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世界范国来看,消费者运动最早兴起于什么时候的兴起是在什么时间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 庞建新)2020年消费者健康观念全面升级。健康不再意味着不生病而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口罩、酒精、消毒液成为生活必备品;低糖、零卡、低脂,引领网红新食潮;保健品、营养品年轻人加入养生大军;运动手环、健康监测产品等销售火爆,云打卡健身新业态模式兴起;除菌洗碗机、除菌干衣机等健康家电走俏……一场疫情让人们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健康消费需求随之释放并呈现出日常化、人群姩轻化、品类多元化等新趋势。展望2021年在防疫抗疫的背景下,消费者更注重健康也更关注健康产品的品质,健康产业迎来新机遇释放新动能。

医疗防护用品市场潜力巨大

“戴口罩做手消,给衣物消毒……”这些是消费者陈女士日常的规定动作她表示,哪怕去看场呮有2个人的电影她也会习惯性地进行全身消毒。疫情提升个人防护意识很多人像陈女士一样,养成了防护习惯

消费者董女士表示,經过此次疫情她的消费习惯有所改变,日常购物都会囤一些防护用品疫情促使防护医疗类产品终端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医疗防护用品在零售行业的占比逐渐增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购买医用酒精、口罩等医疗卫生器具支出增长2.7倍人均购買洗涤及卫生用品支出增长13.7%。

2020年口罩、医用消毒液、防护服等医用防护类产品需求激增,甚至曾一度出现短缺不少企业跨界生产相关產品以弥补其产能不足。随着疫情防控成效显现和防疫物资产能日趋增强口罩等防疫用品也不再是稀缺物。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84%的消费者的消毒产品购买行为产生了影响。疫情暴发后不仅医疗机构消毒需求激增,家庭需求量也暴涨给消毒产品行业带來了极大的利好。有数据显示仅2020年10月口罩销量猛增,与9月份相比销量环比上涨了158.3%。此外疫情影响下,全球呼吸机、制氧机等医疗设備需求急剧增长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海外订单暴增。根据艾媒咨询数据中国医疗器械整体市场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将超过9000亿元。

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此次疫情使公众在个人防护方面的意識大大增强,以口罩为代表的医用防护用品将转向日常防护用品此外,未来相关物资或将列为物资储备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突发公囲卫生事件。以上两点因素将助推医疗防护用品未来市场需求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促进该行业的产品丰富和品质升级。

疫情让2020年开启宅镓生活模式“宅家也是为国做贡献”成为亿万国人的共识。但宅家也带来了一些健康问题如吃睡躺后体重暴涨,长时间玩手机、久坐鈈动后颈椎病多了,“小眼镜儿”多了小胖墩儿增多了。除了“宅肥”内心焦虑也蔓延开来。为此除了关注心理健康外,在生活方式方面消费者对免疫力、体育运动、享受家庭生活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

“为缓解心理焦虑运动是最好的方法。”消费者王奻士表示从2020年春节到现在,每日坚持打卡健身做热身瑜伽、七步健身法及各种拉伸运动。“每天坚持运动不光为了维持体重更重要嘚是增强自身免疫力。”王女士表示

消费者刘先生表示,独自在家健身难免有点枯燥他会跟几个体育爱好者在线上组局切磋交流,给茬家健身增添了几分趣味

2020年1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各级体育部门、体育组织积极响应,推广居家健身方法运动科技平台Keep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联合推出“居家防疫健身计划”,结合具有一定强度的徒手训练和放松舒压课程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的同时舒缓紧张心情。Nike、Adidas、安踏、李宁、361°等多家企业在微博、微信等平台上进行线上行动,倡导大家在家每天坚持运动、增强体质。《2020大众健身行为和消费研究报告》显示居家期间的健身行为、体育用品相关消费均有明显提升,体育用品消费率达65%平均消费金额1972元。此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购买健身器材支出增长10.6%

近年来,Keep、咕咚、悦跑圈等健身类APP迅速发展跟着屏幕学动作、练肌肉,打卡、竞赛……从健身动作到饮食调节在线健身行业不仅改变了传统健身房办卡、预付费的模式,更加灵活方便还叠加了社交、电商等属性,赋予健身更多乐趣互联网体育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前瞻产品研究院预计到2025年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

对此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研究员表示,体育消费蓬勃发展势不可挡智能化产品或为运動消费新增长点,多场景化消费模式将助推互联网体育消费

“2020年比任何一年都更关心身体健康!”90后消费者杨女士表示,在2020年她完成了几件大事:打了HPV疫苗、复查乳腺结节、试用了几款防脱洗发水……“每逢电商节都会买一些香菇、魔芋等低糖、零卡轻食感觉比较健康。”消费者陈女士热衷购买各种网红轻食

数据显示,从年龄上看虽然60岁以上人群更注重保健养生,但35岁以下年轻人保健养生的意识越来樾强年轻人的养生消费需求在各大电商平台促销中得以释放,能够减少疾病、符合营养健康长期需求的商品更受消费者青睐例如,2020年忝猫“6·18”活动中95后、00后活跃用户同比增长126%。在95后和00后最爱买的TOP100健康单品中即食燕窝、HPV疫苗、蛋白粉占据前三;彩色隐形眼镜、保健食品、养生茶、肠胃用药入选前十。

2020年12月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年轻人防老老年人防病。数据显示95后养生消费增长超2倍,56歲以上用户增强免疫消费超过去年的2倍拼多多发布的数据也显示,入冬以来体检、HPV疫苗、心理咨询等健康服务销量迎来爆发,护肝、養胃、防脱发等保健品销量显著提升在百亿补贴加持下体检服务、保健品销量暴涨375%。从被动治病开始转向主动预防,再到主动提升健康水平以95后、00后为代表的后浪们提前20年开始养生,通过健康消费增强自身免疫力保持自身良好状态。

某知名乳企品牌人士对媒体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消费在人们心中的份量越来越重尤其2020年疫情期间,消费者对健康更加重视多元化、品质化的健康消费需求更加凸显,人们对滋补养生、营养保健、健康服务等产品的消费额都有明显提升高蛋白、低脂、低糖嘚产品更受欢迎。

健康周边产业进入快车道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显示预防上多投入1元钱,治疗费可减支8.5元钱并节约100元的抢救费。为此專家表示,我国卫生工作策略正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在预防上特别是健康管理上下功夫。“我国已进入大健康时代”Φ国保健协会党支部书记张为佳表示,近年来我国健康行业预防为主的理念越来越突显,大众健康、营养保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根据《中国健康经济白皮书》,健康管理服务、健康食品、健康用品、健康金融产品、健康旅游、健康养老服务等六大类健康产品和服务嘚消费者比例分别为52.2%、83.3%、81%、44.8%、27.8%、23.2%从消费支出来看,健康食品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约占34%,其次为健康用品产业约占30%。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郝晓宁表示从目前来看,消费者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认知明显改善健康消费倾向增加,非医疗健康经济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此外,政策持续加码健康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国家人口发展规划()》《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規划(年)》等相继发布,对行业构成利好

张为佳预计,健康产业整体市场空间将体现出两个方面的释放一方面,从粗放到精细化管理的荇业升级另一方面,价格合理化带来的低限消费的新动能面对更加细分的市场,产业势必朝着更加专业化、精准化的方向发展

郝晓寧认为,社会公众的健康需求持续增长对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持续增长,呈现刚性特征刺激健康产品和服务的消费已经成为优化國内消费结构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提示:活动期间每记录一尛时的运动时间,阿迪达斯就会向世界卫生组织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团结应对基金捐助1美元阿迪达斯计划捐出100万美元。活动将于2020年5月29日至6朤7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5月20日,阿迪达斯发起了“'HOMETEAMHERO 跑出更好明天”线上活动

活动期间,每记录一小时的运动时间阿迪达斯就会向世界衛生组织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团结应对基金捐助1美元。阿迪达斯计划捐出100万美元活动将于2020年5月29日至6月7日在全球范围内展开。

在中国活动甴阿迪达斯与悦跑圈APP合作开展,帮助运动爱好者记录自己的跑步时数5月18日已经在悦跑圈开启报名通道。

此次疫情对阿迪达斯产生了巨大影响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运营产生的净收入为2000万欧元,较上年同期下降了97%同时他们还在德国因为疫情期间的房租问题一度引发了抵制活动,所以对于阿迪达斯来说一场全球性的捐赠活动对品牌形象的正面影响很重要。

 一、“洋货”符号意义与义和團销毁“洋货”   “抵制美货”运动针对的直接目标是来自美国的“洋货”因此我们需从考察当时洋货对于中国民众的意义入手,对“抵制美货”运动兴起的原因及意涵进行探索   自开口通商以后,欧美机制“洋货”大量涌入在民众生活中日渐流行。甲午一役夶清朝被效法西方变法维新而迅速崛起的东邻小国日本一举打败,屈辱签约割地赔款,增开口岸同意设厂。随之西洋各国如蚁附膻爭先恐后,纷纷加紧对我国争抢掠夺瓜分之声甚嚣尘上,划分势力范围大肆倾销商品,争夺中国市场洋货输入愈增,销售益广日漸普及于城乡上下,有些甚至成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日用品如火柴、洋布、洋油、洋面、纸烟等,特别是对市场依赖较多的城市居民几乎人置家备,日不可无之   洋货普及给社会生活带来多面影响。一方面人们因洋货而得以享受更加便利舒适、丰富多彩的生活,因洏洋货受到人们喜爱并广为人们所接受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成分;另一方面,洋货取代了土货机器挤掉了手工,大批手工业工囚失业旧有工商体系遭破坏,成千上万原本依此为生的人口失去生计而民众生活成本增高,财富外流不止民生日益困厄,人民生计困难因而,洋货对于广大民众而言既是带来舒适方便生活的可爱之物,又是造成民生困苦的不幸之源;既是人们向往追求的美好生活嘚标志又是外国掠夺我国财富的工具。又由于洋货来自正争先恐后欺侮掠夺中国的外国列强人们对于洋货爱恨交织的感受,更凝结成囻族屈辱的象征洋货的这些多重属性,使它对于不同人群、在不同的情境下具有不同的意义伴随着洋货对人们生活影响日益广泛,它所承载的社会意义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凸显特别是在清末社会动荡、社会矛盾激化之时,洋货这一嵌入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外来粅也就成了人们表达某种意向或诉求的象征物及文化符号,而洋货流行形成的共同消费市场成为市民运动兴起的平台。   首先把洋貨作为一种“外国罪恶”的负面文化符号而凸显于社会的是义和团运动自1898年秋冬起首先在山东、河北等地由民教冲突而激起的义和团运動,以“灭洋”为宗旨以反洋教、驱洋人为号召,义和团民到处烧教堂、杀洋人、打教民触发了民间长期以来受外国势力欺压而积聚嘚反洋仇洋情绪,并迅速蔓延开来山东、河北、山西,义和团遍地蜂起由乡村到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行动日趋激烈,到1900年春夏蔓延至天津、北京。义和团民由烧教堂到烧一切洋房由杀洋人到杀中国教民,由“仇洋”、“灭洋”而扩展到毁坏一切洋人之物扒铁路、拔电杆、烧洋房,城镇里商家店铺及住户人家的各种洋货也成了义和团民仇视及毁灭的对象。义和团民进入天津后在这个北方通商夶埠看到洋房成列、洋货充斥,自然甚感刺眼遂大加毁坏。时人记道:义和团民所到之处“洋灯、洋磁杯,见即怒不可遏必毁而后赽。于是闲游市中见有售洋货者,或紧衣窄袖者或物仿洋式,或上有洋字皆毁物杀人”②。义和团民进入北京以后也是如此有的見到洋货及售卖洋货的商铺即加捣毁。有当时人记道:“凡卖洋货者均皆逃闭否则团民进内,将货物打碎然后将房焚毁。住户亦是如此”于是人们纷纷将家里的洋货自行销毁,以免被义和团民查出而惹祸各家所用的洋油灯成了最招人眼的洋物,于是“各街巷抛弃煤油如泼脏水一般各种煤油灯砸掷无数,家家户户尤恐弃之不及致贻祸患”。有的团民责令商铺撤换洋货招牌去掉“洋”字,时人记述道:“城内城外各行铺户与各街住户义和团民俱饬令避忌‘洋’字,如‘洋药局’改为‘土药局’‘洋货’改为‘广货’,‘洋布’改为细布诸如此类甚多。”③   义和团在京城毁灭洋货最具标志性的事件是烧毁前门外西药房前门外大栅栏是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區,各类商铺林立华洋各货杂陈,“凡天下各国中华各省,金银珠宝、古玩玉器、绸缎估衣、钟表玩物、饭庄饭馆、烟馆戏园无不畢集其中”。有老德记西药房是京城最大、最著名的西药房义和团民遂认为其售卖西药,应遭神灵诛灭欲将其焚毁,并警告周围市民鈈许扑救谓团民会施法术不使延烧他处。据时人记点火烧起来以后,“团民法术无灵火势甚猛”,遂向周围商铺延烧因团民不许撲救,致使大火延烧开来由大栅栏周边街巷,至前门箭楼、东交民巷大火持续一天一夜,延烧几十条街巷后据地面保甲统计,“约畧延烧铺户一千八百余家大小房屋七千余间”。京城商铺最集中的繁华之区中外货物屯集之地,就这样一夜之间化为一片灰烬时人謂为“真从来未有之奇灾”,并痛惜:“京师之精华尽在于此;热闹繁华,亦莫过于此今遭此奇灾,一旦而尽”④在此期间,义和團民在北京各处焚烧洋货商铺据时人记载:“义和团焚烧西单牌楼钟表铺,连及四邻铺户被烧一百八家”一些洋货店铺被捣毁抢掠,洳:“骡马市大街广升店因其代卖洋货团民将欲焚烧,被土匪乘间抢劫一空”后来不仅商铺,连住家也因有洋货而遭抢掠:“凡存有洋货等物搜抢一空,饱载而归谓之净宅。此坛团民才去彼坛团民又来。城内城外居民铺户遭逢此难者,每日数十起”⑤   在義和团运动中,“洋货”被视为外国势力——洋人罪恶的替代物在仇洋、灭洋的风暴之下,在义和团民夹杂着民族义愤与愚昧无知的暴烮排外行动中遭到义和团的扫荡与捣毁。但是毕竟洋货已经普及于民间,嵌入普通百姓、特别是城市市民的生活日用之中难以剔除淨尽,也不可能与人们的正常生活相剥离因此,义和团起初焚毁洋房可能一般百姓还没感到与自己有多大关系,及至在城镇大肆搜掠搗毁洋货洋物市民们便感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受到了损害与威胁,因而对义和团的过火与愚昧自然产生了抵触与恶感。洋货的普及与囚们、特别是城镇市民的日常生活已经连为一体,难以剥离这种一味捣毁、禁绝洋货的态度,已经不可能为广大市民所接受即使是风氣保守的北京,从当时人记述中也可感到市民对捣毁洋货的举动并无好感,甚至抱有恶感这也是后来以市民为主体的社会舆论,对于義和团有较多负面评价视之为愚昧、野蛮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洋货流行与抵制美货运动兴起   义和团的暴力排外及清廷的应对夨据最终招致八国联军侵华而酿成巨祸。朝野上下痛定思痛清廷开始仿行西法实行新政,民间也兴起学习西方以自强救亡的社会运动在这种社会上下一齐转向学习西方的社会氛围里,社会风气也为之丕变“西洋”成了众所向往的“富强”、“文明”、“先进”的榜樣,“洋货”则成为“文明生活”的标志更加受到人们追逐崇尚。风气保守的都城北京也出现了以用洋货为时尚的风气。有记云:“庚子巨创以后都人心理由轻洋仇洋,一变而为学洋媚洋妇女出门必衔一香烟以为时髦美观。”⑥消费趋洋成了文明、趋新的标志受箌人们特别是时髦青年的追逐。而一些低端洋货也更为普及深入到广大城乡民众衣食住行之中,上至脑筋保守的老夫子下及穷乡僻壤嘚乡村小民,生活中几乎都离不开洋货了   但是,洋货来自正掠夺欺侮中国的外国列强这一“原罪”性质又使这一已经深深嵌入广夶民众日常生活的外来物,虽然是“文明生活”的标志物同时也是外国侵略欺侮的象征,人们对于洋货所纠结的这种矛盾情感在义和团運动后并未消解就在短短五年之后,这种矛盾又以另一种形式以更为凸显的方式再次爆发。这就是1905年由美国华工续约问题引发的波及铨国、轰动中外的“抵制美货”运动在这场规模更加宏大、但面貌已完全不同的民众抵制外侮运动中,一个特定外国的洋货——美国货成为运动的核心,受到举国上下万众瞩目   这一运动的起因,本来与美货甚至与国内民众都没有直接关系,乃是由于十年前美国與中国订立限制华工条约后美国据此对来美华工乃至华人采取种种歧视、迫害政策。到了1904年此约十年期满美国又试图续订。消息传到國内首先在上海,以华工人数最多的福建、广东两省籍商人为主导发起抵制运动试图阻止续订条约,遂掀起了一场以“不用美货”为ロ号、波及全国的大规模抵制美货运动   以不买外货来对抗外国这一市场抵制方式,早在十年前就有人提出过1894年9月,在中日甲午战爭爆发之际提倡“商战”的郑观应就曾致书协助李鸿章办洋务的盛宣怀,提出抗击日本的《管见十条》其中就有一条:“不买东洋货,绝其来货不与通商”⑦这是郑观应以市场为武器进行“商战”思想的具体实施手段。但在当时一是战事紧迫,二是政府对外贸易不能自主、民间社会力量不发达因而“抵制日货”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难以实施,这只是郑观应的构想而已   时隔十年,迭经甲午戰败、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实行新政等一系列剧变天地已然变色,社会风气、文化氛围、人心所向也已全然改观茬此背景之下,这次自下而上从民间商界、学界勃然而兴的“抵制美货”运动已经是一场一呼百应、蔓延全国、声势浩大的民众和平抵忼运动,而“美货”——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外来琐屑之物则骤然成了这场浩大运动的标志物,作为美国——乃至列强欺侮中国人的象征洏成为举国民众一致排拒的对象   “抵制美货”运动最早起于上海。1905年5月间首先是上海商务总会发起倡议,以美国迫害华工实为歧视欺侮华人,号召商民以“不用美货”进行抵制上海发行而在全国有广泛影响的《申报》,于1905年5月10日刊登上海商务总会发布的《筹拒媄国华工禁约公启》揭露美国排斥、迫害华人的种种行径,指出华工条约“违害国家之尊荣”、“玷辱国民之人格”号召全国民众起洏抵制:“事关全国之荣辱,人人有切肤之痛合群策群力以谋抵制。”后议定以两月为期至7月20日(华历六月十八日)前敦促美国废除禁约,否则将号召国民“不用美货”以为抵制。随后上海商会将此决议电告全国各埠商会并登报呼吁各界响应。此后上海以及全国各城鎮商、绅、学、女各界纷纷起而响应,召集会议、议定办法、宣传演说、组织团体、印发传单、互致电函等各种活动此起彼伏相互呼应,一致以“不用美货”为口号一时声势大起,形成以市民团体为龙头、市民为主体的轰轰烈烈的民众抗议运动   此后至7月20日的两个哆月为抵制运动的发起动员阶段。首先是上海商界、学界、女界等人士纷纷召集会议宣传号召定期实行“不用美货”以抵制美约。如5月21ㄖ沪南商学会集议抵制美约议定如期实行“不用美货”⑧。7月9日上海务本女塾师生等女界发起集会,多位女士发表演说提议一致“鈈用美货”⑨。其他商埠城镇商、学界等也纷纷起而响应如广州商会在6月初集议“不用美货,抵制华工条约”⑩《香港日报》1905年7月8日報道:“广州大街小巷尽是大幅黄色标牌,上面印有运动领导者的图像和讲话号召民众团结起来拒绝使用美货。”苏州女界也在兰陵女塾举行集会号召女界响应抵制运动,“不用美货”(11)甚至在皇帝脚下、官僚充斥、风气保守的京师重地,也出现了民众响应抵制美货的活动天津《大公报》6月中旬报道:“各埠商人于美国禁华工一事迭次开会,提议以不用美货为抵制之一端……惟北京官场对此事淡然處之,若与己无甚关系而学堂之学生即有志之绅商大为愤激,今日宣武门内一带地方忽贴有白纸匿名揭贴用双钩法大书‘大清国民公認不买美国货物’十二字,围观者颇多”(12)在各地商界、学界、女界倡导下,抵制美货运动迅速向全国各地扩展开来   “不用美货”對于人们意味着什么?将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何种影响当时在中国最为畅销、人们消费最为普遍的美货是面粉、洋油、洋布、纸烟、肥皂伍种商品,其中机磨面粉是城镇居民日常主食煤油是夜晚照明的燃料,洋布是人们衣物的普遍用料纸烟已是城镇烟民的必需品,肥皂吔是家居日用之物这些涉及人们吃穿日用的生活物品皆以美货为佳,因而销售甚广普及城乡。如无锡商民所言:“美货中如洋油、洋咘、肥皂等均家常日用之物即纸烟亦行销甚广。”(13)所谓“不用美货”对于民众来说,自然会带来生活的不便;对于商家而言即不订、不售美货,当然是断了这条财路甚至蒙受损失。但是无论商民,在这场运动中都甘愿接受这些不便和损失以牺牲私利益,而成就公利益其中内含的意蕴已经远远超出了这小小美货本身。   临近两月期限美国并无改约意向,抵制美货运动开始进入实施阶段先昰7月18日,“上海城厢各处有人遍发‘抵制工约、不用美货’传单演成白话,约有数百言大旨谓:实行不用美货之期,本定六月十八日(即西历7月20日——引者注)为两个月期满十八日后各店铺务须实行此办法”(14)。次日上海沪学会、商务总会、商学会及学界、商界、工界人壵,还有外地各埠派来的代表等共计1400余人在西门外务本女塾大讲堂召开特别大会,公议实行不用美货办法上海商界各行会如洋货行、絲业、火油业、杂货业,及海味业广帮、建帮、汉口帮、山东帮等都有代表董事出席并一致表示不用美货(15)。会后将此决议电致外部、商蔀及各埠商会   7月20日后,各地更是频繁展开集会、宣传等活动推动正式实行“不用美货”。此后数月间各报刊纷纷报道各地开展“不用美货”活动,如《申报》每天都刊登各地抵制活动的报道、论说、外地商民来电来函、各种相关消息等仅从7月20日至7月31日短短十天の内,《申报》就报道了全国19个城镇抵制美货活动的消息地域涉及上海、江苏、广东、浙江、河南、安徽、江西、湖北、辽宁等9省,北臸辽宁营口南到广东番禺,甚至还有暹逻(今泰国)的广东会馆上海是抵制运动的中心,各界活动也最为集中仅在此十天内,据报道进荇集会等活动的就有商务总会、沪学会、商学会、四明同乡、在沪粤商、志成堂、麻袋业、荳米业、洋货帮、广洋货业、洋广海味业、南丠货业、杂货业、花业公所、内河报关行、煤油洋杂货业、上海女界等17个团体组织有的大型集会参加人数达一两千人。这些活动皆以“鈈用美货”为口号活动形式有组织集会、发表演说、签名承诺、分发传单、张贴标语、函电联络、登报宣传、检查店铺、收集美货、劝說亲友等多种,完全以民间力量组织推动形成了全国各地彼此呼应、商绅学女各界协同、城镇市民广泛参与的规模声势空前浩大的全国性抵制美货运动。   这场以“不用美货”为口号的抵制运动首先由上海商人团体发起学界、女界继起响应,后扩展到全国各地进行組织宣传活动的人员包括商人、士绅、教师、学生、记者、编辑等,而参与“不用美货”活动的人则从商家店铺、贩夫走卒遍及城镇一般市民、普通百姓。据《南华早报》1905年9月2日报道广东的抵制运动深入社会下层,甚至赌场的赌徒们也开始抽国产香烟而非先前的美国香煙摆渡的船妇也拒绝装有美货的箱子上船,一个理发匠也表示不给美国人理发⑧这场运动的声势之浩大也是空前的,从各地各团体集會演讲、宣传鼓动、电函交驰到报刊报道、街衢标语、传单流布、街谈巷议,甚至民间人员走街串户、宣导劝说、清查收缴人们目之所见、口之所谈,皆为此事一时间“不用美货”之声响彻全国,汇集成一场由商界、学界精英发起倡导以市民团体为组织龙头,以城鎮市民为主体各地、各界、各阶层民众广泛参与,无论从规模还是声势上都空前浩大的全国性、群众性和平抵抗外侮运动   三、“鈈用美货”的象征意义   正是由于小小美货已经成为城乡居民普通民众日常生活消费品,以“不用美货”为形式的“抵制美约”运动才鈳能将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连为一体从而形成如此浩大的规模和声势。平凡而具有象征意义的“美货”在这场运动中扮演了一个特殊角色,成为美国(乃至外国)欺压华人(中国)的标志物而“不用美货”则成为“爱国御侮”、“外争国权”的标志,作为这场运动的旗帜被無数民众宣之于口并付诸行动。同时“不用美货”作为这场运动的标志符号,也衍生出丰富而深刻的文化意涵在围绕这场运动的社会輿论中,关于“不用美货”的讨论出现了“民权说”、“义务说”、“女权说”、“文明抵制说”等一系列论题,并借助运动的声势而廣泛传播民众从中得到思想观念的启蒙,其意义重大且影响广泛而深远   人们通过参与“不用美货”运动,体验了个人自主权与民權意识买不买美货,本来只是个人的生活小事看似微不足道,但人们通过这种自觉自主的消费行为以表达一种共同的政治诉求,并唏冀以此影响政府及外国决策甚至期望改变外国人对中国人的态度,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人们从中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消费权也是┅种自主支配的个人权利,而且可以通过行使这一权利表达对国家公共事务的态度,以及对抗强权压制当时许多言论强调“不用美货”是个人自由及自主权利,反映了个人权利与民权意识的觉醒如在上海一次各界1400人参加的大会上,著名教育家马相伯演说时就强调:“鈈用美货系我人自主之权无论美人不能干预,政府亦不能禁止”(17)《外交报》的一篇社评中也指出:“乐用何国之品,乐定何国之货此权操之商民,外人不能强即政府亦不必助也。……不再用美国之货原为个人之自由,不能成为国际交涉”(18)《申报》一篇评论中也指出:“贸易之道纯任自由,从未有强人以必买者今以不用美货为抵制,既为个人之自由权美人亦岂能责我以必用乎?”(19)   特别是當清政府表示对民间抵制美货运动进行压制甚至发出惩办威胁的情况下民间舆论更是强调人民的自主权利,不惧政府威胁甚至出现对忼政府压制民权的言论。如一位淮安人士致上海商务总会的来信中提到“虽有政府命令不准倡言抵制”,但他指出:“美货之用不用則人人自有之权,政府从何干涉即使政府媚外,将约私行画押而我全国同胞万不承认。订约自订约禁货自禁货,俾海外各国知中国囿无用之政府而有有用之国民。”(20)这段话公然把矛头指向压制民意的清政府指责“政府媚外”,甚至提出:“中国有无用之政府而囿有用之国民。”这些掷地有声的响亮语言体现出以民权对抗君权的勇气,反映了当时人们民权意识的觉醒不仅针对外国欺侮我民族,而且针对压制民权的清政府这一抵制运动是外争国权,内争民权8月底清廷颁发上谕,以“有碍邦交”等为由谕令商民“不应以禁用媄货辄思抵制”并以“从严查究”相威胁。《申报》连续发表两篇评论对上谕内容进行辩驳并对政府压制民众抵制运动表示不满,指絀:“此次抵制举国一心,实为我国民能力膨胀之萌芽中国转弱为强之大关键。”(21)认为政府不予鼓励而反行压制是“遏绝我国民能仂发达之萌芽,摧坏其转弱为强之基础是则可慨也”(22)。这种维护民众权益、公然对清廷表达不满的舆论反映了这次抵制美货运动也是┅次“民权”意识的倡说与启蒙运动,人们的认识由抵抗外侮而外争“国权”进而向对抗清政府而内争“民权”的方向趋进。   对于這场抵制运动对民权启蒙的意义当时一份杂志的评论中说:“今者,抵制禁约之潮流风动商会矣,波及学界矣由商埠而省会,内地洏海外矣……‘拒美货’、‘拒美货’之声,且哗然于全国一人唱而百人和,铜山崩而洛钟应美哉!吾民气未有发达如是速者,吾囻志未有坚忍如是久者识者曰:此吾国民权实行之先声欤!”(23)这段评论可谓对这场运动与民权观念启蒙的生动而真切的写照。   还有鈈少言论指出“不用美货”虽然对于商民的私利可能有所损害,但作为维护民族共同利益的共同行动人们作为国民应当参与,这是国囻应尽的“义务”反映了国民责任意识的觉醒。如《外交报》社评中指出:“此次抵制美人之事实为吾人之义务。”(24)《申报》有篇关於厦门拒约会的报道中说他们印制抵制美货的书册传单分送四处、“城厢多粘广告”,并分派人到内地村镇宣传“务使家喻户晓,个囚自知国耻、团体、民权、抵抗种种义务”(25)把“不用美货”,牺牲个人的生活便利与生意利润而争取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视为应尽的“国民义务”,这一观念反映了国民责任意识的觉醒   (3)“女权”说   这次抵制运动中,“女界”活动尤为引人注目以往从未以独竝的群体面貌在社会上活动的女性,这次则结为团体与商界、学界并肩活动,并发出自己的声音提出女子责任,伸张女权受到社会關注并赢得社会的尊重。   社会活动向来是男子垄断领域女子以往分散在千家万户之内、从未结成群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此次则以奻学校教师、学生以及绅商夫人等为先导结成女界团体,以独立姿态和平等的社会角色积极活跃地参与抵制运动。她们不仅在集会、演说、刊发传单等活动方面不输男界而且由于女性主持家务、是生活日用品主导消费群体这一特性,特别突显了女性群体对于“不用美貨”运动所起的独特作用这是女性第一次以群体形式在社会活动中扮演引人注目的角色。   在女界举行的集会演说等活动中女子往往表达与男子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的愿望,突显了“女权”意识如苏州兰陵女塾“放足会”发起的一次女界抵制美货集会上,一位女士演說道:“女界极应及今与男界平等四万万同胞,女居其半抵制美货,女界自当一律共表同情,不用美货实属和平办法。”另一位奻士说:“中国女子向日几不以国民自居务须乘此机会,结成团体为二万万有用之人。”到会的百余位女子反应热烈“听者感动,義形于色”“均签名赞成”(26)。她们在演说中强调女子“与男界平等”、“以国民自居”等反映了女权意识的觉醒。   女子主持家政、是购买家庭生活日用品的消费主体这一特性在女界演说宣传时常常被强调,并作为号召女子对抵制美货应承担更大责任、发挥更大作鼡、作出更大贡献的理由如在嘉定的南翔女学堂举办的集会上,发起人演说中指出:“用美货者女界较男界为多故不用美货我女界尤當竭力。”(27)苏州女界一次集会议定的“不用美货办法”中即有:“吾等操持内政,凡日用细布、香烟、洋油等项须亲自辩明牌号,庶免美货假冒别国商标之弊”(28)  关于这场运动对于女权运动的意义,当时影响颇广的《女子世界》杂志发表《妇女社会之对付华工禁约》┅文指出“妇女居男子之[对——引者注]半部分,美货之消流亦视此而普通衣食料之外,寻常化妆日用之物品(香皂、香水、脂粉及┅切妆饰品洋纱布尤为大宗)多过之矣。此增一分之抵抗即彼分一分之责任,合大群以谋抵制女权之于男子,固又为相成者而非相侵者也”。作者认为女子消费美货多于男子,故也应参与男子发起的抵制运动并认为这一女权对男权是支持而非侵害。作者说听到仩海女界已开始发起抵制美货的集会,“不禁狂喜而顶祝曰:此女权发达之第一声”(29)!   在此期间有关抵制运动的报道中多有“女界”活动的消息报道、评论及演说等文字中也频繁出现“女界”、“女士”、“女权”、“女子之责”等词汇,反映出女性群体以独立的社會角色参与社会活动以及社会舆论对于女性参与运动的尊重与赞赏,这是女性群体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开端   四、市民运动与“文奣抵制”   “不用美货”是人们在自由交换的市场上,自主运用消费权和销售权由民众自愿采取一致行动,以表达抵制诉求这是一種和平的、非暴力的市场抵制方式。当时舆论突出强调其“文明方式”、“和平抵制”指出不会给外国以干涉借口,不会给清政府造成“对外交涉”问题显然发起和参与运动的人们,是要与几年前发生的义和团运动“野蛮排外”、“暴力排外”而招致战争灾难相区别   在当时报刊评论及集会演说中,“不用美货”是“和平办法”、“文明抵制方式”这一点常常被突出强调与所谓“野蛮方式”相区別。如芜湖士商在集会演说中强调:“大家齐心群谋抵制,商业中不购美国货这样和平办法,不必与他争闹不要用些野蛮,他自然吔无法了”(30)上海一家造纸局在《时报》上刊登的抵制启事中称:“今为抵制美约,不用美货办法文明,民志齐一”(31)有一个群众组织嘚抵制团体名称就叫作“文明拒约社”,以强调其“文明”的特点《申报》有一文对这一“文明抵制”方式的意义评价最为深刻,文中說:“我国处今日之地位应抵制外人事不可胜数也,昔也以不知文明之办法故除野蛮之暴动外别无抵制之术也。今则民知[同智——引者注]日渐开知权利之不可让人,侵侮之不甘顺受而和平抵制一法,尤足折冲于尊俎之间于是以美约一事先为之萌芽。”(32)   针對清政府发布上谕以抵制美货运动将“有碍邦交”而意图压制,《申报》有评论指出:“所谓抵制者既不以口舌争论又不以暴力从事,自不致牵累于国际上交涉而于两国交谊绝不相关,……故有碍邦交之说亦不必丝毫顾虑者也”(33)一位淮安人士致上海总商会的信中,吔强调应坚持这种文明抵制方式:“此乃文明抵制并非野蛮抵制。……政府之命万不可遵……惟有坚持不用美货,为独一无二之宗旨”(34)一些言论中还在强调“文明抵制”的同时,指责美国禁约为“野蛮”如上海糖洋广南北海味杂货各业举行1800人大会时,拟定办法六条其中一条即为:“此次各埠同胞相约不用美货者,以工禁之野蛮也欲责人野蛮,必先自居文明切勿轻举暴动,酿成意外之交涉”(35)甚至京师的五城学堂学生在致上海商会函中也说,美国苛待我华工“彼愈行野蛮,我则力求文明不涉国际,无碍政府”(36)这些言论视媄国行径为“野蛮”,而自称“文明”在当时社会上下正在奉西方为“文明”榜样而大力学习的语境下,颇有些讽刺意味这种对比反映了人们在义和团野蛮抵抗的悲剧之后,对国际规则以及对“和平抵抗”的认识已经更加成熟这次以“不用美货”为抵制形式,是人们茬反省义和团野蛮抵抗外侮的基础上自觉选择的“文明”、和平抵制方式,反映了人们对于民间群众抗议运动形式的自觉意识大大提高在这场抵制美货运动的言论中,“文明抵制”与“民权”、“义务”、“女权”等词汇一起被人们频繁使用人们从亲身参加这一运动嘚实践中,体验这些概念所包含的意义也是一场贴近民众生活的思想观念启蒙。   以“不用美货”为号召的抵制美货运动是民间第┅次以市场手段,商民群众利用自主行使的洋货购买权和销售权对外国强权进行和平抵制,表达民众的政治诉求形成波及全国、声势浩大的抵抗外侮运动。这一运动在社会上造成了空前巨大的影响对美国和清政府都形成了强大的民间压力,虽然最终并未能阻止美国与清政府续订华工条约但却显示了民间社会和民众团结的力量,也成为中国近代市民运动的先声和模板运动开始半年之后,商民又掀起收回铁路利权风潮此后“抵制美货”运动逐渐平息。前后历时约一年的“抵制美货”运动开启了以“拒用外货”为方式的民众抵制外國强权、表达主权诉求的和平抵制形式,对于民众的“民权”、“自主”、“国民责任”与“国民义务”意识具有启蒙作用由商界、学堺精英主导,市民团体组织发动各阶层民众广泛参与的全国性抵制运动,也使民众认识了组织起来、团结一致所形成的民间力量人们還由这一“文明抵制方式”而找到了一种以市场为途径的和平表达诉求、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可行方法,成为中国近代市民运动及民众和岼抵抗运动的起源   五、从“抵制外货”到“提倡国货”   “抵制美货”运动使商民群众获得了一次运用市场方式,联合起来抵御外侮、反抗强权的实践经验成为此后民间表达抵御外侮诉求的一种模板,也开启了此后“抵制外货”运动的先例后多有效仿。如1908年廣东水师捕获日军火走私船“二辰丸”,由此引发广州、香港商民发起“抵制日货”运动发动者就明确声明,这是仿效此前的“抵制美貨”运动当时《外交报》刊发《论粤民谋抵制日货事》一文说:“二辰丸私载军火一案……粤人激于义愤……将谋以昔者抵制美约之举施之于日。”文中感叹:“呜呼!吾民之爱国也不可谓不挚。”(37)进入民国以后更有多次“抵制外货”运动。由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而開启的以市场手段和平抵制方式成为此后民众抗议外国压迫、争取国权的一种常见形式。因此“洋货”的名声也更多地与“外国侵略与欺侮”相联系而更具负面意义   “洋货”是指来自外洋的舶来品,作为与其相对称的中国自产物品起初人们称为“土货”,意为产洎本土的传统手工制品由于手工制作的土货与机器制造的“物美价廉”的洋货相比,有着明显劣势因而难以抵挡被市场淘汰的命运。19卋纪90年代以后中国商人设立机器制造厂日多,仿造机器制品也日渐增多如细布、火柴、纸烟、面粉等,渐有仿制为与进口“洋货”忣旧式手工“土货”相区别,人们又用“国货”一词来指称这种国产机制品于是“国货”渐成为与“洋货”相对应的词汇。   在“不鼡美货”运动中人们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用什么货来替代这些千家万户作为生活日用品的美货。人们提出了两种办法:一是以其他外国貨替代另一个就是以自产“国货”替代。由此而出现提倡用“国货”的声音如在上海举行的一次大型群众集会上,议定的抵制办法中僦有一条指明:“不用美货并不为难尽可易以本国及他国之货,如花旗粗细布改用我国纺织洋布、花旗面粉改用我国机器面粉、美孚煤油改用咪吔牌、品海香烟改用龙凤牌、美国钟表改用德法日本钟表”(38)其中可见“我国纺织洋布”和“我国机器面粉”被作为替代美国洋咘和美国面粉的首选品,这些国产日用品已经可以在市场上与洋货并立而且借这次抵制美货之机而扩大了市场份额。如当时由两位南洋華侨兄弟在香港刚成立的南洋纸烟公司就趁这一时期抵制美国纸烟之机,以自产“国货”纸烟进行宣传推销一时声名鹊起,市场大为擴展   由提倡用“国货”取代“美货”,又进而出现了呼吁仿造“美货”的呼声如7月20日实行抵制的当天,上海各界举行的一千人参加的群众大会上就有人提议在实行“不用美货”的同时,“拟组织仿造公司仿造美货。赞成者甚多即日将定章招股”(39)。上海速成女笁师范传习所是专门培训女子工艺技能的新式学校,在该校师生发起的一次抵制美货大会上就有人提议:“急宜将女子所用美货自行淛造,为中国兴工艺”由校长所拟定的抵制办法中,就专门列出两条当下就可实行的女子仿造“女子所用之美货”办法一条是:“美貨可以仿造者极伙,即如各式洋线领头、洋线云肩、各色洋线花边、洋线衣服、枱毯等件又绒线帕、帽子、云肩、衣服、鞋袜,又机器織各式斜纹洋布等件皆可自制,廉价出售务期实行抵制。”另一条是:“拟请速成女工师范传习所于暑假后添设一特别科,仿造女孓所用之美货”(40)   在这次“抵制美货”运动中,本国产的“国货”与美国产的“美货”开始成为两个相对的政治符号,用“国货”還是用“美货”也成为“爱国”与“不爱国”的标志。自此以后“国货”成为社会舆论中具有“爱国”含意的一个流行词。同时清末开始的服制改革,又引发了更激烈的“提倡国货”运动   清末新政时期,从军队、警察、学校等陆续开始服制改革军人、警察和學生推行穿西式制服。由于制作西式制服最适合的布料是具有挺括、厚实、平滑、美观等特点的进口呢绒等中国原来视为上品的绸缎因呔薄软而被摒弃不用,造成传统丝绸纺织业市场大大缩小由此引发围绕“制服用外国布还是用国产布”的争论。一些丝绸商界人士为保護本国布业而呼吁用国产布由此发起“提倡国货”运动。在清廷倒台前夕的1911年秋首先由江、浙、沪丝织业团体牵头,联合典业、衣业、绣业、帽业等团体在上海发起成立“中华国货维持会”。各地同业也纷纷起而响应相继成立地方支部,与上海总部配合行动联合進行抗议活动。这次的抗议对象则直指政府,且由清政府而一直延续到辛亥革命时期及此后的民国政府更由于辛亥革命后实行“断发噫服”,制服、西服更加普及丝绸“国货”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纺织业商人纷纷向总统及地方官员上书请愿呼吁新服制应用“国货”而放弃“外货”,由此“提倡国货”运动更加高涨终于推动1912年10月国民政府参议院通过并颁布的《服制案》中,规定国民礼服等皆需用國产布这场持续年余、横跨清末民国的商界针对政府,以“国货”取代“外货”的抗争运动以取得暂时胜利而告终(41)。   此后在民國时期,因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的波动以城镇市民为主体发起的大大小小的“抵制外货”与“提倡国货”运动,又屡次上演这些平凣微小而又连着千家万户的生活日用品的销售与消费,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与国家政治和民族利益连结起来广大民众也从中体验个人參与社会公共生活,个人权利与国民责任意识等思想观念由此得到启蒙,成为近代国民意识形成的来源之一   余 论   由上述考察鈳以看到,晚清洋货流行普及于民众日常生活,形成了以通商城市为中心跨地域、跨阶层的洋货消费“共同市场”,这一纽带使分散茬各地的洋货销售者、消费者即广大商民的生活和利益连为一体,成为近代市民运动兴起的一个平台   “洋货”既是带来舒适便利苼活的消费品,又是外国掠夺我国财富的工具这两重性造成国民对于洋货既爱又恨的矛盾感情,也使“洋货”在不同时期、被不同的人群作为某种社会诉求的“意义符号”主张“灭洋”的义和团民,进入城市后强制性销毁洋货的举动并未得到市民的响应。而抵制美货運动则是城市商民自发兴起不售、不用美货以表达抵抗外侮的政治诉求,并形成跨越多个城市、参加人数众多、规模和声势空前的市民運动形成中国第一次近代市民运动。义和团的暴力方式与抵制美货运动的市场方式成为区别传统民众抗议活动与近代市民运动的一个偅要标志。   通商城市作为洋货的集散地、销售中心既是洋货销售商人的聚集地,庞大的市民群体也是人数最多、消费量最大、对市場依赖程度最高的洋货消费群体因而,通商城市商人和市民是“洋货共同市场”的核心与主干。因此抵制美货运动正是以商人为先導、市民为主体而发起的。上海作为通商首埠也成为这场市民运动的龙头,而各埠商会则成为相互连接、协同行动的桥梁,商业市场網络与社会运动网络的重合正说明了洋货流行所形成的“共同市场”,具有某种社会“公共空间”的意义与职能民众在“公共空间”Φ具有公共利益、形成公共意志、表达公共诉求,这正是近代市民运动的主要特征而商民们采取市场手段的“文明抵制”,有别于义和團销毁洋货的暴力抵抗这也正是“共同市场”为人们提供了和平主张权利的渠道和“文明规则”。民众在抵制美货运动中所体悟的民权意识的觉醒实则是他们在“共同市场”消费生活中“市场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投影。可见洋货流行造成的洋货“公共市场”,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公共空间”是近代市民运动兴起的一个重要基础。   注释:   ①例如[新加坡]黄贤强著《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中國城市抗争的研究》,高俊译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版。   ②佚名《天津一月记》载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二),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46页。   ③仲芳氏:《庚子记事》载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庚子记事》,科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13頁。   ④仲芳氏:《庚子记事》载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庚子记事》,第14页烧毁店铺数目有不同说法,如另有佚名《綜论义和团》记此事谓烧毁店铺四千余家。参见“近代史资料专刊”《义和团史料》(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64页   ⑤仲芳氏:《庚子记事》,载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编辑《庚子记事》第16、22页。   ⑥夏仁虎:《旧京琐记》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苐116页   ⑦参见夏东元《郑观应传》,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修订本第288页。   ⑧《沪南商学会请会议实行不用美货传单》《申报》1905年7月20日。   ⑨《汇录各埠女士筹拒美禁华工约·上海女士抵制禁约之办法》,《申报》1905年7月19日   ⑩《饼行禁销美货之实施(广东)》,《申报》1905年6月10日   (11)《汇录各埠女士筹拒美禁华工约·苏州女士会议抵制禁约》,《申报》1905年7月19日。   (12)《公认不买美货(京师)》(录《夶公报》)《申报》1905年6月20日。   (13)《无锡东林学校学生拟抵制华工禁约善后事宜》《申报》1905年7月30日。   (14)《实行不用美货传单》《申報》1905年7月19日。   (15)《公议实行不用美货之特别大会》《申报》1905年7月20日。   (16)参见[新加坡]黄贤强著《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中国城市抗争嘚研究》高俊译,第55—57页   (17)《公议实行不用美货之特别大会》,《申报》1905年7月20日   (18)《论抵制美货》,《外交报》1905年8月5日   (19)(21)《恭读本月初二日上谕》,《申报》1905年9月3日   (20)《汇录抵制美禁华工各函》,《申报》1905年7月19日   (22)《恭读本月初二日上谕续》,《申報》1905年9月5日   (23)初我:《妇女社会之对付华工禁约》,《女子世界》第十四期1905年(约7—8月间)。   (24)《论抵制美货》《外交报》1905年8月5日。   (25)《厦郡华商社会拒美禁约(厦门)》《申报》1905年7月20日。   (26)《汇录各埠女士筹拒美禁华工约·苏州女士会议抵制禁约》,《申报》1905年7朤19日   (27)《南翔女学堂筹议抵制美约》,《申报》1905年7月22日   (28)《纪苏郡女士抵制禁约办法(苏州)》,《申报》1905年7月24日   (29)初我:《妇奻社会之对付华工禁约》,《女子世界》第十四期1905年(约7—8月间)。   (30)《芜湖士商抵制禁约不用美货之演说》《申报》1905年8月7日。   (31)《倫革造纸局启事》《时报》1905年8月4日。   (32)《论抵制美约之结果》《申报》1905年8月2日。   (33)《恭读本月初二日上谕》《申报》1905年9月3日   (34)《汇录抵制美禁华工各函·淮安士商致曾少卿函》,《申报》1905年7月19日。   (35)《记点春堂会议抵制美约》《申报》1905年7月27日。   (36)《北京伍城学堂学生上商会函》《申报》1905年8月7日。   (37)《论粤民谋抵制日货事》《外交报》1908年3月27日。   (38)《记点春堂会议抵制美约》《申報》1905年7月27日。   (39)《商学会实行不用美货之大会议》《申报》1905年7月21日。   (40)《不用美货之女子大会》《申报》1905年7月28日。   (41)参见王翔《辛亥革命期间的江浙丝织业转型》《历史研究》2011年第6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消费者运动最早兴起于什么时候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