春期这方面的教育就相当薄弱。随着社会经 济、文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营养的摄入量充足甚至过量,导致 部分成都市46中学高三孩子们的青春期有提前的现象,由于现代社会的飞速发 展,?他们的心理成长速度也在飞速发展;而我们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 育、学校教育都还没有提前跟上孩子心理飞速发展的步伐:社会上,还没有完整 的针对高中学生心理建设的专门活动,或者说还没有形成一种社会意识;家庭中, 忙里忙外的父母只关心孩子的学业分数,根本顾不上孩子的心理问题,在大多数 父母眼里,孩子的分数早已掩盖了其它一切问题的产生;学校里,截至目前仍然 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的、合理的心理教育体系,他们现在的青春期教育还得从 初中阶段开始计算,而根据青少年的生理成长情况,我们的青春期教育应至少应 提前到小学五、六年级。到目前为止,正是由于以上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学生 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比如青春期交往过密、非正常交往等不良情况就 很自然的产生了,更严重的还可能导致高中学生的不良性倾向,如:厌学情绪、 悲观情绪、自闭症状,更有甚者产生厌世或自杀等恶性结果。 对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通过调查我们做了详细的分 析:调查结果表明(表1)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症状主要第16页共31页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2.1强迫症状强迫症是指那些没有必要去做,没有太大意义,不想去做, 但为了满足心理上的某种责任感或某种要求又强制自己去做的行为。常表现出烦 燥的,情绪不稳,而又要自我坚持,自我控制。通过调查发现4.86%的该校高中 学生具有中度及以上的强迫症临床表现症状。强迫症的症状主要是指以强迫概念 和强追动作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神经综合症状。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有意识的自 我反复强迫为主要特征,始终无法控制及摆脱一些无意义的思想和行为。在日常 生活中总是过于要求,严格律己以及要求各方面完美无缺,经常伴有十分强烈的 自制心理和自我有效地控制行为,但是不安因素的增加对自己的生活也过去克 制。因此血色素就表现的十分呆板,反应比较迟钝,总是拘束于小事,过分的重 视细节而忽视全局,做事优柔寡断,悲观情绪过多,不能乐观的面对生活。强迫 症的产生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持续性,它的持续性往往与高中学生的生活、学习所 处的场景是密切不可分割的。强迫症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去做,这样可以缓 解压力,稳定情趣,保持一个好的心情。比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太极拳、 慢跑等这些活动都可以帮你提高兴趣,使你产生动力,你可以采取比赛或娱乐的 方式,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锻炼方式。这样就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自动抑制 了逆反心理,忽略了烦躁的情绪,是被动变为主动,使之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积极参加与而不是被动的应付。3.1.2.2敏感症状调查发现2.78%的该校高中学生具有中度及以上的人与人之 间关系敏感症状的临床表现问题。所谓敏感症状主要是指患者不喜欢与别人交 流,甚至在与他人交往是会出现自卑感,不能处好各种人际问的关系,性格孤立、 脾气怪异,对眼前的人和事物都是不闻不问,冷淡,平时自己总是独来独往,把 自己完全封闭起来,不与人交流。这种人的自我意识强烈,自尊心较强。而且心 理承受压力的承受水平较低。这种症状常常会引起其他一些心理健康问题的产 生。3.1.2.3偏执症状调查发现2.08%的该校高中学生具有中度及以上的偏执症状 的临床表现问题,偏执症状主要是指人的思想乱杂、观念凌乱,以及自我援引性 优势观念或妄想。总是以不合常规的的角度去思索问题,果敢的肯定自己的回答; 偏执症状主要表现为爱妒忌、受不了别人批评与指责,自以为是,自命不凡,过 于的高估自己的能力,常常固执己见,做出一些让别人受不了的行为,还从来不 相信任何人,不接受任何人的劝谏,怀疑心较重,明显缺乏做事的理性思考。主舅17页共31页 观性强,片面的思索。现如今的该校高中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而且父母对孩子 溺爱有加;在学校,这部分学生由于要参加高考,学校对他们的态度也是一切以 分数说话。因此学生的性格就变得比较任性、固执。由于没有经历较大的挫折, 缺乏事物的理性认识,只是妄想得很简单,眼高手低,还肆意的的指责别人的行 为和生活方式怪异,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偏执的心理。3.1.2.4抑郁症状调查发现6.94%的该校高中学生具有中度及以上患有抑郁 症,忧郁症是一种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缺乏兴趣,整日无 精打采,对自己的未来和目标失去信心,没有动力,产生对生活的一种失落感, 无法正确面对学习的压力,当考试成绩较差时,性格内向,不能发泄,父母对自 己的要求总是过高:往往会是学生产生抑郁的心理过程,有时碰到一点挫折就对 未来产生担忧。因此悲观情绪很强的高中学生几乎每天都生活在毫无意义的日子 里。抑郁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精神性心理疾病,主要是指对待现实生活感觉无味, 失去了对实现自我理想的信心,感觉前途阴暗,整日无精打采,忧心忡忡、胡思 乱想,完全生活在幻想之中,给自己、家庭、社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临床主要 表现为情绪异常低落,兴趣减低,缺乏做事的主动性,悲观不已,自责、负罪感 加重,食欲不振,失眠多梦,担心自己患多病,经常感觉自己身体多处不适,甚 至严重时出现自杀的意念和动机。综合抑郁症的症状分析得出:集体性的运动项 目是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如篮球、足球等,采用幅度一般,强度适中,持续 时间大约在1.5h左右,参与集体项目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相互的交流,为取得比 赛,相信团队的精神,把每个人的生活都融入到活动中来,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 ...非常喜欢这种方式的活动,这样就能减轻这部分高中学生的心理障碍,改善他们的思维理念。由于这种集体的活动是由各个参与者共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因此也 就锻炼了高中学生们的自信、敢于拼搏、努力奋斗的精神。逐渐培养高中学生享 受生活,树立自信,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经国内外许多研究证明这种锻炼方法 可以有效地治疗抑郁症。3.1.2.5焦虑症状调查表明5.55%的该校高中学生具有中度以上的焦虑症。焦 虑症是一种具有持续性焦虑、恐惧和紧张情绪,常常伴有不安全感,稍微不注意 碰到一点小麻烦就感觉忧心重重、急躁不安。然而当遇到挫折更是觉得束手无策, 头脑混乱,心速加快,直接丧失了应对挫折的能力,甚至出现恐惧感。临床上表 现为整日惶惶不安、头晕目眩、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急躁、出汗、震 颤和运动性不安,其焦虑并非由实际现状引起的,而是因紧张惊恐引起的。如今 有些学生不适应生活、学习的节奏,跟不上老师授课的步调,有的还适应不了当第18页共31页 今社会发展的环境。没有磨练出应对挫折和困难的能力;遇到挫折或困难就诚惶 诚恐,表现出自己不行、自卑、胆小、不敢与困难和挫折作斗争,心情慌乱、急 躁不安等情绪。焦虑症是指心理无缘无故的就开始忧虑、紧张或恐惧及感到自己 处在很危险的境地。往往因碰到不论大小事都多愁善感,当自己处到某正外界的 压力或挫折时更是无法适应自己的生活,缺乏最基本的应变能力,整日生活在悲 观,胡思乱想的精神压力中,还常常伴有对任何情节很敏感、幻觉增高的躯体症 状。这样的患者表现为焦虑、心烦意乱、恐慌和紧张,坐卧不安;总感觉不好的 事情即将发生,担心即将到来的任何事,而且感觉生活不尽人意对外界事物常常 消极、悲观的去看待,失去兴趣。还常伴有睡眠障碍和植物神经发生紊乱的现象, 像失眠、多梦、易惊醒、心悸、头晕目眩、胸闷、易出汗、食欲不振、口干、呼 吸困难等症状针对于上述出现的这些症状,应该针对焦虑症状疑似患者选择开展 一些有较强趣味性的、娱乐性的集体。例如足球、篮球、排球等体育活动,这些 体育项目具有运动强度大、瞬间速度快,适合大众练习的特点,而且在参与这些 项目过程中可以培养患者的自信心,增强意志力,提高应付挫折能力充分享受一 种运动带来的快感,完成锻炼以后全身心的可以得到充足的练习和放松,消除紧 张、焦虑的不良情绪。经医学研究证实,参加这种强度大、速度快、动作幅度适 中的活动可以为后面提高充分放松的效果。因为就从体育锻炼的角度来讲肌肉的 放松练习是有效地治疗焦虑症的最主要方法。 通过调查量表研究显示:经过对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出现各种症状的原 因以及分析之后,我们认为体育锻炼能够科学的治疗多种心理疾病,具有效果好、 易接受,并能使受试者感觉到愉悦心情的优点,而且体育锻炼既能健身又能健心, 没有不良的反应。当前最重要的就是提供调查研究结果给学校,使学校尽快地有 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对该校高三学生进行实施身体运动锻炼的干预,利 用物理治疗的方式,促使他们心理健康的恢复,不断提高高中学生自身的心理素 质。俗语说“是药三分毒”,药吃多了,难免会导致躯体的一些免疫力下降,身 体变得更加虚弱,然而用这种天然的方式来进行康复治疗不仅可以身心愉快的锻 炼还不受各种医疗条件的限制,相对于费用来说也比较低,是一种可持续的治疗 方法。广大青年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保证好他们身心健康的 发展,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3.2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的现状 3.2.1对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态度的调研通过调查显示,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对喜欢体育锻炼持赞同或支持态度的占总人数的92.36%,这就比较充分表明了体育锻炼对学生是有非常强烈的吸第19页共31页 引力的。然而这其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规律的进行运动锻炼的学生(每个星 期参加3次或3次以上的体育锻炼活动,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持续30分钟及以 上)仅仅占总数的34%。这说明了中学生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想法与亲身实践体育 活动是不相一致。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系统的、科学的采取一些 措施、建议来引导更多的高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3.2.2高中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的原因或动机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或动机通是一个人对将要进行的体育活动的心理活动或内部需求动力。体育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和体育学习的心理 动因,它是高中学生接受学校体育教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力。表2 成都市第46中学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或动机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成都市46中学高三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占最大 比例的是增进自身健康。’其次是保持自己健美的体形、愉悦身心、锻炼自己的意 志、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五个方面是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 充分说明了自己的身心健康是学生坚持锻炼,养成一个锻炼习惯的主要意图。愉 悦身心、磨练意志也从心理健康的方面来坚持锻炼。锻炼者可以在运动中找到乐 趣,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动机给自己的锻炼指明了方 向,设定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该校高中学生就是通过目标预设来使自己参加各式 各样的体育锻炼以促进身体、心理各方面的发展的完美状态。第20页共31页 3.2.3高中学生参加各种体育锻炼的项目的特点进行研究裹3 体育锻炼项目男女生对比分析通过抽样对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参加的锻炼项目的调查,该调查是建立在学生自愿选择该项目的基础上显示,传统性的运动健身项目一一跑步,它是最受学生们欢迎、最受学生们喜爱的运动项目。跑步可以促使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放 松自己的心情,也是人们最简单、最直接、最方便的锻炼方法。其次就是球类运 动(如足球、网球、篮球、捧球、羽毛球等等),球类运动往往是一项集体观念 性强、竞争激烈、富有趣味的项目,在球类运动中要有一个团队合作的精神,可 以得到同伴的鼓励和掌声,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交流。日常生活中学生们可以进 行各种球类项目的比赛,做各种球类的游戏,使得学生及时宣泄心中长期积累的 来自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抑情绪,有利于缓解学习、生活以及外界 环境对个体心理造成的精神压力,有效地调节心理情绪。此外通过参加各种具有 激烈竞争性的球类项目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自信心,有助于提高抵御 各种不良外界压力的应变和处理能力,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磨练学生的意志, 促进学生开朗性格的形成,从而使广大青年学生养成一个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 生活态度。 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学生选择的体育锻炼项目是与他们自己的爱好和兴趣 有密切关系的,只有慢慢的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才能达到自觉锻炼的目的 和坚持锻炼的习惯。华东师大的数位专家教授对上海市大中专学生心理健康与体 育锻炼的关系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他们的研究表明:个人心理情绪与运动项目兴 趣、与坚持锻炼有着密切关系。如果我们的广大青年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 初期,就体会到了一些成功,体会到了体育锻炼可以调节心理、缓解压力,这种第21页共31页 意识反作用与锻炼者自身,可以帮助锻炼者培养一个持久参加体育运动的习惯。 反之则越来越厌倦体育锻炼直至消失。总之,体育项目的选择大都建立在学生个 人的爱好与兴趣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慢慢激发并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营造一 个优雅、系统、科学的运动环境,为学生积极和长期的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一个良 好的平台。3.2.4分析影响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表4 影响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多项选择)分析 内容1、 2、 3、 4、 5、 6、 7、 8、 9、 10、 1l、 12、 13、 14、 15、 16、人数45 70 32 ,…?%位次3 1 9 7 13 12 5 8 14 6 7 4 2 8 11 10自然环境影响 缺乏场地器材 身体素质 任课教师因素影响 学习压力的影响 经济条件的影响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不喜欢体育锻炼31.25 48.61 22.22n?∞ll 17 40 30。25 7.64 11.8l 27.78加.83有过不好的运动史8 没时间 没有锻炼的习惯 没有适合运动项目 内容无兴趣 运动知识贫乏 缺乏成功体验 其它 ∞36 43 545.弱27.08 25 29.86 37.5 20.83 20.14 16.67∞29 24通过调查显示影响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是多方面 的。在国外,人们都是花钱来雇佣体育专业人士来指导自己的健身,辅助锻炼, 梦想打造一个完美的身体体型。而在国内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就显得不是很多,更 别说让别人来指导自身的的锻炼了,大多数人都自认为身体健康良好而不去参加 任何体育锻炼,只是在得病时才非常重视各方面的锻炼。 对调查的数据整理分析得出,48.61%的该校高中学生认为缺乏体育锻炼的 器材。有37.5%的高中学生认为对目前有的体育项目不感兴趣,有自己向往的体 育项目,但是没有场地、器材或者没有人参加。有25%的高中学生认为体育教师 的角色在其中占了指导的作用,一些思想在学校都是被老师给予,这些思想指引第22页共31页 着学生的学习以及各方面的生活,在应试教育盛行的情况下,分数就是学的救命 草,分数就是直接体现老师的荣誉与否。有27.78%的高中学生还是饱受长期以 来传统文化的影响,重文轻武,而且家长、学校都给学生施压的学习压力,中考、 高考都是文化课占主导地位。22.22%的高中学生认为参加体育活动就是浪费时 间、贪玩的表现,尤其是该校高三部分女学生,由于受身体方面原因的影响,有 碍于面子,不想在同学面前出丑,整天趴在书桌上学习。还有20.14%的高中学 生认为自己的身体素质差、技能水平,不能很好的与其他同学配合好。就当碰到 技能水平高的同学是,一些学生只能发呆的看,这就给自己造成了一种阴影,找 不到自信。每个学生都应该都有自己所喜欢的体育项目,有的只是在脑子里构思 出来的,但是现实又缺乏资源。有25%的高中学生还是持有“无病就是健康”的 旧的生活理念,感觉不锻炼对自己并不能产生任何的影响。另外有31.25%的高 中学生认为自然环境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成都的天总是阴阴细雨,总是缠绵不断, 影响了他们想出去锻炼的心情,他们一直认为有阳光的日子才是锻炼的好时机, 因此这一条件把很多高中学生封锁在没有运动的世界里,锻炼时间的多少在调查 中占到了27.08%。另外,由于学校、教师、家长及社会还一直受传统教育模式 的影响,把文化课,分数看成是为学生一切的重点,传统教学方式也是把文化课 占满几乎全天的时间,而学校给给予学生锻炼的时间则真是微乎其微,没有时间 去锻炼身体也是高中学生不去锻炼的原因之一。 综上分析得出: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的主观性和客观性原因都是影响他 们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主观性主要包括培养自己的体育意识、兴趣和爱好,自 己积极主动的去创造、去创设参加体育锻炼的各种有利条件。客观性是指与学生 自身关系不大的,诸如学校家长等因素,他们能够理解体育锻炼的对高中学生的 意义,培养这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同时我们的体育老师应当废弃传统 的教学模式开拓创新,大力发展中学学校的体育事业,充分调控和主导高中学生 努力的参加体育锻炼,给学生们打造一个良好的锻炼环境,给即将参加高考的莘 莘学子打造一个良好的身体条件,实现我国学校基础体育事业的完美进步。3.3参加体育锻炼与否对心理健康影晌的对比分析体育锻炼能有效地促进心理健康,这已被大部分人所认可。因此他也成了一 种治疗某些心理疾病、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重要干预措施,然而经常锻炼的学 生和那些不尝试去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的差异到底怎么样 呢?本论文就对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经常参加中等强度以上的经常参加体育 锻炼组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对比分析(以上所说的经常 参加体育锻炼组就是指那些经常参加中等强度及以上体育锻炼的高中学生,如在第23页共31页 学校里一些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学生或者是坚持每周3次以上每次不少于30分钟 的中等强度以上的体育锻炼学生,反之则被认为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本次 研究是在成都46中学高三学生中的144人里面随机抽取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50 人,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94人进行了调查。另外,此论文还对144人样本里 面体育班里的高三体育特长生的中随机抽取了23人进行了分析。对比分析方法是运用scL―90自评量表,把成都市46中学高三学生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普通高中学生和高中体育特长生进行了对比分析。表5 成都市柏中学高三学生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Set_一∞因子均分比较注:★P<O.05显著性差异:★★P<O.01非常显著性差异:通过表5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成都市46中学高三年级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 高中学生的心理各方面的健康水平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其他高中学生,其中在表ScI―O里罗列的九项因子中的抑郁症状,焦虑症状,偏执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度,强迫症状中表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组的因子明显高于经常 参加体育锻炼组,且两者之间的差异也较大,通过对比以上两者心理健康各方面 的水平说明,该校高中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有益于治疗抑郁、焦虑、强迫症等 不良症状,。是高中这部分学生产生愉快感并且有效地保持自身心理健康水平、提 高抗挫折能力的有效手段。第24页共31页 裹6警通高中学生与高中体育特长生ScL―gO因子均分比较注:★P<O.05显著性差异;★★P<O.01非常显著性差异:我们通过表6分析可以看出成都市46中学普通高中学生和高中体育特长生在SCI._踟量表的几项因子中,强迫症、焦虑症、偏执症状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着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在抑郁因子方面高中体育特长生明显低于普通高中学生, 然而在躯体化方面高中体育特长生和普通高中学生并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一结果 也显示了高中体育特长生每天进行系统的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普通 高中学生。因此表明了系统的、科学的、长期经常性的参加体育锻炼更能够促进 心理健康的发展,提高心理健康的整体水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也越来越广泛。 虽然本次是对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的调研,其结果反映了西部高中学生的一 个整体概况。通过这一抽样调查显示出整体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水平状况以及 体育锻炼的现状。综合量表调查后的分析得出:心理健康水平高的高中学生是与 平时系统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是有着密切的关系的,体育锻炼是可以有效地改善 与调节心理健康和治疗某些比较常见的、普通的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活动对。人际关系”因子调节的理论分析:从该校高中学生参加 体育锻炼的结构上看,每种体育活动场所都聚集了很多人在进行体育锻炼。首先, 这种锻炼可以促使人们与大自然更好的接触,与人们更好的交流、沟通,基本上 每一片公共的体育场地都是很多人进行锻炼的场所,慢慢的陌生人之间的那种隔 膜逐渐被淡化,相互交流的也越来越多。其次,当几个人共同参加一个团体的项 目时候,就要求一种相互配合,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以使得比赛获得最后的胜, 利。它要求几个人参与者之间的默契感和互相磨合的能力,协调好比赛者之间的第25页共31页 位置。当个人参加比赛时同样也会有观众为参赛者加油助威。因此慢慢的就会熟 悉很多人的面孔,以致到最后更好的交流,如足球、篮球、排球、网球等等一系 列的集体比赛或娱乐活动都会很好的提高人际关系的适应性和协调性。由于体育 活动的公共性也决定了人际关系的适应性,促使人际关系协调的发展。 体育锻炼对“强迫症”、“偏执症”因子的调节原理分析:在当前中国教育 的巨大压力下,高中学生由于要参加高考,面临来自自己、家长、学校、社会的 四重压力,尤其是学习的压力使得学生精神慌乱,心神不定,再加上少部分高中 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也包括极少数男生)还比较内向,不善于交流,以致压抑着 自己,慢慢的就会失去信心,做事优柔寡断,患得患失,有时候还爱钻牛角尖, 认死理,固执己见。张兰君老师在2002年对部分大学生强迫症患者进行体育锻 炼干预的实验研究发现,在系统科学的、有计划、有目的的体育锻炼干预下,参 加体育锻炼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学生提供一个健康的身体、保持 平衡、稳定的情绪¨l。由此我们拓展思维,开发一些适合学生实际的体育锻炼活 动,从当下中学生角度多方位的思考和探索一些教育性、娱乐性较强的锻炼项目, 以此来降低偏执症状的发生率。 体育锻炼对ScL一90量表中“抑郁”因子调节原理的分析:在日常体育锻炼 时,可以发现几乎所有的锻炼者都洋溢着一种愉悦、兴奋地心情,尤其是这种比 赛的项目使得身体、心理处在极度兴奋状态,调查发现这种兴奋状态可以有效地 调节抑郁症和促进心理健康乜1。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的复发,提高人们的 心情,降低生活、学习、工作的压力。中西方的心理研究结果都证明了不管是有 氧体育锻炼还是无氧体育锻炼都对焦虑、忧郁等不良的情绪状态有比较显著的调 节作用,’对焦虑症和抑郁症等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国内毛志雄教授的研究还认为 运动能改善心境状态和缓解紧张情绪¨1。 以上的这些研究成果同本课题经过调查、研究完后分析的结果差不多是一 致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各项机能的完美发展,提高自身的机能水平,对保持 一个健康的身体起到很大的帮助。同时这也为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 物质基础。体育锻炼对磨练人的意志,树立人的信心有极大的推动作用。经常性 的参与体育锻炼会缓解生活的压力,愉悦自身的心情、消消除疲劳“’。综合表6、 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经常性的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明显高于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学生,这也说明了积极地经常性的参加体育 锻炼是提高自身心理健康水平的直接动力,而长期有规律的参加中等强度及以上I l l杨贵军.体育锻炼对心理缺陷症的影响和改善作用川.体育学学报。19够,12l时新.运动是情绪的。氧化嗣”忉.生命世界,20∞,7:.54--55.13】滚昌拄。馀培,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武汉体育学院学m抛3,9,5[41薛林峰,徐金尧.不同体育锻炼对身体自尊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7);916-920. 奠26页共31页 体育特长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的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 长期有规律的参加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加人的意志,树立人的信心,更好的调节和 治疗自身的心理健康。第27页共31页 4.结论与建议4.1结论4.1.1据统计有7.64%的成都市46中学的高中学生明显存在着以上各种的心 理问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远远低于要求的正常水平。我们应当认识到这一状 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4.1.2据了解发现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该校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高于 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高中学生。该校高中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表现的则更 加有自信,性格开朗,清理充沛,有活力,生活态度积极,而不经常参加体育锻 炼的高中学生表现的没有自信、孤僻、压抑。4.1.3大多数该校高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拥有更加健康的身 体。为此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要把学生参加活动的目的提升到心理健康,修身养 性的角度上来,要把它作为一种兴趣爱好使他们终生受用。使这些高中学生要意 识到体育活动对于他们一生的重要性,使他们要进一步从深层次去认识体育活 动,积极地去锻炼,把它作为一种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改善目前这一状况。4.2建议4.2.1对那些不爱好运动的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我们体育教师更应该严格要 求,也可以以调查答卷的方式,了解体育项目设置这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不妥之处,’从体育考试开始,’迫使他们参加体育锻炼,及时的加以修改纠正。以造就一批健 康向上、乐观的高中学生。4.2.2针对那些有特殊心理状况的高中学生,我们应特殊对待,认真研究一套 适合他们的活动项目,从大的方向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扬长避短。4.2.3通过调查研究我们知道体育锻炼既能改善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又能 促进他们身体的健康,作为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增加一些有趣的游戏之类的活动, 开发它们的思路,不要让他们被动的接受活动,要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投身到体育 锻炼中去,只有这样才能起到体育锻炼的作用,使之达到较好的效果。作为学校 和老师应加大力度投入设备和资金加强高中学生的体育锻炼,引导他们对体育活 动的兴趣和爱好,开发新的活动,让他们接受体育活动的态度由被动变为主动. 此外还要注意上课的氛围和形式,多与高中同学交流,征求他们的建议,师生互第28页共31页 动,是他们在娱乐中接受知识,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身体。4.2.4针对成都市46中学高中学生的各种不良心理状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因材 施教,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更完美的效果。例如针对学生的强迫症我们可以先培养 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做一些简单的活动,从简单的做起。针对神经衰弱症我们 可以引导他们做长跑、太极拳、自行车、保健气功等得活动同时要注意强度适中。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抓住体育锻炼的精髓,灌输到学生身上,真正体现体育活动的 价值所在,培育’4代健康乐观的新人。第29页共31页 参考文献【1】杨忠伟.体育运动与健康促进[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21季浏.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33 131殷小川等.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c].第六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 集.1998,6 【4】晏宁,毛荣建,毛志雄.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1 【5】廖春华.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教师心理艰健康及疏导问题研究[J].心理健康教, 2006年2月 [61谢翔.深圳大众健康理念及体育行为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广西师范大学,2005 年.一【7l杨玉晨,安雅然.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3):222.224.[81吴红权.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J】.安徽体育科技,2002,23(4):6卜.67.[91季浏.全民健身运动对国民.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_].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2月. 【to]张力为,任力多.体育运动心理学[蝴.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2月. 【111颜军。翟一飞等.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J]冲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3):237.239. 【121殷恒婵,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24(6)37-39。,【13]张力为,毛志雄.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15(4):42.44.【141李京城.身体锻炼心理某些领域的研究综述[p】.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9。II(3):42.[15 1唐征字.试论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0(3):369.370. 【16]殷恒婵,傅雪林.对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效应研究的分析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4(6):37-39.【17]朱国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玎(4)49.51.……一 【181葛芳方.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l”一128. 【191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岫.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咖年5月. [201孟兆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 [21】晏宁,刘蓟生,毛荣建,毛志雄,李英.身体活动与身体锻炼的情绪效应及其机制[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7 l,17122|毛志雄,韩旭.身体锻炼的情绪效益:研究与思考[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8,6,2鼻30页共31页 ,【23】漆吕拄。徐培.体育锻炼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2003,、9。5[24】邓荣乍等.运动增进心理健康的机制及运动处方[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7 [241巾同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 大学出版社,1999 [251杨贵军.体育锻炼对心理缺陷症的影响和改善作用[J].体育学学报,1999,11(3) [26】曾芊等.运动处方对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效应的实验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0,20(3)62.66127]殷小川等.中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的关系[C].第六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 文集.1998 [281毛忠雄.身体锻炼的情绪效益研究[C】.第五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 【29】吕红斌.运动与心理健康[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3,12(1) [301张兰君等.大学生强迫症的体育运动干预实验F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7 [31】张力为.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5,42 [32l汪向东.床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同心理卫生杂志 1999(增刊)95.101 【33】季浏.身体活动与心理健康[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4,3366 [341杨希华.长春市高校教师参加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 士论文》2008,5 【35】李渊.对云南省中专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云南师范人学硕士论文》2006。4【36l龙肖璩.‘南方论刊>20∞年第Sl期第31页共31页 ,,,● 附录一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OL一90)身心症状自评量表是由我国一些心理工作者在国外有关量表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它适 合于具有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心理健康受测者,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综合诊断。SCL 一知具有∞个询问题目,其内容涉及感觉、思维、情绪、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这知个询问题目中隐含着lO个因子,它们是:①躯体化:包括l,4.12,27,40,42,48,49,52,53,56,58,共12项。该因子主要一反映主观的身体不适感。包括心血管、消化、呼吸等系统的主诉不适和头痛、背痛、肌肉酸 痛,以及焦虑的其他躯体表现. ②强迫:包括3,9,10,28,38,45,49,51,55,65共lO题。它与临床上所谓强迫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