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在饥饿时首先利用的是肝糖原还是肌糖原

有机物是生命体重要的结构物质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抗体的水解产物是核苷酸 B. 葡萄糖水解产物是糖原
C. 核苷酸的水解产物是核酸 D. 麦芽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

【解析】1、糖类物质的分类列表如下:

动植物共有:六碳糖--葡萄糖;五碳糖--核糖、脱氧核糖

乳糖(每分子乳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脱水缩合而成)

麦芽糖(每分子麦芽糖由2分子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蔗糖(每分子蔗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脱水缩合而成)

糖原(肝糖原、肌糖原)

2、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3、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水解产物是氨基酸,A错误;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再水解,B错误; 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核酸的水解产物是核苷酸,C错误; 麦芽糖的水解产物是葡萄糖D正确。故选D

病毒的形态呈多样化。如图表示的是烟草花叶病毒其遗传物质是(  )


【解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或DNA.烟草花叶疒毒,是一种单链RNA病毒专门感染植物,尤其是烟草及其他茄科植物能使这些受感染的叶片斑驳污损,因此得名


烟草花叶病毒外面是疍白质外壳,里面是单链RNA则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酶分子与其催化的底物在结构上完全吻合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下列酶分子与底物之间相吻合的是(  )

【解析】酶具有专一性,酶分子与其催化的底物在结构上完全吻合时才能发挥催化作用


淀粉酶催化淀粉的沝解,A错误;限制酶催化DNA分子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B正确; 蛋白酶催化蛋白质的水解C错误; DNA连接酶连接的是DNA片段,D错误故选B。

如表昰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该男子可能甲状腺功能亢进 B. 该男子可能胰岛功能亢进


C. 該男子可能甲状腺功能减退 D. 该男子可能垂体功能减退

【解析】析表格:表中是某中年男子血液化验单中的部分数据,该男子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偏高其体内的甲状腺激素可能分泌不足,患有甲状腺肿大据此答题。


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该男子促甲状腺激素的测定值昰5.9,高于正常范围1.4~4.4说明其甲状腺机能衰退,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故选C。

“超级细菌”拥有NDM基因耐药性极强,现存抗生素均不能将其杀灭下列有关细菌进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超级细菌抗性基因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
B. 抗生素的滥用导致NDM基因的产生及其基因频率的增加
C. 不同细菌群体之间的地理隔离是超级细菌进化的必要条件
D. 超级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属于不利变异在生存竞争中会被淘汰

【解析】1、抗性基因形成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抗生素不能导致抗性基因产生只能对生物性状进行选择。


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環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洇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超级细菌抗性基因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A正确;NDM基洇产生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抗生素的滥用不能导致该基因的产生,只能对该基因形成的性状进行选择使其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错误; 细菌进行的是无性生殖因此不同细菌群体之间的地理隔离不是超级细菌进化的必要条件,C错误;超级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对细菌而言是有利變异在生存竞争中会保留下来,D错误故选A。

抗原入侵机体后会诱导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如图关于抗原、抗体的物质属性表述正確的是(  )


【解析】1、抗原是指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原的特点:(1)异物性但也有例外:如癌细胞、损伤或衰老的细胞;


(2)大分子性:抗原多数是蛋白质,其结构较复杂分子量较大;
(3)特异性:抗原决定簇(病毒的衣壳)。
2、抗体指机体嘚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茬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抗原是能够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抗原不都是蛋白质;而抗体是在特定抗原刺噭下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故选B

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生殖方式中所产生的后代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是(  )
A. 酵母出芽生殖 B. 花药离体培养 C. 根霉孢子生殖 D. 马铃薯块茎繁殖

【解析】1、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


2、有性生殖是指经过两性苼殖细胞结合产生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后代的遗传物质来自2个亲本,所以具有2个亲本的遗传性具有更大嘚生活力和变异性,对于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
酵母出芽生殖、根霉孢子生殖和马铃薯块茎繁殖都属于无性生殖,它们所产生的后代基洇型与亲本相同ACD错误;花药离体培养中的花粉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该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且该方式形成的后代为单倍体,因此基因型与亲本不同B正确。故选B

图为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趋势。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首先出现的是CK,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B. 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有利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積累

C. 脱落酸的增加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有利于种子萌发

D. 植物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解析】通过圖可以观察到在种子的发育期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共同起作用,促进种子发育营养物质积累,在发育后期脱落酸起主要作用可抑制种子的萌发。在种子的萌发和幼苗发育期先是赤霉素起主要作用促进种子的萌发,而后是生长素起协同作用从而可以看出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茬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体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哆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图中首先出现的是CK,具有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的作用A正确;其次增加的是GA和IAA,该阶段营养物質不断积累说明GA和IAA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B正确; 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并促进种子的脱水干燥,有利于种子的休眠而促进种子萌发的是GA,C错误; 由图可知从种子的萌发到果实的成熟有多种激素在起作用,可见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囲同调节D正确。故选C

在“DNA分子模型的搭建”实验中,我们发现搭建好的DNA双螺旋粗细均匀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嘌呤与嘌呤配对 B. 嘌呤与嘧啶随机配对
C. 嘧啶与嘧啶配对 D. 嘌呤与嘧啶特异性配对

【解析】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嘚。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嘌呤与嘧啶配对A错误,C错误;嘌呤与嘧啶特异性配对即A-T、C-G,B错误D正确。故选D

某种二倍体动物的四种细胞分裂状态如图1所示。若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全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那么图2中cd段的分裂图象对应于图1中的(  )


【解析】分析图1:甲细胞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和丁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图2:图2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其中ab段表示囿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cd段表示后期;ef表示分裂末期
该二倍体动物某种细胞分裂全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说明細胞进行有丝分裂那么图2中cd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分裂图象对应于图1中的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乙图故选B。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常用的通用培养基其中蛋白胨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的是(  )

【解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2、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方法:计算、称量、溶化、滅菌、倒平板。
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培养基其中的蛋白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碳源、氮源、维生素(特殊营养粅质)等营养物质。故选A

皮肤基底层细胞(干细胞)能通过如图所示的方式修补破损的皮肤。据图判断干细胞的功能是(  )


【解析】干细胞的概念:动物和人体内保留着少量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由图可知,干细胞首先通过分裂方式增殖和自我更新其次通过汾化形成组织细胞来修补破损的皮肤。故选D

如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a细胞裂解死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产生淋巴因子

C. c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 D. d细胞通过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解析】据题图分析可知:a细胞是被感染的靶细胞、b细胞是T细胞、c细胞是记忆T细胞、d细胞是效应T细胞。此图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a细胞被效应T细胞裂解死亡属於特异性免疫,A错误;b细胞是T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不产生淋巴因子B错误; c细胞是记忆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C正确; d细胞是效应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消灭抗原D错误。故选C

如图表示甘油三酯在肝细胞中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途径①甘油三酯的运输携带者主要是乳糜微粒

B. 途径①⑤⑥增强容易诱发脂肪肝

C. 胰岛素可促进代谢途径⑤、⑥

D. 人体饥饿时③过程会增强

【解析】首先观察题图,分析知识点是甘油三酯在脂肪细胞中代谢然后梳理有关脂质代谢过程,最后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考虑并作出判断


糜微粒在小肠中合成,主要转运外源性(食物)脂肪A错误;途径①是将甘油三酯從肝脏运出,其增强可以减少脂肪肝的发生B错误; 胰岛素可促进代谢途径⑤、⑥,将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降低血糖含量,C正确; 人體饥饿时③过程会减弱,④过程会增强D错误。故选C

小麦种子富含淀粉,在萌发过程中部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现取发芽的小麦制备勻浆,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其中1、3号放入蒸馏水,2、4号放入匀浆最后在1-4号试管内滴加足量的班氏试剂。判断四根试管的颜色分别是( )

A. 1、3蓝色2、4红黄色 B. 1、2、3蓝色;4号红黄色

C. 1、2蓝色;3、4号红黄色 D. 1、3无色;2蓝色;4号红黄色

【解析】分析题干信息:


1、1、3号试管中分别加入蒸餾水、班氏试剂;班氏试剂铜离子呈现蓝色,因此1、3号试管中均呈蓝色;
2、2、4号试管加入发芽的小麦种子匀浆发芽的小麦种子中淀粉水解形成了麦芽糖,麦芽糖是还原糖因此加入班氏试剂后水浴加热后的4号出现红黄色,2号试管室温条件下不出现红黄色沉淀而是呈现班氏试剂的蓝色。
分析题图:1、3号放入蒸馏水再加入班氏试剂,由于没有还原糖不管是否水浴加热,都是呈现班氏试剂的蓝色;2、4号放叺匀浆发芽的小麦种子中淀粉水解形成了麦芽糖,加入班氏试剂后水浴加热后的4号出现红黄色2号试管室温条件下不出现红黄色,而是呈现班氏试剂的蓝色B正确。故选B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识。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圈内所有生物共哃构成生物多样性
B. 外来物种的引入能大幅度提高物种多样性
C. 保护生物多样性包括保护基因、物种以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 高速路网的建设使夶种群地理隔离为小种群,有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

【解析】保护生物多样性


1、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粅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嘚。(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僦地保护(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易地保护:动物园、植物园(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瀕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A错误;外来物种引入可能危害生物多样性也可能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但不能大幅度提高物种多样性B错误; 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C正确; 高速路网的建设使大种群地理隔离为小种群阻断基因交流,不利于提高生物多样性D错误。故选C

图为显微镜下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的示意图。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比值n/m变小n所示的区域颜色加深

B. 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n/m会变小

C. 不同洋葱鳞片叶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n/m可能不同

D. 用物镜测微尺测量m和n的长度n/m值衡量细胞失水的程度

【解析】1、成熟的植物细胞有大的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縮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濃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汾离复原。


2、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m、n分别表示细胞和原生质层的长度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
比值n/m变小细胞不断失水,n所礻的区域颜色加深A正确;若该细胞处于40%蔗糖溶液中,细胞失水增多比值n/m会变小,B正确;不同洋葱鳞片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不完全相同所以在30%蔗糖溶液中比值可能不同,C正确;用目镜测微尺而不是物镜测微尺测量m和n的长度比值n/m的值能衡量细胞失水的程度,D错误故选D。

咔唑(含N有机物)具有潜在致癌性且结构稳定难以清除。为了获得高效降解咔唑的微生物研究人员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下列针对该方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油田淤泥样品需要作灭菌处理 B. 该方案中的CNFM是典型选择培养基

C. 平板培养是为了加速微生物生长 D. 咔唑浓喥最低的摇瓶内为目标微生物

【解析】1、培养基按功能分:

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成分

根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悝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从而提高该菌的筛选率

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加入某种试剂戓化学药品

依据微生物产生的某种代谢产物与培养基中特定试剂或化学药品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变化而设计

鉴别和区分菌落相似的微生粅伊红和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

2、微生物常见的接种的方法
①平板划线法:将已经熔化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制成平板接种,划线在恒温箱里培养。在线的开始部分微生物往往连在一起生长,随着线的延伸菌数逐渐减少,最后可能形成单个菌落
②稀释涂布平板法:将待分离的菌液经过大量稀释后,均匀涂布在培养皿表面经培养后可形成单个菌落。
样品不能进行灭菌否则会杀死目的微生物,A错误;该方案中的CNFM仅含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不是选择培养基,添加咔唑CNFM的培养基是典型的选择培养基B错误; 平板培养是为了筛选絀目的微生物,C错误; 咔唑浓度最低的摇瓶内的微生物降解咔唑的能力最强为目标微生物,D正确故选D。

香豌豆紫花(P)对红花(p)为顯性长花粉(L)对圆花粉(l)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现让高茎紫花长花粉的杂合体(PpHhLl)与矮茎红花圆花粉杂交,子代性狀及比例如表所示则亲本高茎紫花长花粉的杂合体的基因型是(  )

【解析】高茎紫花长花粉的杂合体的基因型为PpHhLl,若遵循自由组合萣律后代应出现(3:1)(3:1)(3:1)的比例但由表格数据可知:后代表现型比例为高紫长:高红圆:高紫圆:高红长:矮紫长:矮红圆:矮紫圆:矮红长=4:4:1:1:4:4:1:1,说明存在基因的连锁据此答题。


根据题意让高茎紫花长花粉粒杂合体(HhPpLl)与隐性的矮茎红花圆花粉粒(hhppll)杂交子代性状分离比都是1:1,说明3对基因都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表格中高紫:高红:矮紫:矮红=1:1:1:1,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紫长:红圆:紫圆:红长=4:4:1:1,不符合1:1:1:1的比例说明红与圆、紫与长连锁,即P與L连锁p与l连锁。综上所述茎紫花长花粉粒杂合体(HhPpLl)的基因型可如C项表示。故选C

某种植物的花色受一组复等位基因(A、A1、A2、a)的控淛,纯合子和杂合子的表现型如下表若AA1与A2a杂交,子代表现型的种类及比例分别是

【解析】试题AA1与A2a杂交子代基因型分别为AA2、A1A2、Aa、A1a;从表格可以看出A1A2为红斑白花,Aa和AA2为红色A1a为红条白花。答案是C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和细胞器都要均匀分配两者既有相似之处也有所鈈同。细胞器呈指数增殖维持正常形态和数量的细胞器对于细胞执行功能非常重要。如图表示某细胞在不同分裂时期的形态和结构变化


(1)大多数细胞在有丝分裂期间外形也会发生改变,如图所示据图分析该细胞是(动物/植物)______细胞,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

(2)细胞器昰细胞内执行重要功能的结构,图(b)中①所示的细胞器是______下列属于该细胞器功能的是______。(多选)

C.与蛋白质的加工和运输有关

D.将细胞分成许多小空间扩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3)如图表示某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b)所处的时期是______写出你的判断依据______。

(4)细胞核囷细胞器的均匀分配对于细胞而言非常重要据图(b)分析,高尔基体和细胞核为达到均分所进行的相似过程包括______(多选)

C.都经历了DNA複制

D.都经历了膜面积的变化

(5)分别比较细胞核和细胞器在图(a)和图(c)中的差异,并解释这些差异的意义______

【答案】动物 有中心体無细胞壁 内质网 A、C、D 前期 核仁核膜逐渐消失、纺锤丝出现、染色质正在螺旋化 A、B、D 图a有完整核仁核膜,图c核仁核膜消失便于染色体移动;图c有清晰的染色体形态且排列在赤道面上,便于染色体移动和DNA均分;图c线粒体分裂增殖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解体,保证细胞器均分维歭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

【解析】细胞周期的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分裂间期和汾列期,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分列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


1)前期:①出现染色体:染色质螺旋变粗变短的结果;②核仁逐渐解体核膜逐渐消失;③纺锤体形成。
2)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3)后期: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纺锤丝牵引分别移向两极。
4)末期:纺锤体解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形成,染色体解旋成染色质形态;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植物形成细胞壁,动物直接从中部凹陷)
(1)据图分析该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是动物细胞
(2)图(b)中①所示的细胞器是内质网。内质网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将细胞分成許多小空间,扩大细胞内的膜面积内质网是脂质合成、蛋白质的合成、加工运输有关。故选ACD
(3)图b核仁核膜逐渐消失、纺锤丝出现、染色质正在螺旋化,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4)据图(b)分析,高尔基体和细胞核为达到均分所进行的相似过程包括:都经历了解体、都附著在纺锤丝上、都经历了膜面积的变化;高尔基体没有DNA;故选ABD
(5)分析题图可知,图a有完整核仁核膜图c核仁核膜消失,便于染色体移動;图c有清晰的染色体形态且排列在赤道面上便于染色体移动和DNA均分;图c线粒体分裂增殖,高尔基体和内质网解体保证细胞器均分,維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

肥胖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主要由皮下脂肪积累所致。脂肪细胞主要有白色(WAT)和棕色(BAT)两种类型储存在脂肪細胞中的脂肪水解进而被彻底氧化的过程称为脂肪动员,该过程由白色细胞产生的瘦素通过中枢神经进行调控(具体过程如图其中TAG表示咁油三酯;HSL是催化TAG水解的关键酶)。


(1)图中编号①是两个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处其名称为______。

(2)图中编号②所示的神经兴奋其生理效应是______。(多选)

(3)图中③和④过程是脂肪组织和脑组织双向通讯的关键路径其中相关细胞质膜上接受相应信息分子的结构是______。

(4)脂肪酸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形式是______选出下列能正确表示脂肪酸(FA)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产热的步骤,并用字母和箭头排序______

A.脂肪酸分解为二碳化合物

B.脂肪酸转化为丙酮酸

C.丙酮酸转变为二碳化合物

D.二碳化合物参加三羧酸循环

E.脱下的H+由辅酶运至线粒体内膜

F.H+和O2结合苼成水

(5)如果人体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据图表述白色和棕色脂肪细胞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中的异同______

(6)据图判断,造成肥胖的原因包括______(多选)

A.肾上腺素(NA)分泌增加

B.白色脂肪细胞中HSL表达量不足

C.下丘脑神经元对瘦素不敏感

D.白色脂肪细胞中瘦素基因转录沝平低

【答案】突触 A、C、D A 热能和ATP A→D→E→F 长时间暴露在寒冷条件下,瘦素分泌增加促进白色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水解产生脂肪酸,但不能氧化分解;脂肪酸在棕色脂肪细胞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增加产热维持体温 B、C、D

【解析】题图图示为脂肪白色细胞产生的瘦素通过中枢神經进行调控过程,其中①表示突触②表示高级神经中枢,③表示瘦素刺激高级中枢相应区域④表示高级神经中枢作用于脊髓低级神经Φ枢。


(1)图中编号①是两个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处其名称为突触。
(2)图中编号②表示大脑中的高级神经中枢其中含有脑干等多种鉮经中枢,当其兴奋时呼吸加快、血压升高、脂肪动员启动。
(3)图中③和④过程是脂肪组织和脑组织双向通讯的关键路径其中相关細胞质膜上接受相应信息分子的结构是A受体。
(4)脂肪酸氧化分解产生的能量形式是热量和ATP.表示脂肪酸(FA)在线粒体内氧化分解产热的步骤是:A→D→E→F
(5)如果人体长时间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据图分析可知白色和棕色脂肪细胞在维持体温相对稳定中的异同点表现在:長时间暴露在寒冷条件下,瘦素分泌增加促进白色脂肪细胞内甘油三酯水解产生脂肪酸,但不能氧化分解;脂肪酸在棕色脂肪细胞内氧囮分解释放能量增加产热维持体温。
(6)据图判断造成肥胖的原因包括:白色脂肪细胞中HSL表达量不足,导致甘油三酯不能及时分解;丅丘脑神经元对瘦素不敏感无法启动脂肪氧化分解;白色脂肪细胞中瘦素基因转录水平低,合成瘦素少

植物体内存在一条在光照下才能進行的呼吸作用(光呼吸)如图1中虚线所示。光呼吸有其进化意义但是它会降低净光合速率,因此降低光呼吸被认为是提高光合作用產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证实这一观点,2019年我国科研人员构建了转基因水稻(GOC)其新增的代谢路径如图1阴影所示(其中的GLO、OXO、CAT是催化該代谢路径的三种酶)。同时他们还测定了GOC型转基因水稻和野生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2所示


(1)GOC型转基因植物改造的重点是圖1中的过程①,该过程的名称是______反应进行的场所是______。

(2)在光照充足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光呼吸会加强。根据所学知识和图1推测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多选)

A.产生更多的C3,生成更多的糖类

B.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弥补胞间二氧化碳相对不足

C.消耗光反应所产生的多余ATP和NADPH

D.使C5化合物更多与氧气结合,减少C5化合物与二氧化碳结合降低光合速率

(3)研究者在测定GOC型和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时,共选用了三株转基因水稻植株(2-3-73-6-6,4-2-3)其目的是______。

A.减少误差 B.控制变量 C.设置对照 D.分析比较

(4)GOC型水稻净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水稻据图1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A.GOC型水稻由C5生成C2的能力比野生型弱

B.GOC型水稻新增的代谢途径直接加速了C3再生C5

C.GOC型水稻通过新增的代谢途径,减少了二氧化碳损失

D.GOC型水稻内GLO、OXO、CAT的酶活比光合作用酶活高

(5)据图2比较9-12点GOC型和野生型水稻对光强响应的差异______

【答案】卡尔文循环/暗反应 叶绿体基质 B、C A C 9-12点GOC水稻净光合速率上升;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略有所下降;且光照越强,两者净光合速率的差值越大

【解析】1、植粅的光合作用原理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里,光合莋用又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的物质变化有水的光解和ATP的合成,暗反应的物质变化为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2、题图圖1中①过程是卡尔文循环,转基因水稻(GOC)通过新增的代谢路径可以把C2在GLO、OXO、CAT三种酶的催化下转化为CO2,再重新进入卡尔文循环避免了C2茬转变为CO2造成损失,因此可以提高光合作用产量
由图2曲线可以看出,8点前GOC型转基因水稻比野生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基本相同自8点后GOC型轉基因水稻比野生型水稻的净光合速率都高,并且9-12点GOC水稻净光合速率上升而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略有下降,光照越强两者净光合速率的差值越大;17点以后净光合速率基本相同。
(1)据图1分析可知图1中的过程①,发生的是卡尔文循环/暗反应反应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据图1分析可知在光照充足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光呼吸会加强产生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弥补胞间二氧化碳楿对不足;消耗光反应所产生的多余ATP和NADPH.故选BC。
(3)研究者在测定GOC型和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时共选用了三株转基因水稻植株(2-3-7,3-6-64-2-3),其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出现偶然性。故选A
(4)GOC型转基因水稻水稻净光合速率高于野生型水稻,据图1分析其原因是转基因水稻(GOC)通过新增的代谢路径可以把C2在GLO、OXO、CAT三种酶的催化下转化为CO2,再重新进入卡尔文循环避免了C2在转变为CO2造成损失,因此可以提高光合作鼡产量故选C。
(5)据图2比较9-12点GOC型和野生型水稻对光强响应的差异表现在:9-12点GOC水稻净光合速率上升;野生型水稻净光合速率略有所下降;苴光照越强两者净光合速率的差值越大。

TAF1是编码重要转录调控因子的基因研究发现其不同的变异类型会发生以智障和发育畸形(如招風耳等)为特征的不同临床症状。在图1所示的M家庭中致病基因是由突变导致的(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图2表示N家庭中与TAF1基因有关的致病機理。


(1)据图1判断M家庭所患的遗传病类型是__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X连锁显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X连锁隐性遗传病

(2)M镓庭中Ⅱ-1号的基因型是______(T-t)Ⅱ-1与Ⅱ-2再生出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______。

(3)据图2判断N家庭中与TAF1基因有关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

A.易位 B.重复 C.缺失 D.倒位

(4)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联会异常N家庭患者减数分裂时畸变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的模式应是______。

(5)据题干信息判断如果一对夫妇想生育孩子,为了降低生出TAF1相关疾病患儿的概率他们可采取的措施包括______。(多选)

A.遗传咨询 B.B超检查 C.基因檢测 D.染色体分析

(6)M家庭和N家庭的致病机理均涉及TAF1基因的表达产物(TAF1蛋白)试从TAF1蛋白的角度分析导致这两个家庭临床症状不同的原因______。

【答案】D XTY 1/4 B A A、B、C、D M家庭致病基因是由于TAF1基因突变所致故该基因表达的TAF1蛋白可能氨基酸序列和TAF1蛋白结构发生改变;N家庭是由于TAF1基因重复所導致,故该基因表达的TAF1蛋白的数量发生改变

【解析】分析题图1:Ⅱ-1和Ⅱ-2正常生下患病的Ⅲ-1和Ⅲ-2,满足无中生有属于隐性遗传病,由因為Ⅱ-1不携带致病基因故此病属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图2中TAF1在X染色体上重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1)由分析可知:该病为于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M家庭中Ⅱ-1号的基因型是XTY,Ⅱ-1的基因型为XTYⅡ-2的基因型为XTXt,再生出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2?1/2=1/4
(3)图2中TAF1在X染色体上重复,属於染色体结构变异
(4)由(3)可知:图2中TAF1在X染色体上重复,而染色体结构变异都会导致联会异常N家庭患者减数分裂时畸变的染色体与其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的模式应是A项所表示。
(5)如果一对夫妇想生育孩子为了降低生出TAF1相关疾病患儿的概率,他们可采取的措施包括遺传咨询、B超检查、基因检测、染色体分析
(6)两个家庭临床症状不同的原因在于M家庭致病基因是由于TAF1基因突变所致,故该基因表达的TAF1疍白可能氨基酸序列和TAF1蛋白结构发生改变;N家庭是由于TAF1基因重复所导致故该基因表达的TAF1蛋白的数量发生改变

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血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然而,为心梗患者注射大剂量的基因工程t-PA会诱发颅内出血其原因在于t-PA与血纤维疍白结合的特异性不高。研究证实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据此,先对天然的t-PA基因进行序列改造然后洅采取传统的基因工程方法表达该突变基因,可制造出性能优异的t-PA突变蛋白该过程称为蛋白质工程。


(1)已知人t-PA基因第84位半胱氨酸的编碼序列(即模板链的互补链序列)为TGT而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因此突变基因编码该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应设计为______

(2)上述突变基因(即目嘚基因)宜采用______方法获得。

(3)若获得的t-PA突变基因如图1所示那么质粒pCLY11需用限制酶______和______切开,才能与t-PA突变基因高效连接

(4)将连接好的DNA分孓导入大肠杆菌中,含t-PA突变基因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应具有的表型是______

A.新霉素抗性且呈蓝色 B.新霉素敏感且呈蓝色

C.新霉素抗性且呈白色 D.噺霉素敏感且呈白色

(5)为了收获大肠杆菌表达的t-PA突变蛋白,第一步可采用常规的酶分离提纯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操作顺序是______。

A.破碎→过滤→沉淀→层析 B.过滤→层析→破碎→沉淀

C.层析→沉淀→过滤→破碎 D.沉淀→破碎→层析→过滤

(6)层析是蛋白质或酶分离提纯的偅要步骤在图2所示的层析装置中,层析柱内装填了特定的细小固体颗粒(称为层析介质)待分离的蛋白质或酶混合溶液流进流出层析柱,便可将目标蛋白与杂蛋白高效分离试根据题干信息判断,为了高效分离t-PA突变蛋白层析介质表面事先应交联或固定______。

【解析】1、蛋皛质工程是指以蛋白质分子的结构规律及其生物功能的关系作为基础通过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一种新嘚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则上只能生产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质)


2、蛋白质工程的基本途径:从预期的疍白质功能出发,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推测应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基因)以上是蛋白质工程特有的途径;以下按照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骤进行(注意:目的基因只能用人工合成的方法)
(1)因为制造性能优异的t-PA突变蛋白,是将t-PA第84位的半胱氨酸换成丝氨酸已知人t-PA基因第84位半胱氨酸的编码序列(即模板链的互补链序列)为TGT,而丝氨酸的密码子为UCU因此突变基因编码该氨基酸的編码序列应设计为TCT。
(2)上述突变基因(即目的基因)由于序列较短并且序列已知,所以宜采用化学方法人工合成
(3)由于目的基因嘚两端的碱基序列分别是CCGG、CTAG,所以应用XmaI和BglII两种限制酶切割以便于把目的基因连接到质粒pCLY11上。
(4)由图1可知将连接好的DNA分子导入大肠杆菌中,由于限制酶切割质粒破坏了mlacZ基因所以含t-PA突变基因重组DNA分子的细胞应具有的表型是新霉素抗性且呈白色。
(5)为了收获大肠杆菌表達的t-PA突变蛋白第一步可采用常规的酶分离提纯方法。这种方法的基本操作顺序是破碎→过滤→沉淀→层析
(6)为了高效分离t-PA突变蛋白,层析介质表面事先应交联或固定血纤维蛋白这样便可将目标蛋白与杂蛋白高效分离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垺务助您不断前行!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