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模拟时间练习是否有效

郑州19中举行中考体育模拟测试
  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机能,掌握学生体育锻炼的具体情况,全面了解中考体育考试测试流程,更好的树立学生有效备考的信心,3月16日,郑州19中举行了中考体育模拟测试。
  学校非常重视体育测试工作,专门召开中考体育模拟测试会议,安排各个项目专业人员进行培训,学校教师义务参与到这次模拟测试中来。此次体育模拟考试还严格按照《郑州市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的要求,结合中强学校体育模拟测试实施方案的细则,对学生分别进行了跳远、实心球、一分钟跳绳、篮球组、足球组、50米组、长跑项目进行了测试。
  在这次考试中,诸多问题都呈现了出来。比如,有些同学运球时,容易撞杆、掉球,不知道在结束时快速冲过终点线,造成考试时间较长;有些同学跳绳的长度过长,影响考试时发挥;有些同学在长跑项目中不知道如何合理分配体能,影响长跑成绩等等。学生们非常珍惜这次测试机会,都鼓足了劲发挥出最好水平,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也全程参与,及时了解第一手资料,测试组也会及时反馈测试情况以及测试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
  本次模拟测试结束后,体育老师还将对考试结果进行细致的统计、分析、研究,以便更好的帮助学生们解决问题,争取在中考体育实战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责任编辑:罗培音
点击次数:
Haedu声明: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查看本站免责声明
招考专栏信息
教育分类信息
? ? ? ? ? ? ? ? ?
通讯员图片新闻
培训机构展播2007年北京丰台区初三化学模拟练习(一)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A.雨后的彩虹&&&&&&& B.夜晚的霓虹灯&&&& C.节日的礼花&&&&&& D.彩色的图画
2.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目前缓解石油紧张的有效办法之一,是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是将变形燃料乙醇和汽油以一定的比例调和而成的一种汽车燃料。乙醇汽油属于
& A.混合物&&&&&&&&&&&&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无机物
4.下列标志与节约能源、资源及保护环境有关的是
&&&& A&&&&&&&&&&& &&&&&&&&&B&&&&&&&&& &&&&&C&&&&&&&&&&& &&&&&D
& A.铁丝&&&&&&&&&&&&&& B.红磷&&&&&&&&& C.硫粉&&&&&&&&&&&& D.木炭
6.下图中分别表示氧原子和氢原子,其中所表示的粒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 &&&&&&& A&&&&&&&&&&&&&&&&&& B&&&&&&&&&&&&&&&&&& C&&&&&&&&&&&&&&& D
& A.苹果汁&&&&&&&&&&&& B.葡萄汁&&&&&&&&&& C.牛奶&&&&&&&&&&&& D.豆浆
8.化学用语是学习和交流化学知识的通用语言,以下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最多的是
& A.Fe&&&&&&&&&&&&& B.H&&&&&&&&&&&& C.SO42-&&&&&&&&& D.2H2O
9. 以下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氢气用作高能燃料&&&&&&&&&&&&&&&&&& B.铁可用于制作炊具
& C.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D. 铝合金可作飞机的材料
10.小洁同学学习化学后,对装修新房的爸爸说:“如果厨房不装抽油烟机,家具将会粘满油渍。”。小洁这样说的科学依据是
& & A.分子很大&&&&&&&&&&&&&&&&&&&&&&&& B.分子之间有间隙&&
& &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
11.规范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B&&&&&&&&&&&& C&&&&&&&  &&&& D
& & A.食盐&&& &&&&&&&& B.泥土&&&&&&&&&& C.面粉&&&&&&&& D.植物油
13.克山病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病。克山病多发区的居民可以口服亚硒酸钠(Na2SeO3)预防克山病。Na2SeO3中硒的化合价为
& & A.+3&&&&&&&&&& B.+5&&&&&&&& C.+4&&&&&&& D.+6
A.化石燃料在地球上的蕴藏量是有限的
B.使用天然气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
C.乙醇汽油的使用可以节省石油资源,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D.开发新能源可缓解能源短缺问题
& & A.CO(NH2)2&&&&&&& B.K2CO3&&&&&&&&&&&& C.Ca(H2PO4)2& & D.KNO3&&
16.现有五种物质分别是CO2、Fe粉、饱和Ca(OH)2溶液、稀H2SO4、NaCl溶液,请依据下表进行分析,它们两两之间能发生的反应有&
 A.2种&&& &&&&&&&& B.3种&&&&&&&&&& C.4种&&& & D.5种
需区分的物质
白酒和白醋
①观察颜色&&&&&&& ②闻气味
食盐和白糖
①加稀盐酸&&&&&&& ②加水溶解
合成纤维和天然纤维
酸性厕所清洁剂与碱性厨房清洁剂
①测pH&&&&&&&&&& ②加石灰石
18.CO和CO2相比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都是纯净物,又都是氧化物&&&
B.组成元素种类相同,但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同
&&&C.常温常压下都是气体,都有毒,都能致人死亡&&&
&&&D.它们均能通过碳与氧气反应得到
19.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蒸馏水中     B.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C.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 D.燃烧的蜡烛质量与收集到的生成物质量相等,说明实验结果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1.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并且将每年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下列措施能治理相关污染的是
使用无铅汽油
使用含磷洗衣粉
工厂废气直接排放
22.小李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作用时,归纳成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甲、乙、丙、丁是两圆相交的部分,分别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A.甲—紫色&&&&&&&&&&&&&&&&&&&&&B.乙—蓝色
C.丙—红色&&&&&&&&&&&&&&&&&&&& D.丁—无色
23.下列化学方程式中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A.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铜粉:Cu+FeSO4=Fe+CuSO4B.医疗上用氢氧化镁中和过多胃酸:Mg(OH)2+H2SO4=MgSO4+2H2OC.食盐水和石灰水混合:2NaCl+Ca(OH)2=2NaOH+CaCl2D.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24.小军用下图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其中甲包含了乙、丙、丁……。下列关系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乙、丙、丁、……
25.葡萄糖酸钠(C6H11O7Na)是具有纯正咸味的物质,可作为肾脏病人的咸味剂替代品。下列有关葡萄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酸钠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 B.其中H、O元素的质量比为1:10 C.它由四种元素组成 D.一个分子中含有24个原子
2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河水显酸性的原因进行探究,发现是由于河水中含有的物质R在氧气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R+2H2O+7O2=2FeSO4+2H2SO4,则R的化学式是
&&& A.FeS&&&&&&&&&& B.FeS2&&&&&&&&& C.FeO&&&&&&&&&& D.Fe2S3
待提纯的物质
选用的试剂
CaCl2(CaCO3)
溶解、过滤、结晶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uSO4(H2SO4)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通入洗气瓶
28.在M + H2SO4(稀) → Fe2(SO4)3 + N& ( M、N分别代表一种物质,化学方程式未配平) 反应中,M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①Fe ②Fe2O3 ③Fe(OH)3 ④FeC12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②③&&& &&&&&& D.全部
29.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一定小于b的溶解度&&&&&&&&&
 B.c一定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
 C.p点表示在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D.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2℃降温到t1 ℃,a、b析出的晶体质量相等
30.把6.4 g铁粉投入到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中有气体产生,铁粉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的固体物质的质量与原来加入的铁粉质量相等。则产生氢气的质量为
& & A.1/32 g&&&&&&&&&& B.1/35 g&&&&&&&&& C.1/64 g&&&&&&&&& D.1/70 g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0分)
31.(6分)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图示意图回答问题。
A       B         C
(1)根据A图可查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根据B图可判断该元素原子的&&&& 质子数为&&&&&&&&&&&&&&& ,根据C图可判断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2)上述三个图表示的三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_____&&&&& _;
(3)请从Na、C、H、O、S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化学式:
32.(4分)年是“生命之水”国际行动十年,其目的是希望通过各国的共同努力,争取到2015年将缺乏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人口减少一半。请回答:
&& (1)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 气体,负极产生&&&&&&& 气体;
&& (2)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Ca~20mg/L、Zn~0.06mg/L,这里Ca、Zn指 &&&&&&&&&&&;(填“单质”、“元素”或“原子”)
&& (3)请你写出一个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33.(5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的健康。以下是探讨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的几个问题。
&&& (1)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若膳食不合理,摄入某种微量元素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疾病。在Zn、N、Cu、Hg、Fe、I六种元素中不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是&&&&& &&&&&&&&&&&&&。
&&& (2)下表是某食品包装上的说明。从下表的配料中分别选出一种物质,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富含蛋白质的是&&&&&&&&&& &,富含糖类的是&&&&&&&&&&& &,富含油脂的是&&&&&&&&&&&&&& ,富含维生素的是&&&&&&&&&&&&&&&&&&& 。
鲜鸡蛋、精面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奶油、食盐、柠檬汁
生产日期:标于包装袋上
34.(5分)某实验小组用铁和锌分别跟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硫酸反应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将反应过程用右图进行了描述。请据图回答:
(1)写出曲线B所表示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由该实验可以得到: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与&&&&&&&&& 有关;
(3) 分析曲线图可得到多种信息,除(2)中所得信息外,请再写出两点:____&&&&&&&&&&&&&&& _&& _,__&&&&&&&&&&&&&& &&&&&&&&__;
(4)若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完全相同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与&&&&&&&&&&&&有关。
请根据上图填空:
(1)若反应全部为置换反应,写出B、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 ,D&&&&&&&&&&& ;生成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若反应全部为复分解反应,写出B、D两种物质的化学式:B&&&&&&&&&& ,D&&&&&&&&&&& ;生成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6.(6分)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
⑵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
⑶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应选用的制取装置是&&&&&&&&&&&&&& ;
⑷F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 (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37.(5分)某化学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装置和表中所给试剂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等夹持仪器均已略去):
(1)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Ⅱ中液面上升,溶液变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试剂是&&&&&&&&&&&&&& 组,此时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
(2)在I中加入试剂后,塞紧橡皮塞,立即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Ⅱ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试剂是&&&&&&&&&&& &&组,此时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8.(7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催化剂的知识后,想探究氧化铁能否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中起到催化作用。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
[结论] Fe2O3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故Fe2O3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
[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实验,不能证明Fe2O3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①准确称量Fe2O3(少量)的质量;②重复实验二的步骤;③待反应结束,将试管里的物质进行________,洗涤,干燥,称量;④对比反应前后Fe2O3的质量。
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以说明问题,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
若小华用如下装置和相应的操作进行实验,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一氧化碳还原干燥粉末前,为安全起见,应进行的一项重要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
(2)能够证明猜想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的尾气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请你说出一种处理尾气的方法:____________
39.(2分)钙离子是维持神经、肌肉和骨骼正常功能所必需的物质,它能促进骨骼与牙齿的钙化。维D2磷酸氢钙片(其有效成分是CaHPO4)就是一种补钙用品。请仔细阅读右边的说明书,回答下列问题:
(1)磷酸氢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儿童服用这种钙片一天,最少补钙&&&&&&&&&& 毫克。
40.(4分)化学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酸碱中和反应后,设计了一个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实验,说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反应。请帮助他们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在实验中发现有无色气泡产生,他们判断所用的烧碱样品已变质,为探究该样品成分他们又进行了实验、分析和计算。称取该样品14.6g全部溶于水配成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至沉淀完全(反应方程式为:Na2CO3+CaCl2=CaCO3↓+2NaCl).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氯化钙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计算该烧碱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丰台区初三化学模拟练习(一)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 2007.5.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31.(1)12.01&&& 16&&& 1&
(2)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
(3)NaOH&& H2SO4
32.(1)氧气&& 氢气&&
(2)元素&
(3)使用节水龙头或用洗菜水拖地或用洗衣水冲厕所等
33.(1)N& Hg&
(2)鲜鸡蛋& 精面粉或白砂糖&&&& 精炼植物油或奶油&&& 柠檬汁
34.(1)Fe+H2SO4 = FeSO4+H2↑
(2)金属活动性
&& (3)过量铁和锌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相同质量的氢气,稀硫酸完全反应;若酸过量,则铁和锌的质量比是56 :65。(其它答案合理即可,但有关金属活动性或反应速率的答案不给分)
(4)金属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35.(1)CuSO4(HCl或H2SO4)&&&&& Al2(SO4)3(应与前面的填空匹配)&&&&
Fe + CuSO4=Cu + FeSO4& [或2Al+3CuSO4=Al2(SO4)3+3Cu](应与前面的填空匹配)
(1)H2SO4&&&& BaSO4&&& 2NaOH+H2SO4=Na2SO4+2H2O&&&& (或2KOH+H2SO4=K2SO4+2H2O)
(其它答案匹配、正确、合理即给分)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18分)
36.(1)长颈漏斗&&
(2)AC或AE&&
(3)CaCO3+2HCl = CaCl2+H2O+CO2↑&&&& BC
(4)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影响生成二氧化碳的实际体积的测定&&&&&& 没有
37.(1)C&&&& Ba(OH)2+H2SO4= BaSO4↓+2H2O或Ba(OH)2+ZnSO4= BaSO4↓+Zn(OH)2↓&&
&I中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内部气压增大,把I中溶液压入Ⅱ中,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难溶物BaSO4
(2)B&&&& Ca(OH)2+CO2= CaCO3↓+H2O
38.实验验证:
加入Fe2O3 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速率,所以可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或原猜想成立)
实验目的:探究反应前后Fe2O3固体的质量是否相同&&&&& 过滤
实验目的:探究反应前后Fe2O3固体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1)先检验通入气体(或一氧化碳)的纯度(或先验纯)
(2)红色粉末变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将尾气收集后处理或点燃(其它答案合理即可)
四、计算题(共6分)
39.(1)29.4%&&&&&……………………………………1分
(2)176.4mg&&&&……………………………………1分
40.(填表共2分,每步的实验步骤、现象、结论均正确,给1分)
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放在小烧杯中,将其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
2.向上述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
1.溶液变红
2.溶液由红色变无色
1.碱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2.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确实发生了中和反应
解:设样品中碳酸钠质量为m。
Na2CO3& + CaCl2& = 2NaCl& + CaCO3↓
106&&&&&&&&&&&&&&&&&&&&&& 100
&m&&&&&&&&&&&&&&&&& &&&&&&10g
&&& 解得:m=10.6g&&&&&&&&&&&&………………………………1分
样品中NaOH%=27.4%&&&……………………………1分
答:该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7.4%。
点击下载:
微信“扫一扫”, 关注我们相关的信息
当前IE内核版本太低,请使用IE9以上的内核版本、360浏览器极速模式、chrome谷歌浏览器或火狐浏览器等访问,已达到最佳浏览效果。给您带来的不便,还请见谅。当前位置: >
> 2016中考数学专题模拟练习:矩形菱形
2016中考数学专题模拟练习:矩形菱形
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
  核心导读: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 中考 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 课前预习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6中考数学模拟练习。 一、选择题 1. (2016上海,第6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课前预习。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6中考数学模拟练习。
  一、选择题
  1. (2016上海,第6题4分)如图,已知AC、BD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A. △ABD与△ABC的周长相等
  B. △ABD与△ABC的面积相等
  C. 菱形的周长等于两条对角线之和的两倍
  D. 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之积的两倍
  考点: 菱形的性质.
  分析: 分别利用菱形的性质结合各选项进而求出即可.
  解答: 解:A、∵四边形ABCD是菱形,
  AB=BC=AD,
  △ABD与△ABC的周长不相等,故此选项错误;
  B、∵S△ABD=S平行四边形ABCD,S△ABC=S平行四边形ABCD,
  △ABD与△ABC的面积相等,故此选项正确;
  C、菱形的周长与两条对角线之和不存在固定的数量关系,故此选项错误;
  D、菱形的面积等于两条对角线之积的,故此选项错误;
  2. (2016山东枣庄,第7题3分)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4,过点A、C作对角线AC的垂线,分别交CB和AD的延长线于点E、F,AE=3,则四边形AECF的周长为( )
  A. 22 B. 18 C. 14 D. 11
  考点: 菱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BAC=BCA,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求出BAE=E,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BE=AB,然后求出EC,同理可得AF,然后判断出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周长的定义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在菱形ABCD中,BAC=BCA,
  ∵AEAC,
  BAC+BAE=BCA+E=90,
  BAE=E,
  BE=AB=4,
  EC=BE+BC=4+4=8,
  同理可得AF=8,
  ∵AD∥BC,
  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3. (2016山东烟台,第6题3分)如图,在菱形ABCD中,M,N分别在AB,CD上,且AM=CN,MN与AC交于点O,连接BO.若DAC=28,则OBC的度数为()
  A. 28 B. 52 C. 62 D. 72
  考点:菱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
  分析:根据菱形的性质以及AM=CN,利用ASA可得△AMO≌△CNO,可得AO=CO,然后可得BOAC,继而可求得OBC的度数.
  解答:∵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D,AB=BC,
  MAO=NCO,AMO=CNO,
  在△AMO和△CNO中,∵ ,△AMO≌△CNO(ASA),
  AO=CO,∵AB=BC,BOAC,BOC=90,∵DAC=28,
  4.(2016山东聊城,第9题,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边AB的长为3,点E,F分别在AD,BC上,连接BE,DF,EF,BD.若四边形BEDF是菱形,且EF=AE+FC,则边BC的长为()
  A. 2 B. 3 C. 6 D.
  考点: 矩形的性质;菱形的性质.
  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和菱形的性质得ABE=EBD=DBC=30,AB=BO=3,因为四边形BEDF是菱形,所以BE,AE可求出进而可求出BC的长.
  解答: 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
  A=90,
  即BABF,
  ∵四边形BEDF是菱形,
  EFBD,EBO=DBF,
  AB=BO=3,ABE=EBO,
  ABE=EBD=DBC=30,
  BE= =2 ,
  BF=BE=2 ,
  ∵EF=AE+FC,AE=CF,EO=FO
  5. (2016浙江杭州,第5题,3分)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梯形的对角线相等 B. 菱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C. 矩形的对角线不能相互垂直 D.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互相垂直
  考点: 命题与定理.
  专题: 常规题型.
  分析: 根据等腰梯形的判定与性质对A进行判断;根据菱形的性质对B进行判断;根据矩形的性质对C进行判断;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D进行判断.
  解答: 解:A、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所以A选项错误;
  B、菱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等,若相等,则菱形变为正方形,所以B选项错误;
  C、矩形的对角线不一定相互垂直,若互相垂直,则矩形变为正方形,所以C选项错误;
  D、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可以互相垂直,此时平行四边形变为菱形,所以D选项正确.
  6.(2016年贵州黔东南10.(4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16,将矩形ABCD沿EF折叠,使点C与点A重合,则折痕EF的长为()
  A. 6 B. 12 C. 2 D. 4
  考点: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 设BE=x,表示出CE=16?x,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AE=CE,然后在Rt△ABE中,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出x,再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AEF=CEF,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AFE=CEF,然后求出AEF=AFE,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AE=AF,过点E作EHAD于H,可得四边形ABEH是矩形,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EH、AH,然后求出FH,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设BE=x,则CE=BC?BE=16?x,
  ∵沿EF翻折后点C与点A重合,
  AE=CE=16?x,
  在Rt△ABE中,AB2+BE2=AE2,
  即82+x2=(16?x)2,
  解得x=6,
  AE=16?6=10,
  由翻折的性质得,AEF=CEF,
  ∵矩形ABCD的对边AD∥BC,
  AFE=CEF,
  AEF=AFE,
  AE=AF=10,
  过点E作EHAD于H,则四边形ABEH是矩形,
  EH=AB=8,
  AH=BE=6,
  FH=AF?AH=10?6=4,
  7.(2016遵义9.(3分))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中,P是CD的中点,连接AP并延长交BC的延长线于点F,作△CPF的外接圆⊙O,连接BP并延长交⊙O于点E,连接EF,则EF的长为()
  A. B. C. D.
  考点: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
  分析: 先求出CP、BF长,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P,根据相似得出比例式,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 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C=PCF=90,CD∥AB,
  ∵F为CD的中点,CD=AB=BC=2,
  CP=1,
  ∵PC∥AB,
  △FCP∽△FBA,
  BF=4,
  CF=4?2=2,
  由勾股定理得:BP= = ,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P=PCF=90,
  PF是直径,
  E=90BCP,
  ∵PBC=EBF,
  △BCP∽△BEF,
  8.(2016十堰9.(3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DEBC,垂足为点E,连接AC交DE于点F,点G为AF的中点,ACD=2ACB.若DG=3,EC=1,则DE的长为()
  A. 2 B. C. 2 D.
  考点: 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
  分析: 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的性质可得DG=AG,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GAD=GDA,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CGD=2GAD,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等量关系可得ACD=CGD,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CD=DG,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解答: 解:∵AD∥BC,DEBC,
  DEAD,CAD=ACB
  ∵点G为AF的中点,
  DG=AG,
  GAD=GDA,
  CGD=2CAD,
  ∵ACD=2ACB,
  ACD=CGD,
  9. (2016江苏徐州,第7题3分)若顺次连接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则该四边形一定是()
  A.矩形 B. 等腰梯形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D.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
  考点: 中点四边形.
  分析: 首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由四边形EFGH是菱形,点E,F,G,H分别是边AD,AB,BC,CD的中点,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与菱形的性质,即可判定原四边形一定是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解答: 解:如图,根据题意得:四边形EFGH是菱形,点E,F,G,H分别是边AD,AB,BC,CD的中点,
  EF=FG=CH=EH,BD=2EF,AC=2FG,
  BD=AC.
  10. (2016山东淄博,第9题4分)如图,ABCD是正方形场地,点E在DC的延长线上,AE与BC相交于点F.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同时从点A出发,甲沿着A?B?F?C的路径行走至C,乙沿着A?F?E?C?D的路径行走至D,丙沿着A?F?C?D的路径行走至D.若三名同学行走的速度都相同,则他们到达各自的目的地的先后顺序(由先至后)是()
  A. 甲乙丙 B. 甲丙乙 C. 乙丙甲 D. 丙甲乙
  考点: 正方形的性质;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比较线段的长短.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B=BC=CD=AD,ECF,根据直角三角形得出AFAB,EFCF,分别求出甲、乙、丙行走的距离,再比较即可.
  解答: 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CD=AD,B=90,
  甲行走的距离是AB+BF+CF=AB+BC=2AB;
  乙行走的距离是AF+EF+EC+CD;
  丙行走的距离是AF+FC+CD,
  ∵ECF=90,
  AFAB,EFCF,
  AF+FC+CD2AB,AF+FC+CD
  甲比丙先到,丙比乙先到,
  11.(2016福建福州,第9题4分)如图,在正方形ABCD的外侧,作等边三角形ADE. AC,BE相交于点F,则BFC为【 】
  A.45 B.55 C.60 D.75
  12.(2016甘肃兰州,第7题4分)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B.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C. 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D. 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考点: 命题与定理.
  分析: 利用特殊四边形的判定定理对个选项逐一判断后即可得到正确的选项.
  解答: 解:A、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错误;
  B、正确;
  C、对角线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故选项错误;
  D、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才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错误.
  13.(2016广州,第8题3分)将四根长度相等的细木条首尾相接,用钉子钉成四边形 ,转动这个四边形,使它形状改变,当 时,如图 ,测得 ,当 时,如图 , ( ).
  (A) (B)2 (C) (D)
  图2-① 图2-②
  【考点】正方形、有 内角的菱形的对角线与边长的关系
  【分析】由正方形的对角线长为2可知正方形和菱形的边长为 ,当 =60时,菱形较短的对角线等于边长,故答案为 .
  【答案】A
  14.(2016广州,第10题3分)如图3,四边形 、 都是正方形,点 在线段 上,连接 , 和 相交于点 .设 , ( ).下列结论:① ;② ;③ ;④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考点】三角形全等、相似三角形
  【分析】①由 可证 ,故①正确;
  ②延长BG交DE于点H,由①可得 , (对顶角)
  =90,故②正确;
  ③由 可得 ,故③不正确;
  ④ , 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 ,
  ,故④正确.
  【答案】B
  15.(2016毕节地区,第8题3分)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C相交于点O,H为AD边中点,菱形ABCD的周长为28,则OH的长等于( )
  A. 3.5 B. 4 C. 7 D. 14
  考点: 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分析: 根据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求出AB,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得OB=OD,然后判断出OH是△ABD的中位线,再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得OH= AB.
  解答: 解:∵菱形ABCD的周长为28,
  AB=284=7,OB=OD,
  ∵H为AD边中点,
  16.(2016襄阳,第12题3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B,BC上,且AE= AB,将矩形沿直线EF折叠,点B恰好落在AD边上的点P处,连接BP交EF于点Q,对于下列结论:①EF=2BE;②PF=2PE;③FQ=4EQ;④△PBF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考点: 翻折变换(折叠问题);矩形的性质
  分析: 求出BE=2AE,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PE=BE,再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APE=30,然后求出AEP=60,再根据翻折的性质求出BEF=60,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EFB=30,然后根据直角三角形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EF=2BE,判断出①正确;利用30角的正切值求出PF= PE,判断出②错误;求出BE=2EQ,EF=2BE,然后求出FQ=3EQ,判断出③错误;求出PBF=PFB=60,然后得到△PBF是等边三角形,判断出④正确.
  解答: 解:∵AE= AB,
  BE=2AE,
  由翻折的性质得,PE=BE,
  APE=30,
  AEP=90?30=60,
  BEF= (180?AEP)= (180?60)=60,
  EFB=90?60=30,
  EF=2BE,故①正确;
  ∵BE=PE,
  EF=2PE,
  ∵EFPF,
  PF2PE,故②错误;
  由翻折可知EFPB,
  EBQ=EFB=30,
  BE=2EQ,EF=2BE,
  FQ=3EQ,故③错误;
  由翻折的性质,EFB=BFP=30,
  BFP=30+30=60,
  ∵PBF=90?EBQ=90?30=60,
  PBF=PFB=60,
  △PBF是等边三角形,故④正确;
  17.(2016孝感,第9题3分)如图,正方形OABC的两边OA、OC分别在x轴、y轴上,点D(5,3)在边AB上,以C为中心,把△CDB旋转90,则旋转后点D的对应点D的坐标是()
  A. (2,10) B. (?2,0) C. (2,10)或(?2,0) D. (10,2)或(?2,0)
  考点: 坐标与图形变化-旋转.
  分析: 分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两种情况讨论解答即可.
  解答: 解:∵点D(5,3)在边AB上,
  BC=5,BD=5?3=2,
  ①若顺时针旋转,则点D在x轴上,OD=2,
  所以,D(?2,0),
  ②若逆时针旋转,则点D到x轴的距离为10,到y轴的距离为2,
  所以,D(2,10),
  18.(2016台湾,第12题3分)如图,D为△ABC内部一点,E、F两点分别在AB、BC上,且四边形DEBF为矩形,直线CD交AB于G点.若CF=6,BF=9,AG=8,则△ADC的面积为何?()
  A.16 B.24 C.36 D.54
  分析:由于△ADC=△AGC?△ADG,根据矩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求解.
  解:△ADC=△AGC?△ADG=12AGBC?12AGBF
  19.(2016台湾,第27题3分)如图,矩形ABCD中,AD=3AB,O为AD中点,是半圆.甲、乙两人想在上取一点P,使得△PBC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的面积其作法如下:
  (甲) 延长BO交于P点,则P即为所求;
  (乙) 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于P点,则P即为所求.
  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何者正确?()
  A.两人皆正确 B.两人皆错误 C.甲正确,乙错误 D.甲错误,乙正确
  分析: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而得出需P甲H=P乙K=2AB,即可得出答案.
  解:要使得△PBC的面积等于矩形ABCD的面积,
  20.(2016浙江宁波,第6题4分)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6和8,则此菱形的边长是( )
  A. 10 B. 8 C. 6 D. 5
  考点: 菱形的性质;勾股定理.
  分析: 根据菱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即可求得菱形的边长.
  解答: 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C=8,BD=6,
  OB=OD=3,OA=OC=4,ACBD,
  在Rt△AOB中,
  由勾股定理得:AB= = =5,
  21.(2016浙江宁波,第11题4分)如图,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点D在CG上,BC=1,CE=3,H是AF的中点,那么CH的长是( )
  A. 2.5 B.
  考点: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 连接AC、CF,根据正方形性质求出AC、CF,ACD=GCF=45,再求出ACF=90,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F,再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答即可.
  解答: 解:如图,连接AC、CF,
  ∵正方形ABCD和正方形CEFG中,BC=1,CE=3,
  AC= ,CF=3 ,
  ACD=GCF=45,
  ACF=90,
  由勾股定理得,AF= = =2 ,
  22.(2016呼和浩特,第9题3分)已知矩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AC的垂线EF,分别交两边AD,BC于E,F(不与顶点重合),则以下关于△CDE与△ABF判断完全正确的一项为()
  A. △CDE与△ABF的周长都等于10cm,但面积不一定相等
  B. △CDE与△ABF全等,且周长都为10cm
  C. △CDE与△ABF全等,且周长都为5cm
  D. △CDE与△ABF全等,但它们的周长和面积都不能确定
  考点: 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分析: 根据矩形的性质,AO=CO,由EFAC,得EA=EC,则△CDE的周长是矩形周长的一半,再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求出△CDE与△ABF全等,进而得到问题答案.
  解答: 解:∵AO=CO,EFAC,
  EF是AC的垂直平分线,
  EA=EC,
  △CDE的周长=CD+DE+CE=CD+AD= 矩形ABCD的周长=10cm,
  同理可求出△ABF的周长为10cm,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可知:△CDE与△ABF全等,
  23. (2016株洲,第7题,3分)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再从①AB=BC,②ABC=90,③AC=BD,④ACBD四个条件中,选两个作为补充条件后,使得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现有下列四种选法,其中错误的是()
  A. 选①② B. 选②③ C. 选①③ D. 选②④
  考点: 正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分析: 要判定是正方形,则需能判定它既是菱形又是矩形.
  解答: 解:A、由①得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②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由②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由③得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不能得出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错误,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由①得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③得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②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由④得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所以平行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正确,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①先判定四边形是矩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
  ②先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再判定这个矩形有一个角为直角.
  ③还可以先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用1或2进行判定.
  希望这篇2016中考数学模拟练习,可以帮助更好的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中考资讯】相关内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