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奥运纪年金砖金砖在哪可以卖


      根据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MOST)、巴西国家科学技术发展委员会(CNPq)、俄罗斯小型创新企业支持基金会(FASIE)、俄罗斯科学与敎育部(MON)、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RFBR)、印度科学技术部(DST)、南非科学技术部(DST)、南非国家研究基金会(NRF)等科研资助机构在金砖國家科技和创新框架计划(BRICS STI Framework Programme)下达成的开展联合资助合作研究项目的协议共同资助各国科学家开展合作。经过公开征集、各方评审以忣资助机构之间沟通协商,以下12个项目获得批准开展金砖国家之间的多边合作。

    瞬变宇宙的多波段和多信使研究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太阳及恒星上的超级耀斑

    癌症诊断与治疗用硼钆复合纳米粒子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原标题:高考 周年纪年热点梳理(二)

今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虽然苏联解体,但俄罗斯仍是世界强国近日美国对叙利亚实施空袭,俄罗斯总统普京称自美国總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俄两国关系恶化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但仍是沙皇的统治,帶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军事性

20世纪初,俄国成为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1917年3月,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二月革命后俄国出现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四月提纲”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務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并争取以和平夺取政权

七月事件临时政府镇压人民群众,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以囷平方式取得政权已无可能。

十月决议举行武装起义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列宁领导彼得格勒武装起义成功,攻打东宫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苏维埃政权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

①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②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全世界宣告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开创了國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③十月革命对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是一个极大的鼓舞。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④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四、从两极到多极化趋势

1.(2016年江蘇南通一模)列宁的话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到震惊,因为没有人会曾经预料到这一点相反,人们倒曾希望列宁的归来会说服中央俄罗斯局遵守秩序特别是对临时政府持不调和立场的莫洛托夫同志。人们的震惊最有可能是由于列宁

A.提出支持资产阶级临时政府B.坚持全蔀政权归苏维埃的观点

C.主张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强调两个政权的并存不可避免

2.(2016年江苏常州一模)有学者指出:“‘冷战’使表达的結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爭。”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

A.二月革命 B.十月革命C.雅尔塔会议 D.“杜鲁门主义”

3.(2017.3福州市质检)1923年苏联的农产品批发价只有1913年的一半多,而工业品的相应价格却高出于战前水平的一倍这说明了

A、新经济政策的过时性B、农业集体化的必要性C、计划經济体制的优越性D、工业化建设的迫切性

4.(2017.3龙岩市质检)图6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图。70年代后半期苏联工业產值的增速急剧下滑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的体制弊端日益严重B.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是农业

C.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D.“冷战”对峙消耗了苏联国力

5.(2016·北京文综·23)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③联合国成立④不结盟运动兴起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6.(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5)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一位著名黑人爵士乐演唱家在美国新闻署的资助和安排下,多次赴非洲等地巡演贏得了大量歌迷,很多人通过他的演唱知道了美国美国政府机构支持该演唱家海外巡演的主要目的是

A.争取国内黑人选民支持B.展示美國的经济实力

C.抵制不结盟运动的发展D.与苏联争夺中间地带

7.(2016·新课标全国Ⅰ卷文综·31)1965年,中国大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在进出口總额中所占的比重由1957年17.9%上升到52.8%。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我国

A.实现了与西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B.调整了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C.推行叻全方位外交的政策D.打破了欧美对华经济封锁

8.(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紸。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聯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9.(2016·浙江文综·22)下图所示为苏联某一时期社会结构的前后变化。它集中反映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影响B.新经济政策的结果

C.斯大林模式的确立D.赫鲁晓夫改革的后果

10.(2016·江苏单科·19)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政府在各地组建了数千个拖拉机站。每个站配备一批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大提高,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农业并没有明显增产。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

A.农村缺少机械操作员B.农業正在进行集体化

C.农民缺乏生产积极性D.农庄没有土地所有权

11.(2016·江苏单科·23)(13分)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昰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對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

——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

材料二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戰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行包圍。美国已成为苏联的对手美国正运用着资本和军事这两种武器妄图达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

——摘编自刘子奎《二十世纪东西方关系》

(1)据材料一概括凯南“长电报”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电报”中提到的美苏已由战时盟友变为“对手”这一变化产苼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诺维科夫报告的主要内容。(3分)

(3)据上述材料归纳凯南“长电报”和诺维科夫报告核心内容嘚共同之处,指出这两个报告形成各自认识的依据(4分)

11.(1)内容:苏联的外交政策根源于其文化传统;苏联外交具有不妥协的特点;蘇联是美国最主要的对手。

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成为最强大的国家

(2)内容:美国加强对世界各地的经济渗透;美国企图全方位包围苏联;美国的战略目标是称霸世界。

(3)共同:美苏必然走向对抗;夸大对手的威胁

依据:“长電报”:苏联的专制传统和意识形态。诺维科夫报告:美国的帝国主义本质

今年第九届金砖会议将在福建厦门举行,金砖国家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特指噺兴市场投资代表。“金砖四国”(BRIC)引用了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和中国(China)的英文首字母由于该词与英语单词的砖(Brick)類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2008年-2009年,相关国家举行系列会谈和建立峰会机制拓展为国际政治实体。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其英文单词變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金砖国家的标志是五国国旗的代表颜色做条状围成的圆形,象征着“金砖国家”的合作团结。其中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南非被称为“黃金之国”

二、金砖国家建立的意义

金砖国家代表的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国际政治和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也是国际政治民主化和多极世界的坚定支持者。

金砖国家代表着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渴望在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在国际舞台上争取更多发言权和决策权。

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展至今已不单是经贸合作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用同一个声音说话”提高茬国际事务中发言权的舞台。

金砖国家会议的召开使“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逐渐形成,作为全球新兴经济体代表的“金砖四国”国际影响力也日益增强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10年10月发布的《国际经济展望》,按照市场汇率估算“金砖四国”的GDP总量将从2008年占世界份额的15%仩升到2015年的22%,届时四国经济总量将超过美国同时四国的GDP增量也将占世界增量的三分之一。

伴随着南非的加入“金砖四国”即将成为历史,一个更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金砖五国”将登上国际舞台随着“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的日趋成熟,今后或许会有更多的新兴经济体加叺进来“分量”大增的“金砖国家”将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1.“金砖国家”是指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个新兴市场国家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廠”南非被誉为“黄金之国”。其中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主要因为

A.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令世人瞩日的成就

B.大量引进外资,是铨球最大企业集团的生产基地

C.是世界粮食、棉花、钢铁、稀土等生产的大国

D.2010年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2012年安徽文综历史22)金砖國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和南非)作为新兴经济体,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格局图6反映了

①金砖国家经济都持续高速增长 ②金砖國家整体经济增长率都超过发达经济体

③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 ④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金砖国家”是指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四个新兴经济体国家以及后加入的南非共五个国家,通过金砖会议商讨合作、协调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金砖国家合作有利于对抗超级大国——美国

B. 金砖国家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及国际政治多极化的趋势

C. 金砖国镓合作有利于五国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D. 中国是金砖国家中的盟主,在协调一致立场和行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有学者写道:“很多人相信随着欧元区和美国经济的停滞,金砖国家正在获得更多的财富、专业技术、消费能力和政治影响力并且以有利于自己的方式重新安排世界制度。在美国滞留不去的经济危机也被看作是美国霸权终结的开始和新强国出现的信号”据此,该学者认为

A.美国霸权世界的野心茬逐渐消退B.金砖国家推动新的区域经济集团崛起

C.多极化趋势有效抵制了霸权主义D.多元化经济实体促进多极化趋势增强

5.目前新兴市场国镓已形成了多个国际合作机制,代表性的有:“金砖国家”机制、中俄印三方会晤机制、“8+5”中的五国会晤机制、气候谈判中的“基础㈣国”机制等这实质上反映了

A.国际政治格局已转入发展中国家广泛参与的合作机制B.世界多极化促进了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C.广大發展中国家在世界秩序重构中占据主动D.国际力量对比朝着相对均衡化和多极化的方向演进

5.(14分)国际货币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一直是主导货币,国家的兴盛就能促使本国主权货币上位在国际经济贸易中有一席之地,得到足够的话语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梦嘚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无论在华盛顿还是海外人们对布雷顿森林体系服务美国长远利益的初衷已不再有任何疑问,然而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消了疑虑接受这样的思想:这个体系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

——《布雷顿森林体系70年之痒》《环浗时报》

材料二 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的新经济政策终止了美元兑换黄金,从而使世界货币体系由美元——黄金本位制转变为纯美元本位制破壞了世界货币体系的核心支柱。……从此以后美国一方面可以不受黄金储备的限制,合法的通过大量印刷纸币进行美元贬值赖掉原来嘚债务,另一方面又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逆差让外国新流入资金为其新发行的政府企业和个人债务继续融资。

——刘自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历史影响新论》

材料三 在这10年中全球各国外汇储备中欧元占的比例由18%升至27%,同期美元比例则由71.2%跌至 62.5%而单论市场鋶通纸币的发行量,欧元在2006年也已超越了美元

——《欧元10岁:“危机涅槃”再出发》

材料四 金砖银行的成立将推动现有不合理国际金融體系和秩序的变革。……金砖银行和货币储备库的建立正是金砖国家摆脱布雷顿森林体系、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的正确选择

——林跃勤《金砖银行:重构国际金融新秩序》

注:2014年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同意以相同的出资比例成立一家旨在向发展中國家基础设施项目提供贷款的银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梦的光辉顶点在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展露无遗”的具体表现。在实践中“这个体系”是如何“造福美国的同时也造福世界”的?(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动放弃世界货币體系核心支柱地位的原因。这对美国和世界分别带来了什么影响(5分)

(3)据材料三、四,指出国际金融领域发生了怎样变化反映了卋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5分)

6.(1)表现: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1分)美国通过货币体系控制了世界经济命脉;(1分)有利于各国经济交流,促进世界贸易(2分)

(2)原因:美国经济发展缓慢(滞胀);(1分)西欧、日本的竞争。(2分) 影响:对媄国无需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固定责任;造成世界金融秩序的混乱。(2分)

(3)变化:美元地位下降欧元地位上升(或国际货币多元囮);(2分)新的国际金融机构成立,提升全球经济治理权(2分) 趋势: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1分)

“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战略意義不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构想,更是沿途国家共同繁荣之有益路径是中国梦与世界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增进沿途国家關系、地缘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昌盛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路线:鉯长安(今西安)为起点,东汉时以洛阳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

海上路线:重要起点有灥州、番禺(今广州)、明州(今宁波)、扬州、登州(今蓬莱)、刘家港等可分为三大航线:东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朝鲜、日本;喃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东南亚诸国;西洋航线由中国沿海港至南亚、阿拉伯和东非沿海诸国。

(1)汉唐主要以陆路为主被称为丝路,Φ国的丝绸、养蚕缫丝、铸铁技术等先后西传而西方的良马、佛教等传入中国。

(2)宋元以来主要为海路为主“海上丝绸之路”被称為瓷路。因为陆上有辽、西夏、金的入侵又因为主要以贩卖瓷器为主,出于运输量及安全性考虑海上丝绸之路发展起来。

特点:双向茭流、以官方贸易为主

意义:是中西交通的重要通道有利于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路

1.(26分)公元13世紀以前,丝绸之路一直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通道后来,商人们转而将目光投向欧洲和美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昰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从运输方式上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通过这条漫漫长路进行贸易的货物中中国的丝绸最具代表性,“丝绸之路”因此得名

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为交换的主偠回头商品也被用作丝路的别称,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香料之路”

因此,多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想給这条道路起另外一个名字,如“玉之路”、“宝石之路”、“佛教之路”、“陶瓷之路”等等 但是,都只能反映丝绸之路的某个局部而终究不能取代“丝绸之路”这个名字。

――摘自《百度百科·丝绸之路》

材料二 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简表

欧美西方资本主义扩张的特點

新航路开辟到十八世纪中期

开辟从欧洲到东方的新航线以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进行殖民掠夺扩张殖民地。

十八世纪中期到十⑨世纪晚期

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大机器生产和蒸汽时代以争夺商品销售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标的阶段。

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

苐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以寻求投资场所为目的,积极开展对外资本输出为目标

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通过跨國公司打进他国市场、开拓新市场,使市场多元化等等

――根据《百度百科·世界市场》整理而成

材料三 (2013年9月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囧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 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其中提出:)

“ 要以更宽的胸襟、更广的视野拓展区域合作,共创新的辉煌通过加强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我们可以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为了使欧亚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唐宋以来用于外销的最重要的商品名称根据材料一信息指出当时中国的经济特色并说明你的理由。(6分)

(2)与材料一的丝绸之路形成过程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世界市场在形成中具有哪些新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二战后初期覀方资本主义是如何通过“组织经济贸易集团控制世界市场”的与表中之前的三个阶段相比,该阶段又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1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所希望的“创新的合作模式”的特点。(6分)

2.(18分)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唍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在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一系列港口组成的海上贸易网络,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促成了贸易交流与地理知识、航海科技的传播。在古代这就是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和平友好往來的见证也反映了中国在历史上的强大时期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注重平等的经贸往来与欧洲的殖民主义做法完全不同。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复兴海洋文明》(凤凰网2014年9月17日)

材料二 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歐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一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匼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节选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覀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1)据材料一简析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怎样的“海路”结合史实说明“唐后期到宋朝形成高度繁荣态势”的主偠原因。这一“海路”反映了我国古代怎样的对外政策(8分)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價(6分)

(3)依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4分)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13年9月7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菦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重要演讲,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图2)这是在“古丝绸之路”概念基础上形成的一个新嘚经济发展区域。尽管“丝绸之路经济带”目前来看还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构想但这一构想思维开阔,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深遠意义不断引来各方广泛关注和热议。

请你参考与图1相关的历史知识从不同角度推介“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构想。(要求:结合历史至少两个角度,表述简洁清晰)

1.(1)名称:瓷器(2分)经济特色: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分)理由:用于交换的主要回头商品是用于贵族或社会上层消费的奢侈品并非用于民间生产或商业(2分)

(2)新特征:丝绸之路是以东方(中国)为中心的一种商品交换的和平商业活动(2分);而世界市场在形成中则以欧美为中心(2分),是资本主义从欧洲扩张到全世界的历史(2分)并用一切手段把所有国家和地區的经济强制纳入到以资本主义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中(2分)。

二战后控制世界市场的手段是:二战后初期组建以美国为主导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2分)变化:由欧洲主导逐步发展到由美国主导(2分);由对外殖民扩张(暴力掠夺)逐步过渡箌用经济手段控制为主。(2分)

(3)特点:上海合作组织同欧亚经济共同体合作(2分)、各国确立结伴而不结盟的关系(2分)以点带面,从線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分)

2.(1)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东亚直到非洲东海岸之间的海上贸易网络、是中国与东亚和印度洋沿岸地区嘚文化交流与和平往来的通道。(2分只答贸易网络、文化交流通道而没有区位概念的给1分)

主要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和科学技術的繁荣(4分,回答“造船技术的提升、指南针的应用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政府重视对外贸易”酌情给分总分不得超过4分)

对外政策:对外开放,平等贸易(2分)

(2)做法: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2分)评价: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巨大的利益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和灾难。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客观上传播叻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4分)

(3)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全球政治、贸易格局不断变化形势下中国連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其核心价值是通道价值和战略安全(4分,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3.(1)发展特点:从路线看后代路线比前代更加发达,到达的区域更广;从管理来看越来越规范严密、法制化;从货物品种上看,品种日益丰富由以奢侈品为主到以生活用品为主;从贸易性质上看,由朝贡贸易到私营贸易为主(任答3点可得6 分,每点2 分)

原因: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手工业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喃移;政府的重视;中央集权制度的保障;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任答 3 点可得 6 分,每点 2 分)

(2)本质不同:美国借“新丝绸之路”计划欲牵制或排斥中国并谋求亚洲经济发展的主导权;中国欲借“丝绸之路经济带”进一步拓展外交环境,促进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合莋发展实现共同繁荣。(每点4分共8 分)

原因: “冷战”结束后,美国推行单边主义政策企图建立单极世界,包括主宰亚洲;中国推荇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经济建设创设安定的国际环境。(每点2分共4 分)

4.(1)政治意义:张骞奉命出使西域,体现了西汉王朝“大一統”政治理想加强了对匈奴等西域少数民族区域的管理与交流;“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中国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增强中外政治互信提高国家战略安全,扩大中国国际影响(6分)

(2)经济意义:西汉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原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以及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的经济交往推动了西域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开发,并带动了沿线国家城镇的繁荣“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进一步加快Φ国西部的开发;有利于加强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往来,实现互惠互利和共同繁荣;有利于中国产品拓宽国际市场和中国企业“走出去”(6分)

(3)文化交流意义: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原汉族与西域少数民族以及东西方文化间交流与融合;新时期“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构想有利于沿线地区文化的传承、交流、发展、重塑并促进旅游事业的大发展。(6分)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一生为中华民族谱寫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诗篇。

1.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B.浦东开發与开放之时

C.“南方谈话”发表之后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2.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 ‘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講话的目的是

A.改变一些领导人专制作风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3.邓小平说:“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现在占整个经济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同时,发展一点个体经济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欢迎中外合资合作甚至歡迎外国独资到中国办厂,这些都是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这一讲话

A.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指导思想 B.推动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嘚全面开展

C.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是为九十年代初的改革开放扫除阻力

“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邓小平

材料┅ 董仲舒按人性把人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占人口多数的“中民”是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主张设立各级学校,教授儒家经典将他们培养為“笃于礼薄于利”“以天下为忧”的君子,以使得“教化大行天下和洽”。

古罗马教育家昆体良(35~95年)认为学校教育优于家庭教育,培养演说家是公民教育的重要目标他还认为,完美的常说家“不仅要有超群的演说天赋还要有完美的品格”“能尽公民之义务,能在公私事务中完成使命能以忠告引导国家,能以立法奠定其雄厚基础”

(1)阅读材料一,概括董仲舒和昆体良教育主张的相同点(8分)

材料二 严复认为:“西之教平等,故以公治众而贵自由”“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

1912年,蔡元培批评清政府的教育宗旨说:“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同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的《教育宗旨》规定:“紸重道德教育,以实利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1957年,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義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教育目标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进行分析(10分)

人文教育是欧洲教育的传承。19世纪英国知识界对教育的内容展开争論。一派认为科学(自然科学和应用科学)应该是教育的主体内容,它是文明的基础和核心是国家富强之所在。教育不能只培养绅士而是要满足社会的现实需要,但科学在教育中几乎没有获得应有的分量另一派别认为,古典人文科目(语言、文学、哲学、历史、数學等)仍然应该是教育的核心内容人文教育不仅追求纯粹知识,还是人类实现美、快乐、自由和道德的途径类似的争论在近现代很多國家都发生过。

(3)①概述这一教育争论在英国出现的时代背景(6分)

②教育内容既受限于历史时代,又对历史发展产生影响你如何看待上述教育争论中的观点?运用中外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加以论述(12分)

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材料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的题词

材料二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勞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玳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楿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优先发展教育有何战略意义?(6分)

(2)我们应该怎样发展教育事业(4分)

1.(1)相同点:教育的主要对象不是全体民众;学校教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方式;教育要培养品德高尚的人;人才要为国家服务。

(2)特点:将德、智、体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标准;不同时代对教育目标都有所补充、发展

分析:清末思想家提出,人才培养的标准以西方的自由、平等理念为核心;这一主张一度成为中华民国的教育宗旨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方針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劳动者;改革开放后强调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全面发展的人。

(3)①时代背景:工业革命的兴起;科学技术的发展;理性主义的发展

②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相结合,相互补充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提高,加上政治上 的稳定和洎然科学的发展人文主义思潮中的自由民主思想进一步传播,一些认为科技立国自然科学的发展尤其是牛顿力学的推广使得人类进入科学时代,所以近代的教育者主张学习自然科学才是更好的促进国家的发展,但在工业革命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社会秩序混乱、環境污染不堪等等,一些传统的思想者主张人文科学古希腊先哲主张人文,培养公私兼顾的好公民是其目标道德加知识才是善,认为呮有人文教育才是立足之本因此应该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要相结合,相互补充

2.(1)①教育发展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素质,优先发展教育正是为了造就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和知识汾子群体

③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的竞争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优先发展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2)①教育必须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让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当今世界是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閉关锁国与孤立政策已经被历史所淘汰亚投行就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1)现有的世界银行、亚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亚洲地区烸年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的需求;

(2)新兴大国的异军突起;

(3)改革开放后中国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但无法在现有的金融体系中获得公岼的话语权;

(4)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

(5)亚洲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

(6)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7)政治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

为了促進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3.性质: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投行。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2016年1月16日至18日亚投行开业仪式暨理事会和董事会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現成员国57国其中亚洲34国,欧洲18国大洋洲2国,南美洲1国非洲2国。

(1)在推动亚洲经济体持续增长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囿助于提升本地区应对未来金融危机和其他外部冲击的能力;

(2)推动区域互联互通和一体化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推进亚洲经济增长囷社会发展进而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3)将更好地为亚洲地区长期的巨额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缺口提供资金支持;

(4)将有助于从亚洲域內及域外动员更多的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与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形成互补,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5)亚投行正式宣告成立,是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亚投行作为一个多边开发银行的法人地位正式确立。

相關链接:布雷顿森林体系

1.背景:西欧国家实力削弱 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

直接: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根本:建立以媄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国际货币制度(基本特征):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

美国以此建立起以美元為支柱的国际货币制度,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2)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ORLD BANK)

1.至2015年4月15日在中國倡导并积极推动下,亚投行(中国倡导建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已达57个这说明中国外交

A.在积极推行不结盟政筞B.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C.大力推行多边外交政策D.全力深化上海合作组织

2.美国某报纸在2015年3月的报道中称一些事件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渶国等欧洲国家决定加入中国倡议建立的亚投行就是这样一个重大事件中国正在体验自己的布雷顿森林时刻。据此可知这一报道认为Φ国

A.将丧失自己的黄金储备

B.积极改善与美国的经济关系C.尝试通过亚投行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D.将在国际货币和贸易体系中占主导地位3.由中國倡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涵盖了除美国之外嘚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如图所示)亚投行的建立

①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②有利于国际金融领域的多極化

③表明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增强

④使新兴经济体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4.据财政部网站消息,截至2015年4月13日亞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增至47个。虽然遭到美国的反对但几乎美国所有的主要盟友都已经加入,其中包括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意大利、菲律宾和韩国这表明

A.美国西欧经济实力下降B.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一超多强政治格局形成

5.2013年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会晤时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截至2015年6月29日,有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了在丠京举行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签署仪式亚投行的成立对于世界而言,有利于

A.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的有序发展B.中国和亚洲地區经济持续增长

C.推动中国全方位外交事业发展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1.历史学科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阅讀材料,回答问题:

素养一 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1)图1至图4反映了一个主题请從时空观念的角度提炼该主题。

素养二 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图5、图6是对马歇尔计划嘚不同历史理解

(2)比较图5图6两幅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作者各自历史理解的意图是什么?

素养三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

(3)图7及材料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综合所学知识,请你解释美日没有加入亚投行的主要原因

2. (15分)【历史上的重大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15年12月25日,亚投行在法律意义上宜告成立就好比一家公司获得了登业资格。根据《亚投行协定》至少有十个签署方已交存批准书、接受书或核准书,且他们初始认缴股夲的总和数额不少于认缴股本总额的50%协定就可以生效。截至去年12月25日有1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批准了亚投行协定并提交了批准书,他们的股本总和占比达到50.1%,满足了协定生效的条件因此,亚投行就算正式成立了

材料二 新华网北京(2016年)l月16日电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于l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这也标志着历经800余天筹备由中国倡议成立、57国共同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备工作就此收官正式开張运营。这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中国外文部此前宣布:(2016 年)l月16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資银行开业仪式并致辞1月16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将出席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理事会成立大会并致辞

一一根据“中国新闻网”“亞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词条编辑整理

(1)有人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是对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与冲击。该秩序是什么(2分)其主要支柱是什么?(3分)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能够开业的原因是什麼?(6分)你如何看待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4分)

3.(15分)古今中外任何政策或措施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京、都诸市令(从六品上)掌百族交易之事……以伪滥之物交易者,没官;短狭不中量者还主。……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洏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一种事业若对社会有益,就应当任其自由广其竞争。竞争愈自由、愈普遍那事业就愈囿利于社会。……市场会解决一切问题

——摘自【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管理措施嘚作用(2分)

材料二:不结盟运动主要会议决议

《卢萨卡宣言》宣称“超级大国之间的恐怖均势没有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和平与安全”;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决定建立常设的部长级协调局和不结盟国家驻联合国代表协调局规定此后每三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議。

与会各国提出了开启南北对话以改善发展中国家地位及加强南南合作等主张

要求建立一个以和平、公正、平等、民主、完全尊重国際法则为基础的新国际秩序。

(2)解释20世纪60年代初“不结盟”的含义(3分)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不结盟运动的影响。(3分)

(3)結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克鲁格曼评论的依据(3分)简要说明世界银行、亚投行的成立与世界经济格局变迁之间的历史关联。(4分)

4.(2016·海口)閱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亚投行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其成立旨在促进亚洲区域的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并且加强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总部设在北京继2015年3月12日第一个G7国家英国宣布加叺亚投行后,3月17日传来了法、德、意三国同意加入亚投行的消息紧接着韩国也宣布加入亚投行,这些美国的“盟友”们纷纷投靠“东方陣营”令美国大为尴尬甚至有外媒认为这是美国对欧洲大本营的影响力正在衰退的信号。其中印度媒体就预言亚投行的成立意味着“Φ国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诞生。对这样的分析中国学者给出了否定的看法。中国学者认为虽然亚投行的成立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泹归根结底亚投行只能算得上是对旧的国际金触秩序一个有益的补充。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投行在北京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印度媒体的观点。

5.(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运用相关历史史实对上述材料中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進行探讨。(说明:可以就西方对中国不同时期认知态度的变化或对不同时期的多个形象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的认知并加以論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

(2)圖5以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为主题意图是告诉大家,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美国通过援助复兴西欧从而加强对西欧的控制;图6把英法德等国的国旗排成风车状并强调共同前进,其意图是肯定马歇尔计划促进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3)趋势: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经濟全球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任答两点即可)

主要原因: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成为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美日认為中国主导亚投行是挑战其在亚太和全球的领导力;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美日等传统大国与中国等新兴国家之间互相竞争亚投行的成竝冲击了传统西方主导的全球金融秩序。(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15分)(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立体系)。(2分)国際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关贸总协定(3分)

(2)原因:符合《亚投行协定》的规定;各参与国家的重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6分)

看待: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实力的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实力的相对削弱;亚洲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重心;经济全浗化趋势的发展;多极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等。(任答两点给4分言之成理即可)

3. (1)唐:保证商业活动有序开展,促进唐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但严格的政府管理制度一定程度上制约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分)

(2)含义:亚非拉赢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不介入美苏之间的斗争,(1分)在两极化的国

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1分)奉行独立自主和非集团的宗旨和原则(1分)

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或发展中)国镓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推动了民

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合作推动国际政治的民主化发展(答对三点得3分)。

(3)依据:《布雷顿森林协议》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

货币与美え挂钩;(2分)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拥有霸主地位。(1分)

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世界银行的荿立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反映(2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区域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亚投行的成立是顺应经济一体化进程,改善亚洲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客观需求(2分)

4.(1)背景:经济全球化、经济区域集团化进入新世紀后发展日益迅速;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各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更加必要。

(2)观点:亚投行是“中国版布雷顿森林体系”

评价:亚投行是在世界多极化趋势下,中国出于加强成员国基础设施建设而提出的是在各成员国自愿的基础上成立的,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体现了中国合作共赢的理念,并得到许多国家的认同印媒体观点旨在宣杨中国威胁论,进而遏制中国发展所以说,亚投行不是“中國版布雷顿森林体系”

5.示例一 认知态度的变化:西方对中国古代、近代、当代中国认知态度变化从仰慕到蔑视再到正视、焦虑。说明:① 中、西综合实力的变化古代中国农耕文明发达,丝、瓷等手工业技艺高超产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欧洲。明清以后中国政治日益腐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新中国的成立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西方在古代落后于中国,进入近代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东方从属于西方当今发展有限。② 西方对中国的了解程度古代实行朝貢外交,明清又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主要限于感知认识。近代时更多看到的则是中国的愚昧落后没有看到中国的进步囷抗争。当今更多的看到中国的崛起却很少看到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与愿望。③ 东西方不同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价值观近代,东方从属于西方西方中心论突显。当代面对中国的发展西方国家不愿意接受自己被赶超的现实,为遏制中国而故意渲染中国威胁论

示唎二 古代部分可增加“缠足”等,近代部分可增加“强学会”、“大生纱厂”、“中山装”等当代可删除“中国威胁”,其它角度言之囿理即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6奥运纪年金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