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扬名线下近期中式台球赛事事每个月都有吗?奖金如何?

您的位置:>>>正文
深度:赛事多盈利低 中国台球未来在何方?
  随着斯诺克国际锦标赛今年落户成都,世界台联十一站大型排名赛就占得5个席位,而该项目原本的发源地目前只不过有三站赛事而已。除了斯诺克之外,美式九球、中式台球等项目近几年也在国内遍地开花,中国俨然成为了世界台球第一大国。为何国际台球赛事纷纷落户中国,是什么促使中国举办这些台球赛事?未来赛事发展之路又在何方?腾讯体育走访国内几大重要赛事以及知名台球厅,为您揭开谜团。
  台球赛事的中国式扩张
  目前国内大型台球赛事一览:
无锡精英赛
上海大师赛
国际锦标赛
10.28-11.4
海口世界公开赛
中国公开赛
世界巡回赛第一站
世界巡回赛第二站
世界巡回赛第三站
CBSA承际公开赛
CBSA密云国际公开赛
世界女子9球锦标赛
中国公开赛
CBSA房山国际公开赛
中式台球锦标赛
12.18-12.23
  虽然台球在中国近20年来都是以上升的趋势发展,但最近一年各项目各级别的赛事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落户,一夜之间俨然已经超越了发源地英国。以斯诺克为例,除了前几年国人比较熟悉的中国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今年上半年国际台联先后升级了两站在国内的比赛海口赛和无锡赛,加上新增的更高级别的成都国际锦标赛,一个赛季11站积分赛中国就占得了半数。同时,过去的中国斯诺克职业巡回赛今年也被世界台联所承认,被升级为世界职业巡回赛,今年国内的三站世巡赛同样吸引到了多位世界排名在前16的顶尖高手参加。
  近五年中国与英国斯诺克大型排名赛数量变化图
  和斯诺克一样,美式台球近几年在中国发展趋势也很迅猛,今年在中国举办的九球国际公开赛就有四站,另外还有沈阳举办的世锦赛,由于目前的美式台球大量顶尖选手集中在亚洲,中国赛事的奖金又极具诱惑力,以至于国内美式台球赛事的含金量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顶级赛事&&巡回赛总决赛。
  此外,从今年开始中国台协正式把黑八这个项目命名为中式台球,并决定大力推广。赛事刚刚启动便显示出超强的吸引力,中式台球巡回赛以及中式台球全国锦标赛的参赛人数总计超过万人。目前国内的台球赛事也基本上形成了斯诺克、美式台球和中式台球三足鼎立的局面。
  中国办赛的尴尬&&密度高盈利低
  赛事密集,群众基础大,这一切让中国的台球赛事看起来似乎盈利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实际情况却不尽然。
  据CBSA美式台球国际公开系列赛组委会负责人张克长介绍,无论是斯诺克还是美式台球,一般来说奖金就要占去整个成本的三分之一。目前国内斯诺克几站大型排名赛总奖金至少是40万英镑(约合400万人民币),美式台球国际公开赛总奖金额也在9万美金(约60万人民币)左右。
  目前斯诺克大型排名赛奖金一览表:
奖金(英镑)
无锡精英赛
上海大师赛
国际锦标赛
海口世界公开赛
中国公开赛
约克巴比肯中心
威尔士纽波特中心
谢德堡剧院
德国大师赛
澳大利亚公开赛
  而为了提升影响力和满足赞助商需求,赛事还要将至少1/3的成本花在电视转播上。&一般赞助商都会要求直播多少场比赛。像斯诺克排位赛就是投入高,一般也都是全程直播,而美式台球的金额相对低一些,大多数时候我们也只够从半决赛到决赛期间的直播。&张克长表示。
  另外,运动员的机票和食宿也是一笔重要开支。虽然其他国家举办的台球赛事,除非大腕级的明星选手,否则机票和食宿都是自理,但在中国却形成了不成文的惯例:赛事方负担所有选手的相关开销。斯诺克和美式九球的高排位选手大多来自英美,他们到中国的机票算下来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而选手多要选择五星级酒店住宿,如果没有政府支持,这笔费用也不会低廉。
  上面几笔账算下来,赛事成本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可以用在办赛上。
  目前国内比赛费用构成示意图:
  与开销的庞杂相反,目前国内台球赛事的收入渠道还比较单一,仍是以商业赞助为主,门票或者纪念品销售的金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以国内历史最久斯诺克排名赛&&中国公开赛为例,它的奖金是400万人民币,每年举办赛事的花费应该在万之间。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中国公开赛的赞助商分为三类,即冠名赞助商、白金赞助商和供应商。冠名赞助商的赞助费用在800万元至1000万元人民币之间,白金赞助商的赞助费用为三四百万元人民币。今年北京银行和北京汽车分别成为了中国赛的冠名商和白金赞助商,再算上其他的一些赞助合作,中国公开赛的商业赞助收入应该在1200万上下。另外加上100万左右的票房收入,也就是刚刚可以覆盖掉成本,更不要谈盈利了。
  &要想通过一个比赛马上赚很多钱,这在任何一个台球赛事上都是不可能的!&曾经参与过斯诺克比赛和美式台球承办工作的张克长这样表示。
  不赚钱为何还有人办赛
  尽管国内的台球赛事现在还难有盈利,但是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却不可能被忽视,而政府力量的背后推动更增添了赛事举办的冲动。
  据官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台球人口约在6500万,是仅次于足球和篮球的运动。国家体育总局小球运动管理中心运动二部部长介绍,从2007年到2011年,中国台球产业总产值高达500多亿元。
  与之对应的是台球这项绅士运动在英美发展遭遇瓶颈,据英国媒体统计,目前英国台球观众的平均年龄超过60岁。随着博彩业和烟草商被禁止赞助,英国台球尤其是斯诺克几乎被掐断经济命脉,苏格兰格拉斯哥大奖赛、北杯等传统赛事早已经销声匿迹。所以世界台联很自然的将目光投向了东方,积极开发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努力推动各项赛事在中国的举办,渴望能从中获得商业成功。王涛表示,世界台联将大量比赛落户中国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的需求。
  同时由于台球被国人视为绅士运动,相对高端,又具备国际影响力,加上球员的明星效应和央视体育频道转播上的大力倾斜,地方政府也乐于举办台球赛事来树立城市名片,这一点在斯诺克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回顾目前国内几站耗资最大的斯诺克排位赛,中国公开赛和上海大师赛所承办的公司均有政府背景;无锡精英赛也是因为家乡的缘故,江苏省体育局几乎每年都在赔本办赛;国际锦标赛是成都传媒集团斥资两亿签下五年的比赛,背后也有政府行为,并非以盈利为目的。
  中国台球赛事的未来在哪里
  尽管目前国内赛事组织地最好、受关注度最高的台球项目是斯诺克,但是多位台球业内人士都表示,中国台球赛事的未来其实在于中式台球,而非斯诺克。
  &世界的台球靠中国,中国的台球靠中式台球&,前中国台协秘书长唐凤祥一直抱持着这样的观点。在唐凤祥当值期间主要负责和推广的还是斯诺克项目,但为台球奋斗了一辈子,唐凤祥更多是看到中式台球的起步和发展。&中式台球应该是中国最具代表性,参与人口最多,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台球项目,它本身是中国的&母球&,斯诺克和9球的发展和中式台球是分不开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打法,也是世界上独有的。&而像中国球迷比较熟悉的、刘莎莎以及更早的、潘晓婷(博客)最早都是从事中式台球,这才是中国台球滋生的温床。&
  根据中国台协的调研结果,90%以上的中国台球爱好者其实玩的是中式黑八。而记者在走访京城较为出名的付小芳台球俱乐部时,也发现这个拥有固定会员接近3000人的球馆,尽管每到下午四点基本就满台了,但是俱乐部中却没有一张斯诺克的球桌,最红火的是每68元的高档中式八球球桌。付小芳台球俱乐部投资人张树春表示,由于开业以来斯诺克实在没有人玩,所以他才把斯诺克全部撤掉换成了中式八球。正因为看到了群众基础的深厚,所以中国台协今年将其命名为中式台球,开始全力进行推广。
  不过中式台球才刚刚建立起自己的规范比赛,相反斯诺克赛事在中国开展得较早,形象一直比较高端,再加上电视台对于斯诺克赛事转播的全面支持,这使得中式台球在招商吸引赞助方面远逊于斯诺克,导致目前的中式台球赛事都还没有盈利的可能。
  今年中式台球全国锦标赛的主办方,北京市体育总会中式黑八传奇(北京)体育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思透露,之前他们也跟一些名车企业有些联系,但对方大多表示中式台球还难以跟斯诺克一样成为绅士运动登上大雅之堂,跟高档车的定位不符,所以不会考虑合作。虽然最后拉到了一家啤酒厂家进行赞助,但是金额极其有限,第一年完全是在赔钱办比赛。
  目前正在摸索中国台球办赛模式的张克长则认为,客观不利条件是一方面,目前业内人士招商能力的欠缺也导致现在赛事盈利能力不足。当下中式台球赛事都在中国台协统一管理下,赛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都得到起码的保证,&在国内台球有很大的市场,但是如何把市场和商家的目的更好结合,让商家能够投入更多在比赛上,仍是目前难攻克的问题&,张克长这样表示。
  虽然中式台球刚刚起步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由于其在国内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各台球俱乐部又发展得如火如荼,所以业内人士也看好未来中式台球可以成为中国台球赛事的主流,形成良好的盈利能力,而目前需要做的就是把相关的赛事先扶植起来。
  &中国的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打球的人口是最多的,从这两个数字来讲,世界台球的希望在中国。而我们到目前为止尽管斯诺克发展比较早,9球水平也比较高,但是这两个加起来也没有中式台球的人口多,&唐凤祥认为如果不把中式台球推向世界也将是中国台球发展的最大失误,&中式台球想走向世界就必须走向职业化,有两方面:首先是自己的水平实力,再次就是经济实力。我们需要积聚力量、形成广阔的市场,参与的人要多、开展的国家多、也需要有赞助商支持。&唐凤祥坚信如果中式台球的奖金水平超越斯诺克、9球,那么很多球员都会选择这项赛事。如果5年之内中式台球在中国的发展能形成气候,那这个项目的发展前景将是无穷的。但能否像现在规划的这样,仍要靠从业人员的努力。
责任编辑:李佳寅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近期中式台球赛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