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进球数计算公式道,工业4.0与足球进球数计算公式有何关系?

足球构造中的数学问题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足球构造中的数学问题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工业4.0时代,你所在的企业会被淘汰吗?
以互联网+、工业4.0为代表的技术革新,使传统企业的运作模式不再适应崭新的生产力,很多传统企业步履维艰、日薄西山。这些公司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凡是依靠员工的技能服务于客户,并以此获取佣金的公司都可以称为服务公司。比如广告公司、咨询公司、设计公司、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代运营公司、出租车公司等等。
我们以广告公司为例来做个详细说明。传统广告公司之所以必定消失,并不是因为今后不需要做广告了,而是需要做广告的人太多了,但是传统广告公司远远无法满足这种高增长的需求。
传统广告公司提供的服务包括创意、方案、设计、媒介采购等等。他们雇佣了一批善于做设计、文案、方案的人员,然后依靠创意和价格优势去接广告主的订单。这种商业模式在“后互联网时代”已经不再成立。
首先,公司的这些人正在被互联网解脱出来。如果能力足够好,他们不再需要依托某一个公司,只需要到任务平台去认领广告主的任务,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自然就会有人同他们协作,然后完成客户的任务。
而且传统广告公司迫于运营成本,往往有门槛限制。假如你只是一个小微企业,你的产品需要做广告,但是你只能出五万的费用,那么高大上的广告公司就会将你拒之门外。但是现在不同了,微信的朋友圈广告已经从500万降到了5万。你不仅可以做一次高大上的朋友圈广告,而且还可以实现按区域、兴趣、个性、性别的定制化投放,广告效果更加精准。
今后的广告不再只是依靠创意表达,而是更多地依赖互联网技术实现。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将有各种小而美的产品和企业诞生,这些企业对于广告的需求更加强烈,他们需要短、平、快,需要见到眼前的收益。
当然,大的企业依然需要这些精细化的服务和投放,比如朋友圈的第一批广告主就是可口可乐、宝马等等。
未来的广告一定是“自助投放”式的。我们只要有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就可通过“自助投放”渠道实现自主充值、随时投放、流量查询、数据统计、追踪等全过程。
在以前,我们总在担心“酒香也怕巷子深”。虽然我的产品很好,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而今后,“自助广告”将彻底消除这种局面。中国将有更多小而美的品牌发声,移动互联网会满足广告的区域化、个性化、小规模投放,这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好时机。只要有好的产品和服务,就不用再担心不知道怎么做广告、或者做不起广告的问题。
在广告公司、咨询公司、设计公司、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出租车公司等服务性企业消失的同时,独立策划人、战略顾问、设计师、会计师、税务师、律师、文案、司机也纷纷获得了解放。“公司+雇员”的商业模式正在向“平台+个人”模式转变,服务性公司将消失,服务性的个人将大量出现,他们将成为独立经济个体。而这一点最能反应中国社会的进步。
利用“价格差价”赚钱的公司曾经在中国大量兴起,比如最早的倒爷,以及后来出现的代购、外贸、批发、经销等等。传统商业逻辑其实就是如何制造差价,他们也成就了“无商不奸”的传说。
那些小商小贩的横行确实曾经给中国经济增添了很多活力,加速了商品流通。但是这种“赚差价思维”也非常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它让很多人一直把精力放在寻找差价而不是如何创造上,以至于现在还有很多人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中国电子商务已经打通了消费者到工厂的所有环节,任何一个客户都可以直接点击商家店铺去采购。国内的有B2B、B2C,国外的有跨境电商,依靠中国强大的物流体系,隔天就可以送到家门口。
互联网正在倒逼这些差价型公司另谋出路。比如外贸公司,它的业务往来重点在国外,通过市场的调研,把国外商品进口到国内来销售,或者收购国内商品销售到国外,从中赚取差价。而跨界电子商务的成熟和发展,使得国外客户可以同本国工厂直接在网上进行商务来往,因此外贸公司的商业模式就不再成立。这就是互联网去中介化的本质,在各领域里都通过信息对等完美实现了资源共享和合理配置。
现在商业的核心已经从“买卖”转移到了“创造”上。现在的产能过剩不是产品太多了用不完,而是真正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太少了,以至于商品流动性越来越差。我们需要“创造”出更加符合消费者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中国人的商业核心价值观需要从“赚取差价”转移到“价值创造”上。“价格优势”绝不是今后商业的核心优势。无论淘宝商家价格战,还是传统工厂的低价竞争,都已经充分说明:“价格优势”是一条不归路,只能让中国越陷越深。
只有从制造“价格优势”转移到“创造价值”上来,中国人的聪明才智才有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
有“价格差价”就有“信息差价”。凡是以卖方市场为资源,向买方市场收取中介费公司都是中介公司,比如房产中介、婚姻中介、猎头公司、劳务公司、家教公司、旅行社等等。
与“差价型公司”不同的是,中介型公司不需要买进和卖出,只需要提供信息就可以收取佣金。在传统年代,大家都需要到市场上寻求信息,而现在互联网已经可以将所有信息呈现到我们面前,并且进行高效对接。
我们以房产中介为例做个说明。在过去一套房对应一个经纪人,租客为了租一套房可能要和十几个经纪人打交道。骚扰电话纷纷,租客不堪其扰。如今,租客在APP内选好了几套房,然后由一个经纪人全程带看。看房流程从中介导向转为了用户导向,这一点不仅使用户体验得到了提升,也使得工作效率获得大幅提高。
当传统房产中介的“势力范围”被APP分分钟瓦解之后,传统中介公司不得不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线下公关的优势,重点培养“经纪人”。从提高底薪、提高提成比例到全员持股计划,房产经纪人无论是在收入水平、社会地位,还是业务数量等方面都迎来了春天,这离美国的自由经纪人模式又近了一步。
但是,当经纪人发展到一定程度,他完全可以自立门户,自己去拉业务。他不再需要依托某个房产中介公司,而只需要依托某信息平台即可。
因此,传统中介公司无论怎么努力,都只不过是换一种消亡的方式而已。
中介公司正在让位于经纪人,经纪人则依托于平台。这又跟我们前面讲的“公司+雇员”模式向“平台+个人”模式过渡不谋而合。总之,个人能力和魅力的发挥空间会很大。
传统经销商是传统供应链的产物。作为品牌方的触角,他们可以将产品延伸到各个角落,承担分销和售后的职责。
以前从工厂到消费者之间是一道长长的供应链,中间还间隔着研发、营销等环节。工厂和消费者之间是“弱互动”关系,而且,工厂生产了什么,消费者就得买什么。而今后,消费者可以通过互联网直接同工厂建立“强互动”关系。现在手机端诞生了很多定制化的APP,比如服装定制、家居产品定制等等,消费者需要产品时可以先在这些平台上下单,平台会根据工厂的定位和能力分配订单。而工厂接到订单后再生产,生产出来之后再由物流系统运送到消费者手里。这样一来工厂免去了库存,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得到了满足,商业秩序更加简洁、健康。
淘工厂就是这种平台,今后这种定制化的平台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分。当然工厂也可以自主开放这套平台,届时还可以完成从工厂向平台的跨越。
一方面供应链被逆向打通了,另一方面供应链从原来的狭长形状向扁平化转变,工厂和消费者直接在平台上完成交易。
今后的产品一定会做到线上与线下同价、全国各地统一价。所以无论是总经销、省级经销商,还是县市级经销商,都没有存在的价值。但这并不意味着经销商们今后一定得失业,他们可以向售后服务的模式转型,就是说经销商可以变成品牌的售后网点。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升级,对售后服务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品牌商必须把从经销商身上省下的钱,花在售后身上,才能从根本上赢得消费者。
凡是没有自主品牌、依靠代加工赚钱的工厂都是传统工厂。这种工厂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无休止的加班以及低价竞争。
如今中国经济已经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这些廉价的因素都已经不存在,所以从2015年开始,这些工厂已经相继开始倒闭,无数工人提前回家过年。这是一个很大的群体,中国制造业的从业者数量远远超过上面这四个群体,完全可以引发一场社会动荡。但是革命已经正在发生,产生的破坏不可避免。
传统工厂要想破局,最起码必须做到下面两点:
(1)、同消费者建立联系。必须直达终端客户。如果一家工厂连自己服务的消费者是谁都不知道,只能做代加工,那么它随时都可以被替换掉。
(2)、柔性生产。即小批量、短周期、个性化的生产。当跟消费者建立联系之后,就需要以消费者的意志进行生产。
以上五种公司在中国曾经非常普遍,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升级,它们也已经完成了时代赋予的任务。在它们走向消亡的同时,一大批人将迎来人生的大解放,成为自由职业者。商业的基本单位不再是公司,而是个人。随着“自由度”的大幅提升,大繁荣的时代即将到来!
(来源:新华网《思客》)
更多专业、趣味资讯,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移步财经网客户端
由头:吸猫一族,猫咪cheng w
乔布斯:我要摧毁Android,因为这是偷来的产品,我要对它发动一场热核战争。
习楠 曹凯 财经网 财经网 一场从北向南又摆回湘中的暴雨,将湖南长沙的地标橘子洲变成了水乡。今年雨季的“看海”再次提醒人们,是时候将原本属于水的空间归还给水了。 《财经》记者 习楠 特约撰稿人 曹凯/文 王小/编辑 日,雨停了,大朵白云飘在蓝...
买房难,女人买房更难。图/视觉中国比起那些拥有性别优势的男性,女性们要更早地投资自己,就算买不起大房子过上“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微信号:jjbd21)记者丨21世纪经济研究院分析师 周慧导读:在数字经济时代,以及
朋友是风,为你吹走疲惫;朋友是雨,为你洗刷失意。朋友是星,为你带来快乐;朋友是月,为你驱赶黑暗。朋友是茶,为
人生大事吃这件事是不可以不做的~意外发现的惊喜真的是不一样呢~澳门葡韵皇茶诚心出品~甜甜有鱼绝对让你满意~甜
宝鸡德奥达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销售热线:售后服务热线:二手车品鉴
财经网微信,用财经思维勾搭一切。
感谢您的支持,请按照如下步骤取消屏蔽ABBAO的广告():什么是工业4.0
工业4.0时代的制造新思维&
图片说明:从工业1.0到工业4.0
工业4.0时代的制造新思维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李杰访谈录
  □江世亮 李辉
  几周前,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组特邀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李杰在中国工程院做了题为“智能机器和工业4.0制造系统的智能分析”的学术报告。此前,德国产业和学术界率先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希望通过融入虚拟制造及智能制造,使传统的制造业发生革命性改变,而德国人的幕后高参仍然是李杰教授。为使读者了解即将到来的这次制造业革命的大致内容及其背景,笔者专访了这位提出“从创新到创值”、“预测制造”等全新概念并一直在产业一线提供战略咨询的专家。
“工业4.0”也是预测型制造的时代
  笔者:您在前不久发表的文章中说,现在是预测制造的时代,工业4.0和预测制造这两者间有何关联?
  李杰:工业4.0的概念有三个支撑点:一是制造本身的价值化,不仅仅是做好一个产品,而且是把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做到浪费最少、制造过程与设计者配合;二是制造过程中,根据加工产品的差异、加工状况的改变能自动作出调整,达到具有所谓的“自省”能力,也就是整个系统,包括设备机器本身,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能根据变化的情况,及时作出调整;三是在整个制造过程中达到零故障、零忧虑、零意外、零污染,至少要低忧虑、低污染,使制造过程达到最小忧虑化,这就是制造业的最高境界。
  以工业制造业的基础装备机床来说,以物理形态存在的机床大家早已熟悉,但是工业4.0时代的机床和我们原先对机床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譬如它工作时和停机时是不一样的,机床工作时其内置的传感仪器将机床的状态通过信号的形式发送出来并转换成信息,这些信息可以用于对机床状态的分析。
  同样,4.0时代的螺杆,可以提前显示什么时候需要做润滑保养。机床性能减退,造成精度失准,这是制造业需要竭力避免的事情,但是过去人们只是凭经验推断,很多时候其实是不知道所谓的机器性能衰退时间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工业4.0时代就是预测制造的时代,比如飞机的起落架,出厂前出厂后,我们会帮生产厂家做一个测试,然后就可以算出来,螺杆一旦处于使用状态就会自动反馈机械运行信息,这样企业就能实时了解这台设备的健康情况如何。
  以此类推,4.0时代的轮胎,那些一直在接货送货的轮胎,哪个轮胎变化特别大,哪个轮胎的健康在衰退,什么时候应该翻胎,都是可以分析预知的。
  4.0时代的汽车,开到一个地方突然会接到提示说,前面50米处有一个坑,这是因为前面的车也有传感器,而它经过后产生了感应信息,把这个信息分享给了相近的车辆。诸如此类的案例我们有100多个。
具有“自省”能力的预测制造系统
  笔者:关于预测制造,好像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能否请您再作一点具体描述?
  李杰:如前面所说,在现代制造中,存在着许多无法被定量、无法被决策者掌握的不确定因素。这些不确定因素在制造业内外都始终存在。
  解决制造过程中的不确定问题的第一步,是将其分为两部分:可见的问题和不可见的问题。
  可见的问题包括加工失效、产品缺陷、极低的循环寿命和整体设备效能下降等。这些可见的状况和信息,通过事后分析大部分都可以找到原因。事实上在日常的工业生产中,可见的问题是容易看到并能够得到解决的。
  不可见问题通常表现为设备的加工性能下降、零部件磨损等。这些不可见的问题,恰恰是很多人所忽视的。人们通常想当然地认为,一台正常的设备是能持续有效工作较长一段时间的。而这在真实的工厂生产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看不见但每时每刻在发生的设备损耗则是事实,但在很长的时间里,人们忽视了这一事实,当然那时即使知道了也没有太多的办法,一般只能是到了所谓的设备老化期就将设备报废了事。
  我们提出的思路是:提供透明化的工具和技术,将不可见环节中产生的问题复现出来,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谓透明化就是阐释并量化那些不确定性因素,以使生产组织者能客观地估计自身制造的能力。
  为了使设备真正透明化,制造业必须尝试改变为可预测的制造。这样的革新需要使用先进的预测性工具和方法,从而使得制造过程中不断产生出来的数据可以被系统性地处理为信息。这样的信息将有助于解释不确定因素,从而使生产资源经理和过程主管掌握信息,然后有把握地做出决定。由此,我们提出了“预测性制造系统”(Predictive
Manufacturing)的概念。预测性制造系统,可以使设备拥有“自省”能力,因而能提供给用户透明化并且最终预防有关产能、效率和安全性的潜在问题。
  预测性制造系统的核心技术是智能运算(SmartAnalytics)单元,它包含了对设备功能性进行预测建模的智能软件。对设备性能的分析和失效时间的估计,能够降低设备性能这一内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用户得以缓解或者消除制造运行中产能或效率上的损失。
  上面提到,工业4.0时代制造业追求的目标是实现“无忧虑的制造”。达到这一境界,有赖于运用自动化手段、使控制器的软件能预测装备、设备的衰退状况,并加以及时调整。譬如一条生产线上有很多传感器,但传感器本身如果衰退(这是经常会发生的)了,设备只能在出了问题后才去处理;而“自省功能”就能让员工知道哪个传感器不稳了,这样可提前更换,或是跳过这个传感器。这就是一种所谓的自省式的智能化,而非单纯的智能化,工业3.0时代的智能化就是控制系统、控制器加上计算机。而工业4.0是具有自省功能的智能化,是能根据生产环境和设备状况随之作出调整的预测制造系统。
从不可见问题入手提升创新价值
  笔者:记得几年前您曾经在我们报上提出创造出更高的价值是创新应有的涵义,包括您提出的“蛋黄蛋白理论”,这些思维在工业4.0时代如何体现?
  李杰:首先我想再次强调,引导产品创新的,不是通过去找需求,而是去找GAP(空缺)。通常来说创新分三种:企业经常性地改进产品,把产品改得更受用户喜欢,这是第一种连续性的产品创新;第二种是非连续性的产品创新,目前大部分产业研究院都在做这种事情。一种新技术用上后,可以引出多项发明,改变了整个产品。这个就是所谓的研发;第三种是我一直讲的主控式创新(Dominant
Innovation)。此种创新不直接面对消费者的需求,而是以情境模拟的方式,思考该赋予新产品哪些功能,并以突破性的创新研发技术完成该项新产品雏型,接着才将之推至消费市场。在情景模拟中发现产品的新功能,我称之为“发现GAP”。
  通过发现GAP来推动的创新跟其他几种创新模式是不一样的。这种方式不是以人(消费者)的需要为出发点的,也不是都听顾客的。顾客一般都是追求更大的蛋黄,很少给你讲潜在的、外围的东西,很可能他们还没有这种意识或根本就不知道。就比如买车子的人更关心的是耗油情况,但很少人知道司机开车的习惯可能影响20%的油钱。所以这里的GAP不是车子,而是司机的开车习惯。如果仅仅按照顾客的需求来做车,那制造商会努力生产更省油的汽车、更舒适的汽车,在过去的汽车技术上不断精进。这是一种传统工业时代的思维方式。而采用GAP式创新,则是通过数据来模拟情景,不断发现顾客根本没有注意到的产品新功能。我举一个中国国内正在发生的案例,一家原先做家具设计销售的企业“尚品宅配”。五六年前,这家企业的老总接受了我们有关创新创值的理念,企业逐渐从卖家具转向更注重消费者的居家感受,买家只要提供房型及一些个性化的要求,这家企业就能帮客户设计并定制适合的家具。宜家是它有什么你买什么,尚品是你想要什么,它提供什么,他们现在在制造方面只是作了一些模板,让机器去配合,在选式样、颜色、性状方面已经实现了模组化。尚品不是从家具出发,而是从居家的生活感受出发,如再能和制造系统匹配起来,就接近工业4.0前期了。
  通过分析数据,预测需求,预测制造,这就是我们希望倡导的工业4.0的思维。现在大家都在谈大数据,但大数据本身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一个看问题的方式。大数据本身不重要,信息量和创造价值的过程才是真正重要的。大数据只是一个现象,只有真正分析利用了,才会有价值。
  德国的工业4.0与美国的CPS
  德国在去年就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他们认为,18世纪引入机械制造设备的工业是1.0时代,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与自动化是2.0时代,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化是3.0时代,现在正在进入工业4.0时代,即实体物理世界和虚拟网络世界融合的时代。但是德国业界对工业4.0的响应者不多,原因之一是所谓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系统(Cyber-
Physical System,CPS)融合的主要思想,美国早在若干年前就提出来了。
  日,美国白宫召开了第一次CPS成员会议。李杰教授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他们要讨论的事情,与德国的工业4.0其实是一样的内容。虽然德国先提出了概念,但他们刚刚起步、着手转型,而美国一直在做以CPS为概念的先进制造。或许正是这方面的原因,德国也于2013年10月邀请李杰教授前往分享他们在美国的成功案例。
  对于CPS的概念,李杰认为可以用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来解释。正如人们在facebook里建立的各种关系,在物理世界里是不可见的,但却可以得出这个人的生活社群、行为习惯、过往经历等等。同样,任何产品都有虚拟和实体两个世界(譬如苹果手机是实体,但是APPs是虚体),如何将虚拟世界里的关系透明化,正是工业4.0时代需要做的产品。未来产品例如机床、飞机、汽车等都应该会有实与虚的价值接合。这样的道理,是德国人提出概念的依据,但是李杰团队在美国已经自2001年开始积累大量和工业界合作建立成功案例。
  需要强调的是,德国提出的工业4.0和美国的CPS,核心要义就是制造业能基于数据分析的转型。
  传统制造的5M系统
  传统的制造可以描述为一个5M系统,它包含了材料(Material,特性和功能)、机器(Machine,精度和加工能力)、方法(Methods,效率和产能)、测量(Measurement,探测和改进)以及建模(Modeling,预测、优化和防范)。增量制造,通俗叫3D打印,也是运用集成的5M方法来生产产品的一个新范例,当然它的生产范围现阶段限于特定的低产量或者定制领域(比如国防或者医疗)的应用产品上。
  为使制造商更具竞争力,将先进的计算和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结合起来,以适应或者利用最近的大数据环境是今天的制造业所需要的。随着智能传感器技术,如RFID技术的发展,收集数据已经变得很简单,但仍然存在的问题是,这些器件及数据是否在正确时间、为正确的目的、提供了正确的信息。除非数据被处理后可为需要者提供内容和意义,否则这些数据也是无用的。单纯将传感器连接到设备上或者将一台设备与另一台进行连接,是不会给用户提供足以做出更好决策所需信息的。
  制造信息系统的6C功能
  制造信息系统的基本定义可以用6C功能来进一步强化说明,它包含连接(Connection,传感器和网络)、云(Cloud,任何时间及需求的数据)、虚拟网络(Cyber,模式与记忆)、内容(Content,相关性和含义)、社群(Community,分享和交际)与客制化(customization,个性化服务与价值)。现有的制造系统需要对制造设备本身的以及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现在讲大数据的很多,但讲工业大数据的很少。工业大数据是由一个产品制造流程或者一个工业体系带出来的数据,健康管理、地震救治、银行运营等都会带来大数据,但是很少落地,不被人感觉到。工业4.0时代要做的产品,不光要有功能,还要有价值,而价值是通过处理数据得来的。有了这些,工业大数据就可以落地,产生实用价值。
马航失联事件给工业界的警示
  从事工业信息化的人都很关心马航失联事件,因为它反映出在发动机的设计制造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马航MH370使用的是罗罗公司(英国飞机发动机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的发动机。一般来说,飞机起飞之后到稳定飞行,最后再到达目的地,它的方向是固定的。偏离航道,一定有各种信息反映出来,异常偏移甚至有目的偏离的信息,肯定是可以被感知并且被记录和传递出来的。但是MH370并没有这方面的数据。这也就提示,罗罗公司等发动机生产商提供的服务还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其实,近十年来很多航空公司都在转型。比如GE(通用电气)旗下的飞机发动机公司(GEAircraft
Engine),在2005年将公司名称改为“GE航空”(GEAviation)。改名代表着转型。原来的发动机公司只做发动机,现在改为航空公司,就意味着他们还可以提供安全控件、航管控件、飞航信息等等服务,服务的空间更大了。有了这些服务之后,GE卖的已经不是或者不只是发动机,而是卖航空管理。由此可以认为,罗罗发动机在MH370这起事故中的表现,说明了它在数据处理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发动机生产商从过去单纯的发动装置提供者转变为航空信息管理服务提供者,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今制造业转型的趋势。李杰教授常常会用蛋黄蛋白的形象比喻来试图说明制造业和相关衍生服务业的关系,这个比喻也可以用在这里,如果说发动机是蛋黄的话,其他周边的服务就是蛋白。只做发动机,就是只赚一个蛋黄的钱,而延伸出去的服务,包括维修信息、航管信息等服务附加上去,在方便用户的同时就可以赚到更多的蛋白的钱。这种基于数据分析的延伸性服务,其实正是当前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工业4.0考验中国制造业转型力
  工业4.0概念提出后,中国很多人也在想怎么做。这次的工业转型对中国产业界来说挑战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工业4.0完全是要求有自己的东西,特别在软件方面,这就要求对制造过程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实现制造业装备的设计、控制、智能化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所以有很大的挑战。
  李杰教授在交大这几年也做了一些尝试。以他们做过的智能电池为例。以前做电动车的电池,更强调技术指标是否达到要求。但李杰团队的思路完全不一样。他们的制造方法叫作ABCD。A:最少的电,B:剩下的电,C:使用的电,D:衰退的电。这里面“衰退的电”是不可见的,专门做电池的人一般不会考虑,但却是李杰团队考虑的重点。他们发现,司机开车的时候,他的驾车习惯,如喜欢加大油门开快车还是比较求稳,电池的消耗是不一样的,电池用量跟踩刹车等开车习惯、路况等都很有关系。当然通常汽车厂是不会考虑司机开车习惯的。
  李杰团队的智能电池布局其实关注的是人,而不是电池。从监控电池出发,可以得出电池在维护、管理、状态方面的信息,同时也就知道了哪种材料,哪个电路更好使用,在制造的时候知道该怎么做。反过来,通过电池的使用情况,也可以得知司机的开车习惯,因此反过来也可以给司机建议,比如稍微减慢速度,就能多跑多少公里。如果再结合了其他信息,我们还可以提供走什么路线最近,到最近的什么地方充电等一系列的后续服务。
  基于这种思路,他们先开发出软件,放在云端,然后让iPhone、iPad设置进去,开车的时候只要连上这些智能终端,驾车者就能接收到自己车子电池使用状况的信息了。然后到哪里充电,什么时候换电池,也都能在终端上推送了。
  这就是李杰团队电池专利布局的思路,而不是之前其他搞电池研发的那样,就某种电池本身进行专利申请。全世界申请专利的电动车很多,但是做服务的,用云计算的很少。所有以后做电动车的人,如果要用云计算来指导他们的电池、充电站的管理,就涉及李杰团队的专利了。
  最近李杰团队还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合作,进行产业转型的一些尝试。他们想做的船和过去是不一样的,被称为5S工程。即以大数据为基础,面向“Sea-海洋,Ship-船舶,System-系统,Smart-智能,Service-服务”的船舶运营智能服务体系。告诉船怎么走最省油,怎么可以获知运行之外的物流与安全信息服务等。这是“智慧海洋”的一大实践。中船现在已经发布了和李杰团队共同制造工业4.0船舶的合作构想。
  其实无论智慧电池,还是智能船舶,和上述飞机发动机案例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工业4.0时代已经从单纯的围绕产品的产销,变为了一整套的基于数据的服务。它的本质是基于工业物联网所提供的数据进行的分析,找出新的拓展空间和新的服务内容。
  德国、美国现在都已经在这么做了,中国现在该怎么做?中国是制造大国,有很多产品在国际上已经有很大的份额,但都是红海里面的产品。而在主要基于顾客价值的蓝海里面,中国占有的份额很少。现在要转型该怎么转?
  从现状来看,德国称得上是一个高端制造的大国。但他们卖的也都是蛋黄,都是产品。现在德国人在反思,为什么他们的产品只有功能的价值,没有服务的价值。反思的结果他们提出用工业4.0来变革他们制造业的方向。其核心,就是预测性制造和主控式创新,都是在制造的不可见部分着力。
  预测性制造,是要弄明白设备的运行状况,通过设备的情况来做适时的维修和恰当的生产。主控式创新,就是为了找到拓展空间,找到用现有的数据可以创造的新服务。李杰团队今年与新加坡成立了一个大数据制造中心,这个中心没有制造,主要任务就是做数据分析。
  工业4.0是德国提出的新的口号,也是全球制造业下一步的方向。中国的制造业要迎头赶上的话,也是需要用主控式创新的思维方式,预测性制造的制造方式,来重新思考如何转型。把做蛋黄的经验转移到做蛋白上,这样,中国制造业就一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李杰教授现任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特聘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智能维护系统产学合作中心主任。
  自2000年起,李杰教授和全球80家国际公司做联合研发,研究重点包括以自主计算技术为主的智能预测技术、产品及服务,主控式创新创值设计。他曾于1998年至2000年担任美国联合技术研究中心(UTRC)产品开发与制造部总监,主持了Pratt&Whitney发动机、Sikorsky直升机、开利空调、奥的斯电梯等公司下一代产品中的自动化、材料、绿色工艺、制造技术方面的科研项目。
18世纪未工业1.0时代是指手工由机械生产代替,
20世纪初工业2.0时机械升级为流水线生产,
<font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2F年至2013年工业3.0为高度自动化生产,机械能够逐步替代人类作业,
未来10年,制造业将进入工业4.0时代,由集中变化分散生产,通过信息物量融合系统实时管理,虚拟与物理现实连接,高度智能化流程化。
什么是工业4.0
工业4.0(Industrie
4.0)是德国政府《高技术战略2020》确定的十大未来项目之一,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工业4.0”
研究项目由德国联邦教研部与联邦经济技术部联手资助,在德国工程院、弗劳恩霍夫协会、西门子公司等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建议和推动下形成,并已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德国联邦政府投入达2亿欧元。
德国政府提出“工业4.0”战略,并在2013年4月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德国工业的竞
争力,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占领先机。
该战略已经得到德国科研机构和产业界的广泛认同,弗劳恩霍夫协会将在其下属6-7个生产领域的研究所引入工业4.0概念,西门子公司已经开始将这一概念引入其工业软件开发和生产控制系统。[
“工业4.0”概念包含了由集中式控制向分散式增强型控制的基本模式转变,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创造新价值的过程正在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被重组。
德国学术界和产业界认为,“工业4.0”概念即是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或革命性的生产方法。该战略旨在通过充分利用信息通讯技术和网络空间虚拟系统—信息物理系统(Cyber-Physical
System)[2]相结合的手段,将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工业4.0”项目主要分为两大主题,一是“智能工厂”,重点研究智能化生产系统及过程,以及网络化分布式生产设施
的实现;二是“智能生产”,主要涉及整个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人机互动以及3D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等。该计划将特别注重吸引中小企业参与,力图使
中小企业成为新一代智能化生产技术的使用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成为先进工业生产技术的创造者和供应者。
工业4.0时代如何提高效率与竞争力?
  罗兰贝格近期出版的研究报告《工业4.0时代——如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成功》指出,在工业自动化、电子化以及数字化之后,向工厂引入物联网的举动标志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只有灵活地将数字世界的最新成果应用到生产流程中,才能提高工业效率与竞争力。
  工业在欧洲经济中历来发挥核心作用,创造的价值占总附加值的15%。同时,80%的创新以及75%的出口都来自工业领域。如果再将工业相关服务计入内,工业可以说是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但是,随着近些年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尤其是亚洲企业越来越多,欧洲制造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面临的压力也与日俱增。英、法、德等成熟市场过去10年的工作岗位数量分别下降了为29%、20%和8%。
  报告称,全球制造业销售从3.5万亿欧元增加到2011年的6.5万亿欧元。但是,各国销售量在总量中的占比却发生了巨大变化:西欧传统制造业强势国家失去的市场份额超过10%,这部分市场被亚洲、俄罗斯、南美以及非洲等新兴地区抢占,后者的工业市场份额因此提升至40%。
数字系统可以让企业将机器、存储系统以及运营资本在全球网络中连接起来。全球的企业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信息分享。这些互相连接的系统还可以独立地自我管理,工作效率更高,识别错误的速度也更快。要达到这一目标,企业必须掌握通过IT设施传输大量数据的能力。而随着工业4.0时代的发展,很多工业领域都需要能够了解联网工业流程的新型专家。(文章来源:北京德尔西曼)
工业4.0已悄然来临 中国版有哪些特点?
  为什么说工业4.0不是幻想,而是实实在在的呢?让我们回顾一下互联网和关键技术的发展:
  从互联网发明到现在20年的历程中,它已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通过侵袭各个行业逐步融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它最初侵袭的是娱乐传播产业,人类获得新闻以及娱乐的方式被完美颠覆,新闻和娱乐业被重构,战局已进入收官阶段;随后,以和Amazon为代表的电子商务崛起,全面侵略零售业,如今商场艰难,这个战局可谓大势已定;近年,互联网已经广泛融入,新的金融模式和手段出现例如余额宝、手机支付和P2P等暗袭一波又一波来临,目前这个战场进入中盘,双方鏖战正急。纵观目前互联网的发展,可以看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这层层推进的各个战场中,互联网基本都游走在“虚”的服务领域,对于通常说的“实”的经济,也就是制造业,却影响甚微。中国很多制造业依然置身事外,隔岸观火,他们埋头苦干,做出口订单,除了升级改造流水线,加入全球生产的分工体系之外,所有那些互联网颠覆各类产业的故事,都如另一个世界的传说。
  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社会媒体和内存数据库技术的到来无疑快速推动了实体和虚拟世界的结合,这些技术的发展为改变产品销售方式,提高增值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空前的可能。今天,传感器的成本和互联网的连接成本已大幅度降低,而带宽的飞速发展实现了基本的网络全覆盖。随着技术的进步例如云计算与大数据,各种商业标准软件实施费用得以大幅下降。此外,智能手机提供了随时随地和互联网链接的可能以及良好的用户体验。以SAP
HANA为代表的新数据库技术(例如列存储,内存计算)产生给智能工业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因此,工业4.0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它的潮流来势迅猛。
  这个新时代的变局虽然刚刚开始,但意义重大。这是继工业1.0机器代替人工时代、工业2.0的流水线时代、到工业3.0高度自动化时代,又一个新纪元的开始。从互联网发展的角度看,是互联网从“虚”的服务业大规模进入“实”的制造业的开始,也即CPS(虚拟网和实体工业的融合体系)体系的实现。未来的制造业,将与服务产业一样,建立在互联网这一“共同的底盘”之上,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之间将对话协同,工厂生产由“高度自动化”转向“智能”生产。由此,也可以说4.0之后,从此整个社会都将变得智能——工厂变成智能工厂,家居变成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穿戴,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智能医疗将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全球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善于利用技术趋势推动和开发物联网,例如德国和美国已经制定了未来工业发展战略。美国制定了“未来制造”计划,而德国提出了工业4.0的战略。实际应用方面,物联网应用在过去几年稳定发展,主要表现在M2M(Machine
to Machine,机器对机器)方面:M2M已经逐步在工业链方面得到应用。到2013年底,M2M
设备已经达到195万,428个移动运营商已经提供M2M服务。
  在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处在初始阶段。尽管中国各个地区对物联网有一些试点探索和示范项目例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智能农业和卫生保健解决方案,但是和美国以及德国相比,中国仍有很大的差距。但是中国制定的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高层次的深度结合为工业4.0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中国两化融合和工业4.0的比较
  中国的两化融合和工业4.0有相同之处,也有主要区别。这两个战略都强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到整个产品价值链以及业务价值链上,同时也强调信息技术应该成为工业的支柱。
  具体而言,两化融合主要聚焦:
  ·&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整合:是指企业利用工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加快新技术的出现和刺激技术创新整合。例如,通过整合汽车制造技术和电子技术而衍生出的汽车电子技术以及一体化工业控制技术。
  ·&产品整合:是指技术或以嵌入方式包含在产品中。例如,传统机床和数控系统整合后出现数控机床;智能技术应用到传统家电开发而产生智能家电,从而使这些产品通过信息技术含量的增加大大提高附加值。
  ·&业务集成:是指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所有业务,包括创新、制造、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从而促使和刺激企业创新,提高企业管理。例如,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和企业生产效率。此外,通过网络营销这一新的营销渠道可以接触到更多的目标客户,显著降低营销成本。
  ·&促进新兴产业:是指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产生的新的行业,例如工业电子技术、工业软件和工业信息服务等。
  而德国工业4.0主要强调:
  ·&价值链的横向整合:以CPS的实施为基础,通过对价值链的横向整合产生新的价值链和商业模式的创新;
  ·&端到端的生产流程:以价值链为导向实现端到端的生产流程,实现数字世界和实体世界的有效整合,使产品价值链,不同公司,以及客户需求融合到一起;
  ·&纵向整合:实现纵向的有效整合,建立有效的纵向的生产体系。
  从这个比较可以看出,德国工业4.0更多推动在现有高端水平上的纵向、横向以及端到端的全方位的整合,包括公司内部、公司和公司之间以及公司和客户之间。而中国的两化融合更多的是促进信息技术在工业方面的应用,主要关注公司内部的信息化的提高和应用。因此可以认为两化融合是工业4.0实现的基础。在信息技术应用比较好的行业,可以适当快速推动工业4.0,占领高地,走在世界的前列。
任何人只要专注于一个领域,投入7300个小时,就能成为专家;
投入14600个小时就能成为权威;
而投入21900个小时,就可以成为世界顶尖。但只投入3分钟,你就什么也不是。
——博恩·崔西
差距是怎么形成的?
一是缺少甚至没有理想追求,并为之而奋斗,庸庸碌碌;
二是自以为是,不虚心且浮躁,甚至狂妄自大
;三是不读书学习,平时读书学习少,不注意学习借鉴,不与他人沟通交流
四是缺少研究,对事物了解一知半解,
学而不思;五是没有持之以恒、坚守努力的拼搏;六是最可悲的是自身看不到差距!
&&&&&&&&&&&&&&&&&&&&&&&
中国版“工业4.0”需走自身路径
  &&&&&&&&&&&&&&&&&&&&&&&&&&&&&&&&&&&&&&&&&
  核心观点
  中国的现实是不容忽视的:大量的从事低端加工的中小企业、庞大的就业需求、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简单工艺的平面管理等,都是制造业发展的特定基础和条件。如果说德国的“工业4.0”充分考虑了在未来资源利用效率、人口老化等问题上的限制,那么中国的工业化战略如何将这些特有的现实情况纳入考量?我们必须意识到,尽管都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作为目标,中国实现的路径与德国“工业4.0”将有很大的不同
  中德双方在10月10日举行的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后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该领域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另一方面,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和国资委正在联合编制《中国制造2025》规划,该规划将为把我国打造成现代化的工业强国描绘出清晰的路线图。中德这两个出口大国对未来制造业发展趋势的共同判断,其含义深远。
&&&&&&&&&&&&&&&&&&&&&&&&&&&&&&&&
第四次工业革命将带来根本性颠覆
  “工业4.0”在德国被认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是德国政府2011年11月公布的《高技术战略2020》中的一项战略,旨在支持工业领域新一代革命性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保持德国的国际竞争力。前三次工业革命被认为分别是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化。而第四次工业革命被认为应当是将物联网及服务全面引入制造业。
  德国制造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尤其是装备制造业。其历史悠久,经验积淀深厚,在研发、生产和复杂工艺的流程管理方面,都具有其他国家不可匹敌的优势。“工业4.0”提出的信息物理系统(CPS)将全面嵌入制造、工程、材料使用和供应链管理,即建造可以全球定位联动的“智能工厂”。它所展现的未来工业前景是强大的智能网络和进一步的去人工化。在一个“智能、网络化的世界”里,物联网和务联网(服务互联网技术)将渗透到所有的关键领域,创造新价值的过程逐步发生改变,产业链分工将重组,传统的行业界限将消失,并会产生各种新的活动领域和合作形式。
  通俗地讲,由于全面实现智能化,工厂并不一定以标准化产品来降低成本。事实上,通过信息物理系统的运用,更个性化的产品生产的成本也会大幅降低,人们将会有更多的选择。资源能被更有效率地全球使用,以存续人类的未来。而人们可以工作得更长,因为不需要更大的体力投入;工作时间也可以更灵活,而不是今天的“朝九晚五”。
&&&&&&&&&&&&&&&&&&&&&&&&&&&&&&
制造业仍然是未来竞争的关键领域
  德国的“工业4.0”和美国的“再工业化”计划传达的是同样的信息,即工业制造仍然是各国未来竞争的首要领域。智能制造技术将是下一阶段各国工业发展的重点。谁先掌握了最尖端的智能制造技术,成为全球主要供应商,谁就能制胜于下一轮的工业革命。
  美国金融危机后即深刻地认识到实体经济的重要性。2009年初,美国开始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同年12月,公布《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相继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实施“再工业化”。“再工业化”计划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的回流。但是,美国两党的分歧导致大型工程上马困难,许多评论家质疑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强力推进,奥巴马提出的“再工业化”计划会虎头蛇尾。
  但是德国的情况完全不同。德国人从来对工业重要性有极高的认同度,德国政府对“工业4.0”的部署和落实是脚踏实地的,德国制造企业对“工业4.0”也普遍接受和配合。“工业4.0”所描绘的“数字和物理世界的无缝衔接”尽管被预测还需近20年的时间,但目前德国许多领先企业如西门子、宝马等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以太网等技术集成于制造生产方面已经在不断创新。
  在欧元区经济一蹶不振的背景下,德国却能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贸易顺差国,这并不完全是汇率、成本和相对增长等因素决定的。在竞争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德国的机械设备制造行业早早地就进行了调整,从而保证了自己的功能和盈利。许多评论家认为“工业4.0”反映了德国在面对美国互联网技术和中国制造业赶超时的危机意识。真正制胜的或许就是这种危机意识所带来的远见和准备。
&&&&&&&&&&&&&&&&&&&&&&&&&&&&
跨越台阶应考量特有的现实情况
  近年来,从中国机械产业的高速增长中,德国看到的更多是“德国制造”自身的危机。数据显示,德国以16%的份额占据2013年全球机械出口首位,中国以11%的份额,略低于美国位于全球第三。同时,在全球设备制造业的32个子行业中,中国已经在7个子行业中取得了领先地位。
  但是,“中国制造”与“德国制造”之间还是有差距的。“德国制造”是质量保障的代名词。德国每10家机械设备制造企业中就有6家生产高端机械产品。与“德国制造”相比,来自中国与韩国的竞争主要是通过更低的生产成本。而这一竞争力在“工业4.0”中被认为可能通过更强大的物联网技术加以抵消。
  对于中国制造来说,“工业4.0”是一项宏伟的愿景,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是否已经处在“工业3.0”的阶段,或者相比德国企业至少还有两级的台阶要跨越?《中国制造2025》规划几乎是参照德国“工业4.0”的时间表,但我们距离“智能工厂”的路要长得多。在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都希望通过创新摆脱中国的竞争时,我们的新策略似乎还没完全找到出路。
  中国的现实是不容忽视的:大量的从事低端加工的中小企业、庞大的就业需求、缺乏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简单工艺的平面管理等,都是制造业发展的特定基础和条件。如果说德国的“工业4.0”充分考虑了在未来资源利用效率、人口老化等问题上的限制,那么中国的工业化战略如何将这些特有的现实情况纳入考量?我们必须意识到,尽管都将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智能化制造作为目标,中国实现的路径与德国“工业4.0”将有很大的不同。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十八世纪蒸汽机的诞生,标志着机器代替人类手工劳作的开始。那是一场机械化的革命,也开启了工业史的革新之路:从机械化到电气化再到自动化,三轮工业革命的到来让制造业不断升级换代。
  在德国国家科学工程院院士和IPV6委员会的主席梅内尔眼中,人类即将迎来又一次产业升级。“从工业1.0蒸汽机问世到工业2.0电力诞生,大规模的生产日趋成型,到工业3.0有了电脑的介入,再到如今步入工业4.0的门槛。”
  三年前的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工业4.0”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时,它还略显陌生。但在近日上海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这已经成为一大热门话题。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两化融合”——中国版工业4.0概念首次被正式提出,人机融合、物联网实际应用及未来工厂等为工业开启一个可视的未来。当人脑的活动被嵌入了机器中,工业史即将迎来最受瞩目的变革。
  &#8857;记者
宋薇萍王宙洁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掀起的通过水力和蒸汽机实现的工厂机械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的电力广泛应用;第三次工业革命是20世纪后半期出现的、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生产工艺自动化。工业4.0的定位是可与这些工业革命比肩的技术革新,这一名称的含义是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迎接“智造”时代
  2011年的德国汉诺威工博会上,工业4.0的大体概念首次被提出。两三年后,这已经成为产学界的热门话题。在开山鼻祖德国,除了政府组织,不少企业都设立了相关项目,其中就包括戴姆勒、博世、西门子及SAP等德国代表性企业。
  通用电气(GE)2012年秋季提出了“工业互联网”的概念,将产业设备与信息技术(IT)相融合,通过高功能设备、低成本传感器、互联网、大数据收集及分析等技术的融合来提高产业效率。根据GE的估算,工业互联网技术到2025年可应用于换算成GDP约为82万亿美元的产业,可使GDP至少提高10万亿至15万亿美元。
  这成为工业4.0的范例之一。西门子中国执行副总裁吴和乐这样定义这个全新的工业时代,“我们正在目睹的是一场深刻的工业生产变革。在工业4.0时代,现实世界中的制造与虚拟世界中的制造相融合。人、机器和数据因为计算、自动化和网络所互相联结。”
  在工业4.0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是信息通信技术(ICT),包括可以自动协调工作的物联网设备等。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自动化只是在生产工艺中运用ICT,而工业4.0将大幅扩大应用对象。
  而ABB中国区高级副总裁亚文霖对上证报记者表示,提到工业4.0,我们最常听到的就是物联网。“把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资讯收集来加以分析处理。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如何处理资讯,提取对生产制造过程有帮助信息。我们提供的服务可以将设备连接到网络,通过远端的信息,在设备坏掉之前我们及时提供服务。”
  4.0应用让工厂变聪明
  智能、联网及技术集成,一些4.0版的应用已经开始出现在现代工厂生产过程中。
  记者在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已经能够和人类友好协作,共同参与生产任务。当它们出现在客厅里,它可以帮你倒咖啡,用托盘运送食物或者打扫屋子。
  自首台工业机器人应用已经有40年,如今它开始走向与人类的融合。ABB中国区副总裁李刚介绍称,第一代机器人基本按照所编的程序工作,第二代机器人是带有传感器的智能机器人,可以完成协作式的工作。第三代机器人将是那些可以完全自主行动,像人类一样根据环境作出调整的机器人,目前还没有出现。
  西门子曾这样描述“未来工厂”,“你会看到传送带安静而迅速地将工件运送到整洁的机器旁边。身形小巧、动作敏捷的运输机器魔幻般地在车间过道上穿梭往来,搬运物料,运送零件到仓库,焊接机器人快速做者焊接的工作。”
  除了机器人,量身定制模式成为这种智能化应用的特征之一。德国的“工业4.0”国家项目的宗旨便是利用互联网和传感器,在最佳的时间点生产最佳的产品。在未来的智能工厂中,产品信息都将被输入到产品零部件本身,它们会根据自身生产需求,直接与生产系统和设备沟通,发出下一道生产工序指令。这种自主生产模式能够满足每位用户的“定制”需求。
  工业4.0还预示着工业正在向着使用最新科技和创新理念的智能工厂转变。工厂智能设备的数量以及这些设备所提供的信息正在急剧增加。其一个重要焦点是个性化产品的市场趋势。SAP便提供自ERP企业数据到车间数据的离散制造业流线型解决方案,纵向集成从企业业务层到车间机器的所有相关流程。
  让未来工业解决现实问题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传感技术以及能量采集技术即将迎来蓬勃发展。中国科学院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项目经理邵海浪在工博会现场对上证报记者介绍说,和去年相比,今年许多物联网技术已经实现落地,由理论走向应用层面。其中,基于传感器的物联网应用进展较大,例如电子标签等。
  邵海浪介绍称,应用方面的例子包括半导体热分析显微镜,去年的时候只能展示相当于微观级、科研级的东西,今年已经成为一个实际应用的产品。通过这个显微镜,通电以后可以用热的方式来感应电路板哪些地方过热或是热量不均匀,从而帮助技术人员改善电路板。
  而亮相工博会的德国库卡LBR
iiwa机器人在所有7个轴上都集成乐敏感的扭矩传感器,从而使得轻型机器人具有触感探测能力和可编程的随动性。
  此外,推进工厂智能化,不仅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够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许多问题,其中包括能源消耗问题。制造企业消耗大量的能源,但其中一半是以热能和动能的形式在生产过程中损耗掉的,世界各地的研发部门都在想方设法通过能量回收来终结这一浪费现象。在汽车车身的装配线上,机器人的能耗往往占据能量消耗总量的一半以上。为此,西门子、大众和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联合开发了可大幅降低机器人能耗的新技术。
  一些跨国的合作已经展开。中德双方便在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后发表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中宣布,两国将开展“工业4.0”合作,该领域合作有望成为中德未来产业合作的新方向。
工业革命4.0时代,小企业该做什么
新华报业网-新华日报&&
  坛主小传&&&蔡洪平
& 人称中国的“首富园丁”,一手缔造了潘石屹和史玉柱财富传奇的幕后人物,现任德意志银行亚太投行部主席。
  核心提示&&&
  -我们享受GDP增长,享受富起来的乐趣,但我们还得想想什么是国家真正的实力,什么叫生产力。
  -希望大家不要想马上发财,希望有一两批傻瓜,一两批工程师,像很多德国人一样,两百年做一个小产品,做的深度深到你没法想像。
  我最近参与了两件事,第一件是阿里巴巴上市,第二件是参加了汉堡峰会德国中小企业的大会,这两件事都使我非常有感触。
  第一件事我想告诉大家的是,随着阿里巴巴的上市,中国的互联网流通、消费、零售的行业高潮已经到了,同时也快结束了,我不相信以后再会有一个马云。中国在过去大约15年时间里,第一个解决了沟通,第二个解决了消费,第三个解决了流通,最后解决了金融,这些都是零售消费。
但是我在想,为什么美国发明了互联网,但却没有诞生阿里巴巴,只有亚马逊?我的观点,如果中国的互联网全部都冲着零售消费,买便宜货、求方便等等,我们会走进死胡同。当然这条道路必须要走,我们不是否定它,但不要过度依赖它,这只是中国的“非改革红利”。由于流通环节的落后,由于金融行业的封闭性,由于很多领域包括医疗和教育还没有开放,所以中国的网络扮演了一个先锋,首先冲破了它的壁垒,实现了改革。“非改革红利”是我发明的一个说法,这个红利到今天大家享受得差不多了,东西不能再便宜了,假货也不能再卖了,我们的方便已经足够了。
那么今天该怎么办?今天我们要在前面的基础上,在所有硬软件和网络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动员所有的网络向生产能力进军,学特斯拉,学苹果。人类的经济循环是生产、流通、消费,我们现在都在互联网上享受,够了!
  再说第二个话题,为什么我到汉堡去看了很有感触,我参加了6个中小企业的会议,参观了巴黎的汽车展,3D打印的汽车4500欧元的成本,车已经造出来了,我发动了将近400个中国企业家到德国去找中小企业,看能不能把这项技术卖给我们。最后德国工商业大会的副主席告诉我,他们小公司正在4.0工业革命领域里不断地开发。他指的就是刚才我说的3D打印、智能化生产、复合材料、物联网还有很多的医疗设备。我看到一个令人震撼的远程医疗的东西,像蚊子这么大,注射到静脉里面,手术台在美国,操作者在德国,隔空就能在心脏里搭桥,不用动手术也不用麻醉,远程就可以实现。就这么一个小东西,中国现在造不出来。
  我们享受GDP的增长,享受富起来的乐趣,享受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我们还得想想什么是国家真正的实力,什么叫生产力,人类发展两千年的文明史中所有的社会进步、政治沿革、社会发展,一切的一切都是围绕着生产力的推动而发展的,包括西方的议会制度、民主制度。
  可是我们反问自己,我们花了多少心思,用网络的技术和各种手段来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尤其是深度。考察这一波的工业革命4.0版,我整整花了两年时间,发现意大利北部、奥地利、瑞士北部、法国东部,包括以色列,它们组成了第四代工业革命的火车头,但是大家注意,这一波工业革命现在还不包括中国。
  我们还沉溺在网络流通消费、零售方便,这个当然不可否定,它可以改善人们生活,但是在阿里巴巴上市的当天,我跟马云说,我们这个制造业大国,人口这么多,市场这么大,我们的国情应该是立足制造业,但是非常可悲,第一小企业没法干了,我再也找不出第二个王传福;第二小企业拿到的贷款的成本要百分之十几到百分之二十,而美国是1%到2%,欧洲是负利息,所以我们的中小企业有跑路的,有放影子银行的,这两把刀很危险。
  中国刚刚富起来,迎接我们的第一个叫后工业化,第二个叫国际化,第三个叫城镇化,第四个叫信息化。这个过程在西方花了100年,中国很幸运,在20年间一起到来并蓬勃发展,把整个中国人的GDP推上来了,以后往哪里走?
  这个问题已经提了很久,中国的制造业升级缺两个东西:第一心态,瑞士人在阿尔卑斯山脉的冰天雪地里,静静地做一个个小的零部件,一做两百年,中国人有没有这个心态?很少有,都很浮躁。第二我们有没有一个好的社会生态?也很少,任正非从美国动员几个科学家来到深圳做研发,但他们最终还是回去了,因为没有很好的研发环境。
  今天,我们具备了这么庞大的网络开发基础,我们硬件3G、4G也拥有了,我们还有那么多聪明的创业者,我们应该跟上这一波4.0工业革命,即网络+机器人+自动化,否则就会错失一个重要的发展机遇。以前美国、欧洲的制造业都来中国搞合资,但这一波工业革命不需要廉价劳动力,况且中国的劳动力也不便宜了。
  我们作为银行,手里有资本,投资方向也不再是原来的零售消费业。能不能有更多的人向制造业进军?中国人有能力可以创造更多的东西,我们有太多的聪明人,但是希望大家不要想马上发财,希望有一两批傻瓜,一两批工程师,像很多德国人一样,两百年做一个小产品,做的深度深到你没法想像,我们需要独具匠心,而不是马上发财,忘记你的发财心,忘记那些首富们,而是用新的网络技术,不断进军,总有一天奇迹和财富会找你。
  (本文编辑整理自蔡洪平日在《创客星球》第一季星球盛典的演讲,内容未经本人审阅)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足球进球数计算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