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化艺术学院官网包容功夫文化还有什么文化

  广东文化的多元与包容  说广东文化,若从什么新石器时代说起,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当年岭南的古人类也有可能步行到达中原,加入了炎帝、黄帝的队伍。应该说文化只有中心而没有疆界,而中心也有兴衰或转移。江、浙织造在明清时代最为先进,但历史记载,那是宋代黄道婆到琼崖向黎族妇女学习得来的,可见当年黎族的纺织业已经很先进。然而,后来的几百年,黎族倒退了,别说精良织造,一些地方连农耕也几乎沦为刀耕火种,可见世事兴衰颠倒无常,文化亦然。  中国古代并无行政省,唐宋时代中央以下多设州府。人们称中国为“九州”,这是不确切的,“九州”其实只是“中州”,即中原。近世广西人自称“八桂子弟”,福建称“八闽”、山西称“三晋”,湖南叫“三湘”,这可能同州府的数目有关。广东也有很多“州”,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定位,从东数起,就有梅州(嘉应州)、潮州、惠州、广州、韶州、连州、英州、端州等,还有称为“下四府”的钦州、廉州、雷州和琼州。元朝开设中书行省,把若干个州府合为一个省,代表中央对所属州县进行管治。自此,中国的省便大致形成。我讲这段是为了说广东文化来做铺垫的。  近代广东人的来历  要说广东人的来历,实在不必从马坝人说起,因为近代的广东人大多都来自中原,这点史家早有定论。如果用今天的文化版图来解读广东人,我们追索到秦汉时代就够了。秦以前,中国还沒有汉族,中原各国有齐人、楚人、燕人、韩人、赵人、魏人、秦人等等。东南边陲不管如何的改朝换代,后世也泛称为吳、越。越人分布很广,古书都说“从会稭到交趾”,就是说从江浙一带伸延到岭南乃至如今越南的北部。越人并不是统一的民族,而是东南大地各个部族的统称而已,后人称之为“百越”。  史料记载,中原人大量移居岭南最早是为了“避秦”。秦灭六国,手段凶残,为避战祸,一些中原人便陆逐逃往南方。部分人先从汉中南下,经今天的广西北部来到梧州与广东的封开之间。经过千百年繁衍,幅射很广,以封开、梧州为中心,西至南宁、百色,东沿西江进入珠江三角洲,又从北江伸展至连州、韶州,南至交趾北部。这路人多讲“白话”,有考证说这是陕甘某族嗣古代的语言,后来雅称为“粤语”,以别先前“百越”之语也。另一路“避秦”者属吳越的“江东父老”,从今天的福建、江西进入岭南。侬侬吳语在东南百越经过长期的磨合,形成了一种闽南方言,幅盖福建南部、台湾省、潮汕平原,并从广东沿海漂移到雷州,最后流徙到海南島。在众多中原人南迁之后,有一支客家人,也分批南下,他们最早到达贑中,后来又避险到了福建的西部、江西的南部和广东的东北部的所谓“闽粤贑山区”,宋代以后一部份才逐步进入广东腹地。  隋唐开始,中原人打通了大庾岭通道(我不认为岭南是五岭之南,如果是,岭南就几乎是半个中国了,岭南应该是大庾岭之南),可以从南雄浈水到韶关转北江南下。这条路线最繁忙的是北宋未年,金兵入侵中原,宋皇朝苍惶辞庙逃至江南,中原百姓也纷纷逃难,来到岭南的多经南雄珠玑巷,再经水路南下珠江三角洲,开辟了大片水网地带。如今广东人口的构成,大多来自这三大族群,所以文化版图也应从这三大族群去解读。  岭南大地原本有四大族群,这里我得从建“省”说起,当年中央设省,相信是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接近来划分的,同时亦可能参照历史上的所谓“国”,如今天的河北一带仍称赵燕、山东称齐鲁、江浙为吴越、湖广为荆楚、四川为巴蜀等等,这些地方成为中书行省,有比较相同的语言习俗,有比较统一文化源流,甚至有共同的历史轨迹。但是,广东就没有这些传统,广东立省的时候,全省不同州府有四大族群:一是以潮州府为代表的潮汕人族群;二是以梅州为代表的客家人族群;三是以广州为代表的粤语族群(包括端州韶州欽州等);四是以琼州为代表的海南岛地区。四大族群都有不同来路,都称来自中原,都说是汉民族,用同一种文字,学同一样的古代诗文。但是,各族群却有不同的语言,对汉文字有不同的音韵和读法,风俗习惯也有很大差异,这在全国汉民族当中是很少见的。解放后国家调整行政区域,把说粤语的钦州等地区划入广西,后来又把海南岛改为省,从此广东的族群文化圈就少了海南岛和“下四府”的一部份,也使三十年代广东的政治名人陈济棠变成了广西人。
楼主发言:18次 发图:0张 | 更多
  又见山客~~  问好!
  板凳,支持山客普及广东文化。古代属百越文化?
  多元的文化背景  先说潮州。从地域来说,广东属泛东吳之地,而潮州则更靠近吳、越的地盘,从地缘来说,潮州人相对定居广东较早。中国几千年的“逐鹿中原”,改朝换代,其战争的锋芒大体都是从西往东或由北向南的,强者克定中原以后,战火多数都烧不到东南边,因而东南族群便得到相对的稳定。到了近代,潮汕平原一些村庄,一个姓氏就有几万人口,这是稳定发展的人口红利,在其它地方并不多见。由于有强大的宗族社会,有共同的血统和地域利益,因而在语言、风俗习惯以至音乐、戏剧、偶象信仰等等都得到较好的保存。潮州人同其它族群虽然也有交流,但自身的文化底蕴使其比较团结和自信。又因为长期偏安一角,对中原的事态并不紧张,每到改朝换代便顺应潮流,极少有抗争的事。  潮州人远离朝纲,但他们极其崇尚中原的主流文化。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曾被贬潮州八个月,按常理,-个犯官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什么大作为,但潮州人却把韩愈的亊迹进行了包装,千百年来都高举韩愈的大旗,韩山、韩水、韩公祠,处处都有韩愈的符号,用韩愈来做文化导向,用韩愈来教化社会,激励地方文化成长。  一村一姓常有几万人口,地少人多迫使潮州人不断向外发展,但和平时期受到户籍制度所限(古代尤甚),大量移居并不可能,一些作为自由职业者移到他乡,一旦融入,便被当地同化。然而,古代越人熟习海岸迁移,所以潮州人特别是沿海的“福佬”都比较乐意移居海外,几百年来潮州人都有移居东南亚的传统,因其文化深厚,技艺精良,团结奋发,在彼邦多能出人头地。潮州人移居海外多属团伙性而且多带亲缘关系,因而大多都保留了潮州话、文化和风习。今天走到东南亚一些国家,很多社区都通行潮州话。  第二讲梅州。梅州又叫嘉应州,居民主要是客家人,客家人移居岭南较晚,以至他们在岭南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坚实的地盘。一个“客”字,反映出客家族群的临时性和流动性。我始终不明白,岭南各族群多数从北方逃难而来,为何客家人逃到南方总是躲躲闪闪?先是他们集结于粤东北山区,继而见缝揷針散居全省各地,落脚点多属生存条件较差的地方。不过,客家人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每到一地都能因陋就简实行自给自足。由于客家人有流动性,因而对家园的意识相对淡薄,客家人的村落一般都不大而且比较简陋,即便有实力或富裕的客家社群,也缺少安全感,他们立村、建房多数自我封闭,对外界多有防范,以围村、围屋的形式保护族群的安全。  客家人在安身立命之地也缺乏安全感,因而有强烈的向外发展的愿望,男人们都想通过读书、从军、做生意、走南洋外出,那怕是出外做苦工也要离开家乡,有成就的就回乡光宗耀祖再带几个兄弟出去。解放前“兴梅”一带的男人多出外谋生,妇女留在家里生孩子种地养猪,所以近代客家人在军界、政商界的名人很多。令人奇怪的是客家名人不太注重乡梓的建设,而总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带领更多乡亲离开,他们深层思想有一个“客”字,老想通过流动来改变命运。  新中国成立以后,客家人外出谋生受到很大制约,传统的父带子子带孙远走南洋的道路大大缩窄了,户籍制度和集体化又把人群局限在家乡。教育也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解放前兴梅地区的教育比较先进,后来被“计划”分摊了,优势大为减弱。所以,解放后大多客家人只好埋头在山区。因世代只慕外出而忽略了基础建设,客家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对于客家精英来说这是十分无奈的事情。  客家文化别具一格,客家方言,客家山歌,戏剧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论散落何处,只要形成族群便自成体系。它的语言接近国语,而很多语音又接近广府“白话”。  第三说广州府。广州府是一个比较复杂而庞大的概念,广东建省以前,广州与潮州、嘉应州、惠州、端州等州府地位大致相同。那么它又何以成为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呢?我想,首先是汉代南越国打下的基础,而更重要的是设省以后,广州一直是广东的省会。  要说广州和广府人,还得再说一说广府人的形成。前边说到,中原人“避秦”南下到苍梧,再从西江经封开肇庆散居到今天粤西一带,与当地土著融合,逐步进入珠江三角洲,成为广府人较早的集结群体。为了表明与传统“越人”不同族嗣,这些人被后来者称为“粤人”,他们多说“白话”(后世称之为粤语)。  后来宋人“避金”,从北方经湖广、江西进入岭南,新移民来自五湖四海,又多以家族为单位逃难,如我老家一带,有来自垄西、有来自鹿邑、也有来自南阳和江夏(都是中原古代地名)的,籍贯各自不同,家族之间也没有统一的人文习俗,甚至没有一致的语言。这些难民一家一户穿揷到原住民的区域(前几朝的北方移民),就如今天大量的外省民工,散落在广东各地替人耕田种地一样。我老家的始祖就是八百年前从中原的鹿邑来到南雄珠玑巷的,后来再从北江水路进入珠江三角洲。当年一片水乡泽国,无田可种,只好在水边搭寮养鸭为生,家口增多才联同其它家族一起围垦造田,建设村庄。一个数十口人的大家庭(包括奴仆),经过八百年的发展,如今已经繁衍到三四千人。  从广东各族群的迁移历史和分布来看,珠江三角洲不可能只是广府人的地盘。上边说到闽南族群进入岭南以后,一部份人定居潮汕平原,而另一支“福佬”队伍则从闽粤曲折的海岸线经过雷州到达海南岛(中原人最早到海南是从胶趾东渡的),在这条漫长的海岸线迁徙和生活的理应是讲闽南语的人。奇怪的是,如今珠江三角洲的海岸却说粤语(海陆丰以东,阳江以西都讲闽南语)。这种现象,我认为是北宋后期中原人大量南迁所致。中原人去国离乡,历尽艰辛来到岭南,已经再无退路,只好“义无反顾”融入当地社会,他们学习当地的语言和风俗习惯。当年一些“避秦”的后代对北宋“避金”的难民感同身受,新移民便渐渐被相对稳定成熟的旧粤文化所包容(如今外省民工到珠三角若干年,也被粤文化所包容)。与此同时,新移民也给南方带来了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大大改变了岭南的经济和文化面貌,至使原先以苍梧肇庆为重心的旧粤文化,逐步被珠江三角洲所代替。值得一提的是,北方移民有顽强的生存斗志和进取精神,他们在珠江三角洲水网地带筑堤围垦,又在沿海滩涂开辟“田洋”,生产力的发展使他们逐渐成为珠江三角洲的强者。经过几百年的扩展,他们从珠江三角洲的腹地伸展到沿海,和部份“福佬”融合,从而在语言和风俗习惯上也被粤文化包容。  近三十年,珠江三角洲上百个姓氏,查族谱几乎一致确认为宋代移民,有热心人追寻祖先移民的历史轨迹,找到了粤北南雄珠玑巷这个中转站,于是几十个姓氏相继联宗在这里兴建纪念祠堂,掀起过一阵修祠建庙和重修族谱的热潮,为宋代大迁移营造了坚实的注脚。
  只是广州的黑鬼之多真是怵目惊心啊!不知道这算不算广东文化的包容导致的结果,或者是广东女子的包容造成的结果?
  有时间写写广东见闻,山客好文。  
  @穗南山客 3楼
08:13:09  如我老家一带,有来自垄西、有来自鹿邑、也有来自南阳和江夏(都是中原古代地名)的,  -----------------------------  陇西?
  问好穗南兄.  梅县我去过,还住的时间不短.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客家人很好客.功夫茶有真"功夫".  穗南兄,在国内呢?还是又来探亲?
  谢谢伊莉替我改错别字,是陇西,得陇望蜀的陇,我竟写错,惭愧。  又见三村和草桥等中坚,很高兴。我每年出外两月,十个月在神州。在外太闲,才在儿女指点下上网。回来后,身虽百无一用,但仍杂亊绕緾,有大半年不问网上亊了。  在下已经到了世人让坐旳的年龄,技能与观念都跟不上网络潮流,更经不住年轻人的揶揄与嗘落,所以今后行文多在闲字和书字着墨,间或哗众取宠,也是搏有识者前来围观而已。
  文化的差异与包容  以上各族群的背景和来历,奠定了文化的多元性。有多元就有差异,这种差异比外省某些不同的民族还要大。语言和文字是人类文化最基本的东西,而广东三大族群却异同参半,以至长期以来都难以突出文化主流。虽说同受儒家及传统思想教育,但新中国成立以前,除了官场和科场(读书)有比较一致的文化标准外,社会文化差异较大,其表现形态以至内涵都不同。列举:语言方面,广州府说粤语,潮州讲闽南话,客籍讲客家话;文字方面,广府有粤语辞典,音韵别于全国,潮州有潮语字典,客家话也有语音记载;文艺方面,广府有粤剧(包括粤曲和广东音东),潮州有潮剧(包括潮州大鼓和潮州音乐),客家人也有汉剧、客家山歌等;饮食方面,广府有粤莱,潮州有潮菜,客籍也有客家菜。民间信仰的偶像也不大相同,经商亦各有体系,就连到海外谋生也行走不同的路线:潮州人主要到东南亚(特别是印支),客家人主要到南洋星马,而广府人主要去港澳,其中四邑人则远赴美加。远走他乡为的是生存,但同种同族同文的人们常常走不到一起,在海外能够抱团的只是同声同气的“同乡”,极少有不同族群凑成的同乡会。潮州人和客家人比较团结,而广府人则比较松散。反映潮州人团结和自信的莫过于近世全球的潮州人代表大会了。近世全球潮籍的商界或社会名人都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跨国大会,老一辈开完了,还组织“富二代”再开。客家人也不甘落后,有吐气扬眉者也搞过几次全球性的客家人大会,连政治家都来凑热闹。我国驻外使领舘有些工作人员对这种现象不甚理解,认为同属中华民族,又同是汉族同胞,缘何一种语言的关系,就能让全世界同声同气者集结起来。这种文化现象大深澳了。  广府人与潮州人、客家人相比,广府人显得不够“团结”,不“埋堆”的原因,是广府人来源分散,而且有各自的文化脉胳。如今广东说粤语的地区,不同县治、不同乡镇都有不同的文化习俗,远不如潮州人、客家人保存得那样一致和纯正。广府人大致上也同声同气,但不同社区有不同秉性,还常常互相小觑,如南、番、顺人看不起三水人,民间有很多关于三水人愚钝的谒后语。  广府人的庞杂,除了历史上的几拨大迁移,后来几个朝代都不断有外省人进入。元朝设省,广州成为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清以来,广州是岭南各級官衙的所在地,设有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广州知府以及番禺、南海两个县等不同级别的衙门,又有中央派出的军事机构,如广州将军府和水师提督衙门等等。六、七个世纪以来,历代南下的官差、“师爷”和驻军都充斥到广府人当中。广府又是各朝对外的口岸,商贾以及外省民工来粤者比官府、军伍还多,这些人三代以后要是不回原籍,便要在当地申请入籍(藉贯只归县,不归州府),所以在广州设衙的南海县、番禺县每年都有外江人入籍。值得一提的是,广府除了容纳全国各地的人,还容纳过一代一代的洋人,洋人在广州经商定居较早,给广州带来了异域文化。特别是鸦片战争以后,一方面广东某些边关要地沦为外国殖民地或租界,而一另方面又打开了闭关自守的大门,这就令广府文化在原来五湖四海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个“华洋杂处”。  五湖四海文化的混同就如一个大染缸,让不同的文化相互浸泡,谁在政治上经济上起主导作用,谁就引领潮流。举例,广州高第街有姓许的名门望族,其始祖是潮州人,若干年后,这个家族在政治和商业都出人头地,引领广府文化一个多世纪。广州十三行的名门望族,曾经是广府经济文化的代表,而他们过半来自江浙福建。新中国成立,解放军长驱直下岭南,解放后一批中原干部参与广东的管治和建设,使岭南文化面目一新,同时外省人也深受粤文化影响。  广府人和广府文化,并非来自固有的族群和传统的积淀,而是能者为师,往往后来居上。广州府这个文化大染缸能融汇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乃至不同种族,什么文化元素来到这里,稍加浸泡,马上就着了颜色,慢慢由表入裡,逐渐深化。由于广府文化有上述特点,所以在其文化版图里,也分出了几个不同特色的文化圏。特别是港澳成为殖民地以后,广府受西方文化冲击最大,而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制度的互动中,又让广府文化得到充实和伸延。  到了当代,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中央给广东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引来全国各地精英来广东发展,出现了历史上又一次人口大流转,数以千万计的外省靑年来到广东,有长期定居的,有走马灯般流转的,他们除了给广东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也给广东带来了各种文化风情。不少外省人学习广东的方言和生活习惯,而很多广东人又爱上了外省的事物。特别值得社会学家关注的是,由于普遍的省际通婚,不但影响了粤省的人文风气,而且还优化了粤人的体貌气质。
  广州黑人多,从隋唐起就开始了。楼上有个回帖有些不大尊重,要知道比起黑人来,中国人更象小强一样到处繁殖。  不过说广东人包容,未必吧。有句话叫“在广东人眼里,除了广东,都是北方人。”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楼上借着我对楼主的“不大尊重”,总算发泄了一回对小强一样到处繁殖的中国人的一些恶感,可喜可贺啊!  不过,“在广东人眼里,除了广东,都是北方人。”似乎除了表明广东人在地理位置和经济成就上的一些优越感,应该并不必然说明广东人不具备楼主所说的文化包容性。而且,光是从字面意思看,也看不出广东人对除广东人之外的所有北方人的歧视。
  其实我对楼主及其玉文并无恶感,只不过看见题目,就想起来我去年在广州看见的一些情形,到处都能看见黑人,而且他们很少是单独一人,不是三五成群,就是一个黑人搂着个中国姑娘,这个对我印象太深刻了。  如果我的回复造成了对楼主不大尊重的观感,并由此给楼主带来了被伤害感,请容我说声:对不起了!
  中国既然开放,自然就有人来。正所谓人往高处走,中国有好东西人家才会来,不管黒人白人还是印度人,多数都是为了谋生,不管那一国人,都需要柴米油盐,都是饮食男女,所以对别人的行为不必要太认真。中华民族行走世界的有七八千万,在外也并非个个正人君子,丢人现眼多的是。  请外省的朋友体谅广东,时下本省有三分之一的人是外省人,有些人在广东不顺心也不一定是广东人的错。  我的文章基本无赞美广东,似是学术论文,我之投放于闲闲书话,觉得这个栏目容得下学术,不尽是玩世不恭,不尽是嘻笑怒骂。  广东人不求虛名,讲求实惠,十八大没有一个广东籍的中央委员,显然同广东的经济大省不匹配,但广东人不强求,依然偏安一角,我行我素。  上边个别朋友没细看本文便发议论,一开口就无的放矢,需知本文乃应研讨会之邀,作书面发言,发到网上,目的是抛砖引玉。
  接正文  关于文化建设  多年来,广东人常说要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我想,从经济发展到人民生活水平,乃至“文化亊业”,广东都算得上文化大省和文化强省了。然而,我们在大谈文化建设的时候,往往只从“文化亊业”的角度来考虑,忽略了文化的内涵。文化亊业的建设比较容易,只要有钱就可以建歌剧院、建图书舘、建文广场,可以組织文艺队伍(没有人才可以花钱去挖)、还可以评定各种文化“大师”。然而,这些只是“亊业”,并非文化内涵。在当今浮燥的商业氛围中,很多人都想利用文化来制造商机,而一些为政者也急功近利,以“建设文化”来制造政绩,于是小小的县城也要建造文化广场,文化广场必抄袭什么“罗马柱”,有些广场还宣称比天安门阔大。广东不乏剧院却缺少演出队伍,树木扶疏的亚运公园成了流浪者的渴息地,图书舘设备堂皇却难引导读书风气。我曾经专门去过几次中山图书舘,只见众多闲人斜靠在桌椅“叹冷气”,亦有疲态的游人用报纸垫地靠墙闭目养神,中午时分,附近的中学生在里边伏案午休,装修得非常洁净的洗手间成了附近居民的公厕。近年有地方政府大力宣扬什么流动图书舘,开一部汽车装上书本穿行马路,这实在是有姿势无实际,试想能迎合什么读者?有阅读能力的老人多不缺书,爱读书的年青人也不会为一本一二十元的书翻出证件抵圧向流动书车借,多数青年可以上网,买不起电脑的人可以上网吧。如今很多手机都可写文章及读书看报,但我们的文化官员却看不到这些。毫无疑问,文化建设是推动文化亊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但如今很多人把文化建设搞成产业,搞成商机,搞成政迹,这就必然失去文化的底蕴。其实,文化本是人类生活发乎情止乎礼的-种自然行为,通过提升便成为思想和规则,化者,推行也,普及也,从而在人群当中形成了规范、风俗和习惯。人类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条件有不同的表现,但任何先进文化都离不开真善美。如今,文化事业的硬件我们大致不缺,缺的是振兴文化的-份诚心。  应该说,广东如果没有历代中原人对岭南文化的传输和改造,就没有今天的文化表现。如今的文化建设再不可能是一省一地的事,在经济全球化的年代,资讯通达,创新的文化即起即传,时尚的东西日传万里,任何优秀的传统也不能再孤芳自赏了。因此,广东的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把握住中华民族传统这条主线,一如既往地吸纳五湖四海的精华。另一方面要处理好文化的多元,多元的另一种说法就是分散,分散会让力量和资源无法集中,搞不出精品。我前边讲了很多包容,但包容只是-种被动的共处,通常还是各搞-套。我在上文指出潮籍人和客家人的“抱团”,因其同声同气便可以全球一家亲,这种“围屋”情结,会与其它族群造成隔阂。如果说三大族群的文化差异是由历史的局限所形成,那么在现代化日益进步的今天,各族群就应该突破传统,不能再停留在包容的层面上了,而应该互相学习互相欣赏,把共有的文化精华突显出来,这样才能表现出文化大省文化强省的态势。
  深入浅出,有些方面非常受益!谢谢楼主!  几个地方不是很同意:  例如:  我曾经专门去过几次中山图书舘,只见众多闲人斜靠在桌椅“叹冷气”,亦有疲态的游人用报纸垫地靠墙闭目养神,中午时分,附近的中学生在里边伏案午休……  不知您说的什么时候?这两年只要身在广州,我常去中图,一周最少一两次,事实上,周末常常人满为患,找不到座位,平时攻读的人也不少,学风可谓越来越盛,而且,中图现在的周末讲堂、免费电影以及特色展览都是非常出色的。  还有几大文化的概括,我个人认为潮汕文化重商(大财商多潮汕人),客家文化重“仕”(省领导多客家人),而文府文化有海派的交汇特色。广东文化的特色一在于兼容,二在于实用,例如中大和北大,后者重理论重理想,前者重实验重实用。广东文化其实有着相当的特色与优势。  还有韩愈,应当不是包装,当时的潮汕极其荒蛮,他来后,以身作则,虽只有8个月,却播下了废奴劝学等文化的种子,因此当地人极为感念,包装之说我认为有辱先贤。  读得很粗略,抛砖引玉,期待楼主继续
  谢谢楼上。  对于几点不同看法,在下也没有足够底气坚持,但仍想多说几句。  关于图书舘,涉及国家脸面,全世界都重视的。但今日大众阅读,已不是几十年前那样困难,只要打开电脑,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应有尽有,只须点击,中外名家尽在眼前,简单读物手机也可提供。当然容易进也容易出,很多人从电子媒体看到的,转身便会忘记。我到中图绝非读书看报,而是进去领略氛围。我所见确实如上文说的样子。你说周末人多,我信,因为里边窗明几净,冷气又足,正是风尘扑扑者的驻足地。  潮汕重商,客家重仕。请不要写这个仕,这个仕常指退休官员,而士则是读书人或知识分子。那么,广府人又重什么呢?潮人在现代经商很出息,但解放前省港的大资本家潮汕人不多,倒是有不少名人在上海搞文化。客家人在官场也不是朝朝都有,上世纪八十年代广东政坛除中央派来主官,其它多为潮汕人。  中大和北大不能比,中大在全国排名较后。即使在民国,中大的名气也不彰。许崇清校长一次到南京开会,当年的教育部长表扬十所大学,中大排到最后,许校长便同教育部长抗争,说中大是国父创办的大学,怎可排到最后?部长答,我说中大不是你们,我说的是中央大学。可见民国虽举孙中山大旗,但连排最后的资格都没有。  我前些年同北京人谈南北文化,北京人说,广东只是地理南方,文化南方则不是广东,而是上海江浙。一九九八年人民日报有长篇文章,指出广东文化落后,低出全国的平均水平。问你广东佬服未?  我并没有说韩愈不作为,而是说潮州人会顺风扬帆,借老韩的声望发展。苏东坡来广东到过英徳南海惠州和海南岛,时间更长,但其影响远不及韩愈,可见潮州人精明。
  确实,文化不是“建设”出来的,文化是沉淀的,传统的。说广东文化落后,实在是不知文化为何物的偏见。广东三大族群,包容性和开放性是广府文化强一些,客家和潮汕更重传统而封闭。客家和潮汕都重视读书的,只是广东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到了广州而已,另外潮汕人比客家人有更多的从商机会,而客家子弟只有读书出人头地,才能改变命运。其实三十年代上海文化圈中潮汕人多,客家人现在在广东做官的多,也是由于花帅家族的缘故。
  难道莫高窟在甘肃的戈壁,那地方就叫有文化了?文化戈壁?北京有故宫长城,北京人就比天津人有文化?
  解放后广东的干部中,除了南下大军,本土干部数潮汕人多,而客家人少,那主要是因为我党革命活动在潮汕地区开展得多一些,东征时期,还有后来的韩江纵队,出了一批人。
  关于韩愈在潮州,楼主说的有一定道理,因为八个月的时间确实太短。但韩愈留下的痕迹之深,也不仅仅是明清近代后人刻意“包装”就能达到的效果。
  广东也有文化,有意思。
  作者:地下丝绒 时间: 15:14:37   广州黑人多,从隋唐起就开始了。楼上有个回帖有些不大尊重,要知道比起黑人来,中国人更象小强一样到处繁殖。  ...  =======================  地下兄,你不太了解美洲黑人,深入接触,你就会有不同感觉.
  中国人常常说五千年文化,但有记载的不足三千年,是否秦始皇烧光了,不得而知。就以秦汉以来留下的记载,我想也被后世改得面目全非。  岭南偏于边垂,任何改朝换代或文化革新,都因鞭长莫及而未能切底教化,以至岭南尚能保存古代文化。就以粤潮方言来说,都是中原古音,当年的齐楚燕韩赵魏秦,相信都有各自语言。后来统一中国,有了官话,桂林则是官话之首,后来湖广云贵四川等地的语言接近官话,可见当年官话在长江以南很流行,只有百越之地例外。  读古诗词,用今天的粤语吟诵最为流畅,用普通话往往读不顺。就算读散文,读岳阳楼记和腾王阁序也是广东话顺一些。广东话有九个音,普通话只有四声,中华民族的语言优势被忽必烈和满淸砍了一大半,如今反而批评广东没文化。  粤曲粤剧在中国独树一帜,每年中央开人大政协,人民大会堂都播放广东音乐以示娱乐昇平,当今的年轻人以为是中央音乐界的杰作,全不知老广的音乐来自市井。  岭南国画创始者乃番禺人,在中国美术界有崇高地位。  广东菜更是全国最贵,任何有先进文化的地方都有美食,当今粤菜潮菜都是京上广的饮食精品。  广东人不要自满,任何精品都来自四面八方。广东音乐饿马摇铃就是中原题材,粤剧也参考昆京。但一些南下主官批评广东文化落后,除了自身文化修养不够,更多的是什么领域都要大统一的帝皇思想。
  精品,  文化精品。
  仕指退休官员?百度一下  1.做官:出~。~宦。学而优则~。~途。~女(a.宫女,贵族妇女;b.以社会上层妇女为题材的中国画。均亦作“士女”)。  2.审察:“弗问弗~”。  3.古同“事”,事业。
  一九九八年人民日报有长篇文章,指出广东文化落后,低出全国的平均水平。问你广东佬服未?  15年前的事情能说明什么?干吗不再往前推,推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时候呢?什么叫文化?只有坐而论道是文化?起而行改良体制推行革命点燃烽火还有黄花岗72烈士就不是文化?南方的商业文化就不叫文化?有文化的中国人文革时良心都被狗吃了,唯一不忍心戕害百姓的人是客家的叶剑英。
  中国官场有致仕一词,致仕者辞官也。士大夫不是官,只是读书人或绅士之谓。楼上可能是老广,更可能是客家人。  文化本是人类文明之后一切行为的总和,但很多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认为文化只是文学艺术等等文化局管的业务,后来又加了些人民教育水平,学历学位。一九九八年中央派新领导督粤,刚到任就组织了一个班子调查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数月后得结论,不敢从政治上经济上否定广东,若如此就会矛头指向邓小平。不过也没放过广东干部,说广东干部水平低,学历低,学历学位比不上中原省份。由于林若谢非时代,一些地区分成几个市,一些县也升格为地级市,说一些基层干部在改制时连升几级,但水平还是原来的水平。其实当年全国都这样改,唯独只有广东水平低。  批广东主要从文化方面,说大学没有名教授,说科研没有发明创新,说作家没有大部头。对于广东方言更是大加讨伐,北京某报紙配合人民日报发了整版六篇文章,通栏标题为粤语北伐顶得住普通话南巡吗?六篇文章针对的是京城有人举办粤语训练班,因为学会粤语可以到广东港澳容易找到工作,这样简单的商业行为也让京城光火。  到广东任职多升官,接替者又再拿文化来说亊,提出要建设文化大省。几年后再来一个主官,去了雷州半岛几日,就发现雷州文化圈,可与广府潮州客家比美。  广东历来由南下干部掛帅,这些流动形的干部对广东文化毫无认识,也没有什么情份,靠他们怎能建设文化大省?广东一位老干部叫干飞,江苏人,长期在广东工作,他在北京开会说,广东出成绩,外省出人才。道出了真相,也说出了广东人的悲哀。
  广州话好听,有大家风范。从方言中可见其文化底蕴。
  所以近代客家人在军界、政商界的名人很多。令人奇怪的是客家名人不太注重乡梓的建设,而总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带领更多乡亲离开,他们深层思想有一个“客”字,老想通过流动来改变命运。  ---------------------------------------------  梅州、兴宁一带我去过多次。关于客家人,这个观察是非常有见地的。:)
  雪阳文化.  大爱无欲.善行无疆.中国梦.民族情&首届民族和谐.宗教文化.友谊交流促进会暨汉藏两地传统文化友谊交留论坛.  雪阳文化.雪阳居  
  @钟国深 26楼
12:43:23  一九九八年人民日报有长篇文章,指出广东文化落后,低出全国的平均水平。问你广东佬服未?  15年前的事情能说明什么?干吗不再往前推,推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时候呢?什么叫文化?只有坐而论道是文化?起而行改良体制推行革命点燃烽火还有黄花岗72烈士就不是文化?南方的商业文化就不叫文化?有文化的中国人文革时良心都被狗吃了,唯一不忍心戕害百姓的人是客家的叶剑英。  -----------------------------  嗯,女人没少玩,且玩且弃
  广东,非典、伤寒、鼠疫、疟疾的发祥地。广东文化应该是吃文化,一个连猫都不放过的省份谈何文化,真是笑谈
  雪阳居翻开我陈年的文化旧账,让文化议题又回到了第一版。一年多来,在下将广东文化作了一点深层的挖掘,对粤文化和广府文化作了适当的分离,又指出了其藕断丝连的关系。在下主张,先有粤文化,其后衍生广府文化,到广府的城市文化成熟之后,又反过来领导粤文化潮流。每有改朝换代,广府文化都深受打击,清初的三藩之乱,把广府的城市文化全部摧毁,是深厚的流传很广的粤文化让广府的城市文化起死回生。  广府的城市文化不抱团不结帮,我一直不能理解,经过深入了解广府人的出处,特别是都市人的购成,我才觉醒到广州府其实是一个五湖四海文化的大染缸。读者诸君不防回首看看,一九四九年南下的干部和大军,他们在广州工作生活了几十年,他们的第二代第三代,甚至第四代,都成了铁丁钉板的广州人,他们被广州这个大染缸染了,在被染的同时,也给广州这个文化染缸增添了他们一些基因的色彩。很多外江佬初到广州府,总觉得广府人有优越感,很串,谁知过了二三十年,他们的后代也串了起来。  在下明天再发文深议广府文化。
  粤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今天的广东人大多都说来自中原。 据史料记载,中原人最早大量移居岭南是为了“避秦”。逃亡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路从楚国南下,经广西转入珠江流域;另一路沿长江东下,入江、浙辗转来岭南。本文主要说广府,经长江东路入粤的暂且不表。  且说从楚国到广西这一路,来到如今广西的苍梧与广东的封开之间有些人便留了下来,由于气候温和以及珠江流域的宜居,令这些人很快落地生根。这路人多讲“白话”,有考证说这是楚国的方言。因为古时候交通不便,北方众多诸侯国的难民很难翻山过岭跨越几个国度来到岭南,而楚国南面为越,受秦侵害只能往南或往东边跑,所以最早大量逃到岭南的应该是屈原的老乡。“白话”是方言的俗称,也就是平民的日常话语,相对的是官方共语。后来“白话”和当地土著语言磨合而成为新的语种,后人称之为“粤语”,是以区别原先百越之语也。秦征服六国后,派大军远征岭南,又将部份亡国奴流放到岭南开掘灵渠(北方的则送去筑长城)。这些人多来自“东周列国”,文化背景各异,但为了生存只好入乡随俗,粤文化便从此产生。  到了汉朝,南下官兵带来了中原礼制,并确认一切归顺汉朝的都是大汉子民,这就有了后世约定俗成的汉族。不久,朝廷为了稳定军心和作长远打算,从中原征集了一万五千名“无夫女子”来岭南为士卒“衣补”,这一万多名“无夫女子”在岭南繁衍了一代一代的中原后裔。最初粤人活动的地方多在今日封开与梧州一带,随着人口增多,这些人便沿着珠江水域四处流迁(至今珠江水系都流通白话)。特别是汉朝前期赵佗建立南越国,设治番禺(今广州),成为岭南的政治中心,相当部份粤人便沿西江东下,云集番禺,为日后广府文化的形成打下了社会基础。  隋唐、魏晋也因战乱而大批北人南下。北宋后期,金兵入侵,皇室逃到江南,这是一次非常悲壮的、规模最大的迁移,也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的大流转,相当部份人经粤北流到珠江三角洲。  宋人因战乱逃亡,来到岭南,无法维持原来的生活方式,只好“义无反顾”融入当地社会。他们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很快就成为这片土地的强者。我老家的始祖是八百年前从中原的鹿邑南下的,最先在南雄珠玑巷落脚,后来扎竹作舟,从北江水路进入三角洲。当年一片水乡泽国,无田可种,只好在水边搭寮养鸭,家口增多才联同其它姓族一起围垦造田,建设村庄。今天珠江三角洲姓氏繁多,他们多以一个姓氏立一村庄,这就是当年一家一户落地生根繁衍的结果。近二三十年,珠江三角洲数十个姓氏,查族谱几乎一致确认为宋代移民,而且找到了粤北南雄珠玑巷这个中转站,为宋代大移民增添了注脚。
  文章不错
  从粤文化到广府文化
  除了历史上的几拨大迁移,后来几个朝代都不断有外省人迁入岭南。到了明朝洪武初年,中央首次设立广州府。明朝设置广州府对粤文化的推动很大,是粤文化转身为广府文化的里程碑,从此广府成为粤文化的代表。到了明代中叶,广府人文荟萃,一改以往岭南文化不彰的历史,其中有两项最为突出:一是作为文化标杆的科举,明朝中叶以后,广府科场成绩显著,乡试不计,仅南海一县就产生过二名状元十二名进士,这些人官至国家部长級省长级甚至宰相。时人称广府“人文风物堪比中州”。二是明朝提倡理学,宣掦忠孝,大力倡导以宗族为中心的“祠堂文化”。成化年间,朝廷推行品官立祠制度,准许当朝一品至九品官员回乡追索五代兴建纪念祠堂,目的是团结宗族,纪念祖先。明朝嘉靖以后,为了让宗族政策更加广泛贯彻,除了让当官的兴建祠堂,还鼓励平民以宗族为单位建祠堂,当年广府推动朝廷政治文化不遗余力,所建祠庙最多,民间祠堂遍布城乡,后世有“顺德祠堂,南海庙” 的说法。后来宗族祠堂还制定了很多乡规民约,家法国法并存,祠堂成为城乡基层的自治单位。时至今日,广府的祠堂文化在广东乃至全国依然表现突出。  满清入关统一中国,对汉人文化进行大规模的改造,特别是“改须眉,易衣冠”都采用强制手段,甚至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强暴政策。经过改造,满州的八旗文化、被收编的汉军文化和岭南文化都和在一起了。正当互相取长补短的时候,清初的三藩之乱给广州城带来了灭顶之灾。当年驻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和驻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响应云南平西王吴三贵造反,带兵攻占广州,把清初在广州的一切建树全数毁掉,南海县和番禺县的县志都记载了这次叛乱杀人七十万。又因宗族祠堂有自治功能,同官府密切,也被通通烧毀,致使广州城内“十室九空”。当年中国百万人口的城市并不多,而广州被屠城七十万,可见广州府已经人文尽毀。乾隆时代重修府志,发现广州府志已全部消失。朝廷也曾想在广州复兴祠堂文化,可惜其时广州的住民基本是新移民,没有超过五代的。有同姓者想联合建祠堂,但因宗族、籍贯不同,官府不允。于是,一些同姓者便将建祠堂改为建书院,以建学校之名行联宗建祠之实,从此广州城內书院林立。今天广州著名的陈家祠,早年也叫陈氏书院。祠堂变书院对广州文化建设有重大意义,众多的城市书院改变了千百年“耕读传家”的传统,四乡的学子都来广州求学,令广州的城市教育和学术得到很大提高。清朝强化了广东省的建制,并在省城设广州府衙和南海、番禺两个县衙,还在广州城设置了两广总督、广东巡抚、广州将军和水师提督等更高级的衙门,大大强化了广州城的功能和广府的文化地位,从而让广府文化成为“两广”文化的楷模。
  五湖四海文化的大染缸  清初广州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后来得以复兴,主要靠南海和番禺两县来填补。在清代,广州城市分别由南海、番禺两个县共管,城市户口分别入籍到南海和番禺。这两个县亦城亦乡,在政府的推动下,两县及珠三角的士绅和民众大量进城经商和务工,使广州很快恢复了人气。另外,中央派来大量官差和兵勇,主要岗位都配备满、汉官员,军队也有八旗兵和汉军,八旗兵一人当兵全家食粮,可以拖家带口。满洲人当政之初不懂汉文化,为官者必请汉人当“师爷”,由是南下官差、“师爷”和驻军相当挤冗,令广州城市人口大幅回升。清朝中叶,广州工商业发展较快,又是国家唯一对外口岸,商贾以及外省民工来粤者更多。很多人无法在城里居住,便开发了珠江南岸和西关大片土地。珠江南岸和西关的开发,促使广州城外百多个乡村城市化。此外,广州除了容纳各地的人,还容纳过一代一代的洋人,给广州带来了海外文化与异域风情。  清朝中叶以还,广府文化别开生面,它融汇了不同宗教、不同民族乃至不同种族,各种人物风情和生活方式混在一起,使广州成为一个五湖四海文化的大染缸。广府文化是主底色,外江文化和西洋文化进入后,经过磨合、融汇,让广府文化增添了各种基因,从而也为各方所接受和喜爱。可以说,越到后来,广府文化就越难体现固有的传统了,而是以先进为标杆,能者为师。五湖四海的文化混同,谁在政治上经济上起主导作用,谁就引领文化潮流。林则徐、李鸿章、张之洞都主宰过广府文化,孙中山、康有为、梁启超曾让广府文化发扬光大,原来的外江佬胡汉民汪精卫廖仲凯也成了广府文化的中坚。民间事例不胜枚举,例如广州高第街有姓许的名门望族,其始祖是潮州人,若干年后,这个家族在广州发达,引领广府文化一个多世纪,民国时期的许崇智许崇清和许广平都是这个家族的人。又如广州十三行的名门望族,他们开发广州西关,曾经是广府文化的杰出代表,而他们多半都来自江浙、福建。说到文化项目:粤剧作为广府杰出文化艺术,它的源泉来自京、昆,是京城艺人张五带领“南剧”艺人改造出来的;粤菜是广府人骄傲的文化品味,但最高级的粤菜都来自官衙和西关富商的私厨。很多粤菜都是官家富豪的家乡菜,改革开放后重出江湖的“太爷鸡”,就是官家菜的代表,“太爷”是清未到广府为官的江浙人。还要一提的是,元朝和满清灭亡,大量遗族成了广府平民,别看八旗一、八旗二马路的广州人是何等的地道,但他们世世代代都会记住祖先的光辉。  广东的三大族群,各自有不同秉性和深层的文化底蕴。潮州人和客家人对族群文化的坚守可谓根深蒂固,近世潮州人常常举办世界性的代表大会,客家人也举办过多次全球性的联谊活动,他们凭籍一种语言就能凝聚五湖四海同声同气的群体。这种紧密“抱团”的情怀,在举国上下实不多见。相比之下,广府人就显得松散和不“埋堆”了。究其原因,就是前文讲述过的“大染缸”。尽管广府文化在族群內得到认同,但这种认同,只是对一种生活方式的喜好或向往,它求同而不排异,不管是中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还是西洋文化,进来了,都有一席之地。因此,广府人在文化生活中总是存在着共性和差异,走到一起的时候便常常意见不一或唱和不齐。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08:13:09  到了近代,潮汕平原一些村庄,一个姓氏就有几万人口,  -----------------------  喔哦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08:13:09  第二讲梅州。梅州又叫嘉应州,居民主要是客家人,客家人移居岭南较晚,以至他们在岭南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坚实的地盘。一个“客”字,反映出客家族群的临时性和流动性。我始终不明白,岭南各族群多数从北方逃难而来,为何客家人逃到南方总是躲躲闪闪?先是他们集结于粤东北山区,继而见缝揷針散居全省各地,落脚点多属生存条件较差的地方。不过,客家人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每到一地都能因陋就简实行自给自足。由于客家人有流动性,因而对家园的意识相对淡薄,客家人的村落一般都不大而且比较简陋,即便有实力或富裕的客家社群,也缺少安全感,他们立村、建房多数自我封闭,对外界多有防范,以围村、围屋的形式保护族群的安全。  客家人在安身立命之地也缺乏安全感,因而有强烈的向外发展的愿望,男人们都想通过读书、从军、做生意、走南洋外出,那怕是出外做苦工也要离开家乡,有成就的就回乡光宗耀祖再带几个兄弟出去。  ---------------------------  真是文化上的事情啊。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08:13:09  近三十年,珠江三角洲上百个姓氏,查族谱几乎一致确认为宋代移民,有热心人追寻祖先移民的历史轨迹,找到了粤北南雄珠玑巷这个中转站,于是几十个姓氏相继联宗在这里兴建纪念祠堂,掀起过一阵修祠建庙和重修族谱的热潮,为宋代大迁移营造了坚实的注脚。  ------------------  汉民族,竟然有这样的迁徙史;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14:47:57   我国驻外使领舘有些工作人员对这种现象不甚理解,认为同属中华民族,又同是汉族同胞,缘何一种语言的关系,就能让全世界同声同气者集结起来。这种文化现象大深澳了。  ------------------------------------  作为北方人,而且是城里长大的人,对这个事情,也是不理解。  大学时,比较流行同学会;  有些省份,不是一时,很是坚持。
  好像现在还有说法,是“西关的小姐,xx的少爷”。呵呵
  谢谢投入7th在我多个贴里关注。旧时代的所谓西关小姐和东山少爷,其实就是今天的富二代和官二代。这两个称谓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只有拉动消费一种,此外没有任何进步意义。在中国有富不过三代的社会法则,很多官二代富二代到后期都风烛残年,做人中庸一点就没有太大落差,还是平淡的好。
  广府文化走向世界  由于广府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状况,广府人比中原人少了束缚,敢为天下先。后来不管是维新改良还是推翻皇朝的革命,多由广府知识分子领头。这些民族精英有呼声有行动,追隨者众,大大提高广府政治文化的知名度。在这种氛围之下,早已在“两广”传播的粤文化几乎一致地对广府文化衷心的认同,广府出现任何时尚潮流,所有粤文化的区域都会跟风。  在广府文化版图里,有一个特别的文化圏,就是港、澳地区。港澳地区的历史人所共知,但它们的文化脉络却有很多说法,我认为主要来自广府。鸦片战争以前,香港只是个小渔村,除了一些流动蛋民和出没不定的海匪,没有多少民众,开埠的时候,到香港发展的基本是广州的商人和珠江三角洲的劳工。香港开埠完全没有文化积累,文化生活和风俗习惯多由西关商人从广州照搬过去,当年入主香港的英国人不多,来冒险的西方人多属不同国籍的欧洲人,难以形成主流,因而港英当局不得不移樽就教,将广府文化照单全收。为了在政治上迎合中国人,港英当局连政府机关设置也沿用满清那一套。长期以来,省(广州)、港经济自由流通,文化几近一体。时至今日,香港低层社会的习俗还保留了六七十年前的广州风情。  此外,广府到海外谋生的人很多,最早大批出走的是洪秀全失败后的兵将,后来是沿海农民“卖猪仔”。不管出发点是如何悲惨,因为成事者多,出洋便源源不断。中国人到了异乡,念念不忘乡情和文化传统,因而粤语、粤菜、粤戏曲、粤风情也相继出洋,今天在西方城市的唐人街都能体验到浓浓的粤味。需要指出的是,百多年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广州的经济文化都比香港强,特别是西关的经济文化同西方文明结缘以后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很快就反馈到港澳而成为时尚潮流,再由港澳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华侨社会。  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在尊重各地文化特色和生活习惯的同时,在全国进行统一的文化教育,也是对地方文化的一种改造,但针无两头利,在推动全国一盘棋的时候,便难免顾此失彼,地方文化受到一定制约。历史上曾经来往密切的省、港文化,由于社会制度不同,有几十年几乎中断了交流。在中国文化对外传播停滞不前的时候,香港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事业也日益繁荣。香港人将固有的广府文化进行了商业包装,使之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生活元素,而且快速传递到到东南亚和欧美国家。先是大量的广式武侠小说,以及黄飞鸿、叶问、李小龙等传奇,让海外华人增加了凝聚力和自信心,继而大量的粤语电影、电视剧、粤语歌曲在世界各地推广和流行。此时,广府文化又不知不觉地变身回到粤文化的位置,让港澳成为革新了的广府文化的代表,众多的演艺明星成为新广府文化的品牌,连台湾的邓丽君也要常常唱粤语歌,以适应海外华人大众。在资讯发达的时代,这些软实力日传万里,令很多移居海外的华人普遍对广府文化认同。粤语影视和歌曲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粤语推广阵地,也成为阅读广府文化、粤省风情的百科全书。汪明荃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与侯徳健的&龙的传人&齐头并进,在世界华人文化圈各领风骚。  可是,此时国内一此文化精英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反而讥笑港澳为文化沙漠,而国家的文化主旋律又经常站在文化祭酒的地位,批评广东的文化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令广东人百口莫辩,只好埋头揾银。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22:48:54  旧时代的所谓西关小姐和东山少爷,  ----------------------------  对,是这个说法。  而且,应该不局限在就时代;  建国后,东山少爷,指的是住在东山区的高干子弟。呵呵  另:  东山区,好像现在被合并、取消了?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10:05:22  在资讯发达的时代,这些软实力日传万里,令很多移居海外的华人普遍对广府文化认同。粤语影视和歌曲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粤语推广阵地,也成为阅读广府文化、粤省风情的百科全书。汪明荃的&万水千山总是情&与侯徳健的&龙的传人&齐头并进,在世界华人文化圈各领风骚。  ---------------------------  是的,是的。  《万水千山总是情》,男女主角:汪明荃、谢贤,就是谢霆锋他爹。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10:05:22  可是,此时国内一此文化精英仍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反而讥笑港澳为文化沙漠,而国家的文化主旋律又经常站在文化祭酒的地位,批评广东的文化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令广东人百口莫辩,只好埋头揾银。  ---------------------------------  北方人有这种倾向,为了文化而文化,即成书、入理才算文化。呵呵
  我是广府人,祖上南下广东已八百年,繁衍后建成宗族祠堂已六百余年。老家属南海县,而县衙就设有现今的中山六路,今天还有南海县衙旧街。我出来行走江湖几十年,眼见潮州人客家人能抱团自暖,而广府人则各家自扫门前雪,永远埋不了堆,因而十分困扰。经过认真翻查广府历史,才知广府人不但来自五湖四海,而且来自不同宗族或不同民族,他们受广府文化熏陶又为广府文化增添色调,因而广府就成了五湖四海的大染缸,就传统而论,广府文化没有那一种可以申遗。染缸一说,前人未有。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16:01:43  我出来行走江湖几十年,眼见潮州人客家人能抱团自暖,而广府人则各家自扫门前雪,永远埋不了堆,因而十分困扰。  --------------------------  城里人本就疏远,不如乡下;  但城里人,对亲戚比较看重;  遇到事情,也都是帮亲不帮理;  所谓,血浓于水。
  什么才是文化?国人一惯以为南方要比北方的文化底蕴深厚,我经常看见南方人在稻香村为了几元钱的包装盒子跟营业员在那斤斤计较。在江南我几乎没见过太大的鱼,2斤重的鱼估计都算大的了;而在荒蛮之地东北查干湖,渔民用于捕鱼的渔网网眼永远要大于4寸。感觉有文化的南方人想的永远是如何能得到更多,朴实的察干湖渔民却在想如何让后人也能吃到。目前的国民素质与南方人做老大不无关系
  广州及其周边的祠堂、书院,至今依然保留“塾”的建筑形式,国内其它地区我没见到实例。这个“塾”是先秦古人讲课的地方,后来大名鼎鼎的“私塾”既是由此而来。      两张图片分别拍自黄埔和沙湾。图中大门两侧的平台既是“塾”,内侧的叫内塾,门外的称作外塾。
  说到文化底蕴,文章就不容易做了。说是全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本身就大小不均,而底蕴又各不同。中央电视台播了一两年的长篇连续节目,叫远方的家,虽有美化痕迹,但仍看得出中华文化的千奇百怪,很多地方仍属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实在是谈不上什么底蕴的。人们谈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基本以汉文化为依归,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近世对汉文化钻研极深的很多都是努尔哈赤的子孙。  贾抄袭论南北人的文化差异,说的也是实情,但须知东北人捕的多是自然生态的鱼,让小鱼长大才捕这是古训,而南方很多地方已无生态鱼了,捕的是放养鱼,一般是谁放养谁捕,同东北的共有资源不同。浙江的千岛湖是自然生长与放养结合的大湖泊,捕多大的鱼也有约定俗成的规则。  广东地处南方,但文化进不了南方,代表南方文化的只是江南,代表城市是京沪。所以广东文化在中国长期被忽略不计,广东人也多认命,除了自守经营,很少到外省或京城为官,若不信,可查查十八大中委,里边没有一个广东籍的人。所以贾抄袭说国民素质同南方人做大有关。广东不属南方文化,中央有关部门早在十多年前就说广东文化低,所以是做不大的。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08:34:12   ----------------  @贾抄袭  看见没?  知道毛主席的教导不: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哈哈哈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08:34:12  ----------------  @投入7th 53楼
11:48:56  @贾抄袭  看见没?  知道毛主席的教导不: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哈哈哈  -----------------------------  不用调查。你左右互博不要太嗨哈
  一枝翁把岭南的祠堂发表出来,很有典形意义。从这两座祠堂的风格,可知是建于清代中后期,此前的祠堂,正门两边并无高出地面的平台,平台是给权贵观礼用的。祠堂前一般都有广场,每逄庆节都有舞龙舞狮,或什么漂色游行,父老和村领导便坐上平台观礼,下边人群人头湧湧站着观看。  祠堂两边分别有偏门,直入祠堂的东廂和西廂,这两廂应是书塾用地,通常是西边为学校,东边为老师宿舎,老师若是本地人,东廂便是教学办公室兼村政人员坐立的地方。书塾是为乡族公办学校,同村子弟都可以入学。  大的乡族有私塾,是大家族的私立学校,一般只收本家弟子。老师住在富家宅院里,多住在东廂房。古有老师勾引大宅丫环,苟且于东厢,被人揭破,中国汉语便有东窗事发一词。
  作者:贾抄袭 时间: 12:13:42  不用调查。你左右互博不要太嗨哈  --------------------  左右互博?  我和你?  不会吧,  应该是贴身肉搏的啊。 哈哈哈
  楼主:穗南山客 时间: 15:15:15  古有老师勾引大宅丫环,苟且于东厢,被人揭破,中国汉语便有东窗事发一词。  ----------------------  哈哈哈
  作者:贾抄袭 时间: 12:13:42  不用调查。你左右互博不要太嗨哈  --------------------  @投入7th 56楼
15:47:39  左右互博?  我和你?  不会吧,  应该是贴身肉搏的啊。 哈哈哈  -----------------------------  呸。表face
  @穗南山客 52楼
08:34:12  说到文化底蕴,文章就不容易做了。说是全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本身就大小不均,而底蕴又各不同。中央电视台播了一两年的长篇连续节目,叫远方的家,虽有美化痕迹,但仍看得出中华文化的千奇百怪,很多地方仍属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实在是谈不上什么底蕴的。人们谈中华民族文化底蕴,基本以汉文化为依归,不过令人惊奇的是,近世对汉文化钻研极深的很多都是努尔哈赤的子孙。  贾抄袭论南北人的文化差异,说的也是实情,但须知......  -----------------------------  曾荫权不就祖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的吗
  作者:贾鲜花 时间: 15:52:26  呸。表face  --------------------  你怎么总是歪想呢?  我说的贴身肉搏,  是说好比这几个回复,你挨我、我挨你的,  有来有往、针锋相对的啊。  哈哈哈
  作者:贾鲜花 时间: 15:52:26  呸。表face  --------------------  @投入7th 60楼
16:30:45  你怎么总是歪想呢?  我说的贴身肉搏,  是说好比这几个回复,你挨我、我挨你的,  有来有往、针锋相对的啊。  哈哈哈  -----------------------------  你就是歪嘴和尚
  作者:贾鲜花 时间: 16:33:26  你就是歪嘴和尚  -----------------------  歪嘴和尚也是和尚,  严禁人身歧视!  另:  去别的地方再聊吧。呵呵
  作者:贾鲜花 时间: 16:33:26  你就是歪嘴和尚  -----------------------  @投入7th 62楼
16:42:01  歪嘴和尚也是和尚,  严禁人身歧视!  另:  去别的地方再聊吧。呵呵  -----------------------------  这谈文化呢,你歪嘴歪楼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