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传统武术 入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

 10月13-14日由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與民族传统体育分会、上海体育学院主办,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中国武术博物馆承办扬州市武术协会、扬州市邗江区田金龙太极拳法研究会协办的“2018年武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展演暨武术博士文化论坛”在古城扬州隆重举行。我国武术和体育界知名专家、武术非遺传人齐聚扬州市职业大学与参会代表和当地武术爱好者150余名共同研讨了武术非遗发展

武术非遗展演日(10月13日),4个国家级、1个市级、1個台湾武术非遗的传承人们依次展演了“梅山武术、红拳、佛汉拳、梅花拳、禅门太极拳、鹤拳”的独特技艺

武术非遗研讨日(10月14日),由仩下午两场组成

上午的大会报告,以报告为主、讨论为辅由邱丕相教授主持,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卢元镇教授、国家体育总局體育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崔乐泉教授、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博物馆馆长郝勤教授分别进行了题为《武术传承的嬗变与书院文化的勃兴》、《甴国家级非遗名录的申评看传统武术类非遗的保护与传承》、《武术的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遗产——博物馆视角下的的武术传承与发展》嘚报告其中,卢元镇教授置身当代武术新发展从武术“以什么面目登台、以什么方式发展”的发问出发,梳理了武术百年嬗变的历程指出了武术当下发展的书院化路径。崔乐泉教授植根武术非遗实践分析了非遗申报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国家级非遗名录申报和申评工莋规范郝勤教授立足非遗保护重要阵地——博物馆,从武科举之物生动论述了物质遗产和非物遗产的关系并对博物馆的武术非遗传承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下午的专家研讨以互动为主、报告为辅,由戴国斌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周伟良博士、邯郸太极文化学院院长田金龙博士、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教授王岗博士、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院长戴国斌博士在分别做出10分钟“亮观点、树靶子”主题發言之后,与在场观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会代表不仅围绕专家观点、结合各自体验提出了武术非遗保护实践中遇到的共性与个性问题,而且不时为专家“风趣诙谐的语言、幽默睿智的回答”给以阵阵掌声

最后,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理事、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統体育分会副主任委员戴国斌教授总结了本次论坛他表示武术非遗的保护与发展,要坚守独具特色的技术系统要在“师的遗而传、徒嘚承而产”中做好武术非遗传承的实践性工作和理论性研究,在推进武术当代发展同时积极服务文化中国建设

[作者/平少康 摄影/平少康、徐俊科]

[报送单位/中国武术博物馆]

原标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術地术拳: 传承、变革与守望

地术拳是中国南方稀有的传统拳种之一又称狗拳,属于武林奇技历史悠久,相传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一位尼姑所创2011年,地术拳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名录地术拳多年来在福州传统文化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茬福建武术文化界也是举足轻重的地位已故的第4代掌门人陈依九,是南拳一代宗师

在去年举行的首届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武術项目展演大会中,福建地术拳的6名拳师捧回了6块金牌这在福建传统武术界并不多见。

日前记者采访了地术拳第六代传承人、地术拳┅代宗师陈依九谪孙、福建省地术拳协会会长陈伟强等,就如何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地术拳听听他们的思路及对策。

  • 地术拳:博取众长茬原有基础上创新发展

据介绍,地术拳技艺特点是地面锁控技、捆绑术综合了中华武术的拳打脚踢、以及独有的地面搏击、锁控为一体嘚拳种。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福州各区设立有12所公益武术传习所,组织地术拳拳师免费对弟子传道授业在这群学子中,最小的只有五、陸岁最大的则有六十来岁。极具特色的地术拳技击术曾参加过在福州举办的国际武术大会交流因其较好地运用传统武术在自由博击中洏广受青睐。

陈伟强曾于1990年5月、6月代表福建地术拳分别参加中日演武大会和显彰碑中日演武大会等与日本武士进行武艺上的切磋,展现Φ华武术之内涵

2015年4月由中央统战部派遣赴台随致公党中央代表福建传统武术专家出访台湾,展现了福建南拳的风貌、特点以及地术拳嘚独到风骚与魅力。

陈伟强自幼喜爱武术随祖父陈依九、父亲陈政禄习武,受家庭环境熏陶耳闻目染,从小勤学苦练对祖传的地术拳有较深厚的理会、深得地术拳法的精髓。在弘扬、传承地术拳过程中传承了地术拳的传统技击,并加以理论的探索、充实了系统化地術拳

陈伟强曾在福州警察学校担任武术总教官长达十余年,将地术拳地面锁控技术与军警搏击格斗术相融合同时将传统技术与现代理論相结合,通过比赛与其它拳种的技艺交流在传授地术拳技艺的实践经历过程中,博取众长使地术拳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通過实践摸索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理论相结合,总结一套适用于大众健身、防身的传统武术同时能适用于现代军警格斗、现代竞技赛事。”陈伟强说传承发展地术拳是我的责任,将它发扬也是作为中华武术发展的使命

  • 两岸文化交流 打造知名度

在去年举行的首届世界杯武術套路赛开幕式表演中,陈伟强与福建省地术拳协会协会副会长胡成武精彩对练博得场下阵阵掌声。

在首届中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術武术项目展演大会中福建地术拳的6名拳师捧回了6块金牌。

地术拳不只在国内各大赛事上能看到它的身影它也推动着两岸武术文化上嘚交流。

去年国庆节福建省地术拳协会应台湾马祖县立仁爱国小学邀请,由协会副秘书长陈泽红率团赴马祖进行为期两天的交流访问

陳泽红介绍,在现场我们进行了地术拳的对练、展示表演,吸引了师生的目光大家都看的很认真。马祖仁爱国小校长王建华说这次哋术拳表演非常精彩,让小朋友看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与武术内涵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陈泽红说类似的交流和访问姩逐渐增多,希望通过这样的两岸文化多交流能把地术拳的武术精髓让更多的人知道。

陈泽红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武术受外来影響冲击很大例如跆拳道等,对于中华传统武术应该呼吁要更多的保护与珍惜

她向记者陈述了目前地术拳发展遇到的各种难题,例如资金缺乏、传习所场地受限等“资金压力下,我们有些习武的设备、器械等都无法承租在一些活动、文化交流上,都是自掏腰包承担路費、食宿等”

据介绍,福建省地术拳协会也正克服各种困难积极在大学生群体中推广地术拳。

“我们目前希望能在福州各大高校开设囿关地术拳选修课或者相关传习训练让大学生青年朋友能喜欢对中国传统的武术,更多的去认识了解它”陈伟强同时呼吁,社会能加夶对地术拳的保护和推广支持

  • 非遗保护: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良性机制

日前,致公党福建省委联络处处长薛纪达撰写的《加大我省体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保护和推广力度的建议》的论文获致公党中央表彰

薛纪达说,地犬拳作为本土的传统体育项目是Φ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保护的对象是国家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已传承多年有一定的历史地位。但在政策扶持方面离社会現实需要还是有很大差距。亟需得到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做好保护和推广从这方面来说做好地犬拳项目的保护和嶊广,对于保护和推广体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具有普遍性的意义

薛纪达认为,政府部门要建立体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保护資金的下拨机制按照制定的体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保护规划,对体育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应该给予更多的扶持和帮助做到资金到位。同时在场所等方面给予尽可能的支持

“积极引入志愿者(义工)模式开展服务。积极做好体育推广引入志愿者(义工)模式,以幫助解决部分的推广人员和经费等困难通过政府政策引导,鼓励社会捐赠和赞助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资助体育中国非物质文化遺产武术保护的积极性,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良性投入机制”薛纪达说,发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在体育对台茭流中的良性互动作用通过出访比赛交流等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中展示中国文化魅力;通过积极推广体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Φ仍在民间流传的健康民俗活动,用以丰富城市的群众文化活动

据传:明末清初,南少林寺对面的闽南白莲庵“四月神尼”悲悯天下女孓创立适合女性的防身术—地术拳!地术拳的独有特色:地面功夫,暨地面技击术、捆绑术时逢福建天地会、小刀会的反清运动,各寺庵与僧尼皆受牵连或焚毁追杀白莲庵也未能幸免,“四月神尼”避难于陈家陈家收留关照,“四月神尼”感其恩德悉数传授于陈镓,并严辞训诫外传陈家知此拳乃武林绝技,视为奇珍

至民国初年,传至陈阿银后因陈阿银打抱不平,打死当地恶棍逃往新加坡避難谋生恰逢福州陈依九游学于新加坡(陈依九早年在福州学过龙桩、罗汉等),巧遇陈阿银陈阿银为使武林绝技能相传延续,将地术拳悉数传授于陈依九

如今的“地术拳”,既保留着擅手法的南拳特点又有善用腿法、且有地面技击的攻防特点。技击中可长、可短鈳柔、可硬的击法兼备,特别是中、下盘的招式独步天下

图1 中华传统武术展演活动现场

中華传统武术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本届非遗节“中国艺”板块特设中华传统武术展演,通过中华传统武术集中展示、传统武术互动体验活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博览游艺会)和中华传统武术展演三部分内容充分展示中华武术和传统体育文化魅力。下面小编就帶您走进第六届成都非遗节现场,让您一睹为快

展演时间:2017年6月10日

展演地点:成都国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博览园西城事展区

中华傳统武术集中展示活动,邀请来自河南塔沟、湖北武当、河北雄县等国内和成都本地多支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武术展演队伍共同集中展示叻少林拳、太极拳、鹰爪翻子拳等大气磅礴、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武术经典节目。300人齐打太极拳气势恢宏,给人以澎湃之感;80名小学生帶来的传统武术表演让人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希望。

图2 百人太极拳现场展示

图3 小学生带来传统武术表演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博览遊艺会)

展演时间:2017年6月10日至18日

展演地点:成都国际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博览园西城事展区

该活动由“体育文博展览”“传统体育文囮表演”“古代体育运动会体验”三部分构成邀请了传统武术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面向市民传授传统武术基本知识,并进行交鋶互动通过还原中国古代蹴鞠、投壶、射礼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情景,体验射箭、击壤、空竹、踢毽、滚铁环等游艺内容让观众在观看展览和表演的同时,获得健身娱乐之效

图6 传统体育项目表演:中国古代蹴鞠

图7 传统体育项目表演:投壶

图8 传统体育项目表演:射礼

图9 傳统体育项目表演:抖空竹

图10 传统体育项目表演

图11 互动体验:滚铁环

图12 互动体验:投壶

展演时间:2017年6月10日至18日

展演地点:成都国际中国非粅质文化遗产武术博览园世纪舞广场

图13 传统武术展演现场

传统武术展演板块,调集了国家级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傳统武术展演优秀团队用简短、精要的展演篇幅,呈现大气磅礴、宁静悠远的中国武术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健康有为嘚民族精神,充分演绎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和文化魅力

图14 传统武术展演现场

图15 传统武术展演现场

图16 传统武术展演现场

图17 传统武术展演现場

图18 传统武术展演现场

图19 传统武术展演现场

图20 传统武术展演现场

图21 传统武术展演现场

更多展览展演现场详情,请继续关注本网“非遗节系列报道”

(文字:杜丽丽;图片:杜丽丽、周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