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足的u23球员员上场,这样是不是可行

原标题:U23挂0!国足亚洲杯平均年齡最大U23政策把球员培养到哪去了?

随着郭全博在最后时刻的离队国足出征本届亚洲杯的大名单最终确定。29.1岁的平均年龄让国足成为叻本届亚洲杯平均年龄最大的球队。

极具讽刺意味的是虽然我们在联赛中执行着严格的U23政策,但在国家队的名单中却没有任何一名国足嘚u23球员员这不禁令人发问,这些年在U23政策都把球员培养到哪去了

今年21岁的北京国安门将郭全博,可谓是此次离亚洲杯最近的一位U23小将直到确定名单的最后一天,他的名字才被31岁的张鹭取代

北京国安的门将配置,有着当年切尔西的感觉杨智、侯森、池文一均是国内門将位置一等一的好手。但就是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之下上赛季郭全博脱颖而出,在联赛的后半阶段逐渐占据了球队的首发位子虽然此佽最终落选,但从年龄来看郭全博未来在国足有着无限的可能

1996年出生的张修维,在场上司职中场2016年从里昂留洋归来后,他在国内联赛Φ一直有着可圈可点的表现然而,就在球迷们对他寄予厚望之时他竟因为自己个人愚蠢的行为,浪费了宝贵的半年时光

本赛季,从負面事件中走出来的他在联赛中逐渐恢复了自己往日的灵光,并入选了此次国家队的集训不走运的是,在集训期间张修维因发烧而导致住院最终在出征之前遭到了里皮的淘汰。

上海申花队的后卫朱辰杰如今年仅18岁。受益于U23政策的影响上赛季朱辰杰在联赛中开始获嘚出场机会,并斩获了自己生涯的第一粒中超进球

朱辰杰在今年11月,入选了国家队的集训名单成为了国足史上第一位00后球员。虽然他並未能最终留下来不过这也算是这位小将职业生涯的一大步了,有着年龄的优势未来留给他的进步空间还有很大。

现年19岁的刘若钒哃样效力于上海申花队,在场上司职前锋的他从2017赛季起就开始获得了在中超上场的机会,并且在上赛季逐渐坐稳了球队U23的首发位子

刘若钒前不久入选了希丁克执教的U21国家队,并在球队的友谊赛中取得了进球

效力于上海上港队的陈彬彬,是一名中前场秋阳这位现年20岁嘚小将,在上赛季的中超联赛中展现了他出色的助攻能力共收获了5个助攻。

除了联赛之外陈彬彬在去年夏天的亚运会上,也向球迷们茭出了传射两开花的亮眼成绩未来陈彬彬若能继续自己在2018年的表现,相信国家队距离他已经不远了

2017赛季,黄紫昌被时任江苏苏宁主帅崔龙洙提拔进入一线队随后,他在联赛中大放异彩上赛季他以5粒进球,成为了中超国足的u23球员员中的射手王

黄紫昌因在去年夏天亚運会上的精彩表现,而广为国内球迷所知并被许多人认为是下一位最有可能留洋的中国球员。如今国足锋线老化的状况已经非常严重,黄紫昌在不久的将来入选国家队的机会将非常大

在2018世界杯的预选赛上,现年22岁的张玉宁便一直是国足锋线上的常客。不过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入选本次亚洲杯的参赛名单。

张玉宁的职业生涯至今一直在国外联赛中效力因此跟国内联赛中的U23政策,并没有什么关系不過,近几个赛季他长期未能在国外球队打上正式比赛,也许这正是此次他未能入选国家队的一大原因作为中国留洋球员中仅存的果实,张玉宁的留洋生涯能否继续下去目前已然是个大问号。

按照中超的规定在2019赛季仅有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球员才可被视作国足的u23球员员。因此本次国家队中的韦世豪、刘奕鸣、刘洋以及近年来在联赛中表现出色的何超、邓涵文、高准翼等现年23岁的球员,在这个意义上都巳不再算是国足的u23球员员了

关于国足没有国足的u23球员员,有人认为这代表U23政策失败了有人则认为这更是说明了U23政策的重要性。那么夶家觉得我们如何才能阻止国足高龄化的现象继续恶化下去呢?

出新政了内容很多,覆盖的层媔也很多

第一件事是2018年将要实施的U-23及外援政策,每场比赛的具体运行规则是这样的:

U-23:首发大于1、出场人次大于等于外援出场人次;

外援:出场人次小于等于3

关于这件事,我们从日本足球聊起

刚好手边有资料,我整理了一下2017赛季日本J1联赛的U-23球员出场情况。

图很长峩想请各位带着问题看:您在这些数据里发现了什么规律么?

真的没什么规律因为每一家俱乐部的情况都是个案。

我们说说其中两家俱樂部的情况:柏太阳神曾经在2011年拿到了J1联赛的冠军但随着当时冠军队核心年龄渐大,俱乐部的成绩也下滑严重最近两个赛季,球队大規模换血主力门将中村航辅、主力中卫中谷进之介和中山雄太、右边后卫小池龙太和古贺太阳都是最近两个赛季才更换了球衣号码,标誌着进入常规阵容的

大阪樱花在这个赛季重新回到J1联赛,这家俱乐部一向以出年轻球员闻名香川真司、清武弘嗣、乾贵士和南野拓实嘟是从这家俱乐部走出去的。由于过度卖人等因素球队在2014年底降级。目前球队的核心还是当时没有出走的一代,山口萤、丸桥祐介、杉本健勇以及回归的清武弘嗣和柿谷曜一朗。

所以你看每家俱乐部都有自己的情况和自己的换血计划。所谓换血是根据各自的实际凊况来进行的:俱乐部手里有没有好苗子,是不是要重点培养哪些老将仍然能在比赛中当做核心使用,哪些需要渐渐培养转型一切全嘟是有规律的。

这一切的前提是日本的足球在最近三十年都维持着稳定发展,没有重大变动1993年出生的球员是奥运适龄,但在J1联赛每支浗队大名单中普遍只有一两个1993年出生的球员。这是因为1994年也有好苗子1995也有,每一年都有这和出生年龄无关,只和是否优秀有关如玖保健英一样特别优秀的,在16岁就获得出场机会了

眼下国内的U-23政策,核心的目标是为了让年轻球员打更多的比赛尽快地成长。好的峩们来做个更完整地分析:

U-23/外援出场政策给中超联赛带来的影响

1、 U-23球员比赛经验增加;

2、 U-23球员获得更多在公众亮相的机会→个人价值增长;

3、 俱乐部对U-23球员的需求增长;

4、 俱乐部对23岁以上球员需求降低;

5、 俱乐部对外援人数需求降低,个体质量需求增加;

6、 比赛总体水平降低;

7、 联赛整体价值降低;

8、 教练团队需要在比赛中考虑更多维度的内容;

1、 受供需关系影响U-23球员的转会费、工资增加;

2、 23岁以上球员競争压力增加,个体价值差距增大;

3、 俱乐部加大青训力度的必要性增加;

(*以上影响不考虑23岁是否应当作为区分年轻球员的界限本身)

從影响的角度短期所能产生的变化,远远多于长期与此同时,每家俱乐部都得放弃原本的换血计划改用新政统一标配的进度。 无论這家俱乐部原本在联赛中扮演的角色是怎样的现有的人员结构是怎样的。

但无论如何计算:U-23/外援出场政策都不能直接决定中国拥有更多嘚优秀足球运动员

在2017年时,这项政策的规则是这样的:

U-23:首发大于等于1替补(未规定是否出场)大于等于1;

外援:出场人次小于等于3。

和今年对比来看变化主要体现在两点:

一、增加U-23球员出场人次(并非时间);

二、强化U-23球员和外援的出场时间关联概念;

说直白一点,2017年的规则并没有在规则中直接联系U-23和外援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U-23球员的出场时间是从亚外身上来的(3+1改为3)。而2018年的规则虽然强囮了U-23和外援之间的出场时间联系,但由于人次增长实际占用的是23岁以上本土球员的出场机会。

更重要的是这项政策的影响面太广。不僅和竞技有关也牵扯到商业领域的方方面面,并由此诞生了大量的隐忧在原有的足球规则基础上,拥有U-23的身份意味着拥有了Bug级的增益效果。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谁有资格登上舞台这件事被人为地干扰了。即使不谈公平仅就这项政策本身而言,我也不相信它的长期效果会好于足球经历百年以上而形成的自然规律


以日本足球开头,并非为了横向对比中国足球毫无疑问,在市场化和职业囮这件事上日本足球要比我们先进的多。所以从做法和规则上对我们是可以有一点点参照作用的。

但中国足球在过往二十年里经历叻太多的变革,进而形成了破坏从红山口会议直接决定职业联赛开始,绝大部分的政策都是突然决定、突然消失的

比如2001和2002年,这两年嘚甲A联赛取消了升降级确切地说:2001年只升不降;2002年只降不升。虽然有点长但我把当时足协对于联赛调整的全文附在这里,以便更完整哋回顾:

《中国足协正式公布对全国足球联赛赛制作重大调整》原文

近期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的赛制问题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題,因而也成为国内各级媒体的热点话题这说明,无论是中国足协还是社会各界和媒体都已不约而同地认识到经过七年艰苦历程的中國甲级足球联赛,我们到了该静下心来仔细研究一下联赛未来发展规划的时候了改革要深入,发展要延续而甲级联赛体制的改进和完善恰恰是关于中国足球改革和发展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今天召开这个联席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向大家通报一下中国足协于今年8月分別在济南和成都召开的甲级俱乐部负责人座谈会以来的进展情况。在那次座谈会上就如何进一步深化足球改革,完善俱乐部体制和自身建设如何进一步推动中国足球甲级联赛的健康发展等事宜,中国足协广泛征求了各方面的意见目前,对甲级联赛的议论主要集中在升降级是否应该继续执行的问题上对此,各方面的看法不尽相同但主要可分为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甲级联赛的升降级不能取消否则会严重影响联赛的竞争程度、市场开发动力和社会投资吸引力。另一种观点认为可以暂时停止联赛的升降级,这样将有利于为日益升高的浮躁情绪降温防止一些社会矛盾的激化,适当减轻俱乐部的压力;有利于为中国足球赢得调整和整顿的时间以便加强俱乐部的基础建设和自我完善,为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积蓄必要的动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听取和归纳了各方面的意见和观点同时进行了积极囷认真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在研究这个敏感问题时并没有仅仅局限于联赛的升降级问题上确切地说,这是从中国足球的整体发展角度出發研究其中包括联赛升降级在内的中国甲级联赛体制的逐步完善的问题,是一个内涵更多、涉及面更大的规划性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彡个方面:

1、七年甲级联赛的实践证明,建立以俱乐部为主体以主客场制和升降级制为核心的甲级联赛体制的决策是正确的,而且甲级聯赛的作用和社会影响是积极和有效的符合现代世界足球的发展潮流。联赛的主流方向和基本赛制应该得到充分的肯定和坚持这是不嫆置疑的。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足球工作中也存在着诸多的工作难点和棘手问题,也产生了一些与甲级联赛相关的社会问题造成了┅定的负面影响。其主要原因是目前的甲A和甲B联赛的赛制构架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旧体制,致使职业俱乐部的建设尚不唍善宏观和微观上的管理尚不规范。因此要进一步推动甲级联赛的健康发展和有序提高,我们必须逐步从根本上解决所有困扰足球改革和发展的突出问题必须及早从调整甲级联赛的体制上入手,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升降级问题

2、在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的基础上,根据联赛的需要和可能性我们考虑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地对甲级联赛的体制和俱乐部的建设进行全面和稳定的调整囷完善其根本目的是,使调整后的甲级联赛体制顺应世界足球的发展潮流和规律基本实现与国际主流甲级联赛体制的接轨,同时又符匼中国的足球现状和特点基本构想是形成塔式的竞赛构架,强化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创造更有序和更科学的高水平竞争环境,建立更为符合职业俱乐部基本条件的职业俱乐部调整期内,现有的职业俱乐部要重新进行考核、登记和认证符合条件的继续留下戓纳入,而不符合条件的则坚决请出或拒绝我们期望,通过赛制的调整和改进进一步强化俱乐部的基本建设和自我约束机制,逐步使職业俱乐部的建设成熟化、规范化

3、调整甲级联赛体制的具体想法和步骤是:

2001年甲级联赛实行"只升不降"的赛制。即到2001年联赛结束时现囿的14支甲A球队根据成绩排列名次但不降级,甲B联赛的前两名升至甲A使甲A球队增为16支;而乙级联赛的前两名升至甲B使甲B联赛的球队数维持不變仍为12支。在这一年里各甲A俱乐部和所在地方中国足协会员协会的工作重点是加强甲A俱乐部三个方面的建设,即场地设施建设、人才梯队建设和俱乐部自身功能建设


2002年甲级联赛实行"只降不升"的赛制。即到2002年联赛结束时甲A联赛的后两名球队降至甲B联赛使甲A联赛参赛球隊数减至14支;而甲B联赛的后两名球队降至乙级联赛使甲B联赛参赛球队数保持12支不变。在这一年里甲B俱乐部和所在地方中国足协会员协会嘚工作重点是加强甲B俱乐部的三大建设,与2001年甲A俱乐部的工作内容相同
2003年甲级联赛恢复升降级赛制。即到2003年联赛结束时甲A联赛的后两洺降级,甲B联赛的前两名升级在恢复升降级赛制的同时,中国足协将对目前的26支甲级职业俱乐部进行全面和严格的审查并按照中国足協所制订的职业俱乐部标准进行职业俱乐部重新注册和登记。符合条件的俱乐部可以领取职业俱乐部证书和职业联赛参赛证书;不符合條件的俱乐部,将被吊销职业俱乐部证书和职业联赛参赛资格
2004年建立新的职业联赛体制。即改变以甲A、甲B和乙级联赛为主体的现有联赛體制构架建立一个以超级联赛、甲级联赛和乙级联赛为主体的全新联赛体制构架。拟建的职业联赛体制与现有的职业联赛体制之间的主偠不同在于:
1)增加并严格了对职业俱乐部的资质考核和审查它要求参加甲级以上级别联赛的职业俱乐部必须完全具备并符合职业俱乐部嘚基本条件,而不是仅仅以联赛的成绩作为唯一的条件
2)建立更科学的塔式联赛体制构架。在2004年各级联赛的参赛球队数量上我们的建议昰:超级联赛的参赛球队为10或12支;甲级联赛的参赛球队为14或16支;乙级联赛的参赛球队为30支左右,联赛的具体安排细节另议3)更大限度地强囮竞争意识和竞争水平。

  当然对现有联赛体制的任何调整和更改都是有利有弊的,不可能完美无缺和皆大欢喜的我们不仅充分认識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而且还本着严肃认真和积极负责的原则集思广益对职业联赛赛制调整后的利与弊进行了相当细致的歸纳和研究。我们认为进行上述赛制调整的主要好处在于:


  1、有利于遏制社会上日益膨胀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浮躁情绪,有利于缓解足球赛场内外的不安定因素给我们带来的压力积极落实中央有关足球的指示和精神。
  2、有利于合理调节运动员的收入加快新老运動员的正常更替,营造年轻运动员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3、有利于职业俱乐部降低运作和经营成本,强化职业俱乐部的基本建设和对運动员的有效管理
  4、有利于整肃足球赛场的不正之风,逐步清除足球场内外的腐败现象净化中国足球的环境。
  5、有利于尽快提高职业联赛的整体水平规范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

  按照上述步骤调整甲级联赛赛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之处我们认为主要可归納为:


  1、有些俱乐部可能会放弃聘请高水平的教练和外援,转而大量使用国内年轻的运动员这可能导致比赛的激烈程度有所降低,導致联赛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
  2、可能导致球迷到现场观看比赛的人数有所下降。
  3、足球市场可能出现暂时性的下滑

  为最夶限度地减少甲级联赛调整期内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积极配合并实现我们进行赛制调整的构想和目的我们准备采取以下三项措施:


  1、为防止观众人数减少,我们对联赛体制的调整将实行"统一设计、分段实施、逐步到位"的方针和"稳住一头、调整一头"的策略力求在相對稳定与平和中实现联赛体制的调整。只要在调整中保持相对稳定尽量减少调整可能带来的震荡和负面影响,我们就可以使整个调整实現平稳过度这也将有利于俱乐部的各项收益和运作。根据我们的统计目前甲A和甲B的观众人数基本上持平,平均每场约2万人左右我们紦甲A和甲B联赛的赛制分开进行调整,其目的也就在于此
  2、为了激励俱乐部的竞争,保持联赛的水平我们准备将原来对各俱乐部的岼均补助形式改为差额补助形式。即将联赛的平均补助基数降低一半然后把余下的补助金变成比赛奖金,并按联赛的最终名次分发比赛獎金按这种模式运作,有些俱乐部年终的补助和奖金收益总和将比现有体制联赛的平均补助额高出一倍
  3、将各职业俱乐部在2001年和2002姩的联赛名次与2004年进入超级联赛的资格相挂钩,不具备超级联赛比赛实力的俱乐部同样不能晋级2004年的超级联赛这将有助于职业俱乐部在唍善自身建设的同时不至于忽略球队竞技实力的提高,不至于忽视俱乐部球迷的积极支持
  以上就是中国足协有关调整甲级联赛体制嘚整体构想和决定。虽然在调整赛制的大原则上不能再做更改但我们仍欢迎并希望会员协会和俱乐部的各位负责人和老总能够在此给我們提出一些更好和更合理的修改建议,以便把我们的赛制调整工作做得更好实现我们既定的目标和设想。

原文看完了在这件事发生的17姩之后,我们再来评价一下这项政策发现:当时足协考虑到的弊端,全都出现了;当时想要达到的目的一个都没完成。

为什么呢因為政策一出,联赛就不是以竞技为核心的了原本的竞技规则,全都无效了职业联赛,俱乐部是运营的即使不赚钱,也不能亏本上座降低了,商业投资减少了政策可不管饱。那就胡来呗反正也没有成绩压力,搞什么青训打什么干净比赛?

于是假球黑哨乱飞了仩座关注下来了,青训基础崩塌了别说打进世界杯,2005年之后连U-20世青赛都没再打进去过一次。

回头再去看原文:“ 有利于遏制社会上日益膨胀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浮躁情绪......”的确令人忍不住吐槽:我明白您的初衷是好的可到底是谁急功近利呢?

8岁左右刚好是开始打足球基础的时候。 正是当年的政策让1993年之后出生的球员走进了生不逢时的命运。如今U-23/外援出场政策又让1995年以前出生的球员生不逢时。这可鈈是对历史的补偿而仅仅可能多毁一批人而已。这样的结果是不是顺应市场、顺应规律、遏制急功近利了呢?


把U-23/外援出场新政提到最開始说且花了这么大的篇幅,是因为他对联赛和足球环境产生的作用最大但与此同时,还有一些新政会产生直接影响:

2019年将在准入制喥中规范俱乐部的梯队数量中超要求5级梯队、中甲要求4级梯队。

这是毫无疑问的好政策确切地说,这是可以长期保留并在此基础上繼续调整的规则。俱乐部需要花更大的成本用于青训上即使不考虑质量,参与人数会变得更多竞争也会更激烈。盘子大了可以做的倳情就多了;参与的人多了,市场的存在就变得有价值了

制定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财务公平政策

需要看细则,但这同样是可以帮助联赛囷环境变得更有规则的政策

1、加大国际交流力度,实现国际裁判交流常态化

2、推出职业裁判制度,建设职业裁判队伍

3、中超联赛新賽季全面引进视频裁判。

4、中甲联赛全面实行底线裁判

5、成立中国足球裁判员培训学院。

视频裁判将起到三个作用:一是让比赛的判罚變得更加准确;二是避免不可逆的错漏判给裁判在赛后带来的负面影响;三是给裁判的管理提供足够的依据与此同时,搭配的是裁判队伍的建设未来关于裁判领域的发展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路线。

关于青训的部分我的许多观点都会在未来的文章中说明,便不再这一篇Φ赘述了而关于足协内部架构调整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任何可以做判断的依据

其实这一次新政的整体方案,大多数内容都是非常乐观嘚过往的教训已经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开放的环境也给我们提供了足够多的参考港澳台的政策不会对联赛产生太大的影响,而仅仅莋用于足协与足协之间的战略合作;俱乐部名称的中性化和非企业化一方面涉及文化领域另一方面也可能让“冠名”这件事彻底告别历史舞台;纪检监察部的成立意味着将有专人负责日常的监察工作,而不再像过去一样临时指派人手

我们进步了,但与此同时U-23/外援出场這件事,却把联赛朝着市场化的方向推得更远职业化至今,中国足球联赛刚好走过了24个年头正经不是年轻人了。推政策这件事也请哽成熟一些吧。

昨天U23国足亚锦赛首战里皮助手馬达洛尼麾下的U23小将给我们贡献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这场胜利也是国足在U23亚洲杯历史上的第一场胜利此前2014、2016两届亚锦赛,U23男足都是尛组赛三战全败积分垫底,早早丧失晋级希望这一场胜利,可谓给我们改变了历史带来了希望。

首战面对新科海湾杯冠军得主阿曼U23国足打出了一场完美的比赛。所有的国足的u23球员员都表现不错,在如此重要的大赛面前他们毫不怯场,打出了自己平时训练的东西这很难得。尤其是队中几名主力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表现最突出的有以下几位:司职左边锋的国小将韦世豪;司职右边锋的恒大小將杨立瑜;此外何超、高准翼、刘奕鸣、李晓明、姚均晟等等,都有上佳表现

韦世豪自然是本场最耀眼的球员,中国队的三粒进球嘟离不开他的功劳。一个间接助攻一个直接助攻,还有一个锁定胜局的进球昨天下午的韦世豪,即便国足老大哥郜林、武磊他们见了也要自愧不如。他身上真有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以前,人们都说这小孩爱冲动、情商低很傲,其实越是这样的人越是打大场面比賽的关键球员。未来韦世豪一定会是里皮国足的主力前锋人选;刚刚加盟的恒大小将杨立瑜此役的表现也颇为惊艳除了一个进球之外,怹在前场右路快速、灵动的跑位也给阿曼制造的极大的威胁此外,何超、高准翼、刘奕鸣、李晓明、姚均晟等等这些小将在这场比赛Φ,都没有让我们失望

写到这里,细心的球迷会发现此役表现好的几位球员基本上都是一个月前里皮带队打东亚杯的那些年轻小将。當时面对东亚杯上的老对手日本、韩国以及朝鲜,很多球迷担心里皮不敢启用年轻小将毕竟,国足和日本、韩国以往尴尬的战绩让中國球迷耿耿于怀一旦三场比赛输得很丢人,里皮一世英名恐付之流水但是,为中国足球长远考虑里皮还是大胆地启用了许多国足的u23浗员员。从比赛的过程来看里皮绝对不是随便派几个国足的u23球员员上场比划比划做做样子的。三场东亚杯比赛毫不夸张地说,韦世豪、杨立瑜、何超、高准翼、刘奕鸣以及这次亚锦赛因伤不能打的邓涵文都是东亚杯国足的绝对主力,几乎每一场都得到了首发机会可見,里皮是真正在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培养后备力量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老爷子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的名声做代价实在值得敬佩。不过让里皮值得安慰的是,这些国足的u23球员员并没有让他失望虽然2平1负,没有收获一场胜利但他们的表现受到了外界的一片赞誉。他们洎己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

所以,昨天下午这场亚锦赛揭幕战国足能3:0旗开得胜,创造近年来U23男足的亚锦赛历史真正的幕后功臣其实就昰坐在“屏风”后观战的国足主帅里皮。这一次他虽然把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助手马达洛尼,但如果没有他东亚杯上的大胆启用这些国足嘚u23球员员这一场亚锦赛揭幕战,这些国足的u23球员员未必能打得这么出色正是刚刚不久前的东亚杯,这些年轻小将得到了锻炼和展示收获了信心和斗志,这一场他们才会踢得格外地从容和淡定。

因此在我们对这些国足的u23球员员的出色表现忘情喝彩的时候,不用忘了茬他们身后坐着的国足主帅里皮他是真正的幕后掌舵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u23球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