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吸烟对健身的影响响

得过心脏病能不能去健身房
得过心脏病能不能去健身房
09-11-06 &匿名提问
是可以的不过不能剧烈运动要适度,只能自己小心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最有效的减肥方法要建立在健康、快速、绿色、不会反弹的减肥理念基础上。健康是指对身体短期长期都没有害处的减肥方法。快速是指结合这个方法的减肥原理以一种最直接的方式作用于脂肪上来达到快速瘦身的方法。绿色强调的天然。所以我特意找出一个淘宝热卖的榜单,希望能给各位胖胖带来新的希望:&加Q.Q&88&&59&4&&384&&她空间里有收集这方面的资源,她人很好的!希望你能给个最佳答案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联系我们用户登录
国际医疗中心
info@hku-szh.org
imc@hku-szh.org
(+86)3-8252
lixk@hku-szh.org
pra@hku-szh.org
联系地址:
广东深圳市福田区海园一路(白石路与侨城东路交汇)香港大学深圳医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六 上午8:00-12:00 下午1:30-5:00
“健身房”开进心脏病区
12月23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内科“心脏康复区”开业试运营,这意味着作为该院引入香港大学五大卓越中心之一的心血管诊疗中心服务更进一步。深圳市政协副主席、深圳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主任王大平和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教授等出席开幕仪式。
继今年5月设立广东省首个心脏远程监护管理中心之后,港大深圳医院心脏康复区的设立,将使心脏支架植入术后以及心衰等心脏病患者,出院后仍然可以获得精心的康复服务。这也是目前深圳规模最大的心脏康复区。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举行心内科心脏康复区开幕仪式
&“健身房”开进医院病房 &
港大深圳医院心脏康复区位于医院A栋住院部2楼,咋一看,心脏康复区就像一个时尚、宽敞的健身房:房间有一整面墙铺上了落地的大面镜子,镜子前装有齐腰高的栏杆,可供扶手。房间靠窗的一侧一字排开,摆放有2台“跑步机”,一台“椭圆机”,以及两三台单独锻炼上肢或下肢的运动器械,还有哑铃、弹力带、引体向上训练器、瑜伽球、瑜伽垫等。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心脏康复区
实际上,这些器械“内含玄机”。据心内科护士长黄芳梅介绍,这些器材并不是普通健身房里使用的健身器材,而是医疗设备:它们可以在患者运动的同时,通过患者佩戴在手腕或腰间的电子感应设备,将患者运动中的心率、血压等生物数据实时收集并反馈到与器械相连的电脑系统上。医护人员通过电脑中央屏幕,就可以实时监测心血管疾病患者运动过程中的心电变化。
一旦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心率异常,正在进行监测的医护人员可以及时叫停患者,避免患者因运动过量加重心脏负担。
这样做的好处是:既使得患者得到了适当的锻炼,增强了体质,又避免患者因为运动过度损伤心脏。在心脏康复多学科合作团队的指导下,患者的运动量恰到好处。
心脏康复区里器械“内含玄机”
心脏的“运动处方”降低死亡率
一些心脏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出院后在家不敢做运动,只敢在家门口附近散步,其实这是一个误解。
美国的心脏学会(AHA)在指南当中推荐了“运动处方”,指出心脏病人在恢复期时候进行适当的运动,有很多好处。如果术后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包括运动、服药、营养饮食、戒烟等),心血管死亡率有20%左右的下降。
心脏康复的好处在于:可以帮助心脏病人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临床症状;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减少急性事件的再发和减少再住院率;提高患者心脏功能及运动耐量,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
“迷你康复区”大变化
2015年4月,在香港玛丽医院心内科主管、港大深圳医院心内科主管谢鸿发教授,香港玛丽医院荣誉顾问医生、港大深圳医院顾问医生姚启恒副教授的支持与带领下,心内科住院病房外的小会客室(面积约50平方米)被打造成一个“迷你康复区”,供住院病人术后康复使用。
这个迷你康复区摆放有:心排量监测仪、心肺评估仪、医疗转运床和抢救车,配备除颤仪、急救包等急救设备和器材。
住院病人会在术后到这里进行评估和锻炼,由医生、护士、物理治疗师、药师、营养师、职业治疗师组成的康复指导团队,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指导。这个小会客室,也渐渐有了心脏康复区的雏形。
在护士的指引下,
患者在第一次参与心脏康复训练时进行评估
港大深圳医院心内科驻院医生卢捷娜指出,她在临床工作中接触了很多冠心病、支架术后的患者,一些人走向了两个“极端”:一种是认为心脏病需要静养,患上冠心病后再也不敢运动,做家务也不敢做,久而久之体质变得更弱,走两步路都气喘吁吁。“其实这跟患者心功能下降、骨骼肌萎缩等是相关的。” 卢捷娜医生点评。
另一个极端是,有病人认为自己得冠心病是因为过去缺乏锻炼所致,出院后开始拼命锻炼,想把血脂、血糖降下去。殊不知欲速则不达,过量高强度的体育锻炼会增加患者运动中出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的风险。她也曾见过病人在过量体育锻炼一段时间后出现了心脏离心性扩大,导致心功能下降。“所以说心脏到底应该怎么养,其实是非常复杂的一门学问,而普通人群对此的认识远远不足。” 卢捷娜医生补充道。
随着心脏病住院患者的增多,心内科住院患者对心脏康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迷你康复区”运行一年半之后的2016年10月,“心脏康复区”应运而生,供心脏病患者康复训练使用。
心脏康复区里,患者在训练
港大深圳医院顾问医生姚启恒副教授说:“心脏康复服务在香港比较普遍,我们的心脏康复团队借鉴了香港东华医院的心脏康复经验,希望可以帮助到深圳的患者。”
训练不到两月 体重减轻4千克
心脏支架植入术后的深圳市民许先生(化名)是港大深圳医院心脏康复最早的一批受益者。2015年9月,他在外地体检时被查出心血管堵塞;一个月后,在外地接受了心脏支架手术。术后2个月的2015年12月,许先生来到港大深圳医院做心脏康复。
“在港大深圳医院做第一个周期的心脏康复时,每周来医院两次,每次在康复团队的监测下做运动,加上听课、锻炼在内,每次约2小时。”许先生说,一个周期是16次训练,除第一次和最后一次是接受康复团队对他身体状况的评估外(包括测量心肺功能等),其余14次都在康复团队的监测下运动,运动时心率达到指定的范围(例如心率每分钟90次~110次)就可以了。训练期间穿插有营养课程等。
患者每一个动作都会经过物理治疗师规范指引。
2016年3月,完成第一个周期的心脏康复后,许先生觉得身体状况不错,回家继续锻炼。可回家锻炼7个月后他发现,在家做运动根本坚持不下来,饮食也回到生病前不健康的状态,“我的体重在7个月内增加了10斤,同时明显感觉到体能下降。我意识到自己在家锻炼效果赶不上在医院接受康复,于是今年10月,我又回到港大深圳医院,接受第二个周期的心脏康复训练。”许先生说,回到医院康复训练后一个多月,他的体重又成功减下4千克。饮食营养更均衡,健康状况再次得到改善。
由于许先生是深圳医保的参保人,参加港大深圳医院的心脏康复,每次康复训练自费部分不足百元,其余都可以通过医保报销,对他来说经济负担很轻。这也令他很乐意到医院定期接受心脏康复训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吸烟对健身的影响 的文章

 

随机推荐