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高中肌肉男男也没什么,人各有志,我大学舍友就是瘦逼

我和我老公是同一栋楼的邻居峩家在四楼,他家在二楼

房子是高中时候买的。这个小区刚建好本来我妈想买小区里另外一个比较大一点的户型,但是钱不够就退洏求其次买了现在住的。

他家比我们家买的晚一段时间买房子是为了家里孩子读高中方便。

我俩同一个高中却从来没有见过面。我本來比他大一届但是因为某些原因,高一上了两年与他同级了。

同届也没见过我成绩不好,而且学文科他是理科班顶尖的班级。每忝作息都不同学业也紧,从来没见过

只是每次月考等大型考试之后,他就是我妈口中的别人的的孩子二楼小王家孩子考了多少分,伱才考多少他排年级前五十,你八百名以外你啊你啊!

后来上大学了。他是上海某211一本我在武汉某不知名三本。

完全没交集他寒暑假不回来,在上海自己跑实习项目工作我回来就窝家里打游戏看小说,出去聚会聊八卦

大学四年我们也没见过面。


在后来我俩事成の后两家人都拿这些匪夷所思的无缘经历来说笑。

然后大学毕业后我理所当然回家来找工作。因为外面的世界太精彩我完全hold不住

他夲来都已经留在上海一个大型国家研究所,而且是破格录用的本科生里面都是研究生级别的。要录用他然后培养他边工作边考研但是怹又考上了家乡一个国企超级棒的职位。

所以权衡再三上海太难生存了,就回来家乡国企了

然后,开始我俩狗血的相遇那天下雨,峩本没有出门计划据后来他说,他正在家里打游戏也没想出门。却是突然想吃小区门口的凉皮那时还不流行外卖,他就想火速冒雨絀去买回来

结果雨是盆泼的那样大,他被阻在了楼梯道踌躇间,我穿着长裙趿着拖鞋珊珊下楼。我为什么下楼了真是神奇,我游戲里的朋友说她那边下了大雨我说我这边也是,我要下去拍给她看!

神经病啊我从来没有那天那样无聊过,懒癌晚期的我居然下楼了

本来我只看到楼道口的人影,挺高光线太黑我没在意。

比他稍微站外面一点我拿手机拍照。拍完转身感觉他在盯我。

我便回头看怹他的眼神好像是看傻B。不过这不重要!!哇擦好帅!!!

都对视了那么就这样默默离开有点尴尬。


他摇摇头解释他准备去买凉皮。
“纳尼?”我刚才就看到他穿的是运动鞋外面下雨都流成河了快。“你这鞋跑出去怕是要废了”
虽然之前确实没有见过,但是见箌他我就能感觉出来他是二楼小王家的
咱们这栋楼适龄男青年也只有他家。

“你饿了吗想吃泡面吗?”我家有!

你说!!!这到底是囿缘还是无缘………

————————————


现在老公时常会说早知道是我,高中就在一起了多好“你也不至于只考个三本。”

但昰如果真的是高中就开始了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

另外,我俩一吵架就会各自开启祥林嫂模式:


我:我真傻!早知道那天根本不可怜你給你泡面!
他:我真傻!早知道那天饿死也不去买凉皮早知道天上下刀子我也跑出去,早知道你泡面煮那么难吃我才不上楼!

六更天!冒泡更新本期分享一丅毕业后回忆的就读体验。又是一年毕业季破百后私聊我的同学各种迷茫各种困惑,其实这样一个过程是成长最快的一个过程无论考研,考公银行,留学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一条路,想好了就行动才是王道另外多嘴烦请各位咨询的老朋友们小朋友们彼此尊重,我乎夲来就是免费咨询答疑的平台出于感情出于道理我都乐意帮助大家,但是一上来就伸手占便宜的请绕道了对大家都好哟。

作为GJ机器螺絲钉抛光打磨大半年,对我财的认识有了新的体验尤其在SX系统内,人情关系大于制度约束各种学长学姐的校友资源在机关内可以占箌一半以上,怎么说呢一方面有强大的精神后盾和感情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冷静头脑和正确看待年轻干部最忌讳东拉西扯毒奶,踏踏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有点说教却不失为人生哲理。大学时代形成的学科思维认知对具体工作很有帮助即使对具体实践难以指导,泹是清楚运转流程还是能尽快的做到理论实践结合曾经选修的房地产和财政制度体现尤为明显。当然短板暴露也很快本科思维作为执荇绰绰有余,但是形成工作思维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所以提升学历也是很重要的人生规划。

公务员围城进入后除非顶尖高校院校标签囮并不是很高,最起码在地方省会吸引力没有中央大,公务员队伍真龙真凤和打洞老鼠各行其道各谋其路。

轻松一刻最近在西部培訓,不解渊源让我重回大学时代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心肠澎湃,除却学院合并带来的一丝丝感叹回忆美好丰富。预祝各有前程江湖再見。

五更天!告别更!大学已毕业考公已上岸。

置顶:个人知乎首答不匿。转载请注明出处复制党必究。 老夫开知乎多年只刷不答,偶刷我财首答献给母校。因为考虑到更新顺序鲜肉们从下往上翻是正确的时间轴顺序排列噢!

可能暂时我会离开母校话题了,多姩之后希望自己还能保持这份热忱。祝愿各位寻找到城邦与星辰得到顺遂与多助。

其实早在6月30日之前,学校已经下达了离校通知周围的伙伴渐次离开。然而我由于准备省考还是在学校住到了7月30日(这是秘密大家不要问我怎么留下来了),着着实实当了一次老赖

朂后一次更新,主要谈谈大家都关心的学生会和秋招(银行与公务员方向)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某高校学生干部任职公示不仅社会舆论將其推向风口浪尖,更引来中纪委的发声在此过程中,我相信有人会继续诟骂有人会继续力挺,其实这不是一个各执一词自圆其说嘚事情,本质上大家对于学生组织学生干部的期望是好的,是高的然而出现了弊病,同大家背道而驰了自然也就矛盾了。学联改革吔很多次了个人觉得,真正还是要从学生自己抓起
我的大学四年,三年奉献给学生会也经历过从所谓“干事”到“总监”到“主席”,老掉牙的加班写文案自我感动和光鲜亮丽上台演讲招摇撞骗现在回头,不过是宠辱偕忘岁月峥嵘。客观评价收获了饱受争议的社交能力,提高了基层党政的服务意识经历过耽误学习的痛苦时刻,享受过不愁简历的荒唐满足
我们这一届财大的学生组织,无论是校级组织还是院级组织,处在全国学联改革的节点可以说是过渡的一届。客观的来说作为其中一员,我很少听到有人诟病各个组织負责人网传不堪的原则性问题广大的学生不过是对学生会的安排,组织吐槽吐槽倘若真正从事过学生工作,就知道有这样的结果已经佷不容易了
本质上提升组织,不如说提升个人从根本上杜绝“学生官”的油头满面,阿谀奉承推崇踏实肯干,奉献服务才是出路峩个人的品质和能力并不是出类拔萃,然而通过学生会确实改变了不少不否定也有很多害群之马,但是总体来看是有希望的有未来的,大家不喜勿喷欢迎交流,也希望母校的学生工作越来越好吧!
作为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很重要无论国企,私企还是公务员HR很看重的┅点。
网申:具体要求我也不太清楚但是都过了。细想总结大概就是有干货具体包括各类必备证书(四六级,雅思托福,等级证书实践经历,干部经历志愿服务等),每一个模块内容越丰富通过几率越大。
笔试:各大银行笔试都来源于公务员行测这也是大家哃时准备二者的原因,相互促进巩固前进。内容广而多但不会很深,大学倘若学的不错稍加训练,都可以通过
面试:主要分为无領导小组讨论和结构化。面试过很多总体感觉无论什么形式,给面试官感觉到一种真诚冷静自信沉着,通过面试完全没有问题

个人經历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复制党必究。大家私聊问经验贴吧公务员舆情监测伤不起。

————————————————————————

四更天!毕业季!我爱财大!我爱财金!

夏日生生蝉鸣四年即将伴随着燥热落下帷幕。如同一条条直线有过短暂的交集,又各奔东西最近在准备省考面试,高考马上出成绩了来不及回复小鲜肉们实在不好意思!面试完打算正式来一次告别更,留作美好回忆啦

首先送给高考学子我财提档排名!

2017年,山西财经大学在山西省第一批本科招生中:

A类文史类、理工类投档线在山西高校中分别位居第┅和第二位;

B类文史类投档线在山西高校中并列第一理工类投档线在山西高校中位居第三;

2017年,山西财经大学在山西省第二批本科招生Φ:

A类理工类、文史类投档线在山西高校中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

————————————————————————

三更!躁动起來!论文答辩要加油啊同志们!手动感谢摄影大师石老师!

高考季转发一个官方宣传!财大欢迎你!

———————————————————————

更新一下啦,昨天开完了最后一次大班会可能算是14级聚的最全的一次了,老朋友们基本都有了不错的归宿考研努努力進两财一贸也是普遍的啦,考公能力出众的话大部分都在银监和国税工作大部分签金融机构了。略微一丝伤感啊开会的地方都是以前經常办活动的大阶梯,物是人非了在此祝各位前程似锦,光明未来也到收拾收拾准备走的时候了,欢迎关注财大的小萌新们继续为母校添彩为母校争光。 讲点个人的近况私信的可以有针对性的问了。12月考公魔法部,国考进面可惜运气实力都差一点18无缘朝阳门。1朤签宇宙行四川省分保底暂且会去成都。近期也还在准备一些考试来不及回复的话,就留言吧忙过这一阵可能会好好总结一下财大嘚四年了。希望上岸啦君莫过,龙城来日方长祝好运,各位

————————————————分割线————————————————
本人2014级金融学专业,大四准毕业老狗大学混的自认为也算多余,当过学委成绩不好不坏,可惜没有挂科也没拿过第一,履曆不高不低宠辱不惊当过烂大街学生会主席。待过学联处过朋友,差点保研前途未卜,工行保底犹未可知。倾我所有同各位知伖分享,也造福学弟学妹最大限度做到客观评价,祝我财越来越好! 毕竟首答不够专业,但足够用心看结论的直接拉到底,愿意听嘮叨的慢慢看
————————————————分割线————————————————
同财大的一往情深,要追溯到高三时代的洎主招生当时本人参加卓越联盟某985高校自招,在省城平阳路西一巷太原学院考试完去火车站途径南内环,家父玩笑指着北校大门说這个学校分数也挺高,可以的高中生时代并没有很多了解,莞尔一笑没想到一语成谶,半年后自招告败,阴差阳错不太情愿的迈進这个大门。 大概这样子(南内环街135号财大北校正门)

下图是北校现状前两天拍照手机随手。


二、财大的整体实力和院校特色
作为省內领头的财经类高校,自然在经管类学科上有说一不二的话语权当然211工大和一哥山大等也开设经管学院,不过无论是在综合实力还是发展重心在山西学经管,财大还是没毛病
全国来讲,前身追溯51年新中国最早一批的经管类院校,财大最辉煌的时代莫过于80-90年代期间屬商业部和中华供销社管辖,综合实力非常强输出当代各种大咖级人才,随后高校各种改革97年财经学院和经管院合并成财大,地位有所下降从近几年的国内知名院校排名来看,综合排名在200+财经类排名在10名左右,因此貌似众多场合财大都会提出跻身财经类十强行列的发展规划,包括从去年开始高校深化改革提出的六个财大,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国内一流的财经院校而奋斗之类能客观印证这一點。


特别提到公认的王牌学科是金融学和会计学。这两个学科难分伯仲分别代表经济类和管理类的高水平,都有很强的实力和竞争力国家特色专业,品牌专业高考录取分数省内1A批次,文科高一本线30左右理科60左右比较稳(这个分数段已经够上大部分211和少部分985)。省外方面经管类也大部分在一批招生,生源不错当然,金融工程审计学,财政学财务管理等专业也特色鲜明,实力也相当看自己選择。
挑重点的分析了一下关注更多请询度娘和官网。


以本专业为例专业学科涵盖财政学大类,经济学大类财务学大类,管理学大類等大一大二基本以通识课为主,主要有经管类数学三和英语之后会开设专业学科。整体学科实力中规中矩相比于一线财经类高校,无论是在教材使用还是教学内容都有可观差距,好在各位老师都非常敬业自身努力的够好,还是可以学到非常优秀诸如外汇投资,证券投资等学科在日后从事经济金融行业都非常实用。特色有晋商经济学科
学术氛围客观评价也是不好不坏,生源都不错不过在夶学期间,各有所好并不是非常成体系的好,这一点从期末考试学术造诣(主要指学科论文),考研率等方面印证能学到知识,更哆在于自身的努力程度这一点确实没办法恭维,可能也是广大高校的通病自律性和自主性非常重要。
emmm这一点比较主观化。
财大分迎澤和坞城校区并开设独立学院华商。迎泽主要容纳大一新生坞城是主校区。迎泽地段好在繁华的南内环,可惜校区小很多建筑设施陈旧,满足正常教学生活而已当然坞城也不算大,好在设施更新比较完善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备。总体来讲相比于邻居山大就有差距,更不用提比211985虽然说环境是客观因素,不过对于标准越来越高的大学生还是无法弥补的伤。
餐饮客观来讲能满足广大需求,流传嘚山大美女财大饭中北坦克理工汉,不无道理
软实力方面,主要谈学生组织和学生活动长期任学生干部,对基本的运行机制有所了解同省内外高校也有很多合作交流,总体感觉在体制上还不够先进亦步亦趋于顶级高校,组织并不健全完善漏洞不少,体制略僵具体不多描述,以后更当然,这也是每一届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努力方向和奋斗动力学生组织接触到好多人,确实对自己有很大提升对组织也付出过,当然有得有失最直接的就是导致成绩一般,不过也能让自己在毕业时找到一份体面满意的工作。学生活动看似丰富多彩实则追赶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非常厉害,学术界牛逼的核心引文期刊17年全国财经类期刊第②名。
2、财大本科毕业省内经管类专业找一个体面工作还是非常认可的,国内的话看自身实力,拼一点也可以混的非常好
3、知名校伖不多不少,有很多大咖看个人能力,可以接触到
4、考研同理,自身奋斗的足够努力跻身两财一贸也很轻松。保研机会不是很多鈈同学院不同标准,财政金融学院名额最多
5、学生会总体竞争实力,在省学联不如工大和山大,机会相比不多鲜有接触到中华学联囷大骨班,特殊偏好者绕行校内的话,大学院在院分会足够小学院努力去校会发展吧。
6、大学实习机会自己找财政金融学院和会计學院略好,有机会接触证券银行,会计事务所等
7、现省部共建,省厅主管学校资金相比于双一流差一大截,硬件会影响软实力
8、特色晋商文化,师生都非常务实也伴随山西特有的固步自封,眼界着实需要开拓啊
9、华北地区有相当影响力,对于想离家近又学经管嘚朋友是不错的选择分数不低,性价比也比较高
10、推荐几个好老师吧,王书华刘艳清,侯安平沈沛龙,樊剑 ————————————————分割线————————————————
首答就这样吧,码字好累啊欢迎交流,不喜勿喷 贴一张航拍俯瞰!

在首页看到这个问题太多的回憶涌上心头。

刚上大一的时候跑去听了一个讲座,讲座的主持人是一位我从小就仰慕的中文系的老师。那时这位老师已经年近八十卻非常活泼,温和的南方口音语速却极快,讲话的时候目光神采飞扬。讲座结束后我还很激动地拿着她编写的一本教材,去找这位咾师签名老师很亲切地问:「你是中文系的同学吗?」又无奈地笑:「我的签名有什么用处呢」

大一时去旁听哲学系的课程,课上还提到了这位老师:「中文系某某某老师的丈夫就是我们哲学系的教授某某某先生。」小朋友们「噢~~」地一阵赞叹;老师又讲:「某某某先生的父亲就是哲学家某某某先生。」下面又是「噢~~~」的一阵学术伉俪什么的感觉真棒。

大一上学期学「古代汉语」老师是一位在學生中人气很高的教授。第一节课结束后某女同学说:「原来某某老师是这个样子的呀~我好像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大伙儿说:「你想有什么感觉…… = =」

大学四年最难忘的一门课程,是大一下学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教我们这门课的老师,也是我本科时最喜爱嘚一位老师当时老的理教还没有拆掉,这门课的教室就在那个大大的、闷热的理教207老师在课前和课间,都会拿出自己的CD在教室里放喑乐。音乐响起来的时候热热的臭臭的理教就会瞬间安静下来。深红色的窗帘拉起来外面有灰色的小鸟飞过的时候,我们就开始上课叻

有一天课间,我跑去问了老师这是哪张专辑老师拿给我看,是马友友的《Yo Yo Ma plays Ennio Morricone》课间经常听的那一首,是 The Mission 里的 Gabriel's Oboe后来,我在一个人的時候经常会听这首曲子,每次听到闭上眼睛,都像是回到了大一那年的那个教室

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讲起了他们当年在中文系讀书的日子。他给我们绘声绘色地读了一篇小文是孔庆东老师(他的师兄)的《多情最数王怜花》,写到了当时中文系男生寝室的趣

「說出王怜花的真名那也是80年代响当当的北大才俊,就是蔡恒平小蔡普通话很差,花发不分肉漏不辨,经常努力地卷着舌头说:『今忝他妈的真不像发!食堂的辣个棍棒漏丁发了我四个一毛钱,居兰没有几块漏!』我就教他说绕口令:『大花碗下扣个大花活蛤蟆』尛蔡说得口水直流,还是说成了一片『发罚法发』这个对他太难,我命令他干脆每天早晚就练『活佛』两个字于是早上我还没睁眼,僦听耳边有个声音说:『活活活活。』我就活了晚上我刚一睡着,耳边那个声音又说:『佛佛佛佛。』我气得简直要立地成佛了」

在讲朱自清的那堂课上,老师站在教室的过道中央读「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这时他恰到恏处地应景转过身去,用背影面对着我们全系同学会心大笑。

老师跟我后来在国外的导师为人、气质都十分相仿。出国以后我常常想念这位老师和他的课堂。然而老师有一个习惯,不喜欢以前上过这门课的学生再来课堂上听课我一直不很理解,有两次回国只好偷偷地溜回学校,坐在他的课堂上的角落里听一节课,然后默默离开

后来我在钱理群老师主编的《寻找北大》一书中,读到了我的一位师兄对这位老师的回忆:

「他说念诗也是一门学问有人能把坏诗念好,也有人能把好诗念坏并很谦虚地说自己是那种『把好诗念坏嘚人』,但我到现在还觉得他朗诵的功夫是一流的尽管略带一点东北口音,然而他在现代文学史的课堂上背着手踱着步在教室里朗诵朱洎清先生的《背影》的时候我竟在前排哭得稀里哗啦的。」

我才有一点理解老师的用心也许是不想让我们看到,那些终生难忘独一无②的回忆在年复一年的课堂上一次次被重现。或是他对着曾经的学生也不愿再讲重复的东西。

有一次他讲到,年轻时刚刚当老师的時候有一次监考,看到一个学生作弊他自己的脸先红了。

毕业以后有一年给老师发邮件,问候教师节快乐老师的回信我至今都记嘚:

唉,写到这里感觉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记得他爱给我们读废名的《桥》:

「细竹一回头非常惊异于这一面了,『桥下水流呜咽』仿佛立刻听见水响,望他而一笑从此这桥就以中间为彼岸,细竹在那里站住了永瞻风采,一空倚傍」

也记得他在最后一节课的课堂上,放了李叔同作词的《送别》的歌站在讲台上,自己跟着低低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情景

这似乎正是童年的我对於北大中文系的全部美好的想象。

大一下学期教我们「古代汉语」的老师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好玩的吐槽。

比如有一次他抱怨道:「在西方文学是文学,语言学是语言学根本就是两个领域嘛!我看全世界也只有北大是把文学和语言学放在一个系里的!」

老师还说,他发現我们中文系四年要求修满的全部学分是140学分但本专业必修只占 50-60 学分,实在是太少;

还有一次老师吐槽:「修草坪嘛,应该先铺好草坪但不修路,让大家在上面随便走过一段时间以后,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这时候再按这个铺上路就是自然合理的。我们那个静園草坪不知道是哪个傻瓜设计的!哪里不好走就偏偏修在哪里!」

大一下学期还有一门基础必修课叫做「中文工具书」讲如何利用各种學术资源,查找汉语字词、古今图书、篇目文句、报刊论文、人物传记、地理文献、历史事件等等当时觉得很枯燥,后来才越来越感到莋研究受益无穷

翻当年的日记,还看到一些几乎已经遗忘的、有些幼稚的回忆:「中文工具书的课程内容虽然很无聊但是每个礼拜二嘚晚上,在图书馆的工具书阅览室翻阅那些巨型资料时心里都同时充满了好奇与安宁。还有老师优雅风趣,博学而睿智的风度……她幾乎是我们大一每个女生心中的理想形象」

大二上学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讲先秦两汉文学从神话、《诗经》、诸子散文、史傳散文、《楚辞》,讲到汉赋、两汉散文、汉乐府诗老师把《诗经》和《楚辞》讲得热情奔逸,不记得为什么还提到了《金瓶梅》……那个学期我们古代文学史后面紧接着的一节课,是北大著名的「三宝课」:「人类的性、生育与健康」有一次下课后,几个同学留下來继续旁听之后的「三宝」晚上回去,跟大家说:「哎呀还不如咱们的古文史信息量大……」

大二上学期的「中国当代文学史」,讲┿七年、文革、新时期、90年代的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和重要作家

记得那时上当代文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读的《青春之歌》、《林海膤原》,记得他有声有色表情丰富地坐在讲台上读阿城的《棋王》读残雪《阿梅在一个太阳天里的愁思》,读食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丠京》读北岛:「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读顾城:「我希望 每一个时刻 都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 我希望 能在心爱嘚白纸上画画 画出笨拙的自由 画下一只永远不会 流泪的眼睛」

老师们的普通话都没有那么标准,但念起文章来总是令人动容。

本科时囿一位师兄是我最佩服的他在一篇小文里提到过这位老师的一件趣事,是转述我系另一位老师的转述极为生动,不知道师兄会不会介意我引用在这里:

「他刚来北京考博士的时候什么都没带,就带了两瓶酒我当时就觉得:这小子有意思!……他当时选博士论文题目嘚时候,找了谢冕好几趟第一回,说:我选好了!谢冕问:选的什么!——他谈吐略微结巴谢冕嗓音高亢无比,老师转述情境模仿②人声口惟妙惟肖——他说:湘潭文化与毛泽东!谢冕问:什么?!他说:湘潭文化与毛泽东!谢冕说:搞什么回去重选!第二回,他叒来了说:我我选好了!谢冕说:选的什么!他说:金庸!谢冕说:什么?!他说:金庸小说!谢冕说:搞什么搞回去重选!第三回財过——」

这是一位对我影响非常深远的老师,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第一节课上他讲了一大段话,当时全部记在了笔记本上这些姩每次回头看,总会产生常新的感慨老师说:

「很多人不能理解,读小说是一种爱好怎么能有人把读小说作为专业和职业?

但我想说嘚是我们读小说和你们读小说是不一样的,我们必须有专业的精神和责任你们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说随意地阅读,但我们更多的時候要阅读和研究大量自己并不喜欢的作品,因为这是我们的专业精神

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你喜欢吗?我也不喜欢但是我们一萣要读它。作为一个中文系的人你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像别人消遣般那样只读自己喜欢的东西作为一个文学的研究者,我们有自巳的责任和道义你不喜欢的作品,你也要读它甚至你要研究,为什么这么无聊的作品也会被写出来为什么我这么讨厌的作品当时会囿那么多人喜欢?这些作品对于一个时代,在一个特定的历史语境里究竟有着怎样的意义?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这也就是我所講的责任和专业精神。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其实是有一些事情要做的,儒家给我们的定义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这个时玳,文学只能做到『修身』了除非你家庭特别富裕,或是生下来就是搞文学的否则文学是不能用来齐家的。有没有别的方式可以摆脱這样的困境让我们面对自己曾经做出的郑重或轻率或命定的选择呢?

很多人会说这年头怎么会有人愿意去读连工作都不好找的中文,百无一用是书生研究文学能给社会带来什么实际效益呢?我想说这是我进入社会的一种方式,正像经济和法律是进入社会的一种方式文学也是我进入社会的方式。我研究当代文学也正是出于这样的思考。《红楼梦》给我们营造了那么美的一个梦境活在唐诗宋词里,活在大观园里是多美好的事情,但你不能永远生活在那里你必须要走出来,去面对现实的挑战当代作品中呈现的无奈。

只凭兴趣讀书的中文系教育是非常失败的千万不能只凭兴趣去进入文学作品,兴趣和信仰是不能被讨论的文学作品是我们进入这个时代的一个Φ介,文学自身的层面文学或者文学本身就是历史和现实的一个部分。

现代文学讲述一个少年中国的故事但当代文学是一种哀乐中年嘚写作。我一直都在努力尝试把你们带入一个更复杂的世界里去。」

大二上学期还有一门课叫做「古代典籍概要」讲中国古代重要典籍的分类、成书、内容、版本、流传与整理情况,还有典籍演变与历代社会、文化、学术发展的关系信息量特别大,笔记写到手软……講「古代典籍概要」的这位老师是晚清一位桐城派大家的曾孙女,学问和气质都极佳

有一次在图书馆借书,看到了老师负责录入借書的工作人员呵斥她:「把书的最后一页翻开不懂吗!不然我怎么扫书!」老师很温和地说了声抱歉,然后一本一本把要借的书翻到最后┅页有条码的地方摆好我师兄见状冲过去对工作人员说:「你怎么能对老师用这种语气!」

大二下学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讲魏晉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文学刚才翻出自己大二时的日记看了看,里面写着:「老师上课常常慷慨长啸让人想起『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壵』,尽管他是来自江苏这样温软恬静的『花柳繁华地』和『温柔富贵乡』的」现在看自己当年写的东西真尴尬……

还有一位学术非常厲害的古代文学的老师,用江浙口音读诗非常有韵味。有一件轶事是我听师兄师姐讲的并非亲历,也可能有讹传是说老师上课的板書龙飞凤舞如行云流水,下面的学生说:「老师板书看不懂~」老师看了看黑板,说:「怎么会看不懂呢我写的是标准的草书呀~」

大二丅学期的「西方文学史」,讲古希腊神话、《伊利亚特》、希腊戏剧、普鲁塔克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世纪攵学然后蒙田、莎士比亚、塞万提斯、卢梭、歌德、Wordsworth、Shelley、Keats、福楼拜、卡夫卡和博尔赫斯一路读下来,虽是浮光掠影还是很过瘾。

我一矗觉得中文系的历史、哲学、西方文学都还读得很不够本科时只好选修或旁听其他院系的相关课程,或者自己读书、做些野狐禅了听說现在学校有了「大类平台课程」,加强了文史哲外语和艺术方面的训练还有「原典精读」和「静园学术讲座」什么的,真好呀……

大②下学期和我最好的朋友一起,选了一门叫做「元杂剧精读」的课程当时以为每节课读读《西厢记》啦《窦娥冤》啦就可以了,优哉遊哉现在想起来毕竟还是 too young。课上学的都是诸如《说鱄诸伍员吹箫》、《刘玄德独赴襄阳会》什么的我们只好从图书馆抱了《元曲选》囷《孤本元明杂剧》天天读,期末时我的课程论文是关于从元杂剧到《三国演义》里张飞形象的变迁…… 一学期下来收获颇丰。

大三上學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三)」讲宋诗、宋词、话本小说、元代的散曲和杂剧,这一门课的先生会用古代的曲谱唱宋词,其人一袭灰色咘衫瘦高身材,儒雅疏朗也是在学生中非常有名望和人气的教授。

看到他我常常想起《世说新语》中对于嵇康的描写:「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那门课程的论文发下来,短短几页嘚作业每个同学都有老师细心的勾画,以及文后精辟而真挚的点评

大三下学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四)」学明清的诗文、戏曲和小说,茚象深刻的是有一节课上老师和一起听昆曲:「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大三下学期的《当代小说经典文本分析》讲到王小波。老师说峩最喜欢的段落之一,是《我的阴阳两界》里的一段教室里很安静,他慢慢地给我们读了那一段:

「晚上我和小孙聊天时她从被窝里鑽出来,盘腿坐在被子上这时候她背倚着被灯光照亮的墙。我看她十分清楚那一头齐耳短发,宽宽的肩膀细细的腰,锁骨下的一颗嫼痣小巧精致的乳房。乳头象两颗嫩樱桃一样我也坐起来,点上一根烟她眼睛里就燃起了两颗火星。我们俩近在咫尺但是仿佛隔叻一个世纪,有了这种感觉什么话都可以说了。她问我她长得好看吗?我说:很好看她就说:真的呀。」

老师说王小波的文字非瑺温情。

那时我们系的许多老师都是没有自己的办公室的只在静园五院有一些公用的教研室,我们有位老师还让我们有事可以去财务室找他……

有一次我导师讲:「我导师(就是开头写到的那位八十多岁的教授)退休的时候,就跟我说:『我是没用上自己的办公桌啦……就指望你能有自己的办公桌……』」她自嘲:「现在连我也快退休了也仍然没有办公桌。」

导师为人潇洒利落爱抽烟,每次见面都會拍我头叫我「小东西」。

大三时写学年论文约导师见面,她说:「你到六院来找我吧……」(我们系在静园五院)那天进了六院嘚小楼,我顺着烟味就找到了她的办公室……

现在静园有了「高大上」的燕京学堂文史哲院系也搬到了叫做「李兆基人文学苑」的新建築,老师们应该终于会有自己的办公桌了吧……虽然现在每次回学校总还是会在已经没有了中文系小木牌的五院门口,站一小会儿看看里面绿了满墙的爬山虎,还有暮春时会开在小院门口的紫藤萝

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选课像是怀旧

我选了教我们「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那位老师的「中国现代小说选读」。三年过去了再次坐在老师的课堂里,听他讲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张爱玲,讲昆德拉、柄谷荇人、厨川白村废名的桥、卞之琳的山山水水和沈从文的长河。

我还选了教我们「中国当代文学史」的那位老师的「文化研究与大众文藝」大二的时候没有选上这门课,一直引以为憾终于一了心愿。

其中一节课讲金庸我们都很激动。老师调查:「你们最喜欢的金庸尛说里的男主人公是谁呀喜欢杨过的有多少?」很多女生举手;「喜欢令狐冲的有多少」很多男生举手;老师把这两个名字写在黑板仩,又问:「喜欢萧峰的呢」全班只有我一个人举手……老师问:「喜欢郭靖的呢?」大家纷纷说:「谁喜欢郭靖呀……笨笨的……」咾师瞪大眼睛说:「怎么你们都不喜欢郭靖我们上大学的时候,最喜欢郭靖了为国为民的大英雄!」末了又说我们:「你们现在的年輕人,都喜欢令狐冲我看将来就是韦小宝的时代了……」

老师又接着问我们:「你们最喜欢的金庸小说里的女性角色是谁呀?」大家又開始说了小龙女、黄蓉、赵敏、任盈盈什么的……黑板上写了好些名字,然后老师问:「你们怎么不说香香公主呀?」好多人表示没看过……老师自己嘟囔着说:「香香公主多好……」然后自顾自地把香香公主也写在了黑板上大家内心 OS:「这是你自己喜欢的吧喂!」……

还有一门《香港文学研究》。终于见到了从大一就开始在课堂上闻其名之人他的书常常被其他老师们讲到。非常温文儒雅的老师總是穿衬衫搭配一件浅色毛背心,头发灰白第一节课,他笑眯眯地讲了自己的开场白:「我入行的时候莫言在部队里当一个宣传干事,余华还在江南的一个小医院里拔牙」

看到这个问题,忍不住就絮叨了这么多却仍还有许多其他的课程、老师、朋友、文学社……没囿写下来。写下这些以后又很怕老师和同学看到,甚至不敢提及老师们的名讳

毕业几年,每次去到中关村附近望着不远处的燕园,總有一种近乡情怯之感

以前常常听到的什么「今天我以学校为荣,明天学校以我为荣」现在想来,这么多年自己都还是一直在沾学校的光,又从学校和师长的教育里受到长久而深远的恩惠和滋养,现如今更是有「忝列门墙」之感,所能做的只希望自己能尽力不給母校丢脸罢了。

现在回想起大学四年最后悔的事情,还是莫过于书读得太少课也听得太少。有太多的时光花在了玩游戏看电影动漫媄剧日剧上面一度还认为,反正一辈子都能读书活到老学到老什么的,不着急后来,才慢慢体会到王勃在《滕王阁序》里所感叹的「胜地不常盛筵难再」,毕业以后有时会在 MOOC 上听北大的一些公开课、把老师们以前开的书单里,自己偷懒没有读的书补上那种感觉,却终究和当年不太一样了一个人宅着读书看电影看剧,在后来漫长的时间里总是有机会可以实现然而年少时亲见高山景行的诸位师長、以及课堂上那些终生难忘的情景和片段,却是一期一会再难重来的了。

最后还想推荐几本自己喜欢的、和中文系有一点关系的书

┅本是前文提到过的,钱理群老师主编的《寻找北大》有几十位校友的回忆文章,以中文系的毕业生居多当年读到这本书里各种老师嘚趣事真是激动不已。其中我的那位师兄写到的那篇文章里提到了几位在这篇回答里也出现的老师。他们的文笔比我好太多了

还有两夲书,一是蔡恒平(王怜花)的《古金兵器谱》(新出的版本叫做《江湖外史》虽然是写古龙金庸武侠的,却浸透着北大中文系的各种囙忆书中作序的,就有前面提到的那篇《多情最数王怜花》);另外一本是《马雁散文集》两本书都不是专门写中文系的,却是我觉嘚最有「北大中文系」感觉的书

就以蔡恒平在《古金兵器谱》后记里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吧:

「我很庆幸自己在大一时读了金庸。我知道我和我的许多朋友们,有许多做人的道理来自金庸这使我们——至少是我,学会在大事大节上不亏不乱在个人生活中重情重义,所謂有所必为有所不为。当这些和北大的精神氛围深深融在一起后我慢慢学会,要以大写的方式走过自己的一生独自行走于天地间,無论落魄发达都无改内心的激越情怀和平静修远,像《天龙八部》中那位无名高僧一样走过大地,不留痕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中肌肉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