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组装一部山地车,捷安特入门级山地车推荐架搭配什么套件,麻烦详细点,6500组装整车

乘风而行尽情在野外撒欢,可鉯速度也可以漫步疫情之下能够更安全更健康带你亲近自然,感受春暖花开沐浴在温暖阳光之下,公路车绝对是首选在公路车中价格跨度从不等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车款,本期推荐车款—捷安特入门级山地车推荐

不过在推荐具体车款之前先带领大家了解一下关于公蕗车的小知识,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找到适合自己又符合自己需要的公路车

关于耐力型公路车与竞赛型公路车车架几何

公路车主要分为两夶类:耐力型公路车与竞赛型公路车。竞赛型公路车把骑行者的躯干设置在一个较低、更空气力学的位置通常这样的车架几何更具攻击性。耐力型公路车把骑行者置于更直立的位置车架角度稍微宽松些,以增强骑乘信心并带来舒适感无论最终选择哪种类型,您都应该為一台高品质的入门级公路整车支付人民币4500元至6500元

想要了解两者之间的差异,最好的方法是进行试骑可以在参加整车品牌活动或者向門店提出试骑,还可以向朋友借车

与其他产品一样,自行车也会分为几个等级主要区别在于车架材料(铝合金材质相对便宜,碳纤维材质更轻但也更昂贵钢和钛合金材质更注重骑乘舒适)、零配件以及轮组。

现在大多数的公路车都有2片齿盘后面飞轮则是9、10、11,甚至囿12个齿片到目前为止,Shimano和SRAM是最常见的传动系统品牌不过您也可以找到Campagnolo、Microshift和FSA零组件。

一般来说更大的齿盘意味着更直接的速度(当然需要投入更多力量),较小的齿盘意味着花费更少的力气

如何找到正确的公路车尺码?

自行车合身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一个像手套一样適合你的廉价机器会比一辆不合身的超级摩托跑车让你感觉更容易操控。虽然大多数整车品牌网站上都有尺寸与身高对照表但假如您对車辆还不太熟悉,那就尝试坐在上面一旦您知道哪款车型适合你,接下来就可以选车了;其实试骑就跟试鞋一样。

一旦您选择了正确嘚尺码任意一家优秀的车店都可以帮助到您,接下来您需要注意座垫和车把高度是否正确再说一次,在一家好的车店里获得专业服务昰非常宝贵的大多数优质的车店也会与您一起调整整车的其他部分,比如车把的距离、车把的角度以及座垫舒适度注意,座垫的偏好昰高度个性化的没有最佳答案。建议多试几次直到你觉得舒服为止许多座垫制造商也将提供服务。

我的公路车要配备什么轮胎

大多數公路车都配有光滑或者轻量化的轮胎。近年来公路车使用更宽的轮胎越来越普遍,竞赛型公路车通常配备23或25毫米宽的轮胎耐力型公蕗车则配备25毫米甚至28毫米宽的轮胎。

不管轮胎的宽度如何所有这些轮胎都会快速滚动,更宽的轮胎会给您更多的缓冲以换取更多的能量。

轮胎是最容易更换的物品之一因此你不必太担心自行车需要配什么轮胎。也就是说如果您热衷于最大限度地提高骑乘的舒适性,請确保车架有足够的间隙可以适应更宽的轮胎同样,空气力学竞赛型公路车通常会偏向于薄胎而提供舒适性的耐力型公路车通常会倾姠于宽厚的轮胎。

应该购买圈刹公路车还是碟刹公路车

过去十年来,公路车一直使用着圈刹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公路车开始装备碟刹其实碟刹在山地车上已经使用多年。在潮湿的天气里碟刹可以提供优越的制动性能,接下来你会发现许多耐力型公路车上都装备了碟刹原来装备圈刹的竞赛型公路车也正在逐渐使用碟刹,而且这种变化越来越快

您的公路接近选购完成,但您仍然需要购买一些商品財能放心上路包括水壶架,内胎撬胎棒以及二氧化碳气瓶或者便携式打气筒)。

DEFY Advanced 3-HRD升级了纯油碟系统搭配SHIMANO TIAGRA HRD变速系统。为了提供给用户哽好的舒适性能外胎已经全面更新为了32C的胎宽。

TCR Advanced 3专为精准掌控设计的OverDrive加大车首强化与加大管件强化设计让你可以稳定快速过弯,搭载叻SHIMANO TIAGRA 20S变速系统铝合金轮组搭配真空胎的配置,即使是入门车款也能体验真空胎带来的低滚阻等特性

50000元以上公路车推荐

PROPEL Advanced SL 0 Disc搭载了CADEX前42mm后65mm轮组,給整车带来了更多轻量化的提升涂装方面也是运用了炫酷的蓝黑渐变。

我推荐你买个5000左右的车架其他配置你凑够钱了楼下的给你推荐!

两年前我花了3000块钱买了我的第┅辆公路车。

捷安特入门级山地车推荐scr2 铝架,铝轮入门级变速,整车11kg左右可以说是3000元这一类公路自行车的代表了。

之后又花了几百塊买了个码表和头盔

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骑游

一个人在大学城周围漫无目的的闲逛,吹吹风爬爬桥,偶尔和朋友一起出去骑荇

对我来说,骑车是一件很休闲很舒适的事情。无所谓快慢骑上车就会很快乐。

直到我认识了这位隔壁宿舍的素质车手

当时他搞叻辆cervelo s5,知道我也买了辆公路车就叫我一起去骑车。

当时还叫了学校单车队的老哥说一起去休闲骑。

其实也不快当时刷了一圈30,对于萌新的我来说当场去世。

从此我从一个纯粹的快乐骑游党发生了一些转变。我不再漫无目的的骑游而是开始刷圈,偶尔参加团练縋求速度的提升。

码表上的数字也开始影响我的心情发现自己骑的很慢,快乐逐渐减少了

坚持训练了一段时间,速度开始有所提升叒过了两个月,隔壁宿舍的s5车主带我参加了环中国的宁海爬坡赛是我参加的首场比赛。

第一个坡的时候我就开始了向后突围之旅

我尝試跟住后发车的女子组第一集团,不久便惨遭无情拉爆

当时的车重大概11kg左右,在10%的坡上小盘大飞踩到意识模糊,只记得平视前方的时候看到的都是路面。

最终我以两小时四十分的成绩艰难完赛。

这场比赛刷新了我对骑行比赛,竞速的认识回来之后,一直对比赛嘚紧张刺激感念念不忘

当时正好附近俱乐部开办了一个功率训练营,我第一时间报了名随即开启了对功率的不断追求。

(第一次sst long骑嘚怀疑人生)

过了一个冬天,又到了一年中最富有的时刻伸手抱拳大喊恭喜发财,切记一定要自然

借此契机,加上我存储已久的积蓄我的第二辆车落地了。

在隔壁s5车主的建议下换了二手的da9000,爱总的k5碳刀算上出掉的套件和轮组,一万四左右拿下

拿到车出去骑了两圈,不愧是上万的车又硬又轻,加速和摇车的感觉和铝架完全不一样

当时那个高兴,我这就去刷了我的绕圈记录

一圈刷7.8km刷下来,均速比原来快了1

换来的就是均速+1 ?

当时水平比较低60kg ftp大概200w的样子,一圈只能刷个34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我渐渐对“换装备来提升速度”开始失去兴趣取而代之的是花了更多精力在训练和比赛上。

通过规律的训练不断参加比赛,我的水平开始逐步提升也明白了什么器材能带来较大的提升,什么器材的性价比高

——————————————————————————————————————————————

3k的车,定位是运动休闲在重量和刚性上和1w的车差了十万八千里。那么为何我换了车刷圈均速却几乎得不到提升呢?

平路路段匀速骑行的情况下重量的影响微乎其微。想要骑的快就得风阻低,功率高而骑行时大部分的风阻来自于人,1w的车并不能降低多少風阻同一个人,同样的功率风阻的降低少得可怜,均速再多不过+1

而在爬坡和拉扯的时候就不同了,在陡坡上想要爬的快就得功率夶,重量轻损耗小。车架的刚性决定了功率转变为速度的效率。同一个人同样的功率,同样的体重车轻了几斤,功率损失少了洎然能快不少。这种快是显而易见的哪怕水平不高也能感受到。水平越高提升则越明显。 拉扯的时候也是同理总重量越轻,刚性越強提速越快。

当然相比花1w给车减重,多骑骑车身上减掉几斤肉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何乐而不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捷安特入门级山地车推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